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15汉字入门 刘克雄教授主讲 (第十五集)

15汉字入门 刘克雄教授主讲 (第十五集)

15汉字入门  刘克雄教授主讲  (第十五集)
15汉字入门  刘克雄教授主讲  (第十五集)

漢字入門劉克雄教授主講(第十五集)2015/8/11香港佛陀教育協會檔名:56-181-0015

教授:樹師就幫讀一遍:

學生讀誦:虍ㄏㄨ。(甲骨文)(金文)(小篆)虍(楷書)。虍是虎頭的象形。甲文像虎頭和大嘴。小篆是從金文遞變而來。

備註:《說文》:「虎文也。象形。」

今只作部首字,凡由虍組成的字,多與老虎有關,如:虎、虔、虐等。

教授:這是我們講的省體的象形。昨天我們說到,烏鴉這個「烏」,從「鳥」把眼睛這一點省掉,是省體象形。這個「虍」,現在只當部首,它是由老虎這個虎字減掉底下那一部分,剩下一個虎頭。所以在甲文裡看到,這個虎頭很大一個嘴巴,有點可怕吧。好,接下來翻過來,看「片」這個字。

學生讀誦:片ㄆㄧㄢˋ。(甲骨文)(金文)

(小篆)(隸書)(楷體)。片是將「木」字剖開,右邊一半的象形。

備註:《說文》:「判木也。从半木。」段註:「謂一分為二之木。片判以曡韻為訓。判者,分也。木字之半也。」按:古文字學者有以為是「牀」字之初文,橫看上像牀板,下像足、桄(橫木)之形。(引備一說)

典籍所見:(1)偏。《論語.顏淵》:「片言可以折獄者。」(2)小的,單,薄。《宋史.王若海傳》:「高宗嘗以片紙書若海名。」又如《鄭板橋.詠雪》:「一片二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千片萬片無數片,飛入梅花總不見。」片為部首字,凡由片組成的字,多與木有關,如:牘、版、牗等。

常用詞:片甲不留,片言折獄。

教授:這個「片」字,剛才讀的有鄭板橋的《詠雪》,第一句是「一片二片三四片」。由此可見,這詩很容易作,「一片二片三四片」。希望各位同學也慢慢練習,就像他這樣。等到你練習多了,你就能知道詩是最精煉的語言,是最美的語言。你看他好像是信口出來,「一片二片三四片」,因為鄭板橋他除了畫好,他詩也作得好。所以看起來好像是信口出來,實際上都經過種種的錘鍊。同學們可以日常哪怕你用詩句一句二句來記日記,久而久之慢慢就能成為很美的詩句。再看這個字:

板書:

本來是「木」,當中剖開,「片」。下一個字,「幺」。

學生讀誦:幺ㄧㄠ。(甲骨文)(金文)

(小篆)ㄠ(楷體)。幺指一束細絲,是糸的本字。甲文作,實糸之初文,《說文》幺訓「小也」,是由糸的本義「細絲也」所引申。

備註:(1)排行最末的。如:幺叔、幺妹。(2)指數目一。如電話號碼、打牌或擲色子,稱最小的數目一為幺。

教授:這個字看到甲文、金文,它省略糸下面那一部分。

板書:

「糸」是細絲,一束的細絲,這是漏出來的絮,絲的絮。把底下這部分省略,就是我們現在說的這個「幺」字,所以由「細絲也」引申為有小的意思。這是象形有這種省體象形。以上我們介紹的是象形。假如造字的方法只有象形這一樣,那麼同學們看:

板書:

小桌子,「几」。上面:

板書:

表示什麼?用象形的方法在桌子上放一盆花,這是象形的方法。那待會這盆花移走了,那他在桌子上面換了一樣東西:

板書:

教授:這是什麼?

學生:鯤,北冥鯤。

教授:對了。這是個魚缸,桌子上面有個魚缸,魚缸這條魚同學們都認識牠,名字叫北冥鯤。

板書:

桌子上面,北冥坤又被端走了,換個什麼?簡冊。如果我們的漢字只有象形這個方法來創造文字的話,那你看,那就是不勝其繁。待會這北冥鯤,它又換了一條龍門鯉,又重新再畫一個,所以就繁不勝繁。因此,咱們的祖先真是有智慧,他想出一個辦法:

板書:

畫這條長線,再一條短線,來代表一樣東西在另外一樣東西的上面,上面這個小橫可以代表花瓶、北冥鯤、龍門鯉,還有簡冊種種。這就是我們現在寫的,由它本來是這樣,後來上面這一短橫,可以演變成這樣:

板書:

到了小篆有這樣寫的:

板書:

這個沒有理由,這個沒有道理。到了現在,我們現在寫的:

板書:上

上。一樣東西在另外一樣東西的上面,它是一種抽象的符號,它不是畫的北冥鯤,它也不是畫的桌子。把它倒過來,同學們當然知道:

板書:

這就是「下」。上、下。這種用抽象符號創造出來的文字,我們稱它為指事。它不是實體的東西,可以用線條描繪,一百五十一頁,這裡對指事有個說解。妳讀一遍指事:

學生讀誦:指事。《說文解字序》:「指事者,視而可識,察而見意,上下是也。」所謂指事,就是以符號表示事象的意思。因為事情沒有具體之形可象,只能用抽象符號表示事情的通象,來指明其事。使人看見它可以識得它的事象;觀察它可以發現它的意思。例如「上」,是指一件東西在另一件東西的上面;「下」,是指一件東西在另一件東西的下面,這就是指事。

指事與象形一樣,也分正例與變例,所謂純體指事(即正例),就是不增、不減、不變的單純形體。例如用「一」來表示任何一件事物;用「八」來表示分別;用「亼」表示三合。都是用單純的形體來指示某種事象。變例分三種:

1、增體指事。所謂增體,是在原已成文的形體外,再加上不成文的符號。有所增符號表示某種事情的,如「夾(ㄕㄢˇ)」,从「大」,所增的「」,表示腋下藏著東西。還有一種是以所增的符號指示某個部位,如「亦」,从「大」,所增的「」,指示腋下的部位。前者所增都是物之通象,後者所增都是虛的符號。前者必非名詞,後者必為名詞。

2、變體指事。所謂變體,包括兩種情形:一種是位置的變更,如「人」字,本為純體象形,倒過來成為(ㄏㄨㄚˋ),便是變體指事,表示人起了變化。另一種是筆劃的變更。如「大」本為純體象形,下面的腳交叉起來,成為「交」便是變體指事,表示兩腳相交。

3、省體指事。所謂省體,就是在原已成文的形體內,減省部分筆劃,來表示某種事象。如「口」為純體象形,本已成文,省去上面的一橫,成為「凵」,表示張口,便是省體指事。

教授:好。

板書:

這一橫這個符號,代表數目字的「一」,可以說是一個人,一支花瓶,一張椅子,它是通象,不確指哪一樣。

板書:

用這個符號來表示分開相背的現象,我們現在寫成「八」,有分開、有背的意思。這是一種指事符號,不是確實有一樣事物可以讓你來描畫的,「八」。再看:

板書:

三個線條表示匯集在一起,這也是抽象的符號,沒有具體的事物。

板書:

這是什麼?

學生:大。

教授:大不大?

學生:大。

教授:它已成文,是象形文字。

板書:

加這兩點,是抽象的符號,寫成什麼?

板書:亦

它是用這兩點來指出人腋下的位置,我們現在寫成這個「亦」。這是增體的指事。

變體指事:

板書:

這個()同學都認識,記得嗎?這個樣子,側面,人的側面。

板書:

把它倒過來,由這個字,倒過來表示變化,,它不正常,變化了,這是字。

省體指事:

板書:

把上面這部分省略掉:

板書:

省略筆劃,是一種省體的指事。因此,指事變例有三種:增體,變體,省體。接下來我們看舉例,「一」,讀一遍:

學生讀誦:一ㄧ。(甲骨文)(金文)

(小篆)(隸書)(楷書)。一指數目一。甲文一、二、三、四,皆為累積筆劃,代表數目,四字到了小篆,則變為假借。

備註:段註:「一之形。於六書為指事。」

典籍所見:(1)數之始。《孝經》:「開宗明義章第一。」(2)初次。《左傳.僖公五年》:「一之為甚,其可再乎。」(3)專一。《禮記.禮運》:「欲一以窮之。」(4)皆,全。《荀子.禮論》:「一使足以成文理。」(5)統一。《孟子.梁惠王上》:「不嗜殺人者能一之。」

常用詞:一心一意,一表人才,一帆風順,滄海一粟。

教授:接下來讀「二」、「三」。

學生讀誦:二ㄦˋ。(甲骨文)

(金文)(小篆)(隸書)(楷書)。二指數目二。是積兩個「一」,代表「二」的數目。

備註:《段註》:「兩畫當均長。今人上短下長便是古文上字。」

典籍所見:(1)不專一。《左傳.昭公二十一年》:「其子有二心,故廢之。」(2)改變。《左傳.僖公十五年》:「必報德,有死無二。」(3)並列。《史記.淮陰侯傳》:「此所謂功無二於天下。」

常用詞:一分為二,一清二白,一乾二淨。

學生讀誦:三ㄙㄢ。(甲骨文)(金文)

(小篆)(隸書)(楷書)。三指數目三。是積三個「一」,代表「三」的數目。

備註:《說文》:「數名。」

典籍所見:(1)表示多。《論語.公冶長》:「三思而後行。」(2)反復。《論語.先進》:「南容三復白圭。」

常用詞:約法三章,三顧茅廬。

教授:再接下來讀四。

學生讀誦:四ㄙˋ。(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四指數目四。甲文、金文是積四個「一」,代表

「四」的數目;到了小篆,以積畫過多,不便識寫,因此,四至九數,皆是假借而來。

備註:古文字學者,疑「四」是從「泗」假借而來;「五」是指糾繩器;「六」是從「入」假借而來;「七」是「切」的初文,「八」表示「分別」,「九」是人的肘部。(詳見「五」、「六」、「七」、「八」「九」字下說解。)典籍所見:(1)數名。《論語.子罕》:「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2)多方面。《史記.蘇秦張儀列傳》:「天下四分五裂。」常用詞:文房四寶,四面八方,四通八達。

教授:數目字的:

板書:一

「一」,畫一橫,它不確指某一樣東西。二呢?

板書:

畫兩橫。三:

板書:

三橫。四:

板書:

四橫,代表數目的四。五呢?

板書:

容易認嗎?不好認了。所以三,一、二、三用積數,到第四就假借:

板書:泗

水名的泗,這個「泗」字。第五,同學們看我們這個數目字的「五」。甲文和金文的寫法,古文字學者他們有的認為五是一種糾繩器。什麼是糾繩器?同學們放過風箏嗎?用來纏繩子的。這個「五」像不像?用來纏繩子的糾繩器。樹師,妳把五、六、七、八、九都讀一遍,到十都可以。

學生讀誦:五ㄨˇ。(甲骨文)(金文)

(小篆)(隸書)(楷書)。五指數目五。

備註:古文字學者有以為,甲文五字,疑本義為糾繩器,後被假借為數目的五。

典籍所見:(1)數目五。《尚書.堯典》:「五載一巡守。」(2)隊伍,與「伍」通。《商君書.畫策》:「行間之治,連以五,辨之以章,束之以令。」常用詞:五體投地,五穀豐登。

教授:這是「五」字。因為積畫積到一、二、三、四、五畫就很不容易認了,認起來很不方便。所以就假借糾繩器當作「五」這個數字。第「六」:

學生讀誦:六ㄌㄧㄡˋ(甲骨文)(金

文)(小篆)(隸書)(楷書)。六指數目六。

備註:甲文六,據古文字學者以為,是從甲文「入」字,假借而來。

典籍所見:(1)數名,指數目六。《杜牧.阿房宮賦》:「六王畢,四海一。」

常用詞:五臟六腑,五顏六色。

教授:這個字在甲文、金文,它是當作出入的「入」,就藉這個「入」字來代表數目字的「六」。這跟剛才我們說的一樣,如果完全用積畫,不但麻煩,而且你要認它到底是指的什麼數目,我們要算一、二、三、四、五、六,慢慢去算,很麻煩。再看下面「七」:

學生讀誦:七ㄑㄧ。(甲骨文)(金文)

(小篆)(隸書)(楷書)。七是數目的七字。

備註:古文字學者有以為,甲文、金文七字,是切字的初文。後因七被借為數目名,不得不另造加刀的「切」字,代表本義。(引備一說)

常用詞:北斗七星,七言律詩。

教授:這個字,甲文、金文,你看出一橫,然後當中一豎,代表切開。然後到了小篆,當中那一豎底下起了變化。然後再由它,小篆再變到隸楷,就是我們現在寫的七。這本在古文字裡面是切的意思,它被假借為數目的七。要再用到本義切的時候怎麼辦?它就再加一個刀,表示切。「八」,妳念一遍:

學生讀誦:八ㄅㄚ。(甲骨文)(金文)

(小篆)(隸書)(楷體)。八本義是相背分開,後被借為數目的八。甲文、金文和小篆相同,都是像分別相背的抽象符號。「分別相背」,可以指人,可以指物,可以指一切分別相背的現象。

備註:《說文》:「別也。象分別相背之形。」

典籍所見:(1)數名。《管子.五行》:「地理以八制。」(2)多方面。《晉書.慕容德傳》:「滑臺四通八達,非帝王之居。」

常用詞:四維八德,八仙過海。

教授:剛才我們黑板上寫過這個字,我們說它是一種通象,不專指一樣東西,可以是人,可以是物,這是用抽象的符號代表分別、相背的意思。然後,借它為數目的八。下一個,「九」:

學生讀誦:九ㄐㄧㄡˇ。(甲骨文)(金文)

(小篆)(隸書)(楷書)。九指數目九。

備註:先師林尹先生《文字學概說》:「『九』象徵一種極曲折的線條,引申作數目之極。」按:古文字學者有以為九像肘形,臂節屈曲。既假肘之象形字以為數名之九,遂不得不另制形聲之肘以代之。(引備一說)

典籍所見:(1)表示極多。《釋三九》:「三之所不能盡者,則約之九,以見其極多。」(2)極陽的數。《公羊傳.莊公十九年》:「諸侯壹聘九女。」又《易經》凡陽爻皆稱九。如乾卦初九、九二、九三、九四、九五及上九。

常用詞:三教九流,九九歸一。

教授:這個「九」字,從甲文、金文以及小篆看起來都是非常彎曲的線條,所以林老師他解釋它是一種極曲折的線條,然後引申為數目的九。數目的九代表多的意思,我們形容很高的天上,九重天;形容很深的地下,九泉,九泉之下。代表多。為什麼九會代表多?數目從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到十又回到一,所以九代表數目極多。因此有一篇叫做《釋三九》的,說到三,三就已經代表多,九是代表極多。《釋三九》是誰作的,有同學知道嗎?

板書:汪中。

清代汪中。同學們看後面,「十」。

學生讀誦:十ㄕˊ。(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十是數目十。一是數目的開端,積畫到十,便又轉而回到了一,這是十進位計數法。為了與一字區別,十字的甲文變為豎寫的「丨」,

再變為「」(中間為圓點),再變為「」(中間為短橫),再變為「十」(中間為長橫),最終變為小篆、隸、楷的寫法「十」。

備註:《說文》:「數之具也。」

典籍所見:(1)多。《大學》:「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乎!」(2)完整。《周禮.天官》:「以制其食,十全為上。」

常用詞:十全十美,十拿九穩,聞一知十。

教授:數目從一到九,然後九之後十進位它又回到一,為表示跟前面一的分別,所以它變成豎寫:

板書:

甲文這代表十。在金文裡面,碰到這種長的,豎的線條,它往往當中加點:

板書:

來讓這個豎的長線條感覺到美觀一些。後來中間這一點,它又變成小的橫畫:

板書:

再演變,小的橫畫又加長了:

板書:

這個字我們就很容易認識,現在我們寫的十。同學們看到金文的寫法,就是當中加了點的,長的線條求其美觀。下一個字,剛才我們已經解釋過,現在妳再讀一遍「上」、「下」:

學生讀誦:上ㄕㄤˋ。(甲文)(金文)(小

篆)(隸書)(楷書)。上是上下的上。甲文、金文字,上畫短於下畫,表示一物在另一物的上面,丄為小篆,後又隸變為「上」。

備註:《說文》:「高也。指事也。」

段註:「指事者不泥其物而言其事。丄丅是也。」按:為古文上字,「丄」是小篆的上字。

典籍所見:(1)上升。《易經.需卦》:「雲上於天。」(2)到,就。《陳情表》:「郡縣逼迫,催臣上道。」(3)皇帝。《史記.高帝本紀》:「上問左右,左右爭欲擊之。」(4)尊長。《孝經》:「忠順不失,以事其上。」常用詞:承上啟下,錦上添花。

下ㄒㄧㄚˋ。(甲文)(金文)

(小篆)(隸書)(楷書)。下是上下的下。甲文和金文下字,上畫長於下畫,表示一物在另一物的下面。字形演變同上字。

備註:《說文》:「底也。從反(古文上)為。」段註:「有物在『一』之下也。」

典籍所見:(1)在低處的。《左傳.僖公十五年》:「群臣敢在下風。」(2)下屬。《易經.彖上傳》:「上下交而其志同。」(3)退讓。《論語.顏淵》:「慮以下人。」

常用詞:聞名天下,筆下生花。

教授:同學們看甲文的上與下。

板書:

為什麼這是弧線,也不是規整的弧線,它是不規整的直線,原因都是刀刻不便,在硬的龜甲上刀刻不便,往往會走樣,他不是故意的。看下一個字,「永」。

學生讀誦:永ㄩㄥˇ。(甲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永像河水長流。小篆與甲文、金文略同,都像河水長流有波紋的樣子。

備註:《說文》:「長也。象水巠理之長。《詩》曰:『江之永矣。』」段註:「巠者,水脈。理者,水文。」

典籍所見:(1)恆久、久遠。《論語.堯曰》:「四海困窮,天祿永終。」(2)吟詠;同「詠」。《書經.堯典》:「歌永言。」

常用詞:永志不忘,永垂不朽。

教授:同學們看甲文、金文、小篆,這個「永」字,字形略同,是像河水長流。同學們一定會問,它是象形嗎?還是指事?我們說過指事是通象,而且指事它不是名詞,以詞性來分別,「永」是永遠、長遠的意思。如果是水呢?它是象形還是指事?

學生:象形。

教授:水就是象形。以詞性來分別,水是名詞,象形。這個永是永遠、長遠的意思。把這個永字反過來寫,就是下面一個字,「(派)」。讀一遍:

學生讀誦:(派)ㄆㄞˋ。(甲文)(金文)

(小篆)(隸書)(楷書)。(派)指江河分支的小流。甲文、金文、小篆,像河流斜出有旁枝的樣子。永是長流,反寫為「」,表示與長流相反,小的支流。為流「派」、門「派」的本字,派為假借字,假借字行,而本字廢,典籍多用「派」為「」。

備註:《說文》:「水之衺(ㄒㄧㄝˊ)流別也。」按:古文字學者有以為「」與「永」,甲文、金文同為一字。(引備一說)

典籍所見:(1)江河支流。《文選.王儉.褚淵碑文》:「出江派而風翔,入京師而雷動。」(2)人、事或學術的分支系統。《文選.劉孝標.廣絕交論》:「然則利交同源,派流則異。」

常用詞:門派,流派,派遣。

教授:剛才我們認識「永」字,代表長遠,把它反過來寫是,代表分支,不是主流。接下來看下一個字,「交」。

學生讀誦:交ㄐㄧㄠ。(甲文)(金文)(小

篆)(隸書)(楷書)。交指人兩腳相交。甲文、金文、小篆,像人兩腳相交之形。

備註:《說文》:「交脛也。从大,象交形。」段註:「謂從大而象其交脛之形也。」

典籍所見:(1)縱橫錯雜。《孟子.滕文公上》:「獸蹄鳥跡之道,交於中國。」(2)相接、接觸。《楚辭.九歌.國殤》:「矢交墜兮士爭先。」(3)往來相好。《論語.學而》:「與朋友交,而不信乎?」(4)相會的時候或地方。《左傳.僖公五年》:「其九月、十月之交乎?」

常用詞:交叉,交通,刎頸之交。

教授:這個「交」字,甲文、金文、小篆,同學們看看,哪一個最形象?是不是甲文?大家都同意。它是兩腳相交,這個姿勢恐怕站不久,交。所以交通的「交」原來是跟人兩腳相交、交叉的本意引申的。再看下一個字,「旡」。

學生讀誦:旡ㄐㄧˋ。(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旡指飲食不當,導致不得喘息的樣子。

備註:《說文》:「飲食氣屰(ㄋㄧˋ)不得息曰旡。从反欠。」

旡是部首字,但所從之字都不常用,不再舉例。

教授:這個字,同學們看看甲文,底下是個人字,上面你看它氣好像很不舒暢,這是飲食不當而氣逆的樣子。所以我們看出甲文非常形象,到小篆,尤其到了隸楷就變化很多。接下來,下一個字,「出」。

學生讀誦:出ㄔㄨ。(甲骨文)(金文)(小篆)

(隸書)(楷書)。出指外出。甲文、金文「凵」外面的部分是指示符號,表示洞穴;裡面的部分「」是腳印。古人有居穴者,「凵」與「」兩者組合,表示從居穴出來。小篆、隸、楷是甲文、金文的譌變。

備註:

部首的意思汉字部首字源及详解

部首的意思汉字部首字源及详解 汉字的部首往往有表意、表声功能与组合规律,掌握了汉字部首的来源是学习汉字的一把钥匙。 卜(读补):卜部,甲骨文写成“片一”,古代占卜时龟甲烧过后出现的裂纹形。作部首时可以表示和占卜、问卦有关的事物。如:卦、占。 八(丷、八):八部,金文写成“ !”,像分开相背的样子。作部首时可以表示和分解、分散、相反、相背等有关的事物。如:分、伞。 冫(读冰)小篆写成表示"冰",可以表示和温度低或水有关 的事物。如:冰、冷、 卩(二,读决):卩部、硬耳朵,小篆写成“",像一个面部朝左,手抚于膝,双膝着席,屁股坐在踵上的人。作部首时可以表示和曲膝跪着有关的事物。如:叩、印。 阝(在左,读付):阝部、左耳旁,古代表示“阜”,甲骨文写成“较”,像一层一层往上高起的土山,意思是“土山”“丘陵”,因此左耳旁的往往和山或地名有关的事物。如陡、险、陆。 阝(在右,读义):阝部、右耳旁,古代表示“邑”,小篆写成" ",上面是“口”(围),像居住的区域,下面像个人,表示人所聚居的范围或圈子。本义指“国都”,后引申为一般城市。作部首时可以表示和城市、邦国、地方、居住、姓氏有关的事物。如都、郊、邯郸。 又(只):又部,甲骨文写成“”,像一只手,作部首时可以表 示和手有关的动作或事物。如:取、支 廴(读引):廴部、小篆写成“”,同“引”,表示开弓,建字底,作部首时可以表示和走路有关的事物。如:延、廷廾(在下,读巩):廾部,甲骨文写成“’”表示两手捧物,作部首时可以表示和双手拿东西有关的事物。如:弄、弃 口(读韦):口部、小篆写成“ ?”,古代意思同“围”,作部 首时可以表示和包围、环绕、圆圈等有关的事物。如:囚、围

汉字与中国文化的关系资料

汉字与中国文化王蒙 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赖以安身立命的根基,是解决许多麻烦问题,实现持续发展、和平崛起与国家整合的依托。没有中华文化的人类文化,将是多么残缺的文化! 历史是一个粗线条的大师,它勾勒了全球化的进程,却忽略了人们为这个发展和进步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幸好,历史又是一个自相矛盾的大师,当今世界的趋势并不是单向度的。 中国的长项在于文化。中国文化近二百年来遭受了严峻的考验,已经和正在获得新生。近代以降,中华文化不但暴露了它的封闭愚昧落后挨打的一面,更显示了它的坚韧性、包容性、吸纳性,自省能力、应变能力与自我更新能力。 中国的目标应该是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建设文化大国。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赖以安身立命的根基,是我们中国的形象,是解决许多麻烦问题,实现持续发展、和平崛起与国家整合的依托。中华文化是全体华人的骄傲和共同资源。中华文化是当今世界上的强势文化的最重要的比照与补充系统之一,中华文化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没有中华文化的人类文化,将是多么残缺的文化! 这里,我着重就一些个人的感受、经验谈一谈汉语汉字(海外习惯通称为华文华语)与我们的人文文化传统与现状的某些关系。 对于大多数民族来说,她们的独特的语言与文字是她们的文化的基石。尤其是使用人数最多,延续传统最久,语音语词语法文字最为独特的汉语汉字更是我们的命脉,我们的灵魂,我们的根基。 汉语属于词根语,汉藏语系。我的小说《夜的眼》译成了英、德、俄等印欧语系许多文字。所有的译者都向我提出过一个问题:“眼”是单数还是复数,是“eye”还是“eyes”? 我无法回答这个问题,因为汉语是字本位的,“眼”是一个有着自己的独立性的字,它的单数和复数决定于它与其他字的搭配。汉字“眼”给了我以比“eye”或者“eyes”更高的概括性与灵活性:它可以代表主人公的双眼,它可以象征黑夜的或有的某个无法区分单数与复数的神性的形而上的而非此岸的形而下的眼睛,它可以指向文本里写到的孤独的电灯泡。 汉语培养了这样一种追本溯源、层层推演的思想方法。眼是本,第二位的问题才是一只眼或多只眼的考量——那是关于眼的数量认知。眼派生出来眼神、眼球、眼界、眼力、眼光等概念,再转用或发挥作心眼、慧眼、开眼、天眼、钉子眼、打眼(放炮)、眼皮子底下等意思。 动词与系动词也是如此,华文里的“是”字,既是“tobe”也是“am”,又是“was”,还是“were”,包括了“havebeen”、“hasbeen”和“usedtobe”等。 组词造词也是如此,有了牛的概念,再分乳牛母牛公牛,黄牛水牛牦牛野牛,牛奶牛肉牛油牛皮牛角。这与例如英语里的cattle——牛、calf——小牛、beef——牛肉、veal ——小牛肉、cow——母牛、bull或者ox——公牛、buffalo——水牛、milk——牛奶、butter ——牛油……大异其趣。这些与牛有关的词,在华文里,是以牛字为本位,为本质,为纲,其余则是派生出来的“目”。这样的牛字本位,则难以从英语中看出来。 所以中华传统典籍注重最根本的概念,多半也是字本位的:如哲学里的天、地、乾、坤、有、无、阴、阳、道、理、器、一、元、真、否、泰……伦理里的仁、义、德、道、

汉语汉字的特点和文化功能.doc

汉语汉字的特点和文化功能 摘要:汉语与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作为语言与文字的符号具有其自身特点,而且具有极为强大的文化功能。汉语具有语音、语法与词汇三个方面的特点;汉字的特点则包括高频字集中、形声字多、单音字多与构词潜力大。传播功能、确证功能与镜像功能是汉语与汉字所具备的三大文化功能。 汉字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中华文明的载体和基础,以及世界文明宝库中独一无二的艺术瑰宝。独特的方块汉字,是古老的华夏文明作为世界文明体系中唯一没有间断而延续至今的重要原因之一,它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有着鲜活生命的物体。它蕴藏着丰富的审美和诗意,有着深厚的文化意蕴和魅力。基于汉字本身魅力而产生的这些艺术和文化,是世界上其他任何文明体系中都不曾具有的。 关键词:汉语汉字文化特点功能 1汉语,中华文明传承的媒介 汉语的特点 1.1.1语音方面 音节界限分明,乐音较多,加上声调高低变化和语调的抑扬顿挫,因而具有音乐性强的特点。具体表现如下: 汉语的语音没有复辅音在一个音节内,无论开头或是结尾,都没 有两个或三个辅音联在一起的现象。因此,汉语音节的界限分明,音 节的结构形式比较整齐。

元音占优势汉语音节中可以没有辅音,但不能没有元音。一个音 节可以只由一个单元音或者一个复元音构成,同时,由复元音构成的音 节也比较多,因元音是乐音,所以汉语语音乐音成分比例大。 有声调每个音节都有一个声调,声调可以使音节和音节之间界限 分明,又富于高低升降的变化,于是形成了汉语音乐性强的特殊风格。1.1.2词汇方面 汉语语素以单音节为基本形式由于汉语的单音语素多,所以由它 构成的单音词和双音词也较多,词形较短。同时汉语中的单音节基本 上都是语义的承担者。这些单音节可以作为语素来构成大量单音词,也 可以合起来构成合成词。 汉语广泛运用词根复合法构成新词由于汉语中有意义的单音节 语素差不多都能充当词根语素,词缀语素少而且造词能力较弱,因此,汉语中运用复合法组合词根语素构成合成词的情况最多。 双音节词占优势汉语词汇在发展过程中逐渐趋向双音节化。过去的单音节词有的被双音节代替,如“目——眼睛” 、“石——石头”。有些多音节短语也被缩减为双音节词,如“外交部长——外长” ,“彩色电视机——彩电”。新创造的词也多为双音节的,如“弱智”“离休”。现代汉语词汇中的三音节词也有所发展,但双音节词仍然是多数。 1.1.3语法方面 汉语缺乏形态,即缺乏表示语法意义的词形变化。例如英语“She loves me ”和“ I love her ”,同是一个代词“她” ( 或“我” ) ,做

(精品)第三册生字本拼音

二年级上册生字本 识字一: 丰美丰足谷子山谷宜人气候宜人果实实话春色起色金秋黄金中华春花秋实尽力尽量壮美气壮山河云层层面 第一课秋天的图画 壮丽美丽写字文字苹果劳动劳苦水波声波波浪海浪作答作业华灯日光灯 第二课黄山奇石 尤其尤为其中其实它们平安安全几块石块车站站立山区区别巨石巨变 第三课植物妈妈有办法 已知早已甲天下甲鱼绿豆黄豆山洼洼地知识学识纷纷纷飞已经经常如果如日中天好办法友好娃娃女娃 第四课古诗两首 于是大于首先首都日记记分枝叶树枝枫叶枫林刘老师刘海儿 识字二 养母养金鱼钢琴琴房象棋跳棋观天气观点钢琴钢花弹钢琴弹唱拉二胡胡说戏法把戏 第五课一株紫丁香 生息月息您好牵挂牵牛花休息休养生息伸进伸手又香又甜甜美小院后院除法除非唱歌歌手困得很困苦 第六课我选我 安宁宁日休息室画室成员会员青草青年原样样书学校校园响起响声亲切急切教室教师班车班级 第七课一分钟 元朝美元欠条欠安叹气可叹哈欠哈哈大笑分钟钟表书包包间迟到迟早闹钟热闹 第八课难忘的一天 及时及早身边热身细心细节仔细仔鱼计时计上心头名次次要怦怦地怦然心动队礼礼让外公外行更加加班 识字三 夕阳夕照与共与其人民选民山川四川广州州长争先力争台北台风民族汉族 第九课欢庆 乐曲歌曲十三亿亿万欢乐欢送洁白洁净祖母祖先队旗升旗旗帜庆丰收欢庆 第十课北京 中央央求市民早市立交桥交往道路两旁旁边优美优秀阴雨阴凉花坛天坛城市长城祖国国家图像图书 第十一课我们成功了 申办申请互动互让北京京戏泪水泪光海洋太平洋相互相处相拥拥有拥抱抱不平发扬表扬一匹马匹 第十二课看雪 新奇出奇讲起讲坛打点行李打听指了指手指接着连接惊奇吃惊时候候车室故乡故意 识字四 尺寸寸土落网坐落拔草选拔补习补丁立功功劳助人为乐拔苗助长争取取长补短所有所以 第十三课坐井观天 回答问答相信书信井沿沿着抬头抬起来无边无际国际错字交错青蛙养蛙还是还要 第十四课我要的是葫芦 每天每次自言自语发言治一治治国一棵树一颗草挂上挂念哇哇哇啦奇怪作怪慢慢地慢跑 第十五课小柳树和小枣树 穿着穿行弯弯曲曲弯路怎么怎样意思思想比一比比如浅绿色浅海漂亮漂亮话衣服服从好啦好啊天啊

《汉字字源:当代新说文解字》

《汉字字源:当代新说文解字》 汉字是世界文明古国所发生的原发性文字中唯一还在使用的文字。汉字是世界上唯一高度发达的表意文字体系。汉字是中华文明的显著标志,也是渊源流长的中华文明的历史见证。作为一个中国人,每天都在使用汉字,汉字的字源,不能不知! 作者:窦文宇窦勇编著 ISBN:7-80702-320-1 索书号:H12/D780 《英译中国古典诗词名篇》 中国古诗词名篇众多,那深邃婉转的意境,那清新秀美的字句,那对仗工整的格式,无不吸引着我们去阅读去吟诵。会英语的你们,难道不想用英语去朗读一下我们瑰丽的文化瑰宝吗?翻译家张炳星选译的这本书,将给你提供用非汉语去领略古文化无边魅力机会! 作者:张炳星编译 ISBN:978-7-101-07190-0 索书号:H319.4:I/Z077 《科学技术史概论》 本书按照学科体系,主要介绍历史上科学技术的重要发明和发现,以及科学技术发展演变的过程。介绍有关现代高新技术,内容包含广泛,值得一读! 作者:邹海林徐建培编著 ISBN:7-03-012693-9 索书号:N091/Z966 《我的第一本心理调节书》 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含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但时代的快速发展让人们承受了巨大的压力,这一切会导致心理失衡,而心理失衡带来的后果将会是十分严重。翻开这本书吧,好好调节心中的天平,以全新的视角观察自己,珍爱自己,充满活力的地迎接美好的生活! 作者:陈诗雪著 ISBN:978-7-5104-2418-2 索书号:R395.6/C567 《工程力学》(双语版) 热力学是研究能量转换规律的学科。工程热力学是涉及能源利用的工程领域如动力机械、航天航空等的重要基础课程。双语版教材正好顺应高校双语教学的改革实践,难易适中的内容,适合大学生学习的需求,而课后的中文习题给学生留下了逐步消化的余地。 作者:赵蕾主编 ISBN:978-7-112-13685-8 索书号:TK123/Z313

浅议英语与汉语之间的关系

浅议英语与汉语之间的关系 近来,社会上有些人大谈“英语热”影响了母语即汉语的教学,因而提出以降低英语提高汉语在高考中的分值来刺激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当然,在当今功利主义盛行时期,这一招会有一定效果。然而,我对于这一建议的出发点难以赞同,对用这种方法能否达到促进汉语教学的目的,我也持怀疑的态度。 我在《外语教育不可削弱》①与《外语教育面临的矛盾和问题》②两篇文中曾提到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但说得很简单。最近,读了《英语对中国的历史性影响》③一书很受启发,我试图较深入地与外语界和语文界的人士一起探讨英语与汉语之间的关系。 英语热是否影响了汉语教学? 改革开放以来,英语的地位空前提升,不断升温,这是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主要是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对我国的经济、文化、政治、军事等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掌握英语对民族素质的提高和个人的发展也有很大影响。这是英语热的根本原因。只要坚持改革开放,英语就不会降温。当前英语是否过热?实际是存在一些不尽合理的现象。例如,高考必考外语使得一些有特长的但外语成绩差的考生难以上大学;各种职业招聘都要外语资格证;职业学校不论专业特点都要求学生学外语;外语学习低龄化,家长争相送小学低年级和幼儿上英语培训班,加重了孩子的负担和家庭的经济压力。其实,这些是属教育政策和管理方面的问题,不应该一股脑归罪于英语热。至于英语热是否影响了汉语教学,需要调查和实证。中小学乃至整个社会一向重视语文课,有充足的课时、好的师资与丰富的教学资源,因此语文教学条件优于英语教学。只有为数极少的刚刚起步的国际班使用全英语教学,学生可能对语文学习有所放松。即使外国语学校也很重视语文课,由于汉语与英语相互交融,外语学得好的学生汉语也不会差。如果,学生普遍存在对语文不够重视或不感兴趣,这首先要从语文教学本身找原因,而不好埋怨别的学科。正像英语教学出了问题,就该分析自身的问题,怎么能把责任推到别的学科身上去呢?所以,汉语需要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改革创新,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这是问题的关键所在,而仅靠高考增加分值是难以奏效的。 英语对汉语的发展是有促进作用的

部编本语文七年级下册生字及拼音资料讲解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生字词 1《邓稼先》 元勋yuánxūn 奠基diànjī选聘xuǎnpìn 谣言yáoyán 背诵bèisò?ng 昼夜zhòuyè-+ 昆仑kūnlún 挚友zhìyǒu 可歌可泣kěgēkěqì鲜为人知xiǎnwéirénzhī 至zhì死sǐ不懈búxiè鞠躬尽瘁jūgōngjìncuì当之无愧dāngzh īwúkuì家喻户晓jiāyùhùxiǎo 锋芒毕露fēngmángbìlù妇孺皆知f ùrújiēzhī 2《说和做》 梳头shūt?u 抱歉bàoqiàn 秩序zhìxù深shēn宵xiāo 伴侣bànlǚ小楷xiǎokǎi 硕果shuòguǒ卓越zhu?yuè迭起diéqǐ澎湃péngpài 大无畏dàwúwèi 锲而不舍qièérbùshě目不窥园mùbùkuīyuán 沥lì尽jìn心血xīnxuè心不在焉xīnbúzàiyān 慷慨kāngkǎi淋漓línlí气qì冲斗牛chōngdòuniú 3《回忆鲁迅先生》 舀yǎo 揩kāi 碟dié捆kǔn 咳嗽késou 调羹tiáogēng 绞jiǎo肉ròu 薪金xīnjīn 校对jiàoduì草率cǎoshuài 洗澡xǐzǎo 悠然yōurán 吩咐fēnfù

抹杀mǒshā疙瘩gēda 深恶痛绝shēnwùtòngjué不以为然bùyǐwéirán 5《黄河颂》 巅diān 劈pī气qì魄pò狂kuáng澜lán 浊zhu?流liú宛wǎn转zhuǎn 屏píng障zhàng 哺bǔ育yù榜bǎng样yàng 浩hào浩hào 荡dàng荡dàng 6《最后一课》 捂wǔ踱duó婉wǎn转zhuǎn 喧xuān 闹nào 气qì氛fēn 诧chà异yì懊ào 悔huǐ惩chéng罚fá奴nú隶lì钥yào匙shi 字zì帖tiè祈qí祷dǎo 7《土地的誓言》 碾niǎn 誓言shìyán 胸膛xiōngtáng 嗥háo鸣míng 山涧shānjiàn 高粱gāoliáng 斑斓bānl án 缠绕chánrào

常用汉字汉语拼音表

常用汉字汉语拼音表 A a 阿啊 AI ai 哎哀埃挨唉癌矮蔼艾爱嫒暧隘碍 AN an 安氨鞍庵鹌铵俺埯岸按案暗 ANG ang 肮昂盎 AO ao 凹遨嗷獒熬翱拗袄坳傲奥澳懊 BA ba 八扒叭巴芭吧疤捌拔跋把爸罢 BAI bai 掰白百佰伯柏摆败拜 BAN ban 扳颁班斑般搬板版办半伴扮瓣 BANG bang 邦帮梆绑榜膀棒谤磅镑 BAO bao 包苞胞剥煲薄饱宝保堡报抱暴瀑曝爆BET bet 杯卑碑背悲北贝备倍焙被辈臂 BEN ben 奔本苯笨 BENG beng 崩嘣甭绷泵迸蚌蹦 BI bi 逼鼻比彼笔鄙币必毕闭敝弊辟壁避碧BIAN bian 边编鞭贬扁匾变便遍辩辫 BIAO biao 标彪膘表婊裱鳔 BIE bie 瘪憋鳖别 BIN bin 宾滨缤彬斌濒殡鬓 BING bing 冰并兵丙柄炳秉饼屏禀摒病 BO bo 拨波玻菠剥播伯泊魄驳勃脖博搏薄卜BU bu 补捕哺堡不布怖步部埠簿 CA ca 拆擦嚓 CAI cai 猜才材财裁采彩睬踩菜蔡 CAN can 参餐残蚕惭惨灿 CANG cang 仓苍沧舱藏 CAO cao 操糙曹嘈草 CE ce 册厕侧测策 CEN cen 参 CENG ceng 噌层曾蹭 CHA cha 叉杈差插喳茬茶搽查碴察衩岔 CHAI chai 拆钗差柴豺 CHAN chan 掺搀婵谗馋潺缠产铲阐忏颤CHANG chang 昌猖长场肠尝偿常厂敞畅倡唱CHAO chao 抄吵钞超朝嘲潮炒 CHE che 车尺扯彻掣撤 CHEN chen 抻琛臣辰晨尘沉陈碜衬称趁CHENG cheng 称铛撑成诚城丞呈程承乘惩澄逞秤CHI chi 吃痴池驰迟持匙尺齿耻斥赤翅CHONG chong 冲充虫重崇宠 CHOU chou 抽仇筹酬愁丑瞅臭

80个现代汉语常用字的形义的关系

80个现代汉语常用字的形义的关系 311级语(3)张雪梅 1.购:形声字。繁体字从贝,从冓(góu),冓亦声。“冓”意为“碰 头”、“面对面”。“贝”指钱币。“贝”与“冓”联合起来表示“面对面用钱 币交换等值商品”。本义:当面买卖。 2.图:会意字。从囗,从啚。囗( wéi),表示范围。啚( bǐ),“鄙”的本字, 表示艰难。合起来表示规划一件事,需慎重考虑,相当不容易。本义: 谋划,反复考虑。 3.钩:会意字。从金,从句,句亦声。“句”(gōu),弯曲。也具有表意 作用。本义:衣带上的钩。 4.制:会意字。小篆字形,左边是“未”,右为刀。“未”即有滋味,乐 于裁制。本义:裁断;制作。 5.知:会意字。小篆字形,从口,从矢。矢为箭表示可以传递得很快、 可以传递到很远。”意思是:用口相传的认识。本义:通 过语言所获得的认识。 6.牧:会意字。从牛,从攴,表示手拿棍棒牧牛(羊)。本义:放牧牲畜。 7.物:形声字。从牛,勿声。“勿”是一种杂色旗,表示杂色。本义:万物。 8.乘:会意字。从大(人)从木,表示人爬在树上。“大”象“人”正面。本义:登,升。 9.刮:形声字。小篆作字形,从刀。本义:削,用刃平削物体,或把物体表面的某些东西去掉。 10.秆:形声字。繁体从禾,从旱,旱亦声。“旱”指用盾牌抵挡毒辣阳 光以保护庄稼。“禾”指庄稼。“禾”与“旱”联合起来表示“要保 护的庄稼本体、基干”。本义:禾茎。

11.季:形声字。从子,从稚省,稚亦声。“稚”义为“谷种”、“谷苗”;“子” 即谷籽,谷物子实。本义:谷物从播种到收获所需的时间。 12.委:会意字。字从禾从女。本意指庄稼的植株较通常为矮小(假 如把禾株的通常高度与强壮程度类比于成年男子的话,那 么收成不好的年头,禾株的高度与强壮程度像成年女子)。 本义:庄稼植株形体尺寸小了一号。 13.佳:形声字。字从人,从圭(guī),圭亦声。“圭”指“圭表”,古代的 标准计时器。引申为“标准”,“标志”。“人”与“圭”联合起来 表示“外貌标志的人”。本义:长相标志的人。 14.侍:形声字。从人,寺声。本义:在尊长旁边陪着。 15.供:形声字。从人,共声。本义:供给,供应。 16.使:形声字。从人,吏声。从人表示人的动作行为。本义:命令。 17.例:形声字。从人,列声。本义:比照。 18.版:形声字。字从片,从反,反亦声。“片”指木片、木 板。“反”意为“镜像对称的事物或动作”。 本义:同样形状和尺寸的两块木片相向对立 19.侄:(侄为侄的俗字)弟兄或其他同辈男性亲属的儿子女儿。侄,兄之女也。从女,至声 20.侦:形声字。从人,贞声。本义:探伺,暗中察看。 21.侧:形声字。从人,则声。本义:旁边。 22.凭:会意字。从几,从任。几,矮而小的桌子。任,凭借。本义:倚靠。 23.桥:形声字。从木,乔声。本义:桥梁 24.佩:会意字。从人凡巾。本义:系在衣带上的装饰品

汉语拼音读音表(带汉字)

汉语拼音读音表 b [玻] p [坡] m [摸] f [佛] d [得] t [特] n [讷] l [勒] g [哥] k [科] h [喝] j [基] q [欺] x [希] z [资] c[;雌] s [思] r [日] zh[知] ch [嗤] sh [诗] y [医] w [巫] 汉语拼音韵母表 a[阿] an[安] ao[奥] ai[哀] ang[昂] o[喔] ong[翁] ou[欧] e[鹅] en[恩] er[儿] ei[唉] eng[摁] i[衣] ia[呀] iu[由] ie[耶] in[因] ing[英] u[乌] un[温] ua[蛙] uo[窝] ue[月] ui[威] ü[迂] iao[腰] ian[烟] iang[央] iong[用] uai[外] uan[弯] uang[往] 整体认读音节 zhi chi shi ri zi ci si yi wu yu ye yue yin yun yuan ying 难点提示: 1.在听力题中往往会出现” zh zhi”等类的比较,要提醒孩子注意区分:在读 声母时要短促,读音节要有动程(长一些). 2.标调是按照” a o e i u ü”的顺序,如” ao”应把调标在a上,” uo”的调在o上,唯有“i 、u”在一起时情况例外:i 、u在一起,标调标在后.即” iu、ui”的调都应标在后一个字母上. 3.以前常说”ü见j q x ,脱帽行个礼.”其实y后的ü也要省去两点的,虽说 两者性质不同,但为了便于学生的记忆,可以把顺口溜改为”ü见j q x y ,脱帽行 个礼.” 4.前鼻音的读法:舌尖抵住上齿龈(其实只要在收尾时,把舌尖碰上上齿就对了.) 5.后鼻音的读法:抬起舌根(孩子初学时,往往会发音过于靠后,时间长了自会改正.) 6.”b p d q” 4个声母极易混淆,这时别用什么”右下半圆bbb”之类的顺口溜教孩子(虽说以前我也是这么教的),不少孩子左右还得分半天呢.可以用”正6 b,正9 q”的顺口溜先分清”b q”,然后再教“bd肚子对肚子,pq脑袋对脑袋。” 或者用手势: 大拇指向上,左手b来右手d 大拇指向下,左手p来右手q

从联绵词看汉字与汉语词的关系

2004年10月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Oct.2004 第25卷第4期Journal of Guangxi Teachers Educatio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 Vol.25No.4 [收稿日期] 2004-04-09 [作者简介] 黄 献(1966— ),女,广西宾阳县人,广西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语言学教研室讲师。从联绵词看汉字与汉语词的关系 □黄 献 (广西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广西南宁530001) [摘 要] 汉语中字和词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字是音形结合的书写符号,词是音义结合的语言单位。 就联绵词而言,承认它是由字构成的词,但它的字形又与词义无关,而是“因声表义”,可以说,联绵词的形音义 关系集中反映了汉语字词之间复杂的对应关系。 [关键词] 字;词;联绵词 [中图分类号] H13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5227(2004)04-0104-03 词是最小的能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字是记录语言的 符号,是书写单位,二者本不是相同的概念,由于汉字属于表意文字体系,古汉字更具尚形的特点,于是人们常用“形训”之法,即通过汉字的造字的结构去掌握字义,古汉语中单音词很多,掌握了字义往往就等于掌握了词义……实践证明,“形训”是行之有效的,遗憾的是,传统的训诂把形义统一的现象片面化、绝对化了,把字与词看作是简单的一对一的对应关系,这样就导致从理论上抹杀了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的性质,而误以为字是直接表示概念的,造成字词不分,有的还导致了错误的实践。本文拟从联绵词的形音义关系这个角度来谈汉字与词的关系。 一、关于“字”、“词”概念的有无 汉语到底有无“字”与“词”这两个概念?徐通锵在 《“字”和汉语研究的方法论》一文中认为汉语以“字”为结构本位,其突出的特点是“一个字?一个音节?一个概念”的一一对应的强制性和顽强的表义性。认为汉语是没有词这个概念的,词是印欧语的基本结构单位。“‘字’是汉语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结构单位,它与印欧系语言的‘词’不同,具有自己一系列特有的特点。这可以概括为:结构简明,语法功能模糊,表义性突出。‘字’的结构简单而明确,是一个以‘1’为基础的‘1×1=1’的层级体系,或者简单地说,它是表达一个概念(意义单位)的一个音节,形成‘一个字?一个音节?一个概念’的一一对应的结构格局。”[1] 笔者认为,古今大多数的学者还是认为汉语是有字、词这两个不同概念的,只不过在术语使用上产生过混淆。在上古汉语书面语中,一个字基本上记录一个词,字与词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等同的。因此,传统小学家基本上是字、词不分,在传统语言学中,在谈“字”的时候,常常指的 是我们今天意义上的“词”(小学家们用“词”这个概念的时 候,指的是“虚词” )。但是,由于绝大多数汉字与汉语单音词具有对应性,因此,小学家们的“字、词”不分,一般不会造成概念上的混淆。例如在训诂工作中,注释家们说某“字”有某义,人们都会明白实际上说的是某“词”有某义。 因为,字与词毕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汉字与汉语中的单音词虽然有普遍的对应性,但仍然能够将字与词的概念进行区分。文字是记录语词的符号,它的音义是从语言中承袭而来的,它的本体是字形,而词是语言单位,谈“词”应该从语言中的音义出发;“字”是记录符号,如果谈“字”,就应该以“形”为出发点,如是谈“音义”问题,完全可以直接称“词”,而不必称“字”。谈音义的时候称“词”,谈形体的时候称“字”,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很清楚,完全不必造成概念的人为混淆。 二、古今训诂学家对联绵词的界定 联绵词自西周中后期在金文中就有记录,但把它们搜集整理起来,界定为词汇的一类,并赋予名称,以便和单音词、复合词相区别,却是很晚的事了。 宋代张有《复古编》下卷附辨证六门,其一为“联绵字”,收联绵字58个,辨正字体的正俗。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将联绵词类聚在一起,冠以“联绵字”之名。明代杨慎编的《古音骈字》,朱谋玮的《骈雅》,方以智《通雅?释诂》中的“ 语”,清代程际盛的《骈字分笺》,王念孙的《读书杂志?汉书第十六》“连语”,近人王国维的《联绵字谱》,符定一的《联绵字典》等,可算传统联绵字及其理论的代表。据以上所引,计有“联绵字”、“ 语”、“连语”、“骈字”等不同称谓。各家或有界说,或有论断,或无界说论断。 从前人关于联绵词的界说论断或搜集的词进行分析观察,传统的关于联绵词的观念和现代的认识是不同的,总的来看,张有的“联绵字”一开始提出,就包括单纯词和合成词两大类,合成词内又有多种形式。到符定一的观念中,所有两个字联用而成为一个整体的,不论单纯词还是双音合成词都是联绵字,各家看法基本一致,这可称作传统的联绵字观。 现今界定联绵词为双音节单纯词,也称作单纯性双音词。这种看法代表了当今学术界大多数人的看法。具体地说,联绵词中的两个字仅是一个语素,不能分拆为两个语素。凡是一个复音结构联用时的意义与这个复音结构

通用汉字表(带拼音)

通用规范汉字表(加拼音版) 1、一级字表(1 ~ 3500) 一y ī乙y ǐ二十èr s h í丁d īng 厂ch ǎng 七q ī卜b ǔ八b ā人r én 入r ù儿ér 匕b ǐ几九j ǐj i ǔ刁di āo 了l e 刀d āo 力l ì乃n ǎi 又y òu 三s ān 干g àn 于y ú亏ku ī工g ōng 土t ǔ士sh ì才c ái 下xi à寸c ùn 大d à丈zh àng 与y ǔ万上小w ànsh àngxi ǎo 口k ǒu 山sh ān 巾j īn 千qi ān 乞q ǐ川chu ān 亿个y ìg è夕x ī久j i ǔ么me 勺sh áo 凡f án 丸w án 及j í广gu ǎng 亡w áng 门m én 丫y ā义y ì之zh ī尸sh ī己j ǐ已y ǐ巳s ì弓子g ōngzi 卫w èi 也y ě女n ǚ刃r èn 飞f ēi 习x í叉ch ā马m ǎ乡xi àng 丰f ēng 王w áng 开k āi 井j ǐng 天ti ān 夫f ū元yu án 无w ú云y ún 专zhu ān 丐g ài 扎zh ā艺y ì木m ù五支w ǔzh ī厅t īng 不b ú犬qu ǎn 太t ài 区q ū历l ì歹d ǎi 友y ǒu 尤y óu 匹p ǐ车ch ē巨j ù牙y á屯t ún 戈g ē比b ǐ互h ù切qi ē瓦w ǎ止zh ǐ少sh ǎo 曰yu ē日中r ìzh ōng 贝b èi 冈g āng 内n èi 水shu ǐ见ji àn 午w ǔ牛ni ú手气sh ǒuq ì毛m áo 壬r én 升sh ēng 夭w āi 长ch áng 仁r én 什sh én 片pi àn 仆p ú化hu à仇ch óu 币b ì仍r éng 仅j ǐn 斤j īn 爪zh ǎo 反f ǎn 介j i è父f ù从c óng 仑l ún 今j īn 凶xi ōng 分f ēn 乏f á公g ōng 仓c āng 月yu è氏sh ì勿w ù欠qi àn 风f ēng 丹d ān 匀y ún 乌w ū勾g ōu 凤f èng 六l i ù文w én 亢k àng 方f āng 火hu ǒ为w éi 斗d òu 忆y ì计j ì订户d ìngh ù认r èn 冗r ǒng 讥j ī心x īn 尺ch ǐ引y ǐn 丑ch ǒu 巴b ā孔k ǒng 队du ì办b àn 以y ǐ允y ǔn 予y ǔ邓d èng 劝qu àn 双shu āng 书sh ū幻hu àn 玉y ù刊k ān 未w èi 末m ò示sh ì击j ī打d ǎ巧qi ǎo 正zh èng 扑p ū卉hu ì扒b ā功g ōng 扔r ēng 去q ù甘g ān 世sh ì艾ài 古g ǔ节j i é本b ěn 术sh ù可k ě丙b ǐng 左zu ǒ厉l ì石sh í右y òu 布b ù夯h āng 戊w ù龙l óng 平p íng 灭mi è轧zh á东d ōng 卡k ǎ北b ěi 占zh àn 凸t ū卢业l úy è旧j i ù帅归旦shu àigu īd àn 目m ù且qi ě叶y è甲申ji ǎsh ēn 叮d īng 电di àn 号h ào 田ti án 由y óu 只zh ī叭b ā史sh ǐ央y āng 兄xi ōng 叽j ī叼di āo 叫ji ào 叩k òu 叨d āo 另l ìng 叹t àn 冉r ǎn 皿m ǐn 凹āo 囚qi ú四s ì生sh ēng 矢sh ǐ失sh ī乍zh à禾h é丘qi ū付f ù仗zh àng 代d ài 仙xi ān 们men 仪y í白b ái 仔z ǎi 他t ā斥ch ì瓜gu ā乎h ū丛c óng 令l ìng 用y òng 甩shu ǎi 印y ìn 尔ěr 乐l è句j ù匆c ōng 册c è卯m ǎo 犯f àn 外w ài 处ch ù冬d ōng 鸟ni ǎo 务w ù包b āo 饥j ī主zh ǔ市立s h ìl ì冯玄f éngxu án 闪sh ǎn 兰l án 半b àn 汁zh ī汇hu ì头t óu 汉h àn 宁n íng 穴xu é它t ā讨t ǎo 写xi ě让r àng 礼l ǐ训x ùn 议y ì必b ì讯x ùn 记j ì永y ǒng 司s ī尼n í民m ín 弗f ú弘h óng 出ch ū辽li áo 奶n ǎi 奴n ú召zh ào 加j i ā皮p í边bi ān 孕y ùn 发f ā圣sh èng 对du ì台t ái 矛m áo 纠j i ū母m ǔ幼y òu 丝s ī邦b āng 式sh ì迂y ū刑戎动x íngr óngd òng 扛k áng 寺s ì吉j í扣k òu 考k ǎo 托tu ō老巩l ǎog ǒng 圾j ī执zh í扩ku ò

汉字字源-当代新说文解字-数字化电子书目录word版

顺道整理(278742825@https://www.sodocs.net/doc/3914356741.html,)一、二画 一167 乙24 二167 十170 丁158 厂151 七169 卜105 八172 人1 入83 匕83 儿54 几91 九7 乃157 刁311 刀85 力6 又4 了26 三画 三169 干55 于223 亏224 工84 士59 土423 下282 大196 丈170 万284 与238 才225 寸305 上282 口21 山150 巾62 亿19

乞272 川271 个2 义473 夕153 丸207 凡86 么399 勺239 及39 广287 亡231 门492 之209 尸33 己156 已24 弓60 卫487 也23 女28 刃296 小172 飞258 叉293 幺193 习136 马143 子26 乡194 四画 比40 切170 扎25 支64 艺128 云282 元285 无346 天200 夫200 专500

井117 不264 木119 歹292 互238 瓦256 王59 五175 丐155 牙238 屯265 车484 丰256 友5 太286 犬141 尤206 戈56 厅17 历399 区474 匹214 巨206 止8 少173 中234 内83 冈494 贝95 见467 日274 曰217 牛267 仁167 什170 仆247 化333 仇8 仍157 仅343 从43 币64 乏209

今179 介203 仑489 仓488 公160 分313 父43 手3 毛303 夭201 午50 升55 长36 片243 斤232 反185 爪5 氏259 欠31 乌309 匀180 勿229 勾164 凶405 爻174 壬289 丹117 月277 风475 凤133 计71 订159 认296 讥92 亢294 六112 文454 方336 户100 冗333 火277 为148 斗54

试论汉字汉语汉文句的关系

试论汉字、汉语、汉文句的关系 古今汉语语句最基本的节律特点是两字成节,古代汉语尤为明显。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特点?汉字起了主要的作用。我在《文字对语言起反作用》一文中阐明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但不是消极地记录,它会对语言起制约、阻碍、推动、发展的作用,历史越悠久的文字其作用越明显。当今世界上最“简短明确”的语言是汉语。汉语的“简短明确”,汉字起着重要的作用。世界文字的发展,前人所论是从“图画文字”发展到“形声”字,进而发展到拼音文字。这种分析是片面的,不全符合世界文字发展的现实。以这种思想指导文字改革,必走上片面的道路;以这种思想指导文学语言的发展,必然会造成某些混乱。在中国,目睹近七十年的文字“改革”和发展的现实便可知其然。有人认为汉字停留在“形声”字阶段,埃及圣体字和美索不达米亚楔形文字都发展到“形声”字后消亡了,汉字也必定是这种命运。汉字为何至今还不消亡呢?他们认为原因是使用的人对它感情过深、文化落后、思想保守等等。其实这是缺乏科学分析的臆断。1956年后许多人以为汉字很快会过渡到汉语拼音文字的,但三十多年过去了,我们国家的工作文字仍然是汉字,而汉语拼音文字的研究,其“正词法”尚未研究妥当。我国“文化大革命”结束,文化才开始振兴。按理说,已出现了一个好的环境。但是汉字、汉语、文学艺术形式等还得不到正确的发展,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这不能不使我们深思。发展中国的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应遵循其内部发展规律,不能单从外部用行政命令解决。只有深入探讨汉字、汉语、汉文句的性质、特点及相互关系,才能正确发展我国的语言、文字和文学艺术。关于汉语、汉字的性质和特点,我在《汉文字学的新认识及未来》[1]、《汉字的构形法和构词法》[2]二文中已详细作了论证,本文着重讨论汉字、汉语、汉文句的相互关系。 关于汉字的性质和特点问题,必须放在世界文字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中考察,考察各种文字的源流、变化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才能真正知道汉字在世界文字中所占的地位和作用,才能真正了解其性质和特点。由于本文对汉字之所见,与传统的观念不同,为更清楚地说明问题,列出简明《世界文字源流演变及未来预见示意图》,[3]供读者参考。(见68页)由所列“示意图”可见,世界文字起源于“图画文字”,进而到象形文字,由象形发展到“形声字”。“形声字”是一部分表形一部分表音的。在开始阶段其表声的部分并无规律可循,后来逐渐有规律了,而且形成两种类型。汉字逐渐以根词的声表音为主要规律。如“木”是根词,它与表形部分“氵”构成“沐”字后,就起声的作用,故“沐”读如“木”;“山”是根词,它与表形部分的“舟”构成“舢”字后,就起表声的作用,故“舢”音读“山”。根词表声多数近似,并不全同,如“山”与表形的“氵”构成“汕”,而“汕”今读如“扇”,声母、韵母相同,声调不同;“山”与表形部分的“亻”构成“仙”字,而“仙”字今读如“先”,声调、韵母相同,声母不同。也有声调、声母相同而韵母不同的。古今音变,古相同,今不同了。可见,以根词表声构成的形声字,是汉字最基本的发展形式,可称“根词形声字”。埃及圣体字和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楔形文字中的形声字,其表声部分是逐渐利用字母的,它一半以字母表声,一半以形表义。埃及圣体字使用24个字母表示辅音;楔形文字用36个字母表示单音或音组的音符,另加4个表示意义的符号和1个隔词的符号,可称“字母形声字”。以往,人们以为“形声字”情况都一样,这是缺乏深入研究的,是不符合事实的。“根词形声字”与“字母形声字”性质是不同的,其发展的前途也不能等同看待。“字母形声字”因为字母少,所造的单字必定少,不能适应语言发展的需要,故先后绝灭,以拼音文字代替了。[4]这种“字母形声字”的发展前途,不能套用于“根词形声字”。前人以为世界文字的发展必定是这样的公式:“图画文字→形声字→拼音文字”,这是把两者的前途等同看待了。

汉语拼音字母表-完整版-可A4打印

声母: Bb Pp M m Ff Dd Tt Nn Ll Gg Kk Hh Jj Qq Xx Zz Cc Ss Rr Yy Ww 翘舌音: zh ch sh 单韵母: a o e i u u(u上边有两点读於) 复韵母: ai ei ui ao ou iu ie ue (u上边有两点) er an en in ang eng ing ong 整体认读音节: zhi chi shi yi wu yu yin yun ye yue 音序表: Aa Bb Cc Dd Ee Ff Gg Hh Ii Jj Kk Ll Mm Nn Oo Pp Qq Rr Ss Tt Uu Vv Ww Xx Yy Zz

声母表 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y w 韵母表 a o e i u ü ai ei ui ao ou iu ie üe er an en in un

ang eng ing ong 声母表 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y w 韵母表 a o e i u üai ei ui Ao ou iu ie üe er an en in un

ang eng ing ong ou hen hang h汉语拼音音节表 b ba bo bai bei bao ban ben bang beng bi bie biao bian bin bing p pa po pai pao pou pan pen pang peng pi pie piao pian pin ping m ma mo me mai mao mou man men mang meng mi mie miao miu mian min ming f fa fo fei fou fan fen fang feng

汉字和汉语的关系

汉字和汉语的关系是个很大、很复杂的问题,本文“大题小作” ,简要的谈谈看法。一汉字是记录汉语的符号,汉语的书面语工具,汉字和汉语有着密切的联系。先有汉语,后有汉字。汉字是在汉语基础上独立创建和发展起来的自源文字①,具有自己的独特文字体系。汉字的独特性,集中表现在造字法或写词法上。综合古今汉字说,汉字是按照造字法设计的一套表意、表意兼表音的结构复杂的形体符号记录汉语的语素(或词) ,字是独立的音节符号、语素符号,在书面上,字是读音单位,也是书写单位,不实行词的连写。汉字的古老形态,殷商时代(前1 60 0~前 1 0 46)的甲骨文、周代(前 1 0 46~前2 2 1 )的金文,已经是相当成熟的文字,汉字的这种独特文字体系基本确立。在由古代汉字演变和发展为现代汉字过程中,有两次大的飞跃或创新,一次是造字法,一次是字体,汉字的性质和面貌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形声字的兴起并发展为汉字的主体。东汉大文字学家许慎《说文解字》的“六书”理论,按清·戴震“四体二用”说,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造字之法,转注、假借属用字问题。在造字法中,形声是一种创新的、最富生命力和能产性的造字法。形声意(意符)音(声符)并用,给象形字加上了专门标音的符号,不但突破了象形、指事、会意造字上的种种局限,而且使汉字从纯表意的文字转化为表意兼表音的意音文字。这是重大的飞跃。形声字的发展异常迅猛,据清·王筠统计,《说文解字》的93 53字中,形声字占82 % (7697字)。在南宋·郑樵《通志》的2 42 3 5字中,形声字占89% (2 1 81 0字)。唐兰先生在《中国文字学》中说,“中国文字在近古期以后,几乎完全是形声字。”形声字是现代汉字的主体,在世界文字类型中属于“混合型”的意音文字或“表意性音节文字”。隶书、楷书的兴起改变了汉字的面貌。汉字的形体,经过了从甲骨文、金文、籀文、小篆演变为隶书、楷书的由繁趋简的过程。隶书起于秦,通行于两汉。隶书破坏了“六书”的传统格局,脱离了象形形态,在构形上笔画化了。这是一个重大的飞跃。楷书又称“今隶”、“真书” ,由隶书演变而来,构形趋于固定,有严整的笔画系统。从汉末起,楷书成为通行字体,是现代汉字的标准字体。隶书是古今汉字的分水岭,改变了汉字的面貌,大大提高了汉字的书写效率。随着汉字的创建,出现了汉语书面语。据考证,殷代的甲骨文,每片甲或骨上的卜辞一般只有几十字。周代的金文———刻铸在青铜器上的铭文,已经长达数百字,如《大盂鼎》2 91字,《毛公鼎》497字,在那个时代,可谓洋洋大块文章了。在汉语发展史上出现了文言文和白话文两种书面语,从总体上说,文言文是古代汉语的书面语,白话文是现代汉语的书面语。二汉字造字法实质是写词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的目的都在写词。在写词上,汉字是利用汉字、音节和语素“三位一体”的文字符号去记录语素(或词) ,一个汉字代表一个音节,同时代表一个语素(或词,专门用于记录“联绵语素”的字除外)。这种“三位一体”的格局是汉字和汉语结合的基础,异常稳定。古往今来,汉语发生过许多重大变化,这个格局始终不变。汉字世代相传,服务于汉语,服务于社会,经久不衰,这个格局的稳定是个重要的原因。汉字、音节和语素“三位一体” ,不但是汉字和汉语结合的基础,而且反映了汉语的结构特征,顺应了汉语的发展趋势。汉语是有声调语言,声调是汉语音节结构要素。汉字一字一形,面目各异。在表意上,汉字离不开字形和声调,声调是区分意义的重要手段。例如:看k劋n(看望、观看)———k仭n(看管、看守)假ji儯(真假、假冒伪劣)———ji劋(休假)空k嵀ng(天空)———k惏ng(空置、空闲)漂pi劋o(漂亮)———pi??漂白)磨m幃(磨石、磨刀)———m惏(石磨、电磨)哄h嵀ng(乱哄哄)———h彲ng(哄骗)———h惏ng(起哄)汉字作为独立的音节符号、语素符号,充分反映了汉语语音结构的特征。汉语词汇的发展是不断由单音节词向双音节词转化的过程。“三位一体”的汉字反映汉语素的单音节性,顺应了汉语词汇双音节化的发展趋势。在古代汉语———特别是在先秦的语言里,字的界限,语素的界限,几乎就是词的界限。古人没有语素的概念,把语素和词看做了一个东西。先秦以后———特别是唐代以来,双音节词越来越多。现举先秦和唐的两段文字,以见一斑。宋|有|狙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能|得|公|之|心。|损|其|家口,|充|狙|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