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及文言文练习及答案

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及文言文练习及答案

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及文言文练习及答案
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及文言文练习及答案

古诗文默写、文言文阅读练习

一、古诗文默写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1),以观沧海。(曹操《观沧海》)

(2)水何澹澹,。(曹操《观沧海》)

(3),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4)我寄愁心与明月,。(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5)杨花落尽子规啼,。(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6)潮平两岸阔,。(王湾《次北固山下》)

(7),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8),行舟绿水前。(王湾《次北固山下》)

(9)乡书何处达?。(王湾《次北固山下》)

(10)夜发清溪向三峡,。(李白《峨眉山月歌》)

(11)僵卧孤村不自哀,。[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

二)》]

(12),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13)夕阳西下,。(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14),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15)正是江南好风景,。(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16),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17),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18)回乐烽前沙似雪,。(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19),秋风吹散马蹄声。(谭嗣同《潼关》)

(20)河流大野犹嫌束,。(谭嗣同《潼关》)

(21)君问归期未有期,。(李商隐《夜雨寄北》)

(22),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23),不亦君子乎?(《〈论语〉十二章》) (24)学而不思则罔,。(《〈论语〉十二章》)

(25),可以为师矣。(《〈论语〉十二章》)

(26),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十二章》)

(27)择其善者而从之,。(《〈论语〉十二章》)

(28),不舍昼夜。(《〈论语〉十二章》)

(29)三军可夺帅也,。(《〈论语〉十二章》)

(30),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十二章》)

(31)非淡泊无以明志,。(诸葛亮《诫子书》)

(32),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诫子书》)

(33)淫慢则不能励精,。(诸葛亮《诫子书》)

(34)《观沧海》中,最能表达作者博大胸襟的句子是:,;,

。(曹操《观沧海》)

2.整体默写。

(1)默写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

,。,

(2)默写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后四句。

,。,

(3)默写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4)默写李白的《峨眉山月歌》。

,。,

(5)默写刘禹锡的《秋词(其一)》。

,。,

(6)默写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

古诗文阅读

一、古诗词鉴赏

(一)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天净沙”是这首散曲的,“秋思”是这首散曲的,这首散曲的前三句描绘了一幅图。

2. 请写出这首散曲的主旨句及其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 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写景诗表达了作者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展示出作者放眼山川的广阔博大的胸襟。

B.诗的颈联不仅写景逼真,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C.尾联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抒写了思乡之情。

D.在唐朝的诗人里,王湾并不算一位有名的人物,但他的这首五言绝句却使他留名青史。

2.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表现了怎样的自然理趣?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三)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 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表现的画面描述出来。

2. 简要分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思想内容,并指出其表现手法。

二、文言文阅读

(一)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 解释下列加点词。

(1)与友期行期:

(2)去后乃至乃:

(3)相委而去去:

(4)下车引之引:

2. 写出下列句子的译文。

(1)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3. 友人“下车引之”的用意是什么?

4. 你认为陈元方这样的待客方式和待客态度是否合适?说说你的理由。

(二)《论语》十二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 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吾十/有五而志于学B.吾日/三省吾身

C.知之者/不如好之者D.择其/善者而从之

2.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不亦说乎说:

(2)人不知而不愠愠:(3)不逾矩逾:

(4)人不堪其忧堪:

3. 翻译下列句子。

(1)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 如果从文中选出一个句子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你选哪一句?请说明理由。

(三)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非淡泊无以明志明:

(2)非学无以广才广才:

(3)淫慢则不能励精淫:

(4)遂成枯落枯落: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险躁则不能治性/日中不至,则是无信B.夫君子之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C.年与时驰/元方时年七岁D.静以修身/可以为师矣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

4. 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展开论述的?本文的中心句是哪一句?

(四)狼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止有剩骨止:

(2)缀行甚远缀:

(3)屠大窘窘:

(4)一狼洞其中洞: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两狼之并驱如故/久之B.后狼止而前狼又至/人不知而不愠C.恐前后受其敌/屠自后断其股D.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以刀劈狼首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2)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4. 从屠户与狼的关系中,你获得什么启示?

(五)杞人忧天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因往晓之晓:

(2)奈何忧崩坠乎奈何:

(3)只使坠只使:

(4)亦不能有所中伤中伤:

2. 下列加点词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不亦说乎B.其人舍然大喜

C.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D.尊君在不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2)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4. 杞人担忧什么?这则寓言嘲讽了什么样的人?

参考答案

一、古诗文默写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1)东临碣石(2)山岛竦峙(3)秋风萧瑟(4)随君直到夜郎西

(5)闻道龙标过五溪。(6)风正一帆悬(7)海日生残夜(8)客路青山外(9)归雁洛阳边(10)思君不见下渝州(11)尚思为国戍轮台(12)枯藤老树昏鸦(13)断肠人在天涯(14)岐王宅里寻常见(15)落花时节又逢君(16)遥怜故园菊(17)不知何处吹芦管(18)受降城外月如霜(19)终古高云簇此城(20)山入潼关不解平(21)巴山夜雨涨秋池(22)何当共剪西窗烛(23)人不知而不愠(2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5)温故而知新(2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27)其不善者而改之(28)逝者如斯夫(29)匹夫不可夺志也(30)博学而笃志(31)非宁静无以致远(32)非学无以广才(33)险躁则不能治性(34)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2.整体默写。

(1)默写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2)默写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后四句。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默写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4)默写李白的《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5)默写刘禹锡的《秋词(其一)》。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6)默写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古诗文阅读

一、古诗词鉴赏

(一)天净沙·秋思

1.“天净沙”是这首散曲的曲牌名,“秋思”是这首散曲的题目,这首散曲的前三句描绘了一幅深秋晚景图。

2. 请写出这首散曲的主旨句及其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主旨句: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悲凉情怀,完美地表达出漂泊天涯的旅人的愁思。

(二)次北固山下

1. 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

2. 表现了时序交替(时间变化、季节交替、新旧更迭)的自然理趣。首先,通过景物描写,在残夜未退红日已出、旧年未尽新春已到的画面中表现了时序交替的自然现象。其次,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用“生”“入”赋予“日”“春”以人的情态,使自然之理表现得既生动又形象。

(三)观沧海

1. 示例:(树木凋零)秋风阵阵,呼呼作响,诗人站在辽阔的海边,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心潮与大海一起涌动,感慨万千。

2.思想内容:这四句写出大海的广阔浩大,体现诗人的博大胸怀(或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

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虚实结合、想象、夸张(答对其中一点即可)。

二、文言文阅读

1. 解释下列加点词。

(1)期:约定(2)乃:才(3)去:离开(4)引:拉,牵拉

2. 写出下列句子的译文。

(1)正午时您没有来,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2)友人感到惭愧,便下车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就进了门。

3.意识到自己错了,想博得元方的好感。

4.示例一:合适。因为父亲的朋友“无信”“无礼”在前,对“无信”“无礼”之人无须以礼相待。示例二:不合适。尽管父亲的朋友曾经失信、失礼,但他毕竟是一个长辈,而且他已经认错,并在想办法弥补过错,陈元方仍然“入门不顾”,就显得有些得理不饶人了。

(二)《论语》十二章

1. 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C)

(解析:A.吾十有五/而志于学;B.吾/日三省吾身;D.择其善者/而从之。)

2.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说:同“悦”,愉快(2)愠:生气,恼怒(3)逾:越过(4)堪:能忍受

3. 翻译下列句子。

(1)替别人谋划事情有没有竭尽自己的心力呢?与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守信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

(2)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可以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

4. 示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它告诉我们一种读书学习的方法,那就是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切实有用的真知。

(三)诫子书

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明:明确,坚定(2)广才:增长才干(3)淫:放纵(4)枯落:凋落,衰残,文中比喻人年老志衰,没有用处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

(解析:A.就;B.品行/走;C.时光/当时;D.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目的/介词,凭借、依据。)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应该)屏除杂念和干扰,用宁静专一来修缮自身,用俭仆来修养品德。

(2)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人最终会年老志衰。

4.从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立功与立德)两方面展开论述。中心句: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四)狼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止:仅,只(2 缀:连接,紧跟(3)窘:处境困迫,为难(4)洞:挖洞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C)

A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一只狼径直离开,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户)前面。

(2)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砍死了,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啊?

4.示例:像狼一样的恶人,不管耍怎样的花招,总是要被识破的。(或: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取得胜利。)(言之成理即可,从狼的角度作答亦可)

(五)杞人忧天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晓:告知,开导(2)奈何:为何,为什么(3)只使:纵使,即使(4)中伤:伤害

2. 下列加点词用法不同的一项是(C)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杞国有个人担忧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身,便整天睡不好觉,吃不下饭。

(2)你行走跳跃,整天都在地上活动,怎么还担心会陷下去呢?

4.因为杞人担忧天会塌下来,地会陷下去;嘲讽了对一些不必要的事或基本上不会发生的事瞎担心的人。

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古诗词四首默写及答案

(一)古诗词曲部分 1.观沧海(曹操) (1) ,以观沧海。 (2)水何澹澹, 。 (3) ,百草丰茂。 (4) ,洪波涌起。 (5) ,若出其里。 (6)诗人用“, ”一句描绘出山岛上草木的勃勃生机之 状。 (7)描写秋风呼啸,惊涛拍岸的句子是: , 。 (8)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显示大海的辽阔与威严的句子 是: , 。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1) ,闻道龙标过五溪。 (2)我寄愁心与明月, 。 (3)运用拟人的修辞,抒发诗人对远行友人的关切、思念与同情的句子 是: , 。 (4)采用寓情于景的写法,既点明了时令,又表达了漂泊之感与离别之意的句子 是: , 。 3.次北固山下(王湾) (1) ,行舟绿水前。 (2)潮平两岸阔, 。 (3)乡书何处达? 。 (4)运用拟人的修辞,富有情趣地写出了一种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的句子 是: , 。 (5)“, ”一句采用以小见大的写法,写出诗人船上所见之景,意境开阔,情绪饱满。 (6)诗中运用“鸿雁传书”的典故来抒发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的句子 是: ? 。 (7)与“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 是: ? 。 4.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1) ,小桥流水人家, 。 (2)夕阳西下, 。 (3)采用白描手法,描绘出一幅苍凉的深秋晚景图的句子 是: , , 。 (4)采用借景抒情的手法,表达羁旅之思的句子是: , 。附:答案: 1.观沧海 (1)东临碣石(2)山岛竦峙(3)树木丛生(4)秋风萧瑟(5)星汉灿烂(6)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7)秋风萧瑟洪波涌起(8)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杨花落尽子规啼(2)随君直到夜郎西(3)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4)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3.次北固山下 (1)客路青山外(2)风正一帆悬(3)归雁洛阳边(4)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5)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6)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7)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4.天净沙·秋思 (1)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2)断肠人在天涯(3)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4)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文言文(完整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 孙权劝学司马光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卖油翁欧阳修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课外古诗词背诵 竹里馆王维(唐)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唐)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9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汇总

2018年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古诗文汇总 1、观沧海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3、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4、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5、咏雪(《世说新语》) 原文: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译文: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6、陈太丘与友期(《世说新语》)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译文: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中午,过了中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7、论语十二章 (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学而》 (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三)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四)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六)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七)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八)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九)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十)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十一)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十二)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8、峨眉山月歌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9、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10、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古诗和文言文

七年级古诗文 《观沧海》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西江月》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5.童趣沈复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童趣译文 回想我童年的时候,能够对着太阳张开眼睛,明察秋毫,见到极小的东西,必定细细去观察它的纹路,所以常常得到事物之外的趣味。 夏日的蚊子声音象雷鸣,我心里把它比作成群的仙鹤在天空飞翔。心里这么想,成千成百的蚊子果然变成仙鹤了。我抬起头看,脖子都硬了。我又让蚊子留在帐子里面,慢慢地吸口烟喷出来,叫蚊子冲烟飞鸣,当作青云中的白鹤观看,果然就象鹤唳云端一样,令人怡然称快。 我又常在土墙凹凸的地方,或是花台小草丛杂的地方,蹲下身子,与花台一般高,定神仔细观察,以丛草作为树林,以小虫和蚂蚁作为野兽,以泥土凸的作为山丘,凹的作为山谷,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有一天,见到有两个小虫在草里斗,看得正高兴的时候,忽然有个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原来是一只癞虾蟆,舌头一吐,两个小虫就被它吞了进去。我年纪小,正看得出神,不觉吓得叫了起来。定了定神,捉住这只癞虾蟆,鞭打了数十下,驱逐去别的院子。 10.论语十则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 (yùn),不亦君子乎? (《学而》) 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wú)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 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丰,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纪昀《河中石兽》) 【乙】 黔无驴,有好①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②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柳宗元《黔之驴》)【注】①好:喜欢。②慭慭:小心谨慎。 (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的意思。 ①阅十余岁________ ②棹数小舟________ ③庞然大物也________ ④尽其肉,乃去________ (2)下列划线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然则天下之事慭慭然,莫相知 B.岂能为暴涨携之去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C.有好事者船载以入以为顺流下矣 D.当求之于上流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②驴不胜怒,蹄之。 (4)【甲】【乙】两文讲了一个相同的道理,试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答案】(1)经过,经历;划(船);巨大的样子;离开 (2)D (3)①顺流而下寻找它们,难道不荒唐吗?②驴禁不住发怒,用蹄子踢老虎。

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课外古诗词背诵》填空整理 一《龟虽寿》 ①以高亢的语句,后人常用来励志的名句是: ②最能体现诗人慷慨激昂,壮怀激烈情感的句子是: ③表达诗人为统一全国而继续奋斗的雄心壮志的句子是: ④强调发挥人的主观作用,反映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的句是: ⑤运用比喻表明自然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句子是: ⑥比喻有志的人虽年老而仍有雄心壮志时,常用的成语是: ⑦表现了英雄人物老当益壮的胸怀的句子是: ⑧配乐所加与内容无关的句子是: ⑨表现出人虽到暮年但雄心壮志尤存的诗句是: ⑩以神龟和腾蛇为喻,极言人的寿命有限的诗句是: ⑾抒发诗人年老雄心在的诗句是: ⑿最能体现曹操慷慨激昂,壮怀激烈情感的,采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诗句是: ⒀表现诗人越到晚年越思进取的诗句是: ⒁表现曹操要老当益壮,积极进取,完成统一大业的诗句是: ⒂流露出诗人要利用短暂的生命建功立业,不要虚度一生的想法的句子是: ⒃我们比喻有志的人虽年老而仍有雄心壮志时,常用的句子是: ①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②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③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④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⑤神龟虽寿,猷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⑥老骥伏枥 ⑦“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⑧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⑨烈士暮年,壮心不已⑩神龟虽寿,猷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⑾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⒀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⒁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⒂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⒃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二《过故人庄》 ①描绘优美宁静的田园生活的句子是:②借树、山来表现夏景的诗句是: ③描写乡村秀丽景色的诗句是:④写出农家劳动生活的句子是: ⑤表现对朋友、对乡村的依恋之情的句子是:①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②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③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④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⑤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三《题破山寺后禅院》 ①描绘山寺幽深清寂的景色,意境深邃的诗句是:②以动显静,因情生景、含蓄隽永的诗句是: ③写禅院幽静的环境,以及这幽景给人启示的句子是:④比喻探寻幽远盛景乐趣的句子: ⑤被誉为千古名联的句子: ⑥写景的句子是: ⑦表明入寺时间的句子:

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和古诗复习资料

七年级上册语文复习资料 一、文言文 《童趣》 主要人物简介: 沈复(1763-?)字三白,江苏长洲人,清代文学家。 文章简介: 节选自《浮生六记·闲情记趣》。 文言文原文、翻译和注解: 原文: 童趣 余①忆童稚②时,能张目③对日,明察秋毫④,见藐小之物⑤必细⑥察其纹理,故⑦时有物外⑧之趣。 夏蚊成雷,私⑨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⑩为之强㈠。又留蚊于㈡素帐㈢中,徐㈣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㈤云端,为之怡然称快㈥。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㈦。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㈧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㈨一癞虾蟆㈩,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翻译: 我回忆童年幼小的时候,能睁大眼睛直视太阳,视力极其敏锐,见到细小的事物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的纹理,所以经常有超出事物本身的乐趣。 夏天的蚊子发出雷鸣般的叫声,我私下比作一群鹤在空中飞舞,心里这样想,就有时成千上百,果然变成鹤了。我抬看它们,脖子为此僵硬了。我又把蚊子留在未染色的帐子里,慢慢地用烟喷,让它们冲着烟雾边飞边叫,当作青云白鹤的景象,果然就像白鹤在云端飞鸣,我高兴得连声叫好。 我常常在土墙高低不平、花台上杂草丛生的地方,蹲下自己的身体,使身子和花台一样高;仔细地看,把草丛当作树林,把虫子和蚊子当作野兽,把土地突起的地方当作山丘,低洼的地方当成山沟,精神在这个“山林”中游览,感到安适愉快而满足。 有一天,我看见两个小虫在草间争斗,看得兴致正浓时,突然有个庞然大物,推倒石块压倒小草冲过来,原来是一只癞蛤蟆,它舌头一吐,两只小虫子就被它吃掉了。

七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鉴赏

七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鉴赏 (一)峨眉山月歌李白唐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练习】 1、《峨眉山月歌》中作者连用五个地名峨眉山、平羌江、清溪、渝州、三峡,将纪行、写景、抒情融为一体,描绘出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 借月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2、作者在诗歌中描绘了怎样的景色?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在一个秋高气爽、月色明朗的夜里,诗人在船上看到峨眉山尖吐出的半圆秋月,从清溪驿顺流而下,月影映在江水之中,像一个好朋友一样,陪伴着诗人。但在从清溪到渝州的途中,月亮总被两岸的高山挡住,使诗人思念不已。诗人借月抒发了的对亲友家乡的思念之情。 3、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连绵的峨眉山夜色正浓,半轮明月悬挂山间,有如青山吐月,皎洁的月影映入湛蓝的江水,随着江水缓缓流动。 4、写作手法:前两句点明了写作的时间和地点,作者运用了动静结合的写法,不仅描写了月映清江的美景,也暗示了行船之事。 5、赏析“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诗人连夜从清溪驿出发进入岷江,向三峡驶去,用不了多久,就将要到达渝州。作者运用拟人手法,把月亮人格化,并当做亲密的朋友看待,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二)江南逢李龟年·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主题】杜甫少年时才华卓著,常出入于岐王李范和秘书监崔涤的门庭,得以欣赏李龟年的歌唱艺术。诗的开首二句是追忆昔日与李龟年的接触,寄寓诗人对开元初年鼎盛的眷怀;后两句是对国事凋零,艺人颠沛流离的感慨。仅仅四句却概括了整个开元时期的时代沧桑,人生巨变。 【练习】 1.赏析“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答:两句运用了以乐境写哀境的写法,写今日相逢正是风光秀丽的江南已到了流水落花的时节。这“落花时节”包含不少内容,既是明叙相逢的季节,又暗喻唐帝国由盛入衰的局面,作为人生的岁月,两人又到了落花时节的暮年,这四字写得十分深沉含蓄,“又”字抒发了诗人抚今追昔,感时伤世之情。 2.这首诗以叙事为主,前后两句分别讲述了怎样的情形? 前两句讲述青年时恰逢盛世,经常出入豪门权贵之家,听李龟年唱歌的生活情景;后两句讲述安史之乱后,流落江南,与李龟年再次相遇的情形。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的作者对盛世的无限怀念,对国运衰微的无限感慨和身世飘零的深切感伤。 (三)《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⑵请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划线的诗句所表现的景象。(2分)低头看回乐峰前,那莽莽大漠上的黄沙,在月色的辉映下如同白雪一般,白茫茫一片;抬头看,受降城外浩瀚空中的月色,那皎皎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 语文上册 文言文阅读训练及解析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训练及解析 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练习 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周公诫子 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诫之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以畏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夫此六者,皆谦德也。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可不慎欤?” 【乙】诸葛亮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①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________ ②非学无以广才________ ③悲守穷庐________ ④又相天子________ (2)这两篇短文都是告诫子孙的文章,但中心内容不同。其中【甲】文周公告诫儿子伯禽的中心内容是:________;【乙】文诸葛亮告诫儿子的中心内容是:________。 (3)将下列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①夫此六者,皆谦德也。 ②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4)【乙】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这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见闻广博,记忆力强;增长;陋室;辅佐 (2)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就怠慢、轻视人才;要立德、修身 (3)①这六点都是谦虚谨慎的美德。②(如果)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最终就会像枯枝落叶般一天天衰老下去。这样的人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只有悲伤地困守在自己的穷家破舍里,又怎么来得及! (4)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解析】【分析】(1)①句意为:见闻广博,记忆力强,却用浅陋来保持,这是聪明。博闻:见闻广博,记忆力强; ②句意为:如果不刻苦学习就不能增长自己的才干。才:才干; ③句意为:等到悲凉地守着贫穷的小屋。庐:陋室; ④句意为:又身兼辅助天子的重任。相:辅佐; (2)阅读甲文,了解内容可知,诸葛亮告诫儿子的中心内容是:要立德、修身;乙文周

语文七年级上册古诗文

语文七年级上册古诗文 杂诗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赏析】这首诗通过设问的方式,把自己对故乡的怀念,以及自己坚持操守的高洁品行,含蓄而蕴藉地表达出来,令人有悠然不尽的情致。诗开头的两句,在设问中两次出现“故乡”的字面,并不嫌其重复,倒反而觉得亲切有味。接着进一步问道:“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你动身那天,我家窗前的那株寒梅,开花了没有啊?问得这样真挚,这样雅致,又这样充实。问出了精神,问出了境界,概括了多么丰厚的生活内容和多么美好的思想情操。赵殿成评这首诗说:“右丞只为短句,一吟一咏,更有悠扬不尽之致,欲于此下复赘一语不得。 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注解 1、巴山:在今四川省南江县以北。 2、共翦西窗烛:翦同剪;在西窗下共剪烛蕊。 3、却话:重头谈起。 译文 你问我回家的日子,我尚未定归期; 今晚巴山下着大雨,雨水涨满秋池。 何时你我重新聚首,共剪西窗烛花; 再告诉你今夜秋雨,我痛苦的情思。 赏析 这是一首抒情。诗的开头两句以问答和对眼前环境的抒写,阐发了孤寂的情怀和对妻子深深的怀念。后两句即设想来日重逢谈心的欢悦,反衬今夜的孤寂。语浅情深,含蓄隽永,脍炙人口,余味无穷。 有人考证,以为此诗是作者于大中五年(851)七月至九月间入东川节度使柳中郢梓州幕府时作。其时义山妻王氏已殁(王氏殁于大中五年夏秋间)。为此,以为此诗是寄给长安友人。但义山入梓幕,与其妻仙逝,均在大中五年夏秋之际,即使王氏仙逝居先,义山诗作在后,在当时交通阻塞和信息不灵的时代,也是完全可能的。就诗的内容看,按“寄内”解,便情思委曲,悱恻缠绵;作“寄北”看,便嫌细腻恬淡,未免纤弱。 淮上与友人别

七年级上册语文古诗文必背资料

七年级上册语文古诗文必背资料 21.《论语》六则原文阅读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译:孔子说:”学了并时常温习它,不也很高兴吗? 2.[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译:有同门师兄弟从远方来(与我探讨学问),不也很快乐吗? 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别人不了解自己而自己又没什么不满,不也算得上君子吗?”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就可以做教师了.”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孔子说:”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在学业上陷入困境.” 6.[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译:子贡问孔子说:“孔文字(死后)凭什么被称作’文’呢?” 7.[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译:孔子说:“聪明而且爱好学习,不认为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可耻,因此被称作‘文’。” 8.[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译:孔子说:“暗暗地记住它,学习而不知满足,教导别人而不知疲倦,对于我有哪一样呢?”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译: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其中也一定有我的老师; 10.[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选取他们的好的东西加以学习、采纳,他们(身上)不好的东西(自己身上如果有就)加以改正 22.《世说新语》二则 《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友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乘船》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之,王欲舍所携之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译文

新部编初中七年级语文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新部编初中七年级语文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 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对下列句子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益:好处 B.菊之爱,陶后鲜有闻鲜:少 C.可爱者甚蕃蕃:多 D.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宜:应当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②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3)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标一处)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爱莲说》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作者在文中表达的“志”是:________。 【答案】(1)A (2)①我唯独喜爱莲从淤泥中生长出发却不沾染污秽;在清水里洗涤过却不显得娇媚。 ②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3)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解析】【分析】选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颐,年代:北宋。 (1)A项的解释不正确,“益”在这里是“更加”的意思。 (2)“染”“濯”“妖”“予”是此题中的关键词语,一定要解释准确。 (3)这句话的意思是:可以远远地观赏它们,却不可靠近去玩弄它。可以根据句意进行停顿。 (4)由文中莲的生长环境可知,本文借莲花赞美了作者在污浊的社会环境下依然保持的正直、坚贞的节操。 故答案为:⑴ A ⑵ ①我唯独喜爱莲从淤泥中生长出发却不沾染污秽;在清水里洗涤过却不显得娇媚。 ②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⑶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⑷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点评】⑴本题考查理解对文言实词含义的辨析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

2018.9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汇总

2018.9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 汇总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2018年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古诗文汇总 1、观沧海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3、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4、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5、咏雪(《世说新语》) 原文: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译文: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6、陈太丘与友期(《世说新语》)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

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译文: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中午,过了中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7、论语十二章 (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学而》 (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三)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四)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六)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七)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八)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九)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十)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十一)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十二)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8、峨眉山月歌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9、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古诗文汇总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古诗文汇总 安徽省舒城县舒城第三中学涂德根(整理) 5、童趣(沈复) (原文)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译文) 我回想自己在年幼的时候,能睁大眼睛直视太阳,视力好极了,每遇见细小的东西,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的纹理,所以常常能感受到超脱事物本身的乐趣。 夏夜里,蚊群发出雷鸣似的叫声,我心里把它们比作群鹤在空中飞舞,这么一想,眼前果真就出现了千百只白鹤;抬头看着它们,连脖子也变得僵硬了。我又留几只蚊子在白色帐子里,慢慢地用烟喷它们,使它们冲着烟边飞边叫,构成一幅青云白鹤图,果真像鹤群在青云边上发出叫声一样,这使我感到高兴极了。 我常在土墙高低不平的地方,在花台上杂草丛生的地方,蹲下身子,使身子跟台子一般高,把丛草当成树林,把虫子、蚊子当成野兽,把土块凸出部分当成丘陵,低陷部分当成山沟,我便凭着假想在这个境界中游览,愉快而又满足。 有一天,我看见两只小虫在草间相斗,(便蹲下来)观察,兴味正浓厚,忽然有个极大极大的兽拔山倒树而来,原来是一只癞虾蟆,舌头一吐,两只小虫全被它吃掉。我那时年纪很小,正看得出神,不禁哇的一声惊叫起来。待到神智恢复,捉住癞虾蟆,抽了它几十鞭子,把它赶到别的院子去。 10、《论语》十则《论语》 (原文)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译文) 1.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温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常考知识汇总(全册)

.

9.本文虽短,但通过人物的对话描写,刻画了鲜明的人物性格。请概括他们的性格特点。 孙权:豁达、大度,待人坦诚、平易,有幽默感的一位明君;关心部下,对部下要求严格,善劝。 吕蒙:乐于接受劝告,勤奋好学;机敏精干、虎虎有生气的将才。 鲁肃:直爽、敬才、爱才;忠厚的长者。 省笔墨,又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 《木兰诗》 重点句子翻译(注意括号内的字词) 1.不闻机杼声。(机杼声) 不能听到织布机发出的声音。 2.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流水鸣溅溅) 只能听到黄河汹涌奔流的哗哗声。 3.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胡骑鸣啾啾) 只能听到燕山胡人的战马啾啾的鸣叫声。 4.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远行万里,投身战事。像飞一样地越过一道道关塞山岭。5.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将士们经过无数次出生入死的战斗,多年之后壮士(得胜)归来。 6.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木兰)记最大的功,被赏赐很多的财物。 7.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希望驰骋千里马,(借助它的脚力)送我回故乡。 8.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父母听说女儿回来了,互相搀扶着到城外(迎接她)。 9.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对着窗子整理漂亮的头发,对着镜子在脸上贴装饰物。10.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雄兔的两只前脚时时动弹,雌兔的两只眼睛时常眯着。(三)揣摩语言 2.“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这里夸张地表现了木兰行进的神速、军情的紧急以及心情的急切,使人感到紧张的战争氛围。其中写“黄河流水鸣溅溅”“燕山胡骑鸣啾啾”之声,还衬托了木兰的思亲之情。3.“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概括上文的内容,夸张地描写了木兰身跨战马,万里迢迢,奔往战场,飞越一道道关口、一座座高山的情形。 4.“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描写木兰在边塞军营的艰苦战斗生活的一个画面:在夜晚,凛冽的朔风传送着打更声,寒光映照着身上冰冷的铠甲。5.“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将士们多年征战,历经一次次残酷的战斗,有的战死,有的归来。而英勇善战的木兰,则是有幸生存、胜利归来的将士中的一个。 .

新部编七年级 语文文言文练习

新部编七年级语文文言文练习 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练习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疑人窃履 昔楚人有宿于其友之家者,其仆窃友人之履以归,楚人不知也。适使其仆市履于肆,仆私其直而以窃履进,楚人不知也。他日,友人来过,见其履在楚人之足,大骇曰:“吾固疑之,果然窃吾履。”遂与之绝。逾年而事暴,友人踵①楚人之门而悔谢曰:“吾不能知子,而缪②以疑子,吾之罪也。请为以如初。” (选自《历代寓言大观》)【注】①踵:到,走到。②缪:通“谬”,错误,荒谬。 (1)给下列划线的词选择恰当的解释。 ①友人来过________ A.走过,经过 B.胜过,超越 C.错误,过失 D.访,探望 ②逾年而事暴________ A.暴露,显露 B.凶恶残酷的 C.突然 D.欺凌,损害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吾固疑之,果然窃吾履。 (3)联系全文,你认为友人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你的生活体验加以评价。 【答案】(1)D;A (2)我本来(就)怀疑你,果然(是你)偷了我的鞋。 (3)友人是一个知错就改的人,在我们的生活中,往往也会有误解别人的事情发生,我们如果能在了解事情的真相后勇于承认并改正错误,这也是难能可贵的。 【解析】【分析】(1)①这句话的意思是:他的朋友来拜访他;过:拜访。 故选:D; ②这句话的意思是:过了几年有关这个仆人的事情暴露;暴:暴露。 故选:A。 (2)①句中重点词语有:“固”,本来;“窃”,偷。句意为:我本来(就)怀疑你,果然(是你)偷了我的鞋。 ②句中重点词语有:“知”,了解;“缪”,错误;“罪”,过错。句意为:是我不够了解你,才错误地怀疑你,这是我的过错。 (3)第一问: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原文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关键语句来分析,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归纳即可。 阅读全文,了解内容,从“友人踵楚人之门,而悔谢曰”中可知,友人是一个知错就改的人。 第二问:阅读全文,了解内容,结合“吾不能知子,而缪以疑子,吾之罪也;请为以如初”这句话,我们围绕着“当误解别人时,我们要在了解事情的真相后勇于承认并改正错误”等方面来评价即可。 故答案为:(1)①D;②A。 (2)我本来(就)怀疑你,果然(是你)偷了我的鞋;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翻译

1.童趣 我回忆童年时,能睁大眼睛直视太阳,视力好极了,(每当)见到细小的事物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的纹理,所以经常有超出事物本身的乐趣。 夏天成群的蚊子发出雷鸣般的叫声,我暗暗把它们比作群鹤在空中飞舞,心里这样想,那成千上百的蚊子,果然都变成鹤了。我昂着头看它们(蚊子),脖子也为此变得僵硬了。我又把蚊子留在未染色的帐子里,慢慢地用烟喷向它们,让它们冲着烟雾边飞边叫,当作青云白鹤的图,果然它们就像白鹤一样在云端飞鸣,我为此高兴得连声叫好。 我常常在土墙高低不平的地方、花台上小草丛生的地方,蹲下自己的身体,使身子和花台一样高;聚精会神仔细地看,把草丛当作树林,把虫子和蚊子当作野兽,把土地突起的地方当作山丘,把低洼的地方当成山沟,精神在这个“山林”中游览,感到安适愉快而满足。 有一天,我看见两个小虫在草间争斗,看得兴致正浓时,突然有个庞然大物,推倒石块压倒小草冲过来,原来是一只癞蛤蟆,它舌头一吐,两只小虫就全被它吃掉了。当时我年纪尚还年幼,正看得出神,癞蛤蟆的到来不禁让我大吃一惊,等我神情安定下来,捉住了癞蛤蟆,鞭打几十下之后,把它赶到别的院子里去了。 2.论语十则 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时间去复习,不也很愉快的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开心的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 曾参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守信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 孔子说:“复习学过的知识,可从中获得新的见解与体会了。凭借这点就可以当老师了。”

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得,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 让学业陷入困境。” (这一句有两种解释,我推荐第一种) 孔子说:"仲由,教给你对待知或不知的正确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 孔子说:“由,我教你的知识,你都懂了吗!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 这才是聪明的做法。” 孔子说:“看见贤人(德才兼备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和他一样;看见不贤的人,就反省自己有没有和他一样的缺点。” 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可作为我的老师的人,要选择他们的 长处来学习,如果看到他们的短处自己也有,就要帮助改正自己与他们一样的习惯。" 曾参说:“有抱负的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因为他责任很重,路途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直到死才停止,这不也是很遥远吗?” 孔子说:"直到每年中最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bǎi)是最后凋落的。" 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话可以终身奉行的? ”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吧! 自己不愿意干的事情,不要强行于别人身上。” 3.古代诗歌四首 登上高高的碣石山,来眺望苍茫的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完整版)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古诗文

七年级上册语文必背篇目 第4课 观沧海 作者:曹操【魏晋】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作者:李白【唐代】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次北固山下 作者:王湾【唐代】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天净沙·秋思 作者:马致远【元代】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第8课 《世说新语》两则 《咏雪》 作者:刘义庆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 作者:刘义庆【宋代】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象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象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象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第12课《论语十二章》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 译文:学了知识,按时复习,这是愉快的事.这里既有学习方法,也有学习态度.朋,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在一起探讨问题,是一种乐趣.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家谋虑是否不够尽心?和朋友交往是否不够诚信?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反复练习实践了呢?”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的时候立志研究学问,三十岁确立自己的理想,四十岁不为我所做的事情而迷惑,五十岁的时候我懂得自然的规律和法则,六十岁时无论听到什么,不用多加思考,都能领会其中的意思,并明辨是非.七十岁我的道德修养到了一定的程度便可以随心所欲地做事,而不逾越法度规矩.”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只读书而不肯动脑筋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读书,就会有疑惑.这里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也是讲学习方法的. 6、子曰∶“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译文∶孔子说∶“贤德啊,颜回吃的是一小筐饭,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穷陋的小房中,别人都受不了 这种贫苦,回,却仍然不改变向道的乐趣.贤德啊,颜回!”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孔子说:“(对待任何事业和学问)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