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论碑学的兴盛对晚清书风的影响

论碑学的兴盛对晚清书风的影响

论碑学的兴盛对晚清书风的影响
论碑学的兴盛对晚清书风的影响

论碑学的兴盛对晚清书风的影响

耿进垒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帖学式微至碑学兴盛的发展过程的梳理,并在总结清朝著名书家的书学史论观点及审美取向之上,呈现了碑学兴盛对晚清书风的影响。

关键词:碑学晚清书风影响

清朝晚期,碑派书法与碑学理论风靡于世,深入人心。篆、隶二体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然而,碑学书法的巨大局限性及帖学的式微,却导致了行草书的没落。这个时期引领书风的著名书家如赵之谦、何绍基、张裕钊、吴昌硕、杨守敬、康有为、沈曾植等,皆为学碑的积极倡导与实践者。从而,也致使了该时期习书之人的书法创作尽向取法与碑。

清朝书法,存在着崇尚发帖和尊尚碑版两种风气。而以“帖学”和“碑学”的称位概括书学理论与书法创作风格,则是在晚清康有为《广艺舟双楫》才得以提出和明确的。碑学就是指汉、魏、六朝石刻碑版的书法史论观点和审美取向及取法碑版的创作风气。较之帖学,碑学出现甚晚,它是在嘉道之际,有阮元提倡到包世臣的推波助澜才得以兴盛。直至道光以后,碑学理论思想覆盖了整个书坛,近而取代帖学成为主流。

帖学指自宋、元以来,尊尚二王及二王一脉的唐、宋诸

家的书法史论观点和审美取向及取法晋、唐法帖的创作风气。北宋时期,自《淳化阁帖》问世以后,这种选辑古人法书作品汇刻成丛贴以适应学书及鉴赏需要的做法,迅速普及开来。刻贴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至明朝,已成为习书之人书法创作遵循的不二法门。而宋明间的书法史论观点及审美取向皆以刻贴为依据,帖学理论也就应运而生了。

明朝晚期,帖学达到极盛状态。至清初,明朝董其昌的书风及书学理论被众多书家所崇尚。然而,正所谓物极必反,在书画交流繁荣前人真迹涌现的形势下,很多书家有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与评判,对于董其昌的批评和不满也就开始出现了。清朝中期,刘墉、张照等书家仍延续帖学书法,并另成面目,成为了清朝帖学发展的里程碑。但这样的延续未能再继续。在郑燮、金农等书家求新尚奇、个性张扬的书风冲击下,帖学已陷入穷途末路,逐渐式微。道光以后,帖学者终被碑派书法的潮流所淹没。

入清以后,由于古代金石碑刻文字资料受到重视,考据学开始兴盛,从而也引起了金石学与文字学的发展。在顾炎武、朱彝尊、阎若璩对金石学研究及访碑风气的影响下,傅山、郑簠等一批书家开始了对汉碑的探索与研究。在这种访碑、考碑的活动中,评论性文字开始出现。如傅山在《霜红龛集》中提出的“篆隶一法”、“硬拙”等对汉碑审美观点,“四宁四勿”的技法追求等。郑簠虽未留下理论著作,但其

在书法创作上,越唐隶而直接取法汉隶的书法实践,影响了众多习隶书家去追求碑刻书法的厚重沉实,生拙朴茂的意趣。这种风气随即普遍开来。

对汉、魏、六朝碑刻的重视已是不可逆转改变的趋向。许多崇尚帖学的书家也渐渐改变了对碑刻书法的看法,在著述中纷纷赞同碑刻书法的重要性。虽然此时还未有系统的理论阐述碑刻艺术,但已显然突破了帖学书论的藩篱。这种新鲜活力预示了碑学的发展。

清代乾隆、嘉庆时期,著名金石学者和书家翁方纲的《汉石经残字考》、《两汉金石记》等金石学著作,很多都以书法风格、用笔特点为论据。在考证隶书与八分、缪篆等问题上,把金石学与书法有机结合,超出了帖学论书的范畴。这个时期,还有黄易、桂馥等都有力的推动了金石学与书法的结合。这些书家为清代碑学理论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至嘉庆、道光年间,阮元的《南北书派论》与《北碑南帖论》问世。在大量汉、魏、六朝碑版文字资料出现的基础上,阮元重新审视自晋唐以来的书法风格。认为书法于魏晋分南北两派,究其源头,北派为古法正宗;至唐代,太宗李世民独尊王羲之,碑派随即被南派所掩;宋代《淳化阁帖》等大量刻贴的出现,碑刻被人渐渐遗忘,北派书法日趋式微。阮元呼吁弘扬古法,由于其书论材料广泛可靠,论据有力,吸引了大量书家争相学习。他十分彻底的阐述了帖学流弊,

否定了自宋以来帖学独尊的地位。北碑在长期的没落之后,又重新燃起了光芒。

阮元动摇了帖学的地位,随后的包世臣在《艺舟双楫》中对碑版书法的见解及碑学理论的观点则把碑学系统化了,碑学开始正式登上书坛的舞台,并广泛传播。

自道光始,碑学理论开始引领时代潮流。一大批书家在书法创作上皆取法汉、魏、六朝碑刻,不在拘泥于唐碑,在技法上有了明显的突破。同时,对于碑学理论的发展与探索也在不断深化。阮元作为碑学理论的奠基人,但从其书法作品中看仍然于帖学之中。而包世臣虽对碑学理论的系统化建立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其书法风格也并未完全突破帖学窠臼;他对于利用碑版书风来达到帖学的审美范畴,并没有得到当时社会的承认。而之后的何绍基却有了大胆的突破与创新。

作为清代晚期碑学影响下的杰出代表书家,何绍基并没有给后世留下关于书学理论的专著。但从其留下大量题跋与书画的诗文可窥探到何绍基的书法艺术观点。例如他曾说过“余学书从篆分入手,故与北碑无不习,而南人简札一派不甚留意”。[1]可见何绍基对碑版书法的挚爱。而作为阮元的门生,更可见何绍基对阮元书学观的赞同。

碑学理论于清晚期得到广泛普及,出现了“三尺之童,十室之社,莫不口北碑,写魏体”[2]的局面。汉、魏、六

朝的碑刻不断涌现,为碑学的发展提供了大量材料,大大开阔了学者的视野。这个时期,出现了如沈曾植、杨守敬等影像较大的书家。他们客观的评论了北碑与南帖的异同,并不武断赞同哪一方面。从而此时期以北碑为主要取法对象但兼容南帖风格的趋向开始出现。

沈曾植作为在历史、文学、艺术、医学等方面都有所建树的学者,其书法仍是先取法南帖。后经包世臣理论的影响,以贴容碑。对于北碑、南帖的史论观点,他则强调“简牍、碑版为二体”,但详论时,却不强分南北。可见他对碑学书法的客观审视是具有很大进步性的。

杨守敬与沈曾植走的书法道路是一样的,书学观点也基本是一路。他晚年的书学专著《学书迩言》,明确其尊尚汉、魏、六朝碑刻,并轻视自宋以来的刻贴态度,但并不分南北与鸿沟两侧。其对清代碑派著名书家如邓石如、伊秉绶、黄易、何绍基等给予了高度评价。从此可以鲜明的看出其对碑学的态度及在理论上所作出的贡献。

光绪年间,康有为作《广艺舟双楫》。对清朝书法各时期的发展做出了客观的总结。他忠诚的继承发展了包世臣的书学观点,尚碑而抑贴,并大加褒扬南北朝碑版书法。使清代碑学理论与碑派书法更加系统化、体系化了。

康有为还是清朝末年今文经学的杰出代表,其政治主张会通过学术研究而阐发,其治学犹重个人见解的发挥。“碑

学”这一名词就出自其手,同时“帖学”从此也开始使用。用此二名词作为分野标准,康有为把清朝的书法走势归纳为帖学的盛极而衰到碑学的应运而生的转换过程。同时也鲜明的指出帖学式微碑学兴盛的合理性和自己坚定的碑学立场。

而与沈曾植、杨守敬一样,康有为主张:“书可分派,南北不能分派,阮文达之为是论,盖见南碑犹少,未能竟其源流,故妄以碑帖为界,强分南北也”。[3]他对碑刻书法考察时,不分南北,皆统称南北碑。但其曾说:“北碑莫胜于魏,莫备于魏”。[4]可见,他还是犹重北魏碑刻的。他还曾告诫习书者“无从唐人入也”。可以看出,其对唐碑的不以为然,从而也再次体现了他尊尚南北朝碑刻的极端态度。

在此之上,康有为对魏晋南北朝进行了全面客观的品评,使习书之人对该期碑刻艺术风格理解进一步深入与具体。进而确立了南北朝碑刻艺术的地位。他高度评价了邓石如、张裕钊、伊秉绶等著名书家的书法,称邓与伊开启了碑法之门,而张裕钊是碑学的集大成者。但却赵之谦不那么推崇,说其“气体靡弱”。可见他追求骨力气势、苍茫朴拙的审美观。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清代帖学式微到碑学兴盛是具有历史必然性的。至清晚期,又由于赵之谦、何绍基、张裕钊、吴昌硕、杨守敬、康有为、沈曾植等著名书家的积极倡导,使该时期习书之人的书法创作尽向取法与碑。而碑的局限性在于所呈现的行草书体几乎没有,相反,篆、隶二体却比比

皆是。所以碑学的兴盛,也造成了晚清篆、隶书体的空前繁荣及行草书的没落。

注释:

[1]崔伟.中国书法家全集:何绍基[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210

[2][3][4]潘运告主编.晚清书论[C]. 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 202

.302.309

参考文献:

[1]叶鹏飞.中国书法家全集:阮元包世臣[M]. 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

2003

[2]崔伟.中国书法家全集:何绍基[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3]潘运告主编.晚清书论[C] .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

[4]刘恒.中国书法史清代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5]周睿.儒学与书道:清代碑学的发生与建构[M].北京:荣宝斋出版社.2008

[6]尔康.清代人物传记史料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晚清学术文化史》

第一章龚自珍的古文经渊源、今文经学术思想和历史发展哲学思想 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龚自珍对古文经学和今文经学的贡献,以及由古文学转向今文学的原因,他的哲学思想的形成及内容、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龚自珍如何结合经史,阐发《春秋》大义三律。 第二章魏源的今文经学术思想和启蒙哲学思想 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让学生理解作为经世派的魏源在传统学术和启蒙思想之间的贡献。 教学重点、难点:以“经术为治术”的批评标准,朴素的辩证法和进化的历史观。 第三章曾国藩与其他封建卫道者的保守思想 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其“一宗汉儒”“汉宋兼容”的经学思想,以及哲学上的唯心天命观及“格物诚心”论。 教学重点、难点:如何人理解曾国藩思想的社会意义。 第四章郭嵩焘融贯中西的学术思想 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掌握郭嵩焘的调和汉宋、经史兼治,探求西儒、中西会通的学术思想。教学重点、难点:引经史论证对外开放,寻觅中西相通之理。 第五章张之洞从政、治学、综合汉宋和立足古文经学的中体西用 教学目的:让学生理解、掌握张之洞“中体西用”的文化观以及“经世”“务实”之学。 教学重点、难点:“中体西用”的哲学基础及其“开新”“卫道”的统一。 第六章严复以摄取进化论而自强保种名家 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严复是如何吸纳西方哲学以求经世致用的,以及他是如何重估中西文化的。 教学重点、难点:如何理解他晚年对传统的回归。 第七章康有为的经学擅变、抉发微言与哲学观种种 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康有为的经学思想及其对《春秋董氏学》等儒家经典的阐释。 教学重点、难点:《空子改制考》、《新学伪经考》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第一章龚自珍的古文经渊源、今文经学术思想和历史发展哲学思想 一、龚自珍简介 龚自珍是清代经学思想演变过程中一位很关键的人物。 龚自珍虽然没有形成自己完整的哲学体系,但他对一些哲学问题,如名实关系问题、人性问题和历史发展规律的问题等,都进行了深人的思考,并且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 二、龚自珍与古文经学 (一)受外祖父段玉裁和父亲龚丽正的影响。 龚自珍对古文经学有颇深的造诣。 龚自珍是在视名物训话为学问全部的社会背景下成长起来的。 考据学对龚自珍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首先,龚自珍继承了明末清初民主主义思潮,并根据身处的现实,加以扩充,予以宣传,成为近代启蒙思想的基础之一。 其次,考据学派所倡导的经世致用之学,直接影响了龚自珍一代关心中国命运的人们。 再其次,考据学派研究问题的治学方法对龚自珍的治学、论述均有一定影响。 尽管龚自珍对传统的考据学及古文经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在这方面也有一些著述,但他本人并没有把大量精力放在考据学术活动方面,因为他所面临的时代形势为他提出了更为迫切的社会任务,他把自己的治学定位在社会改革宣传的活动上。

杂谈——由清朝文化引发的思考

杂谈——由清朝文化引起的思考 中国,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我们为我们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而感到自豪,为我们身为华夏子女而感到骄傲,甚至在外国友邦看来,他们也视华夏文化为瑰宝。我们不停地去回味大唐盛世时的繁华景市,从古文明到现代中国,我们都好像有意无意地避免了一些话题,在思想上有了一个时间上的跳跃。我们似乎不愿意去面对那一段沧桑的历史。我仅以本文,发表一下自己的见解,实属拙见。 1940年,鸦片战争爆发。英国通过船坚炮利打开了中国的国门,中国卷入世界由此始。虽如此,但清国举国上下仍麻木不仁,一心以为以和为贵,只要蛮夷之国俯首称臣,就可既往不咎。而转变,抑或是分界点,就应该是甲午战败。之前的战争,清国上至君臣,下至三教九流,还能用阿Q精神安慰自己,因为古道有云,外国蛮夷嘛,只是蛮夷罢了。但被日本打败之后,就好比如当头棒喝,把我大清国一棍子敲醒了。我们败北了,败给了一直在我们看来都只是蛮夷之邦。这一战,促使我国进入了屈辱的近代史。这一仗,打破了我国多年以来的宁静。 说到清朝,我们不得不提到几个人。其一为慈禧。作为一个女流之辈,她把持朝政,决断不平,以力量扭转法则,让人只能感叹一声“厉害”。我曾听说这样一件事:公园里两老头谈话,其中一个说:“唉,我身体越来越好,真是愁啊!”另一个诧异,这身体好的,还能发愁?一问之下,明明白白。原因很简单——活的时间长,儿女不耐烦。最后那老头道:“唉,你是不知道啊,我是巴不得明天就闭眼。可是这人呀,哪是说翘就能翘的?”这个故事除了让我们孝敬父母外,还点出了,生活在这世界上的人,总要在世界的法则下生活,也必须遵循这世界的法则。老人长寿,那自然是好的。但是,活得久了,久到哪怕只是些微的超出某些“法则”,必然会和世界产生某些不和谐。我觉得把这个例子放在慈禧母子身上,就是最好的论证。慈禧与光绪之间的矛盾已经不是朝夕之间的事情了。慈禧作为皇帝光绪的母亲,虽说以太后为名,更在光绪正式称帝之后扬言不再干涉朝政。但是她并没有真的这样做,这是公开的秘密,虽然口中扬言退位,但朝中大小事务都必须经过她的审核。慈禧这个女人很聪明,充分明白到这个朝廷的“生存之道”。以大唐天后武则天为例。武则天厉害不?厉害!在一个男权至上的社会里,女人为帝,称“至尊”,如果这都不算厉害,那什么才算?只是,作为一个前所未有的“异类”,终究等待她的将是身败名裂,以致一匹白绫终生。为什么?因为她超出了世界的“法则”。之前,她用力量强行扭转了法则,但当力量退潮时,她就被浪花拍死了。反观慈禧,慈禧很聪明,不称帝,却自称“老佛爷”,背后把持政务,如此,拥有了力量,顺应了法则,达成某种协调和一致。 谈到李鸿章,我们不得不提的一个人是李鸿章。李鸿章这个人物,我是很喜欢的,自从我初中开始就很喜欢。李鸿章这个人,可以说是清朝的一个悲剧,是一个史诗级的悲剧人物。但在我看来,他并不是一个负面的人物。他尽力维护中国的利益,洋务图强,他很尽力地为朝廷卖命,可以说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是他始终无法改变中国落后的现实。对于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他也尽了自己的所能去据理力争,然而可惜的是,无奈国家羸弱,不得不接受屈辱的要求。在慈禧的心里,李鸿章是一个可以“再造玄黄”的人。当李鸿章去世的消息传来,铁娘子的眼泪当场就流下来了,感叹:“大局未定,倘有不测,再也没有人分担了”。

2008-2019专升本真题作文题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 请根据这则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600~1000字的议论文。

子夏见曾子,曾子曰:“何肥也?”对曰:“战胜故肥也。”曾子曰:“何谓也?”子夏曰:“吾入见先王之义则荣之,出见富贵之乐又荣之,两者战于胸中,未知胜负。故癯(qú, 瘦)。今先王之义胜,故肥。”是以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也。故曰:“自胜之谓强。 (选自《韩非子》) 请根据这则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600~1000字的议论文。

魏明帝于宣武场上断虎爪牙,纵百姓观之,王戎七岁,亦往看。虎承间攀栏而吼,其声震地,观者无不辟易颠仆。戎谌然不动,了无恐色。 选自《世说新语》 请根据这则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600~1000字的议论文。

2011真题作文 仲尼适楚,出于林中,见痀偻者承蜩,犹掇之也。 仲尼曰:“子巧乎!有道邪?”曰:“我有道也。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坠,则失者锱铢;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吾处身也,若厥株拘;吾执臂也,若槁木之枝;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吾不反不侧,不以万物易蜩之翼,何为而不得!” 孔子顾谓弟子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其痀偻丈人之谓乎!”(选自《庄子?达生》) 注释: [1]适:去,到。 [2]佝偻:驼背。蜩:蝉。此处“承蜩”指用竿子粘蝉。 [3]掇:拾取。 [4]累丸二:指在竿头累叠起两个弹丸。 [5]锱铢:比喻极微小的数量。 [6]不反不侧:此处指不思前想后、左顾右盼。 [7]分:分散。 请根据这则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600~1000字的议论文。

评述清末改革

评述清末改革 摘要: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空前加重。这一时期的中国正遭遇“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中国人民前仆后继,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先后进行了多次变革,这些改革历经了洋务运动、戊戍维新、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四个阶段。改革的目的虽然只是挽救清王朝的统治,但在客观上,改革是朝着民主化的方向迈进的。受形势所迫,政府高层不得不发动改革。此后,改革便成为时代潮流,不可遏阻,而且一次比一次深入。改革没有达到它的最初与直接目的,但改革的启示、经验教训对现实中国的改革依然具有重大借鉴意义。 引语:清朝末年,内外交困的危局唤起王朝统治者的自救意识,从而上演了一场由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预备立宪四步曲构成的改革运动。这三场改革运动虽然失败了,但是它迈出了面向近代化的重要一步,其经验教训对于今天中国的改革仍有重大借鉴意义。 关键词: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预备立宪经验教训 一、起步——洋务运动 中国的近代史是从鸦片战争开始的。如果说第一次鸦片战争只是惊醒了魏源等少数中下层政府官员,那么第二次鸦片战争特别是圆明园的那把大火则彻底震惊了整个清王朝。而洋务运动就是在19世纪60年代初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过程中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兴起的。经过两次战争,中国出现了一批较为开明的统治阶级官员,他们较为关心国家命运,探究失败原因,认为外国只是船坚炮利,若学习了西方造船与制造武器技术,中国便不会失败。虽然他们的思想有很大偏差,但是他们迈出了走出封建的第一步,睁眼看世界由他们开始,限于种种原因,他们的思想并没有付诸行动。封建统治阶级中的部分成员如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堂、张之洞等为了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接受部分开明思想,他们认为“办洋务,师夷长技,造炮舰,可以剿发捻,勤远略,这是救时第一要务”,在清政府实际掌权者慈禧太后的首肯下,洋务派成员引进、仿造西方的武器装备和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创设近代企业,兴办洋务。他们的指导思想后来进一步概括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历时三十多年的洋务运动虽然兴办了一批企业,建立了海军,但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甲午战争一役,洋务派经营多年的北洋海军全军覆没,这标志着以“自强”、“求富”为目标的洋务运动的失败。 洋务运动的改革范围包括科技、军事、经济、政治等多方面。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举办的洋务事业归纳起来有三方面:1.兴办近代企业,他们从自身目的出发,首先兴办军事工业。包括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大的工业项目,对现在仍有很大影

学校谈恋爱检讨书

学校谈恋爱检讨书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早恋引起的不良影响不仅仅是学习成绩,更可能是今后的人生道路,所以早恋在学校是不允许的,既然不允许,犯了错就要写检讨书反省自己,为您整理编辑早恋检讨书,欢迎阅读。 学校谈恋爱检讨书 班主任老师: 您好,向您递交这份检讨,以反省我年少无知犯下的早恋错误。因为我错误导致的种种不良影响,在此我感受十分地懊悔与抱歉。 关于我犯错误的原因有三:第一是我主观意识太多浅薄。身为一名高一学生,没有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本职任务应该是搞好学习。第二,我责任感欠缺严重。在校身为学生,身负努力学习的责任,在家我作为人子,自己的所作所为也应该为自己的父母着想,不能辜负父母的期望,也应该好好学习。第三,我的克制能力欠缺。对于女生有好感是正常的,然而我却没有很好地控制自己,没有掌握分寸。 回顾我的错误,固然有年少冲动的客观原因,然

而我作为一名16岁的高一学生,也已经具备了基本是非的辨别能力,理应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我此次错误的发生,难以逃避我在主观方面的不足与过错。在高一这段时间的学习生活内,我主观上很大程度地放松了对自已的要求,疏忽了作为一名高一学生该有的学习责任与思想准则。 高中学习是人一生当中宝贵的学习时光,在高中期间努力培养各项文化素养是一件如此严肃的义务。然而,我却辜负了父母期望,也辜负了老师的期望。因此对于我此次错误以及在班级校园当中造成的不良影响,我再一次对您说一声“非常抱歉,我错了”。 检讨人:xxx 20xx年xx月xx日 学校谈恋爱检讨书 尊敬的班主任老师: 此番我早恋被抓,我无言以对,我愧疚万分,我悲痛不已。递交我之早恋被抓的保证书,向您做出深刻检查与保证,反省我之错因,恳求您的宽赦。 面对错误我深感痛心,回顾错误,我准备先从性质分析入手,再从历史经验讲起。自从盘古开天辟地,三皇五帝到如今,还没有多少初中生学生敢在学校里做出我这样不雅的行为。我跟着女同学,成天在学校

论晚清文化以及影响

论晚清学习西方文化的先驱人物 摘要 纵观中国近现代历史,我们可以看到晚清的中国社会是东方各种矛盾的焦点。民族危机,阶级对抗,中华文化冲突和交融所引发的社会剧变,对晚清王朝力求救亡图强的爱国人士产生了巨大的刺激作用。在内外交困的晚清,救亡图强成为时代的主题。面对日亟的民族危机和文化危机,晚清国民中一些先进的积极分子掀起了学习西方的热潮。其中有我们所熟知的被誉为“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的林则徐,以及其好友魏源,林则徐学习西方、尝试现代化的活动并不是孤立的个人活动, 而是近代中国谋求国家富强的一个侧面。在鸦片战争前后, 已经有相当一部分人, 和林则徐做着相似的事情, 他们关注、研究和介绍西方国家的情况, 主张学习西方例如:严复,梁启超,孙中山,等。我将以这些先驱为代表研究闭关锁国的中国逐步引入西方文化和科技的过程以及对当时的中国的影响。 (一),林则徐对西方文化科技的学习以及对中国的影响: 林则徐在鸦片战争前后, 开眼看世界, 了解西方、学习西方, 对中国现代化进行了最初的尝试, 启动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清政府实行了闭关锁国的政策, 使中国人不了解外部世界。如果不破除陈腐、愚昧的思想观念, 对西方国家没有正确的认识,我们就不会有新的目标, 中国就不可能主动学习西方, 当然谈 不上搞现代化。林则徐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走到历史舞台的前面, 理所当然地肩负起特殊的历史使命。林则徐起初也不能正确对待西方文明, 刚到广州时, 对西方文明知之甚少, 甚至有许多可笑的地方。林则徐比同时代人英明的地方在于, 当他了解到事实的真相后, 不是抱残守缺, 固步自封, 而是与时俱进, 果断地与自己陈旧的思想观念决裂。他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了解西方, 认识西方: 第一, 直接和外国传教士、商人及其家属等交谈 第二, 翻译西方的资料。林则徐“日日使人刺探西事, 翻译西书, 又购其新闻纸。 第三, 指派人员打听西方国家及其商人活动的情况 第四, 亲自调查和考察。 林则徐明确了中国在世界文明中的位置, 努力让更多的中国人清醒过来, 学习西方, 因此, 他积极向国人介绍西方情况。一是通过向清廷上奏、与清政府官员交谈、给亲朋好友写信等方式介绍西方各方面的情况。二是翻译和整理西方的资料。如前所述, 林则徐组织翻译了大量的西方人发行的书报。在报纸方面, 组织人员编辑了《澳门月报》; 在书籍方面, 组织人员整理出《各国律例》、《对华贸易罪过论》、《华事夷言》、《四洲志》等。林则徐认为, 在我们落后的情况下, 要抵抗侵略, 保卫祖国, 就必须“器良、技精”, 即搞现代化, 而在当时, 首先就是要军事现代化。 第一, 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发展现代化的武器装备, 即“器良”和“技精” 第二, 建立一支能够海上作战、保卫海洋的现代化海军, 提高军队人员的素质。魏源进一步发挥了林则徐的思想, 明确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林则徐对现代化的尝试, 从引进西方的军事科技着手, 谋求军事现代化, 这有历史的必然性 (二):严复学习西方文化的历程以及他对中国的影响:

顾炎武与中国学术传统_周可真

23 顾炎武与中国学术传统 周 可 真 内容提要:本文认为,中国古代学问内在的学术理路是以形上直觉思维为本质特征的。顾炎武学术首次突破了形上直觉思维传统,开创了以归纳为体、演绎为用的思维方法。清代考据学者吸取了顾氏学术中的归纳法,建立并发展了“征实之学”,其特点是重“实事”而轻“求是”。 近代学问主要是传统今文经学的发展,章太炎、梁启超、胡适等吸纳了“西学”中某些科学思维因素,但尚未突破今文经学的思维框架。当今中国学者应该像顾炎武那样,既自知“匹夫之贱” 的身份,又不失“有责”于“天下兴亡”的“豪杰”之气,才能站到实事求是的起点上。 关键词:学术 思维方法 形上直觉 实事求是 豪杰 一、顾氏以前的中国学术传统 中国古代学术寓于中国古代学问之中。这包含两层意思:其一,中国古代学术是中国古代学问的一种自觉形态,是对历史上或当时现存的学问的一种反思形式;其二,中国古代学问有其内在的学术理路,即其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照一定的逻辑来思考和研究问题的。 中国古代学问内在的学术理路与中国古代学术之间存在着一种互通、互动的辩证关系:一方面,后者能动地反映前者,认同或批判、修正前者;另一方面,前者又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后者的渗透或指导。 在中国古代学问发展的不同阶段上,都有学者起而反思历史上或当时现存的学问,以此达成其对思维规律的把握。 先秦时期在诸子百家中居“显学”地位并以“名学”(逻辑学)见长的墨家,是这一时期最重要的学术代表。其创始人墨子(约前468—前376)所提出的“三表”说,是他对历史上和当时现存的学问进行反思的思想结晶。“何谓三表?子墨子言曰: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于何本之?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于何原者?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于何用之?废(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此所谓三表也。”(《墨子?非命上》)这里,第三表实际上是解答“为何思”的问题的,对此,墨子的回答是:为“刑政”之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而思。第一表、第二表则是解答“怎么思”的问题的,墨子的回答是:思必有所本,必有所原,即思想一定要有根据,思维一定要合乎逻辑。所谓“古者圣王之事”和“百姓耳目之实”,便是墨子为人的思维所确定的两个逻辑前提,凡离开这两个前提而进行的思维,即被视为不合逻辑的思维,是无效思维。后期墨家继承和发展了墨子的学术思想,更围绕“思是什么”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细

论清末改革(近代史论文)

由于帝国主义不断的对中国的入侵掠夺,以及各种不平等条约等签订,中国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日益加深,社会上的各个阶层都从他们的自身利益出发,探索着如何能使中国拜托种种困境。他们先后提出了各种解决方案,这些方案也是在维护他们的自身利益。 在这些变革中代表了统治阶级的洋务运动应该算是一个典型的实例,经过了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的统治阶级对如何解决一系列的内忧外患问题分裂为洋务派和顽固派,洋务派主要是以恭亲王奕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为首的主张引进西方的武器装备和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创设近代企业,利用资本主义发展工商业的手段来维护清的封建统治。 洋务派举办的洋务事业归纳起来主要有三方面,首先就是兴办近代企业,他们首先兴办的是军用工业,例如:曾国藩支持李鸿章筹办的上海江南制造总局;张之洞创办的湖北枪炮厂。但是由于军事工业中资金奇缺,原料和燃料供给不足及交通运输落后等困难,因此兴办了一些重点在采矿、冶炼、纺织、工矿、航运、铁路、电讯等方面的事业。例如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等。由于受到官僚的控制,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但是基本上是资本主义性质的近代企业,其次是建立了新式的海陆军,京师、上海、天津等地方的军队纷纷用上了洋枪洋炮,聘用外国教练。同时由于日本对中国台湾的侵略,清政府筹办建设了海军,随之兴起了以北洋水师为主力的福建水师、广东水师、南洋水师的晚清海军部队。所有水师共有舰艇八九十艘。最后就是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间创办新式学堂30多所,学堂主要分为翻译学堂、工艺学堂、军事学堂,先后派遣赴美留学生200多人。 洋务派兴办的一系列的事业主要有两个目的,第一是购买洋枪洋炮以镇压农民起义,加强海防空防;第二是为了发展本集团的政治、经济、军事、经济实力。所以奕欣提出“探源之本在于自强,自强之本在于练兵”。李鸿章认为“但求外敦和好,内要自强”,而“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他们的主张基本一致,就是认为俄国、英国等资本主义列强均可以通过外交方式进行和谈!而主要的心腹之害是像太平天国这样的捻民组织的农民起义。 令人惋惜的事情终于发生了,甲午海战爆发了,洋务派经营了多年的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对于洋务运动的失败我个人觉得主要有如下几个原因,首先洋务派创办的近代企业虽然已经具有的资本主义的性质,但是都几乎是官督商办的民用企业,发展极大的受到了限制,同时在管理上大多是由政府的“专派大员”直接管理,他们在企业内部非常腐败,充斥着营私舞弊,贪污受贿、挥霍浪费等官场的恶习。更重要的是这些官吏只知道之乎者也,根本不懂任何先进的技术,造成了生产力极低,商品质量难以保证!从制度上讲的话洋务派既想学习西方的先进工业生产方式,又想维持封建阶级的上层建筑,保护他们自己的利益,这就导致的他们最终的失败。因为新的生产力是同封建主义的生产关系及其上层建筑是不相容的,是不可能在封建主义的桎梏下充分发展起来的。他们既要发展近代工业,却又采取垄断经营、侵吞商股等手段压制农民资本;既想培养洋务人才,却又不想改变封建科举制度。再次就是洋务派对西方国家的过于依赖,西方国家已经与中国签订了各种的不平等条约,他们不断的对中国进行掠夺、侵犯,他们要的是中国的资源,而非洋务派心里

检讨书 在学校谈恋爱检讨书

在学校谈恋爱检讨书 在学校谈恋爱检讨书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出现了失误后,为了避免再犯,我们要通过写检讨书来进行自我反省,在写检讨书的时候要注意语言真挚。怎样写检讨书才能做到语言准确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在学校谈恋爱检讨书,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在学校谈恋爱检讨书1 尊敬的老师: 您好! 我是学生xx,作为一名副班长,我犯下了不可原谅的错误,在这段时间里,我对自己进行了一个深刻的反思,现在的我对自己的行为感到羞耻。 就在上周星期x的下午,刚好放学了,我与xx学长约好了一起同行。就在我们出校门的时候,我看到了您的,同时您也正在注视着我,脸上写满了惊讶,然后再是皱着眉头向我走过来。在您向我走过来的时候,我心里非常没底,因为早恋是学校一直严禁的行为,我作为我们班的副班长带头早恋。 在很早之前您便将我叫到办公室进行谈话过,问我为什么成绩下

降的这么快,是不是谈恋爱了。当时的我非常心虚,但是并没有承认,骗您说是因为最近压力大了,有点学不进去。您点了点头,随后还给我进行了心理疏导,那时的我心里其实很愧疚。我辜负了您的信任,在您当时对我进行心理疏导的时候,我曾有无数次想要哭出来,但是我忍住了,从此,我心中的那颗黑暗的种子便越长越大。 回想起过去的种种,我现在都感到无比的羞愧。您和我的谈话字字诛心,一针见血,我的想法都别您看破了,可是到了最后,您依旧为我保留了我的自尊,和我进行早恋的批评教育。在和您的谈话中,我哭的泣不成声,其实懊悔的不是自己的成绩,我所后悔和在意的是,我辜负了您的信任。 在上次月考的谈话中,我是那样行信誓旦旦的跟您撒谎,想来我现在都觉得惭愧,其实,被您发现了,我现在的心结也打开了,我心中的那颗黑暗种子被拔出,心理上,我得到了解放。 再和您的对话中,我深刻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因为早恋,我的成绩屡次下降,我也承认,早恋真的很影响学习,我所受到的影响不是一点半点,现在这个学期正是学业抓得紧的时候,稍有不慎便会错过很多。而我这段时间失去的不仅仅只是学习的光阴,更多的是老师您对我的信任,还有我在班级上的公信力。 在此,我向你们说句对不起,作为副班长,带头早恋给班级班风带来很大影响,甚至影响了同学们学习的心情。现在我已经和xx断绝了关系,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一定好好学习,不再犯这样的错误。 请你们原谅,我知道我错了,也知道,我不再适合担任副班长这

论湖湘文化对近现代史的影响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个人论文 论湖湘文化对近现代史的影响 指导老师:江燕 作者:左超 班级:传媒113班 学号:1109010340 完成时间:2012年4月20日

论湖湘文化对近现代史的影响 【引言】2011年作者在参观岳麓书院时看到这样两幅对联:“惟楚有才,于斯为盛”和“吾道南来,原 是濂溪一脉;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湘楚地区自古以来便是人杰地灵,到了近代更是人才辈出。翻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本书,我们不难发现,活跃在中国近现代史舞台上的湖湘名人出奇得多,而且他们大多对近现代的中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近现代湖南人才群集现象的出现仅仅是因为偶然吗?这种特殊历史现象与独特的湖湘文化是息息相关的。 【摘要】本文将就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湖湘人才群集现象进行统计分析,并由此现象总结出湖湘文化中影 响近现代中国历史的六大特征,进而将从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一百多年的时间分为鸦片战争时期、太平天国时期、维新变法时期、亥革命前后到民国时期、五四运动之后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并分别讨论这五个时期涌现出的杰出湖南人士对近现代中国的巨大影响。最后,总结性的论述近现代湖湘文化于今日中国的意义。 【关键词】人才群集近现代史湖湘文化影响 【正文】 一、近现代湖湘人才群集现象 近代以前,湖南人物罕见史传。【1】一部《中国历代名人辞典》收录鸦片战争以前的历史名人3005人,其中湖南籍的仅23人,占同期全国名人总数的0.77%。而近代以来,情况就大不同了。据统计,从1840年到1919年,活跃在中国历史舞台的各类知名人物1238人中,湖南籍的就有116人,占总数的9.4%,而在著名的761位历史名人中,湖南籍的竟有83人,占总数的10.9%。 另据《中共党史人物简介》列举的515位党史人物中,湖南籍的有89人,占总数的17.3%;其中党的杰出领导人和创建时期的主要领导人有13人,占总数的48%;在1955年授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245位中将以上的将帅中,湖南籍的有73人,占总数的28.7%。这种现象常令世人惊叹不已。一篇刊登在纽约《北美日报》上的"社论"这样称道:"湘籍历史名人、学者、政治家人数之多,近百年一直居各省之冠。" 为了更直观、明了地分析并讨论近现代湖湘人才群集现象,我们将从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近一百年的时间大致划分为五个阶段: (1)鸦片战争前后 (2)太平天国时期 (3)维新变法时期 (4)辛亥革命前后到民国时期 (5)1919年五四运动之后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按照时间顺序,列出各阶段涌现出来的湖湘杰出名人,如下表【4】:

清朝文化(三)

教学目标清朝的小说:《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红楼梦》和谴责小说;清朝的诗歌:“诗界革命”及黄遵宪的诗;京剧的形成;清代的绘画:清初朱耷、石涛的山水花鸟画,中期的“扬州八怪”,清末任伯年,吴昌硕的仕女花鸟画及杨柳青、桃花坞和民间年画。通过本课的教学,培养学生逐步学会用历史的观点分析文艺作品,欣赏文学艺术的能力。清代的小说,戏剧、绘画等方面在我国传统文学艺术的基础上又有创新新和发展,并在世界文坛艺苑中独树一帜,大放异彩。教育学生不仅要感到自豪,更要继承祖国优秀文化传统并发扬光大,提高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通过黄遵宪的诗,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建议地位分析 本课讲授文学和艺术的发展,清朝封建末世、半殖民地半封建化过程加深和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的时代特征,反映在文学和艺术的领域里是出现了一些艺术成就很高的反封建和谴责外国侵略罪行的进步小说、爱国新诗和反对封建束缚、追求个性的绘画艺术作品。清代文学艺术不仅在传统文学艺术的基础上有所发展,还有创新,并在世界文艺史上独树一帜,同时在整个清朝文化史中也占有重要地位。重点分析 清朝是国画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画家辈出,并有所发展创新。如清初朱耷、石涛的画。朱耷的画以其独特的水墨画体貌,对后来的写意画影响很大。石涛的画意境苍莽新奇,画法有独特性。对当时扬州画派及后世国画都有影响。清中期的“扬州八怪”,追求个性、立意新奇。清末任伯年、吴昌硕二人的画对近代画风都有影响。清朝的文学以小说成就最大,量多质高。其中最杰出的有三部名著。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多为神鬼狐妖的故事,用离奇的情节、精炼传神的语言,暴露出封建社会官史残酷政治黑暗的现实。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传奇小说。书中对那些利欲熏心、虚伪丑恶的秀才、举人、进士及大小官吏等进行讽刺,暴露了八股取士科举制度的毒害,封建末世官场的黑暗和社会的腐败。《红楼梦》描写了封建大家庭里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以此为基本线索,再现了贾、史、王、薛四大家庭的兴衰,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种种丑恶行为:骄奢淫逸、敲诈勒索、草菅人命、狼狈为奸而又互相倾轧,鞭挞了罪恶的封建礼教。 难点分析 本课的难点是对《红楼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理解。《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的高峰,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线索,揭示了封建社会分崩离析,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全书规模宏大,人物众多,而结构严谨,语言优美生动,善于刻划人物、塑造了许多富有典型性格的艺术形象。《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中思想性和艺术性结合得最好的一部长篇小说。对于初中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重点突破方案在讲清代小说时,可以先了解学生是不看过这些小说或看过根据这些小说改编的电影或电视剧,根据学生认识的实际情况,教师或详或略地加以讲解。在讲清代的绘画时,可以选择相关画家的一些代表作品让学生欣赏,通过教师的启发,使学生了解清代绘画的特点。教学设计示例教学重点:清朝的小说和绘画。教学难点:《红楼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教学过程:(复习提问,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忆前两节讲过的有关清朝文化成就的内容,然后指出)清朝文化在自然科学技术方面和思想方面的成就,都反映了当时历史发展的主要特征,今天我们来学习,清朝在文学和艺术方面发展的情况,清朝在文学艺术方面也取得了许多成就。文学方面成就最大的是小说。清朝的小说1、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教师首先简介作者生平,让学生看教材的两幅插图,然后询问学生是否看过《聊斋志异》或据此改编的影视剧,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进行讲解)。本书的特点是以神鬼狐妖的故事为主要题材,用离奇的情节,精炼传神的语言,揭露统治者种种丑恶面目,讽刺科举制度,暴露封建社会的黑暗。(教师可以《画皮》为例进行分析)。2、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教师首先给学生讲周进落榜和范进中举的故事,然后让学生分析,教师归纳补充)。作者在小说中对“儒林”中那些利熏心、虚伪丑恶的秀才、举人及大小官吏进行讽刺,揭露了入股取士科

论清末_新政_时期的教育改革及其影响

收稿日期:2001-10-25 作者简介:黄加文(1968-),男,江西九江人,江西师范大学人力资源研究所副教授,主要从事人力资源、中国近现代史研究。 论清末/新政0时期的教育改革及其影响 黄加文1 曾绍东2 (1.江西师范大学人力资源研究所;2.江西师范大学文旅学院江西南昌330027) 摘要:清末/新政0时期的教育改革,因其废旧(科举)而终止了一个施行了1000多年的教育制度,又因其倡新(学)而开启了近代中国教育的新篇章,所以在中国教育史上地位特殊。从介绍近代以来至/新政0前的教育概况入手,通过对清末/新政0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特征、局限性及其原因的分析,着重从以下四个方面论述了清末/新政0教育改革所产生的深远影响:科举制度的废除,为近代教育和人才培养新体系的发展扫清了最严重的一道障碍;5奏定学堂章程6的颁布与实施,促进了近代新式学堂的发展,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大大提高;官派出国留学和鼓励自费留学,培养了一大批学贯中西的人才;新式学堂开设了大量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课程,推动了/新学0的传播,促进了人才综合素养的提高。 关键词:清末/新政0;教育改革;近代化 中图分类号:K257.9;G529=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79(2002)01-0019-05 On The Education Reform included in the New Policy of Late Q ing Dynasty and Its Influences H UANG Jia -wen 1 ZE NG Shao -dong 2 (1.The Human Resource Research Institute, 2.School of Hi story and Tourism,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 Nachang 330027,China) Abstract :The education reform included in the New Polic y of late Qing Dynasty has a great importance and special place in Chinese history of education because,due to the reform,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lasting for more than one thousand years had been abolished and a ne w schooling system was advocated,which opened up a new age of Chinese education.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ideas of the educational reform in late Qing Dynasty and its charac teristics,shortcomings and its causes,this paper stresses its profound impact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modern Chinese educational system.The influences at least include the following:the abolishment of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clears a way the obstacles in the process of the development of a new educational system.Besides,the measures provided by /the School Regulations Presented by Ministers and Authorized by Emperor 0contribute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odern education and thus improve the Chinese education not only in the quantity but also in the quality of the talented people.What .s more,thanks to the government-funded studying abroad project or encouragement to self-supported studying abroad,ta-l ented people came forth in large number.Finally,c olleges and schools of new style provided various kinds of courses of science and arts,which helps to propagate the Western educational concepts and ideas and to pro -mote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Key words :The political reform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Educational innovation;Modernization 第35卷第1期2002年2月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Vol.35No.1 Feb.2002

在学校谈恋爱检讨书

在学校谈恋爱检讨书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在学校谈恋爱检讨书 1、在学校谈恋爱的检讨书 尊敬的XX: 这几天我一直在为我的所作所为反省,我在深思您的谆谆教导。现在知道,是我做错了,您的教导是对我的前途负责,是为了我们两个人好。 我现在已经上高二了,很快就要面临高三--这个人生的转折点。我自知学习成绩很不理想,甚至拖了班里的后腿,我也感到很惭愧。可能是因为功课与其他人的差距较大,自己也没有什么信心了,所以把精力放在了不该放的地方。这也并不是给自己的错误找借口,是我从前的真实想法,我因为成绩不好真的很自卑。我知道自己做错了,学习不认真应该积极的去学习从而提高自己的成绩,而不是涣散精力,把大好的时间放在无谓的事情上。这样不仅提高不了成绩反而更不能专心读书,同时也影响了其他人的学习热情。我还是一名学生,就像成人要工作一样,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我没有好好学习,用功读书,就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对自己的放任自流,感谢您对我及时的提醒和纠正,才没有让我离开正轨更远。 通过您跟我的谈话,我认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您是在挽救我,是对我的未来前途负责,希望以后在学习上您能给于我帮助,监督我,在剩下的高中学习生活中成绩能有所提高。 此致 敬礼 检讨人: x年x月x日 2、在学校谈恋爱的检讨书 尊敬的XX: 我错了。早在我刚踏进这个班级的时候,您就已经三令五申,一再强调,全班同学,不得谈恋爱,爱。其时,老师反复教导言犹在耳,严肃认真的表情犹在眼前,我深为

震撼,也已经深刻认识到此事的重要性,于是我一再告诉自己要把此事当成头等大事来抓,不能辜负老师对我们的一片苦心。 然而,正如高尔基说过的那样---当你把一件是看得十分重要的时候,磨难和失败就接踵而来了,正值青春的我,没能把握住,因为我心是火热的。 所以犯了以下错误: 1、让老师担心我的安全。 2、在同学们中间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如今,大错既成,我深深懊悔不已。深刻检讨,认为深藏在本人思想中的致命错误: 1、思想觉悟不高,对重要事项重视严重不足。 2、就算是有认识,也没能在行动上真正实行起来。 所以我以后一定克制自己,让爱情等到该是我这个年龄的时候再去感受!老师我知道你是为我好,我是个听话的孩子,我知道自己错,现在谈恋爱不适合,我的任务是学习学习,老师原谅我这次犯下的错误吧,我知道自己错,下回一定不犯了,我保证! 请老师再给我个机会吧!

试论清末官制改革(1901—1911)中的文官设置及其特点和影响

试论清末官制改革(1901—1911)中的文官设置及其 特点和影响 作者:鞠方安文章来源:中华文史网点击数:890 更新时间:2007年07月09日 文官制度是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一个政权的兴衰,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制度健全、配置合理、廉洁高效、代谢有序的文官制度,会起到巩固政权,稳定社会,促进发展的作用;反之,配置失当、缺乏监督、效率低下、代谢无序的文官制度,则会导致一个政权逐渐走向衰落。中国古代的文官制度到明代和清前期发展得相当完备和成熟,但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传统的封建体制被逐渐打破,文官制度也随之发生变化,“正如小心保存在密闭棺木里的木乃伊一接触新鲜空气便必然要解体一样”。[1](P3)1901年—1911 年清末官制改革对文官的设置做了大规模的调整和更张,为整个清朝历史所仅见,这一调整和更张的过程,既反映了历史的必然规律,其结局又给后人提供了警醒和鉴戒,因而有探讨的价值。 一、清末官制改革中的文官设置过程 清末官制改革中文官制度的大规模调整和更张,始于1901年之后的新政立宪改革。在此之前,也有一些新官职和新衙门如五口通商大臣、南北洋通商大臣以及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设立,但那不足以代表官制改革的主流,也没有形成以国家意志为特点的整体改革。戊戌维新运动中,变革官制的呼声一度形成强大的态势,在光绪皇帝的主持下,也裁撤归并了几个冗闲衙门,但由于运动的失败,裁掉的衙门旋又复旧。义和团运动中,清政府的统治遭受沉重打击,中央权威严重削弱,地方督抚权力加强,尤其通过“东南互保”,清廷对地方已呈尾大不掉、呼应不灵、内轻外重、枝强干弱的局面。《辛丑条约》的签订,中国陷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深渊,国内矛盾日渐尖锐,革命派日益活跃,对清廷的统治提出严峻的挑战。另外,作为清廷最高权力中枢的中心人物慈禧太后,在庚子西狩的过程中,饱尝了凄风苦雨、颠簸流离的滋味,深感无法照旧统治下去。1901年1月29日,西太后在西安以光绪的名义,发布了“变法”上谕,内称“世有万祀不易之常经,无一成不变之成法”,“深念近数十年积弊相仍,因循粉饰,以致酿成大衅。懿训以为取外国之长,乃可去中国之短,惩前事之失,乃可作后事之师”,“总之,法令不更,锢习不破。欲求振作,须议更张。”[2](P4601-4602)清廷要求各级官员在两个月之内,“各就现在情形,参酌中西政要”,“各举所知,各抒所见”。[3]4月21日,命设督办政务处,作为推行新政的总汇机关,派奕kuāng@①、李鸿章、荣禄、kūn@②冈、王文韶、鹿传霖为督办政务大臣,地方大吏刘坤一和张之洞遥为参预。政务处下设提调二人,章京若干人,负责制定新政的各项措施,收掌全国各地官员章奏及办理全国官制、学校、科举、吏治改革等事务。督办政务处是晚清官制改革中,朝廷设立的第一个新机构。

关于学校谈恋爱检讨书范文

关于学校谈恋爱检讨书范文 早恋引起的不良影响不仅仅是学习成绩,更可能是今后的人生道路,所以早恋在学校是不允许的,既然不允许,犯了错就要写检讨书反省自己,为您整理编辑早恋检讨书,欢迎阅读。 关于学校谈恋爱检讨书 班主任老师: 您好,向您递交这份检讨,以反省我年少无知犯下的早恋错误。因为我错误导致的种种不良影响,在此我感受十分地懊悔与抱歉。 关于我犯错误的原因有三:第一是我主观意识太多浅

薄。身为一名高一学生,没有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本职任务应该是搞好学习。第二,我责任感欠缺严重。在校身为学生,身负努力学习的责任,在家我作为人子,自己的所作所为也应该为自己的父母着想,不能辜负父母的期望,也应该好好学习。第三,我的克制能力欠缺。对于女生有好感是正常的,然而我却没有很好地控制自己,没有掌握分寸。 回顾我的错误,固然有年少冲动的客观原因,然而我作为一名16岁的高一学生,也已经具备了基本是非的辨别能力,理应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我此次错误的发生,难以逃避我在主观方面的不足与过错。在高一这段时间的学习生活内,我主观上很大程度地放松了对自已的要求,疏忽了作为一名高一学生该有的学习责任与思想准则。 高中学习是人一生当中宝贵的学习时光,在高中期间努力培养各项文化素养是一件如此严肃的义务。然而,我却辜负了父母期望,也辜负了老师的期望。因此对于我此次错误以及在班级校园当中造成的不良影响,我再一次对您说一声“非常抱歉,我错了”。 检讨人:xxx

20xx年xx月xx日 学校谈恋爱检讨书范文 尊敬的班主任老师: 此番我早恋被抓,我无言以对,我愧疚万分,我悲痛不已。递交我之早恋被抓的保证书,向您做出深刻检查与保证,反省我之错因,恳求您的宽赦。 面对错误我深感痛心,回顾错误,我准备先从性质分析入手,再从历史经验讲起。自从盘古开天辟地,三皇五帝到如今,还没有多少初中生学生敢在学校里做出我这样不雅的行为。我跟着女同学,成天在学校里手牵手,成天地成双结对进出餐厅、教室,很显然就是一种早恋的行为啊。 我对于自己与同学经常在食堂“滋溜一口酒,吧唧一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