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第3章 柏拉图(Pareto Diagram)范文

第3章 柏拉图(Pareto Diagram)范文

第3章  柏拉图(Pareto Diagram)范文
第3章  柏拉图(Pareto Diagram)范文

第3章柏拉图(Pareto Diagram)

一.前言

由生产现场所收集到的数据,必须有效的加以分析、运用,才能成为有价值的数据。而将此数据加以分类、整理,并作成图表,充份的掌握问题点及重要原因,则是时下不可或缺的管理工具。而最为现场人员广泛使用于数据管理的图表为柏拉图。

二.柏拉图的由来

意大利经济学家V.Parelo(1848-1923)于1897年分析社会经济结构时,赫然发现国民所得的大部份均集中于少数人身上,于是将所得大小与拥有所得的关系加以整理,发现有一定的方程式可以表示,称为“柏拉图法则。”

1907年叛国经济学者M.Oloren使用累积分配曲线来描绘“柏拉图法则”,也就是经济学所构的劳伦兹曲线。

美国品管专家J.M.Juran(朱兰博士)将劳伦兹曲线应用于品管上,同时创出“Vital Few Trivial Many”(重要的少数,琐碎的多数)的见解,并借用Parelo的名字,将此现象定为“柏拉图原理”。

“柏拉图”方法,由品管圈(QCC)创始人日本石川磬博士介绍到品管圈活动中使用,而成为品管七大手法之一。

三.柏拉图的定义

1.根据所搜集的数据按不良原因、不良状况、不良项目、不良发生的位置等不同区分标准而加以整理、分类、藉以寻求占最大比率之原因、状况

或位置,按其大小顺序排列,再加上累积值的图形。

2.从柏拉图可看出那一项目有问题,其影响度如何,以判断问题之癌结所在,并针对问题点采取改善措施,故又称为ABC图。(所谓ABC分析的

重点是强调对于一切事务,依其价值的大小而付出不同的努力,以获致

效果;亦即柏拉图分析前面2-3项重要项目之控制)。

3.又因图的排列系依大小顺序为这,故又可称为排列图。

四.柏拉图的制作说明

1.柏拉图的制作方法

步骤1:决定数据的分类项目

分类的方式有:

A.结果的分类包括不良项目别、场所别、时间别、工程别。

B.原因的分类包括材料别(厂商、成份等)。方式别(作业条件、程序、方法、环境等)、人(年龄、熟练度、经验等)、设备别(机械、工具

等)等。

分类的项目必须合乎问题的癌结,一般的分类先从结果分类上着手,以便洞悉问题之所在,然后再进行原因分类,分析出问题产生之原因,以便采取有效的对策。将此分析的结果,依其结果与原因分别绘制柏拉图。

步骤2:决定收集数据的期间,并按分类项目,在期间内收集数据。

考虑发生问题的状况,从中选择恰当的期限(如一天、一周、一月、一季或一年为期间)来收集数据。

步骤3:依分类项目别,做数据整理,并作成统计表。

A.各项目按出现数据之大小顺序排列,其他项排在最后一项。并求其累积数据。(其他项不可大于前三项,若大于时应再细分)。

B.求各项目数据据点比率及累计之影响度。

C.其他项排在最后,若太大时,须检讨是否有其他重要要因需提出。

步骤4:记入图表纸并依数据大小排列画出柱状图。

A.于图表用纸记入纵轴及横轴。纵轴左侧填不良数、不良率或损失金额,纵轴右侧刻度表示累计影响度(比率);在最上方刻100%,左方则依收集数据大小做适当刻度。横轴填分类项目名称,由左至右按照所占比率大小记入,其他项则记在最右边。

B.横轴与纵轴应做适度比例,横轴不宜长于纵轴。

步骤5:绘累计曲线

A.点上累计不良数(或累计不良率)

B.用折线连结。

步骤6:绘累计比率

A.纵轴右边绘折线终点为100%

B.将0-100%间分成10等分,把%的分度记上(即累计影响度)。

C.标出前三项(或四项)之累计影响度是否>80%或接近80%。

步骤7:记入必要的事项

A.标题(目的)

B.数据搜集期间

C.数据合计(总检查、不良数、不良率……等)

D . 工程别

E . 作成别(包括记录者、绘图者……)

2. 绘制柏拉图应注意事项:

A . 柏拉图之横轴是按项目别,依大小顺序由高而低排列,“其他”项排在最

后一位;

B . 柏拉图之柱形图宽度要一致,纵轴与横轴比例为3∶2

C . 纵轴最高点为总不良数,且所表示之间距应一致

D . 次数少的项目太多时,可考虑将后几项归纳成“其他”项;其他项不应

大于前几项,若大于时应再分析。有时,改变层别或分类的方法,亦可使分类的项目减少。通常,项目别包括其他项在内,以不要超过4-6项为原则。

E . 纵轴与横轴可表示下列内容:

纵轴:

(1) 品质——不良数、退货数、不良率。 (2) 时间——维修时间、作业时间、运输时间 (3) 金额——销货金额、损失金额、人事金额 (4) 安全——灾害件数、故障件数 (5)

其他——缺席率、提记录本件数

横轴:

(1) 现 象——不良项目别、位置别、区域别……等 (2) 时 间——月、周、季、年别……等 (3) 设 备——机械别、工具别……等

(4) 作业者——人别、年龄别、男女别、国别……等 (5)

其 他——厂商、作业方法……等

170

100% 敛不良

何不良

平衡不良

画面

面倾斜

工 程:电气检查 总检查数:1450 总不良数:170 期 间:72年7月5日-9日 检 验 者:王胜利 绘 图 者:李四

F . 每一不良项目所引起的损失金额不同时,纵轴应以损失金额来表示

G . 改善前后之比较时:

H . 改善后,横轴项目别依照出现大小顺序由高而低排列 I . 前后比较基准一致,且刻度应相同。 J . 各项目别以颜色来区分,则更易于比较

K . 柏拉图中,连接各项目与纵轴对应点之线,各为“柏拉曲线”外,但因

各项次之数据分配并非连续分配;所以,其连接线为折线而非曲线。 L . 一般而言,前三项不良项目往往累计影响度之70-80%强;如能针对前三

项做改善,便可得到70%以上的成效

M . 柏拉图适用于计数值统计,而计量值则使用直方图。 例:某电子材料检验后,以不良数及损失金额分别计算如下:

五.

柏拉图之应用

1. 作为降低不良的依据:想降低不良率,先绘柏拉图看看。

A . 全体的不良有多少?

B . 各种不良占多少?

C . 降低那些不良,可将全体不良降低70-80%以上?

D . 真正影响不良的大原因只有2-3项而已,只要对2-3项主要原因把握住,整个不良

原因就减掉大半了。

失金

2.决定改善目标,找出问题点:

柏拉图分析并不限于“不合规格”的不良,任何工厂的问题都可应用柏拉图分析,例如:

A.修理件数、费用、时间。

B.客诉件数、处理时间及费用。

C.不良品数及所损失

D.效率损失。

3.确认改善效果(改善前、后之比较):

采取改善对策后,为确认其成效,需重绘一次柏拉图,如采取之对策有效,柱形图的高度会降低且横轴之不良项目及顺序会变动。

A.把改善前、后之柏拉图排列在一起,即可评估其改善成效。

B.确认改善效果时,应注意下列三点:

(1)柏拉图搜集数据的期间及对象要一致

(2)对季节性的变动应列入考虑

(3)对于对策外之因,也应加以注意,以免疏忽。

4.应用于发掘现场的重要问题点。

一般数据可分为两大类:

依结果的分类——将结果的数据加以分类绘柏拉图,可掌握住少数而重要的结果。诸如,不良项目,工程别……等。

依要因的分类——将主要的结果找出后,再依特性要因图中之要因,搜集要因数据,作成柏拉图,即可找寻或掌握住重要的要因。

如此,先从结果分类,再从各类中找其要因,进而再对此要因寻求对策的话,则大部份的问题可获解决。

5.用于整理报告或记录

若只用数据来写报告或记录,比较不容易了解问题点,若采用柏拉图来整理报告或记录时,则可使看者一目了然。

6.可作不同条件的评价

对于同一制程前后不同时间之表现,用柏拉图来加以分析、评价。

7.验证或调整特性要因图

对于凭经验或直觉所绘之特性要因图,可用柏拉图来加以验证或调整。

8.配合特性要因图使用

柏拉图上之项目当作品质特性加以要因分析,再用柏拉图整理重新分类,可以找出改善的方案。

六.应用柏拉图就注意事项

1.柏拉图及按所选取之项目来分析,因此,只能针对所做项目加以比较,对于

项目以外之分析无能为力。例如:某产品数中A项点85%,减低A项不良数只能降低该产品之不良率,并不代表此举最合乎经济效益原则。

2.八成的柏拉图若发现各项目分配比例相差不多时,则不符合柏拉图法则,应

以其他角度作项目别,再重新搜集资料来分析。

3.据以作图(柏拉图)之数据应正确无误,方不致蒙蔽事实真相。

4.柏拉图仅是管理改善之手段而非目的;因此,对于数据项别重点已清楚明确

者,则无必要再浪费时间作柏拉图分析。

5.作成柏拉图后,仍觉前面1-2项不够具体,无法据此下达对策时,可再做进

一步之柏拉图,藉以把握具体重点。

6.柏拉图分析主要目的是从分析图中获得情报,进而设法采取对策。如果所得

到之情报显示第一位次之不良项目并非本身工作岗位所能解决时,可以先避开第一位次,而从第二位次着手。

7.先前着手改善第一位次的项目,采取对策将不良率降低;但过不久问题再现

时,则需考虑将要因予以重新整理分类,另作柏拉图分析。

8.“其他”项若大于最大的前面几项,则必须加以层别,检讨其中是否含有大

的原因。(以不超过前面三项为原则)

9.必要时,可作层别的柏拉图。对有问题的项目,再进行层别作出柏拉图,直

到原因别的柏拉图为止。若想将各项目加以细分化,且表示其内容时,可画积层柏拉图(或二层柏拉图)。重覆层别展开柏拉图时,虽易寻得真正不良原因所在,但须注意其对整个不良的贡献率(影响度)却变小。层别区分柏拉图的棒状部份,并以点线加以识别者,称为积层柏拉图。

10.在柏拉图的棒状内部再设立棒状图,并画出累计折线,形成双重的柏拉图,称为二

重柏拉图。

七.那些数据可以整理成为柏拉图

1.品质方面

A.不良品数、损失金额,可依不良项目别、发生场所别、发生制程别、机械别、作业者别、原料别、作业方法别……等结果或要因区分出“重要的少数,琐碎的多

数”情形。

B.消费者的抱怨项目、抱怨件数、修理件数……等。

2.成本方面

A.作业的效率——制程别、单位作业别……等。

B.故障率、修理时间——机械别、设备别等。

例2:某公司希望课长的工作重点放在作业指导及改善活动上,于8月份收集数据统计后,发现情形并不好,于是着手进行改善活动;再于年底(12月)惧数据,请根据这些数据作成柏拉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8月份课长的工作时间花在那些地方最多?(占50%以上,工作时间之项目)。

2.3月份课长的工作时间花在工作指导及改善活动的时间,各占全部时间之多少%?

3.12月份课长花在那些地方最多?(占50%以上工作时间之项目)

4.12月份课长花在工作指导与改善活动的时间占其全部时间之多少?与8月份相比较,进步了多少?

统计表

8月份统计表

12月份统计表

100%

68.1%

480

时间(小时)

100%

64.2%

480

时间(小时)

结论:

1.8月份课长的工作时间花在催料、不良处理对策,以及生产规划等三项为最多,占总时间的68.1%;

2.8月份课长花在作业指导及改善活动方面的时间并不多,仅占总时间的14.6%;

3.经过重新调整工作方式后,在12月份课长的作时间花在工作指导、改善活动以及生产规划等三项最多,占总时间的64.2%;

4.12月份课长花在作业指导及改善活动方面的时间,占全部时间的47.3%,为8月份的3.24倍,显见课长已走入现场实际了解问题,并改善问题。

品质管理——柏拉图法

品质管理工具之柏拉图(排列图) 概述 什么是柏拉图(排列图)? 根据所搜集之数据,按不良原因、不良状况、不良发生位置等不同区分标准,以寻求占最大比率之原因, 状况或位置的一种图形。柏拉图又叫排列图。它是将质量改进项目从最重要到最次要顺序排列而采用的一 种图表。柏拉图由一个横坐标、两个纵坐标、几个按高低顺序(“其他”项例外)排列的矩形和一条累 计百分比折线组成。 柏拉图(排列图)格式 柏拉图的主要用途 (1)按重要顺序显示出每个质量改进项目对整个质量问题的作用; (2)识别进行质量改进的机会。 (即识别对质量问题最有影响的因素,并加以确认) 作图步骤 1) 选择要进行质量分析的项目; 2) 选择用来进行质量分析的度量单位,如出现的次数(频数、件数)、成本、金额或其他; 3) 选择进行质量分析的数据的时间间隔; 4) 画横坐标; 5) 画纵坐标; 6) 在每个项目上画长方形,它的高度表示该项目度量单位的量值,显示出每个项目的影响大小;

7) 由左到右累加每个项目的量值(以%表示),并画出累计频率曲线(帕累托曲线),用来表示各个项目的累计影响; 8) 利用柏拉图确定对质量改进最为重要的项目(关键的少数项目)。 注意事项 1) 一般来说,关键的少数项目应是本QC小组有能力解决的最突出的一个,否则就失去找主要矛盾的意义,要考虑重新进行项目的分类; 2) 纵坐标可以用“件数”或“金额”等来表示,原则是以更好地找到“主要项目”为准; 3) 不太重要的项目很多时,横轴会变得很长,通常都把这些列入“其他”栏内,因此“其他”栏总在最后; 4) 确定了主要因素,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后,为了检查“措施效果”,还要重新画出排列图。 应用实例 某公司QC小组在2001年对其电子产品的用户反馈单进行了统计,整理后的资料,如下: 从图中可看出,该公司产品的“插头焊接缺陷”应作为“质量改进”的主要对象,应对它作进一步的调查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简介和主要哲学思想

苏格拉底(469—399BC.)是开创希腊哲学研究新方向的划时代的思想家,他把研究对象从自然转向了社会和人类的内心世界,专门探讨人类的心灵智慧与活动能力,注意政治、道德、社会、人生的基本问题,在西方人的生活领域竖立起一座真善美的理想宫殿,虽然这是唯心主义的追求,却显示了人类在精神上的勇敢探索。从此人自身成为哲学研究的中心,希腊哲学开始迈向一个新的高峰。 苏格拉底是雅典一个雕刻匠的儿子,出身贫寒,但崇尚知识,多方求学,逐渐成为具有全面文化休养的哲学家。他述而不作,没留下任何著作,其思想主要是由他的两个学生柏拉图和色诺芬的作品中得知的。他认为放弃对人自身的探讨而去研究自然是愚蠢的,是不守本分。所以他的哲学追求便集中在认识人自己上。他提出的命题围绕人的精神修养,比如什么是幸福、美德、真理、正义等等,其中所贯穿的一个最严肃的主题就是说服人们不要专注于对身外之物的追求,而应去改造自己的灵魂,追求真理和智慧,成为道德完善的、真正的人。他在雅典法庭受审时曾对同胞大声疾呼:“雅典人啊!我尊敬你们,热爱你们。我要教诲和劝勉我遇到的每一个人……你们不能只注意金钱和地位,而不注意智慧和真理。你们不要老想着人身和财产,而首先要改善你们的心灵。金钱不能买到美德,美德却能产生一切美好的东西。这就是我的教义。无论你们怎样处罚我,我决不改变自己的信仰” 因此他的哲学是道德哲学。他的讨论虽以唯心主义为出发点,但包含着许多合理的内核,如辩证的认识,认为真理总是具体的,具有相对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反面转化。再如讨论中的问答方法,即辩证法最初的涵义,通过反复问答,揭示对话者的自相矛盾之处来达到正确认识。他强调知识的作用,强调理性,要求人们用自己的思想、自己的内心世界去了解外界事物,发现真理,并提出概念在认识中的作用,确立了一系列概念范畴。他的思想对后世西方哲学有深远影响。 苏格拉底的学生、也是其思想的忠实继承人柏拉图(427—437BC.)出自雅典贵族家庭,生逢希腊城邦危机初现的时代,曾力求用自己的哲学拯救国家和社会。后致力于教书育人,留下大量著作,主要作品以对话体写就,著名的有《申辩篇》、《会饮篇》、《理想国》等,内容涉及哲学、政治伦理、教育问题。他的哲学思想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其核心为“理念论”,其它理论均以此为基础。在他看来,世界分为感觉中的自然世界和理念中的超自然世界两部分。由于感知的世界总在不停地变化,人们对它的认识因时、因地、因人、因情而异,因而感觉世界是不真实的。唯一真实的是永恒存在的理念世界,而感受到的现实世界只是理念世界的反映。比如说少女和鲜花美时,必先有一个美的概念在判断者心中,这一概念又一定和美的总体概念相一致,因而在判断者的身外必定有个绝对美的理念。美如此,真与善亦然,一切具体和抽象事物都有理念。理念是世间万物的原型,万物是理念的摹本。他倡导对永恒的真善美亦即理念世界的追求,后来人们往往把追求纯精神的唯理主义行为称作柏拉图式的行为。柏拉图否认现时世界的真实性和感觉经验的可靠性,认为理念是人心之外的一种实体,真理认识只能靠对它的直接感悟,所以他的哲学是客观唯心论。他的理念论用于现实社会的改造,便产生了他的理想国的设计。他的哲学认识论却成为西方唯心主义的主要思想来源。柏拉图像 亚里斯多德(384—322BC.)是集古希腊科学文化知识之大成的渊博学者,哲学是他最擅长的领域。他师从柏拉图20年,一度任马其顿王亚历山大的教师,后回雅典办学,著作传说达千卷之多,大多散佚,现存162卷,包括《形而上学》、《物理学》、《气象学》、《政治学》、《伦理学》、《修辞学》、《范畴篇》等47部,其中有些作品,可能是赝品。他是现代许多科学门类的奠基人,哲学到他的手里才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他的著作中,希腊哲学的爱智与深思精神被发展到顶峰。他的哲学与他的导师柏拉图的关系是批判与继承的关系,其中的批判要多于继承。他有句科学认识史上的名言:“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反映他的真

柏拉图洞穴之喻的应用解析

我们看到的是真实的幻影, 我们还要去发现真实。 威尼斯商人瓷砖特约艺术家——曹 志雄先生,他专门为VEVI哲学故 事酒馆设计制作的《影子的舞蹈》, 这幅作品是他根据柏拉图的洞穴比 喻创作的一幅具有哲学意义的瓷砖 壁画。此次,这一次“泥邦讲坛”曾 循老师给我们带来的故事讲解的哲 学故事是——柏拉图「洞穴之喻」。作品解读:影子的舞蹈 我们可以仔细看这幅陶瓷壁画,设计师充分利用了逆光的楼梯门洞,将整个楼 梯间室内作了洞穴处理,两侧的墙壁象征着洞壁,手绘的瓷砖人形图案为纹身 的洞穴囚徒,可以看他腰部的树叶裙,颈上的狼牙吊坠,而蓝紫色的瓷砖,为 囚徒的影子,整个画面就呈现出了一幅柏拉图的洞穴场景。 柏拉图的洞穴之喻来自于他最著名的作品《理想国》讲的是:有一群囚犯,被 关在一个洞穴中,他们手脚都被捆绑,身体也无法转动,只能背对着洞口。他 们面前有一堵白墙,身后燃烧着一堆火。在那面白墙上他们看到了自己以及身 后到火堆之间事物的影子,由于他们看不到任何其他东西,这群囚犯会以为影 子就是真实的东西。 最后,一个人挣脱了枷锁,并且 摸索出了洞口,他第一次看到了 真实的事物。于是他返回洞穴, 并试图向其他人解释,那些影子 其实只是虚幻的事物,并向他们 指明光明的道路。但是对于那些 被捆绑的囚犯来说,认为那个人 似乎比他逃出去之前更加愚蠢, 并向他宣称,除了墙上的影子之外,世界上没有其他东西了。

洞穴启示:哲学家为公众谋幸福的途径是启蒙教育 在柏拉图看来,现象就是现象,现象不可能是本质的“载体”,纯洁的理念无论 如何不可能存在于现象之中。所以我们 不可能从现象中认识本质,要想认识本 质,必须灵魂转向:从现象转向理念。 现象只是知觉,理念则是知识,而知识 应该要绝对正确。 柏拉图明确声称囚徒与我们相像,即是 说他们代表人类的状态;而囚徒被拉出 洞穴的过程则类似于通过教育而获得启 蒙的过程。 我们可以把上升之途和对上面事物的观 照解释成是灵魂上升到理智世界的过程。 洞穴之喻对于后来的政治和教育理论影 响甚巨。 很明显,柏拉图借解放囚徒失败的故事比喻苏格拉底的悲剧,他从失败汲取教训,总结了哲学家的使命和工作。按照他的想法,哲学家的兴趣和利益在可知 的理念,最高的目标是追求善;除此之外,他们没有世俗的兴趣和利益,包括 参与政治的兴趣。 然而,柏拉图又说,哲学家如同返回洞穴的自由人一样,他们为了其他人的利 益,不得不放弃个人兴趣和 思辨的幸福而参与政治。启 蒙和解救陷于悲惨境地而毫 无自觉的人,乃是哲学家的 公民义务。 柏拉图还说,他犹豫再三才 说出这样的话,因为很难找 到一条既符合公共幸福又符 合个人幸福的道路。看来, 哲学家的命运只能是放弃个人思辨的幸福而为公众谋幸福,哲学家为公众谋幸 福的途径是启蒙教育。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亚历山大大帝的师承关系

苏格拉底(希腊文:∑ωκρ?τη?(前469年—前399年)是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与他的学生之一是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希腊三贤”。而亚历山大是亚里士多德的学生。 苏格拉底是柏拉图哲学路线的创始者。苏格拉底重视伦理学,是古希腊第一个提出要用理性和思维去寻找普遍道德的人,他是道德哲学的创始人,他强调道德是由理性指导的,所以“美德就是知识”,认为善出于知,恶出于无知。在欧洲哲学史上最早提出唯心主义的目的论,认为一切都是神所创造与安排的,体现了神的智慧与目的。提出了“自知自己无知”的命题,认为只有放弃对自然界的求索(因为那是神的领域),承认自己无知的人才是聪明人。最有知识的是神,知识最终从神而来,真正的知是服从神。在逻辑学方面,亚里士多德认为苏格拉底提出归纳论证,从具体实事中找出确定的论点,并注意一般定义的方法,对概念作出精确的说明。 柏拉图出身于雅典贵族,青年时从师苏格拉底。苏氏死后,他游历四方,曾到埃及、小亚细亚和意大利南部从事政治活动,企图实现他的贵族政治理想。公元前387年活动失败后逃回雅典,在一所称为阿加德米(Academy)的体育馆附近设立了一所学园,此后执教40年,直至逝世。他一生著述颇丰,其教学思想主要集中在《理想国》( The Republic)和《法律篇》中。柏拉图是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创始人,其哲学体系博大精深,对其教学思想影响尤甚。柏拉图认为世界由“理念世界”和“现象世界”所组成。理念的世界是真实的存在,永恒不变,而人类感官所接触到的这个现实的世界,只不过是理念世界的微弱的影子,它由现象所组成,而每种现象是因时空等因素而表现出暂时变动等特征。由此出发,柏拉图提出了一种理念论和回忆说的认识论,并将它作为其教学理论的哲学基础。 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年),古希腊斯吉塔拉人,是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的老师。公元前335年,他在雅典办了一所叫吕克昂的学校,被称为逍遥学派。马克思曾称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恩格斯称他是古代的黑格尔。亚里士多德师承柏拉图,主张教育是国家的职能,学校应由国家管理。他首先提出儿童身心发展阶段的思想;赞成雅典健美体格、和谐发展的教育,主张把天然素质,养成习惯、发展理性看作道德教育的三个源泉,但他反对女子教育,主张“文雅”教育,使教育服务于闲暇。亚里士多德一生勤奋治学,从事的学术研究涉及到逻辑学、修辞学、物理学、生物学、教育学、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美学等,写下了大量的著作,他的著作是古代的百科全书,据说有四百到一千部,主要有《工具论》、《形而上学》、《物理学》、《伦理学》、《政治学》、《诗学》等。他的思想对人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创立了形式逻辑学,丰富和发展了哲学的各个分支学科,对科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整理成为柏拉图的数据

整理成为柏拉图的数据 1.品质方面 (1)不合格品数、损失金额,可依不合格项目别、发生场所别、发生过程别、机械别、操作者别、原料别、作业方法别…等结果或要因区分出[重要的少数,琐细的多数]情形。 (2)消费者的抱怨项目、抱怨件数、修理件数…等。 2.时间方面—效率 (1)操作的效率—过程别、单位作业别…等。 (2)故障率、修理时间—机械别、设备别…等。 2.成本方面 (1)原料、材料别的单价。 (2)规格别、商品别的单价。 (3)质量成本—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外部失败成本。 3.营业方面 销货金额别、营业所别、商品销售别、业务员别。 4.交通方面 (1)交通事故肇事率、违规案件类别、车种别、地区别(国家别)。 (2)高速公路超速原因别、肇事死亡原因别…….等。 5.安全方面 灾害的件数—场所别、职务别、人体部位别。 6.选举方面 (1)票源区域。 (2)调查活动区人数分配。 8.治安方面 (1)少年犯罪率、件数、年龄别。 (2)缉捕要犯件数、人数、地区别、分局别、时间别。 9.医学方面 (1)十大病因别、年龄别、糖尿病要因别、职业病患别。 (2)门诊病患类别、门诊科别…….等。 八.范例 1.客户抱怨件数分析 前三项,抱怨原因占70.1%,针对前三项问题, 加以层别找出真正原因,则可消除大部份的问题。 造成报废的前三项即占了71.8%,如能针对操作方法机械浮动及原料方面,重新分析层别,并采取对策即可解决大部份问题。 28 14 12 8 5 10 77 件数 100% 70%

2.生产线报废原因分析 3.交通肇事死亡原因分析 4.83年死亡原因调查 九.实例研讨 例1:某公司83年度的行政后勤费用,经统计后如附表,请把它作成柏拉图, 以了解哪项支出占第一位,以及那些项目占较大比例,并试着提出改善方案。 解:(1)作统计表 08 11 35 26 23 14 金额 100% 71.8% 89 56 458 413 253 101 1370 件 数 100% 82.0% 人数 恶 脑 意 心 糖 其 性 血 外 脏 尿 肿 管 事 病 病 他 瘤 意 故 外 38651 300 200 100 16.92% 15.49% 16.81%

柏拉图(Pareto Chart)

柏拉圖(Pareto Chart)是品管工具裡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它利用80/20的趨勢原則幫助工程師們歸納出較重大的要因,然後讓工程師可以只針對少數的及個要因,集中火力並對症下藥,以收事半功倍之效。但好像沒有幾個人可以使用Excel 畫出正確的柏拉圖。 如果你還不瞭解何謂柏拉圖(Pareto Chart),就參考這裡吧: 柏拉圖分析(Pareto Chart)介紹 本文就暫時跳開所有的工程問題,單純的只討論如何利用Excel2007來製作出完整的柏拉圖(Pareto chart),我知所以強調完整,是因為很多人做出來的柏拉圖都有點似是而非,比較一下上面兩張柏拉圖的畫法,右邊的圖只要稍有Excel 經驗的人,應該很簡單就可以畫出來,左圖才是比較正去的柏拉圖的畫法,要畫出這樣的圖可得有點技巧。 心動了嗎?現在就來看看如何利用Excel2007畫出這樣的柏拉圖效果,不過得先說聲對不起,因為我只有英文版的Excel2007,所以解說中的指令也都是英文,可能得麻煩自己對照一下中文了。 Step 1. 輸入數據並將數據由大到小排列。 1. 如下圖輸入A1~D1標題及A3~B6的「現象」及「數量」。 2. 將D2~D6的各式設為「百分比」。 3. 在C3的地方輸入公式【=B3】,在C4的地方輸入公式【=C3+B3】,其餘的 C5~C6用複製貼上就可以,或者用拖拉的方式複製也可以。 4. 在D2的地方輸入【0%】,這是一定要的,因為柏拉圖都是從0%開始的。 5. 在D3的地方輸入【=C3/$C$6】,其他的D4~D6用複製貼上就可以,或者用拖拉的方式複製也可以。小撇步:當你要輸入【$C$6】時,其實可以把滑鼠點到 C6的欄位再按鍵,就會自動切換成絕對位址了。 6. 請檢查D6的地方,也就是百分比的累加最終一定要是100%。

柏拉图和苏格拉底的哲理故事

柏拉图和苏格拉底的哲理故事(爱情、婚姻、幸福、艳遇、生活) 有一天,柏拉图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 苏格拉底说:我请你穿越稻田,摘一株最大最金黄的麦穗回来。有个规则,你不能走回头路,只能摘一次。 柏拉图去做了。许久之后,他却空著手回来。 苏格拉底问:怎么空手回来了? 柏拉图说道:当我走在田间,曾看到过几株特别大特别灿烂的麦穗,可是,我总想着前面也许会有更大更好的,於是就没有摘。但是,我继续走的时候,看到的麦穗,又总觉得还不如先前看到的好,所以…… 苏格拉底说:这就是爱情。 有一天,柏拉图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婚姻? 苏格拉底说:我请你穿越树林,去砍一棵最粗最结实的树回来。有个规则,你不能走回头路,只能砍一次。 柏拉图去做了。许久之后,他带了一棵并不算最高大粗壮却也还不赖的树回来。 苏格拉底问:怎么只砍了这样一棵树? 柏拉图说道:当我穿越树林,看到过几棵非常好的树,这次,我吸取了上次摘麦穗的教训,看到这棵树还不错,就选它了。我怕我不选它,就又会错过了砍树的机会而空手而归,尽管它并不是我碰见的最棒的一棵。 苏格拉底说:这就是婚姻。 有一天,柏拉图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幸福? 苏格拉底说:我请你穿越田野,去采一朵最美丽的花,有个规则,你不能走回头路,只能采一次。 柏拉图去做了。许久之后,他捧著一朵还算比较美的花回来。 苏格拉底问:这就是最美丽的花了? 柏拉图说道:当我穿越田野,我看到了这朵美丽的花,我就摘下了它。我告诉自己,要坚信手中的这朵花就是最美的。当然,我后来又看见好多很美丽的花,但我依然坚持,认定我这朵最美,不再动摇。所以,现在我把最美丽的花带来了。 苏格拉底说:这就是幸福。 有一天,柏拉图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艳遇? 苏格拉底说:你再到树林走一次吧,去摘一支最好看的花,这次没有规则,只要最后带一支回来就可以了。 柏拉图去做了几小时后,他带回了一支颜色艳丽但稍显枯萎的花。 苏格拉底问:这就是你反复挑选之后,带回的最好的花吗? 柏拉图回答:我找了很久,发觉这是盛开得最大最好的花,但我采下来带回来的路上,它就逐渐枯萎下来了,就像您看到的这样。我想,大概是我采下它的时候,它已经盛开到了极限,所以…… 苏格拉底说:这就是艳遇。 有一天,柏拉图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生活? 苏格拉底说:不如你再到树林走一次吧,去摘一支最好看的花,仍然没有规则,带一支回来就可以。柏拉图去做了。过了三天三夜,他也没有回来。 苏格拉底走进树林去找他,发现他竟在树林里扎起帐篷。苏格拉底问:你还没有找到最好看的花么?柏拉图指着帐篷边上的一朵花说:这就是最好看的花。 苏格拉底问:为什么不把它带出去呢? 柏拉图回答:老师,如果我把它摘下来,它马上就枯蒌了。 苏格拉底问:你以为你不摘,它就不会枯萎了? 柏拉图回答:我知道,即使我不摘它,它也迟早会枯。所以,我要在它还盛开的时候,守在它边上,欣赏它最美的样子。苏格拉底问:那它凋谢了呢? 柏拉图回答:等它凋谢的时候,我会欣然离开,去找下一朵。 这时,苏格拉底满足地笑了:你已经懂得生活的真谛了。

品管七大手法之4——柏拉图(排列图)

第4章柏拉图 77 第4章柏拉图(Pareto Diagram)排列图 一、前言 由生产现场所收集到的数据,有效的加以分析、运用,才能成为有价值的数据。而将此数据加以分类、整理并作成图表,充分的掌握问题点及重要原因,则是目前不可或缺的管理工具。而最为现场人员广泛使用于数据管理的图表为柏拉图。 二、柏拉图的由来 意大利经济学家V.Pareto(1848-1923)在1897年分析社会经济结构时,赫然发现国民所得的大部份均集中于少数人身上,于是将所得的大小与拥有所得的关系加以整理。发现有一定的方程式可以表示,称为[柏拉图法则]。 1907年美国经济学者M.O.Lorenz使用累积分配曲线来描绘[柏拉图法则],也就是经济学所谓的劳伦兹(Lorenz)曲线。 美国品管专家J.M.Juran(朱兰博士)将劳伦兹曲线应用于品管上,同时创出[Vital Few, Trivial Many] (重要的少数,次要的多数)的见解,并借用Pareto的名字,将此现象定为[柏拉图原理]。 [柏拉图]方法,由品管圈(QCC)的创始人日本石川馨博士介绍到品管圈活动中使用,而成为品管七大手法之一。 三、柏拉图的定义 1.根据所搜集的数据,按不良原因、不良状况、不良项目、 不良发生的位置等不同区分标准而加以整理、分类,从中寻求 占最大比率的原因、状况或位置,按其大小顺序排列,再加上 累积值的图形。 2.从柏拉图可看出那一项目有问题,其影响度如何,以判断 问题的症结所在,并针对问题点采取改善措施,故又称为ABC 图。(所谓ABC分析的重点是强调对于一切事务,依其价值的大 小而付出不同的努力,以获至效果;亦即柏拉图分析前面2-3 项重要项目的控制)。 1 / 20

柏拉图(ParetoDiagram)排列图

第4章柏拉图(Pareto Diagram)排列图 一、前言 由生产现场所收集到的数据,有效的加以分析、运用,才能成为有价值的数据。而将此数据加以分类、整理并作成图表,充分的掌握问题点及重要原因,则是目前不可或缺的管理工具。而最为现场人员广泛使用于数据管理的图表为柏拉图。 二、柏拉图的由来 意大利经济学家V.Pareto(1848-1923)在1897年分析社会经济结构时,赫然发现国民所得的大部份均集中于少数人身上,于是将所得的大小与拥有所得的关系加以整理。发现有一定的方程式可以表示,称为[柏拉图法则]。 1907年美国经济学者M.O.Lorenz使用累积分配曲线来描绘[柏拉图法则],也就是经济学所谓的劳伦兹(Lorenz)曲线。 美国品管专家J.M.Juran(朱兰博士)将劳伦兹曲线应用于品管上,同时创出[Vital Few, Trivial Many] (重要的少数,次要的多数)的见解,并借用Pareto的名字,将此现象定为[柏拉图原理]。 [柏拉图]方法,由品管圈(QCC)的创始人日本石川馨博士介绍到品管圈活动中使用,而成为品管七大手法之一。 三、柏拉图的定义 1.根据所搜集的数据,按不良原因、不良状况、不良项目、 不良发生的位置等不同区分标准而加以整理、分类,从中寻求占最大比率的原因、状况或位置,按其大小顺序排列,再加上累积值的图形。 2.从柏拉图可看出那一项目有问题,其影响度如何,以判断 问题的症结所在,并针对问题点采取改善措施,故又称为ABC 图。(所谓ABC分析的重点是强调对于一切事务,依其价值的大小而付出不同的努力,以获至效果;亦即柏拉图分析前面2-3项重要项目的控制)。

苏格拉底与柏拉图的五个故事

苏格拉底与柏拉图的五个故事 苏格拉底与柏拉图的五个故事[有关爱情、婚姻、生活、哲学的最完整版本]:1、柏拉图有一天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苏格拉底叫他到树林走一次,要不回头地走,在途中要摘一朵最美的花,但只可以摘一次。柏拉图觉得很容易,充满信心地出去,谁知过了半天他仍没有回去,最后,他垂头丧气出现在老师跟前诉说空手而回的原因:很难得看见一朵看似不错的,却不知是不是最好,因为只可以摘一次,不得已,只好放弃,再看看有没有更好的,到发现已经走到尽头时,才发觉手上一朵花也没有。苏格拉底告诉他:这就是爱情。 启示:在爱情中,我们总是追求另一半的完美,却忘记了自己的不完美,因此最终空手而归。破解这一难题的根本办法就是随缘:你所遇见的适合于你的就是最好的。 附小故事一则:一男子欲找世上最完美的女人为妻。穷其一生,遍寻天下,最终仍孑然一身。有人问他是不是因为没有找到世上最完美的女人,他说:“不,你错了,我曾经遇到过一个完美的女人,无论外貌还是心灵,无论才干还是性情都无可挑剔”。“那你为什么不娶她为妻?”“唉,没办法,她要找一个最完美的男人”。所以有人说:爱情就象打麻将,看看差不多能和的时候就和了散了,非要来个天和(青梅竹马)或地和(一见钟情)不可吗?别弄着弄着和不了了。 2、柏拉图有一天又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婚姻,苏格拉底叫他再到树林走一次,要不回头地走,在途中要摘一朵最美的花,但只可以取一次。柏拉图有了上回的教训,充满信心地出去。半天之后,他一身疲惫地拿了一朵看起来尚比较可观的花。苏格拉底问他:这就是最美的花吗?柏拉图回答老师:因为只可以取一朵,好不容易看见一朵看似不错的,又发现时间、体力已经快不够用了,也不管是不是最好的,所以就拿回来了。苏格拉底告诉他:这就是婚姻。 启示:在婚姻中,很多人都有一种围城的感觉,正如当年一个年轻人请教苏格拉底到底该不该结婚时,苏格拉底说道:无论如何,你都会后悔。很多人都在凑合着过日子,恰似故事中那朵尚还可观的花。破解这一难题的根本办法就是惜缘:你所拥有的就是最好的。 为什么要珍惜缘分?且看下面的故事: 一女子爱上一男子,只恨无缘相见,乃苦修五百年,方使佛祖将其化为桥上的一个石柱,可以看着那个男子从桥上走过。后女子爱男子更深,又修行一千年,求佛祖再给她一个机会,能在茫茫人海中与男子擦肩而过。佛祖又助她满足了心愿。又过去一千五百年,佛祖问:还想不想见那个男子?女子说:我已爱过,已无遗憾,不用见他了。佛祖闻言,长嘘一口气,似卸下一个重担。女子奇怪,乃问曰:难道你老人家也曾有放不下的烦恼么?佛祖曰:那倒不是,只是这样一来,另一个男子求我的事很快就能实现了。女子不解,求佛祖解释。佛祖曰:你知道吗?世界上还有一个男子,为了能够看上你一眼,已经修行了两千年。各位,争取到看一眼的机会尚且需要两千年的时间,那要是能相遇、相识、结为夫妻、一同走过一生,需要多少年的时间才能实现?如此难得的机会,不珍惜能行吗?先哲讲“百世修得同船度,千世修得共枕眠”,然也。 如果你想更深的理解爱情的真谛,可以再深入一步,看下面的故事就明白了。 人问佛:为什么结了婚在一起的时候,原来相爱的两个人反倒没有了以前的那些激情,更多的是一种相互依赖?佛说:那是因为你的心里已经潜移默化中将爱情转变为了亲情。人摸了摸脑袋:亲情?佛继续说:当爱情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是会在不知不觉中转变为亲情的,你会逐渐将她看作你生命中的一部分,这样你就会多了一些宽容和谅解,也只有亲情才是你从诞生伊始上天就安排好的,也是你别无选择的,所以你后来做的,只能是去适应你的亲情,无论你出生多么高贵,你都要不讲任何条件的接受自己的爱人,并且对爱

第3章 柏拉图(Pareto Diagram)范文

第3章柏拉图(Pareto Diagram) 一.前言 由生产现场所收集到的数据,必须有效的加以分析、运用,才能成为有价值的数据。而将此数据加以分类、整理,并作成图表,充份的掌握问题点及重要原因,则是时下不可或缺的管理工具。而最为现场人员广泛使用于数据管理的图表为柏拉图。 二.柏拉图的由来 意大利经济学家V.Parelo(1848-1923)于1897年分析社会经济结构时,赫然发现国民所得的大部份均集中于少数人身上,于是将所得大小与拥有所得的关系加以整理,发现有一定的方程式可以表示,称为“柏拉图法则。” 1907年叛国经济学者M.Oloren使用累积分配曲线来描绘“柏拉图法则”,也就是经济学所构的劳伦兹曲线。 美国品管专家J.M.Juran(朱兰博士)将劳伦兹曲线应用于品管上,同时创出“Vital Few Trivial Many”(重要的少数,琐碎的多数)的见解,并借用Parelo的名字,将此现象定为“柏拉图原理”。 “柏拉图”方法,由品管圈(QCC)创始人日本石川磬博士介绍到品管圈活动中使用,而成为品管七大手法之一。 三.柏拉图的定义 1.根据所搜集的数据按不良原因、不良状况、不良项目、不良发生的位置等不同区分标准而加以整理、分类、藉以寻求占最大比率之原因、状况 或位置,按其大小顺序排列,再加上累积值的图形。 2.从柏拉图可看出那一项目有问题,其影响度如何,以判断问题之癌结所在,并针对问题点采取改善措施,故又称为ABC图。(所谓ABC分析的 重点是强调对于一切事务,依其价值的大小而付出不同的努力,以获致 效果;亦即柏拉图分析前面2-3项重要项目之控制)。 3.又因图的排列系依大小顺序为这,故又可称为排列图。 四.柏拉图的制作说明 1.柏拉图的制作方法 步骤1:决定数据的分类项目 分类的方式有: A.结果的分类包括不良项目别、场所别、时间别、工程别。 B.原因的分类包括材料别(厂商、成份等)。方式别(作业条件、程序、方法、环境等)、人(年龄、熟练度、经验等)、设备别(机械、工具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亚历山大大帝的师承关系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亚历山大大帝的师承关系 苏格拉底(希腊文:∑ωκρ?τη?(前469年—前399年)是着名的古希腊哲学家。与他的学生之一是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希腊三贤”。而亚历山大是亚里士多德的学生。 苏格拉底是柏拉图哲学路线的创始者。苏格拉底重视伦理学,是古希腊第一个提出要用理性和思维去寻找普遍道德的人,他是道德哲学的创始人,他强调道德是由理性指导的,所以“美德就是知识”,认为善出于知,恶出于无知。在欧洲哲学史上最早提出唯心主义的目的论,认为一切都是神所创造与安排的,体现了神的智慧与目的。提出了“自知自己无知”的命题,认为只有放弃对自然界的求索(因为那是神的领域),承认自己无知的人才是聪明人。最有知识的是神,知识最终从神而来,真正的知是服从神。在逻辑学方面,亚里士多德认为苏格拉底提出归纳论证,从具体实事中找出确定的论点,并注意一般定义的方法,对概念作出精确的说明。 柏拉图出身于雅典贵族,青年时从师苏格拉底。苏氏死后,他游历四方,曾到埃及、小亚细亚和意大利南部从事政治活动,企图实现他的贵族政治理想。公元前387年活动失败后逃回雅典,在一所称为阿加德米(Academy)的体育馆附近设立了一所学园,此后执教40年,直至逝世。他一生着述颇丰,其教学思想主要集中在《理想国》( The Republic)和《法律篇》中。柏拉图是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创始人,其哲学体系博大精深,对其教学思想影响尤甚。柏拉图认为世界由“理念世界”和“现象世界”所组成。理念的世界是真实的存在,永恒不变,而人类感官所接触到的这个现实的世界,只不过是理念世界的微弱的影子,它由现象所组成,而每种现象是因时空等因素而表现出暂时变动等特征。由此出发,柏拉图提出了一种理念论和回忆说的认识论,并将它作为其教学理论的哲学基础。 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年),古希腊斯吉塔拉人,是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的老师。公元前335年,他在雅典办了一所叫吕克昂的学校,被称为逍遥学派。马克思曾称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恩格斯称他是古代的黑格尔。亚里士多德师承柏拉图,主张教育是国家的职能,学校应由国家管理。他首先提出儿童身心发展阶段的思想;赞成雅典健美体格、和谐发展的教育,主张把天然素质,养成习惯、发展理性看作道德教育的三个源泉,但他反对女子教育,主张“文雅”教育,使教育服务于闲暇。亚里士多德一生勤奋治学,从事的学术研究涉及到逻辑学、修辞学、物理学、生物学、教育学、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美学等,写下了大量的着作,他的着作是古代的百科全书,据说有四百到一千部,主要有《工具论》、《形而上学》、《物理学》、《伦理学》、《政治学》、《诗学》等。他的思想对人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创立了形式逻辑学,丰富和发展了哲学的各个分支学科,对科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亚历山大大帝(前356-前323),古代马其顿国王,世界古代史上着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足智多谋,在担任马其顿国王的短短13年中,以其雄才大略。东征西讨,先是确立了在全希腊的统治地位,后又灭亡了波斯帝国。在横跨欧、亚的辽阔土地上,建立起了一个西起希腊、马其顿,东到印度河流域,南临尼罗河第一瀑布,北至药杀水的以巴比伦为首都的庞大帝国。创下了前无古人的辉煌业绩,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经济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进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苏格拉底名言

Qc七大手法之柏拉图

第六章柏拉图77 第六章柏拉图(Pareto Diagram) 一、前言 由生产现场所收集到的数据,有效的加以分析、运用,才能成为有价值的数据。而将此数据加以分类、整理并作成图表,充分的掌握问题点及重要原因,则是目前不可或缺的管理工具。而最为现场人员广泛使用于数据管理的图表为柏拉图。 二、柏拉图的由来 意大利经济学家V.Pareto(1848-1923)在1897年分析社会经济结构时,赫然发现国民所得的大部份均集中于少数人身上,于是将所得的大小与拥有所得的关系加以整理。发现有一定的方程式可以表示,称为[柏拉图法则]。 1907年美国经济学者M.O.Lorenz使用累积分配曲线来描绘[柏拉图法则],也就是经济学所谓的劳伦兹(Lorenz)曲线。 美国品管专家J.M.Juran(朱兰博士)将劳伦兹曲线应用于品管上,同时创出[Vital Few, Trivial Many] (重要的少数,次要的多数)的见解,并借用Pareto的名字,将此现象定为[柏拉图原理]。 [柏拉图]方法,由品管圈(QCC)的创始人日本石川馨博士介绍到品管圈活动中使用,而成为品管七大手法之一。 三、柏拉图的定义 1.根据所搜集的数据,按不良原因、不良状况、不良项目、不良 发生的位置等不同区分标准而加以整理、分类,从中寻求占最 大比率的原因、状况或位置,按其大小顺序排列,再加上累积 值的图形。 2.从柏拉图可看出那一项目有问题,其影响度如何,以判断问题 的症结所在,并针对问题点采取改善措施,故又称为ABC图。 (所谓ABC分析的重点是强调对于一切事务,依其价值的大 小而付出不同的努力,以获至效果;亦即柏拉图分析前面2-3 项重要项目的控制)。 78 品管七大手法 3.又因图的排列系按大小顺序排列,故又可称为排列图。 四、柏拉图的制作步骤

苏格拉底,柏拉图

苏格拉底,柏拉图 篇一:柏拉图和苏格拉底的哲理故事 柏拉图和苏格拉底的哲理故事(爱情、婚姻、幸福、艳遇、生活) 有一天,柏拉图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 苏格拉底说:我请你穿越稻田,摘一株最大最金黄的麦穗回来。有个规则,你不能走回头路,只能摘一次。 柏拉图去做了。许久之后,他却空著手回来。 苏格拉底问:怎么空手回来了? 柏拉图说道:当我走在田间,曾看到过几株特别大特别灿烂的麦穗,可是,我总想着前面也许会有更大更好的,於是就没有摘。但是,我继续走的时候,看到的麦穗,又总觉得还不如先前看到的好,所以…… 苏格拉底说:这就是爱情。 有一天,柏拉图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婚姻? 苏格拉底说:我请你穿越树林,去砍一棵最粗最结实的树回来。有个规则,你不能走回头路,只能砍一次。 柏拉图去做了。许久之后,他带了一棵并不算最高大粗壮却也还不赖的树回来。 苏格拉底问:怎么只砍了这样一棵树? 柏拉图说道:当我穿越树林,看到过几棵非常好的树,这次,我吸取了上次摘麦穗的教训,看到这棵树还不错,就选它了。我怕我

不选它,就又会错过了砍树的机会而空手而归,尽管它并不是我碰见的最棒的一棵。 苏格拉底说:这就是婚姻。 有一天,柏拉图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幸福? 苏格拉底说:我请你穿越田野,去采一朵最美丽的花,有个规则,你不能走回头路,只能采一次。柏拉图去做了。许久之后,他捧著一朵还算比较美的花回来。 苏格拉底问:这就是最美丽的花了? 柏拉图说道:当我穿越田野,我看到了这朵美丽的花,我就摘下了它。我告诉自己,要坚信手中的这朵花就是最美的。当然,我后来又看见好多很美丽的花,但我依然坚持,认定我这朵最美,不再动摇。所以,现在我把最美丽的花带来了。 苏格拉底说:这就是幸福。 有一天,柏拉图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艳遇? 苏格拉底说:你再到树林走一次吧,去摘一支最好看的花,这次没有规则,只要最后带一支回来就可以了。 柏拉图去做了几小时后,他带回了一支颜色艳丽但稍显枯萎的花。 苏格拉底问:这就是你反复挑选之后,带回的最好的花吗? 柏拉图回答:我找了很久,发觉这是盛开得最大最好的花,但我采下来带回来的路上,它就逐渐枯萎下来了,就像您看到的这样。我想,大概是我采下它的时候,它已经盛开到了极限,所以……苏

柏拉图-特性要因分析图

柏拉图(Pareto Diagram) 一、前言 由生产现场所收集到的数据,有效的加以分析、运用,才能成为有价值的数据。而将此数据加以分类、整理并作成图表,充分的掌握问题点及重要原因,则是目前不可或缺的管理工具。而最为现场人员广泛使用于数据管理的图表为柏拉图。 二、柏拉图的由来 意大利经济学家V.Pareto(1848-1923)在1897年分析社会经济结构时,赫然发现国民所得的大部份均集中于少数人身上,于是将所得的大小与拥有所得的关系加以整理。发现有一定的方程式可以表示,称为[柏拉图法则]。 1907年美国经济学者M.O.Lorenz使用累积分配曲线来描绘[柏拉图法则],也就是经济学所谓的劳伦兹(Lorenz)曲线。 美国品管专家J.M.Juran(朱兰博士)将劳伦兹曲线应用于品管上,同时创出[Vital Few, Trivial Many] (重要的少数,次要的多数)的见解,并借用Pareto的名字,将此现象定为[柏拉图原理]。 [柏拉图]方法,由品管圈(QCC)的创始人日本石川馨博士介绍到品管圈活动中使用,而成为之一。 三、柏拉图的定义 1.根据所搜集的数据,按不良原因、不良状况、不良项目、不良 发生的位置等不同区分标准而加以整理、分类,从中寻求占最 大比率的原因、状况或位置,按其大小顺序排列,再加上累积 值的图形。 2.从柏拉图可看出那一项目有问题,其影响度如何,以判断问题 的症结所在,并针对问题点采取改善措施,故又称为ABC图。 (所谓ABC分析的重点是强调对于一切事务,依其价值的大小 而付出不同的努力,以获至效果;亦即柏拉图分析前面2-3项 重要项目的控制)。 3.又因图的排列系按大小顺序排列,故又可称为排列图。

柏拉图与苏格拉底思想之比较

古代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那里诞生的思想家的思想对整个西方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这其中的二位佼佼者柏拉图和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更是以他们睿智的思想和严密的理论体系,在西方文明发展的整个历史长河中可以说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由于是师生关系,亚里士多德的很多观点同柏拉图很相似。但就像亚里士多德自己说过的那样:“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他们在一些重要问题上的观点有很多不同,甚至截然相反。 首先二者都特别重视正义论,正义是柏拉图国家和法律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同样亚里士多德法律观也是正义的法律观,他们都把正义论作为国家和法律的最高原则,认为法律应该是同正义相一致的东西,维护法律就是维护正义,遵守法律就是服从了正义。 在给正义定义的问题上二者也有相识的观点,柏拉图倾向于把正义看作是个人和国家的“善德”。亚里士多德也认为政治上的“善”就是正义。 在政体的研究上,柏拉图在《政治家论》中把政体分为正常政体和变态政体,并且主张采取吸收三种正常政体所长而构成的混合政体。亚里士多德继承了柏拉图的正常和变态政体的划分,认为一个介乎三种正常政体之间并吸收了三种正常政体优点的中间性的政体是最好的,最有利于实行法治。 二人都有自然法思想的,在柏拉图那里初步有了理性自然法思想的萌芽,亚里士多德进一步发展了这种思想,并且把自然法与人定法作为区分法律的一种方法。 在法律调整范围问题上,二人都一致的人为城邦的一切都应该纳入法律的范畴之内。都特别强调守法的重要性,并且把民众的普遍服从和遵守作为法律充分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二人都重视宪法,柏拉图认为立法首先应该制定宪法,宪法是基础性的,亚里士多德在划分法律是也把宪法同其它法律分开称之为基本法,其他的称为非基本法。 在治学上,柏拉图把爱知识,永远追求真理的精神作为衡量一个哲学家的重要标准,而亚里士多德的那句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则正是这种精神的体现。 亚里士多德不仅继承了柏拉图的思想同时有发展了柏拉图的思想,这使得他们在很多问题上的观点大相迥异。大体上来讲,由于出身和所受教育以及人生经历的不同,柏拉图更多的站在贵族的立场上,思想中包含很多理想化的色彩诸如天性,神谕之类的。而亚里士多德则更倾向于民主、平等,更加务实,多是从人类生存的自然需要方面去考虑问题。 二人分歧首先在政体研究上,相对于柏拉图的理想化色彩,亚里士多德更具现实一些。他完全抛弃了“哲学王”,而推崇中产阶级的立宪共和国。在法律在政体的作用上相对于亚里士多德非常崇尚法治的重要性,把他放在首要的位置上。柏拉图的法治是处于次要位置,在论及法治的必要性时,柏拉图认为法律就是一种外在的行为规则,当人们的行为无法靠自己的“道德正义”进行调整时,就需要靠外在的法律正义即:“诉讼正义”进行调整。 虽然二人都认可法律是正义的化身,但是柏拉图的法律定义是一种神化色彩的自然理性,“理性的名令就是法律。”而亚里士多德的法律更像是一种契约。“法律是人们互不侵害对方权利的保证”。 二者的区别最大的地方是在社会成员的划分上,柏拉图站在贵族的立场上认为一个完善的理想国应该由三

产品质量统计与柏拉图分析

产品不良统计表 组别:缝制一组 产品检验数量:3864件 不合格数:900件 不合格率:23.29% 柏拉图 900 98.77% 100% 96.55% 81090% 86.22% 72080% 63068.89% 70% 54060% 45048.33% 50% 36040% 27030% 18020% 9010%线迹不良漏缝/扭/皱缝制不良长短/不对称商标不良其它 435件185件156件93件20件11件 备注:1.从以上图表中看线迹不良、漏缝/扭/皱、缝制不良这三项问题占总不合格率86.22%; 2.以上线迹不良、漏缝/扭/皱、缝制不良这三项请生产部主管、班组长重点分析原因,并采取相 应的改善措施,在后续的生产过程中加以纠正改善,降低产品不合格率,提升产品质量。

组别:缝制二组 产品检验数量:3422件 不合格数:400件 不合格率:11.69% 柏拉图 400 98.75% 100% 95.00% 36088.25% 90% 32080.00% 80% 28070% 24057.50% 60% 20050% 16040% 12030% 8020% 4010%线迹不良件漏缝/扭/皱其它缝制不良长短/不对称商标不良230件90件33件27件20件5件 备注:1.从以上图表中看线迹不良、漏缝/扭/皱、这两项问题占总不合格率80.00%; 2.以上线迹不良、漏缝/扭/皱这两项请生产部主管、班组长重点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改善 措施,在后续的生产过程中加以纠正改善,降低产品不合格率,提升产品质量。

组别:缝制三组 产品检验数量:2651件 不合格数:433件 不合格率:16.33% 柏拉图 440 97.92% 100% 92.61%95.61% 39690% 87.30% 35280% 30870% 60.05% 26460% 22050% 17640% 13230% 8820% 4410%线迹不良件漏缝/扭/皱长短/不对称商标不良缝制不良其它 260件118件23件13件10件9件 备注:1.从以上图表中看线迹不良、漏缝/扭/皱这两项问题占总不合格率87.30%; 2.以上线迹不良、漏缝/扭/皱、这两项请生产部主管、班组长重点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改善 措施,在后续的生产过程中加以纠正改善,降低产品不合格率,提升产品质量。

柏拉图对苏格拉底知识扬弃解读

柏拉图对苏格拉底知识扬弃 [摘要]本文分别论述了柏拉图和苏格拉底的知识论,以及柏拉图对苏格拉底知识论的批判和继承。[关键词]柏拉图苏格拉底知识论 一、古希腊罗马哲学的发展和演变古希腊哲学是指公元前6~公元5世纪出现在希腊本土以及地中海沿岸,特别是小亚细亚西部、意大利南部的哲学学说。又称古希腊罗马哲学,是西方哲学最初发生和发展的阶段。古希腊罗马哲学的发展和演变,经历了三个时期。(一)早期自然哲学时期。致力于探讨万物的本原和宇宙的演化问题。寻求多中之一,提出关于世界的统一性间题,探究世界的本原。(二)中期人本主义和系统哲学时期。 (三)晚期希腊化和罗马哲学时期。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Alexander the Creat,前336一前323年在位)于前334年发起东侵,建立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不久瓦解为托勒密、马其顿、塞琉西等王国,直到前30年最后被罗马帝国征服,这段时间属于希腊化时期。以上三个时期中,人本主义和系统哲学时期,是在公元前5世纪,雅典成为古希腊世界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出现了一批以教授演说的论辩术为业的思想家,被称为智者。他们讨论的中心集中到人类社会政治伦理方面来,“人”成为研究的中心。智者的著名代表是普罗泰戈拉。为了反对传统奴隶主贵族统治的制度和思想,他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著名命题,认为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只能是个人的感觉和利害,为当时的民主制提供了理论根据。但他的思想也导致否认客观真理的存在。这种相对主义思想发展到极端,产生了智者高尔吉亚的怀疑论和不可知论。智者的思想在政治上虽然起过进步作用,但却是古希腊哲学最初的带有主观唯心主义色彩的哲学。苏格拉底反对智者的相对主义,认为客观真理是存在的,他要为各种伦理道德范畴寻求普遍的定义。他反对用灌输知识的方法教育青年,主张用论辩诘难、找出对方论证中的矛盾的方法,启发人们自觉认识和改正自己的错误。这就是“辩证法”一词的最早来源。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有大量著作流传至今的人,从中可以看出他们创立了庞大的哲学体系。他们的体系在整个西方哲学史中是最早的,也是少有的。柏拉图认为我们感觉到的种种变动的、有生灭的具体事物,只是现象,它们是相对的,它们的本质是永恒不变的、绝对的“理念”。理念是具体事物的原因和目的,它在具体事物之外,并且先于具体事物而存在。人对理念的知识是先验的,只要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感觉就可“回忆”起来。柏拉图在后期的对话篇中对前期的思想作了一些修正,他看到了理念这一普遍的范畴并不是绝对单一的,而是存在普遍联系的,这一看法有较多的辩证法思想。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但是他批评了他的老师。他把理念称为“形式”,把物质称为“质料”,认为事物是由形式与质料组合而成的;因此,形式并不是在事物之外独立存在的,它只在具体事物之中,和质料相互结合而存在。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动摇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亚里士多德还是第一个要将哲学和其他学科区别开来,使之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哲学家,分别地研究了逻辑、伦理学、政治学、天文学、心理学、生物学等各门学科,他是这些学科最早的建立者,是古代希腊最博学的学者。二、苏格拉底哲学及其知识论思想(一)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苏格拉底(Socrates,469—399BC),古希腊哲学家,是开创希腊哲学研究新方向的划时代的思想家。他把研究对象从自然转向了社会和人类的内心世界,专门探讨人类的心灵智慧与活动能力,注意政治、道德、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