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理想国读书笔记2000字(共7篇)

理想国读书笔记2000字(共7篇)

理想国读书笔记2000字(共7篇)
理想国读书笔记2000字(共7篇)

篇一:《理想国》读书笔记

读《理想国》对话plato

伯罗奔尼撒战争,遍地兵燹,雅典城邦衰落,疫疠流行,那一位系出名门的伟人,深思自省,于是,有了《理想国》,从此,西方有了一颗堪与《圣经》争辉的明星,震古烁今。

他借苏格拉底之口,以探讨正义为由,创制了一个极尽他心中之美好的理想国度,其中包括国家的组成、成员的分工、管理者的职责、青少年的教育、男女平等、哲人为王以及哲学王的标准和培养等方方面面的问题,同时还穿插着他一些诸如洞穴比喻和理念论的哲学思想。

在《理想国》中,对于国家与各个阶层,柏拉图认为,理想的国家即正义的国家,是智慧、勇敢、节制三者的和谐有序的结合,三种品质的载体相应的就是社会上的三个阶层。为数甚少的有用智慧的知识阶层,叫做统治者;处在中间阶层的是拥有勇敢品质的人,叫做护国者,处在最底下的阶层的是那些无知、不能做自己主人的人,在政治上必须由统治者统治。只要各个阶层实践了与自身相适宜的美德,正义的国家就实现了。初读不免被其的大胆构建所吸引与感动,然细读之,会发现,在那华丽的语言、缜密的逻辑、丰富的想象、精彩的阐述背后,是唯心主义的对人性的违背,这,使得他的国家,注定只会也只能成为,理想国。对于教育,柏拉图认为,教育和培养是当政者应注意的一件大事。理想国的建立和保持,赖于教育,一个人得到的培养如果不合适,那么最好的天赋所得到的结果甚至会比最差的天赋还要坏。理想国中有公民身份的男女儿童的教育从音乐和讲故事开始,歌词、曲调和故事内容都要经过严格审查,禁止不健康的东西。10岁时所有男女孩子都被送到乡下去受教育,除识字、阅读。道德教育外,学习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理论。20岁时,进行第一次筛选,考察其有无辩证法的天赋。30岁时,根据第一次被挑选出的人的综合表现,做第二次筛选并进行考试。被选出的人用五年的时间专心致志地学习辩证法,35岁时再放到实际工作中锻炼。撇开教育方法与教育内容不谈,这本西方思想史上最富智慧与影响力的著作的教育理念,对于今天我们充分认识教育的重要性,真正将教育视为与经济、科技有同等地位的国家进步的重要生产力,有重大帮助。

对于哲学,柏拉图认为,哲学家是真理的追求者和知识的拥有者,他们能够引领人们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和世界的存在本身。他们不热爱权力,但是出于对城邦的责任,在统治者请求的条件下,他们可以出马为新城邦的建立出谋划策。也只有他们才能按照善的理念本身在人间制造出善的复制品——正义的国家,简而言之,哲学家作为统治者,统治者必须是哲学家,这便是“哲学王”的政治主张。

对于法制,柏拉图认为,治国靠人治,法律的条款固然能限制国民的行动使其不向阴暗面发展,然而人类自身的贪欲是任何制度都难以根除的,故法律的作用是有限的,人类应该从人性善恶的本源入手,控制人自身的贪欲,致力于建立一个有节制的城邦。

然而,到了晚年,他在《法律篇》中指出——在世界上未能找到一个哲学王,看来对人的本性即贪婪、欲望与自私是没有办法的。亚里士多德认为,人性的本质即贪婪可恶决定了法律的必要性;众人的智慧优于一人的智慧;众人之治优于一人之治。从此奠定了西方的人性论基石。因此西方认为刑罚的目的是矫治,不同于中国的改造,前者注重生理与自然,而后者注重社会与教化。西方认为不能一人独大、一权独大,而私法的契约自由、意思自治,就是旨在防范国家队私权的侵犯,主张小政府大社会,主张罪刑法定、无罪推定。

《理想国》,作为正义的源头,学者与政治家的必备书,尽管它的评价史上毁誉参半,其历史地位始终不容动摇。

篇二:《理想国》读书笔记

《理想国》读书笔记

一、全书基本框架

全书以柏拉图的恩师苏格拉底为主角,借苏格拉底同格劳孔、玻勒马霍斯等人的辩论的方式,实际上展示了柏拉图自己对一个理想国家的建构,以及柏拉图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思想。

全书共十卷。第一卷到第四卷谈论何为正义。苏老在与年轻人的辩论中采用“以大见小”的逻辑,从城邦的正义中寻找个人的正义。第五卷到第七卷讨论哲学王的问题。苏老认为只有哲学家才能真正承担起治理国家的责任。

全书勾勒出这样一个理想国:聪明的、理性的、具有自制能力的、爱好智慧的哲学家作为统治者,他们与灵魂里的“理性”部分相符合;具有冒险精神的、勇敢而强壮的公民作为护卫者,他们与灵魂里的“勇气”部分相符合;一般的劳动者如木匠、水管工、石匠、农夫、农场工人等等作为生产者,他们与灵魂的“欲望”部分相符合。

《理想国》是柏拉图最著名的代表作,是西方哲学家公认的“哲学大全”。

(一)正义

如上文所言,苏老在辩论中采用“以大见小”的逻辑方法,暂且不论这种逻辑是否合理,苏老认为讨论什么是一个人的正义是困难的,但是讨论一个城邦的正义却是相对容易的,于是苏老着手探讨城邦的正义。在大体上理想国已经构建的前提下,苏老认为它一定是“善”的;是“善”就一定是智慧的、勇敢的、节制的、正义的。苏老使用排除法,先在理想国中找到了前三种,那么剩下的就是正义了。虽说有点牵强,但是苏老却得出了一个几乎完美的正义的定义:每个人必须在国家中执行一种最适合他天性的职务,每个人都作为一个人干他自己份内的事而不干涉别人的事。

苏老逐一驳斥了正义是欠债还钱、正义是强者的利益、不正义的人过得比正义的人快活得多等观点,反复强调正义者是快乐的、幸福的。

(二)哲学王

《理想国》的核心是正义,全书围绕正义问题展开。

高理念的认识,即对“善”的把握,而其他人也只能把握“意见”而已。治国作为一门知识,也只有哲学家才能掌握它,进而有资格执政。柏拉图认为只有哲学家才能拯救城邦与人民,哲学王的贵族政制优越于荣誉政制(对应争强好胜,贪图荣誉的人)、寡头政制(对应爱财之人)、民主政制(对应民主分子)、僭主政制(祸害最大的政制),而且后面四种政体一种比一种坏。

因为在理想国中,权力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因此有些人借此批评柏拉图,认为其是独裁者的代言人。其实他们根本没有理解哲学王的概念。哲学王接受最严格的教育,依次为数学、几何学、立体几何、天文学、和音,最后是最重要的辩证法。哲学王勇于追求智慧、正义和善,他们是最聪明、最高尚的人;普通人如果没有接受这样的教育,就会让内心的欲望胜过自己的理性,这样的人治国是万万不可的。

(三)洞穴人假设

假定有一些囚徒从小被束缚在一个洞穴里,面朝着洞壁。洞外有一堆火,在洞壁上映照出来往木偶的影子;那些囚徒一定会以为这些影子就是客观的存在。可是如果有一天,其中的一个囚徒被一种强制力量解开束缚朝洞口望去,他会惊讶地发现那些所谓的“实物”不过是外面木偶的影子。当他极不情愿地被那一种神秘力量拽出洞穴时,他还会渐渐发现所谓的木偶这些实物也不过是太阳的影子。到那时,他就不会在满足于洞穴里与其他囚徒“快乐”的生活;他会返回洞穴试图解放其他的囚徒。

在柏拉图看来,这个世界分为可见世界(现象世界)和可知世界(理念世界),在这个寓

言中,洞内世界就比喻现象世界,洞外世界就比喻理念世界。洞壁上的影像、木偶、火光、太阳和太阳下的玩物分别喻指幻象、事物、善、至善和万有的理念。这是一个宏大的哲学体系。

三、我的感想

柏拉图生活在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其思想必然带有一个时代的局限性。对于《理想国》中一些错误的观点,我们不可求全责备。但是,柏拉图的许多深邃的洞见,不容否认。柏拉图皓首穷经,苦心孤诣,留给后人以《理想国》这一人类智慧的成果。后辈见仁见智,存乎其人,毁之誉之,各求其安。

与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不同,柏拉图是典型的客观唯心主义。我们暂且不谈谁对谁错,本来追求真理就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柏拉图认为,世界有可见世界和可知世界之分。可见世界的事物都是暂时的,只有可知世界的事物才是永恒的、客观存在的。在可见世界里,太阳居于最高地位,太阳下的万物不过是太阳的影像;同样,可知世界里,善居于最高地位,其他事物不过是善的影像。在“日喻”中,柏拉图指出:“太阳跟视觉与可见事物的关系,正好像可知世界里善本身与理智和可知事物的关系一样。

那么,洞穴人假设对今天的我们最大的意义是什么呢?

其实,我们每个人最开始时都是那些被束缚在洞穴的囚徒,年复一年面对着洞壁,无法转头,天真地以为洞壁上的影子就是真实的存在。直到有一天,某种强制性力量解开了我们的束缚,迫使我们转头,我们才发现这些“真实的存在”不过是虚幻的影像。这种强制性力量,就是教育。

反观现代深受实用主义、实证主义影响的教育,远远背离了教育的本质。我们的教育还在教导学子求真求善吗?还在教导学生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吗?什么真理呀、至善呀,早已被那些“教育家”扔进了废纸篓,取而代之的是一大堆实用技术,不再关心灵魂的发展。这种教育,培养出来的就是柏拉图所说的第三种人,不配享有政治权力。

教育在柏拉图的学说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教育本身具有一种强制性的力量。习惯于洞穴生活的囚徒当然不愿意离开自己的安乐窝,只有强迫他出来。我们的教育不能屈从于世俗的压力,不能把标准降到世俗的水平。

有些人始终对强迫反感,我认为强迫有正义的强迫也有非正义的强迫。类似君主专制的强迫是非正义的强迫,教育对人们向善的强迫是正义的强迫。

我们今天的中国教育,真令人不胜悲哀。表面上从小学到大学一直有思想品德课,表面上我们始终强调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实际上30多年来我们一直没有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口号压倒一切,学校做的只是技能的灌输,而不是灵魂的引领。

至善、正义、真理,体现的是我们人类灵魂的高贵。如果我们自甘堕落,那么与禽兽何异?在理想国里,最重要的不是有一个哲学王,而是在这个哲学王的引领下每一个公民都自觉地求真求善。难以忘记《理想国》的最后几句话,就让它们作为这篇文章的结尾:“灵魂是不死的,它能忍受一切善与恶。让我们永远坚持走向上的路,追求正义和智慧。这样我们才可以得到我们自己的和神的爱,无论是今世活在这里还是在我们死后得到报酬的时候。

篇三:《理想国》读书笔记

《理想国》读书笔记

这本书在大学的时候读过,读完之后这么久,能够记得的无非就是各司其职和哲人王这些东西了,不过据说这本书当中有许多微言大义,所以想来,还是翻出来好好精读一下,开个帖子,记录一下读书过程中的所思所想吧。

译者引言

读《译者引言》。这篇文章我怀疑是两个人写得,主要是文风不同,在前半部分,主要使用现在通行的语言,阅读起来,就像是时人言论。可是后面一部分,却很喜欢使用一些半白话半古文的写法了,比如说“见仁见智,存乎其人。毁之誉之,各求所安。”又比如说:“柏拉图承先启后,学究天人,根深叶茂,山高水长,其人其学,成欤败欤?”多是这种文字。风格很不统一,不知道是不是两位译者的共同作品。还有就是第四页将公元前339年苏格拉底被法庭判以死刑。查苏格拉底生于公元前469年,卒于公元前399年,所谓339应该是399之误。商务印书馆也会犯这种错误啊。通篇大义,在于介绍柏拉图一生学术发展的简单理路。基本上就是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壮志雄心的幻灭时期”,这个期间对他影响最大的是苏格拉底之死。在这个阶段他对民主政体产生了极大的厌恶,想想现在居然还有这么多人奉之若神明,真是莫大滑稽。第二个阶段是雅典学园阶段,在这个阶段,柏拉图重新建立了自己的政治信念,并且写出《理想国》这样的巨著。

第一卷

第一段对话主要是苏格拉底和克法洛斯的对话。探讨的主题是克法洛斯介绍作为一位长者对于衰老和死亡的看法。克法洛斯的主要观点是人们对于死亡的恐惧并非源自于年龄,也并非源自于贫困,而更重要的是源自于人的性格,有点像现在性格决定命运的说法了。金钱对于人最大的好处是能够使人更加从容地去思考生活,平心静气地面对生活。“用不着为亏欠了神的祭品和人的债务而心惊胆战。”而这一段世俗智慧其实只是苏格拉底或者是柏拉图需要的楔子罢了。苏格拉底话锋一转,从债务问题转向“欠债还债是不是就是正义”的讨论了。

第二段对话是苏格拉底和玻勒马霍斯的对话。探讨的主题是正义。玻勒马霍斯的观点一开始是“欠债还债就是正义”,经过苏格拉底的修正和概括之后,这个观点被明确成为了“正义就是给每个人以适如其份的报答”。这里其实涉及到伦理学的一个黄金法则:道德回报的对等性。《论语》当中有一段很著名的对话,“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宪问》)。孔老夫子对于以德报怨的观点是持否定态度的,他认为如果以德报怨的话,那么用什么来报答德呢,所以应该用怨来报答怨,用德来报答德,以牙还牙,以眼还眼。这个观点同玻勒马霍斯的所引用的观点非常类似。

苏格拉底是如何驳斥“正义就是给每个人以适如其份的报答”这个观点的呢?苏格拉底首先通过一系列例子说明在生活实际中人们更加需要的是一种技术上的帮助,而不是宽泛的“正义”——“把善给予友人,把恶给予敌人”。这样会推出一个悖论,也就是说正义是无用的东西,技术才是有用的东西。苏格拉底这番“助产术”的最主要用意我理解是在于说明“正义”是一种专门适用于国家管理的政治才能,而不是一种技术。接着苏格拉底谈论到如果一个人既能够把善给予他人,又能够把恶给予他人,那么这个人本身也很难说是一个正义的人。

第三个部分苏格拉底和玻勒马霍斯讨论什么才是真正的朋友,什么才是真正的敌人,也就是确定道德回报的对象。得出的结论是“假使朋友真是好人,当待之以善,假如敌人真是坏人,当待之以恶,这才算是正义。”也就是说,对正义进行进一步的限定。第四个部分苏格拉底从这个点出发,讨论说正义是人的一种德性,那么人不能用一种不正义的行为使他人正义,也不能用一种正义的行为是他人不正义。

不正义的手段,是不可能实现正义的目的的。用现在的时事来说就是打着高尚目的的旗号,比如说世界和平啊,民主人权啊,人道主义啊,然后用暴力恐怖手段来推进,这其实就是一种不正义。就像当年小日本宣称他们对亚洲各国的侵略其实是为了“大东亚共荣”,为了“把亚洲国家从殖民主义解救出来”这样的论调。被苏格拉底绕了四次之后,玻勒马霍斯彻底晕了,倒向了苏格拉底这边,反对“正义就是助友害敌”这个提法。

第三段对话主要是苏格拉底和色拉叙马霍斯的对话。这段对话讨论的主题有两个,一是正义是否是“强者的利益”,另一个是“不正义的人和正义的人,哪个更加快乐?”。色拉叙

马霍斯在对于苏格拉底的装b作出了批评之后,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正义不是别的,就是强者的利益。”这个观点看起来似乎有点像现在的所谓“强权即是公理”这样的提法。苏格拉底先对这个观点的确切含义进行界定。

但是色拉叙马霍斯马上就对这个观点进行了修正,他认为,所谓的“统治者”是指那种最符合“统治者”标准的“统治者”,也就是最理想的,没有错误的“统治者”。这里其实就有一个“共相”和“殊相”的问题,就好比圆,现实生活中所有的“圆”总不是最理想的“圆”,最符合“圆”的标准的“圆”只能是存在于人们对“圆”的理性思考中。苏格拉底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展开对这个理论的辩驳。“任何技艺都不是为它本身的,而只是为它的对象服务的。”从医生和舵手的例子,同理可以推出,统治者的一言一行都为了老百姓的利益。

在接下来的一段当中,色拉叙马霍斯大谈了一通不正义比正义更有利,更能够在现实社会中如鱼得水,“所以说正义是为强者的利益服务的,而不正义对一个人自己有好处、有利益。”在这一段当中,色拉叙马霍斯的主要观点其实就是庄子曾经说过的:“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庄子·胠箧》)不正义的人掠夺人们的钱财、剥夺人民的身体和自由,给别人带来恐惧。

他主要分为几个步骤来论证。首先,每一种技艺都有它特殊的功能,这些功能本身并不能对自身产生利益,所以需要使一个统治者放弃自己的利益去服务他人和社会,要么要给统治者名利,要么要给统治者惩罚,也就是说或者给糖、或者给鞭子,才会有人愿意辛苦操劳的去管理城邦。最大的惩罚莫过于如果贤人不出山的话,有可能会被暴君统治。第二步,就是讨论“极端的不正义是否比极端的正义有利”这个观点了。色拉叙马霍斯认为正义的人很单纯,往往受到欺骗;不正义的人很精明,总是能够得利。可是天真的好好先生不会压制正义,却只会抵制不正义;相反,精明的不正义者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就会既压制正义者,也和不正义的人勾心斗角。然后苏格拉底偷换了一下概念,用类比的方法,先举了音乐家和医生的例子,认为技艺好的人总是扬善抑恶,技艺差的人却总是嫉妒强者,欺负弱者。由此证明,正义也是如此,正义者总是又聪明又好,而不正义者却是又笨又坏。这里其实有个问题,就是用专业知识来说,音乐也好,医术也好,当然可以有个技艺的比较,可是政治的现实却往往并非如此。苏格拉底惯用的是类比的方式,并且用这个方式让对手的观点不攻自破。第三步,苏格拉底要论证“不正义比正义强有力”的观点也是错的。这种事情似乎比比皆是了,野蛮国家往往能够更加高效,更加不讲信义,也更容易在征服战争中取得胜利。金国利用野蛮的力量征服了礼仪之邦宋国,金国吸收宋国的文明,等到金国的贵族也能够写出艺术造诣很高的诗词时,他们又被更加野蛮的蒙古灭亡。色拉叙马霍斯的观点也正在于此。苏格拉底的驳论是这样的:即使是不正义的人群内部,也需要有正义,否则就不能实现他们不正义的目的。这种观点在《庄子》当中也有体现:“跖之徒问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有道耶?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智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庄子·胠箧》)就是在说盗亦有道的观点了。所以即使是不正义的人,“也还有点正义”。

等到了第四步也就是最后一步,苏格拉底要彻底推翻色拉叙马霍斯的观点:“不正义者比正义者生活得更好,更快乐。”苏格拉底认为任何事物都有它独特的功能,独特的德性;功能得到发挥,是因为它的德性,功能不能得到发挥,是因为它的缺陷。耳朵和眼睛是这样的,人的心灵就更是这样的了。人的生命的特殊之处在于能够发挥心灵的功能。而正义恰恰是心灵的德性,邪恶是心灵的缺陷。

在第一卷的最后一页,苏格拉底总结说,正义到底是什么,还是没有搞清楚。

第二卷

第二卷分为两个部分。

对于这个疑惑,他们的表述分为两个步骤。

这就好比说我们看书,第一种就是看那种看的时候挺高兴的,看过也就过了的那种小说吧;第二种好比是经典名著,既有艺术高度,又能够实实在在引发人的思考,提升人的智慧的那种书;第三种书可能就是属于洗衣机说明书这样的东西吧,你不能从阅读中找到任何快乐,可是它却是有用的。苏格拉底认为的正义是第二种,不但过程好,结果也好。

格劳孔从三个方面说明一般人对于正义的否定态度。首先是从正义的本质和起源来看。格劳孔的观点是人性有天生的利己性,因为“人人为恶”会导致社会无法存在下去。所以人们形成社会契约,把“守法践约”成为正义。所以从正义的起源和本质来看,并不是所有人天生有正义的根基,倒是因为一种生存策略,才出现了法律和正义。这种观点在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中得到更加全面的扩展。其次是“正义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如果人的行为不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那么人都会选择去作恶而不会去行善,这一点的理论基础和上一点一样——“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最后一个观点是“不正义的人日子要比正义的人的日子好过多了”。不正义的人满嘴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日子过得逍遥自在;正义的人,鞠躬殉道,死而后已,大多最后不得好死。这段话看起来很像北岛那句著名的诗句:“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到了第二个步骤,格劳孔的弟弟阿德曼托斯进行了进一步的补充。他认为,人们赞颂正义,并不是因为正义本身好,而是因为正义带来的名和利;人们谴责不正义者,却用一些因果报应之类的虚妄的东西。正义的人过着艰苦的生活,不正义的人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如果他们想要摆脱神所给的报应,也只需要花点钱,贿赂一下诸神就可以了。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几乎所有人都会倒向不正义的那一边,除了少数无力为恶的人,他们反对恶,是因为他们只能承担恶,不能施与恶。所以阿德曼托斯请苏格拉底要澄清正义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它到底有什么自身就存在的优点和德性。否则世人就会更加认可不正义这种更加实际的生活策略了。

在第二部分中,苏格拉底将视野放大,他认为要想弄明白人的正义到底是什么,不妨先弄明白城邦的正义到底是什么,由大见小。一个城邦的出现和发展,需要不同社会角色的人共同努力,需要社会分工。需要农夫、瓦匠、纺织工人、鞋匠、商人、猎人、艺术家、诗人等等等等。城邦的扩大,带来资源需求的扩大,而资源又是有限的,这样战争就不可避免地出现。战争的出现需要有城邦的保卫者,城邦保卫者的品格尤为重要,需要“对自己人温和,对敌人凶狠。”而且还要热爱智慧。

转入到论述应该如何展开教育这个话题了。古希腊的教育分为两个大的部分,用体操训练身体,用音乐陶冶心灵。这里所说的音乐,其实不仅仅是音乐,而是一种更广泛的文化教育的意思,有点像现在的德育课。从苏格拉底的标准来看,现今的这些德育素材,也就是那些用来教育年轻人的史诗大都不合格。苏格拉底主张对这些史诗进行审查。原来进行舆论控制这套东西,在古代就已经有了萌芽,看来人类在几千年当中,也没有进步到什么地方嘛。不过话说回来,苏格拉底本身就是反对民主制的典型。他的这本《理想国》翻译成英文是《the repubulic》,是强调一种共和政体。难怪要进行舆论控制了。苏格拉底主张要谴责那些把伟大的神说得丑恶不堪的史诗,禁止诗人宣称痛苦是由神造成的;而且神已经是尽善尽美的了,不应该将神描写成为能够变化多端,用荒唐的谎言来渎神。最后在苏格拉底的引导下,大家认可了两个关于史诗的标准,一是禁止宣扬神的秽迹,二是禁止将神说成是变化不定的幻像。

苏格拉底关于城邦正义更加恢宏的图景还没有完全展开,这些要留到后面的几卷了。

第三卷

第三卷最主要是关于城邦守卫者的教育问题。

不应该渲染对地狱的恐惧,因为这样会使战士们的勇气动摇;不应该渲染英雄的悲哀,

因为使战士们懦弱;应该使教育素材中英雄们有节制的美德。自我克制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体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他是这样说的:“对于一般人来讲,最重要的自我克制是服从统治者;对于统治者来讲,最重要的自我克制是控制饮食等肉体上快乐的欲望。”所以史诗之中,关于纵欲的描写都应该被删除。

接下来,苏格拉底讨论的话题是讲故事(教育)的风格问题。应该教导人们尽可能地少去模仿他人,尽量使用叙述语言来进行教育。在这里苏格拉底存在着很严重的歧视女性和歧视奴隶的思想,他认为女性“与丈夫争吵,不敬鬼神,得意忘形;一旦遭遇不幸,便悲伤憔悴,终日哭泣。”至于奴隶,他也表示了极度的蔑视。所以苏格拉底眼中的文体有两种,一种是叙述,一种是模仿,一种适合君子,一种适合小人。尽管后者在普通民众之中很有市场,但是它与一个理想城邦的建立不相一致,要极力剔除出去。读《理想国》到这里的时候,我越来越觉得后世集权主义的思想大都可以从柏拉图的这部名著中找到根源。

讨论完了故事的风格问题,苏格拉底讨论诗歌和曲调的形式问题。没有看过这本书,可能会觉得这是一种艺术形式的探讨。其实不是,其实只是在寻找那种艺术形式更有利于现实政治。曲调不能过于悲哀,也不能过于萎靡,所以好的曲调不外乎就是多利亚调或者佛里其亚调——两者一刚一柔,相得益彰。

总而言之,苏格拉底要“净化”这个城邦。看到净化这个词,真有一些毛骨悚然的感觉。苏格拉底的做法很有一些始皇帝的遗风啊。节奏也只能留下“好的节奏”或者被认为是“好的节奏”。“哪个艺人不肯服从,就不让他在我们中间存在下去。”只有进过“清洗”产生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经过这样的教育,人们才会有节制的美德。后面苏格拉底谈到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关于爱。苏格拉底接着节制这个话题说下去,认为所谓的正确的爱指的就是“对于美的有秩序的事物的一种有节制的和谐的爱。”超出节制的越轨行为,就是无节制的爱,是低级趣味,这不禁让人想起“柏拉图”式的恋爱。

在心灵的教育方面,苏格拉底讲了很多,终于说完了,在身体的锻炼方面,

苏格拉底的观点倒是十分简洁:“朴质的体育锻炼产生身体的健康。”人不应该守着病躯苟延残喘,“对于体质不合一般标准的病人,不值得去医治他,因为这种人对自己对国家都没有什么用处。

“一个好的法官一定不是年轻人”,为什么呢?因为好人从小就不能接触到社会的黑暗,所以年轻的好人容易上当受骗,也正是基于这个原因,只有年纪大的好人,才会有足够的生活阅历来区分正义和邪恶,所以说“一个好的法官一定不是年轻人”。可是即使是柏拉图也承认,世界上“坏人比好人多得多”。

在心灵和身体的教育方面,也还要注意爱智和激情这两者的和谐和平衡。

只有两者的和谐平衡,才能够更好地为城邦服务。城邦的守卫者需要有首脑人物,也就是城邦的统治者。所谓城邦的统治者必须始终关心国家利益,任何时候都决不放弃为国尽力的信念。用我们中国的话来说,也就是要“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而且还要反复考验,只有最终通过考察的人,才能够成为城邦的统治者。当然统治者也需要有他的助手。这里苏格拉底谈到了一个古老的传说,也就是我们所熟悉的家庭出身理论。统治者身上有黄金,辅助者(军人)身上有白银,农民和其他技工身上加的是铁铜。而其有时不免金父生银子,有时又不免银父生金子。要把每一种人放到恰如其分的位置上去。这就是标准的社会等级理论了,在现代看来,是极其荒谬的。可是柏拉图在书里也说了“这些人是永远不会相信这个故事的,不过我看他们的下一代会相信的,后代的后代的子子孙孙迟早总会相信的。”颇有末日预示的意味。这种观念在现代社会寸步难行,不过这种观念在现在也还在发挥着他固执的力量。 = 最后一个部分,苏格拉底谈到的是对统治者的要求——不能有任何自己的私利。“他们要是在任何时候获得一些土地、房屋或金钱,他们就要去搞农业、做买卖,就不能再搞政治做护卫者了。”他们会和人民反目为仇,最后同归于尽。

第四卷

在第三卷中,苏格拉底对城邦护卫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进入第四卷,阿德曼托斯质疑这样会使他们成为完全没

有任何幸福的人,因为没有丝毫的个人利益。苏格拉底搁置这样的疑问,他认为先要确定一个幸福国家的模型,而不仅仅是一个少数人幸福的国家模型,个体的利益不能代表整体的幸福。苏格拉底接着探讨对护卫者产生不好的影响的第二个因素——“贫和富”。过多或者过少的财富都会损害护卫者的品质,对于国家来说也是一样,过于富足的国家往往难以取得战争的胜利,就像当年贫穷的蒙古人征服赋予的波斯那样。——当然在这里,苏格拉底并不认为其它的“国家”是真正的“国家”——因为这些“国家”内耗严重,没有统一意志。所以在苏格拉底看来国家的规模不宜太大,因为规模大了以后,意志难以统一。

在整个理想城邦的缔造中,教育和培养起着关键的作用。在教育中尤其要注意防止“和平演变”,要防微杜渐。苏格拉底重视教化的力量,而不应该形成逐一的法律条文。因为法律总是有不完善的地方。苏格拉底还嘲笑了一番孜孜不倦地试图以法治国的人,当然,苏格拉底认为关于祭祀之类的事情还是需要发挥律令的作用的。以上读到143页。苏格拉底的“善”的城邦建立起来了,它是智慧的、勇敢的、节制的,因此它也是正义的。城邦的智慧掌握在少数统治者之中,而其他具体知识不能称之为智慧。城邦的勇敢,在苏格拉底的理解,是一种保持,就是保持住法律通过教育所建立起来的关于可怕事物——即什么样的事情应当害怕——的信念。也就是有所畏惧,有所不惧。勇敢往往掌握在城邦的战士之中。城邦的节制,表现在城邦要成为自己的主人,而不是沦为自己的奴隶。

绕了一大圈,卖了许多关子,苏格拉底终于谈到正义了——苏格拉底对于正义的理解就是“每个人在国家内做他自己份内的事。”原来曾经说过,苏格拉底建立起一个理想城邦的模型的目的是为了由大见小,从城邦的正义,发现个人的正义。那么个人的灵魂是否有城邦中的智慧、勇敢和节制呢?城邦由个人组成,城邦的品质来自于个人的品质。所以苏格拉底展开详细的关于公民个人品质的论述。苏格拉底认为个人灵魂中存在着理智、激情和欲望三者。“同一事物以自己的同一部分在同一事情上不能同时有相反的行动。”。苏格拉底这一段很像宋明理学当中的关于“天理人欲”“饮食者,天理也;求美味,人欲也。

正是因为这些品质能够按照一定的职能各司其职,所以,才有了正义。苏格拉底的所谓正义,不论从国家还是从个人的角度论证,都是要让城邦或者身体的各个组成部分,安守本分,惟其如此,方有正义。关于正义的研究暂时告一段落。

在第四卷的最后部分,苏格拉底讨论不正义。

也就是苏格拉底强调的需要进行后天教化,使人趋向于客观存在的“至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柏拉图真是开创了西方“理性主义”的先河。在正义和不正义的界定清晰之后,关于原来讨论的正义者更能获利还是不正义者更能获利的讨论就显得十分可笑了,因为财富和权力不能代替身体本质的败坏。苏格拉底在对正义和不正义进行了四卷的讨论之后,将话题引向了不同的政体的讨论。

第五卷

原本以为第五卷就可以开始苏格拉底五种不同政体的讨论,没有想到,谈话的一开始,话题就被带回到第四卷424篇中的一个关于教育,尤其是“朋友之间一切共有”是否可以应用到妇女儿童身上。妇女是不是可以在城邦中承担和男人一样的责任?苏格拉底先从教育讲起,如果要求妇女也向男人一样的工作,那么妇女也应该接受像男人一样的训练,比如在健身房中赤身裸体地锻炼,当然这似乎在当时很难被接受。男人和女人在天然上有很大的差别,可是却要求他们有共同的职业,似乎这也是不可取的。但是苏格拉底纠正了这个误区,苏格拉底认为所谓很大的差别,其实只是生理上的一些不同,并不影响妇女和男性一样从事

各种职业,她们适合从事哪种职业,最主要还是看个人的禀赋不同。

接着苏格拉底又抛出了一个更加惊世骇俗的观点:女人归男人公有,儿童也是,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共产共妻”之类的东西,对于这个观点,不论是从可行性还是从合理性这两个角度都应该要进行辩论。苏格拉底从优生优育的角度来证明这个观点。

粹的思想是何其相似啊。苏格拉底主张女子最佳的生育期是20到40岁,男子则是从跑步速度最快的年龄到55岁。然后再这段时间内,似乎主张一种群居的状态,苏格拉底的思想看起来是何其怪异啊。

在这样一个共妻共子女的国家里,你的就是我的,我的就是你的,部分彼此,在这样一个城邦历,没有纷争,没有诉讼,没有私有观念。这就是对正义者的最大回报。苏格拉底主张妇女甚至儿童都应该参加战斗,在战争中惩罚逃兵,抛弃那些被俘虏的同袍,战争中军功多的人可以与更多的异性交配——似乎这和太平天国的婚姻制度有点相似。(207页e部分的分段印刷出现问题)苏格拉底主张希腊各城邦应该和睦相处,因为他们之间的冲突不是“战争”而是“内讧”,“内讧”不应该对其他城邦烧杀抢掠,而最多只能取走对方一年的庄稼以示将来还可以言归于好,这有点像当年郑武公对周朝王室所做的那样。

这时格劳孔不耐烦了,他认为问题的关键不是这个理想国如何如何好,问题是怎样实现这个理想国。苏格拉底认为“真理总是做到的比说到的要少。”这与柏拉图一贯的“理念论”是一只的。因此,我们应该做的事情是尽可能使之符合正义,而不要奢望与正义的理念别无二致。有什么办法能够使现有的城邦变成理想的城邦呢?——苏格拉底终于抛出了它著名的“哲人王”理论——“除非哲学家成为我们这些国家的国王。”苏格拉底是这样证明他的这个著名观点的。一个人爱好一件东西,是爱他的全部而不是部分,哲学家爱好的是智慧的全部而非部分。当然,是真正的哲学家。真正的哲学家关注的是事物的理性本质,而不是事物的表面现象。他们拥有的是知识而不是意见。所以他们最适合当统治者。在第五卷的最后一个部分中,柏拉图详细阐释了真理和意见的区别。世界上有三种东西,“无”、表面现象的“有”和实质意义上的“有”。它们分别对应着“无知”、“意见”和“知识”。对这三者的爱好,将人分为愚蠢的人、普通的人和哲学家。

第六卷

苏格拉底下一个讨论的话题是“一个受哲学家主宰的城邦怎样可以不腐败?”苏格拉底认为终生研习哲学有益于现世甚至来生的幸福,苏格拉底对大众表示了适度的悲观:“他们从来没有看到过我们的话成为现世,他们看到过的是一种认为的、生硬的堆砌词语的哲学。”他们经常听到意见,但是很少接触真理,但是苏格拉底对“哲人王”“理想国”的出现却表达了强烈的信心。群众最终也会接受这些的。哲学家治理城邦的程序是先将城邦和人“擦干净”,然后“制定政治制度草图”,进而建立起美好的城邦。

苏格拉底的下一个讨论议题是:城邦的救星——哲学家,是如何通过学习和训练产生?哲学家所要接受的教育,在要求上要高于城邦护卫者的水准,不仅仅只停留在正义、节制、勇敢和智慧,更要上升到善的理念。当然在这里,首先要弄清楚,到底什么是善,有些人认为善是快乐,有些人认为善是知识,关于善的定义,都显得十分混乱。

苏格拉底举了视觉的譬喻来说明。他认为人的视觉是人的能力,外在事物有能被看见的本性,在人的能力和外在事物的本性之间,还有一个媒介,也就是太阳的光。太阳还不仅仅充当了媒介的作用,正是太阳赋予了人的视觉能力(这里多少有些神学的观点),也正是太阳赋予了外在事物可以被视觉看见的本性。在这一层譬喻中,太阳好比善,人的理智好比视力,而外在事物则存在着可以被理性了解的本性。这个观点十分像朱熹的“月映万川”的理论。

善的理念赋予人理智,人利用理智认识外在事物。善是真理和知识的源泉,在深刻程度上远远超过真理和知识。苏格拉底将人的整个理性认识分为四个层面,最低级的层面是想象,相对于我们平时从生活经验中抽象出来的结论;往上面的一层叫做信念,相当于从结论中形成的推理;再往上一层叫做理智,相当于自然学科的原理性知识;最顶上的一层,也就是最终极的理性认识,苏格拉底称之为“理性”。在这个部分,其实我们可以用被列宁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来参证。哲学,相当于最顶层的理性,研究普遍的规律;具体科学的原理称之为理智;具体科学的推论称之为信念;至于从生活经验中抽象出来的规律性的认识,那就是想象了。苏格拉底就这样构建了他精神世界中的“理想国”。

第七卷

在第七卷的第一部分中,苏格拉底作了一个著名的“洞穴”实验。让一个人从小困在洞穴中,不能动弹,只能面壁而坐,一旦外界的光照过一些实物,将影子投入洞壁时,洞穴里的人只能见到影子,并且认为这些影子就是真实。假如皆可这些囚徒身上的桎梏,让他们转过身来,也许一时他们会失明,可是他们终究会发现真实的事物以至于真实的光,这时他们的生活就不会停留在洞穴中的囚徒那个层次了。苏格拉底在这里用洞穴比喻可见世界,洞穴外的景象比喻可知世界。二者一切的来源则是“光”——“善的理念”。一旦有人可以到达可知世界,把握善的理念,那么,当他再回到可见世界,他就能够洞明世事,更能够将事务处理得得心应手。所以只有解开这些人灵魂上的束缚,让他们到达更高境界,他们才能更好地为城邦服务。当然一旦到了上层,有些人会沉湎于更高的理性和知识,不愿意下来拯救下层世界的其他人。这类人也不能承担城邦统治者的重任,因为柏拉图的理想国是一个“整体的幸福”,而不是“某个阶级特殊的幸福”。那些勇于负责的哲学家能够成为城邦的统治者,而且必须成为城邦的统治者——因为城邦对他们寄予重托,给了他们最好的教育。这种统治者,因为已经把握了真正的善的理念,所以摆脱了世俗名利的桎梏,并不热爱权力,又因为他们不热爱权力,恰恰使他们成为最理想的统治者——他们不会用权力谋私利。后面这一段的意思和《老子》第二章当中的那一段的意思有些类似,可以参照来读:“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夫唯弗居,是以不去”,不怀私欲,才能成为真正的统治者。

苏格拉底接着讨论如何将这种人才带到洞穴上面的光明世界——其实也还是对统治者进行教育的问题。这种人年轻的时候应该是个斗士,可是不能仅对他们进行音乐、体操和手艺的训练,因为这些都是不能引导人们进入可知世界的。所以苏格拉底可是寻找一些必不可少的基础知识,首先是算术。有些事物的把握只需要感知就可以了,有些事物还需要再次基础上进行抽象、判断。

学习算术的目的是“为了用于战争以及便于将灵魂从变化世界转向真理和实在。”而且学习算术能够提高学习其他科目的能力。第二门应该学习的学问是平面几何学,论证的方式也和算术一样。第三门应该学习的学问是立体几何学。第四门应该学习的学问是天文学,但是如果只研究具体的学科知识的话,天文学并不会因为这门学科经常需要仰视而就高贵,就能够使灵魂上升。(294页最后一行的“眼睛”被印成了“睛眼”)相反,它的高贵也只能在于对事物本质的理性把握。第五门应该学习的学问是和音学。

以及矛盾地看问题的时候,我就忍不住想笑,列宁、斯大林以及中国那位伟大的农民把哲学变成了一种怎样的东西啊?苏格拉底作为的辩证法是通过推理而不管感官的知觉,以求达到每一事物的本质。这个过程其实就是解开人的灵魂桎梏,从洞穴上升到阳光下的过程。辩证法的目的是为了正确论证每一事物的真实存在。在柏拉图的体系中,辩证法是知识的顶端。

对于那些基础知识(前面列出的五类知识),应该乘这些人年轻的时候就让他们学习,而且应该是让他们主动地学习,而不是被迫地学习。在对候选人优中选优的淘汰中,逐渐使他们当中的精英接触辩证法。当然在学习辩证法当中存在着极大的风险,因为在学习辩证法中,

他们可能会遇到困难,甚至对世界产生迷茫,进而颠覆他们原来正义的,善的信念,结果倒向了世俗习惯风尚的蛊惑。所以学习辩证法也不能太早,要到心智比较成熟的时候才适合学,否则会走火入魔。这个年龄一般在30岁左右,经过五年辩证法的学习,再经过十五年左右的实际生活经验磨炼,直到五十岁左右,才有完美的城邦统治者。之后城邦统治者过着一面研究哲学,追求真理;一面还要处理繁冗政治事务的生活,直到找到他的合格继承者。最后苏格拉底认为男人或者女人应该都有能力成为合格的统治者。至此,苏格拉底对于这个完美的城邦(理想国)以及这个与这个完美的城邦对应的人(哲学王),就都论证清楚了,这段讨论告一段落。

第八卷

进入第八卷,苏格拉底拾起了之前被岔开的话题。国家政制问题。在苏格拉底的心目中,国家政制一共有五类,贵族政制(理想国)、荣誉政制(斯巴达和克里特)、寡头政制、民主政制以及僭主政制。政治制度之所以会发生变动是因为领导阶层的不统一造成的。为什么政治制度会一步步向下运动?苏格拉底用一种神秘几何数的关系来解释历史周期。神秘几何数会影响优生学。而统治者的继任者素质如果越来越低,城邦也会随着走下坡路。贵族政制的统治者由于内部素质的降低,出现不统一、不和谐,导致好大喜功、爱好战争的人占据统治者地位,贵族政制就向荣誉政制转变。爱好荣誉,在自制力越来越弱的城邦风气中,很容易就会接着转变为爱好财富,这样,这个城邦的政治体制就由荣誉政制进一步转向寡头政治了。寡头政制的特点或者说缺点就是城邦统治者的选举,有着一个财产最低准入机制。换句话说,只有拥有一定的财产,才有可能成为统治者。在这样的城邦中,贫富差距越来越悬殊,产生了城市无产者,于是出现了乞丐、小偷、盗贼等等人。在这样的城邦中,人们最显著的两个特征,一是崇拜金钱,二是节俭吝啬。

贪得无厌地追求最大可能的财富,就会使寡头政制进一步滑向民主政制。(千万不要认为民主在柏拉图的思想体系中是一个褒义词)在贪欲的驱动下,统治者变得越来越无耻而怯懦,而贫民最终只有走向一条唯一的出路——暴力革命。暴力革命后,在建立起来的民主政制中,每个公民被赋予充分的自由,从而导致每个人各行其是。这种体制表面看起来不错,可是,“民主制度以轻薄浮躁的态度践踏所有这些理想,完全不问一个人原来是干什么的,品行如何,只要他转向从政时声称自己对人民一片好心,就能得到尊敬和荣誉。”我们现在考察世界上许多国家,不也存在着这类无耻政客吗?苏格拉底的整个理论体系的基础建立在“人是不平等的”这一基石上,所以民主体制在他的理论中,是那么的格格不入。寡头制政体下的统治者过于节俭吝啬,导致他们的继任者矫枉过当,倒向彻底的纵欲。这些人的心灵空无所有,没有理想,没有学问,没有事业心,“他自以为他的生活方式是快乐的,自由的,幸福的,并且要把它坚持到底。

最后一种需要讨论的政制是僭主政制。“不顾一切过分追求自由的结果,破坏了民主社会的基础,导致了极权政治的需要。”到了最后,“他们真的不要任何人管了,连法律也不放心上,不管成文的还是不成文的。”极端的自由,很快就会走向自己的反面——极端的奴役。在这里,柏拉图的睿智展现无遗。穷人中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产生了自己的领袖人物,这些领袖人物,慢慢发展成为僭主,走向独裁。读到僭主这一段,每每我想起的就是《动物农场》中的拿破仑。僭主通过挑起对外战争,转移国内矛盾。并且不断扫除异己,清除身边的“老战友”,就像当年斯大林对待他的老战友那样。这时候的人民会发现当初他们本希望争取更多的自由,结果“却不意落入了最严酷最痛苦的奴役之中了。”我似乎觉得从347页到351页之间,写得是对历史的预见,因为两千多年前,柏拉图的这些分析,在之后两千多年的历史中,不断被重演,直至今日。“读史早知今日事”,看着柏拉图的“理想国”、“黄金时代”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沦落,走向腐朽,只能妄生兴亡之叹。

第九卷

第九卷讨论僭主的产生以及相关问题。在苏格拉底看来,每个人身上都有非必要的快乐和欲望。这些欲望,在睡眠时(理性失去作用时),它们就得到强化。可怕的强烈的非法的欲望事实上在每个人的心中,甚至在一些道貌岸然的人心中都有。它往往是在睡梦中显现出来的。民主人物一般都还知道节制自己心中的欲望,但是他们的下一代则彻底地放纵自己的欲望,从而沦为僭主——铺张浪费、纵情酒色、放荡不羁。他们挥霍自己以及父母的财产,虐待亲人,进而杀人越货,亵渎神灵。当这些人在城邦中还只占少数的时候,他们还只是“窃钩者”;一旦他们成了城邦的多数,他们就成为“窃国者”。这些僭主会象虐待父母一样虐待自己的祖国,他们媚上欺下,永远体会不到自由和真正友谊的滋味。由此来看,这个最恶的人,也是最不幸的人。经过讨论,苏格拉底得出的结论就是:“没有一个城邦比僭主统治的城邦是更不幸的,也没有一个城邦比王者统治的城邦是更幸福的。”又因为“城邦和个人性格之间都是相似的。”所以,哲学王最幸福,僭主最不幸,——他们终生生活在恐惧之中。

苏格拉底接下来采用了另一种方式来证明“僭主最不幸福,哲人王最幸福”这一理论。城邦分为三个等级,人的心灵也分为三个部分,“爱智”(或“爱学”)、“爱胜”(或“爱敬”)以及“爱利”(或“爱钱”)。相应的人分为三类:哲学家(爱智者)、爱胜者以及爱利者。这三种人中只有哲学家能够获得更多的快乐体验,因为接触事物本质的快乐是最高层次的快乐,而且哲学家的手中掌握着判断、推理这些工具,这更有利于他们体验到真是的快乐。以这种方式,苏格拉底再次证明了,哲学家最快乐,爱胜者次之,爱利者离真正的快乐最远。

苏格拉底用的第三种证明方法是从反面来证明的。快乐的反面是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对的,所以经常有人认为“脱离了痛苦就是真正的快乐,没有了快乐就是真正的痛苦。”苏格拉底认为这样的看法没有接触到快乐的本质。在苏格拉底的理念论体系中,一个事物之所以是实在的,真实的,就在于此事物摆脱了相对性,成为独立存在的客体。这在佛教思想中也可以看得到,佛教讲“苦集灭道”。之所以这个大千世界充满痛苦,就是因为“集”,就是因为存在相对性,唯有涅槃,才能摆脱轮回,摆脱相对性,成为真实的存在。纯粹的快乐就是脱离了痛苦或者是脱离了相对性的。“没有经验过真实的人,他们对快乐、痛苦及这两者之中间状态的看法应该是不正确的。”只有心灵以及关于心灵的知识,才有可能接触到永恒的真实和实质。欲望勾起的所谓快乐,不过只是幻影而已。所以王者的幸福远远超过了僭主的幸福,或者说,僭主毫无幸福可言,唯有一些幻影性质的假快乐。苏格拉底还有点无聊地(在如今这个时代看来)计算出了王者和僭主在真垮了方面的差距。3的平方的立方倍,也就是3的六次方,即729倍。这个数字在当时据说很神秘,据说是每年天数(364.5)的两倍。

终于,讨论回到了原来的发端——“不正义对于一个行为完全不正义却有正义之名的人是有利的。”人是一个不同性格混合在一起的生命体,关键要使各个部分和谐相处,从而达到正义。

所以一开始的管理,一开始的不自由,是为了将来的自由,就像中山先生的宪政之前还要有很长一段的训政时期一样,可是这种思想却在历史上经常被独裁者利用。独裁者拿走公民的权力,冠之以公民还不能很好地行使自己权力的谎言。(384页第三段城邦印成了“诚邦”)所以不正义者如果做了坏事没有被出发,对他自己其实也是一种坏事——会让他变得更坏,离正义越远,离幸福越远。所以一个理智的人会处理好心灵和身体的关系,会正确对待金钱,会正确对待荣誉,这种人不会再现在那些僭主横行的城邦,他们只会出现在“理想国”之中,不管这个理想国是现在能实现还是将来才能实现,甚或是永远不能实现。

第十卷

在这一卷的开头,苏格拉底将话题转向了对诗人(例如荷马)的批判。诗人崇尚模仿,但是他们模仿的却并非事物的本质(理念),他们模仿的是理念外化的具体事物,所以,他们距离真理隔了两层。可是在现实生活中,这些诗人却因为他们的模仿似乎变得无所不知、无

所不能。但是这些诗人只是似乎懂得而不是真正懂得。

对于一个事物来说,真正的知识掌握在它的使用者手中,制造者则是遵从使用者的教导来获得正确的信念,至于模仿者(诗人、画家),他们不可能获得知识或者正确的意见。“大概”,这是远离理性的要求的。人的心灵内部充满冲突,理性要求人克制,情绪则将人拖到另一个方向。模仿大多针对的是情绪,而很少涉及理性。所以苏格拉底主张将模仿者,包括诗人、画家,驱逐出城邦。因为他们会蛊惑城邦统治者,软化人的心灵,使人变得情绪化,从而远离理性。既然诗的特点如此,所以必须将诗驱逐出城邦。在这里,苏格拉底还谈到了诗和哲学的冲突。诗不能证明自己的真和善,我们必须抵制诗歌。

最后一个苏格拉底要论证的话题是“至善所能赢得的最大报酬和奖励”是什么。苏格拉底抛出了一个惊世骇俗的观点:“灵魂是不朽不灭的。”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有神论观点。苏格拉底的论证认为,事物之所以会被毁灭,是因为事物内部的恶,而绝不可能是事物外部其他因素的力量。“不正义、无节制、懦弱、无知”这些因素都会使心灵变恶,但是它们不能毁灭心灵。一事物是不会被他事物的恶所灭亡的。心灵或者灵魂是一种特殊的东西,无论特有的恶还是外来的恶,都不能毁灭它,所以,灵魂必定是永恒存在的。既然是永恒存在的,就必定是不朽的。不增不减,不垢不净,不生不灭。灵魂的本质就在于爱知,正义本身就是最得益于灵魂自身的。

到了本书的最后一个部分,苏格拉底讲了一个类似《神曲》的故事,其实这种因果报应的故事,在中国的公案小说当中,也经常出现。无非就是生时造的孽,死后就会有报应。美德任人自取,你选择怎样的生活,就会有怎样的来世。没有想到的是,这么恢弘大气的一本书,最后难免沦为因果报应的说教。从这个角度看,《理想国》也只是一部两千多年前的书,对神的敬畏,对神秘力量的恐惧,自然难以避免,所以我们也只能取其精华,取其糟粕了。

读后

这本书的读后感,在整个过程中,都已经很详细地记载了,就不罗嗦了。总的来看,柏拉图的理想国是不可能实现的。里面有很多不现实的主张,比如共产共妻之类的;里面也有很多容易被独裁者利用的东西,比如思想钳制等等。当然这本书也有很多伟大之处。比如里面的理念论,直到今日,仍然是哲学中的一大流派;又比如说,关于辩证法在教育中的作用,直到现在也是命题论证的一种重要方法。柏拉图至少是一个有伟大理想抱负的人,从这一点来说,他值得钦佩。顺便也说说自己的读书吧,很久没有这么认真地逐字逐句读经典了,读了以后,常常很快就会忘记,写写读书笔记,以后翻一翻,未尝不是一种好方法。

篇四:理想国读书笔记

读《理想国》

《理想国》是柏拉图的一部经典之作也是代表之作。全书共十卷,由智者苏格拉底和格劳孔、阿得曼托斯、克法洛斯、玻勒马霍斯、色拉叙马霍斯等人的对话组成。涉及到的主要思想有伦理道德思想、社会政治思想、辩证法、认识论、艺术观念与教育思想等。讨论了正义问题(国家的正义、灵魂的正义)、教育问题(护卫者的教育、妇女儿童的教育、哲王教育、灵魂的教育)、妇女儿童公有问题、著名的哲王问题、渐次堕落的城邦形式(贵族政制、荣誉政制、寡头政制、民主政制、僭主政制)以及理想国的实现等问题。毫无疑问,书中也呈现了许多苏格拉底充满智慧的言论,如:“人类的行为如果没有理性的指导,就永远摆脱不了自我毁灭的命运。”、“一个天赋贫弱的人是永远不会做出任何大事,无论是好事还是坏事。”“可怕的强烈的非法的欲望事实上在每个人的心里,甚至在一些道貌岸然的人心里都有,它往往是在睡梦中显现出来的。

诚然,《理想国》的确是一部经典之作,全书构思和论辩都很完整。

成就其美德。第一个阶层是统治者,苏格拉底认为这个阶层的人必须从有才能的人中挑选,

国王必须是哲学家,因为他认为只有哲学家才是真正有智慧的人。第二个阶层是保卫者,他们的任务是保卫城邦的安全和维护统治阶级的血统纯正。之后的第三阶层就是被统治阶级,包括农民,商人,手工业者等。当然,在苏格拉底的理论中,一个人的归属是由其天赋决定的。这就涉及到书中的另一项内容,关于妇女儿童的问题。为了保持血统的纯正优越,苏格拉底认为必须使最优秀的男人和最优秀的女人结合,而不优秀的人是得不到繁殖后代的机会的。在书中,苏格拉底认为,卫国者是没有私有财产的,只有第三阶层的人才有私有财产。我认为这使得,在“理想国”中不仅仅妇女儿童是公有的,统治阶级也是公有的,这实际上使得统治阶级凌驾于整个社会之上。说道妇女儿童的公有,我不得不问一句,难道如苏格拉底这样的大哲学家的大脑都充斥着理性而丧失了人性的光辉么。即使是处于蒙昧时代的原始人也知道维护自己的女人与子女。男人与女人的结合意义不仅仅在于繁殖后代。即使脱离了感情,男女结合所成之家庭都是每个社会的必然组成之单元。而在“理想国”中,一个人特别是处于统治阶级的卫国者的所有行为都是为了维护理想国的稳定延续,而不能有个体的独立行为。我觉得在理想国中,这些人已不能称之为人,他们完全沦为工具。

我觉得全书的精髓在于苏格拉底的认识论。

中将“认识”分为“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即对事实本质的认识和对外部现象的认识。柏拉图在书中用“洞穴”作比,描述了一个人从无知到有知,并意图使自己的所知为他人所共知的过程。

诚然,柏拉图是一位优秀的哲学家,他的哲学思想至今依然是西方哲学思想的鼻祖。但我却以为柏拉图是一个过于理性的人。理性一向被认为是智慧的象征,但过于理性就会显得机械。这在理想国中表现尤其明显。柏拉图以自己的理性描绘了“理想国”的理性蓝图。在这个理想社会中每个人各司其职,男女是平等的,虽然分为三个阶层但命运不由此来决定。

柏拉图的哲学思想优则优矣,但他对理想国的描述,我觉得以一个现代人的眼光看来实在是难以理解何来的“理想”。

篇五:《理想国》读书笔记(分卷合计1万字)

第一卷

开卷以苏格拉底的提问开始,被问者是玻勒马霍斯的父亲克法洛斯——一个爱上机智的清淡、清心寡欲的受人尊敬老者。他认为,一个人即使忍受贫困和年老,但做人要是遵循“中庸适度,心平气和,做到内心的满足与宁静就是幸福的”。谈话中,他们谈到了正义,他倾向于把正义等同于讲真话和欠债还债。苏格拉底打个比方反驳了他,即“譬如说,你有个朋友在头脑清醒时曾把武器交给你;假如后来他疯了,再跟你要回去,任何人都会说不能还给他。如果还给他,那倒是不正义的。把整个真实情况告诉疯子也是不正义的”。因此,“有话实说,拿了人家东西照还这不是正义的定义”。接着,克法洛斯的儿子玻勒马霍斯起为其父的意见辩护,认为正义就是“把善给友人,把恶给敌人”。

这时,色拉叙马霍斯插上话,认为正义不是别的,就是强者的利益。“在任何国家里,正义就是已经建立起来的,当时正在掌权的政府的利益”。苏格拉底不同意。他认为色拉叙马霍斯的观点换句话说就是“服从统治者是正义的”。但是,各国统治者难免会犯错误,难免会制定一些错误的法律;这些错误的法律对他们是不利的。认为服从统治者就是正义,照此说法,不但做对强者有利的事是正义,而且做对强者不利的事也是正义了,那么,“正义是强者的利益,也可能是对强者的损害”。因此,所谓强者的利益事实上是“强者自认为对己有利的事;而弱者必须做这些事”。更进一步说,“任何技艺都不是为它本身的,而是为它的对象服务的。”例如,“骑术不是为了骑术本身的利益,而是为了马的利益;医术寻求的不是医术自己的利益,而是对人体的利益;一个统治者,当他统治的时候,他不能只顾自己的利益而不顾属下老百姓的利益。”接着,色拉叙马霍斯话锋一转,认为“正义的人跟不正义的人交往,总是吃亏,

不正义的人总是处处沾光,为非作歹,窃国篡政,过着快乐的生活”。苏格拉底反驳到:正义是心灵的美德,不正义是心灵的邪恶,所以正义的人生活好,不正义的人生活得坏。

第二卷

第二卷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格劳孔和他的弟弟阿德曼托斯接过色拉叙马霍斯的话题,论述种种不正义比正义更加优越的现象;第二个部分是苏格拉底和他们试图从源头来构建一个城邦,主要谈了教育问题。接上一卷的谈话,格劳孔从三个方面说明一般人对于正义的否定态度。首先是从正义的本质和起源来看。格劳孔的观点是人性有天生的利己性,因为“人人为恶”会导致社会无法存在下去。所以人们形成社会契约,把“守法践约”成为正义。所以从正义的起源和本质来看,并不是所有人天生有正义的根基,倒是因为一种生存策略,才出现了法律和正义。这种观点在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中得到更加全面的扩展。其次是“正义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如果人的行为不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那么人都会选择去作恶而不会去行善,这一点的理论基础和上一点一样——“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最后一个观点是“不正义的人日子要比正义的人的日子好过多了”。不正义的人满嘴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日子过得逍遥自在;正义的人,鞠躬殉道,死而后已,大多最后不得好死。这段话看起来很像北岛那句著名的诗句:“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到此,阿得曼托斯又插了一句,“博得一个正义的好名声往往能得到很多好处,即使当事人并不是正义的”。到底正义是什么呢?问题似乎还是有疑惑。

因为我们每一个人不能单靠自己达到自足,我们需要许多东西。由于需要的不同反映在人的天性上就是各个人适合自己干的事情就不同。

转入到论述应该如何展开教育这个话题了。古希腊的教育分为两个大的部分,用体操训练身体,用音乐陶冶心灵。这里所说的音乐,其实不仅仅是音乐,而是一种更广泛的文化教育的意思,有点像现在的德育课。从苏格拉底的标准来看,现今的这些德育素材,也就是那些用来教育年轻人的史诗大都不合格。苏格拉底主张对这些史诗进行审查。原来进行舆论控制这套东西,在古代就已经有了萌芽,看来人类在几千年当中,也没有进步到什么地方嘛。不过话说回来,苏格拉底本身就是反对民主制的典型。苏格拉底主张要谴责那些把伟大的神说得丑恶不堪的史诗,禁止诗人宣称痛苦是由神造成的;而且神已经是尽善尽美的了,不应该将神描写成为能够变化多端,用荒唐的谎言来渎神。最后在苏格拉底的引导下,大家认可了两个关于史诗的标准,一是禁止宣扬神的秽迹,二是禁止将神说成是变化不定的幻像。总之,神代表正义,任何亵渎神的文字都不应该成为对城邦守护者的教育素材。

第三卷

苏格拉底阐述的中心思想是,为了教育和培养统治者和护卫者,在理想的城邦中,必须把诗歌和故事中的模仿限制在最狭窄的范围以内。对于准备成为军人(护卫者)的儿童来说,音乐教育和体育训练要互相配合,不能只顾一面而弃其它。那些专搞体育锻炼的人往往变得过分粗暴,而那些专搞音乐文艺的人又不免变得过度软弱。

首先,不应该渲染对地狱的恐惧,因为这样会使战士们的勇气动摇;不应该渲染英雄的悲哀,因为使战士们懦弱;应该使教育素材中英雄们有节制的美德。自我克制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体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他是这样说的:“对于一般人来讲,最重要的自我克制是服从统治者;对于统治者来讲,最重要的自我克制是控制饮食等肉体上快乐的欲望。”所以史诗之中,关于纵欲的描写都应该被删除。

接下来,苏格拉底讨论的话题是讲故事(教育)的风格问题。应该教导人们尽可能地少去模仿他人,尽量使用叙述语言来进行教育。在这里苏格拉底存在着很严重的歧视女性和歧视奴隶的思想,他认为女性“与丈夫争吵,不敬鬼神,得意忘形;一旦遭遇不幸,便悲伤憔

悴,终日哭泣。”至于奴隶,他也表示了极度的蔑视。所以苏格拉底眼中的文体有两种,一种是叙述,一种是模仿,一种适合君子,一种适合小人。

讨论完了故事的风格问题,苏格拉底讨论诗歌和曲调的形式问题。没有看过这本书,可能会觉得这是一种艺术形式的探讨。其实不是,其实只是在寻找那种艺术形式更有利于现实政治。曲调不能过于悲哀,也不能过于萎靡,所以好的曲调不外乎就是多利亚调或者佛里其亚调——两者一刚一柔,相得益彰。

苏格拉底的观点倒是十分简洁:“朴质的体育锻炼产生身体的健康。”人不应该守着病躯苟延残喘,“对于体质不合一般标准的病人,不值得去医治他,因为这种人对自己对国家都没有什么用处。

只有两者的和谐平衡,才能够更好地为城邦服务。城邦的守卫者需要有首脑人物,也就是城邦的统治者。所谓城邦的统治者必须始终关心国家利益,任何时候都决不放弃为国尽力的信念。用我们中国的话来说,也就是要“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第四卷

在整个理想城邦的缔造中,教育和培养起着关键的作用。在教育中尤其要注意防止“和平演变”,要防微杜渐。苏格拉底重视教化的力量,而不应该形成逐一的法律条文。因为法律总是有不完善的地方。

苏格拉底的“善”的城邦建立起来了,它是智慧的、勇敢的、节制的,因此它也是正义的。城邦的智慧掌握在少数统治者之中,而其他具体知识不能称之为智慧。城邦的勇敢,在苏格拉底的理解,是一种保持,就是保持住法律通过教育所建立起来的关于可怕事物——即什么样的事情应当害怕——的信念。也就是有所畏惧,有所不惧。勇敢往往掌握在城邦的战士之中。

绕了一大圈,卖了许多关子,苏格拉底终于谈到正义了——苏格拉底对于正义的理解就是“每个人在国家内做他自己份内的事。”原来曾经说过,苏格拉底建立起一个理想城邦的模型的目的是为了由大见小,从城邦的正义,发现个人的正义。那么个人的灵魂是否有城邦中的智慧、勇敢和节制呢?城邦由个人组成,城邦的品质来自于个人的品质。所以苏格拉底展开详细的关于公民个人品质的论述。苏格拉底认为个人灵魂中存在着理智、激情和欲望三者。“同一事物以自己的同一部分在同一事情上不能同时有相反的行动。”。苏格拉底这一段很像宋明理学当中的关于“天理人欲”“饮食者,天理也;求美味,人欲也。

正是因为这些品质能够按照一定的职能各司其职,所以,才有了正义。苏格拉底的所谓正义,不论从国家还是从个人的角度论证,都是要让城邦或者身体的各个组成部分,安守本分,惟其如此,方有正义。

在第四卷的最后部分,苏格拉底讨论不正义。正义可以被认为是心灵的健康状态,而不正义就相反,是心灵的不健康状态。有意思的是苏格拉底所认为的健康是“合自然的”,而不健康是“自然的”。也就是苏格拉底强调的需要进行后天教化,使人趋向于客观存在的“至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柏拉图真是开创了西方“理性主义”的先河。

第五卷

苏格拉底阐述的核心思想是,理想国中妇女和儿童的问题。

不可取的。但是苏格拉底纠正了这个误区,苏格拉底认为所谓很大的差别,其实只是生理上的一些不同,并不影响妇女和男性一样从事各种职业,她们适合从事哪种职业,最主要还是看个人的禀赋不同。

接着苏格拉底又抛出了一个更加惊世骇俗的观点:女人归男人公有,儿童也是,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共产共妻”之类的东西,对于这个观点,不论是从可行性还是从合理性这两个角度都应该要进行辩论。苏格拉底从优生优育的角度来证明这个观点。主张良种生育,主张计划生育,而且这个过程还应该是利用一些规则(阴谋)来进行。这和纳粹的思想是何其相似啊。

在这样一个共妻共子女的国家里,你的就是我的,我的就是你的,不分彼此,在这样一个城邦历,没有纷争,没有诉讼,没有私有观念。这就是对正义者的最大回报。

这时格劳孔不耐烦了,他认为问题的关键不是这个理想国如何如何好,问题是怎样实现这个理想国。苏格拉底认为“真理总是做到的比说到的要少。”这与柏拉图一贯的“理念论”是一致的。因此,我们应该做的事情是尽可能使之符合正义,而不要奢望与正义的理念别无二致。有什么办法能够使现有的城邦变成理想的城邦呢?——苏格拉底终于抛出了它著名的“哲人王”理论——“除非哲学家成为我们这些国家的国王。”苏格拉底是这样证明他的这个著名观点的:一个人爱好一件东西,是爱他的全部而不是部分,哲学家爱好的是智慧的全部而非部分。

在第五卷的最后一个部分中,柏拉图详细阐释了真理和意见的区别。世界上有三种东西,“无”、表面现象的“有”和实质意义上的“有”。它们分别对应着“无知”、“意见”和“知识”。对这三者的爱好,将人分为愚蠢的人、普通的人和哲学家。

第六卷

苏格拉底下一个讨论的话题是“一个受哲学家主宰的城邦怎样可以不腐败?”苏格拉底认为终生研习哲学有益于现世甚至来生的幸福,苏格拉底对大众表示了适度的悲观:“他们从来没有看到过我们的话成为现世,他们看到过的是一种认为的、生硬的堆砌词语的哲

学。”哲学家治理城邦的程序是先将城邦和人“擦干净”,然后“制定政治制度草图”,进而建立起美好的城邦。这种哲学家也许很难避免腐败,但是总会有成功的。

苏格拉底的下一个讨论议题是:城邦的救星——哲学家,是如何通过学习和训练产生?哲学家所要接受的教育,在要求上要高于城邦护卫者的水准,不仅仅只停留在正义、节制、勇敢和智慧,更要上升到善的理念。当然在这里,首先要弄清楚,到底什么是善,有些人认为善是快乐,有些人认为善是知识,关于善的定义,都显得十分混乱。

第七卷

苏格拉底在这里用洞穴比喻可见世界,洞穴外的景象比喻可知世界。二者一切的来源则是“光”——“善的理念”。一旦有人可以到达可知世界,把握善的理念,那么,当他再回到可见世界,他就能够洞明世事,更能够将事务处理得得心应手。所以只有解开这些人灵魂上的束缚,让他们到达更高境界,他们才能更好地为城邦服务。当然一旦到了上层,有些人会沉湎于更高的理性和知识,不愿意下来拯救下层世界的其他人。这类人也不能承担城邦统治者的重任,因为柏拉图的理想国是一个“整体的幸福”,而不是“某个阶级特殊的幸福”。那些勇于负责的哲学家能够成为城邦的统治者,而且必须成为城邦的统治者——因为城邦对他们寄予重托,给了他们最好的教育。

苏格拉底接着讨论如何将这种人才带到洞穴上面的光明世界——其实也还是对统治者进行教育的问题。这种人年轻的时候应该是个斗士,可是不能仅对他们进行音乐、体操和手艺的训练,因为这些都是不能引导人们进入可知世界的。所以苏格拉底可是寻找一些必不可少

的基础知识。包括五门学问:算术、平面几何学、立体几何学、天文学、和音学。

苏格拉底作为的辩证法是通过推理而不管感官的知觉,以求达到每一事物的本质。这个过程其实就是解开人的灵魂桎梏,从洞穴上升到阳光下的过程。辩证法的目的是为了正确论证每一事物的真实存在。

对于那些基础知识,应该乘这些人年轻的时候就让他们学习,而且应该是让他们主动地学习,而不是被迫地学习。在对候选人优中选优的淘汰中,逐渐使他们当中的精英接触辩证法。之后城邦统治者过着一面研究哲学,追求真理;一面还要处理繁冗政治事务的生活,直到找到他的合格继承者。最后苏格拉底认为男人或者女人应该都有能力成为合格的统治者。

第八卷

进入第八卷,苏格拉底拾起了之前被岔开的话题。国家政制问题。在苏格拉底的心目中,国家政制一共有五类,贵族政制(理想国)、荣誉政制(斯巴达和克里特)、寡头政制、民主政制以及僭主政制。政治制度之所以会发生变动是因为领导阶层的不统一造成的。为什么政治制度会一步步向下运动?苏格拉底用一种神秘几何数的关系来解释历史周期。神秘几何数会影响优生学。

者地位,贵族政制就向荣誉政制转变。爱好荣誉,在自制力越来越弱的城邦风气中,很容易就会接着转变为爱好财富,这样,这个城邦的政治体制就由荣誉政制进一步转向寡头政治了。寡头政制的特点或者说缺点就是城邦统治者的选举,有着一个财产最低准入机制。在这样的城邦中,贫富差距越来越悬殊,产生了城市无产者,于是出现了乞丐、小偷、盗贼等等人。

贪得无厌地追求最大可能的财富,就会使寡头政制进一步滑向民主政制。在贪欲的驱动下,统治者变得越来越无耻而怯懦,而贫民最终只有走向一条唯一的出路——暴力革命。暴力革命后,在建立起来的民主政制中,每个公民被赋予充分的自由,从而导致每个人各行其是。这种体制表面看起来不错,可是,“民主制度以轻薄浮躁的态度践踏所有这些理想,完全不问一个人原来是干什么的,品行如何,只要他转向从政时声称自己对人民一片好心,就能得到尊敬和荣誉。”苏格拉底的整个理论体系的基础建立在“人是不平等的”这一基石上,所以民主体制在他的理论中,是那么的格格不入。寡头制政体下的统治者过于节俭吝啬,导致他们的继任者矫枉过当,倒向彻底的纵欲。这些人的心灵空无所有,没有理想,没有学问,没有事业心,“他自以为他的生活方式是快乐的,自由的,幸福的,并且要把它坚持到底。”最后一种需要讨论的政制是僭主政制。“不顾一切过分追求自由的结果,破坏了民主社会的基础,导致了极权政治的需要。”到了最后,“他们真的不要任何人管了,连法律也不放心上,不管成文的还是不成文的。”极端的自由,很快就会走向自己的反面——极端的奴役。在这里,柏拉图的睿智展现无遗。穷人中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产生了自己的领袖人物,这些领袖人物,慢慢发展成为僭主,走向独裁。这时候的人民会发现当初他们本希望争取更多的自由,结果“却不意落入了最严酷最痛苦的奴役之中了。

第九卷

在苏格拉底看来,每个人身上都有非必要的快乐和欲望。这些欲望,在睡眠时,它们就得到强化。可怕的强烈的非法的欲望事实上在每个人的心中,甚至在一些道貌岸然的人心中都有,它往往是在睡梦中显现出来的。民主人物一般都还知道节制自己心中的欲望,但是他们的下一代则彻底地放纵自己的欲望,从而沦为僭主——铺张浪费、纵情酒色、放荡不羁。这些僭主会象虐待父母一样虐待自己的祖国,他们媚上欺下,永远体会不到自由和真正友谊的滋味。经过讨论,苏格拉底得出的结论就是:“没有一个城邦比僭主统治的城邦是更不幸的,也没有一个城邦比王者统治的城邦是更幸福的。”又因为“城邦和个人性格之间都是相似的。

苏格拉底接下来采用了另一种方式来证明“僭主最不幸福,哲人王最幸福”这一理论。城

邦分为三个等级,人的心灵也分为三个部分,“爱智”、“爱胜”以及“爱利”。相应的人分为三类:哲学家、爱胜者以及爱利者。

终于,讨论回到了原来的发端——“不正义对于一个行为完全不正义却有正义之名的人是有利的。”人是一个不同性格混合在一起的生命体,关键要使各个部分和谐相处,从而达到正义。

所以一开始的管理,一开始的不自由,是为了将来的自由,就像中山先生的宪政之前还要有很长一段的训政时期一样,可是这种思想却在历史上经常被独裁者利用。独裁者拿走公民的权力,冠之以公民还不能很好地行使自己权力的谎言。所以不正义者如果做了坏事没有被出发,对他自己其实也是一种坏事——会让他变得更坏,离正义越远,离幸福越远。

第十卷

在这一卷的开头,苏格拉底将话题转向了对诗人的批判。诗人崇尚模仿,但是他们模仿的却并非事物的本质,他们模仿的是理念外化的具体事物。所以,他们距离真理隔了两层。可是在现实生活中,这些诗人却因为他们的模仿似乎变得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但是这些诗人只是似乎懂得而不是真正懂得。他们不能象医生那样真正治愈病人,不能象立法者那样治理好国家,不能象将军那样指导战争取得胜利,也不能象智者那样给人关于真理的教育。对于一个事物来说,真正的知识掌握在它的使用者手中,制造者则是遵从使用者的教导来获得正确的信念,至于模仿者,他们不可能获得知识或者正确的意见。所以模仿只是一种游戏,是不能当真的。人的心灵内部充满冲突,理性要求人克制,情绪则将人拖到另一个方向。模仿大多针对的是情绪,而很少涉及理性。所以苏格拉底主张将模仿者,包括诗人、画家,驱逐出城邦。因为他们会蛊惑城邦统治者,软化人的心灵,使人变得情绪化,从而远离理性。既然诗的特点如此,所以必须将诗驱逐出城邦。在这里,苏格拉底还谈到了诗和哲学的冲突。

最后一个苏格拉底要论证的话题是“至善所能赢得的最大报酬和奖励”是什么。苏格拉底抛出了一个惊世骇俗的观点:“灵魂是不朽不灭的。”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有神论观点。苏格拉底的论证认为,事物之所以会被毁灭,是因为事物内部的恶,而绝不可能是事物外部其他因素的力量。“不正义、无节制、懦弱、无知”这些因素都会使心灵变恶,但是它们不能毁灭心灵。一事物是不会被他事物的恶所灭亡的。心灵或者灵魂是一种特殊的东西,无论特有的恶还是外来的恶,都不能毁灭它。所以,灵魂必定是永恒存在的。既然是永恒存在的,就必定是不朽的。不增不减,不垢不净,不生不灭。灵魂的本质就在于爱知,正义本身就是最得益于灵魂自身的。所以得出的结论是正义者终将获得正义的报酬,不正义者终将得到不正义的惩罚,套句中国的老话来说,就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到了本书的最后一个部分,苏格拉底讲了一个类似《神曲》的故事,其实这种因果报应的故事,在中国的公案小说当中,也经常出现。无非就是生时造的孽,死后就会有报应。美德任人自取,你选择怎样的生活,就会有怎样的来世。没有想到的是,这么恢弘大气的一本书,最后难免沦为因果报应的说教。

读后感

这本书的读后感,在整个过程中,都已经很详细地记载了,就不罗嗦了。总的来看,柏拉图的理想国是不可能实现的。里面有很多不现实的主张,比如共产共妻之类的;里面也有很多容易被独裁者利用的东西,比如思想钳制等等。当然这本书也有很多伟大之处。比如里面的理念论,直到今日,仍然是哲学中的一大流派;又比如说,关于辩证法在教育中的作用,直到现在也是命题论证的一种重要方法。

篇六:理想国读书笔记

《理想国》有关教育问题的读后感

重庆铁路中学饶晓虹

这次参加九龙区的骨干教师培训开班仪式,有幸了解到西方先圣柏拉图及其教育著作《理想国》。在随后的一个多月时间里,我利用闲余时间仔细研读。虽然时间短,著作内容深奥,且到目前为止我依旧无法参透《理想国》中的奥妙,也无法深入的了解它的深层次含义。因为它就像一座空中花园,必须有足够的思想阶梯才能够爬的上去,但它带给我的启迪确是深远的——尽管我只能仰望而叹之,道听途说而思之,片言只字而感之。

《理想国》是柏拉图一生最具代表性和影响最为深远的著作。它是通过苏格拉底与对手们的谈话,反复诘难来推理寻求正义的定义。这是一部典型的大综合著作,其中将哲学、政治、伦理、教育、心理、社会、家庭、宗教、艺术等等诸多问题结合在一起,错综复杂。

在我看来,《理想国》首先开启了对理想国家加以描述的先河。

制度的正义。后来人们在思考国家正义、法律正义的过程中,形成了许多对人类文明发生重大影响的思想成果。而我国古代没有关于国家正义问题的思考。我国古代虽然有对个人正义的思考,但这种思考主要涉及个人义务、行为,基本不涉及国家制度的正义问题,所以,其思考的深度远不能同西方的正义思考相比。传统中国政治法律思想史认为,君主制是天经地义的事,不可改变。如果没有西方思想的引入,很可能,我们现在仍然生活在帝制或君主专制制度中。想到现今的社会,正义一直都是受人们褒扬的话题,正义的事情永远都是被人们所称颂的。然而什么是正义,我想很多人都是无法给出全面的解答的,或者即使给出了也是摸棱两可,一个简单的有思想的人都可以利用柏拉图式的反驳推翻掉。社会现象纷繁复杂,人们的思想各色各样,在此处正义的事情,放到彼处马上就变成了荒唐的事情,甚至是极其不正义的事情。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到很多教育问题,对后世教育也有深远的影响,卢梭曾称赞“它是一篇最好的教育论文,像这样的教育论文,还从来没有人写过咧”。

《理想国》中强调到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儿童阶段音乐文艺教育最关紧要”“先入为主,早年接受的见解总是根深蒂固不容易更改的。

拉图认为,儿童阶段接受了音乐文艺的教育会变得温文有礼,对丑恶的东西反感,等到长大会受他所接受教养的影响,便会与理性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他认为孩子应该从小实地见习战争,也从音乐中、游戏中养成遵守法律的精神。柏拉图也提出,不要强迫孩子去学习,要用游戏的方法,这样我们可以在游戏中更好的了解他们每个人的天性。而这也让我们思索,现在的教育是否带给孩子给多的是强迫,我们的教育让人迷茫和不知所措。柏拉图认为对儿童的教育开发的越早越好,“凡事开头最重要,特别是生物。在有效柔嫩的阶段,最容易渗透也,你要把他生成什么形式,就能生成什么形式”。他提倡长者给儿童们讲述一些规矩,如要尽孝道,注意发式体态举止等等。他认为,一个人从小所受的教育把他往哪里引导,却能决定他后来往哪里走。随着社会的进步,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越尊重儿童,关爱儿童,人们也已经建立起全新的儿童观,这些关于儿童的看法中有一条是“幼儿的才能的发展存在逆减法则,开发得越早,就开发得越多”。这与柏拉图提倡的对儿童的开发越早越好看法形同,也可见柏拉图和《理想国》对早期教育的深远影响。《理想国》中很重视教育对象的全面和谐的发展。柏拉图认为,我们首先要接受音乐和体育的教育,而且缺一不可,只有爱智和激情这两部分张弛得宜配合适当才能达到和谐。他也提出必须重视算术、几何学、天文学和辩证法的学习。特别重视辩证法的学习。

只有掌握了辩证法拥有了善理念的哲学家才有能力以善理念为原型,塑造人间的理想国并护卫着它。在《小学教育学》中有介绍,小学教育的具体特点包括了全面性,所谓全面性,是指对于每一个特定的个体而言,当代小学教育都应该促进他们在各个方面的充分发展。

《理想国》中也注重了人文素质的培养,提倡学习音乐,艺术,文学等等,使人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从而使心灵更和善美好。“人的全面发展最本质的涵义是指人的科学精神和

围城读书笔记2000字

[围城读书笔记2000字]围城读书笔记2000字从《围城》发表以来,就有好多人对方鸿渐提出不同的看法,围城读书笔记2000字。有的报道说,方鸿渐就是作者的化身,甚至有的人还怀疑作者的博士学位是否也是虚构的。但无论如何,方鸿渐是个典型的知识分子形象这句话是无容置疑的。但正因为他是知识分子,而且是那种带着玩世的态度处世又有点良心的知识分子,才构成了他一生的第一圈“围城”。方鸿渐是有点虚荣的,有点玩世不恭的,但是,他又并不像辛楣一样有真才实学,也不像韩学愈等人一样完全昧着良心。他希望做个大人物,这样的性格,似乎就决定了他的一生。 方鸿渐的第二圈“围城”就是给他带来多灾多难的假学位。方鸿渐到底是个知识分子,在买假文凭之前,他也问问良心,他为自己起了最好的籍口:“父亲是科举中人,要看‘报条’,丈人是商人,要看契据。”假如方鸿渐玩世能够彻底点那也好,可是他没有像韩学愈一样将他的假文凭发扬光大。以他自己的口气,就是“说了谎话,还要讲良心。”说谎就说谎嘛,讲了良心这谎话就变得不伦不类了。既然讲良心,就干脆别买学位了。既然都不讲良心了,就干脆把学位发扬光大吧?害得自己当个副教授忍气吞声的,两头不着岸。 方鸿渐一生的第三圈“围城”,我想没有人会反对,是他在处理感情问题时候的玩世态度。苏文纨在归国的轮船上就表现出对方的爱慕了。可是方并没有表达什么。到后来鸿渐的博士学位闹笑话之时,本来是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的。苏文纨一点就会破。苏博士不点破,这摆明白了,是因为爱。可是方鸿渐还一头栽下去,当起了一个爱慕苏小姐的角色,与赵辛楣争风吃醋,甚至在月亮底下“一吻定江山”,这都不无是他自己的错误。他以为玩世无所谓,但却不知道是他自己破坏了自己与唐小姐本应美好的感情,流落到三闾大学里去,读书笔记大全《围城读书笔记2000字》。与孙小姐完婚一起到上海打工后,他是被生活所迫,才抛弃了玩世的态度,如他自己所说: 撒谎往往是兴奋快乐的流露,也算得一种创造,好比小孩子游戏里的自骗自。一个人身心愉快,精力充溢,会不把顽强的事实放在眼里,觉得有本领跟现状开玩笑。真到忧患穷困的时候,人穷智短,谎话都讲不好的。 这岂不悲哉? 也许从第一圈“围城”建立时,就决定了会有第二圈围城,就决定了会有第三圈围城了。在那个到处是“小人物”的时代,做个大人物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能耐的。方就绝对没有。可是他还是希望做个大人物,买文凭时,希望自己能够使家翁感觉光耀门楣;买了文凭,又觉得有损道德;甚至最后娶了孙柔嘉了,还要计较计较她的姨妈给他工作,使他失尊严…… 要知道,社会上只有两种人能够混得好。一种是真正大写的人,他们有他们独特的才能,他们有他们高尚的情操。他们是因为他们近乎模范的举躁,才赢得别人的尊重。而另一种,则是完全相反的。他们用旁门左道,说谎时,能够令自己都骗过来。他们深有城俯,他们的行为举躁有时真是没有良心可言。而社会上更多的,是后者,从古到今都是如此。袁世凯用了多少手段才当上大总统?乾隆是如何登上皇位的?就连现在的企业在商场上竞争,也用尽手段,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可是,并不是所有人面对这些时都能够狠下一条心的。多数的人都像方鸿渐一样,有那么一点的良心,有那么一点的虚荣。他们处处做小人,又不得处处提防小人。他们也知道世道的艰险,可是并没有好好地去接纳它。他们尝试去改变,就似乎方鸿渐想知道韩学愈文凭的真伪,以此找回自己的公道一样。孰不知道,人家早就设定了陷阱等他踩进去。 或许《围城》的文学价值也正在此。它写出了人们不愿意正视的,真实的社会环境。这就是我读《围城》从中得到的读后感

理想国读后感

《理想国》是柏拉图的传世名作,亦被称为“关于正义的学说”。《理想国》真正奠定了西方正义学说的基础,书中把正义范畴作为讨论的中心,并通过归谬的方法,先提出正义的不确切定义,然后归纳抽象来寻找正义的真正含义,这也就是所谓苏格拉底真理“助产术”的来源。现在我们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这个问题要辨证的看待,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吸取前人的精华,从而使自己站在更高的高度,要批判的吸收,合理的借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有人称“精神恋爱”为“柏拉图式的爱情”;他是苏格拉底的学生、亚里士多德的老师,仅此而已。前几天,刚刚读了《理想国》的内容,粗略的看完了全书。由于柏拉图所处时代与现今大不相同,该书中又充满了理性的玄冥、逻辑的曲折和言辞的诡秘,说彻底读懂了这本书谈不上,只是有一些杂乱的读后感想,就拿出来跟大家分享一下。 柏拉图在这本震古烁今的书里谈及了道德问题、教育问题、专政问题、民主问题、独裁问题、共产问题、文艺问题、宗教问题以及男女参军、男女参政、男女平权等等问题,涉面之广、言论之深,无不让人拍掌叫好。如果说亚里士多德的学问是分科性的,那么柏拉图的学说便是综合性的。这里,仅想通过《理想国》中的几卷文字,谈谈“正义”。 “什么是正义?”《理想国》一开头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第一卷里,柏拉图和格劳孔、西蒙尼德、玻勒马霍斯、色拉叙马霍斯等人先后讨论了“欠债还债就是正义”,“正义就是给每个人以适如其份的报答”,“正义就是把善给予友人,把恶给予敌人”,“正义就是强者的利

益”等观点。从第二卷起,柏拉图开始讨论城邦的正义,并认为正义是理想城邦的原则,好的城邦应当具备勇敢、智慧和节制。“每个人必须在国家里执行一种最适合他天性的职务”,也就是各守本分、各司其职。当其城邦的三个阶层(统治者、守卫者和劳动者)各守其责、互不僭越、和谐分工、互助合作的时候,这个城邦才具备了“正义”的美德。然后,他从城邦的正义类比地推出个人的正义,认为那是“大”与“小”或“外”与“内”的关系。个人的正义就是“正义的人不许可自己灵魂里的各个部分互相干涉,起别的部分的作用。他应当安排好真正自己的事情,首先达到自己主宰自己,自己内秩序井然,对自己友善。”同时,“在挣钱、照料身体方面”或“在某种政治事务或私人事务方面”,保持符合协调的和谐状态的行为,就是正义的好的行为。正义的人是快乐的,不正义的人是痛苦的。 政体中王政或贵族政体最好,寡头政体、民主政体和僭主政体都不如哲学王做统治者的智慧王政体更符合正义。所以从第五卷起,讨论中涉及到了儿童教育、教育的立法和妇女儿童如何共有的问题,而且颇具戏剧性。 既然在建议的可行性上达成一致,那么这个建议是否是最好的呢?一个国家里能够造就出类拔萃的女人和男人,他们去守卫城邦,没有什么事情比这个更好的了。所以,苏格拉底说,这个建议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有益的。 在第六、第七两卷中,柏拉图提出了他的理念论和认识论学说,讨论了哲学王与城邦的关系和哲学王的形成。在一个正义的城邦里,

理想国读书笔记

《理想国》读书笔记 前言: 阅读了商务印书馆1986年8月第一版的《理想国》和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年6月出版的《理想国》,以第一本书为主。译书分为十卷。全文通过苏格拉底与格劳孔、克法洛斯等人对话的形式展开。 译序: 通篇大义,在于介绍苏格拉底一生学术发展的简单过程和理想国对后世的深远影响。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苏格拉底壮志雄心的幻灭时期,这个期间对他影响最大的是苏格拉底之死,在这个时期他对民主政体产生了极大的厌恶。第二个部分是苏格拉底创建雅典学园时期,在这个时期,苏格拉底重新建立了自己的政治信念,并且写出《理想国》这样的巨著。第三个部分是讲述理想国的深远影响,理想国出笼后即被翻译成20多种语言,很多国家乃至城邦的统治者视其为瑰宝,被后人誉为震古烁今之书。 第一卷: 色拉叙马霍斯认为“正义不是别的,就是强者的利益。”“不正义比正义更有利,更能够在现实社会中如鱼得水,”所以说正义是为强者的利益服务的,而不正义对一个人自己有好处、有利益。“不正义的人掠夺人们的钱财、剥夺人民的身体和自由,给别人带来恐惧。”而苏格拉底认为正义应该由道德原则来审定,法律是要整合社会各阶级的利益,将正义最大化。色的观点是现实社会的写照,但是色拉叙马霍斯把正义和利益牵扯到一起,是不可能使人信服的,苏格拉底的观点则是理想国中的正统的正义。第二卷: 格劳孔认为“善”有三种,第一种是本身好,不去考虑结果;第二种是过程和结果都好,第三种则是过程不好,结果好。一般人把正义归为第三种,他们图正义带来的名利,可是讨厌正义本身。阿德曼托斯认为,人们赞颂正义,并不是因为正义本身好,而是因为正义带来的名和利;人们谴责不正义者,是惧怕因果报应。苏格拉底认为的正义是第二种,不但过程好,结果也好。 从个人正义过渡到城邦正义,在城邦在各个组成成分中,苏格拉底重点谈到的是护卫者,他将卫士与狗作比喻,认为”两者都应该有敏锐的感觉…昂扬的精神斗志…对敌人凶横,对朋友温和。”这些强调的是他们的天赋品质。 苏格拉底注重教育,主张禁止宣扬神的秽迹,禁止将神说成是变化不定的幻像。总之,神代表正义,任何亵渎神的文字都不应该成为对城邦守护者的教育素材。 然而,苏格拉底过分关注对城邦里的居民造成不良影响的事物,采取净化这种极端的措施,强迫改变居民的精神世界与思想认知。这种净化的措施与秦始皇焚书坑儒无异,会极大地限制居民的创造性,不利于城邦的持续发展。 第三卷: 开篇谈到死亡与地狱,苏格拉底认为不应该渲染对地狱的恐惧,不应该渲染英雄的悲哀,应该使教育素材中英雄们有节制的美德。史诗之中,关于纵欲的描写都应该被删除。苏格拉底对于欲望的说法,

读理想国有感3000字

读理想国有感3000字 一杯的清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一本好书,可以净化一个人美好的心灵。 《理想国》是西方政治思想传统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通过苏格拉底与他人的对话,给后人展现了一个完美优越的城邦。 在柏拉图的哲学观中,哲学与政治间是存在一种服务关系,那么一旦解除了哲学与政治间的服务关系,将哲学从政治的奴役中解放出来,让人们能够为哲学而哲学,哲学的境况又会怎样 在《理想国》里苏格拉底刚开始讨论的话题就是“正义”问题。正义真的是一个很难解答的问题,有时想与其长期的在屋里思索理念上的正义还不如做一件正义的事,为一些不公发发自己的声音来的更为实际。也许这是浮躁也许这也是心虚,因为正义千百年来许多人都未明白,仿佛自己能恍然若悟的几率也很小。但我却相信自己和柏拉图一样,对正义有着强烈的憧憬与向往!可他认为绝对的正义在神那里,作为一个唯心主义者这是一个很好的答案。而对于自己甚至对于整代中国人来说缺乏信仰总是让我们有时候焦虑、孤寂、无所适从,不知未来、过去,甚至不明白现在。柏拉图最后说“让我们永远走向上的路,追求正义和智慧”。我很喜欢,也许理解不同但真的很喜欢因为有了自己别样的感触。

柏拉图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学家也是一位哲学家,其哲学智慧尽管没有专门的哲学专著,但却几乎体现在他的每部著作当中。不论是从早期的《理想国》,过渡阶段的《政治家》还是思想有了较大转变的《法律篇》,都闪耀着西方哲人的智慧之光。 在哲学上,柏拉图继承了苏格拉底的唯心主义,成为西方客观唯心主义哲学的始祖。他建立了以理念论为核心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在阅读《理想国》这本书时,柏拉图的一个主导的观念及其对话的起点就是:理念本身是实在的,感知、具象与经验的都是虚幻的。比如说,在书中就柏拉图与大家辩论的缘起正义而言,什么是正义苏格拉底的对手给出了正义的多种解答,诸如传统的仰或当时流行的:正义是有话实说、欠债还钱、把善给予友人,把恶给予敌人、帮助朋友,伤害敌人等,这些都是正义的具体事例,正如现在问我们一样我们总会回答成正义的人或正义的事。因为他认为真正的知识是理念,不是存在于客观可见的物体之中的。而其哲学观点可以简单的总结为认为理念是事物的永恒不变的“范型”,是独立于个别事物和人类意识之外的实体。感性的具体事物是不真实的,它是完善的理念的不完善的“影子”或“摹本”。这些都在《理想国》的正义论与洞穴理论部分得到了很好的阐释。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他的理论是典型的唯心主义,但作为一个智者与先驱他建立了以理

历史读书笔记2000字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历史读书笔记2000字 篇一:读书笔记2000字大全大学 2000字读书笔记大全 之我读战争与和平故事梗概: 1805年7月,拿破仑率兵征服了欧洲,法俄之间正酝酿着激烈的战争。然而在彼得堡上层的人们依旧过着恬静悠闲的生活,达官贵人们都汇聚在皇后的女官兼宠臣安娜·帕甫罗芙娜举办家宴招待会上。 赴宴的有宫廷官高位重的瓦西里公爵和他漂亮迷人的 女儿海伦,还有个头高大健壮的年轻人皮埃尔,他戴着眼镜,剪短发,穿浅色的流行短裤和褐色燕尾服。皮埃尔是莫斯科著名贵族别祖霍夫的私生子,从小出国留学,今年20岁,学成回国到首都谋职。他一进宴会厅,对人们议论拿破仑征战欧洲颇感兴趣。在这里,他高兴地结识了英俊而刚毅的青年安德烈--先朝保罗皇帝的退职老总司令伯尔孔斯基的 长子,两人很快成了好朋友。 此时,安德烈正应库图佐夫将军的召唤,去任他的传令

官,将出国跟征战欧洲的拿破仑军队作战,任即将分娩的妻子莉莎和妹妹玛丽娅再三劝留,也改变不了他的决心,他期望通过这次战争为自己带来辉煌与荣耀。在出征之前,安德烈把妻子从首都送到了在莫斯科郊外居住的父亲那里,委托父亲加以关照。于是他急奔前线,在波兰追上了俄军总司令库图佐夫,总司令派他到联合纵队去任职,并受到了嘉奖。 皮埃尔回到莫斯科,他继承了别组霍夫伯爵身后所有的遗产,摇身一变成为莫斯科数一数二的资本家,成为社交界的宠儿。他的亲戚瓦西里公爵早就窥视别祖霍夫家的财产,本想通过联合别祖霍夫公爵的大女儿——大公爵小姐卡季 什篡改遗嘱来谋得,失败后,又处心积虑地要拉拢皮埃尔,一方面为他在彼得堡谋得一个不小的官职,又挖空心思巧安排,让已是宫廷女官的女儿海伦嫁给彼埃尔,以图钱财。结果他的计谋顺利达成,可这桩婚事实在不幸之至。皮埃尔发现了妻子与好友多罗霍夫之间的暧昧关系,他与多罗霍夫进行搏斗,并幸运的击倒对方,随之与妻子分居,自己也陷入了善恶和生死的困扰之中,在加入共济会后,受到宽宏大量的哲学的熏陶,回到了妻子身边,但妻子依然放荡如故,令皮埃尔陷入了郁郁寡欢的生活中。 当安德烈再次回到总司令身边,俄奥联军对法的奥斯特里齐战斗就要打响了。由于在战前的军事会议上,否决了几位老将军的意见,采取了马上出击的战略,结果惨败。安德

理想国第九卷读书笔记

理想国第九卷读书笔记 控制1301 汪哲培 3130104562 苏格拉底接着上一卷开始讨论僭主式个人。在这之前,苏格拉底在之前讨论民主式个人时所区分的必要欲望和非必要欲望之上再将其细分为合法的和非法的。非法的欲望是指“那些人们睡眠时活跃起来的欲望”,而合法的欲望则是除此之外的欲望。细分完欲望之后,苏格拉底再次考察了民主式个人的性格,并由此阐述了僭主式个人从中发展过来的原因。接着,苏格拉底描述了僭主式个人的生活:“他们是醒着时能干出睡梦中那种事情的人”。在考察了各种国家以及对应的个人在美德上的对应关系后,苏格拉底开始考察幸福和快乐方面。他认为僭主式国家是一个充满奴役和不自由的国家,对应的僭主式个人的灵魂里也充满着奴役:理性被恶所奴役。苏格拉底还以私人奴隶主为例,并证明了真正的僭主是最悲惨的。他由此对五种人的幸福程度排序:王者型、贪图荣誉型、寡头型、民主型和僭主型。同时这也是由至善到至恶的排列,由此论证了“最善和最正义者是最幸福的人”。苏格拉底再一次从结构方面说明哲学家最快乐。苏格拉底认为理智、激情和欲望分别对应着三种快乐、三种欲望和统治。第一个是“爱智”,第二部分是“爱敬”,第三部分是“爱利”部分。因此人分为三种:哲学家、爱胜者和爱利者。苏格拉底认为,有智慧的人最快乐,因为他们能认识到真实,因此有最真实的快乐。接着苏格拉底讨论身体充实的快乐和心灵的快乐哪个更实在,而他认为只有心灵的快乐才能永恒,因此只有心理的爱利和爱敬部分被爱智部分领导才能够追求真正的快乐。苏格拉底由此又证明了哲学家最快乐。 对于“不正义对于一个行为不正义却又有着正义之名的人是有利的”这个说法,苏格拉底认为主张不正义有利就像主张对人的激情和欲望的放纵,而正义才能使统治二者使内部协调。因此,只有当理性统治了激情和欲望才能够有最大意义上的快乐。

读书笔记一篇2000字,一共4篇。格式统一。

给自己的胜利 --读《老人与海》有感 “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可能被打败,”已经记不得是第几次看这篇小说了。最初看到他是在高中的课文,被那一小截片段深深震撼。后来我与同学一起将这篇小说从头看了一遍又一遍。即使每看一次都有不少的收获,但我依然情有独钟的喜欢着这句话。每每看到它,我总觉得它会给我力量。然后,越来越坚强。 《老人与海》讲述的是一个“可怜”的老头出海捕鱼的故事,他在那次出海碰到了一条大鱼,那条鱼比他的船都大很多。他和它战斗着,也是和自己战斗着,两天两夜的时间,他杀死了它。而后回航,他又几次遇上鲨鱼,他坚持着一次次和他们战斗。等回到陆地的时候,他捆绑在船上的大鱼只剩下一具骨架。他累了,他睡了,那么安详,阳光都不忍打扰他。 他回去的时候是那个孩子首先见到他的,他每天总是会准时的到老人住的地方。老人在出海的途中与大鱼抗争的时候也总是会提到的那个孩子。 他想:老人出海该经历了多少伤痛啊?他不忍打扰他,转身出去为老人准备咖啡,眼泪却一次流在他的脸上。这样该是为那坚强感动的泪吧。 我想:假如那个孩子是我,我也会流泪的。看着那些坚强得永不言败的人,我总是会莫名敬佩。

老人有时候会做梦,梦中总是会有一头或者几头狮子。狮子的勇,狮子的力量,老人的执着,老人的刚强。以至于我在看这篇文章时候总是以为老人就该是那头雄壮的狮子,铁铮铮的硬骨头。 孩子并不像个孩子,他就像个小大人一样围绕在老人的周围。老人爱他,记得其中有一句这样写过老人握着孩子的脚直到他醒来。原来,硬汉子也会如此温柔。 无可否认,只要是人就都会有缺陷。当一个人承认了这个缺陷并努力去战胜它而不是去屈从它的时候,无论他能否最终战胜自身的这个缺陷,他都是一个胜利者,因为他已经战胜了自己对缺陷的妥协,他是自己勇气和信心的胜利者。老渔夫就是敢于挑战自身缺陷及自己勇气和信心的胜利者。从世俗胜利观的角度看,老渔夫不是最后的胜利者,因为尽管开始他战胜了大马林鱼,但是最终大马林鱼还是让鲨鱼吃了,他只是带着大马林鱼的白骨架子回到了岸上,也就是说,鲨鱼才是胜利者。可是,在理想主义者眼里,老渔夫就是胜利者,因为他始终没有向大海没有向大马林鱼,更没有向鲨鱼妥协和投降。 人性是强悍的,人类本身有自己的限度,但正是因为有了老渔夫这样的人一次又一次地向限度挑战,超越它们,这个限度才一次次扩大,一次次把更大的挑战摆在了人类面前。在这个意义上,老渔夫桑地亚哥这样的英雄,不管他们挑战限度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是值得我们永远敬重的。“一艘船越过世界的尽头,驶向未知的大海,船头上悬挂着一面虽然饱经风雨剥蚀却依旧艳丽无比的旗帜,旗帜上,舞动着云龙一般的四个字闪闪发光——超越极限!”作者海明威是这样评价他

《理想国》第七卷——洞穴比喻读后感复习过程

《理想国》第七卷——洞穴比喻读后感

《理想国》第七卷——洞穴比喻读后感 在我看了《理想国》第七卷后,我感触颇深。在该卷中,柏拉图作了一个著名的比喻。 柏拉图作的设想如下:有一个洞穴式的地下牢房,一条长长的通道通向外面,有微弱的阳光从通道里照进来。有一些囚徒从小就住在洞穴中,头颈和腿脚都被绑着,不能走动也不能转头,只能朝前看着洞穴后壁。在他们背后的上方,远远燃烧着一个火炬。在火炬和人的中间有一条隆起的道路,同时有一堵低墙。在这堵墙的后面,向着火光的地方,又有些别的人。他们手中拿着各色各样的假人或假兽,把它们高举过墙,让他们做出动作,这些人时而交谈,时而又不做声。于是,这些囚徒只能看见投射在他们面前的墙壁上的影像。他们将会把这些影像当作真实的东西,他们也会将回声当成影像所说的话。 此时,假如有一个囚徒被解除了桎梏,被迫突然站起来,可以转头环视,他现在就可以看见事物本身了;但他们却以为他现在看到的是非本质的梦幻,最初看见的影像才是真实的。而假如有人把他从洞穴中带出来,走到阳光下面,他将会因为光线的刺激而觉得眼前金星乱蹦,以至什么也看不见。他就会恨那个把他带到阳光之下的人,认为这人使他看不见真实事物,而且给他带来了痛苦。 “洞穴比喻”包含的隐喻是:洞穴场景描述了人的根本处境,“洞内”是现象世界或者可见世界,是不实在的;“洞外”是理念世界或者可知世界,是实在的。“洞穴的囚徒”指人类自身,把影像看作是实在的,真假颠倒,人类有待于教育。“挣脱束缚的囚徒”指受过教育的,追求真理的人。“太阳”指的是“善的理念”,是一切的原因,是教育的目的。囚徒们只能看到火光投射到他们对面洞壁上的阴影,并误以为那些阴影就是真实的事物。 假如皆可这些囚徒身上的桎梏,让他们转过身来,也许一时他们会失明,可是他们终究会发现真实的事物以至于真实的光,这时他们的生活就不会停留在洞穴中的囚徒那个层次了。苏格拉底在这里用洞穴比喻可见世界,洞穴外的景象比喻可知世界。二者一切的来源则是“光”——“善的理念”。一旦有人可以到达可知世界,把握善的理念,那么,当他再回到可见世界,他就能够洞明世事,更能够将事务处理得得心应手。所以只有解开这些人灵魂上的束缚,让他们到达更高境界,他们才能更好地为城邦服务。当然一旦到了上层,有些人会沉湎于更高的理性和知识,不愿意下来拯救下层世界的其他人。这类人也不能承担城邦统治者的重任,因为柏拉图的理想国是一个“整体的幸福”,而不是“某个阶级特殊的幸福”。那些勇于负责的哲学家能够成为城邦的统治者,而且必须成为城邦的统治者——因为城邦对他们寄予重托,给了他们最好的教育。这种统治者,因为已经把握了真正的善的理念,所以摆脱了世俗名利的桎梏,并不热爱权力,又因为他们不热爱权力,恰恰使他们成为最理想的统治者——他们不会用权力谋私利。正如《老子》说的:“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夫唯弗居,是以不去”,不怀私欲,才能成为真正的统治者”。 苏格拉底接着讨论如何将这种人才带到洞穴上面的光明世界——其实也还是对统治者进行教育的问题。这种人年轻的时候应该是个斗士,可是不能仅对他们进行音乐、体操和手艺的训练,因为这些都是不能引导人们进入可知世界的。所以苏格拉底可是寻找一些必不可少的基础知识,首先是算术。有些事物的把握只需要感知就可以了,有些事物还需要再次基础上进行抽象、判断。算

理想国第一卷读书笔记

《理想国》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Plato 公元前427-公元前347年)重要的对话体著作之一。一般认为属于柏拉图的中期对话,本书分为十卷。在柏拉图的著作中,不仅篇幅最长,而且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其哲学的各个方面,尤其对他的政治哲学,认识论等有详细的讨论。 《理想国》是西方政治思想传统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通过苏格拉底与他人的对话,给后人展现了一个完美优越的城邦。 柏拉图把国家分为三个阶层:受过严格哲学教育的统治阶层、保卫国家的武士阶层、平民阶层。他鄙视个人幸福,无限地强调城邦整体、强调他一己以为的“正义”。在柏拉图眼中,第三阶层的人民是低下的,可以欺骗的。他赋予了统治者无上的权力,甚至统治者“为了国家利益可以用撒谎来对付敌人或者公民”。 第一卷 首先是苏格拉底和老人克法洛斯聊天,问他跨进“老人之门”之后,晚境是痛苦还是怎么样的?克法洛斯觉得人在晚年心平气和、宁静寡欲,是因为有钱可以让人不用去作假或者骗人了。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也因此人内心宁静。 于是由此引起关于正义的讨论。老人退场,其儿子,玻勒马霍斯介入,他认认同诗人西蒙尼所说的“欠债还债就是正义”。苏格拉底举了一个例子,如果债主头脑不正常,还要把代管的无论什么东西都给他吗?玻勒马霍斯认为不一定,如果对债主有害,那就不算还债。苏格拉底认为西蒙尼最终表达的意思是“正义就是给每个人以恰如其分的报答”(P7) 苏格拉底继续追问,什么是“正义所给的恰如其分的报答呢?给予什么人?”玻勒马霍斯认为“正义就是‘把善给予友人,把恶给予敌人’(P8)。苏举例说,医生在人生病的时候就是这样子,当船在风急浪险的时候,舵手是这样的,因此自然得出,正义的人在战争中联友而攻敌。但苏接下来就说,那看来,医生在人不害病的时候毫无用处,舵手在不航海的时候也没用,不打仗的话,正义的人也没有用处。但玻勒马霍斯不同意,他觉得正义在平时也有用,种田有用是为了收获庄稼,做鞋术有用是为了做成鞋子,而正义在订立合同契约这些事情上有用,尤其是指合伙关系。苏于是举例子来继续深入,比如下棋的时候,一个好而有用的伙伴是下棋能手,而不是正义者。砌砖盖瓦的时候,瓦匠比正义者更好,奏乐的时候,琴师比正义者更好。这个时候,又一转,在金钱的关系上,正义者似乎比其他人更好。当你需要为他人保管钱物的时候,正义比较重要,当你不用钱,而要存储钱的时候,正义的人才是一个较好的伙伴。也就是说,当金钱没用的时候,正义才有用。当人保管修枝刀的时候,正义更有用,但是当你使用修枝刀来修剪枝叶的时候,花匠的技艺就更有用了。同理,当人保管盾和琴的时候,正义是有用的,但是利用它们的时候,军人和琴师的技术就更有用了。最后得出一个结论性的疑问——“它们有用,正义就无用,它们无用,正义就有用了?(P11),苏接着说,“如果正义仅仅对于无用的东西才是有用的,那么正义也没有什么了不起了。”(P11) 于是苏建议换个路子来讨论这个问题,他提问,打架的时候,是不是最善于攻击的人也最善于防守?答案是肯定的,于是继续得出,善于预防疾病的人也最善于造成疾病,善于防守阵地的人也善于偷袭敌人,那看来,一个正义的人,既善于管钱,也善于偷钱。最后得出,正义的人,可能还是个小偷呢?于是得出的是荒谬的结论,由此可见,之前的认为正义是一种技艺的观点是错误的,或者说是荒谬的。(归谬法:结论错误,说明前提有问题)第一层意思是,如果正义是一种技艺的话,那正义也没有什么用。第二层意思是,技艺是中性的,正义的人可以干不正义的事,好事坏事都干。不管从哪个路子来讨论,最后的结论都是错误的。苏在此打败了玻,把他弄得晕头转向。 但玻始终认为,帮助朋友,伤害敌人是正义的。苏继续追问,那所谓的朋友是指看上去好的人,还是实际上真正好的人呢?玻认为一个人总是爱他认为好的人,苏于是接着说,也

柏拉图《理想国》读书笔记

理想国 柏拉图不仅是古希腊哲学家,也是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 柏拉图的《理想国》是通过苏格拉底与他人丰富多彩、环环相扣的对话,给后人展现了一个完美优越的城邦。这个城邦是历史上大大小小“乌托邦”的开山鼻祖。 该书是柏拉图中期思想的总结,其语言华丽,逻辑缜密,想象丰富,阐述精彩,在历史上颇具影响力。 理想国的宗旨是缔造一个秩序井然至善至美的正义国家。围绕这个宗旨,柏拉图开篇不久就开始讨论什么是正义的国家,而不是什么是正义的人,他从城邦至公民、从上往下、从大往小地理想化地安排了城邦公民的一切,生活、工作、教育及一切。 所谓理想国,是柏拉图推理出的一个充满正义和美德的国家,这个国家由立法统治者,国家护卫军,普通劳动民三个阶级组成。该书的核心思想是哲学家应该为政治家,政治家应该为哲学家。哲学家不应该是躲在象牙塔里死读书而百无一用的书呆子,应该学以致用,去努力实践,去夺取政权。政治家应该对哲学充满向往,并不断的追求自己在哲学上的进步,并用哲学思想来管理民众。而这些所要体现的东西在他的《理想国》开始时候并没有直接提出来,他是利用了正义二字逐渐将其拓展并且引申出来的。正义是一种好的表现,然而什么是正义呢,面对这个看似很好理解的词语,柏拉图首先对它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拉图的《理想国》里面不仅有着他对理想国的阐述,也包含着一种朴素的辨证主义观点和应变的思想,他自始至终没有明确给出正义的定义,也暗示着人们,这里没有什么正确的定义,还需要继续的探索研究,只不过他的想法是让人们去利用这个探索研究构造他那种柏拉图式的理想国柏拉图的《理想国》向我们描绘出了一幅理想的乌托邦的画面,柏拉图认为,国家应当由哲学家来统治。柏拉图的理想国中的公民划分为卫国者、士兵和普通人民三个阶级。卫国者是少部分管理国家的精英。他们可以被继承,但是其他阶级的优秀儿童也可以被培养成卫国者,而卫国者中的后代也有可能被降到普通人民的阶级。卫国者的任务是监督法典的制定和执行情况。为达到该目的柏拉图有一整套完整的理论。他的理想国要求每一个人在社会上都有其特殊功能,以满足社会的整体需要。但是在这个国家中,女人和男人有着同样的权利,存在着完全的性平等。政府可以在为了公众利益时撒谎。每一个人应该去做自己份内的事而不应该打扰到别人。在今天看来,柏拉图描绘的理想国是一个可怕的极权主义国家。但是“理想国其实是用正确的方式管理国家的科学家的观点”,柏拉图本人并没有试图实现理想国中的国家机器。 柏拉图生于雅典城邦衰落的时期,那时疫疠流行,大政治家伯利克里染疾去世后,群龙无首,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危机四伏。柏拉图出自名门,其社会关系乃至阶级感情显然在奴隶主贵族方面。柏拉图书札第七②有这样一段自白:我年轻时,总想一旦能独立工作,就要投身政界。后来政局突然变动,影响了我的计划。那时民主政权为一般人所厌恶,革命发生了。领导这次革命的有五十一人,其中十一人在城区,十人在比雷埃夫斯港。这两个委员会管理两区的市场及行政。上面还有一个三十人的最高委员会,最高委员会里有些成员是我的亲戚故旧;他们邀我参加,以为一定会得到我的赞助。我当时年少天真,总以为新政权将以正义取代不正义,我极端注意他们先是怎么说的,后来又是怎么做的。这些绅士们的一举一动,一下子把他们所毁坏的民主政权反而变得象黄金时代了!他们居然命令我的师而兼友的苏格拉底去非法逮捕他们的政敌。苏格拉底严词拒绝,宁死不屈。我敢肯定说苏格拉底是当代最正直的人啊!《理想国》(古希腊)柏拉图著商务印书馆1957年版 《悲剧的诞生》(德)尼采著作家出版社 1986年版

人生读书笔记2000字

人生读书笔记2000字 【篇一:2000字读书笔记大全】 2000字读书笔记大全 之我读战争与和平故事梗概: 赴宴的有宫廷官高位重的瓦西里公爵和他漂亮迷人的女儿海伦,还 有个头高大健壮的年轻人皮埃尔,他戴着眼镜,剪短发,穿浅色的 流行短裤和褐色燕尾服。皮埃尔是莫斯科著名贵族别祖霍夫的私生子,从小出国留学,今年20岁,学成回国到首都谋职。他一进宴会厅,对人们议论拿破仑征战欧洲颇感兴趣。在这里,他高兴地结识 了英俊而刚毅的青年安德烈--先朝保罗皇帝的退职老总司令伯尔 孔斯基的长子,两人很快成了好朋友。 此时,安德烈正应库图佐夫将军的召唤,去任他的传令官,将出国 跟征战欧洲的拿破仑军队作战,任即将分娩的妻子莉莎和妹妹玛丽 娅再三劝留,也改变不了他的决心,他期望通过这次战争为自己带 来辉煌与荣耀。在出征之前,安德烈把妻子从首都送到了在莫斯科 郊外居住的父亲那里,委托父亲加以关照。于是他急奔前线,在波 兰追上了俄军总司令库图佐夫,总司令派他到联合纵队去任职,并 受到了嘉奖。 皮埃尔回到莫斯科,他继承了别组霍夫伯爵身后所有的遗产,摇身 一变成为莫斯科数一数二的资本家,成为社交界的宠儿。他的亲戚 瓦西里公爵早就窥视别祖霍夫家的财产,本想通过联合别祖霍夫公 爵的大女儿——大公爵小姐卡季什篡改遗嘱来谋得,失败后,又处 心积虑地要拉拢皮埃尔,一方面为他在彼得堡谋得一个不小的官职,又挖空心思巧安排,让已是宫廷女官的女儿海伦嫁给彼埃尔,以图 钱财。结果他的计谋顺利达成,可这桩婚事实在不幸之至。皮埃尔 发现了妻子与好友多罗霍夫之间的暧昧关系,他与多罗霍夫进行搏斗,并幸运的击倒对方,随之与妻子分居,自己也陷入了善恶和生 死的困扰之中,在加入共济会后,受到宽宏大量的哲学的熏陶,回 到了妻子身边,但妻子依然放荡如故,令皮埃尔陷入了郁郁寡欢的 生活中。 当安德烈再次回到总司令身边,俄奥联军对法的奥斯特里齐战斗就 要打响了。由于在战前的军事会议上,否决了几位老将军的意见, 采取了马上出击的战略,结果惨败。安德烈受伤被俘,途中昏迷, 被敌人误以为活不成而丢下,库图佐夫也以为安德烈阵亡,给他的

理想国读书笔记20篇

理想国读书笔记20篇 梦想国读书笔记(一): 《梦想国》传达了作者的政治梦想。柏拉图心目中的梦想国实质应当是封建贵族专制的奴隶制国家。这个国家必须是智慧的、勇敢的、节制的和正义的。在这个梦想的城邦中,人被分为三等:掌握哲学思想的贵族统治者、掌握武力的武士阶层,还有奴隶身份的广大平民。柏拉图认为国家权力应掌握在哲学家的手中,哲学家必须是有护卫国家的智慧和本事的人,同时也是一些真正关心国家利益的人,仅有这样才有利于城邦的正义。 而代表勇敢的武士应努力维护城邦的安全,并维护统治者的任何决定。同时,他认为掌权者和被统治者间应坚持和谐、团结的关系,被统治者要服从统治者的所有政策,这样,才做到了节制和正义。柏拉图描绘的这一梦想蓝图,满怀着憧憬,被之后的空想主义者所向往。 而读到这部分,我却觉得很多说法都似曾相识,早在中国的夏商周时期,就有用系统的礼制来约束臣民的做法,分封制要求奴隶服从统治,诸侯享有封地上一切努力的劳动所有,但有义务向君主定期朝贡、纳税,君王号召时要集合军队保护君主。而在中国传承了千年的儒家文化,也与柏拉图的许多主张有着相似之处。君主对全国的思想专制、用道德和礼仪约束人民行为、武力全部收归中央掌权者所有……经过一系列的比较和思考,我明白了:这一切,都是为了维护

封建的专制统治的需要,这一系列的教育灌输、道德约束、假借神意,最终目的都仅有一个,那就是维护封建统治,愚弄人民。 所以,经过书中的政治辩论,我发现了很多我并不认同的柏拉图的观点。例如:为维护统治,掌权者能够用假话欺骗民众,甚至编造所谓的腓尼基人的传说,假借神意来证明人生来就有贵贱之分,老天铸造他们的时候,在有些人的身上加入了黄金,这些人因而是最可宝贵的,是统治者。 在辅助者(军人)的身上加入了白银。在农民以及其他技工身上加入了铁和铜。这些都体现了柏拉图所倡导的梦想国的实质封建贵族专职的奴隶制国家,特权横行、等级森严,压迫沉重,人与人之间严重不平等。我认为,柏拉图生在那样一个时代,他已经是具有创新意识、目光深远、有改革思考的智者。可是,因为时代的局限性以及阶级的局限性,柏拉图代表的是封建贵族的利益,这决定了他的政策主张都是为封建贵族服务的,他的思想在必须程度上失去了客观性和公正性,有很多的主张都不见得是正确的,他的主张也不见得是真正正义的。 梦想国读书笔记(二): 这本书的好处,从拿到手里的那一刻就能够体会到,一个字轻。虽然全书370余页,看上去很厚的一本书,拿在手里却不见重量,这主要是得益于制书的纸张。很适合把它放在书包里随身携带,有空的时候就拿出来翻翻,颇为随意。 本书是英汉对照。背页上有这样一段话《梦想国》这本著作对西

柏拉图《理想国》标准读书笔记

柏拉图《理想国》标准读书笔记

————————————————————————————————作者:————————————————————————————————日期:

一、柏拉图生平简介 柏拉图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同时是苏格拉底的学生和亚里士多德的老师。柏拉图出身于名门望族,其父是雅典最后一名君主克德鲁斯的后裔,母亲则是雅典著名改革家梭伦的后裔。柏拉图父亲早逝,母亲改嫁于其叔父并育有一子——安提丰。柏拉图还有两个哥哥分别是阿德曼托斯和格劳孔,常见与其对话篇之中。长兄阿德曼托斯是柏拉图幼年时期的监护人,二哥格劳孔是一位早熟青年,色诺芬在《回忆录》中说他不满20岁就试图发表参政演说,在《理想国》中则被描述为“见义勇为”、“好胜心强”、赋有“荣誉政体”性格的青年。其姐姐之子斯彪西波继承了其所创建的柏拉图学园。 柏拉图出生于雅典城邦的衰落时期,刚刚结束伯利克里统治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雅典是全希腊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转而进入雅典与斯巴达之间旷日持久的伯罗奔尼撒战争时期,因此柏拉图的青少年时期就是在这场长期、酷烈的战争中度过的,并亲眼目睹了雅典和希腊各城邦的危机与衰落。20岁之前的柏拉图是一个热爱诗歌的文艺青年,20岁以后的八年与苏格拉底的相识真正奠定了他的哲学取向和政治志向。在此期间雅典的政体经历了民主政体和僭主政体的反复更迭,最终随着老师苏格拉底被民主政体处死而彻底改变了柏拉图对民主政体的看法。“三十僭主”政体的暴政统治和民主政体的蜕化变质,使柏拉图的内心深受震撼并深深体察到希腊城邦制度的危机。随后28岁的柏拉图开始了长达12年的游历生涯。他离开雅典,周游地中海地区,包括小亚细亚燕燕的伊奥尼亚一带,及意大利南部的若干希腊殖民地城邦,到过北非洲、埃及、西西里岛等地。曾因在西西里大肆批判当时的僭主戴奥尼修的统治而被卖为奴隶,后在好友的帮助下返回雅典。 返回雅典后,在好友的帮助下,创办了欧洲历史上第一所综合性学校——阿卡德米学园。同时也开启了柏拉图的创作生涯。《理想国》的创作就完成于这一时期。 柏拉图受到导师苏格拉底的启蒙,并目睹了雅典政权的不断更迭和民主政治的弊端,加之他在游历各国后对各种政治制度的反思,所有这些经历都成为他创作《理想国》的智识之源。在《理想国》中,柏拉图力图构建出一种理想的政治制度及实现哲学王的统治以完善他所见过或者经历过的存在种种缺陷的政治制度。 在创办学园期间柏拉图又曾进行了两次西西里之行。在西西里的政权更迭之交,柏拉图在好友迪翁的邀请下,曾试图将自己在《理想国》中所构建的政治理论应用于西西里的统治中,将狄奥尼修二世培养成为其理想中的哲学王,但却以失败告终。在西西里的政治试验的失败,破灭了柏拉图的“哲学王”的政治梦想。 此后,柏拉图重返学园专心致力于著述与教学,由于政治实践的教训使他的政治思想也有所修正,因此在他学术生涯的后期他不再坚持哲学王的统治,在他的《政治家篇》和《法律篇》中他转而求其次,期望建立一个实行法治和混合政体的次好国家方案。 二、第一卷,对三种“正义观”的否定 第一卷的场景是以苏格拉底回忆的方式开始的,“昨天,我跟阿里斯同的儿子格劳孔一同下到比雷埃夫斯港1,(张竹明先生实际上没有把这个文字译出来,是一同下到,不是来到),参加向朋迪斯女神2的献祭,同时观看赛会。 1 它是整个希腊世界的工商业中心,希腊世界的商人、工人还有其他的人都汇聚在这个地方,它是整个希腊世界所有民族的大融和,所有的民族在这个地方汇集在一起,在这个地方民族与民族、雅典人与外邦人互相融和。 2 朋迪斯女神——色雷斯的一个女神,雅典人把她搬到了雅典城邦来进行祭祀,用雅典人控诉苏格拉底的说法就是雅典人在引进新神。我们要想看懂这个文本,因为它是对正义的辩护,所以它是和苏格拉底申辩、辩护最为相关的文本,如果没有看过苏格拉底的《申辩篇》,你就会有很多地方看不懂。这里不是说

大学生读书笔记2000字

大学生读书笔记2000字 【篇一:大学生2000字读书心得】 《做最好的自己》读书心得 一、读者简介 二、内容简介 在这本书里的许多想法都是作者在过去的文章或信函中表达过的。 而且,如果由职业作家来写本书,语言以及文字一定能更加流畅、 更加生动。但是,作者自己总有一种提笔写作的冲动,因为作者相 信自己在青年一代中有一定的影响力,作者希望能尽力帮助他们。 作者深信,读者无法理解说教或难以产生共鸣的案例是不可能被读 者接受的。在年轻人看来,发生在成功者身边的故事最值得学习和 品味,最容易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如果说作者的写作还有某些特 点可循的话,那就是,作者更倾向于用缜密的逻辑和真实的案例来 阐释成功的秘诀。虽然这本书不是一本自传,但是在本书中,也有 许多发生在作者身上的有意思和价值的事情。 三、读后感 《做最好的自己》一书是李开复博士结合自己人生的经历和事业成 功的经验,写给中国的青少年,是帮助他们实现成功的方向指引。 书中运用很多的例子阐述了“成功同心圆”的理念,为中国的青少年 指明了成功的方向。真正的成功人士并不是仅仅靠知识、创意等外 在素质赢得成功,他们成功的经验在于,他们具备了某些最根本的、最有价值的素质或品格,他们获得成功的内因几乎都可以用“成功同 心圆”来解释。 书中写到:真诚坦白的人,才是值得信任的人,这句话给我留下非 常深刻的印象。如果得到他人的信任,就必须让他人看到,自己是 一个非常真诚和坦白的人。一个人如果愿意把自己隐藏在内心深处 的东西坦白地暴露给对方,就能很容易地走进对方的心灵深处。书 中告诉我们,表现真诚的最好方法就是做一个真诚的人,没有什么 可以掩饰真心和诚意。一个虚伪的人假装真诚,很容易就会被看穿,因为没有诚意的人不可能做到言行如一。 做到真诚坦白会赢得别人的信任,但这还只是针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如果能够进一步地从主观感情出发,真正做到真情流露,用自己的 激情感染他人,或者用自己的感情打动他人,那么,不但会得到他 人的信任,而且会真正与他人建立起沟通心灵的桥梁。

理想国读书笔记摘抄

三一文库(https://www.sodocs.net/doc/5c3375245.html,) 〔理想国读书笔记摘抄〕 阅读柏拉图《理想国》我想给我最大的感想或许还是告诉我作为人要尊重自我或者别人的选取,因为在书的结尾因为人自我的对于神的不一样的选取造成的彼此的不一样的 命运而告诉人们,自我要对自我的选取负责,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理想国读书笔记摘抄,欢迎阅读。 ▲理想国读书笔记摘抄一《理想国》是柏拉图(公元前427年—347年)的代表作,它孕于古希腊民族文化中心的雅典。记得导师曾今说过《理想国》不是简简单单的一本如其书名的政治着作,更是一部教育着作,拜读之后,倍感如此。其中本书阐述的对护卫者的培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联想到当今现实,谨对此发表一点鄙薄之见。 在《理想国》构建的城邦里,作为守护这座城邦的人——守护者,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这样一个重要的群体是需要更多的时间,“最多的知识和训练”来培养他们。培养这样的一个人需要怎样的教育呢?在此,我想用个别说明一般。 在本书中,要对护卫者进行教育。首先,要选择有天性基础的人,天性即天赋,有护卫者的质地,要把爱好智慧和刚烈、敏捷、有力这些品质结合起来。之后,才进行对后天

的培养。从教育的内容上看:第一,有选择性,要选择善的、真的、积极的故事,排除恶的、假的内容;第二,有序性,先进行教音乐后教体操,教音乐以使其心灵达到对美的爱,教体操已达到身体健康、锻炼他心灵的激情部分。从教育方法上看,运用讲故事的方法,鼓励孩子们要模仿就模仿与他们专业有关的人物,模仿那些勇敢、节制、虔诚、自由的人物,不要模仿坏人和鄙夫。当然,前提是故事的内容需要经过精心选择的。此外,在培养的过程中要注意加强监督,进行考察。 教育过程中,书中尤其强调早期教育,在此期间要重视教育内容的选择。“凡事开头最重要,特别是生物,在幼小柔嫩的阶段,最容易接受陶冶,你要把他铸造成什么形式,就能铸造成什么形式”。好的故事铸造他们的心灵,要排除丑恶的假的故事,因为它先入为主,早年接受的见解总是根深蒂固,不容易改变。有些好的故事从小就应该讲给他们听。柏拉图提出“儿童阶段,文艺教育最关紧要,节奏与和谐浸入了他们的心灵深处”。 反观我们现在,值得肯定的是部分年轻父母会用优美的音乐或动听的自然之声进行胎教以及父母为儿女的殷殷之心。然而一部分父母太过着急,从小就拿自己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比,比谁早会认字、数数,比谁背的诗词多,谁说的英语好。于是,重点班、辅导班泛滥成灾,孩子弱小的心灵

大学生读书笔记2000字

大学生读书笔记2000字 2000字读书笔记大全 之我读战争与和平故事梗概: 1805年7月,拿破仑率兵征服了欧洲,法俄之间正酝酿着激烈的战争。然而在彼得堡上层的人们依旧过着恬静悠闲的生活,达官贵人们都汇聚在皇后的女官兼宠臣安娜·帕甫罗芙娜举办家宴招待会上。 赴宴的有宫廷官高位重的瓦西里公爵和他漂亮迷人的女儿海伦,还有个头高大健壮的年轻人皮埃尔,他戴着眼镜,剪短发,穿浅色的流行短裤和褐色燕尾服。皮埃尔是莫斯科著名贵族别祖霍夫的 * ,从小,今年20岁,学成回国到首都谋职。他一进宴会厅,对人们议论拿破仑征战欧洲颇感兴趣。在这里,他高兴地结识了英俊而刚毅的青年安德烈--先朝保罗皇帝的退职老总司令伯尔孔斯基的长子,两人很快成了好朋友。 此时,安德烈正应库图佐夫将军的召唤,去任他的传令官,将出guo跟征战欧洲的拿破仑军队作战,任即将分娩的妻子莉莎和妹妹玛丽娅再三劝留,也改变不了他的决心,他期望通过这次战争为自己带来辉煌与荣耀。在出征之前,安德烈把妻子从首都送到了在莫斯科郊外居住的父亲那里,委托父亲加以关照。于是他急奔前线,在波兰追上了俄军总司令库图佐夫,总司令派他到联合纵队去任职,并受到了嘉奖。 皮埃尔回到莫斯科,他继承了别组霍夫伯爵身后所有的遗产,摇身一变成为莫斯科数一数二的资本家,成为社交界的宠儿。他的亲戚

瓦西里公爵早就窥视别祖霍夫家的财产,本想通过联合别祖霍夫公爵的大女儿——大公爵小姐卡季什篡改遗嘱来谋得,失败后,又处心积虑地要拉拢皮埃尔,一方面为他在彼得堡谋得一个不小的官职,又挖空心思巧安排,让已是宫廷女官的女儿海伦嫁给彼埃尔,以图钱财。结果他的计谋顺利达成,可这桩婚事实在不幸之至。皮埃尔发现了妻子与好友多罗霍夫之间的暧昧关系,他与多罗霍夫进行搏斗,并幸运的击倒对方,随之与妻子分居,自己也陷入了善恶和生死的困扰之中,在加入共济会后,受到宽宏大量的哲学的熏陶,回到了妻子身边,但妻子依然放荡如故,令皮埃尔陷入了郁郁寡欢的生活中。 当安德烈再次回到总司令身边,俄奥联军对法的奥斯特里齐战斗 就要打响了。由于在战前的军事会议上,否决了几位老将军的意见,采取了马上出击的战略,结果惨败。安德烈受伤被俘,途中昏迷,被敌人误以为活不成而丢下,库图佐夫也以为安德烈阵亡,给他的父亲去信报丧。可是安德烈在老百姓的救治下又康复了。愈后的他直奔老家,是日夜晚,妻子莉莎正好产下一名男婴,但她却在分娩中死去了。安德烈在孤独与绝望之中给妻子最后一个吻,他觉得人生已再无意义,决定终老于领地。 一八零七年六月,俄与法言和,和平生活开始了。 一八零九年春天,安德烈·伯尔孔斯基公爵因贵族会之事而去拜 托洛斯托夫伯爵。在伯爵家他被充满生命力的年轻小姐娜塔莎深深地吸引了。但由于伯尔孔斯基老公爵强烈反对,只好互相约以一年 的缓冲期,而后,安德烈·伯尔孔斯基公爵即出guo去了。但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