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阜城县2017年农业综合开发创新园区试点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阜城县2017年农业综合开发创新园区试点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阜城县2017年农业综合开发创新园区试点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阜城县2017年农业综合开发创新园区试点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1、施工方案

(一)施工准备

现场准备分为前期准备、技术准备、和原材料、机械设备准备:

1、前期准备工作

(1)临时水、电源接入在开工前完成。

(2)现场办公、生活材料等设施搭建与前期施工同步进行,按先办公、后生活陆续具备条件,全部工作应于正式开工前完成;

(3)交接桩、复核、测设首级测量控制网在交桩后3天内完成。测量加密控制网的测设应随工程进展陆续进行,为结构施工创造条件。

2、技术准备

(1)组织参加工程的有关管理人员认真学习、核对设计图纸,领会设计意图,并积极协助建设、监理单位组织各项设计交底工作。

(2)编制完善补充总体施工组织设计及各分部、分项施工组织设计与施工方案,及时报送监理审批。

(3)按照监理工作程序要求,及时报送有关文件、资料,为开工做好准备。

(4)分级、分层、分阶段向管理人员,施工队伍进行施工组织设计交底与技术交底。

3、人员、设备物资供应和进场

(1)施工队伍调遣

签定合同后,项目经理及项目部主要成员到位到岗,并按工程需要组建施工组织机构,及时组织施工队伍进场,尽快展开工作面,同时做好人员培训、教育

工作和技术、安全交底工作,建立和执行有关制度,对参加工程的人员进行有效的管理。按照工程进度安排,各专业工种人员应提前落实,保证按时到位。

(2)设备及物资准备

①市场调查:进场前,根据设计图纸详细统计所需物资的种类和各种物资的数量,进行所在地的市场调查,掌握各种材料的货源、供应量、价格以及供应商的信誉等信息,其次对能满足施工进度需要的各个供应商的材料进行严格的测试和试验,根据以上结构择优确定各种物资的进货来源。

②编制物资进场计划:根据施工组织设计中施工进度的安排,合理确定各种物资的进场时间和工地存储量,制定切实可行的材料进场计划,并据此修建材料库。

③物资进场:根据确定的进货渠道和物资进场计划,合理组织资料和运输机械,保证各种物资按计划进入施工现场。

(3)机械设备及进场

按照施组中的机械配备和施工进度情况安排组织机械调配,制定出机械运输方案,保证各种施工机械有序按时进场,确保各项工程按时开工。

(二)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1、路基工程

(1)施工准备

A、施工测量

首先要对路基高程,中线、边线进行检测,清理场地,要求表面清洁无杂物,并对清理后留下的坑沟进行回填整实等处理,压实度应同路基要求。设临时排水

沟,疏干路基范围内积水,保持基底干燥。

B、场地清理及拆除

C、凡路基填筑地段,均将路堤基底上的所有树根、腐植土等挖除干净,并堆放在指定弃土场内。场地清理完成后,全面进行填前碾压。

D、所有清除物均放置在路基范围以外,并做妥善处理。

E、所有清除工作,均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才进入下一工序的施工。

F、防水、排水

施工前做好各种防水、排水设施,并保持其处于良好的排水状态。

2、路基挖方施工方法:

A、土方开挖主要采用挖掘机、自卸汽车施工,挖方过程中采用人工修刮平整边坡,并在雨期来临之前在距边坡1.0m 处做好截水沟,避免边坡雨水冲刷,保证边坡稳定;此外,在路槽底施做排水沟,避免雨水浸泡路床。

B、机械开挖路槽施工标高至路基顶面设计30cm 以上,停止施工,由人工平整,然后用压路机碾压。

C、土石方开挖施工工艺

3、路基填筑

A、路基填筑

按公路标准,采用机械化施工作业,严格按规定控制填料。不同种类填料分类分段水平分层填筑,不混杂、不混填、填层厚度根据压实机械的不同而分别控制。

B、路基填筑施工工艺

(1)、工艺流程分为“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三阶段”为:准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阶段;“四区段”为:填筑区段,平整区段,碾压区段,检验区段;“八流程”为:施工准备,基底处理,分层填筑,摊铺平整,洒水或晾晒,碾压夯实,检测签证,路槽整修。

(2)路基填筑施工工艺

C、路基天竺施工方法如下:

(1)、基底处理

1)、做好基底排水,在基底边线范围外开挖排水沟,将雨水引入周围排水系统,确保基底不受水泡。

2)、划分作业区,每一作业段以每条路为宜。

3)、清除基底表层植物,挖除树根,做好搭接平台,然后平整,用重型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

4)、基底处理完毕,及时报请驻地监理人员检查,检查合格且签证后方可进行分层填筑。

(2)、水平分层填筑

按路基横断面分层填筑。每层的压实度必须达到设计要求。

采用按横断面全宽纵向填筑压实方法,地形起伏由低处分层填起,自两侧向中心填筑,以保证路基全断面压实,边坡两侧按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加宽。

(3)、碾压夯实

碾压前对填筑层的分层厚度,平整程度和填砂和含水量进行检验,确认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才能进行碾压。

碾压完成规定作业遍数后,按填料种类采用灌砂法、环刀法、对压实土砂的含水量和压实系数、地基系数进行检查,检验合格,经监理工程师签证方可进行上层填筑。

(4)、路面整修

路堤按设计标高填筑完成后,恢复中线,水平及路基边桩。按设计修筑路拱并用振动压路机进行压实,压实完毕后,检查路基面宽度、横坡、平整度。

(5)、特殊路基处理

无论是填方还是挖方,路基以下范围均不得有软土淤泥存在,否则需经监理、业主、设计单位等确认下进行换填砂砾石,并予以夯实。

2、路面工程

一、施工准备工作

1、准备施工机械设备和质量检测仪器

1)主要机械(压路机、推土机、装载机、洒水车、混合料运输车、搅拌机、振动梁、振捣棒、压纹器等等)的数量、型号、性能及配套施工能力应满足施工的最少配置要求,同时还要求满足工程进度的要求。

2)试试验检测设备应能满足本工程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的基本要求。

2、对原材料进行源头控制,按规定频率进行自检,报请试验室对原材料按规定频率进行抽检,不合格材料不允许进场,已进场的不合格材料必须清除出场。进场的原材料必须进行明显标识,主要包括原材料名称、产地、进场日期、数量、检验是否合格等。

3、堆料场、拌和场

1)拌和场的粗、细集料的存放场地必须硬化处理隔水隔泥,隔仓并设有良好的排水设施。水泥、生石灰、熟石灰分仓堆放,生石灰硝化场达到环保要求。水泥、石灰、细集料要求有防雨措施。

2)、拌和场要有明确的水泥混凝土、水泥稳定粒料、水泥砂浆、砂灰碎石等混合料配合比牌子,内容包括设计配合比、施工配合比。

4、混合料组成设计、配合比

承包人必须到试验室进行混合料的组成设计。组成设计包括:根据稳定的材料指标要求,通过试验选取合适的集料、水泥和石灰,确定合格的集料配合比、水灰比、坍落度,水泥和石灰剂量和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合理的混合料配合比必须达到强度要求,具有较小的温缩和干缩系数(现场裂缝较少),施工和易性好(粗集料离析较小)。

5、认真检查每块模板高度,高度不够的模板应清除出场。

二、试验检测

按规定频率检查原材料(砂石级配、含水量、含泥量、石灰、水泥)、水泥用量、石灰剂量、混合料强度、弯沉、压实度、厚度、宽度、平整度、横坡等。

三、施工过程控制

(一)、天然级配砂砾石底基层

A、试铺试验路段

1.下承层的检查

天然级配砂砾石底基层铺筑前,应对土路基(或片石垫层)的表面进行检查。对表面的浮土、积水等应清除干净。

2.通过试铺确定以下内容,为正式施工提供依据

1)确定一次铺筑的合适厚度和松铺系数。

2)确定标准施工方法。例:碾压机械组合:顺序、速度、遍数。养生的方法、时机及洒水间隔时间。

3)确定每一作业段的合适长度。

B、施工过程检查

1.施工现场的检查

1)在砂砾石摊铺前,对放样进行复核,检查挂线宽度、高度、线型。

2)对施工段落的作业面表面进行检查,表面要干净、无浮土、积水。

3)砂砾石摊铺应保证厚度、路拱坡度合格,摊铺平整度一致。

4)检查摊铺后粗、细集料分布情况,如出现细集料离析现象或局部粗集料“窝”,应要求专人适当处理。

5)砂砾石的碾压应遵循生产试验段确定的程序与工艺。严禁车辆在已完成(但还未板结)的路段上行驶。

6)碾压应达到要求压实度,同时没有明显的轮迹。

2.原材料控制

原材料是控制天然级配砂砾石底基层施工质量的关键,为确保底基层符合质量要求,应经常检查进场砂砾石,控制砂砾石含泥量、级配,不合格砂砾石坚决不允许使用。

3.养生

1)每一段碾压完成以后应立即开始养生。

2)养生方法:洒水养护,洒砂碾压。在板结、交验前应始终保持底基层处于润湿状态。

3)底基层板结前应封闭交通,不允许任何车辆通行。

C、检验

施工结束后,应对以下内容进行检查:已成型的段落的弯沉、厚度、压实度、平整度、中线平面偏位、纵坡坡度、宽度、横坡度。

(二)、水泥稳定粒料或石灰稳定碎石基层

A、试铺试验路段

1.下承层的检查

1)砂灰碎石基层铺筑前,现场监理应对砂砾石底基层的表面进行检查。对表面的浮土、积水等应清除干净。

2)水泥稳定粒料、砂灰碎石基层施工前,应保证作业面表面的湿润。

2.通过试铺确定以下内容,为正式施工提供依据

1)验证用于施工的集料配合比比例及拌和时间。

2)确定一次铺筑的合适厚度和松铺系数。

3)确定标准施工方法。例:碾压机械组合:顺序、速度、遍数。养生的方法、时机及洒水间隔时间。

4)确定每一作业段的合适长度。

5)严格组织拌和、运输、碾压等工序,缩短延迟时间。

B、施工过程检查

1.施工现场的检查

1)应在水泥稳定粒料或水稳碎石摊铺前,对放样进行复核,检查挂线宽度、高度、线型。

2)对施工段落的作业面表面进行检查,表面要干净、无浮土、积水、表面要洒水湿润。

3)基层混合料摊铺应保证厚度一致,松铺系数一致,路拱坡度合格,摊铺平整度一致,接缝平整。

4)检查摊铺后粗、细集料分布情况,如出现细集料离析现象或局部粗集料“窝”,应要求专人适当处理。

5)混合料车进场后,要有专人指挥停放、卸料。

6)混合料的碾压段落必须层次分明,设置明显的分界标志。遵循生产试验段确定的程序与工艺。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和急刹车。

7)碾压宜在试验确定的延迟时间下完成,并达到要求压实度,同时没有明显的轮迹。

2.后场质量控制

混合料拌和场(后场)是控制水泥稳定粒料、砂灰碎石施工质量的关键,为确保混合料都符合质量要求,应主要检查以下内容:

1)开料拌和前,拌和场的备料应能满足1-2天的摊铺用料。

2)每天开始搅拌前,应检查场内各种集料的含水量,计算当天的配比,外加水及天然含水量的总和要比最佳含水量略高。实际的水泥或石灰剂量可以大于混合料组成设计时确定的水泥或石灰剂量约0.5%。

3)每1-2小时检查一次拌和情况,主要检查配合比、含水量是否变化。

4)装车时车辆应前后移动,分三次装料,避免混合料离析。

3.养生

1)每一段碾压完成以后应立即开始覆盖养生。

2)养生方法:应采用草袋或麻布湿润后人工覆盖在碾压完成的基层表面。2 小时后再洒水。在7天内应始终保持基层处于润湿状态,至少在15天内正常养护。

3)养生期应封闭交通,不允许任何车辆通行。

C、检验

施工结束后,应对以下内容进行检查:对已成型的段落的弯沉、厚度、压实

度、平整度、中线平面偏位、纵坡坡度、宽度、横坡度。

(三)、水泥混凝土面层

A、试铺试验路段

1.下承层的检查

1)水泥混凝土浇筑前,应对水泥稳定粒料或砂灰碎石基层的表面进行检查。对表面的浮土、积水等应清除干净。

2)水泥混凝土浇筑前,应保证作业面表面的湿润。

2.通过试铺确定以下内容,为正式施工提供依据:

1)验证用于施工的集料配合比比例、水灰比及拌和时间。

2)确定每一作业段的合适长度。

3)做好钢筋翻样,钢筋制作根据翻样图进行制作,要求尺寸、数量、钢筋型号准确。

4)确定钢模脱模剂及用量,确定模板固定方式及弯曲度(弯道)、垂直度等,确定拆模、抹光、压纹、切缝时间。

5)严格组织拌和、运输、振捣、等工序,缩短延迟时间。

B、施工过程检查

1.施工现场的检查

1)应在水泥混凝土浇筑前,对放样进行复核,检查模板间宽度、模板高度及路拱度、线型。

2)对施工段落的作业面表面进行检查,表面要干净、无浮土、积水、表面要洒水湿润。

3)混合料车进场后,要有专人指挥停放、卸料。

4)振捣棒拔出时速度要慢,以免产生空洞;振动时应把握尺度,防止漏振和过振,以彻底捣实混凝土,但时间不能太久,以至造成离析。振动梁运行过程中不得有空洞、凸起,保证平整度。浇捣过程中应密切注意模板变形及漏浆,有发生现象应立即纠正。混凝土捣实后24小时之间,不得受到振动。

5)吸水完成后立即抹光,将凸出石子或不光之处抹平。最后用靠尺板检查路面平整度,符合要求后用铁抹子人工抹光。

6)抹面完成后进行表面横向纹理处理。压纹时应掌握好砼表面的干湿度,现场检查可用手试摁砼,确定适当后,在两侧模板上搁置一根槽钢,提供压纹器过往轨道。

7)拆模时应小心,不得损边掉角。

8)压槽完成后设置围档,以防人踩、车碾破坏路面。

9)横向缩缝切割:横向施工缝采用锯缝,缝深7cm,宽5mm。切割时必须保持有充足的注水,在进行中要观察刀片注水情况。切缝机开始切缝时间(昼夜平均温度-5°,开始切缝时间4天;昼夜平均温度0°,开始切缝时间3天;昼夜平均温度15°,开始切缝时间2天;昼夜平均温度20°,开始切缝时间1.5天;昼夜平均温度≥25°,开始切缝时间1天)。这里的开始切缝时间指混凝土抹平成型后所经历的时间。

10)在锯缝处浇灌沥青胶泥。灌缝前应清除缝内的临时密堵材料,缝顶面高度与路面平齐。

2.后场质量控制

混合料拌和场(后场)是控制水泥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关键,为确保混合料都符合质量要求,应主要检查以下内容:

1)开料拌和前,拌和场的备料应能满足1-2天的摊铺用料。

2)每天开始搅拌前,应检查场内各种集料的含水量,计算当天的配比,外加水及天然含水量的总和要比最佳含水量略高,要严格控制好水灰比。

3)每1-2小时检查一次拌和情况,检查配合比、水灰比是否变化。

4)装车时车辆应前后移动,分三次装料,避免混合料离析。

3.养生

1)砼浇注完成12小时后,可拆模进行养生。

2)养生方法:应湿润混凝土,然后人工覆盖薄膜。在7天内加强保湿养生,21天内常规养生。

3)养生期应封闭交通,不允许任何车辆通行。

C、检验

施工结束后,应对以下内容进行检查:对已成型的段落的混凝土抗折强度、厚度、平整度、中线平面偏位、纵坡坡度、宽度、横坡度进行抽检。

(四)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

1、施工放样

(1)、在路面基层验收合格后进行施工放样工作,直线每段20 米一桩,曲线段每4米一桩(与模板长度同)。同时要设胀缝,缩缝,锥坡转折点等中心桩,并相应在路边各设一边桩。

(2)、根据放好的中心线及边桩,在现场核对施工图的砼分块线。对于曲线段,必须保持横向分块线与路中心线垂直。

(3)、测量放样必须经常复核,做到勤测,勤核、勤纠偏。

2、路面基层处理

(1)、所有挤碎、隆起、空鼓的基层应清除,并使用素砼重铺,同时设胀缝板横向隔开,胀缝板应与路面胀缝和缩缝上下对齐。

(2)、当基层产生非扩展性温缩,干缩裂缝时,应进行密封防水。

(3)、基层产生较大纵向扩展裂缝时,应分析原因,采用有效的路基稳固措施进行处理。

(4)、对部分地段的基层需要进行大面积填补时,应以水泥稳定碎石作为基层。

3、安装模板

(1)、模板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模板的高度与砼路面等厚)对于变形的模板须纠正后在进行使用。

(2)、模板应安装稳固、顺直、平整、无扭曲,相邻模板连接应紧密平顺,不得有漏浆,前后错茬、高低错台等现象。模板应能保证摊铺、振实、整平设备的负载行进、冲击和振动是不发生移位。

(3)、平曲线路段采用短模板。

(4)、内侧固定钢钎和外侧受力钢钎均不得高于模板,以利振动梁能通过。

(5)、模板安装完毕后,应经过现场监理人员的检查。合格后才能浇筑砼。

4、混凝土的拌和和运输

(1)、拌和

A、混凝土拌和采用搅拌站集中拌和,搅拌站采用2台强制式搅拌机拌和。

B、对砂、石子、水泥的用量经准确调试后方可拌和,在拌和的过程中,要随时抽检。

C、严格控制含水量。每班开工前,实测砂、石子的含水量,并根据天气变

化,由工地试验确定施工配合比。

D、每一盘拌和物前,先用适量的混凝土拌合物或砂浆拌和,拌后排弃,然后再按照规定的配合比进行拌和。

E、搅拌机装料顺序:宜为砂、水泥、碎石或碎石、水泥、砂进料后,边搅拌边加水。

F、搅拌时间视工作性能而定,最低时间为90s.

G、水泥砼拌和物应严格控制坍落度。拌和坍落度为最适宜摊铺的坍落度值与当时气温下运输坍落度损失值两者之和。

(2)、运输

A、运输采用自卸汽车,运送砼的车辆在装料前,应清洁车厢,洒水润壁,排干积水,并在运输过程中采取措施防止水分损失和离析。

B、装运混凝土拌合物,不得漏浆,出量及铺筑时的卸料高度,不应超过1.5米,如发生离析,铺筑前应重新拌合。

C、混凝土从搅拌机出料至浇筑完毕的时间不得超过允许最长时间。

D、大风、雨雪低温天气较远距离运输时,自卸车要用防雨布遮盖,并增加保温措施。

E、运输车辆在模板或导线区调头或者错车时,严禁碰撞模板或基线,一旦碰撞,应及时告知重新测量纠偏。

5、混凝土浇筑

(1)模板的要求和安装

模板的高度应与混凝土板厚度一致。

A、立模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支立准确稳固,接头紧

密平顺,不得有离缝、前后错茬和高低不平等现象。模板接头和模板与基层接触均不得漏浆、模板与混凝土接触的表面应涂隔离剂。

B、混凝土拌合物摊铺前,应对模板的间隔、高度、润滑、支撑稳定和基层的凭证、湿润情况,以及钢筋的位置和传力杆装置进行全面检查。

C、拆模:在20h后拆除,拆除不应损坏混凝土面板。

(2)、混凝土拌合物的摊铺

A、摊铺厚度要考虑预留高度。拌合物的松铺系数控制在K=1.1-1.25之间,料偏干,取较高值;反之,取较低值。

B、采用人工摊铺,严禁抛掷和搂耙。

(3)、振捣

A、对于边角的部分,应先用插入式振捣器按顺序振捣,再用平板振捣器纵横交错托振。

B、振捣器在每一位置振捣的持续时间,以拌合物停止下沉、不再冒气泡并泛出水泥砂浆为准,并不宜过振。

C、振捣时,应辅以人工补料,应随时检查振实效果、模板、拉杆、传力杆和钢筋的位移、变形、松动、漏浆等情况,并及时纠正。

D、整平时,填补料应选用较细的拌合物,严禁使用纯砂浆填补找平。整平时必须保持模板顶面的整洁,接插处板面平整。

(4)、振动梁振实

A、每车道路面使用1根振动梁,振动梁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质量,底部焊接4mm左右的粗集料压实齿,保证(4±1)mm表面砂浆厚度。

B、振动梁应垂直路面中心线沿纵向拖行,往返2-3遍,使表面翻浆均匀平

整。

(5)、整平饰面

A、每车道路面应配备1根滚杠。振动梁振实后,应拖动滚杠往返2-3遍提浆整平。第一遍用短距离缓慢推滚或托滚,以后应较长距离均匀托滚,并将水泥浆始终赶在滚杠前方。

B、托滚后的表面宜采用3m刮尺,纵横各1遍整平饰面,或采用叶片式或圆盘式抹面机往返2-3遍压实整平饰面。

C、在抹面机完成作业后,应进行清边整缝,清除粘浆,修补缺边、掉角。

(6)抗滑构造施工

待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的40%后方可进行硬刻槽,并宜在两周内完成。纹理应与横缝方向一致,纹理宽3mm,深4mm,间距为15~25mm,随机排列。

6、接缝施工

(1)、纵缝

纵缝采用平缝加拉杆型

平缝施工应根据设计要求的间距,预先在模板上制作拉杆位置放孔、并在缝壁一侧涂刷沥青。拉杆的长度为70cm,间距为60cm。中间涂10cm沥青。如下图:

(2)、横缝缩缝

混凝土结硬后,应适时切缝。当为减少早期裂缝,切缝可采用“跳仓法”,即每隔几块板切一缝,然后再逐块锯。切缝深度为混凝土面板厚的1/4-1/5。如下图所示:

(3)、胀缝设置

普通混凝土路面每400米设置胀缝一道,胀缝应设置补强钢筋支架、胀缝板和传力杆,胀缝缝宽20mm,传力杆一半以上长度表面应涂沥青并包裹聚氯乙烯膜,端部应戴长10cm活动套筒并留3cm空隙填塑料泡沫。胀缝传力杆间距为30cm,胀缝板应连续贯通整个路面板宽度。如下图所示:

7、涵洞过渡段施工

在圆管涵横穿公路部分,混凝土路面设置横筋为Φ12间距为20cm,纵筋为

如何才能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精)

第3期(2012年3月中国科技论坛-5- 如何才能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编者按:面对农业资源短缺等诸多因素对粮食安全的影响,我国采取了以农业科技创新解决中国的三农问题。但农业科技创新所涉范围广,需要通盘考虑其战略布局和支撑措施。为寻求更优的农业科技创新之路,部分科技与农业方面的专家对其进行了思考和阐述。 优化农业科技创新生态系统 杨起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农业的产业形态复杂,涉农行业多样,产业延伸广阔,技术创新体系复杂。解决中国的农业和农业科技问题必须跳出狭隘的农业和农业科技范畴来发现问题、理清思路、寻求破解之道。农业科技创新不仅仅是研究开发,也不能把当前农业科技创新的突出问题简单归结为技术供给不足,而应将提升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破解农业面临的问题放在一个更为广阔的农业创新生态背景下来研究和部署。 必须坚持各类涉农经济组织在农业技术创新体系中的主体地位。从农业科技的三性出发,国家将加大对与农业科技的投入,政府农业科技组织建设也将得到加强。但是,农业技术创新作为一种产业创新的活动,涉农经济组织作为创新活动主体的基本属性不会改变。科学家、工程师、农艺师和涉农领域的各类人才是先进生产力的活的载体,他们在农业技术创新中的地位,不是取决于个人属性而是取决于组织属性。只有当科技成果进入创新的经济过程时才体现出实际的经济价值,只有市场中的涉农经济组织才是技术创新的投资、执行和受益主体,政府机构在制度设计上应当承担有限的非市场性的公益服务。在缺乏利益输送机制条件下,它们难以成为技术创新的真正主体,而按照市场规则运作政府机构则会产生腐败,并对市场主体产生挤出效应,进而破坏整个农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我国农业技术创新基础薄弱,政府科研机构固然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巨大差距,然而更为落后并亟待提升的是本应承担起创新主体重任的涉农经济组织的技术创新能力。除了农业技术创新

深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简介

文章来源:xx农业和渔业局发布时间: 深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是以发展现代农业生物育种产业为特色的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2010年12月9日,经国家科技部批准,深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正式成为第三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一、园区概况 园区建设地点位于深圳市宝安、龙岗、光明和坪山四区,采取“一区多园”的模式建设园区,建设面积为万亩,其中3万亩为基本农田,从2011年到2020年逐步建成。 二、园区规划建设情况 (一)目标 总体目标是建设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和现代农业生物育种创新示范区,引进和消化吸收国内外生物育种核心技术,吸引国内外先进生物育种企业入驻,通过在粮食作物、蔬菜花卉、畜禽等领域建立1-2个生物育种创新平台和国际交流合作平台,促进科研院所、高校与企业充分合作,将产业化的新品种推向市场。 通过科研成果和专利有效转化,形成生物育种产业支撑体系,以技术创新成果及知识产权为依托,构建深圳在国内外农业领域具有深远影响力的“育种硅谷”。 (二)发展思路 深圳国家农业科技园的发展思路:整合现有生物育种资源,引进国际生物育种科研团队和龙头企业,引领该领域发展,提升我国现代农业生物育种创新能力。建设面向国际的种业技术创新四大平台,以规模化的技术研发创新、产业化推进发展,通过对知识产权管理与技术转让,支撑及催化我国现代农业生物育种产业发展,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新技术、新产品以及新服务。 (三)规划布局

根据深圳市生态环境基础和生物产业现状,空间上将在深圳市内建设核心区和示范区,在深圳市外设立辐射区。 1、核心区 核心区总面积8500亩,是园区创新、研发、科技、服务和管理的高度聚合区域,通过构建生物育种产业创新平台,组建国际顶尖生物育种专业人才智库,探索企业主导产学研合作、科技成果有效转移转化的新机制、新模式。在核心区,通过技术链、信息链、产业经营链和宏观管理链等动态链条及科技、品牌和服务对接的耦合机制,促使园区在结构、功能方面更趋合理和完善,使核心区成为区域农业发展的增长极和农业科技的辐射源。核心区重点发展涵盖粮食作物、蔬菜花卉、畜禽等农业品种在内的生物育种产业体系,以龙头企业为主体建立若干创新科技园。 2、示范区 示范区总面积35540亩,主要开展重点技术和项目的示范、推广和应用。利用现有科研机构与生物育种企业,基于核心区的生物育种技术进行科研成果转化与示范推广等,通过对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产业化推进、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和专业化布局,实现科技与生产及市场的有效对接。 3、辐射区 辐射区是在核心区和示范区建设基础上,大力发展异地生物育种基地与推广生物育种技术,推进生物育种创新成果产业化工程,带动国内广东、新疆、河南、湖南、广西、海南等省区推广农业生物育种技术和成果。 三、园区建设进展情况 (一)引进了九个国际知名的生物育种科学家团队。目前深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已引进首批九个生物育种创新团队,分别是邓兴旺博士领衔的作物分子设计育种创新团队、袁隆平院士领衔的超级杂交水稻创新团队、杨焕明院士领衔的华大基因创新团队、张曙光博士领衔的生物太阳能创新团队、朱英国院士领衔的能源植物创新团队、杨雅生博士领衔的创世纪转基因棉创新团队、范云

农业科技创新政策

1. 农业部关于促进企业开展农业科技创新的意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https://www.sodocs.net/doc/3d10111749.html,/roll/201301/2455301.htm(中国证券网) 2. 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目标和主攻方向 《“十二五”农业与农村科技发展规划》 https://www.sodocs.net/doc/3d10111749.html,/2006zcfg/html/201209/%7B07B4198D-9A31-48D2-9 C67-B5860A9FBEF3%7D.shtml(《农家致富》2012年第11期) 3. 《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https://www.sodocs.net/doc/3d10111749.html,/2006nwkx/html/201202/%7BDCE992A1-4082-4F07-BB25-1BCD67A971D3%7D.shtml(新华社) 4.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 https://www.sodocs.net/doc/3d10111749.html,/2006nwkx/html/201203/%7B240EC299-7825-4EA9-8 3DE-4FEAFBF01019%7D.shtml(农民日报) 5. 国务院关于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意见 https://www.sodocs.net/doc/3d10111749.html,/zwllm/zcfg/flfg/201203/t20120308_2500041.htm(国务院办公厅)

6. 《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 https://www.sodocs.net/doc/3d10111749.html,/zwllm/zcfg/flfg/201202/t20120213_2480135.htm(国务院办公厅) 7.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 https://www.sodocs.net/doc/3d10111749.html,/zwllm/zcfg/flfg/201104/t20110418_1971041.htm(中国政府网) 8. 关于2013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 https://www.sodocs.net/doc/3d10111749.html,/zwllm/zcfg/flfg/201305/t20130527_3474548.htm(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9. 国务院关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意见 https://www.sodocs.net/doc/3d10111749.html,/zwllm/zcfg/flfg/201208/t20120808_2819671.htm(国务院办公厅) 10. 国务院关于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意见 https://www.sodocs.net/doc/3d10111749.html,/zwllm/zcfg/flfg/201203/t20120308_2500041.htm(国务院办公厅)

农业科技生态园项目立项申请报告范本

Record the situation and lessons learned, find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form future countermeasures.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农业科技生态园项目立项申请 报告

编号:FS-DY-20763 农业科技生态园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关于申请农业科技生态园立项的报告 石家庄市政府: 农业科技生态园项目已通过杜北乡西营村委两会决议、农户代表会议,征询各农户意愿,并达到涉及农户全部同意,合同签约,土地承包款项已全部发放。项目申报条件成熟,现恳请给予立项,项目具体情况如下: 一、项目开发商 江恒农业科技生态园由河北江恒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独资开发。注册资金1000万。河北江恒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隶属于河北江恒集团,集团主要项目有新华茶城、东方花园、锦泽房产、农业科技生态园等。是石家庄市新华区的知名企业。 二、项目地址 江恒农业科技生态园位于石家庄市新华区杜北乡西营村北,东经114`27`,北纬38`7`。友谊北大街东侧,学府路

政法学院南邻。紧邻南水北调。总面积531亩。 三、项目现状 目前此地块是西营村一般农田用地,土层较薄。属于沙漏地。所种农作物大部分为麦子、玉米,青菜。有一部分为树苗培植。所种农作物收入低廉。河北江恒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为解决目前现状决定开发此地块,开发农业科技生态园大大改善农村土地收益,帮助村民致富,使当地村民尽快富起来。 四、项目内容 〈一〉、主题定位 生态农业、休闲观光、科研基地、农产品加工。 〈二〉目标定位 1、第一产业是农产品、第二产业是农产品加工、第三产业是农业加旅游的农旅双模式的休闲产品。利用第一产业开发第二产业,打造收益较高的第三产业。创立农业科技品牌。 2、将江恒农业科技生态园打造成为具有市场化、专业化、一体化、高新化的高科技园区。 3、使江恒农业科技生态园成为具有生产性、观赏性、娱

农业科技园区指南

农业科技园区指南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全国农业科技大会"的总体部署和《农业科技发展纲要》的具体要求,建立一批符合21世纪现代农业发展方向、对不同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示范带动作用的农业科技园区,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加速农业由主要注重数量向更加注重质量效益的转变,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指南。 一、农业科技园区是我国新阶段农业发展的现实需要 我国农业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加速农业产业化与现代化进程,必须加强科技引导与示范。农业科技园区作为农业技术组装集成、科技成果转化及现代农业生产的示范载体,是我国新阶段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的必然选择。 农业科技园区以技术密集为主要特征,以科技开发、示范、辐射和推广为主要内容,以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区域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目标,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效模式。 近年来,我国有关部门和地方建立了一批农业示范园(区)。但是,这些农业示范园(区)存在着一些较普遍的问题,如重复建设,缺乏宏观指导;盲目引进,经济效益不高;产品科技含量偏低,市场竞争能力不强;运行机制不完善,发展缺乏活力等。因此,农业科技园区也是正确引导和规范现有各类农业示范园(区)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 二、农业科技园区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农业科技园区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模式,是农业技术组装集成的载体,是市场与农户连接的纽带,是现代农业科技的辐射源,是人才培养和技术培训的基地,对周边地区农业产业升级和农村经济发展起示范与推动作用。 农业科技园区把政府指导、企业运作、中介参与、农民受益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政府为园区建设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进行宏观指导和组织协调,并对园区内企业进行监督,保障农民利益;企业作为园区建设主体,接受政府指导,合理配置资源和进行产业化经营;中介组织开展咨询、评估与培训,并提供各类中介和科技服务;农民以土地、劳动力、资金等入股或通过与企业签订产品购销合同等形式参与园区建设,接受技术指导与培训。 (一)指导思想

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 农业科技创新的战略意义 1.1 农业科技创新是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科技竞争的需要 进入21世纪初,知识经济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科技实力的竞争成为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农业科学技术已成为推动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以农业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特征的新的科技革命浪潮正在世界各国全面兴起。在这场新的农业科技浪潮中,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近年来都在制定实施新的农业科技发展战略,改革农业科技体制与运行机制,加大农业科研投入,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抢占农业科技发展的制高点。这既对我国农业科技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更提供了迎头赶上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实现农业科技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性机遇。 当前我国正处于加入WTO后的过渡期,农业面临的国际竞争更加激烈,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不仅使国内市场国际化,而且使国内农业国际化。在世界农产品和贸易方面,对高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的农产品的需求比重会提高,对农产品卫生和质量标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是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根本措施。 1.2 农业科技创新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我国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现代农业的典型特征是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和安全,这些都依赖于

农业科技的不断创新和支撑,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已成为增强农业生产能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和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关键因素。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为解决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仍然处于艰难的爬坡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离不开现代农业科技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农业科技创新是解决我国农业问题的根本出路,只有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才能提高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的调整,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保证我国的经济安全。 2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 2.1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 据有关专家介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水平在大多数领域仍落后于发达国家10~15年,从而严重地阻碍了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近几年,我国农业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已经提高到了45%,但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发达国家农业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都在75%以上,德国、法国、英国等甚至达到90%,以色列也达到了90%以上,世界农业的快速发展主要是得益于农业科技的重大突破和农业科技的创新。我国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率也比较低,据资料显示,2000年以来,我国每年取得科技成果6 000多个,但转化率不足50%,真正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办法》(2020年6月25日)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办法》 科技部农业农村部水利部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银行 2020年6月25日

科技部农业农村部水利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 国科学院中国农业银行 关于印发《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办法》的通知 国科发农〔2020〕17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农业农村(农牧)厅(委、局)、水利(水务)厅(局)、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农业农村局、水利局、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中国科学院院属各单位,中国农业银行各分行:为进一步规范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理,科技部、农业农村部、水利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银行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各地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科技部农业农村部水利部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银行 2020年6月25日(此件主动公开)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办法 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是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自2001年由科技部等部门联合实施。为进一步加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与规范化管理,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根据《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及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等要求,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本办法所称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是指由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协调指导小组批准建设的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以下简称“园区”)。有关部门、地方批准建设的各级各类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二条园区建设与管理要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主体、农民受益”的原则,集聚创新资源,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着力拓展农村创新创业、成果展示示范、成果转化推广和高素质农民培训四大功能,强化创新链,支撑产业链,激活人才链,提升价值链,分享利益链,把园区建设成为现代农业创新驱动发展的高地。 第三条本办法主要包括园区申报、审核、建设、管理、验收、监测、评价和评估等工作。

特色农业项目特色农业园区建设实施方案

特色农业项目特色农业园区建设实施方案 赵川镇2021年特色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实施方案 为加快我镇现代农业发展,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加快实现农业产业现代化建设步伐,促进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园区建设,根据《商南县农业农村局〈关于报送相关资料的紧急通知〉》的文精神,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立体高效、循环生态、效益优先、示范带动”的原则,建成一批产业特色鲜明,科技水平较高,经济效益较好、带动能力较强、运行机制灵活的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园区。园区建设达到“三个先进”,即先进的农业经营理念、农业经营模式和农业技术集成;达到“三个一流”,即一流的生产水平、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益;实现“三个一体”,即园区集土地、资本、技术、项目、人才于一体,集农业科技创新、科技成果示范推广、技术培训功能于一体,集产业发展、示范展示和农业生态旅游休闲功能于一体。使之成为我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优势产业积聚发展、现代农业特色明显、示范带动作用突出的现代农业先行区。 二、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适度超前、整体规划、分布推进、突出特色、错位发展”的原则;二是坚持与自然资源、产业基础、重大项目、新农村建设以及当地历史文化等的有机结合的原则;三是坚持规

划的衔接性、风格的独特性、经营的规模性、功能的多样性和建设的分布性相融合的原则,与区域布局和产业发展规划有机统一。 三、目标任务 突出加快现代高效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品牌化、园区化建设,围绕我市优质粮油“十百千万”工程和特色种养“三圈、五带、十园、百区、六大产业集群”工程建设,在目前全市拥有千亩以上特色种植、万头以上生猪、100万只以上家禽和百头以上奶牛等257个特色种养小区范围内,2021年度全市重点培育100个市级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园区。至20XX年,全市规模以上现代特色种养小区发展到500个,其中市级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园区发展到200个。 四、标准条 被列为市级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园区需同时符合下列条: 1、具备一定的种养规模。①特色种植园区:特色经济作物园区(含露地蔬菜和水生蔬菜)核心示范基地集中连片1000亩以上,区域性规模5000亩以上;大棚蔬菜园区(含草莓和食用菌)核心示范基地集中连片500亩以上,区域性规模1500亩以上;②特色养殖小区:特色畜禽养殖核心示范基地年生猪、奶牛、肉羊、肉禽存栏出栏量分别达1万头、200头、400头和10万羽,区域性年存栏出栏量分别达5万头、800头、2000头和100万羽;③特色林木园区:苗木花卉和经果林核心示范基地面积分别

农业科技园区总体规划

农业科技园区总体规划 一、总体规划提要 背景意义 农业进入新阶段以后,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业效益、增强国际竞争力、改善生态环境已经成为新阶段农业发展的主要任务。促进农业由以资源为依托的数量型农业向以技术为依托的效益型农业转化,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越,其根本出路在于农业的科技进步,其有效途径是政策引导和建园设区进行示范。年以来,某进行了建设高效农业示范园区的成功探索,依靠科技进步推动了种、养、加的全面发展,提高了农业生产、加工、储运等整个技术体系的水平,并且形成了一种有利于农业发展的园区运行机制和科技推广机制。 某的农业类型和基础条件,都在河南及黄淮海地区具有很强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年月,温家宝副总理指示在某建立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区。因此,建立某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对于引导与其农业特点和类型相似地区农业的发展,促进河南乃至黄淮海地区的农业结构调整,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越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总体目标 采取综合规划、统一指导、区域布局、分步实施的方式,到年示范园完成预期建设目标,年示范区初见成效,到年基本建成符合世纪农业发展方向的农业科技园区。具体指标为每亩土地产值元以上,农业劳动生产率达到元人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元以上。 布局与重点 园区总体规划设计为“一园九区”:花卉产业化示范园(核心区,万亩)、花卉产业化示范区(万亩)、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区(万亩)、中药材生产示范区(万亩)、优质小麦产业化示范区(万亩)、优质烟叶生产示范区(万亩)、农作物种子产业化示范区(万亩)、畜牧业生产示范区(养殖奶牛、肉牛、肉羊、生猪为重点)、农产品加工示范区(个重点龙头企业示范带动)、农村城镇化科技示范区(个)。“一园”是某农业科技园区的核心和建设重点,通过“一园”的建设,为其他个示范区提供运行机制、管理制度(包括土地、资金、人才等规章管理制度)、技术服务等方面的示范,从而带动全市及周边地区的农业结构调整。 投资概算 园区概算总投资万元。其中示范园投资万元,示范区投资万元。拟申请国家投资万元,地方财政配套万元,自筹万元。 效益情况 示范园项目完成后,将达到年产万株(穗)名优花木接穗、万株优质花木种苗、万盆盆景花卉、万只鲜切花、万盆蜡梅造型盆景、万株优质花卉种苗等产品的生产能力。项目年新增总产值万元,新增利税万元,其中新增税收万元/年。项目区农民年新增人均纯收入元以上。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 示范区项目完成后,测算年增效益万元。 二、园区概况 地理位置 某市位于中原腹地,地理座标为东经°'-°'、北纬°'°'之间,辖一区二市三县,面积平方公里,耕地万亩,人口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万人。境内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国道及省道纵横交错,市区距郑州国际机场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自然条件 某自然条件优越,属暖温带季风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在℃之间,全年日照时数平均为小时,年太阳辐射总量千卡,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以上的农耕期天左右,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的持续日数为天左右,年平均降雨量为之间,无霜期为天。

农业科技创新发展计划

农业科技创新发展计划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农业科技创新发展计划 (一)今年工作目标 1、争取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30%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0%以上; 2、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2家,开发高新技术产品8个; 3、争取省级以上科技项目8个; 4、争取省内外10家科研院所和院校为市10家企业提供技术依托; 5、建立10个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争创1个省级科技示范基地; 6、继续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为我市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技术; 7、营造科技发展良好环境,确保社会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组织参与科普活动人数2万人次,营造全民科技创新意识。 (二)今年工作思路 1、实施科技创新攻关。解决5-10项节能减排技术关键,开展5―8项高新技术产品、现代服务业、农业和社会发展领域重大技术攻关。 2、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完善1-2个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完善10个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建设,新增科技示范户500户,增强我市技术创新服务能力。 3、深化产学研合作。新引进大院名校共建的科技创新载体1-2家,实施1-2项重大产学研科技合作项目。 4、大力培育科技型企业企业,力争1家企业进入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线路图计划,争取1家企业成为全省创新型企业建设试点,协助1家企业引入创投机构; 5、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积极开展科技活动周活动,组织青少年、农民、城镇劳动人口、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开展科学普及科技宣传活动,提升市民科学素质,营造创新创业氛围。 6、科技支撑新农村建设,通过实施各类科技计划、创科技创新农业示范基地、科技示范村等形式,发展现代种养殖农业模式,增加农民收入。充分利用“河蟹养殖污水及生活污水治理”等项目建设的契机,加大农村环境保护知识宣传普及意识,加快推进农村环境保护工作进程,促进农村健康发展。 7、继续推广科技特派员制度。选派科技特派员,开展科技创新与技术服务活动,建立科技示范基地;联动科技示范户,培养技术带头人,开展技术培训和

黑龙江建三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简介

黑龙江建三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简介 黑龙江建三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是2010年12月由科技部等部门批准建设的全国第三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之一,是黑龙江垦区唯一的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 园区地处黑龙江省东北部的三江平原腹地,在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汇流的河间地带。地理坐标为东经132°31′38″-134°32′19″,北纬46°49′47″-48°12′58″之间,是我国“最早迎接太阳的地方”。福前铁路贯穿全境,境内有佳抚、饶抚和同抚三条省级公路通过,省道总里程273.3公里。 园区属寒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冬季漫长,夏季短暂。年平均气温1.8℃,极端最低温度-41℃,全年平均日照时数2400小时,无霜期120-135天,年平均降雨量541.1毫米。园区内“三江环绕、七河贯通”,水资源丰富。区域内有洪河、挠力河2个国家级自然(湿地)保护区,有乌苏里江、黑龙江勤得利2个省级自然(湿地、特种鱼类)保护区。 园区管理机构为园区管理委员会(简称“园区管委会”)。园区管委会履行政府职能,行政级别为副厅级,属管局公务员编制,主要职责是园区建设重大事项决策,落实国家有关政策,制定配套政策,沟通协调和监督管理以及园区的建设规划、招商引资、土地征用、基本建设、技术推广、企业管理、社会事务管理等工作。 在总体规划上,园区按照“一园多区”的原则,构建“一轴

七区三带”的建设格局。园区分为核心区、示范区和辐射区,其中:核心区10万亩,示范区300万亩,辐射区3000万亩。核心区以建三江局直地区至七星农场43作业站佳抚公路20公里沿线区段为轴心,分为现代农业高新技术创新区、科技成果转化与示范区、寒地水稻标准化生产试验区、农产品加工研发区、生态小城镇建设示范区、绿色生猪与鲟鱼养殖试验示范区、国内外科技合作区等七大功能区;示范区沿佳抚(佳木斯-抚远)、建东(建三江-东安)和建勤(建三江-勤得利)三条省级公路建设900公里科技示范带,涵盖建三江管理局的整个农业生产区域;辐射区域包括垦区东部的宝泉岭、红兴隆、牡丹江管局以及富锦、桦川、同江、抚远、饶河及宝清等市县的广大区域。 园区以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和东北农业大学等高等农业院校和农业科研单位为技术支持,成立了园区专家委员会,负责对园区总体规划、实施方案、政策制定以及重大项目的咨询论证,指导科研项目的引进、开发与实施。 园区立足于建三江管局“绿色米都”优质粳稻生产基地,以绿色水稻生产和粳稻米精深加工为主导产业,并以绿色猪、鲟鱼养殖为辅,形成产业完善、协调发展的农业支柱产业格局,建成一批具有规模效益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园区以“绿色、生态、环保、健康”为理念,以“种植中心”、“加

某某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XXXXXX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申报单位:XXXXX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单位法人:XXXX 单位地址:XXXXXXXX 编制单位:XXXXXXX有限公司 联系人:XXXXXX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概述 1.2、市场分析 1.3、项目路线规范 1.3.1.产业发展路线 1.3. 2.循环经济路线 1.4、项目运行模式 1.4.1发展农业产业化 1.4.2建立生态农业综合循环经济圈1.5投资分析 1.5.1.项目总投资 1.5. 2.投资规划 1.5.3.资金来源与运用 1.6效益分析 1.6.1.经济效益 1.6. 2.社会效益 第二章项目背景 2.1、企业基本情况 2.2、项目建设背景 2.2.1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

2.2.2项目由来和简述 2.3、项目建设依据和必要性 2.3.1项目建设依据 2.3.1.4项目建设是安全食品生产和生活的需要,有利于人们健康2.3.2项目建设必要性 第三章项目建设、有利条件 3.1项目区概况、社会经济环境分析及建设地点选择 3.1.1项目建设区概况 3.1.2社会经济状况 3.2项目建设有利条件 第四章产品市场需求预测与销售 4.1、市场预测和现有生产能力估计、供求关系分析 4.3、产品销售方案、营销策略 4.4、销售队伍、网络等 第五章项目建设规模,建设内容及实施进度 5.1、选址 5.2、建设规模 5.3、建设任务和建设内容 5.4、项目实施进度 5.5、循环经济发展路线 第六章劳动组织,组织管理 6.1劳动组织

第七章规划选址分析论证7.1 与产业布局的关系 7.2与总体布局的关系 7.3现状分析 7.3.1 园区现状分析 7.4厂区总平布局分析 7.4.1总平布局 7.4.2道路交通 7.4.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第八章环境保护 8.1 环境现状分析 8.2 对策和措施 第九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9.1投资估算 9.2资金来源 9.3 资金使用和管理 第十章效益分析 10.1 经济效益 10.2 社会效益 10.3 生态效益 第十一章结论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滨州总体规划

目录 一、总体规划提要 (3) 1.1背景意义 (3) 1.2总体目标 (3) 1.3布局与重点 (3) 1.4投资概算 (4) 二、园区概况 (5) 2.1核心区现状 (5) 2.2示范区概况 (8) 2.3辐射区概况 (10) 三、背景与意义 (12) 3.1加快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必然选择 (12) 3.2环渤海经济圈、黄河经济带发展的现实需要 (12) 3.3中国农业实现产业化和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12) 3.4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的需要 (13) 3.5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际需求 (14) 四、指导思想、原则和总体目标 (15) 4.1指导思想 (15) 4.2园区建设基本原则 (15) 4.3规划理念 (16) 4.4目标 (20) 五、产业发展规划 (22) 5.1产业发展条件分析 (22) 5.2产业发展原则 (24) 5.3产业发展定位 (25) 5.4重点产业链构建 (26) 5.5农业重点技术应用 (33) 六、园区的布局、功能与发展重点 (39) 6.1园区布局 (39) 6.2园区功能 (39) 6.3核心区建设 (40) 6.4示范区建设 (62) 6.5辐射区建设 (67) 七、组织管理与运行机制 (70) 7.1强化组织管理 (70) 7.2完善运行机制 (71) 7.3建立信息平台 (73) 7.4建设物流网络 (81) 八、园区投资估算、资金筹措与效益分析 (89)

8.1投资估算 (89) 8.2资金筹措 (90) 8.3效益分析 (90) 九、政策与保障 (92) 9.1科技保障体系 (92) 9.2政策保障体系 (92) 9.3投入保障体系 (93) 十、建设进度与安排 (94) 10.1筹备阶段 (94) 10.2建设阶段 (94)

以科技创新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以科技创新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是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举措。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 这些年来,各地区各部门高度重视农业科技事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了农业科技工作不断取得新成绩,农业科技整体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农业科技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我们必须切实加快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大力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水平,以科技“利器”突破资源紧缺的约束,努力实现农业又好又快发展。 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科技进步。加强农业科技和服务体系建设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客观需要。要认识到,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只有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才能推动农业农村发展走上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轨道;只有依靠科学技术,走“稳定面积、提高单产”的路子,才能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只有依靠科技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附加值和经济效益,才能不断拓宽农民持续增收的渠道;只有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发展循环农业和农村循环经济,才能不断

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益,促进农业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的国际竞争,很大程度上是农业科技的竞争,我国农业要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关键是要大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特别是要提升农业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资源环境等前沿领域的原始创新能力。我们必须从战略和全局出发,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进一步强化农业基础地位,着力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推动我国农业农村加快步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当前,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就要顺应世界科技发展潮流,着眼于建设现代农业,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不断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 一是大力强化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要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建立农业科技创新基金,支持农业基础性、前沿性科学研究,力争在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上实现重大突破。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加强对公益性农业科研机构和农业院校的支持。要加强农业技术研发和集成,重点支持生物技术、良种培育、丰产栽培、农业节水、疫病防控、防灾减灾等领域科技创新,实施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尽快获得一批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优良品种。要

吉林公主岭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简介

公主岭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一、园区基本情况: 吉林公主岭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于2001年9月由科技部批准试点,同年12月由省政府批准组建运行,并纳入省级开发区管理系列,享有省级经济管理权限。吉林省人民政府于2013年2月24日批准公主岭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进行区划调整,核心区域位于公主岭市响水镇,规划面积19.96平方公里,是集农业科技创新、技术示范推广和产业发展为一体的综合型园区。 园区地理位置的优势:园区交通优势明显,毗邻长春市永春镇,将在近几年的发展中成为长春市新的宜居区域,京哈高速公路、硅谷大街通往范家屯镇的快速公路、长春市的前进大街在此经过。这里位于长春市的南部,没有工业项目,没有污染。水土完全可达绿色有机标准。园区示范区(响水镇)占地144平方公里,目前纯绿色蔬菜、水果种植已形成规模,已建成的高标准大棚有3000多栋,形成了供应长春地区的集散地。这里物产资源丰富、基础设施完善,民风淳朴,政治生态良好。是您投资兴业的良好选择! 园区科技环境优势 园区得到了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吉林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分院等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的科技支撑。

园区发展理念:走创新发展之路,走绿色循环发展之路,走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走经营开发发展之路,走玉米全株产业发展之路,走科技引领发展之路。 园区的产业布局和发展目标: 园区发展规划和招商重点:在“十三五”期间,全面实施“一城三区七产十园”发展战略。“一城”就是在响水新区建设现代农业科技城。“三区”就是在响水新区规划高新技术产业区、科技贸易区和生态宜居区;“七产”就是重点发展现代农业先进装备制造业,健康养老业和农业生态观光旅游等七大产业;“十园”就是规划建设十个特色农业示范展示园。包括:百花百果园;农业种植园;特种玉米产业园;法国生态园;以色列农业产业园;荷兰农业示范园;稻田养蟹示范园;蔬菜生态园;玉米技术集成园;种养加循环农业产业园。以点带面,引领全市现代化农业发展。发展目的就是把园区建设成为中国北方现代农业科技城和国家一流园区。园区招商标准是:1、无污染项目;2、投资强度高项目;3、税收强度高项目;4、投资额度超亿元项目。 响水核心区总体规划图:响水核心区总体布局分为,高新技术产业区、科教贸易区、生态宜居区。 高新技术产业区: 主要建设:种子硅谷,农畜食品精深加工,航空食品,农机农业产业化,以色列、法国、荷兰农产品示范园。 科教贸易区:

甘肃省农业科技创新项目实施方案

甘肃省农业科技创新项目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做好我省农业科技创新工作,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步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工作的有关精神,结合我省农业生产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紧紧围绕当前和今后我省农业面临的粮食安全、产业结构调整、农产品质量改善、资源高效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战略任务,发掘农业科技的巨大潜力,通过研发、中试、集成、示范,培育一系列可以大规模推广应用的新品种(系)、新产品、新技术,建立一批集成配套技术的示范样板,加速我省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全面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二、实施原则 一是集成为主、兼顾源头。对增产增收潜力大的技术加强集成配套和中试示范的同时,根据我省农业发展的需要,兼顾新品种选育、新技术研发等源头创新。 二是部门联合、协作攻关。项目主持单位要与有关部门、行业的优势力量联合,组建创新团队,开展技术的熟化、集成和中试,并与各级推广部门联合,在适宜区形成一定示范面积。 三是突出重点、择优支持。项目要针对我省主导产业、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发展中的重大关键性问题,采取招投标的方式,择优确定项目及承担单位、协作单位。 四是规范管理、强化监督。实行合同管理、动态考核,加强项目实施中的阶段评估、考核和资金使用监督,确保专项资金使用效益。 三、实施目标

针对我省农业发展的重大、瓶颈问题,紧紧围绕“农民增收、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三大主题,按照“研发—中试—转化—示范—生产”的线路,促进科研与生产的有机结合,通过加强关键技术及共性技术的研究开发、中试熟化、组装集成和生产性试验示范。力争通过三到五年努力,使一批潜力大、见效快、技术先进、应用面广、带动力强的重大实用农业技术得到配套集成与转化应用,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带动农业产业技术升级,促进农业优质高效、轻简安全生产和可持续发展。 四、重点领域与经济指标 (一)农牧业新品种选育与示范 1.农牧业新品种选育。利用已有的具有优势和潜力的育种材料,开展农牧业新品种选育,育成的新品种(系)遗传稳定,单产增收20%以上。 (1)围绕保障粮食安全,在小麦、玉米、马铃薯等主要粮食作物上培育优质、高产、抗旱、抗病的超级品种。 (2)围绕优势、特色农业发展,在酿酒原料、中药材、油料作物、蔬菜、瓜果、小杂粮等作物上培育优质、高产、专用品种。 (3)围绕畜牧强省建设,选育适应性强、生长快、品质好的畜禽新品种以及抗旱、耐寒、优质的牧草新品种。 2.农牧业新品种示范。对已通过审定、鉴定或认定,但仍未在生产中大面积应用的优质、高产农牧业新品种,加强种苗快速繁育技术研发,完善技术规范,在适宜区形成一定规模的示范面积。每个示范点不小于100亩,每个品种示范面积不小于3000亩,单产增收20%以上。 (二)关键技术集成、中试与示范 对我省农业生产中急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难题,组织力量进行研发攻关;对已具有一定研究基础、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的重大技术,进行完善、集成与中试,形成技术规范,开展大面积示范推

最新农业科技创新交流材料

农业科技创新交流材料 1、提供平台,加速信息化建设措施。打造信息平台,疏通农业科技信息渠道,努力提高农业科技传达的信息化程度。一是要创立平台。县政府可以结合农业科技部分,结合各镇农业产业,坚持具有针对性、有当地特征的农业信息网站,综合有价值的产业科技信息,借助财务与编制政务公开网上查询系统,为偏僻农民供应参阅平台,增加农民获取农业技能信息的有用路子,切实保证农务疏通,助农增收。二是要拓展平台。长途教育是提高农民综合本质,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手段,要充分运用长途教育收集进行信息传达和教育培训,针对乡村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工作特点,采取灵敏方法,按期组织乡村党员干部、群众观看学习国表里先进农业技能、乡村适用技能、乡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艺、市场信息等内容的节目,切实发扬长途教育收集的辐射功能,使广大农民学习把握各类种养技能。三是要丰富平台。除以会代训、宣传册、播送等惯例性的信息宣传方法外,对农家信屋、村村通、村务公开栏等宣传方法施行绑缚运用,发扬结合效应。特别是村务公开栏,作为民主治理、为民服务的一个主要窗口,受到村民的高度关注,对其开发的农业科技专版,要做到实时更新,内容要符合村情、易懂实用,让最新的农业科技信息第一时间通报到群众手中。 2、积极探究,坚持技能创新推行新系统。大力履行产学研相结合的农业科技创新格式,坚持多元化推行服务机制。一是要切实增强科研机构、农技学校、科技主管部分、涉农企业协作共建,促进农业科技产业升级,要举行产学研相结合的农业项目招商、农业科技引进活动,

对农业科技项目在土地运用上、资金担保上执行倾斜。二是逐渐履行市场机制,把农业新技能推行、新种类使用、新常识普及,由纯真依托行政手段改变为依托行政手段和市场机制有机结合,并鼓舞和支持科研单位、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协作社等开展农技推行服务。三是施行科技特派员进村入户工程,选派专业技能人员到新农村建设点进行技能服务,制订优惠政策,鼓舞他们以技能承包、入股的方式和农民结成“风险共担、好处共享”的一起体,推行运用新种类、新技能、新效果,把最新的科技常识和适用技能送到乡村,送给农民。 3、配齐要素,供应农业科技创新和推行前提。优化装备科技创新要素,坚持人才和投入的保证机制。一是培育引进人才。要高度注重广大乡村科技人才的培育,增强科技示范户和科技带头人效果,努力培育一多量种养妙手、农机功课妙手、乡村生意人和专业协作组织领办人等农业乡村经济发展急需的适用人才和新型农民。二是鼓励人才创新。要完善能进能出、尽显才干的选人用人机制;能表现岗位绩效、顺应分级分类治理的收入分派机制;有利于人才锋芒毕露、勇于创新的鼓励机制,选准人,选强人,留住人,坚持一支学术造诣精深、敬业精神突出、实践才能超强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具体提高农业人才兴农才能。三是加大投入。要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能发展规划大纲》若干配套政策,进一步加大科技方案经费对农业科技创新与推行的投入支持。增加本级财务预算,积极对上争夺科技攻关项目和经费支持。四是拓宽投入渠道。要指导和鼓舞涉农企业等各方面力量增加投入,构成县政府、企业、社会相结合的多元化、多渠道、高效率的农业科

伊犁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基本情况简介

伊犁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基地情况简介伊犁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自2007年组织申报到2010年12月被国家科技部批准成立以来,得到自治区、自治州及霍城县两届援疆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关心,清水河作为伊犁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核心区,建设工作一直紧锣密鼓的开展,霍城县委、县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布署,并成立了以县委副书记钱志福为组长、县委副书记、开发区管委会主任费晓忠为副组长及相关部门为成员的伊犁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清水核心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清水镇政府办公大楼内,已安排4名专职工作人员开展日常工作。 一、伊犁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概况 园区采用“一园三区”建设模式,其中“清水河核心区”建在霍城县清水河镇;“察布查尔现代农业示范区”建在察布查尔县绰霍尔乡和南岸干渠新垦土地开发区内;“特克斯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建在特克斯县草原畜牧区内。园区规划总规模为3552.1公顷,其中:清水河核心区为612.1公顷,占园区总面积的17.23%,该区包括农业先进实用技术试验示范区(311.4公顷)、农林牧产品加工区(154.3公顷)和农牧产品仓储物流园(146.4公顷)三个示范区; 特克斯现代畜牧业示范区为1360公顷,占园区总面积的38.29%,其中包括高效农区畜牧业示范区(666.7公顷)和高效草地畜牧业示范区(693.3公顷)两个示范区; 察布查尔高效林业示范区为1580公顷,占园区总面积的44.48%,该区包括新垦土地综合开发示范区(1333.33公顷)和高效林业示范区(246.67公顷)两个示范区。

二、园区建设的指导思想与总体目标 (1)园区建设的指导思想 面向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和新疆农业科技需求,以市场为导向,先进适用技术为支撑,围绕伊犁河流域大规模水土资源开发,以下游引导上游产业结构调整,发挥区域优势,突出科技引领和产业带动,加强农业技术的组装集成和科技成果转化,加快传统农业的改造与升级,引领伊犁河流域380万亩水土资源开发;通过政府引导、社会参与,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将园区建设成为我国西部现代农业的科技示范基地和对中亚地区的科技展示的窗口,全面促进伊犁河流域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2)园区建设的指导原则 伊犁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遵循以下四方面原则:一是有利于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和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推广应用,提高农业科技整体水平;二是有利于农业结构的调整和优质高效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促进农业产业升级,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三是有利于农业科技企业的发展,提高提高各族农牧民收入和农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四是有利于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建设,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园区建设目标 总体目标:园区建设立足于伊犁河流域水土资源大规模开发的科技需求,面向中亚市场,体现国家向西开放宏伟战略目标的实施,以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积极引导园区优质农产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