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如何全面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数学教学目标

如何全面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数学教学目标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5a16514234.html,

如何全面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数学教学目标

作者:张燕

来源:《新课程·小学》2012年第08期

摘要:全面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参与数学教学活动,并获得

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教学目标;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小学阶段数学课程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目标是:能积极地参与数学教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进一步认识数学知识与人们生活的联系以及对人类历史的发展作用,体验数学活动中所包含的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结论的确定性以及数学的严密性。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全面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目标。

一、激发学习动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课堂效率是否有效、高效的标志之一就是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课堂上,学生参与学习的程度又与学生产生的情感因素密切相关,我们常见的“听而不闻,视而不见”“身在曹营心在汉”的课堂表现,或者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教学活动的情境都是情境因素参与学习的写照。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会起着启动、维持、调节的作用。正因如此,我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常常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年龄较小,注意力集中不够持久,活动受兴趣的支配),结合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例如,利用富有教育意义的现实材料,丰富学习资源;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利用游戏等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不断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例如,在学习北师大版课标小学数学第5册(三年级上)《年、月、日》的有关内容时,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情境:有一件事情很奇怪,肖明今年都已经12岁了,而他只过了3个生日,你们知道为什么吗?我在这里创设了一个与他们的生活经验不相符合的问题情境,造成了他们认知上的不平衡,使学生产生了一种知识上的缺陷感,从而唤起了小学生探索和研究的欲望。这一问题成了激发学生主动探索数学知识的原动力。所以,问题一提出,学生个个睁大了眼睛,很自然地就讨论、交流起来。

再如,在学习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六册(三年级下)《轴对称图形》的有关内容时,我利用多媒体出示各种对称的图案和剪纸教具,学生被各种漂亮的剪纸作品所吸引,很想知道它们的形成过程。自然就引起了学生学习探究的欲望,他们迫切地想知道这些图案有什么共同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