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2018届二轮复习 化学反应原理中的图像图表和数据分析题 专题卷(全国通用)

2018届二轮复习 化学反应原理中的图像图表和数据分析题 专题卷(全国通用)

2018届二轮复习 化学反应原理中的图像图表和数据分析题 专题卷(全国通用)
2018届二轮复习 化学反应原理中的图像图表和数据分析题 专题卷(全国通用)

化学反应原理中的图像图表和数据分析题

[题型专练]

角度(一)化学平衡中的图像图表和数据分析题

1.CrO2-4和Cr2O2-7在溶液中可相互转化。室温下,初始浓度为 1.0 mol·L-1的Na2CrO4溶液中c(Cr2O2-7)随c(H+)的变化如图所示。

根据A点数据,计算出该转化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

解析由图中A点数据,可知:c(Cr2O2-7)=0.25 mol·L-1、c(H+)=1.0×10-7 mol·L -1,则进一步可知c(CrO2-4)=1.0 mol·L-1-2×0.25 mol·L-1=0.5 mol·L-1,根据平衡常数的定义可计算出该转化反应的平衡常数为1.0×1014。

答案 1.0×1014

2.以丙烯、氨、氧气为原料,在催化剂存在下生成丙烯腈(C3H3N)和副产物丙烯醛(C3H4O)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①C3H6(g)+NH3(g)+3

2O2(g)===C3H3N(g)+3H2O(g)ΔH=-515 kJ·mol

-1

②C3H6(g)+O2(g)===C3H4O(g)+H2O(g)ΔH=-353 kJ·mol-1

(1)图(a)为丙烯腈产率与反应温度的关系曲线,最高产率对应的温度为460 ℃,低于460 ℃时,丙烯腈的产率________(填“是”或“不是”)对应温度下的平衡产率,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于460 ℃时,丙烯腈产率降低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双选,填标号)。A.催化剂活性降低B.平衡常数变大

C.副反应增多D.反应活化能增大

(2)丙烯腈和丙烯醛的产率与n(氨)/n(丙烯)的关系如图(b)所示。由图可知,最佳n(氨)/n(丙烯)约为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料气氨、空气、丙烯的理论体积比约为________。

解析(1)因为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平衡产率应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反应刚开始进行,主要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尚未达到平衡状态,460℃以前是建立平衡的过程,故低于460℃时,丙烯腈的产率不是对应温度下的平衡产率;高于460℃时,丙烯腈产率降低,A项,催化剂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活性较高,若温度过高,活性降低,正确;B项,平衡常数的大小不影响产率,错误;C项,根据题意,副产物有丙烯醛,副反应增多导致产率下降,正确;D项,反应活化能的大小不影响平衡,错误。(2)根据图像知,当n(氨)/n(丙烯)约为1.0时,该比例下丙烯腈产率

最高,而副产物丙烯醛产率最低;根据化学反应C3H6(g)+NH3(g)+3 2

O2(g)===C3H3N(g) +3H2O(g),氨气、氧气、丙烯按1∶1.5∶1的体积比加入反应达到最佳状态,而空气中氧气约占20%,所以进料氨、空气、丙烯的理论体积约为1∶7.5∶1。

答案(1)不是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平衡产率应随温度升高而降低AC (2)1.0该比例下丙烯腈产率最高,而副产物丙烯醛产率最低1∶7.5∶1 3.甲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又可作为燃料。利用合成气(主要成分为CO、CO2和H2)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甲醇,发生的主要反应如下:

①CO(g)+2H2(g)CH3OH(g)ΔH1

②CO2(g)+3H2(g)CH3OH(g)+H2O(g)ΔH2

③CO2(g)+H2(g)CO(g)+H2O(g)ΔH3

合成气组成n(H2)/n(CO+CO2)=2.60时,体系中的CO平衡转化率(α)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α(CO)值随温度升高而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的压强由大到小为________,其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解析由图可知,压强一定时,CO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其原因是反应①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反应③为吸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正向移动,又使产生CO的量增大,而总结果是随温度升高,CO的转化率减小。反应①的正反应为气体总分子数减小的反应,温度一定时,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CO的平衡转化率增大,而反应③为气体总分子数不变的反应,产生CO的量不受压强的影响,因此增大压强时,CO的转化率提高,故压强p1、p2、p3的关系为p1

答案减小升高温度时,反应①为放热反应,平衡向左移动,使得体系中CO 的量增大;反应③为吸热反应,平衡向右移动,又产生CO的量增大;总结果,随温度升高,使CO的转化率降低p3>p2>p1相同温度下,由于反应①为气体分数减小的反应,加压有利于提高CO的转化率;而反应③为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反应,产生CO的量不受压强影响。故增大压强时,有利于CO的转化率升高4.目前国际空间站处理CO2的一个重要方法是将CO2还原,所涉及的反应方程式为:

(1)CO2(g)+4H2(g)CH4(g)+2H2O(g)

已知H2的体积分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若温度从300 ℃升至400 ℃,重新达到平衡,判断下列表格中各物理量的变化。(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相同温度时,上述反应在不同起始浓度下分别达到平衡,各物质的平衡浓度如下表:

a、b、c、d与m、n、x、y之间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H2的体积分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这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进行,即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进行,平衡常数减小,反应物的转化率减小。(2)相同温度时平衡常数不变,

则a、b、c、d与m、n、x、y之间的关系式为cd2

ab4=

xy2

mn4。

答案(1)

(2)cd2

ab4=

xy2

mn4

5.硝基苯甲酸乙酯在OH-存在下发生水解反应:

O2NC6H4COOC2H5+OH-O2NC6H4COO-+C2H5OH

两种反应物的初始浓度均为0.050 mol·L-1,15 ℃时测得O2NC6H4COOC2H5的转化率α随时间变化的数据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列式计算该反应在120~180 s与180~240 s 区间的平均反应速率________、________;比较两者大小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列式计算15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________。

解析(1)v=0.050 mol·L-1×(41.8%-33.0%)

(180-120)s

=7.3×10-5mol·L-1·s-1

v =0.050 mol·L -

1×(48.8%-41.8%)(240-180) s =5.8×10-5 mol·L -1·s -1 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浓度降低,反应速率减慢

(2)K =(0.050 mol·L -1×71.0%)2[0.050 mol·L -1×(1-71.0%)]2=6.0或K =(71.0%)2

(1-71.0%)2

=6.0 答案 (1)7.3×10-5 mol·L -1·s -1 5.8×10-5 mol·L -1·s -1 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浓度降低,反应速率减慢 (2)6.0

角度(二) 电解质溶液中的图像图表和数据分析题

1.H 2C 2O 4为二元弱酸。20℃时,配制一组c (H 2C 2O 4)+c (HC 2O -4)+c (C 2O 2-4)=0.100

mol·L -1的H 2C 2O 4和NaOH 混合溶液,溶液中部分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随pH 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c (Na +)=0.100 mol·L -1的溶液中:c (H +)+c (H 2C 2O 4)________c (OH -)+

c (C 2O 2-4)。(填“>”

“=”或“<”) (2)pH =7.0的溶液中:c (Na +)________2c (C 2O 2-4)(填“>”“=”或“<”)。

解析 (1)当c (Na +)=0.100 mol·L -1时,此时应为NaHC 2O 4溶液,由电荷守恒有

c (H +)+c (Na +)=c (OH -)+2c (C 2O 2-4)+c (HC 2O -4),由物料守恒有c (Na +)=

c(C 2O 2-4)+c (HC 2O -4)+c (H 2C 2O 4),联立得质子守恒式有:c (H +)+c (H 2C 2O 4) =

c (OH -)+c (C 2O 2-4);(2)由电荷守恒有c (H +)+c (Na +)=c (OH -)+2c (C 2O 2-4)+

c (HC 2O -4),pH =7,即c (H +)=c (OH -),有c (Na +)=2c (C 2O 2-4)+c (HC 2O -4),

即c (Na +) >2c (C 2O 2-4)。

答案 (1)= (2)>

2.25 ℃,在0.10 mol·L -1 H 2S 溶液中,通入HCl 气体或加入NaOH 固体以调节溶液pH ,溶液pH 与c (S 2-)关系如下图(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H 2S 的挥发)。

(1)pH=13时,溶液中的c(H2S)+c(HS-)=________mol·L-1。

(2)某溶液含0.020 mol·L-1 Mn2+、0.10 mol·L-1 H2S,当溶液pH=________时,Mn2+开始沉淀。[已知:K sp(MnS)=2.8×10-13]

解析(1)根据图像可知,pH=13时,c(S2-)=5.7×10-2 mol·L-1,由于H2S溶液的浓度为0.10 mol·L-1,所以根据S原子守恒有:c(S2-)+c(H2S)+c(HS-)=0.1 mol·L-1,所以c(H2S)+c(HS-)=0.1 mol·L-1-5.7×10-2 mol·L-1=0.043 mol·L-1。

(2)由于K sp(MnS)=2.8×10-13,c(Mn2+)=0.020 mol·L-1,则开始形成沉淀时需要的c(S2-)=K sp(MnS)/c(Mn2+)=(2.8×10-13÷0.020) mol·L-1=1.4×10-11 mol·L-1,根据图像中c(S2-)与溶液的pH关系可知此时溶液pH=5。

答案(1)0.043(2)5

3.磷是地壳中含量较为丰富的非金属元素,主要以难溶于水的磷酸盐如Ca3(PO4)2等形式存在。它的单质和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中有着重要的应用。(1)磷的重要化合物NaH2PO4、Na2HPO4和Na3PO4可通过H3PO4与NaOH溶液反应获得,含磷各物种的分布分数(平衡时某物种的浓度占各物种浓度之和的分数)与pH 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为获得尽可能纯的NaH2PO4,pH应控制在________;pH=8时,溶液中主要含磷物种浓度大小关系为________。

②Na2HPO4溶液显碱性,若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CaCl2溶液,溶液则显酸性,其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解析(1)①为获得尽可能纯的NaH2PO4,pH应控制从图表中找出H2PO-4分布分数最大值的区间,即4~5.5左右。pH=8时,溶液中主要含磷物种浓度大小关系也从图表中找出,即c(HPO2-4)>c(H2PO-4)

②Na2HPO4溶液显碱性,若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CaCl2溶液,溶液则显酸性,其原因是有Ca3(PO4)2沉淀后,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增加。

答案(1)①4~5.5(介于此区间内的任意值或区间均可)c(HPO2-4)>c(H2PO-4) ②3Ca2++2HPO2-4===Ca3(PO4)2↓+2H+

4.(1)已知:K sp[Al(OH)3]=1×10-33,K sp[Fe(OH)3]=3×10-39,pH=7.1时Mn(OH)2开始沉淀。室温下,除去MnSO4溶液中的Fe3+、Al3+(使其浓度均小于1×10-6 mol·L-1),需调节溶液pH范围为________。

(2)如图可以看出,从MnSO4和MgSO4混合溶液中结晶MnSO4·H2O晶体,需控制的结晶温度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准确称取0.171 0 g MnSO4·H2O样品置于锥形瓶中,加入适量H3PO4和NH4NO3溶液,加热使Mn2+全部氧化成Mn3+,用c(Fe2+)=0.050 0 mol·L-1的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滴定过程中Mn3+被还原为Mn2+),消耗Fe2+溶液20.00 mL。计算MnSO4·H2O样品的纯度(请给出计算过程)。

答案(1)5.0<pH<7.1(2)高于60 ℃

(3)n(Fe2+)=0.050 0 mol·L-1×

20.00 mL

1 000 mL·L-1

=1.00×10-3 mol

n(Mn2+)=n(Fe2+)=1.00×10-3 mol

m(MnSO4·H2O)=1.00×10-3 mol×169 g·mol-1=0.169 g

MnSO4·H2O样品的纯度为

0.169 g

0.171 0 g×100%≈98.8%

[对点回扣]

规律方法

巧抓“6点”突破电解质溶液图像图表数据分析题

(1)抓起点,明确电解质溶液的浓度或pH 。

(2)抓反应“一半”点,判断溶质成分和量的关系。

(3)抓“恰好”反应点,溶质的成分、溶液的性质和是什么因素造成的。

(4)抓溶液“中性”点,溶质的成分、哪种反应物过量或不足。

(5)抓反应“过量”点,溶质成分、判断谁多、谁少还是等量。

(6)抓“两倍”点,溶质成分,溶液性质。

思维建模

解化学平衡图像题的“五看”“两法”

五看?????看两轴——认清两轴所代表的含义看起点——判断反应物和生成物

看拐点——由拐点可判断反应速率看是否是突变点——看改变条件时是否脱离原平衡点判定反应条件看曲线的变化趋势——判断平衡的移动方向

两法?

??先拐先平——判断反应条件的差异定一议二——固定单一条件,讨论另外两个条件变化产生的影响

初中化学图像题04449

“图像题”专题复习 【归纳题型解法】 类型一 金属与酸反应图像类 【方法技巧】 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一般有几种方式: (1)等质量的金属与足量的等浓度的同一种酸反应——产生气体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此类题的突破口: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位置越靠前,反应的速率越快,在坐标轴中斜线的斜率越大;相同质量的金属分别跟足量的稀酸反应,生成氢气的量与相对原子质量成反比,与化合价成正比[即m (金属)×化合价/相对原子质量]。 (2)等质量的酸与足量的不同金属的反应——产生气体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位置越靠前,反应的速率越快,在坐标轴中斜线的斜率越大,相同质量的酸分别跟足量的金属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相等。 (3)向等质量的不同金属里不断加入等浓度的的同一种酸,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加入酸的质量关系,应该分成2个过程,一开始就是金属过量,酸不足,产生的氢气相等,线重合;最后酸过量,金属反应完,产生的氢气=m (金属)×化合价/相对原子质量。所以必须要分清楚就是哪一种情况,这就是解题的关键。 【典例1】 等质量的X 、Y 两种金属分别与足量的同体积、同浓度的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就是 ( ) A 、t 1时,产生气体的质量:X >Y B 、t 2时,消耗金属的质量:X

高考生物图表题类型及归纳

(1) 在结构A 上合成物质C 的过程中,如果需要 色氨酸和丙氨酸,两者来源有所不同, 能通过氨基转换作用产生的是 _______________ 。 (2) C 、D 代表由细胞内有关结构合成的物质。其中下列物 质中属于D 类物质的是() C.胰岛素 D.血红蛋白 (3)在A 结构上发生的是 过程,其中以 mRNA 为模板,以 为运输 工具,将合成物质 C D 的原料运送到结构 A 上通过 (方式)连接起来。 (4)蛋白质在体内不但有生成,还有降解 ,保持一个平衡的过程,以保证生理活 动的 顺 利进行。 2004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以色列和美 国的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发现了 泛素 调节的蛋白质降 解。泛素是一个含有 76个氨基酸的多肽,可以以共价键与蛋白质结合。 高考生物图表题类型及解题方法归纳 生物图表题具有概括 性强、知识容量大、隐含信息多、简单明 了等特点,是表达、概 括、拓展和深化生物 维过程,所以在高考 题的常见类型有结构 实验装置图、生产流 的类型。 学知识的重要形式。它不仅考查学生思维 试卷中已成为热点和亮点题型。在高考试 模式图、生理过程示意图、坐标曲线图、 程图、定性定量表、遗传系谱图等,下面 的结果,而且考查学生的思 题和习题训练中,图(表) 二维空间图、研究方法图、 重点介绍学生在答题中易错 1?生理过程示意图 图形不仅能直观表示 生物体、某器官或组织细胞的形态结构( 结构示意图或模式图), 也描述生命活动和发展进化的动态过程如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 过程的染色体移动图、生理 代 谢过程图、激素调 节和神经调节过程图、稳态调节过程图、 个体发育过程图、生物进化 过程 图、生物与环境 相互作用(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图 等。 解题方法:①识别图中各结构或物质的作用,理 顺各部分的关系,按照由局部到整体 的思维方式,理解图 意。②熟练掌握课本中的基础知识,快速 进行知识迁移。③根据具体 问题,具体分析,充 分利用图形准确作答。 例1.下列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 的示意图,请回答 畑商昭 A.呼吸酶 B .线粒体膜的组成蛋白

2018届高三化学模拟试卷(含答案)

2018届高三化学模拟卷 7.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化学学科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聚乙烯是无毒高分子化合物,可用作食品包装材料。 B.制作航天服的聚酯纤维和用于光缆通信的光导纤维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C.发展非燃油型新能源汽车,有利于减少污染气体排放,改善人类生存环境。 D.KMnO4、C2H5OH、H2O2等常见化学物质都可作医用杀菌、消毒剂。 8.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32gN2H4中含有共价键数5N A B.37g37Cl2中含有中子数10N A C.11.2L臭氧中含有1.5N A个氧原子 D.1.0L 0.1mo·L-1NH4Cl溶液中含0.1N A个NH4+ 9.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位于不同主族的四种短周期元素X、Y、Z、W,X的内层电子与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2:5,Z和W位于同周期。Z的化合物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Z与W组成的化合物是饮食业常用的调味品,也是重要的医用药剂,工业上电解该化合物的熔融物可制得Z单质。Y和Z可形成两种离子化合物,其中阴、阳离子数之比均为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四种元素中至少有两种金属元素。 B.四种元素的常见氢化物中熔点最高的是Z的氢化物。 C.四种元素形成的常见简单离子中,离子半径最小的是元素X形成的离子。 D. X、Y两种元素构成的常见化合物在常温常压下都是气体。 10.用酸性氢氧燃料电池电解粗盐水(含Na+、Cl-和少量Mg2+、Br-)的装置如图所示(a、b均为石墨电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池工作时,负极反应式为: H2-2e-+2OH-=2H2O B.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2H++2e-=H2↑ C.电解过程中电子流动路径是: 负极→外电路→阴极→溶液→阳极→正极 D.当电池中消耗2.24 L(标准状况下)H2时,b极周围会产生0.1 mol气体 11.某有机物的结构如右图所示。有关该物质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18H17O2N2 B.不能与Br2的CCl4溶液发生反应 C.该物质中所有原子有可能在同一平面 D.该物质能发生加成反应、取代反应 12.下列实验、实验现象和相应结论都正确的是 13.常温下,向10.0mL 0.10 mol·L-1某二元酸H2R溶液中滴 加入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测得溶液的pH随NaOH 溶液体积的变化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无法判断H2R是强酸还是弱酸 B.曲线上m点时溶液中c(Na+)>c(HR-) >c(R2-)>c(H+) C.HR-的电离能力大于水解能力 D.溶液中c(Na+)+c(H+)=c(HR-)+c(R2-)+c(OH-) 26、(15分)工业废水、废渣不经处理,会对环境造成很大 的危害。利用化学原理可以对工厂排放的废水、废渣等进行有效检测、处理及应用。某工厂对制革工业污泥中Cr(Ⅲ)的处理工艺流程如下,Cr(Ⅲ)最终转化为CrOH(H2O)5SO4。

初中化学图像图表题

中考化学7大题型轻松搞定 题型复习(一)图像图表题 一、题型简介 图像图表题是近几年常考的一类化学试题,常以图像、图片、表格、标签、模型等形式为载体,反映一组或多组内容相关或相似的数据或信息,并借助数学方法来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 从题型结构看,图表题主要由“题干”“图表”和“问题”三部分组成。从试题内容看,该类试题反映一组或多组内容相关的数据或信息,题干和图表相互补充,题干是图表的解释说明,图表是题干的直观表现。 二、方法指导 解答图像图表题时,重在理解图表的含义,通过阅读有用的信息或数据,然后将所学知识与图表信息结合起来,即可进行解答或计算。 题型之一函数图像型 解答此类题时,要结合题目所给条件,应首先分析图像的变化趋势,分析图像时要做到“五看”:看坐标、看比例、看起点、看终点、看特点;要重点关注图像的横纵坐标、图像的起点和图像的拐点。由图像表示的意义与化学知识结合起来,找出图与化学反应的量的关系,列出方程式或列出变量与函数的关系,或依据图像走势分析作答。 例1(2014·南充)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 A.电解水B.向H 2 SO4、MgSO4混合 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 C.两份完全相同的双氧水在有无MnO2 情况下产生O2D.向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中加入KNO3 固体 思路点拨:A.根据电解水产生的氢气与氧气的质量关系来分析;B.根据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会生成硫酸钠,硫酸镁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会生成硫酸钠和氢氧化镁沉淀,对溶液的pH进行解答;C.根据催化剂的作用来分析;D.根据不饱和溶液向饱和溶液转化过程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变化情况来分析。 根据曲线的横、纵坐标轴的说明,图像的起点、走势、拐点以及最后的落点的意义,判断曲线所表示的变化关系,是正确答题的根本。 1.把等质量的X、Y、Z、M四种金属分别加入到同体积、同浓度的足量稀盐酸中,再把X加入到Z(NO3)2溶液中,M加入到YNO3溶液中。反应关系如图所示。据此判断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练习题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热是指反应过程中放出的热量 B.1molH2SO4和1molBa(OH)2完全中和所放出的热量为中和热 C.相同条件下将两份碳燃烧,生成CO2的反应比生成CO的反应放出的热量多D.物质发生化学变化都伴随着能量变化 2、用铂电极电解下列溶液时,阴极和阳极上的主要产物分别是H2和O2的是() A、稀NaOH溶液 B、HCl溶液 C、NaCl溶液 D、酸性AgNO 3 3、用惰性电极电解下列溶液一段时间后,再加入一定量的某中纯净物(括号内物质),可使溶液恢复到原来的成分和浓度的是() A、AgNO3 (AgNO3) B、NaOH (NaOH) C、KCl (HCl) D、CuSO4 (Cu(OH)2) 4.已知31g红磷(P,固体)在氧气中燃烧生成P4O10固体放出738.5kJ热量,31g白磷(P4,固体)在氧气中燃烧生成P4O10固体放出745.8kJ热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白磷在氧气中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P4(s)+5O2(g)=P4O10(s)△H=-745.8kJ·mol-1 B.红磷转化成白磷时放出热量 C.红磷比白磷稳定 D.31g红磷中蕴含的能量为738.5kJ 5.增大压强,对已达到平衡的下列反应产生的影响是()3X(g)+Y(g) 2Z(g)+2Q(s) A.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正、逆反应速率都没有变化,平衡不发生移动 6.在稀氨水中存在平衡:NH3·H2O NH4++OH-,要使用NH3·H2O和NH4+的浓度都增大,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加NaOH溶液B.加NH4Cl固体C.加盐酸D.加NaCl溶液7.在密闭容器中,反应SO2+NO2NO+SO3(气),达到平衡后,若往容器中通入少量O2,此时将将会发生的变化是() A.容器内压强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初中化学坐标图像题

第2部分专题突破 专题一坐标图像题 ) 1.向稀盐酸中加入Z物质,其pH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则Z物质是( 2.有A、B两种金属放入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 如图所示,下列结论合理的是( C.反应的硫酸质量A<B D.反应的金属质量A<B 3.下列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个变化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5.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实验操作的是() A.将一定质量的镁带放在充满氧气的密闭容器中完全燃烧 B.将一定质量的二氧 化锰与10 mL 5%的 过氧化氢溶液充分混 合 C.将等质量的Mg、Zn 分别与溶质质量分数 相同的足量稀硫酸反 应 D.一定温度下,向一 定量的水中加入氯化 钠并充分搅拌 A.恒温条件下,将足量的饱和硝酸钾溶液蒸发一定质量的水 B.向久置在空气中已 经部分变质的氢氧化 钠溶液中逐渐滴加稀 盐酸至过量 C.表示在一定温度 下,向饱和氢氧化钙 溶液中加入氧化钙 D.足量的碳高温还原 氧化铜 7.已知2KClO3=====2 △ 2KCl+3O2↑,右图表示一定质量的KClO3和 MnO2固体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变量y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纵坐标表示 的是() A.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B.生成O2的质量 C.固体中MnO2的质量D.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 8.向一定质量FeCl2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锌粒至过量,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关系的是() 9.分析下列实验图像,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图1 图2 图3 图4 A .图1:双氧水溶液制氧气,a 未使用催化剂,b 使用了催化剂 B .图2:某温度下,向饱和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则y 轴可以表示溶质的质量分数 C .图3:分别向足量且等质量的盐酸中加入铁粉、锌粉,则曲线b 代表的是加入锌粉的情况 D .图4:溶质为a 、b 的两质量相等的饱和溶液,温度由T 2降至T 1,分别析出不含结晶水的a 、b 固体,则最终两溶液质量相等 10.向一定量CaCl 2和HCl 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 2CO 3溶液,反应过程中产生气体或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的Na 2CO 3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OE 发生化学反应:Na 2CO 3+2HCl=== 2NaCl +H 2O +CO 2↑ B .PF 有沉淀生成 C .G 点溶液的pH >7 D .反应过程有气体和沉淀生成,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参考答案 1.B 【解析】A 项,向稀盐酸中加入水,酸性逐渐变弱,pH 应逐渐变大,错误;B 项,稀盐酸与硝酸银固体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反应前后酸性强弱程度不变,pH 不变,正确;C 项,向稀盐酸中加入浓盐酸,酸性增强,pH 应逐渐变小,错误;D 项,向稀盐酸中加入氢氧化钾固体,生成氯化钾和水,完全反应时显中性,继续加入氢氧化钾,显碱性,pH 逐渐变大,错误。 2.B 3.A 4.D 5.B 6.C 【解析】A 项,温度不变,KNO 3的溶解度不变,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就不变,正确;B 项,久置已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盐酸先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产生氯化钠和水,再和碳酸钠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所以加入一定量盐酸后开始产生气体,待Na 2CO 3完全反应后气体的量不再增加,正确;C 项,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水的质量减少,故有一部分氢氧化钙会析出,溶质的质量会减小,错误;D 项,在高温的条件下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了铜和二氧化碳,其化学方程式为: 2CuO +C=====高温 2Cu +CO 2↑ 160 12 128 44

高考生物图表题类型及归纳

高考生物图表题类型及解题方法归纳 生物图表题具有概括性强、知识容量大、隐含信息多、简单明了等特点,是表达、概括、拓展和深化生物学知识的重要形式。它不仅考查学生思维的结果,而且考查学生的思维过程,所以在高考试卷中已成为热点和亮点题型。在高考试题和习题训练中,图(表)题的常见类型有结构模式图、生理过程示意图、坐标曲线图、二维空间图、研究方法图、实验装置图、生产流程图、定性定量表、遗传系谱图等,下面重点介绍学生在答题中易错的类型。 1.生理过程示意图 图形不仅能直观表示生物体、某器官或组织细胞的形态结构(结构示意图或模式图),也描述生命活动和发展进化的动态过程如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过程的染色体移动图、生理代谢过程图、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过程图、稳态调节过程图、个体发育过程图、生物进化过程图、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图等。 解题方法:①识别图中各结构或物质的作用,理顺各部分的关系,按照由局部到整体的思维方式,理解图意。②熟练掌握课本中的基础知识,快速进行知识迁移。③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充分利用图形准确作答。 例1.下列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的示意图,请回答 : (1)在结构A上合成物质C的过程中,如果需要色氨酸和丙氨酸,两者来源有所不同,能通过氨基转换作用产生的是。 (2)C、D代表由细胞内有关结构合成的物质。其中下列物质中属于D类物质的是( ) A.呼吸酶B.线粒体膜的组成蛋白 C.胰岛素 D.血红蛋白 (3)在A结构上发生的是过程,其中以mRNA为模板,以为运输工具,将合成物质C、D的原料运送到结构A上通过(方式)连接起来。 (4)蛋白质在体内不但有生成,还有降解,保持一个平衡的过程,以保证生理活动的顺利进行。2004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以色列和美国的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发现了泛素调节的蛋白质降解。泛素是一个含有76个氨基酸的多肽,可以以共价键与蛋白质结合。被泛素标记的蛋白质在体内多种酶的作用下被降解,这一过程依赖ATP。请回答下列问题:

初中化学图像图表题

中考化学7大题型轻松搞定 题型复习(一)图像图表题 一、题型简介 图像图表题是近几年常考的一类化学试题,常以图像、图片、表格、标签、模型等形式为载体,反映一组或多组内容相关或相似的数据或信息,并借助数学方法来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 从题型结构看,图表题主要由“题干”“图表”和“问题”三部分组成。从试题内容看,该类试题反映一组或多组内容相关的数据或信息,题干和图表相互补充,题干是图表的解释说明,图表是题干的直观表现。 二、方法指导 解答图像图表题时,重在理解图表的含义,通过阅读有用的信息或数据,然后将所学知识与图表信息结合起来,即可进行解答或计算。 题型之一函数图像型 解答此类题时,要结合题目所给条件,应首先分析图像的变化趋势,分析图像时要做到“五看”:看坐标、看比例、看起点、看终点、看特点;要重点关注图像的横纵坐标、图像的起点和图像的拐点。由图像表示的意义与化学知识结合起来,找出图与化学反应的量的关系,列出方程式或列出变量与函数的关系,或依据图像走势分析作答。 例1(2014·南充)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 错误!B.向H2SO4、MgSO4混合 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 错误!错误! 思路点拨:A.根据电解水产生的氢气与氧气的质量关系来分析;B.根据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会生成硫酸钠,硫酸镁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会生成硫酸钠和氢氧化镁沉淀,对溶液的pH进行解答;C.根据催化剂的作用来分析;D.根据不饱和溶液向饱和溶液转化过程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变化情况来分析。 根据曲线的横、纵坐标轴的说明,图像的起点、走势、拐点以及最后的落点的意义,判断曲线所表示的变化关系,是正确答题的根本。 1.把等质量的X、Y、Z、M四种金属分别加入到同体积、同浓度的足量稀盐酸中,再把X加入到Z(NO3)溶液中,M加入到YNO3溶液中。反应关系如图所示。据此判断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2 A.Z>X>M>Y B.X>Z>M>Y

2018年高考全国化学卷1,2,3及答案及解析

绝密★启用前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Cl35.5 K39 Ti 48 Fe 56 I 127 7.下列生活用品中主要由合成纤维制造的是 A.尼龙绳 B.宣纸 C.羊绒衫 D.棉衬衣 8.《本草衍义》中对精制砒霜过程有如下叙述:“取砒之法,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烟上飞着覆器,遂凝结累然下垂如乳,尖长者为胜,平短者次之。”文中涉及的操作方法是 A.蒸馏 B.升华 C.干馏 D.萃取 9.已知(b)、(d)、(p)的分子式均为C6H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的同分异构体只有d和p两种 B.b、d、p的二氯代物均只有三种 C.b、d、p均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D.b、d、p中只有b的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 10.实验室用H2还原WO3制备金属W的装置如图所示(Zn粒中往往含有碳等杂质,焦性没食子酸溶液用于吸收少量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③中依次盛装KMnO4溶液、浓H2SO4、焦性没食子酸溶液 B.管式炉加热前,用试管在④处收集气体并点燃,通过声音判断气体纯度 C.结束反应时,先关闭活塞K,再停止加热 D.装置Q(启普发生器)也可用于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 11.支持海港码头基础的防腐技术,常用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进行防腐,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高硅铸铁为惰性辅助阳极。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A.通入保护电流使钢管桩表面腐蚀电流接近于零 B.通电后外电路电子被强制从高硅铸铁流向钢管桩 C.高硅铸铁的作用是作为损耗阳极材料和传递电流 D.通入的保护电流应该根据环境条件变化进行调整 12.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简单氢化物可用作制冷剂,Y的原子半径是所有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由X、Y和Z三种元素学科&网形成的一种盐溶于水后,加入稀盐酸,有黄色沉淀析出,同时有刺激性气体产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的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强 B.Y的简单离子与X的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2018年高考化学真题与模拟类编:专题14-化学反应原理综合(含答案)

1.【2018新课标1卷】采用N2O5为硝化剂是一种新型的绿色硝化技术,在含能材料、医药等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1)1840年Devil用干燥的氯气通过干燥的硝酸银,得到N2O5。该反应的氧化产物是一种气体,其分子式为___________。 (2)F.Daniels等曾利用测压法在刚性反应器中研究了25℃时N2O5(g)分解反应: 其中NO2二聚为N2O4的反应可以迅速达到平衡。体系的总压强p随时间t的变化如下表所示(t=∞时,N2O5(g)完全分解): t/min0408016026013001700∞ p/kPa35.840.342.5. 45.949.261.262.363.1 ①已知:2N2O5(g)=2N2O4(g)+O2(g) ΔH1=?4.4kJ·mol?1 2NO2(g)=N2O4(g) ΔH2=?55.3kJ·mol?1 则反应N2O5(g)=2NO2(g)+ 1 2 O2(g)的ΔH=_______ kJ·mol?1。 ②研究表明,N2O5(g)分解的反应速率() 25 31 210?min N O p kPa υ-- =??。t=62min时,测得体系中2 O p p O2=2.9kPa,则此时的 25 N O p=________kPa,v=_______kPa·min?1。 ③若提高反应温度至35℃,则N2O5(g)完全分解后体系压强p∞(35℃)____63.1kPa(填“大于”“等 于”或“小于”),原因是________。 ④25℃时N2O4(g)2NO2(g)反应的平衡常数K p=_______kPa(K p为以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计算 结果保留1位小数)。 (3)对于反应2N2O5(g)→4NO2(g)+O2(g),R.A.Ogg提出如下反应历程: 第一步N2O5NO2+NO3快速平衡 第二步NO2+NO3→NO+NO2+O2慢反应 2018年高考试题

初中化学图像题大全

初中化学图形题大全 例1下列四个图像表示四种对应的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A 分别加热相同质量的氯酸钾和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B 相同质量的镁、锌跟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制氢气 C 在质量一定、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稀硫酸溶液中,逐渐加入氢氧化钡溶液, D 某温度下,在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逐渐加入硝酸钾固体 例2某温度时,有W克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在温度和溶剂质量不变的条件下,向其中逐渐加入硝酸钾固体直至不能溶解,有部分固体剩余。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此过程中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度与时间的变化关系的是。() 例3 温室中的绿色植物受阳光照射生长,昼夜测定温室中二氧气化碳的分量如下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例4将一定质量分数的硫酸溶液加水稀释,可将下列图像中符合事实的是(m为水的质量,PH表示酸碱度)() 例5 向足量稀硫酸中加入适量的锌粉,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其变化情况的是() 例6 下列四组溶液,当后一种溶液加入到一定量的前一种溶液并稍过量,其溶 液的导电性(用电流强度I表示)与后一种溶液的质量(m)的函数关系 符合右图的是()

A 澄清石灰水碳酸钠溶液 B 硝酸银溶液氯化钠溶液 C 盐酸氢氧化钠溶液 D 稀硫酸氢氧化钡溶液 例7用相同质量的锌和铁分别和足量的 盐酸反应情况右图,试判断A物质是 ,B物质是。 例8用相同质量的镁和铁分别和足量的 稀硫酸反应,能正确表示反应情况的图像是下图是, A表示的反应情况,B表示的反应情况。 例9在A、B试管中,装入等质量的氯酸钾后,在B试管中装入少量的高锰酸钾,充分加热致反应完全,能正确表示,生成氧气质量和时间的关系图为: 理由,。 例10下列溶液中通入气体或加入物质,溶液P H值与通入气体或加入物质质量 (M)的关系图相符的是: A氯化钠溶液中不断通入氯化氢气体 B 澄清石灰水不断通入二氧气碳 C 盐酸中不断加入氧化钠 D 碳酸钠溶液中不断通入氯化氢气体 例11等质量的A、B、C三种金属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后生成+2价 的硫酸盐,生成氢气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图 如右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 A 三种金属原子量是A<B<C B 三种金属的活泼性是A>B>C C 反应消耗硫酸的质量相同 D 反应速度最快的是A,最慢的是B 例12 下列四个图像表示四种对应的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 A 分别加热相同质量的氯酸钾和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B 相同质量的镁,锌跟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制氢气 C 在质量一定,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稀硫酸中逐渐加入氢氧化钡溶液 D 某温度下,在不饱和的稀硝酸钾溶液中,逐渐加入硝酸钾固体

“生物图表题”之⑧——遗传系谱图

“生物图表题”之⑧——遗传系谱图 1.(06·天津)某种遗传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下图为该遗传病的系谱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Ⅱ1为纯合子 B.该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Ⅱ4为纯合子 C.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Ⅲ2为杂合子 D.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Ⅱ3为纯合子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常、性染色体上基因传递的特点与规律及学生对遗传系谱的分析能力 【解析】由于该遗传图所示遗传病的显隐性和位置均不可确定,所以宜用“反推法”。如是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则Ⅱ1的基因型为X A X a(假定这对等位基因为A和a);如是X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则Ⅱ4的基因型可能为X A X A、X A X a;如是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则Ⅲ2的基因型为Aa;如是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则Ⅱ3的基因型可能为AA、Aa。所以选C。 2.以下为遗传系谱图,2号个体无甲病致病基因。对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A.甲病不可能是X隐性遗传病 B.乙病是X显性遗传病 C.患乙病的男性多于女性 D.1号和2号所生的孩子可能患甲病 3.右图所示遗传系谱中有甲(基因为D、d)、乙(基因为E、e)两种遗传 病,其中一种为红绿色盲症。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C A.甲病为色盲症,乙病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 B.Ⅱ7和Ⅱ8生一两病兼发的男孩的概率为1/9 C.Ⅱ6的基因型为DdX E X e D.若Ⅲ11和Ⅲ12婚配,则生出病孩的概率高达100% 4、有两种罕见的家族遗传病,它们的致病基因分别位于常染色体和性 染色体上。一种先天代谢病称为黑尿病(A,a),病人的尿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就会变黑。另一种因缺少珐琅质而牙齿为棕色(B,b)。如图为一家族遗传图谱。

江苏省扬州市2018届高三化学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

2018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 化学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Al 27 Fe 56 Cu 64 选择题(共40分) 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 ......符合题意。 1. 化学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做法错误 ..的是( ) A. 利用风力发电,减少CO2的排放 B. 为提高粮食产量,大量使用高残留农药 C. 对秸秆进行加工,使其转化为汽车燃料 D. 按照国家规定,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放置 2.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 HCl的电子式: B. 二氧化碳分子的比例模型: C. 中子数为8的氮原子:87N D. 2-丁醇的结构简式: 3.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 氢氧化铝具有弱碱性,可用于制胃酸中和剂 B.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可用来干燥氯化氢气体 C. Ca(ClO)2溶液显碱性,可用于饮用水的消毒 D. FeCl3溶液显酸性,可用于制作印刷电路板 4.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与W同主族,X的一种同素异形体可用于生产铅笔芯,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最内层电子数的3倍,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其所在的周期序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原子半径:r(Y)

高中化学图像图表专题复习

高中化学图像图表专题复习 一、图象题 对于化学有关图象问题,可按以下的方法进行分析: 1、(1)解题思路 ①看懂图象:要一看面(即看清横坐标和纵坐标),二看线(即看线的走向、变化的趋势),三看点(即看线是否通过原点,两条线的交点及线的拐点),四看要不要做辅助线(如等温线、等压线),五看量的变化(如温度、浓度、压强、转化率、产率、百分含量等的变化趋势)等 ②联想规律:联想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规律。 (2)分析过程 对于化学平衡的有关图象问题,可按以下的方法进行分析: ①认清坐标系,搞清纵、横坐标所代表的意义,并与勒夏特列原理相结合。 ②紧扣可逆反应的特征,搞清正反应方向是吸热还是放热;体积增大、减小还是不变;有无固体、纯液体物质参加或生成等。 ③看清速率的变化及变化量的大小,在条件与变化之间搭桥。 ④看清起点、拐点、终点,看清曲线的变化趋势。 ⑤先拐先平。例如,在转化率—时间图象上,先出现拐点的曲线先达到平衡,此时逆向推理可得该变化的温度高、浓度大、压强高。 ⑥定一议二。当图象中有三个量时,先确定一个量不变,再讨论另外两个量的关系。 图像类问题是同学们学习离子反应中难点,采用“识图像 想原理 学整合”三步曲解决图像题,能提高解题效率。识图像——指理解图像中横纵坐标表示的含义,曲线和点表示意义;联原理——根据题示信息,涉及到哪些化学反应原理,如化学反应,写出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并与数据结合起来;学整合——在识图像,联原理的基础上,将图像与原理结合起来思考问题,找准切入点。 (一)化学平衡图像 *已知图象判断反应特点 1.符合图象的反应为( )。 A.N2O3(g) NO2(g)+NO(g) B.3NO2(g)+H2O(l )2HNO3(l )+NO(g) C.4NH3(g)+5O2(g)4NO(g)+6H2O(g) D.CO2(g)+C(s) 2CO(g)

高考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解题方法指导

高考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解题方法指导 1、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或运用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 2、电解池或原电池方程式的书写或电极反应式书写、新情景下陌生氧化还原型的离子方程式书写 3、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的实验探究 4、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以及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5、化学平衡常数及平衡转化率的计算 6、酸碱中和滴定的扩展应用(仪器使用、平行实验、空白试验、误差讨论) 7、Ksp的计算和应用 8、综合计算(混合物计算、化学式的确定、关系式法、守恒法在计算中的应用) 三、不同知识点的解题技巧 1、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或反应热计算 【方法指导】首先根据要求书写目标热化学方程式的反应物、产物并配平,其次在反应物和产物的后面括号内注明其状态,再次将目标热化学方程式与已有的热化学方程式比对(主要是反应物和产物的位置、系数),最后根据盖斯定律进行适当运算得出目标热化学方程式的反应热△H,空一格写在热化学方程式右边即可。 注意:并非所给的热化学方程式一定都用到。 2、电解池或原电池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或电极反应式书写、新情景下陌生氧化还原型的离子方程式书写 【方法指导】首先根据题意写出化学方程式的反应物、产物,其次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电子守恒配平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系数,再次配平还原产物和氧化产物的系数,最后根据质量守恒添加并配平其他未变价物质的系数。 注意:一般未变价物质是酸、碱或水。 【方法指导】读懂题意尤其是相关示意图,分析电解池的阴极室和阳极室存在的阳离子、阴离子及其放电顺序,必要时根据题目要求还要考虑分子是否会放电。首先写出阴(阳)极室发生还原(氧化)反应的反应物和产物离子(分子),分析其化合价变化,标出其得失电子的情况,然后根据电荷守恒在左边或右边配上其他离子,左后根据质量守恒配上其它物质。注意:①并非放电的一定是离子,应根据题目要求及时调整。 ②用来配平电极反应式的离子(物质)应是电解池中含有的,而且前后不能矛盾。 3、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的实验探究 【方法指导】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探究实验中,控制变量是关键。 4、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以及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方法指导】①判断一个可逆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的两个直接标准是正逆反应的速率相等、反应物与生成物浓度保持不变,另外间接标准是“变量不变”即观察一个可逆反应的相关物理量,采用极端假设的方法(若全部为反应物如何、全部转化为产物该物理量又如何,如果该物理量是可变的而题目说一定条件下保持不变即可认为该条件下达到化学平衡)。另外也可以用Q与K比较(Q=K则处于平衡状态;Q<K未达平衡状态、v正>v逆;Q>K、未达平衡状态、v正<v逆)。 ②平衡移动的方向、反应物的转化率和产物的产率变化均可通过条件(浓度、压强、温度)的改变,平衡移动的方向加以判断,也可以通过平衡常数的计算得到。但要关注特殊反应的特殊性。 5、化学平衡常数及平衡转化率的计算 【方法指导】平衡常数的计算可用三段法即找出浓度可变的反应物、产物在起始时、转化的、平衡时的浓度,然后带入平衡常数表达式(平衡时生成物浓度系数次幂的乘积与反应物系数

初中化学专题《图表与图象》(20200810171306)

图表与图象1.下列图象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正确的是() A.某温度下,向一定量不饱和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B.向一定量的稀盐 酸中逐滴滴加水 C.向一定量的氢氧化 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 液中逐滴滴加盐酸 D.将水通电电解一 段时间 2.下列四个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用CuFe2O4-x做催化剂,光分解水 制氢气与氧气B.向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中加 入硝酸钾 C.向混有少量硫酸的硫酸 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 溶液 D.向一定质量的碳 酸钠溶液中加水 3.下列图像与对应叙述相符合的是() A.向一定量的锌粒中加入稀硫酸B.向pH=3 的溶液中加水 C.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D.向一定量的氯化钙溶液中加入碳酸钾溶液4.下列图像表示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图①表示煅烧石灰石B.图②表示CO2在水中的溶解性

C.图③表示向NaOH溶液只加水D.图④表示将弄硫酸加入水中 5.下列所示的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电解水B.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锌粉和铁粉 C.加热一定质量的离锰酸钾D.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稀释 6.下列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个变化过程,其中错误的是() A.①表示将一定量的60℃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至室温 B.②表示向相同质量和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过量Cu(OH)2 和CuO 固体C.③表示向一定量的氯化铁和氯化钾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钾溶液 D.④表示向相同质量和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过量的镁粉和铝粉 7.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向一定质量的AgNO3溶液中滴加NaCl溶液B.两份等体积5%的过氧 化氢溶液,向其中一份加 入少量二氧化锰 C.在恒温条件下,将 饱和的KNO3溶液蒸发 适量水 D.向氢氧化钠溶液 中不断加水 8.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变化过程的是() A.镁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B.电解水生成气体 的体积 C.浓硫酸长期露置在 空气中 D.向空气中部分变质的氢氧 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生物图表题之柱状图

生物图表题之柱状图 1.细胞增殖过程中 DNA 含量会发生变化。通过测定一定数量细胞的 DNA 含量,可分析其细胞周期。根据细胞 DNA 含量不同,将某种连续增殖的细胞株细胞分为三组,每组的细胞数如右图。从图中 所示结果分析其细胞周期,不正确的是 A .乙组细胞正在进行 DNA 复制 B .细胞分裂间期的时间比分裂期长 C .丙组中只有部分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加倍 D .将周期阻断在 DNA 复制前会导致甲组细胞数减少 【解析】参考①对于教师 考查细胞周期组成问题。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上一次分裂完成时到下一次分裂完成为止所经历的时间,可人为划分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裂间期主要为分裂期进行物质准备,据在间期合成物质的不同,又分为G 1期(主要进行RNA 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S 期(DNA 合成期)、G 2期(RNA 和蛋白质合成);分裂期可人为划分为前期、中期、后期、末期。注意:DNA 合成是个半保留复制的过程,间期结束DNA 含量加倍。由题意可知,据DNA 含量不同所分出的甲、乙、丙三组细胞处细胞周期不同时期,乙组DNA 含量在2c 到4c 之间,说明细胞正除复制DNA 时期(S 期);丙组中细胞中DNA 已经加倍说明细胞处在G 2期及分裂期,而处分裂期则可能是分裂后期即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时期,C 选项说法是对的。由甲乙丙细胞数可以看出处于间期细胞多,推断出细胞分裂间期时间比分裂期长。(正因为细胞分裂间期比分裂期长,所以我们用显微镜看处在细胞周期的细胞时,看到的多是处于细胞分裂间期的细胞) 当周期阻断在DNA 复制前时,大多细胞不能再进入分裂期,所以DNA 含量为2C 的甲组细胞数目应该是增加的。答案选D 。 参考 ② 对于学生 考查细胞周期组成问题。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上一次分裂完成时到下一次分裂完成为止所经历的时间,可人为划分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裂间期主要为分裂期进行物质准备, 主要完成DNA 的复制,分裂期完成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和子细胞的形成。在整个分裂期DNA 含量相对而言是加倍了,直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里为止意味着分裂期的结束,进入下一个周期的分裂间期。 2.下图中的甲、乙、丙表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的三个阶段,a 是染色体数,b 是染色单体数,c 是DNA 分子数,a 、b 、c 的数量关系正确的是 A .甲、乙 B .甲、丙 C .乙、丙 D .甲、乙、丙 【解析】B 本题以有丝分裂为核心命题点,考查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 的数目变化,综合考查图形分析能力和识记能力。由于染色单体是染色体复制后形成的,所以,只要存在染色单体,其数目就比染色体多一倍(甲图);在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消失,数目为零(丙图)。因此乙图错误,所以选B 。 3.某肽链由51个氨基酸组成,如果用肽酶把其分解成1个二肽、2个五肽、3个六肽、3个七肽,则这些短肽的氨基总数的最小值、肽键总数、形成所需的水分子总数依次是 基数 键数水数基数 键数水数 基数 键数 水数 基数 键数 水数 种类

2018年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

考点一 把握分类标准,理清物质类别 1.物质常见的分类情况 2.氧化物的常见分类方法 氧化物? ?? ???? 按组成元素? ?? ?? 金属氧化物:如K 2O 、CaO 、Fe 2O 3 非金属氧化物:如SO 2、CO 2、SO 3、P 2O 5按性质????? 成盐氧化物??? ?? 酸性氧化物:如CO 2 、SO 3 碱性氧化物:如Na 2O 、CuO 两性氧化物:如Al 2O 3 不成盐氧化物:如CO 、NO 特殊氧化物:如Fe 3O 4 、Na 2O 2 、H 2O 2 3.正误判断,辨析“一定”与“不一定” (1)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2)强碱一定是离子化合物,盐也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 (3)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4)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5)能电离出H + 的一定是酸,溶液呈碱性的一定是碱(×) (6)在酸中有几个H 原子就一定是几元酸(×) (7)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一定不含离子键(√) (8)盐中一定含金属元素(×)

(9)能导电的一定是电解质,不导电的一定是非电解质(×) (10)强电解质的导电性一定大于弱电解质的导电性(×) 4.识记常见混合物的成分与俗名 (1)水煤气:CO、H2 】 (2)天然气(沼气):主要成分是CH4 (3)液化石油气:以C3H8、C4H10为主 (4)裂解气:以C2H4为主 (5)水玻璃:Na2SiO3的水溶液 (6)王水:浓盐酸与浓硝酸的混合物(体积比3∶1) (7)波尔多液:主要成分是CuSO4和Ca(OH)2 (8)肥皂:主要成分是C17H35COONa (9)碱石灰:NaOH、CaO (10)铝热剂:铝粉和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物 (11)漂白粉:Ca(ClO)2和CaCl2的混合物 { 考点一洞悉陷阱设置,突破阿伏加德罗常数应用 一、抓“两看”,突破“状态、状况”陷阱 一看“气体”是否处于“标准状况”。 二看“标准状况”下,物质是否为“气体”(如CCl4、H2O、Br2、SO3、HF、己烷、苯等在标准状况下不为气体)。 题组一气体摩尔体积的适用条件及物质的聚集状态 1.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 L CO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 (2)常温下,L甲烷气体含有的甲烷分子数为(×) (3)标准状况下,L己烷中含共价键数目为19N A(×) (4)常温常压下,L氯气与足量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 ) (2012·新课标全国卷,9D) (5)标准状况下,L HF含有的HF分子数为(×) 二、排“干扰”,突破“质量、状况”陷阱 题组二物质的量或质量与状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