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pi Lambda$ phase shifts and CP Violation in ${Xito pi Lambda}$ Deca

$pi Lambda$ phase shifts and CP Violation in ${Xito pi Lambda}$ Deca

$pi Lambda$ phase shifts and CP Violation in ${Xito pi Lambda}$ Deca
$pi Lambda$ phase shifts and CP Violation in ${Xito pi Lambda}$ Deca

a r X i v :h e p -p h /0402093v 1 9 F e

b 2004

πΛphase shifts and CP Violation in Ξ→πΛDecay

C.C.Barros Jr.

Instituto de F′?sica,Universidade de S?a o Paulo,C.P.66318,05315-970,S?a o Paulo,SP,Brazil

(Dated:February 1,2008)

The CP violation asymmetry parameters in Ξ→πΛnonleptonic decays are presently being measured by the HyperCP experiment.In the study of these CP violation parameters,the strong S and P phase shifts for the πΛ?nal-state interactions are needed.In this work,these phases are calculated using an e?ective chiral Lagrangian model,that considers Σ,Σ?(1385),and the σ-term,in the intermediate states.The σ-term is calculated in terms of the scalar form factor of the baryon.

I.

INTRODUCTION

The CP violation phenomenon is an important aspect i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nature.Di?erences in the behavior of particles and antiparticles provide informa-tions that may clarify many aspects of the current par-ticle physics,as for example,if CP violation appears as a consequence of the standard model,by the Kobayashi-Maskawa mechanism [1],or if this violation appears from physics beyond the standard model,such as the super-weak model [2]or others [3],[4].

Even in the cosmology,when the baryogenesis is stud-ied,and the matter-antimatter asymmetry in the uni-verse is investigated,the ratio n B /n γ=(5.5±0.5)×10?10between the baryon number density,n B ,and the photon number density,n γ,is essentially a CP violation observ-able and is incompatible with the Kobayashi-Maskawa model [5].

Experimentally,the breakdown of CP invariance has been observed in two kinds of weak K decays,and re-cently in weak B decays also,[5]-[8].In the three observed cases,the results are in accord with the Kobayashi-Maskawa picture.Another system where CP violation is expected to occur,is the nonleptonic decay of hyperons [9],[10].This e?ect,in the decay sequence Ξ?→Λπ?,Λ→Nπand in the respective

2γ=(|S|2?|P|2)/(|S|2+|P|2)(5)

and obeys the relation

α2+β2+γ2=1.(6)

In the systems where CP conservation exist,the CP

asymmetry parameters

A=α+

α?

β

β

(8)

vanish,sinceα=-β.

These asymmetry parameters are approximately

A(Ξ??)=AΞ=?tan(P?S)tan(φΛP?φΛS),(9) and

B(Ξ??)=BΞ=cot(P?S)tan(φΛP?φΛS).(10) In theΛ→πN,the AΛand BΛmay be de?ned in a similar way.

In the next section we will calculate the phase shifts δl,that are needed to estimate A and B.

III.LOW ENERGYπΛINTERACTION

In this section,the low energyπΛinteraction will be studied with the model proposed in[23].In this model, the interactions are considered to be described by e?ec-tive chiral Lagrangians,that in theπΛinteractions are LΛπΣ=gΛπΣΣγμγ5 τΛ .?μ φ(11) LΛπΣ?=gΛπΣ? 2)γμγν τΛ .?ν φ

+H.c.,(12) whereΛ,Σ,Σ?and φare the lambda,the sigma,the resonanceΣ?(1385),and the pion?elds.Z is the o?-shell parameter[27].

This model is supported by the fact that the low en-ergyπN interactions are quite well described by sim-ilar Lagrangians[27].In analogy with theπN interac-tions,where the?(1232)resonance dominates the ampli-tudes,the intermediateΣ?(1385)are also included.Fig. 1shows the diagrams to be considered.The inclusion of theσterm(Diagram1c)is needed by the fact that in theπN interaction,if one make the calculations only with the tree diagrams,with N and?in the intermedi-ate states,the accord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 is not so good,but the the inclusion of theσexchange[27], improves this accord.

The spin3/2propagator for a mass M particle,is then Gμν(p)=?

(p+M)

3

?γμpν3M?2pμpν

u( p′) A+(k+k′)

s?m2Σ

+

u?m2Λ

s?m2

Σ

+

2mΛ(mΛ+mΣ)+u?m2Λ

3mΛ νr m2Σ?

× 2m2Σ?+mΛmΣ??m2Λ+2μ2

+

4mΛ

3mΛ νm2Σ?

,(16) whereνandνr are

ν=

s?u

2mΛ

,(18) and

?A=(mΣ?+mΛ)2?μ2

2

(mΛ+mΣ?)t,

?B=1

2

t,

(19)

where μis the pion mass.

In [27],[30]the σterm (diagram 1.c)was parametrized as

A σ=a +bt

B σ=0,

(20)

with the a and b parameters determined by the exper-imental πN data.In [31],[32],this contribution was calculated,relating it with the scalar form factor of the baryon.In fact,the σterm represents the exchange of a scalar isoscalar system in the t -channel,and at large distances is dominated by triangle diagrams (Figure 2)involving the exchange of 2pions

[33].

~

=

1/2+

+

FIG.2:The scalar form factor (gray blob)receives contri-butions from tree interactions (white blob)and triangle dia-grams with spin 1/2and 3/2intermediate states.

The scalar form factor for a spin 1/2baryon B is

de?ned in terms of the chiral symmetry breaking La-grangian L sb by the expression ≡σ(t )ˉu (p ′)u (p ),and as it can be seen in Fig.2,it will receive contributions from spin 1/2(Σ)and spin 3/2(Σ?)intermediate states.These contributions can be expressed in terms of the loop integrals Πde?ned in Appendix B (see [32],[31]for details on the calculations)

σ1/2(t )=

μ2

2m Λ

2

(m Λ+m Σ?)

Π(000)cc

?m 2Λ?m 2

Σ?

2m ΛΠ(001)

ˉs c

,(21)σ3/2(t )=

μ2

2m Λ

2

1

2m Λμ

+ (m Λ+m Σ?)2(4m Λm Σ??m 2Λ?m 2Σ?)+6m 2Σ?(μ2?t/2)?2μ2

(m Λ+m Σ?)(2m Σ??m Λ)?μ

4

Π(001)

ˉs c

s =m Ξ?

are

?1.30o ≤S ≤?1.11o (25)and

?1.83o ≤P ≤?1.81o .

(26)

IV.

SUMMARY AND CONCLUSIONS

In the previous sections the strong S and P phase shifts

for the Ξ?decay have been calculated at the Ξ?mass with a model based on chiral e?ective Lagrangians,in-cluding the contributions from the diagrams of Fig.1,and the diagram 1c is calculated with the diagrams of Fig.2,that is essentially the same model used in [23]to estimate the strong πΞphases.The numerical values of the phases are ?1.30o ≤S ≤?1.11o and ?1.83o ≤P ≤?1.81o that gives ?0.71o ≤P ?S ≤?0.51o ,that are smaller in magnitude then the values obtained in [30],S =?4.69o ,P =?0.36o and P ?S =4.3o where,the σterm was just considered as a parametrization.If com-pared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from [13]P ?S =3.17o ±5.28o ±0.73o ,both models shows results inside this

experimental range.In [29],in a one-loop calculation,in the heavy baryon chiral perturbation theory,the author found S =?2.8o ,in another work,[18]using dispersion relations,the authors found 0o ≤S ≤1.1o ,and in [17],in the heavy baryon perturbation theory,the calculated phases were ?7.3o ≤S ≤+0.4o ,?3.5o ≤S ≤+0.5o ,that gives ?7.8o ≤S ?P ≤+3.9o It would be very nice if the HyperCP data would determine a narrower exper-imental range of the phases.

Acknowledgments

I wish to tank M.R.Robilotta,for many helpful discus-sions.This work was supported by FAPESP and CNPq.

APPENDIX A:BASIC FORMALISM

In this paper p and p ′are the initial and ?nal hyperon

4-momenta,k and k ′are the initial and ?nal pion 4-

momenta,so the Mandelstam variables are

s=(p+k)2=(p′+k′)2(A1)

t=(p?p′)2=(k?k′)2(A2)

u=(p′?k)2=(p?k′)2.(A3) With these variables,we can de?ne

ν=

s?u

4m

(A5)

νr=

m2r?m2?k.k′

u( p′){[A+

(k+k′)

8π√kk′f2,

(A8)

with

f1(θ)=(E+m)

s

[A+(

√s+m)B],(A10)

where E is the hyperon energy.

The partial-wave decomposition is done with

a l±=

1

2i

[e2iδl±?1]=e iδl±sen(δl±)→a l±.(A12) APPENDIX B:LOOP INTEGRALS

The basic loop integrals needed in order to perform the calculations of Fig.2are

Iμ···

cc

= d4Qμ···

(2π)4

[(Q?q/2)2?μ2][(Q+q/2)2?μ2]

2mμ

(4π)2 Π(000)cc ,(B3) Iμνcc=

i

μ2

Π(200)

cc

+gμνˉΠ(000)

cc ,(B4) Iˉs c=

i

(4π)2 Pμ

μ2 ,(B7)

ˉΠ(000)

cc

=?

1

μ2

ln D cc

Dˉs c

,

(B9) with

D cc=?a(1?a)q2+μ2,

Dˉs c=?a(1?a)(1?b)q2

+[μ2?ab(μ2+m2?M2)+a2b2m2].

[1]M.Kobayashi and T.Maskawa,Prog.Theor.Phys.49,

652(1973).

[2]L.Wolfenstein,Phys.Lett.13,562(1984).[3]S.Weinberg,Phys.Rev.Lett.37,657(1976).

[4]F.Gilman and M.Wise,Phys.Lett93B,129(1980).

[5]Y.Nir,hep-ph/0109090(2001).

5

[6]J.H.Christenson,J.W.Cronin,V.L.Fitch and R.

Turlay,Phys.Rev.Lett.13,138(1964).

[7]A.Alavi-Harati et al.,Phys.Rev.Lett.83,22(1999);V.

Fanti et al.,Phys.Lett.B465,335(1999).

[8]A.Abashian et al.,Phys.Rev.Lett.86,2509(2001);B.

Aubert et al.,Phys.Rev.Lett.86,2515(2001).

[9]S.Okubo,Phys.Rev.109,984(1958).

[10]A.Pais,Phys.Rev.Lett.3,242(1959).

[11]K.B.Luk et al.,hep-ex/0005004.

[12]K.B.Luk et al.,Phys.Rev.Lett.85,4860(2000).

[13]A.Chakravorty et al.,Phys.Rev.Lett.91,031601

(2003).

[14]J.F.Donogue,E.Golowich,W.A.Ponce and B.R.

Holstein,Phys.Rev.D21,186(1980);J.F.Donogue,X.

-G.He and S.Pakvasa,Phys.Rev.D34,833(1986);X.

-G.He,H.Steger and G.Valencia,Phys.Lett.B272, 411(1991);O.E.Overseth and S.Pakvasa,Phys.Rev.

184,1163(1969).

[15]A.N.Kammal,Phys.Rev.D58,077501(1998).

[16]A.Datta,P.O’Donnell and S.Pakvasa,hep-ph/9806374

(1998).

[17]J.Tandean,A.W.Thomas and G.Valencia,Phys.Rev.

D64,014005(2001).

[18]U.G.Meiβner and J.A.Oller,Phys.Rev.D64,014006

(2001).

[19]J.Tandean,and G.Valencia,Phys.Rev.D67,056001

(2003).[20]X.G.He and G.Valencia,Phys.Rev.D52,5257(1995).

[21]X.G.He,H.Murayama,S.Prakvasa and G.Valencia,

Phys.Rev.D61,071701(2000).

[22]J.Tandean,hep-ph/0311036.

[23]C.C.Barros Jr.,Phys.Rev.D68,034006(2003).

[24]J.Tandean,and G.Valencia,Phys.Lett.B451,382

(1999).

[25]R.Kosh and E.Pietarinen,Nucl.Phys.A336,331

(1980).

[26]T.Becher and H.Leutwylwer,hep-ph/0103263(2001).

[27]E.T.Osypowski,Nucl.Phys.B21,615(1970);M.G.

Olsson and E.T.Osypowski,Nucl.Phys.B101,136 (1975);H.T.Coelho,T.K.Das and M.R.Robilotta,Phys.

Rev.C28,1812(1983).

[28]B.Loiseau and S.Wycech,Phys.Rev.C63,034003

(2001).

[29]N.Keiser,Phys.Rev.C64,045204(2001).

[30]C.C.Barros and Y.Hama,Phys.Rev.C63,065203

(2001).

[31]M.R.Robilotta,Phys.Rev.C63,044004(2001).

[32]C.C.Barros and M.R.Robilotta,hep-ph/0209213.

[33]T.Becher and H.Leutwyler,Eur.Phys.Journal C9,643

(1999);JHEP106,17(2001).

[34]H.B.Tang and P.J.Ellis,Phys.Rev.C56,3363(1997).

[35]Particle Data Group,K.Hagiwara et al.,Phys.Rev.D

66,010001(2002).

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的书写

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的书写 1、写出铁与水蒸汽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果它是一可逆反应,请写出其平衡常数表达式 2、写出工业上制水煤气的反应方程式,如它是一可逆反应,请写出其平衡常数表达式; 3、写出工业上合成氨的反应方程式,如它是一可逆反应,请写出其平衡常数表达式; 4、写出氨催化氧化成一氧化氮的反应方程式,如它是一可逆反,请写出其平衡常数表达式; 5、HAC + H2O H3O+ + AC—这是醋酸的电离方程式,请写出其电离平衡常数表达式 6、写出碳酸根离子水解的离子方程式,并写出其水解平衡常数的表达式; 7、2CrO42—+2 H+Cr2O72—+ H2O,写出其平衡常数表达式;8、写出乙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方程式,并写出其平衡常数表达式;9、写出乙酸乙酯在酸性环境下水解的反应方程式,并写出其平衡常数表达式;10、如果在常温下的饱和氯化钠溶液中,通入大量的氯化氢气体,有什么现象?你能用平衡 移动原理来解释这个现象吗?请写出其平衡的方程式,并写出其常数表达式。 11、写出氢氧化铝沉淀与水的混和体系中的各种平衡的方程式;并写出其对应的平衡常数表达 式; 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 1、298K时,K sp[Ce(OH)4]=1×10—29。Ce(OH)4的溶度积表达式为K sp= ____________ 。 为了使溶液中Ce4+沉淀完全,即残留在溶液中的c(Ce4+)小于1×10—5mol·L-1,需调节pH为 ______ 以上。

2、某温度下,将2.0 mol CO和6.0 molH2充入2 L的密闭容器中,CO(g)+2H2(g) CH3OH(g) 充分反应后,达到平衡时测得c(CO)=0.25 mol/L,则CO的转化率=__ ___,此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___ __(请写出计算过程,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3、PCl5分解成PCl3和Cl2的反应是可逆反应。T℃时,向2.0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0 mol PCl5,经过250 s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 t / s050150250350 n(PCl3) / mol00. 160. 190. 200. 20 3 ②试计算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写出计算过程,保留 2 位有效数字) 4、不同温度下,向装有足量I2O5固体的2 L 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2molCO,5CO(g)+I2O5 (s) 5CO2(g)+I2(s)测得CO2的体积分数φ(CO2) 随时间t 变化曲线如右图。请回答: ①从反应开始至 a 点时的反应速率为v(CO)=,b 点 时化学平衡常数K b=。 5、对反应CO(g) + H2O(g) CO2 (g)+ H2(g) ΔH 2 = -41 kJ/mol,起始时在密闭容器中充 入 1.00 molCO 和 1.00 molH2O ,分别进行以下实验,探究影响平衡的因素(其它条件相同且不考 实验①中c(CO2)随时间变化的关系见下图,实验编号容器体积/L温度/°C 在与实验①相同的条件下,起始时充入① 2.01200 容器的物质的量:n(CO)=n(H2O)=n(CO2)② 2.01300 =n( H2)=1.00mol 。③ 1.01200 通过计算,判断出反应进行的方向。(写出计算过程。)

(完整版)数学表达式计算(c语言实现)

一、设计思想 计算算术表达式可以用两种方法实现: 1.中缀转后缀算法 此算法分两步实现:先将算术表达式转换为后缀表达式,然后对后缀表达式进行计算。具体实现方法如下: (1)中缀转后缀 需要建一个操作符栈op和一个字符数组exp,op栈存放操作符,字符数组用来存放转换以后的后缀表达式。首先,得到用户输入的中缀表达式,将其存入str数组中。 对str数组逐个扫描,如果是数字或小数点,则直接存入exp数组中,当扫描完数值后,在后面加一个#作为分隔符。 如果是操作符,并且栈为空直接入栈,如果栈不为空,与栈顶操作符比较优先等级,若比栈顶优先级高,入栈;如果比栈顶优先级低或相等,出栈将其操作符存到exp数组中,直到栈顶元素优先等级低于扫描的操作符,则此操作符入栈;如果是左括号,直接入栈,如果是右括号,出栈存入exp数组,直到遇到左括号,左括号丢掉。然后继续扫描下一个字符,直到遇到str中的结束符号\0,扫描结束。结束后看op栈是否为空,若不为空,继续出栈存入exp数组中,直到栈为空。到此在exp数组最后加结束字符\0。 我们就得到了后缀表达式。 (2)后缀表达式计算 此时需要一个数值栈od来存放数值。对exp数组进行逐个扫描,当遇到数字或小数点时,截取数值子串将其转换成double类型的小数,存入od栈中。当遇到操作符,从栈中取出两个数,进行计算后再放入栈中。继续扫描,知道扫描结束,此时值栈中的数值就是计算的结果,取出返回计算结果。 2.两个栈实现算法 此算法需要两个栈,一个值栈od,一个操作符栈op。将用户输入的数学表达式存入str数组中,对其数组进行逐个扫描。 当遇到数字或小数点,截取数值子串,将其转换成double类型的数值存入od栈中; 当遇到左括号,直接入op栈;遇到右括号,op栈出栈,再从值栈od中取出两个数值,计算将其结果存入值栈中,一直进行此操作,直到操作符栈栈顶为左括号,将左括号丢掉。 如果遇到操作符,若op栈为空,直接入栈;若栈不为空,与栈顶元素比较优先等级,若比栈顶操作符优先等级高,直接入op栈,如果低于或等于栈顶优先等级,op栈出栈,再从值栈中取出两个数值,计算将其结果存入值栈中,一直进行此操作,直到栈顶优先等级低于扫描的操作符等级,将此操作符入op栈。继续扫描直到遇到str中的结束字符\0,扫描结束。此时看操作符栈是否为空,若不为空,出栈,再从值栈中取出两个数值进行计算,将其结果存入值栈,一直进行此操作,直到操作符栈为空。此时把值栈中的数值取出,即为所得的最终计算结果。 二、算法流程图 第一种算法:中缀转后缀算法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报告(精选.)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表达式类型的实现(难度系数:1.2) 学院计算机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年级班别2015级8班 学号3115005210 学生姓名杨嘉慧 指导教师李杨 编号 成绩 2017 年 1 月

报告: 报告内容:□详细□完整□基本完整□不完整设计方案:□非常合理□合理□基本合理□较差 算法实现:□全部实现□基本实现□部分实现□实现较差测试样例:□完备□比较完备□基本完备□不完备文档格式:□规范□比较规范□基本规范□不规范 答辩: □理解题目透彻,问题回答流利 □理解题目较透彻,回答问题基本正确 □部分理解题目,部分问题回答正确 □未能完全理解题目,答辩情况较差 总评成绩: □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运行环境:CodeBlocks 完成的题目:表达式类型的实现(难度系数:1.2) 选做的内容:(4)在表达式内增加对三角函数等初等函数的操作。 一、需求分析【课程设计要求】 【问题的描述】 一个表达式和一棵二叉树之间,存在着自然的对应关系。写一个程序,实现基于二叉树表示的算术表达式Expression的操作。 【基本要求】 【一】【必做部分】 假设算术表达式Expression内可以含有变量(a-z),常量(0-9)和二元运算符(+,-,*,/,^(乘幂))。实现以下操作: (1)ReadExpr(E)――以字符序列的形式输入语法正确的前缀表达式并构造表达式E。 (2)WriteExpr(E)――用带括号的中缀表达式输出表达式E。 (3)Assign(V,c)――实现对变量V的赋值(V=c),变量的初值为0。(4) Value(E)――对算术表达式E求值。 (5)CompoundExpr(p,E1,E2)――构造一个新的复合表达式(E1)p(E2)。 【二】【选做部分】 (1)以表达式的原书写形式输入,支持大于0的正整数常量; (2)增加常数合并操作MergeConst(E)——合并表达式E中所有常数运算。例如, 对表达式E=(2+3-a)*(b+3*4)进行合并常数的操作后,求得E=(5-a)*(b+12) (3)增加对求偏导数的运算Diff(E,V)——求表达式E对V的导数 (4)在表达式内增加对三角函数等初等函数的操作。 【测试数据】 (1)分别输入0;a;-91;+a*bc;+*5x2*8x;+++*3^*2^x2x6并输出。 (2)每当输入一个表达式后,对其中的变量赋值,然后对表达式求值。 二、【概要设计】 1、数据类型的声明: 在这个课程设计中,采用了链表二叉树的存储结构,以及两个顺序栈的辅助存储结构

五种类型的逻辑函数

五种类型的逻辑函数 逻辑函数式有五种表达式:与或、或与、与非与非、或非或非、与或非。例如 C A AB F += 与或型 C A AB F ?= 与非与非型 ))((C A B A F ++= 或与型 C A B A F +++= 或非或非型 C A B A F += 与或非型 它们的逻辑关系都相等,这很容易用真值表加以证明,也可以将它们的与或标准型写出,它们的最小项都相同。它们的最小项如下 ∑=+++=+=) 7,6,3,1(m BC A C B A ABC C AB C A AB F ∑=+=?=)7,6,3,1(m C A AB C A AB F ∑=+++=++=) 7,6,3,1())((m BC C A AB A A C A B A F ∑=++=+++=)7,6,3,1())((m C A B A C A B A F ∑=++=?=+=)7,6,3,1())((m C A B A C A B A C A B A F 这些逻辑表达式都可以用相应的与门、或门、与非门、或非门以及与或非门来实现,其电路见图17-7-1所示。 F (a) 与或型 (b) 与非与非型 C B A A F (c) 或与型 (d) 或非或非型

(e) 与或非型 图 17-7-1 同一逻辑关系的五种逻辑表达式 与或型转换为与非与非型 逻辑电路用与或式实现时,需要两种类型的逻辑门,与门和或门。用小规模集成电路实现时,要用一片四2输入与门,例如CT74LS08;一片四2输入或门CT74LS32。门的利用率很低,CT74LS08中有四个2输入的与门,只用了二个;CT74LS32中有四个或门,只用了一个。如果变换为与非与非型,需要2输入的与非门三个,这样用一片CT74LS00就可以了。74LS00中有四个2输入与非门,用去三个,只剩一个。 下面就以C A AB F +=为例说明逻辑式的变换问题。 将与或逻辑式转换为与非与非型,方法是对与或式二次求反。 C A A B C A AB C A AB F ?=+=+= 变换中主要利用了摩根定理,具体用与非门实现的电路见图17-7-1(b)。 与或型转换为或与型 将与或式转换为或与型的基本方法是:利用对偶规则求出与或式的对偶式,将对偶式展开,化简;最后将对偶式进行对偶变换,即可得到或与型逻辑式。这里请注意,与或式进行对偶变换,得到或与式,展开就得到与或式,再一次对偶就得到或与式。 将与或式C A A B F +=转化为最简的或与表达式。 B A AC BC B A A C C A B A F +=++=++=))((' ))(()'(B A C A F F ++='= 用或门和与门实现的电路见图17-7-1(c)。 与或型转换为或非或非型 基本方法是,将与或式先变换为最简或与式,对或与式进行二次求反,即

C习题一表达式

第二章数据类型、运算符与表达式 2.1 选择题 **2.1C语言中(以16位PC机为例),各数据类型的存储空间长度的排列顺序为。 A)char

化学平衡常数及计算练习(附答案)

化学平衡常数练习 一、单选题 1.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aX(g)+bY(g)cZ(g)达到平衡时平衡常数为K1;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向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X和Y气体,达到新的平衡后Z的浓度为原来的1.2倍,平衡常数为K2,则K1与K2 的大小关系是() A.K1K2D.无法确定 2.在300 mL的密闭容器中,放入镍粉并充入一定量的CO气体,一 定条件下发生反应:Ni(s)+4CO(g)?Ni(CO)4(g),已知该反应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如下表: 温度/℃25 80 230 平衡常数5×104 2 1.9×10-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上述生成Ni(CO)4(g)的反应为放热反应 B.在25 ℃时,反应Ni(CO)4(g)?Ni(s)+4CO(g)的平衡常数为 2×10-5 C.在80 ℃时,测得某时刻,Ni(CO)4、CO浓度均为0.5 mol·L-1,则此时v正>v逆 D.在80 ℃达到平衡时,测得n(CO)=0.3 mol,则Ni(CO)4的平衡浓度为2 mol·L-1 3.在一定温度下,改变反应物中n(SO2),对反应2SO2(g)+O2(g)?2SO3(g)

ΔH<0的影响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b ?c 点均为平衡点,a 点未达到平衡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B .a ?b ?c 三点的平衡常数K b >K c >K a C .上述图象可以得出SO 2的含量越高得到的混合气体中SO 3的体积分数越高 D .a ?b ?c 三点中,a 点时SO 2的转化率最高 4.下列关于化学平衡常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可以用化学平衡常数来定量描述化学反应的限度 B .在平衡常数表达式中,反应物浓度用起始浓度表示,生产物浓度用平衡浓度表示 C .平衡常数的大小与浓度、压强、催化剂有关 D .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平衡常数必定发生变化 5.在一定温度下,向2L 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HI ,发生反应:2HI(g)?H 2(g)+I 2(g) ?H>0,测得2H 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t /min 1 2 3 ()2n H /mol 0.06 0.1 0.1 A .2 min 内的HI 的分解速度为0.0511mol L min --??

化学平衡常数和化学平衡计算练习题

化学平衡常数和化学平衡计算 1.在密闭容器中将CO和水蒸气的混合物加热到800℃时,有下列平衡:CO+H2OCO2+H2,且K=1。若用2molCO和10molH2O相互混合并加热到800℃,则CO的转化率为() A.16.7% B.50% C.66.7% D.83.3% 2.在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里,装有4molNO2,在一定温度时进行下面的反应:2NO2 (g)N2O4(g),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0.25,则平衡时该容器中NO2的物质的量为 A.0mol B.1mol C.2molD.3mol 3.某温度下H2(g)+I2(g)2HI(g)的平衡常数为50。开始时,c(H2)=1mol·L-1,达平衡时,c(HI)=1mol·L-1,则开始时I 2(g)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 A.0.04mol·L-1 B.0.5mol·L-1C.0.54mol·L-1? D.1mol·L-1 4.在一个容积为6 L的密闭容器中,放入3 L X(g)和2 L Y(g),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4X(g)+n Y(g)2Q(g)+6R(g)反应达到平衡后,容器内温度不变,混合气体的压强比原来增加了5%,X的浓度减小1/3,则该反应中的n值为( ) A.3 B.4 C.5 D.6 5.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X(g)十3Y(g)2Z(g)达到平衡时,X的转化率与Y的转化率之比为1∶2,则起始充入容器中的X与Y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1∶1 B.1∶3 C.2∶3D.3∶2 6.将等物质的量的CO和H2O(g)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g)+H2O(g)CO2(g)+H2(g),反应至4min时,得知CO的转化率为31.23%,则这时混合气体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 A.11.5 B.23 C.25 D.28 7.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加入4 L X(g)和6 L Y(g),发生如下反应:X(g)+nY(g)2R(g)+W(g),反应达到平衡时,测知X和Y的转化率分别为25%和50%,则化学方程式中的n值为 A.4 B.3 C.2 D.1 8.将固体NH4I置于密闭容器中,在某温度下发生下列反应:NH4I(s)NH3(g)+HI(g),2HI(g)H2(g)+I2(g)。当反应达到平衡时,c(H2)=0.5mol·L-1,c(HI)=4mol·L-1,则NH3的浓度为() A.3.5mol·L-1B.4mol·L-1 C.4.5mol·L-1D.5mol·L -1 9.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盛有适量的A和B的混合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A(g)+3B(g)2C(g)。若维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当达到平衡时,容器的体积为V L,其中C气体的体积占10%。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 A.原混合气体的体积为1.2VL B.原混合气体的体积为1.1V L C.反应达到平衡时气体A消耗掉0.05VLD.反应达到平衡时气体B消耗掉0.05V L 10.在n L密闭容器中,使1molX和2molY在一定条件下反应:a X(g)+b Y(g)c Z(g)。达到平衡时,Y的转化率为20%,混合气体压强比原来下降20%,Z的浓度为Y的浓度的0.25倍,则a,c的值依次为( ) A.1,2 B.3,2 C.2,1 D.2,3 11.在一定条件下,1mol N2和3mol H2混合后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混合气体的密度是同温同压下氢气的5倍,则氮气的转化率为( ) A.20% B.30% C.40%?D.50%

C语言数据类型和运算符及表达式复习题

数据类型、运算符和表达式复习题一.选择题 1. 以下不合法的用户标识符是:() a) f2_G3 b) If c) 4d d) _8 2. 以下选项中合法的用户标识符是:() a) long b) _2Test c) 3Dmax d) A.dat 3. 以下可用作用户标识符的是:() a) 12_a b) signed c) t-o d) _if 4. 以下不是关键字的标识符是:() a) continue b) char c) If d) default 5. C语言提供的合法的关键字是:() a) swicth b) cher c) Case d) void 6. 以下选项中不合法的int整型常数是() a) 32768b) -56 c) 03 d) 0xAF 7. 以下合法的长整型常量是() a) 2L b) 49627 c) 34566666 d) 213& 8. 以下正确的实型常量是() a) 1.2E b) .579899 c) 1.2e0.6 d) 8 9. 以下选项中合法的实型常数是() a) 5E2.0 b) E-3 c) .2E0d) 1.3E 10. 以下合法的八进制数是() a) 0135b) 068 c) 013.54 d) o7

11. 以下合法的十六进制数是() a) 0x b) 0x4de c) 0x1h d) ox77 12. 以下选项中非法的数值常量是() a) 019b) 0L c) 0xff d) 1e1 13. 若变量已正确定义,以下合法的赋值表达式是() a) a=1/b=2 b) ++(a+b) c) a=a/(b=5)d) y=int(a)+b 14. 若变量已正确定义,以下非法的表达式是() a) a/=b+c b) a%(4.0) c) a=1/2*(x=y=20,x*3) d) a=b=c 15. 设x为int类型,其值为11,则表达式(x++*1/3)的值是: a) 3 b) 4 c) 11 d) 12 16.设a,b均为double型,且a=5.5;b=2.5;则表达式 (int)a+b/b的值是() a) 6.500000 b) 6 c) 5.500000 d) 6.000000 17.若a为int型,且其值为3,则执行完表达式: a+=a-=a*a后,a的值是() a) -3 b) 9 c) -12 d) 6 18.设k和x均为int型变量,且k=7;x=12;则能使 值为3的表达式是() a) x%=(k%=5) b) x%=(k-k%5) c) x%=k-k%5 d) (x%=k)-(k%=5)

(完整版)化学平衡常数及其计算

考纲要求 1.了解化学平衡常数(K)的含义。 2.能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相关计算。 考点一化学平衡常数 1.概念 在一定温度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值是一个常数,用符号K表示。 2.表达式 对于反应m A(g)+n B(g)p C(g)+q D(g), K=c p?C?·c q?D? c m?A?·c n?B? (固体和纯液体的浓度视为常数,通常不计入平衡常数表达式中)。 3.意义及影响因素 (1)K值越大,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大,正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

(2)K只受温度影响,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变化无关。 (3)化学平衡常数是指某一具体反应的平衡常数。 4.应用 (1)判断可逆反应进行的程度。 (2)利用化学平衡常数,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或向何方向进行。 对于化学反应a A(g)+b B(g)c C(g)+d D(g)的任意状态,浓度商:Q c=c c?C?·c d?D? c a?A?·c b?B? 。 Q<K,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Q=K,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Q>K,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 (3)利用K可判断反应的热效应:若升高温度,K值增大,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若升高温度,K值减小,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深度思考

1.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平衡常数表达式中,可以是物质的任一浓度() (2)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也能改变平衡常数() (3)平衡常数发生变化,化学平衡不一定发生移动() (4)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平衡常数不一定发生变化() (5)平衡常数和转化率都能体现可逆反应进行的程度() (6)化学平衡常数只受温度的影响,温度升高,化学平衡常数的变化取决于该反应的反应热() 2.书写下列化学平衡的平衡常数表达式。 (1)Cl2+H2O HCl+HClO (2)C(s)+H2O(g)CO(g)+H2(g) (3)CH3COOH+C2H5OH CH3COOC2H5+H2O (4)CO2-3+H2O HCO-3+OH- (5)CaCO3(s)CaO(s)+CO2(g) 3.一定温度下,分析下列三个反应的平衡常数的关系 ①N2(g)+3H2(g)2NH3(g)K1 ②1 2N2(g)+ 3 2H2(g)NH3(g)K2 ③2NH3(g)N2(g)+3H2(g)K3 (1)K1和K2,K1=K22。 (2)K1和K3,K1=1 K3。 题组一平衡常数的含义 1.研究氮氧化物与悬浮在大气中海盐粒子的相互作用时,涉及如下反应: 2NO2(g)+NaCl(s)NaNO3(s)+ClNO(g)K1 2NO(g)+Cl2(g)2ClNO(g)K2 则4NO2(g)+2NaCl(s)2NaNO3(s)+2NO(g)+Cl2(g)的平衡常数K=(用K1、K2表示)。 2.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CO2(g)+H2(g)CO(g)+H2O(g),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表所示: t/℃700 800 830 1 000 1 200 K0.6 0.9 1.0 1.7 2.6

化学平衡常数及其计算

考纲要求 1.了解化学平衡常数(K)的含义。2.能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相关计算。 考点一化学平衡常数 1.概念 在一定温度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值是一个常数,用符号K表示。 2.表达式 对于反应m A(g)+n B(g)p C(g)+q D(g), K=c p?C?·c q?D? c m?A?·c n?B? (固体和纯液体的浓度视为常数,通常不计入平衡常数表达式中)。3.意义及影响因素 (1)K值越大,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大,正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 (2)K只受温度影响,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变化无关。 (3)化学平衡常数是指某一具体反应的平衡常数。 4.应用 (1)判断可逆反应进行的程度。 (2)利用化学平衡常数,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或向何方向进行。 对于化学反应a A(g)+b B(g)c C(g)+d D(g)的任意状态,浓度商:Q c=c c?C?·c d?D? c a?A?·c b?B? 。 Q<K,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Q=K,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Q>K,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 (3)利用K可判断反应的热效应:若升高温度,K值增大,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若升高温度,K值减小,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深度思考

1.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平衡常数表达式中,可以是物质的任一浓度() (2)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也能改变平衡常数() (3)平衡常数发生变化,化学平衡不一定发生移动() (4)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平衡常数不一定发生变化() (5)平衡常数和转化率都能体现可逆反应进行的程度() (6)化学平衡常数只受温度的影响,温度升高,化学平衡常数的变化取决于该反应的反应热() 2.书写下列化学平衡的平衡常数表达式。 (1)Cl2+H2O HCl+HClO (2)C(s)+H2O(g)CO(g)+H2(g) (3)CH3COOH+C2H5OH CH3COOC2H5+H2O (4)CO2-3+H2O HCO-3+OH- (5)CaCO3(s)CaO(s)+CO2(g) 3.一定温度下,分析下列三个反应的平衡常数的关系 ①N2(g)+3H2(g)2NH3(g)K1 ②1 2N2(g)+ 3 2H2(g)NH3(g)K2 ③2NH3(g)N2(g)+3H2(g)K3 (1)K1和K2,K1=K22。 (2)K1和K3,K1=1 K3。 题组一平衡常数的含义 1.研究氮氧化物与悬浮在大气中海盐粒子的相互作用时,涉及如下反应:2NO2(g)+NaCl(s)NaNO3(s)+ClNO(g)K1

无机化学练习题(含答案)第六章化学平衡常数

第六章化学平衡常数 6-1 : 写出下列各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表达式 (1)2SO2(g) + O 2(g) = 2SO 3(g) (2)NH4HCO3(s) = NH 3(g) + CO 2(g) + H 2O(g) (3)CaCO3(s) = CO 2(g) + CaO(s) (4)Ag 2O = 2Ag(s) + 1/2 O 2(g) (5)CO2(g) = CO 2(aq) (6)Cl 2(g) + H 2O(l) = H +(aq) + Cl -(aq) + HClO(aq) (7)HCN(aq) = H +(aq) + CN - (aq) (8)Ag 2CrO4(s) = 2Ag +(aq) + CrO 42- (aq) (9)BaSO4(s) + CO 32-(aq) = BaCO 3(s) + SO 42-(aq) 2+ + 3+ (10)Fe 2+(aq) + 1/2 O 2(g) + 2H +(aq) = Fe 3+(aq) + H 2O(l) 6-2: 已知反应 ICl(g) = 1/2 I 2(g) + 1/2 Cl 2(g) 在 25℃ 时的平衡常数为 K θ = 2.2 × 10-3,试计算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 (1)ICl(g) = I 2(g) + Cl 2(g) (2)1/2 I 2(g) + 1/2 Cl 2(g) = ICl(g) 6-3: 下列反应的 Kp 和 Kc 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1)4H 2(g) + Fe 3O4(s) = 3Fe(s) + 4H 2O(g)

(2)N 2(g) + 3H 2(g) = 2NH 3(g)

C语言数据类型与表达式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数据类型,运算符与表达式 一.选择题 1.不合法的常量是A。 A)‘/2’B) “”C)‘’D)“483” 2. B 是C语言提供的合法的数据类型关键字。 A)Float B)signed C)integer D)Char 3.在以下各组标识符中,合法的标识符是(1)A,(2) C ,(3) D 。 (1)A)B01 B)table_1 C)0_t D)k% Int t*.1 W10 point (2)A)Fast_ B)void C)pbl D) Fast+Big abs fabs beep (3)A)xy_ B)longdouble C)*p D)CHAR 变量1 signed history Flaut 4. 不属于合法的C语言长整型常量的是 C 。 A)5876273 B)0L C)2E10 D)(long)5876273 7.下面选项中,均是合法浮点数的是 B 。 A)+1e+1 B)-0.60 C)123e D)-e3 5e-9.4 12e-4 1.2e-.4 .8e-4 03e2 -8e5 +2e-1 5.e-0 8.在C语言中,要求参加运算的数必须是整数的运算符是 C 。 A)/ B)* C)% D) = 9.在C语言中,字符型数据在内存中以 D 形式存放。 A)原码B)BCD码C)反码D)ASCII码10.下列语句中,符合语法的赋值语句是 C 。 A)a=7+b+c=a+7;B)a=7+b++=a+7; C)a=7+b,b++,a+7;D)a=7+b = c=a+7; 11. B 是非法的C语言转义字符。 A)‘\b’B)‘\0xf’C)‘\037’D)‘\’’12.对于语句:f=(3.0,4.0,5.0),(2.0,1.0,0.0);的判断中, B 是正确的。 A)语法错误B)f为5.0 C)f为0.0 D)f为2.0 13.与代数式x y u v ? ? 不等价的C语言表达式是A。 A)x*y/u*v B)x*y/u/v C)x*y/(u*v) D)x/(u*v)*y 14.在C语言中,数字029是一个 D 。 A)八进制数B)十六进制数C)十进制数D)非法数 16.对于char cx=?\039?;语句,正确的是A。 A)不合法B)cx的值是?\03? C)cx的值为四个字符D)cx的值为三个字符 17.若int k=7,x=12;则能使值为3的表达式是 D 。 A)x%=(k%=5) B)x%=(k-k%5) C)x%=k-k%5 D)(x%=k)-(k%=5) 18.为了计算s=10!(即10的阶乘),则s变量应定义为 C 。 A)int B)unsigned C)long D)以上三种类型均可

高考化学化学平衡常数知识点总结

2019年高考化学化学平衡常数知识点总结 1、化学平衡常数 (1)化学平衡常数的数学表达式 (2)化学平衡常数表示的意义 平衡常数数值的大小可以反映可逆反应进行的程度大小,K 值越大,反应进行越完全,反应物转化率越高,反之则越低。 2、有关化学平衡的基本计算 (1)物质浓度的变化关系 反应物:平衡浓度=起始浓度-转化浓度 生成物:平衡浓度=起始浓度+转化浓度 其中,各物质的转化浓度之比等于它们在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计量数之比。 (2)反应的转化率(α):α= ×100% (3)在密闭容器中有气体参加的可逆反应,在计算时经常用到阿伏加德罗定律的两个推论: 恒温、恒容时:恒温、恒压时:n1/n2=V1/V2 (4)计算模式 浓度(或物质的量) aA(g)+bB(g) cC(g)+dD(g) 起始 m n O O 转化 ax bx cx dx 平衡 m-ax n-bx cx dx α(A)=(ax/m)×100%

ω(C)= ×100% (3)化学平衡计算的关键是准确掌握相关的基本概念及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化学平衡的计算步骤,通常是先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列出反应起始时或平衡时有关物质的浓度或物质的量,然后再通过相关的转换,分别求出其他物质的浓度或物质的量和转化率。概括为:建立解题模式、确立平衡状态方程。说明: ①反应起始时,反应物和生成物可能同时存在; ②由于起始浓度是人为控制的,故不同的物质起始浓度不一定是化学计量数比,若反应物起始浓度呈现计量数比,则隐含反应物转化率相等,且平衡时反应物的浓度成计量数比的条件。 ③起始浓度,平衡浓度不一定呈现计量数比,但物质之间是按计量数反应和生成的,故各物质的浓度变化一定成计量数比,这是计算的关键。

实验三 数据类型、运算符与表达式(答案)

实验三数据类型、运算符与表达式 一、实验目的 1、掌握C语言数据类型,熟悉如何定义一个整型、字符型和实型的变量,以及对它们赋值的方法。 2、学会使用C语言的算术运算符与表达式。 3、进一步熟悉C程序的编辑、编译、连接和运行的过程。 二、实验内容 1.sizeof运算符使用 格式: sizeof(数据类型或变量) 例如,测试整型数据类型或变量所占字节数 //文件夹为:3-1.c #include void main() { int a = 5 ; printf("The size of int is : %d\n" , sizeof(int)); printf("The size of int-variable is : %d\n" , sizeof(a)); } 请完善程序,实现求整型数据类型,字符型数据类型,单精度浮点型数据类型或双精度浮点型数据类型所占的字节数,并将代码和运行结果写在作业本上。 #include void main() { int a = 5 ; float f=64.0; double g=22.11; char c='a'; printf("The size of int is : %d\n" , sizeof(int)); printf("The size of int-variable is : %d\n" , sizeof(a)); printf("The size of int is : %d\n" , sizeof(float)); printf("The size of int-variable is : %d\n" , sizeof(f)); printf("The size of int is : %d\n" , sizeof(double)); printf("The size of int-variable is : %d\n" , sizeof(g)); printf("The size of int is : %d\n" , sizeof(c)); printf("The size of int-variable is : %d\n" , sizeof(char)); }

化学平衡常数解题策略

化学平衡常数解题策略

化学平衡常数解题策略 化学平衡常数与化学平衡及其影响因素的关系是高考命题的趋势之一。化学平衡常数的引入,对判 断化学平衡移动方向带来了科学的依据。平衡常数是表征反应限度的一个确定的定量关系,是反应 限度的最根本的表现。平衡常数的使用,从定量的角度解决了平衡的移动。 一、化学平衡常数 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无论从正反应开始还是从逆反应开始,无论反应混合物的起始浓度是多少, 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反应混合物中各组成成分的含量保持不变,即 各物质的浓度保持不变。生成物浓度的幂次方乘积与反应物浓度的幂次方乘积之比是常数,这个常数 叫化学平衡常数,用K表示。

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公式为: 对于可逆反应:mA(g)+ nB(g)pC(g)+ qD(g) 二、化学平衡常数意义 1、化学平衡常数K表示可逆反应进行的程度。 (1)化学平衡常数K只针对达到平衡状态的可逆反应适用,非平衡状态不适用。 (2)化学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与可逆反应的方程式书写形式有关。对于同一可逆反应,正反应的平衡 常数等于逆反应的平衡常数的倒数,即:K正=1/K逆。 (3)K值越大,表示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反应物转化率或产率也越大。 (4)K值不随浓度或压强的改变而改变,但随着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5)一般情况下,对于正反应是吸热反应的可逆反应,升高温度,K值增大;而对于正反应为放热 反应的可逆反应,升高温度,K值减少。 2、由于固体浓度为一常数,所以在平衡常数表达式中不再写出。 3、由于水的物质的量浓度为一常数(55.6 mol·L-1),因平衡常数已归并,书写时不必写出。 三、平衡常数与平衡移动的关系 1、平衡常数是反应进行程度的标志 一般认为K>105反应较完全,K<105反应很难进行。平衡常数的数值大小可以判断反应进行的程度,估计 反应的可能性。因为平衡状态是反应进行的最大限度。如: N 2(g) + O 2 (g)2NO(g) K = 1 ×10 - 30(298K)

高二化学选修四教案设计:2-3-3化学平衡常数(人教版)

第3课时化学平衡常数 ●课标要求 1.知道化学平衡常数的涵义。 2.能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计算反应物的转化率。 ●课标解读 1.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涵义。 2.了解影响化学平衡常数的因子。 3.掌握有关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 ●教学地位 本课时介绍了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能够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简单的计算。了解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新课导入建议 备受国内煤化工产业界关注的第一套15万吨/年低压联醇装置已顺利建成投产。该套装置由于采用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项专利技术,具有运行稳定、化学平衡常数大等特点。你知道化学平衡常数有什么

作用吗? 【提示】化学平衡常数是表征反应限度的一个确定的数学关系、定量关系,是反应限度的最根本的表现。对判断化学平衡移动方向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教学流程设计 课前预习安排:看教材P29页,完成【课前自主导学】,并完成【思考交流】;?步骤1:导入新课、分析本课时的教材地位。?步骤2:建议对【思考交流】多提问几个学生,使80%以上的学生都能掌握该内容,以利于下一步对该重点知识的探究。?步骤3:师生互动完成“探究1,化学平衡常数及应用”可利用【问题导思】所设置的问题,由浅入深地进行师生互动。 ? 步骤7:教师通过【例2】的讲解对探究2中的内容进行总结。?步骤6:师生互动完成“探究2,化学平衡的计算”,可利用【问题导思】所设置的问题,师生互动。可使用【教师备课资源】为您提供的例题,拓展学生的思路。?步骤5:在老师指导下由学生自主完成【变式训练1】和【当堂双基达标】中的1、2、4三题,验证学生对化学平衡常数的理解。?步骤4:教师通过【例1】和教材P29页的讲解,对“探究1”中的特点进行总结。 ? 步骤8:在老师指导下由学生自主完成【变式训练2】和【当堂双基达标】中的3、5两题,验证学生对探究点的掌握情况。?步骤9:先让

数据类型及表达式练习题

数据类型及表达式习题 1.选择题 1.若x、i、j、k都是int型变量,则计算下面表达式后,x的值为x=(i=4,j=16,k=32) A) 4 B) 16 C) 32D) 52 2.下列四组选项中,均不是C语言关键字的选项是( ) A) define IF type B) getc c har printf C) include case scanf D) while go pow 3.下列四组选项中,均是不合法的用户标识符的选项是( ) A) W P_0 do B) b-a goto int C) float la0 _A

D) -123 abc TEMP 4.下列四组选项中,均是合法转义字符的选项是( ) A) ‘\”’‘\\’‘\n’ B) ‘\’‘\017’‘\”’ C) ‘\018’‘\f’‘xab’ D) ‘\\0’‘\101’‘xlf’ 5.下面正确的字符常量是( ) A) “c”B) ‘\’’C) ‘’D)‘K’ 6.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在C程序中,逗号运算符的优先级最低 B) 在C程序中,MAX和max是两个不同的变量 C) 若a和b类型相同,在计算了赋值表达式a=b后,b中的值将放入a中,而b中的值不变

D) 当从键盘输入数据时,对于整型变量只能输入整型数值,对于实型变量只能输入实型数值 7.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C程序中,每行只能写一条语句 B) 若a是实型变量,C程序中允许赋值a=10,因此实型变量中允许存放整型数 C)在C程序中,%是只能用于整数运算的运算符 D) 在C程序中,无论是整数还是实数,都能被准确无误地表示8.已知字母A的ASCII码为十进制数65,且c2为字符型,则执行语句c2=‘A’+‘6’-‘3’后,c2中的值为( ) A) D B) 68 C) 不确定的值D) C 9.sizeof(float)是( ) A) 一个双精度型表达式B) 一个整型表达式 C)一种函数表达式D) 一个不合法的表达式

选修4 化学平衡常数

第三课时 化学平衡常数 1.一定温度下的可逆反应m A(g)+n B(g) p C(g)+q D(g)达平衡后,K =c p (C )·c q (D ) c m (A )·c n (B ) 。 2.化学平衡常数K 只受温度的影响,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变化无关。 3.K 值越大,正向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反应进行的越完全,反应物的转化率越高。 化学平衡常数 [自学教材·填要点] 1.概念 在一定温度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值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就是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 2.表达式 对于可逆反应:m A(g)+n B(g)p C(g)+q D(g):K =c p (C )·c q (D ) c m (A )·c n (B ) 。 3.特点 K 只受温度影响,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无关。 [师生互动·解疑难] (1)各物质的浓度指平衡时的物质的量浓度,指数为该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同一化学反应,由于化学方程式书写不同,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不同。 (2)反应物或生成物中有固体或纯液体存在时,由于其浓度可看做“1”而不代入公式。 (3)化学平衡常数是指某一具体反应的平衡常数。 ①若反应方向改变,则平衡常数改变。 ②若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等倍扩大或缩小,尽管是同一反应,平衡常数也会改变。 如N 2+3H 22NH 3,K =a 则有: 2NH 3N 2+3H 2,K ′=1/a 。 12N 2+3 2 H 2NH 3,K ″=a 1 2 。

1.(2011·江苏高考)在一定条件下,SO2转化为SO3的反应为:2SO2(g)+O2(g)2SO3(g),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_。 解析:依据化学反应方程式可书写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 答案:K=c2(SO3) c2(SO2)·c(O2) 化学平衡常数的应用 [自学教材·填要点] 1.判断反应进行的程度 K值越大,说明平衡体系中生成物所占的比例越大,正向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即该反应进行得越完全,反应的转化率越大;反之,就越不完全,转化率就越小。 2.计算转化率 依据起始浓度(或平衡浓度)和平衡常数可以计算平衡浓度(或起始浓度),从而计算反应物的转化率。 3.判断平衡移动方向 利用平衡常数可从定量的角度解释恒温下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对于可逆反应m A(g)+n B(g)p C(g)+q D(g)在任意状态下,生成物的浓度和反应物的 浓度之间的关系用Q c(浓度商)=c p(C)·c q(D) c m(A)·c n(B) 表示,则: 当Q c=K时,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当Q cK时,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 [师生互动·解疑难] (1)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中各物质的浓度必须是平衡状态下的浓度,不能用任一时刻的浓度值。 (2)化学平衡常数不表示反应的快慢,即化学反应速率快,K值不一定大。 (3)使用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但不会改变平衡常数。 2.判断正误(正确打“√”,错误打“×”)。() (1)在平衡常数表达式中,反应物浓度用起始浓度,生成物浓度用平衡浓度。() (2)对于一个可逆反应,平衡正向移动时,平衡常数一定增大。() (3)升高温度,K值增大,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4)平衡常数的大小只与温度有关,而与浓度、压强、催化剂等无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