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地貌发育演化研究的空代时理论与方法_黄骁力

地貌发育演化研究的空代时理论与方法_黄骁力

地貌发育演化研究的空代时理论与方法_黄骁力
地貌发育演化研究的空代时理论与方法_黄骁力

地理学报ACTA GEOGRAPHICA SINICA 第72卷第1期

2017年1月V ol.72,No.1January,2017

地貌发育演化研究的空代时理论与方法

黄骁力1,2,3,丁浒1,2,3,那嘉明1,2,3,汤国安1,2,3

(1.南京师范大学虚拟地理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23;2.江苏省地理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协同

创新中心,南京210023;3.江苏省地理环境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南京210023)

摘要:地貌的发育在特定的条件下往往呈现空间分布上由“新”至“老”的过渡,据此,对地貌类

型与特征在空间上的序列采样,即可为研究某种地貌的个体发育提供基本依据。该方法即为

地貌学研究中的空代时。本文首先介绍了空代时方法产生的背景与基本概念。分析了近年来

空代时方法应用于河流地貌、构造地貌、河口海岸地貌等不同地貌类型演化过程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明确了空代时方法在地貌学研究中的适用条件、影响因素及分类体系,并提出了

地貌学空代时的研究范式。本文认为今后的研究工作一方面应充分利用海量的地理空间数

据,运用空代时方法研究多种空间尺度下的地貌演化的问题;另一方面,应结合现有的物理机

制和统计规律,构建集形、数、理一体化的地貌演化模型。

关键词:地貌学;地貌发育;空代时;研究范式

DOI:10.11821/dlxb201701008

1引言

地貌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形态、成因、分布特征及其发育规律的科学。其中,对地表形态、成因及分布特征的研究主要是在空间维度上进行的,主要目的是对现今地球表面的起伏形态进行科学的认知与描述,在此基础上考察其成因机制,并进行相应的类型与区域划分;而对地貌发育及演化的研究,则更多是从时间维度上展开的。主要目的是探究地球表面形态的发生、发展规律,反推历史时期地貌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及特点,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地貌预测。可以说,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只有明确了“现在”,才能更加科学地了解“过去”,预测“未来”。由于地貌单元,特别是大型地貌单元的形成,往往需要经历相当长的地质历史进程,因此,基于现有的科学技术条件,并不能对其发育过程进行完整的观察与认识。以黄土高原为例,虽然一场暴雨过后,在黄土坡面上能够观察到纹沟、细沟等微地貌的产生与变化,但是,形成整个黄土高原这样一个塬、梁、峁等正地形与千沟万壑的负地形共存的巨型地貌单元,则历经了几十万年、甚至百万年之久。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众多地理学家分别从多种角度,对不同类型的地貌演化过程及发育规律进行了深入的探索。研究方法主要有:①从地质历史的角度,基于地层的叠覆关系,借助测年技术、探地雷达等方法,对历史时期的地貌形态进行复原[1-3]。该种方法收稿日期:2016-07-04;修订日期:2016-11-18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71389,41601411)[Foundation: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41671389,No.41601411]

作者简介:黄骁力(1990-),男,浙江宁波人,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DEM 数字地形分析。E-mail:xiaoliray@https://www.sodocs.net/doc/4e14467402.html, 通讯作者:汤国安(1961-),男,浙江宁波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地理学会会员(S110003080M),主要从事GIS

空间分析及DEM 数字地形分析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E-mail:tangguoan@https://www.sodocs.net/doc/4e14467402.html,

94-104页

1期黄骁力等:地貌发育演化研究的空代时理论与方法

95依赖于可信的地质年代数据和环境考古资料,且只在沉积环境保存相对完好的局部地区适用;②以地貌过程内部物理机制或样本统计数据为基础,建立地貌发育的物理学模型或经验统计模型[4-10]。其中,物理学模型具有复杂的边界条件,在地貌研究领域内定义边界条件要比物理研究领域中规定的理想状态困难得多,而统计学模型获得的只是复杂地貌过程的频率和趋势,缺乏对具体空间分异特征的刻画与描述;③借助多期的历史地图、遥感影像等观测资料,进行地貌变化的反演和预测[11-14]。然而,由于现代对地观测技术出现仅百余年,所得结果的时间尺度往往相对较短;④基于力学相似性和异构同功原理,在室内或室外试验场所进行的尺度相对较小的地貌物理模拟试验[15-19],如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的基于人工降雨侵蚀设备(Rainfall Erosion Facility)的坡面侵蚀过程实验。这种方法由于模型与原型的时间与空间尺度相差较大,导致所设置的力学条件及边界条件无法完全真实地还原地貌原型的变化过程。上述都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对地貌演化研究工作的深入。

值得注意的是,地貌的发育在特定的条件下往往在空间分布上呈现由“新”至“老”的连续过渡。例如在黄土高原重点水土流失区中,由于地质构造、降雨强度、植被条件以及地表组成物质的综合作用,出现黄土沟壑侵蚀由北向南方向呈现从剧烈、到中度、再到微弱的空间分布格局,这在相当程度上也可视为该地区的侵蚀地貌发育进程的时间序列再现。因此,如果遵循一定的规律,对地貌类型及其特征进行空间上的序列采样,即可为研究某种地貌的个体发育进程提供基本依据。该方法即为地貌学研究中的空间代替时间(space-for-time substitution),简称空代时。

早在19世纪,德国物理学家Boltzmann即提出了气体分子运动论[20]。该理论认为,在经典的牛顿力学体系下,就单一气体分子而言,该分子在空间中的运动存在3个自由度,即上下、左右、前后。根据它的运动方向,就可以确定其运动速度、轨迹等,以此来描述该粒子的运动状态。而对于一个由大量粒子组成的总体来说,个体分子的自由度的量超出了可计算范围,经典力学已无法描述整个总体的运动状态。而事实上,为了认识热现象的规律,无需了解其中每一个分子在每一时刻的运动状态,而只需要研究该总体的宏观运动规律,用概率论的方法来描述总体的平均行为。“各态遍历性”(ergodicity)的概念就是用来刻画粒子的空间分布状态的,即在足够长的时间内,单个粒子运动服从平稳随机过程,其在某一空间中的分布状态等同于某一时刻由大量粒子组成的总体在该空间中的分布状态。这一革命性的理论随后发展为统计物理,成为近代物理学的开端。而后,该理论首先被引入到生态学中,用来研究长时间尺度的生物群落演替[21]。其基本思想是,在控制除时间以外的其他生态因子,尤其是气候因子和土壤因子尽可能保持稳定的前提下,基于群落发展的相对差异,将同一空间下的群落按时间进行排序,以此来推测生物群落的演替过程。随后,由于地貌演化与群落演替在表现形式上的相似性,这一思想又被一些地貌学家运用到地貌演化的研究中[22-23],经历了从隐式研究到显式研究的过程,最终由美国著名地貌学者Schumm于1965年提出了地貌学空间代替时间方法[24](space-for-time substitution in geomorphology)。

在地貌学中,空间代替时间是指通过比较不同发育年龄及不同发育阶段的相似地貌体,推测地貌的长期演化过程。其理论依据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对空间过程的研究和对时间过程的研究是等价的。如果在缺乏足够的时间序列数据支撑下,可以认为地貌形态在空间上的分布状况能够代替该区域地貌在时间上的演化过程,即地貌在发育过程中具有时空演替的现象。需要指出的是,地貌学空代时作为一个科学术语,不同学者因各自的理解差异对名词本身也有不同的表述,其中就包括了遍历性推理(ergodic

地理学报72卷96

reasoning)、时空相似(space-time analogue)、时空转换(space-time transformation)、位置代替时间(location-for-time substitution)和空间代替时间(space-for-time substitution)等。这些名词虽然在字面表达上不尽相同,但它们的实际含义均是以地貌区域状况来替代该区域地貌的发育特征,本质并无差别。因此,为求统一,本文以下均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空代时)这个表述。本文首先将详细介绍前人运用空代时的方法对构造地貌、河流地貌、河口海岸地貌等不同地貌类型的演化规律的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地貌学空代时方法的适用条件、影响因素、基本类型及研究范式,以期为地貌发育过程和演化机理的研究提供借鉴。

2基于空代时方法的地貌演化研究现状

2.1构造地貌

经典的地貌旋回理论认为,一个完整的地貌演化周期就是从构造运动所产生的褶皱和断块山的上升开始的。事实上,该理论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空代时的基本思想。Davis[25]将地貌的发育分成幼年期、壮年期、老年期,各个时期地貌的发育具有不同的地貌学特征并在空间上表现出一定的分异规律;Stolar等[26]基于数字高程模型分析了台湾岛地形稳定态特征。由于台湾岛的弧陆碰撞由北向南传播,导致沿碰撞传播方向分布的主要流域的形态特征呈现渐进变化,根据空代时的思想,这种空间上的渐进变化分布可以代表流域对于弧陆碰撞的响应在时间序列上的发育特征。通过对32个流域及河流纵剖面的形态分析,表明在台湾岛最南部向北约100~125km处存在一个地貌过渡带,该过渡带以南,流域地貌形态随距离而变化,而在过渡带以北则相对稳定,这也反映了地貌过渡带以北地区已进入稳定态阶段;Hilley等[27]运用空代时的方法,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卡里索平原上40个不同流域的地形特征及侵蚀产沙特征在空间上的分布,代表它们对于圣安德烈斯断层抬升作用的响应。研究表明,递进变形和岩石隆升使河流陡度和流域地势增加。当隆升停止,主河道纵剖面的下凹度增加,导致边坡迅速后退。

由于构造运动的非匀速性、幅度与规模的差异性,导致地貌形态呈现逐渐过渡的现象,这也为利用空代时的方法研究地貌演化提供了基础。

2.2河流地貌

对于河流地貌发育过程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研究河道形态的变化上,包括从河流上游至下游的纵剖面形态及河谷横剖面的形态。Kiribride等[28]以新西兰南阿尔卑斯中部山脉现今山谷形态的空间序列来代表其演化阶段,研究了外营力由历史时期的河流作用为主导转变为现今的冰川作用为主导的过程中地貌形态的演化过程;张欧阳等[29]运用空代时方法分析游荡河型造床实验过程中,河型的时空演替和复杂响应现象。不仅证实了自然模型实验过程中,河流的时、空演替过程是可以互相代替的,而且提出了河床质中径、河宽、平均水深、宽深比、曲率、比降和消能率等河床要素的时空相似;张俊勇等[30]结合对概化水槽实验的分析,给出了河流自然实验时效的定义、实质及影响因素,并借助空代时方法,分析了该理论在时效验证中的可行性;此外,张俊勇等[31]又在前述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实测资料,运用空代时方法分析研究了汉江上游丹江口水库兴建后汉江下游河流再造床过程的时空演替现象,其分析表明,河流再造床过程在冲刷延展、河床粗化、含沙量及其特征、岸滩侵蚀以及河型变化等方面具有较为典型的时空演替现象;Hiroyuki等[32]选择了日本富山县某条河流的19条谷边坡剖面线,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和大

1期黄骁力等:地貌发育演化研究的空代时理论与方法

97比例尺地形图判读,获得了剖面线的高程数据,进而利用空代时方法并结合已知的跌水后退速率,定量推测了历史时期河流谷边坡的后退速率以及倒石堆的生长速率;Fryirs等依据形态的不同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地区某条河流选择了4个河段,利用空代时的方法重建了该河流的历史变化范围和演化轨迹,并以河流演化图(River Evolution Diagram)的形式进行科学的表达[33-34]。

可见,无论是自然界中的真实河流亦或是试验场中的概化水槽,不同学者均以河道从上游至下游不同空间位置的河段组成的序列来代表河流整体的演化规律。研究所得到的结果也显示,河流的形态特征及泥沙特征都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时空演替的特性。

2.3河口与海岸地貌

河口海岸属于浅水海域,处于陆海交互地带,所受动力因素复杂多变,呈现出与陆地河流地貌截然不同的特征。为了研究美国大西洋陆架边缘的深水峡谷体系的成因及演化规律,Twichell[35]和Farre等[36]分别利用旁侧声呐所得到的海底地形数据,运用地貌学空代时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峡谷头部及边坡后退坍塌的演化模型。在该模型中,代表发育初始阶段的边坡陡峭的峡谷,最终发育为切入陆架坡折的发育成熟阶段的峡谷。同时,采用形态-成因相结合的研究思路,又将该区域的深水峡谷体系分为陆架侵蚀型峡谷和陆坡限制性峡谷;Leyland等[37]利用野外调查以及遥感影像获得的经验数据,发展了一种海岸下切水道演化的概念模型。该模型基于一组形态参数和相关的过程分析,确定了海岸下切水道的一系列的演化阶段;Aaron等[38]利用多波束测深技术和原位观测的方法,获得了伊比利亚半岛东部埃布罗陆架边缘深水峡谷—河道体系的地形数据及泥沙沉积数据。以研究样区内6条具有不同深泓线长度的峡谷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形态学建立了深海峡谷与河道体系的演化模型。该模型显示,与陆地上的河流类似,深海峡谷在发育初期同样会经历快速下切的阶段。同时,该模型所得到的结果与已有的深海峡谷体系演化模型(上游侵蚀模型和下游侵蚀模型)得到的结果非常相似,证明了地貌学空代时的方法在被动进积型陆架边缘的深海峡谷—河道体系的演化重建中的适用性。

作为陆地沉积物由浅水至深水搬运的重要通道,发育于大陆边缘的深海峡谷一直是地貌学家研究的热点。近年来,随着旁侧扫描声纳、海底锚系、地震技术及深水钻探技术的发展,使得研究者们能够以更加精细的视角来研究深水峡谷体系的形态特征和成因演化规律。研究结果也显示了深水峡谷与陆地峡谷在发育模式上的相似性,以及发育过程中的时空演替性。

纵观已有的研究,地貌学空代时方法最初作为一种地貌学假说而被提出,近年来随着对地观测技术的进步以及数据获取手段的逐渐丰富,众多学者已经在多种不同的地貌类型区证实了地貌发育过程中具有的时空演替现象,并基于空代时的方法发展了一系列的地貌演化模型。然而,作为一种被学界初步认知的研究方法,还有诸多亟待深入研究的科学问题:尚未系统了解地貌演化过程中时空演替的成因机制,尚不明确地貌学空代时方法的适用条件及影响因素,尚未提出基于空代时方法的地貌演化基本研究范式,也正是因为如此,地貌学空代时方法尚不能成为地貌学的基础理论;此外,由于实验样区本身的限制,基于空代时方法的地貌演化研究所涉及的空间范围往往较小,还未在较大的尺度上验证空间代替时间在地貌发展过程中的正确性;研究所得到的地貌演化模型多为定性描述的概念模型,且普遍缺乏模型的评价过程。因此,如何在基于空代时的方法得到的模型中嵌入基于样本数据的经验统计模型和基于物理过程的系统动力学模型的结果也将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地理学报72卷98

3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

3.1地貌学空代时方法的基本原理

研究理论与方法的相互借鉴是现代科学研究的总体趋势。空代时方法最初源于统计物理学中的各态遍历性,而后被引入生态学与地貌学研究中,并在大量研究中证实了其正确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事物发生发展的普遍规律。

众所周知,地貌学的研究对象是地表存在的各种地貌体,它们是内外营力综合作用下不断发展与演化的产物。因此,地质营力(包括内营力和外营力)是决定地貌特征的主导因素。当一个或几个地质营力在一定范围内持续作用足够长的时间后,地表即可形成该地质营力所控制的特定的地貌形态。另一方面,该范围内地表物质组成也对地貌的演化有重大影响。所以,地貌G可以看成是地质营力A、物质M和时间T组成的函数,即:

G=F(A,M,T)(1)该函数F的内涵即该种地貌类型的发育模式,其中任一自变量的变化都会导致地貌形态发生改变,同时,多个不同自变量组合关系对应着不同的地貌类型。以黄土地貌为例,发育模式F可视为黄土的堆积与侵蚀过程A,不同抗侵蚀能力的土壤M和演化时间T 综合作用的结果。

由(1)式可知,假设控制内外营力、原始地形和物质组成不变(或近似不变),随着时间的变化,地貌将表现出不同的形态特征,进而不同的地貌形态特征可以反映该地貌体的发育演化时间,即:

(G)(2)

T=F-1

t

由于现实世界中地球表面的地貌内外营力、原始地形和物质组成必然存在一定的异质性,但是,若能得到在一定范围其他各要素较为相似一致的一组空间形态序列(G1,G2, G3,…G n),即可视为该地貌体的随着时间变化的演化序列。同样以黄土地貌为例,若在黄土堆积厚度、降雨侵蚀力、黄土下伏古地形以及土壤类型均较为一致的条件下,能够找到一组不同发育时间的黄土沟壑,即可将该黄土沟壑空间形态序列视为在上述条件综合作用下的黄土沟壑发育演化序列。

类似地,若发育时间、地质营力的差异在某一区间内,可将地貌形态视为随地表物质变化的函数,因此,不同的地貌形态特征可以反映该地貌体受地表物质的控制关系,即M=F m-1(G),同理,控制其他变量不变,也可找到内外营力、原始地形的对应关系。通过分析空间地貌形态序列G与时间序列T的变化关系,进而反演得到某一地貌类型的发育演化模式,即地貌学空代时方法的基本原理(图1)。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各态遍历性需要服从平稳随机过程,因此,在进行地貌发育的时空代换之前,应当首先保证该种地貌具有朝着某一方向长期演化的趋势,也即函数G=F(A,M,T)随着t的变化呈现单调变化(或近似单调)的特征,否则会导致基于空代时的方法得到的地貌发育模式与真实的情况大相径庭(图2)。

3.2地貌学空代时方法的基本类型

按照一定的科学原则与依据对研究对象进行类型划分,是深化对事物认知与理解的重要手段。本文从地貌发育的本质特征入手,以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以及可表达性为原则,从时空演替的成因机理、分析过程中的空间尺度以及模型的表达方式3个角度,对地貌学空代时方法进行类型划分。

3.2.1基于成因机理分类根据形成地貌发育时空演替现象的成因机理,划分为内营力差

1期黄骁力等:地貌发育演化研究的空代时理论与方法异为主型、外营力差异为主型、地表组成物质差异为主型和发育时间差异为主型(表1)。

3.2.2基于分析尺度分类地貌的演化通常具有不同的空间与时间尺度,不同空间尺度下的地貌过程对应着不同的时间尺度。因而,将空间变量转化与代换为时间变量的过程中必然首先涉及到空间尺度选择的问题。基于分析尺度的地貌学空代时方法类型可划分为坡面尺度空代时、局地尺度空代时以及区域尺度空代时。

表1

基于成因机理的地貌学空代时方法分类Tab.1The classification of space-for-time substitution based on landform forming process 类型内营力差异为主型外营力差异为主型组成物质差异为主型发育时间差异为主型

基本特征地貌发育的空间差异性主要由地壳运动的幅度和规模的空间差异性导致,其所涉及的空间尺度往往较大。由于降雨、风力等外动力的空间差异,导致所塑造的地貌特征在形态、类型与组合上亦出现与之对应的空间差异性。地表的各种岩石因其矿物成分、硬度、交接程度、水理性质、结构与产状不同,其抗外力剥蚀的能力常表现出很大差别,形成地貌类型或地表形态的空间差异性。在其它地貌形成作用相似的情况下,发育时间越长,同

一种地貌将显现出更为“年长”的形态与类型特征。典型案例

由于地壳抬升幅度的不均一性,导致局部地

区流域地势产生显著的空间差异

在黄土高原重点水土流失区,在地表物质组

成和下伏基岩类型相对一致的某些区域,由

于降雨侵蚀力的空间变化,导致黄土地貌的

分布在这些区域呈现出相应的变化

软硬相间分布的岩石在水平方向上常导致河

谷盆地与峡谷相间分布,在垂直方向上则形

成陡缓更替的阶状山坡

由于板块碰撞沿某一特定方向传播,导致在

碰撞传播方向分布的流域地势呈现渐进变化图1地貌学空代时方法的基本原理示意图

Fig.1Schematic diagram of space-for-time

substitution

图2地貌发育模式的函数表达示意图

Fig.2Functional diagram of geomorphic evolution 99

地理学报72卷100

以黄土地貌为例,坡面尺度可以对应黄土坡面上细沟、浅沟的发育过程;局地尺度对应黄土小流域中不同级别切沟与冲沟的发育过程;而区域尺度则对应同一发育模式下,不同空间位置黄土小流域的发育过程。

3.2.3基于模型表达方式分类在得到了地貌演化的时间序列后,需要对其演化模式进行科学的表达。基于模型表达方式的类型可划分为对地貌发育过程的定性描述、对地貌发育规律的定量表达以及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表达方法。

定性描述主要依据研究者的直觉、经验或根据地貌实体的过去和现在的延续状况及最新的信息资料,对地貌现象的性质、特点和发展变化做出判断,通常运用自然语言或图形化语言进行表述,它既有可能是在对某一地貌现象认识的初级阶段,对于该现象的简单描述,也有可能是在深入研究地貌现象后对其进行的规律性总结;定量表达往往是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之上,通过数理方法,对地貌现象进行定量化的描述与表达;在实际分析中,往往通过定性与定量分析的有机结合来实现研究目标。其中,集“形”、“数”、“理”为一体的地学信息图谱方法,可发挥重要的作用。

3.3地貌学空代时研究范式的思考

系统论观点认为,事物都是由要素所构成的系统,其整体性能大于部分之和,且系统是不能还原、自动演进的。作为地貌系统的组成部分,地貌实体在空间上具有不同的延展性和衰变性,而在时间上则具有历史的记忆性和继承性。同时,由地理学第一定律可知,在一定尺度下的地貌具有其时空相似性。以上均是利用空代时方法进行地貌演化发育研究的理论基础。地貌学空代时不仅仅是一种研究方法,更应升华为一种理论乃至研究范式,从而扩展地貌学研究的方法与理论体系。

科学范式被认为是科学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是科学体系的基本模式、基本结构与基本功能[39]。简而言之,它是科学研究群体针对某一领域开展研究时所要共同遵守的准则。研究范式可以用来界定什么应被研究、什么问题应被提出、如何对科学问题进行质疑与解释[39-40]。从这个角度出发,地貌学空代时研究范式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全面比较和分析一定空间尺度内,不同发育年龄、不同发育阶段的一系列相似地貌实体,推测地貌综合体的长期演化过程。此外,①从本体论角度,地貌学空代时研究范式应遵循一定的理论假设,即地貌体应具有相对一致的演化方向、相对一致的空间尺度以及相对一致的营力条件。②从认识论角度,系统科学观点认为,不同地理事物以及地理现象之间是相互关联的。通过分析各地貌体的形态特征、结构特性等,需要充分厘清:这些地貌实体具有什么样的显性关系?其形态和结构特点具有怎样的层次性和尺度关系?又具有怎样的时空特征?地貌个体的差异性如何系统揭示地貌综合体的整体发育态势?这些问题都是地貌学空代时理论需要研究和探讨的。此外,地貌总体的空间尺度和所要推测的地貌演化时间尺度都会影响推测的精度。一般来说,地貌总体所涉及的空间尺度越大,演化推测的时间尺度越长,所引入的干扰因素就越多,基于空代时方法所建立的地貌演化序列的可信度就越低。③从方法论角度,空代时的研究方法常利用遍历性指(ergodic indicator)来表示研究对象在空间序列以及时间序列上的变化特征。不同于在生态学研究中将物种组成、物种优势度、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等作为遍历性指标,在地貌演化的研究往往以距离、位置、地貌的维度或复杂度等形态测量参数作为遍历性指标。近15年来,随着遥感、地理信息技术以及其他数据获取方法的迅速发展,使得研究者们能够用精确的定量化指标来表达地貌的演变特征,以进行更加严格的时空统计检验。同时,地学信息图谱作为地理信息科学的一种研究理论与方法,将其引入地貌学空代时研究范式,有助于厘清地貌发育演化“形”、“数”、“理”的全局关系。

1期黄骁力等:地貌发育演化研究的空代时理论与方法简言之,利用地貌学空代时研究范式进行科学研究可概括为两个阶段(图3):①分析阶段。确定该种地貌是否具有朝着某一方向长期演化的趋势,其次明确研究对象的空间尺度,确定在该尺度下的地貌形成作用,包括内外营力、原始地形、地表物质组成等,在此基础上,按照相对一致的地貌形成作用确定地貌总体。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地貌体是否具有同一方向长期演化趋势,以及是否具有相对一致的地貌形成作用,是利用空代时理论进行地貌学研究的前提。②集成综合阶段。根据具体子地貌体的特点,确定以一系列不同形态特征的地貌个体作为其时间序列的真实代表,并以模型化或图形化的语言进行科学合理地表达,对地貌总体的发育过程进行综合系统地呈现。

4结论

地貌学的重要科学命题之一即探究地球表面形态的发生、发展规律。空代时方法基于各态遍历性假设,是研究某种对象在时间序列上的变化特征的一种重要方法手段,被广泛地应用于生态学、地貌学等领域。空代时作为一种科学研究范式,在不同的学科应用中具有一定的共性特征,即通过特定的遍历性指标,采用统计学方法,反演出系统的时空演化过程。而该方法应用于特定的学科,又具有一定的个性差异。本文提出了地貌学空代时方法的适用条件、影响因素及基本类型,以期为地貌发育过程和演化机理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地貌学研究的其中一个重要手段就是类比分析,外界条件相似的不同区域的地貌,以及相同地貌类型所指示的相似外界条件之间的类比,都为地貌发育规律的认识提供了

有效的手段。而地貌学空代时方法则另辟蹊径,是一种在时间和空间序列发展趋势上相

图3地貌学空代时研究范式基本框架图

Fig.3Frame diagram of paradigm of space-for-time substitution in geomorphology 101

地理学报72卷102

互演替、相互预测的方法。随着今后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地貌学空代时方法通过与遥感图像处理、数字地形分析和地学信息图谱等研究方法相结合,有望完善其基本研究范式,更加深入地理解地貌发育演化的过程与机理。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Xiong LiYang,Tang Guoan,Li Fayuan,et al.Modeling the evolution of loess-covered landforms in the Loess Plateau of

China using a DEM of underground bedrock surface.Geomorphology,2014,209(3):18-26.

[2]Yuan Baoying,Ba Teer,Cui Jiuxu et al.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ully development and climatic changes in the Loess

Yuan region:Examples from Luochuan,Shaanxi Province.Acta Geographica Sinica,1987,42(4):328-337.[袁宝印,巴特尔,崔久旭,等.黄土区沟谷发育与气候变化的关系(以洛川黄土塬区为例).地理学报,1987,42(4):328-337.] [3]Zhang Wei,Fu Yanjing,Liu Beibei,et al.Geomorphological process of late Quaternary glaciers in Kanas River Valley

of the Altay Mountains.Acta Geographica Sinica,2015,70(5):739-750.[张威,付延菁,刘蓓蓓,等.阿尔泰山喀纳斯河谷晚第四纪冰川地貌演化过程.地理学报,2015,70(5):739-750.]

[4]Yang R,Willett S D,Goren L.In situ low-relief landscape formation as a result of river network disruption.Nature,

2015,520(7548):526-529.

[5]Willett S D,Mccoy S W,Perron J T,et al.Dynamic reorganization of river basins.Science,2014,343(6175):1248765.

[6]Tucker G E,Hancock G R.Modelling landscape evolution.Earth Surface Processes and Landforms,2010,35(1):28-50.

[7]Chen A,Darbon J,Morel https://www.sodocs.net/doc/4e14467402.html,ndscape evolution models:A review of their fundamental equations.Geomorphology,

2014,219:68-86.

[8]Cao Min,Tang Guoan,Zhang Fang,et al.A cellular automata model for simulating the evolution of positive-negative

terrains in a small loess watershed.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cience,2013,27(7):1349-1363.

[9]Huang Chong,Liu Gaohuan.A review of the application of cellular models in landscape evolution modeling.Progress

in Geography,2010,24(1):105-115.[黄翀,刘高焕.元胞模型在地貌演化模拟中的应用浅析.地理科学进展,2005, 24(1):105-115.]

[10]Xin Zhongbao,Xie Zhiren.Construction of the simulating model for geomorphic evolution on the Yangtze Delta,

China.Acta Geographica Sinica,2006,61(5):549-560.[信忠保,谢志仁.长江三角洲地貌演变模拟模型的构建.地理学报,2006,61(5):549-560.]

[11]Yan Yechao,Zhang Shuwen,Li Xiaoyan,et al.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 of erosion gullies in kebai black soil

region of Heilongjiang during the past50years.Acta Geographica Sinica,2005,60(6):1015-1020.[闫业超,张树文,李晓燕,等.黑龙江克拜黑土区50多年来侵蚀沟时空变化.地理学报,2005,60(6):1015-1020.]

[12]Zhu Longhai,Wu Jianzheng,Hu Rijun,et al.Geomorphological evolution of the Liaohe River Delta in recent20years.

Acta Geographica Sinica,2009,64(3):357-367.[朱龙海,吴建政,胡日军,等.近20年辽河三角洲地貌演化.地理学报,2009,64(3):357-367.]

[13]Kang Yanyan,Ding Xianrong,Cheng Ligang,et al.Coastline changes in Yancheng since6000years ago based on

remote sensing image dodging.Acta Geographica Sinica,2010,65(9):1130-1136.[康彦彦,丁贤荣,程立刚,等.基于匀光遥感的6000年来盐城海岸演变研究.地理学报,2010,65(9):1130-1136.]

[14]Ji Na,Cheng Heqin,Yang Zhongyong,et al.Sedimentary and morphological evolution of nearshore coast of Yangtze

Estuary in the last30years.Acta Geographica Sinica,2013,68(7):945-954.[计娜,程和琴,杨忠勇,等.近30年来长江口岸滩沉积物与地貌演变特征.地理学报,2013,68(7):945-954.]

[15]Parker R S.Experimental Study of Drainage Basin Evolution and Its Hydrologic Implications.Colorado State Univ Fort

Collins,1977.

[16]Schumm S A,Mosley M P,Weaver W E.Experimental Fluvial Geomorphology.New York:Wiley,1987.

[17]Pelletier J D.Drainage basin evolution in the rainfall erosion facility:Dependence on initial conditions.

Geomorphology,2003,53(1):183-196.

[18]Jin Desheng.Experiments and Simulations in Geomorphology.Beijing:Seismological Press,1995.[金德生.地貌实验

与模拟.北京:地震出版社,1995.]

[19]Cui Lingzhou.The coupl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ediment yield from rainfall erosion and the topographic feature

of the watershed[D].Yangling:Northwest Agriculture and Forest University,2002.[崔灵周.流域降雨侵蚀产沙与地貌形态特征耦合关系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2.]

1期黄骁力等:地貌发育演化研究的空代时理论与方法

103

[20]Boltzmann L.Einige allgemeine satze uber warmegleichgewicht.Wien.Ber.1871,63:679-711.

[21]Likens G E.Long-term Studies in Ecology.New York:Springer,1989.

[22]Thornes J B,Brunsden D.Geomorphology and Time.Taylor&Francis,1977.

[23]Paine A D M.Ergodic reasoning in geomorphology:Time for a review of the term.Progress in Physical Geography,

1985,9(1):1-15.

[24]Schumm S A,Lichty R W.Time,space,and causality in geomorphology.American Journal of Science,1965,263(2):

110-119.

[25]Davis W M.The geographic cycle.The Geographical Journal,1899,14(5):481-504.

[26]Stolar D B,Willett S D,Montgomery D R.Characterization of topographic steady state in Taiwan.Earth&Planetary

Sciences Letters,2007,261(3/4):421-431.

[27]Hilley G E,Arrowsmith J R.Geomorphic response to uplift along the Dragon's Back pressure ridge,Carrizo Plain,

California.Geology,2008,36(5):367-370.

[28]Kirkbride M,Matthews D.The role of fluvial and glacial erosion in landscape evolution:The Ben Ohau Range,New

Zealand.Earth Surface Processes&Landforms,1997,22(3):317-327.

[29]Zhang Ouyang,Jin Desheng,Chen Hao.An experimental study on spatial and temporal processes and complex

response of river channel evolution.Geographical Research,2000,19(2):180-188.[张欧阳,金德生,陈浩.游荡河型造床实验过程中河型的时空演替和复杂响应现象.地理研究,2000,19(2):180-188.]

[30]Zhang Junyong,Chen Li,Wang Zhiguo,et al.Investigation on valid duration of natural river model.Journal of

Hydraulic Engineering,2006,37(3):365-370.[张俊勇,陈立,王志国,等.河流自然模型试验时效的研究.水利学报, 2006,37(3):365-370.]

[31]Zhang Junyong,Chen Li,Wu Menwu,et al.Phenomena of replacement between spatial and temporal processes during

the process of reformation downstream reservoirs:A case study of middle-lower Han River after the construction of Danjiangkou Reservoir.Advances in Water Science,2006,17(3):348.[张俊勇,陈立,吴门伍,等.水库下游河流再造床过程的时空演替现象:以丹江口建库后汉江中下游为例.水科学进展,2006,17(3):348-353.]

[32]Obanawa H,Hayakawa Y S,Matsukura Y.Rates of slope decline,talus growth and cliff retreat along the Shomyo River

in central Japan:A space-time substitution approach.Geografiska Annaler:Series A,Physical Geography,2009,91(4): 269-278.

[33]Fryirs K A,Brierley G J,Erskine W https://www.sodocs.net/doc/4e14467402.html,e of ergodic reasoning to reconstruct the historical range of variability and

evolutionary trajectory of rivers.Earth Surface Processes&Landforms,2012,37(7):763-773.

[34]Brierley G J,Fryirs K A.Geomorphology and River Management:Applications of the River Styles Framework.Oxford:

Blackwell Publishing,2005.

[35]Twichell D C,Roberts D G.Morphology,distribution,and development of submarine canyons on the United States

Atlantic continental slope between Hudson arid Baltimore canyons.Geology,1982,10(8):408-412.

[36]Farre J A,Mcgregor B A,Ryan W B F,et al.Breaching the shelfbreak:passage from youthful to mature phase in

submarine canyon evolution.The Shelfbreak:Critical Interface on Continental Margins:Society of Economic Paleontologists and Mineralogists Special Publication No.33,1983:25-39.

[37]Leyland J,Darby S E.An empirical-conceptual gully evolution model for channelled sea cliffs.Geomorphology,2008,

102(3):419-434.

[38]Micallef A,RibóM,Canals M,et al.Space-for-time substitution and the evolution of a submarine canyon-channel

system in a passive progradational margin.Geomorphology,2014,221(11):34-50.

[39]Li Shuangcheng.On Paradigms of Physical Geography.Beijing:Science Press,2013.[李双成.自然地理学研究范式.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40]Song Changqing.On paradigms of geographical research.Progress in Geography,2016,35(1):1-3.[宋长青.地理学研

究范式的思考.地理科学进展,2016,35(1):1-3.]

地理学报72卷104

Theories and methods of space-for-time substitution

in geomorphology

HUANG Xiaoli1,2,3,DING Hu1,2,3,NA Jiaming1,2,3,TANG Guo'an1,2,3

(1.Key Laboratory of Virtual Geographic Environment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210023,China;2.Jiangsu Center for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in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Resourc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Nanjing210023,China;3.State Key Laboratory Cultivation Base of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Evolution,Nanjing210023,China)

Abstract:Geomorphic evolution often presents a spatial pattern of a"young to old" distribution under certain natural environment condition,whereby sampling the geomorphic types and characteristics in spatial sequence can provide some evidence for the evolution of the individual geomorphologic object.This so-called space-for-time substitution has been a methodology in geomorphology research.This paper firstly introduced the basic concepts and background of space-for-time substitution,then a full review has been conducted of recent research progress in geomorphic evolution based on space-for-time substitution,such as fluvial landform,structural landform,estuarine landform and coastal landform.Finally,the explicit terms like suitable conditions,influencing factors and classifications have been summarized so that the research paradigm of space-for-time substitution was proposed.We argued that in the future,the researchers should focus on a full use of massive geographic data for geomorphic evolution research at multi-spatial scales,as well as an effective combination with physical mechanisms and statistical laws for a comprehensive geomorphic evolution modelling. Keywords:geomorphology;geomorphic evolution;space-for-time substitution;research paradigm

高一地理河流地貌的发育知识点总结

高一地理河流地貌的发育知识点总结 高一地理河流地貌的发育知识点总结 1、在山区的谷口形成了洪积―冲积平原。在山区地势较陡,河流或季节性的洪水在山区内水流速度很快,侵蚀作用剧烈,携带着大量砾石和泥沙。但当水流流出谷口时,地势突然变得平缓,水道也变得开阔,因而水流速度变慢,搬运能力减弱,使得水流所携带的泥沙逐渐沉积下来,就形成了洪积扇或冲积扇。由多个冲积扇或洪积扇连接起来就形成了洪积―冲积平原。 总结:地势趋于平缓、河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降低―搬运能力减弱―泥沙堆积。 2、河流的中下游地区形成的堆积地貌 在中下游地区,河流下蚀作用较弱而侧蚀作用较强。由于河道弯曲,使得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形成水下堆积体。堆积体的面积逐渐扩大,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当洪水季节到来时,河漫滩被水淹没,继续接受沉积。如果河流改道,河漫滩被废弃。多个被废弃的河漫滩连接在一起,就形成了宽广的河漫滩平原。 总结: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水下堆积体―河漫滩―河流改道―河漫滩被废弃―连接形成河漫滩平原。 3、在河流的入海口形成的堆积地貌 河流携带着大量的泥沙,当河流入海时,如果入海处水下坡度平缓,河水流速减慢,河流所携带的泥沙就会堆积在河口前方,形成三角洲。若干个三角洲连在一起,便形成了广阔的三角洲平原。 总结:水下坡度平缓―水流速度减慢―泥沙堆积―三角洲―连接形成三角洲平原。 案例

黄河三角洲的发育 黄河是一条多沙的河流,中上游每年输出泥沙16亿吨,经河口 入海的约有12亿吨。而黄河在利津入海口的潮流作用很弱,河口潮 流的落差通常只有0.8-1.0米。由于潮流弱、搬运能力差,黄河入 海的泥沙约有40%在河口附近淤积,河口两侧的堆积体以每年2-3 千米的速度向海洋延伸,黄河三角洲也以很快的速度向海洋扩展。 活动题 从黄淮海平原的资料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从地貌构成上分析,黄淮海平原在发展农业生产方面有哪些利与弊。 黄淮海平原地处黄河下游,是由黄河、淮河、海河等高含沙河流共同冲积而成。河流的堆积作用对黄淮海平原的组成具有决定性的 影响。平原的西部地区,是由洪积和冲积物组成的山前倾斜平原;倾 斜平原以东,是由各河的冲积物质组成的冲积低平原;渤海之滨则是 地势很低的滨海平原。黄淮海平原地势低平,海拔多在50米以下, 滨海平原海拔只有4米左右。在平原上有许多起伏和缓的岗地,岗 间为浅平封闭的洼地。洼地的面积一般不超过50平方千米。

河流地貌的发育教案

河流地貌的发育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河流侵蚀地貌的形成;掌握流水侵蚀作用的三种形式及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理解河谷的形成过程。 (2)阅读河谷的演变过程示意图,分析不同阶段河流侵蚀作用的差异。(3)了解流水堆积地貌的形成,阅读河流堆积地貌示意图,理解冲积平原的三个组成部分及其形成过程。 (4)理解冲积扇、河漫滩、三角洲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2、过程和方法 (1)结合长江上游虎跳峡、中游荆江河段和下游三角洲地貌的图片,介绍侵蚀作用的三种类型,并结合河谷的演变示意图,分析在三种侵蚀作用下河谷的形成演变过程。 (2)通过让学生阅读课文并描述堆积地貌的三种类型及形成原因,教师结合多媒体图片总结,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 (3)通过让学生阅读84页内容,图文结合归纳出河流地貌对聚落形成和规模的影响。通过多媒体展示高原、山区、平原的聚落分布图片,归纳出聚落在不同地形区分布的位置和呈现的形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同时树立正确的环境观以及树立物质是运动的,事物是在不断发生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河谷的演变过程及对侵蚀地貌与对及地貌形成的理解。 (2)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2、教学难点 (1)河流演变过程中凹岸侵蚀和凸岸堆积的分析。 (2)河流堆积地貌形成过程的分析。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多媒体演示法,读图观察法,案例分析法 四、课型:授新课 五、课时:1课时 六、教学过程 导入:(多媒体展示长江上游虎跳峡、中游荆江河段、下游三角洲地貌图片)通过图片,我们看到了同是长江,但在不同的地段却有着不同的河流地貌。这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呢?在 4.1中我们学过了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有内里作用和外力作用,大家想象这是由哪一种造成的?(外力作用)对,外力作用有哪几种表现形式?(风化、侵蚀、搬运、堆积) 讲解:河流地貌主要受流水的侵蚀、搬运、堆积三种外力作用的影响。在流水的侵蚀作用下,河流会形成侵蚀地貌。侵蚀后的物质随着流水的搬运作用后会堆积下来,形成堆积地貌。因此按照成因,可以将河流地貌分为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下面我们首先来学习河流的侵蚀地貌。请大家快速阅读课本77页,了解什么叫做侵蚀地貌;侵蚀作用有哪些类型。 板书: 4、3河流地貌的发育 一、河流地貌 1、侵蚀地貌 (1)侵蚀类型

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4.3河流地貌的发育教案(含解析)

第3讲河流地貌的发育 河流地貌主要是流水作用,形成了流水的侵蚀地貌和流水堆积地貌。 一、河流侵蚀地貌: (一)河流的侵蚀方式: 溯源侵蚀:向河流源头方向的侵蚀,使河流变长; 下蚀:向河床底部的侵蚀,使河流变深; 侧蚀:向河流两侧的侵蚀,使河流变宽。 溯源侵蚀常考察的两个主题:河流袭夺和瀑布。 【河流袭夺】:指分水岭一侧的河流夺取了另一侧河流上游段的现象。 原因:造成河流袭夺的原因是与分水岭迁移和新构造运动有关。 【分水岭迁移】当分水岭两侧坡度和长度不一致时,两侧河流的溯源侵蚀的速度也不一样,在溯源侵蚀较快的一侧,河源向分水岭伸展也快。当切过分水岭时,侵蚀较快的河流将另一侧河流的上源夺过来,完成了河流袭夺过程。 【新构造运动】有时在某一流域范围内发生局部新构造隆起,河流不能保持原来的流路,迫使河流上游段流入另外河流中去也可造成袭夺现象。 【瀑布】:瀑布在地质学上叫跌水,即河水在流经断层、凹陷等地区时垂直地从高空跌落的现象。在河流存在的时段内,瀑布是一种暂时性的特征,它最终会消失。 造成跌水的悬崖在水流的强力冲击下将不断地坍塌,使得瀑布向上游方向后退并降低高度,最终导致瀑布消失。

(二)河流的侵蚀地貌 侵蚀方式主要有溯源侵蚀、下蚀和侧蚀。不同河段,河流所受的侵蚀方式不尽相同,地貌各有差异。初期:以溯源侵蚀和下蚀为主,形成“V”形谷。分布在河流上游。 中期:下蚀减弱,侧蚀增强,河谷拓宽并出现弯曲,形成河湾。一般位于中游。 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成熟期:落差很小,侧蚀为主,河谷拓宽呈宽浅的槽形。下蚀停止,转为沉积,一般位于下游。 二、河流的堆积地貌 1.冲积扇(洪积-冲积平原):位于河流的出山口,较多分布于干旱半干旱地区。 河流流出山口,地势突然趋于平缓,河道变宽,水流速度减慢,河流携带的大量碎石和泥沙在山前堆积下来,形成冲积扇(洪积扇) 。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岩石风化作用更显著,山区有大量岩石松散堆积物,当山地降水较多时,更利于洪积(冲积)扇的形成。 2.河漫滩平原: 中下游地区,河流凸岸堆积,堆积不断扩大并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 3.河口三角洲: 当河流入海或入湖时,若入海处或入湖处水下坡度平缓,加上海水或湖水顶托作用,泥沙就会堆积在河口前方。 河口三角洲的形成条件: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教案docx

《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河流侵蚀的主要类型,辨别在不同发育时期河谷受到的侵蚀作用及河谷形态特征的差异,说出河谷的形成过程。 2.知道河流堆积地貌的主要类型及其发育的位置,说出其形成过程。 3.运用图文资料分析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能归纳分别说出洪积扇、冲积、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平原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 用比较分析方法区分河流侵蚀地貌的三种形式。 2.阅读河谷的演变过程示意图,能够分析不同阶段河流侵蚀作用的差异。 3. 通过案例的分析学习和讨论,综合分析河流不同堆积地貌的形成过程。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 树立物质是运动的,事物是在不断发生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 理解事物的发展既有内部条件,也有外部条件。 【教学重点】 1.流水侵蚀作用的三种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流水堆积地貌的形成 3. 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教学难点】 河流堆积地貌形成过程能力的分析 【教具设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塑造地貌的内、外力作用,外力作用是有风、流水、冰川等等的作用形成各种地貌,是大自然中最常见的地貌。这节课我们来探讨一下流水对地貌形成的作用。 师:河流地貌是自然界常见的地貌之一,按照成因可将河流地貌分为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它们的形成和发展主要与外力作用有关。

(一)河流侵蚀地貌 河流在流动过程中,会破坏和搬运地表物质,形成侵蚀地貌。 在河流发育初期,河流落差大,流速快,能量集中,河流侵蚀作用以向下和向源头,使河谷不断加深和延长,这时河谷深而窄,谷壁陡峭,横剖面呈“V”型(图a)。 “V”型。河谷形成后,河流落差变小,这时河流向下的侵蚀作用减弱,向河谷两岸的侵蚀作用加强。河流在凹岸侵蚀,在凸岸堆积,使河流更加弯曲,河谷拓宽(图b)。经过漫长的过程,河谷展宽,横剖面呈宽而浅的“U”型(图c)。 教师总结: 过渡:前面我们说道凹面侵蚀、凸面堆积,凸岸之所以凸,是有沉积物的不断积累,而凹岸是物质减少的结果。那么如何判断侵蚀岸和堆积岸呢? 1,河流直道段,根据南北半球判断侵蚀岸与堆积岸。

河流的侵蚀地貌教案

4.3 河流的侵蚀地貌教学设计 ◆课程题目: 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一第四章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人教版高中地理第一册上第77页——81页) ◆课标解读 课标要求: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课标分析:该标准的行为条件是“结合”,对学生达到要求所采用的方法进行了限定,即要通过实际例子来实现;该标准的行为动词是“分析”,属于理解层面的要求,即要求学生能够理解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各种外力因素。教材相关的教学要求:以河流地貌为例,分析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认识河流侵蚀地貌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及其相应的地表形态。教学时要注意与本地地质、地貌、水文相结合,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并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并能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分析 教材简单介绍了河流侵蚀作用及其类型,然后较为详细的阐述了河谷地貌的发育,随后设计的“活动”,目的是让学生运用学过的河流侵蚀地貌的知识,对张家界的河谷形成过程进行简单的分析,让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东西用到实践中去,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这也是地理学以致用的一个体现。 ◆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具备基本的读图能力以及从地图上提取、分析、归纳地理信息的能力,但是由于知识面还不够宽等原因,对某些知识如河流侵蚀的三种方式在理解时还有一定的困难,分析较深层次问题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列举出流水侵蚀作用的三种形式并说明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 说出河谷地貌的发育过程过程及其特点。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老师在黑板上的版图及其讲解让学生了解流水侵蚀的三种形式以及 分别对地表形态形成的影响; 2.通过阅读河谷的演变过程示意图,分析不同河段侵蚀作用及河道特征的 差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物质是运动的,事物是在不断发生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进一步形成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河谷的演变过程及其特征 ◆教学难点: 河谷的演变过程及其特征 ◆教学方法:课件辅助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用时:15-20min ◆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 教学内容 新课导入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内力作用形成的地貌类型,这节课我们将来学习又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类型,本节课主要河流地貌为案例 来剖析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师:河流地貌,就是河水在流动过程中,使沿程物质发生侵蚀、搬运、 堆积,从而形成的各种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 师:我们以长江为例,我们把长江分为三个河段,湖北宜昌以上为上 游,宜昌到江西省湖口为中游,湖口以下为下游。从长江的纵剖面图 可以看到,上游的河流比降很大,中游次之,下游最小。因此,这三 个不同的河段我们就可以看到不同的地貌景观。这些地貌形态到底是 怎样形成的呢?接下来进入本节课的内容。

高一地理河流地貌的发育练习题

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 5分钟训练 (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 1.河流地貌是自然界最常见的地貌之一,按照成因,可以将河流地貌分为_________________地貌和_____________________地貌,它们的形成和发展主要与外力作用有关。 思路解析:河流地貌按成因可以分为侵蚀地貌和沉积地貌。 答案:侵蚀沉积 2.下列地貌类型中属于沉积地貌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珠江三角洲②成都平原③“V”形谷④“U”形谷⑤华北平原⑥长江三峡 思路解析:珠江三角洲、成都平原、华北平原是流水的沉积地貌;“V”形谷是流水的侵蚀地貌,长江三峡也是长江水切断峡谷,所以也属于流水的侵蚀地貌;“U”形谷是冰川侵蚀地貌。 答案:①②⑤ 3.河流在流动过程中,使河谷不断向源头方向伸长,这种侵蚀作用叫做() A.溯源侵蚀 B.下蚀 C.侧蚀 D.上蚀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溯源侵蚀的概念。使河谷不断向源头方向伸长的流水侵蚀为溯源侵蚀。答案:A 10 分钟训练 (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 1.下列平原,在地堑的基础上经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是() A.渭河平原 B.松嫩平原 C.华北平原 D.太湖平原 思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主要知识。四个选项都是经流水的沉积作用而形成的,但是在地堑基础上形成的却只有渭河平原。 答案:A 2.对黄淮海平原的形成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A.流水侵蚀作用 B.河流堆积作用 C.冰川侵蚀作用 D.风化作用 思路解析:黄淮海平原地处黄河下游,是由黄河、淮河、海河等高含沙河流共同冲积而成的,河流的堆积作用对黄淮海平原的形成具有决定性影响。

河流地貌的发育课程教案

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说出河流地貌的成因; 2.理解河流地貌特征及演变过程; 3.辨认河流的凹岸和凸岸; 4.认识河流地貌的基本类型; 5.说出河流为聚落分布提供的有利条件和产生的不利影响; 6.掌握河流对聚落分布产生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结合实例,分析外力作用对河流地貌形成的影响; 2.通过图片了解河流侵蚀地貌的三种形式; 3.结合图片分析河流地貌的形成和地貌特点; 4.通过图片认识河流对聚落产生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让学生在学习中了解地理,学会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地貌,让学生感受到地理和生活联系密切; 2.通过看黄河三角洲不同年份的图片,结合课本中的资料,引导同学们树立正确的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意识。 【教学重点】 1.流水侵蚀作用的三种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河谷的演变过程; 3.流水堆积地貌的类型及其形成原因; 4.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教学难点】 1.流水侵蚀作用的三种形式及河谷的演变过程; 2.河流堆积地貌的形成原理。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同学们,在上节课中,我们以山岳地貌为例,学习了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我们知道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包括内力和外力,那么,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有什么影响呢?这节课我们共同来学习一下河流地貌及其对聚落分布产生的影响。 板书: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 介绍:下面先请同学们欣赏几张图片,这是位于长江上游虎跳峡,这个是长江下游的一张图片,它们都是河流地貌,所以,河流地貌是自然界最常见的地貌,按照地貌成因可以分为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它们的形成和发展主要与外力作用有关,首先我们先学习一下河流侵蚀地貌。 板书:一、河流地貌 (一)河流侵蚀地貌 播放幻灯片并介绍:要学习河流侵蚀地貌,首先要知道什么是河流侵蚀地貌,河流侵蚀地貌是怎么形成的,首先,看第一点什么是河流侵蚀地貌。从概念上来理解的话,它指的是河流在流动过程中会掀起和破坏地表物质,这样的话,所形成的地貌咱们称它为河流侵蚀地貌。 板书:1.形成 播放幻灯片并介绍:那么,河流在流动的过程中是通过什么方式破坏地表物质的呢?接下来咱们学习一下流水侵蚀作用的形式,现在大家通过这张图片可以看出流水侵蚀方式主要有溯源侵蚀、下蚀、侧蚀。那什么是溯源侵蚀?什么是下蚀?什么是侧蚀?接下来我们具体来学习一下,首先看一下最左边的这幅图,这是溯源侵蚀的示意图,同学们看图中红色的箭头指的是什么方向? 学生:源头方向。 介绍:对,溯源侵蚀指的就是向河流源头方向的侵蚀,河流从高处向低处流的过程中,河谷不断向源头方向拓展,这种侵蚀方式就是溯源侵蚀。图中虚线代表的是原本的河谷和河道,实线是现在的河谷和河道,从图片中可以看出河谷发生了什么变化? 学生:变得更长了。

河流地貌的发育教学设计

《河流地貌的发育》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1.教材第一部分简单介绍了河流侵蚀地貌及其类型,然后较为详细地阐述了河谷地貌的发育,随后设计的“活动”,目的是运用学过的河流侵蚀地貌的知识,对现实中的张家界河谷的形成过程进行简单的推测。能够用学过的地理知识解释一些自然现象,也是地理课学以致用的体现。 2.教材第二部分介绍了河流冲积平原的组成及其形成过程。 【三维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目标 1.了解河流侵蚀地貌的形成过程,掌握流水侵蚀作用的三种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2.了解流水堆积地貌的形成过程并掌握冲积平原的三个组成部分洪积-冲击平原、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发生的位置及形成过程。 3.理解洪积-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平原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能力目标 1.阅读河谷的演变过程示意图,能够分析不同阶段河流侵蚀作用的差异。 2.阅读河流堆积地貌示意图,能够分析冲积平原各部分的成因及地貌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树立“物质是运动的,事物是在不断发生变化的”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 1.流水侵蚀作用的三种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流水堆积地貌的形成。 【教学难点】 1.流水侵蚀地貌的形成原理。 2.流水堆积地貌的形成原理。 【教学过程设计】 新课导入:图片导入 投影展示:

师问:看投影上的几幅图,看看这些地貌的形成与什么因素影响有关? (学生看图回答)生答:第一幅主要受内力作用,其余三幅受外力作用。 教师总结:这些图片所反映的地貌还受到流水、风、冰川、生物等的影响。引出外力作用的含义。 过渡:我们生活在黄河入海口,流水形成的地貌比较常见,尤其是河流作用形成的各种地貌是最常见的地貌之一。(创设意境,让学生感受到地理的思维空间,同时吸引学生注意力,导入新课。用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导入地理课,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一、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 (学生联系前面的知识,回忆河流可以形成哪些地貌。) 河流地貌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地貌之一。按照成因,可以将河流地貌分为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它们的形成和发展主要与外力作用有关。 我们首先来看一下河流侵蚀地貌。 1.河流侵蚀地貌 河流在流动过程中,会破坏和搬运地表的物质,形成侵蚀地貌。河流侵蚀地貌是由溯源侵蚀、下蚀和侧蚀共同作用形成的。 投影展示小实验视频:(联系实际生活中流水的流动状况,请同学合作探究后填写下面表格) 投影表格 表:河流侵蚀的类型及对河谷的影响 过渡 实际上河谷的形成过程正是由于以上的侵蚀作用形成的。到底是如何一步步地形成河谷的呢?这就是我们要探讨的下一个问题:河谷的形成原理。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的内容,思考河谷作为一种典型的河流侵蚀地貌,是如何一步步发育成熟的? (投影河流发育的各个阶段的图片,并绘制剖面图。利用图形分段讲解,便于学生理解掌握)

河流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

河流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 制作人:王建梅审稿人:梁昌国[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是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影响的一个案例,是前面理论知识的具体应用。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河流地貌是外力塑造地表形态的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同时可以延伸到其他外力作用。 [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通过前面的方法,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读图能力以及从地图上提取、分析、归纳地理信息的能力,但是本节涉及许多新名词。如河漫滩、弯道环流等,因此在讲解中应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将知识深如浅出,用现象代替难懂的名词。 [教学目标] 1.以河流地貌为例,分析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认识河流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的类型及形成与发展过程。 3.树立物质是运动的事物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 1.河谷的演变过程。 2.不同类型河流堆积地貌的形成。 [教学难点] 1.河流侵蚀作用对河谷产生的影响。 2.怎样理解河流在凹岸侵蚀,凸岸侵蚀。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比较法 [教具] 图册,板图 [教学过程] 导入设计:地址作用包括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冰川、流水、风或生物等引起地表形态变化,它们被统称为外力作用。流水作用比较常见,如我们生活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就是河流地貌中的堆积地貌。下面我们就以河流地貌及其发育的情况为例,来认识外力作用是如何对地貌形态产生影响的。 (板书)一、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 <一>河流侵蚀地貌 1

<教师讲解> 河流的发育过程都是由河水向河源不断推进,因此,河源段受河流作用时间最短为河谷发育早期,中游经较长时间发育,河谷宽展为中期,下游河流作用时间长,河谷宽浅,为成熟期,所以我们可以以河流的不同河段来说明河谷的发育过程。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自西向动注入东海。在长江的上游有一个著名的景点叫虎跳峡。<地图册P37>。 学生讨论:虎跳峡有什么特点?这种景观是怎样形成的? 答:虎跳峡谷壁陡峭,河流湍急,河谷深而窄,横剖面呈“V ”型。 (补充)<河谷下切剖地下含水层,获得稳定的地下水补给,形成河谷> 河流上游,落差大,流速快,能量集中,河流侵蚀作用以下能和溯流侵蚀为主,使河谷不断加深和延长,形成“V ”型河谷。 (板书)(1)早期以下蚀和溯流侵蚀为主“V ”型 左图中指出荆江河段,河流蜿蜒蛇形。 (教师讲解) “V ”型河谷形成以后,河流落差变小,下蚀减弱,侧蚀加强,河流在凹岸侵蚀,凸岸堆和,河流弯曲,河谷拓宽。河流在弯曲河道,受离心力的作用,表层水流由凸岸流向凹岸,在水压的作用下,水流由底部从凹岸流回凸岸,凹岸水流速度快,受到侵蚀,而侵蚀的物质在水流的作用下,被搬到凸岸堆积。(如板图) (板书)(2)中期:河流下蚀减弱,侧蚀加强,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河流弯曲。 (教师讲解)随着凹岸不断侵蚀,凸岸不断堆积,河流更加弯曲,河谷宽而浅,呈“V ”型。 (板书)(3)成型期:下蚀为主,河谷宽而浅呈“V ”型。 (书P77)图,总结河谷的不同发育阶段,河谷的特点。 (过渡)由于河床坡度降低,导致流速减慢,或者其他原因引起河流搬运能力降低,被河流搬运的物质就会堆积下来,形成堆积地貌。 (板书)(二)河流堆积地貌 1.洪积—冲积平原 (对照板图,天山北麓的洪和扇)(我国西北) 山区:洪水期,流速快,携带大量的砾石和泥沙→水流出山口 度减慢→物质堆积→洪积扇→洪积平原 (冲积扇主要在我国湿润半湿润地区) 洪积扇以谷口为顶点,由扇顶到扇缘,堆积物颗粒由粗变细,为砾石、碎石、 砂、粉砂、粘土、在扇缘,水土质易好,往往形成干旱地区肥美的绿洲,如天山北麓的绿洲。 2.河浸滩平原 (如图)(教师讲解沙浸滩的形成并板书) 河流中下游地区,下蚀弱,侧蚀强→(凹岸堆积)凸岸侵蚀→水下堆积体→ 地势平缓 河道开阔 →水流速 枯水期露出水面→河漫滩 洪水期继续堆积 →河流改道或继续向下侵蚀→河漫滩被废弃→多个被废弃的河漫

《河流地貌的发育》教案

4.3河流地貌的发育教案 学目标知识与 技能 1、了解流水侵蚀地貌的形成;掌握流水侵蚀作用的三种形式及对地表形态 的影响;理解河谷的形成过程。 2、了解流水堆积地貌的形成;理解冲积平原的三个组成部分及形成过程。 3、理解洪积扇、河漫滩、三角洲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4、阅读河谷的演变过程示意图,分析不同阶段河流侵蚀作用的差异。 5、阅读河流堆积地貌示意图,分析冲积平原各部分的成因及地貌特点。过程与 方法 1、探究与活动,理解沟谷和河谷的演变关系。 2、利用景观图片分析河流地貌的成因。 情感、 态度与 价值观 树立物质是运动的,事物是在不断发生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重点难点重点1、河谷的演变过程。 2、不同类型河流堆积地貌的形成。 3、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难点1、区分河流侵蚀的三种形式。 2、理解河流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教学方法 与 手段 自主学习,分析法、讨论法 通过师生互动、网络与课堂链接的教学模式和小组讨论、查阅资料、电脑演示等多种学习方式,强调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全面参与,培养学生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分析及教学策略 本节教材在分析河流地貌的发育时,分别选取河谷和冲积平原作为河流侵蚀地貌和河流堆积地貌的案例进行剖析,目的是加强学生对河流地貌形成过程的理解,并初步了解分析地貌形成过程的方法。这是这段内容的重点。 在河流侵蚀地貌部分,教材首先简单介绍了河流侵蚀作用及其类型,然后较为详细地阐述了河谷地貌的发育。随后设计的“活动”,目的是用运学过的河流侵蚀地貌的知识,对现实中的张家界的河谷形成过程进行简单的推测。能够用学过的地理知识解释一些自然现象,也是地理课学以致用的体现。 在河流堆积地貌部分,介绍了河流冲积平原的组成和它的形成过程。“冲积平原”这个名词学生并不陌生,但是对于它的组成是新知识。图4.17示意性地指出了洪积—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和三角洲平原的大致分布位置。这三种平原虽然都是河流的堆积作用形成的,但是具体的形成机制还是有差别的,对此,教材一一做了简要介绍。这部分教材设计了一个案例——黄河三角洲的发育,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案例的学习,进一步认识河流三角洲的发育条件(即河流输沙量大、入海口潮差小,潮流搬运能力弱)及形成过程。随后还安排了一个“活动”,分析黄淮海平原的地貌特征以及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教材从三方面阐述了河流堆积地貌,即洪积扇、冲积扇、河漫滩平原和三角洲平原对所在的高原、山区和平原地区的聚落分布的影响。随后,教材设计了“活动”,让学生对分析与聚落分布有关的地理问题,目的是让学生更直观地认识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河流地貌的发育

河流地貌的发育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野外考察是发现和解决地理问题的重要方法。下图是某地理兴趣小组在野外考察中拍摄的照片。读图,完成1~3题。 1.图中砾石滩常见于大河的() A.河源B.凸岸 C.凹岸D.入海口 2.下列地貌形态的形成作用中,有与图中使砾石变圆的作用类似的是() A.石笋B.冰斗 C.风蚀蘑菇D.花岗岩风化球 3.粒径分布是分析河流沉积物特性的重要指标。同学们绘制了四幅直径2 cm以上的砾石粒径统计图,其中能反映上图中粒径分布特征的是() 解析:1.B 2.C 3.D第1题,砾石是岩石在搬运过程中常年受流水的侵蚀作用形成的。根据“凹岸侵蚀,凸岸堆积”的规律,砾石遇到河流凸岸时,就会堆积下来,慢慢形成了砾石滩。第2题,石笋属于喀斯特地貌,是由于碳酸钙淀积形成的;冰斗是冰川侵蚀作用形成的斗状洼地;风蚀蘑菇是岩石常年受到风蚀作用形成的风蚀地貌,与流水对岩石侵蚀的效果类似;花岗岩风化球主要是风化作用形成的。第3题,对比图中9 cm的砾石大小,可以断定图中粒径9 cm左右的砾石最多,粒径过大或过小的较少。 下图为我国江南地区某河谷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4~5题。

4.关于该河谷地貌自然环境特征描述,可能正确的是() A.由于整体构造抬升,河流下切侵蚀,宽广的谷底形成阶地 B.每年3、4月是该河谷的洪水期 C.谷底白天升温迅速,盛行上升气流,水汽不易凝结成雨 D.丙处为红壤,土壤贫瘠 5.该河谷地区最适宜聚落布局的是() A.甲地B.乙地 C.丙地D.丁地 解析:4.A 5.D第4题,图甲、丁两处有大量的河流沉积物,说明最初为河流的谷底,现在甲、丁两处高于现代河谷100多米,说明该地经过了抬升作用;江南地区河流的汛期出现在夏季;谷底白天升温迅速,盛行上升气流,水汽易凝结成雨;丙处有河流沉积物,土壤肥沃。第5题,丁地地形平坦开阔,且地势较高,不会受到河流洪水的威胁,因而最适宜聚落布局。 阶地是在地壳运动的影响下,由河流下切侵蚀作用而形成,有几级阶地,就对应有几次地壳运动。下图示意某河流阶地的地形(局部),其中等高距为20 m。某地质考察队沿剖面线在①②③④⑤处分别钻孔至地下同一水平面,利用样本分析得知①⑤为同一岩层且岩层年龄较新,②④为同一岩层且岩层年龄较老。读图,完成6~7题。 6.文字材料中的“地壳运动”应是() A.地壳水平挤压上升B.地壳水平挤压凹陷 C.地壳水平上升D.地壳断裂下陷 7.若在⑤处钻100 m,到达采集样本水平面,则在③处钻至该水平面有可能的深度是() A.80 m B.60 m C.40 m D.20 m 解析:6.A7.B第6题,图中河流所在位置为谷地;以河流为中心,向两翼岩层出现由老到新的变化,说明为背斜构造,即该地的地质地貌为背斜谷。背斜岩层向上弯曲,文

河流地貌的发育教案

河流地貌的发育教案 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是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影响的一个案例,是前面理论知识的具体应用,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河流地貌是外力塑造地表形态的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同时可以延伸到其他外力作用。在研读课标的基础上,比较四个版本的相关内容,可以结合课本案例和乡土案例,以达到学生学习到身边的地理,化抽象为具体,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等。 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内容通过教学过程中各种河流地貌景观图片的多媒体演示,加强直观性教学,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观察分析、综合概括能力。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总之,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与探究学习的结合中,既实现本节的三维目标,又获取一些基本的地理技能和方法。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流水侵蚀地貌类型,读图分析流水侵蚀地貌的形成,说出河谷的演变过程示意图,能够分析不同阶段河流侵蚀作用的差异。 (2)掌握流水堆积地貌类型,读图分析流水堆积地貌的形成,读各类河流堆积地貌示意图,说明其形成原因及地貌特点。 过程与方法 (3)让学生学会搜集、整理与课堂有关的地理资料的能力,同时运用资料说明地理事物的特点或原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读图分析、归纳能力。 (4) 以“问题为中心”进行探究讨论和实验研究,让学生开心地进行自主合作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丰富学生学习地理的成功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2) 进一步培养与他人合作交流的学习能力,加强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教法与学法多媒体教学法、动画演示法、问题探究法、小组合作法等等。重、难点 重点 1 流水侵蚀作用的三种形式,流水侵蚀地貌类型及河谷的演变过程。 2 流水堆积地貌类型及形成原因。 难点 1 流水侵蚀作用的三种形式及河谷的演变过程。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河流地貌的发育教案

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流水侵蚀地貌的形成,掌握流水侵蚀作用的三种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理解河谷的形成过程。 2.了解流水堆积地貌的形成,掌握冲积平原的三个组成部分及形成过程。 3.理解洪积扇、冲积、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平原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阅读河谷的演变过程示意图,能够分析不同阶段河流侵蚀作用的差异。 2.阅读河流堆积地貌示意图,能够分析分析冲积平原各部分的成因及地貌特点。 3、用讲解、观察、实验等方法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树立物质是运动的,事物是在不断发生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 1.流水侵蚀作用的三种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流水堆积地貌的形成 【教学难点】1.流水侵蚀地貌的形成原理2. 流水堆积地貌的形成原理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入新课】第一小节大家学习了塑造地貌的内、外力作用,外力作用是由风、流水、冰川等等的作用形成的各种地貌。外力作用中的流水作用地貌,是大自然中最为常见的地貌,这节课我们来探讨一下河流对地貌的作用。 【板书】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 【介绍】按照成因,可以将河流地貌分为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它们的形成和发展主要与外力作用有关。 【板书】河流地貌: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 【知识回顾】我们首先来回顾一下前面课本中的一些概念 【板书】(一)河流侵蚀地貌 【播放幻灯片】 侵蚀作用:水、冰川、空气等在运动状态下也可以对地表岩石及其风化产物进行破坏,称为侵蚀作用。 侵蚀作用地貌:侵蚀作用常使被侵蚀掉的物质离开原地,称为侵蚀地貌 河流侵蚀地貌:河流在流动过程中,会破坏并搬运地表的物质,形成侵蚀地貌

河流地貌认知实习报告材料

桂林理工大学 GUIL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河流地貌认知实习报告 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方向):水利类 班级: 学生: 指导教师: 2017年06月30日

一、实习目的: 通过漓江上游猫儿山和湿地的调查,了解河流的形成及其地形地貌。 二、实习内容: 桂林猫儿山漓江源头土壤、植被调查;桂林会仙岩溶湿地调查。 三、实习时间: 周二:会仙湿地调查,9:00在1号食堂前集合上车,返回时间大约13:00; 周三:猫儿山调查,8:00在1号食堂前集合上车,返回时间大约15:00; 周四、周五:撰写实习报告并提交。 四、实习成果 (一)、猫儿山 基本情况: 6月28日我们驱车三个小时来到了猫儿山。我们徒步爬上猫儿山海拔将近700米的地方然后返回,在上下山的途中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之下对猫儿山进行了实地的考察学习。根据老师的讲解和自己查阅的资料可以得知,猫儿山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位于广西东北部的兴安县、资源县、龙胜各族自治县等县的交界处。地理位置北纬25°48'~25°58',东经110°20'~110°35'。主峰猫儿山属南岭山地西段越城岭山系,海拔高度2141.5m,为华南第一高峰,山体相对高度1862m,境内山峦重迭,原始森林密布,保存着较为完整的土壤垂直

主峰猫儿山属南岭山地西段越城岭山系,海拔高度2141.5米,为华南第一峰,且发源于猫儿山的河流有39条之多,漓江就是其中之一。 1、 猫儿山土壤 猫儿山区地处北纬25°48′~25°58′,南北跨度10′,同属中亚热带。由于高温多雨,风化作用强烈, 加之常绿阔叶林生长繁茂,生物和土壤 之间物质和能量之间的转换迅速,在富 铝化和生物富集两个过程长期作用下 形成红壤。因此,从纬度地带性来看, 本区属于中亚热季风常绿阔叶林红壤, 也即猫儿山区的地带性土壤是红壤(如 图2)。 猫儿山区土壤垂直带谱的基带由红壤开始,随着海拔的升高以及水热条件的差异而出现山地黄红壤,山地黄壤以及山地黄棕壤,海拔2000m 以上的山顶部位,由于温度低,风力强,立地条件差,以致森(图二) (图一)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河流地貌的发育》教学设计

《河流地貌的发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流水侵蚀地貌的形成,掌握流水侵蚀作用的三种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理解河谷的形成过程。 2.了解流水堆积地貌的形成,掌握冲积平原的三个组成部分及形成过程。 3.理解洪积扇、冲积、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平原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阅读河谷的演变过程示意图,能够分析不同阶段河流侵蚀作用的差异。 2.阅读河流堆积地貌示意图,能够分析分析冲积平原各部分的成因及地貌特点。 3、用讲解、观察、实验等方法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树立物质是运动的,事物是在不断发生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 1.流水侵蚀作用的三种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流水堆积地貌的形成 【教学难点】1.流水侵蚀地貌的形成原理2. 流水堆积地貌的形成原理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入新课】第一小节大家学习了塑造地貌的内、外力作用,外力作用是由风、流水、冰川等等的作用形成的各种地貌。外力作用中的流水作用地貌,是大自然中最为常见的地貌,这节课我们来探讨一下河流对地貌的作用。 【板书】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 【介绍】按照成因,可以将河流地貌分为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它们的形成和发展主要与外力作用有关。 【板书】河流地貌: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 【知识回顾】我们首先来回顾一下前面课本中的一些概念 【板书】(一)河流侵蚀地貌 【播放幻灯片】

侵蚀作用:水、冰川、空气等在运动状态下也可以对地表岩石及其风化产物进行破坏,称为侵蚀作用。 侵蚀作用地貌:侵蚀作用常使被侵蚀掉的物质离开原地,称为侵蚀地貌 河流侵蚀地貌:河流在流动过程中,会破坏并搬运地表的物质,形成侵蚀地貌 【引导读书】请同学们快速阅读教材P77倒数第一、二段,填出以下表格。 【教师总结】实际上河流的形成过程正是由于以上的侵蚀作用而形成。到底是如何经过一步步的形成河流呢?这就是我们要探讨的下一个问题。 【播放幻灯片】 河流侵蚀作用视频 早期河流形成时,伴随着地壳的抬升作用。例如:科罗拉多大峡谷的形成。 【播放幻灯片】实例1: 视频:科罗拉多大峡谷的形成 【思考】科罗拉多大峡谷的成因是什么? 科罗拉多大峡谷横剖面呈什么形状? 【播放幻灯片】

人教版高三地理《河流地貌的发育》教案

人教版高三地理《河流地貌的发育》教案 教案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2.河流侵蚀地貌和河流堆积地貌。 3.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自主学习,分析法、讨论法。 2.探究与活动,理解沟谷和河谷的演变关系。 3.利用景观图片分析河流地貌的成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理解事物是发展的,发展既有内部条件,也有外部条件。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河流的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 2.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教学难点 河流侵蚀的不同类型。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以山岳地貌为例,学习了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在外力作用中,流水是一种大而普遍的作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板书)。

[教师精讲] 师:河流所形成的地貌,是我们在自然界中所见到的最常见的地貌种类之一。请看下面两幅图片。 (出示图片“三峡地貌”“崇明岛”) 师:以上两幅图片都是河流地貌,但它们的成因相同吗? 生:成因不同。三峡是长江切割巫山而形成的,是河流的侵蚀地貌;崇明岛是长江携带的泥沙在河口堆积而成,是河流的堆积地貌。 师:分析得很正确!这两种地貌都是外力作用--流水作用的结果,只不过它们是在不同的条件下形成的地貌,让我们首先来认识河流侵蚀地貌。 (板书)(一)河流侵蚀地貌 师:河水在流动过程中,会破坏并带走地表的物质,形成侵蚀地貌。河流的侵蚀主要有三种类型,由于它们对地表的侵蚀方向不同,因而对河谷形态的影响也不同。这三种类型是溯源侵蚀、下蚀和侧蚀。 (播放录像“虎跳峡”或出示图片) 师:同学们一定为虎跳峡汹涌而澎湃的激流所震撼,湍急的河水从高处奔流跌落而下,对河谷的岩石有着强烈的冲刷作用。请同学们讨论一下,这种侵蚀的最终结果会使河谷怎样发展?这是三种类型中的哪一种? 生:(讨论后回答)强大的流水作用会侵蚀岩石,使岩石向着河流的上游方向逐渐消退,这是溯源侵蚀。 师:非常好。这种侵蚀会使河谷不断向源头方向伸长,从而使河流向上游方向发育。请大家再看虎跳峡的横剖面图,像英语字母中的哪个字母? 生:“V”字形 师:对!虎跳峡处于长江的上游,在长江的发育过程中处于较晚的时期,也就是河流发育的初期,河谷的集水面积较小。

高考地理试题河流地貌的发育

高考地理试题河流地貌的发育高考地理试题河流地貌的发育 高考地理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读我国某河流流域示意图,回答1~2题。 1.关于Ⅰ、Ⅱ两区域河流地质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Ⅰ区域河流的外力作用主要表现为流水搬运、沉积作用 B.Ⅱ区域河流的外力作用仅有侵蚀作用 C.Ⅰ区域河流流水作用使左岸侵蚀,右岸沉积 D.Ⅱ区域河流切割作用显著,使河谷呈槽形 2.有关河流的假设能够成立的是() A.若该河流位于东北地区,则该河流只有一次汛期 B.若该河流位于华北地区,Ⅱ区域河流易发生凌汛 C.若该河流位于西北地区,则该河的补给以高山冰雪融水为主 D.若该河流位于秦岭淮河以南,则该河径流量一定大于北方任一河流 比较右图中河流a、b、c三处的位置与三幅断面图,回答3~4题。 3.河流a、b、c三处与三幅剖面图对应正确的是() A.a① B.b② C.c③ D.a② 4.对a、b、c三处所受到的侵蚀作用说法正确的是()

A.a处以溯源侵蚀和下蚀为主 B.b处以下蚀作用为主,侧蚀减弱 C.c处以下蚀作用和侧蚀作用为主 D.下蚀作用是a、b、c三河段共有的主要作用 (2019百校联盟调研)读图,回答5~6题。 5.有关河曲地貌、弯道速度、外力作用和沿岸人类活动的组合正确的一组是() A.甲a侵蚀兴建深水港 B.乙a沉积种植农作物 C.甲c沉积兴建仓库 D.乙c侵蚀修筑防护堤 6.如果一艘小船从下游到河流的上游,请问所走的航线是() A.a线或c线 B.b线 C.c线 D.a线 (2019济南统考)右图为沙尘暴的形成与消亡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的植被覆盖率比乙地高 B.乙地风速小于丙地 C.乙地的海拔高度高于丙地 D.甲地气压高于乙地 8.关于甲、乙、丙三地的地质作用与形成的地貌说法正确的

河流地貌的发育教学设计(两课时)

《4.3河流地貌的发育》教学设计(两课时)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标的要求是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该标准的行为条件是“举例”,对学生达到水平要求所采用的方法进行了限定,即要通过对实际例子的分析来得以实现;该标准的行为动词是“分析”,属于理解层次的水平要求——即要求学生达到的认知水平是能够理解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各种内、外力因素。 本节以河谷和冲积平原为例,重点解释了河流侵蚀地貌和河流堆积地貌的发育过程。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该部分还以聚落为例,再次解释了地貌对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影响。由于河流地貌总是发育于一定的大地貌单元之上,所以,教材分三段阐述了河流地貌对所在大地貌单元,即高原、山区和平原地区的聚落分布的影响。目的是通过对河流地貌形成过程的分析,让学生学会分析外力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并将这种案例分析方法迁移到其它外力对地貌影响的学习中。 在河流侵蚀地貌部分,教材首先简单介绍了河流侵蚀作用及其类型,然后较为详细地阐述了河谷地貌的发育。随后设计的“活动”,目的是运用学过的河流侵蚀地貌的知识,对现实中的张家界的河谷形成过程进行简单推测。能够用学过的地理知识解释一些自然现象,也是地理课学以致用的体现。 在河流堆积地貌部分,介绍了河流冲积平原的组成和它的形成过程。“冲积平原”这个名词学生并不陌生,但是对于它的组成是新知识。图4.18示意性地指出了洪积—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和三角洲平原的大致分布位置。这三种平原虽然都是河流的堆积作用形成的,但是具体的形成机制还是有差别的,对此,教材也做了简要介绍。 在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部分,河流地貌总是发育于一定的地貌单元之上,而地貌单元有大有小。这里选择的是大地貌单元,因此,教材中所说的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