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2009年辽宁省高考理综试卷化学部分

2009年辽宁省高考理综试卷化学部分

2009年辽宁省高考理综试卷化学部分
2009年辽宁省高考理综试卷化学部分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辽宁、宁夏卷)

理综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

7.将22.4L某气态氮氧化合物与足量的灼热铜粉完全反应后,气体体积11.2L(体积均在相同条件下测定),则该氮氧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A.NO2B.N2O2C.N2OD.N2O4

答案:A

【详解】设气态氮氧化合物的分子式为N x O y,根据阿伏伽德罗定律和质量守恒定律,得出反应式:

2N x O y+2yCu=2yCuO+xN2,结合题给的已知:反应前后气体体积比为2︰1,可以得到x=1,A正确。

【要点】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气体的分子数之比。

8.3-甲基戊烷的一氯代产物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答案:B

【详解】我们可以根据3-甲基戊烷的碳架,进行分析,可知1和5,2和4上的氢原子是对称的,加上3

位上的氢原子和3位甲基上的氢原子,不难得到3-甲基戊烷的一氯代产物有4种。

【考点】等效碳和等效氢的考查、卤代烃的命名。

【要点】1号位碳原子上的氢原子被氯原子取代的产物名称:3-甲基-1-氯代戊烷,2号位碳原子上的氢原子被氯原子取代的产物名称:3-甲基-2-氯代戊烷,3号位碳原子上的氢原子被氯原子取代的产物名称:3-甲基-3-氯代戊烷,3号位碳原子甲基上的氢原子被氯原子取代的产物名称:2-乙基-1-氯代丁烷。

9.下列化合物中既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又能在光照下与溴发生取代反应的是

A.甲苯

B.乙醇

C.丙烯

D.乙烯

答案:C

【详解】甲苯和乙醇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排除AB选项;丙烯和乙烯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在光照下与溴发生取代反应是烷基的特征反应,丙烯和乙烯中只有丙烯中有烷基,排除D,C符合题意。

【要点1】不饱和烃(烯烃、炔烃)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要点2】不饱和烃(烯烃、炔烃)通过加成反应能使溴水褪色,苯及其同系物可以使溴水因发生萃取而颜色转移(转移到有机层),苯酚与浓溴水发生取代反应而褪色,含醛基的物质与溴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褪色。【要点3】烷基在光照条件下与卤素单质发生取代反应,苯环在紫外线照射下可以和氯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

C6H6Cl6。

10.硫代硫酸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2O3+H2SO4=Na2SO4+SO2+S↓+H2O,下列各组实验中最先出现浑浊的是

【详解】速率越大,越先出现浑浊,AC浓度相同,C的温度高,化学反应速率大;BD浓度相同,D的温度高,化学反应速率大;C和D比较,温度相同,比较浓度,将10mL水各5mL分配给Na2S2O3溶液和稀H2SO4,二者的浓度和C选项的浓度相同,但是在C选项中还有5mL水存在,C的浓度低于D的浓度,D的反应速率大,先出现浑浊。

【要点1】比较法的应用是在有相同点的前提下比较不同点;例如在本题中浓度相同比温度,温度相同比浓度。【要点2】比较化学反应速率的方法:①以同一物质为参照物,②反应速率的单位相同,③温度相同时浓度越

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大;④浓度相同时,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大。

11.将氢氧化钠稀溶液滴加到醋酸稀溶液中,下列各图示意混合溶液有关量或性质的变化趋势,其中错误的是答案:D

【详解】A选项氢氧化钠和醋酸发生中和反应,反应放热,当酸反应完成后,再加碱,相当于往热水中加入冷水,温度降低,A正确。B选项醋酸中滴加氢氧化钠酸性减弱pH增大。C选项醋酸中滴加氢氧化钠,相当于弱电解质溶液变成强电解质溶液,因此导电能力增加。D选项醋酸中滴加氢氧化钠,即便醋酸完全反应,醋酸钠还是有微弱的水解,醋酸的浓度不可能为0,D错误。

【要点1】酸碱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

【要点2】醋酸中加入氢氧化钠导电性增强,氨水中加入强酸导电性增强,硫酸中滴入氢氧化钡溶液导电性逐渐减弱,到最弱后,再逐渐增强。

【要点3】强碱弱酸盐溶液中一定有弱酸分子存在,强酸弱碱盐溶液中也一定有弱碱存在,只不过量少而已。

12.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向次氯酸钙溶液通入过量CO2:Ca2++2ClO-+CO2+H2O=CaCO3↓+2HClO

B.向次氯酸钙溶液通入SO2:Ca2++2ClO-+SO2+H2O=CaSO3↓+2HClO

C.氢氧化钙溶液与碳酸氢镁溶液反应:HCO3-+Ca2++OH-=CaCO3↓+H2O

D.在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稀硝酸:3Fe2++4H++NO3-=3Fe3++NO↑+2H2O

答案:D

【详解】过量的二氧化碳水溶液可以溶解碳酸钙,A选项的离子方程式应为:ClO-+CO2+H2O=HClO+HCO3-

,A错误;HClO将氧化CaSO3为CaSO4,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

Ca2++2ClO-+2SO2+2H2O=CaSO4↓+2Cl-+4H++SO 24,B错误;氢氧化钙溶液与少量的碳酸氢镁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为:Mg2++2HCO3-+2Ca2++4OH-=M g(O H)2↓+2CaCO3↓+2H2O;氢氧化钙溶液与少量的碳酸氢镁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为:Mg2++2HCO3-+Ca2++2OH-=M g C O3↓+CaCO3↓+2H2O;C错误;D正确。

【考点】①复分解型过量反应物再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②氧化还原反应型的离子方程式书写。

【要点1】复分解—复分解反应类型的过量反应物再反应的化学反应归纳:

(1)氯化铝溶液中逐滴滴入氢氧化钠(少量、过量)溶液

AlCl3+3NaOH=Al(OH)3↓+3NaClAl(OH)3+NaOH=NaAlO2+2H2O

AlCl3+4NaOH=NaAlO2+3NaCl+2H2O

注意:氯化铝溶液中逐滴滴入氢氧化钠方法因为控制不好氢氧化钠的用量,不能用该方法制备氢氧化铝。(2)偏铝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少量、过量)

NaAlO2+H2O+HCl=Al(OH)3↓+NaClAl(OH)3+3HCl=AlCl3+3H2O

NaAlO2+4HCl=AlCl3+NaCl+2H2O

注意:偏铝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的方法因为控制不好盐酸的用量,不能用该方法制备氢氧化铝。

(3)偏铝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少量、过量)

2NaAlO2+3H2O+CO2=2Al(OH)3↓+Na2CO3Na2CO3+H2O+CO2=2NaHCO3

NaAlO2+2H2O+CO2=Al(OH)3↓+NaHCO3

注意:可以用此方法制备氢氧化铝。

(4)明矾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少量、过量)溶液

2KAl(SO4)2+3Ba(OH)2=2Al(OH)3↓+K2SO4+2BaSO4↓

2Al(OH)3↓+K2SO4+Ba(OH)2=BaSO4↓+2KAlO2+4H2O

KAl(SO4)2+2Ba(OH)2=2BaSO4↓+KAlO2+2H2O

注意:本反应在离子方程式书写、结合图像进行计算方面多有考查。

(5)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少量、过量)

Ca(OH)2+CO2=CaCO3↓+H2OCaCO3+H2O+CO2=Ca(HCO3)2Ca(OH)2+2CO2=Ca(HCO3)2

(6)漂白粉的水溶液中加入干冰(少量、过量)

Ca(ClO)2+H2O+CO2=CaCO3↓+2HClOCaCO3+H2O+CO2=Ca(HCO3)2

Ca(ClO)2+2H2O+2CO2=Ca(HCO3)2+2HClO

注意1:次氯酸钙溶液通入二氧化碳的现象与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的现象一样,但是对二者的产物进行光照,就会出现不同的结果,次氯酸光照分解反复出氧气的同时自身变成盐酸。盐酸可以溶解碳酸钙、碳酸氢钙,并放出二氧化碳。

注意2:对次氯酸钙溶液通入二氧化碳后的产物进行光照是考试的热点。

(7)碳酸钠溶液中滴入盐酸(少量、过量)

Na2CO3+HCl=NaHCO3+NaClNaHCO3+HCl=NaCl+H2O+CO2↑Na2CO3+2HCl=2NaCl+H2O+CO2↑

注意: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中,滴入盐酸,首先是碳酸钠先反应生成碳酸氢钠,然后碳酸氢钠再与盐酸反应。

(8)氢氧化钡溶液中滴入碳酸氢钠溶液(少量、过量)

Ba(OH)2+NaHCO3=BaCO3↓+NaOH+H2ONaOH+NaHCO3=Na2CO3+H2O

Ba(OH)2+2NaHCO3=BaCO3↓+Na2CO3+2H2O

(9)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钡溶液(少量、过量)

2NaHCO3+Ba(OH)2=BaCO3↓+Na2CO3+2H2ONa2CO3+Ba(OH)2=BaCO3↓+2NaOH

NaHCO3+Ba(OH)2==BaCO3↓+NaOH+H2O

(10)氢氧化钡溶液中滴入碳酸氢铵溶液(少量、过量)

Ba(OH)2+NH4HCO3=BaCO3↓+NH3·H2O+H2ONH3·H2O+NH4HCO3=(NH4)2CO3+H2O

Ba(OH)2+2NH4HCO3=(NH4)2CO3+BaCO3↓+2H2O

(11)碳酸氢铵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钡溶液(少量、过量)

2NH4HCO3+Ba(OH)2=(NH4)2CO3+BaCO3↓+2H2O(NH4)2CO3+Ba(OH)2=BaCO3↓+2NH3·H2O

NH4HCO3+Ba(OH)2=BaCO3↓+NH3·H2O+H2O

(12)碳酸氢钙溶液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少量、过量)

Ca(HCO3)2+NaOH=CaCO3↓+NaHCO3+H2ONaHCO3+NaOH=Na2CO3+H2O

Ca(HCO3)2+2NaOH=CaCO3↓+Na2CO3+2H2O

(13)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碳酸氢钙溶液(少量、过量)

2NaOH+Ca(HCO3)2=CaCO3↓+Na2CO3+2H2ONa2CO3+Ca(HCO3)2=CaCO3↓+2NaHCO3

NaOH+Ca(HCO3)2=CaCO3↓+NaHCO3+H2O

(14)碳酸氢镁溶液中滴入澄清石灰水(少量、过量)

Mg(HCO3)2+Ca(OH)2=MgCO3↓+CaCO3↓+2H2OMgCO3+Ca(OH)2=Mg(OH)2↓+CaCO3↓

Mg(HCO3)2+2Ca(OH)2=Mg(OH)2↓+2CaCO3↓+2H2O

(15)磷酸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少量、过量)

H3PO4+NaOH=NaH2PO4+H2ONaH2PO4+NaOH=Na2HPO4+H2ONa2HPO4+NaOH=Na3PO4+H2O

H3PO4+2NaOH=Na2HPO4+2H2OH3PO4+3NaOH=Na3PO4+3H2O

(16)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磷酸溶液(少量、过量)

3NaOH+H3PO4=Na3PO4+3H2O2Na3PO4+H3PO4=3Na2HPO4Na2HPO4+H3PO4=2NaH2PO4 2NaOH+H3PO4=Na2HPO4+2H2ONaOH+H3PO4=NaH2PO4+H2O

(17)磷酸溶液中滴入澄清石灰水(少量、过量)

2H3PO4+Ca(OH)2=Ca(H2PO4)2+2H2OCa(H2PO4)2+Ca(OH)2=2CaHPO4↓+2H2O

2CaHPO4+Ca(OH)2=Ca3(PO4)2↓+2H2OH3PO4+Ca(OH)2=CaHPO4↓+2H2O

2H3PO4+3Ca(OH)2=Ca3(PO4)2↓+6H2O

注意:磷酸溶液中滴入澄清石灰水,量不同产物不同。

)

PO

H

(n ]2)

OH

(

Ca

[n

4

3

<0.5时,没沉淀,产物是Ca(H2PO4)2

②0.5<

)

PO

H

(n ]2)

OH

(

Ca

[n

4

3

<1时,有沉淀,产物是Ca(H2PO4)2和CaHPO4

)

PO

H

(n ]2)

OH

(

Ca

[n

4

3

=1时,有沉淀,产物是CaHPO4

④1<

)

PO

H

(n ]2)

OH

(

Ca

[n

4

3

<1.5时,有沉淀,产物是CaHPO4和Ca3(PO4)2

)

PO

H

(n ]2)

OH

(

Ca

[n

4

3

=1.5时,有沉淀,产物是Ca3(PO4)2

(18)澄清石灰水中滴入磷酸溶液(少量、过量)

3Ca(OH)2+2H3PO4=Ca3(PO4)2↓+6H2OCa3(PO4)2+H3PO4=3CaHPO4

CaHPO4+H3PO4=Ca(H2PO4)2Ca(OH)2+H3PO4=CaHPO4↓+2H2O

Ca(OH)2+2H3PO4=Ca(H2PO4)2+2H2O

注意:澄清石灰水中滴入少量磷酸会产生沉淀,随着磷酸的滴入会发生沉淀的转移直至沉淀的消失,用互滴法可以鉴别磷酸和澄清石灰水。

(19)氢硫酸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少量、过量)

H2S+NaOH=NaHS+H2ONaHS+NaOH=Na2S+H2OH2S+2NaOH=Na2S+2H2O

(20)氢氧化钠溶液通入硫化氢气体(少量、过量)

2NaOH+H2S=Na2S+2H2ONa2S+H2S=2NaHSNaOH+H2S=NaHS

(21)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硫(少量、过量)

Ca(OH)2+SO2=CaSO3↓+H2OCaSO3+H2O+SO2=Ca(HSO3)2Ca(OH)2+2SO2==Ca(HSO3)2

注意:二氧化碳与二氧化硫都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气体过量后都澄清,因此不能说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一定是二氧化碳。

(22)亚硫酸溶液中滴入澄清石灰水(少量、过量)

2H2SO3+Ca(OH)2=Ca(HSO3)2+2H2OCa(HSO3)2+Ca(OH)2=2CaSO3↓+2H2O

(23)氢氧化钡溶液中滴入硫酸氢钠溶液(少量、过量)

Ba(OH)2+NaHSO4=BaSO4↓+NaOH+H2ONaOH+NaHSO4=Na2SO4+H2O

Ba(OH)2+2NaHSO4=BaSO4↓+Na2SO4+H2O

(24)硫酸氢钠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钡溶液(少量、过量)

2NaHSO4+Ba(OH)2=BaSO4↓+Na2SO4+H2ONa2SO4+Ba(OH)2=BaSO4↓+2NaOH

NaHSO 4+Ba(OH)2=BaSO 4↓+NaOH+H 2O

注意:此方程式的考查是高考的热点,滴加溶液的顺序不同,导致量就不同,产物就不同。

(25)亚硫酸钠溶液滴入盐酸(少量、过量)

Na 2SO 3+HCl=NaHSO 3+NaClNaHSO 3+HCl=NaCl+H 2O+SO 2↑

Na 2SO 3+2HCl=2NaCl+H 2O+SO 2↑

【要点2】氧化还原—氧化还原类型的过量反应物再反应的化学反应归纳:

(1)碘化钾溶液与氯气(少量、过量)的反应

2KI+Cl 2=2KCl+I 2I 2+5Cl 2+6H 2O=2HIO 3+10HCl2KI+6Cl 2+6H 2O=2HIO 3+10HCl+2KCl

(2)铁(少量、过量)与稀硝酸的反应

Fe+4HNO 3(稀)=Fe(NO 3)3+NO↑+2H 2O2Fe(NO 3)3+Fe=3Fe(NO 3)2

3Fe+8HNO 3(稀)=3Fe(NO 3)2+2NO↑+4H 2O

(3)铜与硝酸(浓变稀)反应

Cu+4HNO 3(浓)=Cu(NO 3)2+2NO 2↑+2H 2O3Cu+8HNO 3(稀)=3Cu(NO 3)2+2NO ↑+4H 2O

(4)锌与硫酸(浓变稀)反应

Zn+2H 2SO 4(浓)=ZnSO 4+SO 2↑+2H 2OZn+H 2SO 4(稀)=ZnSO 4+H 2↑

注意:常常结合定量计算考查硫酸的性质。

(5)溴化亚铁溶液与氯气(少量、过量)的反应

6FeBr 2+3Cl 2=2FeCl 3+4FeBr 32FeBr 3+3Cl 2=2FeCl 3+3Br 22FeBr 2+3Cl 2=2FeCl 3+2Br 2

注意:该反应是离子方程式书写和定量判断产物的热点。

(6)碘化亚铁溶液与氯气(少量、过量)的反应

FeI 2+Cl 2=FeCl 2+I 22FeCl 2+Cl 2=2FeCl 32FeI 2+3Cl 2=2FeCl 3+2I 2

(7)碘化亚铁溶液与溴水(少量、过量)的反应

FeI 2+Br 2=FeBr 2+I 22FeBr 2+Br 2=2FeBr 32FeI 2+3Br 2=2FeBr 3+2I 2

13.在一定温度下,反应21

H 2(g)+21

X 2(g)HX(g)的平衡常数为10。若将1.0mol 的HX(g)通入体积为1.0L 的

密闭容器中,在该温度时HX(g)的最大分解率接近于

A.5%

B.17%

C.25%

D.33%

答案B

【详解】

21H 2(g)+21X 2(g)HX(g)的平衡常数K 1为10,那么HX(g)21H 2(g)+21X 2(g)的平衡常数K 2为

101,2HX(g)H 2(g)+X 2(g)的平衡常数K 3为(1/10)2=0.01.设HX(g)分解xmol/L,

有:2HX(g)

H 2(g)+X 2(g) 100

xxx

1-xxx

K 3=01.02)1(=-?x x

x ,得到x=0.17,所以该温度时HX(g)的最大分解率接近于17%,B 正确。

【要点1】化学方程式的计量数的变化对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的变化(幂的关系)。

以氨的合成为例:N 2+3H

2

2NH 3,3)}2({)2(2)}3({H c N c NH c K ?=,21N 2+23H

2NH 3,23)}2({21)}2({)3(/H c N c NH c K ?=

显然,K=(K /)2。 【要点2】可逆反应的正反应平衡常数表达式和逆反应平衡常数表达式的关系(倒数关系)。

以氨的合成为例:N 2+3H

22NH 3,3)}

2({)2(2

)}3({H c N c NH c K ?=,2NH 3N 2+3H 2,2)}3({3)}

2({)2(//NH c H c N c K ?=,显然,K=//1K

。 26.(14分)碱式碳酸铜可表示为:xCuCO 3·yCu(OH)2·zH 2O,测定碱式碳酸铜组成的方法有多种。

(1)现采用氢气还原法,请回答如下问题:

①写出xCuCO 3·yCu(OH)2·zH 2O 与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实验装置用下列所有仪器连接而成,按氢气流方向的连接顺序是(填入仪器接口字母编号): (a )→()()→()()→()()→()()→()()→(l )

③称取23.9g 某碱式碳酸铜样品,充分反应后得到12.7g 残留物,生成4.4g 二氧化碳和7.2g 水。该样品的结晶水质量为g ,化学式为;

(2)某同学以氮气代替氢气,并用上述全部或部分仪器来测定碱式碳酸铜的组成,你认为是否可行?请说明理由。。

答案:(1)①xCuCO 3·yCu(OH)2·zH 2O+(x+y)H 2=(x+y)Cu+xCO 2+(x+2y+z)H 2O

②a→k,j→gf(hi)→de(ed)→hi(gf)→bc(cb)→l ;③1.8;CuCO 3·Cu(OH)2·H 2O

(2)可行;根据反应xCuCO 3·yCu(OH)2·zH 2O=(x+y)CuO+xCO 2↑+(y+z)H 2O↑,依据碱式碳酸铜、CuO 、CO 2和H 2O 质量(或其中任意三个量),即可计算出其组成。

【详解】(1)本题的碱式碳酸铜与氢气反应看似一个很难的信息,其实细心一点只要把它理解为CuCO 3和Cu(OH)2受热分解后产物CuO 再与氢气反应,第①问题便可以解决;对于②要能分析出测定反应后CO 2和H 2O 质量,因此对于氢气发生器后仪器的选择是除氯化氢和水蒸气,防止对后续测定影响就可以了,因为测定H 2O 和CO 2分别用浓硫酸和碱石灰是固定的。

(2)其实在分析(1)①方程式书写时便得到了碱式碳酸铜热分解方程式:

xCuCO 3·yCu(OH)2·zH 2O=(x+y)CuO+xCO 2↑+(y+z)H 2O↑,稍加分析可知,依据碱式碳酸铜、CuO 、CO 2和H 2O 质量(或其中任意三个量),即可计算出其组成。

【要点1】制备干燥纯净的氢气的方法:制备氢气的装置→用水除去盐酸挥发产生的氯化氢→用浓硫酸除去引入的水蒸气。

【要点2】氢气还原碱式碳酸铜→用浓硫酸吸收水并测定水的质量→用碱石灰吸收二氧化碳并测定二氧化碳的质量→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的干扰。

27.(15分)下图表示有关物质(均由短周期元素形成)之间的转化关系,其中A 为常见的金属单质,B 为非金属单质(一般是黑色粉末),C 是常见的无色无味液体,D 是淡黄色的固体化合物。(反应条件图中已省略。)

(1)A 、B 、C 、D 代表的物质分别为、、、(填化学式);

(2)反应①中的C 、D 均过量,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反应②中,若B 与F 物质的量之比为4∶3,G 、H 分别是、(填化学式);

(4)反应③产物中K 的化学式为;

(5)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为。

答案(1)AlCNa 2O 2(2)2H 2O+2Na 2O 2=4NaOH+O 2↑2Al+2NaOH+2H 2O=2NaAlO 2+3H 2↑

(3)CO 2CO(4)Na 2CO 3(5)2AlO 2-+CO 2+3H 2O=2Al(OH)3↓+CO 32-

【详解】A+C+D→溶液甲+E+F ,C 是常见的无色无味液体,C 是水;D 是淡黄色的固体,能和水反应的淡黄色固体是Na 2O 2,Na 2O 2和水反应生成NaOH 和O 2;能和强碱反应的常见金属是铝,铝和强碱溶液反应产生偏铝

酸钠溶液和氢气,E 和F 其中一种是氢气,另一种是氧气,B 为非金属单质(一般是黑色粉末),B 是碳,B+F →G+H,通常情况下氢气和碳不反应,即便反应也不会生成两种产物,所以F 是氧气,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两种产物CO 和CO 2;只有其中的二氧化碳可以和偏铝酸钠溶液反应,无论二氧化碳的量如何,都有共同的产物氢氧化铝,二氧化碳过量产物是碳酸氢钠,二氧化碳量少产物是碳酸钠,D+G →K+F ,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产生碳酸钠和氧气,F 是氧气,K 是碳酸钠,K+C→溶液乙,溶液乙是碳酸钠溶液。

【要点1】涉及铝的关键转化关系:A+C+D→溶液甲+F+E,溶液甲+G→溶液乙+沉淀L ,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4Al+6H 2O+2Na 2O 2=4NaAlO 2+6H 2↑+O 2↑,2NaAlO 2+CO 2+3H 2O=2Al(OH)3↓+Na 2CO 3。

【要点2】涉及Na 2O 2的关键转化关系:D+G →K+F,C+D→NaOH 溶液+E ,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 2O 2+2CO 2=2Na 2CO 3+O 2↑;2Na 2O 2+2H 2O=4NaOH+O 2↑

【要点3】涉及O 2的关键转化关系:B+F →G+H ,E+F →C ,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4C+3O 2??→?点燃2CO+2CO 2;3C+2O 2??→?点燃2CO+CO 2;2H 2+O 2点燃2H 2O

28.(14分)2SO 2(g)+O 2(g)=2SO 3(g)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1molSO 2(g)氧化为1molSO 3的ΔH=-99kJ·mol -1.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 、C 分别表示、,E 的大小对该反应的反应热有无影响?。

该反应通常用V 2O 5作催化剂,加V 2O 5会使图中B 点升高还是降低?,理由是;

(2)图中△H=KJ·mol -1;

(3)V 2O 5的催化循环机理可能为:V 2O 5氧化SO 2时,自身被还原为四价钒化合物;四价钒化合物再被氧气氧化。写出该催

化循环机理的化学方程式;

(4)如果反应速率υ(SO 2)为0.05mol·L -1·min -1,则υ(O 2)

=mol·L -1·min -1、υ(SO 3)=mol·L -1·min -1;

(5)已知单质硫的燃烧热为296KJ·mol -1,计算由S(s)生成3molSO 3(g)的△H (要求计算过程)。

答案:(1)反应物能量、生成物能量;无,降低,因为催化剂改变了反应的历程使活化能E 降低。

(2)-198;(4)SO 2+V 2O 5=SO 3+2VO 2;4VO 2+O 2=2V 2O 5;(4)0.025;0.05。

(5)S(s)+O 2(g)=SO 2(g)△H 1=-296KJ·mol -1,SO 2(g)+

21O 2(g)=SO 3(g)△H 2=-99KJ·mol -1 3S(s)+29

O 2(g)=3SO 3(g)△H=3(△H 1+△H 2)=-1185KJ·mol -1

【详解】(1)题给已知:A→C ,ΔH=-99kJ·mol -1,A→C 是放热反应;结合图形分析,A 能量比C 能量高,A →C 是放热反应,题给已知和图形分析吻合,所以A 表示反应物能量,C 表示生成物能量。反应热等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减去反应物的总能量,反应热也等于反应物的键能总和减去生成物的键能总和,反应热和活化能E 无关;使用催化剂可以降低活化能;(2)图中表示的是2molSO 2的反应,因此△H=-99×2KJ·mol -1;(3)依题意即可写出:SO 2+V 2O 5=SO 3+2VO 2;4VO 2+O 2=2V 2O 5(4)依据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5)单质硫的燃烧热为296KJ·mol -1,对应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S(s)+O 2(g)=SO 2(g)△H 1=-296KJ·mol -1,1molSO 2(g)氧化为1molSO 3的ΔH=-99kJ·mol -1对应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SO 2(g)+21

O 2(g)=SO 3(g)△H 2=-99KJ·mol -1;根据盖斯定律,化学反

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1molS(s )→1molSO 3(g );对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S(s)+23

O 2(g)=SO 3(g )△H 3=△H 1+△H 2=-395KJ·mol -1;

由S(s)生成3molSO 3(g)的△H 4=3△H 3=-11185KJ·mol -1

【要点1】放热反应的标志:①0

【要点2】催化剂的7个知识点:①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化学性质不变;②不同的催化剂改变同一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的程度不同;③催化剂的催化机理:催化剂本身先被还原,然后被氧化成催化剂本身;或者先被氧化,再被还原成催化剂本身;④催化剂是通过改变反应的活化能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的;⑤催化剂同倍数地改变正逆反应速率,不影响平衡移动;⑥催化剂使用与否和反应热无关;⑦在能量和反应过程的对应关系图像中,反应物的能量和反应体系的最高能量的差值是活化能。

【要点3】热化学方程式计量数改变反应热发生对应的变化,计量数是原来的二倍,反应热也变成原来的二倍。

【要点4】盖斯定律: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化学方程式叠加的同时反应热也可以同步叠加。

37.[化学—选修化学与技术](15分)请回答氯碱工业的如下问题:

(1)氯气、烧碱是电解食盐水时按照固定的比率k (质量比)生成的产品。理论上k =_______(要求计算表达式和结果);

(2)原料粗盐中常含有泥沙和Ca 2+、Mg 2+、Fe 3+、SO 42-

等杂质,必须精制后才能供电解使用。精制时,粗盐溶于水过滤后,还要加入的试剂分别为①Na 2CO 3、②HCl (盐酸)③BaCl 2,这3种试剂添加的合理顺序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

(3)氯碱工业是高耗能产业,一种将电解池与燃料电池相组合的新工艺可以节(电)能30%以上。在这种工艺设计中,相关物料的传输与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的电极未标出,所用的离子膜都只允许阳离子通过。 ①图中X 、Y 分别是_____、____(填化学式),分析比较图示中氢氧化钠质量分数a %与b %的大小_______; ②分别写出燃料电池B 中正极、负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正极:______;负极:_____;

③这样设计的主要节(电)能之处在于(写出2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k=13.118071)NaOH (2M )

2l (==C M ;(2)③①②;(3)①Cl 2、H 2;a %小于b %;②O 2+4e -+2H 2O =4OH -;

H 2-2e -+2OH -=2H 2O ;③燃料电池可以补充电解池消耗的电能;提高产出碱液的浓度;降低能耗。

【详解】(1)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化学方程式2NaCl+2H 2O 电解2NaOH+H 2↑+Cl 2↑,产物氯气和烧碱的固定质量比k=13

.118071)NaOH (2M )

2l (==C M 。 (2)Ba 2+用来除去SO -24,CO -23用来除去Ca 2+、Mg 2+、Fe 3+和除杂试剂带来的Ba 2+,用盐酸除去除杂试剂带来

的CO -

23,可见3种试剂添加的合理顺序是:③①②。

(3)电解饱和食盐水得到氢气、氯气和氢氧化钠溶液,阳极:2Cl --2e -=Cl 2↑,阴极:2H ++2e -=H 2↑;因为溶液中的H +是水电里出来的数量很少的H +,电极反应式修正为:2H 2O+2e -=H 2↑+2OH -,氢气和氢氧化钠在同一个电极产生,观察上述物料传输和转化关系图得知:Y 和氢氧化钠溶液在一个电极产生,Y 是氢气,从B 做突破口,燃料电池的氧化剂是空气,Y 是燃料,电解饱和食盐水的产物中,只有氢气可以作燃料,氯气和氢氧化钠不能作燃料,Y 一定是氢气,X 一定是氯气。在燃料电池中,负极反应式:H 2-2e -=2H +,电解质溶液是强碱溶液,负极反应式修正为:H 2-2e -+2OH -=2H 2O ,可见负极消耗氢氧化钠溶液,从负极出来的氢氧化钠溶液浓度比a %小;正极反应式:O 2+4e -+2H 2O =4OH -,可见在正极氧气和水一起转化成了OH -,在正极出来的氢氧化钠溶液浓度比a %大。燃料电池产生的电能用于电解饱和食盐水,电解饱和食盐水产生的氢气作燃料电池的燃料,电解饱和食盐水产生的氢氧化钠可以做燃料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两池只需要饱和食盐水和空气,充分降低了能耗。

【要点1】电解饱和食盐水:2Cl --2e -=Cl 2↑,阴极:2H ++2e -=H 2↑或:2H 2O+2e -=H 2↑+2OH -

【要点2】氢氧碱性燃料电池:H 2-2e -=2H +修正为:H 2-2e -+2OH -=2H 2O ,正极反应式:O 2+4e -+2H 2O =4OH -。

38.[化学—选修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已知X 、Y 和Z 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42。X 元素原子的4p 轨道上有3个未成对电子,Y 元素原子的最外层2p 轨道上有2个未成对电子。X 跟Y 可形成化合物X 2Y 3,Z 元素可以形成负一价离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1)X 元素原子基态时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该元素的符号是__________;

(2)Y 元素原子的价层电子的轨道表示式为________,该元素的名称是__________;

(3)X 与Z 可形成化合物XZ 3,该化合物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_;

(4)已知化合物X 2Y 3在稀硫酸溶液中可被金属锌还原为XZ 3,产物还有ZnSO 4和H 2O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比较X 的氢化物与同族第二、第三周期元素所形成的氢化物稳定性、沸点高低并说明理由____。 答案:(1)1s 22s 22p 63s 23p 63d 104s 24p 3,As ;(2)氧元素;(3)三角锥形

(4)As 2O 3+6Zn+6H 2SO 4=2AsH 3↑+6ZnSO 4+3H 2O(5)稳定性:NH 3>PH 3>AsH 3因为键长越短,键能越大,化合物越稳定沸点:NH 3>AsH 3>PH 3NH 3可形成分子间氢键,沸点最高,AsH 3相对分子质量比PH 3大,分子键作用力大,因而AsH 3比PH 3沸点高。

【详解】(1)X 元素原子的4p 轨道上有3个未成对电子,根据核外电子排布的能量最低原理、鲍利不相容原理和洪特规则,写出X 元素原子基态时的电子排布式为1s 22s 22p 63s 23p 63d 104s 24p 3;核外电子总数为33,内层充满,价电子构型4s 24p 3,第四周期VA 元素,是氮族元素中的第3号元素,是砷元素,元素符号As 。

(2)Y 元素原子的最外层2p 轨道上有2个未成对电子,Y 元素的价电子构型可能是2s 22p 2或2s 22p 4,即可能是碳元素或氧元素;X 跟Y 可形成化合物X 2Y 3;在化合物X 2Y 3中X 元素呈+3价,Y 元素呈-2价,推测Y 元素是氧元素不是碳元素;氧元素的原子序数是8,X 、Y 和Z 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42,Z 元素应该是42-33-8=1,Z 元素是氢元素。或者如果Y 元素是碳元素;X 、Y 和Z 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42,Z 元素应该是42-33-6=3,3号元素是锂,锂元素只有+1价,不符合题意。Y 元素原子的价层电子的轨道表示式为。

(3)X 与Z 可形成化合物XZ 3,砷原子最外层有5个电子,加上3个氢原子的3个电子,共有4对价电子,按照价电子对互斥理论,该化合物是四面体构型,而砷原子有一对孤电子,其空间构型变成了三角锥形,本题也可以用同族相似的想法AsH 3和NH 3的空间结构相同是三角锥形。

(4)化合物X 2Y 3在稀硫酸溶液中可被金属锌还原为XZ 3,As 2O 33622AsH e ??→?-

?+;产物还有ZnSO 4和H 2O ,

+-??→?-22Zn Zn e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As 2O 3+6Zn+6H 2SO 4=2AsH 3↑+6ZnSO 4+3H 2O (5)非金属氢化物的稳定性和非金属性强弱有关,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最低价氢化物越稳定,同主族元素,原子序数越小,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最低价非金属氢化物越稳定,X 的氢化物与同族第二、第三周期元素所形成的氢化物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NH 3>PH 3>AsH 3。组成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沸点越高,正常的沸点顺序为:AsH 3>PH 3>NH 3,但是由于NH 3能形成氢键的缘故,使得NH 3的分子间力陡然增大,沸点反常的高,沸点顺序为:NH 3>AsH 3>PH 3。

【要点1】根据核外电子排布的能量最低原理、鲍利不相容原理和洪特规则,书写某元素基态时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要点2】p 轨道有1个未成对电子时可能是p 1或p 5;p 轨道有2个未成对电子时可能是p 2或p 4;具体情况根据题给条件确定。

【要点3】常见中心原子的共用电子对和未成键电子对与空间结构的关系:

非金属性强,对应的氢化物的稳定性强。

(1)同主族元素氢化物的稳定性比较:VIIA :HF>HCl>HBr>HI ;VIA :H 2O>H 2S>H 2Se>H 2Te ;

VA :NH 3>PH 3>AsH 3;IVA :CH 4>SiH 4。

(2)同周期非金属氢化物的稳定性比较:第二周期:HF>H 2O>NH 3>CH 4;第三周期:HCl>H 2S>PH 3>SiH 4。

【要点5】组成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沸点越高;含氢键的氢化物沸点会反常的高。

同主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比较:VIIA:HF>HI>HBr>HCl;VIA:H2O>H2Te>H2Se>H2S;

VA:NH3>AsH3>PH3;IVA:SiH4>CH4。

39.[化学——选修有机化学基础](15分)A~J均为有机化合物,它们之间的转化如下图所示:

实验表明:①D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②核磁共振氢谱表明F分子中有三种氢,且其峰面积之比为1:1:1;③G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④1molJ与足量金属钠反应可放出22.4L氢气(标准状况)。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不考虑立体结构),由A生成B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反应;(2)D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

(3)由E生成F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E中官能团有_________(填名称),与E具有相同官能团的E的同分异构体还有________________(写出结构简式,不考虑立体结构);

(4)G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由I生成J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答案:(1)BrCH2CH=CHCH2Br;取代或水解;(2)HOCH2CH2CH2CHO;

CH3CH(OH)CH2COOH3-羟基丁酸;CH3CH2CH(OH)COOH2-羟基丁酸;

HOCH2CH(CH3)COOH2-甲基-3-羟基丙酸;(CH3)2C(OH)COOH2-甲基-2-羟基丙酸

【解析】

CH2=CH-CH=CH2与Br2可以发生1,2-加成生成CH2Br-CHBr-CH=CH2;

CH2=CH-CH=CH2与Br2也可以发生1,4-加成生成CH2Br-CH=CH-CH2Br;

A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B,B可能是CH2(OH)-CH(OH)-CH=CH2或HOCH2-CH=CH-CH2OH

B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C可能是CH2(OH)-CH(OH)-CH2-CH3或HOCH2-CH2-CH2-CH2OH

C氧化生成D,D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D是

D能发生银镜反应,酸化后生成E,E是

E和浓硫酸混合加热在不改变碳原子数的情况下可以发生消去反应脱水生成不饱和的烯酸:

E和浓硫酸混合加热在不改变碳原子数的情况下可以发生分子内酯化反应脱水生成酯:

由CH2=CH-CH=CH2与Br2发生1,2-加成的产物演变而来的酯分子内有三种氢,峰面积比1︰2︰3,

由CH2=CH-CH=CH2与Br2发生1,4-加成的产物演变而来的酯分子内有三种氢,峰面积比1︰1︰1,

题给已知:核磁共振氢谱表明F分子中有三种氢,且其峰面积之比为1︰1︰1;从而确定A的结构简式为BrCH2CH=CHCH2Br;B为HOCH2-CH=CH-CH2OH;C为HOCH2-CH2-CH2-CH2OH;D为

E为;F为;B和浓硫酸混合分子内脱水只能生成醚,G是;

观察H、I、J的组成,结合题给信息:1molJ与足量金属钠反应可放出22.4L氢气(标准状况),得知H、

I、J的结构简式分别为: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

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2011年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新课标(辽宁卷)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辽宁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是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页至第5页, 第Ⅱ卷第6页至第12页。全卷满分300分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中“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 号、姓名是否一致。 2.答第Ⅰ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第Ⅱ卷卷时, 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 清晰。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 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 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员将将试题卷和答题一并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120分) 本试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合题目要求的。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1 C 12 B 11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Ca 40 Cu 64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将人的红细胞放入4℃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红细胞破裂,主要原因是 A.红细胞具有水溶性B.红细胞的液泡体积增大 C.蒸馏水大量进入红细胞D.低温时红细胞膜流动性增大 2.甲、乙两种酶用同一种蛋白酶处理,酶活性与处理时间 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甲酶能够抗该种蛋白酶降解 B.甲酶是不可能具有催化功能的RNA C.乙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 D.乙酶活性的改变是因为其分子结构的改变 3.番茄幼苗在缺镁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与对照组 相比,其叶片光合作用强度下降,原因是 A.光反应强度升高,暗反应强都降低 B.光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强都降低 C.反应强度不变,暗反应强都降低 D.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强都不变 4.取紫色洋葱外表皮,分为两份,假定两份外表皮细胞的大小、数目和生理状态一致,一份在完全营养液中浸泡一段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甲组;另一份在蒸 馏水中浸泡相同的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乙组。然后,两组外表皮都用浓度

2017年辽宁省沈阳市高考物理一模试卷

2017年辽宁省沈阳市高考物理一模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36.0分) 1.牛顿在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中将行星的椭圆轨道假想成圆轨道,另外还应用到了其它的规律和成果.以下的规律和成果没有被用到的是() A.牛顿第二定律 B.牛顿第三定律 C.开普勒的研究成果 D.卡文迪许测出的引力常数 【答案】 D 【解析】 解:牛顿在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中将行星的椭圆轨道简化为圆轨道这就是开普勒第一定律,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列出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再借助于牛顿第三定律来推算物体对地球作用力与什么有关系.同时运用开普勒第三定律来导出万有引力定律.而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得出的引力常数是在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之后,所以正是由于这个,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没有得到广泛应用.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天体运动和地面上物体的运动遵从相同的规律,牛顿在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中,运用了牛顿第二、三定律,开普勒三定律. 本题考查了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历程以及应用,要注意明确牛顿推导的基本过程,同时明确公式中各量均有一定的涵义. 2.如图所示,一竖直挡板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用半球体A将另一个 半球体B顶起,不计一切摩擦.在向右缓慢推动半球体A的过程中, 挡板所受压力的变化是() A.不变 B.减小 C.增大 D.先减小后增大 【答案】 B 【解析】 解:以整体为研究对象,水平方向根据共点力的平衡可得挡板所受压力大小等于水平推力F; 以A为研究对象,根据受力分析,得到推力和B对A的作用力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由于B对A的作用力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逐渐减小,所以推力F逐渐减小,挡板所受压力逐渐减小,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以整体为研究对象,确定挡板所受压力大小与水平推力的关系; 以A为研究对象,根据受力分析,画出推力和B对A的作用力变化情况来分析. 本题主要是考查了共点力的平衡问题,解答此类问题的一般步骤是:确定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利用平行四边形法则进行力的合成或者是正交分解法进行力的分解,然后

2009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湖北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1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错误 ..的是 A.单基因突变可以导致遗传病 B.染色体结构的改变可以导致遗传病 C.近亲婚配可增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风险 D.环境因素对多基因遗传病的发病无影响 答案D 【解析】人类遗传病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主要可以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单基因突变可以遗传病,如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染色体结构改变可以导致遗传病,如猫叫综合征;近亲婚配可增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风险,因为近亲婚配的双方从共同祖先那里继承同一种致病基因的机会较非近亲婚配的大大增加,结果双方很可能都是同一种致病基因的携带者,这们后代隐性遗传病发病风险大大增加;多基因遗传病不仅表现出家庭聚集现象,还比较容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D错误。 2.右图是某种微生物体内某一物质代谢过程的示意图。下列有关酶 活性调节的叙述,错误 ..的是 A.丁物质既是酶③催化生成的产物,又是酶③的反馈抑制物 B.戊物质通过与酶④结合导致酶④结构变化而使其活性下降 C.当丁物质和戊物质中任意一种过量时,酶①的活性都将受到 抑制 D.若此代谢途径的终产物不断排出菌体外,则可消除丙物质对酶①的抑制作用 答案C 【解析】微生物代谢的调节主要有两种形式:酶合成的调节和酶活性的调节。酶活性的调节是微生物通过改变已有酶的催化活性来调节代谢有速率。酶活性发生改变的主要原因是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物质与酶结合,致使酶的结构产生变化,但这种变化是可逆的,当代谢产物与酶脱离时,酶结构便会复原,又恢复原有的活性。因此A、B、D正确。当丁物质和戊物质中

2017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全国1卷

绝密★ 启用前 2017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Cl35.5 K39 Ti 48 Fe 56 I 127 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 6 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1.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有多种。在哺乳动物卵巢细胞分泌的雌激素作用于乳腺细胞的过程中,以及精子进入卵细胞的过程中,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实现分别依赖于 A. 血液运输,突触传递 B.淋巴运输,突触传递 C.淋巴运输,胞间连丝传递 D.血液运输,细胞间直接接触 2.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膜的完整性可用台盼蓝染色法进行检测 B. 检测氨基酸的含量可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显色 C. 若要观察处于细胞分裂中期的染色体可用醋酸洋红液染色 D. 斐林试剂是含有C『+的碱性溶液,可被葡萄糖还原成砖红色 3. 通常,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下降可作为其衰老的检测指标。为研究激素对叶片衰老的影响,将某植 物离体叶片分组,并分别置于蒸馏水、细胞分裂素(CTK)、脱落酸(ABA)、CTK+ABA 溶液中,再将各组置于光下。一段时间内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变化趋势如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2021届辽宁省实验中学2018级高三上学期一模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卷及答案

2021届辽宁省实验中学2018级高三上学期一模考试 理科综合化学试卷 ★祝考试顺利★ (含答案) 考试时间: 90 分钟试题满分: 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35.5 Fe-56 Ca40 第I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 2.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朝坛雾卷,曙岭烟沉”中的雾是一种气溶胶, 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B.“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描述的是升华和凝华过程 C.“煤饼烧蛎房成灰”(“蛎房”即牡蛎壳),该过程中发生了分解反应 D.“曾青得铁则化为铜”,其原理和现代湿法冶金一致 3.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CO 2通过Na 2 O 2 使其增重2.8g,反应中转移电子数为0.2N A B.相同质量的Na 2O 2 和Na 2 S固体具有相同的阴、阳离子数和质子数 C. 0.lmol 培验NaHSO 4 中含有阳离子数目为0.2 N A D. 8gCH 4 O中含有的C—H键数目为N A 4下列条件下, 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 pH=9的溶液中: Na+、Fe3+、NO 3 -、 SCN- B.含有大量S 2O 3 2-的溶夜中:H+、K+、SO 4 2-、Al3+ C. 0.1 mol·L-1的NH 4Cl溶液中:Li+、 Ba2+、CH 3 COO-、OH- D.某酸性无色透明溶液中: Na+、I-、Cl-、Mg2+ 5.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将Na 2O 2 固体投入H 2 18O中: 2Na. 2 O 2 +2H 2 18O =4Na+ +4OH- +18O 2 ↑ B.生活中用碳酸钠做洗涤剂的原理:CO 32-+2H 2 O= H 2 CO 3 + 2OH- C.将过量的NaOH溶液滴入同浓度的少量Ca (HCO 3) 2 溶液中: Ca2++2HCO 3+2OH-= CaCO 3 ↓+2H 2 O+CO 3 2- D.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 2: 2C 6 H 5 O-+ CO 2 + H 2 O →2C 6 H 5 OH+CO 3 2- 6.下列说法或基本操作合理的是( ) A.在空气中,将氯化镁溶液蒸发结晶可以获得干燥的氯化镁固体 B蒸馏实验时若温度计的水银球低于支管口,则收集到的馏分沸点会偏高 C.可用BaCl 2溶液鉴别Na 2 CO 3 溶液与NaHCO 3 溶液 D.硝酸银溶液保存在棕色的广口瓶中,防止见光分解 7.某离子反应涉及H+、Bi3+、 MnO 4-、BiO 3 -、Mn2+、 H 2 O六种微粒。其中c(MnO 4 -)随反应进行逐 渐增大。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该反应的还原产物为Bi3+ B.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2 C.反应后溶液的酸性明显增强 D.若有1mol还原剂参加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5mol 8.以下六种饱和溶液①Ba(NO 3) 2 ②Ca(OH) 2 ③Na 2 SiO 3 ④Na[A l(OH) 4 ] ⑤Na 2 CO 3 ⑥NH 3和NaCl,分别持续通入CO 2 ,最终得到沉淀或析出晶体的是( ) A.①③④⑥ B.②③④⑥ C.③④⑤⑥ D.②③④⑤ 9.将2molINaHCO 3和定量的Na 2 O 2 固体混合,在加热的条件下使其反应,经测定无Na 2 O 2 剩余,则最 后所得固体的物质的量(n)为( ) A. 1mol 4mol 10. 海洋中有丰富的食品、矿产、能源、药物和水产资源,下图为海水利用的部分过程。下列

辽宁省2017年高考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Word版)

辽宁省2017年高考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 (Word版) (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Ca 40 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已知某种细胞有4条染色体,且两对等基因分别谓语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某同学用示意图表示这 种细胞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细胞。其中表示错误的是 2. 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过程中,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列与该噬菌 体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T2噬菌体也可以在肺炎双球菌中复制和增殖 B. T2噬菌体病毒颗粒内可以合成mRNA和蛋白质 C. 培养基中的32P经宿主摄取后可出现在T2噬菌体的核酸中 D. 人体免疫缺陷病毒与T2噬菌体的核酸类型和增值过程相同 3. 下列关于生物体中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在细胞中,核外没有参与DNA合成的酶 B. 由活细胞产生的酶在生物体外酶有催化活性 C. 从胃蛋白酶的提取液中沉淀该酶可用盐析的方法 D. 唾液淀粉酶催化反应最适温度和保存温度是37℃ 4. 将某种植物的成熟洗白放入一定浓度的物质A溶液中,发现其原生质体(即植物细胞中细胞壁以 内的部分)的体积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0~4h内物质A没有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 B. 0~1h内细胞体积与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量相等 C. 2~3h内物质A溶液的渗透压小于细胞液的渗透压 D. 0~1h内液泡中液体的渗透压大于细胞质基质的渗透压 5. 下列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皮下注射胰岛素可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B.大脑皮层受损的患者,膝跳反射不能完成 C.婴幼儿缺乏甲状腺激素可影响其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D.胰腺受反射弧传出神经的支配,其分泌胰液也受促胰液素调节 6.若某哺乳动物毛色由3对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独立分配的等位基因决定,其中A基因编码的酶可使黄色色转化为褐色素;B基因编码的酶可使该褐色素转化为黑色素;D基因的表达产物能完全抑制A基因的表达;相应的隐性等位基因a、b、d的表达产物没有上述功能。若用两个纯合黄色品种的动物作为亲本进行杂交,F1均为黄色,F2中毛色表现型出现了黄:褐:黑=52:3:9的数量比,则杂交亲本的组合是 A.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B.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C.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D.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7.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糖类化合物也可称为碳水化合物 B.维生素D可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 C.蛋白质是仅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物质 D.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不宜摄入过多

2009年全国高考2卷理综解析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试题卷 理科综合解析 一.选择 1.答案D 【解析】细胞呼吸是活细胞都进行的一项生命活动,必须在酶的催化作用下进行;酵母菌在有氧的条件下,把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无氧的条件下把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因此D错误。 2.答案B 【解析】血钙含量降低会引起肌肉抽搐,血钙含量高会引起肌肉乏力。依题意,甲状旁腺素和降钙素对血钙的调节表现为拮抗作用。由于体液的调节作用,人体血钙浓度处于动态平衡。食物中的钙可以通过消化道吸收进入血液,维生素A和维生素D可以促进钙的吸收。所以B 错误。 3.答案B 【解析】多细胞生物体内的细胞总是在不断地更新着,总有一部分细胞处于衰老或走向死亡的状态,因此胚胎发育过程中也会有细胞衰老。变态发育指成体与幼体在形态上的差别比较大,而这种形态的改变又是集中在短期内完成的,因此B不正确。细胞分化发生在整个生命进程中,在胚胎时期达到最大程度。原肠胚中胚层的细胞可以发育为皮肤的表皮,感觉器官,神经系统,内胚层发育为呼吸道的上皮、消化道上皮、肝脏及胰腺,其它的基本都是由中胚层发育而来。 4.答案C

【解析】甲型H1N1病毒和人流感病毒具有相同的抗原决定簇,所以接种人流感疫苗能够预防甲型H1N1流感。故选C。 5.答案D 【解析】蚂蚁取食蚜虫分泌的蜜露属于捕食,菜粉蝶幼虫与蜜蜂采食的是油菜的不同部位,不构成竞争关系;细菌与噬菌体是寄生。培养瓶中的两种绿藻构成竞争关系。所以选D 。 二.解答题 31.答案(1)A (2)B 两种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对CO2浓度变化的响应特性不同,在低浓度CO2条件下,CB植物利用CO2进行光合作用的能力弱,积累光合产物少,故随着玻璃罩中CO2浓度的降低,B植物生长首先受到影响。 (3)光合作用固定的CO2量与呼吸释放的CO2量相等 【解析】⑴依题意,在CO2浓度为300μL·L-1时,A植物CO2净固定量较B植物多,因此,此时A植物光合作用强度较B植物高。 ⑵从图中可以看出两种植物对CO2浓度的反应不同,在低浓度下B植物利用CO2进行光合作用的能力较弱,产生的光合产物少,所以随着玻璃罩内CO2浓度的降低,B植物的生长首先受影响。 ⑶当植物净固定CO2量为0时,此时光合作用固定的CO2量与呼吸产生的CO2量相等,说明此时光合作用速率与细胞呼吸速率相等。 32. 答案(1)

2019年高考理综试题(Word版含答案解析)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吉林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F 19 Na 23 S 32 Cl 35.5 As 75 I 127 Sm 150 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真核细胞的内质网和细胞核中能够合成的物质分别是 A.脂质、RNA B.氨基酸、蛋白质 C.RNA、DNA D.DNA、蛋白质 2.马铃薯块茎储藏不当会出现酸味,这种现象与马铃薯块茎细胞的无氧呼吸有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和葡萄糖 B.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是由丙酮酸转化而来 C.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丙酮酸的过程不能生成ATP D.马铃薯块茎储藏库中氧气浓度的升高会增加酸味的产生 3.某种H﹢-ATPase是一种位于膜上的载体蛋白,具有ATP水解酶活性,能够利用水解ATP 释放的能量逆浓度梯度跨膜转运H﹢。①将某植物气孔的保卫细胞悬浮在一定pH的溶液中(假设细胞内的pH高于细胞外),置于暗中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不变。②再将含

有保卫细胞的该溶液分成两组,一组照射蓝光后溶液的pH明显降低;另一组先在溶液中加入H﹢-ATPase的抑制剂(抑制ATP水解),再用蓝光照射,溶液的pH不变。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A.H﹢-ATPase位于保卫细胞质膜上,蓝光能够引起细胞内的H﹢转运到细胞外 B.蓝光通过保卫细胞质膜上的H﹢-ATPase发挥作用导致H﹢逆浓度梯度跨膜运输 C.H﹢-ATPase逆浓度梯度跨膜转运H﹢所需的能量可由蓝光直接提供 D.溶液中的H﹢不能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透过细胞质膜进入保卫细胞 4.当人体失水过多时,不会发生的生理变化是 A.血浆渗透压升高 B.产生渴感 C.血液中的抗利尿激素含量升高 D.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降低 5.某种植物的羽裂叶和全缘叶是一对相对性状。某同学用全缘叶植株(植株甲)进行了下列四个实验。 ①植株甲进行自花传粉,子代出现性状分离 ②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均为全缘叶 ③用植株甲给羽裂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1∶1 ④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3∶1 其中能够判定植株甲为杂合子的实验是 A.①或② B.①或④ C.②或③ D.③或④ 6.如果食物链上各营养级均以生物个体的数量来表示,并以食物链起点的生物个体数作层来绘制数量金字塔,则只有两个营养级的夏季草原生态系统(假设第一营养级是牧草,第二营养级是羊)和森林生态系统(假设第一营养级是乔木,第二营养级是昆虫)数量金字塔的形状最可能是 A.前者为金字塔形,后者为倒金字塔形 B.前者为倒金字塔形,后者为金字塔形 C.前者为金字塔形,后者为金字塔形

2019高三理综化学试题

7、下列各组物质中,均属于硅酸盐工业产品的是 A.陶瓷、水泥 B.水玻璃、玻璃钢 C.单晶硅、光导纤维 D.石膏、石英玻璃 8、唐代苏敬《新修本草》有如下描述:本来绿色,新出窑未见风者,正如瑠璃。陶及今人谓之石胆,烧之 赤色,故名绿矾矣。”“绿矾”指 A.硫酸铜晶体 B.硫化汞晶体 C.硫酸亚铁晶体 D.硫酸锌晶体 9、(Chem Commun)报导,Marcel Mayorl合成的桥连多环烃 (下列有关该烃的说法正确的是 ),拓展了人工合成自然产物的技术。 A.不能发生氧化反应 C.分子中含有4个五元环 10、下列实验操作或说法正确的是B.一氯代物只有4种D.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 A.提纯氯气,可将气体依次通过装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浓硫酸的洗气瓶 B.碳酸钠溶液可贮存在带玻璃塞的磨口试剂瓶中 C.用铂丝蘸取少量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该溶液一定是钠盐溶液 D.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可以鉴别乙酸、葡萄糖、淀粉3种溶液 11、位于3个不同短周期的主族元素a、b、e、d、e,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b、d同主族,d元素最高 与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4,c原子最外层电子比b原子次外层电子多1个。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a、b、c的简单离子半径依次增大C.b的氢化物的氧化性可能比e的强 B.a、b、c形成的化合物既溶于强酸又溶于强碱D.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酸 12、某新型水系钠离子电池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TiO光电极能使电池在太阳光照下充电,充电时Na S 224还原为Na S。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2 A.充电时,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电能又转化为化学能 B.放电时,a极为负极 C.充电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3I-2e=I- 3 --

辽宁省高考理综试卷及答案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 (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 卷1至8 页,第II 卷9 至16页,共300 分。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第I 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第II 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I卷 一、选择题: 1.同一物种的两类细胞各产生一种分泌蛋白,组成这两种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含量相同,但排列顺序不同。其原因是参与这两种蛋白质合成的是 (B)A.tRNA 种类不同 B. mRNA 碱基序列不同 C.核糖体成分不同 D.同一密码子所决定的氨基酸不同 2.下列关于细胞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D)A.癌细胞在条件不适宜时可无限增殖 B.癌变前后,细胞的形态和结构有明显差别 C.病毒癌

基因可整合到宿主基因组诱发癌变 D.原癌基因的主要功能是阻止细胞发生异常增殖 3.哺乳动物因长时间未饮水导致机体脱水时,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B) A.血浆渗透压降低 B.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C.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减弱 D.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减弱

4. 当人看到酸梅时唾液分泌会大量增加,对此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 A. 这一反射过 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B. 这是一种反 射活动,其效应器是唾液腺 C. 酸梅色泽直 接刺激神经中枢引起唾液分泌 D. 这一过程中 有 “电—化学 —电”信号的转化 5. 取生长状态一致的燕麦胚芽鞘,分为 a 、b 、c 、d 四组。将 a 、 b 两组胚芽鞘尖 端下方的一段切除,再从 c 、d 两组胚芽鞘中的相应位置分别切取等长的一段, 并按图中所示分别接入 a 、b 两组胚芽鞘被切除的位置,得到 a ′、b ′两组胚芽鞘。 然后用单侧光照射,发现 a ′组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 b ′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其 原因是 (D ) A. c 组尖端能合成生长素, d 组尖端不能 B. a 组′尖端合成生长素, b ′组尖端不能 C. c 组尖端的生长素向胚芽鞘基部运输, D. a 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 6. 某岛屿上生活着一种动物,其种群数量多年维持相对稳定。该动物个体从出生 到性成熟需要 6 个月。下图为某年该动物种群在不同月份的年龄结构 C ) d 组尖端的生长素不 能

2018全国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和答案解析_全国卷

2017年全国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全国卷3 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PM2.5是指粒径不大于2.5 μm的可吸入悬浮颗粒物 B.绿色化学要求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生产活动对环境的污染 C.燃煤中加入CaO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及温室气体的排放 D.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是我国目前推广使用的清洁燃料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植物油氢化过程中发生了加成反应 B.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 C.环己烷与苯可用酸性KMnO4溶液鉴别 D.水可以用来分离溴苯和苯的混合物 9.下列实验操作规范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10.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1 mol 的11B中,含有0.6N A个中子 B.pH=1的H3PO4溶液中,含有0.1N A个H C.2.24 L(标准状况)苯在O2中完全燃烧,得到0.6N A个CO2分子 D.密闭容器中1 mol PCl3与1 mol Cl2反应制备PCl5(g),增加2N A个P-Cl键 11.全固态锂硫电池能量密度高、成本低,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电极a常用掺有石墨烯的S8材料,电池反应为:16Li+x S8=8Li2S x(2≤x≤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池工作时,正极可发生反应:2Li2S6+2Li++2e-=3Li2S4 B.电池工作时,外电路中流过0.02 mol电子,负极材料减重0.14 g C.石墨烯的作用主要是提高电极a的导电性 D.电池充电时间越长,电池中Li2S2的量越多 12.短周期元素W、X、Y和Z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表所示,这四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1。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W X Y Z A.氢化物沸点:WW C.化合物熔点:Y2X3

2007年辽宁高考 理综试题及答案卷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 e 20 C u 64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6分。) 1.下图表示一段离体神经纤维的S 点受到刺激而兴奋时,局部电流和神经兴奋的传导方向(弯箭头表示膜内、外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直箭头表示兴奋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2.某种病菌感染人体并侵入细胞后,机体可以对该靶细胞产生免疫反应,其中有 A . 效应B 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白细胞介素消灭 B . 效应B 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抗体消灭 C . 效应T 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外毒素消灭 D . 效应T 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抗体消灭 3.下列有关种群增长的S 型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最终呈S 型 B . 达到K 值时种群增长率为零 C . 种群增长受自身密度的影响 D . 种群的增长速度逐步降低 4.通过发酵罐发酵可大规模生产谷氨酸,生产中常用的菌种是好氧的谷氨酸棒状杆菌。下面有关谷氨酸发酵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溶氧充足时,发酵液中有乳酸的累积 B . 发酵液中碳源和氮源比例的变化不影响谷氨酸的产量 C . 菌体中谷氨酸的排出,有利于谷氨酸的合成和产量的提高 D . 发酵液PH 呈碱性时,有利于谷氨酸棒状杆菌生成乙酰谷氨酰胺 ++++++++-----++++++++ --------+++++-------- --------+++++-------- ++++++++-----++++++++ S ++++++++-----++++++++ --------+++++-------- --------+++++-------- ++++++++-----++++++++ S ++++++++-----++++++++ --------+++++-------- --------+++++-------- ++++++++-----++++++++ S ++++++++-----++++++++ --------+++++-------- --------+++++-------- ++++++++-----++++++++ S

2009年高考全国2卷(理综)试卷及答案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2卷 理科综合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5页,第Ⅱ卷6至14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呼吸必须在酶的催化下进行 B.人体硬骨组织细胞也进行呼吸 C.酵母菌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D.叶肉细胞在光照下进行光合作用,不进行呼吸作用 2.人体甲状旁腺分泌甲状旁腺素,当人体血钙浓度下降时,甲状旁腺素分泌增加,作用于骨和肾脏使血钙浓度上升。甲状腺C细胞分泌降钙素,当血钙浓度上升时,降钙素分泌增加,作用于骨等使血钙浓度下降。下列关于血钙的叙述,错误的是 A.血钙浓度降低可引起鸡肉抽搐 B.甲状旁腺素和降钙素对血钙的调节表现为协同作用 C.人体血钙浓度在体液调节下处于动态平衡 D.食物中的钙可以通过消化道吸收进入血液 3.下列有关哺乳动物个体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 A.胚胎发育过程中也会出现细胞衰老 B.幼鹿经过变态发育过程长出发达的鹿角 C.胚后发育过程中伴有细胞分化 D.来自原肠胚同一胚层的细胞经分化发育成不同的组织 4.为防止甲型H1N1病毒在人群中的传播,有人建议接种人流感疫苗,接种人流感疫苗能够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条件之一是:甲型H1N1病毒和人流感病毒具有相同的 A.侵染部位 B.致病机理 C.抗原决定簇 D.传播途径 5.下列属于种间竞争实例的是 A.蚂蚁取食蚜虫分泌的蜜露 B.以叶为食的菜粉蝶幼虫与蜜蜂在同一株油菜上采食 C.细菌与其体内的噬菌体均利用培养基中的氨基酸 D.某培养瓶中生活的两种绿藻,一种数量增加,另一种数量减少 6.物质的量之比为2:5的锌与稀硝酸反应,若硝酸被还原的产物为N2O,反应结束后锌没有剩余,则该反应中被还原的硝酸与未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 1:4 B.1:5 C. 2:3 D.2:5 7.下列关于溶液和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 B.通电时,溶液中的溶质粒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向某一极移动 C.溶液中溶质分子的运动有规律,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运动无规律,即布朗运动 D.一束光线分别通过溶液和胶体时,后者会出现明显的光带,前者则没有 8.下列徐树中正确的是 A. 向含有C a CO3沉淀的水中通入CO2至沉淀恰好溶解,再向溶液中加入N a HCO3饱和溶液,又有C a CO3沉淀生成。 B.向Na2 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等物质的量的稀盐酸,生成的CO2与原Na2 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C.等质量的N a HCO3和Na2 CO3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在同温同压下,生成的CO2体积相同

高考理综全国卷及答案

高考理综全国卷及答案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

绝密★启用前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Ⅱ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框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框。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F 19 Na 23 Al 27 S 32 Cl K 39 Ca 40 Cr 52 Fe 56 Ni 59 Cu 64 Zn 65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 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关于DNA和RNA的叙述,正确的是 有氢键,RNA没有氢键 B.一种病毒同时含有DNA和RNA C.原核细胞中既有DNA,也有RNA D.叶绿体、线粒体和核糖体都含有DNA 2.关于叶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叶绿素a和叶绿素b都航油镁键

B.叶绿素吸收的光可能用于光合作用 C.叶绿素a和叶绿素b在红光区的吸收峰值不同 D.植物呈现绿色是由于叶绿素能有效地吸收绿光 3.下列曰微生物狐疑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肺炎双球菌无线粒体,但能进行有氧呼吸 B.与细菌呼吸有关的酶由拟核中的基因编码 C.破伤风芽孢杆菌适宜生活在有氧的环境中 D.有氧和无氧时,酵母菌呼吸作用产物不痛 4.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和吞噬细胞 B.血液和淋巴液中都含有T细胞和B细胞 C.吞噬细胞和B细胞都属于免疫细胞 D.浆细胞通过胞吐作用分泌抗体 5. 在生命科学发展过程中,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脸是 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②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脸③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④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⑤ DNA的X光衍射实脸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6. 关于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同一种酶可存在于分化程度不同的适细胞中 B.低温能降低酶活性的原因是其破坏了酶的空间结构 C.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度

【全国大联考】【辽宁(新课标Ⅱ)】辽宁省大连市2018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卷化学试题(

辽宁省大连市2018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理科综合试卷化学试题 第I卷(选择题) 1.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下列古代文献涉及的化学研究成果,对其说明不合理的是A.《天工开物》中“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里的“石灰”是指CaO B.《黄白第十大》中“曾青涂铁,铁赤如铜”主要发生了置换反应 C.《本草纲目》中“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承滴露”,利用到蒸馏 D.《梦溪笔谈》中“以剂钢为刃,柔铁为茎干,不尔则多断折”中的剂钢是指铁的合金 2.洁厕灵和84消毒液混合使用会发生反应:NaClO+2HCl===NaCl+Cl2↑+H2O,生成有毒的氯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每生成1mol氯气,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 B.1 mol NaCl含有的电子数为28N A C.1L0.2mol/ L NaClO溶液中含有的次氯酸根离子数为0.2N A D.标准状况下,将22.4L HCl溶解在0.5L水中,形成2mol/L的盐酸 3.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苯和乙烯均可以使溴水褪色,但褪色原理不同 B.等物质的量的乙烯与乙醇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相等 C.向制备乙酸乙酯后剩余的反应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气泡,说明有乙酸剩余 D.在C4H11N分子中,N原子以三个单键与其他原子相连接的同分异构体有8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4.W、X、Y、Z为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图所示,其中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W单质比X单质更易与氢气化合 B.W的最高价含氧酸可用于制取氢气 C.元素X和钠形成的化合物只含有离子键 D.简单离子半径大小关系为:Y>Z>W>X 5.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9套试卷合集)2020辽宁省大连市高考理综物理考前模拟卷

高考理综物理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单项选择题 1.如图所示,平直木板AB倾斜放置,小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由A到B逐渐减小,先让物块从A 由静止开始滑到B,然后将A端着地,抬高B端,使木板的倾角与前一过程相同,再让物块从B由静止开始滑到A。上述两过程相比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块从顶端滑到底端,两过程中物块克服摩擦力做功相同 B.物块从顶端滑到底端,两过程中物块所受摩擦力冲量大小相等 C.物块滑到底端时的速度,前一过程较大 D.物块从顶端滑到底端两过程,前一过程用时较短 2.如图所示,置于水平地面的三脚架上固定着一质量为m的照相机

三脚架的三根轻质支架等长,与竖直方向均成角,则每根支架中承受的压力大小为

A.B.

C. D. 3.如图所示,真空中两块平行金属板与电源连接,A板与地连接,将一个带电粒子在A板处释放,不计重力,已知带电粒子的图像如图所示,则B板的电势变化规律可能是()

A. B.

C. D. 4.图甲的铜盘安装在水平的铜轴上,它的边缘正好在两磁极之间,两块铜片C、D分别与转动轴和铜盘的边缘接触。闭合电键给S,给铜盘一个初动能,铜盘转动方向和所处磁场如图乙所示,不计一切摩擦和空气阻力,下列说话正确的是() A.通过圆盘平面的磁通量增加 B.通过电阻R的电流方向向下 C.断开电键S,圆盘将减速转动 D.断开电键S,圆盘将匀速转动

2009年高考物理部分-全国卷2-试卷及答案

2009年全国统试题卷 理科综合物理部分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 下列关于简谐振动和简谐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A.媒质中质点振动的周期一定和相应的波的周期相等 B.媒质中质点振动的速度一定和相应的波的波速相等 C.波的传播方向一定和媒质中质点振动的方向一致 D.横波的波峰与波谷在振动方向上的距离一定是质点振幅的两倍。 15. 两物体甲和乙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它们在0~0.4s时间内的v-t图象如图所示。若仅在两 物体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则物体甲与乙的质量之比和图中时间t1分别为 A.1 3 和0.30s B.3和0.30s C.1 3 和0.28s D.3和0.28s 16. 如图,水平放置的密封气缸内的气体被一竖直隔板分隔为左右两部分,隔板可在气缸内无 摩擦滑动,右侧气体内有一电热丝。气缸壁和隔板均绝热。初始时隔板静止,左右两边气体温度相等。现给电热丝提供一微弱电流,通电一段时间后切断电源。当缸内气体再次达到平衡时,与初始状态相比 A.右边气体温度升高,左边气体温度不变 B.左右两边气体温度都升高 C.左边气体压强增大 D.右边气体内能的增加量等于电热丝放出的热量 17. 因为测量某电源电动势和内阻时得到的U-I图线。用此电源与三个阻值均为3 的电阻连 接成电路,测得路端电压为4.8V。则该电路可能为

18. 氢原子的部分能级如图所示。已知可见光的光子能量在1.62eV到3.11eV之间。由此可推 知, 氢原子 A. 从高能级向n=1能级跃迁时了出的光的波长比可见光的短 B. 从高能级向n=2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均为可见光 C. 从高能级向n=3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的频率比可见光的高 D. 从n=3能级向n=2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为可见光 19. 图中虚线为匀强电场中与场强方向垂直的等间距平行直线。两粒子 M、N质量相等,所带电荷的绝对值也相等。现将M、N从虚线上的O 点以相同速率射出,两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轨迹分别如图中两条实线所 示。点a、b、c为实线与虚线的交点,已知O点电势高于c 点。若不计 重力,则 A. M带负电荷,N带正电荷 B. N在a点的速度与M在c点的速度大小相同 C. N在从O点运动至a点的过程中克服电场力 做功 D. M在从O点运动至b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对 它做的功等于零 20. 以初速度v0竖直向上抛出一质量为m的小物体。 假定物块所受的空气阻力f大小不变。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和返回到原抛出点的速率分别为 A、 2 2(1) v f g mg + 和 mg f v mg f - + B、 2 2(1) v f g mg + 和 mg v mg f + C、 2 2 2(1) v f g mg + 和 mg f v mg f - + D、 2 2 2(1) v f g mg + 和 mg v mg f +

全国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

200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浙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144分) 本卷共24小题,每题6分,共144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人体发生花粉等过敏反应时,由于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会造成局部 A.血浆量增加B.组织液减少C.组织液增加D.淋巴减少 2.运动员在进行不同项目运动时,机体供能方式不同。对三种运动项目的机体总需氧量、实际摄入氧量和血液中乳酸增加量进行测定,结果如下: 运动项目总需氧量(升)实际摄人氧量(升)血液乳酸增加量 马拉松跑600 589 略有增加 400米跑16 2 显著增加 100米跑8 0 未见增加根据以上资料分析马拉松跑、400米跑、100米跑运动过程中机体的主要供能方式分别是A.有氧呼吸、无氧呼吸、磷酸肌酸分解 B.无氧呼吸、有氧呼吸、磷酸肌酸分解 C.有氧呼吸、无氧呼吸、无氧呼吸 D.有氧呼吸、磷酸肌酸分解、无氧呼吸 3.种子萌发的需氧量与种子所贮藏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和元素比例有关,在相同条件下,消耗同质量的有机物,油料作物种子(如花生)萌发时需氧量比含淀粉多的种子(如水稻)萌发时的需氧量 A.少B.多C.相等D.无规律 4.下面叙述的变异现象,可遗传的是 A.割除公鸡和母鸡的生殖腺并相互移植,因而部分改变的第二性征 B.果树修剪后所形成的树冠具有特定的形状 C.用生长素处理未经受粉的番茄雌蕊,得到的果实无籽 D.开红花的一株豌豆自交,后代部分植株开白花 5.如果一个生态系统有四种生物,并构成一条食 物链。在某一时间分别测得这四种生物(甲、乙、丙、 丁)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如右图所示。在一段时间内, 如果乙的种群数量增加,则会引起 A.甲、丁的种群数量增加,丙的种群数量下降 B.甲、丙、丁的种群数量均增加 C.甲、丁的种群数量下降,丙的种群数量增加 D.甲的种群数量下降,丙、丁的种群数量增加 6.当下列物质:①大理石②钟乳石③锅垢④贝壳⑤蛋 壳,分别滴加醋酸时,会产生相同气体的 A.只有①②B.只有④⑤C.只有①②③D.是①②③④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