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人类社会形态的演变过程

人类社会形态的演变过程

人类社会形态的演变过程
人类社会形态的演变过程

人类社会形态的演变过程

《系统唯物主义纲要(初稿)》? 人类(历史)观?社会运动3 ? 人类社会形态演变过程

曹曙

为了更好地看清人类社会形态的演变过程,可以借助于社会形态演变图式。这是一个示意性的图形,这个图形中的所谓纵坐标表示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私人占有程度,它反映出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的性质;而所谓横坐标表示生产力发展水平,它反映出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

目前关于人类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演变过程,普遍地认为是到“迄今为止,人类社会已经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一部分国家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的低级阶段)”(李秀林、王于、李淮春主编《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84年版第313页),将来,人类还要发展到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共产主义社会。

根据目前这个认识,其社会形态图式(图式一)是这样的:第一,猿的简单活动逐渐发展、变化,质变成人的劳动;以简单活动为基础和特征的猿的“社会”消亡,以劳动为基础和特征的人类社会诞生。第二,人类社会演变的过程是经由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社会,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发展。其中原始社会是公有制社会,即社会成员按需支配(占有)生产资料的社会;同时也是劳动者自主支配(占有)自身劳动力的社会。奴隶社会是第一个私有制社会,即它是由(奴隶主)剥削者占有生产资料和(奴隶)劳动力的生产关系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封建社会是(地主)剥削者占有生产资料而不完全占有(农民)劳动力的生产关系占主导地位的社会。资本社会是(资本家)剥削者占有生产资料而并不占有(工人)劳动力的生产关系占主导地位的社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公有制社会,即由整个社会共同占有(支配)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社会。第三,共产主义社会以后的人类向何处去?没有答案。

人类社会形态的演变过程果真如此吗?

我们首先能够想到的是前面关于对官僚社会的探讨。在上述关于对人类社会形态演变过程的认知中,就不包括“官僚社会”。

社会形态的演进是单线演变和多线前进的对立统一,官僚社会所独有的特征决定了它处于资本社会之后和社会主义社会之前;同时,官僚社会象其它许多社会形态一样,不是每一个国家、民族或地区所必须经历的社会形态。首先,在官僚制中,生产资料是名义上的全社会共同占有和实质上的一部分人占有(支配),是“理论”上的全民所有而实际上的官僚阶级所有。因此,在官僚社会中,官僚阶级与生产资料的关系非常类似于封建社会中地主阶级与(佃农)劳动力的关系——一种变相的占有、不完全的占有。所以,我们在人类社会形态演进过程图式中完全有理由用与封建制中劳动力部分很类似的斜线来表示官僚阶级对生产资料变相的、不完全的占有。这样,官僚社会无疑地会处于资本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之间。其次,由于人类先进的(科学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意识形态的能动作用,一些国家、民族或地区的资本雇佣制终结以后,完全可能直接发展到社会主义社会,而不是必须经历官僚社会后才能发展到社会主义社会。

把“官僚社会”加入上述的人类社会形态演变图式(图式一)中,就得到了较为完整的人类社会形态演变图式(图式二)。

这个较为完整的人类社会形态演变图式(图式二)已经完整地表述了人类社会形态演变的全部过程吗?没有。从这个图式上,把封建社会看作从奴隶社会到资本社会的“过渡”、把官僚社会看作从资本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图形还只是得到了初步的园整。

那么,从原始共产主义社会到奴隶社会的“过渡”是怎样的呢?上述这个图形在表述事物发展时至少在数学意义上并不园整。看来,在原始共产主义社会到奴隶社会之间,还存在着未曾被认识、未曾被深入研究和加以明确定义的社会形态。

人类剥削的产生是原始共产主义社会崩溃和奴隶社会建立这一漫长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剥削的产生过程反映了这个漫长过程中社会形态的变迁。原始社会史专家岑家梧先生关于剥削的一大段描述是这样的:“剥削的最初形态是多方面的。就云南几个少数民族的材料可以看到其中的情况:

“⑴由利用原始协作的形式剥削劳动力到雇工:云南怒族、傈僳族、独龙族普遍采用‘瓦刷’的形式进行这种剥削。如怒族:‘较普遍的是利用瓦刷形式来剥削劳动力。瓦刷(属傈僳族语,怒话叫棉八)是大家互相帮助的意思,是一种原始协作的习惯。农忙时亲戚邻居互相帮助干活,不计出工多少,也不付工资。主人只要煮一锅水酒或玉米稀饭,请大家喝就可以了。据说数十年前,瓦刷干完活后,大家就在地里喝酒、跳舞、唱调子,充分表现出集体劳动的欢乐。但是现在由于土地占有的不平衡,地多的人需要别人帮忙,地少的人就不需要或少需要别人帮忙。但传统的观念仍使这种习惯保持下来,实际上已成为土地多的人剥削别人劳动的工具。如普乐乡有一个上中等户,去年瓦刷了四次,村里的人共约帮他一百个工,而他只帮了别人卅多个工。’(《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社会调查》第33页)又如碧江县的傈僳族中‘俄科罗乡二个富裕户,每年各瓦刷一百个工左右,瓦刷那天,田主在田边煮一锅酒大家喝,或煮一锅稀饭就可以了,不必付工资。而他们帮别人瓦刷则很少。’(同上书15页)又如独龙族:‘贡山第四区二村(乡)有一个头人,全家四口人,夫妻二人经常生病,主要靠瓦刷来进行生产,结果村里的人到了荒月都没有吃的了,而他们的粮食还有多余。’(同上书43页)

“海南岛的合亩也是如此。

“雇工剥削:利用某些原始协作形式来剥削劳动力是最原始的劳动力的剥削方式。进一步便发展为雇工,特别是短期雇工。类似现象在那些民族中都是很普遍的。如怒族:‘雇佣长工的很少,据了解,在二百多户中,(碧江县)解放前后雇佣长工的只有四户(两户富裕户,两户上中等户)。长工一般都是单身汉,没有一定的工资。一种是帮主人干若干年后,给他娶个老婆;另一种是除大部分时间在主人家里做活外,可以抽空种自己原有的小块土地,农闲时也可以外出“揹背子”(运输)或到山上挖黄连。自己地里所产的粮食及副业收入,归自己所得。雇短工的也很少,社会工资一般是一天一升玉米(折人民币0.4元)。’(同上书32页)傈僳族除了用同样方式雇长工外:‘地多的人家,在农忙时雇一些短工,有的一年雇三、四十个工,工资一般是一升玉米(5斤)一个工,有的还供一顿中饭,也有的是先放出一升玉米或一斤盐巴,农忙时还雇一至三个工。’(同上书15页)云南沧源县的佤族都是雇短工,‘卖工的绝大部分是贫苦户,因为

他们生活最贫苦,缺乏口粮,在农忙季节志愿找上富裕家,要给他们帮工,经对方答应后即给他做工。’(《云南省沧源县佧佤族社会调查》第19页)“⑵由借地耕种、分种到地租剥削:地租剥削不是一下子就开始的,在原始公社时代,首先是没有地的人向有地的人借地耕种。起初并没有什么报酬,后来进一步发展为借地的人送一碗酒,给大家喝,或送一些礼物。如云南碧江县傈僳族‘还有借地耕种的习惯,很多人向亲友借地耕种。如俄科罗乡活米底村五十四户,有九户贫苦户向亲友借入二十一架耕地(一架约合二市亩)。借种的土地,地权仍属原主所有。有的每年给田主送一点礼物,如半开一、两元(云南的银币),或其他零碎的东西。这是出自人情关系,不能算作剥削。’(《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社会调查》第15页)从此又进一步发展为分种。在怒族、傈僳族都有这种关系。如傈僳族:‘一般是田主出种籽,佃方耕种耨草,双方共同收割粮食平分。’同上书15页)怒族:一般是一方出土地种籽,一方负责耕种耨草,收割时双方共同劳动、收成对分,也有按四、六分成的(佃耕者得六成),这显然已是租佃形式的一种劳动力剥削了。

“⑶放债:放债的开始是兄弟亲戚之间的互助,是没有利息的。只送一些礼物,债务也可以不还。如海南黎族同一个合亩之间的借谷,最初是不还的。或者什么时候有什么时候还,没有期限。后来才发展为债务剥削关系。如怒族,‘据说在四、五十年前,怒族内部没有债利剥削的现象,后来受了外来的影响,怒族里面也出现了族债的情况,如知子罗乡(碧江县)有两户富户每年都放出半开百元左右(实际币质只有铸文面值一半的硬币称半开——引者注),但这仅是靠近集镇地区的个别现象,也没有专靠债利剥削为生的人。……但借牛仍按习惯,要给一定的报酬。’(同上书33页)由此可见,在怒族社会中,除了受汉族地主放债剥削外,怒族社会里的族债还只是剥削的萌芽。但如傈僳族的头人族债剥削就已很明显了。傈僳族‘各乡都有个别户经常放债。较突出的如碧江二区南敖甲村氏族头人付阿乐(曾当过伪保长),解放前,每年约放出半开三百元及玉米十石左右,年利100%。其他一般是放出玉米一两石,年利50~100%,也有生活较富裕的人,在青黄不接时放出少量粮食或盐巴。农忙时叫债户以工抵债。也有乘人之急而进行高额剥削的,如括米底村一富裕户,曾三次以玉米五斗,用低于市场价四五倍的价钱买入贫苦户的三条大黄牛,另一上中等户在秋前贷给贫农普阿

甲一斗玉米(约值3.5元),秋后给他砍了一百块盖房子的木板(值贰拾元)。’(15页)进一步便以土地抵债。如佧佤族则拉人抵债,成为债务奴隶的萌芽了。(《云南省沧源县佧佤族社会调查》第19页)海南岛黎族也是如此。

“⑷分养家畜:傈僳族‘分养母猪,生下小猪平分;有的贫苦户买不起小猪,分养猪,喂大后,杀掉平分,如一只十来斤的小猪,养了一年,长到80斤才分,各得40斤。但这种情况是不多的。’又怒族‘一种是没有母猪畜的,可以承养母牛或母猪,所生小畜主雇各得一半,母畜仍归原主所有。另一种是分养小猪,长大以后宰杀,除头蹄及内脏归养户外,肉双方平分。’(《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社会调查》1956年第15页、第33页)”(岑家梧遗著《中国原始社会史稿》民族出版社1984年版第107~110页)

我们稍加注意,就能发现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奴隶制产生之前的剥削形态与奴隶制以后的封建制、资本雇佣制下的剥削形态有如此惊人的相似呢?由此我们还能联想到:仅仅是剥削形态有前后的相似吗?整个社会形态就不存在前后的相似吗?实际上,剥削形态的前后相似完全可能是整个社会形态前后相似的一种表现。

恩格斯曾经精辟地指出了人类认识发展的规律,那就是:“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说。一个新的事实被观察到了,它使得过去用来说明和它同类的事实的方式不中用了。从这一瞬间起,就需要新的说明方式了——它最初仅仅以有限数量的事实和观察为基础,进一步的观察材料会使这些假说纯化,取消一些,修正一些,直到最后纯粹地构成定律。如果要等待构成定律的材料纯化起来,那么就是在此之前要把运用思维的研究停下来,而定律也就永远不会出现。”(《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61页)

奴隶社会前后的剥削形态的惊人相似、官僚制生产方式、官僚社会等等——“一个新的事实被观察到了,它使得过去用来说明”人类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发展演变的“方式”不中用了,需要有“新的说明方式”了。虽然在目前、在下面将要阐述的这个“新的说明方式”还“仅仅以有限数量的事实和观察为基础”,还是假说,但是只要人们还没有“把运用思维的研究停下来”,则“新的说明方式”迟早会“纯粹地构成定律”。

一、

在人类的整个存在过程中,人类社会形态的发展演变过程具有对称性。人类从诞生起到发展至更高一级止,要依次经历原始共产(社会制)社会、原始官僚社会、原始雇佣社会、原始封建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雇佣社会、官僚社会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这九个基本社会形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上述社会形态的对称不是机械的、几何的对称,不是轮回,而是发展中的对称,是“螺旋式上升”的表现。人类社会形态发展的对称性反映了人类从自发存在到自觉存在的过程。也就是说,从人类社会诞生到奴隶制的建立,是人类社会的自发存在的过程;从奴隶社会到人类发展至更高一级去止,是人类社会的自觉存在过程。

二、

劳动、社会和意识不是一成不变的,象猿的简单活动转变成劳动一样,人类的劳动、社会和意识必将发展成更高一级的东西,这意味着人类发展成更高一级生灵——新人类。

按以上两点重新描绘社会形态图式,就是一个新的、园整的“人类社会形态演变图式”(图式三,对称性图式)。

关于社会形态演变具体过程的假想

从马克思起,人们懂得了人类社会形态的演变与人类生产力的发展紧密相联——既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又是生产力继续发展的需要。但是,沿着马克思的发现具体下去、深入下去,继续研究人类社会形态演变与生产力发展关系的工作还进行得很不够。

事实上,人类社会形态的演变与人类生产力发展的关系是由生产资料方面和劳动力方面构成的。生产资料私有和半私有(变相私有)对生产资料的使用在局

部的高效率导致了一些社会形态的存在,而在社会整体上的低效率则导致了这些社会形态的消亡。在生产资料私有的存在过程中,劳动力的私有和半私有(变相私有)在社会局部催生和利用剩余劳动的高效率导致了一些生产资料私有社会形态演化成完整和较完整的生产力私有的社会形态;而其对剩余劳动的利用在社会整体上的低效率(即其对社会劳动力的浪费)则导致了这些社会形态的消亡。具体来说,由生产资料方面的关系导致了从原始官僚社会和原始雇佣社会到现代资本社会和现代官僚社会的存在;而在生产资料方面的关系基础之上,由劳动力方面的关系导致了一部分生产资料私有社会以原始封建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形态存在。

当人类社会尚处于婴儿阶段时,迫于极其低下的生产力,人们必须在社会范围内共同劳动,自发地进行着原始社会化的生产。这大概是原始共产制(社会制)社会存在的主要理由。在原始共产制(社会制)社会中,微弱的社会生产力自发地由(依血缘、地缘而相对独立的)整个社会支配和享用,属于社会“公有”。这时的“公有”是自发的、本能的,不包含与私有相对的含义。由于不存在小于社会范围的生产劳动组织单位,因而生产劳动是原始社会化的。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使得人类向着摆脱原始社会化的生产迈出了第一步。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们渐渐地选择了效率更高的小于社会范围的生产组织单位,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一方面,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尤其是生产劳动分工协作程度的提高使得自发的、以整个社会为唯一组织单位的生产组织形式不能更有效地运用社会生产力了;另一方面,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给小于社会范围的集体生产组织形式提供了可能。原始共产制(社会制)生产关系失去了主导地位,原始共产制(社会制)社会失去了以统治地位存在的理由,它的存在理由经过否定,变成了“小于社会范围的集体化生产劳动”。这大概是原始官僚制以统治地位存在的主要理由。这是人类社会形态的第一个一次否定。在原始官僚社会中,社会生产力部分地由社会上一部分人支配和享用——即生产资料由原始官僚支配和享用,但不明确地占有。在原始官僚社会中,人类第一次出现了剥削现象,社会分裂为根本利益对立的两大集团:原始官僚阶级和原始平无阶级。

随着生产力的继续发展,尤其是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和生产劳动分工协作程度的提高,一方面,人们对较高生产效率的追求使得生产劳动组织基本单位不断

缩小直至成为原始个体(或原始家庭)劳动;另一方面,生产力发展所达到的水平为原始个体(或原始家庭)劳动提供了可能。这时,原始集体化生产劳动失去了主导地位,它让位于更先进的、更具有高效率的原始个体(或原始家庭)劳动。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应运而生了。原始官僚制失去了占统治地位的理由,这个理由经过否定,转变成了占主导地位的以原始家庭为一般生产劳动单位的原始个体劳动。原始个体劳动的出现及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应运而生——这大概是原始雇佣制社会得以存在的主要理由。这是人类社会形态的第二个一次否定。人类社会由原始官僚社会发展到原始雇佣社会,社会上一部分人(剥削阶级)对社会生产力的支配和享用从原始私权发展到了原始资本——明确地占有生产资料。这时,社会上的剥削者已不再仅仅是有“地位”的人了,社会上不仅有了既有“地位”又有土地(生产资料)的人,而且有了占有很多土地借以剥削别人的人且这种人占据着主导地位。这时,社会的主要阶级矛盾成为了原始资本阶级与原始被雇佣阶级的矛盾。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人类的全部劳动虽略小于必要劳动,但已很接近,人们的全部劳动稍加环境的补充便可超出必要劳动值,社会上经常出现暂时的、局部的剩余物质资料。这使得劳动力部分地、不完全地、变相地被他人占有成为了可能。这时,生产力越是提高,全部劳动越是接近必要劳动,社会上出现剩余物质资料的频率越大、数量也越多。社会上剩余物质资料越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越需要把散漫于社会各个角落的劳动力逐步地、一定程度地、按一定方式地集中起来,以便从一定规模的集体劳动中获得更高的效率。这个“一定方式”就是劳动力的变相他人占有。这样,原始个体劳动失去了主导地位,它让位于更先进的、更具有高效率的原始封建性质的集体劳动。在这样的集体劳动中,剥削者不完全地、变相地占有着劳动者人身。社会上暂时的、局部的剩余物质资料的出现,使得剥削者以不完全的、变相的人身占有的形式把雇佣的对象固定下来,进行着大于原始个体劳动规模的集体劳动,这大概是原始封建社会得以存在的主要理由。这是人类社会形态的第三个一次否定。这时,社会上的剥削者已不再仅仅是有“地位”的人、既有“地位”又有土地(生产资料)的人以及占有很多土地借以剥削别人的人,而且有了占有很多土地并变相地占有固定雇佣对象(被剥削者)借以剥削别人的人,这种人占据着主导地位。原始封建剥削者之所以不能

对劳动者施以完全的人身占有,其原因大概是人类当时的全部劳动还略小于必要劳动,剥削者还只能在占有劳动者的一部分劳动之后将劳动者推给(能够为人类提供物质资料恩赐的)大自然。在这种情况下,劳动力保持着一定的社会化程度是人类被迫的、自发的行为,这是人类文明社会即将诞生之前的漫长的准备阶段。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人类的全部劳动终于等于并超过了必要劳动,剩余劳动出现了。“生产已经发展到这样一种程度:人的劳动力所能生产的东西超过了单纯维持劳动力所需要的数量;维持更多的劳动力的资料已经具备了;使用

这些劳动力的资料也已经具备了;劳动力获得了价值

..。”(恩格斯《反杜林论》,人民出版社1970年12月版177页)于是,奴隶制来到人间。当剩余劳动还没有出现时,无论剥削者聚敛了多少“维持更多的劳动力的资料”,也无论剥削者占有了多少“使用这些劳动力的资料”,他们都不会使用奴隶这种劳动力,因为奴隶这种被完全占有的、需要主人供给其维持生存的全部物质资料的劳动力无法为剥削者提供剩余劳动。在剩余劳动出现以前,剥削只能停留在占有生产资料和变相占有劳动者的形式上;剩余劳动出现以后,剥削完全有可能和有必要发展到对劳动者进行人身占有的形式。原始封建制(以主导地位)存在的理由经过否定,从“全部劳动略小于必要劳动”质变成了“剩余劳动的出现”。剩余劳动的出现,这大概是奴隶制存在的内在理由。这是人类社会形态的第四个一次否定。在奴隶制中,社会上一部分人(即奴隶主阶级)以占有生产资料和劳动者(即奴隶阶级)本身的形式,支配和享用完整的生产力。奴隶主阶级与奴隶阶级的矛盾成为了社会的基本阶级矛盾和主要阶级矛盾。从原始官僚制到奴隶制,人类的私有制发展到了成熟的阶段,奴隶制是成熟了的私有制,它是私有制第一次发展到了最完全的地步。从此以后的所有剥削制度在本质内容上都是社会上一部分人(剥削者)支配和享用完整的社会生产力——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表现形式上则越来越表现得和奴隶社会以前的各个剥削制度类同起来。

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人类的全部劳动越来越多地超出必要劳动,人类劳动中蕴藏的剩余劳动增多到了一个相当可观的水平。生产力已经发展到了这样一种水平,即劳动力中所蕴含着的剩余劳动无法在当时的社会制度下被充分地提炼出来,人们发现,由社会上一小部分人(即奴隶主)占有劳动者(即奴隶)人身的私有制形式对社会劳动力的摧残和浪费已经不能适应进一步提高社会生

产效率的要求了。这时,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突出地表现为劳动力的解放,劳动者要求从奴隶制的变革中获得一定程度的自由。在这种情况下,给予劳动力一定的社会化程度以创造更多的剩余劳动是人类自觉的行动。这样,奴隶制丧失了(以主导地位)存在的理由,其(以主导地位)存在的理由经过否定,从“剩余劳动的出现”质变成了“劳动力中蕴含着相当可观的剩余劳动”。劳动力中蕴含着相当可观的剩余劳动——这大概是封建制(以主导地位)存在的理由。封建制代替奴隶制,这是人类社会形态的第四个一次否定的再否定(即二次否定),它使得封建社会与奴隶制出现以前的社会形态有着一些类似。在封建社会中,基本社会关系是社会上一部分人(即地主阶级)通过占有生产资料和不完全地、变相地占有劳动者(即雇农)人身的形式,支配和享用社会生产力;地主阶级与雇农阶级的矛盾成为了社会的基本阶级矛盾也是主要阶级矛盾。在封建社会中,表面形式上劳动者比在奴隶制下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放,而本质上劳动力的他人支配和享用与奴隶制下相同。也就是说,从奴隶制到封建制,社会上一小部分人(剥削者)支配和享用劳动力这个本质从人身占有的形式发展到了人身依附的形式,社会上一小部分人(剥削者)支配和享用完整的生产力这个本质从奴隶制的形式发展到了封建制的形式。从奴隶制到封建制,并不是私有制从完整的、全面的程度变得不完整、不全面了,而是已经成熟了的、发展至完整和全面程度的私有制在其继续向前发展时,呈现出它成熟之前的、完整和全面之前的类同形式。从奴隶制到封建制,并不是剥削者对被剥削者的剥削减轻了,而是当奴隶制剥削继续向前发展时呈现了剥削加重到奴隶制之前的类同形式。封建制不等于原始封建制,它是原始封建制的否定之否定。

随着生产力的迅速提高,它已经把人类的生产方式推到了机器化、社会化的形式面前,它的魔杖一下子使劳动力所蕴含的剩余劳动增长到前所未闻的程度,它急需劳动力的完全社会化来适应它的发展需要。具体过程大约是这样的,衣袋里塞满了订单的资本家正在为雇不到工人而恼火,贫苦的佃农们悄悄地送信给他说,您许诺的那个工资数我们都很满意,我们都很想到您的工厂做工,但是我们的东家不准许;到了晚上,东家挥舞着皮鞭责问佃农们:我的活怎么还没给我干完?并咆哮着威胁道:你们是我的人、我的,懂吗!如果再发现谁偷偷去给资本家做工,可别怪我不客气啦!……佃农们揭竿而起了,拿着资本家发给的枪,

高举着思想家新做的“人权”的旗帜,消灭了国王派来的军队,把东家、国王甚至皇帝送上了断头台,佃农们获得了解放,资本家雇到了充足的工人。就这样,封建制丧失了(以主导地位)存在的理由,其(以主导地位)存在的理由经过否定,从“劳动力中蕴含着相当可观的剩余劳动”质变成了“劳动力所蕴含的剩余劳动增长到前所未闻的程度”。机器化、社会化的生产方式使劳动力所蕴含的剩余劳动增长到前所未闻的程度——这大概是资本雇佣制(以主导地位)存在的理由。资本雇佣制代替封建制,这是人类社会形态的第三个一次否定的再否定(即二次否定)。在近、现代的资本雇佣制下,基本社会关系是社会上一部分人(即资产阶级)通过占有生产资料(并由此产生的“饥饿纪律”)的形式,支配和享用社会生产力。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成为了社会的基本矛盾也是主要矛盾。从奴隶制到资本雇佣制,社会上一小部分人(剥削者)支配和享用劳动力这一本质从人身占有的形式、人身依附的形式发展到了饥饿纪律的形式;社会上一小部分人(剥削者)支配和享用完整的生产力这一本质从奴隶制、封建制发展到了资本雇佣制的形式。资本雇佣制既不是完整的私有制变得残缺了,也不是社会上的剥削减轻了,而是已经完整了的私有制在其进一步发展时呈现了与原始雇佣制类同的形式,资本雇佣制剥削则是人类剥削在其进一步加重时呈现出与原始雇佣制类同的形式。和封建制不等于原始封建制一样,资本雇佣制也不等于原始雇佣制,它是原始雇佣制的否定之否定。

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它把人类生产方式的电气化、社会化的程度推上了如此的高度——仅仅有劳动力的完全社会化已经不能适应它的发展要求了,还必须获得生产资料的一定程度的社会化。这时,资本雇佣制丧失了(以主导地位)存在的理由,其(以主导地位)存在的理由经过否定,从“机器化、社会化的生产方式使劳动力所蕴含的剩余劳动增长到前所未闻的程度”质变成了“电气化、社会化的生产方式——劳动力的完全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部分社会化”。电气化、社会化的生产方式——劳动力的完全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部分社会化——这大概是官僚制(以主导地位)存在的理由。资本雇佣制发展到官僚制,这是人类社会形态的第二个一次否定的再否定(即二次否定)。在现代官僚制中,社会上一小部分人(即官僚阶级)通过私权的形式,支配和享用社会生产力。在官僚社会,官僚阶级与平无阶级之间的矛盾成为了社会的基本阶级矛盾也是主要阶级

矛盾。从奴隶制到官僚制,社会上一小部分人(剥削者)支配和享用劳动力这个本质从人身占有、人身依附、饥饿纪律发展到了私权纪律的形式,而社会上一小部分人(剥削者)支配和享用完整的生产力这个本质从奴隶制、封建制、资本雇佣制发展到了官僚制的形式,其中:支配和享用生产资料这个本质从明确占有的形式发展到了私权的形式——“私有”面目全非了,变成了“官有”。与封建社会、资本社会一样,官僚社会的一切都不意味着私有制的残缺和剥削的减轻,相反,它是(广义的)私有制变得更高超和更巧妙的社会,它是剥削更加强的社会。当然,官僚社会也是私有制和剥削发展到了最高阶段并行将就木的社会。现代官僚制不是原始官僚制的回复,它是原始官僚制的否定之否定。

随着生产力的继续提高,它把人类生产方式的信息化、社会化的程度推上了一个更新的的高度——仅仅有劳动力的完全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部分社会化已经不能适应它的发展要求了,它还需要获得生产资料的完全社会化。这时,官僚制丧失了(以主导地位)存在的理由,其(以主导地位)存在的理由经过否定,从“电气化、社会化的生产方式——劳动力的完全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部分社会化”质变成了“信息化、社会化的生产方式——完全社会化的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同样完全社会化”。信息化、社会化的生产方式——劳动力的完全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同样完全社会化,这大概是社会(共产)主义社会(以主导地位)存在的理由。社会(共产)主义代替官僚制,这将是人类社会形态的第一个一次否定的再否定(即二次否定)。在社会(共产)主义社会中,社会生产力由整个社会支配和享用;把劳动者和劳动成果的支配和享用相分离的社会手段被消灭了——剥削消灭了;社会集团之间的根本利益的对立消失了,完整的阶级消灭了,只剩下了一些正在逐步走向消亡的半阶级;社会成员获得了空前的平等,社会为每一个人提供着发展个性的良好条件。社会(共产)主义社会是原始社会(共产)制社会的否定之否定。

总之,一方面,人类社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生一连串的质变(即否定),构成上述九种基本社会形态;另一方面,在每一种基本社会形态阶段中,随着生产力水平的逐步提高,社会形态发生着相应的量变,即人身占有、人身依附、饥饿纪律和私权纪律这四种基本形态在各自的历史中表现出逐渐的、一些形式上的改变。

关于私有制

我们从“人类社会形态演变图式(对称性图式)”中还可以看出,私有制和生产资料私有制是两个不同的范畴。由于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都生活在生产资料私有制时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私有制方面研讨得最多的是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因此,在目前的政治经济学中“私有制”往往成为“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简称。在目前的政治经济学中,既认为“奴隶制所有制是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和占有生产工作者即奴隶”,又常常把奴隶制作为私有制即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开端。事实上,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只是私有制的一种,而私有制却有官僚制、雇佣制、封建制和奴隶制这四种,这从“人类社会形态演变图式(对称性图式)”中可以明显地看到。奴隶制也是一种私有制,它是生产资料和劳动者的全面私有,它是人类最完整的私有制之一。

什么是私有制呢?

私有制所针对的对象是生产力。任何私有的最终目的都是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结合物、都是生产力的运用结果——劳动成果。因此,任何私有制所针对的对象都不可能仅仅是孤立的生产资料或仅仅是孤立的劳动力,而必定是完整的生产力,只是形式不同、直接或间接程度的不同而已。总之,私有制所针对的对象“是在劳动过程中结合在一起和共同起作用的生产的物质因素的总体的能力”(许涤新主编《政治经济学词典》,1980年版78页)

私有制的本质是社会上一部分人(剥削者)支配和享用生产力。任何“占有”、“所有”的目的都是支配和享用,占有(或所有)只是保证其支配和享用的手段和途径,因此,占有(或所有)不是达到目的的唯一手段和途径,还存在着变相的占有(或变相的所有)。我们知道,同一本质内容可以表现为许多不同的表现形式。明确地“占有”只是私有制中的一种形式,而“支配和享用”才是深含其中的内容,因此我们在认识私有制的本质时不能被“占有”或“不占有”、“所有”或“不所有”所迷惑。从“支配和享用”这个本质来讲,私有制不是一个确切的名词,我们现在只是沿用而已。

各种私有制对生产力中诸要素的支配和享用存在着程度的不同。从原始官僚制这种变相的私有制起到奴隶制止,人类(私有制)社会的发展逐步完成了生产力诸要素的私有化,因此原始官僚制、原始雇佣制、原始封建制和奴隶制这几

种私有制存在着私有程度的不同。奴隶制是完备的私有制,奴隶制以后的几种私有制只是形式的不同而不存在完备程度的不同。

广义地说,私有制就是社会上一部分(剥削者)不同程度地支配和享用生产力的社会制度;狭义的私有制是指社会上一部分人(剥削者)以明确地占有的形式不同程度地支配和享用生产力的社会制度。人类从原始雇佣制社会起到资本雇佣制社会止,都处于这种狭义的私有制中。在原始官僚制社会和(现代)官僚制社会中,社会上一部分人(剥削者)不是通过明确占有的形式而是通过原始私权和私权的形式支配和享用着生产资料和生产力。这两种私有制是变相的,我们可以(与狭义私有制对应地)称之为官有制。因为官有制是“公有”的假象掩盖下的私有制,所以它常以“公有”的假面目来欺骗在这个制度下被剥削和被压迫的人们。

从“人类社会形态演变图式(对称性图式)”中还可以看出,奴隶制社会不是人类的第一个私有制社会,它只是人类第一个完整的(即发育成熟的)私有制社会。在人类发展到奴隶社会以前,人类已经经历了原始官僚制、原始雇佣制和原始封建制这些剥削社会。在这些剥削社会中,社会上的一部分人(剥削者)还都只是支配和享用生产力的部分要素,只是到了奴隶制,社会上的一部分人(剥削者)才支配和享用完整的生产力了。奴隶制的出现标志着私有制的发展进入了成熟、衰老直至灭亡的阶段。奴隶制以后的各种私有制虽然也采取了生产力部分要素私有的表面形式,但本质上都是和奴隶制一样的——剥削者明确占有生产力要素的一部分而用其它社会手段控制着另一部分。封建制是蜕化了的奴隶制,资本雇佣制是进一步蜕化了的奴隶制,官僚制是更进一步蜕化了的奴隶制。

关于对称中心

从人类社会形态演变图式(对称性图式)中还可以看出,奴隶社会处于人类诸种社会形态的对称中心。那么,这个对称中心给我们以怎样的启示呢?

剩余劳动的出现,是人类走向自我否定的开端;是人类向更高一级发展(即实现自我否定)的真正原因。首先,人类生产力发展到出现剩余劳动(即全部劳动超出必要劳动)的地步,是奴隶社会得以出现的根本原因,奴隶制的建立标志着剩余劳动的出现。从奴隶社会起,人类社会形态的进一步发展总是采取了与奴隶制社会以前的社会形态相类同的形式,这说明奴隶制是人类社会走向自我否定

的开始,剩余劳动的出现是人类走向自我否定的开端。其次,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剩余劳动是导致人类最终发展至更高一级去的真正原因。我们知道,从人类诞生到现在,劳动一直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劳动对于人类来说是必要性的,但是,剩余劳动的出现和存在使得劳动对于人类的这种必要性变得不那么纯粹了。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在全部劳动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的剩余劳动不断地进行着一种量的积累,这种量的积累必然会在将来引起一个伟大的质变——劳动由今天这种必要性的劳动质变成将来剩余性的劳动。经过这个质变,劳动对于“人类”来说已经不是为了生存而被迫执行的一种任务了;它变成了一种需求,一种类似于今天我们人类的娱乐一样的需求。随之而来的是人类的社会质变成了与这种需求相对应的“社会”,人类的意识也质变成了与这种需求相对应的“意识”。这些质变意味着“人类”已不是原来的人类了,意味着人类的自我否定。

社会剩余劳动的出现是人类自发存在与自觉存在的分水岭。奴隶社会是人类社会的第一个文明社会,从奴隶社会开始,人类的野蛮消退,文明逐步建立。在奴隶社会,人类结束了自发的历史,思想家和哲学家出现了,人类开始了其自觉性的历史。

总之,“任何现象,发展到底,转化为自己的对立物;但是因为新的,与第一个现象对立的现象,反过来,同样也转化为自己的对立物,所以,发展的第三阶段与第一阶段有形式上的类同。”(《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第一卷635页)人类社会形态的发展也正是如此。宇宙世界的这种规律启示人们:对“第三阶段”的细心观察可以深化人们对“第一阶段”的认识;对“第一阶段”的深入了解可以启发人们对“第三阶段”的探索。探讨“对称性”的意义莫大于此。

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教案

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 教学目标: 古代社会教学内容基本要求 1、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 2、奴隶社会的生产和社会制度的特点。 3、封建社会的生产和社会制度的特点。 4、中国古代社会的科技文化成就。识记: 1、在原始社会,没有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现象。 2、奴隶制度是最野蛮的剥削和压迫制度。 3、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封建剥削和压迫的基础。 理解: 1、简述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阶级和国家的过程 2、描述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表现。 活动:采用多种手段获取图文资料,通过各种方式展现古代中国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的突出贡献。第一框无剥削无压迫的原始社会 教学重、难点:在原始社会,低下的生产力决定着原始的生产关系教学方法:线索图示讲解; 教学过程:人类社会共经历了几种社会形态?你对原始社会是怎么认识的? 有了人,就有了人类社会的历史,人类第一个社会是原

始社会。 (一)低下的社会生产力附图: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学生看图,教师指导学生注意概括出生产力的三个要素:劳动工具:石器、火 劳动对象: 劳动者:原始人 结论: 原始人的生存能力是非常低下的。(社会生产力的水平极端低下) 观点: 生产力是指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

劳动者——谁来改 生产力生产工具——用什么改 劳动对象——改什么 想一想: 你认为原始社会的生产力有什么特点?(极端低下)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5 概括出原始社会生产力三要素) :在这种环境和生产力极端低下的情况下,原始人之间是一种怎样的关系? (二)没有剥削:附图:尼人狩猎图。 附图:基诺族平均分配食物 生产力低下——共同劳动——生产资料集体所有——平均分配 没有剥削(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 观点: 在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叫做生产关系。

人类的进化历程.

人类的进化历程 6500万年前,一颗直径超过10公里的小行星,以每秒几十公里的速度,猛烈撞击到墨西哥的尤卡坦丰岛上。这一撞击在短时间内严重破坏了地球的环境和气候,导致全球生态系统崩溃,当时80%的生物物种惨遭灭绝,尤其是爬行动物的黄金时代结束了。地球霸主恐龙的消亡,为哺乳动物的演化和繁盛提供了契机。 5000万年前,灵长类动物呈放射状快速进化,从低级灵长类动物的原猴类中,分化出高级灵长类动物。这时候,有的猴类开始向猿类演化,原始猿类逐渐从猴类中分离出来。目前已知的最早猿类,是出土于埃及法雍的生活于3500万至3000万年前的原上猿,其次是距今2800万至2600万年前的埃及古猿。2300万年前,又演化出森林古猿,目前在非洲和亚欧大陆的很多地方,都发现有森林古猿的化石。1000万年前,森林古猿消失。 在漫长的生存过程中,森林古猿分化出了巨猿、西瓦古猿和拉玛古猿等多个分支。1400万年前,拉玛古猿开始出现,目前在非、亚、欧三大洲都发现有拉玛古猿的化石(中国云南禄丰也有发现),其共同特征是:吻部短缩,齿弓向后张开,牙齿排列紧密,犬齿小,颊齿齿冠宽短,下颌第一前臼齿为双尖型,釉质厚。这些等点与人类相似,而与猿类不同。多数学者认为,拉玛古猿是人类和猩猩的共同祖先。 1200万年前,地壳运动开始在非洲东部制造一条南北走向的大裂谷,把非洲分为东部和西部两个相对独立的动植物系统,这成为人和猿分道扬镳的关键因素。600多万年前,南北美洲还不相连,在太平洋和大西洋的中部,洋流相通;北冰洋较暖,其海水盐分较高,不易结冰。后来,

地轴倾斜角产生变化,地球接受的太阳光略微减少;地壳运动在中美洲制造了巴拿马地峡,阻断了两大洋的中部洋流;北冰洋雨水增多,其表层海水的盐分降低,较易结冰。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使南北两极形成大冰盖;南北极的大冰盖又反射出大量的太阳光,从而使地球进入冰河期。在那冰河时代,气候严寒大量的水以冰雪的形式储存于陆地之上,海平面下降了大约50米,全球干旱少雨,地中海干涸。这时候,在非洲大裂谷的西部,由于地处赤道附近,距离大西洋不远,而且地势较低,仍然雨水充沛,森林茂密,那里的拉玛古猿栖息在大树之上,食物充足,生活悠闲,所以进化缓慢,后来逐渐演化成猩猩。与此同时,在非洲大裂谷的东部,地壳运动抬高了地势,阻断了来自遥远的大西洋本来就不太多的水汽,使那里的降雨量由西向东渐次减少,原有的大片森林退化成草原,那里的拉玛古猿无树攀援和栖息,不得不来到地面,而且食物稀少,生活艰难。为了更好地适应环境,获取食物,躲避天敌,使视野开阔,大裂谷东部的拉玛古猿开始学习直立行走。这期间,一些与现今猿类共祖的种群,因不能适应新的环境而灭绝了。500多万年前,非洲东部出现了一种双脚勉强可以行走,双手作辅助的大型高级灵长类动物,这就是南方古猿。 南方古猿,因其骨骼化石最早发现于非洲南部而得名,又称最早的人类(人属),或与其后裔的鲍氏猿人、能人和匠人一起统称为早期猿人。南方古猿的骨骼化石,主要在非洲南部和东部发现过十几处,其中最著名的当属“露西女士”。露西女士,1974年出土于埃塞俄比亚,生活在300多万年前,死亡年龄在20岁左右,全身骨骼保存率达40%。南方古猿的主要特征是:齿弓呈抛物线形,犬齿不突出,没有齿隙;脑

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的思想与经济社会形态和技术社会形态的划分

2.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的思想与经济社会形态和技术社会形态的划分,对于认识人类社会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社会有机体是指以生产实践为基础的各个社会层次,各种社会因素和关系有机联系而又相互制约构成的社会整体。社会有机体形成于人的实践和交往活动中,是一种具有自我意识的有机体,其再生和更新的内在机制是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人自身生产的统一。社会有机体思想不仅体现了社会系统组成要素之间相互;马克思关于社会有机体的思想深刻体现了唯物辩证法联;经济社会形态的划分,为研究社会形态的类型和发展规律;技术社会形态的划分,侧重从生产力、科学技术和产业;社会系统研究方法有哪些重要的方法论原则,这些原则及指导意义:运用社会系统研究方法,进;二、结构性原则结构是系统中诸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对我国社会社会有机体思想不仅体现了社会系统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而且突出了社会系统自我运动、不断发展变化的性质,从而更为生动具体地体现了唯物辩证法联系和发展的原则。 马克思关于社会有机体的思想深刻体现了唯物辩证法联系和发展的原则,是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的生动体现,与机械论的形而上学方法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列宁就此指出:“马克思和恩格斯称之为辩证方法(它与形而上学方法相反)的,不是别的,正是社会学中的科学方法,这个方法把社会看作处在不断发展中的活的机体(而不是机械结合起来因而可以把各种社会要素随便搭配起来的一种什么东西),要研究这个机体,就必须客观地分析组成该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研究该社会形态的活动规律和发展规律。” 意识形态与社会形态是互相联系的。新的社会形态必然有新的意识形态相对应,新的意识形态必然有新的社会形态相对应。人类经常犯的错误是在于用旧的意识形态来思考新的社会形态。所以人类总是不理解新的社会形态,认为那是不可能的。比如一说到博爱的社会不使用货币的时候,马上就会有许多人认为那会导致人类失去工作的动力。但是事实是博爱的社会的社会形态不是目前的社会的社会形态,因此博爱的社会的人的意识形态也不是目前的社会的人的意识形态。所以根本就不会出现失去工作的动力的问题。 另外社会形态与意识形态也是不可分开的。他们是完全的联系在一起的。家庭的社会的意识形态一定是家庭的社会的意识形态,而无家庭的社会的意识形态一定是无家庭的社会的意识形态。否则社会就无法正常的运行了。比如如果家庭的社会不反对第三者,没有对人私人占有的观念,那么家庭的社会就会混乱。同样,如果无家庭的社会如果没有博爱的意识形态,那么博爱的社会也会一片混乱。 社会形态作为揭示社会生活整体性特征,研究社会发展阶段、社会类型即社会接个欧的社会历史范畴,通常有两种划分方法:一种以生产关系的性质为标准划分社会形态,即经济社会形态;一种是以生产力和技术发展水平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产业结构为标准划分,即技术社会形态。 在经济社会形态范围内,有两种基本的划分方法:一是五种形态的社会划分法,一种是三种形态的社会划分法。五种形态则包括:原始、奴隶、封建、资本、共产;三种形态则包括人的依赖关系、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基础上的自由个性。这两种划分方法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侧面说明了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和社会发展阶段,共同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两种划分在本质上是一至的。 经济社会形态的划分,为研究社会形态的类型和发展规律,提供了最重要的依据和线索。正是依据经济社会形态的变化,我们才能认识社会由低级形态到高级形态的演化规律,认识到每一具体社会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和发展趋势,认识到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认识到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特点和历史任务。

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

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是以材料为主要标志的。100万年以前,原始人以石头作为工具,称旧石器时代。1万年以前,人类对石器进行加工,使之成为器皿和精致的工具,从而进入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后期,出现了利用粘土烧制的陶器。人类在寻找石器过程中认识了矿石,并在烧陶生产中发展了冶铜术,开创了冶金技术。公元前5000年,人类进入青铜器时代。公元前1200年,人类开始使用铸铁,从而进入了铁器时代。随着技术的进步,又发展了钢的制造技术。18世纪,钢铁工业的发展,成为产业革命的重要内容和物质基础。19世纪中叶,现代平炉和转炉炼钢技术的出现,使人类真正进入了钢铁时代。与此同时,铜、铅、锌也大量得到应用,铝、镁、钛等金属相继问世并得到应用。直到20世纪中叶,金属材料在材料工业中一直占有主导地位。 20世纪中叶以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作为发明之母和产业粮食的新材料又出现了划时代的变化。首先是人工合成高分子材料问世,并得到广泛应用。先后出现尼龙、聚乙烯、聚丙烯、聚四氟乙烯等塑料,以及维尼纶、合成橡胶、新型工程塑料、高分子合金和功能高分子材料等。仅半个世纪时间,高分子材料已与有上千年历史的金属材料并驾齐驱,并在年产量的体积上已超过了钢,成为国民经济、国防尖端科学和高科技领域不可缺少的材料。其次是陶瓷材料的发展。陶瓷是人类最早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原料制造而成的材料。50年代,合成化工原料和特殊制备工艺的发展,使陶瓷材料产生了一个飞跃,出现了从传统陶瓷向先进陶瓷的转变,许多新型功能陶瓷形成了产业,满足了电力、电子技术和航天技术的发展和需要。 结构材料的发展,推动了功能材料的进步。20世纪初,开始对半导体材料进行研究。50年代,制备出锗单晶,后又制备出硅单晶和化合物半导体等,使电子技术领域由电子管发展到晶体管、集成电路、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半导体材料的应用和发展,使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时代。 现代材料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金属、非金属无机材料和高分子材料之间的密切联系,从而出现了一个新的材料领域——复合材料。复合材料以一种材料为基体,另一种或几种材料为增强体,可获得比单一材料更优越的性能。复合材料作为高性能的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不仅用于航空航天领域,而且在现代民用工业、能源技术和信息技术方面不断扩大应用。 环保节能高性能低成本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主要内容: 第一节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第二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第三节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第四节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本章引言: 本章论述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学习这一章,要掌握社会的基本结构,包括社会存 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掌握社会形态的划分法和社会形态更替的规律,弄清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要深刻认识社会发展的各种动力,包括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 的直接动力,以及革命和改革、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要正确理解人的本质及人与社会的关系,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一)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在对待社会历史问题上,历来存在着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 唯心史观: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一直占据统治地位。 唯物史观:马克思两大发现之一 (1)历史唯心主义的缺陷 第一、把精神的东西当作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人的活动 总是在一定的意识指导下进行的,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唯心史观看到了社会区别于自然界的这种特殊性,但是却片面地扩大夸大了这种特殊性.它只是从意识 和精神的方面理解社会同自然界的区别,却没有看到社会对自然界的深刻依赖性、社会生活 本身的物质性和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性。 第二、片面夸大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否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唯心史观注意的中心只是少数历史人物的活动,它把人民群众看作是"惰性”的物质、无知的”群氓” (旧)(2)唯心史观产生和存在的根源 第一,社会历史根源。社会发展的客观过程及其规律的充分暴露,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生产发展的状况。 第二,阶级根源。当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之后,由于体力和脑力劳动的分离,剥削阶级垄 断了精神文化活动,他们总是夸大精神的作用,贬低物质生产、鄙视体力劳动,抹煞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决定作用,竭力鼓吹英雄人物创造历史的唯心史观,为维护和巩固自己的统治 地位与剥削制度的合理性、永恒性作辩护和论证。 第三,认识根源。认识根源讲的是人们在认识中犯错误的可能性和原因 3,物史观创立的重大意义 马克思和恩格斯克服以往哲学家仅从人们的思想动机去研究社会历史的局限,努力寻找隐藏在人们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从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出发解释一切社会历史现象,否定唯心史观而创立唯物史观。 (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

《人类进化史》观后感

马原论文 《人类进化史诗》观后感 【内容摘要】 人类的起源,可以说是学术上最令人头痛的问题,不论是人类学家、考古学家、历史学家、生物学家、化学家,甚至於哲学家、宗教家,都曾对人类起源做过各种角度的研究,然而,迄今仍没有最令人信服的说法。探索认识人类形成进化和人类社会发展完善的方向,途径和最终结果,我们就会认识到,促使人类进化,形成的力量,也是把人类在社会关系方面由动物状态提升到人类社会状态(高级形态)的动力,也是社会发展完善到达一定必然结果社会形式的动力。 【关键词】人类进化社会观后感 【正文】 在远古,人类体格与强悍凶猛的食肉动物相比,显得如此弱小,不堪一击,然而人类为何能战胜比自己强大数倍、百倍的动物,存活下来呢?到底是什么力量在推动着原始人类的进化?如果是物种自 然进化的结果,那么自然对所有物种给予的生存环境都是平等的,为什么只有直立人进化为人类,其他动物却没有?如果是生存的本能,所有动物、植物皆有求生的本能,为什么只有直立人进化为人类,其他动物却没有?如果从物种基因的角度看,即便现代人与小老鼠的基

因也只有微不足道的不同,那么,原始时代到底是直立人的哪点不同,使他们进化为人类,其他动物却没有?到底是什么关键因素,使人类与其他动物不同? 最早推断人类起源于类人猿的是法国学者拉马克。他在1809年发表《动物哲学》,首次提出“人类来源于猿”的科学假说。英国学者达尔文《物种起源》、《人类的起源及性的选择》中提出了进化论的观点,说明人从“类人猿”发展而来。他认为物种形成及其适应性和多样性的主要原因,在于自然选择。生物为适应自然环境和彼此竞争而不断发生变异,适于生存的变异,通过遗传而逐渐加强。反之则被淘汰,即所谓“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原理。英国学者赫胥黎在《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一书中首次提出人猿同族论。他的观点遭到宗教界人士的攻击,说他是“邪恶的人”。他上街时就有人喊:“猴子来了。”但是赫胥黎始终坚持自己的主张。1876年,恩格斯发表了《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提出“劳动创造人类”的科学理论,并且指出劳动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奠定了人类起源的科学基础。 根据适者生存的规律,许多生物适应不了气候的变化被淘汰了,一部分古猿为求生存被迫从树上下来走向平地。原先他们在树上生活,采摘野果充饥,不用为食物而发愁。如今,现成的食物已不存在,为了生存,他们必须去寻找新的食物而去捕捉野兽。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四肢和大脑开始发育。打猎和运送猎物的需要,使四肢的功能逐渐分离。恩格斯曾指出,直立行走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古猿的直立行走造成了前后肢的分工,前肢所从事

马克思的三大社会形态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马克思的三大社会形态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社会形态是唯物史观的一个重要范畴。运用社会形态理论,马克思拨开了覆盖在社会历史上的层层迷雾,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原貌。在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中,最为大家熟知的要数马克思以生产方式不同来划分而形成的五种社会形态理论jia。实际上,马克思在研究中还从其他视角出发思考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三大社会形态理论,深度挖掘其中所包含的丰富思想,对于我们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于如何理解马克思的经济社会形态理论,学术界一直存在认识上的分歧,至今也未能达成共识,其中“五形态说”与“三形态说”是两种最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而且都可以在马克思文本中找到相关理论依据。其中,“五形态说”的文本依据就是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所说的:“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的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作是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5]33“三形态说”的文本依据则是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所说的:“人的依赖关系(其实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第二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 在马克思的著作中,三大社会形态理论虽不像五种社会形态理论那样频繁地出现,但也绝不是马克思“偶然的”思想,它也有自己的思想发展脉络而贯穿于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始终。 在唯物史观的实验性文本《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正在经历思想“临产前的阵痛”的马克思,。在分析中,他以人的本质即劳动是否异化为原则将人类社会历史划分为三大阶段:未发生异化的阶段、异化阶段、异化被扬弃的阶段。这可以看作是三大社会形态理论的最初萌芽。 在标志唯物史观形成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我们不仅能看到关于五种社会形态的论述,其中也包含不少对三大社会形态的阐发。他从标志着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劳动工具人手,进而研究了与之相适应的分工状况、所有制关系状况等对于人自身发展的制约。这样,马克思依据这种制约的特点,又对人类历史作了三大社会形态的划分。他指出,在人类的第一种社会形态中,由于生产力水平的制约,各个个体通过家庭的、部落的或者是地区的联系简单地结合在一起,个体为自然界所支配;而在第二种社会形态中,各个个体互不依赖,其间的联系仅限于交换,故个人为劳动产品所支配;只有到了第三大社会形态,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旧的分工和私有制将被消灭,此时的社会才能作为“个人的这样一种联合”,即“联合起来的个人对全部生产力总和的占有”,“把个人的自由发展和运动的条件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从而使个人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真正地实现个人的个性和自由。

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

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 第一课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第一节古代社会 本节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古代几个社会制度做了简要的介绍,指出人类社会是如何从无阶级剥削的原始社会进入到具有阶级剥削和压迫的奴隶社会及封建社会的。这种状况,不但不意味着历史的倒退,反而说明历史是处在不断发展之中,是由低级向高级依次前进的。第一框题人类社会的童年——原始社会 [教材分析] 讲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它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包括两个层次的内容: 第一层次,讲原始社会的生产能力是极端低下的。指出远古人类为了生存,必须竭尽全力与自然界进行斗争,才能获得有限的生产和生活资料。同时,指出了原始社会人们进行生产所使用的工具是极其简陋的,人类生产每前进一步,都要花费成百年、上千年,以至逾万年的时间。 第二层次,指出原始社会是一命没有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社会。为什么?首先,在生产能力极端低下的情况下,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原始人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在共同的劳动中,同自然进行斗争。其次,共同劳动必然要求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而且只有共同劳动,才能满足人们维持生存的

基本需要马因此,生产资料必然采取平均分配的方式。再次,没有私有现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完全是平等与合作的,没有压迫和奴役的现象。最后,说明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也是最低级阶段。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了解原始社会人类改造自然的历程,认识到原始社会的生产力水平是极端低下的。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生产关系”这一基本概念;识记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氏族组织的发展情况;了解原始社会是没有剥削的社会,氏族是最基本的单位;懂得原始社会的生产关系是由当时极端低下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的。通过教学,使学生识记金属工具、手工业出现的意义,懂得私有制的产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懂得氏族制度的瓦解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2、能力目标 归纳和整理知识的能力。能从课文的阐述中把握要点,在课后的复习中能对知识进行整理,使其系统化。培养学生用历史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并能正确认识原始社会。了解私有制的产生和氏族制度的瓦解过程,用发展的观点提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3、思想觉悟目标 通过了解人类社会的产生,应该认识到生产劳动的重要

八年级生物下册人类的起源和进化教案新版北师大版

第3节人类的起源与进化 一.教学目标: 1.列举和人类亲缘关系最密切的动物; 2.说出现代类人猿和现代人类的相似性和区别; 3.简述人类进化经历的几个主要阶段。 二.教学重难点: 1.类人猿和人类特征的比较; 2.人类的进化阶段极其特点; 3.由猿向人的过度和人缘分界的标志。 三.课时安排: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引入 播放一段动物影视片(关于猩猩、黑猩猩生活行为的记录片) 【学生活动】:对于影视片作自我的感想,自行发言。 【引入新课】:刚才请同学们看的影视片中的猩猩和黑猩猩与我们人类有哪些相似之处呢?——学生回答 像猩猩、大猩猩、黑猩猩和长臂猿这些与人类行为极为相似的动物称为类人猿。《二》类人猿与人类有极为相似的特征 【学生讨论】:为什么类人猿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说明理由。 人类具有哺乳动物的特征,属于哺乳动物。哺乳动物中人类与类人猿在许多方面非常相似。经过研究,证明人类和类人猿是近亲。二者有共同的祖先。但是人类又不同于类人猿。 (1)人类与类人猿有哪些不同的特征? (2)人类与类人猿的不同特征是怎样形成的? 【小结】:人类和类人猿都起源于森林古猿。最初的森林古猿是栖息在树上生活的。一些地区由于气候变化,森林减少,在树上生活的森林古猿被迫到地面上生活。经过漫长的年代逐渐进化为现代的人类。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在与环境斗争的过程中双手变得越来越灵巧,大脑越来越发达,逐渐产生了语言和意识,并形成了社会。而一直生活在树上的森林古猿,经过漫长的年代,逐步形成现代的类人猿。所以,两足直立行走是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 【活动】:探索在人类起源和进化中手进化的意义 【总结】:手的进化有助于人类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而劳动能够促进大脑的发展和人类语言文化的产生。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主要内容: 第一节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第二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第三节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第四节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本章引言: 本章论述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学习这一章,要掌握社会的基本结构,包括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掌握社会形态的划分法和社会形态更替的规律,弄清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要深刻认识社会发展的各种动力,包括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以及革命和改革、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要正确理解人的本质及人与社会的关系,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一.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一)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在对待社会历史问题上,历来存在着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 唯心史观: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一直占据统治地位。 唯物史观:马克思两大发现之一 (1) 历史唯心主义的缺陷 第一、把精神的东西当作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人的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意识指导下进行的,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唯心史观看到了社会区别于自然界的这种特殊性,但是却片面地扩大夸大了这种特殊性.它只是从意识和精神的方面理解社会同自然界的区别,却没有看到社会对自然界的深刻依赖性、社会生活本身的物质性和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性。 第二、片面夸大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否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唯心史观注意的中心只是少数历史人物的活动,它把人民群众看作是"惰性"的物质、无知的"群氓"(旧)(2)唯心史观产生和存在的根源 第一,社会历史根源。社会发展的客观过程及其规律的充分暴露,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产发展的状况。 第二,阶级根源。当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之后,由于体力和脑力劳动的分离,剥削阶级垄断了精神文化活动,他们总是夸大精神的作用,贬低物质生产、鄙视体力劳动,抹煞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决定作用,竭力鼓吹英雄人物创造历史的唯心史观,为维护和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与剥削制度的合理性、永恒性作辩护和论证。 第三,认识根源。认识根源讲的是人们在认识中犯错误的可能性和原因 3,物史观创立的重大意义 马克思和恩格斯克服以往哲学家仅从人们的思想动机去研究社会历史的局限,努力寻找隐藏在人们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从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出发解释一切社会历史现象,否定唯心史观而创立唯物史观。 (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

论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论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摘要:人类社会在其漫长的发展历程中蕴藏着其许多发展规律。马克思基本原理从辩证的角度深刻揭示出一系列社会发展规律,为人们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历史及其发展趋势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原则。 关键词:社会存在社会意识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社会形态 马克思基本原理在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方面主要论述了以下三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这些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有着重要意义。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其中,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制约着人类的全部社会生活,决定了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及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了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二者的辩证原理是社会历史观革命性变革的基础,是揭示社会发展规律面矛盾的重要依据。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具有客观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作为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政治关系、家庭关系等其它社会关系都受到生产关系的支配和制约。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在社会生产中,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二者有机结合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变革,生产力状况是生产关系形成的客观前提和物质基础。同时,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反之,则起阻碍作用。 生产力也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过程表现为二者的矛盾运动,其本质的内在联系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这种矛盾运动循环往复、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发展,进而推动整个社会逐步走向高级阶段。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经济基础的实质是社会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制度化的物质社会关系。占支配地位的经济基础决定一个社会的性质。经济基础与经济体制具有内在联系。经济体制是社会基本经济制度所采取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是生产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经济

人类服饰的演化史

人类服饰的演化史,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部感性化了的人类文化发展史… 服饰是人类特有的劳动成果,它既是物质文明的表征和成果,也具有精神文化的深刻意义—— 人类社会经过蒙昧、野蛮到文明时代,缓慢地行进了几十万年。我们的祖先在与猿猴相揖别以后,披着兽皮与树叶,在风雨中徘徊了难以计数的岁月,终于艰难地跨进了文明时代的门槛,懂得了遮身暖体,从而创造出了这个物质文化; 然而,追求美是人的天性,衣冠于人,其作用不仅在遮身暖体,更具有美化的功能。 几乎是从服饰起源的那天起,人们就已将其生活习俗、审美情趣、色彩爱好,以及种种文化心态、religion believes,都沉淀于服饰之中,构筑 成了服饰文化的精神内涵 具体对一个民族而言,从服饰的变迁上可以看出民族某些方面的文化精神的变化发展,这也是原始社会服饰(公元前21世纪之前) 战国时人撰写的《吕氏春秋》、《世本》及稍晚的《淮南子》提到,黄帝、胡曹或伯余创造了衣裳。从出土文物方面考察,服饰演化史的源头,可上溯到原始社会旧石器时代晚期。在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距今1.9

万年左右)遗址中,发现有1枚骨针和141件钻孔的石、骨、贝、牙装饰品。证实当时已能利用兽皮一类自然材料缝制简单的衣服。中华服饰文化史由此发端。 对此主题研究的一个目的吧~~商周服饰(约公元前16世纪~前771年) 商代衣服材料主要是皮、革、丝、麻。由于纺织技术的进展,丝麻织物已占重要地位。商代人已能精细织造极薄的绸子,衣料用色厚重。 西周时,等级制度逐步确立,周王朝设“司服”、“内司服”官职,掌管王室服饰。根据文献记载和出土文物分析,中国冠服制度,初步建立于夏商时期,到周代已完整完善,春秋战国之交被纳入礼治。 从周代出土的人形文物看,服饰装饰虽繁简不同,但上衣下裳已分明,奠定了中国服装的基本形制。

马克思关于社会形态的划分(1)

马克思多重维度的社会形态划分 关于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的划分是一个很有争议的问题,主要观点有二形态说、三形态说、四形态说、五形态说、六形态说,这些观点都能从马克思的许多文本中找到依据,先简单的回顾一下马克思关于社会形态的这几种划分。 (1)二形态说: 1、以阶级为角度把社会分为有阶级对抗的社会形态和无阶级对抗的社会形态。 2、以人类社会发展进步开化的状态的不同为视角,把社会划分为“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从必然王国性自由王国不断转化。 (2)三形态说: 1、以生产力为视角把人类社会划分为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自动化社会这 三种不同的经济时代。 2、以交换形式为视角把人类社会划分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社会、社会化的商品社会(市场经济是其最高形态)和社会化的产品经济社会。 3、以所有制形式为视角把人类社会划分为以原始公有制为基础的原生社会、以私有制为基础的次生社会和以高级公有制为基础的共产主义社会。 4、根据阶级状况进一步把人类社会划分为无阶级的原始社会、阶级社会和无阶级的共产主义社会。 5、以人的解放程度为视角把人类社会划分为以人的依赖的为基础的最初社会、以物的依赖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社会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 6、以市民、家庭与国家政治和私有财产与国家制度、法的关系为基础把人类社会划分为古代时期、中世纪的专制时期、人获得政治解放的现时代和真正民主制度时期。 (三)四形态说: 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将经济社会形态划分理论表述为: “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作是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 (五)五形态说: 依据社会经济形态,马克思把人类社会发展划分为原始社会、古典古代社会、封建社会、资产阶级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斯大林在这一基础上把社会形态表述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后来把社会主义作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 以上的划分说明了马克思社会形态划分理论的多维性。这些形态划分的类型之间不是绝对排斥的,而是既有差别又有联系的。

九年级政治: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

初中政治新课程标准教材 政治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政治教案 / 初中政治 / 九年级政治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指导思想,使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了解社会,树立正确得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初中九年级政治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教学目标: 古代社会 教学内容 基本要求 1、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 2、奴隶社会的生产和社会制度的特点。 3、封建社会的生产和社会制度的特点。 4、中国古代社会的科技文化成就。 识记: 1、在原始社会,没有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现象。 2、奴隶制度是最野蛮的剥削和压迫制度。 3、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封建剥削和压迫的基础。

理解: 1、简述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阶级和国家的过程 2、描述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表现。 活动: 采用多种手段获取图文资料,通过各种方式展现古代中国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的突出贡献。 第一框无剥削无压迫的原始社会 教学重、难点: 在原始社会,低下的生产力决定着原始的生产关系 教学方法: 线索图示讲解; 教学过程: 人类社会共经历了几种社会形态?你对原始社会是怎么认识的? 有了人,就有了人类社会的历史,人类第一个社会是原始社会。 (一)低下的社会生产力 附图: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

学生看图,教师指导学生注意概括出生产力的三个要素: 劳动工具:石器、火 劳动对象: 劳动者:原始人 结论:原始人的生存能力是非常低下的。(社会生产力的水平极端低下) 观点:生产力是指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 劳动者——谁来改 生产力生产工具——用什么改 劳动对象——改什么 想一想:你认为原始社会的生产力有什么特点?(极端低下)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5 概括出原始社会生产力三要素) 过渡:在这种环境和生产力极端低下的情况下,原始人之间是一种怎样的关系?(二)没有剥削: 附图:尼人狩猎图。 附图:基诺族平均分配食物 生产力低下——共同劳动——生产资料集体所有——平均分配

人类的进化历程有哪些详细过程

人类的进化历程有哪些详细过程? 在地球生物圈中,物质和意识组成我们这一现实世界,组成了地球生物进化文明的序幕,使得我们这一现实世界五彩缤粉。 在当代人类的眼里,科学与文明是一盏不可分割的神灯,它带给人类那么多不可思议的东西,1945年7月16日,第一颗原子弹在美国试爆成功,爆炸力相当于两万吨TNT炸药。同年8月6日和9日两颗原子弹分别投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使两个城市瞬间化为废墟,举世震惊。1957年10月4日苏联成功地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宣告了航天时代的到来。1969年7月美国的阿波罗号飞船将两名美国宇航员送上月球,第一次实现了数千年来月亮旅行之梦。1945年底,世界上第一台电子管电子计算机在美国问世,1948年美国贝尔实验室发现晶体管后,电子计算机以惊人的速度发展,每5年运算速度提高10倍,体积和成本降低10倍,把人类带入了电脑化时代。 20世纪的科技的发展造就了人类前所未有的征服和改造自然的巨大生产力,创造出文明史上最为辉煌的伟大奇迹。在物质领域,高分子化学材料、生物技术、遗传工程、新型建筑材料、先进的交通工具和通讯技术等;在意识领域,科学文化、教育、艺术均步入电脑时代,都在点缀着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 面对这异彩纷呈的物质、意识文明,人类不禁会产生这一个信念,科学文明简直是万能的,它会有什么做不了的事情呢?如果它现在无能为力,那肯定是因为它还不发达,只要继续发展科学文明,人类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就会越来越强,人类的生活就会越来越美好。 然而,在科学文明成功的背后,人类已经看到一个无比强大的潜在危险正在显露出来,1987年7月11日,南斯拉夫的萨格勒布市的一名叫特伊.加斯帕尔的男婴降生了,这事引起全世界的特别关注,连当时任联合国秘书长的德奎利亚尔先生也专程赶到医院探望。事情的关键并非由于这个男婴自身有什么独特之处,而是因为,他是地球上的第50亿位居民。50亿,也许算不得什么惊人的天文数字,但对地球来说,不啻于足球场上亮出一枚黄牌,50亿人口,对地球生物圈环境而言,的确是一声洪钟般的警告。到了1997年,人类的人口已近60亿;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等机构预测今后50 年内,世界人口可能翻一翻,大大突破百亿人口大关,这意味着人类将面临生存与毁灭的严峻挑战。 人口的增长也意味着物质、意识领域的同步均衡增长,人类通过更大规模的开发利用地球自然,掌握更高的能量,支配自然,从而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人口数量。但地球都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生物圈,既无法承受人类掠夺性的野蛮破坏,同时,最终也破坏人类自身生存的根基。 现代工业和现代生活所需的能源绝大部分来自煤、石、油和天然气,这是地球在演变过程中花了近30亿年积攒下的非再生能源,以目前的开采速度,在一个不远的将来,也许在我们的有生之年,将被彻底耗光。到那时候没有新能源供应,氧化文明社会就会土崩瓦解。可是环境呢?地球是否会回到30亿年前的原始荒芜的恶劣的自然环境下呢?空气中缺乏氧气, 二氧化碳可能成为超过氧气的主要气体,碳氢、碳氧、氧化氮、氧化硫等化合物的有毒气体会窒息地充满在大气层内。由于工业、农业的污染,大量含氯类的工业及消费品的排放,将彻底破坏大气层中的臭氧层, 紫外线将长驱直入地杀伤地球生命。同时大气在失去臭氧层的情况下, 会失去保温层的作用,昼夜的温差变化极大,狂风暴雨,炎热干旱酷暑严寒将扫荡

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因素(汇编)

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因素,并以中外史实为例,谈伟大人物和普通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合乎规律的辩证发展,是由其内在动力推动的结果。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是多方面的。社会发展的动力是一个由各种因素构成的有机系统。 第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这两对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决定着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在人与人之间不同的生产关系基础上产生的,也进一步体现在经济分配上。以辛亥革命为例,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日益扩大。清政府在被迫签订了《辛丑条约》以后,各地被帝国主义列强不同程度的控制和瓜分。为了支付巨额赔款,十多年间,清政府的财政开支激增4倍多,各种旧税有一次次被追加,各种巧立名目的新税更是层出不穷。各官吏还要中饱私囊,至使民怨沸腾,社会矛盾激化最终导致辛亥革命的爆发。 第二、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秦始皇统一中国不久,就爆发了陈胜、吴广领导的大规模农民起义 第三、社会革命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斗争的最高表现 第四、社会改革是社会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第五、科学技术对推动社会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一)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的辩证过程 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是在社会基本矛盾的相互作用及其辩证运动中实现的。两对基本矛盾及其所联结的三个方面,是以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为中介相互作用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最基本的矛盾,决定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及其运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反过来又制约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马克思关于社会形态的划分(2)

参照马克思留世的相关文献,贯穿马克思思想始终的、其着重阐述并不断完善的经典划分类型,主要有三种社会形态类型的划分理论:一是以所有制关系为视角的五中经济社会形态划分理论,二是以人的发展状态为视角的三大形态划分理论,三是以生产力为视角的四种社会形态划分。 (1)经济社会形态划分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以分工和分配为依据把社会划分为“部落所有制”形态、“古代公社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形态、中世纪“封建的或等级的所有制”形态、现代“纯粹私有制”形态,“无产阶级的占有制”形态,这是所有制形态演进的顺序。在《雇佣与资本》中,马克思明确提出“古典古代社会、封建社会和资产阶级社会”依次更替的思想。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将经济社会形态划分理论表述为: “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作是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晚年的马克思通过对原始氏族社会的深入研究,丰富发展了《政治经济学批判》,阐明了私有制产生的原因、过程,说明了私有制不是从来就有的,揭开了原始社会之谜,用原始社会取代了“亚细亚生产方式”,并将其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一个形态。至此,原始社会、古典古代社会、封建社会、资产阶级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这五中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理论最终形成。这五种形态理论划分的依据是生产关系特别是所有制关系。 同时,马克思认为这五种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同自然的进程和自然的历史的相似的,他把经济社会形态的发展理解为一种自然史的过程,说明人类社会形态与自然界一样,其发展过程都具有客观规律,都是不以个别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运动过程。 (2)人的发展形态划分 马克思以人的发展状况为视角,从宏观层面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趋势进行划分。在《德法年鉴》时期,马克思以人的解放为主线,大致把人类历史区分为:前政治解放阶段、政治解放阶段、人的解放阶段。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轨迹为:人的本质未异化的社会、人的本质异化的社会、人的本质真正占有的社会。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用“共同体”来指称社会形态,从人的发展向度将人类社会划分为自然形成的共同体、虚幻的共同体、真正的共同体三个历史阶段。在《政治经济学批判( 1857—1858 年手稿) 》中,马克思以人发展状况为依据,把整个人类社会划分为三大阶段:人的依赖的最初社会形态、物的依赖的社会形态和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形态。 马克思把原始社会、古典社会、封建社会归结为人的依赖的最初的社会形态,这一社会形态对应的是资本主义以前的生产方式。表现为片面的自给的生产能力、原始丰富而缺乏自主的活动、狭隘的地域性的社会联系、自然的需要、萌发状态的自由个性。在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独立性的社会中,人获得了较大程度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但是这种独立性不是真正的完全的独立,而是以物的依赖性为基

人类社会发展现象

人类社会发展现象 1、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正确认识这一问题是解决其他社会历史观问题的基础和前提。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深刻地理解和掌握这一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另一个基本规律。深刻的理解和掌握这一规律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马克思恩格斯揭示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这些规律决定了社会形态的更替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但是,由于社会发展的复杂性和曲折性,社会形态更替在遵循一般规律的同时,也会表现出一些特殊的形式。 2、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是多方面的。旧的社会历史理论往往把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归结为人们的思想动机或精神力量,而未能揭示社会历史发展的真正奥秘。唯物史观超越了唯心史观,它没有停留在“精神动力”的层面上认识社会历史,而是通过历史的表象,进一步探寻并发现了社会历史深处的“动力的动力”: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和基本动力;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的阶级斗争、社会革命、社会改革等,在社会发展中各具不同的重要作用。 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的表现,是阶级对立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人类

几千年的文明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阶级斗争的历史。离开了阶级斗争,就无法理解阶级社会的发展。“没有对看就没有进步。这是文明直到今天所遵循的规律。” 革命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主要方式之一,是推动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动力。 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又一重要动力。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规律作用的结果,不仅表现为通过革命实现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取代旧的社会制度,而且表现未通过改革实现社会的自我调整和局部改善,即使现在社会基本制度不变的前提下对酒社会体制的改革。改革是同一种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的量变,是统治阶级为巩固和完善自己建立的社会制度而在社会各个领域采取的革新举措。 改革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集中表现在,它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有效途径和手段。在一定社会形态的量变过程中,当社会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但又尚未激化到引起社会革命的程度时,需要依靠改革的途径或手段,来改变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上层技术。社会改革所涉及的领域是多方面的,包括经改革、政治改革、文化改革等。如果说,社会革命是用于解决现存的社会基本制度问题,把生产力从已不能容纳它的旧的生产关系中解放出来,那么,社会改革则适用于解决旧的社会体制,在不改变社会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对上层建筑的某些方面和环节进行变革,从而促进生产离发展和社会进步。 科学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重要标志,对于推动社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是个复合概念。科学及技术既相区别,又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科学是指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反映客观事实和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及其相关的活动。科学主要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技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技术包括生产技术和非法生产技术。狭义的技术是指生产技术,及人类改造自然、进行生产的方法与手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