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讲义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讲义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讲义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讲义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讲义

李由主持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课程描述

一、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掌握经济学有关制度、制度变迁的基本理论,了解中国经济体制(制度)改革的方式、过程、内容和绩效,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特征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并能够在经济活动、政府或企业管理、市场分析和咨询、学术研究等方面灵活有效应用。

在学习上,要初步掌握积极、高效的学习方法,掌握收集、整理和分析信息的方法,养成合作和分享精神,基本的逻辑分析和思辩能力,基本的科学研究能力,初步掌握研究报告和学术论文的写作规范;要养成怀疑、创新与实践能力,要学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课程简介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是研究经济转轨(转型、过渡、改革、变革)的一门学科。它主要运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制度和制度变迁以及我国经济制度改革的学科,主要研究制度、制度变迁的基本理论,中国经济体制(制度)改革的方式、过程、内容和绩效,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特征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具体内容:公平、平等与效率;制度、制度变迁;中国的渐进改革;国有经济制度的改革;农村和农业的制度改革;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财政制度的改革;中国的发展战略等。

三、学前准备(先修课程)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管理学,法学概论等方面的学科知识,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

四、教学和学习方式

在教学上,一半课时用于课堂讲授,其他时间组织关键知识和案例的专题讨论、社会调查和课下阅读、小论文。在学习上,将研究、自主、探究性学习与灌输性学习结合起来。

五、考核方法

平时成绩占40分,包括出勤、课堂发言、读书笔记、调查访谈、体制改革案例分析等。其中,案例分析主要是对国内外体制创新和变迁的案例分析,包括事件的背景、变革过程和效果等方面的综合分析,每篇字数3000—5000字或者更多,遵照学术规范,独立完成。

期终综合考试占60分。

六、学习材料

1、相关参考书目(按出版年代为序)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三卷,人民出版社;

薛暮桥:《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研究》,人民出版社1979年,1982年出版;

[波]奥斯卡·兰格:《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出版;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综合调查组:《改革:我们面临的挑战与选择》,中国经济出版社1986年出版;

厉以宁:《体制·目标·人》,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出版;

张五常:《卖橘者言》,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出版;

吴敬琏、周小川等:《中国经济改革的整体设计》,中国展望出版社1989年出版;

厉以宁:《中国经济改革的思路》,中国展望出版社1989年出版;

[美]史蒂文·凯尔曼:《制定公共政策》,商务印书馆1990年出版;

吴敬琏、刘吉瑞:《论竞争性市场体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1年出版;

谢百三:《当代中国的若干经济政策及其理论(1991年修订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出版;

[美]安东尼·阿特金森、约瑟夫·斯蒂格里茨:《公共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出版;

[日]青木昌彦、钱颖一主编:《转轨经济中的公司治理结构》,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年出版;

林毅夫等:《中国的奇迹》,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1999年出版;

樊纲:《渐进改革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出版;

张军:《中国过渡经济导论》,立信会计出版社1996年出版;

张曙光主编:《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第1、2、3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和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年、2002年出版;

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1996年,2003年出版;

李由、陆跃祥:《职能定位与制度创新》,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年出版;

吴敬琏:《当代中国经济改革》,上海远东出版社1999年,2003年;

[美]丹尼斯·C·缪勒:《公共选择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

李由:《大国经济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

[日]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出版;

[比]热若尔·罗兰:《转型与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

[美]戴维·罗森布鲁姆、罗伯特·S·克拉夫丘克:《公共行政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

[美]阿兰·斯密德:《制度与行为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

[美]邹至庄:《中国经济转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

李由:《公共政策论》,2005年讲义。

2、报刊

近期的《人民日报》、《经济日报》、《法制日报》、《21世纪经济报道》等;

《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经济社会体制比较》、《宏观经济管理》、《比较》、《财经》、《政治学研究》、《法学研究》等上的有关文献。

3、网站

中国政府网,https://www.sodocs.net/doc/3f14722719.html,

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https://www.sodocs.net/doc/3f14722719.html,

商务部,https://www.sodocs.net/doc/3f14722719.html,

财政部,https://www.sodocs.net/doc/3f14722719.html,

中国人民银行,https://www.sodocs.net/doc/3f14722719.html,

中国经济信息网,https://www.sodocs.net/doc/3f14722719.html,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https://www.sodocs.net/doc/3f14722719.html,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https://www.sodocs.net/doc/3f14722719.html,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https://www.sodocs.net/doc/3f14722719.html,

制度分析与公共政策,https://www.sodocs.net/doc/3f14722719.html,

世界银行,https://www.sodocs.net/doc/3f14722719.html,等。

很多政府主管部门的网站、综合性和政治法律财经专业类网站、大学和研究机构网站、财经法律类报纸网络版等媒体上也有公共政策方面的丰富内容。

目录

一、公平、平等与效率

二、制度与制度变迁

三、中国的渐进改革

四、农村和农业的制度改革

五、国有经济制度的改革

六、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

七、财政制度的改革

八、中国的发展战略

第一讲公平、平等与效率

一、公平的概念或本质公平

1、公平与平等

英语:justice一般译为汉语中的公平、正义、公道、合法等;含义与之相近的还有译为公平的fairness、equity;而equality一般译为均等、平等、同一、相等,奥肯(Arthur M Okun)的《平等与效率》英文是“equality and efficiency,the big tradeoff”。

justice与equality,公平与平等的含义并不相同。

公平的内涵大致来说比平等要大;平等可视为在特定条件下的公平的一种存在形式,如法律、机会、权利、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人人平等;但平等也可能是非正义的,如劳动者收入初次分配上的平均主义。

公平概念主要指“justice”,即人人在确定资源配置的方式和结果的法律、规则、权利等方面的平等一致无歧视,特别是指社会主体在参与社会经济活动或社会经济资源配置上的统一公平的制度安排,而不是指资源配置最终结果的均等。

2、公平的分类

大致可以把名为“公平”的存在分为两类:一是作为一种学术思想和社会观念的公平或本质公平;二是作为一种社会实践和政府政策的公平或分配公平,包括公平的初次分配和再次(包括补偿性、报应性)分配。可以说,本质公平是分配公平的理论分析,分配公平是本质公平的实践措施。

本质公平和分配公平都内含了两个方面的基本内容:一是作为行为规则、程序、标准、方式的形式公平或程序公平;二是作为行为内容和结果的状态公平或实质公平。

3、本质公平

本质公平是关于在实施公平上应有的规则、程序、标准、方式、分配结果等内容的主观理解和定义。

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详见我的论文:附件)

第二讲制度与制度变迁

20世纪的人类历史的主要事件是:人类不仅重视认识世界,而且着力改造世界,

用具体的理念自觉、全面、强制性地改造世界,如1917年俄罗斯十月革命,德国希特勒国家社会主义,美国罗斯福新政、英国福利国家和凯恩斯通论,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其间资本主义由衰到盛和社会主义由盛到衰。

2世纪80年代的英美、苏联东欧、中国等发生的经济政治制度转型,影响了当时16亿人的生活。

现代经济学的三大基石:自然禀赋,稀缺性的、有相对价格的资源;偏好;技术。加:制度?

一、经济学中的制度

1、制度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的传统;马克思对制度的重视。

康芒斯在1934年的《制度经济学》中,将“交易”概念一般化,认为生产是人对自然的活动,而交易是人与人之间的活动,生产与交易构成了全部经济活动。交易分为三种类型:买卖的交易,平等人之间的交换关系;管理的交易,上下级之间的交换关系,如企业经理对工人的管理;限额的交易,主要指政府对个人的关系。交易是制度的基本单位,制度是由无数次的交易构成的,其中市场经济主要是买卖的交易,计划经济主要是管理的交易。

但过去对制度的研究,往往停留在哲学、法学、社会学的层次。进入20世纪20年代,经济学家开始运用经济学的工具,分析制度问题。如1921年奈特的《风险、不确定性与利润》;米塞斯、罗宾斯、哈耶克与巴伦(E.Barone)、泰勒(F.M.Taylor)、勒讷(A.Lerner)、兰格(https://www.sodocs.net/doc/3f14722719.html,nge)等人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的论战;北欧学派;1936年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1937年科斯的《企业的性质》。

新古典经济学:几个假设,包括经济人假设、完全信息假设,以及完备市场、收益非递增等假设。消费者是需求函数,企业是生产函数,市场是供求曲线,个人的选择不依赖他人的选择。

科斯的问题:既然经济个体可以通过市场有效配置资源,那么为什么存在企业或纵向一体化,企业的规模或边界是什么?企业的存在是为了节约交易成本,即企业内交易的成本低于市场交易的成本。交易成本概念包容了风险、信息、垄断、政府管制等因素,成为一般性概念。

科斯中性定理:如果交易成本为零,无论法律(权利、制度)如何界定,总可以通过交易达到资源的有效配置,即法律只对分配有影响,对生产无影响;科斯定理:在交易成本为正的情况下,法律对分配和生产都有影响,不同的法律界定会带来不同效率的资源配置。

交易成本:科斯认为,获取信息、谈判和签约的费用。威廉姆森认为,包括事先的交易成本,即为签订合同、规定双方的权利责任等方面的成本;签约后的交易成本,即解决合同本身存在的问题、改变条款、退出合同等方面的成本。阿罗认为,交易成本是经济制度的运行成本。

诺思估计,1970年交易成本构成GDP的45%;张五常估计,交易成本占香港GDP的80%。发展中的中国大陆交易成本,可能比发达国家还要高。

2、制度的性质

凡勃伦:公认的生活方式。

康芒斯:制度是集体行动对个体行动的控制。

诺思:制度是社会中的游戏(博弈)规则;制度是人类设计出来调节人类相互关系的一些约束条件。

现代经济学研究稀缺性资源的配置方式和配置效率。

问题:制度作为人的行为规则,作为资源的占有、使用、分配的规则,它是稀缺性的资源吗?

(1)好的制度在数量上当然稀缺,制度的创新也非常困难;

(2)资源:在经济学,凡是能够带来收益的都属于资源;制度本身不能带来收益,但制度是关于资源配置的制度,制度制约或决定资源配置的效率。

制度与经济人假设:

西蒙,不完全信息和有限理性。科斯,从人的实际出发研究人。诺思,把诸如利他主义、意识形态、自愿负担约束等非财富最大化行为引入个人预期效用函数。纳尔逊等,个人为表达其价值和偏好所付出的代价越低,则非财富价值在其决策中就显得越重要;反之,非财富价值只能解释人类很少的一部分行为。人的行为的机会主义,即人对自我利益的追求,人具有随机应变、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倾向,这既导致冒险、创新,又可能损人利己;

这样,人类行为与制度之间就有了联系。(1)制度可以降低外部环境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提高人的理性程度。(2)如果制度产生于人类行为中的非财富价值所具有的集体行为的倾向,那么这种倾向就会通过制度改变人们为追求非财富价值所付出的代价表现出来,制度创新就是人类追求财富最大化与非财富最大化这双重动机的均衡。(3)制度约束人的机会主义,促进合作。

总之,制度通过提供一系列的规则,影响人们行为选择的空间和时间,约束人们之间的关系,从而降低风险和不确定性,减少交易成本,保护权利,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3、制度的构成或类型

制度的构成:正式制度(显制度,有形制度,成文制度)和非正式制度(潜制度,无效制度,非成文制度)

国家或政府规定的正式制度,如宪法,法律,地方法规和行政法规,规章,领导人言行等。

文化进化所形成、社会认可的非正式制度,如价值信念,伦理,风俗,惯例,意识形态,行业和单位规范等。

正式制度只有与非正式制度相容的情况下,才能发挥作用。

立法性的制度规范和实施机制。

关于权利、责任、行为规则的制度规范。

制度的实施机制,包括行政执法和司法机制,有法不依甚至比无法可依更坏,决定制度实施的重要因素是违法、违约的成本。

国内制度约束和国际制度约束。

二、制度变迁

1、制度的需求和供给

制度的需求:

影响消费者需求的因素:价格、偏好、效用、收入、商品替代性等。

类似地,影响制度需求的因素:商品和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如人口变化与劳动力—土地的价格;宪法秩序;技术变化,如产权所有者得自产权的收益要大于其排除其他人使用这一产权的成本,而19世纪70年代带刺铁丝围栏大大降低了保护牧场的成本,促进了美国西部牧场的私有化(1874年铁丝销售量1万磅,1880年8050万磅);经济发展与市场规模扩大,交易成本上升;

制度的供给:

影响生产要素供给的因素: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技术,利润最大化动机等。

类似地,影响制度供给的因素:宪法秩序;制度设计成本;知识积累和知识创新;实施新制度安排的预期成本;现存制度安排和社会规范;决策者的利益。

制度的交易:交易成本、收益

2、制度的起源

对策论(博弈论)的解释:在不完全信息时,竞争容易出现形如囚徒困境中的非合作的纳什均衡;但随着对策的反复进行,即使信息仍然不完全,但遵守某种不变的合作性规则,可以提高收益,因为你难以反复欺骗同一个人。

交易成本的解释:交易有成本,交易成本导致制度的产生,不同的制度对资源配置有不同的影响,好的制度的运作可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诺斯的解释:在直接、小范围、重复的交换中,专业化程度低,信息完全,这时生产成本高而交易成本低,制度无关紧要;随着分工和专业化的发展,产品种类增加,市场规模扩大,交换的复杂,信息不完全不对称,这时生产成本低而交易成本高,合作和制度必要。

财产保护的解释:

最初,没有政府,个人自我保护其生产成果。张三生产收益200,抢得50,被抢20,抢和防抢的交易成本100;王五生产收益300,抢得20,被抢50,抢和防抢的交易成本100;张三、王五的交易成本共200。

现在,生产不变,政府出现,税收100,保护张三、王五安全,节余交易成本100。

张五常的解释:1981年,张将“交易费用(成本)”一般化为“制度费用”,把制度费用分为:维持一个制度的费用,导致这个制度变迁的费用。当一个制度的维持费用高昂而变迁费用相对下降时,制度变迁就发生了;当一个制度的维持成本虽然高昂,但制度变迁的费用更为高昂时,制度变迁还是难以发展。

3、制度变迁的要素

制度均衡:既存的制度安排的任何改变都不能给经济中的任何个人或组织带来额外的收益或利润,即现行的制度结构处于帕累托效率状态。

制度处于均衡状态,就不变迁。新的制度如果能够带来潜在的或新的收益,且预期的收益大于成本,制度就可能变迁。

制度变迁的要素:制度变迁的主体或组织,如政治家(政治的企业家),利益集团;源泉或动力机制;条件或环境。

制度变迁的主体:

制度变迁的源泉:生产要素相对价格的变化与激励结构的调整,偏好的变化,信息成本,讨价还价能力,技术变化等。这些因素,使得主体期望在新制度中获得潜在收益,即在现有的制度环境下无法获得的外部的收益;换言之,存在帕累托改进。外部收益内在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打破制度均衡、制度变迁的过程。

制度变迁的条件或环境:制度变迁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的公共选择的结果,而不仅仅是政府是否明智、改革措施是否正确的问题。

但是,为什么某些统治者或政府在有效的制度必定会增加其总收益时,竟然选择一组无效的制度?诺斯在1972年思想的基础上,后来致力于发展一个包含了从国家理论到认知科学的分析框架,认为必须把现实世界与政府等行为者所观察、理解的世界加以区别,行为者根据其获得的信息而推行改革。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中国独特的初始条件,如庞大的农业部门和低补贴的农业人口,相对分散的经济体制,分工水平较低的经济结构,这导致中国渐进改革的有效,而不是渐进改革是有效的。

4、制度变迁的原理或机制

制度变迁的内容和路径选择,主要是一种公共选择过程,由主要利益集团的利

益格局和相互关系所决定。

影响外部收益的因素:(1)知识的创新、积累和教育制度,技术的变革和扩散,降低了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如新的生产技术、通讯技术;(2)分工、专业化和交易;(3)产权制度与外部性的内部化,如知识产权制度、污染者负担的环境保护制度;(4)降低交易成本,如企业制度、货币制度、租赁制度、期货制度;(5)规模问题,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市场规模等带来的利润,如现代公司制度、公平开放竞争市场制度;(6)降低风险,如合同制度、保险制度等。

制度变迁的成本—收益分析:

制度变迁或制度供给的条件:制度的边际收益大于等于制度的边际转换成本。

制度均衡的条件:制度的边际实施成本等于市场的边际交易成本。

5、制度变迁的轨迹

诺思的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path dependence):路径依赖是分析长期经济变化的关键。

技术变迁中的路径依赖:技术变迁中的自我增强和路径依赖,新技术往往具有报酬递增的性质,首先发展起来的技术通常可以凭借先占的优势地位,利用规模经济使初始的固定成本得到分摊,降低平均成本,技术得到自我发展和流行,其他人向之学习而进一步改进技术和降低成本,其他人的合作又导致协调效应、合作收益和适应性预期,导致这种技术最终成为通用技术和标准。当然,技术发展产生了路径依赖后,也可能导致技术固定和排斥新的更有效的技术,也可能报酬递减。相反,其他技术由于晚入,没有获得足够的追随者而陷入恶性循环,甚至被锁定(lock-in)在某种被动状态。总之,细小、偶然的情况常常会把技术发展引入特定的路径,而不同的路径最终导致不同的结果。

类似地,制度变迁中也存在路径依赖,某种制度一旦沿某一方向变迁后,存在着报酬递增和自我强化的机制,制度具有适应性。

制度变迁是渐进的,人们边干边学(learning by doing)。所学习的知识、经验的不同,以及对知识的的不同预期收益率,决定了制度变迁的方向。

6、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

需求主导的诱致性制度变迁是指由最初由个人或群体为主的,在响应和追求对自己最为有利的制度安排上,自发倡导、组织和渐进完成的现行制度的变更或替代。外部的收益(利润)存在于新制度里,不能在原有制度的范围内获得。外部收益内在化的过程就是制度变迁的过程。

诱致性制度变迁的过程是:首先,有个人、组织或群体(即所谓的初级、初次行动团体、制度企业家等)能够发现潜在的收益和新制度,他们是制度的创新者;其次,现行制度和其他外部条件为制度创新留下了空间、时间和边界。

不过,外部性、搭便车等会限制诱致性的制度变迁,使制度供给不足,自发创新的制度往往是特定范围和层次的制度。

供给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变迁是指由政府主持的,在一定的宪法秩序和文化规范

下,通过法律、政令而引入和实现的制度变迁。政府在制度变迁上具有一系列的优势因素:政府是垄断者;政府行为有规模经济,成本低;政府依靠其合法性和强制性,可以降低制度变迁的实施成本;政府可以暂不考虑成本—收益原则,通过税收等推行制度变迁,当然政府最终和整体上要权衡成本—收益。

当然,应将税收、经济稳定和增长、政治支持和稳定、政府官员的个人收益等纳入政府(统治者)的效用函数,强制性制度变迁的预期边际收益要大于等于边际成本。不过,如果政府效用最大化目标与社会财富最大化目标并不一致,如果政府面临着有限理性、意识形态刚性和偏见、官僚主义、利益集团冲突等问题,政府能够建立符合社会需要的制度安排吗?

但樊纲等人认为,难以区分内生性和外生性的制度变迁,诱致性和强制性的制度变迁,制度变迁在本质上是内生的、诱致性的。

7、渐进式制度变迁与激进式制度变迁

第三讲中国的渐进改革

20世纪的重大事件: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争斗;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与经济全面增长。

20世纪两大经济实验:社会主义国家公有制计划经济;社会主义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

制度变迁或改革的两种方式:渐进式和激进式,过去有英国改良与法国革命,现在有中国“摸着石头过河”与俄罗斯休克疗法。

问题:大多数经济学家,以及世界银行、IMF、OECD、EBRD等国际组织按照正统的新古典经济学的逻辑,支持激进式(休克式,大爆炸,一揽子)改革方式。但中国改革为什么在偏离正统经济学所开出的药方的情况下,取得了成功?中国改革成功的因素是什么,是改革策略(路径,方式)的成功还是中国改革的特殊性,中国改革能否被经济学检验?

一、中国改革的国际背景

1、苏联东欧的经济理论

布哈林(1888—1938)1920年《过渡时期经济学》和普列奥普拉任斯基(—1937)1926年的《新经济学》。二者还在1919年合著《共产主义ABC》。

1936年联共(布)中央通过了关于政治经济学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决议;1954年终于推出《政治经济学教科书》。

奥斯卡·兰格(1904—196),芝加哥大学教授,波兰外事委员会、计划预算

和财政委员会、经济委员会主席,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主席,《社会主义经济理论》(1936—1937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价格弹性与就业》(1944年),《政治经济学》(1959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经济计量学导论》(1957年,),《经济控制论导论》(195)。

兰格认为,完全竞争市场需要满足最大化、市场供求、制度条件即生产要素的收益分配等三大条件,通过竞争和试错而实现经济均衡。

兰格式的社会主义经济:消费者自由选择和消费品市场,这决定了消费品需求;职业自由选择和劳动市场,这决定了劳动力的市场配置;不存在生产资料和资金市场但以价格表示的偏好是生产资料和资金分配的标准,这样,中央计划当局按照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率相等、产品边际成本等于其价格、供给等于需求的原则,通过模拟市场试错的方法,制定模拟的市场价格,企业根据中央模拟的价格,组织生产活动。

在生产决策上,中央政府集中决策和企业分散决策。(1)在最高层次上,中央部门主要对特殊重要的产品生产和分配进行决策,中央计划部门只掌握用净产值表示的产出计划。通过完善的信息系统和电子计算机模拟市场机制中所隐含的叠代过程,可以有效解决中央决策上的信息难题。(2)在中间层次,产业管理部门决定各生产部门的发展。(3)在基层,当市场需求扩大时,企业有权扩大投资和进行技术改造,且这部分投资由银行信贷提供,小企业的投资全部由银行解决,而政府主要通过信贷政策间接影响企业和行业的投资决策。企业主要根据中央模拟的价格信号,按照产品价格等于边际成本、生产成本最低的原则进行生产;消费者(家庭)对消费品和劳动的自由决策。

兰格模式评价:信息与价格的确定;中央决策与企业决策之间的关系;激励约束机制。

勒讷、兰格与哈耶克之争。

米恰尔·卡莱茨基(1899—1970),联合国秘书局经济稳定与发展署署长,波兰国家计划委员会主席,《商业循环理论概论》(1933年),《经济波动理论论文集》(1939年),《社会主义经济增长理论》(1972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

布鲁斯(1921—),波兰计划委员会经济研究局局长,《社会主义经济的运行问题》(1961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社会主义的政治与经济》(1978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南斯拉夫的社会所有制和自治理论。

1945年建国后的经济问题和1948年被开除出共产党情报局。1950年社会主义自治和改革。

卡德尔,《公有制在当代社会主义实践中的矛盾》(1972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

匈牙利1968年改革。

奥塔·锡克(1919—?),匈牙利经济改革委员会主席、政府副总理和经济部部长,经济改革之父,《经济—利益—政治》(1962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社会主义的计划和市场》(1965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第三条道路》(1972年,人民出版社1982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

吉里·考斯塔(1921—?),匈牙利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理论与实践》(1974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

亚诺什·科尔奈(1929—?),《反均衡》(1971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短缺经济学》(1980年,经济科学出版社1986年)等。

苏联。

1962年利别尔曼《计划、利润、奖金》(利别尔曼建议)等,1965年改革。

阿甘别江(苏联科学院经济学分部负责人)、扎斯拉夫卡1983年《苏联学者对改革苏联经济体制致苏共中央的报告》;阿巴尔金,苏联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

2、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制度

虽然“社会主义”一词在19世纪30年代才开始流行,但其思想在16世纪就已经提出。1516年,托马斯·莫尔《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既有益又有趣的金书》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新古典经济学对计划经济的论证:帕累托1902—1903年《社会主义制度》,1906年《政治经济学手册》,提出由“社会主义的生产部”制定和实施计划,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1908年,E·巴伦《集体主义国家的生产部》对帕累托的思想进行了详细论证。

1917年11月7日,俄罗斯十月革命;次日晚,列宁在第二届苏维埃代表大会上第一句话:现在,我们就开始建设社会主义阻挡!

1918年下半年,战时(军事)共产主义;1921年,新经济政策;1924年,列宁逝世;1928—1932年,苏联一五计划,经济增长率19.2%;1933—1937年,二五计划,17.8%;1938—1940年,未完成的三五计划,13.2%。1936年,斯大林不建成社会主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苏联红军解放了大部分东欧地区,8个民主国家先后建立,并进行了土地改革和经济国有化。1947—1948年,多数国家开始了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的五年计划。

1952年,马林科夫提出,向共产主义过渡;

1959年,苏共21大,超过美国并在1980年基本建成共产主义社会;1961年,赫鲁晓夫宣称1980年基本建成共产主义;

1969年,苏联计划委员会建立了包括原材料消耗定额、材料储备定额、设计能力运用定额、设备储备定额等在内的完备的定额体系;从1976年开始的十五计划,增加了劳动消耗、工资定额、资金及其利用等方面的计划和管理。

1971—1975年,苏联九五计划,由粗放增长向集约增长的转变;

1971年,苏共24大决定,在国家计算中心网和全国统一的自动化通讯网的基础上,建立自动化计划计算系统,完善计划经济体制,该系统的一期、二期工程分别在1976年、1980年完成;

计划经济的特征与运行机制:自由人的联合和社会大工厂。

计划经济的制度特征:国有制+计划经济。

列宁的“国家辛迪加”思想。

计划经济有效运行的条件:充分信息和理性决策,包括资源禀赋、技术水平、需求结构等;全社会利益一体化,单一利益主体和激励相容;高效的执行机制;平衡增长。

计划经济的效率:高投入、高增长速度但低产出、低效率。

1953—1980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总值增加了21倍,但工农业总产值增加了8倍,新创造的国民收入增加了4倍,人均收入增加了1倍。

3、苏联东欧的经济改革

1953年,斯大林逝世。

1954年,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发表,有限地承认“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即商品只存在于消费领域,价值规律只存在于流通领域。1955年,赫鲁晓夫访问南斯拉夫,承认南斯拉夫的自治道路。

1956年2月14日,苏共二十大开幕式,全体代表和来宾肃立默哀,悼念“父亲和导师斯大林”;2月24日,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闭幕后的当天,秘密报告《个人迷信及其后果》,苏共十七大选出的139名中央委员和候补中央委员有98名在1937—1938年被逮捕和处决,1996名代表有1108名因反革命活动而被逮捕处决。

1956—1958年非斯大林化与改革。东欧国家党和政府领导人更迭,提出经济、政治体制改革,但因当时计划经济体制仍然保持了较高的增长率,改革不了了之。

1956年6月,波兰波兹南事件;10月,哥穆尔卡决定走自己通向社会主义道路。

1956年10月,裴多菲俱乐部、匈牙利事件与纳吉;11月,卡达尔上台。

政党制度的破坏:清洗政治反对派,破坏党代表大会和中央全会制度(1941年第18次党代表大会,1988年第19次党代表大会;中央全会经常几年召开一次),政治局的个人专断等。

1989年之前,经济体制改革的南斯拉夫、苏联、匈牙利三种模式。

南斯拉夫模式:社会自治

1945年建国后的经济问题和1948年6月被开除出共产党情报局。

1950年开始社会主义自治和改革,《关于工人集体管理国家经济企业和高级经济组织的基本法》即“工人自治法”,规定人民共和国的财产应当由工人集体代表社会进行管理。具体地,由工人委员会、管理委员会和经理管理。

1951年,开始改革计划制度。

1953年,南斯拉夫宪法确立了生产资料的社会所有制。“生产资料的社会所有制,生产者在经济中的自治和劳动人民在区、市、县的自治,是国家社会和政治制度的基础。”

1955年,《国民经济计划管理法》,政府只公布指导性计划,只控制最低产量、投资总额、最低工资3种基本指标,企业全面自治。

1957年,《劳动者关系法》,工人是自由劳动者,通过选举和被选举工人委员会

管理经济组织,工人委员会选举3—11人的管理委员会,经理人选由管理委员会和政府共同决定。工人收入由经济组织决定,政府依法调节。

1958年,美国经济学家本·沃德发表关于伊里利亚经济模式的论文,系统论述工人自治下的经济运行问题。

1961年起,市场社会主义,逐渐取消对工资、投资、外贸、价格的计划控制。

70年代初,契约社会主义,取消企业后的联合劳动,通过自治协议和社会契约协调联合劳动。

苏联模式:大国大计划、大企业的经济

1956年,苏联提出改革措施,其核心是将经济管理的重心由部门转移到地方。1957年,撤销了25个部,代之以105个经济区。1959年后,小的经济区委员会又开始合并为大的委员会,在此基础上又建立中心委员会和最高委员会,最后各个部委连续恢复,1963年,工业管理机构反而扩大了近3倍。

1962年,利别尔曼《计划、利润、奖金》(利别尔曼建议)。1965年,经济改革重新开始,历时十年。

70年代的停滞。

1981—1985年,总书记勃列日涅夫、契尔年科、安德罗波夫相继去世,戈尔巴乔夫上台。

匈牙利模式:小国改革与开放经济

1957年,首先改革农产品价格,废除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实行自由销售和按合同收购的制度,合作社自行决定劳动报酬。同时,开始改革工业体制。

1966年,匈牙利在卡达尔领导下,决定从1968年开始全面改革,中央计划与企业决策相结合,即新经济体制。

1976年,固定价格占流通额20%,协议价格(最高限价和浮动价格)50%,自由价格30%。

1980年,工业价格全面体现其国际比价。

1968年捷克斯洛伐克“布拉格之春”。

4、苏联东欧剧变与激进改革

戈尔巴乔夫新思维与改革:1985年上台;1986年苏共27大,“加速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战略”;1987年,根本改革经济管理。

1989年2—4月,波兰圆桌会议与妥协;

1989年,苏联总统、苏联共产党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做出推倒柏林墙的决定;1989年8月19日事变失败;8月24日,戈尔巴乔夫做出解散苏联共产党的决定。

休克疗法(shock therapy):1991年波兰,1992年的阿尔巴尼亚、捷克、爱沙尼亚、匈牙利、立陶宛、斯洛文尼亚

5、欧美日、东亚四小的经济高速增长

二、中国改革的国内背景

政治与政府体制改革

1976年:天崩地裂的一年。1月,周恩来逝世;3月,吉林陨石雨;4月5日,天安门事件;7月,朱德逝世,唐山大地震;9月9日,毛泽东逝世;10月6日,逮捕“四人帮”。

1977年7月,十届三中全会,邓小平第三次复出,任党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军委副主席,时年73岁。

1977年10月,中央党校复学,华国锋任校长,胡耀邦任中央党校副校长;12月,组织部部长。

五胡(胡耀邦、胡乔木、胡克实、胡绩伟、胡福明)乱华(国锋)。其实,还有胡绳、胡平等。

1980—1981年,华国锋先后辞去国务院总理、中共中央主席、中央军委主席的职务,由分别由赵紫阳、胡耀邦、邓小平接任。

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三、中国改革的过程

改革:首先是知道或不知道体制存在的问题?这与知识、信息、经验等有关。其次是改革或不改革,如何改革?这与政治经济体制、公共选择等有关。

1、1978年前的改革

行政性分权与集权改革:

吴敬琏称行政性分权的命令经济是最坏的命令经济,因为它既与市场化的改革目标南辕北辙,又损害计划经济的政令统一。

1956年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和1958年体制下放即行政性地方分权;1961—1963年经济调整;1970年权力下放;

余绪:1980年的“分灶吃饭”财政体制改革和1988年财政大包干;计划单列市等。

60年代初,陕西户县农民杨伟名(1923—1968)关于价值规律与农村经济的论述;《一叶知秋—杨伟名文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出版。

2、1978—1989年

1961年,孙冶方提出,经济体制上的中心问题不是中央与地方、条条与块块的关系,而是“作为独立核算单位的企业的权力、责任和它们同国家的关系问题,也即是企业的经营管理权问题”。后来,蒋一苇、董辅礽等发展了这一观点。

1978年,四川省选择若干工厂,扩大在生产、销售超计划产品、提取和使用利润留成、任命下级干部等方面权力的试点。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搞活企业为核心的改革。

1978年12月,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包产到户。

1979年9月,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去掉“不许包产到户”,但“不许分田单干,除某些副业生产的特殊需要的地区和边远地区,交通不便的单家独户,也不要包产到户”。

1979年国务院财经委员会体制改革研究小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总体设想的初步意见》曾提出,我国的计划经济必须建立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基础上。

1980年,薛暮桥等为国务院体制改革办公室起草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初步意见》中明确指出:“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义经济,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占优势,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商品经济。”

但1982年十二大报告:正确贯彻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是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个根本问题。

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办公室)和国家计划委员会沿革:

1952年11月,中央人民政府决定成立国家计划委员会;

1954年9月,一届人大决定成立国务院,设立国家计划委员会;

1970年,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家经济委员会、国务院工业交通办公室、劳动部、物资部、地质部、全国物价委员会、国家统计局合并为国家计划委员会;

1980年5月,国务院成立国务院体制改革办公室,为临时办事机构;

1982年5月,五届人大决定设立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列入国务院部委序列,赵紫阳、李铁映、李鹏、陈锦华曾担任主任;

1988年3月,国家经济委员会并入新的国家计划委员会;

1998年3月,国务院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降级为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编制由200人减为85人;国家计划委员会改为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

2003年3月,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和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改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马凯。

1982—1986年中央有关农村的五个“1号文件”。

2003年10月,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实现城乡市场紧密结合,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衔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为城乡居民提供同中国国情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四、中国改革的特点

1、渐进改革

相对于西欧上百年的市场经济制度确立过程,中国的改革是激进的;相对于俄罗斯500天改革计划,中国的改革是渐进的。

相对于1956年的社会主义改造、1958年的大跃进,后来的改革是渐进的。

相对于引进外资和农村经济改革,国有企业改革、市场化、对外开放是渐进的。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渐进改革:

□从单一公有制一统天下到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1945年4月,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指出:“在现阶段上,中国的经济,必须是由国家经营、私人经营和合作社经营三者组成的。”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3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必须取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一切特权,没收官僚资本归人民的国家所有,有步骤地将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保护国家的公共财产和合作社的财产,保护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及其私有财产,发展新民主主义的人民经济,稳步地变农业国为工业国。”1954年宪法第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现在主要有下列各种:国家所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合作社所有制即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个体劳动者所有制;资本家所有制。”并提出国家保证优先发展国营经济;国家保护合作社的财产,鼓励、指导和帮助合作社经济的发展;国家依法保护农民的土地所有权和其它生产资料所有权,国家指导和帮助个体农民增加生产;国家依法保护手工业者和其它非农业的个体劳动者的生产资料所有权,国家指导和帮助他们改善经营;国家依法保护资本家的生产资料所有权和其它资本所有权,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利用、限制和改造的政策;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收入、储蓄、房屋和各种生活资料的所有权。国家用经济计划指导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改造。1975年宪法规定,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现阶段主要有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两种,国家允许非农业的个体劳动者依法从事个体劳动。1978年宪法作了同样的规定。1982年宪法规定,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国家保障国有经济的巩固和发展,鼓励、指导和帮助集体经济的发展,指导、帮助和监督个体经济。此外,前三部宪法都提出,国家可以依法对(城乡)土地实行征购、征用或者收归国有,但1982年宪法明确提出“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此后,根据经济发展和改革的需要,1988年宪法修正案提出对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1999年宪法修正案提出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对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2003年12月,中共中央提出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其中针对非公有制经济的部分有: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2004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宪法修正案。

以国有企业改革为例:1958年、1970年企业下放;1978年,四川选择重庆钢铁公司等6家国有企业扩大企业权力试点,1979年1月扩大到100家,7月扩大到全国6000多个;1981—1983 年,“包字进城,一包就灵”;1983年、1984年,两步利改税;1986年股份制试点;1987—1992年,第二轮承包制;1988年《全民所有制工业

企业法》,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1993年,公司制改造;1998年,国有经济的有进有退;2002年,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1981年规定,企业奖金应控制在职工1—2个月的标准工资总额以内;1984年,2.5—4个月奖金征收奖金税税率30%,6个月以上奖金税率300%;1986年,奖金税率分别为20%和200%。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1979年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相结合;1980年市场资料公有制占优势、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商品经济;1982年计划调节为主、市场调节为辅;1984年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1987年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1989年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欧盟1998年宣布将中国从非市场经济国家名单中取消,视为市场转型经济国家,但至今并不认可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致使欧盟采取不利的对华反倾销政策和贸易政策,欧盟一直用第三国(替代国)的生产成本评估中国产品的正常价值,如新加坡就经常被作为第三国。

2004年4月以来,新西兰、新加坡、马来西亚、吉尔吉斯坦等国家先后承认我国为市场经济国家。

中美WTO协议规定,中国加入WTO的5年内,美国针对非市场经济国家的反倾销法仍然适用来自中国的产品。

确定一国市场经济地位的8项标准:本国货币与外汇自由兑换程度;企业和劳动者之间关于工资待遇的可协商程度;外商投资准入的宽松程度;国有企业对生产资料控制的程度;政府对资源分配、企业价格和产出决定的控制程度;企业的财务记录、独立的审计,应当符合国际财务会计标准,并适用于所有场合;企业从以前的非市场机制过渡时,其生产成本和财务状况不能有重大扭曲;其他应当考虑的因素。

□对外开放——外向型经济——开放经济。

1979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广东、福建的《关于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的两个报告》,先在深圳、珠海试办出口特区,再在汕头、厦门。1980年8月,五届人大常委会批准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1984年5月,开放从大连到北海的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批准大连等10个国家级开发区(到2004年,我国已有49个国家级开发区,苏州等5个享受国家级开发区政策的园区)。1985年2月,分步开放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辽东半岛、胶东半岛。1988年4月,设立海南省和经济特区。1990年,批准上海浦东新区开发,建立了我国第一个保税区。1991年,批准成立21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从1992年起,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由点到面的新阶段。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开始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渐进改革是我国经济改革的重要特点,但不是基本性质。如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外资经济引进等非国有经济改革的渐进性就不明显。李晓西认为,我国改革是“渐进与激进”的结合。

2、改革试点

邓小平的“摸着石头过河”。

经济特区;海南;

3、增量改革

最初是在计划经济外的农村改革;随后是在城市非公有制之外的个体、私营经济,沿海的外资经济,沿海的特区经济。

在1992年前,国有的工业、服务业部门基本未动。之后,整体推进,先后对国有工商、运输、外贸、金融等和进行改革。

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内资企业与外资企业的差别政策;老人老政策,新人新政策;

4、双轨制与寻租

如产品供销和价格的双轨制:1979年扩大企业自主权时,对原材料价格改革,超过计划的产品的自销权和自销产品的定价权,这就正式开辟了物资流通的第二轨道。

1985年1月,正式实行生产资料供应和定价的双轨制,即对1983年以前有权取得计划内调拨物资的国有企业,仍然根据1983年的调拨数(83年基数)按调拨价供应所需生产资料;超过1983年基数的部分,按市场价格购买。

北京的火柴:由每盒2分提高到3分,就到达提高了供应量。

双轨制:价格、外贸、所有制结构、社会保障等多个领域。

寻租:布坎南,安妮·克鲁格等的研究。

现在旧的、新的双轨制仍然存在,如金融资本、土地、人口和劳动力、国有资产市场。

5、思想解放、经济改革与政治改革

东亚模式与中国:经济主导的改革,政治改革相对滞后,但保持了政治上的相对集中、权威和稳定。

而俄罗斯是政治主导的改革。

五、中国渐进改革与苏联东欧改革的比较

1、改革方式的比较

苏联东欧激进式改革的原因:

50年代以来,对计划经济渐进改革的失败,以重工业为特色的国有经济严重亏损;

经济动荡,恶性通货膨胀,如波兰1989年底月通货膨胀率为30%,俄罗斯1992

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回顾与反思(一)

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回顾与反思(一) 摘要: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在此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教训。一要正确处理集权和分权的关系;二要必须理顺所有制关系,坚持多种所有制并存,采用多种经营方式;三要加强经济理论研究,防止把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片面化、教条化;四要注意清除小生产思想的影响,代之以崭新的现代化思想、观念和习惯。 关键词:经济体制;改革;回顾;反思 新中国成经济体制改革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以毛泽东为核心第一代党和国家领导人规划、实施了体制改革的第一冲击波。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人开创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新局面。纵观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既积累了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 一、要正确处理集权和分权的关系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就是处理集权和分权的关系,主要特点是出现集权和分权的反复。因此,30年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正确处理集权和分权的关系。 要准确把握中央和地方分权的原则,必须适度地划分中央和地方的职责权限。经验表明:集权有利于国家自觉的组织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有效地实行计划经济。只有适当集权,才能统一,才能保证重点建设,才能缩小地区之间的差别,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分权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可以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提高生产效率。但是,集权过多或分散过头,都不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经济体制改革,在集权和分权、中央和地方关系问题上,虽经多次反复,但不是集中过多,影响了地方的积极性,就是分散过头,削弱了社会主义经济必要的集中统一。现在,我们应当吸取以往改革的教训,避免走两个极端。在这个问题上,既不允许存在损害国家全局利益的地方利益。也不允许存在损害国家全局利益的部门利益。在新形势下,必须更好地坚持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的方针。总的原则应当是:既要有体现全局利益的统一性,又要有统一指导下兼顾局部利益的灵活性;既要有维护国家调控权的集中,又要有在集中指导下赋予地方必要的权力。必须加强中央的统一领导,维护中央权威。宏观调控权必须集中在中央,中央在制订政策时要充分考虑地方合理的利益和要求,地方要自觉服从和顾全大局,正确运用国家赋予的必要权力,调节好本地区的经济活动。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经济体制改革,在处理集权和分权关系问题上,往往只注意到中央和地方行政权力的划分,而没有处理好国家和企业的关系。国家把应该由企业管的事情包了起来,既管不了,也管不好,反而把自己陷于繁锁的事务之中。企业本身在产供销、人财物方面无权做出决策,只是各级行政机关的附属,这就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因此,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在处理中央和地方、集权和分权关系上,首要的问题是扩大企业自主权,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独立的经济实体。 二、必须坚持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采用多种经营方式 新中国生产资料所有制变革的历史证明:追求所有制和经营形式的单一化和高级化,并不能取得预期的经济效果,只能是阻碍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相反,只要允许多种所有制并存,采用多种经营方式,市场就会活跃起来,经济就会得到迅速发展。 “一·五”计划时期,经过土地改革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我国建立了以生产资料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公私合营经济和个体经济,作为公有制经济有益的必要的补充。调整时期,通过改革农村生产关系,改革农村管理体制和管理制度,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和经营方式又开始多样化。结果,经济发展,市场活跃,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大跃进”时期,急于追求“一大二公”,搞“升级”、“过渡”,企图尽快实现单一的全民所有制国家经济和国家经营。农村掀起“人民公社运动,”把小社并

《当代中国经济》试题

《当代中国经济》 简答题 1简述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定性。 答: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方式与体制类型,市场经济就就是由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市场经济作为一种体制类型,有其自己的规定性,这主要包括:(1)从市场经济的决策结构瞧,它就是以分散决策为基础的。(2)从市场经济的信息结构来瞧,具有横向传递为主的信息结构。它通过价格体系传递信息,指导决策,引导资源流动。(3)从市场经济的动力结构瞧,市场经济具有双重动力结构。(4)从利益结构瞧,市场经济存在多元化利益主体,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尽管存在利益上的差异与目标函数上的差异,但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能够相互制衡。(5)从市场经济的分配方式瞧,市场经济中收入或产品的分配就是同生产要素的分配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2中国渐进式改革与苏东激进式改革的区别何在? 答:中国经济改革的特殊性质在于,它就是以社会主义宪法制度为基础并与这种宪法制度的逐步改革结合在一起的,改革的目标就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中国的经济改革具有的这种特殊性质,决定了它在改革道路的选择上必然强调连续性、稳定性与渐进性。而苏东激进式改革就是对社会主义宪法制度的根本否定,就是在彻底推倒原有的宪法制度的基础上引人西方资本主义的宪法制度,因而,它的方式必然就是激进的、全面的、整体性的。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与新的私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之间必然会出现制度的断层,从而也就无法避免经济与政治秩序的混乱与生产的停滞与下降。这就是中国渐进式改革与苏东激进式改革的根本区别所在。 3简述我国现阶段所有制结构的特点。 答: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具有以下基本特征:第一,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已经形成。第二,出现了不同产权交融的混合所有制形式。第三,各种所有制内部经营模式多样化。第四,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 4简述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内容。 答:现代企业制度包括以下基本内容:第一,现代企业的法人财产制度。第二,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第三,有限责任制度。第四,以企业家为核心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5简述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改革的基本目标。 答: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改革的基本目标就是形成独立于企、业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气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 6、简述我国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变革对我国储蓄结构的影响。 答:一国的储蓄结构就是在一定国民收入结构基础上形成的。国民收入生产出来之后,要经过分配再分配最终形成企业、个人与政府可支配收入。在储蓄主体储蓄倾向一定的条件下,国民收入在政府、企业与个人或家庭之间分配的比例不同,储蓄结构也就不同,就就是说储蓄倾向既定条件下,国民收入按何种比例在三者之间进行分配,直接决定储蓄的部门结构。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我国的储蓄结构由原来的政府储蓄为主转变为家庭与企业储蓄为主。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与储蓄形式结构(即不同储蓄形式的构成)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实际上,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就是决定储蓄形式结构的一个基础性因素。随着国民收入分配向微观方面倾斜,从而引致金融资产的多样化与储蓄形式的多样化。 7、简述我国企业融资结构及存在的问题。 答: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储蓄结构与投资结构的调整,我国金融机构趋于多元化,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应运而生,企业的融资渠道逐步拓宽,融资结构不断改善,直接融资获得了较快发展,特别就是近几年来,企业融资结构中直接融资规模越来越大,所占比重不断提高。尽管我国直接融资得到了一定发展,融资结构有了一定改善,但还远不能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无论与发达国家比,还就是与一些发展中国家比,我国企业融资结构中直接融资的比重都偏低。不仅如此,而且我国的企业融资过分依赖外源融资,企业内源融资

中国市场经济制度改革理论与实践

中国市场经济制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出发,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无疑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极大突破和创新。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极大地解放了我国推进计划经济体制以来束缚已久的生产力,使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迸发出无限的生机与活力。我国的经济在三十多年来一直保持着稳定的增长速度,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国家综合国力明显增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制度优势与市场经济资源配置的高效活力相互配合,最大限度地提升了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劳动积极性、创造性,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得到了释放,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迅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中国的影响开始从点到线,从线到面,市场机制活跃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情况为进一步思考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兼容等问题提供了实践基础。与此同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过程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体制创新也日渐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发展,不断变革的伟大历史进程,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理论与实践 一.引言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正在对我国经济政治文化产生越来越深刻的影响,已经延伸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实践为进一步探索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提供了现实依据。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制度优势,最大限度地提高了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劳动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与此同时,市场经济资源配置的高效活力,也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得到了释放,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迅速。研究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变革的不断发展,不断创新的伟大历史进程和深刻内涵,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之一,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也是其中最具特色的部分。建国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变革经历了一个由探索到形成、再到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中共中央历届领导集体对此进行了长时期艰辛的实践,并取得了开创性的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关

浅议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回顾与反思

浅议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回顾与反思 键词:经济体制;改革;回顾;反 新中成经济体制改革可以划为两个阶段。以毛泽东为核心一代党和国家领导人划、实施了体制改革的第一冲波。十一届三中全后,以邓小平为核的第二代领导人开创了中国经济体改革的新局面。纵观这一波澜壮阔历史进程,既积累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教训。 一、要正确处理权和分权的关系 十届三中全会前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容就是处理集权和分的关系,主要特点出现集权和分权的反。因此,30年经济体制改革的验,集中到一点,是要正确处理集权和分权的系。 准确把握中央和地方分权的原则必须适度地划分中央和地方的职责限。经验表明:集权有利于家自觉的组织国民经济的综平衡,有效地实行计经济。只有适当集权,才能统一才能保证重点建设,才能缩小地之间的差别,实现各族的共同繁荣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富;分权在经济体制改革,可以充分调动各方面的极性,提高生产效率。是,集权过多或分过头,都不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十一三中全会前的经济体制革,在集权和分权、中和地方关系问题上,虽经多反复,但不是集中多,影响了地方的积极性就是分散过头,削弱了社会主义济必要的集中统一。现在我们应当吸取以往改革的教训避免走两个极端。在这问题上,既不允许存在损害家全局利益的地方益。也不允许存在损国家全局利益的部门利益。新形势下,必须更好地坚持挥中央和地方两个极性的方针。总的原则应当是:既有体现全

局利益的统一性,又有统一指导下兼顾局部利益的灵性;既要有维护国家调控权的中,又要有在集中导下赋予地方必要的权力。必加强中央的统一领导,护中央权威。宏观调控权必须集在中央,中央在制订政策要充分考虑地方合理的利益和求,地方要自觉服从和顾全局,正确运用国家赋予的必要权力调节好本地区的经济活。 十一届三中全前的经济体制改革,在处理集和分权关系问题上,往往注意到中央和地方行政权的划分,而没有处理好国家和业的关系。国家把该由企业管的事情包了起来,既不了,也管不好,反而把自己陷于锁的事务之中。企业本身在供销、人财物方面无权出决策,只是各级行政机关的附,这就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展。因此,进行经济体改革,在处理中央和地方、权和分权关系上,首要的问题是扩企业自主权,使企业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发展、自我约束的独立的济实体。 二、必须坚持多种有制形式并存,采用多种经营方 新国生产资料所有制变的历史证明:追求所有制经营形式的单一化和高级化,并能取得预期的经济效果只能是阻碍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相反,只要允许多所有制并存,采用种经营方式,市场就会活跃起来经济就会得到迅速发展。 “一·五”计划时期,过土地改革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在我国建立了生产资料全民所有制和集所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义经济,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公合营经济和个体经济,作公有制经济有益的必要的充。调整时期,通过改革农村产关系,改革农村管体制和管理制度,

当代中国社会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当代中国社会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丁元竹 ?2012-11-21 15:40:34 来源:《开放导报》()2012年3期 【容提要】改革和创新社会体制,并使其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是当代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平稳发展必须跨越的门槛。基于对历史和逻辑的认识,本文提出了三点基本思路:建立在合理利益和公正决策边界下公众参与的当代中国社会体制改革和创新目标模式;通过顶层设计和创新,建立中国社会体制宏观调控与微观搞活的制度环境;以及通过优化利益格局,再造微观主体,创新运行方式,建构中国社会体制运行机制。 【关键词】社会体制/历史发展/逻辑演变/改革创新 一、问题的提出与相关概念界定 (一)研究社会体制改革的学术与实践价值 本文试图从社会体制(social system)的改革和创新入手,探索适应当代中国市场体制需要的社会体制。研究当代中国社会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经验非常具有启迪意义。中国市场经济是建立在对市场经济体制及其认识基础之上的。以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为核心的宏观经济管理体制及其理论,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建立和完善的。从激活市场的微观机制入手开启改革,到建立和完善市场微

观机制所需要的宏观环境,充分发挥“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的积极作用,中国逐步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产权改革和价格体制改革是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借鉴经济体制改革经验,从认识社会体制入手来解释中国社会领域的若干重大问题,诸如社会建设、社会治理等,不失为研究当代中国发展的重要视角,对丰富中国社会学理论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对社会发展来说,没有什么比公平正义更为重要了。中围成功实施追赶战略60年后,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面临人力资源和产业瓶颈的同时,一些发达国家经历和饱受煎熬的制度性痼疾在中国也开始显现,诸如生态环境压力、卫生医疗改革、老龄化加速压力等。2011年下半年发生在华尔街的示威游行提出的口号,以及几年前美国学者诸如贾德?伯恩斯坦(Jared Bernstein)提出的为当代政治家、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共同关注、反复讨论的问题①,即,我们通过什么样的治理方式才能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公平发展?这些都需要中国的学术界、决策部门和决策咨询机构深思。进一步说,中国在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既遇到了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历史上曾经遇到的问题,又遇到了自身历史和环境特征造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问题,还遇到了全新的国际环境和科技革命,在这样的背景下,完全模仿和照搬不行,完全另辟蹊径也不现实,需要在借鉴的基础上创新。这需要中华民族有更加开放包容的胸怀和兼收并蓄的智慧。在这个过程中,改革和创新社会体制具有特殊的实践意义。 社会体制改革是当代中国整体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社会体制改革或社会体制改革滞后,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文化体制改革都会步履维艰。改革是为

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综述

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算起,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24个年头。按照胡绳提出并得到党史界多数人赞同的中共党史历史时期划分,这个时期无疑是中共党史研究中分量既重而研究又比较薄弱的部分。由于关于这个时期的研究论著很多,涉及面非常广(多数不是史学论著,而是从现实需要出发的研究论著,但对历史又有所涉及),加上这24年毕竟离我们太近,有些事情还看不清楚。因此,本文仅就经济体制改革的研究作一点介绍,遗漏和错误恐怕难免,欢迎批评指正。 一、研究概况 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国内,多从实证的角度,描述改革的过程,并解释为什么会是这样;二是外国,多从比较角度,探索中国的改革。 (一)国内研究方面,又可分为两种研究,一是搞研究的学者型论著;二是参与决策的官员型回顾和描述。 第一类的代表作有:学者方面的有林毅夫等人的《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樊纲的《渐进改革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张宇燕的《经济发展与制度变迁》;盛洪主编的《中国的过渡经济学》;吴敬琏的《当代中国经济改革战略与实施》;汤应武的《抉择——1978年以来中国改革的历程》;苏东斌主编的《中国经济特区史略》等。第二类的代表作有:《薛暮桥回忆录》、朱佳木的《我所知道的三中全会》以及许多国家领导人的文集等。 “九五”期间,受纪念改革开放20年和建国50年的推动,国内的研究出现了一个热潮,出版了一大批研究成果。例如: 张卓元等主编的《20年经济改革回顾与展望》(中国计划出版社,1998);樊纲的《渐进改革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张军的《“双轨制”经济学:中国的经济改革(1978-1992)》(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张宇的《过渡之路--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王辉的《渐进革命--震荡世界的中国改革之路》(中国计划出版社,1998);“中国改革与发展报告”专家组的《透过历史的表象--中国改革20年回顾、反思与展望》(上海远东出版社,2000);宋承先的《过渡经济学与中国经济》(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6);张军的《中国过渡经济导论》(立信会计出版社,1996);邹东涛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20年基本经验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在丛书方面,则有:中宣部理论局组织著名学者或部门领导编写的20年经济改革和发展丛书(作者有桂世镛、龙永图、王梦奎等,学习出版社,1998);国家体改委研究所和中共中央党校经济研究中心共同组织编写的“中国改革开放20年丛书”(16卷,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其中属于经济类的有:《中国农村改革20年》、《中国国有企业改革20年》、《中国所有制改革20年》、《中国商品流通体制改革20年》、《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20年》、《中国就业体制改革20年》、《中国收入分配体制改革20年》、《中国财政改革20年》、《中国金融体制改革20年》、《中国对外经济贸易改革20年》、《中国对外开放20年》;伍柏麟主编的“中国经济改革20年系列研究丛书”(山西经济出版社,1998)10种:伍柏麟的《中国市场化改革理论20年》、张军的《中国经济改革的回顾与分析》、李慧中的《中国价格改革的逻辑》、石磊的《中国农业组织的结构性变迁》、张晖明的《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逻辑》、袁志刚、方颍的《中国就业制度的变迁》、张杰的《中国金融制度的结构与变迁》、华民的《转型经济中的政府》、尹翔硕的《中国对外贸易改革的进程和效果》、陆德明的《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因分析》。 此外,还有:杜润生主编的《中国农村改革决策纪事》(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高尚全主编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20年基本经验总结》(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韩志国等主编的《中国改革与发展的制度效应》(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周振华的《体制变革与经济增长--中国经验与范式分析》(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王全火等主编的《跨越贫困--改革开放20年的中国经济》(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胡耀苏、陆学艺主编的《中国经济开放与社会结构变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江瑞平等著的《国有企业的改革

简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1

简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宏观调控 摘要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要改革权力国语集中的经济体制,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人生“三十而立”,社会与国家也如此。改革开放已走过了三十三个年头,不管是国家面貌还是人民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改革的深度加深,改革中的种种问题突显出来。本文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宏观调控在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三大手段的表现,结合欧美国家在控经济过程中所得的经验进行分析,提出个人关于政府职能转变和完善宏观调控过程中的建议。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宏观调控,政府职能转变。 一、什么是宏观调控 宏观调控是国家运用计划、法规、政策等手段,对经济运行状态和经济关系进行干预和调整,把微观经济活动纳入国民经济宏观发展轨道,及时纠正经济运行中的偏离宏观目标的倾向,以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二、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由于市场不是万能的,本身存在着盲目性,自发性,以及滞后性等弱点和缺陷,这都让单一的市场调节无法使经济健康快速的发展。这就必须在市场调节的过程中加入适当的政府干预和宏观调控,以此来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实践证明,政府对经济的积极干预是当今不同体制国家的共同选择。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经济大萧条时期,美国总统胡佛和他的继任者富兰克林 罗斯福所采取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经济政策:胡佛奉行自由放任主义,让经济进行“自我治疗”,他反对政府干预经济,拒绝稳定股市的建议,否决国会的救济方案,他只要求工商界和劳工自愿组织起来,共同维持生产和投资,稳定工资和物价,并削减个人和公司所得税,以鼓励企业投资。而罗斯福入主白宫后,对内积极推行以救济、改革和复兴为主要内容的“罗斯福新政”。他抛弃了传统的自由放任主义,加强政府对经济领域的干预,实行赤字财政,大力发展公共事业来刺激经济,美国摆脱了经济危机,经济高速发展。由此可见,政府的宏观调控是必要的。 三、国家对经济宏观调控的目的和手段 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充分就业、稳定物价、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宏观调控主要通过三大手段,即“经济手段,行政手段,法律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控,保持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始于1978年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始于1978年,历经改革启动和局部试验阶段(1978-1984年)、改革全面探索阶段(1984-1992年)、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1992-2000年)、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2000年至今),至今已走过28年的历程。 改革前,我国是计划经济体制,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都由计划决定,是指令性计划在维系着国民经济运转。在所有制方面,追求的是“一大二公”。在分配领域,强调要实行按劳分配,推行的却是平均主义“大锅饭”。30年来,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产业结构变动活跃,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自1978年到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扣除物价因素)增长了近14倍。我国已提前完成现代化“三步走”战略部署的前两步,正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体制改革与对外开放密不可分。在改革不断深入的同时,对外开放也在向深度和广度推进。我国已形成了多层次、全方位开放的发展格局。从1978年到2007年,对外贸易额从109亿美元增加到21738亿美元,增长约200倍。对外贸易额在世界各国中的排名,也由第27位逐步攀升到第3位(2006年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我们不仅可以利用国际贸易组织规则来协调、解决贸易争端,还可以通过参与制订世界贸易规则,更好地维护我国的经济利益,推动建立公平、公正的世界经济新秩序。 十一五规划纲要对今后五年经济体制改革作了全面阐述和总体部署。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下一步要积极推进如下一些方面的改革: 第一,着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一是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按照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以及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的原则,合理界定政府职责范围,加强各级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同时,进一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继续完善政府管理方式。二是深化政府机构改革。进一步调整政府机构设置,加强和完善从事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机构,减少或撤并那些直接干预微观经济活动和社会事务的机构。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及地方各级政府间的权责,优化组织结构,减少行政层级。三是健全政府决策机制。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完善重大事项集体决策、专家咨询、社会公示和听证以及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推行政务公开,完善政府新闻发布制度,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行综合执法,推行政府问责制。四是深化投资体制改革。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逐步缩小政府对投资项目的核准范围。改进和完善决策规则和程序,建立政府投资项目决策责任追究制和完善投资调控体系。 第二,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一是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继续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完善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机制。加快国有大型企业股份制改革,着力完善股本结构、公司治理结构和激励约束机制,加快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加大国有独资企业和垄断行业的改革力度,放宽市场准入,推进投资主体和产权多样化。推进集体企业制度创新,发展各种形式集体经济。二是继续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认真落实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有企业改革,进入金融、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等领域。加强和改进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服务和监管。 第三,推进财政税收体制改革。一是完善财政体制。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快公共财政体系建设,完善中央和省级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理顺省级以下财政管理体制。继续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和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改革,建立财政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加强政府债务管理,完善非税收入管理制度。二是完善税收制度。推进增值税由生产型转为消费型改革,调整和完善资源税,研究统一各类企业税收制度。 第四,加快金融体制改革。一是深化金融企业改革。推进国有商业银行综合改革,合理确定政策性银行职能定位,稳步发展多种所有制中小金融企业,积极稳妥推进金融业综合经营试点,加快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改革步伐,深化保险资金运用管理体制改革。二是加快发展直接融资。积极发展股票、债券等资本市场,稳步发展期货市场,建立多层的资本次市场体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讲义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讲义 李由主持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课程描述 一、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掌握经济学有关制度、制度变迁的基本理论,了解中国经济体制(制度)改革的方式、过程、内容和绩效,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特征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并能够在经济活动、政府或企业管理、市场分析和咨询、学术研究等方面灵活有效应用。 在学习上,要初步掌握积极、高效的学习方法,掌握收集、整理和分析信息的方法,养成合作和分享精神,基本的逻辑分析和思辩能力,基本的科学研究能力,初步掌握研究报告和学术论文的写作规范;要养成怀疑、创新与实践能力,要学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课程简介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是研究经济转轨(转型、过渡、改革、变革)的一门学科。它主要运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制度和制度变迁以及我国经济制度改革的学科,主要研究制度、制度变迁的基本理论,中国经济体制(制度)改革的方式、过程、内容和绩效,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特征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具体内容:公平、平等与效率;制度、制度变迁;中国的渐进改革;国有经济制度的改革;农村和农业的制度改革;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财政制度的改革;中国的发展战略等。 三、学前准备(先修课程)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管理学,法学概论等方面的学科知识,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 四、教学和学习方式 在教学上,一半课时用于课堂讲授,其他时间组织关键知识和案例的专题讨论、社会调查和课下阅读、小论文。在学习上,将研究、自主、探究性学习与灌输性学习结合起来。 五、考核方法 平时成绩占40分,包括出勤、课堂发言、读书笔记、调查访谈、体制改革案例分析等。其中,案例分析主要是对国内外体制创新和变迁的案例分析,包括事件的背景、变革过程和效果等方面的综合分析,每篇字数3000—5000字或者更多,遵照学术规范,独立完成。 期终综合考试占60分。 六、学习材料 1、相关参考书目(按出版年代为序)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三卷,人民出版社;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所面临的主要矛盾以及今后的抉择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所面临的主要矛盾以及今后的抉择 经济体制改革是指按照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这一客观规律的要求,对不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国民经济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进行的改革。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集中表现在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环节和方面,这些环节和方面又都集中在经济体制上,因此,我们改革经济体制,就是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环节和方面。这种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为了大大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 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首先,实现了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转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并不断完善。其次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再次,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改革开放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最后,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得到长足发展。 现在我国的改革面临比较复杂的形势:一方面,国内发展和国际形势对经济体制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很不完善,社会经济发展仍然有许多体制性障碍,迫切要求通过深化改革加以解决。虽然取得了诸多的成就,但是在改革中也暴露出来很多的问题和矛盾。 一、贫富差距拉大。改革开放已经三十多年,社会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的社会结构也在发生急剧的变化。平均主义的局面逐渐被打破,居民收人分配差距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中国已由一个平均主义盛行的国家变成一个贫富差距过大的国家。贫富差距在我国的表现如下: 1、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呈扩大化趋势。 2、除了城乡之间,我国各行业之间收入差距也在明显加大。 3、区域间贫富差距扩大。 二、就业形势严峻。当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大众化趋势也就不可避免,大学毕业生就业方式也必然走向大众化,在中国这个转变过程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和就业人口高峰交织在一起,从而使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显得格外突出。我国就业形势的现状: 1、新增就业劳动力不断增加。 2、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增多,失业率不断攀升。 3、农村就业问题更加突出。 4、人力资源开发不足。 三、环境恶化。人口的压力,构成了对中国生态环境的最大威胁,人们迫于生存,毁林开荒,围湖造田,乱采乱伐,破坏植被。中国的工业化起步晚,起点低,而且面临快速发展的形势,容易使人们只注重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注重经济而忽视生态,以损害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繁荣。我国当前主要面临的环境问题: 1. 水土流失严重; 2. 沙漠化迅速扩展;

当代中国经济2019尔雅答案100分

。。。。。。。。。。。。。。。。。。。。。。。。。。。。。。。。。。。。。。。。。。。。。。。。。。。。。。。。。。。。。。。。。。。。。。。。。。。。。。。。。。。。。。。。。。。。。。。。。。。。。。。。。。。。。。。。。。。。。。。。。。。。。。。。。。。。。。。。。。。。。。。。。。。。。。。。。。 增量资源的相关概念 1 下面哪一项是最优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标准?(D) A、政府收入最大化 B、企业收入最大化 C、个人收入最大化 D、国民收入最大化 2 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投资(比如京九铁路)的目标不包括(C)。 A、促进沿线经济发展 B、形成沿线的经济增长极 C、为铁路部门谋取最大利润 D、带动当地投资和就业 3 从参与主体的角度划分,国民收入的分配结构包括国民收入在哪些部门的分配比例?(ABD) A、政府 B、家庭 C、社会团体 D、企业 4

在既定的国民收入下,增量资源在国民部门间分配的比例会随着国民收入的支出结构在不同承担主体间发生的变动而改变。(√) 5 在中国,政府控制的国民收入份额总体呈下降趋势。(√) 影响增量、存量资源的因素 1 政府主导航天领域的原因不包括(D)。 A、外部效应大投资回收期长 B、需要综合技术力量 C、具有军事和战略意义 D、排除私人竞争取得垄断地位 2 (D)是我国京九铁路修建时经过经济欠发达地区最先得利的产业。(D) A、钢铁业 B、餐饮业 C、建筑业 D、旅游业 3 国有资本应控制较多的领域不包括(C)。

A、基础设施 B、基础工业 C、服务业 D、航空航天 4 在一定的发展阶段,国有制经济具有完全的比较优势,但弊端也是存在的。(√) 5 国有资本的扩张和收缩是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在二战后都经历了的阶段。(√) 如何使增量、存量资源均衡 1 哪一个国家是唯一没有按教科书进行改革的国家?(D) A、日本 B、英国 C、美国 D、中国 2 ()是国家通过国有资本的退出或进入来进行调节的实质。(C)A、最求就业最大化

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研究综述

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研究综述 马丽 (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广东,广州) 摘要:本综述分析了1993-2012年关于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问题研究的相关文献,对中国计划经济的利弊、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方法、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和现状问题进行了总结和整合。 关键词: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计划经济 一、导言 从建国初期开始,一代一代中共领导人带领中国进行一系列的经济体制改革。从1956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建立,社会主义集中统一的经济体制基本形成。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经过二十余年的改革,我国已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使中国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为进一步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苏永乐2004)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历经曲折。 二、中国计划经济 笔者根据检索到的90余篇文章中提炼总结出了一下几个方面: (一)中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特点 1、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计划经济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国计划经济体制表现为低水平和不稳定性发展的特点,这些特点对市场化改革的影响体现为一种相互矛盾的双重作用:一方面促使市场经济改革的必要性提前成熟,另一方面又增大了改革的阻力,造成了改革的长期性和渐进性。(赵大兴2009) 2、中国经济体制在20世纪的后50年里,就经济运行来说,经历了一个由计划与市场并存向计划经济转变、再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螺旋式发展过程。中国在50年代之所以选择计划经济体制,除主观认识因素外,当时的工业化压力、资源短缺和政府动员能力强也是重要因素。(武力2003)因此中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是有其特殊的历史性的。 (二)中国计划经济时期的货币政策与经济发展状况 1、在计划经济时期,中国实行的是单一银行体制与高度集中的货币信贷管理制度,这是整个计划经济时期货币政策实施的基础环境。单一银行体制下中国人民银行可以通过综合信贷计划直接控制现金发行量和贷款总量,从而控制货币供给量,以实现"保证币值稳定,使流通中的货币与商品量相适应"的货币政策目标。 2、1952—1957年间,中国人民银行以现金发行量作为货币政策目标进行直接调控,对货币政策变量能够有效控制。1958年的信贷管理制度改革,破坏了与单一银行体制相对应的制度安排,导致中国人民银行对贷款总量失控,结果引发严重通胀。1966—1978年间,银行组织机构虽然遭到破坏,但中央仍掌握对信贷的控制权,货币供给没有失控,这期间通过严格管制价格来实现货币政策目标。(张鹏,许亦平,林桂军2010)

计划经济体制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

计划经济体制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 摘要: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发生了惊人了变化,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回顾改革开放的历程,文章讨论了两个问题:计划经济体制为什么异常牢固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是怎样起步的。从当初迷信计划经济体制到怀疑计划经济体制,最终到下决心摒弃计划经济体制,必须归功于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打破了长期的、不正常的寂静,造成了再也平静不下来的经济格局,使中国经济不可逆转地走向改革,走向开放,走向市场经济。 关键词: 计划经济体制,经济体制改革,市场经济,改革开放 从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算起,到20XX年,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整整30年。这30年,中国的变化是惊人的、举世瞩目的。我们每一个人,都在这个过程中有亲身的经历。 我们谁都不是先知先觉者,谁都不可能在1978年就能预知此后的中国经济会怎样一步步发展起来。我们都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学习、提高、成长。 回顾这30年,使我感触最深的是:第一,计划经济体制为什么异常牢固?第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是怎样起步的?在序言中,我想就这两个问题谈一谈自己的想法。 计划经济体制为什么异常牢固 在已经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改革是非常艰难的。尽管中国同发达国家在经济和技术上的差距越来越大,但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仍然可以照常维持下去。这一体制的性质决定了它有可能顽强地存在下去。原因是: 第一,计划经济体制把置于行政部门附属物的地位,既不能自主经营,又不能自负盈亏。的生产数量、生产品种、价格以及的生产要素供给与生产成果的销售都处于政府计划部门和有关行政主管机构的控制之下,如果想自行决定生产和经营,稍稍摆脱一下计划的安排,稍稍违背一下行政主管机构的意愿,就会受到制裁,直到把领导人撤职或给予其他处分。行政权力支撑着整个计划经济体制的运转。因此,一个想背离计划经济的轨道,是十分困难的。同样的道理,在计划经济体制之下,居民个人实际上也处于行政部门附属物的地位。个人作为劳动者,在什么工作岗位上就业和担任什么工作,都由劳动人事机构按计划安排好,流动难以如愿,抵制这种安排等于自己断送了继续工作的机会。 个人作为消费者,也要由计划部门安排,具体表现为生活必需品是凭票证供应的、住房是由单位提供的、甚至子女的升学就业也无一不同行政主管机构的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教案

《经济体制改革》名师教案 一、课标内容 了解农村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改革对于中国发展的重大意义。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出生在21世纪,对上世纪农村经济改革不熟悉,对国有企业的改革更是陌生。但是他们的父母或祖父母都是改革开放的历史见证人,对本课中涉及的历史有自己的经历、体验和感悟,可以为学生提供历史素材和历史见解,这是丰富的历史课程资源。八年级的学生通过近两年的历史学习,基本掌握了多渠道搜集资料并从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方法,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基于此,教师可以在课前布置调查访问作业,让学生对长辈进行访谈,搜集口述资料,了解身边的历史。 三、教材分析 本课包含三个子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本课主要讲述的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揭开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84 年城市国有企业改革开始全面展开;1992 年十四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后,经济体制向纵向发展,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中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四、教学准备 1.登陆优教同步学习网,在同步备课下,设置版本章节,八年级下学期历史人教版; 2.在课程目录下选择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

3.在教学设计——名师教案,浏览《经济体制改革》名师教案; 4.在课前预习——名师预习,将《经济体制改革》导学任务单,发送给学生并提醒学生在我的作业中查收完成学习;(或者在教学设计——名师教案下将WORD 版本课导学任务单,发送给学生。) 5.在同步备课——课堂教学——名师课件下,对应本课目录下查看本课名师课件,并将本课名师课件一键加入我的课件。 6.在同步备课——随堂训练——名师训练下,对应本课目录下查看本课自学检测、互动训练、提升检测试卷。 7.授课预览处点击进入授课端名师课件或我的课件中进行预览。注意要在授课端选择本课的对应目录。 五、教学目标 1.核心素养: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分别是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本课教学活动主要通过自主学习、阅读材料、课堂探究讨论的方式,进行问题探究教学,以此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 2.学习目标 目标1:结合电子教材或者教材,完成自学检测试题,识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迅速发展;国有企业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基本史实;目标2:回顾改革开放前发展农村政策的弊端,说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原因、影响。(重点、难点) 目标3:阅读材料,归纳国有企业改革的原因,影响。(重点、难点) 目标4:比较农村与城市改革,认识到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重点、难点) 六、教学活动 1.课堂导入 师:旧知回顾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哪一年召开的?内容是什么? 生回答。

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意义

我国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意义 经过20多年的改革,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伟大的历史性成就.但是必须看到,一些长期存在的深层次矛盾仍然没有根本解决,经济和社会领域又积累了不少新的矛盾和问题.突出的是,经济结构不合理,城乡、地区差距扩大,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下岗人员增多,就业矛盾突出,资源和环境压力加大,经济整体竞争力不强等.形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在许多方面仍然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尤其是 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实行经济体制改革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 实行计划经济是历史的使然,社会主义国家必然要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但计划经济体制有其诸多的弊端,如价格扭曲、效率损失严重等等,这些都造成了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慢。另外我国的经济政策还与当时对国际政治环境的判断有关。我国之所以要实行以重工业优先发展,带动其它工业发展的战略是和当时的政治环境,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封锁下,我国只有靠自身力量来发展,以实现赶超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目标,并且还要应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军事威胁,使得我国不得不选择走这条所谓的“捷径”,而并没有真正根据自身的情况,去选择优先发展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这使得我们从一开始走的“捷径”变成了一条“弯路”。 我国实行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体制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起过重要作用。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经济联系的愈益复杂,这一体制统得过多过死的弊端逐渐显露出来,阻碍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种情况迫使我们进行改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从农村到城市的不断深入,邓小平深刻分析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总结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明确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特别是一九九二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对社会主义可不可以搞市场经济的问题,作了透彻、精辟的总回答,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