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有多重教学反思

有多重教学反思

有多重教学反思
有多重教学反思

今天,我带上了两个班的数学,因为丁凤梅老师请假,我带上了他们两个班,我自己还是比较喜欢教数学的,嘿嘿。

今天讲了有多重,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千克,克,吨的第一小节,《有多重》,我看了教材与教参,同时教参后面有一节教学设计,这个设计与教参上的建议匹配,本节课注重学生的实际感受,称一称,掂一掂,估一估。课前我准备了400g的盐两袋,3个苹果,酸奶,咸鸭蛋,黄豆,1角硬币,课上让每一位学生掂一掂两袋盐的重量,他们的感受是还挺沉的,又让学生估一估大约几个苹果是1kg,孩子们猜是四个、五个、六个,我带了三个苹果,一个是250多克,总共是750g。我将一个腌鸭蛋放在盘称上是75克,大约13个咸鸭蛋是1kg。让学生找周围那些物品质量是1kg,这里教师举得例子较少,两瓶矿泉水,一大袋洗衣粉,10本数学书例子较少。

在讲1g有多重,三年五班我没有准备天平,只是用课件说了一枚2分的硬币是1g,3个回形针质量是1g,而在另一个班我准备了天平,认识了天平还用天平量了黄豆,硬币的质量,在找一找生活中物品的质量是1g的物品时,学生拿出了自己准备的小东西,并且上来量了一下,他们的都比1g重,学生估测的不准确,此时比较混乱,(我应该让学生回去称,或者一起感受那些比1g重)于是我忘记告诉学生2粒药片大约是1g,一粒花生米是1g,5张纸大约1g.

五班学生我把课后习题完成了,但由于1g教学缺乏实践,学生掌握不够扎实。而四班学生由于教学过程丰富,课后习题未完成,但学生掌握的比较就好,并且觉得这节课很有趣,好有意思。所以我

觉得课堂就是让学生实实在在的活动,在活动中感受,体验。

缺点:学具准备的不够充足,应该每个组都准备充足物品,一个天平,让学生有充足的体验时间。

今天课堂我的语言抑扬顿挫,节奏紧凑,学生热情高涨。

《1吨有多重》教案 高效课堂 获奖教学设计

第2课时 1吨有多重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吨,了解1吨的实际质量,初步建立吨的质量观念。 2、掌握“1吨 = 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3、结合具体情境,提高对物体质量的估计能力。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吨,了解1吨的实际质量,初步建立吨的质量观念。 教学难点:掌握“1吨 = 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教学用具:各种秤、幻灯片、小黑板。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今天小明遇到难题了,他不知道大象大约有多重。大家愿不愿意帮帮他? 二、探索新知 1、猜一猜。让学生猜一猜大象的质量,引出质量单位“吨”。 2、看一看,算一算。利用图片逐一出示一个个情境,让学生看一看,算一算,再说一说。 3、说一说。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质量单位要用吨。教材中的例子让学生看一看,第一幅图的意思是这座桥最多能承受“50吨”的质量。 4、练一练。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吨的质量单位。 三、拓展应用 1、 4千克 =()克 3吨 =()千克 50000克 =()千克()t = 2000 kg 18 t =()kg ()kg = 6 t 2、填上合适的单位(克、千克、吨)。 500 50 250 5

3、连一连。 2克 2千克 200千克 400克 4、在○里填上“>”“<”或“=” 500 kg ○ 3 kg 1 kg ○ 300 g 9 kg ○ 9000g 800 g ○ 10 kg 3 kg ○ 3 t 4000 g ○ 4 t 8000千克○ 8吨 4500克○ 4千克 3 t ○ 3600 kg 5 t ○ 5000 g 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1、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质量单位“吨”有一些什么了解? 2、作业:作业本上的作业 后记:根据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来使学生认识“吨”并体会“1吨”的实际质量,及吨与千克之间的进率关系。通过做一做的练习,使学生运用前面学习的单位换算方法进行迁移,类推出“千克与吨”的换算方法,巩固进率。 教师个人研修总结 在新课改的形式下,如何激发教师的教研热情,提升教师的教研能力和学校整体的教研实效,是摆在每一个学校面前的一项重要的“校本工程”。所以在学习上级的精神下,本期个人的研修经历如下: 1.自主学习:我积极参加网课和网上直播课程.认真完成网课要求的各项工作.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发展阶段和自身面临的专业发展问题,自主选择和确定学习书目和学习内容,认真阅读,记好读书笔记;学校每学期要向教师推荐学习书目或文章,组织教师在自学的基础上开展交流研讨,分享提高。 2.观摩研讨:以年级组、教研组为单位,围绕一定的主题,定期组织教学观摩,开展以课例为载体的“说、做、评”系列校本研修活动。 3.师徒结对:充分挖掘本校优秀教师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发挥学校名师工作室的作用,加快新教师、年轻教师向合格教师和骨干教师转化的步伐。 4.实践反思:倡导反思性教学和教育叙事研究,引导教师定期撰写教学反思、教育叙事研究报告,并通过组织论坛、优秀案例评选等活动,分享教育智慧,提升教育境界。 5.课题研究:立足自身发展实际,学校和骨干教师积极申报和参与各级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认真落实研究过程,定期总结和交流阶段性研究成果,及时把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和教师自身的成长。 6.专题讲座:结合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针对学校发展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方向性问题,进行专题理论讲座。 7.校干引领:从学校领导开始,带头出示公开课、研讨课,参与本校的教学观摩活动,进行

三年级数学下册四千克、克、吨有多重教案北师大版

三年级数学下册四千克、克、吨有多重教案北师大版 有多重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实际质量,掌握1千克=1000克。 智能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能进行简单的换算和估算。 情感目标:能主动探究发现数学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掌握“1千克=1000克”。 难点:了解1千克与1克的实际质量。 教学准备: (1)4名学生为一小组,并为每个小组准备了:盘秤,2分硬币,1千克的白糖1包,500克的盐2包,500克、800克、2千克沙子各1袋,苹果1个、.......蛋1袋。 (2)小调查:了解生活物品的质量和自己的体重,并进行记录。 说教法与学法 1、倡导民主、平等、启发式的教学方法。 2、注重学生主体参与,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板书课题:有多重。 二、操作体验,探究新知。 1、师:同学们通过调查知道表示物体有多重用“克”和“千克”作单位,那么1千克有多重呢? 今天老师也准备了一些一千克重的物品,我们先来秤秤看,一千克的物品放在盘秤上时指针的变化。 那么,同学们想不想亲自掂一掂,一千克和一克到底有多重? 请小组长上来领一袋一千克重的物品和一枚一克重的硬币,同组同学轮流掂一掂,想一想,你感受到了什么。(一千克比较重,一克很轻) 我们一般什么情况下用千克作单位?什么情况下用克作单位? 2、“克”与“千克”之间的关系。 师:“千克”与“克”是两个不同的质量单位,那么1千克会是多少个1克呢?咱们来做个实验吧。这儿有标有不同克数的沙子,每小组派一名代表来拿物品放在盘秤上称,使它们的重量刚好是1千克,再把装袋上所标识的重量加起来,完成记录表。并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三年级数学:《千克和克的认识》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教材 数学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数学教案 / 小学数学 /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千克和克的认识》教学反思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数学的内容,让学生可以提升判断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直觉判断等能力,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三年级数学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一、在生活情景中发现知识 课前,让学生深入社会生活到超市调查关于“克和千克”方面的信息。通过实践,学生了解了很多商品上都标有质量,如50克、100克、450克、500克、1000克等,知道了克和千克之间的进率,还知道了轻的东西是用克来做单位的,重的东西是用千克来作单位的。 二、在动手体验中感受知识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手开始。”在建立1克的概念时,让学生掂一掂一个1角的硬币,充分感受1克的重量,并例举了生活中许多大约重1克的物品,加深了对克的印象。在建立1千克的概念时,我把内容分层细化,让学生亲手掂一掂一块月饼50克,一袋盐350克、两袋白糖、1000克。通过掂一掂、比一比、说一说系列活动,充分感受100克、500克、两个500克(1000克)的实际重量。 三、在实践操作中升华知识

为了有机地把教学内容与生活中物品的质量建立联系,把抽象的质量单位更形象具体化。我让学生将水果、书包、数学书、铅笔盒,先估一估有多重,再用秤称一称验证估计的是否正确。学生通过这些操作,对克与千克的质量观念是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深刻。 在这堂课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凸现了,真正亲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在自主学习、自主活动的乐趣中升华了对克和千克的理解。学生学得主动、学得开心,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XX文讯教育机构 WenXun Educational Institution

1吨有多重教学设计

《1吨有多重》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吨,了解1吨的实际重量,初步建立吨的质量观念。 2、合具体情境,提高对物体质量的估计能力。 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培养学生学会合作学习的意识。 教学重点:“吨”的质量观念的建立,掌握1吨=1000千克。 教学难点:认识和明确“吨”的实际意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导探索 1.故事引入。 (1)教师出示课件。 师:你们看谁来了?这一天阳光明媚,天气晴朗。小熊、小马、小牛和小鹿相约到河边去玩。它们走到一座小桥边,小马提议:“这里有桥,咱们一起过吧。”小熊说:“等等,这里有个牌子,上面写着‘限重1吨’呢!” 教师启发学生思考:限重1吨是什么意思?1吨有多重呢? (引出课题:1吨有多重,并板书) 二、探索新知 1、初步认识吨。 师:课前你们都自己测量了自己的体重(课前没条件测量的同学

可以用老师准备的体重磅称一称自己的体重),互相说一说你的体重多少千克?再互相背一背,感受1个同学的体重有多重。最后再算一算或估一估,多少个这样体重的同学的质量才是1吨。 2、充分感受吨。 A、哪些物体的质量是1吨呢?教师用课件(或图片)逐一出示一个个情景,让学生看一看,算一算,再说一说。 ①出示一头水牛500千克的情景,让学生推算2头水牛的质量。500×2=1000(kg),2头水牛约1吨重。 ②出示一桶油100千克的情景,让学生推算10桶油的质量。100×10=1000(kg),10桶油的质量1吨重。 ③出示一袋面粉50千克的情景,让学生推算20袋面粉的质量。50×20=1000(kg),20袋面粉的质量重1吨。 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吨=1000千克,并介绍用字母表示:1 t =1000 kg。 三、联系生活,理解新知。 (1)举例说明生活中有许多物体要用到质量单位吨。 (挂图或多媒体出示) 让学生说一说每幅图的意思,教师进行补充。 (2)让学生再举几个生活中的例子,师生共同进行分析。 四、综合应用,巩固拓展 (1)小试牛刀。填上合适的单位(克、千克、吨): 4千克=()克3吨=()千克

1吨有多重

1吨有多重 教学内容:认识吨(1吨有多重) 教学目的:1、结合具体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吨,了解1吨的实际质量,初步建立吨的质量观念。 2、掌握"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3、结合具体情境,提高对物体质量的估计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教学难点:初步形成吨的质量观念,能结合实际正确应用质量单位。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在上几节课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千克、克两个质量单位,那同学们能告诉我你对这两个质量单位有哪些了解呢?我们还知道了自己的体重,动物园的小象贝贝想让大家猜猜它的体重,同学们能猜出来吗? 二、新授。 1、猜一猜。让学生猜一猜大象的质量,引出质量单位"吨"。 我们以前学过重量单位千克和克。如果要计算一头大象有多重,要知道一艘轮船能装多重的货物,用千克和克做单位就会感到不太方便,所以人们又规定了一个比较大的重量单位吨。 2、感知吨。 (1)请一位体重为25千克的学生,再请一位学生背一背这位学生,感知25千克有多重。(2)想象1吨。一位同学重25千克,多少名同学的体重之和为1吨。 (3)想一想1吨与40名25千克重的同学的体重一样吗? 3、看一看,算一算。 (1)一头水牛重350千克,3头水牛大约1吨重。 (2)一桶油重100千克,10桶油大约重1吨. (3) 一袋面粉约重50千克,20袋面粉约重1吨. (4) 我们每人大约重25千克,40人大约重1吨. (5)吨的国际单位符号是"t" 4、简单的换算。 (1)10个100千克是多重呢?10个100千克就是1000千克,也就是1吨。 1吨=1000千克1t = 1000 kg 1千克=1000克1kg= 1000 g (2)观察吨、千克和克之间的关系,你发现了什么规律?(进率都为1000) (3)我们知道了吨与千克之间的进率后,你们能运用它解决一些问题吗? 5吨= ()千克8000千克= ()吨 5、说一说。 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质量单位要用吨。如第1幅图的意思是这座桥最多能承受"50吨"的质量。 三、巩固练习。 1、填一填。 6吨=()千克9吨=()千克 4000千克=()吨27000千克=()吨 2、曹冲称象。 第几次 1 2 3 4 5 6 7 8

《有多重》教学设计

《有多重》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通过多让学生看一看、掂一掂、猜一猜、称一称等实践活动,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实际质量。掌握“ 1千克 = 1000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2、能结合对千克、克的感受对一些物体的质量进行估量。 3、体会数学就在身边, 感受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教学重点】:在活动中建立克和千克的质量观念。掌握“1千克 = 1000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教学难点】:初步形成克、千克的质量观念,能结合实际正确应用质量单位。 【教学用具】:各种秤、多媒体课件、1千克的盐等多种物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轻重。 1、游戏导入。请三位学生到台前做“背一背”的游戏(请一位同学背另外两位同学)背的同学把感受讲给同学们听,让学生感受到人是有轻重的。 2、联系实际,掂一掂。 请拿出到超市购买的物品。如:一袋奶等。然后分小组用手掂一掂,互相比较一下自己所买的物品和小组同学的物品比哪些重、哪些轻。让学生选出其中最重的和最轻的物品。 从刚才的汇报中,说一说自己的发现。(有的后面带“克”,有的是“千克”。比较轻的都用“克”作单位。比较重的用“千克”作单位。)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千克和克是国际通用的两个质量单位,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克和千克”。克的国际单位符号是g,千克的国际单位符号是kg。

二、在活动中体验感悟。 师:看来物体是有轻有重的,怎样才能知道物品的轻重呢?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秤? 师;你们在什么地方见过这些秤? 欣赏课前学生收集有关秤的资料做展示,如台秤(盘秤)、天平、电子秤、弹簧秤、磅秤等。最后介绍本节课要用的台秤和天平。(一)建立1千克的概念 (1)估一估:请学生从学具袋中拿出一袋盐,掂一掂、估一估一袋盐有多重?一起来看质量标注500克来验证。 思考:一袋盐重500克,那两袋呢?(1000克板书) 掂一掂1000克重的盐,感受1000克的质量。 (2)称一称:思考:再来称一称这两袋盐的重量,引出弹簧秤或者台秤的用法,师做补充。 放进方便袋里称一称1000克的盐,读出结果1千克。(板书) (3)思考:师:还是这两袋盐,计算得到的是1000克,用秤称是1千克,你发现了什么?(1000克等于 1千克。) (4)估一估。拿一个塑料袋装苹果,再掂一掂,估计一下大约几个苹果是1千克,然后再称一称,并互相说说1千克大约有几个苹果。(5)找一找。在小组内找一找哪些物体的质量也大约是1千克吗?并称一称,掂一掂,感受1千克的重量)。 (6)说一说。说说生活中以千克为单位的物品和它的质量。例:1000枚2分的硬币、10包饼干、2瓶矿泉水、1小串香蕉、2包盐……(二)建立1克的概念 1、猜一猜:1克究竟有多重呢?拿出一克砝码,让学生先用手掂一掂,再猜一猜1枚2分硬币有多重? 2、师介绍天平的用法,称一称。 师:天平不仅能比较东西的轻重,还能称物体的重量,称比较轻的物品的重量,常用“克”做单位。 老师用天平称,让学生发现2分硬币有多重?(1克)

最新整理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吨的认识》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吨的认识》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学科:数学年级:三年级 设计者:单位: 学情和教材分析: “吨的认识”是一节常见量的概念教学课,同时又是一个大计量单位的教学。一般来说,学生 对于大计量单位接触较少,观念的建立是比较困难的,是计量单位教学的难点。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存在这样的问题:1.亲历体验较缺乏。因为计量单位太大,教师常采用观看图片、 看书等其他一些形式代替学生的亲身体验,结果学生往往很难建立起“吨”的观念。2.教学难点不突出。课中有建立“吨”的观念和进率的化聚两个教学内容。由于建立“吨”的观念比较困难,很难操作,因此许多教师把剩余的大部分教学时间放在进率的化聚上,这样的教学让学生觉得很枯燥。 教学目标: 1.借助生活中的具体物体,感知和了解吨的含义,通过想象和推理初步建立某些物体1吨重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吨与千克的简单换算。 2.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与人合作交流,解决实际问题。 3.在实践活动中了解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体会数学学习的价值。 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质量单位“吨”的概念,能进行吨与千克的简单换算。 教学难点: 通过想象和推理,初步建立建立质量单位“吨”的概念。 课前活动: 1.交流学生体重。 2.猜老师体重。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给小白鼠和兔子加质量单位。 师:上周六,小明和妈妈一起去逛动物园时,把部分动物的体重给记录了下来,一起来看看吧。 出示:一只小白鼠大约重200

一只兔子大约重 2 师:他记录得怎么样啊?哎呀,真是个小马虎!咱们帮他补上吧。 师追问:为什么用克作单位?是啊,计量比较轻的物体有多重,我们通常用克作单位。(板书:克)克可以用什么符号表示?(板书:g)那一只小白兔大约重多少呢?这次你们为什 么用千克做单位呢?对,记录像小白兔这样的一般物体有多重,我们通常用千克作单位,(板书:千克)千克可以用符号kg来表示。(板书:kg) 【设计意图:新课伊始,通过为小白鼠和小兔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引出了克、千克,并进 行适当的归整:计量比较轻的物体用克作单位,计量一般物体用千克作单位。】 2、回忆大象的质量单位,引出“吨”。 (出示大象图片)师:同学们回忆一下,在课外阅读中看到有关大象的资料时是用什么来做 它的质量单位的?为什么不用千克或者克呢?像大象这样比较重的物品,我们通常用“吨”来作它的质量单位。(板书:吨) 师:除了大象,你们还知道有哪些东西很大很重,比较适合用吨作单位呢? 生活中通常用“吨”作质量单位的物品可多了!(点击课件出示鲨鱼、恐龙、孔子雕像、儿童 号飞机的雕塑、大飞机、码头的货物、货物上的集装箱、铁路运输线上的货车车箱) 小结:通常我们计量这些比较重的或大宗物品有多重时,就用“吨”作单位。今天这节课我们 就一起来认识这个新的质量单位吨!(板书课题) 同学们,关于吨你想知道些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对大象质量单位的回忆,引出今天要认识质量家族中的一位新成员——吨,让学生初步感知吨是一个大计量单位。并通过让学生举例、图片展示等途径,向学生提供丰 富而典型的感性材料,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 二、学习新知,亲身体验。 (一)、体验不同重量,感受并想象1吨的重量。 1、体验10千克大米的重量。 师:老师这里有一袋大米,重10千克,谁愿意到前面来搬一搬?请2~3名同学搬一搬并 谈谈感受。 2、体验100千克大米的重量。 师:同学们,这一袋大米重10千克,10袋这样的大米合起来是多少千克?老师这里就准备 了一袋100千克的大米,谁愿意来试试?

(完整版)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1吨有多重》教案教学设计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1吨有多重》教案教学设计 2. 1吨有多重 设计说明 “吨”这个质量单位比较抽象,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很少接触,不易直接感受。因此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主要突出以下两点: 1.注重情境的创设。 在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了小象称重这一故事情境。让学生在看图、讲故事的过程中体会“吨”是一个很大的质量单位,适用于质量较重的物体。 2.注重用生活中的实例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 在教学中,不仅充分利用教材资源,让学生认识“吨”在生活中的应用,还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让40名学生站在一起,体会1吨有多重,同时通过让学生收集资料,丰富学生对“吨”的认识,巩固学生对“吨”的理解。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课前收集的有关吨的资料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看图讲故事。 课件出示教材中的情境图。 师:图中的小象在干什么?你能讲讲这个故事吗? (学生看图,明确图意,并讲述故事情节) 师:从这几幅图中,你对“吨”这个质量单位有了哪些认识?引导学生讨论,体会“吨”是一个很大的质量单位。 2.导入:“吨”究竟是多大的质量单位呢?1吨有多重?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些问题。(板书:1吨有多重) 设计意图:用小象称重这一故事情境引入新课,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为接下来的学习打好了基础。 ⊙认识“吨” 1.掂一掂,想一想。 将准备好的重1千克的物品让学生掂一掂,请学生说说体会。师:重1千克的物品在我们手上已经感觉沉甸甸的了,你们知道1吨里面有多少个1千克吗? 课件出示吨与千克的进率:1吨=1000千克。 请学生想象1000个1千克有多重。 2.看一看。 (1)师:我们班有40人,每人约重25千克,现在请同学们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1吨有多重》教学设计

《1吨有多重》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第47-48页《1吨有多重》。 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材先安排了认识千克和克,再认识吨。“1吨有多重”是本单元的第二课时,主要是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吨,掌握1吨=1000千克,能进行质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吨有关的简单问题。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因为吨是较大的质量单位,平时学生接触的机会很少,所以教材首先通过猜一猜大象有多重,自然引出更大的质量单位“吨”;接着通过看一看、算一算、说一说来感受1吨有多重;再通过练一练,联系生活实际,巩固千克、克、吨之间的关系;最后利用“曹冲称象”的故事,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教材中还设计了多幅情境图,有利于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1吨有多重。本节课是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创设“生活化”的课堂,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引入到富有情趣的课堂学习中,这样就把数学知识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融合起来,密切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观察能力、估计能力、推理能力和空间想像能力,虽然平时学生对“吨”接触比较少,但本节课是在上节课认识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的基础上来进一步学习较大质量单位“吨”的;并且教师通过创设有趣的情境,联系生活实际,运用视频、图像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在学习数学中获得快乐的体验,是能够达成教学目标的。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吨,掌握“1吨=1000千克”,能进行质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2.培养观察能力、估计能力、推理能力,初步发展空间想像能力;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吨有关的简单问题。 3.结合具体情境,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有多重》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有多重》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克。 2、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了解用盘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感受1克和1千克的实际质量,建立1克和1千克的实际概念并理解克和千克的关系。 3、通过从实际生活中引出质量单位的观念,让学生认识到质量单位与实际生活是紧密联系的,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培养学生估测意识。 教具准备:电脑课件、实物 学具准备:实物若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轻重(课件) 1、故事导入。 2、建立物体质量的概念。 二、实践操作,建立概念 (一)认识生活中的秤。 (二)看一看常见物品的质量。 课件演示:牙膏重190克、一包方便面重203克、一盒糖500克、一桶洗洁精2千克、一桶油5千克、一袋大米重25千克。 师:看了这几样物体的重量,有什么发现吗? 小结:千克和克是世界各个国家统一使用的质量单位,千克和克

还有一个有趣的英文名字,千克叫作kg。g是表示克的符号! (三)建立千克的质量概念 介绍台秤的使用方法,认识台秤称物体所用的质量单位是千克。 1、称一称。小组合作称出第一袋一千克的米米的质量。 2、掂一掂。掂掂手中这袋1千克米的质量并感受一下一千克的质量。 3、估一估。小组合作找出身边的物体进行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的活动,找出一千克重大约有多少个物体? 4、猜一猜。 (1)猜小猴为乌龟和兔子准备的物品中有两袋棉花和石头,它们谁重谁轻? (2)称出石头和棉花的重量是两千在。 (3)感受物品不能从它的大小、多少来判断它的轻重,而应该实际的去称量才能知道。 5、拎一拎。把刚才称的两千克的物品拎一拎,感受两千克的质量怎样? 6、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物品是以千克为单位的呢? (四)建立克的质量概念。 1、认识克。 师:老师这有5个2分的硬币,它有多重谁来猜一猜?生猜。 师:看来大家意见不统一,我们来称一称吧? 2、称一称。称出5个2分的硬币。从而引出一个2分的硬币是

克和千克的教学反思

《克和千克》教学反思 增城市实验小学邓桂青 《克和千克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1课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但是对质量单位还缺乏认识。克和千克是两个基本的质量单位,而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眼睛观察得到,只能靠肌肉感觉来感知。因此要让学生在实际操作的活动中,对这两个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了较鲜明的表象,加深和巩固这两个质量单位的观念;反过来,就可以正确运用它们了解生活中物品的质量,也容易掌握单位间的进率。在教学中,我深深地体会到: 一、根据学生经验,活用教材。 “克与千克”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个全新的质量概念,尽管学生在生活中有所接触,但它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没有实物的衬托是很难进行感知的。为了让学生了解每一个单位的实际有多重,并能够在实际中应用。我就通过生活中物品有长有短、有多有少;又请了一大一小两位同学,引出两位同学有轻重之分,从而引入质量。随后请同学们交流购物收集到的信息或者出示实物。并从中挑选了重约1克的米和重约1千克的水果(4个苹果),一手拿一物,对比感受1克与1千克物品,从而建立“克”很轻,“千克”较重的概念。紧接着运用积累的感受去找约1克、1千克的物品;最后再出示某些物品,让学生进行估计重量,当学生的估计相差甚远时,另外的学生会用类化了的思想加以反驳,如:一生说1个鸡蛋重约50千克,则有学生会反驳说鸡蛋比1个苹果都小,哪来50千克?事实胜于雄辩。学生充分享受了学习、交流、体验成功的喜悦。 二、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让其快乐体验。 让每一位学生带上一些小物品,例如:小豆子、小石头及一些零食等,这样就更加贴近了生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用手掂量物体的质量、用心感悟,探究的兴趣油然而生,让人睹物思索,使学生一直处于亢奋之中。达到了以导激情,以情启思的目的。学生在创设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抓住每一次机会,通过学生的掂、猜、称、辩、思,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在活动中合作学习、团结互助的精神,尝试到了成功的乐趣。 三、合作交流,共同提高。 简单明了的由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入教学,使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真实有效的诱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在引入的生活情景中,主动的分析、推理、想象、整理,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合作互动的学习过程中掌握了知识,逐步让自己获取克与千克的概念经验更加清晰。运用1克和1千克掂的感觉辨析物品,成功拓展到了比1千克轻或比其重的物品,估量、验证,水到渠成,培养了学生善于观察、动手操作及小组合作等能力。

1吨有多重教学设计

1吨有多重教学设计 《1吨有多重》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47-48页《1吨有多重》教学目标: 1、借助生活中的具体物体,感知和了解吨的含义,通过想象和推理,初步建立某些物体1吨重的观念,培养用吨这个单位估计物体质量的能力。 2、知道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吨与千克的简单换算。 3、在数学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教学重点:吨的质量观念的建立;掌握1吨=1000千克。教学难点:认识和明确“吨”的实际意义。 教具准备:电脑课件、纯净水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回忆我们认识的质量单位有千克和克,请根据实际填出适当的质量单位。课件出示。 2、课件出示。你能用我们学过的质量单位猜一猜陆地上最大的动物大象有多重吗,(板书:3000千克——8000千克) 3、课件出示,猜一猜世界上最大的动物蓝鲸有多重,(板书: 200000千克,3000千克) 4、这么重的物体,看来用千克做单位不是很方便,你知道有更适当的质量单位吗, 教师指出:计量比较重的或大宗货物有多重,通常用“吨”做单位。(板 书课题:1吨有多重)课件出示 二、亲身体验,感受并想象1吨的重量 1、初步认识吨

课件出示:10袋100千克的大米有多重。(板书:1000千克) 继续课件出示:40个三年级的学生有多重。(板书:1000千克) 教师小结:刚才这些物体的质量都是1000千克,也可以说是1吨。师板书:1吨=1000千克, 1t=1000kg 2、利用常见的物品,想象1吨的重量 课件出示,先在小组里说说图片的意思,再在班级内交流汇报。教师提问:通过刚才的演示,说一说你对吨有什么认识。请学生说一说。课件出示. 3、充分感知1吨有多重。 (1)每组一桶20千克纯净水,学生轮流搬,感受其重量。 (2)在小组,班级内交流自己搬纯净水的感受。 (3)课件出示.计算:一桶纯净水20千克,多少桶是1吨。 (4)想象:如果把50桶纯净水让你一次搬起,会是什么样的情况, (5)提问:我们班24名同学的体重有一吨重吗, 三、实际应用,深化认识 1、“吨”在生活中的应用。 课件出示 提问:你在生活中的什么地方,还见到过用“吨”做单位的呢?”课件出示 2、用“班班通”出示教材第47页“填上合适的单位(克、千克、 吨)”。学生独立完成后回答。 3、分别用“班班通”出示教材第48页“练一练”1、2题,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 四、总结全课。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我们学习了哪些质量单位, 谁能把学过的质量单位按一定顺序排列, 课件出示。

小学三年级数学:有多重教案

新修订小学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有多重教案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There are multiple lesson plans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小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有多重教案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重量单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实际重量,初步建立千克、克的重量观念。 2、掌握“1千克= 1000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3、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重量单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实际重量,初步建立千克、克的重量观念。 教学难点:掌握“1千克= 1000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教学用具:各种秤、盐等。 教学设计: 一、引入新知 1、游戏激趣: 我知道同学们都喜欢做游戏,现在老师请三位同学到前

面来做一个有趣的游戏(请一位同学背另外两位同学,被背的两位同学轻重对比明显)。谁想来做?背的同学,你能把你刚才的感受讲给我们吗? 2、实践体验: 课前,我们每个人都准备了一些物品,请同位两个人互相掂一掂,说一说你们有什么感受? 3、导入新知: 通过刚才的"背一背"游戏和掂一掂活动,同学们都感受到物品有轻有重,那么象一个苹果、一杯水、老师的体重等,你们想不想知不知道它们到底有多重?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知识,有多重.(板书:有多重) 二、探究新知 1、认识秤 在我们购物的时候,常发现有的物品有包装,物品的重量我们可以直接看物品包装袋上的标识。但也有很多物品并没有包装袋,比如鸡蛋,苹果等,怎样才能知道它们有多重呢?对,要想知道这些物体的准确重量,我们可以用秤来称,能说一说,在生活中你都见过哪些秤? 学生自由说生活中常见的秤。 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三种秤,请看(实物出示体重秤、天平、台秤) 除了这些,还有很多种,你们想看一看吗?(大屏幕出示

“有多重”教案

有多重 教学目标: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初步形成质量的概念,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 2、初步建立1千克和1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3、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品质量的意识,发展 学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联系学生已有生活经验,让学生选择合适的单位表示物体的轻重。教材简析:教材创设了“有多重”这个教学情境,通过比较体重引导出可以用千克和克做单位表示物体有多重。“称一称、掂一掂”、“估一估、称一 称”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亲历称、掂、估的过程,充分地感受并认识 千克和克,体验1千克、1克的重量,明晰1千克=1000克。在练习 中还安排了实践活动,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体验,促进学生建立千 克和克的概念。 教具准备:(教师用)多媒体课件、盘秤、天平、砝码。 (学生用)六人一组:每人一个2分硬币、一袋1千克重的米、500 克重的精盐;小组内共用学具箱里装黄豆、图钉、曲别针、橙若干;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师:大家都知道自己的体重吗?谁来告诉老师? 生1:我有45斤。生2:我有40斤。(边听边板书“斤”) 那你们能根据自己的体重估计一下我有多重吗? 生1:你有120斤。师:原来在你眼里我有那么重啊,看来我得减肥了。 生2:你有80斤。师:恩,还差一点。 生3:你有90斤。同意90斤的举手。(大部分学生举手) 师:你们真聪明,这回差不多了,老师的体重啊是95斤。生:YEAR。 看来根据自己的体重再估计老师的体重就会很容易了,这个办法真不错。一、生活引入,揭示课题 师:刚才猜体重时大家用到了一个词(边说边板书:斤),它是用来表示什么的? 生1:是用来表示重量的。 师:同意吗?(生:不同意,[…])同学们都说的有道理,重量是我们生活中的语言,数学中我们就说斤是用来表示物体质量的单位。 [生2:是用来表示质量的。 [师:同意吗?你真棒!生活中我们就用来表示物体“有多重”。国际上规定用字母KG表示千克,G表示克。(板书课题)] 师:那你还知道哪些表示质量的单位吗? 生:克和千克。生:公斤。生:吨。 师:你们知道的还真不少。在这些单位中,斤是我们国家常用的质量单位,千克、克是全世界各个国家统一使用的质量单位,因此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克和千克。(板书:千克、克)在生活中它们通常表示物体有多重。(板书课题:有多重) 二、结合经验,提出问题 师:有关克和千克你知道些什么?(学生表现出很困惑的样子)看来大家

有多重_教案教学设计

有多重 一、学生情况分析 “克”与“千克”是个质量单位,小学生由于缺乏生活的经历,理解这样的概念就会感到吃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接触过物体轻重轻重问题,但对质量单位还缺乏认识,而且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只靠观察得到认识,要创造条件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活动。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有多重》是北师大教材数学第五册第三单元的第一课时,是在学生第一册学习了轻重的基础上学习的,也是学生第一次系统接触重量单位,为以后进一步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材安排了“有多重”、“称一称、掂一掂”、“估一估、“练一练”四部分的教学内容。“有多重”这一教学情景目的是让学生感知物体有轻有重,导出可以用千克和克做单位来表示物体有多重;“称一称,掂一掂”这一部分是这节课教学的重点,目的是通过操作活动感受并认识千克和克,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估一估,称一称”是让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进一步感受千克和克的实际质量,并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练一练”是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并掌握所学内容。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知道1千克=1000克。 能力目标:能根据物体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进行表达与交流,会进行简单的换算和估算。

情感目标:能主动探究发现数学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与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重点: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 教学难点:感知千克与克的实际质量。 四、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游戏:背一背 师: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好,请3名同学到前面来,让他们互相背一背,然后把他们的感受告诉大家。(感受人的轻重)手托数学书,一只手托语文书,掂一掂,哪本重一些?同桌互相说。 师:看来物体有轻有重,怎样表示物体的重量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两种最常用的重量单位:克和千克。(板书课题) (二)、玩中探索: 师:要想知道物体有多重该怎么办?(用秤称)生活中你见过那种秤?(实物展示各种秤) 认识克。 (1)、用天平比较物体的轻重。 师:天平像一位“机器人”,它长着一对长长的手臂,两只大手托着两只盘子,可以上下摆动,头上长着一根指针。当两边盘子里物品一样重时,指针指向中间的刻度线;如果左边物品的重量比右边重,指针就向左偏;如果右边物品的重量比较重,指针就向右偏。现在就

三年级下册数学.1吨有多重教学设计

三年级下册数学《一吨有多重》教学设计 红石湾小学单成学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7—48页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吨,了解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掌握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质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3.通过观察、比较和猜想推理等活动,培养学生对物体质量的估测意识,能在实际生活中解决一些相关的问题。 教学重点 结合具体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吨,了解1吨的实际质量,初步建立吨的质量概念。 教学难点 掌握“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教学方法 演示法、合作探究法、练习法 教学准备 主题图,天平秤,小黑板,打印好的练习题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练习:出示小黑板 2kg=( )g 4000g=( )kg 7kg=( )g 8000g=( )kg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一头大象的问题情境“猜猜我有多重? ”学生反馈交流。 大象的质量要用“吨”来作单位,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个新的质量单位(板书:一吨有多重)。 三、探究新知,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一)初步感知“吨” 1.教师课件出示一些以“吨”为单位的物体及其相应质量。 2.教师提问:以吨为单位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3.教师指出:吨是比千克大的质量单位。计量比较重或大批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吨作单位。吨可以用符号“t”表示。 (二)揭示千克与吨之间的进率 1.学生亲身体验感受“1吨”。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个人都用力抱一抱另一个人,感受一个人的重量。 学生操作后汇报自己的感受。 自己推算:每人重25千克,多少人重1吨?(40人) 每袋水泥重50千克,多少袋水泥重1吨?(20袋 2.学生推理:1吨=1000千克

1吨有多重

《1吨有多重》教学设计 年级三学科数学课题1吨有多重课时 1 备课人学校 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是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吨,掌握1吨=1000千克,能进行质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吨有关的简单问题。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吨是较大的质量单位,平时学生接触的机会很少,本节课我力求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创设生动的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多层次地反复感知1吨有多重。我认为,创设“生活化”的课堂,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引入到富有情趣的课堂学习中,这样就把数学知识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融合起来,密切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教学目标 1、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吨,了解1吨有多重,掌握1吨=1000千克; 2、结合具体情境,提高对物体质量的估计能力,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质量单位“吨”,知道1吨=1000千克。难点联系生活实际,会填写合适的质量单位。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引导探索 1.故事引入。 师:同学们听过“曹冲称象”的故事吗?谁来讲给大家听一听?其他同学一定要认真听,听完故事还要回答提出的问题呢!(师可随之出示挂图或多媒体出示画面,并请一位同学讲“曹冲称象”的故事。) 师:故事讲得很生动,同学们听得很认真,你们想一想,大象到底有多重呢? (生可能回答:一定很重,会用克、千克作单位,也有可能用吨作单位;也可能发出疑问:那得有多少千克呀?) 师引导学生思考:用我们学过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说明大象有多重,你认为合适吗?从而自然引出质量单位“吨”。吨是较大的质量单位,那么1吨有多重呢? 引出课题:1吨有多重,并板书 二、探究交流,感知新知 1.利用多媒体(或挂图)出示书上画面(也可以出示其他贴近学生生活的画面)。

“克和千克的认识”教学反思

“克和千克的认识”教学反思 1、数学与生活的有效结合 “克和千克”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一部分学习内容,所以在课前我布置了关于“质量”小调查,一方面是为了在课堂上创设一个探究的学习情景,另一方面,使学生意识到:数学知识是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它是“从生活中来”,终究我们的目的还是要把它利用到生活中去的。这也是一直以来我在数学教学中推崇与遵循的。 2、丰富教学活动,加强学习体验 在教学中,我设计了“掂一掂、猜一猜、称一称、说一说”等教学活动,使学生在丰富的教学活动中手脑并用,在切身体验中感受“1克”“1千克”,加深了对质量单位的理解。 3、课堂的“动”与“静” 由于本节课设计了较多的学生动手环节,学生的积极性较高,但同时课堂上的纪律就有些乱,有些学生不能很快从兴奋状态中转入下一学习环节。如何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有效的保证课堂纪律,我想这是我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要探索的!

《克和千克的认识》教学案例 城西小学唐万珍 (一)结合生活情境,导入新课 (2)掂一掂,初步感觉这些物品有多重。 师:昨天,老师让同学们去超市调查—些常用物品的质量,我们一起交流一下好吗? 生1:一管牙膏是30克。 生2:蛋卷是7 5克。 生3:火腿肠一根是45克。 生4:我的体重是33千克。 生5:一袋牛肉干是50克。 生6:一袋盐是500克。 …… 师:同学们说了那么多,你有什么发现吗? 生1:有的后面带“克”,有的是“千克”。 生2:比较轻的都用“克”作单位。比较重的用“千克”作单位。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克和千克”。 师:要知道我们购买物品的轻重,可以用什么方法? 生:用秤称。 师,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几种常用的秤。 师;你们在什么地方见过这些秤? 生1:在超市买东西用过电子秤。

北师版数学三年级下册-4.2 1吨有多重 精编教案

1吨有多重 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吨”,了解1吨的实际质量。 2.掌握“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吨”,了解1吨的实际质量。 难点:认识质量单位“吨”,了解吨和千克之间的进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知道陆地上最大的动物是什么吗?(课件出示教材第47页大象称重图) 学生观看。 师:图中让我们先猜一猜大象有多重,该用什么质量单位来表示呢? 生:千克。 师:大象长得高大肥胖,如果用前面学习过的千克作单位行不行呢? 生:行是行,可是数目会很大,写起来比较麻烦,有没有比“千克”更高级的质量单位呢? 师:仔细看看图中用的什么单位。 生:咦,大象重1吨,“吨”是什么单位呢?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质量单位——吨。(师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数学学习的最终目标是应用,吨是生活中常常会见到、用到的单位。这样的内容决定了这节课的教学应该从生活中来,再走到生活中去】 二、探究学习 1. 1吨有多重。 师:“吨”很难实际感知,我们可以通过例子来算一算,假如我们班×××的体重是25千克,算一算,4位这样的同学重多少千克? 学生合作计算。 生:25×4=100(千克)。 师:那40个同学的体重有多少千克? 生:25×40=1000(千克)。

师:在生活中,为了简便计量,人们把1000千克的质量也叫作1吨,也就是说1吨等于1000千克。 板书:1吨=1000千克 师:在生活中,人们常常用“吨”来表示很重或很大的物体的质量。“吨”是比“千克”还要大得多的质量单位,用字母“t”表示,所以也可以写作1t=1000kg。 2.生活中的“吨”。 师:你们还知道哪些物品的质量是1吨或哪些物品的质量用吨作为单位呢? 生1:1头小象的质量大约是1吨,三头水牛的质量大约是1吨。 生2:货车运的货物的质量一般都要用“吨”作单位。 生3:过桥时发现有一个写着50吨的牌子,告诉我们这座桥的最大载质量是50吨。 生4:吊车能吊起8吨重的物体等。 3.吨的应用。 教师出示教材第47页例3。 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辅导、了解学情。做完后师生交流、评议。 三、师生归纳总结 师:刚才的练习大家表现都很棒。现在大家知道什么是“吨”了吗? 生1:知道了,吨是一个表示质量很大或很重的质量单位。 生2:1吨和1000千克一样多。 生3:还可以用字母“t”表示这个单位。 生4:填合适的质量单位,要把生活中的经验和对千克、克及吨的认识相结合。 师:我们有这么多的收获,真好。 板书设计 1吨有多重 一头大象重1吨。 40个同学差不多重1吨。 1000千克 = 1吨 课堂作业新设计 A 类 1.下面是小马虎的日记,请对这篇日记进行改正。 早晨,天刚亮,我就起床了。我拿起50千克重的牙刷,刷了刷牙,又洗了脸。妈妈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