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五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完整版)

五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完整版)

五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完整版)
五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完整版)

五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完整版)

第一单元沉和浮

一.填空

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不同的物体在水中【沉浮】不同.判断物体沉浮有一

定的标准。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物

体的沉浮与自身的【重量】和【体积】都有关。

3.【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重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

【沉浮原理】.它可以用改变自身的重量来改变沉浮。

4.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回形针在水中是沉的.将两枚回形针穿在一起.重量变【重】.体积变【大】.放在水中是【沉】.沉浮

状况【没有】改变。

5.在日常生活中.【萝卜】【木块】【泡沫塑料】等物体放入水中一般是浮的.【小石子】【橡皮】【铁块】等物体放入水中一般是沉的。物体的沉浮与自身

的【重量】【体积】【材料】都有关。

6.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7.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8.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改变物体【排开的水

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

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9.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

随之增大。

10.把小船和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

【向上】的力.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浮力】。

11.【上浮物体】和【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

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12.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

力】也越大。

13.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14.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下沉】;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当泡沫

塑料块静止浮在水面上时.它受到的【浮力】等于它受到的【重力】而且方向

【相反】。

15.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它们的【材料】和【液体的性质】有关。

16.【不同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

17.当液体中溶解了【足够量】的其它物质时.如盐.糖.味精等.有可能会使马

铃薯浮起来。死海淹不死人就是因为海水里溶解了大量的【盐】。【不同液

体】对物体

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

18.比【同体积】的水【重】的物体.在水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水【轻】的

物体.在水中【上浮】;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比

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

19.一块木头重5N.小明用了3N的力把木头压入了水中.这时木头受到的浮力

是8N。

20.橡皮.小石块.木块.泡沫.回形针等物体.在水中沉的物体有橡皮.小石块.

回形针.在水中浮的物体有木块.泡沫。

21.科学和技术紧密相连.它们为人类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22.一个物体重50g.用弹簧秤测出它受到的浮力是60g,这个物体会上浮。一

个物体重100g.用弹簧秤测出它受到的浮力是80g,这个物体会下沉。

23.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

24.测量比较液体密度的仪器叫比重计。

25.科学探究要经历观察.发现.推测.验证的过程。

26.物体的沉浮现象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被我们认识的。

二.连线

淹不死人的湖改变物体的体积

钢铁造的轮船改变物体的重量

潜水艇改变液体的密度

三.实验操作题

1.我来设计一个实验.验证“沉入水中的物体也会受到水的浮力的作用”

研究的问题:沉入水中的物体也会受到水的浮力作用吗?

需要的器材:石块.烧杯.弹簧测力计。

实验的步骤:①取一块石块.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石块在空气中的重力。

②将石块沉入盛有水的烧杯中.用弹簧称测出石块在水中的重力。

实验结果:石块在水中的重力比在空气中的小.实验证明沉入水中的物体也会受到浮力作用。

2.【1】把两个质量相等的马铃薯分别放入两个体积相等的水槽中.在甲槽中的马铃

薯是沉的.在已槽中的马铃薯是浮的.猜想这可能是什么原因?

我猜想:甲槽和乙槽的液体不一样:甲槽的可能是清水.乙槽的可能是盐水或别的液体。

【2】有办法让乙槽的马铃薯沉下去吗?我的办法是:加入足够多的清水。

3.把大小不同的塑料块完全浸入水中.有这样的数据:

大小不同塑料块受到的水的浮力记录表(1)计算出塑料块受到的浮力并填写在表格中

6.把两个重量相等的马铃薯分别放入甲乙两个水槽中.在甲水槽中马铃薯下沉.在乙水槽中马铃薯上浮.这可能是什么原因? 答:两个水槽中的水不一样.

一个是清水.一个是浓盐水。你有什么办法让甲水槽中的马铃薯浮起来?答:加食盐。你有什么办法让乙水槽中的马铃薯沉下去?答:加清水。

研究的结论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

8.有两个外观一样的水杯.一杯是清水.一杯是浓盐水.想出3种办法把它们区分

开来:

第一种方法:放入马铃薯.观察基在液体中的沉浮。上浮的是浓盐水.另一杯是

清水。

第二种方法:各取相同体积的液体.放在天平上称.质量大的是浓盐水.质量小的

是清水。

第三种方法:各取两滴液体.滴在铁片上加热.液滴变干后.在铁片上有白色物质

的是浓盐水.另一种是清水。

9.通过塑料块和石块在水中受到的重力和浮力的情况。

我知道:当浮力大于重力时.物体在水中上浮;当浮力小于重力时.物体在水中

下沉。

四. 问答题

1.把橡皮和萝卜切成大小不同的块.做在水中的沉浮试验.可以得到什么结论?答: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没有关系。

改变它们的重量和体积大小.沉浮状况不会改变。

2.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变化有什么规律?【课本P4】

答: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没有关系。改变它们的重量和体积大小.沉浮状况不会改变。

3.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有什么规律?【课本P6】

答: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重的物体容易沉.轻的物体容

易浮;在重量相同的情况下.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体积大的容易浮。【简记为:轻大浮】

4.潜水艇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答:潜水艇有一个很大的压载舱。打开进水管道.往压载舱里装满海水.潜艇

会下潜.打开进气管道.用压缩空气把压载舱里的水挤出舱外.潜艇就开始上浮。

5.有的物体在水中是沉的.有的是浮的.我们能想办法改变它们的沉浮吗?

答:能。把物体做成实心的物体.物体在水中是沉的;

把物体做成空心形状.船形或盒形.物体在水中是浮的

6.把一块橡皮泥做成不同形状.虽然它的轻重没有改变.但它在水中的沉浮可能

发生改变.是什么原因呢?【课本P7】

答:是物体在水中排开的水量和受到的浮力大小发生了变化。

7.铁块在水中是沉的.钢铁造的大轮船却能浮在水面上.这如何解释呢?

答:铁块浸入水中的体积小.排开的水量就小.它受到的浮力就小。造成

大轮船后浸入水中的体积大.排开的水量就大.它受到的浮力就大。所以铁块

在水中是沉的.而钢铁造的大轮船能浮在水面上.还能载物。

8.我们用什么方法保持船的平稳?【课本P9】

答:①在小船底部粘上一些橡皮泥;②将小船的底部做成斜锥体;

③可以在小船的四周加上船沿.使小船的四周重量相等;

④可以通过把船分隔成几个船舱来保持船的平稳。

9.泡沫塑料块受到浮力大小与什么有关?【课本P14】

答:泡沫塑料块受到浮力大小与它浸入水中的体积【排开的水量】有关.浸

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就越大。

10.把泡沫塑料块压入水里.一松手.为什么它会上浮?【P14】

答:泡沫塑料块完全浸入水中受到的浮力远远大于它本身的重量.因此一松手.就会上浮。

11.石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为什么把石块放入水中它就会下沉?答:石块受到浮力大小与它浸入水中的体积【排开的水量】有关.浸入水中

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就越大。石块放入水中下沉了.是因为石块在水中受

到的浮力小于它本身的重量。

12.你能用重力和浮力的关系来解释物体在水中沉浮的原因吗?【P16】

答: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下沉.大于重力时就上浮.浮在水

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

13.把同一个马铃薯分别放入两杯液体中.一个沉.一个浮.你能解释这种现象吗?

答:用同一个马铃薯做实验.此时影响马铃薯沉浮的因素只与所浸入的液体有关。马铃薯在清水的杯子里沉;在浓盐水【糖水】中浮。

14.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在液体中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P20】

答: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同体积的水的重量有关.物体比同体积的水重.下沉.

相反要上浮;物体在液体中的沉浮与同体积的液体的重量有关.物体比同体积

的液体重.要下沉;相反要上浮。

16.我们从井中提水时.同样是盛满水的桶.离开水面后要比在水中的感觉重很多.这是什么原因呢?

答:这是因为水桶在水中受到了水的浮力作用。

17.物体在液体中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答:物体在液体中的沉浮与同体积的液体的质量有关。

19.请根据学过的知识.分析马铃薯在浓盐水中上浮的原因。

答:同体积的马铃薯比浓盐水轻.马铃薯在浓盐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自身的重力.所以马铃薯在浓盐水中是上浮的。

20.一块橡皮泥放入水中是下沉的.你有什么办法主橡皮泥浮起来吗?

答:【1】把橡皮泥做成船形或碗形;【2】把橡皮泥放在木块或泡沫塑料等能

漂浮物上。

第二单元热

一.填空

1.有多种方法可以【产生热】。

2.加穿衣服会使人体感觉到热.但【并不是衣服】给人体【增加了热量】。而是衣服起到了【保温】作用。

1.我们可以通过运动.多穿衣服.晒太阳.吃热的食物等方法来保暖。加穿衣服会使人体感觉到热.但并不是【衣服】给人体【增加了热量】。

3.物体由冷变热或由热变冷的过程中会发生【体积】的变化.这可以通过我们的【感官】感觉到或通过【一定的装置和实验】被观察到。

3.水受热以后【体积会增大】.而【重量不变】。

4.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

5.【许多液体】受热以后体积会变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7.【气体】受热以后体积会胀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4.许多固体.液体和气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有些固体和液体在一定条件下是【热缩冷胀】的.例如【锑】和【铋】这两种金属就是热缩冷胀的。

5.热是一种【能量】的形式.热能够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

6.热传递主要通过【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三种方式来实现。

7.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叫【热传导】。

8.【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导热性能】是不一样的。像【金属】这样【导热性能好】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而像【塑料】.【木头】这样【导热性能差】的物体称为【热的不良导体】。热的不良导体.导热【慢】.散热【慢】.可以【减慢】物体热量的散失。热的良导体.导热【快】.散热【快】。

9.同体积的冷水比热水重。

10.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11.水在4℃以下是热缩冷胀的。

12.钢条.木块.空气中.传热性能最好的是钢条.传热性能最差的是空气。空气是一种【热的不良导体】。

13.有的物体需要散热.这时要尽可能加快热传递.有的物体需要保温.这时要尽可能减慢热传递。

8.常见的物体都是由【微粒】组成的.而微粒总在那里不断地【运动】着。物体的【热胀冷缩】和【微粒运动】有关:当物体吸热升温后.微粒加快了运动.微粒之间的【距离增大】物体就【膨胀】。当物体受冷后.微粒运动减慢.微粒间的【距离缩小】.物体就【收缩】了。

15.钢铁造的桥在温度变化时会【热胀冷缩】因此.铁桥都架在【滚轴】上。

16.【热的不良导体】.可以【减慢】物体热量的散失。【空气】是一种【热的不良导体】。

17.装冷水的小塑料袋放入热水中会【下沉】.装热水的小塑料袋放入冷水中会【上浮】.这说明同体积的热水比冷水【轻】。水在变热过程中.如果水温发生了变化.它的沉浮也可能发生变化。

二.选择

1.下列哪种现象是液体的冷胀原理造成的。【A】

A.水管冻裂

B.沸水外溢

C.河水结冰

2.下列哪种现象利用了气体的热胀冷缩冷胀原理。【B】

A.热气球升空

B.瘪了的乒乓球烫鼓起来

C.气温计液柱上升

3.下列物质中.【C】的热胀冷缩本领最弱。

A.空气

B.水

C.铜球

4.选出最容易传热的物体【B】。

A.玻璃

B.铝合金

C.陶瓷

5.太阳的热主要是通过【A】的方式传到地球上的。

A.辐射

B.对流

C.传导

6.坐在炉子或取暖气旁边.脸立刻感到热.说明热主要是以【A】的方式传播的。

A.辐射

B.对流

C.传导

7.下列物体中.热的良导体是【CEF】.热的不良导体是【ABD】。

A.玻璃

B.橡胶

C.铜片

D.石块

E.铝勺

F.钨丝

8.保温材料能起到保温作用是因为【B】。

A.这些材料能生热

B.这些材料是热的不良导体

C.这些材料是热的良导体

9.冬天.我国北方地区房子里的暖气应安装在房间的【C】。

A.上方

B.中间

C.下方

10.铜.铁.铝三种金属中传热速度最快的是【A】。

A.铜

B.铁

C.铝

三.连线

烧开水热辐射晒衣服热对流

烤火热传导烧开水热传导

用热水袋取暖

四.判断

1.热传导一般是在固体中发生的一种传热方式。【√】

2.钢条加热时会伸长变细。【×】

3.所有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五.实验操作题

【一】按实验步骤分析

把一个内径比铜球直径稍大的带柄环固定好.使铜球放在铜圈上时.铜球能顺利穿过铜圈。移出铜球.用酒精灯给铜球加热。

再将铜球放在铜环上.铜球不能穿过铜环。

把铜球浸入冷水中后.再将其放在铜环上.铜球能穿过铜环。

这个实验说明固体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二】一块橡皮泥放入水中是下沉的.有什么办法让它浮起来吗?

方法1:把橡皮泥做成船形。

方法2:在水中加盐。

1.用电茶壶烧开水.为什么水不能装得太满?

答:为了防止水加热后因体积膨胀而溢出来.所以水不能装得太满。

2.一火炉上有一茶壶.一个学生坐在火炉旁伸出手到暖.这里面的热传递方式有哪些?答:热辐射至男孩子;热传导至茶壶;热对流至周围空气。

3.家里来了客人.我给客人倒了一杯热水.客人没喝.这杯水就慢慢就凉了.直到与室温相同.这是为什么?

答:这是因为热量从热的水中跑到了房间的空气中。

4.图为:同样的两个插有玻璃管的烧瓶分别放入冷热水中。

这个实验说明了: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

5.我们怎样能观察到热的传递方向?

在一段铁丝上每隔一定距离用蜡粘上一根火柴.将铁丝固定在铁架台上.火柴都向下悬挂.用酒精灯给铁丝的一端加热。发现离酒精灯近的第一根火柴掉下来了.接着第二根.第三根. 第四根都掉下来了。由此推测热是从较热的一端传向较冷的一端。

6.有三种材料.它们分别是铁板.塑料.木头。用手分别触摸它们.感觉很凉的是【铁板】。这是因为【铁板的导热性能好.它能很快地把手上的热量带走】。

如果要制作一个食物低温保鲜盒.我会选择【塑料】材料。

1.冬天里.我们常用哪些方法使自己热起来?这些方法是怎么使我们的身体热起来的?

答:如运动【跑步】.晒太阳.烤火.加穿衣服.吃食物.取暖器取暖等。

运动可以使血液循环加快;取暖器.太阳等为我们带来热量;吃入的食物给我们提供能量;衣服能起到保温作用.可以阻止身体已有的热量散发出去.又阻挡外面的冷空气进入。

4.衣服会给我们带来热量吗?如果不会.为什么我们穿衣服会感觉到暖和呢?答:衣服不会给我们带来热量。人们感觉到热是因为热量是人体自己产生的.衣服只是有保温的作用.使温度不会散失.所以我们感觉到穿衣服会暖和。衣服本身不会产生热.但它能保温.可以阻止身体已有的热散发出去.还可以阴挡外面的冷空气进入。。

5.两根电线杆之间的电线.为什么夏季绷得比较松.冬季比较紧?

答:电线杆之间的电线.夏季由于热胀变长较松.冬季由于冷缩变短较紧。电线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7.物体热胀冷缩是怎样引起的?

答:常见的物体都是由微粒组成的.而微粒总在不断地运动着。物体的热胀冷缩和微粒运动有关。当物体吸热升温以后.微粒加快了运动.微粒之间的距离增大.物体就膨胀了;当物体受冷后.微粒的运动减慢.微粒之间的距离缩小.物体就收缩了。

8.举例说明热传递的三种方式。

答:热传递的三种方式是:热辐射.热传导.对流。晒太阳是会感到温暖是热辐射.手冷时抱一个热水袋手会迅速变热.这利用的是热传导;将热水晾凉利用的是对流。

10.夏天.给自行车轮胎打气.为什么不能打得太足?

答:为了防止胎内空气受热膨胀而引起轮胎爆破

11.要使一杯冷水变成热水.我们有哪些方法?【P28】

答:可以用酒精灯加热;放在火炉上加热;放在热水中。

14.与水相比.空气的热胀冷缩有什么特别的地方?【P34】

答:空气的体积变化比水明显。

15.怎样观察铜球的热胀冷缩?【P36】

答:①用一个铜球和一个铜球刚好能通过的铜环。②用酒精灯加热铜球;

③加热后的铜球不能通过铜环;④将铜球放入水中冷却;

⑤铜球冷却后.又能通过铜环了【简记为:①准备;②加热;③试过;④冷却;⑤试过】这个实验说明铜球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17.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热是怎样传递的?【P40】

答:热总是从较热的一端传向较冷的一端。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给另一部分。

18.铜.铝.钢这三种材料的传热性能怎样排序?哪一种是最好的导体?【P44】答:铜的传热性能最好.其次是铝.钢。

19.水泥路面为什么要做成一块块的.而且块与块之间还留有缝隙?

答:因为水泥路面也有热胀冷缩现象.如果没有预先留下整齐的缝隙.水泥路面会因热胀冷缩被拉得四分五裂.整个路面就会损坏。

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

一.填空

1.【时间】有时是指【某一时刻】.有时则表示一个【时间间隔】即【时长】。钟表以【时】.【分】.【秒】计量时间.钟面上的【秒针】每转动【一格】.表示时间流逝了【1秒钟】.秒针转动【一圈】则表示时间流逝了【1分钟】。

2.时间可以通过对【太阳运动周期的观察】和【投射形成的影子】来测量.一些【有规律运动的装置】也曾被用来计量时间。

3.在远古时代.人类用天上的【太阳】来计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昼夜交替】自然而然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天】。我们古时把一天【一昼夜】分成【十二】个时辰.每一个时辰为现在【两小时】.古埃及根据一年内【36】个星座在天空的横穿情况将一天划分为【24】个小时.白天【12】个.晚上【12】个。

4.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和【长短】会慢慢地发生变化。【日晷】和【圭表】就是根据这种原理制成的【计时器】。

5.通过一定的装置.流水能够用来【计时】.因为【滴漏】能够保持水在一定的时间内以【稳定的速度】往下流.人类根据这一特点制作【水钟】用来计时.为使水鈡计时更加准确.我们可以控制滴漏速度。

6.古代的水钟有【受水型】水鈡和【泄水型】水鈡。影响水钟计时准确的因素和【盛水容器的形状是否规则】.【滴水的速度是否均匀】有关。

7.虽然像【日晷】.【水钟】以及【燃油钟】.【沙漏】等一些简易的时钟.已经可以让我们知道大概的时间.但是人们总希望有更精确的时钟。【摆钟】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时钟的【精确度】。

8.同一个单摆每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是相同的。根据【单摆的等时性】.人们制成了【摆钟】.使时间的计量误差更小.影响单摆摆动快慢因素是摆绳长短.【伽利略】证实了这一点。。

9.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与【摆锤重量】和【摆幅大小】无关。

10.伽利略第一个发现了摆的等时性.惠更斯造出了摆鈡。

11.同一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

12.摆绳的长度不等于摆线的长度.【摆长】是指从(支架)到【摆锤重心】的距离。

13.【机械摆钟】是【摆锤】与【齿轮操纵器】联合工作的。

14.借助自然界有规律运动的事物或现象.我们可以估计时间。

15.古代的人常用光影来计时。

16.随着时间不断变化.物体影子的长短变化是上午:由长变短;下午:由

短变长.方向变化是由西向东移动。

17.水钟计时的原理是:容器内的水面随水的流出而下降.从而测出过去了

多少时间。

二.下面是经历一个科学探究的过程.按步骤将下面的各个环节排序。

1.检验成果

2.寻找原因

3.制定计划

4.改进成果

5.实施方案

6.思考方案

6→3→5→1→2→4

三.判断

1.我们可以控制摆长.使摆动次数达到需要的次数。【√】

2.摆鈡一分钟摆动30次。【√】

3.摆长为20厘米的摆比摆长为30厘米的摆.摆动得快。【√】

4.滴漏实验中.前10毫升水和最后10毫升水滴的速度一样。【√】

四.选择

1.现代社会计时工具有很多.但计时精确度最高的计时工具是【A】。

A.电子钟

B.石英鈡

C.机械鈡

2.有一个摆鈡每天都要走慢几秒钟.要调整它应该【C】。

A.每天拨动指针

B.增大摆长

C.减小摆长

五.简答

1.摆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摆的快慢与摆绳的长度有关。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

越快。

2.机械摆种隔一段时间就会停下来.这是为什么?

答:是出于空气阻力的作用使摆的摆动幅度越来越少.最终会停下来。

3.如果没有钟表.你有多少办法知道时间?

答:如果没有钟表.我有以下方法知道时间:1.看太阳和影子;2.烧香记时;3.植

物开花的时间【花钟】;4.上下课的规律;5.水钟;6.沙漏;7.滴漏等。

4.你会用哪些方法来说明时间过了一个小时?

答:我会用以下方法知道时间过了一个小时:1.两个课间加一节课是一个小时;

2.从上午自习到下午第一节课的时间是一个小时;

3.写一篇500字的作文;

4.

看完一集电视剧等。

5.根据自身的感觉来计量时间.准确吗?怎样能比较准确地计量时间?【P51】

答:不太准确;比较准确地计量时间的方法是用手表或钟表。

6.影响水钟计时准确性的因素有哪些?【P57】

答:影响水钟计时准确性的因素有盛水容器的形状.滴水的快慢.水位的高低等。7.取两根长度分别为20厘米.30厘米粗细相同的木条做成两个摆.绳子的长度相同.摆动的快慢会一样吗?【P62】

答:不一样。短摆锤的摆摆动的速度快。

【摆长不等于摆绳的长度.真正的摆长是支架到摆锤重心的距离】

2.“摆的快慢与摆锤的质量有关吗”的研究计划。

研究的问题:摆的快慢与摆锤的质量有关吗?

研究需要的材料:两个质量不同的摆.两根长度相同的绳子.铁架台。

研究的步骤:①将两个摆分别用两根长度相同的绳子固定在铁架台上;

②观察并记下摆在1分钟内的摆动次数。我的结论:摆的快慢与摆锤的质量无关。

3.“摆的快慢与绳长有关吗”的研究计划。

研究的问题:摆的快慢与绳长有关吗?研究需要的材料:一个摆.三根长度不同的

绳子.铁架台。

研究的步骤:①分三次分别用三根绳子将摆固定在铁架台上;

②观察并记下摆在1分钟内的摆动次数。

我的结论:摆的快慢与绳长有关.绳子越长.摆的速度越慢。

4.我能设计一个一分种计时器。

①将两个塑料瓶分别剪开【一个取上半部.一个取下半部】;②将瓶盖上钻一小孔;

③将两个塑料瓶组装起来.标上刻度。【见课本56页】

5.日晷测时:

①在阳光下将日晷底板平放.按指南针指示的方向调整好方向.

②看底盘上的水平尺调整底盘的平衡.

③将日晷晷面与立柱的夹角按当地的纬度固定.

④观察晷针指示的时间点为几点几分.即为当时的时间。

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

一.填空

1.【昼夜交替现象】有多种可能的解释。【昼夜交替现象】与【地球】和

【太阳】的相对圆周运动有关。

2.【“日心说”】和【“地心说”】中有关地球及其运动的观点都可以解释【昼夜交替现象】。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日心说”】其主要观点是【1.

地球是球形;2.地球是在运动.并且24小时自转一周;3.太阳是不动的.而且处

于宇宙的中心。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地心说”】其主要观点是【1.地

球是球体;2.地球处于宇宙中心而且静止不动;

3.摆具有【保持摆动方向不变】的特点。

4.【傅科摆】是历史上证明地球自转的关键性证据。

5.【天体的东升西落】是因【地球自转】而发生的现象。地球自转的方向与天

体的东升西落【相反】.即【逆时针】或【自西向东】。

6.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绕着太阳转动.称为地球的【公转】。地球的自转方向】

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东边早】西边晚。

7.人们以【地球经线】为标准.将地球分为【24个时区】。将通过【英国伦敦

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定为【0度经线】。从0度经线向东180度属东经.

向西180度属西经。经线每隔【15度】为【一个时区】.相邻两个时区的时间

就相差【1小时】。

8.天空中星星围绕【北极星】【顺时针】旋转.北极星相对“不动”.是【地球

自转】产生的现象。从【北极星】在天空中的位置可推测出【地轴是倾斜的】。

9.在围绕某一物体【公转】时.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会观察到远近不同的

物体存在【视觉位置差异】─这种现象就是【恒星的周年视差】.它证明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公转的周期是【一年】。

10.【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有关。阳光的直射和斜

射造成了地球上不同地区【气温】的不同.南北两半球的季节正好相反。

11.【极昼和极夜现象】与【地球公转】.【自转】和【地轴倾斜】有关。

12.【地轴倾斜角度的大小】可以影响【极昼极夜】发生的地区范围。

13.地球自转周期为【24小时】.地球围绕【地轴】自转.地轴是【倾斜】的。

14.【恒星周年视差】是历史上证明地球公转的关键性证据。公转过程中.地轴

倾斜方向保持不变.因此形成了【四季】和【极昼极夜现象】

15.地球在自传的同时还绕着太阳转动.称为地球的公转。

16..最先证明地球在自传的天文学家是傅科。

17.最初观察到恒星周年视差的科学家是贝塞尔。

18.太阳的东升西落.地球的昼夜交替.是因为地球的自转。古人观测到不同季节

影子有长短变化.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地球的公转。

19.天空中星星围绕【北极星】【顺时针】旋转.北极星相对“不动”.是【地球

自转】产生的现象。从【北极星】在天空中的位置可推测出【地轴是倾斜的】。

20.公转就是地球围绕着【太阳】转动;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

是【一年】。

21.地球确实在【自转和公转】.证据不仅有来自【人造地球卫星】的观测.还有来自【观察或实验】的多种现象。

22.地球自转的方向是逆时针(自西向东).周期为【24小时】.地球围绕【地轴】自转.地轴是【倾斜】的。

23.与地球自转相关联的现象有:【昼夜现象】.【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看上去【北极星不动】等。

二.填表题

1.地球自转的特点

是否围绕地轴自转地 地轴是否倾斜

地地轴倾斜方向是否是 是 不变

2.地球及其运动的特点

地球的形状 自转的证据 自转方向 自转周期

球形 傅科摆 自西向东 一天

3.根据地球的运动完成下表。

地球的运动

地地球的运动主要有两种形自转 公转

对 地球两种运动形式的描:【方向.方式.方向.周期.特点绕地轴转动 方 方向:自西向东 周期:24小时一周地 地轴倾斜

绕 绕太阳转动 方 方向:自西向东 周 周期:一年 地轴倾斜方向不变.角度大小判断地球运动的依据 傅 傅科摆 天体东升西落卫 卫星观测 恒 恒星周年视差

星 星座季节交替

卫 卫星观测

地球运动产生的自然现象昼 昼夜 四 四季.极昼极夜

三.简答题

1.有哪些事实说明地球在公转?

答:以下两个事实能说明地球在公转:【1】天空中星座的位置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由东向西移动;【2】恒星的周年视差。

2.极昼和极夜现象是如何形成的?

答:地球的两极附近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是地球沿着倾斜地轴自转所造成的。地球自转时地轴与垂线成一个23.5度的倾角.地球在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有6个月时间南极和北极其中一极总是朝向太阳.另一极总是背向太阳。朝着太阳的一极半年内全是白天.没有黑夜.形成极昼.另一极则全是黑夜没有白天.形成极夜。

3.对于北极星的“不动”.你是怎样解释的?

答:地球在围绕着一个假想的轴在转动.称着地轴.北极星就处在地轴的延长线上。地球在自转或公转时.地轴始终倾斜着指向北极星.所以就产生了北极星“不动”的现象。

4.在我国.一年中白天最长和最短的分别是哪一天?

答:在我国.夏至这一天.太阳正好直射北回归线.这一天是我国一年中白天最长的一天.冬至这一天.太阳正好直射南回归线.这一下是我国一年中白天最短的一天。

5.请根据《为什么一年有四季》一课的研究.说明国季的成因。

答:地球在公转的过程中.由于地轴的倾斜.导致阳光有规律地直射或斜射某一地区.因此.气温有规律地变化.所以形成了四季。

6.用学过的知识解释.我们在地球上看到太阳东升西落.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

答:我们在地球上看到太阳东升西落这一现象说明了【1】.地球在自转。【2】.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

7.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观点和学说主要有哪些?

答:地心说: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观点:①地球是球体;②地球处于宇宙中心静止不动;③所有的日月星辰都绕着地球旋转。

日心说: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观点:①地球是球形的;②地球是运动的.每24小时自转一周;③太阳是不动的.地球围着太阳转。

8.四季是怎样形成的?

答:地球在公转过程中.由于地轴的倾斜.导致阳光有规律地直射或斜射某一地区.因此气温也有规律地变化.形成四季。

10.对于北极星“不动”.该怎样解释?

答:地球是围绕着一个假想的轴在转动.称作地轴。北极星就处在地轴的延长线上。地球转动时.地轴始终倾斜着指向北极星.这就是北极星“不动”的秘密。

11.为什么地球仪都要做成倾斜的样子?

答:地球是围绕着一个假想的轴在转动.称作地轴。北极星就处在地轴的延长线上。地球转动时.地轴始终倾斜着指向北极星.这就是北极星“不动”的秘密。因此.地球仪也都做成倾斜的样子。

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第一单元沉和浮 一、填空 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不同的物体在水中(沉浮)不同,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重量)和(体积)都有关。 3、(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重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它可以用改变自身的重量改变沉浮。 4、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6、把小船和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浮力)。 7、(上浮物体)和(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8、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

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9、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下沉);浮力(等于)重力, 物体就浮在水面上。 10、当液体中溶解了(足够量)的其它物质时,如盐、糖、味精等,有可能会使马铃薯浮起。死海淹不死人就是因为海水里溶解了大量的(盐)。(不同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 11、比(同体积)的水(重)的物体,在水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水(轻)的物体,在水中(上浮);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 12、一块木头重N,小明用了3N的力把木头压入了水中,这时木头受到的浮力是8N。 13、橡皮、小石块、木块、泡沫、回形针等物体,在水中沉的物体有橡皮、小石块、回形针,在水中浮的物体有木块、泡沫。 14、科学和技术紧密相连,它们为人类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1、一个物体重0g,用弹簧秤测出它受到的浮力是60g,这个物体会上浮。一个物体重100g,用弹簧秤测出它受到的浮力是80g,这个物体会下沉。 16、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它们的材料和液体的性质有关。 17、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 18、测量比较液体密度的仪器叫比重计。

五年级下科学练习册答案

教科版五年级下练习册答案 第一单元沉与浮 第一节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答案整理:庞勇、黄瀚、苏秀芳、姚煜 一填空题 1. 泡沫块、游泳圈、塑料玩具; 石头、砖头、鸡蛋(本题无标准答案,合理即可) 2. 物体不沉入水底 二判断题 1. x 2. V 3. x 第二节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一判断题 1. V 2. (本题出题不严密,若添加“同种材料做的实心物体” 这个条件,应为正确,若是空心或者不同材料的物体,应为错误) 3. x 二选择题 1. B 2. A 第三节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选择题 1. C 2. B 3. C

第四节造一艘小船简答题:

1. 因为浸入水中的体积增大, 所以更容易浮起来 ; 2. 增加轮船浸入水 第五节 浮力 2. 乙 第六节 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浮力吗 2. x 3. x 4. V 2. C 第七节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2. x 3. V 4. x 5. V 第八节 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 2. x 2. C 单元练习 3. 物体排开的水量(浸入水中的体积) 4. 相反;相等 中的体积 1. 浮力 判断题 1. V 选择题 1. B 判断题 1. V 判断题 1. V 选择题 1. A 一填空题 1. 浮力 2. 重量 ;体积 ;浓度(或密度)

二判断题 1. x 2. x 三选择题 1. B 2. B 3. A 4. B 四简单题 1. 往水里放入盐; 2. 改变橡皮泥的形状,增大其排开的水量; 3. …… (此题没有标准答案,只有是否合理的答案,主要是从:1改变物体 的形状,增大排水量;2加入物质增大溶液的密度两个方面来思考) 第二单元热 1热起来 一、填空题 我们的身体可以产生热但是衣服不能产生—,不过衣服可以防止我们身体产生的 世散失。 二、简答题 自然界有哪些产生热的方式请至少写出三种。答:1、摩擦起热2、太阳辐射热3、矿物燃烧 Page 23 2给冷水加热 探究接力棒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 第一单元沉和浮 一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只要物体不沉入水底,就说明这个物体是 浮的。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没有关系,沉浮状况不改变。如:一 块完整的橡皮放在水中是沉的,切四分之一放入水中还是沉的。一个苹果是浮的,切二分之一还是浮的。一个回形针是沉的,两个串在一起还是沉的。一块木块是浮的,分成一半还是浮的。 二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1、对于不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我们在判断在水中的沉浮时,往往采取改变一个因素、控制其它因到 素不变的的方法来研究。对于不同种材料制成的物体,大小相同判断轻重,轻的容易浮重的容易沉。 轻重相同看大小,大的容易浮小的容易沉。(体积大、重量小的物体容易浮;体积小、重量大的物体容易沉。) 2、小瓶子和潜水艇都是在体积不变下通过加减水改变轻重来实现沉浮的。 3、潜水艇既能在水面上航行,又能在水下航行。潜艇有一个很大的压载舱。打开进水管道,往压载舱 里装满海水,潜艇会下潜,打开进气管道,用压缩空气把压载舱里的海水挤出舱外,潜艇就开始上浮。 4、潜水艇是通过改变(自身的重量)来控制沉浮的,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 三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1、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 2、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3、一块橡皮泥放入水中是沉的,你有办法让它浮起来吗? (做成空心)、(做成船形)、(做成碗形)、(做成花瓶形)等。 4、相同重量的橡皮泥,做成不同形状后,(排开的水量)越大,就越容易(浮)。 5、为什么铁块在水中是沉的,而钢铁造的大轮船却能浮在水面上? 答:因为把钢铁做成轮船的形状,会大大增加轮船排开的水的体积。 6、总结:各种形状的实心橡皮泥在水中是沉的,要让橡皮泥浮起来,可以在大小不变下改变重量,如 挖空成船或碗形。重量不变的下改变大小,如做成空心的各种形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和它所排开的水量有关。排开的水量指物体在水中排开的水的体积,也指物体与水相接触的体积。全部沉入水里的物体排开的水量就是物体自己的体积,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排开的水量指物体在水下面部分的体积。铁制的大轮船能浮在水面上,因为它排开的水量特别的大。 四造一艘小船 1、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2、要用橡皮泥造一只装载量比较大的船,一是重量不变的前提下造得尽量大,使船排开的水量大,二 是做些船舱,放物品时使船身保持平稳。 五浮力 1、把泡沫塑料块等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 的(浮力)。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2、放在水面上的物体,都会受到水的(浮力),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下沉的物体在水 中也受到(浮力)的作用,沉在水底的物体,浮力小于重力。浮力和重力的方向(相反),浮力向(上),重力向(下)。 3、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 (下沉);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 4、测量泡沫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用测力计拉住绳子通过底部滑轮让泡沫沉入水底,浮力=拉力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期末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期末试卷(附答案) 一、填空题:(8分) 1、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物体受到的重力时就上浮,()时就下沉,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重力。 2、在阳光下,把一根木棒竖直插在地面上,随着时间的的变化,影子的()、()都会慢慢地发生变化。 3、地球转动时,地轴始终倾斜着指向()。 4.潜水艇是用改变自身的()来改变沉浮的。 5、()是历史上证明地球自转的关键性证据。 二、判断题:(7分) 1、让沉在水底的回形针浮起来的方法可以在水中加盐。() 2、人们发现天上的星星每天围绕着北极星顺时针旋转。() 3、烘干能使马铃薯上浮的液体,最后得到的白色粉末肯定是盐。() 4、货船从长江进入大海,船身会上浮一些。() 5、乒乓球凹进去了,放在热水里泡一泡会重新鼓起来,是由于塑料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6、恒星的周年视差,也能够证明地球在不停地自转。() 7、正在上浮的泡沫塑料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 三、选择题:(6分) 1、要使橡皮泥在水中浮起来,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做成空心的 B、削掉一半 C、绑在木块上 2、有摆锤的钟每天都要走快几秒钟,为了使它走得准时,应该( )。 A、每天拨动指针 B、增大摆长 C、减小摆长 3、一个1牛顿的钩码,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当钩码浸入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0、87牛顿,这个钩码受到的浮力是多少牛?() A、1牛 B、0、87牛 C 、0、13牛 4、大小不同的同一种石块,完全浸入水中,哪块石块受到的浮力大?() A、大石块 B、中石块 C、小石块 5、下面的方法中,()的方法会使冰块溶化得更快。 A、用扇子扇 B、用棉花包住冰块 C、用塑料袋包住冰块 6、在“谁先迎来黎明”的模拟实验中,围成一圈的同学代表( ) A、太阳 B、地球 C、地球自转轨道 四、问答题:(4分)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全部教案

教科版修订版五年级下册教材目录 第一单元沉和浮 1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2 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4 造一艘小船 5浮力 6 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 7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8 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 第二单元热 1热起来了 2给冷水加热 3 液体的热胀冷缩 4 空气的热胀冷缩 5金属热胀冷缩吗 6 热是怎样传递的 7 传热比赛 8 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 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 1 时间在流逝 2 太阳钟 3 用水测量时间 4 我的水钟 5 机械摆钟 6 摆的研究 7 做一个钟摆 8 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 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 1 昼夜交替现象 2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3 证明地球在自转 4 谁先迎来黎明 5 北极星“不动”的秘密 6 地球在公转吗 7 为什么一年有四季 8 极昼和极夜的解释

第一单元沉和浮 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 过程与方法: 1、对物体沉浮做出预测,并用实验验证,做好记录。 2、学会用切分和叠加物体的方法研究沉浮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用实验验证猜想,能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 【教学重点】 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 【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实验:水槽1个,大小相近的砖块、木块和塑料块各一。 小组实验一:水槽1个,物体7种(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实验记录表(教材第2面)。 小组实验二:水槽,萝卜,橡皮(与实验一共用),小刀1把,回形针10枚,木块3块,实验记录表(教材第3面)。 【教材处理】 教材第2面两个地方出现“泡沫塑料块”,在仔细研读教材和教师用书的基础上,我认为应把演示实验中的“泡沫塑料块”改为“塑料块”,把学生实验中的“泡沫塑料块”改为“泡沫块”。 【教学过程】 一、观察物体的沉浮: 1、谈话: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下沉的,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上浮的呢?

五年级下科学答案

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整理与复习 第一单元 一、什么叫机械 1、像剪刀、筷子那样能够帮助人们(降低工作难度)或(省力)的工具装置,都可以称做(机械)。 2、机械可以分成(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两类。 3、复杂机械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简单机械)构成,这些复杂机械通常又叫做(机器)。 4、常见的简单机械有(杠杆)、(斜面)、(轮轴)、(滑轮)。 5、数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知道利用(石斧)、(石锯)、(石镰)、(弓箭)等作为生产和狩猎的工具,利用(独木舟)作为水上交通工具。这些工具的使用含有(简单机械)的原理。 6、举例说明什么叫机械 答:能够帮助人们降低工作难度或省力的工具装置,都可以称做机械。有些机械很简单,如钳子、刀、筷子等,他们属于简单机械;有些机械较复杂,它们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简单机械构成,这些较复杂的机械通常叫机器。 二怎样移动重物 1、杠杆是一种简单的(机械)。在杠杆上用力的点叫做(力点),承受重物的点叫做(重点),起支撑作用的点叫做(支点)。 2、当杠杆的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省力);当杠杆的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当杠杆的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3、在(力)的作用下如果能绕着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就叫(杠杆)。 4、天平是根据(杠杆平衡)的原理工作的。 6、“如果能在宇宙中找到一个支点,我可以把整个地球撬起来。”这句话是(阿基米德)说的(重点)(支点)(力点) 7、杠杆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答:①生活中的费力杠杆有:筷子、镊子、理发剪、赛艇的桨、订书机、钓鱼竿等。②生活中的省力杠杆有:钳子、小推车、羊角锤、开瓶器、指甲刀等。③生活中的等臂杠杆有:天平,它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8、杠杆有什么作用举例说明它主要分为哪几类 答:使用杠杆有时可以省力,有时可以省距离,有时既不省力也不省距离。杠杆按省力情况可分为:省力杠杆,如钳子、铡刀、压水井杆、撬棍、指甲刀、钉锤等;费力杠杆,如筷子、镊子、钓鱼竿、缝纫机脚踏板、理发剪等;等臂杠杆,如天平。 三、斜坡的启示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概念集锦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概念集萃 沉与浮单元概念 1、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 3、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 轻的物体容易浮;如果重量相同,体积小的容易沉,体积大的容易浮。 4、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5、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物体受到的重力时就上浮,小于重力时就下沉。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 6、橡皮在水中是沉的,把橡皮切成四分之一大小放入水中就是沉的。 7、萝卜在水中是浮的,把萝卜切成四分之一大小放入水中也是浮的。 8、一枚回形针在水中是沉的,把两枚回形针穿在一起放入水中也是沉的。 9、一块泡沫塑料在水中是浮的,把两块泡沫塑料粘在一起放入水中是浮的。 10、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的轻重、大小无关。 11、相同重量的橡皮泥,做成体积较大的形状容易浮在水面上。 12、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 13、改变橡皮泥的形状,可以改变它在水中的沉浮。 14、物体在水中排开的水量越少,受到的浮力越小。排开的水量越多,受到的浮力越大。 15、用一定量的橡皮泥造船,把船造得大些,装载得货物就多。 16、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向上的。 17、当小船漂浮在水面静止时,它受到的浮力等于它受到的重力。 18、浮力的方向与重力的方向相反。 19、物体在水中受到浮力的大小,主要与物体排开的水量有关。 20、漂浮在水面的泡沫,被拉入水中后,泡沫塑料受到的浮力=拉力+重力。 21、将铁块放入水中时,因为铁块重力大于浮力,所以沉在水底。 22、在水中搬石头比在陆地上搬石头要省力。 23、体积相同的铁块和铜块,因为排开的水量相同,所以它们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相同。 24、把大小不同的石块浸没在水中,它们受到的浮力有大小。 25、马铃薯在不同的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是不同的。 26、除了盐水外,其他液体也能使马铃薯浮起来。 27、水里只要溶解了其他物质,马铃薯不一定能浮起来。 28、烘干能使马铃薯上浮的液体,最后得到的白色粉末不一定是盐。 29、钩码在不同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是不一样的。 30、马铃薯比同体积的清水重,所以马铃薯在清水中会沉。 31、马铃薯比同体积的浓盐水轻,所以马铃薯在浓盐水中会浮。 32、如果1立方厘米的某物体的重量为1克,那么它在浓盐水中就会上浮。 33、比重计是一种能够比较每立方厘米液体轻重的仪器。 34、同体积的马铃薯、清水和浓盐水相比,最重的是浓盐水。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全)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全) 第一单元 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 3、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重量和体积)都有关。 4、(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重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5、(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 6、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7、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8、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9、(科学)和(技术)紧密相连,它们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10、把小船和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里,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浮力)。 11、(上浮物体)和(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12、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13、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下沉);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 14、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它们的(材料)和(液体的性质)有关。 15、(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 16、(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这样的液体有很多。 17、(不同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 18、比(同体积)的水(重)的物体,在水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水(轻)的物体,在水中(上浮)。 19、(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 第二单元热 1、有多种方法可以(产生热)。 2、加穿衣服会使人体感觉到热,但(并不是衣服)给人体(增加了热量)。 3、水受热以后(体积会增大),而(重量不变)。 4、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 5、(许多液体)受热以后体积会变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6、物体由冷变热或由热变冷的过程中会发生(体积)的变化,这可以通过我们的(感官)感觉到或通过(一定的装置和实验)被观察到。 7、(气体)受热以后体积会胀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含答案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复习题及答案 卷一 一、我来填:(每格2分,共30分) 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2、我国古代把一昼夜分为12 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 2 个小时。 3、我国采用的统一时间叫北京时间。 4、把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泡沫塑料块有一个__向上_的力,我们把这个力称为__水的浮力________。 5、一般物体在受热时体积___膨胀____,受冷时体积___缩小____,我们把 物体的这种变化叫做____热胀冷缩______。 6、物体的沉与浮与物体的___体积_____、__重量____、___材料___等因素有关。 7、热总是从__较热_______的一端向__较冷_______的一端传递。 二、我来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题1分,共15分) (× )1、时间流逝的速度是有快慢的。 (√)2、货船从长江进入大海,船身会上浮一些。 (×)3、自然界中所有的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4、冬天多穿衣服后身体感觉暖和了,是因为衣服里有很多热。 (√ )5、极地一年中有长长的白天或长长的黑夜现象。 (√ )6、坐在向前行驶的汽车里,会看到两边的树木、房屋在向后移动。 (×)7、世界各地新年的钟声都是同时敲响的。 (×)8、钢铁造的桥通常都架在滚轴上,滚轴的作用是让车开起来更稳一些。 (× )9、物体在水中下沉,是因为物体没有受到水的浮力的作用。 (×)10、乒乓球凹进去了,放在热水里泡一泡会重新鼓起来,是由于塑料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11、午时三刻表示中午11点到下午1点。 √ )12、相同的盐水要比清水重一些。 (√)13、大小、形状相同的物体,重的容易沉,轻的容易浮。 (√)14、铜砝码能漂浮在水银上。 (× )15、冷水变热后,体积会变大,重量也增加了。 三、我来选择:(每题1分,共18分) 1、影响摆快慢的因素是…………………………( B ) A、摆锤的重量 B、摆绳的长度 C、摆动的幅度 2、下面最先迎来黎明的城市是…………………………( B ) A、北京 B、上海 C、乌鲁木齐 3、“傅科摆”可以证明…………………………( A )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地球公转的同时自转 4、以下方法中,改变物体的( C ),不能改变物体沉浮状态。 A、自身的重量 B、体积 C、颜色 5、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指示南北方向的线叫做………………( C ) A、赤道 B、纬线 C、经线 6、古代人们制作的利用太阳来计量时间的仪器是…………………… ( A ) A、日晷 B、浑天仪 C、滴漏 7、保温材料能起到保温作用是因为:( B) A、这些材料能生热 B、这些材料料是热的不良导体 、这些材料完全不传热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第一单元沉和浮 1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2 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4 造一艘小船 5浮力 6 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 7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8 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 第二单元热 1热起来了 2给冷水加热 3 液体的热胀冷缩 4 空气的热胀冷缩 5金属热胀冷缩吗 6 热是怎样传递的 7 传热比赛 8 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 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 1 时间在流逝 2 太阳钟 3 用水测量时间 4 我的水钟 5 机械摆钟 6 摆的研究 7 做一个钟摆 8 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 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 1 昼夜交替现象 2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3 证明地球在自转 4 谁先迎来黎明 5 北极星“不动”的秘密 6 地球在公转吗 7 为什么一年有四季 8 极昼和极夜的解释

第一单元沉和浮 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 过程与方法: 1、对物体沉浮做出预测,并用实验验证,做好记录。 2、学会用切分和叠加物体的方法研究沉浮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用实验验证猜想,能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 【教学重点】 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 【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实验:水槽1个,大小相近的砖块、木块和塑料块各一。 小组实验一:水槽1个,物体7种(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实验记录表(教材第2面)。 小组实验二:水槽,萝卜,橡皮(与实验一共用),小刀1把,回形针10枚,木块3块,实验记录表(教材第3面)。 【教材处理】 教材第2面两个地方出现“泡沫塑料块”,在仔细研读教材和教师用书的基础上,我认为应把演示实验中的“泡沫塑料块”改为“塑料块”,把学生实验中的“泡沫塑料块”改为“泡沫块”。 【教学过程】 一、观察物体的沉浮: 1、谈话: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下沉的,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上浮的呢? (预设:在自由发表的前提下,及时抓住学生的错误概念或不完整表述,引发认知冲突,激发探究沉浮的兴趣。) 2、把砖块和木块分别轻轻放入水里,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 操作过程:把水槽放在展示台上。出示砖块,轻轻从水面放入水中,观察它的下沉过程,板书:沉。再出示木块,同样轻轻从水面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沉浮情况,板书:浮。 (活动要点:规定放物体的操作要求,确定判断沉浮的标准。) 3、把塑料块轻轻放入水里,观察它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操作过程:先猜测塑料块的沉浮。再根据操作要求轻轻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沉浮情况,板书:浮。 (说明:若选择的是高密度的塑料块,可能会出现塑料块的大部分浸入水中,可指出只要物体的一部分露出水面,就说明是浮的。限于学生的认知能力,暂时回避“悬浮”概念。) 二、观察更多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1、教师从小袋子取出7种物体,分别是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 2、以小石块为例,讨论完成教材第2面表格的前面2行“预测”、“理由”的填写,并建议沉浮可用往上或往下的箭头符号来表示。 3、学生独立完成其他物体的“预测”、“理由”这2行表格的填写。 4、小组领实验器材,分工合作,进行实验观察,完成实验记录表。

五年级下册科学基训答案

填一填 1. 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直肠、肛门,呼吸、排汗、大小便。 2.蓝 3.唾液腺,淀粉,麦芽糖。 4.消化,小肠 5.不挑食,定时定量,吃饭时不要看书、看电视,不是腐烂变质的食物,饭前便后要洗手,饭后不要剧烈运动。 生活中的科学: 一靠牙齿的咀嚼和胃的蠕动,将食物粉碎;二靠唾液、胃液、肠液、胆汁、胰液等消化液的帮助,把食物变成可以被吸收的成分。 2.我们的呼吸 填一填 1. 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2.氧气、二氧化碳。 3.不吸烟、注意环境卫生、冬天戴口罩、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3.心脏和血管 填一填 1. 左,倒置的梨,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 2. 动脉血管、静脉血管和毛细血管。 3.收缩,舒张,动脉血管,静脉血管,心脏。 4.60——100 5.略 小法官 1错 2.错 3.错 4.对 生活中的科学 科学饮食、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心脏的功能;不吸烟、不饮酒。 4.脑与神经 我的收获: 1. 脑、脊髓、神经。 2. 感觉、听觉、运动、视觉。 3.神经。 4.科学 单元活动一 一、我的收获 1. 填一填。 (1)分解、呼吸、排汗、大小便 (2)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3)动脉血管、静脉血管、毛细血管、静脉血管、动脉血管、毛细血管 (4)养料、氧气、二氧化碳、呼吸、排泄 (5)氧气、二氧化碳 2. 选一选。

(1)B(2)C(3)A(4)C(5)A(6)C(7)C(8)C 3. 小法官。 (1)对(2)错(3)对(4)对(5)错(6)对 二、生活中的科学 1. 答:不好,这样做影响消化。 2. 答:不好,这样影响呼吸。 3. 答:因为大脑过度疲劳。应该适当休息,科学用脑。 第二单元我们怎么看到物体 5.凸透镜 我的收获: 1. 填一填。 (1)镜片、镜框、镜柄(2)边缘薄、中间厚(3)放大、聚光、成像(4)放大 2. 小法官。 (1)对(2)对(3)错(4)对 6.照相机和眼睛 我的收获 (1)眼球、瞳孔、晶状体、视神经、视网膜 (2)光圈、镜头 (3)瞳孔、晶状体、视网膜 七保护眼睛 我的收获:1沙眼,近视眼,白内障2.保护眼睛的方法:做眼睛保健操。不在抖动的车上看书也,不在强光,弱光下看书。不躺着看书,有强光要戴防护罩。3:肌肉,变大,近处。4,近视眼,老花眼,沙眼。5,晶状体 生活中的科学: 1做眼睛保健操。不在抖动的车上看书也,不在强光,弱光下看书。不躺着看书,有强光要戴防护罩。 2,近视眼是怎样形成的?长期看近处的物体,晶状体的凸度变大,牵引晶状体的肌肉总是处在紧张状态,失去调节能力,,看远处的物体就会模糊,这就是近视。 八,潜望镜的秘密 我的收获:1反射,光的传播方向2.两面,倾斜的 9.神奇的眼睛 我的收获:1显微镜2左眼3显微镜,电子胃镜,B超机4,生命探测仪 单元活动 一1瞳孔,晶状体,视网膜,视神经2凸透镜,底片实物 3 牵引晶状体的肌肉 二,1 √ 2 × 3 √ 4 × 5 × 6 × 四,1生命探测仪,CT扫描仪,电子胃镜,B超机,显微镜 2,照相机距离爸爸近一些,照的像就大一些。 3因为玻璃杯是圆柱形的,中间凸起,起到了凸透镜的放大作用,所以字变大了。 4、显微镜可以放大看见极小的微生物。照相机的凸透镜可以使物体成像。 五年级 第三单元生物的生长与繁殖 10、种子发芽了

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第一单元沉和浮 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 过程与方法: 1、对物体沉浮做出预测,并用实验验证,做好记录。 2、学会用切分和叠加物体的方法研究沉浮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用实验验证猜想,能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 【教学重点】 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 【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实验:水槽1个,大小相近的砖块、木块和塑料块各一。 小组实验一:水槽1个,物体7种(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实验记录表(教材第2面)。 小组实验二:水槽,萝卜,橡皮(与实验一共用),小刀1把,回形针10枚,木块3块,实验记录表(教材第3面)。 【教材处理】 教材第2面两个地方出现“泡沫塑料块”,在仔细研读教材和教师用书的基础上,我认为应把演示实验中的“泡沫塑料块”改为“塑料块”,把学生实验中的“泡沫塑料块”改为“泡沫块”。 【教学过程】 一、观察物体的沉浮: 1、谈话: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下沉的,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上浮的呢? (预设:在自由发表的前提下,及时抓住学生的错误概念或不完整表述,引发认知冲突,激发探究沉浮的兴趣。)

2、把砖块和木块分别轻轻放入水里,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 操作过程:把水槽放在展示台上。出示砖块,轻轻从水面放入水中,观察它的下沉过程,板书:沉。再出示木块,同样轻轻从水面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沉浮情况,板书:浮。 (活动要点:规定放物体的操作要求,确定判断沉浮的标准。) 3、把塑料块轻轻放入水里,观察它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操作过程:先猜测塑料块的沉浮。再根据操作要求轻轻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沉浮情况,板书:浮。 (说明:若选择的是高密度的塑料块,可能会出现塑料块的大部分浸入水中,可指出只要物体的一部分露出水面,就说明是浮的。限于学生的认知能力,暂时回避“悬浮”概念。) 二、观察更多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1、教师从小袋子取出7种物体,分别是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 2、以小石块为例,讨论完成教材第2面表格的前面2行“预测”、“理由”的填写,并建议沉浮可用往上或往下的箭头符号来表示。 3、学生独立完成其他物体的“预测”、“理由”这2行表格的填写。 4、小组领实验器材,分工合作,进行实验观察,完成实验记录表。 5、组织交流: 把我们的预测与实验结果相比较,预测正确的有哪些,预测不正确的有哪些? 整理自己的预测理由,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呢?(随机罗列各因素,如体积大小、轻重、形状、材料、是否空心等,以备后面活动中进行探究。)(说明:本活动按“教师出示材料样本—学生预测和思考沉浮理由—小组实验观察”的顺序进行,因为观察前的预测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环节,更是调动学生思维的必然条件。而且选择的7种物体是一组有结构的材料,既有容易判断沉浮的,也有难以直接判断沉浮的,比如胡萝卜、蜡烛头等,这样的设计都体现了用材料有效调控教学的目的。) 6、还可以按教材第2面的卡通人物对白,试试其他身边的小物体的沉浮,对影响沉浮的因素作进一步的思考。 三、观察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1、小组整理实验材料,留下水槽、萝卜、橡皮,装好另外几种物体放置一边,教师出示小刀,演示切分方法(说明:排除无关材料的干扰,用新材料新活动再次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并对小刀的安全使用作必要的说明,为避免划破桌面,建议垫一块小木板或硬纸板),引导思考: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全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全) 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 3、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重量和体积)都有关。 4、(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重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5、(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 6、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7、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8、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9、(科学)和(技术)紧密相连,它们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10、把小船和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里,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浮力)。 11、(上浮物体)和(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12、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13、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下沉);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 14、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它们的(材料)和(液体的性质)有关。 15、(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 16、(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这样的液体有很多。 17、(不同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 18、比(同体积)的水(重)的物体,在水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水(轻)的物体,在水中(上浮)。 19、(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 第二单元热 1、有多种方法可以(产生热)。 2、加穿衣服会使人体感觉到热,但(并不是衣服)给人体(增加了热量)。 3、水受热以后(体积会增大),而(重量不变)。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科学作业本答案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作业本参考答案 沉和浮单元 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活动记录 2、填表略 我的发现: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把它们的体积变小,它们的沉浮状况不会改变。课堂练习 判断题:(1)×(2)× 2、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活动记录 填表 判断题:(1)√(2)×(3)√ 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活动记录略 我的发现:改变橡皮泥排开的水量,橡皮泥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课堂练习 判断题:(1)√(2)√(3)√(4)×(5)× 4、造一艘小船 活动记录略 课堂练习 选择题:(1)B(2)A

5、浮力 活动记录略 1、我的发现:泡沫塑料块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2、我的发现:泡沫塑料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主要与(它浸入水中的体积)有关。(也可填:排开的水量) 课堂练习 选择题:(1)A(2)B(3)B(4)A 6、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 活动记录略 1、我的发现:下沉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2、我的发现:大小不同的物体完全浸入水中,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课堂练习 1、判断题:(1)×(2)√(3)√(4)√(5)× 2、选择题:(1)BA(2)A(3)B(4)A 7、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活动记录略 我的发现:在水中加入一定数量的盐能让马铃薯浮起来。 课堂练习 判断题:(1)×(补充说明此题不严谨,没有说明是否同一个马铃薯,也没有说明马铃薯的沉浮状态,故不能排除浮力相同的可能。)(2)×(3)×(4)×(5)× 8、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 活动记录略 课堂练习 1、判断题:(1)×(补充说明此题不严谨,没有说明钩码的沉浮状态)(2)√(3)√(4)√(此题来自书本20面原话,但严格来说,比重计不是比较液体轻重,而是比较液体密度,书本表达不严谨。) 2、选择题:(1)C(2)B(3)A(4)B 单元练习 1、判断题:(1)×(2)√(3)×(4)√(5)√(6)√(7)×(8)× 2、选择题:(1)A(2)B(3)C(4)A 3、填:(1)浮(2)浮(3)沉 (2)马铃薯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排开的水量有关,排开的水量越多浮力越大,排开的水量越少浮力越小。 (3)方法一加一定数量的盐,方法二加一定数量的糖,方法三加一定数量的味精,方法四加一定数量的尿素。 热单元

科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大全

科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大全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 第一单元沉和浮 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 3、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重量和体积)都有关。 4、(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重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5、(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 6、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7、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8、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9、(科学)和(技术)紧密相连.它们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10、把小船和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里.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浮力)。 11、(上浮物体)和(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12、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13、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下沉);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 14、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它们的(材料)和(液体的性质)有关。 15、(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这样的液体有很多。

16、当液体中溶解了(足够量)的其它物质时.如盐、糖、味精等.有可能会使马铃薯浮起来。死海淹不死人就是因为海 水里溶解了大量的(盐)。 17、(不同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 18、比(同体积)的水(重)的物体.在水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水(轻)的物体.在水中(上浮)。 19、(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第二单元热 1、有多种方法可以(产生热)。我们可以通过运动、多穿衣服、吃热的食物、靠近热源等方法来保暖。 2、加穿衣服会使人体感觉到热.但(并不是衣服)给人体(增加了热量)。 3、水受热以后(体积会增大).而(重量不变)。 4、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 5、(许多液体)受热以后体积会变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6、物体由冷变热或由热变冷的过程中会发生(体积)的变化.这可以通过我们的(感官)感觉到或通过(一定的装置和实验)被观察到。 7、(气体)受热以后体积会胀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10、有些固体和液体在一定条件下是(热缩冷胀)的.例如(锑)和(铋)这两种金属就是热缩冷胀的。 11、热是一种(能量)的形式.热能够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 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 12、热传递主要通过(热传导)、(对流)和(热辐射)三种方式来实现。 13、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叫(热传导)。 14、(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导热性能)是不一样的。像(金属)这样(导热性能好)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而像(塑料、木头)这样(导热性能差)的物体称为(热的不良导体)。热的不良导体.导热(慢).散热(慢).可以(减慢)物体热量的散失。热 的良导体.导热(快).散热(快)。铁是热的(良导体).空气是一种热的(不良导体)。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 共65页)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共65页) 第一单元沉和浮 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 过程与方法: 1、对物体沉浮做出预测,并用实验验证,做好记录。 2、学会用切分和叠加物体的方法研究沉浮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用实验验证猜想,能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 【教学重点】 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 【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实验:水槽1个,大小相近的砖块、木块和塑料块各一。 小组实验一:水槽1个,物体7种(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实验记录表(教材第2面)。 小组实验二:水槽,萝卜,橡皮(与实验一共用),小刀1把,回形针10枚,木块3块,实验记录表(教材第3面)。 【教材处理】 教材第2面两个地方出现“泡沫塑料块”,在仔细研读教材和教师用书的基础上,我认为应把演示实验中的“泡沫塑料块”改为“塑料块”,把学生实验中的“泡沫塑料块”改为“泡沫块”。 【教学过程】 一、观察物体的沉浮:

1、谈话: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下沉的,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上浮的呢? (预设:在自由发表的前提下,及时抓住学生的错误概念或不完整表述,引发认知冲突,激发探究沉浮的兴趣。) 2、把砖块和木块分别轻轻放入水里,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 操作过程:把水槽放在展示台上。出示砖块,轻轻从水面放入水中,观察它的下沉过程,板书:沉。再出示木块,同样轻轻从水面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沉浮情况,板书:浮。 (活动要点:规定放物体的操作要求,确定判断沉浮的标准。) 3、把塑料块轻轻放入水里,观察它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操作过程:先猜测塑料块的沉浮。再根据操作要求轻轻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沉浮情况,板书:浮。 (说明:若选择的是高密度的塑料块,可能会出现塑料块的大部分浸入水中,可指出只要物体的一部分露出水面,就说明是浮的。限于学生的认知能力,暂时回避“悬浮”概念。) 二、观察更多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1、教师从小袋子取出7种物体,分别是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 2、以小石块为例,讨论完成教材第2面表格的前面2行“预测”、“理由”的填写,并建议沉浮可用往上或往下的箭头符号来表示。 3、学生独立完成其他物体的“预测”、“理由”这2行表格的填写。 4、小组领实验器材,分工合作,进行实验观察,完成实验记录表。 5、组织交流: 把我们的预测与实验结果相比较,预测正确的有哪些,预测不正确的有哪些? 整理自己的预测理由,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呢?(随机罗列各因素,如体积大小、轻重、形状、材料、是否空心等,以备后面活动中进行探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