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范进中举》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范进中举》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范进中举》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范进中举》教案

范进中举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腆”“作揖”“盘缠”等字词的音形义。

2.通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认识小说所反映的社会生活。

过程与方法

1.感知艺术形象,学习运用描写人物的手法。

2.品味小说语言,领会讽刺艺术的魅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梳理故事情节,从范进中举前后的生活变化认识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

2.了解范进这一形象的典型性,了解作品刻画人物的艺术手法及其作用。

教学难点

品味小说的语言,领略古代小说的讽刺艺术的魅力。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在我国封建社会,要改变个人命运,大多数人只有凭借参加科举考试,凭“四书五经”才能敲开仕途的大门。可惜有人中举了,却疯了,他就是范进。今天,我们就借吴敬梓的眼睛,通过范进及其身边人来感受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

二、自主预习

1.背景资料

吴敬梓,清代文学家,字敏轩,号粒民,晚年又号文木老人,安徽全淑人。代表作《儒林外史》。

吴敬梓出生于一个科甲鼎胜的缙绅世家,其曾祖父和祖父两代人中,共出了六名进士,包括一名榜眼,一名探花。由于家族的影响,吴少时曾热衷于科举,早年入学为秀才,二十九岁时参加乡试,却因“文章大好人大怪”而遭黜落。他虽曾发奋制艺,但科举并未成为他对人生的唯一追求。读书生活使他显露出孤标脱俗的叛逆个性。特别在他嗣父母及生父去世后,近房中不少人觊觎遗产,使吴得以认清科甲世家的虚伪和卑劣。吴由愤世嫉俗激发为纵情背礼,放浪形骸,大肆挥霍遗产,不到十年,就将遗产消耗一空。经历了由富贵到贫贱的不平常变化后,他饱尝了世态炎凉,体察到士大夫阶层的种

种堕落与无耻。看清了青王朝统治下政治的腐败与社会的污浊。正因为吴的个人经历,使他了解儒生的生活和精神状态,故写下了著名的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2.知识链接

《儒林外史》简介

“儒林”指读书人这一阶层。《儒林外史》全书正是以封建知识分子为主要对象,描写他们的生活和精神状态。书中人物,大都有当时真人真事为影,全书故事没有一个主干,但有一个贯串其中的中心,即反对封建科举、封建礼教,讽刺因热衷功名而造成的极端虚伪的社会风气。作品塑造了许多典型人物,如周进、范进、马二先生、严监生等等,在中国文学史上,尤其是讽刺小说中,这本书获得很高评价。

3.检查预习

(1)订正字音

中.举(zhòng )作揖.(yī)商酌.(zhuó)拙.病(zhuō)相.公(xiàng)带挈.(qiè)名讳.(huì)桑梓.(zǐ)啐.在脸上(cuì)倒.(dǎo)运不省.( xǐng)人事攥.(zuàn)紧解.(jiè)元腆.(tiǎn)着

妥帖(tiē)挣扎(zhēng)

请帖(tiě) 挣钱(zhèng)

字帖(tiè)

(2)词语释义

唯唯连声:连连答应。唯唯,答应的声音。

拙病:难治的病。

不省人事:不明白人事;昏迷。

不由分说:不容人分辩解释。

三、合作探究

(一)整体感知

1.速读课文,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

答案示例:全文分成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l~2段):写范进进学回家到中举前的情况。

第一层(1段):写范进进学回家,丈人胡屠户前来贺喜。

第二层(2段):写范进向胡屠户借盘缠应乡试,遭到拒绝和辱骂。

第二部分(3~11段):写范进中举后情景。

第一层(3~5段):写范进中举后喜极而疯。

第二层(6~9段):写胡屠户治疯。

第三层(10~11):张乡绅拜会和胡屠户受赠。

2.课文是怎样描写范进的喜极发疯的过程?

范进中举人教版九年级上

范进中举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吴敬梓及其代表作《儒林外史》的文学常识。 2、梳理故事情节,感知艺术形象,学习运用对比的手法刻画人物性格。 3、体会小说的讽刺艺术,感知小说主题 过程与方法: 1、以对比为突破口,分析范进、胡屠夫等人物形象; 2、小组讨论交流,分组辩论探究:范进中举是喜剧还是悲剧。 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封建科举制度对人心灵的毒害。 教学重点: 1、学习通过对话描写、动作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2、学习对比写法。 教学难点: 体会小说的讽刺艺术,感知小说主题 教学用具:多媒体电脑和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导入:(由人生四大幸事导入) 二、作家、作品: 1、吴敬梓和《儒林外史》(见幻灯片) 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号粒民,晚年又号文木老人,安徽全椒人,清代小说家,著有《文木山房诗文集》。历经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代。据说,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按照惯例,大到官员,小到老百姓都应到场迎送,可是却有一个人以种种借口推辞不去,在家优哉游哉。这个人就是吴敬梓。他出生豪门巨族,却厌恶科举,不慕荣利。有人评价说“文章大好人大怪”。 《儒林外史》是吴敬梓的代表作,是我国清代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长篇讽刺小说。原本55回,现通行刻本是56回,末一回乃后人伪作。全书故事情节虽没有一个主干,但有一个中心贯穿其间:反对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毒害,讽刺因热衷功名富贵而造成的极端虚伪、恶劣的社会习气。 2、关于科举制度:(见幻灯片) 科举制度始于隋唐时代,随着封建社会的日趋没落,科举制度从内容到形式都越来越反动腐朽。明代开始实行八股取士,考试限定由四书五经命题,写文章必须“代圣人立言”,不许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形式上讲究起承转合等八股格套,钳制人民的思想,培养忠顺的奴才。许多读书人都把举业当作人生第一要义。他们寒窗苦读,精神空虚,百无一能,成了科举考试的奴隶。 三、感知课文: 1、初读课文,积累字词(见读读写写) 2、概述故事情节。要求:说清人物、事件;100字内。 3、浏览课文,小说情节可分为几个部分?列出提纲。 (一)(1——2)范进中举前穷困的生活和卑微的地位; (二)(3——12)范进中举后的疯狂及其社会地位的显著变化。

部编新教材九年级(上册)生字词

1、滔滔、妖娆、折腰、风骚、天骄、风流 2、嘶哑、汹涌、黎明、腐烂 4、轻灵、娉婷、鲜妍、冠冕、呢喃 5、丰润、沉醉、忧戚、勃发、飘逸、漫游、流盼、摇曳 6、蛀、赦、禅师、精微、旁骛、秘诀、羡慕、亵渎、浪荡、妄想、杜绝、调和、断 章取义、不二法门,言不及义 7、赞誉、恍若、绸缎、琉璃、惊骇、瞥见、剪影、劫掠、赃物、制裁、荡然无存、 富丽堂皇、丰功伟绩 8、贸然、涵养、恪守、自持、汲取、遵循、箴言、彬彬有礼、大发雷霆、随心所欲、 一意孤行、自吹自擂、矫揉造作、附庸风雅、扭捏作态、随机应变 9、广袤、积攒、宽宥、游弋、困厄、涵养、麾下、嘟囔、灰烬、自惭形秽、间不容 发、金戈铁马、形销骨立、抽丝剥茧、鸠占鹊巢、李代桃僵、相得益彰、可望而不可即 14、阴晦、萧索、祭祀、伶俐、愕然、鄙夷、嗤笑、应酬、世面、惘然、隔膜、恣 睢 15、拮据、栈桥、糟蹋、别墅、褴褛、女婿、端详、恭维、阔绰、煞白、与日俱增、 十拿九稳、郑重其事 16、茬、抠、家底、觅食、嬉闹、空旷、撩逗、炊烟、乖巧、掺杂、驱除、镰刀、 温顺、重叠、置之不理、歇斯底里 17、搽、玄虚、渺茫、麻醉、摧残、诓骗、怀古伤今、埋头苦干、舍身求法、前仆 后继、自欺欺人、不足为据 18、凶险、视察、轻信、虚妄、盲从、折扣、流俗、墨守、停滞、不攻自破 19、探求、创意、压榨、根深蒂固、持之有效、孜孜不倦、持之以恒、不言而喻、 轻而易举 20、中伤、遁词、鲁钝、懦夫、豢养、灌溉、画龙点睛、自暴自弃、山穷水尽、走 投无路 21、嗔、歇息、干系、怨恨、分晓、逞能、颠倒、勾当、聒噪 22、腆、作揖、见教、盘缠、心窍、星宿、桑梓、侥幸、不省人事、不由分说 23、拜谒、失礼、傲慢、疏懒、愧赧、鄙贱、如雷贯耳、经世奇才、思贤如渴、箪 食壶浆、顿开茅塞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2范进中举教案新人教版 (38)

范进中举 一、目标定位: 1.能自己搜集资料,运用学过的小说知识基本读懂课文; 2.培养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 3.学习课文描写人物的方法,并能知识迁移,学习如何写一个人。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学生能自己基本读懂课文; 2.学会如何描写人物。(多媒体展示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三、教学设想 1.这是一篇自读课文。小说通过对比描写范进中举前后,特别是出榜那一天截然不同的境遇,着重刻画范进癫狂的丑态与他周围各色人等趋炎附势的嘴脸,真实深刻地反映出封建科举制度对人心灵的荼毒。 这篇文章运用了多种手法成功的刻画了范进、胡屠户等形象,是学生学习如何描写人物的好范文。2.九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自学能力,能自己搜集资料并借助资料自学一些课文内容。但作文水平低。 3.《范进中举》之前有教读课《故乡》、《我的叔叔于勒》、《智取生辰纲》,学生学完这三篇教读课后,能够对小说的特点有所理解,所以能运用已学知识比较独立地阅读课文,并初步学会知识迁移。 为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更多的学生真正参与课堂,用导(教师导)、讲(学生讲)、议(众人议)、移(知识迁移)的教学模式。同时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题目让学生发表看法,没有标准答案。因为是自读课,所以文章内容的细致分析不会是重点,而人物形象如何刻画,我们如何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才是本课要点。 4.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 学生自学: (一)布置自学: 1.自己搜集资料,借助资料并根据小说的特点,自读《范进中举》,读完后想想: 1 读完这篇课文,自己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2 你认为文章刻画得最成功的是哪个人物?

3 阅读完这篇文章,你有什么疑问?或者有什么知识你想了解但无从了解? 2.请把这些问题记录下来,以备课堂上拿出来讨论。 (二)导(即教师导入。) 师:1、同学们,你们知道封建社会选拔人才的最主要的方式是什么吗?(科举。)对了,“中举”是封建社会里读书人梦寐以求的,中了举就能升官发财,吃用不愁……可是范进中举后却疯了,这是怎么回事?结果又怎样呢? 2、“范进中举”写了范进中举前后的经历,范进是人物,中举是事件,标题就是小说的中心事件。个性展示: (三)讲(请学生把自己预习时的心得体会或疑问讲出来,让大家一起讨论解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师:同学们已经自学了这篇课文,也把一些感受与心得或疑问记录下来了,请几个同学来给我们讲一讲。(学生讲前先展示范进中举前后的有关图片) 民主讨论: (四)议(让同学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是疑问的请同学们小组讨论帮助他解决,是感受的请同学们议一议,有不同意见的可以辩一辩。) 同学们议完后,教师归纳小结并引导学生想深一点。 讨论下列问题:(多媒体展示问题) 问:1、为什么范进会对科举如此痴迷?中举后又为什么会疯了? (因为一旦中举,就可以彻底改变一个人的生活境况,功名富贵马上就会到来。前一刻范进还无米下锅,马上就说他中了举,几十年朝思慕想的功名富贵到手了,时间太短而变化太大,难怪范进会疯了。) 2、如果你是与范进同年代的读书人,你会像他一样去考科举吗? 3、你怎么看封建社会的科举?你又怎么看现在的高考?两者之间有区别吗? (这两道题是开放性题目,不要求有标准答案,要允许学生充分发表看法,鼓励有理有据,不可轻易否定学生的观点。) 当堂检测: (五)移(知识迁移)(多媒体展示以下三个问题) 1、小说描写的年代距今已接近三百年,为什么我们仍然对《范进中举》如此感兴趣?为什么我们似乎亲眼见到了范进、胡屠户? (因为课文写得好,尤其是人物,刻画得很成功。)

1.部编版教材九年级上册语文2019年秋半期考试试卷

观山湖区会展城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 半期考试九年级语文学科试卷 (全卷共5页,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书写水平(共5分) 1.根据作文的书写质量酌情计分。(5分) 二、基础积累(共6个小题,28分) 2.根据语境和拼音,请用楷体字书写下列语段空白处相应的词语(4分) 在本学期的学习中,我们从林徽因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中听到了春燕的ní nán①,从梁启超的《敬业与乐业》中学到了做事要xīn wú páng wù②,从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感受到了与民同乐的志趣。 3.下列句子中的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针对学生作业中使用网络流行语的现象,老师们各抒己见、争论不休、乐此不疲 ....。 B.贵阳市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以来,工作人员们循规蹈矩 ....,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问题。 C.高品质的景观设计和园林式的建筑风格相得益彰 ....,使得这个小区成为标志性的社区。 D.在生活和工作的很多方面,我们如果找对了方法,就会达到事倍功半 ....的效果。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对自然界的利用和开发,应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B.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根据之一是他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 C.精准扶贫不但要给予物质和经济上的帮助,而且要给予方法和技能上的指导。 D.玩微信的人每天要花上大约两小时左右的时间聊天、发图片和看朋友圈。 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的经历往往会在作品中留下印记,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阿长与山海经》《故乡》都真实的反映了他童年时期和后来的生活中在故乡发生的事、遇到的人,和对他产生的影响。 B.《水浒传》中的黑旋风李逵虽然粗鲁但很细心,虽然很暴力但很善良,他是下层英雄好汉中最富有血性和传奇色彩的人物。 C.中国的诗歌是文学历史长河中闪耀的明星,从古至今,它经历了从古体诗到近体诗再到现代诗歌的发展历程,第一单元的《沁园春·雪》就是毛泽东同志创作的一首大气磅礴的现代诗歌。 D.中国古代有很多运用借代修辞手法的词语,如桃李指学生,烽烟指战争,丝竹指音乐,婵娟指月亮,汗青指史册,须眉指男子,手足指兄弟,伉俪指夫妻等。 6.名著阅读(5分) (1)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三国演义》中,关羽由于自负,忘记了刘备制定的“东联孙权,北拒曹操”的计策,与孙吴结仇,被乔装为商人的陆逊入了城,导致了“大意失荆州”。 B.《简·爱》中罗切斯特虽富有显赫,却是一个精神上的苦闷者,情感的渴求者。 C.“风景悄然无声地孕育了美感”,《草房子》以优美的文字,为读者描绘出一幅幅优美的中国传统农村的田园生活。 D.《老人与海》中的圣地亚哥传达了“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的精神内涵。 (2)请在下列横线处填入相应内容(2分) 本学期,我们阅读了《艾青诗选》,其中我最喜欢的一首诗歌是①,因为它②。 7.默写 (10分) (1),壮士十年归。(北朝民歌《木兰诗》) (2),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中国新诗中朦胧诗的特点。 2.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体会诗中蕴涵的深沉而真挚的情感。 3.培养学生解读诗歌的能力,激发爱国、为国献身的精神。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诵读这首诗。 2.把握诗中富有特征的意象。 【教学难点】 1.朦胧诗的特点。 2.诗中“我”的形象。 3.诗中对祖国的感情抒发。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来听一首歌,殷秀梅的《祖国,我永远热爱您》。(目的:将同学们带入意境)。每一位有血有肉的中国人,都有一颗拳拳的赤子之心,这颗心与祖国的荣辱紧密相连。无数文人墨客,用饱蘸深情的墨笔,写下了一首首令人荡气回肠的诗,舒婷就是一位代表诗人,今天,我们共同走进她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板书课题和作者) 二、简介作者及背景 舒婷,当代女诗人,福建省泉州市人,1952年出生在厦门,由于家庭的破裂使她过早体味到社会的动荡,人世的沧桑。70年代末,她的诗就受到人们的关注,作为朦胧诗的代表人物一举闻名。代表作有诗集《双桅船》《舒婷顾城抒情诗选》《会唱歌的鸢尾花》等。 三、分析诗歌 1.听读配乐诗朗诵《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整体感知诗的意境,并注意字的读音。 2.学生自由朗读,注意节拍、重音和感情。 3.研析诗的内容。全诗共分四节。方法:(1)反复诵读,概括出每一节诗的内容。(2)

在读中体会句式特点和作者的感情。 第一节:诗人排列了一系列具体的意象:水车、矿灯、稻穗、路基、驳船。在这些意象的前面分别加了“破旧、熏黑、干瘪、失修”等修饰词,显示出祖国的贫瘠与破败,以第一人称的形式深情地向祖国诉说着“我”与祖国生死相依患难与共的情感。 第二节:运用“贫穷、悲哀、希望”等抽象的词语,宗教中传说的“飞天”神,写出人们在痛苦的境遇中饱含着“希望”。 第三节:“簇新的理想、古莲的胚芽”等,写出祖国正孕育着新生。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憧憬。 第四节:写出“我”与祖国再次融为一体,个体上,“我”是祖国的“十亿分之一”,使命上,“我”要承担祖国振兴的责任。祖国含辛茹苦养育了“我”,“我要用我的血肉之躯去取得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四、难点解析 1.什么是朦胧诗。“朦胧诗”是采用虚写手法,变具体为抽象,追求的是诗内在旋律,运用象征和隐喻的写法,使人读起来有一种朦胧的美感。(学生再次朗读)。 2.对诗中“我”的形象理解:诗中“我是……我是你……”的句式反复出现,表明“我”与祖国有着共同命运,一同经历沧桑风雨,生死相依,血肉相连。“我”的形象融入到祖国的形象中。 3.通过对诗中各种形象的理解,体会作者抒发的感情。在诗中,诗人抒发了与祖国血肉相连、荣辱与共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这种情感表现在一些具体意象的描绘上,如“老水车、矿灯、路基”等象征着祖国饱经忧患依然具有顽强活力的特点。 五、拓展练习 诗中所描绘的对象,有的有下一句,有的没有,试着给下面的几句后面分别添加一句诗,尽量准确描绘出具体意象的特点。 1.我是干瘪的稻穗, 2.我是失修的路基, 3.我是新刷出的起跑线, 六、再听一遍配乐诗朗诵,然后饱含深情地诵读这首诗。 七、全诗总结。 八、达标训练

部编教材九年级上册字词汇编

部编教材九年级上册字词汇编 1、沁园春雪妖娆(yāo ro):娇艳美好。折腰(zh yāo):引申为倾倒、崇拜。风骚(fēng sāo):风指《诗经》里的《国风》,骚指屈原所作的《离骚》,后代用来概括广义的文化,包括政治、思想、文化在内。天骄(tiān jiāo):“天之骄子”的省略语。汉朝人称匈奴单于为天之骄子,后来称历史上北方某些少数民族君主为天骄。风流(fēng li):才华出众,自成一派,不拘泥于礼教。 2、我爱这土地嘶哑(sī yǎ):嗓音沙哑不圆润,甚至发不出声来。汹涌(xiōnɡ yǒnɡ):水势翻腾上涌。形容波浪又大又急。悲愤(bēi fn):形容悲痛而又愤怒。黎明 (l mng):天快要亮或刚亮的时候。腐烂(fǔ ln): 1、烂掉,朽坏。 2、有机体由于微生物的滋生而破坏。 4、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轻灵(qīng lng): 1、轻快灵巧。 2、轻细空灵。娉婷(pīng tng):形容女子的姿态美。鲜妍(xiān yn):鲜艳。冠冕(guān miǎn):文中是王冠的意思。呢喃(n nn):形容像燕子叫声那样的轻声细语。 5、我看丰润(fēng rn): 1、丰足而滋润。

2、指丰茂滋润。沉醉(chn zu):比喻沉浸在某事物或某境界中。凝望(nng wng):注目远望。忧戚(yōu qī):忧伤烦恼。枉然(wǎng rn):白白地。勃发(b fā):突然发生。飘逸(piāo y):漂浮,飘散。漫游 (mn yu):随意游览。流盼(li pn):转动目光看。摇曳(yo y):摇荡,晃动。 6、敬业与乐业禅师(chn shī):敬辞,称和尚,尤指有德行的和尚。精微(jīng wēi):精深微妙,也指精微之处。旁骛(png w):在正业以外有所追求。秘诀(m ju):不公开的能解决问题的窍门、办法。羡慕(xin m):爱慕,钦慕,希望自己也有。亵渎(xi d):轻慢,不尊敬。浪荡(lng dng): 1、东逛西逛,无所事事。 2、行为不加约束、任意胡为。妄想(wng xiǎng):狂妄地打算;梦想。 杜绝(d ju):堵塞、彻底制止。 调和(tio h): 1、谐调和畅。 2、调解使和好。 3、无原则地妥协让步。 断章取义(dun zhāng qǔ y):不顾全篇文章的内容,而只根据需要,孤立地截取其中一段或一句的意思。 不二法门(b r fǎ mn):佛教用语,指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门径。常用来指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最新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屈原》精品教案

17.屈原(节选)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把握人物的情感及人物的性格。 2.赏析文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象征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3.学习屈原深切的爱国爱民思想和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有这样一个人,他身材魁梧,饱经风霜的脸上愁眉不展。腰系博带,佩陆离长剑,戴切云高冠,着雪白罗服。瑟瑟秋风下,踱步远方,似行吟泽畔,似引吭悲歌。他,便是屈原,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郭沫若的戏剧作品《屈原》,走进这位伟大诗人的内心世界。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认识作者,了解作品背景 作者简介: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我国现当代无产阶级文学家、历史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古文字学家。作品有诗集《女神》,历史剧《屈原》等。 背景资料:《屈原》写于1942年1月,正是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半壁河山沦于敌手,国民党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悍然发动“皖南事变”。郭沫若面对这样的政治现实义愤填膺,创作了历史剧《屈原》,以批判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展示了现实世界光明与黑暗、

正义与邪恶、爱国与卖国的尖锐斗争,起到了“借古讽今,古为今用”的作用。 屈原,战国时楚国人。出身贵族,曾做过左徒、三闾大夫。楚怀王时,主张联齐抗秦,选用贤能,但受贵族排挤不见用,遭靳尚等人毁谤,被放逐于汉北,于是作《离骚》表明忠贞之心。楚顷襄王时被召回,又遭上官大夫谗言而流放至江南,终因不忍见国家沦亡,怀石自沉汨罗江而死。其忌日成为后人纪念他的传统节日——端午节。重要作品有《离骚》《九章》《天问》等,对后代文学影响极大。 目标导学二:把握本文写作思路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故事大意,将本文的写作思路梳理完整。 明确:第一部分:诗人呼唤与歌颂风雷电这些伟大的自然力,表达了对黑暗的激愤和对光明的礼赞与向往。第二部分:借指斥神鬼偶像来抨击昏庸腐朽的当权者。 2.阅读课文中的舞台说明,谈谈其作用。 明确:舞台说明为舞台上屈原的动作、形象外貌做了一个必要的交代,为读者理解下文的震天撼地的呼喊做了铺垫。我们可以看到舞台上的屈原是一个坚持真理的爱国者,是一个受到奸佞残酷迫害的形象。 目标导学三:把握本文写作特色 1.文中作者将很多的事物赋予了其他的含义。请同学们归纳一下,作者究竟赋予了这些事物什么特殊的含义?这又是一种什么手法?

2018部编九年级[上册]历史新教材培训心得

初中历史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为期一天的初中历史新教材培训,主要内容是对最新版九年级上册历史教材进行分析。最新的历史教材是教育部版。为我们培训的是天津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侯建新老师和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教师进修学校历史学科教研员张汝华老师。侯建新老师主要从三个方面为我们分析新教材。 一、九年级《世界历史》教材编写总体情况 (一)教材编写的时代背景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的修订(2012年颁布);教材开始进行编写,此后多次修订;2012年划入教育部统一编写修订阶段;2017年秋季开始使用部编版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于2018年秋季开始使用 培养历史核心素养,突出立德树人的责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砥砺家国情怀,激发使命担当;增强人文素养,关注全体学生全面发展。 (二)世界历史教材的体例结构 打破专题编排方式,按时序叙事呈现方式:“点—线”结合体;单元—课——子目;正文及辅助部分。 (三)世界史学科价值 “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可以给人类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智慧。”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 中华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部分,中国历史是世界历史的一部分。只有了解人类的其他文明才能更深刻地认识中华文明,定位中国;而没有中国的世界历史是不完整的历史。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就是不断走向世界的历史,不断认识世界并不断变法图强的历史,全球化时代尤其如此。总之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不能分割。 新一代的青少年要有家国情怀,同时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意识,具有天下情怀,义务教育《世界历史》课程和教师肩负着极其重要的历史责任。历史教师首先自己要有这样的情怀,鲁迅先生曾说:“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仍然可以作为我们世界史学科的座右铭。 二、九年级《世界历史》教材内容重点提示 (一)总体情况 世界古代史;4个单元;时间范围:人类早期文明至15世纪末;古代亚非文明、早期欧洲文明、封建时代的欧洲和亚洲。 世界近代史(部分);3个单元;时间范围:16世纪初至公 元19世纪;经济、制度、新航路、市民阶层、早期殖民掠夺、工业革命、马克思主义等 (二)学习世界历史的要求—课标 通过学习世界古代史,知道主要国家和地区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了解世界古代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辩证地看待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的总体趋势,感悟人类文化的多元性、共容性和发展的不平衡性,认识到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它们创造的文明成就是人类的共同财富;树立民族自信心,同时初步树立起正确的国际意识,培养理解、尊敬、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精华的开放心态。 通过学习,了解世界近代史上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

2018秋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

2018秋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沁园春雪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积累“妖娆、风骚、红装素裹、一代天骄”等词语。 2.感知词中的形象,理解诗人的思路和全词的主旨。 过程与方法 1.联系词作的创作背景,创设情境,理解词作的思想内容,揣摩雪景描写的艺术特色。 2.品味凝练贴切的诗歌语言,领悟深层意蕴,培养欣赏诗词的能力。 3.学习比较阅渎的方法,了解景中藏情,借景抒情,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会词中赞美祖国山河和无产阶级革命英雄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吟诵、品味诗歌。感悟、体察词作的意蕴和情境。 教学难点 丰富想象,领略词作的诗情画意。认识诗人对历代帝王的评论。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北方冬天的雪,纷纷扬扬地飘落,它覆盖着原野、山村、村庄、道路。漫天皆白,玉龙飞舞,引得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诗兴大发。而在不同的人的眼中,雪又有着不同的形象。如在出使边塞的岑参看来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奇丽,在陷身长安对战况和亲人消息不可知的杜甫看来是“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的愁绪满怀,在写景如画的王维看来是“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的闲静……那么,在一代伟人毛泽东的眼中,北国茫茫的冰雪又是怎样的?让我们一起走进《沁园春·雪》! 二、自主预习 1.背景资料 《沁园春雪》写于1936年2月,当时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毛泽东率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后,领导全党展开了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伟大斗争。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同志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观赏风光,面对苍茫大地,胸中豪情激荡,过后写下这首词。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毛泽东同志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其间,柳亚子先生请他写诗,毛泽东同志就把这首《沁园春雪》抄给他,随后《新民晚报》公开发表,迅速在人民当中广为传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和胜利的信心。 2.知识链接 词,又称长短句。一首的字数、句数、段数、韵律、平仄,都有固定的格式,这就是词谱,词人依照词谱填词,词谱的名称叫词牌,比如“沁园春”“虞美人”“水调歌头”等。一首词的一段称为一“阕”。若词有上下两段,就称为上、下阕。本课中,“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词的题目。

2019年部编教材人教版初三语文九年级上册所有生字词

2019年部编教材人教版初三语文九年级上册所有生字词 九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字词成语复习学案 第一单元 妖娆(ráo) 折腰(zhé ) 风骚(sāo) 红装素裹一代天骄(jiāo) 成吉思汗(hán) 喉咙(hóu lóng) 文采嘶哑(sī yǎ)腐烂汹涌黎明坟墓轻灵 丰润沉醉忧戚勃发(bó fā) 娉婷(pīnɡ tínɡ) 鲜妍(yán) 冠冕(guān miǎn ) 呢喃(ní nán ) 红晕(yùn ) 枉然(wǎng) 飘逸(yì) 摇曳(yè) 漫游流盼 第二单元 蛀赦(shè)征引旁骛(wù) 亵(xiè)渎(dú)敬业乐群 断章取义不二法门言行相顾强(qiǎng)聒(guō)不舍 饱食终日言不及义理至易明佝(gōu)偻(lóu) 承蜩(tiáo) 骈(pián)进解剖(pōu) 拣择亵渎(xiè dú)妄想杜绝调和羡慕浪荡精微秘诀(jué)禅师 赃(zāng)物箱箧(qiè) 制裁(cái) 荡然无存琉璃 绸缎(chóu duàn)眼花缭乱惊骇(hài)晨曦(xī)瞥(piē)见劫掠(jié lüè) 富丽堂皇箱箧(qiè)赞誉恍若剪影丰功伟绩贸然 处(chǔ)方典范疲惫不堪彬彬有礼大发雷霆(tíng)随心所欲贤达恪(kè)守书籍遗憾矫揉(jiǎo róu)造作附庸风雅积淀(diàn)箴(zhēn)言妨碍(fánɡ ài)喧哗絮叨(xùdao)尴尬(gān gà)随机应(yìng)变涵养自持汲(jí)取遵循一意孤行自吹自擂(léi ) 扭捏(niǔ niē)作态自惭形秽(huì)广袤(mào) 积攒(zǎn)不知所措宽宥(yòu)憎(zēng)恶蔑(miè)视间不容发(jiān bù róng fà)金戈(gē)铁马游弋(yì ) 形销骨立轻觑(qù ) 濡(rú)养腐蚀挟(xié)持 麾(huī)下菌(jùn)子俯拾即是抽丝剥(bō)茧沧桑露(lù)出 鸠占鹊巢李代桃僵相得益彰要诀(jué) 潮汐(cháo xī ) 坍(tān)塌灰烬(jìn)泥泞(nìng)栖(qī)息地矗(chù)立困厄(è)嘟囔(dū n ang)可望而不可即(jí) 供(gòng)职 将易误的字在下面的横线上写一写: 1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学教案

20曹刿论战 1.了解作者和《左传》。 2.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3.疏通文义,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感受曹刿的军事智慧与仁人之心。 一、导入新课 我们知道,在战争中,人心所向、正确的战略是取胜的两个必要条件。毛泽东“敌疲我打”的防御战术就是受到春秋时期“长勺之战”的启发。今天就让我们回到公元前684年,和与孔子同时代的鲁国史官左丘明一起来见证这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认识作者,了解作品 作者简介:左丘明,姓左丘,名明(一说姓丘,名明,左乃尊称),春秋末期鲁国人。左丘明知识渊博,品德高尚,孔子言与其同耻,太史公司马迁称其为“鲁君子”。左丘明出身的家族世代为史官,并与孔子一起“乘如周,观书于周史”,据有鲁国以及其他封侯各国大量的史料,所以依《春秋》著成了中国古代第一部记事详细、议论精辟的编年史《左传》,和现存最早的一部国别史《国语》,成为史家的开山鼻祖。 作品简介:《左传》也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是儒家经典之一,是我国较早的一本史学著作和重要的文学著作。相传为春秋时期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它记载了公元前722年以后的二百多年间的许多史料。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目标导学二:把握文中常见文言现象 【词类活用】

①神弗福.也(名词用作动词,赐福,保佑) ②公将鼓.之(名词用作动词,击鼓) 【一词多义】 ①故:公问其故.(原因,缘故)故.逐之(所以) ②以:何以.战(凭、靠)必以.信(按照)必以.分人(把) ③之:肉食者谋之.(代词,代这件事) 公与之.乘(代词,代指曹刿) 故克之.(代词,代指齐军) 小大之.狱(结构助词,的) 公将鼓之.(助词,起补足音节的作用) 【古今异义】 ①又何间.焉(古义:参与;今义:隔开,不连接) ②肉食者鄙.(古义:目光短浅;今义:粗俗,低下;轻视,看不起) ③牺牲 ..玉帛(古义:祭祀用的牛、羊、猪等;今义: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放弃或损害某些利益) ④必以情.(古义:诚心;今义:感情) ⑤再.而衰(古义:第二次;今义:又,又一次) 目标导学三:疏通文义,整体感知 1.本文有几条线索?分别是什么? 明确:两条。(1)事件发展的线索(迎战——备战——胜战——评战);(2)人物活动的线索(请见——请问——参战——释疑)。 2.本文可分为几部分?各部分讲了哪些事,请做简要概括。 明确: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先讨论了“何以战”,再记叙了胜战过程,最后评战。

人教版《范进中举》教案

人教版《范进中举》教案 《范进中举》通过范进中举喜极而疯及中举前后生活境遇的变化,深刻揭露和批判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文化教育腐蚀读书人的灵魂,摧残人才及败坏社会风气的罪恶,穷形尽现地表现封建末世的世道人心,对各类市侩小人,进行有力的鞭笞和嘲讽。以下为您带来人教版《范进中举》教案,欢迎浏览! 教学目标: 1、通过分析人物的语言,动作等细节把握人物形象。 2、学习通过对比和讽刺突出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 3、深刻认识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 教学重点: 1、分析范进、胡屠夫等人物形象。 2、深刻认识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 教学难点: 1、理解范进中举反而喜极发疯这一现象。 2、欣赏的讽刺艺术。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语: 同学们请看,这是什么(提问的同时亮出彩)

是的,彩!小小彩。现代社会,多少人凭借它而一夜暴富,改写了命运。在我国封建社会,如果人们希望改写个人命运,实现飞黄腾达的梦想,是不是也凭彩呢?(不是) 的确,大多数人只有凭借参加封建科举考试,凭“中举”才能实现。 今天,我们就借吴敬梓的眼睛,通过范进及其身边人来见证封建科举。 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巨大威力。 二、分析主人公范进 1、提问:课文是怎样描写范进的喜极发疯的过程? 请学生简要复述这一情节。 讨论并归纳:范进喜极发疯的过程可分作四层。 明确:昏厥→疯跑→跌倒→疯走集上 2 提问:课文写范进的喜极而疯说明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在封建社会,读书人一旦中举,那就平步青云。范进末中举前穷愁潦倒,受尽屈辱。中举后,即能吐尽几十年的苦水闷气,从此将身价百倍,富贵荣华。因此,这是范进梦寐以求的,一旦到手,竟喜极而疯。文章着重刻画范进颠狂的丑态,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 3、提问:你认为主人公范进是怎样一个人? 贫困潦倒、唯唯诺诺、逆来顺受、圆滑、虚伪、世故、猥琐懦弱、

【新教材】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生字词

九上生字词 1 沁园春·雪 滔滔妖娆 yāo ráo 折腰 zhé yāo 风骚sāo 天骄 tiān jiāo 风流 2 我爱这土地 嘶哑 sī yǎ汹涌 xiōnɡ yǒnɡ黎明 lí míng 腐烂 fǔ làn 4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轻灵娉婷 pīng tíng 鲜妍yán 冠冕 guān miǎn 呢喃 ní nán 5 我看 丰润rùn 沉醉忧戚 yōu qī勃bó发飘逸yì 漫游流盼摇曳yè 6 敬业与乐业 蛀zhù赦shè禅chán师精微旁骛wù秘诀mì jué羡慕xiàn mù亵渎xiè dú浪荡妄想wàng xiǎng 杜绝调tiáo和断章取义duàn zhāng qǔ yì 不二法门言不及义佝偻承蜩gōu lóu chéng tiáo 强聒不舍qiǎng guō bù shě 断章取义:不顾文章或讲话的原意,孤立地取一段或一句的意思。 不二法门:佛教用语,指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门径。常用

来指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言不及义:只说些无聊的话,谈不到正经的事情。 佝偻承蜩:比喻用心专一就可以达成目标。 强聒不舍:唠唠叨叨说个没完。 7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赞誉 yù恍若huǎng ruò绸缎琉璃liú li 惊骇hài 瞥piē见剪影劫掠 jié lüè赃zāng物制裁cái 荡然无存富丽堂皇丰功伟绩箱箧qiè 荡然无存:形容东西完全失去,一点没有留下。 富丽堂皇:形容建筑物华丽雄伟。也形容场面华丽而盛大。丰功伟绩:伟大的功绩。 8论教养 贸然涵养恪kè守自持汲jí取遵循 zūn xún 箴zhēn言彬bīn彬有礼大发雷霆léi tíng 随心所欲一意孤行自吹自擂léi 矫揉jiǎo róu造作附庸风雅扭捏niǔ niē作态随机应变 彬彬有礼: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 大发雷霆:比喻大发脾气,高声斥责别人。 随心所欲:一切都由着自己的心意,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一意孤行:本谓谢绝请托,坚持自己的主张。后多指不顾客观条件,无视别人的意见,独断专行。 自吹自擂:自己吹喇叭,自己打鼓。比喻自我吹嘘。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部编版)第六单元第22课《范进中举》教学设计

范进中举 教材分析: 《范进中举》是初中语文九年级第三单元的一篇小说。选自我国清代吴敬梓的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课文节选部分主要通过对比手法描写范进中举前后,特别是出榜那一天截然不同的境遇,运用了夸张讽刺等多种手法成功的刻画了范进、胡屠户等形象的丑态与周围各色人等趋炎附势的嘴脸,真实深刻地反映出封建科举制度对人心灵的荼毒。是学生学习如何描写人物的好范文,同时对于提高学生阅读和鉴赏的综合能力、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成才观都有很大帮助。 教学目的: 1、理解分析范进和胡屠户的形象(前后对比)。 2、认识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严重毒害。 3、学习鲜明的对比手法和高度的讽刺艺术。 4、认识封建社会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批判封建社会趋炎附势的 世风。 教学重点: 1、梳理故事情节,从范进中举前后的生活变化认识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 2、了解范进这一形象的典型性,了解作品刻画人物的艺术手法及其作用。 教学难点: 品味小说的语言,领略古小说的讽刺艺术的魅力。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设计: 高明的《琵琶记》里有这样一句诗:“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大家看是什么意思呢?(早晨还是耕种在田的乡野村夫,晚上已经平步青云,登堂入室拜见帝王,贵为人上。) 是什么有如此大的神力能让人的生活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科举制度。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考中举人的范进的生活变化。板书课题:《范进中举》。 二、指导预习

1、要求: (1)了解作者吴敬梓。 吴敬梓,清,字敏轩,号粒民,晚年又号文木老人,安徽全淑人。代表作《儒林外史》。 吴敬梓出生于一个科甲鼎胜的缙绅世家,其曾祖父和祖父两代人中,共出了六名进士,包括一名榜眼,一名探花。由于家族的影响,吴少时曾热中于科举,早年入学为秀才,二十九岁时参加乡试,却因“文章大好人大怪”而遭黜落。他虽曾发奋制艺,但科举并未成为他对人生的唯一追求。读书生活使他显露出孤标脱俗的叛逆个性。特别在他嗣父母及生父去世后,近房中不少人觊觎遗产,使吴得以认清科甲世家的虚伪和卑劣。吴由愤世嫉俗激发为纵情背礼,放浪形骸,大肆挥霍遗产,不上十年,就将遗产消耗一空。经历了由富贵到贫贱的不平常变化后,他饱尝了世态炎凉,体察到士大夫阶层的种种堕落与无耻。看清了青王朝统治下政治的腐败与社会的污浊。正因为吴的个人经历,使他了解儒生的生活和精神状态,故写下了著名的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2)背景了解 范进,是清朝小说家吴敬梓的小说《儒林外史》中一个特色鲜明的人物。“范进中举”这个片段选自第三回“周学道校士拔真才,胡屠户行凶查捷报”。小说描写广东学道周进,上任后在广州主考两场生员,然后主考南海、番禺两县的童生考试,其中就有范进。范进当时已是54岁了,从20岁就开始应考到54岁,他整整考了35年。当花白着胡子的范进坐在考场里时,引起了周进的怜悯,因为范进与自己的遭遇非常相似。周进最初考了许多年连童生也没有考上,最后他做生意的一个朋友替他捐钱买了一个秀才的资格,他才得以考上举人,最终考上进士。正因为如此,他对范进格外关照,让范进在童试中考上第一名秀才。范进紧接着参加了乡试,没想到在乡试中考了第七名,中了举。范进一时承受不住这么巨大的刺激,竟至于疯癫起来,课文主要就是表现这一部分情节。 (3)《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 《儒林外史》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讽刺小说,计五十五回,课文节选第三回的后半回,原题是“周学通校士拔真才,胡屠户行凶闹捷报”。 “儒林”指读书人这一阶层。《儒林外史》全书正是以封建知识分子为主要对象,描写他们的生活和精神状态。书中人物,大都有当时真人真事为影,全书

部编教材九年级上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部编教材九年级(上)语文期中考试 试题卷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19分) 1.看拼音写汉字。(4分) 只有书籍,能把辽阔的空间和màn( )长的时间浇灌给你,能把一切高贵生命早已飘散的信号传dì( )给你,能把无数的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昧和丑lòu ( )一起呈现给你。区区五尺之躯,短短几十年光阴,居然能驰chěng( )古今,经天纬地,这种奇迹的产生,至少有一半要归功于阅读。 2.古诗文默写(9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2)因思杜陵梦,______________________。(温庭筠《商山早行》) (3)爱上层楼,_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4)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表明自己远大的政治抱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用典故抒发自己长期被贬的心境、物是人非的感慨。 (6)《行路难》(李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比喻的方法道出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 3.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6分) (1)选出文学常识表述正确 ..的一项()(2分) A.艾青,原名蒋正涵,号海澄,浙江金华人,诗人。代表作有《大堰河——我的保姆》《光的赞歌》等。 B.《我看》作者穆旦,原名查良铮,是“新月派”的代表人物。 C. 《论教养》作者利哈乔夫,是德国学者,作家。他生于圣彼得堡,目睹了十月革命。 D.雨果是英国作家,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阅读《水浒传》,完成(2)(3)小题。 (2)将下面《水浒传》的目录补充完整:(2 分) ①梁山泊林冲落草,汴京城卖刀 ②浔阳楼吟反诗,梁山泊戴宗传假信 (3)《水浒传》中的经典人物形象一直备受喜爱,人们用多种艺术形式来再现他们的精神风貌。下面是有关《水浒传》的一段京剧唱词: 当年关西把人伤, 五台山上改僧装。 醉打山门把祸闯, 师父荐某到此方。 老方丈对我来言讲, 他言说,紧提防,菜园里面有强梁。 请结合《水浒传》中相关情节,说说这段唱词的人物是怎样的一个人,并写出与之相关 的故事情节。(2 分) 二、现代文阅读(21 分) (一)小偷、车夫和老头①(13) 萧红 木柈②车在石路上发着隆隆的重响。出了木柈场,这满车的木柈使老马拉得吃力了!但不能满足我,大木柈堆对于这一车木柈,真像在牛背上拔了一根毛,我好像嫌这柈子太少。 “丢了两块木柈哩!小偷来抢的,没看见?要好好看着,小偷常偷柈子……十块八块木柈也能丢。” 我被车夫提醒了!觉得一块木柈也不该丢,木柈对我才恢复了它的重要性。小偷眼睛发着光又来抢时,车夫在招呼我们: “来了啊!又来啦!” 郎华招呼一声,那竖着头发的人跑了! “这些东西顶没有脸,拉两块就得啦吧!贪多不厌,把这一车都送给你好不好?……”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案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阅读分析能力;表达能力;辨析能力。 2、过程与方法:了解本文通过对一棵小桃树生长过程的描写来表现它的特点以及凭借小桃树的形象寄托感情理想的写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坚强不屈,用于和困难作斗争的勇气。 教学重点: 1.了解本文通过对一棵小桃树生长过程的描写来表现它的特点以及凭借小桃树的形象寄托感情理想的写法。 2.培养学生坚强不屈,用于和困难作斗争的勇气。 教学难点: 1.托物言志的写法和作者抒发的情感。 2.课文赞美小桃树顽强的生命力寄寓着什么深刻含义。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课课时:一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作者图片:同学们,认识这个人吗?他叫贾平凹,凹这个字在普通话里念ao,如凹凸不平,但在北方方言和这位作家的名字里念wa。来,一齐读他的名字。我们曾经学过他写的《太阳路》。今天再来我们学习他的另外一篇文章——我的小桃树。 二、夯实基础 (一)字词过关 伫(zhù)孱(càn)嵬(wéi)懊丧(ào)执着(zhuó)矜持(jīn)猥(wéi)琐 (1)伫立:长久地站立。 (2)生灵:生命。 (3)孱头:软弱无能的人。 (4)矜持:拘谨,拘束。 (5)踏青:清明前后到郊外去游玩三步。

(6)垂垂暮老:形容像老人一样没有生气。 (7)楚楚:较弱柔美。 (8)猥琐:(容貌、举动)庸俗不大方。 (9)祸不单行:表示不幸的事接连发生。 (10)灼灼:形容明亮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桃花繁盛明丽的样子。(二)作者简介 贾平凹,1952年2月21日生于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棣花镇,当代作家。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197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1982年发表作品《鬼城》《二月杏》。1992年创刊《美文》。1993年创作《废都》。1997年凭借《满月儿》,获得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2003年,先后担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文学院院长。2008年凭借《秦腔》,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2011年凭借《古炉》,获得施耐庵文学奖。 (三)背景介绍 1976年,为期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终于结束,在这十年期间,无数被时代耽误年华和奋斗机会的青年人开始反思,开始追求。作家贾平凹在这个大的时代背景下,托物言志,以“小桃树”的形象来象征文革中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通过它坎坷的出生、成长到迷茫和看到希望的描述,反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 1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1.了解作者及其诗歌创作背景。 2.了解本文修辞的特点,理解诗歌中众多意象的含义。 3.感悟诗人的爱国之情,激发爱国热情,树立报国之志。 一、导入新课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的面貌可谓焕然一新:被人称赞的新中国四大发明,为人赞叹的大国外交,具有活力的中国自主创新。如果让我们用一个形象来形容今天的中国,朝气蓬勃的青年或美丽动人的姑娘都甚为恰当。然而,在改革之初,面对她的伤痕累累,面向全新的希望,她在人们心中会是怎样的形象呢?今天,让我们走进舒婷的诗歌中感受一下。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认识作者,了解背景 作者简介:舒婷,1952年出生于福建省漳州市石码镇。祖籍福建泉州,后一直生活在厦门。著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散文集《心烟》。她的诗被译成多国文字,介绍到德国、法国、美国、荷兰、日本等多个国家,是新时期以来最受青年欢迎的诗人之一。 写作背景:《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发表于1979年7月,即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第一个年头。诗人把压抑中释放出的热情化作对祖国新兴的讴歌。 目标导学二:赏析意象,把握诗歌情感 1.反复朗读诗歌。 2.第一节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蕴含和象征了哪些社会内容?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明确:意象:“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滩上的驳船”。“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两个意象,象征祖国的贫穷落后和长期停滞的生产力;“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滩上的驳船”几个意象,进一步概括了祖国的饥馑、闭塞和百废待兴的状况。总之,第一节主要写祖国母亲贫穷落后的历史和种种沉重的负累。作者以诸多落后以及沉重的意象表达了自己深沉、悲痛的感情。 3.第二节主要写了哪些内容?它的作用是什么?作者的情感有何变化? 明确:第二节通过直抒胸臆来描写祖国的过去,表明祖国的“贫困”“悲哀”,这也是对第一节中诸意象的诠释,长期潜伏蜗行于黑暗的隧道里固然是贫困,而船的纤绳深深勒进肩脖则是悲哀。同时又用“‘飞天’袖间”的“花朵”象征着希望。这一节正是起着过渡的作用,从“贫困”“悲哀”过渡到希望之中。作者在此处的情感与第一节是一以贯之的,仍旧带着深沉与悲痛,但其中又带着一股看向历史的自信与看向未来的希望。 4.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赏析第三节,说说第三节中的意象有怎样的象征意义。通过这些意象,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怎样的变化? 明确:意象:“神话的蛛网”“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挂着眼泪的笑涡”“雪白的起跑线”“绯红的黎明”。“神话的蛛网”象征束缚生产力发展,钳制思想解放的专制统治和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