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五年真题之2016年高考物理专题功和能含答案

五年真题之2016年高考物理专题功和能含答案

五年真题之2016年高考物理专题功和能含答案
五年真题之2016年高考物理专题功和能含答案

4m 专题5功和能

1.(2016年海南卷13题9分)水平地面上有质量分别为m和4m的物A和B,两者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细绳的一端固定,另一端跨过轻质动滑轮与A相连,动滑轮与B相连,如图所示。初始时,绳出于水平拉直状态。若物块Z在水平向右的恒力F作用下向右移动了

距离s,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求

(1)物块B客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2)物块A、B的加速度大小。

解析:(1)物块A移动了距离s,则物块B移动的距离为s1=1

2

s①

物块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f=4μmg②

物块B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W=fs1=2μmgs③

(2)设物块A、B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

A 、a

B

,绳中的张力为T。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μmg–T=ma

A

2T–4μmg=4ma

B

由A和B的位移关系得a

A =2a

B

联立④⑤⑥式得

a= A F-3μmg

2m⑦F-3μmg

a=⑧

B

2.[2016·全国卷Ⅱ]两实心小球甲和乙由同一种材料制成,甲球质量大于乙球质量.两球在空气中由静止下落,假设它们运动时受到的阻力与球的半径成正比,与球的速率无关.若它们下落相同的距离,则()

A.甲球用的时间比乙球长

B.甲球末速度的大小大于乙球末速度的大小

C.甲球加速度的大小小于乙球加速度的大小

D.甲球克服阻力做的功大于乙球克服阻力做的功

答案:BD

πR2·ρ

ρ

8m4m

节车厢与第6、7节车厢间的作用力之比为3∶2,B正确;根据动能定理得Mv2=kMgs,解得s=,可知进站时从关闭发动机到停下来滑行的距离与关闭发动机时的速度的二次方

成正比,C错误;8节车厢有2节动车时的最大速度为v

m1

8kmg4kmg

车的最大速度为v

m2

==,则m1=,D正

确.

8kmg2kmg

4k

解析:设f=kR,则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mg-f=ma,而m=

3

πR3·,故a=g-4,

3

由m

>m

、ρ

=ρ

可知a

>a

,故C错误;因甲、乙位移相同,由v2=2ax可知,v

>v 乙

1

,B正确;由x=

2

at2可知,t

,A错误;由功的定义可知,W

克服

=f·x,又f

>f

则W

甲克服

>W

乙克服

,D正确.

3.[2016·天津卷6分]我国高铁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和谐号动车组是由动车和拖车编组而成,提供动力的车厢叫动车,不提供动力的车厢叫拖车.假设动车组各车厢质量均相等,

动车的额定功率都相同,动车组在水平直轨道上运行过程中阻力与车重成正比.某列动车组

由8节车厢组成,其中第1、5节车厢为动车,其余为拖车,则该动车组()

图1

A.启动时乘客受到车厢作用力的方向与车运动的方向相反

B.做匀加速运动时,第5、6节与第6、7节车厢间的作用力之比为3∶2

C.进站时从关闭发动机到停下来滑行的距离与关闭发动机时的速度成正比

D.与改为4节动车带4节拖车的动车组最大速度之比为1∶2

答案:BD

解析:列车启动时,乘客随着车厢加速运动,乘客受到的合力方向与车运动的方向一致,而乘客受到车厢的作用力和重力,所以启动时乘客受到车厢作用力的方向与车运动方向成一

2F-8kmg F

锐角,A错误;动车组运动的加速度a==-kg,则对第6、7、8节车厢的整体

有f

56

=3ma+3kmg=0.75F,对第7、8节车厢的整体有f

67

=2ma+2kmg=0.5F,故第5、6

1

2

v2

2kg

2P P

=,8节车厢有4节动

4P P v1

v

m2

2

4.[2016·全国卷Ⅰ18分]如图1,一轻弹簧原长为2R,其一端固定在倾角为37°的固定

直轨道AC的底端A处,另一端位于直轨道上B处,弹簧处于自然状态,直轨道与一半径为

点,AF=4R,已知P与直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取sin37°=,5

水平飞出后,恰好通过G点.G点在C点左下方,与C点水平相距R、竖直相距R,求P运

5

6 R的光滑圆弧轨道相切于C点,AC=7R,A、B、C、D均在同一竖直平面内.质量为m的小物块P自C点由静止开始下滑,最低到达E点(未画出),随后P沿轨道被弹回,最高到达F

13

45

4

cos37°=)

(1)求P第一次运动到B点时速度的大小.

(2)求P运动到E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

(3)改变物块P的质量,将P推至E点,从静止开始释放.已知P自圆弧轨道的最高点D处

7

2

动到D点时速度的大小和改变后P的质量.

图1

解析:(1)根据题意知,B、C之间的距离l为

l=7R-2R①

设P到达B点时的速度为v

B

,由动能定理得

1

mgl sinθ-μmgl cosθ=

2

mv

2B

式中θ=37°,联立①②式并由题给条件得

v

B

=2gR③

(2)设BE=x,P到达E点时速度为零,设此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E

p

.P由B点运动到E点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有

1

mgx sinθ-μmgx cosθ-E

p

=0-

2

mv

2B

E、F之间的距离l

1

l

1

=4R-2R+x⑤

P到达E点后反弹,从E点运动到F点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有

E

p

-mgl

1

sinθ-μmgl

1

cosθ=0⑥

5

m 1v 2C = m 1v 2D +m 1g R + R cos θ ? ?

联立③④⑤⑥式并由题给条件得

x =R ⑦

12

E p = 5 mgR ⑧

(3)设改变后 P 的质量为 m 1,D 点与 G 点的水平距离 x 1 和竖直距离 y 1 分别为 7 5

x 1=2R -6R sin θ

5 5

y 1=R +6R +6R cos θ

式中,已应用了过 C 点的圆轨道半径与竖直方向夹角仍为θ 的事实.

设 P 在 D 点的速度为 v D ,由 D 点运动到 G 点的时间为 t .由平抛物运动公式有

1 y 1=2gt 2

?

x 1=v D t ?

联立⑨⑩??式得

v D =3

5gR ?

设 P 在 C 点速度的大小为 v C ,在 P 由 C 运动到 D 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有

1 1 ?5 5 ?

2 2 ?6 6 ?

P 由 E 点运动到 C 点的过程中,同理,由动能定理有

1

E p -m 1g (x +5R )sin θ -μ m 1g (x +5R )cos θ =2m 1v 2C ?

联立⑦⑧???式得

1

m 1=3m ?

5.(2016 年江苏卷 14 题 16 分)如图 1所示,倾角为 α 的斜面 A 被固定在水平面上,细线

的一端固定于墙面,另一端跨过斜面顶端的小滑轮与物块B 相连,B 静止在斜面上.滑轮左

侧的细线水平,右侧的细线与斜面平行.A 、B 的质量均为 m .撤去固定 A 的装置后,A 、B 均

做直线运动.不计一切摩擦,重力加速度为 g .求:

图 1

(1)A 固定不动时,A 对 B 支持力的大小 N ;

根据速度的定义得v

A

=,v

B

22

mv2

A

+2

3

2

sin

B错误;在最低点对两球进行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及向心力公式可知T-mg=m=

(2)A滑动的位移为x时,B的位移大小s;

(3)A滑动的位移为x时的速度大小v

A

.

解析:(1)支持力的大小N=mg cosα

(2)根据几何关系s

x

=x·(1-cosα),s

y

=x·sinα

且s=s

x

+s

y

解得s=2(1-cosα)·x

(3)B的下降高度s

y

=x·sinα

11

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mgs

y

22

mv

B

ΔxΔs

ΔtΔt

则v

B

=2(1-cosα)·v

A

解得v

A

gx

2cos

α

6.[2016·全国卷Ⅱ6分]小球P和Q用不可伸长的轻绳悬挂在天花板上,P球的质量大于Q 球的质量,悬挂P球的绳比悬挂Q球的绳短.将两球拉起,使两绳均被水平拉直,如图1

所示.将两球由静止释放,在各自轨迹的最低点()

图1

A.P球的速度一定大于Q球的速度

B.P球的动能一定小于Q球的动能

C.P球所受绳的拉力一定大于Q球所受绳的拉力

D.P球的向心加速度一定小于Q球的向心加速度

答案:C

1

解析:从释放到最低点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mgl=

2

mv2-0,可得v=2gL,因l

P

Q

,则

v

P

Q

,故选项A错误;由E

kQ

=m

Q

gl

Q

,E

kP

=m

P

gl

P

,而m

P

>m

Q

,故两球动能大小无法比较,选项

v2

l

·at·t=vt+=

2t

A.a=B.a=

C.N=D.N=

2m

所以a==,A正确,B错误;在最低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得N-mg=m,故N=mg+m=mg+·=,C正确,D错误.

9.[2016·全国卷Ⅲ14分]如图,在竖直平面内由

1

ma

n

,得T=3mg,a

n

=2g,则T

P

>T

Q

,a

P

=a

Q

,C正确,D错误.

7.[2016·全国卷Ⅲ]一质点做速度逐渐增大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时间间隔t内位移为s,动能变为原来的9倍.该质点的加速度为()

A.

s3s

t2

B.

2t2

4s8s

C.

t2 D.t2

答案:A

1

解析:由E

k

2

mv2可知速度变为原来的3倍.设加速度为a,初速度为v,则末速度为3v.

1

由速度公式v

t

=v

+at得3v=v+at,解得at=2v;由位移公式s=v

t+

2

at2得s=vt+11s2v2s s

22

·2v·t=2vt,进一步求得v=

2t

;所以a=

t t·=t2,A正确.

8.[2016·全国卷Ⅲ6分]如图所示,一固定容器的内壁是半径为R的半球面;在半球面水平直径的一端有一质量为m的质点P.它在容器内壁由静止下滑到最低点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W.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设质点P在最低点时,向心加速度的大小为a,容器对它的支持力大小为N,则()

图1

2(mgR-W)2mgR-W

mR mR

3mgR-2W2(mgR-W)

R R

答案:AC

12(mgR-W)解析:质点P下滑到底端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mgR-W=mv2-0,可得v2=,

v22(mgR-W)v2

R mR R

v2m2(mgR-W)3mgR-2W

R R m R

1

圆弧AB和圆弧BC组成的光滑固定轨

42

道,两者在最低点B平滑连接。AB弧的半径为R,BC弧的半径为

R

2。一小球在A点正上方

R

根据机械能守恒可得mg

R

42

与A相距

R

4处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经A点沿圆弧轨道运动。

(1)求小球在B、A两点的动能之比;

(2)通过计算判断小球能否沿轨道运动到C点。

解析:1)设小球的质量为m,小球在A点的动能为E

kA

,由机械能守恒可得E

kA

=mg

R

4①

设小球在B点的动能为E

kB

,同理有E

kB

=mg

5R

4②

由①②联立可得

E

kB=5③

E

kA

(2)若小球能沿轨道运动到C点,小球在C点所受轨道的正压力N应满足N≥0④

设小球在C点的速度大小为v,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和向心加速度公式有N+mg=m

C

v2

C⑤

2

联立④⑤可得m

2v2

C≥mg⑥

R

1

=mv2⑦

C

根据⑥⑦可知,小球恰好可以沿轨道运动到C点

10.[2016·天津卷12分]我国将于2022年举办冬奥会,跳台滑雪是其中最具观赏性的项目之一.如图1所示,质量m=60kg的运动员从长直助滑道AB的A处由静止开始以加速度a=3.6m/s2匀加速滑下,到达助滑道末端B时速度v B=24m/s,A与B的竖直高度差H =48m.为了改变运动员的运动方向,在助滑道与起跳台之间用一段弯曲滑道衔接,其中最低点C处附近是一段以O为圆心的圆弧.助滑道末端B与滑道最低点C的高度差h=5m,

2 2 设运动员在 C 点所受的支持力为 F N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F N -mg =m N 两点处,弹簧对小球的弹力大小相等,且∠ONM <∠OMN < .在小球从 M 点运动到 N 点的过

运动员在 B 、C 间运动时阻力做功 W =-1530 J ,g 取 10

m/s 2.

图 1

(1)求运动员在 AB 段下滑时受到阻力 F f 的大小;

(2)若运动员能够承受的最大压力为其所受重力的 6 倍,则 C 点所在圆弧的半径 R 至少应为

多大?

解析: (1)运动员在 AB 上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设 AB 的长度为 x ,则有 v B =2ax

H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mg x -F f =ma ②

联立①②式,代入数据解得 F f =144 N ③

(2)设运动员到达 C 点时的速度为 v C ,在由 B 到达 C 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有

1 1

mgh +W =2mv 2C -2mv B ④

v 2C R

由运动员能够承受的最大压力为其所受重力的 6 倍,联立④⑤式,代入数据解得 R =12.5 m

11.[2016·四川卷 5 分] 韩晓鹏是我国首位在冬奥会雪上项目夺冠的运动员.他在一次自由

式滑雪空中技巧比赛中沿“助滑区”保持同一姿态下滑了一段距离,重力对他做功 1900 J ,

他克服阻力做功 100 J .韩晓鹏在此过程中(

)

A .动能增加了 1900 J

B .动能增加了 2000 J

C .重力势能减小了 1900 J

D .重力势能减小了 2000 J

答案:C

解析: 由题可得,重力做功 1900 J ,则重力势能减少 1900 J ,可得 C 正确,D 错误.由动

能定理:W G -W f =Δ E k 可得动能增加 1800 J ,则 A 、B 错误.

12.[2016·全国卷Ⅱ6 分] 如图 1,小球套在光滑的竖直杆上, 轻弹簧一端固定于 O 点,另

一端与小球相连.现将小球从 M 点由静止释放,它在下降的过程中经过了 N 点.已知在 M 、

π

2

程中(

)

图 1

A .弹力对小球先做正功后做负功

B .有两个时刻小球的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

C .弹簧长度最短时,弹力对小球做功的功率为零

D .小球到达 N 点时的动能等于其在 M 、N 两点的重力势能差

答案:BCD

解析: 小球在 M 点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在 N 点时弹簧处于伸长状态,则在由 M 到 N 过程

中有一点弹簧处于原长状态,设该点为 B 点,另设小球在 A 点时对应的弹簧最短,如图所示.从

M 点到 A 点,弹簧压缩量变大,弹力做负功,从A 点到 B 点弹簧从压缩逐渐恢复至原长,弹

力做正功,从 B 点到 N 点弹簧从原长逐渐伸长,弹力做负功,选项 A 错误.小球在 A 点时,

水平方向上弹簧的弹力与杆的弹力相平衡,小球受到的合外力F 合=mg ,故加速度 a =g ;小 球在 B 点时,弹簧处于原长,杆对小球没有作用力,小球受到的合外力 F 合=mg ,故加速度

a =g ,B 正确.在 A 点时,弹簧的弹力 F 弹垂直于杆,小球的速度沿杆向下,则 P 弹=F 弹 v cos

α=0,C 正确.从 M 点到 N 点,小球与弹簧所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则 E k 增=E p 减,即 E kN -0=E p 重 M -E p 重 N +E p 弹 M -E p 弹 N ,由于在 M 、N 两点弹簧弹力大小相同,由胡克定律可知,弹 簧形变量相同,则弹性势能 E p 弹 N =E p 弹 M ,故 E kN =E p 重 M -E p 重 N ,D 正确.

13.[2016·全国卷Ⅱ6 分] 某物理小组对轻弹簧的弹性势能进行探究,实验装置如图(a)所

示:轻弹簧放置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弹簧左端固定,右端与一物块接触而不连接,纸带穿过

打点计时器并与物块连接.向左推物块使弹簧压缩一段距离,由静止释放物块,通过测量和

解析: (2)脱离弹簧后物块应该做匀速直线运动,则 v = ×10-2 m/s =1.29 m/s.

C

计算,可求得弹簧被压缩后的弹性势能.

图 1

(1)实验中涉及下列操作步骤:

①把纸带向左拉直

②松手释放物块

③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

④向左推物块使弹簧压缩,并测量弹簧压缩量

上述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填入代表步骤的序号).

(2)图(b)中 M 和 L 纸带是分别把弹簧压缩到不同位置后所得到的实际打点结果.打点计时器

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 50 Hz.由 M 纸带所给的数据,可求出在该纸带对应的实验中物块脱离

弹簧时的速度为____________ m/s.比较两纸带可知,________(填“M ”或“L ”)纸带对应

的实验中弹簧被压缩后的弹性势能大.

图 1

答案:(1)④①③② (2)1.29 M

2.58+2.57

2×0.02

由能量守恒定律可知,物块脱离弹簧时动能越大,则弹簧被压缩时的弹性势能越大,故

E pM >E pL .

14.[2016·四川卷 6 分] E4 用如图 1所示的装置测量弹簧的弹性势能.将弹簧放置在水平

气垫导轨上,左端固定,右端在 O 点;在 O 点右侧的 B 、 位置各安装一个光电门,计时器(图

中未画出)与两个光电门相连.先用米尺测得 B 、C 两点间距离 s ,再用带有遮光片的滑块压

缩弹簧到某位置 A ,由静止释放,计时器显示遮光片从B 到 C 所用的时间 t ,用米尺测量 A 、

O 之间的距离 x .

答案: (1)v = (2)C (3)B

解析: (1)滑块离开弹簧后做匀速直线运动,与 BC 间的速度相同,故 v = .

图 1

(1)计算滑块离开弹簧时速度大小的表达式是________.

(2)为求出弹簧的弹性势能,还需要测量________.

A .弹簧原长

B .当地重力加速度

C .滑块(含遮光片)的质量

(3)增大 A 、O 之间的距离 x ,计时器显示时间 t 将________.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s

t

s

t

(2)弹簧的弹性势能全部转化成了滑块的动能,所以还需要测量滑块(含遮光片)的质量,故

C 对.

(3)增大 A 、O 之间的距离 x ,滑块获得的动能增大,速度增大,故计时器显示的时间t 将减

小,B 对.

15.[2016·全国卷Ⅰ5 分] 某同学用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其中打点

计时器的电源为交流电源,可以使用的频率有 20 Hz 、30 Hz 和 40 Hz ,打出纸带的一部分

如图(b)所示.

2 2 s 1+s 2 f (s 1+s 2) s 2+s 3

= 2 , C 点对应的速度 v C = 2T 2

v C -v B f 2(s 3-s 1) f (s 2+s 3)

T 2 s 3-s 1

图 1

该同学在实验中没有记录交流电的频率 f ,需要用实验数据和其他题给条件进行推算.

(1)若从打出的纸带可判定重物匀加速下落,利用 f 和图(b)中给出的物理量可以写出:在打

点计时器打出 B 点时,重物下落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打出 C 点时重物下落的速度大小为

________,重物下落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

(2)已测得 s 1=8.89 cm ,s 2=9.50 cm ,s 3=10.10 cm ;当地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9.80 m/s 2,

实验中重物受到的平均阻力大小约为其重力的 1%.由此推算出 f 为________ Hz.

1 1 1

答案: (1)2(s 1+s 2)f (s 2+s 3)f (s 3-s 1)f 2

(2)40

解析: (1) B 点对应的速度 v B = 2T =

,加速度 a = = .

(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g (1-1%)=ma ,则频率 f =

2(1-1%)g

=40 Hz.

16.[2016·北京卷 9 分] (2)利用图 1装置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

①为验证机械能是否守恒,需要比较重物下落过程中任意两点间的________.

A .动能变化量与势能变化量

B .速度变化量和势能变化量

C .速度变化量和高度变化量

②除带夹子的重物、纸带、铁架台(含铁夹)、电磁打点计时器、导线及开关外,在下列器材

中,还必须使用的两种器材是________.

A .交流电源

B .刻度尺

1 ?h C -h A ?

2 ⑤该同学的判断依据不正确.在重物下落 h 的过程中,若阻力 f 恒定,有 mgh -fh = mv 2-0

解得 v 2=2 g -m ?h .由此可知,v 2 h 图像就是过原点的一条直线.要想通过 v 2 h 图像的方法

2 ? 2T ?

C .天平(含砝码)

图 1

③实验中,先接通电源,再释放重物,得到图 1所示的一条纸带.在纸带上选取三个连续

打出的点 A 、B 、C ,测得它们到起始点 O 的距离分别为 h A 、h B 、h C .

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 g ,打点计时器打点的周期为 T .设重物的质量为 m .从打 O 点到打 B

点的过程中,重物的重力势能变化量Δ E p =________,动能变化量Δ E k =________.

图 1

④大多数学生的实验结果显示,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大于动能的增加量,原因是________.

A .利用公式 v =gt 计算重物速度

B .利用公式 v = 2gh 计算重物速度

C .存在空气阻力和摩擦阻力的影响

D .没有采用多次实验取平均值的方法

⑤某同学用下述方法研究机械能是否守恒:在纸带上选取多个计数点,测量它们到起始点O

的距离 h ,计算对应计数点的重物速度 v ,描绘 v 2 h 图像,并做如下判断:若图像是一条过

原点的直线,则重物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请你分析论证该同学的判断依据是否正确.

答案:①A ②AB ③-mgh B

m ? ④C

1

2

? f ? ?

?

验证机械能是否守恒,还必须看图像的斜率是否接近 2g

解析:①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知,动能的减少量和重力势能的增加量相等,选项 A 正确.

②需要用低压交流电源接电磁打点计时器,需要用刻度尺测量纸带上点迹间距离.选择 A 、

由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可知,v

B

1?h

C

-h

A?

2

t可由计时器测出,取v=作为钢球经过A点时的速度.记录钢球每次下落的高度h和计时2

?2T?

B.

③ΔE

p

=-mgh

B

1

ΔE

k

2

mv

B

h

C

-h

A

2T

代入可得,ΔE

k

2

m ?.

④由于空气阻力和摩擦阻力的影响,有一部分重力势能会转化为热能.选项C正确.

17.[2016·江苏卷10分]某同学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一根细线系住钢球,悬挂在铁架台上,钢球静止于A点,光电门固定在A的正下方.在钢球底部竖直地粘住一片宽度为d的遮光条.将钢球拉至不同位置由静止释放,遮光条经过光电门的挡光时间

d

t

器示数t,计算并比较钢球在释放点和A点之间的势能变化大小ΔE

p

与动能变化大小ΔE

k

,就能验证机械能是否守恒.

图1

(1)用ΔE

p

=mgh计算钢球重力势能变化的大小,式中钢球下落高度h应测量释放时的钢球球心到________之间的竖直距离.

A.钢球在A点时的顶端

B.钢球在A点时的球心

C.钢球在A点时的底端

1

(2)用ΔE

k

2

mv2计算钢球动能变化的大小,用刻度尺测量遮光条宽度,示数如图1所示,其读数为________cm.某次测量中,计时器的示数为0.0100s,则钢球的速度为v=________m/s.

v . 解析: (2)读数时要注意最小分度是 1 毫米,要估读到最小分度的下一位,速度 v = =

1.00×10-2 s 成钢球的速度 v ′= v .

图 1

(3)下表为该同学的实验结果:

Δ E p /(10-2 J)

Δ E k /(10-2 J)

4.892

5.04 9.786

10.1 14.69

15.1 19.59

20.0 29.38

29.8

他发现表中的Δ E p 与Δ E k 之间存在差异,认为这是由于空气阻力造成的.你是否同意他的观 点?请说明理由.

(4)请你提出一条减小上述差异的改进建议.

答案: (1)B

(2)1.50(1.49~1.51 都算对)

1.50(1.49~1.51 都算对)

(3)不同意,因为空气阻力会造成Δ E k 小于Δ E p ,但表中Δ E k 大于Δ E p .

(4)分别测出光电门和球心到悬点的长度 L 和 l ,计算Δ E k 时,将 v 折算成钢球的速度 v ′=

l L

d

t

1.50×10-2 m

=1.50 m/s.

(3)因为空气阻力会使动能的增加量Δ E k 小于重力势能的减少量Δ E p ,但表中Δ E k 大于Δ E p , 所以不同意他的观点.

(4)据图可看出,光电门计时器测量的是遮光条经过光电门的挡光时间,而此时遮光条经过

光电门时的速度比小球的速度大,因为它们做的是以悬点为圆心的圆周运动,半径不等,所

以速度不能等同,而这位同学误以为相同,从而给实验带来了系统误差.改进方法:根据它

们运动的角速度相等,分别测出光电门和球心到悬点的长度 L 和 l ,计算Δ E k 时,将 v 折算

l

L

18.[2016·全国卷Ⅱ20 分] 轻质弹簧原长为 2l ,将弹簧竖直放置在地面上,在其顶端将一

质量为 5m 的物体由静止释放,当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弹簧长度为 l .现将该弹簧水平放置,

答案: (1) 6gl 2

2l (2) m ≤M < m

-mg ≥0 ④

mv 2B = 2

一端固定在 A 点,另一端与物块 P 接触但不连接.AB 是长度为 5l 的水平轨道,B 端与半径

为 l 的光滑半圆轨道 BCD 相切,半圆的直径 BD 竖直,如图所示.物块 P 与 AB 间的动摩擦因

数μ =0.5.用外力推动物块 P ,将弹簧压缩至长度 l ,然后放开,P 开始沿轨道运动,重力

加速度大小为 g .

(1)若 P 的质量为 m ,求 P 到达 B 点时速度的大小,以及它离开圆轨道后落回到AB 上的位置

与 B 点间的距离;

(2)若 P 能滑上圆轨道,且仍能沿圆轨道滑下,求 P 的质量的取值范围.

图 1

5 5

3 2

解析: (1)依题意,当弹簧竖直放置,长度被压缩至 l 时,质量为 5m 的物体的动能为零,

其重力势能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弹簧长度为 l 时的弹性势能为

E p =5mgl ①

设 P 的质量为 M ,到达 B 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v B ,由能量守恒定律得

1

E p =2Mv 2B +μ Mg ·4l ②

联立①②式,取 M =m 并代入题给数据得

v B = 6gl ③

若 P 能沿圆轨道运动到 D 点,其到达 D 点时的向心力不能小于重力,即 P 此时的速度大小 v

应满足

mv 2

l

设 P 滑到 D 点时的速度为 v D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1 1

2 2mv D +mg ·2l ⑤

联立③⑤式得

v D = 2gl ⑥

v D 满足④式要求,故 P 能运动到 D 点,并从 D 点以速度 v D 水平射出.设 P 落回到轨道 AB 所

需的时间为 t ,由运动学公式得

2l=gt2⑦

Mv2≤Mgl?m≤M

1

2

P落回到AB上的位置与B点之间的距离为

s=v

D

t⑧

联立⑥⑦⑧式得

s=22l⑨

(2)为使P能滑上圆轨道,它到达B点时的速度不能小于零.

由①②式可知5mgl>μMg·4l

要使P仍能沿圆轨道滑回,在圆轨道的上升高度不能超过半圆轨道的中点C.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1

2B

联立①②⑩?式得

55

32

2016年高考物理(全国卷Ⅱ)试题及答案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 试题类型: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 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质量为m的物体用轻绳AB悬挂于天花板上。用水平向左的力F缓慢拉动绳的中点O,如图所示。用T表示绳OA段拉力的大小,在O点向左移动的过程中 A.F逐渐变大,T逐渐变大 B.F逐渐变大,T逐渐变小 C.F逐渐变小,T逐渐变大 D.F逐渐变小,T逐渐变小 15.如图,P为固定的点电荷,虚线是以P为圆心的两个圆。带电粒子Q在P的电场中运动。运动轨迹与两圆在同一平面内,a、b、c为轨迹上的三个点。若Q仅受P的电场力作用,其在a、b、c点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 a、a b、a c,速度大小分别为v a、v b、v c,则 A. a a>a b>a c,v a>v c>v b B.a a>a b>a c,v b>v c> v a C. a b>a c>a a,v b>v c> v a D.a b>a c>a a,v a>v c>v b

16.小球P 和Q 用不可伸长的轻绳悬挂在天花板上,P 球的质量大于Q 球的质量,悬挂P 球的绳比悬挂Q 球的绳短。将两球拉起,使两绳均被水平拉直,如图所示。将两球由静止释放。在各自轨迹的最低点, A.P 球的速度一定大于Q 球的速度 B.P 球的动能一定小于Q 球的动能 C.P 球所受绳的拉力一定大于Q 球所受绳的拉力 D.P 球的向心加速度一定小于Q 球的向心加速度 17.阻值相等的四个电阻、电容器C 及电池E (内阻可忽略)连接成如图所示电路。开关S 断开且电流稳定时,C 所带的电荷量为Q1,;闭合开关S ,电流再次稳定后,C 所带的电荷量为Q2。Q1与Q2的比值为 A. 25 B. 12 C. 35 D.23 18.一圆筒处于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与筒的轴平行,筒的横截面如图所示。图中直径MN 的两端分别开有小孔,筒绕其中心轴以角速度ω顺时针转动。在该截面内,一带电粒子从小孔M 射入筒内,射入时的运动方向与MN 成30°角。当筒转过90°时,该粒子恰好从小孔N 飞出圆筒。不计重力。若粒子在筒内未与筒壁发生碰撞,则带电粒子的比荷为 A .3 B ω B .2B ω C .B ω D .2B ω 19.两实心小球甲和乙由同一种材质制成,甲球质量大于乙球质量。两球在空气中由静止下落,假设它们运动时受到的阻力与球的半径成正比,与球的速率无关。若它们下落相同的距离,则 A.甲球用的时间比乙球长 B.甲球末速度的大小大于乙球末速度的大小 C.甲球加速度的大小小于乙球加速度的大小 D.甲球克服阻力做的功大于乙球克服阻力做的功 20.法拉第圆盘发电机的示意图如图所示。铜圆盘安装在竖直的铜轴上,两铜片P 、Q 分别于圆盘的边缘和铜轴接触,关于流过电阻R 的电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近五年物理高考选修

(1)若一气泡从湖底上升到湖面的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则在此过程中关于气泡中的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写选项前的字母) (A )气体分子间的作用力增大 (B )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增大 (C )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 (D )气体组成的系统地熵增加 (2)若将气泡内的气体视为理想气体,气泡从湖底上升到湖面的过程中,对外界做了0.6J 的功,则此过程中的气泡 (填“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 J 。气泡到达湖面后,温度上升的过程中,又对外界做了0.1J 的功,同时吸收了0.3J 的热量,则此过程中,气泡内气体内能增加了 J (3)已知气泡内气体的密度为1.29kg/3m ,平均摩尔质量为0.29kg/mol 。阿伏加德罗常数 A 23-1N =6.0210mol ?,取气体分子的平均直径为-10210m ?,若气泡内的气体能完全变为液体,请估算液体体积与原来气体体积的比值。(结果保留以为有效数字) 2010年A.(选修模块3-3)(12分) (1)为了将空气装入气瓶内,现将一定质量的空气等温压缩,空气可视为理想气体。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该过程中空气的压强p 和体积V 关系的是 。 (2)在将空气压缩装入气瓶的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外界做了24KJ 的功。现潜水员背着该气瓶缓慢地潜入海底,若在此过程中,瓶中空气的质量保持不变,且放出了5KJ 的热量。在上述两个过程中,空气的内能共减小 KJ,空气 (选填“吸收”或“放出”) (3)已知潜水员在岸上和海底吸入空气的密度分别为1.3kg/3m 和2.1kg/3 m ,空气的摩尔质量为0.029kg/mol ,阿伏伽德罗常数A N =6.0223110mol -?。若潜水员呼吸一次吸入2L 空气,试估算潜水员在海底比在岸上每呼吸一次多吸入空气的分子数(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2014年全国高考理综物理新课标1卷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4年高考理综(物理)全国新课标1卷及答案、解析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选对的的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在法拉第时代,下列验证“由磁产生电”设想的实验中,能观察到感应电流的是 A.将绕在磁铁上的线圈与电流表组成一闭合回路,然后观察电流表的变化 B. 在一通电线圈旁放置一连有电流表的闭合线圈,然后观察电流表的变化 C. 将一房间内的线圈两端与相邻房间的电流表连接,往线圈中插入条形磁铁后,再到相邻房间去观 察电流的变化。 D.绕在同一铁环上的两个线圈,分别接电源和电流表,在给线圈通电或断电的瞬间,观察电流表的变化 15题.关于通电直导线在匀强磁场中所受的安培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安培力的方向可以不垂直于直导线 B. 安培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磁场的方向 B.安培力的的大小与通电直导线和磁场方向的夹角无关 C.将直导线从中点折成直角,安培力的大小一定变为原来的一半 16.如图,MN为铝质薄平板,铝板上方和下方分别有垂直于图平面的匀强磁场(未画出)。一带电粒子从紧贴铝板上表面的P点垂直于铝板向上射出,从Q点穿越铝板后到达PQ的中点O。已知粒子穿越铝板时,其动能损失一半,速度方向和电荷量不变。不计重力,铝板上 方和下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之比为 A. 2 B. C. 1 D. 17.如图,用橡皮筋将一小球悬挂在小车的架子上,系统处于平衡状态, 现使小车从静止开始向左加速,加速度从零开始逐渐增大到某一值,然 后保持此值,小球稳定地偏离竖直方向某一角度(橡皮筋在弹性限度内)。 与稳定在竖直位置时相比,小球的高度 A.一定升高 B.一定降低 C.保持不变 D.升高或降低由橡皮筋的劲度系数决定 18. 如图(a),线圈ab、cd绕在同一软铁芯上,在ab线圈中通以变化的电流,用示波器测得线圈cd 间电压如图(b)所示。已知线圈内部的磁场与流经线圈的电流成正比,则下列描述线圈ab中电流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中,可能正确的是

2016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II理综(物理)真题及答案

2016·全国卷Ⅱ(物理) 14.[2016·全国卷Ⅱ] 质量为m的物体用轻绳AB悬挂于天花板上.用水平向左的力F 缓慢拉动绳的中点O,如图1-所示.用T表示绳OA段拉力的大小,在O点向左移动的过程中() 图1- A.F逐渐变大,T逐渐变大 B.F逐渐变大,T逐渐变小 C.F逐渐变小,T逐渐变大 D.F逐渐变小,T逐渐变小 15. [2016·全国卷Ⅱ] 如图1-所示,P是固定的点电荷,虚线是以P为圆心的两个圆.带电粒子Q在P的电场中运动.运动轨迹与两圆在同一平面内,a、b、c为轨迹上的三个点.若Q仅受P的电场力作用,其在a、b、c点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 a、a b、a c,速度大小分别为v a、v b、v c,则() 图1- A.a a>a b>a c,v a>v c>v b B.a a>a b>a c,v b>v c>v a C.a b>a c>a a,v b>v c>v a D.a b>a c>a a,v a>v c>v b 16.C5、D6、E2[2016·全国卷Ⅱ] 小球P和Q用不可伸长的轻绳悬挂在天花板上,P球的质量大于Q球的质量,悬挂P球的绳比悬挂Q球的绳短.将两球拉起,使两绳均被水平拉直,如图1-所示.将两球由静止释放,在各自轨迹的最低点() 图1- A.P球的速度一定大于Q球的速度 B.P球的动能一定小于Q球的动能 C.P球所受绳的拉力一定大于Q球所受绳的拉力 D.P球的向心加速度一定小于Q球的向心加速度 17.I3J1[2016·全国卷Ⅱ] 阻值相等的四个电阻、电容器C及电池E(内阻可忽略)连接成如图1-所示电路.开关S断开且电流稳定时,C所带的电荷量为Q1;闭合开关S,电流再次稳定后,C所带的电荷量为Q2.Q1与Q2的比值为()

2016年高考全国新课标1卷物理含详细解析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I 卷) 一、 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一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之间充满云母介质,接在恒压直流电源上。若将云母介质移出,则电容器() A 、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大,极板间电场强度变大 B 、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小,极板间电场强度变大 C 、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大,极板间电场强度不变 D 、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小,极板间电场强度不变 2、现代质谱仪可用来分析比质子重很多倍的离子,其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加速电压恒定。质子在入口处从静止开始被加速电场加速,经匀强磁场偏转后从出口离开磁场。若某种一价正离子在入口处从静止开始被同一加速电场加速,为使它经匀强磁场偏转后仍从同一出口离开磁场,需将磁感应强度增加到原来的12倍。此离子和质子的质量比约为() A 、11 B 、12 C 、121 D 、144 3、一含有理想变压器的电路如图所示,图中电阻12R R 、和3R 的阻值分别是31ΩΩ、和4Ω,○A 为理想交流电 流表,U 为正弦交流电压源,输出电压的有效值恒定。当开关S 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 ;当S 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4I 。该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 A 、2 B 、3 C 、4 D 、5 4、利用三颗位置适当的地球同步卫星,可使地球赤道上任意两点之间保持无线电通讯。目前,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6.6倍。假设地球的自转周期变小,若仍仅用三颗同步卫星来实现上述目的,则地球自转周期的最小值约为() A 、1h B 、4h C 、8h D 、16h 5、一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现对其施加一恒力,且原来作用在质点上的力不发生改变,则() A 、质点速度的方向总是与该恒力的方向相同 B 、质点速度的方向不可能总是与该恒力的方向垂直

近三年高考物理试卷分析 doc

近三年高考物理试卷分析 一、对三年试卷的总体评价 1.较好地体现了命题指导思想与原则 三年来,命题遵循了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分省命题工作暂行管理办法》,坚持“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有助于中等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和有助于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原则,体现了“立足于平稳过渡,着眼于正确导向,确保试题宽严适度”的指导思想。 2.试卷既遵循考试大纲,又体现地方特色 三年的试题严格按照《当年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和《普通高等学 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的规定和要求命制试题,命题思路清晰,试题科学规范,未出现科学性、知识性错误;坚持能力立意,注重基础,突出主干知识;考查考生所学物理、化学、生物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某些试题体现四川特色。 3.试卷有较好的区分度,难度在合理范围控制试题难度,确保区分效果,三年的全卷的平均得分率为0.57,达到了较佳的区分度,Ⅰ卷和Ⅱ卷总体来看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合理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有利于人才的选拔;有利于中学教学,引导教学和复习回归教材。 4.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试题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联系现代科技,强调知识应用,贴近生活,学以致用。如2006年试卷的4、6、11、14、22、26、28、29、30题; 2007年试卷的3、4、12、14、17、25、26、29、30题等;

2008年试卷的1、3、12、16、20、22、28、30题等。 这些试题均考查了考生运用理、化、生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了理科学习的价值。 5.体现新课标精神,凸现了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 试卷注意体现了当前课程改革的精神和新课标的内容以及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如2006年试卷的第22题、第26题、 2007年试卷的25题等,对课程改革起着良好导向作用. 6.突出学科特点,强调实验能力的考查 三张试卷有鲜明的理科特色,而实验题与教材联系更加紧密,坚持“来源于教材,但不拘泥教材”的思想,对中学实验教学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1、对物理试题的基本评价 (1)试题结构非常稳定,难度有变化但幅度不大,试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提高了物理试题的区分度,体现了“以能力立意”的命题原则. (2)全卷所考查的知识点的覆盖率较高,注重回归教材,这对促进考生注重双基,全面复习,减少投机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知识点都是中学物理的核心内容,各部分知识考查比例为:力学53分,占44.2%;电学49分,占40. 8%;热学6分,占5%;光学6分,占5%;原子物理学6分,占5%,和大纲和教材内容的比例一致。特别注重了对牛顿第二定律、力和运动、功能关系、动量、机械能、电场、电磁感应等主干知识的考查。易中难的比例大约为1:7:2 。 2008年全卷考查的知识覆盖了考试大纲中17个单元中的14个(未涉及到电场、电磁场和电磁波、光的波动性和微粒性),涉及到30个知识点(Ⅱ级知识点考

2014年高考全国卷1理综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试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F19 AL27 P31 S32 Ca 40 Fe56 Cu64 Br 80 Ag108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关于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脂质和蛋白质是组成细胞膜的主要物质 B.当细胞衰老时,其细胞膜的通透性会发生改变 C.甘油是极性分子,所以不能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膜 D.细胞产生的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的结合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2. 正常生长的绿藻,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用黑布迅速将培养瓶罩上,此后绿藻细胞的叶绿体内不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A.O2的产生停止 B.CO2的固定加快 C.ATP/ADP比值下降 D.NADPH/NADP+比值下降 3. 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B.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C.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 D.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 4. 下列关于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与白色花瓣相比,采用红色花瓣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 B.用黑藻叶片进行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 C.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 D.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液泡中有色素,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 5. 下图为某种单基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系谱图(深色代表的个体是该遗传病患者,其余为表现型正常个体)。近亲结婚时该遗传病发病率较高,假定图中第Ⅳ代的两个个体婚配生出一个患该遗传病子代的概率为1/48,那么,得出此概率值需要的限定条件是 A.Ⅰ-2和Ⅰ-4必须是纯合子

2016年高考理综全国Ⅰ卷生物试题及答案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全国I卷生物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核糖体、溶酶体都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 B. 酵母菌的细胞核内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 C. 蓝藻细胞的能量来源于其线粒体有氧呼吸过程 D. 在叶绿体中可进行CO2的固定但不能合成ATP 2. 离子泵是一张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能利用水解ATP释放的呢量跨膜运输离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 B. 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是顺着浓度阶梯进行的 C. 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会降低离子泵扩膜运输离子的速率 D. 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提高离子泵扩膜运输离子的速率 3. 若除酶外所有试剂均已预保温,则在测定酶活力的试验中,下列操作顺序合理的是 A.加入酶→加入底物→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B. 加入底物→加入酶→计时→加入缓冲液→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C. 加入缓冲液→加入底物→加入酶→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D. 加入底物→计时→加入酶→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4.下列与神经细胞有关的叙述,错误 ..的是 A. ATP能在神经元线粒体的内膜上产生 B. 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消耗ATP C. 突触后膜上受蛋白体的合成需要消耗ATP D. 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消耗ATP 5. 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我们的祖先通过自身的生产和生活实践,积累了对生态方面的感性认识和经验, 并形成了一些生态学思想,如: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思想。根据这一思想和生态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2016高考全国卷理综试卷(物理部分及详解)

2016年高考理综试卷 一、选择题 1.一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之间充满云母介质,接在恒压直流电源上,若将云母介质移出,则电容器 A.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大,极板间的电场强度变大 B.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小,极板间的电场强度变大 C.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大,极板间的电场强度不变 D.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小,极板间的电场强度不变 2.现代质谱仪可用来分析比质子重很多倍的离子,其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加速电压恒定。质子在入口处从静止开始被加速电场加速,经匀强磁场偏转后从出口离开磁场。若某种一价正离子在入口处从静止开始被同一加速电场加速,为使它经匀强磁场偏转后仍从同一出口离开磁场,需将磁感应强度增加到原来的12倍。此离子和质子的质量比约为 A.11 B.12 C.121 D.144 3.一含有理想变压器的电路如图所示,图中电阻R1、R2和R3的阻值分别为3Ω、1Ω和4Ω,○A为理想交流电流表,U为正弦交流电压源,输出电压的有效值恒定。当开关S 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当S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4I。该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 A.2 B.3 C.4 D.5 4.利用三颗位置适当的地球同步卫星,可使地球赤道上任意两点之间保持无线电通讯,目前,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为地球半径的6.6倍,假设地球的自转周期变小,若仍仅用三颗同步卫星来实现上述目的,则地球自转周期的最小值约为 A.1h B.4h C.8h D.16h 5.一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现对其施加一恒力,且原来作用在质点上的力不发生改变,则 A.质点速度的方向总是与该恒力的方向相同 B.质点速度的方向不可能总是与该恒力的方向垂直 C.质点加速度的方向总是与该恒力的方向相同 D.质点单位时间内速率的变化量总是不变 6.如图,一光滑的轻滑轮用细绳OO'悬挂于O点;另一细绳跨过滑轮,其一端悬挂物块a,另一端系一位于水平粗糙桌面上的物块b。外力F向右上方拉b,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若F方向不变,大小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物块b仍始终保持静止,则

近十年年高考物理电磁感应压轴题

θ v 0 x y O M a b B N 电磁感应 2006年全国理综 (北京卷) 24.(20分)磁流体推进船的动力来源于电流与磁场间的相互作用。图1是平静海面上某 实验船的示意图,磁流体推进器由磁体、电极和矩形通道(简称通道)组成。 如图2所示,通道尺寸a =,b =、c =。工作时,在通道内沿z 轴正方向加B =的匀强磁 场;沿x 轴正方向加匀强电场,使两金属板间的电压U =;海水沿y 轴正方向流过通道。已知海水的电阻率ρ=Ω·m 。 (1)船静止时,求电源接通瞬间推进器对海水推力的大小和方向; (2)船以v s =s 的速度匀速前进。若以船为参照物,海水以s 的速率涌入进水口由于通 道的截面积小球进水口的截面积,在通道内海水速率增加到v d =s 。求此时两金属板间的感应电动势U 感。 (3)船行驶时,通道中海水两侧的电压U / =U -U 感计算,海水受到电磁力的80%可以转 化为对船的推力。当船以v s =s 的船速度匀速前进时,求海水推力的功率。 解析24.(20分) (1)根据安培力公式,推力F 1=I 1Bb ,其中I 1= R U ,R =ρac b 则F t = 8.796==B p U Bb R U ac N 对海水推力的方向沿y 轴正方向(向右) (2)U 感=Bu 感b= V (3)根据欧姆定律,I 2= 600)('4=-=pb ac b Bv U R U A 安培推力F 2=I 2Bb =720 N

推力的功率P =Fv s =80%F 2v s =2 880 W 2006年全国物理试题(江苏卷) 19.(17分)如图所示,顶角θ=45°,的金属导轨 MON 固定在水平面内,导轨处在方向竖直、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中。一根与ON 垂直的导体棒在水平外力作用下以恒定速度v 0沿导轨MON 向左滑动,导体棒的质量为m ,导轨与导体棒单位长度的电阻均匀为r 。导体棒与导轨接触点的a 和b ,导体棒在滑动过程中始终保持与导轨良好接触。t =0时,导体棒位于顶角O 处,求: (1)t 时刻流过导体棒的电流强度I 和电流方向。 (2)导体棒作匀速直线运动时水平外力F 的表达式。 (3)导体棒在0~t 时间内产生的焦耳热Q 。 (4)若在t 0时刻将外力F 撤去,导体棒最终在导轨上静止时的坐标x 。 19.(1)0到t 时间内,导体棒的位移 x =t t 时刻,导体棒的长度 l =x 导体棒的电动势 E =Bl v 0 回路总电阻 R =(2x +2x )r 电流强度 022E I R r ==(+) 电流方向 b →a (2) F =BlI =22 02 22E I R r ==(+) (3)解法一 t 时刻导体的电功率 P =I 2 R =23 02 22E I R r ==(+) ∵P ∝t ∴ Q =2P t =232 02 2(22E I R r ==+) 解法二 t 时刻导体棒的电功率 P =I 2 R 由于I 恒定 R / =v 0rt ∝t

2014年高考理综全国卷1及答案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 第1页(共40页)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 第2页(共40页) 绝密★启用前 2014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新课标卷1)理 科综合能力测试 使用地区:陕西、山西、河南、河北、湖南、湖北、江西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F —19 Al —27 P —31 S —32 Ca —40 Fe —56 Cu —64 Br —80 Ag —108 第Ⅰ卷(选择题 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关于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脂质和蛋白质是组成细胞膜的主要物质 B. 当细胞衰老时,其细胞膜的通透性会发生改变 C. 甘油是极性分子,所以不能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膜 D. 细胞产生的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的结合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2. 正常生长的绿藻,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用黑布迅速将培养瓶罩上,此后绿藻细胞的叶绿体内不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 ) A. 2O 的产生停止 B. 2CO 的固定加快 C. ATP/ADP 比值下降 D. NADPH/NADP +比值下降 3. 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B. 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C. 维持内环境中Na +、K +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 D. 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 4. 下列关于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与白色花瓣相比,采用红色花瓣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 B. 用黑藻叶片进行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 C. 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 D. 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液泡中有色素,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 5. 如图为某种单基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系谱图(深色代表的个体是该遗传病患者,其余为表现型正常个体)。近亲结婚时该遗传病发病率较高,假定图中第Ⅳ代的两个个体婚配生出一个患该遗传病子代的概率为1/48,那么,得出此概率值需要的限定条件是( ) A. 2Ⅰ和4Ⅰ必须是纯合子 B. 1Ⅱ、1Ⅲ和4Ⅲ必须是纯合子 C. 2Ⅱ、3Ⅱ、2Ⅲ和3Ⅲ必须是杂合子 D. 4Ⅱ、5Ⅱ、1Ⅳ和2Ⅳ必须是杂合子 6. 某种植物病毒V 是通过稻飞虱吸食水稻汁液在水稻间传播的。稻田中青蛙数量的增加可减少该病毒在水稻间的传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青蛙与稻飞虱是捕食关系 B. 水稻与青蛙是竞争关系 C. 病毒V 与青蛙是寄生关系 C. 水稻和病毒V 是互利共生关系 7. 下列化合物中同分异构体数目最少的是 ( ) A. 戊烷 B. 戊醇 C. 戊烯 D. 乙酸乙酯 9. 已知分解1 mol 22H O 放出热量98 kJ 。在含少量I 的溶液中,22H O 分解的机理为 222I O H O I H O --??→++ 慢 2222IO O O O I H H --??++→+ 快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 ------------- 在 --------------------此 -------------------- 卷--------------------上 -------------------- 答-------------------- 题--------------------无 -------------------- 效---------------- 姓名__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

近五年全国卷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整理

第一章 直线运动 (2011)24.(13分)甲乙两辆汽车都从静止出发做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一直不变。在第一段时间间隔内,两辆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是甲的两倍;在接下来的相同时间间隔内,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增加为原来的两倍,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减小为原来的一半。求甲乙两车各自在这两段时间间隔内走过的总路程之比。 (2013)24.(13分)水平桌面上有两个玩具车A 和B ,两者用一轻质细橡皮筋相连,在橡皮筋上有一红色标记R 。在初始时橡皮筋处于拉直状态,A 、B 和R 分别位于直角坐标系中的(0,2l )、(0,-l )和(0,0)点。已知A 从静止开始沿y 轴正向做加速度大小为a 的匀加速运动;B 平行于x 轴朝x 轴正向匀速运动。在两车此后运动的过程中,标记R 在某时刻通过点(l ,l )。假定橡皮筋的伸长是均匀的,求B 运动速度的大小。 (2014)24.(12分)公路上行驶的两汽车之间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当前车突然停止后,后车司机可以采取刹车措施,使汽车在安全距离内停下来而不会与前车相碰。同通常情况下,人的反应时间和汽车系统的反应时间之和为1s 。当汽车在晴天干燥的沥青路面上以180km/h 的速度匀速行驶时,安全距离为120m 。设雨天时汽车轮胎与沥青路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晴天时的25,若要求安全距离仍未120m ,求汽车在雨天安全行驶的最大速度。 (2013)19.如图,直线a 和曲线b 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a 和b 的位置-时间(x-t )图线。由图可知 A .在时刻t 1,a 车追上b 车 B .在时刻t 2,a 、b 两车运动方向相反 C .在t 1到t 2这段时间内,b 车的速率先减少后增加 D .在t 1到t 2这段时间内,b 车的速率一直比a 车的大 第二章 力与物体的平衡 (2012)24.拖把是由拖杆和拖把头构成的擦地工具(如图)。设拖把头的质量为m ,拖杆质量可以忽略;拖把头与地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常数μ,重力加速度为g ,某同学用该拖把在水平地板上拖地时,沿拖杆方向推拖把,拖杆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 (1)若拖把头在地板上匀速移动,求推拖把的力的大小。 (2)设能使该拖把在地板上从静止刚好开始运动的水平推力与此时地板对拖把的正压力的比值为λ。已知存在一临界角θ0,若θ≤θ0,则不管沿拖杆方向的推力多大,都不可能使拖把从静止开始运动。求这一临界角的正切tan θ0。 (2012)16.如图,一小球放置在木板与竖直墙面之间。设墙面对球的压力大小为1N ,球对木板的压力大小为2N 。以木板与墙连接点所形成的水平直线为轴,将木板从图示位置开始缓慢地转到水平位置。不计摩擦,在此过程中 ( ) A. 1N 始终减小,2N 始终增大 B. 1N 始终减小,2N 始终减小 C. 1N 先增大后减小,2N 始终减小 D. 1N 先增大后减小,2N 先减小后增大 O x t t 1 t 2 a b

2014年高考物理全国卷

绝密★启用前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课标卷II )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甲乙两汽车在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在t =0到t=t 1的时间内,它们的v-t 间内 A .汽车甲的平均速度比乙大 B .汽车乙的平均速度等于22 1v v + C .甲乙两汽车的位移相同 D .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增大 【答案】A 15.取水平地面为重力势能零点。一物块从某一高度水平抛出,在抛出点其动能与重力势能恰好相等。不 计空气阻力,该物块落地时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A . 6π B .4π C .3 π D .125π 【答案】 B 16.一物体静止在粗糙水平地面上,现用一大小为F 1的水平拉力拉动物体,经过一段时间后其速度变为v , 若将水平拉力的大小改为F 2,物体从静止开始经过同样的时间后速度变为2v ,对于上述两个过程,用1F W 、2F W 分别表示拉力F 1、F 2所做的功,1f W 、2f W 分别表示前后两次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则 A .214F F W W >,212f f W W > B .214F F W W >,122f f W W = C .214F F W W <,122f f W W = D .214F F W W <,212f f W W < 【答案】C 17.如图,一质量为M 的光滑大圆环,用一细轻杆固定在竖直平面内;套在大环上质量为m 的小环(可 视为质点),从大环的最高处由静止滑下。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当小环滑到大环的最低点时,大环对轻杆拉力的大小为 A.Mg -5Mg B .Mg +mg C .Mg +5mg D .Mg +10mg 【答案】 C 18.假设地球可视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已知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在两极的大小为g 0;在赤道的大小 为g ;地球自转的周期为T ;引力常量为G 。地球的密度为 A . o o g g g GT -23π B .g g g GT o o -23π C. 2 3GT π D .g g GT o 23π 【答案】 B 19.关于静电场的电场强度和电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场强度的方向处处与等电势面垂直 B.电场强度为零的地方,电势也为零 C.随着电场强度的大小逐渐减小,电势也逐渐降低 D.任一点的电场强度总是指向该点电势降落最快的方向 【答案】AD 20.图为某磁谱仪部分构件的示意图。图中,永磁铁提供匀强磁场,硅微条径迹探测器可以探测粒子在其 中运动的轨迹。宇宙射线中有大量的电子、正电子和质子。当这些粒子从上部垂直进入磁场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子与正电子的偏转方向一定不同 B.电子与正电子在磁场中运动轨迹的半径一定相同 C.仅依据粒子运动轨迹无法判断该粒子是质子还是正电子 D.粒子的动能越大,它在磁场中运动轨迹的半径越小 【答案】AC v v 1

2016年高考—物理部分(全国1卷)——打印版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 卷) 理科综合(物理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 一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之间充满云母介质,接在恒压直流电源上。若将云母介质移出,则电容器( ) A. 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大,极板间电场强度变大 B. 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小,极板间电场强度变大 C. 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大,极板间电场强度不变 D. 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小,极板间电场强度不变 2. 现代质谱仪可用来分析比质子重很多倍的离子,其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加速电压恒定。质子在入口处从静止开始被加速电场加速,经匀强磁场偏转后从出口离开磁场。若某种一价正离子在入口处从静止开始被同一加速电场加速,为使它经匀强磁场偏转后仍从同一出口离开磁场,需将磁感应强度增加到原来的12倍。此离子和质子的质量比约为( ) A. 11 B.12 C. 121 D.144 3. 一含有理想变压器的电路如图所示,图中电阻12 R R 、和3R 的阻值分别是31ΩΩ、 和4Ω,○A 为理想交流电流表,U 为正弦交流电压源,输出电压的有效值恒定。当开关S 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 ;当S 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4I 。该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 ) A. 2 B.3 C. 4 D.5 4. 利用三颗位置适当的地球同步卫星,可使地球赤道上任意两点之间保持无线电通讯。目前,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6.6倍。假设地球的自转周期变小,若仍仅用三颗同步卫星来实现上述目的,则地球自转周期的最小值约为( ) A. 1h B. 4h C. 8h D.16h

2016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全国二卷)

2016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新课标Ⅱ)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 5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分)质量为m的物体用轻绳AB悬挂于天花板上。用水平向左的力F缓慢拉动绳的中点O,如图所示。用T表示绳OA段拉力的大小,在O点向左移动的过程中() A.F逐渐变大,T逐渐变大B.F逐渐变大,T逐渐变小 C.F逐渐变小,T逐渐变大D.F逐渐变小,T逐渐变小 2.(6分)如图,P为固定的点电荷,虚线是以P为圆心的两个圆.带电粒子Q 在P的电场中运动.运动轨迹与两圆在同一平面内,a、b、c为轨迹上的三个点.若Q仅受P的电场力作用,其在a、b、c点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 a、a b、 a c,速度大小分别为v a、v b、v c,则() A.a a>a b>a c,v a>v c>v b B.a a>a b>a c,v b>v c>v a C.a b>a c>a a,v b>v c>v a D.a b>a c>a a,v a>v c>v b 3.(6分)小球P和Q用不可伸长的轻绳悬挂在天花板上,P球的质量大于Q球的质量,悬挂P球的绳比悬挂Q球的绳短。将两球拉起,使两绳均被水平拉直,如图所示。将两球由静止释放。在各自轨迹的最低点,()

A.P球的速度一定大于Q球的速度 B.P球的动能一定小于Q球的动能 C.P球所受绳的拉力一定大于Q球所受绳的拉力 D.P球的向心加速度一定小于Q球的向心加速度 4.(6分)阻值相等的四个电阻、电容器C及电池E(内阻可忽略)连接成如图所示电路。开关S断开且电流稳定时,C所带的电荷量为Q1,闭合开关S,电流再次稳定后,C所带的电荷量为Q2.Q1与Q2的比值为() A.B.C.D. 5.(6分)一圆筒处于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与筒的轴平行,筒的横截面如图所示.图中直径MN的两端分别开有小孔,筒绕其中心轴以角速度ω顺时针转动.在该截面内,一带电粒子从小孔M射入筒内,射入时的运动方向与MN成30°角.当筒转过90°时,该粒子恰好从小孔N飞出圆筒.不计重力.若粒子在筒内未与筒壁发生碰撞,则带电粒子的比荷为() A.B.C.D. 6.(6分)两实心小球甲和乙由同一种材质制成,甲球质量大于乙球质量。两球在空气中由静止下落,假设它们运动时受到的阻力与球的半径成正比,与球的速率无关。若它们下落相同的距离,则() A.甲球用的时间比乙球长

五年高考真题高考物理专题近代物理精选

五年高考真题高考物理专题近代物理 考点一光电效应波粒二象性 1.[2015·新课标全国Ⅱ,35(1),5分](难度★★)(多选)实物粒子和光都具有波粒二象性.下列事实中突出体现波动性的是( ) A.电子束通过双缝实验装置后可以形成干涉图样 B.β射线在云室中穿过会留下清晰的径迹 C.人们利用慢中子衍射来研究晶体的结构 D.人们利用电子显微镜观测物质的微观结构 E.光电效应实验中,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 解析电子束通过双缝实验装置后可以形成干涉图样,可以说明电子是一种波,故A正确;β射线在云室中穿过会留下清晰的径迹,可以说明β射线是一种粒子,故B错误;人们利用慢中子衍射来研究晶体的结构,中子衍射说明中子是一种波,故C正确;人们利用电子显微镜观测物质的微观结构,利用了电子束的衍涉现象,说明电子束是一种波,故D正确;光电效应实验中,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说明光是一种粒子,故E错误.答案ACD 2.[2015·江苏单科,12C(1),5分](难度★★★)(多选)波粒二象性是微观世界的基本特征,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A.光电效应现象揭示了光的粒子性 B.热中子束射到晶体上产生衍射图样说明中子具有波动性 C.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可用光的波动性解释 D.动能相等的质子和电子,它们的德布罗意波长也相等 解析光电效应说明光的粒子性,所以A正确;热中子束在晶体上产生衍射图样,即运动的实

物粒子具有波的特性,即说明中子具有波动性,所以B 正 确;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说明电磁辐射具 有量子化,即黑体辐射是不连续的、 一份一份的,所以黑体辐射用光的粒子性解释,即C 错误;根据德布罗意波 长公式λ=h p ,p 2 =2mE k ,又质子的质量大于电子的质量,所以动能相等的质 子和电子, 质子的德布罗意波较短,所以D 错误. 答案 AB 3.[2014·江苏单科,12C(1)](难度★★)已知钙和钾的截止频率分别为 7.73×1014 Hz 和 5.44×1014 Hz ,在某种单色光的照射下两种金属均发生光电 效应,比较它们表面逸出的具有最大初动 能的光电子,钙逸出的光电子具有 较大的( ) A .波长 B .频率 C .能量 D .动量 解析 由光电效应方程 E km =hν-W =hν-hν0 钙的截止频率大,因此钙中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小,其动量p = 2mEkm ,故动量小,由λ =h p ,可知波长较大,则频率较小,选项A 正确. 答案 A 4.(2014·广东理综,18,6分)(难度★★★)(多选)在光电效应实验中,用频率为ν 的光照射光电管阴极,发生了光电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增大入射光的强度,光电流增大 B .减小入射光的强度,光电效应现象消失 C .改用频率小于ν的光照射,一定不发生光电效应 D .改用频率大于ν的光照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变大 解析 增大入射光强度,使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增加,因此光电流增 大,选项A 正确;光 电效应与照射光的频率有关,与强度无关,选项B 错误; 当照射光的频率小于ν,大于极限频率时 发生光电效应,选项C 错误;由E km =hν-W ,增加照射光的频率,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变大,选项D 正确. 答案 AD 5. (2013·北京理综,14,6分)(难度★★)如图所示,一束可见光射向半圆形玻璃砖 的圆心O ,经折射后分为两束单色光a 和b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2014年高考全国新课标1卷物理及答案

2014年高考全国新课标1卷物理卷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答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在法拉第时代,下列验证“由磁产生电”设想的实验中.能观察到感应电流的是 A.将绕在磁铁上的线圈与电流表组成一闭合回路,然后观察电流表的变化 B.在一通电线圈旁放置一连有电流表的闭合线圈,然后观察电流表的变化 C.将一房间内的线圈两瑞与相邻房间的电流表连接。往线圈中插入条形磁铁后,再到相邻房间去观察电流表的变化 D.绕在同一铁环上的两个线圈,分别接电源和电流表,在给线圈通电或断电的瞬间,观察电流表的变化 15.关于通电直导线在匀强磁场中所受的安培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安培力的方向可以不垂直于直导线 B. 安培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磁场方向 C.安培力大小与通电直导线和磁场的夹角无关 D.将直导线从中点折成直角,安培力的大小一定变为原来的一半 16.如图,MN 为铝质薄金属板,铝板上方分别有垂直于图平面的匀强磁场(未画出)。一带电粒子从紧贴铝板上表面的P 点垂直于铝板向上射出,从Q 点穿 越铝板后到达PQ 的中点O 。已知粒子穿越铝板时,其动能 损失一半,速度方向和电荷量不变。不计重力,铝板上方和 下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之比为 A .2 B .2 C .1 D . 17.如图,用橡皮筋将一小球悬挂在小车的架子上,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使小车从静止开始向左加速,加速度从零开始逐渐增大到某一值,然后保持此值,小球稳 定地偏离竖直方向某一角度(橡皮筋在弹性限度内)。与稳定在竖直位 置时相比,小球的高度 A .一定升高 B .一定降低 C .保持不变 D .升高或降低由橡皮筋的劲度系数决定 18.如图(a ),线圈ab 、cd 绕在同一软铁心上。在ab 线圈中通以变化的电流,用示波器测得 线圈cd 间电压如图(b )所示。已知线圈内部的磁场与流经线圈的电流成正比,则下列描述线圈ab 中电流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中,可能 正确的是 0 1 2 3 t i 0 1 2 3 t i i 0 1 2 3 t B i 1 2 3 t 0 1 2 3 t U cd 图a a b c d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