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大连市海滨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剖析

大连市海滨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剖析

大连市海滨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剖析
大连市海滨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剖析

大连市海滨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The Research on Status and Countermearsure Analyse of

Coastal Tourism in Dalian

院系经济与管理学院

专业旅游管理

班级 84080401

学号 2008040804001

姓名崔莹

指导教师陈丹红

职称教授

负责教师尹德涛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2012年6月

摘要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滨海旅游业是现代旅游业中发展最为迅速的领域之一。滨海旅游资源的开发,将在海洋经济中形成一个新的海洋产业。我国的滨海旅游业发展迅速,不仅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海洋经济乃至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大连市目前急需发展海滨旅游,其中之一的原因也在于海滨旅游是大连市旅游业的一项主要的旅游线路。大连市是我国北方重要的海滨旅游城市,凭借其良好的资源优势、便利的区位条件,以及强大的区域经济支持,大连市海滨旅游发展在近些年得到了长足进步,在国内形成了较大的影响。

本论文以海滨旅游的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为依据,探讨大连市海滨旅游市场的发展对策。本论文的理论意义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我国旅游理论研究上的不足,完善了旅游理论研究体系,对于推动海滨旅游市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滨海旅游;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对策分析

Abstract

The 21st century is the century of the ocean, coastal tourism is one of the most rapidly developing areas in the modern tourism. The development of coastal tourism resources will form a new marine industry in the marine economy. China's coastal tourism industry has developed rapidly, and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tourism, marine economy but also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Dalian City is in urgent need to develop coastal tourism, one of the reasons lies in the coastal tourism is a major tourist routes in Dalian Tourism. Dalian is a coastal tourist city in northern China, with its resource advantages, convenient geographic conditions, as well as a strong regional economic support, the development of coastal tourism in Dalian City in recent years has been considerable progress, and has a greater influence in the country.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existence problems of coastal toursim,to discuss Dalian city coastal toursim market countermeasures. The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of this paper is to compensate for the lack of theoretical studies of China's tourism to a certain extent, improve the tourism theory,it has a certain significance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easide tourism market.

Keywords: Coastal tourism; Present status; Existing problem; Countermeasure analyze

目录

前言 (1)

一、海滨旅游综述 (2)

(一)海滨旅游概念综述 (2)

(二)大连市海滨旅游综述 (2)

二、大连市海滨旅游资源分析 (3)

三、大连市海滨旅游存在问题分析 (4)

(一)海滨旅游资源开发问题 (4)

(二)海滨旅游活动问题 (6)

(三)海滨旅游支持体系问题 (7)

四、大连市海滨旅游开发对策 (8)

(一)大力发展海滨旅游产品 (8)

(二)合理开发海滨旅游资源 (9)

(三)构建海滨旅游支持体系 (10)

五、大连市海滨旅游前景展望 (10)

结束语 (12)

参考文献 (13)

致谢 (14)

前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滨海旅游作为我国旅游产业的重要部分,发展迅速,无论是接待旅游者人数,还是旅游收入方面,都对我国旅游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滨海旅游以其诸多优点,必将成为引领我国旅游发展的强劲动力。

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滨海旅游需求的不断增长,滨海旅游已成为国际旅游发展的主流方向之一。在我国,滨海旅游凭借其资源及区位优势,近年来在沿海各地区快速发展起来,在旅游业发展中日益占据重要的地位。

随着越来越多的海岛的开发、旅行社等的大力宣传,海滨旅游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成为众多游客的出游首选,也逐渐跻身于旅游业的支柱产品行列。但是,虽然海滨旅游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也还存在很多问题丞待解决,所以对海滨旅游现状的分析与存在的问题对策的研究势在必行。

本文通过介绍大连市海滨旅游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大连市海滨旅游发展当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合适的改善海滨旅游的策略,对于推动海滨旅游市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一、海滨旅游综述

(一)海滨旅游概念综述

海滨旅游是指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以海洋为依托,以海水、阳光、沙滩为主要内容,为满足人们精神和物质需求而进行的游览、娱乐、体育和疗养活动所产生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1]。从地域上来看,滨海旅游包括在海滨地区、近海、海岛、大洋、海底等进行的旅游活动。

海滨旅游是一种以休闲度假为主体的综合性旅游活动,具有形式丰富多彩,集知识性、娱乐性、参与性于一体等特点。

海滨旅游是在海滨地区开展的观光、游览、休闲、娱乐和体育运动等游乐活动。

滨海休闲度假旅游的概念滨海休闲度假旅游指以依托滨海游憩系统开展的以休闲度假为主体的旅游活动[2]。

(二)大连市海滨旅游综述

大连市位于辽东半岛南端,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地处暖温带,是具有海洋性特点的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在10℃左右,气候舒适宜人,尤其到了夏季,大连市成了令人向往的避暑胜地。大连市作为辽宁省沿海经济发展的龙头、是我国著名的海滨旅游城市。大连市拥有东北地区最佳海滨旅游景观,大连市以海滨旅游促发展,能有效带动辽东半岛经济的发展,进而带动整个区域产业链条的发展。

大连市是我国绿化最好的城市之一,曾先后荣获联合国授予的“人居奖”,环境“全球500佳”城市,全国综合整治十佳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等荣誉称号,荣获国家建设部“中国人居环境奖”,被联合国授予“国际生态安全最佳城市”称号,良好的环境为吸引旅游者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3]。

大连市海滨资源类型齐全,水、湾、滩、岛、石、崖、林构成了大连市滨海旅游的魅力所在。大连市海岸线长达2211公里,具有独特的滨海旅游资源优势,是全国海岸线最长的城市、全国海岸地质变化最丰富的地区,同时也是全国海水质量最好的城市之一。其中,沙滩94处、海岛231个、海湾61处、湿地9处,类型多样、富于变化。海滨旅游资源是大连市旅游资源的主体。作为海滨城市,大连市的许多公园、广场、景区景点都建在了海边。目前,大连市基本上形成了以经济开发区(金石滩)-大连市区-旅顺口区为基础,围绕渤海及黄海2条海滨带进行带状铺张式开发的形

势,开发出了诸如金石滩、老虎滩海洋公园、棒棰岛、圣亚海洋世界、獐子岛、大长山岛等比较知名的海滨旅游度假景区和景点,黄渤海海滨带上诸多的沙滩浴场更是形成了大连市海滨旅游的强大基础优势。大连市因其拥有风光秀丽的海滨旅游资源,因而旅游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大连市海滨旅游区域分布如图1所示。

图1 大连市海滨旅游区域分布

二、大连市海滨旅游资源分析

大连市是我国北方著名的海滨旅游城市,北方的旅游避暑胜地,有发展海洋旅游业的优势旅游资源基础。大连市地处辽东半岛最南端,东临渤海。在长达1900km的海岸线山,山、还、岛、礁和沙滩浑然一体,形成了多种特色的海滨景观。海岸类型上,均以基岩海岸为主,自然景观众多,海滨浴场条件优越。气候条件上,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受海洋调节,气候温和、空间湿润,夏季温热无酷暑,秋季凉爽多晴天,是我国的避暑胜地。自然景观上,大连市的资源组合优势明显,山、林、湖、泉、洞资源布局合理。在旅游产品的结构方面上,大连市的会展、商贸、体育旅游成为海滨旅游产品的良好补充,产业链条完整,加之利用各种旅游节庆的宣传,海滨旅游业发展环境和空间逐步扩大 [4]。大连市横跨黄、渤两海,海岸线占辽宁省的68.5%,是“海上辽宁”的主体部分,也是辽宁旅游也的主体部分,大连市旅游外汇和入境人数历年占全省的50%多,是东北地区第一个年接待海外游客超10万人的城市。

海水、沙滩是海滨旅游的主要特点,在大连的1900km的海滩上有许多优良沙滩,

是天然的海水浴场。全市已经开发和可开发的海水浴场60多处,全市宜建海水浴场的岸线111.7km,占全辽宁省建海水浴场岸线的70%左右。这里沙软、滩平,海岸阳光充足,气候宜人。连续降雨天数不多,空气格外清新。大连市已经开发的海滨浴场有星海公园、老虎滩、大小付家庄、棒槌岛、金石滩、柏岚子、仙浴湾等浴场,大连市北部的棋盘磨、李家屯、乔麦山、三堂等海滨浴场,海滩宽阔平缓,海水清澈洁净,自然条件好,这些地方已经正在开展多项海上旅游项目,如:最近在金石滩海滨,我国第一艘海底观光潜水艇已经下水。大连市的海滨旅游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特有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也为大连海滨旅游增添了色彩,在海浪的磨蚀下,形成了千姿百态的海蚀地貌景观。如:老虎滩的海蚀柱“老虎牙”,海蚀崖“虎头崖”,海蚀洞“老虎洞”金石滩千姿百态的海蚀礁石:百兽登岸、玫瑰石、海豹背天、鲲鹏展翅、八仙过海等,还有被称为“海上小桂林”的长海银窝石林。除自然景观外,近代战争遗迹是大连市的重要文化景观,旅顺是我国日、俄战争遗迹最集中的地区。

大连市具有独特的海岸海洋地质水文、动植物奇特景观和独特的海洋产品。金石滩的地学资源可谓一特。这里有我国罕见而完整的震旦纪、寒武纪的地质地貌和沉积岩石,丰富多彩的生物化石。连绵20km的海岸线浓缩了古生代距今3-6亿年的地质演化史,形成了一个天然博物馆。除此之外,还有奇特的生物资源,如蛇岛的蝮蛇 [5];鱼、虾、贝、蟹、海珍品等海特产品及各种具有海洋特色的工艺品,如贝雕,大连市生产鱼、虾、蟹类及海参、鲍鱼等海珍品为“海洋文化”旅游提供了基础条件[6]。

三、大连市海滨旅游存在问题分析

目前大连市海滨旅游方兴未艾,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如何实现海滨旅游的持续健康发展,发挥其对国民经济以及旅游业的带动作用,如何实现海滨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等。具体来讲,大连市海滨旅游发展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海滨旅游资源开发问题

滨海旅游资源有很多属于不可再生资源,一旦遭到破坏,就无法恢复。但是在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却没有得到重视。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采取破坏式的开发,加之对滨海旅游资源的保护力度不足,造成了资源和环境的破坏。另一方面,开发过程中缺少对滨海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未对资源的深刻的社会价值、科学价值、文化价值等进行利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造成了滨海旅游资源在开发过程中的浪费[7]。那么阻碍大连市海滨旅游深度开发的因素主要有:

1.文化内涵有待充实

“旅游在发展的一定阶段是经济--文化产业,到发展的成熟期是文化--经济产业”(于光远),旅游需要文化底蕴作为支撑。从旅游业发展角度而言,旅游业第一层次的竞争是价格竞争,进一步上升到质量竞争,达到最高层是文化的竞争。

依山傍海的地理条件赋予了大连天然的海滨特征和浓厚的海滨文化。从目前开发的程度来看,大连有鲜明的海滨特征,但并没有将海滨文化充分渗透到各处海滨景观中。与海相关的景点比比皆是,但规模不大,海滨文化内涵也不够深厚。人们可以欣赏到海的浩瀚、浪的磅礴、滩的宽广,山与海交趣生辉的神韵……然而获得的只是短暂的视觉冲击感,对海滨文化知识的获取和思考等教育功能比较薄弱[8]。

2.品牌创新意识有待加深

在旅游开发和旅游市场营销中,品牌战略已经成为推动旅游发展的基本战略之一。在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经济环境中,旅游地的品牌形象和名牌旅游产品在旅游经营中所发挥的作用已经日益明显。在大连市的海滨旅游市场中,旅游品牌和名牌旅游产品为数不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连旅游业的发展和旅游品牌形象的构建[9]。

3.海滨旅游开发力度不够

旅游活动至少分为2个不同的层次。第一层次是基本层次,是指最具普遍性的观光性游览,它是旅游的最初形式,产生的效益十分有限。第二层次是提高层次,是指以购物娱乐为主且具相当参与性的度假休闲活动,这种旅游活动需要经济条件等诸多方面的支持,能产生更多的效益。与旅游活动相对应,旅游开发也可分为针对这2种层次的开发行为。

例如,旅顺口景区除中日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以及日本侵华战争的各种工事、堡垒等战争遗迹等主要景点外,尚没有高品位,有吸引力的旅游项目,缺少参与性休闲项目,景区建设缺乏文化内涵,没有很好发挥资源优势,旅游项目少,游客逗留时间短,旅游效益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因缺乏休闲娱乐设施和度假场所而使得休闲度假及参与性旅游基本空白,科研科普、文化探源等旅游更是寥寥无几。因此,风景资源的综合价值未能得到很好利用,一些很好的滨海旅游资源还未开发成旅游景区。整个旅游区无论从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旅游配套设施的建设、旅游市场的规范化、旅游服务人员的培训等方面,都刚刚起步,部分已开发的景点规模不大,设施不全、项目不多、达不到旅游需求,总体局面尚处于初级阶段。

4.重开发轻管理

粗放式开发在旅游业的初期开发中屡见不鲜。急功近利的开发后,在旅游业的运营中大连市经常出现管理不力的问题。一方面各景点的管理水平低、秩序混乱,在没有先进的科学理论支持以及专业人员指导的情况下,对景区进行运营;另一方面,区域间的宏观管理协调不够,资源利用达不到高效,产品互补性得不到体现。大连市地区众多的中小型浴场此类问题十分明显。

(二)海滨旅游活动问题

1.环保问题突出

大连市海滨旅游活动问题主要由两类主体产生:旅游企业和旅游者。旅游企业的不当经营直接或者间接会对海滨旅游资源环境造成的威胁。如在沿海地区,为了便于游客游览,大多数旅游饭店都建立离海边较近的位置,虽然形成一定的区位优势,但是由此带来的生活垃圾以及饭店日常经营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废水等物质大量排放到海洋中,威胁到海洋生物的多样性,破坏了海洋的生态环境;旅游区交通频繁,飞机、汽车、游艇等交通工具废气排放量增加。一些旅游者随意丢弃废物垃圾,旅游企业或经营者不顾环境和资源的保护,任意开山取石、乱砍滥伐、随意建筑,破坏了滨海旅游地自然景观,加剧了环境污染,影响了滨海地区的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等。

此外,由于部分游客环保意识差,生态观念淡薄,在大连市滨海旅游活动中不乏破坏或危害滨海旅游资源的行为;海滨旅游旺季到来之时,大量游客聚集海滩等海滨旅游景区,有的甚至超过了海滨旅游景区的环境承载力,影响了海滨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旅游活动方式有待差异化和特色化

大连市海滨旅游开发许多仅限于对海水、阳光和沙滩的利用,差异化和特色化程度较低,缺乏相应配套的陆域和水上娱乐活动。在空间布局上仅限于对近岸水域和沙滩的利用,对海岛开发的力度不够,造成旅游方式单一,活动内容单调。

旅游种类多以避暑度假和观光游览为主,这就造成了大连市海滨旅游业时间发展商的不平衡,季节性很强,旺季时,游客数量大增,景区景点及服务机构的收入增加。但也造成了一些负面的影响,旅游景区景点人满为患,超出其环境承载力,给城市基础设施带来很大压力,而冬季景区景点遭冷落而客房半年空的局面。

作为海滨亲水活动主体的沙滩浴场,大连市开发缺乏差异化的问题非常严重。这些浴场大多为简单重复性建设,可替代性强,所开展的活动也以避暑和海水浴为主。大连市旅游产品类型与周边省市海滨城市基本相似,档次不高,规模不大,缺少为我独有的特色旅游产品,具有轰动效应和主题鲜明的骨干项目还有待开发。而周边省市

的挑战也是大连市海滨旅游所面对的一个重大的问题,我国著名的海滨旅游胜地举不胜数,离大连市较远的不说,离大连市较近的山东长岛的月亮湾、青岛石老人海滨浴场等与大连市的海滨旅游资源相比,具有一定的替代性,甚至优于大连市,从而使这些地方成为大连市旅游市场的强劲竞争者,夺走了大连市大批的游客。

每年夏季下水期间,游客主要集中于市区内的海水浴场,尤以星海公园、金沙滩、夏家河子、金石滩等老牌海水浴场为甚,一时间浴场游人如织,近岸水域中戏水的游客形同煮饺。由于大大超过了浴场的旅游容量,游客的游玩质量大幅下降,同时旅游垃圾增多,也造成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3.旅游交通等基础设施落后

大连市各沿海地区在大力发展滨海旅游时,没有相应地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导致交通、住宿等跟不上,在节假日旅游高峰时出现游客进不去、出不来、住不上的问题。

(三)海滨旅游支持体系问题

1.管理体系不完善

大连市海滨旅游管理体制不健全,由于海洋归属权、使用权、管理权的多元化,使得在管理体制上难以形成统一、强力、有效的以旅游为主体的主管部门。大连市海滨旅游管理机构(主要是地方旅游局、风景管理委员会等)缺乏权威性,需与多部门进行协调,导致旅游资源无法统一规划、管理,制约了海滨旅游业的发展;此外,大连市与海洋旅游相关的法律不完善,对海滨旅游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处理很难做到有法可依。

2.景区服务人员服务质量低

大连市海滨的很多景区只看重硬件投入及眼前的经济投入,致使服务质量、服务形象越来越差,从而对景区的长远发展起到很大的负面作用。除此之外,也有工作人员的个人问题,比如:缺乏沟通技巧、说话或举止不礼貌,让游客感到不被尊重、被欺骗、景区不诚信等。

3.区域之间缺乏带动

海滨旅游产品涉及面广,带动力强。尤其在当今信息活动高速发达的时代,这种人类活动的带动效应就越发明显。大连市瓦房店市仙浴湾镇仙浴湾旅游度假区的建成带动了全镇1/3人口的就业,同时对相邻复州城镇也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带动作用。这只是旅游度假区联动与带动作用的一个例子。在大连市的其他许多海滨旅游区域,这种效应却得不到有效利用,一方面是行政区划上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是政府领导人员

与旅游开发商缺乏“大旅游”发展意识的问题。大连市区附近明显呈现出中山区、西岗区、沙河口区海滨旅游发展强劲,而周边县区的海滨旅游却难以找到一个有效的突破口得到发展的态势。甘井子区西海岸、旅顺口西北部、瓦房店北部及南部海滨、庄河的东南部海滨都存在此类问题。

4.旅游景区缺乏有效促销手段

大连市海滨旅游业属于新兴的产业,发展的历史较短,滨海城市又没有充分地对旅游资源的宣传促销,难免有“养在深闺无人知”的情况。目前大连市海滨旅游市场开发经费投入较少,旅游宣传方式方法有待进一步改进,宣传效果不明显,旅游企业普遍促销意识不强,营销力量薄弱,市场开发工作仍滞后。来大连市旅游的很多游客只知大连市有发现王国、圣亚海洋世界,不了解大连市丰富的海滨资源。大连市在外地尚未设立宣传其旅游品牌的窗口,报刊杂志、广播、电视媒体对大连市旅游的宣传相对较少。

四、大连市海滨旅游开发对策

(一)大力发展海滨旅游产品

1.市场细分、定位策略

大连市海岸线漫长,有许多地区可以开发滨海旅游,但各个旅游区要有市场细分,针对不同的市场,提供不同的产品和服务。大连市滨海度假区建设时间短,旅游产品少,知名度不高,再从国内旅游业的发展看,近几年我国旅游客源市场中,国内客源迅速增长,已成为中国旅游业的主体。因而大连市海滨旅游的市场定位应以国内市场为主体,按国内度假者的消费水平来调整建设规模和档次;再挑选一、二个区位、资源和基础较好的度假区,作为重点建设开拓海外市场的基地,集中力量推向海外。

2.突出核心旅游产品特色

突出产品的特色是吸引游客的一个重要因素。要充分发挥大连市海滨旅游资源的整体优势特色是旅游资源开发的生命,有特色的旅游区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竞争力。根据东部海滨旅游资源特色,利用大连市的名气,充分运用阳光,沙滩、海洋、大做文章,积极开发观光,文体,科普旅游,休闲旅游和渔乡文化等旅游项目,开辟海上旅游线,把这—带连成一体,形成以阳光沐浴、海岛度假娱乐、渔村文化体验,海滨沙滩休闲等特色旅游。推出地方特色旅游项目,如船上表演奏鼓、钓跳鱼等。积极发展休闲渔业,开辟水产养殖场,把人工养殖与垂钓结合起来,丰富旅游项目。

3.因地制宜,大力开发旅游商品

充分发挥大连市民资丰富的优势,调动各方积极性,更多的吸引社会资金发展旅游商品。加快旅游商品销售网络建设,在市区商业区或重点旅游景区建设旅游商品销售渠道,方便游客购物,促进旅游商品销售。对全市各旅游景点、景区,实施定位定点规范化管理,打击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维护游客消费权益。

(二)合理开发海滨旅游资源

旅游是现代人的需要,也是未来人的需要,旅游业更多地要依靠自然资源、人类遗产和现代的高度文明,这些都是海滨旅游资源,它们是海滨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对这些资源要可持续地开发利用,为此大连市要做好如下工作:

1.保护自然景观的原真性

不要对原有的自然景观加太多人为的装饰,因为现代人去海滨度假旅游,就是想感受一下原汁原昧的蓝天碧海,太多人为的人工的反而破坏了自然景观的原有本色;

2.合理开发资源

大连市沿海地区在开发滨海旅游当中,要结合自身的条件,制定出海滨旅游的开发计划,将今后所有的海滨旅游开发活动,全部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避免重复建设、低效开发和破坏海滨旅游资源。根据大连旅游资源的构成,旅游总体布局应该以一个旅游中心区、两个重点旅游区和五个旅游发展区为重点,旅游中心区是以中心城区位中心,规划定位为现代都市风光、海滨风光、文化节庆活动、城市园林和城市景区风貌旅游。两个重点旅游区是指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和旅顺口近代战争遗址-军港风光旅游区。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规划定位为东北亚地区运动健身及娱乐消遣为主的休闲圣地。旅顺口近代战争遗址-军港风光旅游区规划为军港风光、近代战争遗址、自然保护区和海滨风光旅游区[10]。

3.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通过媒体的宣传、教育,使游客及居民的海洋旅游环保意识得到提高,并对旅游相关部门人员进行环境保护、海滨旅游生态相关知识的培训,使其建立其可持续发展的旅游观,这需要旅游局和环保局的密切配合。

4.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观赏性与防护性相结合的护岸工程不仅为人们提供了观海游览的场所,同时具有防强风暴浪的综合效益,加强这些护岸的养护和维修是保证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条件。

5.开展海滨旅游度假区环境监测工作

掌握海滨旅游度假区环境状况及变化趋势,对其生态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并通过媒体发布各重点海滨旅游度假区的生态环境质量现状和预报,供游人和决策部门

参考[11]。

(三)构建海滨旅游支持体系

1.规范旅游市场,组建高效的产品营销系统

旅游市场秩序是旅游业的“生命线”,为此大连市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坚决整治和取缔景点无证设摊、强行拉客、强行强讨、坑蒙拐骗、欺凌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和违法行为。建立以旅游安全管理、紧急救助体系和旅游保险为中心的旅游安全保障体系,充分保障游客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加大安全管理力度,健全安全制度,落实各项安全责任制和考核制,层层签订责任状。建立面向游客的目的地营销系统,为游客展示各种旅游目的地信息。在一些目标市场设市销售办事处,结合实施制订宣传促销总体方案,组织实施有效的市场调研和市场开发[12]。

2、加强人才培训,提高服务质量

旅游业的发展与壮大,归根结底要靠人才。使旅游人才培养在数量、质量和结构上都能满足建设大连市海滨旅游发展的需要,实现旅游服务向专业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全面提高海滨旅游业的综合竞争力。旅游专业人才是影响旅游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大连市的各大高校已先后设立了旅游管理及其他旅游相关专业,这为大连市培养专业高素质的旅游人才提供了便利条件;同时,可以从海外引进优秀的旅游行业专业人才,运用国外的先进管理和服务经验,带动大连市旅游业进一步发展[13]。

3、完善旅游“硬件”建设

纵使海滨景区景色再美,也离不开交通、住宿等“硬件”设施作后盾,因而大连市内各旅游区先把交通、住宿等基础设施搞好,形成食、住、行、游、购、娱“一条龙”服务,才能引来更多的游人。

4.加强区域之间带动作用

以旅游产业为突破口,加强区域合作,优势互补,建立共同发展的格局,有利于扩大对外开放,引进消费需求,从而形成三次产业互动,增强综合经济实力,扩大社会就业,加快城市化进程,促进大连市及其周边地区社会和谐。充分利用区域旅游资源,打造旅游精品。除要继续加强自身旅游业发展外,还要因地制宜,加强大连市地区旅游资源的协同开发和综合利用,向海内外旅游市场推出一批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竞争力强的旅游精品,以带动整个区域旅游业的兴旺和经济的发展。

五、大连市海滨旅游前景展望

大连市,是我国著名的避暑胜地和热点旅游城市,凭借其风景秀美的自然旅游资

源和独特丰富的中国近代历史人文旅游资源,成为了中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

作为东北最大的沿海港口城市,大连市凭借丰富的“3S”(阳光sun、沙滩seaside、海水sea)旅游资源禀赋和美丽的城市坏境,抢抓北京申奥成功的历史机遇,提出“比赛在北京,观光在大连市”的旅游发展策略,通过坏境建设、招商引资、宣传促销等多种手段,有效促进了全市旅游业的快速发展,2004年被评为“CCTV中国最具经济活力的城市”并获“市民满意奖” [14]。

大连市发展海滨旅游有一定的机遇:随着世界旅游业的持续高速发展,为地处环渤海黄海这一重要客源入境接待地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也为地处这一区域的旅游交通中心大连市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政府告诉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将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扶持,搭理发展旅游业,出门很多新办法,新措施;交通的全面发展,出行更加便利,大连市的综合区位优势凸显。同时大连市海滨旅游的发展也面临一定的威胁,目前大力发展旅游业已经成为热潮,国内外的旅游热点城市都对大连市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构成了威胁。大连市的旅游业市场具有这巨大的潜力,吸引着很多海外旅游商纷纷前来竞争。海外旅游商拥有着广阔的客户营销网络,雄厚的资金支持,先进的管理手段和经验,相比之下,大连市的一些国内旅游企业在旅游市场的竞争中暴露了自身的薄弱[15]。

大连市海滨旅游业发展趋势的预测:(一)休闲度假游更受欢迎。随着人民旅游经验的丰富和带薪休假的增多,纯粹的观光旅游将逐步减少,虚而代之的是追寻休闲和舒适。人们更愿意选择一处海滨圣地,真正做到修身养心。(二)环保生态游成为热点。随着海滨旅游地区的污染日益严重,生态旅游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旅游景区管理部门迫切希望需要维护受损的旅游资源,从而维护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而旅游者因城市的快节奏生活促使他们产生追求自然和生态旅游的愿望更加迫切,因此展开生态旅游必然是大连市海滨旅游的趋势之一[16]。

大连海滨旅游发展具备优秀的资源条件、区位条件、交通条件。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又得到政府的大力扶持,因此具备良好的海滨旅游开发基础。依托丰富多彩的海洋旅游资源和“浪漫之都”的城市形象定位,大连海滨旅游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海滨休闲度假游、海岛休闲度假游、海岛生态观光游、现代海洋时尚游、海洋高科技产业游五大蓝色之旅。21世纪是海洋经济时代,大连海滨旅游必将呈现活力四射的繁荣景象。

在大连市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期间,大连市旅游局局长易军对大连市旅游产业“十二五”发展前景的答案是:打造蓝色旅游经济圈,建设世界滨海旅游名城。

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已经日益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生活方式,而人们对于旅游的需要也从简单的观光旅游,提升为追求舒适的旅游不断的求新求异。在我国陆地海岸线和海岛海岸上,分布着跨越三个气候带的20座海滨城市,他们所具有的独特的海风海韵,海岛风情和丰富的海鲜美食,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众多游客。美丽的大连市,作为中国东北地区的重要的海滨旅游城市,每年慕名而来的旅游者络绎不绝。

海滨旅游作为大连市的主要旅游产业,其重要性可想而知。为了提高旅游者度假休闲旅游的质量,就得大力开发特色旅游项目、加快基础旅游设施的建设、规范服务人员行为等等。同时还要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以吸引大量的游客,促进岛上的繁荣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实现旅游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的双赢。本文结合大连市海滨旅游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调查和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给予相应的对策,以实现大连市海滨旅游的良性发展。同时对其未来发展的前景进行展望,这也是大连市旅游业的一个发展的最终目标以及动力,只有不断的在发展中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改正才能使大连市的海滨旅游质量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层次。

参考文献

[1]王跃伟.我国海滨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海洋经济,2008,(3):9.

[2]梁保尔.我国滨海休闲度假旅游发展研究[J].旅游科学,2006:34.

[3]赵晟宇.大连地区海滨旅游现状及发展研究[J].旅游管理研究,2011,(10):40.

[4]刘春玲.环渤海经济圈滨海城市旅游发展对比研究-以秦皇岛、大连、青岛为例[J]

特区经济,2008,(6):63.

[5]杨斌,刘炎.海滨旅游产品深度开发思路探讨-以大连为例[J].区域经济与旅游研

究,2006,(3):315-316.

[6]李悦铮.发挥海洋旅游资源优势,加快大连旅游业发展[J].人文地理,2001,(5):

94.

[7]张广海,刑萍.我国滨海旅游发展现状研究[J].科技信息,2007,(2):74.

[8]李翠.大连海滨旅游资源开发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华论文网,2010.

[9]郑培昕,隋淼.青岛市旅游品牌创新研究[J].2005年青岛市旅游的明天学术研讨会

文集,2005:35.

[10]宋清华.大连市海滨旅游区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初探[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2006.6(22):48.

[11]林璇华.广东滨海旅游存在问题及对策思考[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7,(5):

134-136.

[12]陈国香.温岭滨海旅游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现代商业,2009,(23):185.

[13]马勇,何彪.我国海滨旅游开发的战略思考[J].世界地理研究,2005(1):107.

[14]潘立樊.大连市海滨城区旅游开发研究[J].太远师范学院学报,2008,(3):140.

[15]宋飞.大连海岛旅游业的发展分析[J].大连旅游业研究,2010:136.

[16]张小华.厦门海滨旅游现状、趋势及发展对策分析[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

报,2006,3:34.

[17]楼东,钟赛香.中国海洋资源现状及海洋产业发展趋势分析[J].资源科

学,2005(5):20-21.

[18] Lilianan.The ro le of tourism in the economy of seaside’s regions.The case of vlora

region albania[J].2006.1.

[19] Agarwal S.The resort cycle and seaside tourism:an assessment pf its applicability and

validity[J].Toursim Management.1997,18(02).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致谢

经过长达三个月的努力我的毕业论文终于完成了。在这期间,指导教师陈丹红老师给了我细致、专业的指点以及耐心的辅导,在此深表敬意和感谢!同时,在我完成毕业论文的过程中,教研室的老师、以及同学们也给予了我莫大的帮助,对他们的关心、帮助我深表感谢!我更要感谢大学四年来所有教过我的老师,感谢他们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经验的授予,三年寒窗,所收获的不仅仅是愈加丰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在阅读、实践中所培养的思维方式、表达能力和广阔视野。很庆幸这些年来我遇到了许多恩师益友,无论在学习上、生活上还是工作上都给予了我无私的帮助和热心的照顾,让我在诸多方面都有所成长。感恩之情难以用语言量度,谨以最朴实的话语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这里要特别感谢我的同寝室好友,她们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都给了我许多的帮助和鼓励。还有许多人,也许他们只是我生命中匆匆的过客,但他们对我的支持和帮助依然在我记忆中留底了深刻的印象。在此无法一一罗列,但对他们,我始终心怀感激。

最后,我以《瓦尔登湖》里的一句话结束我的论文,并以此作为未来乘风破浪的心灵脚注:使我们视而不见的光亮,对于我们就是黑暗。但我们清醒时,曙光才会破晓。来日方长,太阳只是颗启明星。以此为记。

大连的旅游市场调研报告

大连的旅游市场调研报告 大连优越的地理置 大连优位于渤海之滨的大连,凭借绵长的海岸线和整洁优美的城市形象,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人士旅游观光者或者前来居住的目的地。而且,大连优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无与伦比的区位优势越的地理位置。位于中国辽东半岛最南端,东濒黄海,西临渤海,处于环渤海地区的圈首,是京津的门户,北依中国东北的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广大腹地,南与中国山东半岛隔海相望,与日本、韩国、朝鲜和俄罗斯远东地区相城市西北临渤海,东南面向黄海,在黄海和渤海的相拥之下,有着著名的特殊景观——“黄渤海分界线”。整座城市依山沿海而建,海岸线绵长,占到辽宁省的73%,全国的8%,每年有着2500~2800小时的稳定日照时间,阳光、沙滩、海浪在这里完美结合,并且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可以说,大连是国内极佳海岸线资源的坐北朝南的阳光海滨之城,在东北、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都是极佳的休闲度假胜地。首先,空间上看,大连近京津、临韩日,处于世界三大经济体之一东北亚的核心位置;从时间看,大连和北京、首尔、东京几乎在地理空间的一条直线上,直飞北京、首尔不到一小时,直飞日本也不到两个小时,所以大连可以说是极具发展

后劲的“幸运之城”。而从夏季达沃斯会议选择在大连召开这一事实来看,大连的城市地位已经可见斑。 促进大连旅游发展因素 不经意之间,“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休闲让城市更具魅力”,已经成为当代中国城市发展的一种时尚和潮流。就其内涵而言,物质生活的逐步丰富,促使市民渴望更加充实地精神生活。 首先,拥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和城市内涵。简单的山林湖泊、历史遗迹等资源不能代表休闲,而是要将休闲资源与地域文化结合形成城市自己的文化特色。有了文化才有内涵,城市才具有久远的吸引力。如大连有自己的清新,自己的风情,自己的新鲜 其次,休闲产业的创意性较强。创意可以给城市带来活力。像大连的发现王国,大连的女骑士,大连的星海公园,大连的极地世界着促进了城市的发展,更增加了活力。现代人的个性越来越突出,休闲需求也更多元化。国际休闲城市摒弃了千篇一律的休闲模式,更加推崇创意性的休闲,以满足人们的个性化、多元化休闲需求。 再次,有良好的旅游环境。大连“长高了,变绿了,变亮了,变美了”,这不仅是近几年来每个大连人切身感受到的巨变,而且对于城市环境变化带来城市价值的升值,带来对全国乃至全世界吸引力的增强,也是一个最直观的注解。

(完整版)海南省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分析

海南省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分析 一、海南省基本概述 (2) (一)海南省的地理位置 (2) (二)海南省的经济发展状况 (2) 二、海南省服务贸易发展状况 (3) (一)海南省服务业发展的主要情况 (3) (二)海南省服务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8) (三)加快海南服务业发展的建议 (9) 三、海南省旅游业发展状况 (9) (一)发展优势 (9) (二)现状分析 (10) (三)发展缺陷 (13) 四、海南省旅游业未来发展趋势与规划 (14) 五、对海南旅游业发展的建议 (15) 六、总结 (16) 七、附录 (17)

一、海南省基本概述 (一)海南省的地理位置 海南省位于中国最南端,北以琼州海峡与广东省划界,西临北部湾与越南民主共和国相对,东濒南海与台湾省相望,东南和南边在南海中与菲律宾、文莱和马来西亚为邻,是中国唯一的热带海岛省份。全省陆地(包括海南岛和西沙、中沙、南沙群岛)总面积3.54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210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67.15万人。 海南岛是仅次于台湾岛的中国第二大岛,地处热带北缘,属热带季风气候,素来有“天然大温室”的美称,常年有台风,雨量充沛,这里长夏无冬,年平均气温22~26℃,入春早,升温快,日温差大,全年无霜冻,冬季温暖,稻可三熟,菜满四季,是中国南繁育种的理想基地。 (二)海南省的经济发展状况 1、总概况 目前,海南省经济总体保持平稳运行,工业生产较快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消费品市场保持旺销,财政收入和旅游市场保持较快增长,但是房地产销售面积降幅继续扩大。 表1-1海南省2014年经济发展基本情况 2、分区域经济运行情况 (1)服务业带动中部地区经济稳步回升,前三季度,服务业对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率由上半年的29.9%提高到40.5%。 (2)受房地产影响,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回落。当前,东部地区贡献了全省近六成经济总量,是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旅游业发展现状调查报告模板

旅游业发展现状调查报告模板

旅游业发展现状调查报告 会展业与旅游业具有较强的关联性。会展一般都会选择旅游发展到一定程度、有一定基础设施的地方举办,而知名的成功会展又会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当前,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城市更加重视发展会展旅游业。今年5月下旬至6月中旬,市政协组织部分委员,会同市旅游局、市会展办和市政府研究室等部门,联合开展了会展旅游业发展调研。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会展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市会展旅游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会展经济蓬勃发展,产业特色初步形成。从全国范围来看,合肥会展起步偏晚,但发展较快。自以来,展会数量年均增速达40%。全市举办各类展览40余场次(其中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举办18场次);达69场次,较上年增长70%,参展人数增长141%,当年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大型会展25个;举办各类较大的展览66场次,特别是第十六届国际美术大会的举办,标志国际性大展取得零的突破,当年参展人数总计达28万人次。,全市举办各类展览突破70场次(其中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举办32场次),营业收入、展览面积、参展人次都再创历史之最。,全市共举办各类展览102场,展种涉及科技、工业装备、文化艺术、农业、服装服饰、人才、粮油机械等领域,其中全国性展览有第十三届中国艺术博览会合肥展暨合肥文化产业博览会、中国国际徽商大会等8

场。我市举办各类展览122场,其中,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各类展览45场,同比增长10%,总展览面积达63.9万平方米;安徽省红三环体育馆举办展会25场,总展览面积16万平方米,参展人次达60万。 会展企业快速增加,办展水平逐步提高。截止底,全市有展览业务的企业已达60多家,其中专业展览公司30多家,直接从事与展览相关的广告、装璜、物流等关联业务企业近200多家。以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为龙头,形成了体育馆、科技馆及商务中心、公园、广场等室内外大小适宜、分工自然的展场体系。会展企业呈现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在激烈市场竞争中适时进位、选项定位的发展趋势。专业展览公司的发展壮大,加速了合肥会展经济的崛起。几年来,我市成功举办了“第十六届国际美术大会”、“全国农机产品订货会”(连续四年)、“中国畜牧业交易会”、“第38届全国新特药品交易会”、“第57届全国汽车零配件交易会”、“第48届中国教学仪器设备展览会”、“第十三届中国艺术博览会”、“首届中国国际动漫交易会”、连续两届“中国坚果炒货食品节”、“第四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等国际性、全国性大型会展40多个场次。值得一提的是其中很多全国性大型展会,即使是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也不是轻易能够申办到的,比如“全国农机产品订货会”在我市连续举办四届的基础上,和已经确定继续在合肥举行,特别是“第四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在合肥的成功举办,标志着合肥已经成为中部区

中国旅游业发展现状要点

中国出入境旅游市场分析 【摘要】: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国民收入水平的迅速提高,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国潜力巨大的出境旅游市场已引起全球瞩目,但是入境旅游市场却持续低迷,出境旅游这一高额利润市场也受到国内外旅行社的普遍关注。本文采用市场学中的消费者行为理论对中国出入境旅游市场现状的分析,揭示我国旅游贸易逆差的原因,以及入境旅游市场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针对相关问题提出个人建议及解决措施。 【关键词】: 出境旅游入境旅游旅游逆差 旅游业是为满足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产生的食、行、游、住、购、娱等需求,提供相关旅游产品与服务为主的复合性产业,主要包括:观光产业、度假产、康体产业,商务产业、文化产业、娱乐产业、教育产业等等。而在一定条件下商业、餐饮业、旅游地产业等产业也由于本身具有重要特色而会归入其范围内。因而,旅游业可说是一种无烟产业,优势明显。 在当今时代,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协调发展,解决就业,帮助扶贫开发方面成效显著,产业不断提高。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之一的中国旅游业对社会经济的拉动、社会就业的带动、以及对文化的提升与环境的改善作用也日益显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业发展迅速,旅游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产业,我国旅游人数逐年增长,旅游资源日益丰富,旅游市场日趋完善。在中国旅游业发展势头强劲的现象之下我们来看一下中国出入境旅游业发展的分析。 一、我国出入境游客数量状况 据国家旅游局发布的《2013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国内旅游人数32.62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0.3%。全国国内旅游收入26276.12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5.7%。入境旅游人数12907.78万人次,比上年下降 2.5%。其中:外国人2629.03万人次,下降 3.3%;香港同胞7688.46万人次,下降2.3%;澳门同胞207 4.03万人次,下降2.0%;台湾同胞516.25万人次,下降3.3%。中国国家旅游局3日宣布,截至2014年11月,中国内地公民当年出境游首破1亿人次。 从旅游局发布的数据来看,我国旅游市场中出入境游客数量分布不均,我国入境旅游市场处于低迷状态,出境旅游市场则发展良好,这就造成了我国旅游业的贸易逆差,近几年来我国旅游业贸易逆差持续增大,据有关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旅游业境外消费1020亿美元,贸易逆差519亿美元;2013年境外消费1287亿美元,贸易逆差769亿美元;2014年前6个月境外消费700亿美元,逆差470亿美元,预计2014年贸易逆差会超过1000亿美元。 二、出现旅游贸易逆差持续增长的原因

大连市旅游产业分析

大连市旅游产业分析 凭借自身优越的区位优势,大连市旅游业较早起步,享誉国内外,并在2007年成功当选全国首批最佳旅游城市之一。目前大连市形成了以滨海游为主,以滑雪、温泉、农(渔)家游、历史景区等旅游线路为辅的旅游产品,推出的“浪漫之都,时尚大连”的旅游品牌深入人心,旅游业已经成为拉动全市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力量之一。但在全国各地旅游业加速发展的今天,竞争日渐激烈,与国内一部分同类城市比起来,大连市旅游业还存在一些尚不够完善的地方。本文探索挖掘大连市旅游业发展潜力,以推动大连市旅游业更好发展。 一、旅游业发展概况 作为知名的旅游城市,近20余年来,大连旅游业发展一直保持着旺盛活力,接待的游客数量及实现的旅游收入均以两位数年均递增。 1.游客接待量在十五个副省级城市中的位次上升。自1992年以来,大连市游客接待量始终保持在500万人次以上,并呈不断增加态势,特别是在进入2000年以后,每年游客接待量均保持在千万人次以上。2012年,全市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4943.3万人次,是1992年的9.7倍,年均增长1 2.6%。其中接待国内游客4814.5万人次,接待入境游客128.8万人次,分别是2002年的1 3.8倍和9.6倍,年均增长分别达1 4.6%和12.6%(见图1)。 从十五个副省级城市的比较情况看,大连市游客接待量排名有所提高,由2008年的第11位上升到2012年的第10位(见表1)。

长。1992年大连市旅游业年收入为26.9亿元,到2001年全市旅游业年收入超百亿元,达到110.5亿元,到2012年,全市旅游业年收入达767.2亿元,是1992年的28.5倍,年均增长19.1%(见图2)。 二、旅游业对大连市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以及旅游业生产力体系的日趋完善,大连市旅游业已经成为全市经济增长的重要贡献力量之一。 1.旅游业成为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活跃力量之一。旅游收入是地区经济收入的一部分,也是旅游业对GDP影响的一个重要表征指标。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大连市旅游收入的增长速度均保持在14.6%以上,对地区经济的增长形成有效激励作用(见图3)。 2.旅游业对多个行业发展产生带动作用。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资料显示,旅游业能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行业一共有59个,其中能够直接影响的行业有12个,这些行业主要包括交通运输业、商务服务业、建筑业、金融业、公共设施服务业、餐饮业、住宿业、轻纺工业等。 近年来,来连游客的人均消费额在不断提高。2012年,大连市国内游客人均消费1477.5元/人次,比5年前的2007年提高30.2%;入境游客的人均消费688.19美元/人次,与2007年持平。从游客的花费构成看,对大连市交通运输业、住宿餐饮业、零售业以及旅游景区点及娱乐业的发展推动和促进作用较大(见表2)。 3. 要,近年来,大连市重点发展温泉产业、旅游综合体、不夜港工程等旅游新亮点工程。3个温泉旅游经济区、7个温泉旅游小镇加速建设,旅游街区旧貌换新颜工程不

贵州省旅游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贵阳六中 2012年学科研究性学习课题论文 《贵州省旅游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学科:地理 课题名称:旅游 学籍号: 141011060476 班级:高二(3)班 姓名:覃羽健 指导老师:张莉 贵阳六中教科处制表

摘要 贵州省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旅游业是符合贵州发展现状的支柱型产业,从总体上看,目前贵州省的旅游业还处于市场化与产业化的起步期,由于受观念资金市场和人才多个瓶颈的约束,景区开发与管理观念落后,基础条件与市场推广严重滞后于市场需求。但随着我国加入WTO后内外开放规模不断扩大,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十八大会议上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报告,这些趋势都为我省发展旅游业带来良好的市场氛围与发展机遇。本文着眼于贵州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制约贵州省旅游业发展的因素,并以此提出建议,因地制宜,促进发展 关键词: 贵州旅游业发展现状问题对策

前言 贵州省位于中国西南的东南部,东毗湖南省、南邻广西自治区、西连云南省、北接四川省和重庆市,是西南地区重要的“十字路口”。贵州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知名旅游景点较多,但从总体上看,目前贵州省的旅游业还处于市场化和产业化的起步期,由于受观念、资金、市场和人才多个瓶颈的约束,景区开发与管理理念相当落后,基础条件和市场推广严重滞后于市场需求。不过也不乏优秀的发展成绩:2011年,贵州省旅游经济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实现旅游总收入1429.48亿元,同比增长34.7%;接待旅游总人数1.7亿人次,同比增长31.8%。所以,要实现贵州省旅游业大发展,实现旅游资源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必须进行深度的“开发、开放”,尤其要尽快转变思维方式和经营理念,加大与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的合作联盟力度,引入外来资本,全面提升旅游业市场化和产业化水平。

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国内游市场概况 2014年中国旅游市场实现平稳增长,国内旅游36.11亿人次,同比增长10.67%。一方面,旅游人次在增加,国民的旅游消费水平也在不断攀升。2014年国内旅游总收入达到30312亿元,同比增长15.40%。从全年形势来看,我国旅游业已经进入“大众旅游”阶段,人们的出游意愿不断高涨,国内旅游市场可以继续保持相对乐观的预期。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旅游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指出,2014年国内的宏观经济稳步回升,以此带动的商务活动增多,商务旅行市场前景广阔。加上节假日的影响,交通网络、酒店服务质量等方面的改善,三大市场中,国内游市场需求仍然旺盛,保持高热度。 2014年促使国内游市场不断膨胀的因素主要有两点,首先是在线旅游的发展。随着在线旅游行业的火爆,手机无线端功能的日益完善,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出行时选择用“无线预订”来节省出行时间,享受便捷。2014年,在线旅游无线客户端已经成为旅游市场的竞争核心,各商家纷纷推出各类无线端预订活动来抢夺市场份额。《2014中国旅游百度指数报告》指出,2014年1月-10月旅游日均搜索指数为1570万,比2013年同期增长23.00%。7、8月暑假期间保持稳定上升,搜索指数相比2013年同期上涨27.00%。就目前看来,无线化在拉升旅游搜索指数方面已经显示出较大的推动力。未来,在线旅游无线化操作模式仍然是行业巨头主要的运行方式之一。 图表2014年中国旅游业相关搜索指数 数据来源:百度指数 另外一方面,区域旅游合作加深也是推动2014年国内游市场发展的一大因素。近年来,寻求区域合作和共同发展已成为旅游业的共识。2014年,区域经济联系日趋紧密,旅游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缩小了各个地区之间的旅游发展水平差距。 除了造成国内旅游市场火爆的因素之外,关于国内游客的旅游满意度也引人关注。2014年全国游客满意度指数为74.10,处于“一般”水平,与2013年水平相同但具体指数值下降0.78。但各季度指数又呈现持续回升趋势,具体数值分别为72.62、72.84、74.52以及76.39。具体来看,2014年旅客对于城市银行、 中投顾问·让投资更安全经营更稳健

中国旅游业发展状况分析及政策建议

中国旅游业发展状况分析及政策建议 【摘要】21世纪旅游业的发展有着光辉的前景。作为亚太地区的大国,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更是生机勃勃。被称为朝阳产业,这说明了它的发展前途和生命力。但是,这个朝阳需要整个社会来托起来。本文主要通过对影响旅游发展的多因素分析,建立以旅游收入为被解释变量,若干影响因素为解释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应用2002年中国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截面数据回归得到的模型,对中国的旅游发展显著因素分析和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旅游产业可支配收入旅游业投资国际游人数 (一)引言部分 旅游业是由旅行社业、住宿业、交通业、商业等相关产业的集合,是一种关联带作用较大的综合性产业。旅游业的发展不但对增加就业和扩大内需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优化产业结构,而且可以增加国家外汇收入,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和加强国家、地区间的文化交流。20世纪90年代,旅游业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其增加值超过了石油、钢铁、汽车等传统产业,而我国第三产业产值只占GDP的33%左右,2002年旅游产业的产值只有5530亿,占同年GDP很小一部分,而我国的旅游资源是很丰富的,我国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 (二)研究目的 我们通过收集数据、建立模型来对影响我国旅游收入的因素进行研究分析,一方面力求为增加旅游方法的研究指出明确的方向,另一方面通过模型的分析针对重要的影响因素提出我们对增加旅游收入的一些建议。 (三)理论支持 根据对旅游收入的分类,旅游收入可分为国内旅游收入和国际旅游收入,我们的模型的设定以这一分类为基础,另外,考虑到旅游产业收入的发展除受外在因素影响以外,还很大程度上受其产业本身的发展水平影响,因此进行旅游收入分析模型设定时,我们还引入旅游的固定资产作为解释变量。 (四)模型的设定和数据的收集 1、根据理论分析和经验,我们最初选择了居民可支配收入、旅游业固定资产、国际游人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公共绿地面积、污染的直接经济损失、居民消费水平和旅客周转量等因素作为参考,但是经过反复的回归实验,我们发现有些因素或是不符合经济意义,或是显著性检验不能通过,或是不能改善拟合优度,同时对其他参数有明显影响,与我们的预计存在很大差距,所以我们就认为这些都是多余变量,不宜引入模型,最后,我们选择了影响最为显著的三个因素,建立计量经济模型:Y i=β0+β1X1+β2X2+β3X3+u i 其中:Y为旅游企业营业收入(万元),X1为居民可支配收入(元),X2为旅游业固定资产(万元),X3为国际游人(万)人次。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影响国内旅游收入的因素代表,国际游人是影响国际旅游收入的因素,而旅游固定资产则体现了旅游产业的发展规模。 2、为了避免时间序列的非平稳性,本模型使用截面数据,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大连旅游市场的调研报告

大连旅游市场的调研报告 导语:旅游业是创汇创收的外向型综合性很强的新兴产业。加大宣传力度,开拓旅游市场,是加快旅游业发展头等重要的问题;关于大连旅游市场的调研报告,下面由小编为您整理出的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一】大连旅游市场的调研报告大连优位于渤海之滨的大连,凭借绵长的海岸线和整洁优美的城市形象,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人士旅游观光者或者前来居住的目的地。而且,大连优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无与伦比的区位优势越的地理位置。位于中国辽东半岛最南端,东濒黄海,西临渤海,处于环渤海地区的圈首,是京津的门户,北依中国东北的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广大腹地,南与中国山东半岛隔海相望,与日本、韩国、朝鲜和俄罗斯远东地区相城市西北临渤海,东南面向黄海,在黄海和渤海的相拥之下,有着着名的特殊景观——“黄渤海分界线”。整座城市依山沿海而建,海岸线绵长,占到辽宁省的73%,全国的8%,每年有着2500~2800小时的稳定日照时间,阳光、沙滩、海浪在这里完美结合,并且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可以说,大连是国内极佳海岸线资源的坐北朝南的阳光海滨之城,在东北、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都是极佳的休闲度假胜地。首先,空间上看,大连近京津、临韩日,处于世界三大经济体之一东北亚的核心

位置;从时间看,大连和北京、首尔、东京几乎在地理空间的一条直线上,直飞北京、首尔不到一小时,直飞日本也不到两个小时,所以大连可以说是极具发展后劲的“幸运之城”。而从夏季达沃斯会议选择在大连召开这一事实来看,大连的城市地位已经可见斑。 不经意之间,“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休闲让城市更具魅力”,已经成为当代中国城市发展的一种时尚和潮流。就其内涵而言,物质生活的逐步丰富,促使市民渴望更加充实地精神生活。 首先,拥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和城市内涵。简单的山林湖泊、历史遗迹等资源不能代表休闲,而是要将休闲资源与地域文化结合形成城市自己的文化特色。有了文化才有内涵,城市才具有久远的吸引力。如大连有自己的清新,自己的风情,自己的新鲜 其次,休闲产业的创意性较强。创意可以给城市带来活力。像大连的发现王国,大连的女骑士,大连的星海公园,大连的极地世界着促进了城市的发展,更增加了活力。现代人的个性越来越突出,休闲需求也更多元化。国际休闲城市摒弃了千篇一律的休闲模式,更加推崇创意性的休闲,以满足人们的个性化、多元化休闲需求。 再次,有良好的旅游环境。大连“长高了,变绿了,变亮了,变美了”,这不仅是近几年来每个大连人切身感受到

贵州省旅游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调查报告

关于省旅游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调查报告 摘要:是一个旅游资源大省,但旅游业的发展水平在全国仍处于后进地位。应根据实际情况,利用各种有利时机,抓住旅游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集中力量加以重点解决,以推动整个旅游经济的全面发展。【关键词】旅游业发展对策 一、旅游业发展的独特 资源 (一)自然环境独特,风光神奇秀美 独特的岩溶地貌典型发育的山区自然特征,发育了地表的石沟、石芽、漏斗、落水洞、竖井、洼地、峰林、天生桥、岩洞湖、瀑布与地下的溶洞、暗河、暗湖、伏流等纵横叠置,形成了无数地上地下贯通、动静结合的自然奇观,中国最壮观的峰林、最大的瀑布、最长的溶洞、最大的洞厅、最深的竖井造就了一个极具地域特色的自然“岩溶博物馆”。具有“五多”的特点:1、山奇石秀,山石景观多。高大雄伟、森林苍翠的生态名山梵净山、雷公山,磅礴低吟恬静祥和的壮观峰林等。2、瀑布与峡谷景观多而壮丽。全省有大小瀑布和峡谷景观1000多处,著名的黄果树瀑布、赤水十丈洞瀑布群等。3、洞穴型多、数量大、洞景美。喀斯特地貌的最完美表现就是溶洞,全省长度大于2000米的洞河就有1000多条,织金洞以其洞体规模宏大、景观壮丽辉煌,被称为“梦幻织金洞”,具有很高的观赏和美学价值。 4、森林美景多。山多林茂,森林物种丰富,类型多样,既有亚热带

常绿阔叶林带,又有近热带季雨林景观;既有温带落叶阔叶林景观,又有亚高山针叶林景观;既有喀斯特原始森林景观,又有中亚热带次生林景观;既有繁花似锦的杜鹃林景观,又有竹海森林景观。5、河湖、泉水景观多,水质良好,景色美。威宁草海是中国地势最高、面积最大的喀斯特天然湖泊,生态环境良好,被誉为“云贵高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二)气候条件好,四季宜旅游 适宜的气候也是一种独具优势的旅游资源,是吸引旅游者,尤其是吸引度假旅游者的重要旅游吸引物。省属于多阴雨的高原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大部分地区冬季无严寒,夏季无酷暑。的气温年变化幅度较小,冬季最冷的1月平均气温在3-6之间,夏季最热的7月平均气温在22-26之间。省几乎可以常年开展旅游活动,更是开展亚高原度假旅游极具潜力的地方。 (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 以民族文化、屯堡文化、历史文化为代表的多元山地文化,以其古朴神秘、热情奔放、多姿多彩吸引着广大海外游客。这里世代居住着汉族及苗、侗、布依、彝、水、仡佬等17个少数民族,古朴的习俗和灿烂的文化蔚为大观。 二、旅游业的现状分析

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及问题的分析

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及问题的分析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增长,加之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法定节假日的增加,人们对旅游消费的观念在发生转变,需求在不断扩大。旅游业在不断进入成熟阶段的过程中,促使相关产业为更好的服务国民经济不断改进和完善自身设施,提高服务质量,提高自身竞争力。20XX年我国旅游总收入达33800亿元,比20XX年提高%。但与世界比较,不论是占第三产业比重还是占GDP的比重都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所以,我国的旅游业发展还有着很大的空间与潜力,所以有必要找出发展较慢的原因,提出对策。 一、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 旅游业因范围的模糊性和统计测量的困难性,导致旅游业的定义一直存在争议。本文采取的定义为:旅游业以旅游资源为凭借、以旅游设施为条件向旅游者提供旅游游览服务的行业。广义上这个行业中除了直接从事旅游业的部门外,还包括那些与其相关的各行各业。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人们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旅游业的发展态势保持良好,下面结合表1分析我国旅游业近几年的发展现状。 表1 20XX-20XX年我国旅游业几大指标发展情况 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官,部门数据,经各年旅游业统计公报整理得出 从上表数据可以看出: (一)从入境总人数看 不论是入境总人数,还是港澳台同胞来内地旅游,总人数都有增加的趋势,虽然在20XX年由某些原因来内地旅游的人数都比上一年减少,但是总的来说,有着逐年增加的趋势。 (二)国内旅游总人数在不断增加 其中农村居民旅游总人数较为稳定在10亿人次左右,主要是城镇居民的旅游总人数的增加。 (三)从星级饭店看 国内旅游星级饭店的总数在降低,但是其营业额在逐年增加。说明国家在规范整治星级酒店数量上有一定成效,星级饭店营业额的增加,有一部分也是随着旅游人数增加而带来的。 (四)从旅行社规模来看

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分校(站、点):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完稿日期:

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目录 内容摘要 (3) 关键词 (3) 正文 (3) 一、国内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5) 二、国内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6) 三、我国旅游业发展对策 (7) 四、旅游营销的变革 (8) 参考文献 (12)

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2006春工商管理专科 XX小四号、宋体 【内容摘要】旅游业具有“无烟产业”和“永远的朝阳产业”的美称,它 已经和石油业、汽车业并列为世界三大产业。旅游业一般分为国际旅游业和国内旅游业。国内旅游业持续快速增长,旅游产业对社会经济作用的带动进一步加强,《2011中国旅游市场趋势观察研究预测报告》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旅游业三大市场实现全面恢复并较快增长,全国旅游业总收入1.57万亿元,增长21.7%。 2011年全国旅游业的预期目标为:旅游业总收入1.72万亿元,增长11%。旅游相关产业投资规模的大幅度增长,直接带动了旅游投资的快速增长,各地旅游投资出现了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为旅游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国内旅游业是为国内旅游者服务的一系列相关的行业,它关系到国内游客、旅行方式、膳宿供应设施和其它各种事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旅游业有了非常迅速的发展,但是比较而言,我国国内旅游业发展的广度深度都远远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民对旅游消费的需求将进一步上升,国内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研究和探讨我国国内旅游业发展的现状、趋势及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旅游业旅游投资趋势及对策 一、国内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旅游业自古以来就是国家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来源,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山川秀丽;进入21世纪,中国成功举办奥运会、世博会、亚冬会等;加之全国经济一体化和世界多元化的形成趋势,新形势的出境旅游、工业,农业旅游、生态旅游等等,必将给我国旅游业带来蓬勃发展。下面先看看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现状。从《中国旅游发展现状》这篇文章可以了解到中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如下: (一)经济状况与旅游业的发展

大连市旅游行业研究报告

大连市旅游行业市场前景调查及投融资战略研究报告2017-2022年 前 言 旅游业是为旅游者提供各类旅游产品或服务的产业总称。旅游是人员流动的过程,旅游 全过程所需的产品和服务包括:旅游者出游之前的信息服务;旅游过程中的交通、住宿、饮 食、游览、购物、娱乐、导游等各种服务和相关产品;返回常住地之后的信息反馈和追踪服 务。将这一系列产品和服务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整体旅游产品或组合旅游产 品。 随着我国旅游业逐渐步入大众化、产业化发展的新阶段,其重要性也日益显著。旅游业 的发展带动了社会投资,其中旅游业对住宿业的贡献率超过90%,对民航和铁路客运业的贡 献率超过80%,与旅游业相关产业超过了110个。根据世界旅行旅游理事会(WTTC )对近 5年我国旅游产业溢出效应的分析:近5年来我国旅游行业就业带动效应可达1:3.5;旅游 行业相关产业产值带动效应可达1:4.4。中商情报网产业研究院预计,到2020年国内旅游 收入超过4万亿元。 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7-2022年大连市旅游行业市场前景调查及投融资战略研究 报告》由资深专家和研究人员通过周密的市场调研,参考国家统计局、国家旅游局、世界旅 游组织、政府部门机构发布的最新权威数据,并对多位业内资深专家进行深入访谈的基础上, 通过相关市场研究的工具、理论和模型撰写而成。本报告主要分析了我国旅游行业发展环境、 大连市旅游市场发展现状与总体规模、大连市旅游景区发展运营分析、大连市旅行社及星级 酒店市场现状与规模、旅游开发运营企业以及旅游行业的投资前景。

【出版日期】2016年 【交付方式】Email电子版/特快专递 【价格】纸介版:9800元电子版:9500元纸介+电子:9800元第一章中国旅游业发展状况分析 第一节中国旅游行业发展概况 一、中国旅游市场发展概述 二、旅游业发展方式转变 三、旅游信息化发展情况 四、旅游市场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中国旅游总体规模分析 一、中国居民旅游人数规模 二、城镇居民国内旅游情况 三、农村居民国内旅游情况 四、国内居民旅游花费总额 第三节中国入境旅游市场分析 一、入境游客人数规模分析 二、入境旅游收入规模分析 三、入境旅游客源分布情况 四、港澳台入境游客规模分析 第四节中国出境旅游市场分析 一、居民出境旅游人数分析 二、因私出境旅游人数分析 三、赴日旅游市场状况分析 四、赴台旅游市场状况分析 第五节黄金周及假日旅游市场分析 一、元旦小长假旅游市场分析 二、春节黄金周旅游市场分析 三、清明小长假旅游市场分析 第二章大连市旅游市场环境分析 第一节大连市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一、大连市GDP增长情况分析 二、大连市工业经济形势分析 三、大连市固定资产投资分析 四、大连市经济形势发展展望

旅游产业现状分析

一、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分析 (一)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十五”以来,省委、省政府对发展旅游产业十分重视,将其作为全省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支柱产业来培育。加大对旅游重点景区开发建设的投入,集中力量实施了“一带四区”工程,以郑、汴、洛“三点一线”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为依托,以嵩山少林寺、龙门石窟、黄河小浪底、开封宋都景区等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着力开发以古都、名寺、祖根、功夫、宗教为特色的文化观光、寻根朝觐以及休闲度假、生态观光旅游项目,加快了伏牛山、南太行、桐柏—大别山景区的连线连片开发。总体上说,我省旅游资源开发跨上了一个新台阶,旅游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旅游产业体系不断完善,综合实力显著提高。2005年,全省接待入境游客60.05万人次,旅游创汇2.16亿美元;接待国内游客超过1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782.31亿元。全省旅游总收入相当于GDP的7.6%,略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以旅游产品开发为核心,旅游配套产业、关联产业都得到长足发展,旅游产品和旅游业的综合竞争力明显提高,跨入全国旅游大省之列。 旅游资源开发朝着综合化、多样化、精品化方向发展。依托“古、河、花、拳、根”等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基础,形成了多样化的产品系列,培育和发展了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精品旅游景区和线路。“三点一线”精品线路的吸引力明显增强,龙门石窟、嵩山、云台山、宝天曼分别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跨入世界品牌的行列。同时,工业旅游、农业观光、会展旅游、科普旅游、旅游节庆活动等新的旅游项目有声有色,呈现出人文景观和自然山水景观交相辉映、综合发展的良好局面。 旅游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接待服务能力显著增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旅游交通、住宿、餐饮、信息、商业、娱乐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的蓬勃发展。主要旅游景区(点)的道路交通,景区内部道路及水、电、通信和环卫等基础设施得到了较大改善。全省现有国际国内旅行社909家,旅游涉外、星级饭店425家;有19个城市获得全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初步形成了功能齐全、协调配套的旅游服务体系,城市建设和旅游发展形成相互促进、良性互动的局面。 旅游体制创新取得新进展,社会多元化投资格局正在形成。各级政府在加大对旅游业投资的同时,积极探索旅游资源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相分离的路子,逐步理顺旅游管理体制。旅游招商引资取得明显成效,民间资本纷纷进入旅游业,清明上河园、开封府、八里沟、栾川滑雪场、西峡漂流等景区均因民间资本注入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旅游市场主体不断壮大,旅游发展的内生机制逐步形成。 旅游关联产业蓬勃发展,对经济的拉动作用逐步显现。围绕“行、游、住、食、购、娱”六大要素,拉长旅游产业链条,培育综合旅游产业体系。一些地方旅游业已成为新兴支柱产业,促进了当地经济结构调整和贫困地区的扶贫开发。目前,旅游业直接从业人员已达到48万余人,总就业人数达到240万人以上。旅游业的发展对于改善城市面貌、重塑河南形象、促进对外开放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旅游业已成为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并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内旅游发展迅速,覆盖面广,但总的说来仍然处于一种低消费、大众化、低水平、中近距离旅游的状况。旅游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建设发展很快,但仍不能适应国内旅游发展速度的要求。主要表现在: 1、从总的旅游人数和回笼货币来看,旅游人次数稳步增加,旅游消费额逐步提高。每一年人数平均增长10%以上,旅游消费总额平均年增长率亦在10%以上。 2、从旅游消费方式和旅游消费结构来看,绝大部分属于观光旅游,文化型、享受型极少。即走马观花式的参观型旅游活动多,而修学、健身、寻根、考察、探奇、了解风土人情的专项特点旅游较少,一般游客住低档旅馆,饮食简单。据统计,在旅游消费结构中,吃住行比重高达85%,游览购物仅占15%。旅游整体消费水平低,据不完全统计1985—1992年,国内旅游人均消费额仅58元。 3、从旅游的地域性和客源分布来看,国内旅游热点多集中在经济较发达,知名度较高,旅游基础设施较完善的旅游胜地,如北京、江浙泸、广东等地,象敦煌、九寨沟、西双版纳、黄果树瀑布等风景点由于交通不便相对处于温冷点。从距离上看,一般以中近距离旅游为主,远距离旅游为辅。如桂林主要以粤湘鄂的旅游者为主。从客源分布来看,以大中城市和沿海地区为主,内地县镇为辅。旅游者停留时间较短,一般在2. 5天~3. 5天“一日游”也占有很大比重。 4、旅游人员构成广泛、公费旅游占有很大比重。目前国内旅游人员的构成大体是:先富裕起来的农牧民外出旅游,离退休干部的疗养旅游,职工干部的奖励旅游,企事业单位人员以及教师学生的度假旅游以及各种公务旅游。虽然随着消费观点的改变和经济收入的提高,社会各阶层、各行业都有相当数量的人加入自费旅游队伍的行列,但是,公费旅游仍占主要地位。 我国的旅游业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后才起步的新兴产业。虽然我国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名山大川和历史文化名城较多,但由于过去几十年的闭关锁国,加上国家财政困难,对旅游业长期缺乏投资,以致我国的旅游业设施落后,近十多年来,由于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经过努力追赶,有了令人瞩目的发展,但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远远不能适应国际竞争和国内经济发展的要求。 5、所谓旅游业,实际包括住、吃、行、游、娱、购六要素。改革开放十几年来,由于我国对上述旅游服务设施仅有少量直接投资,而在利用外资方面,因有的项目开放,有的不开放,以致服务设施不配套。从总体上看,外资主要局限于饭店宾馆,其他旅游配套设施项目如交通、商业购物尽管也都涉及,但比重很小,投资十分有限。对景点建设,除国家指定的度假区外,外资不能插足,因而景点内设施落后,其中突出的是卫生条件差。 旅游业的对策 由于我国国内旅游业起步基础差,水平低,远远不能适应人们的旅游消费需求,我们必须探讨以下制约我国国内旅游业发展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以下几个方面: 1、扩大开放范围,加快发展旅游业的龙头—旅行社为了保护我国的旅游业,特别对旅行社服务,目前我国采取的策略是“中度开放、高度保护、鼓励参与”。然而,旅游业能否高度发

大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大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作者:yumiao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 1011 更新时间:2008 年05月22日 以浪漫和时尚打造都市旅游创新驱动力 一、多维视角剖析大连 从区位角度看:大连是辽东半岛的龙头、东北的窗口、京津的门户、东北亚的重要节点,将在打造东北无障碍旅游区、加速环渤海区域联合、促进东北亚国际旅游圈形成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从市场角度看:大连位于东北和环渤黄两大经济快速增长区域的结合部,是旅游需求最旺盛的区域之一;毗邻的韩、日、俄是目前中国前三位入境旅游客源国,潜在入境客源市场规模巨大。 从资源角度看:大连荟萃城、海、港、湾、岛、林、泉、山、河等多种类型的旅游资源,且其品质优越,组合优势明显。 从文化角度看:悠久的历史赋予大连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齐鲁文化与海洋文化的交融赋予大连民风淳朴、大气豪爽的个性特征;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和大连城市的发展更赋予大连“创新进取、引领潮流”的时代精神。大连将成为一座开放名城。 从国际视野看:国际化都市往往都是旅游名城。积极建设与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相匹配的国际旅游目的地,将成为新时代大连发展的重要举措。

从发展成就看:大连旅游已经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先塑城市品牌,后创旅游品牌,成功创造了以整个城市为载体和核心吸引物的旅游发展模式,成为中国超常规发展旅游的城市典范。为中国的城市化道路塑造了一个范例。其内涵体现为:理念超前,品牌拉动,政府主导,持续创新,合作多赢。 从问题困难看:旅游空间布局南重北轻;旅游供给体系有待优化和升级;管理体制有待理顺,旅游企业体量不大,运行机制有待完善;旅游人力资源培育滞后于旅游业发展,旅游科教和智业有待加强;旅游淡旺季明显;陆路交通的制约问题依然存在。 总之,大连旅游已经走过了以数量扩张为主的初级阶段,处于全国前列,正步入以提质增效为特征的关键转型和战略提升阶段。面临四大转型:由以城市及周边资源为依托的旅游向全面拉开骨架的大区域旅游转型;由粗放型开发向精品化、集约化开发的转型;由观光产品体系为主导向观光、休闲度假、商务会展和主题文化旅游为主导的复合产品体系转型;由国内著名旅游城市向东北亚滨海旅游中心城市和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的转型。 区位分析图

贵州省旅游业发展现状

省旅游业发展 是一个旅游资源大省,旅游资源类型相当丰富。可以在体验到大自然所孕育出神奇景色的无穷魅力,同时也能体会到历史车轮留下的点点印记,更能领略到中国红色革命的神圣精神。 一.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 1.山形地貌 的自然旅游资源十分丰富,闻名于世的喀斯特地貌最为典型。喀斯特地貌形成许多自然溶洞群,其中较为著名的是织金洞、龙宫和附近的九龙洞。 位于地区的梵净山,则是山体的代表。梵净山位于中国地区的印江县、江口县、松桃县交界处,为武陵山脉主峰,海拔2494米。原始生态保存完好。梵净山拥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风景美丽自然,进入山区完全找不着人工景色的痕迹,其主峰的“蘑菇石”是著名的一道景观,是旅游不可多得的一个目的地。 2.碧水激流 省还有丰富的水资源,以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黄果树瀑布为代表,在俊俏的高山间奔腾着,落差高达74米之多,飞泻直下,落入深谷。此外,山间河流众多,流经之处,出现各具特色的峡谷,如马岭河峡谷、花江大峡谷、北盘江大峡谷和南江大峡谷等。的峡谷有两个其他地区十分罕见的特点,一是在一些大峡谷中,有一种支流中的水以瀑布的形式跌落于干流中的壮丽奇景。如马岭河峡谷和南江峡谷等风景区。二是溶于水中的碳酸钙,在以瀑布形式下落的过程中,水

中释放出二氧化碳而使碳酸钙沉积在悬崖陡壁上,形成了千姿百态的“钙华”(亦称石灰华),成为马岭河和南江等峡谷中的特殊旅游景观。除却峡谷中沿岸秀丽的风景,丰富的动植物物种,这些流经峡谷的河流大多数有得天独厚的条件,适合发展漂流旅游。 3.化石植被 全省最直接、最有吸引力的景观是覆盖丘陵、山脉和河谷的自然植被,深深浅浅的绿色,一派勃勃生机。地形以森林覆盖的锥形小山和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为主,配有奇异的尖锥形岩石,俗称为石林,如天星、泥凼以及最令人叹为观止的茂兰:一个原始森林保护完好的自然保护区,分布有多种珍稀植物和秀丽的自然风光。穿过茂密的森林,来到丛山中的谷底,豁然开朗的是柔和的农田风光,蜿蜒的田埂不仅仅分布在谷底,甚至连缓坡阶梯也被分成层层梯田,随着四季的变化,春天的油菜花的金黄色慢慢转变为夏天禾苗的翠绿色,再迎来秋天丰收的橙黄色,与之前的森林植被形成鲜明对比。 在省的赤水还有仅存于世的“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国外专家称为“中国的侏罗纪公园”。桫椤系当今地球上保存不多的一种冰川前期植物,被称为科学研究的“活化石”,在保护区、科研、观赏上具有重要价值,是国家一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桫椤作为历史的见证,科学研究的“活化石”,对研究古后地质节气候、古环境的演变,对探索生物进化的奥秘,对保证遗传物种生态系统的永续利用具有极重要的保护及科学研究价值。 二.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

关于大连市发展的调查分析报告

关于大连市发展的调查报告

————————————————————————————————作者:————————————————————————————————日期: 2

关于大连市发展的调查报告 大连地理位置优越,位于中国辽东半岛最南端,东濒黄海,西临渤海,处于环渤海地区,是京津的门户,是东北地区最大的贸易口岸,海陆空交通便利,工业部门齐全,农渔产品丰富,社会文化生活活跃,使这座海滨名城享有“服装城”、“足球城”和“旅游城”等诸多美誉。本文从大连的发展历史、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对策对大连市进行了调查。 一、大连的发展历史 近年来,大连旅游业发展迅速,对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在国内外的知名度越来越高,人们也随之对大连的城市建设有了更多的了解。 “大连”之名源自于1898年沙俄强行租借旅大地区之后,曾取名“达列尼”(俄文意为遥远的,其读音与“大连”谐音)日俄战争之后,日本占领了大连,于1905年2月11日起正式称为大连市。到上个世纪40年代,大连已成为世界著名的近代港口城市,人口由本世纪初的4万多增加到近70万。 1934年,大连都市规划区域方案编制完成,具体范围为:以作为城市都心的常磐桥(现青泥洼桥)为中心,以16公里为半径,其范围内的大连市、老虎滩会、岭前会、小平岛会、周水子会、革镇堡会、南关岭会、大连湾会等共一市十一会为城市规划区域,面积516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可建用地195平方公里,人口规模122万人,规划年限至1976年。这是大连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综合性城市规划,很多设想具有前瞻性。不久,二战爆发,日本忙于战争,这部了规划没有得到实施。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三年国民经济恢复和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全国的经济形势日新月异,从1957年起开始了对大连的规划建设。当时,市区建成区面积70平方公里,人口80万人,城市经济的主导产业是以机械、化工为主的重工业和以海港、铁路为媒介的运输业。后来的发展证明,港口仍旧是大连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这在当时规划中没有认识到。大连市在1990年编制了《大连市城市规划调整》,对城市性质未作调整,但提出了远景城市,发展目标——“建设国际性城市”。调整的主要内容是城市规划区界定、城市发展方向和结构、城镇体系、城市基础设施等,第一次将大连城市的概念确定下来,提出大连城市的结构是组团式结构的带状城市,并将各组团的功能明确下来,便于各城区的规划和发展。规划增加了新市区的构想,明确提出了在经济技术开发区、大窑湾港区,湾里、董家沟建设新市区。第一次将城市发展战略纳入规划文本中,使大连市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得以提前实施。 二、大连市的发展现状 1、大连的交通 大连交通通信便捷,海陆空交通四通八达,已形成具有较强运输能力的现代化立体交通运输网络。大连港水深港阔,不冻不淤,是闻名世界的天然良港,现有泊位70多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40个,与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个港口有贸易运输往来。大连港是中国最大的粮食和石油转运港口,承担了中国东北地区70%以上的海运货物和90%以上的集装箱运输,30万吨级原油码头和30万吨级矿石码头投入使用,新增港口通过能力3300万吨。2004年完成货物吞吐量1.4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221.1万标箱。海上运输网络密集,不仅有通往上海、天津、烟台、威海和韩国仁川等城市的客运航线,还有通往美国、日本、印度等国家和地区的40多条国际货运航线;大连至烟台的烟大铁路轮渡项目大大缩短了辽东半岛与山东半岛之间的货物运输距离。大连陆路交通十分便捷。铁路与华北、东北铁路网相联;公路线四通八达,被誉为“神州第一路”的沈大高速公路、大连至丹东的高等级公路“黄海大道”、大连至旅顺的“旅顺南路”等成为活跃大连经济的交通动脉;市区内公交便利,轨道交通、无轨电车、公共汽车路线密布,并具有世界先进的交通指挥系统。大连空港——周水子国际机场可起降波音747等大型飞机,开通了上百条国际国内航线,是中国东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