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真菌多糖的研究概况

真菌多糖的研究概况

真菌多糖的研究概况
真菌多糖的研究概况

真菌多糖的研究概况

郭凯,原雪

(中国药科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基地 ,江苏南京, 210038)

E-mail:smallrians@https://www.sodocs.net/doc/335706290.html,

摘要:真菌多糖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尤其是其免疫调节功能,在抗肿瘤、保肝、抗氧化等方面发挥重要的药理作用。本文对近年来真菌多糖免疫调节功能及药理作用的研究做一概述,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真菌多糖提供参考。

关键字:真菌多糖,免疫调节功能,药理作用

多糖(polysacharides,PS)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组织中,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天然大分子化合物,是生命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真菌多糖是从真菌子实体、菌丝体、发酵液中分离出的,能够控制细胞分裂分化,调节细胞生长衰老的一类活性多糖[1]。与动、植物多糖不同的是真菌多糖分子单体之间,大多以β (1→3)与β(1→6)糖苷键结合,形成链状分子,具有螺旋状的立体构型[2]。

近年来对真菌多糖化学结构和生物活性的深入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实验证明真菌多糖具有很广泛的免疫调节作用,在抗肿瘤、抑制癌细胞、保肝、降血压、降血脂、抗血栓、抗辐射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就近几年的研究成果做一总结。

1.免疫调节功能

目前普遍认为多糖的广泛免疫调节功能是其发挥药理作用的基础,研究已经深入到了分子和受体水平,发现多糖在机体免疫反应中的作用相当于抗原,可以激活多种免疫细胞,还能促进细胞因子生成,激活补体系统,促进抗体产生,对免疫系统发挥多方面的调节作用。

1.1巨噬细胞

巨噬细胞在机体的免疫系统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担负着吞噬病原微生物,处理抗原并提呈给淋巴细胞,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并参与免疫调节等作用,是多糖作用的最主要靶点。真菌多糖能明显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唐庆九[3]等实验表明灵芝多糖可刺激小鼠巨噬细胞分泌TNF-α和IL-1β,产生NO,并可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这可能是其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主要机制之一。马兴铭[4]等实验表明小鼠腹腔注射猪苓多糖、茯苓多糖、灵芝多糖100mg/kg,能显著提高正常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指数,加强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非特异性吞噬能力。

1.2淋巴细胞

近年来大量临床医学试验表明,冬虫夏草能刺激和恢复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增强淋巴细胞的转化作用[5]。用香菇多糖给小鼠皮下注射,可促进小鼠溶血空斑及外周血E-玫瑰环形成,增加体内淋巴细胞转换率,显著的增强对刀豆球蛋白(ConA)诱导的淋巴细胞增殖[6]。灵芝多糖具有促进同种异型抗原刺激的淋巴细胞转化作用,其作用机制是通过间接诱导 DNA多聚酶α的产生,促进免疫细胞中 DNA的合成,从而促进细胞的增殖,加速免疫应答的过程[7]。

1.3网状内皮系统

绝大多数的真菌多糖能刺激动物机体网状内皮系统(RES)的吞噬功能,使之释放一些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TNF)和白细胞介素(IL)来杀死肿瘤细胞,有效增强巨噬细胞

吞噬活性[8]。云芝多糖、灵芝多糖、猪苓多糖、虫草多糖、香菇多糖都能刺激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有效地增强吞噬活性[9]。

1.4细胞因子

细胞因子是免疫活性细胞、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和相关细胞产生的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一类蛋白性物质。现在研究证实许多多糖都具有诱生或促诱生IL-1、IL-2、TNF、IFN、CSF等各种细胞因子的作用[10]。有些甚至是在转录水平上影响这些细胞因子的产生。羧甲基茯苓多糖(CMP)对人外周淋巴细胞(HPBL)的IFN-γ,IL-2,IL-6,TNF-α,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有诱生和促诱生作用。对类淋巴细胞S801,S7811与Namalwa细胞干扰素-α也有诱生与促诱生功能[11]。

但也有一些多糖对细胞因子的调节具有双向性,香菇多糖(LTN)单独无刺激淋巴细胞IL-2分泌及IL-2R表达的作用,但低浓度的LTN与PMA(佛波酯)和卡西霉素A23187有明显协同促进IL-2分泌及IL-2R表达的作用,且随浓度的增高,这种促进作用逐渐减弱,高浓度的LTN 则出现抑制作用,表明LTN对人体淋巴细胞IL-2的分泌及IL-2R的表达具有双向调节作用。LTN增强conA诱导的小鼠细胞分泌IL-2同样呈现浓度依赖性的双向作用[12]。

1.5抗体补体系统

补体是血液中的一组具有酶源活性的蛋白质系列,它能协同抗体杀灭病原微生物或协助、配合吞噬细胞来杀灭病原微生物。很多研究表明真菌多糖有不同的途径激活补体,如裂褶多糖、茯苓多糖等通过替代途径激活补体,香菇多糖等通过经典通路激活补体[13]。B细胞是抗体产生细胞,B细胞接受抗原剌激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发生抗体依赖或抗体介导的免疫应答[14]。

马兴铭[15]等的研究表明,茯苓多糖、猪苓多糖、灵芝多糖均能加强小鼠B细胞产生抗体的能力,并且它们都能上调小鼠特异性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其中茯苓多糖增强B细胞产生抗体的能力最强。

1.6免疫抑制

近年的研究发现一些多糖具有双向免疫调节作用。陈红菊[16]等人用散囊菌胞外多糖和胞壁多糖对小鼠进行研究表明,该种真菌多糖可显著降低小鼠的胸腺质量,使脾脏重量增加。前者表明其可能具有抑制T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后者可能与脾脏内吞噬细胞的过度吞噬阻滞有关。同时还可以抑制碳粒廓清作用,显著抑制小鼠机体RES吞噬功能,显著降低小鼠血清中溶血素含量,抑制体液免疫。这些都表明该种真菌可能在免疫抑制剂方面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2.药理作用

2.1抗肿瘤

大部分真菌多糖均有抗肿瘤作用,目前认为Mr约在10000~200000的 (1→3)-β-D-葡聚糖和 (1→4)- β-D-葡聚糖占优势的多糖具有明显的抗肿瘤活性。

2.1.1直接抑制肿瘤

真菌多糖可以改变肿瘤细胞膜的生长特性,吴波[17]等人发现茯苓多糖(PPS)对S180、K562具有直接抑瘤作用,其机理是升高肿瘤细胞膜的唾液酸(SA),减少磷脂花生四烯酸和豆蔻酸,改变细胞膜磷脂脂肪酸的组成,干扰膜肌醇磷脂代谢,抑制磷脂酸肌醇(PI)转换,从而影响细胞表面电荷特性和物质转运及表面受体功能,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此外,真菌多糖还可以影响肿瘤细胞的信号转导,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和抑制肿瘤细胞的诱导分化。同时还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DNA合成,使其分裂减慢,增生受到抑制[18]。

2.1.2免疫疗法

大多数真菌多糖是通过激活宿主机体的免疫反应而表现其抗肿瘤活性的。一般认为多糖

与机体的免疫细胞经过分子水平的接触,激活免疫细胞,使其释放出多种活性物质,产生和加速一系列的免疫反应,促进机体内肿瘤细胞的衰退和死亡。林志彬[19]等人通过实验发现灵芝多糖可以直接作用于巨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促进其产生TNFα和IFNγ等细胞因子,抑制肿瘤细胞或促其凋亡。此外,实体瘤的生长和转移与新生血管的形成有密切关系,多糖诱生的TNF能够抑制肿瘤血管的形成,IFN能抑制体外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和体内血管形成,因而对于肿瘤的增殖和转移有一定的抑制作用[20]。

目前在使用的很多抗癌药在杀灭癌细胞的同时对人体的正常细胞也有一定的损害,尤其是损害人体的免疫系统,造成多种并发症。真菌多糖有免疫增强作用,可改善因内部和外部因素引起的机体功能低下,而对正常机体影响很小。与放化疗药合用可增强抗癌效果,改善身体状况,是很好的抗癌辅助治疗药物[21]。

2.2保肝作用

现代医学认为,HBV持续感染与机体免疫功能紊乱,尤其是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或缺陷,以及HBV在细胞内持续复制有关。治疗慢乙肝的关键在于抗病毒治疗,能一过性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在体内的复制,从而改善症状。猪苓多糖可以提高免疫力以驱除病毒,改善乙肝症状,同时还可以加速糖元合成,对肝脏和肝糖元的消耗有保护作用[22]。

肝纤维化以肝脏细胞外基质的大量增生沉积为特征,是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肝病的共同病理特点。肝星状细胞活化是肝纤维化形成的细胞学基础,而TGFβ1通过Smad等细胞信号转导途径调控星状细胞的活化,在肝纤维化病理中起关键作用[23]。TGFβ1通过结合TGFβR1表现出作用[24],TGFβR1表达的增强无疑为TGFβ1表现病理生理效应提供了基础。而虫草多糖等药物明显抑制TGFβ1与TGFβR1的异常表达,同时减少肝窦星状细胞活化细胞骨架蛋白Dm的表达,抑制胶原的生成与沉积,提示虫草多糖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理可能主要在于抑制肝星状细胞的活化及其TGFβ1表达,至于其调控机理,尚需今后进一步研究[23]。同时真菌多糖对四氯化碳、酒精、D-半乳糖所致肝损伤还有保护作用,并且能够提高肝的再生能力。

2.3抗氧化抗辐射

自由基有很高的生物活性,可对机体产生毒害,破坏生物大分子,影响细胞活性与衰老、肿瘤、炎症、突变、心血管缺血、动脉粥样硬化、帕金森病等病理生理现象的产生有密切关系[25]。已发现许多真菌多糖具有清除自由基、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和抑制脂质过氧化(LPO)的活性,起到保护生物膜和延缓衰老的作用。张卉[26]等人的实验结果表明姬松茸胞外多糖抗氧化性很强,对羟基自由基(·OH)和超氧自由基(·O2-)均有清除作用。并推测多糖体内发挥作用的机理主要是其直接参与猝灭·OH和·O2-以及调动或激活机体内的内源性抗氧化剂的活性从而避免或减轻自由基对机体的损伤。菌类多糖对造血干细胞也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有较强的抗辐射功能。孙亦阳[27]等人的实验表明姬松茸多糖可以降低紫外辐射后果蝇的畸形率并提高辐射损伤后果蝇的体质。Kim[28]等研究发现灵芝煮提掖以及子实体多糖对由紫外线辐射和·OH诱导的DNA链的损伤均有保护作用。

2.4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灵芝多糖不但可以强心、降血糖、降血脂还可以活血化瘀,抑制血小板聚集,起到抗血凝,抗血栓的作用,有助于提高心脑血液循环,对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系统疾病起到良好作用[29]。此外还发现竹荪多糖对降低血压十分有效。

2.5抗病毒

真菌多糖的抗病毒主要是利用其与抗原有类似的功能,可通过免疫调节机制产生宿主免疫功能,以抗病原体的侵袭。许多研究证明,多糖对艾滋病毒(HIV)、单纯孢疹病毒(HSV1,HSV2)、巨细胞病毒(CMV)、流感病毒、囊状胃炎病毒(VSV)等多种病毒有抑制作用[30]。2.6其它作用

真菌多糖对神经系统有一定的作用,具有抗晕、镇痛和催眠的功效。另外,真菌多糖还可抑制多种致病菌,抗菌消炎。对胃溃疡也有一定的功效,还有一定抗遗传损伤作用。

3.应用和开发前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环境污染的加剧,糖尿病、肿瘤和免疫力低下等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而化学合成药物具有的耐受性和毒副作用,妨碍了疾病的治疗。但是真菌多糖不仅有抗肿瘤、抗病毒、降血糖、抗衰老等丰富的生物活性,而且无毒副作用,因而成为目前富有开发前途的保健食品和药物新资源。已有香菇多糖、裂褶多糖、云芝多糖、猪苓多糖、茯苓多糖等应用于临床。但是还有许多真菌多糖及其生物活性有待我们进一步研究。如果加强真菌多糖的研究和开发的深度和广度,了解真菌多糖的化学结构、生物活性和构效关系,将使真菌多糖在医疗保健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曾凯宏.真菌多糖的结构与功能[J].食品科技,2001,4:65-68

[2]赵付安,朱崇梅.食(药)用菌多糖的研究及开发利用[J].高新技术,2001,6:20-21

[3]唐庆九,张劲松,潘英捷.灵芝活性多糖GLIS对正常荷瘤小鼠骨髓巨噬细胞的激活作用[J].现代免疫学,2005,25(1):49-52

[4]马兴铭,赵进昌.六种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调节作用的比较[J].中药药理与临床,2003,19(4):14-15

[5]汪玲玲,钟士清,方 祥等虫草多糖研究综述[J].微生物学杂志,2003,23(1):43-45

[6]刘伟,黄士良,赵建成.植物多糖与免疫[J].生物学杂志,2003,20(4):7-9

[7]Lei LS,Lin ZB.Effectof Ganoderma Polysaccharides on T cell subpopulation and production of interleukin 2 in mixed lymphonyte response[J].Acta Pharm SinActa Pharm Sin,1992,27(5):331-334

[8]陈金烟,卢政辉.真菌多糖的免疫效应抗肿瘤作用机理的探讨[J].福建轻纺,2002,155(4):4-7

[9]陈丽芳,吴文光,陈国锐.真菌多糖的抗肿瘤作用探讨[J].海峡药学,2002,12(12):58-59

[10]冯焱.真菌多糖免疫调节机能的研究进展[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03,19(5):24-26

[11]陈春霞.羧甲基茯苓多糖研究进展[J].中国食用菌,2005,24(1):17-20

[12]郭春沅.真菌多糖的免疫调节作用[J].中国食用菌,2000,19(3):6-7

[13]邵永斌.中药G-免疫增强剂复方和单位中药多糖的免疫增强作用研究[D].石河子:新疆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2005

[14]贺新怀,席孝贤.中医药免疫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129.

[15]马兴铭,赵进昌.六种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调节作用的比较[J].中药药理与临床,2003,19(4):14-15

[16]陈红菊,焦红梅,申厚凤.真菌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影响的初步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3, 7(3):268-270

[17]吴波,梁谋,佟丽等.茯苓多糖抗肿瘤作用与机理的实验研究[J].中国药理学通报,1994,10(4):300-304

[18]吴梧桐,高美凤,吴文俊.多糖的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天然药物,2003,1(3):182-186

[19]林志彬.灵芝的抗肿瘤作用机制[J].基础医学与临床,2002,20(5):7-9

[20]李杰,张楚菁.中药多糖的免疫调节及抗肿瘤近年研究概述[J].天津药学,2003,15(6):62-64

[21]苏富琴.刘吉成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J].2004,15(2):142-145

[22]高耀华.猪苓多糖及基因乙肝疫苗抗乙肝病毒疗效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3,19(2):66

[23]刘成海,胡义扬,刘成等.转化生长因子β1与肝纤维化[J].中华肝脏病杂志,1996,4(1):51

[24]Joan Massague,Liliana Attisano and Jeffreg L.Wrana. The TGFβ1family and its composite receptors[J]. Trends in Cellular Biology ,1994,(4):172.

[25]李世峰,陈桂琛,毕玉蓉.两种野生食用菌抗氧化及抗肿瘤活性研究[J].中国食用菌,2005,24(3): 58-60

[26]张卉,李长彪,刘长江.姬松茸胞外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的研究[J].中国食用菌,2005,23(3):48-49

[27]孙亦阳,沈业寿,杨兆芬.姬松茸多糖对非电离辐射损伤的恢复效应[J].中国食用菌,2005,24(3): 55-57

[28]Kim KC,Kim IG Ganoderma Lueidum extract protects DNA from stand breakage caused hydroxyl radical and UV irradiation[J]Int J Mol Med 1999,4(3):237

[29]郝瑞芳,李荣春.灵芝多糖的药理和保健作用及应用前景[J].食用菌学报,2004,11(4):57-62

[30]王长云,管华诗.多糖抗病毒作用研究进展Ⅰ:多糖抗病毒作用[J].生物工程进展,2000,20(1):17-20

The survey of Fungus polysacchrides research

Kai GUO Xue YUAN

Base of Lif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ina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Nanjing, PRC, 210038

Abstract

Fungus polysacchrides possesses an important value in medical field,especially in

immuno-regulatory.It plays an important pharmacology role in anti-tumor, liver protection and anti-oxidation et al. This article expatitate on progress in recently immuno-regulator and pharmacology studies of fungus polysacchrides ,which will be the reference for the advanced studies and exploitments.

Keywords: fungus polysacchrides, immuno-regulatory, pharmacological function

植物生产的现状及发展研究

论植物生产的现状及发展研究进展 指导老师:钱虎君 种子121班高娜 学号11212126 2013年5月2日

植物生产的现状及发展研究进展 (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南京210095) 摘要:植物生产指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以取得产品的生产。本文阐述了植物生产的基本知识,当前我国植物生产专业的研究现状。并对未来我们如何做好植物生产的研究推广做了展望。 关键词:植物生产研究现状研究推广 引言:作为一名农学系学生,深入了解植物生产的意义,现今我国植物生产的现状,未来植物生产发展的方向是一件很必要的事。本文参考各类文献,对植物生产各方面知识做了总结与阐述。希望能对自己将来的学习就业起到积极正面的作用。 一、植物生产概况 农业生产是人类利用生物有机体的生命机能来获得产品的生命活动。根据获得产品方式,可把农业生产划分为三类,即植物生产、动物生产和微生物生产。 而植物生产指依靠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以取得产品的生产。该过程所获得的产品称为第一次生物量或初级生物量。根据产品的不同,可将植物分为生产食物为主的和生产非食物的两大类。生产食物为主的植物包括粮食、糖料、油料、水果、蔬菜等。其中,除了可食用部分,不可直接食用的部分通过动物和微生物的利用、转化,部分地形成人类能直接使用的食物。这是发展腐生食物链农业的物质基础。而生产非食物的植物包括各种纤维植物,经济作物和药用植物等,产品为工业原材料和医药用品。 植物生产有以下6个特点: 1.对社会经济的广泛依赖性 由于人类长期而频繁的干预,生态系统中的动植物种群已发生很大变化,食物链趋于简化,层次性削弱。杖耕火种的原始农业,只从土地上攫取物质和能量,除了劳力以外没有物质和能量的人为辅助循环,是掠夺式的生产模式。我国的传统农业,通过精耕细作,施用有机肥料,用地养地地结合去维持土壤肥力,部分偿还农业生产中物质和能量的损耗。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由于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有越来越多的能源和物质投入农业生产系统,加快和加强了农业生产中的物质和能量循环,迅速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2.必须服从一定的生物规律 植物生产的主体是植物。植物是活的生物有机体,就必然受到生物规律的制约。植物的同化和异化、遗传和变异、个体和群体、生长和发育等规律都在生物有机体上发生作用,从而影响到植物的个体、群体和后代繁衍的数量和质量。发挥植物的增产潜力,关键是提高植物的光能利用率。目前,我国高产农作物的光能利用率在2%~3%。如果把光能利用率再提高1%,作物的产量就可以大幅提高。 3.受气候条件的控制

真菌多糖的研究概况

真菌多糖的研究概况 郭凯,原雪 (中国药科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基地 ,江苏南京, 210038) E-mail:smallrians@https://www.sodocs.net/doc/335706290.html, 摘要:真菌多糖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尤其是其免疫调节功能,在抗肿瘤、保肝、抗氧化等方面发挥重要的药理作用。本文对近年来真菌多糖免疫调节功能及药理作用的研究做一概述,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真菌多糖提供参考。 关键字:真菌多糖,免疫调节功能,药理作用 多糖(polysacharides,PS)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组织中,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天然大分子化合物,是生命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真菌多糖是从真菌子实体、菌丝体、发酵液中分离出的,能够控制细胞分裂分化,调节细胞生长衰老的一类活性多糖[1]。与动、植物多糖不同的是真菌多糖分子单体之间,大多以β (1→3)与β(1→6)糖苷键结合,形成链状分子,具有螺旋状的立体构型[2]。 近年来对真菌多糖化学结构和生物活性的深入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实验证明真菌多糖具有很广泛的免疫调节作用,在抗肿瘤、抑制癌细胞、保肝、降血压、降血脂、抗血栓、抗辐射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就近几年的研究成果做一总结。 1.免疫调节功能 目前普遍认为多糖的广泛免疫调节功能是其发挥药理作用的基础,研究已经深入到了分子和受体水平,发现多糖在机体免疫反应中的作用相当于抗原,可以激活多种免疫细胞,还能促进细胞因子生成,激活补体系统,促进抗体产生,对免疫系统发挥多方面的调节作用。 1.1巨噬细胞 巨噬细胞在机体的免疫系统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担负着吞噬病原微生物,处理抗原并提呈给淋巴细胞,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并参与免疫调节等作用,是多糖作用的最主要靶点。真菌多糖能明显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唐庆九[3]等实验表明灵芝多糖可刺激小鼠巨噬细胞分泌TNF-α和IL-1β,产生NO,并可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这可能是其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主要机制之一。马兴铭[4]等实验表明小鼠腹腔注射猪苓多糖、茯苓多糖、灵芝多糖100mg/kg,能显著提高正常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指数,加强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非特异性吞噬能力。 1.2淋巴细胞 近年来大量临床医学试验表明,冬虫夏草能刺激和恢复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增强淋巴细胞的转化作用[5]。用香菇多糖给小鼠皮下注射,可促进小鼠溶血空斑及外周血E-玫瑰环形成,增加体内淋巴细胞转换率,显著的增强对刀豆球蛋白(ConA)诱导的淋巴细胞增殖[6]。灵芝多糖具有促进同种异型抗原刺激的淋巴细胞转化作用,其作用机制是通过间接诱导 DNA多聚酶α的产生,促进免疫细胞中 DNA的合成,从而促进细胞的增殖,加速免疫应答的过程[7]。 1.3网状内皮系统 绝大多数的真菌多糖能刺激动物机体网状内皮系统(RES)的吞噬功能,使之释放一些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TNF)和白细胞介素(IL)来杀死肿瘤细胞,有效增强巨噬细胞

药用真菌开发研究及最具开发前景的主要药用真菌概述

药用真菌开发研究及最具开发前景的主要药用真菌概述 药用真菌是指能治疗疾病、具有药用价值的一类真菌,是中草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医疗和保健作用得到了国内外的重视和肯定。在中国加入WTO以后,药品生产面临着极其严峻的挑战,大力开展药用真菌的科学研究和新药开发,具有重要和迫切的意义。 1 药用真菌的发展史 真菌类药物的药用历史悠久,在我国远古时代,对其就有了较深的了解。古代对真菌入药应用有两种类型:一类是直接用某一种真菌的子实体、菌核入药,现称为药用真菌,始见于公元1世纪至公元1500年左右。明代的《本草纲目》收载的药用真菌包括木耳、香菇、马勃等大约20余种;清代又增加冬虫夏草与银耳,到本世纪60年代药用真菌总数达到30余种。另一类是经一种或者多种真菌在各种培养基质上自然发酵形成各种曲、酒入药,共约10种,可以称为真菌药物,例如唐代《药性论》记载“神曲”,清代《纲目拾遗》记载的“酒酿”也有300年历史。但是直到本世纪60年代历经1900余年,药用真菌有名可查的也仅有40种左右,其中有些已经失传。 从人工栽培的历史看,中国在世界上是最早的。在历代本草农书中可以看到药用真菌栽培技术的有关记载。如中药“八珍”之一的茯苓,其栽培起源于南北朝;中国人工栽培香菇已经有1000多年历史;对于灵芝、黑木耳等药用真菌栽培在一些古籍中也都有记载。这都是华夏祖先对人类的贡献。 2 药用真菌开发研究的意义 2.1 药用真菌在医药中的应用 药用真菌在中国现代医药中起着重要作用,是中草药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药用真菌的种类多、分布广、繁殖快。近年来已经陆续发掘出一些新品。但目前大量用于医疗临床的只有几十种,在中国加入WTO,医药行业面临十分严峻挑战的形势下,大力进行药用真菌的研究开发,为中国医药行业尽快地提供尽可能多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各类药品,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2 药用真菌在保健食品中的应用 药用真菌是公认的高蛋白、低脂肪、高维生素的保健食品。其在提高人体免疫功能、抗衰老及其他许多保健功能已经收到各国的高度重视目前市场以灵芝、冬虫夏草、茯苓、猴头、蜜环菌等药用真菌及其多糖等提取物制成的保健品为热销。 2.3 药用真菌在药理临床的应用 2.3.1 抗肿瘤上的应用 药用真菌以抗肿瘤为特色。在已经研究的品种中,多数具有抗肿瘤活性,这在当今抗癌药缺乏、疗效不明显而且副作用大的医药界,药用真菌无疑是一个福音。这类真菌代谢产物

药用真菌金耳的rDNAITS序列分析与鉴别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N at Prod R es D ev 2007,19:2162220 文章编号:100126880(2007)022*******      收稿日期:2006206219 接受日期:20062082283通讯作者Tel:86221262232019;E 2mail:wiqn@bi o .ecnu .edu .cn 药用真菌金耳的r DNA I TS 序列分析与鉴别 刘春卉,瞿伟菁3 ,张 雯,焦 磊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上海200062 摘 要:研究了两个居群的金耳Tre m ella aurantialba 以及近似品的r DNA I TS 区碱基全序列的特征及其差异,首次报道了金耳的I TS 和5.8Sr DNA 完整序列,序列总长度为467~468,长度变异较少。聚类分析表明两个居群金耳亲缘关系非常密切,金耳药材和近似品金黄银耳形成一个稳定的独立分支,近似品黄金银耳形成另一个分支。I TS 序列的差异为金耳的鉴别提供了可靠的分子标记,为金耳菌类药材基原入药建立了遗传基础。关键词:金耳;核糖体DNA;I TS 序列;居群;近似品;DNA 分子鉴别中图分类号:R28415 文献标识码:A D NA M olecul ar I den ti f i ca ti on of M ed i c i n a l M ushroo m Trem ella au ran tia lba Ba sed on I TS Sequences L I U Chun 2hui,QU W ei 2jing 3 ,Z HANG W en,J I A O Lei School of L ife Science,East China N or m al U niversity,Shanghai 200062,China Abstract:The r DNA I TS sequences fr om t w o populati ons in China were studied and three anal og s pecies were discussed t ogether .The whole sequences of r DNA I TS regi ons (including I TS 21,5.8S and I TS 22)of T re m ella aurantialba were re 2ported first ti m 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little difference in length bet w een the sequences was f ound and the length was 467bp and 468bp,res pectively .T re m ella aurantialba and T re m ella aurantia f or med a separate stable branch in the t opol 2ogy trees,while T re m ella m esenterica clustered on another clade .The relati onshi p bet w een t w o populati ons of Tre m ella aurantialba in Yunnan and Shanxi p r ovinces and Tre m ella aurantia is cl osely related,and they can rep lace each other as the sa me medicine according t o the r DNA I TS .The character of I TS sequences can be used f or p r oviding the molecular markers f or identifying Tre m ella aurantialba and exp l oring its genetic basis of fungal s ources . Key words:Tre m ella aurantialba ;r DNA;I TS sequence;populati on;anal og s pecies;DNA molecular identificati on 金耳来源于担子菌纲银耳科银耳属植物金耳 (Tre m ella aurantia lba )的金黄色脑状子实体,为珍稀濒危真菌,民间对其药用历史悠久,《本草纲目》和陶弘景《名医别录》有记载,《中国药用真菌》述其主 治肺热、痰多、感冒咳嗽、气喘、高血压等症[124] 。同属还有近似种金黄银耳T re m ella aurantia Sch w:Fr 、脑状银耳Tre m ella encephala Pers .、黄金银耳(与橙黄银耳同物异名)Tre m ella m esenterica Retz .:Fr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金耳富含水溶性多糖,连续服用金耳子实体能化痰止咳并对四氧嘧啶所致糖尿病大鼠高血糖模型具有显著的降糖作用[5] ,金黄银耳子实体多糖也能明显降低正常小鼠及链脲霉素致高血 糖小鼠血糖和血浆胆固醇水平[6,7] ,黄金银耳子实 体有较强的平喘作用[8] ,其多糖也有降低大鼠高血 糖作用的报道[9] 。 由于金耳颜色和外形与几个近似种极为相似且易混淆,金耳种名一直被误定为Tre m ella m esenterica [10,11] ,原产中国的金耳药材主流资源直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才得以确认并正式定名T re m ella aurantial 2 ba Bandoni et Zang [12,13] 。鉴于同属的近似品种较多,依据单纯形态学方法和化学成分难以鉴别,同时近似种已有相似药理作用的报道,为防止品种源头混乱,保护种质资源,解析其它近似种的种质差异及可替代性,因此对金耳药材基源及其遗传基础进行准确界定,不仅有助于规范资源的生产和保存,也可丰富生药资源库和数据库的基础信息。通过检索Gen Bank 和E MBL 数据库,发现近似种金黄银耳Tre m ella aurantia 、脑状银耳Tre m ella encephala 、黄金银耳Tre m ella m esen terica 的r DNA I TS (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序列均已注册,而金耳Tre m ella aurantial 2

天然植物多糖的结构及活性研究进展

2007年第1期 3月出版 李尔春* (陕西师范大学食品工程系,西安710062) 天然植物多糖的结构及活性研究进展 Rsearchprogressonnaturalplant polysaccharidestructureandbiologicalactivity *李尔春,男,1984年出生,陕西师范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系 在读生。 收稿日期:2006-12-14 LiEr-chun* (Departmentoffoodengineering,Shanxinormaluniversity,Xi'an710062,China) 摘要主要介绍了天然植物多糖的结构及生物活性功能,如抗肿瘤、免疫调节、抗疲劳、降血糖、抗病毒、抗氧化等,展望了其发展前景。关键词 植物多糖 结构 生物活性 AbstactsThenaturalplantpolysaccharidestructureandthebiologicalactivityfunctionweremainlyintro-duced,liketheanti-tumor,theimmunoregulation,an-tifatigue,hypoglycemic,theanti-virus,antioxidationandsoon.Itsprospectsfordevelopmentwerealsoforecasted.keywordsPlantpolysaccharidesStructureBiolog-icalactivities 多糖是指由十个以上单糖通过苷键连接而成的聚合物,他们除了作为植物的贮藏养料和骨架成分外,有些植物体内的多糖类化合物还在抗肿瘤、抗心血管疾病、抗衰老等方面具有独特的生理活性。多糖是重要的高分子化合物,但由于其单糖的组成种类和连接位置多,再加上端基碳的构型等问题,使得对多糖类化合物的研究难度加大,长时间以来未受到重视,发展比蛋白质和核酸晚。近年来由于多糖类化合物的特殊生理活性,使得对于糖复合物和多糖类化合物的研究得到了快速发展。 1多糖的结构与测定方法 从自然界分离得到的多糖是非常复杂的大混合 物,包括生物大分子的混合、不同多糖(中性多糖、酸性多糖或杂多糖) 的混合、同种多糖大小分 子的混合,因此必须采取适合特点的方法分离分级纯化,否则结构不易确定。同一样品采用不同分级方法,常有不同结果。植物的不同部位,因功能不同,其中的多糖也是各色各样的,必须分开来研究。例如人参的根、茎、叶、果中的多糖,虽都含有中性杂多糖、酸性杂多糖组分,但其组成与结构却是不同的。 多糖与蛋白质一样也具有一、二、三、四级结构。多糖的一级结构是指糖基的组成,糖基排列顺序,相邻糖基的连接方式,异头碳构型以及糖链有无分支,分支的位置与长短等。多糖的二级结构是指多糖主链间以氢键为主要次级键而形成的有规则的构象。多糖的三级结构和四级结构是指以二级结构为基础,由于糖单位之间的非共价相互作用,导致二级结构在有序的空间里产生的有规则的构象。多糖的结构测定包括纯度测定、分子量测定、单糖组成的鉴定、糖连接位置的测定、糖链连接顺序的测定、苷键构型及氧环的测定。 多糖一级结构的分析方法很多,主要分为三大 类, 即化学分析法、仪器分析法和生物学方法。① 化学分析方法。主要有:水解法、高碘酸氧化、 Smith降解、甲基化反应等。②仪器分析法。与化 学分析法相比,仪器分析法具有快速、准确、灵敏、操作方便等优点,是糖链分析不可缺少的手段。用于糖链结构分析的仪器方法主要有紫外光谱法、红外光谱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质谱法、核磁共振法等。除了传统的分析技术,现代分析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以及仪器之间的联用,大大推动了糖链结构的研究工作。③生物学分析法。主要包括:酶学方法和免疫学方法。 食品工程FOODENGINEERING 44

药用真菌金耳的rDNAITS序列分析与鉴别_刘春卉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Na t Prod R es Dev 2007,19:216-220 文章编号:1001-6880(2007)02-0216-05 收稿日期:2006-06-19 接受日期:2006-08-28 *通讯作者Te:l 86-21-62232019;E-m ai:l w i qn@b i o https://www.sodocs.net/doc/335706290.html, .cn 药用真菌金耳的r DNA I TS 序列分析与鉴别 刘春卉,瞿伟菁* ,张 雯,焦 磊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上海200062 摘 要:研究了两个居群的金耳T re mell a aurantialba 以及近似品的rDNA I T S 区碱基全序列的特征及其差异,首次报道了金耳的ITS 和5.8Sr DNA 完整序列,序列总长度为467~468,长度变异较少。聚类分析表明两个居群金耳亲缘关系非常密切,金耳药材和近似品金黄银耳形成一个稳定的独立分支,近似品黄金银耳形成另一个分支。I T S 序列的差异为金耳的鉴别提供了可靠的分子标记,为金耳菌类药材基原入药建立了遗传基础。关键词:金耳;核糖体DNA;ITS 序列;居群;近似品;DNA 分子鉴别中图分类号:R 28415 文献标识码:A DNA M olecular Identification ofM edici nalM ushroo m Tre m ell a auranti alba Based on I TS Sequences LI U Chun-hu,i QU W e-i ji n g * ,Z HANG W en ,JI A O Lei School of L i fe Science ,East Ch i na N ormal University,Shanghai 200062,China Abstract :The r DNA I T S sequences from t w o popu l a ti ons in Ch i na w ere stud ied and t hree analog species were discussed togethe r .The w ho le sequences o f r DNA I T S reg i ons (i nc l ud i ng I T S -1,5.8S and I T S -2)of T re m ella aurantialba w ere re -ported first ti m e .The resu lts showed that little difference i n length be t w een t he sequences w as f ound and the length w as 467bp and 468bp ,respec ti ve l y .T re m ella aurantialba and T re m ella auranti a for m ed a sepa ra te stable branch i n the t opo-l ogy trees ,wh ile T re m ella m esenterica c l ustered on another c l ade .The relati onsh i p bet ween t w o populations o f T re m ella aurantialba i n Y unnan and Shanx i prov i nces and T re m ella auranti a is c l osely related ,and they can rep l ace each othe r as the sa m e medic i ne acco rding to the rDNA I T S .T he character of I T S sequences can be used for prov idi ng t he mo lecu lar m arkers for i dentify i ng T re m ella aurantialba and explor i ng its gene ti c bas i s of f unga l sources . K ey word s :T re m ella aurantialba ;r DNA;I T S sequence ;population ;ana l og spec i es ;DNA m o l ecular i dentificati on 金耳来源于担子菌纲银耳科银耳属植物金耳(Tre m ella auran tialba )的金黄色脑状子实体,为珍稀 濒危真菌,民间对其药用历史悠久,5本草纲目6和陶弘景5名医别录6有记载,5中国药用真菌6述其主治肺热、痰多、感冒咳嗽、气喘、高血压等症[1-4] 。同属还有近似种金黄银耳Tre m ella aurantia Schw :Fr 、脑状银耳T re m ell a ence phal a Pers .、黄金银耳(与橙黄银耳同物异名)Tre m ella m esenterica Retz .:Fr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金耳富含水溶性多糖,连续服用金耳子实体能化痰止咳并对四氧嘧啶所致糖尿病大鼠高血糖模型具有显著的降糖作用[5] ,金黄银耳子 实体多糖也能明显降低正常小鼠及链脲霉素致高血 糖小鼠血糖和血浆胆固醇水平 [6,7] ,黄金银耳子实 体有较强的平喘作用 [8] ,其多糖也有降低大鼠高血 糖作用的报道[9] 。 由于金耳颜色和外形与几个近似种极为相似且易混淆,金耳种名一直被误定为Tre m ella m esen terica [10,11] ,原产中国的金耳药材主流资源直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才得以确认并正式定名Tre m ella aurantial -ba B andoni et Zang [12,13] 。鉴于同属的近似品种较多,依据单纯形态学方法和化学成分难以鉴别,同时近似种已有相似药理作用的报道,为防止品种源头混乱,保护种质资源,解析其它近似种的种质差异及可替代性,因此对金耳药材基源及其遗传基础进行准确界定,不仅有助于规范资源的生产和保存,也可丰富生药资源库和数据库的基础信息。通过检索GenBank 和E MBL 数据库,发现近似种金黄银耳Tre m ella aurantia 、脑状银耳Tre m ella encephala 、黄金银耳Tre m ella m esenterica 的r DNA I TS (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序列均已注册,而金耳T re m ella aurantial -

植物多糖的研究进展

植物多糖的研究进展 【摘要】多糖又称多聚糖,是由单糖缩合成的多聚物,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是一类重要的活性物质。从20世纪50年代对真菌多糖抗癌效果的发现以来,人们开始了对多糖的化学、物理、生物学系列的研究。目前已有报道的天然多糖化合物约有300多种,广泛存在于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组织中。近年来,由于植物多糖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抗衰老、降血糖等多种生物活性、毒副作用小和不易造成残留等优点[1-2],对植物多糖的研究呈现逐渐增多的趋势。中国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复杂,孕育着丰富的植物资源,为开发利用植物多糖奠定了深厚的物质基础。目前,对植物多糖的研究多集中在药理作用等方面,而对植物多糖进一步的分离纯化、结构测定、结构和功能关系及在食品、农业、工业方面的开发应用等研究工作较少。笔者参阅了部分资料,对植物多糖的结构、提取方法、药理作用及在保健品、食品、农业等领域的应用作一简要综述,旨在为今后中国植物多糖的综合利用和开发奠定技术和理论基础。 【关键词】多糖;功能;提取纯化 1 植物多糖的组成和结构 多糖是由超过10个以上、通常由几百甚至几千个单糖分子聚合而成的一类化合物。由醛糖或酮糖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糖苷键分为α型和β型2种。植物多糖的糖链结合以β-1,3或β-1,6键为主,有的多糖还带有分支,带有分支链的多糖具有抗肿瘤活性。而α型连接的多糖生理活性较弱。但有研究表明[3],α型连接的多糖也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多糖与蛋白质一样具有一、二、三、四级结构。一级结构是指糖基的组成,糖基排列顺序,相邻糖基的连接方式,异头碳构型以及糖链有无分支,分支的位置与长短等。二级结构是指多糖主链间以氢键为主要次级键而形成的有规则的构象。三级和四级结构是指以二级结构为基础,由于糖单位之间的非共价相互作用,导致二级结构在有序的空间里产生的有规则的构象。研究表明,同是β-1,3连接的多糖即使其一级结构完全相同,但由于二级和三级结构不同,其生理活性差异也很大[4-5]。因此,多糖的活性与其高级结构密切相关。 2 多糖提取纯化方法的研究进展 2.1植物多糖的提取方法 2.1.1水煎煮法 水煎煮法是多糖提取的传统方法,是用水作为溶剂煎煮提取多糖。因为多糖在冷水中溶解度较低,一般要在70-90热水中回流提取2~3h,将提取液真空浓缩后加入乙醇将多糖析出。目前多数国内文献采用水煎煮法提取多糖,如盛家荣等[6]采用此法从板蓝根中提取多糖,李志洲等[7]采用该法提取大枣多糖。该法

植物科学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植物科学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年级: 2010 学号: 2202040319 姓名: 朱家钰 专业: 音乐学 二零一二年七月

摘要 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是新兴专业,综合了传统的农学、园艺和植保三大内容,在科研和应用上均具有重大意义:在科研上,它属于应用基础学科,可以为国家生态建设、粮食生产安全以及能源结构调整等方面做出重大贡献;在应用上,它主要研究现代生物技术及植物遗传改良、农业信息技术及植物生产管理、生态环境及植物产品质量安全、植物保护和植物产品贮藏与加工等,同时,综合了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等现代农业设施和推广体系的建设和发展,在未来的国家生态环境建设及新农村发展中,将呈现广阔的发展远景。 关键词:植物科学;现阶段发展;重要性;发展前景

第1章绪论 1.什么是植物科学 随着农业技术高新化、领域扩大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产业化、管理信息化,将传统农业生产技术与现代生物技术有机结合的专业——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由此而生。 2.植物科学的意义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农业生物科学、农业生态科学、农业经济和管理科学、植物生产学、植物育种学和植物保护学等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植物生产、植物育种和植物保护工作需要的科研、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组织管理种植业生产、进行植物生产技术开发和推广、经营管理农业企业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3.植物科学的研究方向 1.植物生理学研究农作物植物激素代谢及其调控、植物激素作用机制、植物激素测定技术、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研制;植物对矿质离子的吸收与运转及其机制,新型肥料和营养剂的研制;逆境对植物伤害的机制以及农业防灾与减灾。2.植物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植物初生及次生物质代谢规律及其应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重要大分子的分离纯化、性质、结构及功能;基因工程技术及应用;植物细胞信号转导的分子生物学。3.环境植物学研究环境因子对植物生长过程的影响、环境污染物对主要农作物的毒性及作用机制、污染土壤及水体植物修复技术及应用、植物生理生化指标对环境污染水平的指示。4.植物遗传学研究植物的遗传与发育规律;利用现代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技术改良和创造植物新种质;有应用价值的目标基因的分子标记定位与克隆。5.资源植物学及植物细胞工程研究植物生物多样性及引种驯化、天然产物开发利用。研究植物细胞工程技术创造新种质的途径及植物器官分化的细胞与分子机理,植物体细胞形态发生机制与调控技术。研究植物细胞工程产业化。

海洋真菌研究进展综述

海洋真菌研究进展综述 引言: 海洋是生命的起源地, 占地球表面积的71%, 它具有十分独特的生态环境, 尤其是深海,具有高温(低温)、高压、低光照、寡营养等特点。海洋环境的多样性和特殊性共同造就了海洋微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特殊性。海洋真菌作为海洋微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药物合成、石油降解、环境修复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海洋真菌既具有真核生物典型的蛋白修饰性能,又具有微生物操作上简便、快速的优点,作为新的真核生物表达系统具有巨大的潜能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文主要从海洋真菌的研究现状,海洋真菌在药物合成、石油降解、环境修复中的作用等方面分析其重要性,并详述目前已解决的问题和尚存的问题,预测今后的发展趋势,希望能便于他人了解该课题的研究,助于其尽快找到切入点。 正文: 一、海洋真菌研究现状 自1929年发现青霉素G 来.陆栖真菌已成为主要的医药产品 的来源。但是对海洋真菌研究相对很少。直到1991年,只对321种海洋真菌进行了相关研究。相比较,同期研究过的陆栖真菌已达69 000种。在这一领域最早期的研究报道是由一种木素色子囊菌Leptosphaeria oraemaris培养物中分到的一个小内脂Leptosphaerin,

该菌常见栖息在水淹的木头表面。为比较同一环境组种间的化学相似性.Stragnman 1987年比较了l21株木素色子囊菌的抗真菌活力,发现所有的27株菌除了产Obioninene和Oreamann外,都产倍半萜二元醇大镰刀孢菌素,另外其中4株苗还产生抑制性物质。 1991年Pooh 等从以前未进行过研究的Kirschstemothelia 中分离到一系列化学结构上类似的萘醌,二聚体Kirsehsteinin和两种新的氯化的二苯酯。二聚体Kirschsteinin的两个不对张单体之间通过亚乙基桥连结,这类化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有抑制作用,并对几种肿瘤细胞系细胞有毒性。1991年,日本Sugano 报道从海洋动物中分离了一批能产生新化合物的真菌。这类化台物具有细胞毒性,并显示对神经生长因子的刺激作用。 除了从海洋真菌培养物中分离新的医药品和代谢产物之外,近几年来,对海洋真菌所产酶类的分离与克隆已有所报道,如Burtseva 报道从海洋丝状真菌Chaetomrum indicum液体培养物中分离到多种糖苷酶和葡聚糖酶。 鉴于海洋真菌重要性,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和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事近年来已开展海洋真菌的研究工作。对海洋真菌的分离、培养及其代谢产物的筛选等研究工作目前正在进行,已从深海海底沉积物样品中分离到若干株海洋真菌,目前正在对菌株的生长特性与低温水解酶酶学性质等进行研究,进一步分离具生物活性的次级代谢产物的工作正在进行中【1】。 二、海洋真菌在药物合成方面的作用

药用真菌应用

药用真菌的应用 唐为芷 摘要:药用真菌是指能治疗疾病,具有药用价值的一类真菌,即对人体有保健作用,对疾病有预防,抑制或治疗价值的真菌。其中有一些种类不仅具有医疗保健作用,还可以食用,被称为药食兼用真菌,广义都称为药用真菌。 关键词:治疗疾病,医疗保健,真菌 它们在生长、发育的代谢活动中,能于菌丝体、菌核或子实体内产生酶、蛋白质、脂肪酸、氨基酸、肽类、多糖(见碳水化合物)、生物碱、甾醇、萜类、苷类以及维生素等具有药理活性或对人体疾病有抑制或治疗作用的物质,临床上或是直接利用菌丝体、菌核或子实体,或是利用从菌体中分离出来的有效物质。 1 药用真菌的分类 药用真菌按其功效可分成滋补强壮类:如冬虫夏草、银耳、灵芝等;利尿渗湿类:如猪苓、粟白发等;止血活血消炎祛痛类:如麦角、肉球菌、木耳、安络小皮伞、马勃、朱红栓菌;止咳化痰类:如金耳、竹黄;安神类:如茯苓;驱虫类:如雷丸;祛风湿类:如空柄假牛肝菌、大红菇;平肝息风类:如蝉花、变绿红菇;降血压类:如草菇;调节机体代谢类:如蜜环菌、香菇、鸡油菌等。 2.药用真菌在我国传统医药中的应用 早在2500年前,我们的祖先岁还未能解释一些真菌治病的机理,但已知道用神曲治疗消化不良,饮食停滞等疾病,用霉菌治疗疮等疾病。随着抗生素的发现,才弄清某些霉菌对疮作用的机制,使过去一些实践医疗经验升华到现代医学的理论水平。在传统的中医中药中,应用最多的还是一些大型真菌,如灵芝,茯苓,猪苓等。 东汉末年编制的《神农本草经》共记载中药365种,其中就有茯苓,猪苓,雷丸等10余种真菌药物。南北朝时期陶弘景编辑的《本草经集注》与《名医别录》,以及唐宋年间编著的本草中,除记载有茯苓,雷丸,木耳等外,还增添了马勃,蝉花,银耳等,对真菌药物的记载也更加明确。明代著名的医药学家李时珍编著的《本草纲目》,载药1892种,据不完全统计,其中有药用真菌40余种,如香菇,马勃,茯苓,猪苓,雷丸,木耳等,并将历代本草中记载的真菌药物归类,大部分收载于菜部卷中,说明李时珍已注意到有些药用真菌同时具有食用的价值,并根据其功效作用进行了较详细的描述。在清初汪昂的《本草备要》中,最早论述了冬虫夏草的药用价值。这些被历代要药物学家推崇的大型真菌,并不断发展,成为我国医药宝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3.药用真菌在医疗保健中的应用价值。 3.1 药用真菌药理作用 药用真菌及其代谢产物具有多种生理活性,国内外学者进行过很多研究,其主要药理作用有:

植物多糖的研究进展

植物多糖的研究进展 11食品科学余勇 11720525 摘要:植物多糖具有多种生物活性,近年来已成为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植物多糖的提取分离、结构鉴定的方法及其主要生物活性,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关键词:植物多糖提取分离生物活性 多糖是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中的由许多相同或不同的单糖通过糖苷键连接在一起的多聚化合物,是维持生命活动正常运转的基本物质之一。根据单糖的组成可分为同多糖和杂多糖。同多糖指由相同单糖构成的多糖,如淀粉、纤维素等;杂多糖由不同的单糖组成,结构上还可能与蛋白质或者核酸等结合形成结合型多糖。植物多糖是多糖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多糖在早期的天然产物化学研究中,因活性不明显,常作为无效成分弃去。由于生物学、化学等学科的飞速发展,自2O世纪8O年代来,人们对植物多糖的生物活性有了新的认识。科学实验研究显示,植物多糖具有许多生物活性功能,包括免疫调节、抗肿瘤、降血糖、降血脂、抗辐射、抗菌、抗病毒、保护肝脏等,且对机体毒副作用小。因此,对植物多糖的研究开发已成为医药保健品行业热门领域。如香菇多糖、灵芝多糖、云芝多糖已在国内临床上广泛应用。而其他一些植物多糖正在深入研究,如桑黄多糖、猪苓多糖、人参多糖、枸杞多糖等。 1 植物多糖的提取、分离和鉴定 1.1 植物多糖的提取 多糖是极性大分子,所以从植物中提取多糖,一般采用不同温度的水稀碱或稀盐溶液提取。由于水提时间长且效率低,酸碱提易破坏多糖的立体结构及活性。因此,发展高效,维持多糖结构和生物活性的方法至关重要。涂国云等采用酶法提取多糖,即采用复合酶一热水浸提相结合的方法,复合酶多采用一定的果胶酶、纤维素酶及中性蛋白酶,此法具有条件温和、杂质易除和提高效率等优点。同一原料,分别用水、酸、碱、盐或酶法提取,所得多糖往往是不同的。 1.2 植物多糖的分离纯化 利用不同多糖分子大小和溶解度不同而分离。常用季铵盐沉淀法和有机溶剂沉淀法。如安络小皮伞粗多糖的纯化方法,在多糖溶液中加入不同浓度乙醇溶液。得到多个多糖;还可用葡聚凝胶(Sephadex)琼脂糖凝胶(Sepharose)以不同浓度的盐溶液和缓冲溶液作为脱色剂,采用凝胶柱层析法使不同大小的多糖分子得到分离纯化,但该方法不适宜粘多糖分离。

海洋药物的现状与进展

海洋药物的现状与进展 齐栓栓 摘要:本文简述海洋药物及其现状以及在疾病中开发应用,介绍海洋药物的优势及已经取得的成就以及对其未来的展望。 关键词:海洋药物研究现状进展 Pres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marine drugs Qishuanshuan Abstract: This paper tells the status and development of marine drugs and its application in diseases of marine drugs, introduces the advantages and what ha s been achieved and thefuture prospects。 Keyword:marine drugs research status progress; 在药物研究的历史上陆地上的动物、植物、微生物及矿物一直是研究就重点,也是新药的主要来源,但随着历史的发展陆上药物已经不能满足人类面临的新疾病的用药,人们转而将目光投向广阔的海洋。地球表面三分之二是水,而地球物种的80%栖息在海洋中。近几十年来,我国海洋药物研究发展迅速,海洋资源丰富,海洋生物的代谢产物不仅结构多样、新颖,并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这为新药研究与开发提供了大量的模式结构和药物前体,因而海洋药物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以下主要介绍了海洋药物的现状、应用及研究展望。 一. 海洋药物的研究现状 1.世界海洋药物研究现状 国外现代海洋药物研究的热潮自20世纪60年代始,70年代,80年代开展了大规模筛选,并发现多种生物活性化合物,90年代则有多个海洋天然产物进入了临床实验。进入21世纪,海洋药物的研究和开发已向产业化发展,21世纪将是人类开发利用海洋生物资源的黄金时代。其中头孢菌素C(cephalosporin C)是最早发现的海洋药物,来源于海洋真菌,目前已发展成系列的头孢类抗菌素,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上世纪60年代的抗结核一线药物利福霉素(rifamycin)亦源自海洋细菌。迄今,国际上上市的海洋药物除了上述的头孢菌素和利福霉素外,还有阿糖胞苷、阿糖腺苷、齐考诺肽、曲贝替定、甲磺酸艾日布林、阿特赛曲斯和Ω-3-脂肪酸乙酯等7种。目前,还有10余种针对恶性肿瘤、创伤和神经

园林地被植物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园林地被植物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作者:朱云华 在园林绿化实践中,为了形成稳定的植物群落,更好地发挥绿化效果,需要乔、灌、草多层植物的合理搭配。据研究报道,在片林的生态效益上乔、灌、草三层结构的片林其生态效益比乔、灌、草两层的片林及乔、灌单层的片林结构要好,在片林群落的局部地段移去生长不良或过密的乔、灌木按一定比例栽入耐荫灌木和耐荫地被植物可组成稳定性好、外观优美、季相丰富的多层混交群落以美化环境,更好地提高城市生态效益。此外,园林地被植物的另一重要作用是覆盖地面,通过覆盖地面来减少或清除杂草, 为人们提供一个完整的由植物组成的,具有吸引力的植物组合体。在种植设计中以灌木作为边缘植物,用地被植物衬托,可形成一个有层次变化的令人愉快的群落,某些多年生观花观叶地被植物,以其鲜艳的花朵、果实, 奇特的叶型点缀在疏林草地上,可明显提高绿化效果,丰富园林景观。 1 国内园林地被植物研究现状 园林地被植物与草坪是一门新兴的应用科学。近几十年来,在全球范围内,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已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命安全, 人们开始认识到地面绿色植被的重要性,把发展草坪与地被植物作为改善环境、保护环境、实现黄土不见天的有力措施之一。各大城市为了摸清当地的地被植物资源,研究和筛选适宜当地栽培和应用的地被植物优良种和品种,开展了多方面的研究工作。1988年以来国内园林地被植物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以下几个方面: 1.1 园林地被植物资源调查和利用 1982 年曾对秦岭南坡活地塘等地区野生花卉和地被植物种质资源进行了调查[ 2 ] , 对23 科51种野生花卉和地被植物种的生活型、花期、花色、植株高度、幅度、分枝情况和园林应用作了研究和评价。1988年对重庆市的园林地被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和应用研究,结果认为:重庆市的园林地被植物资源丰富,常见的地被植物计有86 科278属429 种。其中禾草占2119 % , 菊科占10 % ,蕨类占1412 %。可作休息草坪和运动场草坪的暖季型草种是结缕草( Zoysia j aponica Steud. ) 、中华结缕草(Zoysia sinica Hance) 、假俭草[ Eremochl oa ophiuroides ( Munro ) Hack. ] 。坡坎绿地可使用的地被植物是麦冬( O phiopogon japonicus (L . f.) Ker-Gawl. ) 、萱草[ Hemerocallis f ulva (L .)L . ] 、苔草( Carex sp. ) 、狼尾草( Penniset um alopecuroides) 、芒( Miscanthus sinensis An2 derss. ) 、野菊( Dendranthem a indicum) 、过路黄( L ysim achia christinae Hance) 、地肤[ Kochia scoparia (L . ) Schrad. ]等。墙垣绿化的地被植物是:爬山虎[ Parthenocissus t ri2 cuspid ata (Sieb. et Zucc. ) Planch. ] 、葡萄( V i2 tis vinif era L .) 、洋常春藤( Hedera helix L .) 、金银花( L onicera japonica Thunb. ) 等。可用于河岸绿化的植物是芦苇(Phragmites com m unis Trin. ) 、甜根子草( S ac charum spontaneum L.) 、狗牙根[ Cynodon dactylon (L .) Pers. ]等耐水淹、保土固沙力强的植物。在有粉尘和酸碱污染的工厂车间,可用蜈蚣草( Pter is vittata L .) 、凤尾蕨[ P. creti2 ca L . var. nervosa ( Thunb. ) Ch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