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药物动力学临床意义

药物动力学临床意义

药物动力学临床意义
药物动力学临床意义

药物动力学临床意义

保障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I期: 决定给药方案,用法,用量,间隔时间. 证实速释,缓释,控释特征.II期: 肝功差,肾功差,老人,进食影响III期: 种族,代谢物,对药酶的干扰

药动学模型

为了定量研究药物体内过程的速度规律而建立的模拟数学模型。常用的有房室模型和消除动力学模型。

非房室(统计距)模型

不受房室数的限制,客观性强

AUC (Area Under Curve)是梯形法计算的曲线下面积,与吸收量正比

MRT (Mean Residence Time)是平均滞留时间. 与终末半衰期类似.

VRT (Variance of Residence Time)是滞留时间的方差

MA T (mean adsorption Time)是平均吸收时间.与吸收半衰期类似.

消除动力学(eliminationkinetics)研究体内药物浓度变化速率的规律,可用下列微分方程表示:dC/dt=-kCn

非线性消除动力学模型

某些药物的消除有限速因素, 当浓度很高时只能限速消除,不能按浓度比例消除,称为“非线性药代”

其模型方程是米氏方程: dC/dt = - Vm*C/(Km+C)

其药代学特征是:静注的lnC-T曲线:开始血药浓度呈曲线下降,后来逐渐转成直线

其药代参数是:Vm 最大消除速率,反映限速时的消除速率

Km 米氏常数,反映曲线转变中点的血药浓度

线性或非线性动力学的比较

线性非线性

AUC 与剂量呈直线关系与剂量呈曲线关系

与剂量呈正比与剂量呈超比例增加

T1/2 基本不变大剂量时,T1/2延长

Cmax 与剂量基本呈正比与剂量呈超比例增加

模型房室模型米氏方程模型

动力学一级动力学非线性动力学

先零级,后一级

C-T图曲线先直线后曲线

lnC-T图直线先曲线后直线

药物多数药物少数药物

药代动力学参数及其意义

吸收AUC 反映吸收程度、Ka反映吸收速度

分布Vd 是表观分布容积.Vd接近0.1 L/kg说明药物主要在血中;Vd>>1 L/kg则说明该药有脏器浓集现象消除包括排泄及代谢, ke,β是消除速率常数;t1/2,t1/2β,CL反映药物的消除速度.

尿排率过大者,肾功能不佳时应注意减量或延时。过小者,提示代谢为主,肝功不佳时慎用该药易出现药物相互干扰,联用时应注意

个体差异AUC,Vd及t1/2的变异系数大于50%者,,临床用药时应注意剂量调控.

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oncentration-time curve, AUC)

它可由积分求得,最简便的计算方法是梯形法,也可用样条函数法求得。

它是计算药物绝对生物利用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的基础数值。

体内总清除率(total body clearance, TBCL, Cl):等于代谢清除率加肾清除率。TBCL=A/AUC

平均稳态血药浓度(average steady stateconcentration, Cav(ss)):Cav(ss)=AUC/t

Cav(ss)=F·D/(Ke *Vd *t)

(一)被动转运(passive transport) 药物分子只能由浓度高的一侧扩散到浓度低的一侧,其转运速度与膜两侧的药物浓度成正比。

特点:

1)顺浓度梯度转运,即药物从膜高浓度的一侧向低浓度的一侧转运,其转运速度与浓度差成正比,无需能量。

2)膜对转运的药物无选择性,转运速率只与其脂溶性大小及通透性系数有关。

3)膜对转运的药物量无饱和现象。

4)无竞争性抑制作用。

分类:1.简单扩散2.滤过3.易化扩散

主动转运(active transport)又称逆流转运(countercurrent transport)

其转运需要膜上的特异性载体蛋白,需要消耗ATP,特点是分子或离子可由低浓度或低电位差的一侧转运到较高的一侧。

特点:1.可发生饱和现象2.可出现竞争性抑制3.缺氧或抑制能量产生的药物可抑制主动转运

如何评价药物的吸收?吸收的速度和程度Cmax和Tmax常常被用于评价药物的吸收速度。AUC是评价药物吸收程度的重要指标和参数。

首关(过)效应(first-pass effect)口服药物在胃肠道吸收后,首先由肝门静脉系统进入肝脏,有些药物在肝脏可被部分代谢灭活而使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少,药效降低。

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

药物制剂因素和生理因素。

1.药物制剂因素:

药物理化性质(药物的粒径大小、溶解度和晶型);

处方中赋型剂的性质与种类;

制备工艺;

药物的剂型(缓控释制剂);

处方中相关药物的性质。

生理病理因素:

病人胃肠pH;

胃肠活动性;

胃肠血流灌注;

胃肠结构和肠道菌丛;

年龄、性别、遗传因素及病人饮食(清淡、油腻)

(三)药物相互作用

当两个或以上的药物合用时,可通过以下途径影响药物的吸收:

(1)改变肠腔pH, 使药物的解离度发生改变;(2)改变药物的溶解度;

(3)影响胃肠蠕动或胃排空;(4)形成复合物;(5)吸附剂作用;

(6)抑制前药活化;(7)竞争同一转运载体。

由于胃液呈强酸性,某些酸不稳定的药物可能因分解而失活。在这种情况下,应考虑将药物制成肠溶片,以避免胃酸对药物的分解作用。

药物在口腔粘膜中吸收特点:

口腔粘膜薄面积大,相对皮肤而言,药物容易通过。

粘膜下有大量毛细血管汇总至颈内静脉,不经过肝脏而直接进入心脏,避免了肝脏的首过代谢。

药物在口腔粘膜可以看成是被动扩散。

药物透皮吸收

特点:

局部外用药物;

缓释和控释;

全身用药;

皮肤有较大的表面积, 皮肤吸收往往也是毒物(如农药)等吸收造成中毒的重要途径之一。

药物在肺部中吸收

特点:

气体或挥发性药物可以在肺上皮细胞或气管粘膜吸收。

因吸收面积大,通常肺吸收速度很快,某些吸入性麻醉剂或治疗性药物采用这种方式。

药物吸收快,可避免肝肠分解,若用于肺部治疗,可达到局部用药目的。

缺点:

药物的剂量难以控制,药物也会对肺上皮细胞产生刺激。

肺吸收往往是毒品和环境毒物重要的吸收途径。

药物在眼部吸收

特点:

简单、经济。许多药物通过眼部吸收与注射同样有效;

可以避免肝首过效应;

对免疫反应不敏感,适合于蛋白多肽类药物。

缺点:

眼部刺激性:眼睛感觉敏感,如药物有刺激性,不仅会损伤眼组织,而且会引起眼泪,使药物稀释。

剂量损失:眼部用药的流失量大,容量小,一般眼部仅有7μl容量。

药物在眼部的停留时间问题:一般制剂在眼部的停留时间短。停留长的制剂如眼药膏,又对视线有障碍。病人依从性较差:一般病人难以接受眼部给药。

药物在鼻腔粘膜中吸收

对于许多分子量小于1000的药物吸收迅速有效,对于一些大分子药物,在吸收促进剂的作用下达到有效的生物利用度。

特点:

鼻腔粘膜有众多的细微绒毛,可大大地增加药物吸收的有效表面积,鼻上皮细胞下有大量的毛细血管,能使药物快速通过血管壁进入血液循环。

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避免肝、胃肠的代谢,对于在胃、肠和肝分解代谢药物尤为适用。

鼻腔中粘液纤毛将药物从鼻甲部向鼻咽部传送,影响药物的吸收和生物利用度。

药物在肌肉吸收

特点:

迅速吸收,吸收速率取决于注射部位的血流速率。例如在大腿肌肉中注射胰岛素的降血糖的作用强于在臀部肌肉,因前者运动时使肌肉的血流速率显著增加,从而加速药物的吸收。

水溶性成分股外肌吸收比臀大肌快,在男性臀大肌的吸收比女性快,这主要由于皮下脂肪量差异所致。

如注射剂为油剂或混悬液,则会使吸收减慢。

有些药物因溶解度低,在注射部位形成沉淀,再次溶解成为限制因素,造成难以吸收或吸收缓慢。

药物在皮下部位吸收

特点:

皮下注射给药吸收缓慢,可以维持稳定的效应。例如,胰岛素混悬剂的吸收速率比水溶性制剂慢,起到缓释效果。

血管收缩剂(去甲肾上腺素)的使用可延缓药物的吸收。

皮下植入给药往往具有缓释特点(纳曲酮戒毒),可维持数周或数月的疗效。

一)药物的分布:药物吸收后,通过各种生理屏障经血液转运到组织器官的过程称分布。

取决于生理因素和药物的理化性质:

1.与血浆蛋白结合

2.局部器官血流量

3.组织的亲合力

4.体液的pH值和药物的理化性质

1.生理性屏障:

(1)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 BBB):血-脑之间有一种选择性阻止各种物质由血入脑的屏障,称血脑屏障。它有利于维持中枢神经系统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2)胎盘屏障(placental barrier):将母亲与胎儿血液隔开的胎盘也起屏障作用,称胎盘屏障。

血-脑屏障: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构成的屏障。

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紧密联接,缺乏孔道转运和胞饮转运,在内皮细胞周围存在大量的胶质细胞,构成了脑微血管以下特性:

(1)低水溶性物质的扩散通透性;

(2)低导水性;

(3)高反射系数;

(4)高电阻性。

由于这些特性存在,限制一些极性大、电荷性高和大分子化合物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内。

排泄的概念:体内药物或其代谢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

药物消除: 排泄+生物转化

1肾脏排泄主要排泄器官2胆汁排泄3乳腺排泄4其他:肠液、唾液、泪液、汗液或呼吸中排泄。

肾小管分泌的特点

1)主要在近端肾小管进行2)是主动转运过程。载体(+),饱和现象(+)3)一般不受蛋白结合影响

主动分泌过程往往因药物竞争同一载体而发生相互作用,如丙磺舒阻断分泌青霉素,从而延长其疗效。

肾小管再吸收有些药物到达肾小管后,被肾小管重吸收,包括主动过程和被动过程两种类型。

1)主动重吸收

吸收部位:近曲小管。吸收成分:营养成分如糖、氨基酸、维生素和电解质;

2)被动重吸收

大多为外源性物质,这种重吸收主要是被动扩散,其吸收程度取决于药物的脂溶性和解离度。

碱化尿液和酸化尿液均会影响药物的重吸收。

影响药物从肾小管再吸收的因素

1)药物的理化性质(1)极性水溶性药物再吸收少,易排泄(2)解离度解离型药物不容易通过生物膜,再吸收少(3)分子量分子量大药物不容易通过生物膜,再吸收少

2)机体生理学的改变

(1)尿量尿量梯度再吸收排泄

(2)尿pH决定药物的解离度

胆汁药物排泄的特点

多数动物有胆囊,但大鼠则无胆囊,肝脏中分泌的胆汁直接进入十二指肠。

胆汁排泄是原型药物的次要排泄途径,但是多数药物的代谢产物,尤其是水溶性代谢产物的主要排泄途径。极性药物易从胆汁排泄

肝肠循环的临床意义延长药物的作用时间

前提:药物从胆汁的排出量多

某些药物,尤其是胆汁排泄分数高的药物,经胆汁排泄至十二指肠后,被重吸收,称之为肝肠循环。

也有一些结合型代谢物经胆汁排泄到肠道后,在肠道菌的作用下,水解释放出原型药物,也会再次吸收形

成肝肠循环。

影响肝肠循环的因素:抗菌药的使用,抑制肠道菌

血药浓度双峰或多峰:由于胆囊排空是间断的(大鼠除外),药物的再次吸收,有可能出现血药浓度双峰或多峰现象

药物代谢是指药物在体内发生的结构变化。大多数药物主要在肝脏,部分药物也可在其他组织,被有关的酶催化而进行化学变化。这些酶往常己惯称为药物代谢酶,简称药酶。

药物生物转化的意义,改变药理活性:灭活或活化。

由活性药物转化为无活性的代谢物,称灭活;

由无活性/活性较低的药物变有活性/活性较强的药物,称活化

药物在体内代谢的步骤,常分为两相:

第I相:氧化、还原及水解反应;

第II相:结合反应,与一些内源性的物质如葡萄糖醛酸、甘氨酸、硫酸等结合或经甲基化、乙酰化排出体外。

前药的制备是药物结构转化规律的一种成功的应用,可提高药物作用的选择性,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前药举例:

抗肿瘤药环磷酰胺:在体内对肿瘤细胞无效,只有在体内肿瘤组织中被磷酰胺酶催化裂解成活性的去甲氮芥才发挥作用

抗消化性溃疡药奥美拉唑:在体外为无活性的前药,进入胃壁细胞后在H+作用下活化,转换成活性代谢物奥美拉唑的次黄酰胺发挥作用

(2)肠道代谢的特点

肠中代谢酶催化结合反应的能力远超过催化分解反应的能力,主要形成结合产物。

结合反应中主要是形成硫酸结合物和葡萄糖醛酸结合物,肠粘膜药物代谢多具有解毒性质。

2) 药物的肠代谢(包括Ⅰ相代谢和Ⅱ相代谢)常常导致首关效应,使药物的生物利用度降低。

3) 肠粘膜药物代谢酶具有饱和性和可诱导性。许多肝药酶诱导剂也可诱导肠粘膜中相应酶的活性

药物在体内分布是不均匀的。当药物在体内分布达到动态平衡时,体内药量与血药浓度的比值称表观分布容积(apparent volume of distribution,Vd 或V。

意义:在于表示药物在组织中的分布范围广不广,结合程度高不高。

Vd值的大小与血药浓度有关。血药浓度越高,Vd越小:反之,Vd越大。

1. 一级动力学(first – order kinetics) 是指药物的转运或消除速率与血药浓度成正比, 即单位时间内转运或消除某恒定比例的药量。此恒定值即速率常数k。

消除半衰期(elimination half – life,t 1/2):指血药浓度降低一半所需要的时间。t ?=0.693/k

零级动力学(zero-order kinetics)是指单位时间内吸收或消除相等量的药物,也称恒量吸收或消除动力学。清除率(clearance,CL)是指在单位时间内,从体内清除表观分布容积的部分,即每分钟有多少毫升血中药量被清除,其单位为ml.min-1.kg-1。

房室模型(compartment model)是假设人体作为一系统,内分若干房室。

1. 一室开放型模型(open one compartment model) 用药后药物进入血循环并迅即分布到全身体液和各组织器官中,而迅速达到动态平衡,则称此系统为一室开放型模型或一室模型。

二室开放型模型(open two compartment model)表示药物在体内组织器官中的分布速率不同,药物首先进入分布容积较小的中央室,然后较缓慢地进入分布容积较大周边室。

大多数药物在体内的转运和分布符合二室模型

许多药物在快速静注后,药时曲线有两个时相,显示二室模型分布特征:

(1)分布相:给药后血药浓度迅速下降,表示药物立即随血流进入中央室,然后再分布到周边室。(2)消除相:分布渐达到平衡后,表示血药浓度的下隆主要是由于药物从中央室消除。

稳态血浆浓度(steady state plasma concentration,Css)或坪浓度(plateau concentration):当用药量与消除量达到动态平衡时,锯齿形曲线将在某一水平范围内波动,此即。

临床上多次用药的方案,大致有以下几种:

1. 等剂量等间隔多次用药

(1)坪浓度的高低与剂量成正比

(2)坪浓度上下限的波动幅度与给药剂量或每日用药总量成正比

(3)趋坪时间4~5个t 1/2

2.负荷量与维持量方案

3.间歇用药与冲击疗法

4. 给药方案个体化

-吉大 2017 生物药剂与药物动力学离线作业及答案

一、简答题 1.什么是平均稳态血药浓度?写出表达式。 答:平均稳态血药浓度是指当血药浓度达到稳态后,在一个剂量间隔时间内,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除以间隔时间τ所得的商。 当血药浓度达到稳态后,在一个剂量间隔时间内(t=0—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除以间隔时间τ所得的商称为平均血药浓度,用Css 表示。计算通式为: 2.非线性药动学的判别方法? 答:静脉注射高中低3种剂量 1、t 1/2 判断 高、中、低三种不同剂量,单次用药后的t 1/2 是否基本一致。如基本一致则属于线性动学 药物,如t 1/2 明显随剂量的增加而延长,则属于非线性动力学药物。 2、AUC 判断 可用单剂用药AUC 0-∞或多剂用药达稳态后的AUC 0-τ 线性: AUC/剂量 高、中、低三种剂量比值基本相等 非线性:AUC/剂量 高、中、低三种剂量比值不等,随剂量增高比值显著增大 3、C ss 判断 线性:C ss /剂量 高、中、低三种剂量比值基本相等 非线性:C ss /剂量 高、中、低三种剂量比值不等,随剂量增高比值显著增大 4、血药浓度/剂量判断 高、中、低不同剂量给药后,取血样时间t 相同,以血药浓度/剂量的比值对时间t 作图。 非线性:高、中、低三条线不重合 ;如静脉给药:

血药浓度/剂量O t 高中低 3.药动学求曲线下面积的方法有哪些? 答:有两种方式: (1)AUC(0-t),根据梯形面积法计算。 (2)AUC(0-∞),AUC(0-∞) = AUC(0-t) + 末端点浓度/末端消除速率。 4.尿药法求动力学参数的优缺点各是什么? 答: 1.尿药排泄速度法2.总量减量法总量减量法又称亏量法。 速度法的优点是集尿时间不必像总量减量法那样长,并且丢失一二份尿样也无影响,缺点是对误差因素比较敏感,实验数据波动大,有时难以估算参数。总量减量法正好相反,要求得到总尿药量,因此实验时间长,最好七个生物半衰期,至少为五个生物半衰期,总量减量法比尿药速度法估算的动力学参数准确。 5.写出多剂量函数的表达式,该表达式是根据什么原理推出的? 答: ττ k nk e e r ----=11 根据单室模型n 次静脉注射给药血药浓度-时间曲线推出 二、分析题 对于含有相同量同样化学结构的药品,并不一定有相同的疗效,不同厂家的同一制剂,甚至同一厂家生产的不同批号的同一药品也可能产生不同的疗效。对于相同的药品,不同的人服用可产生不同的疗效。 请分析: 1. 根据案例说明药物在一定剂型中产生的效应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答:药物在机体内产生的药理作用和效应是药物和机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受药物和机体的多种因素影响。药物因素主要有药物剂型、剂量和给药途径、合并用药与药物相互作用;机体因素主要有年龄、性别、种族、遗传变异、心理、生理和病理因素。这些因素往往会引起不同个体或是对药物的吸收、分布和消除发生变异,导致药物在作用部位的浓度不同,表现为药物代谢动力学差异;或是虽然药物浓度相同,但反应性不同,表现为药物效应动力学差异。这两方面的变异,均能引起药物反应个体差异。药物反应的个体差异,在绝大多数情

本科药学第二学期《药物代谢动力学》1-4(精心整理)

山东大学网络教育药物动力学 试卷(一)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 生物等效性 2. 生物半衰期 3. 达坪分数 4. 单室模型 5. 临床最佳给药方案 二、解释下列公式的药物动力学意义 1.)1(1010100t t c e k e k k V k C βαβ ααβαβ--------= 2.∞∞+- =-u u u X t k X X lg 303.2)lg( 3. kt k ss e e V X C --?-=) 1(0τ 4.)2(00V X k V V X AUC m m += 5. 00) 1)(1(1x e e x a k k ?--=--*ττ 三、回答下列问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1. 缓控释制剂释放度测定至少需几个时间点?各时间点测定有何基本要求?有何意义? 2. 什么是表观分布容积?表观分布容积的大小表明药物的什么性质? 3. 影响药物制剂生物利用度的因素有哪些? 4. 临床药师最基本的任务是什么? 5. 如何判别药物在体内存在非线性动力学过程? 四、计算题(共25分) 1.一种抗生素,其消除半衰期为3h ,表观分布容积为体重的20%。治疗窗为1~10μg/mL ,该药以静脉注射给药时,(1)计算68岁体重为80kg 肾功能正常的患者,以每8小时给药一次,达稳态时其最高血药浓度不超过10μg/mL ,每次注射剂量应为多少? (2)按上方案给药达稳定时最低血药浓度为多少?(7分) 2.地西泮治疗癫痫发作所需血药浓度为0.5~2.5μg/mL ,已知V=60L ,t 1/2=55h 。今对一患者先静脉注射15mg ,半小时后以每小时10mg 速度滴注,试问经2.5小时滴注是否达到治疗所需浓度? 3.某药物常规制剂每天给药4次,每次20mg ,现研制每天给药2次的控释制剂,试设计含速、缓两部分控释制剂的剂量。(已知k=0.3h -1;k a =2.0h -1 ;V=10L ;F=80%) 药物动力学试卷一(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 生物等效性:是指一种药物的不同制剂 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给予相同的剂量 ,其吸收速度和程度没有明显的差异 。 2. 生物半衰期:是指某一药物在体内的量或血药浓度 通过各种途径 消除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 3. 达坪分数:体内任一时间的血药浓度与坪浓度的比值即为达坪分数 。

第三章药效动力学

第三章药物代谢动力学 主要研究药物的体内过程及体内药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运用数学原理和方法研究药物在体内的量变)。药物要产生特有的效应,必须在作用部位达到适当浓度。要达到适当浓度,与药物剂量及药动学有密切相关,它对药物的起效时间、效应强度、持续时间有很大影响。 本章主要掌握药物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基本规律,熟悉常用药动学参数的意义。 第一节药物分子的跨膜转运 药物的药动学,首先必须跨越多层生物膜,进行多次转运。 转运:药物吸收、分布、排泄的过程。 生物膜是由蛋白质和液态的脂质双分子层(主要是磷脂)所组成。由于生物膜的脂质性的特点,故只有脂溶性大、极性小的药物较易通过。 药物的跨膜转运方式,按其性质不同可分为两大类: 一、被动转运(下山转运) 特点:(1)药物顺浓度差转运(2)不耗能(3)不需要载(4)无饱和限速及竞争性抑制 分为简单扩散和滤过扩散两种。 1、脂溶扩散(lipid diffusion)(简单扩散):大多数药物是通过该方式转运。 影响因素:①膜两侧浓度差:药物在脂质膜的一侧浓度越高,扩散速度越快,当膜两侧浓度相同时,扩散即停止。②药物的脂溶性:药物的脂溶性用油/水分配系数表示,分配系数越大,药物扩散就越快。③药物的解离度:非解离型药物因其脂溶性大,才能溶入脂质膜中,易于通过生物膜。④药物的pKa及所在环境的pH。决定药物的解离度。 pH 对弱酸或弱碱类药物的影响,可用数学公式进行定量计算。 对弱酸性药物: 10pH-pKa =[解离型]/[非解离型] ① 10pH-pKa =[A-]/[HA] 对弱碱性药物: 10pKa-pH =[解离型药]/[非解离型] ② 10pKa-pH =[BH+]/[B]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试卷及答案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期末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15题,每题1分,共15分) 1.大多数药物吸收的机理是() A.逆浓度关进行的消耗能量过程 B.消耗能量,不需要载体的高浓度向低浓度侧的移动过程 C.需要载体,不消耗能量的高浓度向低浓度侧的移动过程 D.不消耗能量,不需要载体的高浓度向低浓度侧的移动过程 E.有竞争转运现象的被动扩散过程 2.不影响药物胃肠道吸收的因素是() A.药物的解离常数与脂溶性 B.药物从制剂中的溶出速度 C.药物的粒度 D.药物旋光度 E.药物的晶型 3.不是药物胃肠道吸收机理的是() A.主动转运 B.促进扩散 C.渗透作用 D.胞饮作用 E.被动扩散 4.下列哪项符合剂量静脉注射的药物动力学规律() A.平均稳态血药浓度是(Css)max与(css)min的算术平均

值 B.达稳态时每个剂量间隔内的AUC等于单剂量给药的AUC C.达稳态时每个剂量间隔内的AUC大于单剂量给药的AUC D.达稳态时的累积因子与剂量有关 E.平均稳态血药浓度是(css)max与(Css)min的几何平均值 5.测得利多卡因的消除速度常数为0.3465h,则它的生物半衰期() A.4h B.1.5h C.2.0h D.O.693h E.1h 6.下列有关药物表观分布溶积的叙述中,叙述正确的是() A.表观分布容积大,表明药物在血浆中浓度小 B.表观分布容积表明药物在体内分布的实际容积 C.表观分布容积不可能超过体液量 D.表观分布容积的单位是“升/小时” E.表现分布容积具有生理学意义 7.静脉注射某药,X0=60rag,若初始血药浓度为15ug/ml,其表观分布容积V为() A.20L B.4ml C.30L D.4L E.15L 8.地高辛的半衰期为40.8h,在体内每天消除剩余量百分之几() A.35.88 B.40.76 C.66.52 D.29.41 E.87.67 9.假设药物消除符合一级动力学过程,问多少个tl/2药物消除

执业药师药物代谢动力学习题及答案

第二章药物代谢动力学 一、最佳选择题 1、决定药物每天用药次数的主要因素是 A、吸收快慢 B、作用强弱 C、体内分布速度 D、体内转化速度 E、体内消除速度 2、药时曲线下面积代表 A、药物血浆半衰期 B、药物的分布容积 C、药物吸收速度 D、药物排泄量 E、生物利用度 3、需要维持药物有效血浓度时,正确的恒定给药间隔时间是 A、每4h给药一次 B、每6h给药一次 C、每8h给药一次 D、每12h给药一次 E、每隔一个半衰期给药一次 4、以近似血浆半衰期的时间间隔给药,为迅速达到稳态血浓度,可以首次剂量 A、增加半倍 B、增加1倍 C、增加2倍 D、增加3倍 E、增加4倍 5、某药的半衰期是7h,如果按每次0.3g,一天给药3次,达到稳态血药浓度所需时间是 A、5~10h B、10~16h C、17~23h D、24~28h E、28~36h 6、按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按一定时间间隔连续给予一定剂量,达到稳态血药浓度时间长短决定于 A、剂量大小 B、给药次数 C、吸收速率常数 D、表观分布容积 E、消除速率常数 7、恒量恒速给药最后形成的血药浓度为

A、有效血浓度 B、稳态血药浓度 C、峰浓度 D、阈浓度 E、中毒浓度 8、药物吸收到达血浆稳态浓度时意味着 A、药物作用最强 B、药物吸收过程已完成 C、药物消除过程正开始 D、药物的吸收速度与消除速率达到平衡 E、药物在体内分布达到平衡 9、按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有关稳态血药浓度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增加剂量能升高稳态血药浓度 B、剂量大小可影响稳态血药浓度到达时间 C、首次剂量加倍,按原间隔给药可迅速达稳态血药浓度 D、定时恒量给药必须经4~6个半衰期才可达稳态血药浓度 E、定时恒量给药达稳态血药浓度的时间与清除率有关 10、按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其消除半衰期 A、与用药剂量有关 B、与给药途径有关 C、与血浆浓度有关 D、与给药次数有关 E、与上述因素均无关 11、某药按一级动力学消除,其血浆半衰期与消除速率常数k的关系为 A、0.693/k B、k/0.693 C、2.303/k D、k/2.303 E、k/2血浆药物浓度 12、对血浆半衰期(一级动力学)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是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的时间 B、能反映体内药量的消除速度 C、依据其可调节给药间隔时间 D、其长短与原血浆浓度有关 E、一次给药后经4~5个半衰期就基本消除 13、静脉注射1g某药,其血药浓度为10mg/dl,其表观分布容积为 A、0.05L B、2L C、5L D、10L E、20L

药效动力学

药效动力学 一药物作用基本规律 1. 作用和效应 药物作用是指药物与机体组织间初始(原发)作用.药物效应是由初始作用引起机体机能和形态上改变. 2. 基本表现-兴奋和抑制 药物作用是改变机体器官原有的功能水平,使机体器官原有功能提高(兴奋作用),或功能降低叫抑制(抑制作用)而不会产生新的功能。 3 . 药物作用的选择性 大多数药物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只对某些组织器官发生明显作用,而对其它组织器官作用很小或无作用称为药物作用的选择性。 特点及临床意义: 1)选择性是相对的,和剂量有关。 2)选择性是药物分类的基础及临床选药的依据。 3)选择性高的药物药理活性强,治疗的针对性强,但应用范围较窄, 4)选择性低的药物作用广泛,用途较多,副作用亦多。 4. 药物作用的临床效果 1)治疗作用(防治疾病) 对症治疗: 改善或消除疾病症状,也称治标如镇痛药解除疼痛。 对因治疗: 消除病因,即治本。如抗生素杀死病原微生物。 2)不良反应(对病人不利) 副作用: 在治疗量产生轻微、可逆性、可以预知、不可避免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但可以随治疗目的改变的不适反应.产生原因是药物选择性低。 毒性反应:大剂量或长期用药时产生的严重的危害性反应, 可以预知也可以避免。包括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 后遗效应: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有效浓度以下残存的药理效应. 停药反应: 又称回跃反应,突然停药后原有疾病的加剧。 变态反应:称过也敏反应,是机体接触药物后发生的病理免疫反应。反应质与药物原有效应无关,与剂量也无关,不易预知。 特异质反应:少数特异体病人对某些药物反应特别敏感,是因遗传异常所致的反应。 二.药物剂量和效应关系 1.量效关系:在一定范围内药物的效应随着剂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它定量地阐明药物剂量与效应之间的规律。 剂量:无效量→最小有效量或阈剂量→常用量→最大治疗量→极量→最小中毒量→最小 致死量。 效应:无效→有效→最大效应→中毒→死亡 2. 量效曲线 以剂量(或浓度)为横坐标,效应强度为纵坐标作图,可得到长尾S型曲线,如改用对数剂量,则呈对称S型曲线。 量反应:药理效应用数字或量的分级表示,如心率,血压,排钠量等。 质反应: 药理效应以阴性或阳性,全或无表示,如死亡,睡眠,麻醉,惊厥等,观察 反应出现的百分率。 效能: 药物的最大效应Emax,由内在活性决定。

药物的体内动力学过程分析

药物的体内动力学过程 第一节药动学基本概念、参数及其临床意义 一、房室模型 房室是一个假设的结构,在临床上它并不代表特定的解剖部位。 如体内某些部位中药物与血液建立动态平衡的速率相近,则这些部位可以划为一个房室。 给药后,同一房室中各个部位的药物浓度变化速率相近,但药物浓度可以不等。 单室模型:当药物进入体循环后,能迅速向体内各组织器官分布,并很快在血液与各组织脏器之间达到动态平衡的都属于这种模型。 单室模型并不意味着身体各组织药物浓度都一样,但机体各组织药物水平能随血浆药物浓度的变化平行地发生变化。 双室模型假设身体由两部分组成,即药物分布速率比较大的中央室与分布较慢的周边室。 二、药动学参数 1.速率常数 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大多属于一级速率过程,即过程的速度与浓度成正比。速率常数的单位是时间的倒数,如min-1或h-1。 药物从体内消除的途径有肝脏代谢、经肾脏排泄和胆汁排泄等。药物消除速率常数是代谢速率常数k b、排泄速率常数k e及胆汁排泄速率常数k bi之和: k=k b+k e+k bi+…(9-1) 但在临床上,一些药物存在主动转运或载体转运,当药物浓度大到一定程度后,载体被饱和,药物的转运速度与浓度无关,速度保持恒定,此时为零级速度过程。 2.生物半衰期 生物半衰期指药物在体内的量或血药浓度降低一半所需要的时间,常以t1/2表示,单位取“时间”。t1/2是药物的特征参数,不因药物剂型、给药途径或剂量而改变。 但消除过程具零级动力学的药物,其生物半衰期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加。 3.表观分布容积 表观分布容积是体内药量与血药浓度间相互关系的一个比例常数,用“V”表示。它可以设想为体内的药物按血浆浓度分布时,所需要体液的理论容积。 V=X/C (9-2) 式中,X为体内药物量,V是表观分布容积,C是血药浓度。 V是药物的特征参数,对于具体药物来说,V是个确定的值,其值的大小能够表示出该药物的分布特性。从临床角度考虑,分布容积大提示分布广或者组织摄取量多。一般水溶性或极性大的药物,不易进入细胞内或脂肪组织中,血药浓度较高,表观分布容积较小;亲脂性药物在血液中浓度较低,表观分布容积通常较大,往往超过体液总体积。在多数情况下表观分布容积不涉及真正的容积。 4.清除率 临床上主要体现药物消除的快慢,计算公式为 Cl=kV (9-3) Cl具有加和性,多数药物以肝的生物转化和肾的排泄两种途径从体内消除,因而药物的Cl等于肝清除率Clh与肾清除率Clr之和: Cl=Clh+Clr (9-4)

山东大学期末考试药物代谢动力学模拟卷3问题详解

药物代谢动力学模拟卷1 一、名词解释 1. 生物等效性:生物等效性评价是指同一种药物的不同制剂在相同实验条件下,给予相同的剂量,判断其吸收速度和程度有无显著差异的过程。 2. 生物半衰期:简称血浆半衰期,系指药物自体内消除半量所需的时间,以符号以符号T1/2表示。 3. 达坪分数:是指n 次给药后的血药浓度Cn 于坪浓度Css 相比,相当于坪浓度Css 的分数,以fss 表示fss=Cn/Css 4. 单室模型:各种药动学公式都是将机体视为一个整体空间,假设药物在其中转运迅速,瞬时达到分布平衡的条件下推导而得的。 5. 临床最佳给药方案:掌握影响抗生素疗效的各种因素。如果剂量太小,给药时间间隔过长,疗程太短,给药途径不当,均可造成抗生素治疗的失败。为了确保抗生素的疗效,不仅应该给予足够的药物总量,而且要掌握适 当地给药时间间隔和选用适当的给药途径。 二、解释下列公式的药物动力学意义 1.)1(1010100t t c e k e k k V k C βαβ ααβαβ--------= 二室模型静脉滴注给药,滴注开始后血药浓度与时间t 的关系。

2.∞∞+-=-u u u X t k X X lg 303 .2)lg( 单室模型静脉注射给药,以尚待排泄的原形药物量(即亏量)的对数与时间t 的关系。 3. kt k ss e e V X C --?-=) 1(0τ 多剂量给药时,按一定剂量、一定给药时间间隔、多剂量重复给药,当n 充分大时,稳态血药浓度(或坪浓度)与时间t 的关系。 4.)2(00V X k V V X AUC m m += 药物以非线性过程消除,且在体内呈单室模型特征时,静脉注射后,其血药浓度曲线下面积与剂量X0的关系。 5. 00) 1)(1(1x e e x a k k ?--=--*ττ 单室模型血管外给药负荷剂量与给药周期的关系。 三、回答下列问题 1. 缓控释制剂释放度测定至少需几个时间点?各时间点测定有何基本要求?有何意义? 参考答案: 答:缓控释制剂释放度测定至少需3个时间点,第一个取样点一般在1~2小时,释放量在15~40%之间,用于考察制剂有无突释现象;第二个取样点反映制剂的释放特性,时间为4~6小时,释放量根据不同药物有不同要求;第三个取样点用于证明药物基本完全释放,要求释放量在70%以上,给药间隔为12小时的制剂取样时间可为6~10小时,24小时给药一次的制剂,其取样时间可适当延长。 2. 什么是表观分布容积?表观分布容积的大小表明药物的什么性质? 参考答案:

1.常用抗菌药物的分类

1.常用抗菌药物的分类

常用抗菌药物的分类 常用抗菌药物的分类。抗菌药物可以按照它的化学结构,抗菌谱,以及药代动力学的PK/PD 来分类。在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方案里边抗菌药物根据它的临床的实用级别,又可以分为不同的级别。 一、抗菌药物的分类-按化学结构分类 通常常用的抗菌药物可以按照化学结构分为β内酰胺环类的、喹诺酮类的、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以及糖肽类、噁唑烷酮类、四环素类、磺胺类、硝基咪唑类等,以它的母核来做它的分类。临床上常用的抗菌药物就是这几大类。 首先看一下β- 内酰胺环抗菌药物包括哪些?它分为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非典型的β- 内酰胺的抗菌药物。 β- 内酰胺环的抗菌药物以青霉素为例,青霉素按照它的抗菌谱又可以分为抗葡萄球菌的青

霉素类以及抗铜绿假单的氨基青霉素类,还有根据青霉素它是天然来源发酵得来的还是合成的,又分为天然的青霉素。随着青霉素在临床的广泛使用,逐渐出现了耐酶的青霉素。为了克服在临床上使用过程中产生的β- 内酰胺酶对青霉素的耐药性,做过化学的结构改造以后又出现了像甲氧西林一类的耐酶的青霉素。在化学结构上做了一定的修饰以后,又出现了广谱的青霉素类药物,比如刚才说的氨基青霉素类。像青霉素类的药物主要是针对的常见的阳性球菌。在青霉素的结构做了改造以后,它就有一个氨基,所以氨基青霉素类的药物都具有抗铜绿假单的作用。头孢菌素类的抗菌药物根据它的生产的年代不同,分为了临床上现在在一类手术切口广泛使用的头孢唑啉,第二代头孢菌素,比如头孢呋辛,以及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唑肟等等,还有第四代的头孢菌素类药物头孢吡肟。 β- 内酰胺环类的药物还包括一大类非典型 的β- 内酰胺环抗菌药物,比如β- 内酰胺酶

最新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试卷及答案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期末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15题,每题1分,共15分) 1.大多数药物吸收的机理是(D ) A.逆浓度关进行的消耗能量过程 B.消耗能量,不需要载体的高浓度向低浓度侧的移动过程 C.需要载体,不消耗能量的高浓度向低浓度侧的移动过程 D.不消耗能量,不需要载体的高浓度向低浓度侧的移动过程 E.有竞争转运现象的被动扩散过程 2.不影响药物胃肠道吸收的因素是(D ) A.药物的解离常数与脂溶性 B.药物从制剂中的溶出速度 C.药物的粒度 D.药物旋光度 E.药物的晶型 3.不是药物胃肠道吸收机理的是(C ) A.主动转运 B.促进扩散 C.渗透作用 D.胞饮作用 E.被动扩散 4.下列哪项符合剂量静脉注射的药物动力学规律(B ) A.平均稳态血药浓度是(Css)max与(css)min的算术平均值 B.达稳态时每个剂量间隔内的AUC等于单剂量给药的AUC C.达稳态时每个剂量间隔内的AUC大于单剂量给药的AUC

D.达稳态时的累积因子与剂量有关 E.平均稳态血药浓度是(css)max与(Css)min的几何平均值 5.测得利多卡因的消除速度常数为0.3465h,则它的生物半衰期(C ) A.4h B.1.5h C.2.0h D.O.693h E.1h 6.下列有关药物表观分布溶积的叙述中,叙述正确的是(A ) A.表观分布容积大,表明药物在血浆中浓度小 B.表观分布容积表明药物在体内分布的实际容积 C.表观分布容积不可能超过体液量 D.表观分布容积的单位是“升/小时” E. 7.静脉注射某药,X0=60mg,若初始血药浓度为15ug/ml,其表观分布容积V为(D ) A.20L B.4ml C.30L D.4L E.15L 8.地高辛的半衰期为40.8h,在体内每天消除剩余量百分之几(A ) A.35.88 B.40.76 C.66.52 D.29.41 E.87.67 9.假设药物消除符合一级动力学过程,问多少个tl/2药物消除99.9%?(D ) A.4h/2 B.6tl/2 C.8tl/2 D.10h/2 E.12h/2 10.关于胃肠道吸收下列哪些叙述是错误的(C) A.当食物中含有较多脂肪,有时对溶解度特别小的药物能增加

中国医科大学考试《药物代谢动力学》考查课试题更新答案

中国医科大学2015年1月考试《药物代谢动力学》考查课试题(更新)答案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20 分。) 1.按t1/2恒量反复给药时,为快速达到稳态血药浓度可:() A. 首剂量加倍 B. 首剂量增加3倍 C. 连续恒速静脉滴注 D. 增加每次给药量 E. 增加给药量次数 正确答案:A 2.血药浓度时间下的总面积AUC0→∞被称为:() A. 阶矩 B. 三阶矩 C. 四阶矩 D. 一阶矩 E. 二阶矩 正确答案:A 3.静脉滴注达稳态血药浓度,不由下面哪项所决定() A. 消除速率常数 B. 表观分布容积 C. 滴注速度 D. 滴注时间 E. 滴注剂量 正确答案:D 4.临床上可用丙磺舒增加青霉素的疗效,是因为:() A. 在杀菌作用上有协同作用 B. 两者竞争肾小管的分泌通道 C. 对细菌代谢有双重阻断作用 D. 延缓抗药性产生 E. 以上均不对 正确答案:B 5.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中,下列采样点数目哪个是符合标准的?() A. 10 B. 7 C. 9 D. 12 E. 8

正确答案:D 6.某一弱酸性药物pKa=4.4,当尿液pH为5.4,血浆pH为7.4时,血中药物浓度是尿中药物浓度的:() A. 1000倍 B. 91倍 C. 10倍 D. 1/10倍 E. 1/100倍 正确答案:B 7.应用于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的统计矩分析,是一种非房室的分析方法,它一般适用于体内过程符合下列哪一项的药物?() A. 房室 B. 线性 C. 非房室 D. 非线性 E. 混合性 正确答案:B 8.通常不应用下列哪个参数来衡量吸收程度和速度() A. 峰时间 B. 峰浓度 C. 药时曲线下面积 D. 生物利用度 E. 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E 9.某弱碱性药物pKa 8.4,当吸收入血后(血浆pH 7.4),其解离百分率约为:() A. 91% B. 99.9% C. 9.09% D. 99% E. 99.99% 正确答案:A 10.关于药物简单扩散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受药物相对分子质量大小、脂溶性、极性的影响 B. 顺浓度梯度转运 C. 不受饱和限速与竞争性抑制的影响 D. 当细胞膜两侧药物浓度平衡时转运达平衡 E. 不消耗能量而需要载体 正确答案:E 11.特殊人群的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中,特殊人群指的是哪些人群?()

第三篇药物效应动力学

第三章药物效应动力学 第一节药物的基本作用 一、药物作用与药理效应 药物作用(d邝gⅢ…)是指药物对机体的初始作用.是动因。药理效应f 口h…c【l_10画cm e雎cc)是药物作用的结果。是机体反应的表现。由于二者意义接近.在习惯用法上并不严加区别。但当二者并用时,应体现先后顺序。 药理效应是机体器官原有功能水平的改变,功能提高称为兴奋(…non),功能降低称为抑制(mblb,don)。例如,肾上腺索升高血压、呋塞米增加尿量均属兴奋:阿司匹林退热和吗啡镇痛均属抑制。 多数药物是通过化学反应而产生药理效应的。这种化学反应的专一性使药物的作用具有特异性(‘pecl6my)。例如.阿托品特异性地阻断M-胆碱受体.而对其他受体影响不大。药物作用特异性的物质基础是药物的化学结构.药物的作用还有其选择性(sel…w刚,有些药物可影响机体的多种功能,有些药物只影响机体的种功能,前者选择性低,后者选择性高。药物作用特异性强井不一定引起选择性高的药理效应.即二者不一定平行。例如,阿托品特异性地阻断M一胆碱受体.但其药理效应选择性计不高,对心脏、血管、平滑肌、腺体及中枢神经系统都有影响.而且有的兴奋、有的抑制。作用特异性强和(或)效应选择性高的药物应用时针对性较好。反之,效应广泛的药物副反应较多。但广谱药物在多种病因或诊断未明时也有其方便之赴.例如广谱抗生素、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等。选择性的基础有以下几方面:药物在体内的分布不均匀、机体组织细胞的结构不同、生化功能存在差异等。 二、治疗效果 治疗效果,也称疗效(山enP…c e雎ct),是指药物作用的结果有利于改变病人的生理、生化功能或病理过程.使患病的机体恢复正常。根据治疗作用的效果.可将治疗作用分为- 1对因治疗(etIologlc al”eatme nll 用药目的在于消除原发致病因子,彻底治愈疾病,称为对因治疗,如用抗生素杀灭体内致病菌。, 2对症治疗csymptomatlc treatm8nt) 用药目的在于改善症状,称为对症治疗。对症治疗不能根除病因,但对病因未明暂时无法根治的疾病却是必不可少的。对某些重危急症如休克、惊厥、心力衰竭、心跳或呼吸暂停等,对症治疗可能比对因治疗更为迫切。有时严垂的症状可以作为二缓病因.使疾病进一步恶化,如高热引起惊厥,剧痛引起休克等。此时的对症治疗(如退热或止痛)对惊厥或休克而言,义可看成是对因靖疗。 祖国联学提倡“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标本兼治”。这些是临床实践应遵循的原则。 三.不良反应 凡与用药目的无关,并为病人带来不适或痛苦的反应统称为药物不良反应(adv………)。多数不良反应是药物固有的效应,在一般情况F是可以预知的,但不一定是能够避免的。少数较严重的不良反应较难恢复,称为药源性疾病(drurlnduced&…e)。例如庆大霉素引起的神经性耳聋.肼屈嗪引起的红斑狼疮等。 1副反应(s{d…ac{10n J 由于选择性低,药理效应涉及多个器官,当某一效应用做治疗目的时.其他效应就成为副反应(通常也称副作用)。例如,阿托

中国医科大学2020年7月考试《药物代谢动力学》考查课试题答卷满分标准答案

中国医科大学2020年7月考试《药物代谢动力学》考查课试题 试卷总分:100 得分:30 一、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20 分) 1.有关药物从肾脏排泄的正确叙述是:() A.改变尿液pH可改变药物的排泄速度 B.与血浆蛋白结合的药物易从肾小球滤过 C.解离的药物易从肾小管重吸收 D.药物的排泄与尿液pH无关 E.药物的血浆浓度与尿液中的浓度相等 答案:A 2.关于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叙述正确的是:() A.结合是牢固的 B.结合后药效增强 C.结合特异性高 D.结合后暂时失去活性 E.结合率高的药物排泄快 答案:D 3.肝药酶的特征为:() A.专一性高,活性高,个体差异小 B.专一性高,活性高,个体差异大 C.专一性高,活性有限,个体差异大 D.专一性低,活性有限,个体差异小 E.专一性低,活性有限,个体差异大 答案:E 4.药物转运最常见的形式是:() A.滤过 B.简单扩散 C.易化扩散 D.主动转运 E.以上都不是 答案:B 5.某弱碱性药在pH 5.0时,它的非解离部分为90.9%,该药的pKa接近哪个数值?() A.2 B.3 C.4 D.5 E.6 答案:C

6.药物的吸收与哪个因素无关?() A.给药途径 B.溶解性 C.药物的剂量 D.肝肾功能 E.局部血液循环 答案:C 7.多数药物在血中是以结合形式存在的,常与药物结合的物质是:() A.白蛋白 B.球蛋白 C.血红蛋白 D.游离脂肪酸 E.高密度脂蛋白 答案:A 8.药物的排泄途径不包括:() A.血液 B.肾脏 C.胆道系统 D.肠道 E.肺 答案:A 9.关于药物在体内的生物转化,下列哪种观点是错误的?() A.生物转化是药物从机体消除的唯一方式 B.药物在体内代谢的主要氧化酶是细胞色素P450 C.肝药酶的专一性很低 D.有些药物可抑制肝药酶合成 E.肝药酶数量和活性的个体差异较大 答案:A 10.某药的t1/2为24h,若该药按一级动力学消除,一次服药后约经几天体内药物基本消除干净 A.2d B.1d C.0.5d D.5d E.3d 答案:D 11.药物的t1/2是指:() A.药物的血浆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 B.药物的稳态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

危重患者抗生素的药代动力学

四综述四 D O I :10.3760/c m a .j .i s s n .1673-436X.2013.020.009作者单位:100088北京, 第二炮兵总医院呼吸及重症医学科危重患者抗生素的药代动力学 张娟娟 王英 张睢扬 ?摘要? 危重病患者的高病死率仍是目前全球范围重症监护医师面临的重大挑战,有效的抗生素疗法对挽救这类患者的生命至关重要三然而,危重病患者病理生理学的变化常引起抗生素药代动力学性质发生改变,如未合理调节给药方案将导致耐药性的出现或治疗失败三基于危重病患者体内药代动力学性质的改变和抗生素的物理溶解性,探讨给药剂量调节的一般推荐方案三 ?关键词? 危重病患者; 药代动力学;抗生素;剂量调节P h a r m a c o k i n e t i c s f o r a n t i b i o t i c s i n c r i t i c a l l y i l l p a t i e n t s Z HA N GJ u a n -j u a n ,WA N GY i n g ,Z HA N GS u i -y a n g .R e s p i r a t o r y I n t e n s i v e D e p a r t m e n t ,t h eS e c o n d A r t i l l e r y G e n e r a l H o s p i t a lo f C h i n e s eP e o p l e s L i b e r a t i o nA r m y ,B e i j i n g 100088,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 E f f e c t i v ea n t i b i o t i c t r e a t m e n t o f c r i t i c a l l y i l l p a t i e n t s r e m a i n sas i g n i f i c a n t c h a l l e n g e t o i n t e n s i v i s t sw o r l d - w i d ew i t h p e r s i s t i n g h i g hm o r t a l i t y a n dm o r b i d i t y r a t e s .P a t h o p h y s i o l o g i c a l c h a n g e s c a n o c c u r i nc r i t i c a l l y i l l p a t i e n t st h a tc a na l t e r ea n t i b i o t i c p h a r m a c o k i n e t i c .I n a p p r o p r i a t ea n t i b i o t i ct h e r a p y w i l l l e a dt ot h ee m e r g e n c eo fr e s i s t a n c eo rt r e a t m e n t f a i l u r e .B a s e d o nt h ea l t e r e d p h a r m a c o k i n e t i c p r o p e r t i e s o f a n t i b i o t i c s a n d t h e i r s o l u b i l i t y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t o p r o v i d e d o s i n g r e c o mm e n d a t i o n s f o r c r i t i c a l l y i l l p a t i e n t s .?K e y w o r d s ? C r i t i c a l l y i l l p a t i e n t s ;P h a r m a c o k i n e t i c s ;A n t i b i o t i c ;D o s e s a d j u s t m e n t 危重症患者机体病理生理学发生的显著变化明显影响抗生素的药动学和药效学行为,这些改变使抗生素的应用复杂化三本文探讨危重患者中影响体内药动学行为的相关病理生理学机制二优化抗生素在危重症感染患者治疗中的应用和常见抗生素的药动学特性三 1 危重患者抗生素的药代动力学变化1.1 危重患者体内病理生理改变及对表观分布容积(V d )及清除率(C L )的影响 危重患者会引起机体内环境的变化,从而影响药物的药动学和药效学行为 [1-3] 三为了优化抗生素在危重患者治疗中的应 用,我们必须清楚重症患者相关病理生理机制及其对V d 与C L 的影响三以脓毒血症性休克为例阐述其病理生理的改变及V d 与C L 变化三 脓毒血症性休克第一阶段即动脉血管扩张,心 脏输出量增加而外周血管阻力降低三伴随心脏输出量的增加,其药物的C L 增加三随后,感染性休克的典型特征出现,即心脏输出量降低与低血压,血液动力学的改变对于药物的分布可能有着重要影响三在 暖休克阶段,重要脏器灌注不足,如脑二肺,而外周组织及次要器官由于外周血管扩张和心脏输出量增加导致灌注增加三重要脏器低灌注使药物分布及靶器官或靶组织药物浓度降低三 外周组织灌注降低发生于脓毒血症性休克的第二个阶段三而低灌注将导致治疗浓度降低三V d 值增大,可见于血液动力学改变二水肿及毛细血渗出增 加的患者,即使到达组织间隙的液体增加(即第三空间),但因药物被稀释从而使靶组织浓度降低三对于时间依赖性抗生素,改变药物用法,如持续灌注与延长输注时间,在重症患者靶组织可达到较高的血药 浓度及T>M I C 值[4-5] 三J a r u r a t a n a s i r i k u l 等[6]对比 了亚胺培南2h 或0.5h 给药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体内的T>M I C 时间, 结果显示,延长亚安培南给药时间2h ,可明显增加T>M I C 的时间 (77.8%,0.5h 给药时间为44.1%,M I C =2m g /L )三当M I C=4m g /L 时,亚胺培南2h 给药时间仍>60%,是0.5h 给药时的3倍三 在脓毒血症休克的后期,由于显著的血液分流 会导致肾衰竭或肝衰竭三组织的低灌注可能会影响 到药物的分布,引起一些抗生素分布容积的降低三随着脏器的衰竭,抗生素C L 降低, 从而引起抗生素四 7451四国际呼吸杂志2013年10月第33卷第20期 I n t JR e s p i r ,O c t o b e r 2013,V o l .33,N o .20

山东大学期末考试药物代谢动力学模拟卷答案图文稿

山东大学期末考试药物代谢动力学模拟卷答案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药物代谢动力学模拟卷1 一、名词解释 1. 生物等效性:生物等效性评价是指同一种药物的不同制剂在相同实验条件下,给予相同的剂量,判断其吸收速度和程度有无显着差异的过程。 2. 生物半衰期:简称血浆半衰期,系指药物自体内消除半量所需的时间,以符号以符号T1/2表示。 3. 达坪分数:是指n 次给药后的血药浓度Cn 于坪浓度Css 相比,相当于坪浓度Css 的分数,以fss 表示fss=Cn/Css 4. 单室模型:各种药动学公式都是将机体视为一个整体空间,假设药物在其中转运迅速,瞬时达到分布平衡的条件下推导而得的。 5. 临床最佳给药方案:掌握影响抗生素疗效的各种因素。如果剂量太小,给药时间间隔过长,疗程太短,给药途径不当,均可造成抗生素治疗的失败。为了确保抗生素的疗效,不仅应该给予足够的药物总量,而且要掌握适当地给药时间间隔和选用适当的给药途径。 二、解释下列公式的药物动力学意义 1.)1(1010100t t c e k e k k V k C βαβ ααβαβ--------= 二室模型静脉滴注给药,滴注开始后血药浓度与时间t 的关系。 2.∞∞+-=-u u u X t k X X lg 303 .2)lg( 单室模型静脉注射给药,以尚待排泄的原形药物量(即亏量)的对数与时间t 的关系。 3. kt k ss e e V X C --?-=) 1(0τ

多剂量给药时,按一定剂量、一定给药时间间隔、多剂量重复给药,当n 充分大时,稳态血药浓度(或坪浓度)与时间t 的关系。 4.)2(00V X k V V X AUC m m += 药物以非线性过程消除,且在体内呈单室模型特征时,静脉注射后,其血药浓度曲线下面积与剂量X0的关系。 5. 00) 1)(1(1x e e x a k k ?--=--*ττ 单室模型血管外给药负荷剂量与给药周期的关系。 三、回答下列问题 1. 缓控释制剂释放度测定至少需几个时间点各时间点测定有何基本要求有何意义 参考答案: 答:缓控释制剂释放度测定至少需3个时间点,第一个取样点一般在1~2小时,释放量在15~40%之间,用于考察制剂有无突释现象;第二个取样点反映制剂的释放特性,时间为4~6小时,释放量根据不同药物有不同要求;第三个取样点用于证明药物基本完全释放,要求释放量在70%以上,给药间隔为12小时的制剂取样时间可为6~10小时,24小时给药一次的制剂,其取样时间可适当延长。 2. 什么是表观分布容积表观分布容积的大小表明药物的什么性质 参考答案: 答:表观分布容积是指给药剂量或体内药量与血药浓度相互关系的比例常数。 即药物在生物体内达到转运间动态平衡时,隔室内溶解药物的“体液”的总量。 表观分布容积不具有直接的生理意义,在多数情况下不涉及真正的容积。其数值的大小能够表示该药物的特性:一般水溶性或极性大的药物,不易进入细胞内或脂肪组织中,血药

抗菌药物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附件 抗菌药物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研究 技术指导原则

目录 目录 (2) 一、概述 (3) (一)抗菌药物作用特点及临床试验要求 (3) (二)抗菌药物PK/PD研究意义及分类 (3) (三)依据PK/PD研究确定给药方案的基本原则 (5) (四)抗菌药物PK/PD研究的特点 (6) (五)抗菌药物PK/PD研究策略 (6) (六)本指导原则的目的及应用范围 (8) 二、非临床阶段的PK/PD研究 (8) (一)体外研究 (8) (二)体内研究 (12) (三)感染动物PK/PD研究 (14) 三、临床阶段的PK/PD研究 (15) (一)PK研究 (15) (二)PD研究 (19) (三)临床PK/PD关系建立 (19) 四、PK/PD研究的应用 (24) (一)PK/PD研究应用于研发决策 (24) (二)PK/PD研究应用于I期临床试验 (25) (三)PK/PD研究应用于探索性临床试验 (25) (四)PK/PD研究应用于确证性临床试验 (26) (五)上市后研究 (29) (六)PK/PD在制定细菌敏感性折点中的应用 (29) (七)PK/PD在制订β-内酰胺酶抑制剂合剂给药方案中的应用 (31) 五、PK/PD研究注意事项 (33) (一)PK/PD研究局限性 (33) (二)PK/PD研究报告格式及要求 (37) 六、名词解释 (39) 七、参考文献 (42) 附....................................................................................................... - 47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