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感知化理论及其在城市电网运行综合评估中的研究应用

感知化理论及其在城市电网运行综合评估中的研究应用

感知化理论及其在城市电网运行综合评估中的研究应用
感知化理论及其在城市电网运行综合评估中的研究应用

Smart Grid 智能电网, 2016, 6(5), 295-305 Published Online October 2016 in Hans. https://www.sodocs.net/doc/2611419371.html,/journal/sg https://www.sodocs.net/doc/2611419371.html,/10.12677/sg.2016.65033

文章引用: 龚泽玮, 李欣, 郭自豪, 陆以军. 感知化理论及其在城市电网运行综合评估中的研究应用[J]. 智能电网,

Cognitive Theory and Its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in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Urban Power Grid Operation

Zewei Gong 1, Xin Li 1, Zihao Guo 2, Yijun Lu 1

1

Guangzhou Power Supply Co., Ltd., Guangzhou Guangdong 2

Beijing QU Creative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Received: Sep. 30th , 2016; accepted: Oct. 20th , 2016; published: Oct. 24th , 2016

Copyright ? 2016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s://www.sodocs.net/doc/2611419371.html,/licenses/by/4.0/

Abstract

Cognitive technology is essentially a deep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echnology. By imitating human perception and mode of thinking, us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method to perform some basic rec-ognition and reasoning tasks, it enables the human to have ability to quick and accurate judge fuzzy and heterogenious specific information set, and directly produces specific cognitive picture in your mind. Through further study of the scheduling personnel’s cognitive rules, based on cogni-tive psychology, visual psychology, noetic scienc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and information or-ganization as its theoretical basis, combined with a large number of rich and varied graphical vi-sualization technology, the image show of urban power grid’s operation data and efficient expres-sion of information are realized. Cognitive theory-based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system of ur-ban power grid operation includes six modules: The grid size, safe operation, economic operation, superior quality operation,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job management. Keywords

Urban Power Grid Operation,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Cognitive, Visualization

感知化理论及其在城市电网运行

综合评估中的研究应用

龚泽玮1,李 欣1,郭自豪2,陆以军1

Open Access

龚泽玮等

1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广东广州

2北京清大科越科技有限公司,北京

收稿日期:2016年9月30日;录用日期:2016年10月20日;发布日期:2016年10月24日

摘要

感知化技术实质上是一种深层次的信息加工技术,通过模仿人的感知与思维方式,用人工智能方法执行一些基本的识别与推理任务,使得人类能够具备对模糊、庞杂的特定信息集产生快速准确判断的能力,并直接在脑海中产生具体的认知图景。通过深入研究调度人员的认知规律,以认知心理学、视觉心理学、思维科学、人工智能、信息组织学等为其理论基础,结合大量丰富多样的图形可视化技术,实现城市电网运行数据的形象展示和信息的高效表达。基于感知化理论的城市电网运行综合评估体系包括6个模块:电网规模、安全运行、经济运行、优质运行、节能环保以及工作管理。

关键词

城市电网运行,综合评估,感知化,可视化

1. 引言

科学计算可视化(简称可视化,英文是Visualization in Scientific Computing,简称ViSC)的基本含义是运用计算机图形学或者一般图形学的原理和方法,将科学与工程计算等产生的大规模数据转换为图形、图像,以直观的形式表示出来。电力系统可视化技术是指将可视化技术应用到电力系统中来,一方面可以将电力系统设备的各种属性、系统运行状态以图形或图像的方式显示出来,使系统运行人员更方便、更明晰地了解当前系统的运行状态,以便其采取更有效、更有针对性的运行控制措施;另一方面可以将电力系统的计算分析功能与可视化技术结合起来,通过图形操作和图形参数设置,使得数据从输入到数据输出的整个过程都与图形图像紧密结合,让计算分析人员摆脱过去单调、枯燥的计算分析模式,能生动、直观的查看数据分析和计算结果[1] [2]。随着电力系统可视化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其认识程度不断加深。越来越多的电力系统可视化研究者发现在电力系统可视化设计中必须要全面考虑电力系统信息特征和调度人员的认知规律,将两者有效结合才能实现电力系统运行数据的形象展示、实现信息的高效表达。“感知化”设计方法由此酝酿诞生。

感知化技术实质上是一种深层次的信息加工技术,通过模仿人的感知与思维方式,用人工智能方法执行一些基本的识别与推理任务,使得人类能够具备对模糊、庞杂的特定信息集产生快速准确判断的能力,并直接在脑海中产生具体的认知图景[3]-[11]。感知化技术需要满足两个层面上的技术要求,一个是“可视化”,一个是“可知化”,两者缺一不可,前者是感知化技术的“前台”,后者则是感知化技术的“后台”。可视化更多的是一种信息的表达方式,赋予感知对象更加清晰、鲜明、可视的表达方式;

可知化则更多的是一种信息组织方式,以符合人类认知习惯,提高感知效率为目的,对信息进行再组合、再组织与再处理。

2. 感知化设计理论与技术基础

2.1. 理论基础

“感知化”设计方法不仅需要考虑电力系统信息内在特征,同时需要深入研究调度人员的认知规律,

龚泽玮等

调度人员对电网运行情况的感知、理解和预测是“感知化”设计方法的先决条件[12]。“感知化”设计方法以认知心理学、视觉心理学、思维科学、人工智能、信息组织学等为其理论基础。

认知心理学是用信息加工的观点和术语说明人的认知过程的学科。它主张研究认知活动本身的结构和过程,并把这些过程看作信息加工过程。它关注人类处理外界信息及以此决定所采取的适当行动这样一些内部过程,这些内部过程包括注意、感知觉、学习、记忆、语言、问题解决、推理和思维等。可视化设计服务于人类认知的全过程:人在接触到可视化界面时,首先通过注意、感知觉过程识别界面上的信息;然后通过学习、记忆、回忆过程提取并保存相关的信息;并基于以上信息来源完成思维、推理等高级认知过程。由此可见,认知心理学与可视化设计紧密联系;遵循人类认知过程、按认知心理学的理论科学设计的可视化系统将迅速抓住观察者的注意力,便于其把握、理解关键信息,给其留下深刻印象,并有效辅助其思考、判断。

视觉心理学是研究视觉信息加工过程中的心理和生理机制的心理学分支学科。它侧重于发掘认知过程的初级阶段——即信息的接收和识别中的规律。由于可视化方案直接作用于视知觉过程,因此该学科的相关理论将对可视化的设计大有裨益。

思维科学(noetic science)是研究人类思维过程、思维规律、思维机理的学科的总称。它的研究对象是思维、推理等高级认知过程。可视化方案的终极目标是更有效的辅助人的思维决策,因此人类的思维规律、思维机理可作为可视化设计的深层次、根本性指导原则。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技术科学。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处于思维科学的技术应用层次,是思维观的部分方法论的体现。人工智能开发中的一些原则和方法对可视化设计也有借鉴意义。

信息组织是指人们根据信息本身的特点,运用一定的科学规则和方法,对其进行选择分析、排列组合,使之有序化、系统化、规律化、高级化,增强信息对象的表现效能和运用效能,以促进用户对信息的有效获取和利用。可见,可视化的目标与信息组织的诉求不谋而合;可视化设计应借鉴该学科的方法,以实现系统、有序的信息组织。此外,信息组织学也与研究认知规律的学科紧密联系,它是基于认知观的方法论,是对认知规律的一次具体实践。科学的信息组织方法将提高认知过程的效果和效率。

2.2. 技术基础

在技术手段方面,“感知化”设计方法需要基于实际数据展示需要,融合多种先进的展示技术,主要包括科学计算可视化技术、图形处理技术、网络镜像技术、互动式显示技术等。同时依靠挖掘数据的内在联系,形成数据挖掘、钻取的组织方法等。

科学计算可视化技术是一种将符号或数据转换为直观的几何图形的计算方法。它能够高效、直观地表达电网中的大量数据,便于调度人员观察其模拟和计算过程,并了解当前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严重程度,使调度人员对电网运行有整体的把握[13]-[20]。它能够解析输入到计算机中的图像数据,并从复杂的多维数据中生成图像。

图形处理技术[9]是高级的图表加工技术,利用该方法可以根据展示数据的需要,对图表进行合理的二次处理,使之适应于电力系统的数据展示需要。

互动显示技术是指在可视化设计中充分考虑使用者各种可能的需要,引导使用者习惯的方法。3. 系统设计

3.1. 体系架构

基于感知化理论的城市电网运行综合评估体系充分利用先进的电力自动化技术、信息化技术、信息

龚泽玮等

集成技术以及智能电网技术,以电网运行中的电网模型、设备参数、历史数据、发电计划等原始数据为起点,通过抽取、转换、载入等技术将分散的信息整合起来,形成台账数据、量测类数据、业务管理类数据,通过对基础数据的加工计算形成各专业指标数据,为分析评估的数据质量提升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1]。系统具体的体系架构如图1所示。

3.2. 技术架构

系统主体应用功能建设采用基于J2EE和B/S模式的应用技术架构。

B/A/S模式的三层架构模式是一种严格的分层定义,它首先将整个软件系统的开发分成相对简单的几个小分块,然后在每一层中只实现系统相应层的功能设计,层间的交互由相邻层对应的功能模块进行调用,信息传递只由接口进行传送[21]。其具体的技术架构如图2所示。

3.3. 功能结构

基于感知化理论的城市电网运行综合评估体系包括6个模块:电网规模、安全运行、经济运行、优质运行、节能环保以及工作管理。这6个模块又分别包含了4个、9个、6个、6个、4个和3个功能。

其具体功能如表1所示。

Figure 1. System architecture

图1. 系统体系架构

Figure 2. System technical architecture

图2. 系统技术架构

龚泽玮等Table 1. Functional structure

表1. 功能结构

模块功能

电网规模电网概况装机规模变电设备配网规模

安全运行

风险分析

事故异常分析

线路负载

变压器重载

断面负载

变电站负荷负荷创新高主变功率因数变电站功率因数

经济运行

网损分析负荷电量分析地方电厂电量负荷预测负荷特性设备利用情况

优质运行

电压频率

母线电压

无功设备运行指标停电时间

电量统计

错峰统计

节能环保发电机利用小时数脱硫减排

煤耗分析

清洁能源发电分析

工作管理

操作票合格率

统计停电计划完成率分析消缺及时率

4. 感知化功能设计思路、方法及实现

4.1. 设计思路

“感知化”设计区别于其他设计方法的显著特点在于感知化设计中需要结合调度人员的认知规律、深度融合其使用习惯。因此感知化设计需要深入了解人类的认知规律。

龚泽玮等

认知(Cognition)过程是个体认知活动的信息加工过程。认知心理学将认知过程看成一个由信息的获取、识别、编码(Encoding & Coding)、贮存、提取和使用等一系列连续的认知操作阶段组成的、按一定程序进行信息加工的系统。人脑接受外界输入的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处理,转换成内在的心理活动,再进而支配人的行为,这个过程就是信息加工的过程,也就是认知过程。

信息的获取就是接收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刺激信息,感觉的作用就在于获取信息。

信息的识别是将感官获得的刺激信息片段综合加工,并形成事物的整体映像。

信息的编码是将一种形式的信息转换为另一种形式的信息,以利于信息的贮存和提取、使用。个体在知觉、表象、想象、记忆、思维等认知活动中都有相应的信息编码方式。

信息的贮存就是信息在大脑中的保持,在记忆活动中,信息的贮存有多种形式。

信息的提取就是依据一定的线索从记忆中寻找所需要的信息并将它取出来。

信息的使用就是利用所提取的信息对新信息进行认知加工,具体表现为信息重建、概念形成、判断和问题解决等。

人类的认知过程,实际上描述了人类通过心理活动获取知识、认识世界的全过程。科学的理解、剖析人类对事物的认识过程,是可视化设计的必要准备工作。基于以上分析,在感知化设计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 遵循视觉规律,提高信息的接收与获取效率

感觉是我们认识世界的起点,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比如物体的颜色、形状、明暗、声调、粗细、软硬等)进行直接反映的过程。感觉分为外部感觉(视、听、味、嗅、触觉)和内部感觉(平衡觉、运动觉、机体觉)。在各种感觉中,至少有80%以上的外界信息经视觉获得,视觉是人和动物最重要的感觉。

通过视觉,人和动物得以了解外界物体的大小、明暗、颜色、动静,获得对机体生存具有重要意义的各种信息。

可视化的展示方案直接与人的视觉系统打交道,理解视觉规律将提高人对信息的接收与获取效率,对于开发新型、友好、科学的可视化系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 遵循知觉规律,提高信息的综合与识别效率

知觉是紧随视觉的认知阶段。它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整体的综合反映,是较为复杂的心理现象,是大脑对感觉信息进行综合加工的结果。知觉以感觉为前提,但它不是感觉的简单的集合,而是在将感觉综合的基础上形成的整体映像,使人能看到一面红旗、听到一阵嘈杂的人声、摸到一件轻软的毛衣等。这时候我们所认识到的已经不再是事物的个别属性或特性,而是事物的联系与关系了。知觉非常复杂,涉及众多转换和解释感觉信息的过程。

(三)遵循记忆规律,提高信息的贮存与提取效率

可视化展示方案虽不直接参与人的学习、记忆环节,但遵循、符合人类记忆特点的方案能提高人们对信息的贮存与提取效率,不仅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而且对人思考、判断、决策等后续认知过程不无裨益。在可视化方案进入视野并引起注意后,人须提取记忆中的相关知识、概念对看到的式样进行识别,了解式样的含义;然后对式样编码,贮存到工作记忆或长时记忆系统中。当人们需要基于展示的信息分析决策时,又需要将头脑中贮存在长时记忆系统中的、长期积累的先验知识提取至工作记忆中,综合二者,加以运用。高效的可视化信息组织方法是以上信息加工过程的润滑剂。

4.2. 感知化功能设计方法

“感知化”设计所提出的新型的可视化方法与技术,不仅追求图像层的表达,而且追求在信息层、乃至思维层上与电网运行人员深度互动。

龚泽玮等

1) 在图像层上,要求替代原有的大量数字表述,转而以生动、直观的图形图像形式进行加工与表达,充分利用颜色、形状等图形图像要素传达既定的信息内涵,更为生动和深刻地揭示电网运行的综合水平和内在机理。

2) 在信息层上,要求对信息进行基于可视化的重新组合,形成更加有效的信息组织和表达形式,让电网运行和评估人员对于信息的获取更为便捷和准确。

3) 在思维层上,则要求研究科学的人机交互方案,建立更优的信息获取通道以及信息间的交叉与联想,加强计算机辅助调度员实施合理决策的功能。

4.3. 感知化功能应用示例

我们选取了4个示例来说明感知化理论在城市电网运行综合评估体系中的应用。其中:

图3显示了电网规模模块装机规模功能分析。

图中上半部分表格显示了各种发电类型及电压等级的机组数量及合计值,下半部分3个饼图则分别展示了机组按机组类型、按电压等级及按调度类型分类的分布情况。当我们点击表格中的数字时,可以弹出该数字所代表类型的机组的详细情况,如图4所示。

图5显示了安全运行模块变压器重载功能分析。

界面上半部分表格显示了全年各月变压器重载情况,下半部分,左侧2个柱图是对全年各月变压器重载时间和数量的统计,右边的热谱图则显示了某一个月(默认最后一个月5月份)的重载信息(X-轴是当月的天数,Y-轴是当月出现重载的变压器,在变压器出现重载的日期用红色颜色表示)。当我们点击表格上的某一统计日期时,下面的热谱图会随之刷新,并弹出详细的变压器重载情况。如点击统计日期时,会弹出2016年5月的变压器重载情况,如图6所示。点击变压器重载明细表格中的某一电压等级时,将只显示该电压等级的变压器重载详情。点击表格右侧的,则会弹出潮流信息曲线,如图7所示。此外,热谱图上的红色区域也可点击,可以弹出设备在对应时间的详细重载情况,如图8所示。

图9显示了安全运行模块断面负载功能分析。

图中列出了所有断面最高负荷、限值及负载率。负载率用颜色填充加数字表达,负载率<80%用蓝色表现,80%≤负载率≤90%用黄色表现,负载率>90%用红色表现,直观表现了断面重载信息。

图10显示了经济运行模块地方电厂电量功能分析。

Figure 3. Power grid size-scale of power system installed

图3. 电网规模–装机规模

龚泽玮等

Figure 4. Detailed situation of the 110 kv coal unit

图4. 110 kv煤电机组的详细情况

Figure 5. Safe operation-transformer overload

图5. 安全运行-变压器重载

Figure 6. Details of transformer overload

图6. 变压器重载明细

龚泽玮等

Figure 7. Tide information curve

图7. 潮流信息曲线

Figure 8. Detailed overload situation of failed device

图8. 故障设备的详细重载情况

Figure 9. Safe operation-section load

图9. 安全运行–断面负载

龚泽玮等

Figure 10. Economic operation-local power plant capacity

图10. 经济运行–地方电厂电量

上半部分柱图展示了各月的地方电厂发电量,下半部分,左侧饼图分别展示了当月/当年的各发电类型发电量的构成、当月/当年电厂的发电量构成,右侧曲线图则分别为发电类型全年发电量曲线、电

厂全年发电量曲线。点击其中一个柱子,下面的饼图可以随之刷新。点击发电类型饼图时,发电类

型全年发电量曲线和电厂发电量饼图也同时刷新。电厂发电量饼图根据所选的发电类型不同而显示

不同的电厂,点击电厂发电量饼图的饼块,电厂全年发电量曲线会随之刷新。

5. 结论

与一般的城市电网运行评估体系相比,基于感知化理论的城市电网运行综合评估体系着重考虑了电力系统的信息特征和调度人员的认知规律。该评估体系在进行模块分组和功能设计时,充分结合了电力系统运行数据的特征以及调度人员评价电网运行结果的一般规律,使得系统界面清晰直观、一目了然,调度人员在使用该评估体系进行电网运行结果的评估时也能更加得心应手。基于感知化理论的城市电网运行综合评估体系将人的认知能力和系统的信息处理能力有机的结合在了一起,将人–机互动的设计思想与可视化界面进行了有机结合,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从海量数据中挖掘出表征电网运行特性的关键数据,能够快速全面的揭示系统运行管理中的效益与不足。

基金项目

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科技项目《城市电网运行综合评估体系研究与系统开发》项目编号K-GZM2014-142。

龚泽玮等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张鹏飞, 张晓娟, 张诚. 电力系统可视化技术研究[G]. 甘肃省电机工程学会2010年度获奖优秀学术论文集,

2010.

[2]洪文学, 王金甲. 可视化和可视化分析学[J]. 燕山大学学报, 2010, 34(2): 95-99.

[3]Endsley, M.R. (1994) Situation Awareness in Dynamic Human Decision Making: Theory. In: Gilson, R.D., Garland,

D.J. and Koonce, J.M., Eds., Situational Awarence in Complex Systems, Embry-Riddle Aeronautical University Press,

Daytona Beach, 27-58.

[4]SA Technologies. https://www.sodocs.net/doc/2611419371.html,/

[5]Wong, P.C. and Thomas, J. (2004) Visual Analytics. IEEE Computer Graphics and Applications, 24, 20-21.

https://www.sodocs.net/doc/2611419371.html,/10.1109/MCG.2004.39

[6]Mackinlay, J.D., Hanrahan, P. and Stolte, C. (2007) Show Me: Automatic Presentation for Visual Analysis. IEEE

Transactions on Visualization and Computer Graphics, 13, 1137-1144. https://www.sodocs.net/doc/2611419371.html,/10.1109/TVCG.2007.70594 [7]Feibush, E., Gagvani, N. and Williams, D. (2000) Visualization for Situational Awareness. IEEE Computer Graphics

and Applications, 20, 38-45. https://www.sodocs.net/doc/2611419371.html,/10.1109/38.865878

[8]Livnat, Y., Agutter, J., Shaun, M., et al. (2005) Visual Correlation for Situational Awareness. IEEE Symposium on In-

formation Visualization, 23-25 October 2005, Minneapolis, 95-102.

[9]Ma, K.L. and Muelder, C.W. (2013) Large-Scale Graph Visualization and Analytics. Computer, 46, 39-46.

https://www.sodocs.net/doc/2611419371.html,/10.1109/MC.2013.242

[10]Cardell-Oliver, R. and Liu, W. (2010) Representation and Recognition of Situations in Sensor Networks. IEEE Com-

munications Magazine, 48, 112-117. https://www.sodocs.net/doc/2611419371.html,/10.1109/MCOM.2010.5434382

[11]De Boer, R.C., Lago, P., Telea, A.,et al. (2009) Ontology-Driven Visualization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Decisions.

Joint Working IEEE/IFIP Conference on Software Architecture, 14-17 September 2009, Cambridge, UK, 51-60. [12]章坚民, 陈昊, 陈建, 等. 智能电网态势图建模及态势感知可视化的概念设计[J].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4, 38(9):

168-176.

[13]陈佳, 孙宏斌, 汤磊, 等. 电力系统控制中心三维可视化技术及其实时应用[J]. 电力系统可视化, 2008, 32(6):

20-24.

[14]刘俊勇, 沈晓东, 田立峰, 等. 智能电网下可视化技术的展望[J]. 电力自动化设备, 2010, 30(1): 7-13.

[15]Overbye, T.J. and Weber, J.D. (2000) Visualization of Power System Data. Proceedings of 33rd Annual Hawaii Inter-

national Conference on System Sciences, 4-7 January 2000, Hawaii, 7 p.

[16]Klump, R., Dooley, G. and Wu, W. (2000) Displaying Aggregate Data, Interrelated Quantities, and Data Trends in Electric

Power Systems. Proceedings of 36th Hawai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ystem Sciences, 6-9 January 2000, Hawaii, 10 p.

[17]Sun, Y. and Overbye, T.J. (2004) Visualizations for Power System Contingency Analysis Data. 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Systems, 19, 1859-1866. https://www.sodocs.net/doc/2611419371.html,/10.1109/TPWRS.2004.836193

[18]Zhu, J., Zhuang, E., Ivanov, C., et al. (2011) A Data-Driven Approach to Interactive Visualization of Power Systems.

IEEE Trans on Power Systems, 26, 2539-2546. https://www.sodocs.net/doc/2611419371.html,/10.1109/TPWRS.2011.2119499

[19]刘娆, 李卫东, 吕阳. 电力系统运行状态可视化技术综述[J].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4, 28(8): 92-97.

[20]陈玮, 罗毅, 涂光瑜, 等. 动态监视下电力系统状态的可视化[J].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4, 28(8): 68-71.

[21]汪际峰. 南方电网一体化电网运行智能系统建设初探[J]. 南方电网技术, 2012, 6(2): 1-5.

期刊投稿者将享受如下服务:

1. 投稿前咨询服务(QQ、微信、邮箱皆可)

2. 为您匹配最合适的期刊

3. 24小时以内解答您的所有疑问

4. 友好的在线投稿界面

5. 专业的同行评审

6. 知网检索

7. 全网络覆盖式推广您的研究

投稿请点击:https://www.sodocs.net/doc/2611419371.html,/Submission.aspx 期刊邮箱:sg@https://www.sodocs.net/doc/2611419371.html,

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 许红梅

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许红梅 发表时间:2019-01-21T15:32:40.780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25期作者:许红梅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电力自动化技术已经在电力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其建设水平也在不断加深。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东营市垦利区供电公司山东东营 2575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电力自动化技术已经在电力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其建设水平也在不断加深。但是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因此,现如今我们需要对电力自动化技术发展情况进行详细了解,充分利用科学技术,才能进一步提升电力自动化技术的水平。本文首先是对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其次阐述了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具体应用,并且预测了未来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电力自动化;电力工程;应用 引言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供电公司生产运行的特殊性与重要性也越发明显。电力系统供电稳定发展对我国经济建设十分重要。现阶段,我国诸多电力系统供电公司已经成功将供电自动化技术应用到电力系统供电实际运行中去。论文通过对存在弊端问题的分析,结合湖北武汉供电公司电力系统实际情况,运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对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技术进行优化,进而为我国电力系统供电公司的综合发展提供广阔的舞台空间。 1电力工程中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含义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指的是在电力工程建设生产中,为了提升其生产技术应用控制能力而采取的一种新型技术,在这种技术的应用控制中注重的是对技术控制中的实践性及科学性处理。按照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应用在电力工程中的技术控制来看,其技术应用控制主要体现在自动化技术控制中的技术实施中,按照其技术实施中的控制采用智能化监控体系,对整个系统监控中的技术应用控制做出了全面性整合,并且在技术的应用控制中,其对应的技术应用展现是以网络化技术发展为基础进行的[1]。 2电力自动化技术综述 科技的发展与进步,促使电网工程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依托计算机与互联网的强大功能,配电技术不断朝向网络化发展,电力工程稳定性不再成为困扰人们的问题与难点。电力自动化技术依靠现代电子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以及网络通信等技术的集成,而发展起来的综合型技术。在电力工程中,主要起到监视与远程监控等作用。其是电力系统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并为电力系统带来更加优质的服务。电力自动化技术中,电力系统由众多环节组成,如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等。其需要电力系统的一次设备与二次设备联合作用,才能保证电力运行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3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 3.1智能保护技术与综合自动化技术 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与网络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普及,智能化技术也随之兴起。其中智能保护技术就是基于网络信息技术的基础上,通过相关的智能自动化技术整合,形成的较为先进的电力工程智能保护技术。现阶段,我国的智能保护技术发展较为成熟,在电力工程的投入应用中具有加大的发展空间与投资前景。在电力工程对其智能保护技术进行使用时可以实现分层设施应用与各级电压电站中应用。其次,为了更好地巩固与保持智能保护技术的稳定性与效率,可以在其核心技术的基础上加设相对的人工智能技术,这种技术的优点在于拟人化操控,可以对智能保护技术进行进一步的革新与提高。最后,综合化自动化技术在湖北武汉供电公司较为常见,这种综合自动化技术对配电网管理、电厂运行管理与电力供给管理中起到积极的促动作用,是当下我国电力系统重要的基础性保障技术。综合性自动化技术必须结合计算机技术、网络信息技术与通信技术,这样才能更好发挥其在电力工程及系统中的实质作用。而湖北武汉供电公司就充分认识到这一点,通过该技术的成功应用保障了其供电企业发展与安全输电的稳定性。 3.2智能仿真技术应用 智能仿真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应用中,主要体现在技术应用的智能化仿真体系建设中,为了将电力工程建设管理中的技术应用控制能力提升,需要按照电力工程建设中的技术应用控制进行自动化技术仿真模型构建,通过仿真模型构建,能够对整个工程系统运行中的电力传输状况进行监督,保障了整个工程建设管理中的技术应用控制整合能力提升,并且在进行电力工程建设传输中,能够借助自动化仿真技术,将整个系统技术控制中的关键性危险点明确,保障了技术应用控制的整合能力提升。 3.3PCL技术及计算机技术应用 将电力工程建设中的技术应用控制建立在PCL技术芯片之上,通过PCL智能芯片控制,对整个电力供应中的电力运行进行监控,编写不同的指令用来操作不同的系统运行工序,当系统运行中出现了对应的系统故障时,芯片就可以直接发出指令,断掉对应的故障线路,防止出现供电危险,以此保障电力工程电力传输供应安全。按照我国当前电力工程建设中对于智能化供电建设管理需求来看,我国电力建设已经出现了较为明显的改变,以计算机为智能化供电建设要素的电力建设已经实现,将电力运行中的监控信息和计算机技术应用整合,以此进行智能供电建设管理工作开展中的要点控制。 3.4变电站自动化技术 首先,变电站的自动化技术的实现应该依托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通过计算机的投入与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对相关的变电站信息与具体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的统一整合与集中共享,对改善变电站工作环境起到一定的积极推动作用。其次,可以采用相关的多媒体技术与可调控电子模式,对变电站进行全方位的实时监控与管理工作,管理人员可以通过控制中心的多媒体屏幕,对变电站的相关数据信息进行监控与管理,并对相关数据信息进行电子自动化记录,将记录数据保存在特定的储备硬盘上,方便日后的查询工作[1]。 4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的要求 4.1保障安装施工的质量 对于电力自动化系统的后期维护也非常重要,这就需要有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对其进行验收尧监督,来保证其安全。首先,相关工作人员应该根据政府相关政策尧相关要求对竣工的工作进行及时验收,来保障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安全运行,从而提高电力工程的安全性尧可靠

变电运行规程测试题

一、填空题 1、变电站的设备巡视检查,一般分为(正常巡视(含交接班巡视))(全面巡视)(特殊性巡视) 2、备用或待用间隔的设备,都应视作运行设备一样进行定期( 巡视)和(维护)。 3、集控站值班人员在值班期间应及时检查所辖变电站上传信息,每两小时对所辖变电站所有(画面)、(报表)、(上传信息)全面检查一次。 4、蓄电池应检查(电压)、(温度)符合规定,接头连接是否紧固、有无发热、氧化,电池容器有无(破裂)、(漏液)。 5、变电站综自后台机的巡视项目:应巡视主接线图与(实际设备)位置相符,遥测量显示是否正确。应对报警窗口、“事件顺序记录”、“(保护事件记录)”、“遥信变位记录”、“(越限报警信号)”等登录信息进行巡视检查有无异常信号。 6、紧急情况下, 油浸自冷和风冷变压器允许短时过负荷运行,环境温度在20度及以下时,允许过负荷(30% ),环境温度30度时,允许过负荷(15% )。但过负荷连续运行时间不超过(24 )小时。 7、电压比不同和阻抗电压不同的变压器在任何一台都不会过负荷的情况下,可以并列运行,但电压比差值不宜超过(1% ),阻抗电压差值不宜超过(10% ),容量比不宜超过(1/3 ),结线组别不同的变压器严禁并列运行,阻抗电压不同的变压器应适当提高阻抗电压大的变压器的二次电压,以使变压器容量都能充分利用。 8、有载调压装置的调压操作由运行人员或集控站运行人员按调度部门确定的电压范围进行。每天每台主变调节次数:35kV主变不超过( 20 )次,110kV主变不超过(15 )次,应尽可能把供电电压控制在最佳水平。 9、新投运的有载调压分接开关,在累计调压次数达到(5000 )次时.油击穿电压低于(30 )kV时,应将分接开关吊出检查。 10、不许在网络有(接地故障)时断开消弧线圈,当系统中性点位移电压超过(15% )时,不许用刀闸断开(消弧线圈),此时应改变运行方式,使位移电压低于(15% )相电压后,方可操作。系统接地时连续运行时间一般不超过(两小时)。 11、设备接头正常运行温度不得超过(70℃);配电室门口应加防鼠护栏,高度不小于(40cm);进入SF6配电室前应先开启通风15分钟。冬季来临时,应投入机构箱加热器,自动投入的加热器应检查温度调节旋钮的位置是否调至(5℃),加热器应正常工作。 12、电力电缆的正常工作电压,一般不应超过电缆额定电压的(10 )%。电力电缆在额定电压、额定负荷下最高允许温度:油浸电缆(60 )℃,交联电缆(80 )℃。 13、电力电容器运行室温度最高不允许超过(40 ℃),电力电容器的外壳温度不超过(55 ℃)。电容器组从电网中断开至少(5分钟)后方可再次投入。 14、电力电容器允许在不超过额定电流(30 )%、额定电压(10 )%的条件下长期运行。三相不平衡电流不应超过±(5 )%。 15、变电站的接地电阻,对于大接地短路电流系统一般可采用R≤(0.5 )Ω,对于小接地短路电流系统接地电阻不宜超过(10 )Ω。 16、正常进行的所有操作包括传动试验等,必须使用(电脑)钥匙,不允许使用(解锁)钥匙;电脑钥匙在接受数据过程中,禁止将钥匙从钥匙孔拔出。 17、35kV及以下微机线路保护修改定值工作,可在一次设备运行、退出线路保护的情况下进行,线路无保护运行时间应尽可能短,一般不超过(3 )分钟。修改定值后,必须重新上电,由保护人员和(运行)人员共同核对保护装置整定值。

试述电力工程中的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

试述电力工程中的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 发表时间:2018-08-06T16:15:11.777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11期作者:方一宁高晓东刘悦刘效源卢晓蕊张瑞王仁[导读] 摘要:现如今,我国飞速发展,经济不断进步,人们对于电力的需求越来越大,这使我国电力系统进一步的发展。 (国网本溪供电公司辽宁本溪 117000) 摘要:现如今,我国飞速发展,经济不断进步,人们对于电力的需求越来越大,这使我国电力系统进一步的发展。在当今时代下,传统的电力工程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必须要探索全新的发展道路。而电力自动化技术,能够对传统的电力工程进行创新,进行自动化监督和控制,提高电力工程的服务效率,保证电力运输过程中的安全与稳定。 关键词:电力工程;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 引言 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电力系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如何更好地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以及稳定成为了很急迫的事情。科技的发展使得电力自动化技术得到了发展的契机,并被广泛的应用到电力工程中,并且得到了好的效果,电子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使得电力系统得到了完善以及发展,解决了电力工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随着电子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以及更广泛的应用,电力工程必将得到更好地完善和发展。 1电力自动化技术概述 电力自动化技术属于一门综合性的技术,它主要是在信息处理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在电力工程中,实现自动化技术,不仅能够提高电力系统的远程管理与监控技术,而且还能够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为了实现电力工程的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就必须具备以下方面的要求:首先,要满足电力工程每个环节的技术要求,并能够对电气设备和系统进行实时监控,一旦发现在电力系统中出现了电能运输问题,就能够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从而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其次,要确保技术的安全性,防止因技术问题而导致事故的发生,保证施工人员的财产和生命安全,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再次,还要加强数据的收集与处理能力,同时还要有能够辨别异常数据的能力,从而保证电力系统的可靠性。最后,在保证电力系统正常稳定运行的情况下,要减低运行成本,节约能源。 2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发展 2.1电网调度技术的自动化 电网自动化技术是以计算机的控制为核心系统,电网调度是以信息技术以及控制技术为主要的应用,实现信息的采集以及整理和显示,并保证整个电网的良好的运行状态,从而使得调度人员可以掌握全部电网,实现有效的指挥和良好的运行。电网调度技术的自动化,加强了对电力工程的监控,可以更好地应对突发事故,从而保证电网的运行稳定,在过去,一直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 2.2变电站技术的自动化 变电站技术的自动化主要是利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实现信息的集中处理与有效地应用,此乃个人实现电力工程中的变电站的信息处理,可以对电力系统进行重新组合以及优化设计,从而为信息的收集和处理进行比较齐全的数据处理,从而可以更好地监控电力系统的操作和运行的情况。 2.3配电网技术的自动化 配电网技术的自动化技术主要是针对城乡配电网进行的改造,主要目的就是进一步实现电网的自动化,从而实现电网的长久稳定发展,并确保人们的用电安全,从整体上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在使用配电网技术时,主要是对用户计量表进行数据分析,从而找到设备的故障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设备故障,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电量的损失程度,最终提高用电能力的效率。 3电力工程中的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 3.1自动化补偿技术 在传统的电力工程中,进行电力补偿时,一般采用的是低压无功补偿技术,其补偿原理是:将单一信号,与经由采集的三相电容器予以补偿,这种技术方式有很多的不足之处。如,它在对单相负荷用户进行补偿时,很容易出现三相负荷失衡的现象,导致补偿过度或是补偿不足的结果,所以这种补偿技术已不能适应现今电力工程的发展状况,甚至已经阻碍了电力工程的发展。而将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于电力工程中,有利于有效解决这一历史难题,弥补存在的不足之处。该自动化技术,可以实现以下3大补偿结合:一是稳态补偿和快速补偿的有机整合;二是三相补偿与分相补偿的有机整合;三是固定补偿和动态补偿的有机整合。实现这3大补偿的有机整合,有利于在电力补偿时,根据负荷的变化进行相应的适度的调整,最终能够有效提升补偿的精度。 3.2现场总线技术 现场总线技术同样也是一种在电力工程诸多领域中,得以广泛应用的电力自动化技术。近年来,在电力系统领域中,使用最多的现场总线技术有LONWORKS和CAN技术等。现场总线技术的主要原理是,把自动化装置和相关的仪表控制设备实现相互联系,目的是形成一个优质的电力系统网络,能够随时监控和管理的电力设备。该技术能够将现代化的数字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实现有效整合,是一种综合程度很高的电力自动化技术。与此同时,该技术还可以通过有力地依托传感器的各项功能,对相关设备的电阻以及电流等一系列信息,进行实时监控,并将监控到的信息及时传输给主机,相关的工作人员可以参考和借鉴传输到主机的相关信息,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和判断,然后发出正确的指令,接着相关的设备就可以自动接收和执行工作人员发出的指令,实现电力系统的自动化管理。此外,现场总线技术的另一个显著优势是,它仅需要通过控制相关的仪表设备,就能够快速简单地连接前置机和上位机,从而有效地控制电力系统。综上可见,将现场总线技术应用到电力工程领域中,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提高对电力系统的管理质量和效率,大大减小电力系统运行的风险和困难,从而有力地推动和促进我国电力行业不断向前发展。 3.3光互连技术 光互连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作用也是不容小觑的,而该技术具体指的是能够在继电自动控制系统中对机电装置进行控制,而且不会受到平面或者是电容负载限制,可以达到监控具体要求。根据实践调查结果显示,在电子信息传输的过程中,能够弥补编程不足之处,在发现问题后可以及时解决。与此同时,还能够对数据信息当中具有价值的信息内容进行深入地挖掘,进一步增强电力系统灵活程度,为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提供保障。光互连技术被应用在电力调度室当中,也要提高调度室内部员工的技术要求。其中,在对该技术进行应用的过程中,必须要根据具体的规范要求开展电力调度工作,确保自身生命安全。

电气自动化技术毕业论文

设计题目单片机电子时钟 学院河南农业职业学院 专业电气自动化专业 班级电器10__3 姓名赵天星 摘要 单片机即单片微型计算机。(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是集CPU ,RAM ,ROM ,定时,计数和多种接口于一体的微控制器。他体积小,成本低,功能强,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上和智能产品。时钟,自从它被发明的那天起,就成为了人类的好朋友,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时钟的应用越来越广范,人们对时间计量的精度要求也越来越高。怎样让时钟更好的为人民服务,怎样让我们的老朋友再次焕发青春呢?这就要求我们不断设计出新型的时钟,来不断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要。然而市场上的时钟便宜的比较笨重,简单实用的又比较昂贵。那么,有没有一款既简单实用价格又便宜的时钟呢? 我们课程设计小组设想:可不可以利用单片机功能集成化高,价格又便宜的特点设计一款结构既简单,价格又便宜的单片机电子时钟呢? 基于这种情况,我们课程设计小组成员多方查阅资料,反复论证设计出了这款既简单实用,又价格便宜的——单片机电子时钟。 关键词:单片机;时钟;计时 前言 电气自动化是高等院校开设的一门工科专业。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培养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研制开发以及电子与计算机应用等领域工作的宽口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主要学习电子技术、电工技术、信息控制、电气测量、计算机技术等方面较宽广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专业知识。本专业主要特点是强电弱电结合、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相结合、软件与硬件结合、元件与系统结合,学生受到电工电子、信息控制及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解决电气工程与自动化领域技术问题的基本能力。 该专业是强电和弱电、计算机技术与电气控制技术交叉渗透的综合型专业学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出的毕业生,以理论基础扎实、专业知识面宽广、实践动手能力强、适应性强在国内有较好的声誉 主干课程电路原理、电子技术基础、计算机技术(语言、软件基础、硬件基础、单片机)、信号与系统、电磁场理论与应用、自动控制原理、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电气测量、电力拖动与控制等。 就业方向适合到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研制开发等方面的工作,也能在科研院所、高等学校从事电气信息与自动化技术相关的研究开发、技术引进与改造及教学工作。 目录 目录 (1) 绪论 (2) 一 MCS-51单片机的结构 (一)控制器 (3) (二)存储器的结构 (4) 1程序存储器 (4) 2内部数据存器 (4) 3特殊功能寄存器 (5)

压缩感知理论综述(原创)

压缩感知理论综述 摘要:信号采样是模拟的物理世界通向数字的信息世界之必备手段。多年来,指导信号采样的理论基础一直是著名的Nyquist采样定理,但其产生的大量数据造成了存储空间的浪费。压缩感知(Compressed Sensing)提出一种新的采样理论,它能够以远低于Nyquist采样速率采样信号。本文详述了压缩感知的基本理论,着重介绍了信号稀疏变换、观测矩阵设计和重构算法三个方面的最新进展,并介绍了压缩感知的应用及仿真,举例说明基于压缩感知理论的编解码理论在一维信号、二维图像处理上的应用。 关键词:压缩感知;稀疏表示;观测矩阵;编码;解码 一、引言 Nyquist采样定理指出,采样速率达到信号带宽的两倍以上时,才能由采样信号精确重建原始信号。可见,带宽是Nyquist采样定理对采样的本质要求。然而随着人们对信息需求量的增加,携带信息的信号带宽越来越宽,以此为基础的信号处理框架要求的采样速率和处理速度也越来越高。解决这些压力常见的方案是信号压缩。但是,信号压缩实际上是一种资源浪费,因为大量的不重要的或者只是冗余信息在压缩过程中被丢弃。从这个意义而言,我们得到以下结论:带宽不能本质地表达信号的信息,基于信号带宽的Nyquist采样机制是冗余的或者说是非信息的。 于是很自然地引出一个问题:能否利用其它变换空间描述信号,建立新的信号描述和处理的理论框架,使得在保证信息不损失的情况下,用远低于Nyquist 采样定理要求的速率采样信号,同时又可以完全恢复信号。与信号带宽相比,稀疏性能够直观地而且相对本质地表达信号的信息。事实上,稀疏性在现代信号处理领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基于信号稀疏性提出一种称为压缩感知或压缩采样的新兴采样理论,成功实现了信号的同时采样与压缩。 简单地说,压缩感知理论指出:只要信号是可压缩的或在某个变换域是稀疏的,那么就可以用一个与变换基不相关的观测矩阵将变换所得高维信号投影到一个低维空间上,然后通过求解一个优化问题就可以从这些少量的投影中以高概率重构出原信号,可以证明这样的投影包含了重构信号的足够信息。在该理论框架

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分析

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17-11-15T17:24:33.183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20期作者:马浩博 [导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推进,电能的使用量也在日益增加。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兰考县供电公司河南省开封市 475300)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推进,电能的使用量也在日益增加。电力自动化技术是电力工程当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它的应用很好的推进了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进程。本篇文章首先简要论述了电力自动化技术,继而分析了其发展的进程,最后探讨了其在电力工程当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电力自动化技术;电力工程;应用 我国的国民经济正在高速的发展之中,无论是在各行业的生产活动,还是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电能都是必不可少的。由于现代高新科技的发展,给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保障。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当中的使用可以让工作人员实时把握电网整体的运行情况,还可以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电力行业应该将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的发展重视起来,为人们提供质量更高、更为安全的电能,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1、简述电力自动化技术 电力自动化技术是一种综合性较强的新型技术,主要是以信息处理技术以及网络通信技术为基础。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当中的应用可以使其远程管理和监控技术得以提升,同时还有保障电力系统整体安全稳定运行的作用。电力企业想要实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应该符合以下几点要求:①满足生产运营当中各环节在技术层面的需求,实现对电力系统和各种电气设备的实时监控,发现问题要及时采取措施加以弥补,确保设备可以安全运行;②保证应用技术具有一定的安全性能,以防由于技术的问题而引发事故;③增强收集数据以及处理数据的能力,并且要清晰的辨别出系统运行当中出现的异常数据,确保潜电力系统能够可靠地运行;④确保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之下,尽量缩减成本投入,降低能源消耗。 2、电力自动化技术发展进程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电力自动化技术已经被应用到我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当中。下面就近些年来电力自动化技术发展的几个领域做出探讨。 2.1电网调度 自动化技术在电网调度当中的应用是将计算机作为核心的一种现代化电网调度系统。主要作用在于对电网整体的运行状况加以实时的监控,对系统中各种电力设备的故障加以及时的处理,继而保证电网的安全。也就是说,将现代计算机技术利用起来,将相关的数据信息加以全面的收集以及处理,利用适合的管理措施对电网正常运行做出保障。而且在电网调度当中应用自动化技术可以实现安全事故发生几率的下降,同时还能对电网中电能的损耗加以一定的控制,继而实现电网运行正常的保障。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还可以针对电网中出现的一些突发事件加以非常完善的处理。所以,在目前的电网调度工作当中应用自动化技术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2变电站 电力自动化技术在变电站当中的应用依靠的主要是现代通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完美结合,继而达成对数据信息较为集中的处理,实现变电站内机械设备和电力系统整体的优化。电力自动化技术在变电站当中的应用具有非常多的特点,在实现电网的自动化建设的同时还可以让工作人员对系统的操作更为便捷。在针对相关系统数据加以监控的时候,能够提升对于单元模块出现故障的识别程度,继而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2.3配电网 电力自动化技术在配电网中的应用的目的在于改造城镇乡村的配电网,逐步实现电网功能的自动化,让电网能够保持一个长期稳定的发展态势,保证用电客户的生命财产安全,继而为电力企业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方面的提升做出保障。在对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加以应用的过程当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对用电客户的电表加以相应的数据分析,将设备当中出现问题的部分准确的找出,继而采取适合的措施对故障加以处理,这样就能降低电能的损失,继而提升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 3、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当中的具体应用 电力工程是保障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工程,将电力自动化技术在其中应用的加强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能让电力工程在的运营过程中实现对电力系统的远程实时监控和管理,对其安全可靠的运行提供了良好的保障。以下是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当中应用的几个具体的内容。 3.1现场总线技术 将自动化技术的相关装置连接到电力系统的机械设备当中,能够实现多站式一体化数字信息网络的形成,将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传感器以及控制器等有机的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综合性技术就是现场总线技术。我们国家的电力行业在发展的进程当中,在电力工程当中对现场总线技术实施了非常良好的运用,应用范围十分的广泛。其主要的作用过程是当变送器对电力数据信息加以收集之后,发出相应的电信号,然后由计算机将电信号加以实时计算,继而得到判断结果,在这个过程当中实现了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具体应用。在电力系统当中应用现场总线技术的主要目的不是对电网整体加以控制,应该是具有针对性的对一些较为具体的数据信息加以控制。现场总线技术的实际运用还可以提升前置机跟上位机之间配合的程度,利用仪表对其加以掌控,继而实现操控整个电力系统的最终目标。在电力系统从业人员的不断努力之下,会对现场总线技术加以不断的完善,继而达到对电力系统当中数据信息的实时共享,在对电力系统实施监控的过程当中,能将电力设备出现的问题在第一时间呈现出来,并且积极采用与之相对应的有效措施对其加以解决,这就给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提供了良好的保障,同时为我们国家电力行业健康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3.2主动对象数据库 电力工程当中还有一项较为重要的技术就是数据库技术,它的作用在于监控与控制电力系统的同时,利用计算机所具备的储存功能,对电力系统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加以进一步的提升,这对于电力系统未来的发展进程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国家原有电力系统的数据库技术在现代电力生产运营中已经无法符合实际的要求。电力系统从业人员应该积极创新,加强对主动对象型的数据库技术不断的探索,保证其朝着更为合理实用的方向发展。该类型技术的应用有较多的特征,在软件设计和开发等方面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还能够实现对电

2011年变电运行竞赛理论参考试卷

2011年变电运行竞赛理论参考试卷 注意事项:1、答卷前将装订线左边的项目填写清楚。 2、答卷必须用蓝色或黑色钢笔、圆珠笔,不许用铅笔或红笔。 3、本份答卷共7道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待用间隔(母线连接排、引线已接上母线的备用间隔)应有名称、编号,并列入。其隔离开关(刀闸)操作把手、网门须。 2、电气设备操作后无法看到实际位臵时,可通过设备、、仪表及各种、信号的变化,且至少应有及以上指示,且所有指示均已,才能确认该设备已操作到位。 3.操作设备应具有明显的标志,包括命名、编号、分合指示,旋转方向、切换位臵的指示及等。 4.倒闸操作可以通过就地操作、遥控操作、完成。 5 .雷雨天气,需要巡视室外高压设备时,应穿,并不准靠近和。 6. 在手车开关拉出后,应观察是否可靠封闭。封闭式组合电器或应用专用器具封闭。 7. 所谓一个电气连接部分是指:电气装臵中,可以用同其他电气装臵分开的部分。 8.电气倒闸操作,应按照调度管辖范围进行。值班调度员或值班负责人发布操作指令时应使用指令、指令和指令。严禁约时停送电。 9.管式母线位臵高验电困难时,有接地刀闸的,可在处验电;接地刀闸无引下线的,可将,作为无电的依据;或者。 10.变压器中性点间隙每年检查一次,间隙保护放电后也应及时检查,220kV间隙为mm,110kV间隙为mm。 11. 双母运行的母联断路器,除、、外不

准投入任何保护。 12.当光纤保护的发出告警信号后,应立即汇报调度。若伴随有保护装臵异常,应。 13.对强油风冷的主变压器,因冷却系统故障切除全部冷却系统时,允许变压器带额定负载运行分钟,如分钟后顶层油温尚未达到°C,则允许上升到°C,但切除冷却器后运行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小时。 14.当母线电压超过电容器额定电压的倍,电流超过电容器额定电流的倍,应将电容器退出运行。 15.电压互感器一次侧中性点接地属于接地,变压器外壳接地属于接地。 16.强油循环变压器冷却器控制手把有、、、四个位臵。 17.保护装臵动作后,现场或监控中心值班人员应详细检查和准确记录、,并将保护装臵、、、及时报告省调值班调度员。 18.倒母线操作时,应注意采取措施防止电压互感器,避免运行中电压互感器而使保护失压误动。 19、变压器风扇、油泵的附属电动机应有、及保护,有监视油泵电机的装臵; 20、变压器带电滤油、补油、换潜油泵或更换净油器的吸附剂时,应将其改接信号,此时其它保护装臵仍应接跳闸。 二、判断题(每小题0.5分,共15分) 1. 站用变一次电源故障时,外部检查未发现异常,进行试送,试送成功,再恢复二次送电;如不成功,则可能是该变压器内部或二次电缆故障,应停用该站用变。() 2.高压开关柜内手车开关拉出后,隔离带电部位的挡板封闭后禁止开启,并设臵“止步,高压危险!”的标示牌。() 3.主变压器绕组温度表指示的是变压器绕组内部的实际温度。() 4. 当断路器停电大修、保护大修或重合闸装臵做传动时,应退出该断路器失灵保护起动和跳闸压板。() 5.双母线进行倒母操作时,比率制动式母差保护先取下母联开关

电力系统中电力自动化技术

电力系统中电力自动化技术 发表时间:2016-08-22T10:54:42.250Z 来源:《电力设备》2016年第11期作者:刘英杰 [导读] 在电力系统中是否运用自动化技术,将直接影响到电力系统的各项水平的发展和提高。 刘英杰 (清远恒达电力发展有限公司 511500) 摘要:文章阐述了电力自动化含义,电力自动化控制的基本要求以及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仅供参考。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 0引言 在电力系统中是否运用自动化技术,将直接影响到电力系统的各项水平的发展和提高。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到电力系统中,实现了远程监视与监控管理,保证电力系统能够安全、平稳的运行为电力系统提供更为优化的服务。电力系统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将在社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们也对其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电力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更好的保证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安全与可靠。先进技术的引入特别是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运用,为电力企业进一步发展提供契机。 1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含义 电力系统是对于各项生产生活进行电能消费后的电能生产系统,全过程由发电、输电、用电等环节组成。电力系统具有较为复杂的工作流程,首要工作是将自然界一次性能源转化成为电能,然后经过输电和变电系统将电压转化为工业和生活用电的适度电压,再将电能配送到各家各户,各用户在电力使用过程中根据需要,通过各种电气设备转化为光能、电能、热能等一系列能源,为人们生活和城市经济发展提供优质的供电服务。 电力系统自动化包含多种形式,主要的是实现对电力调度、配电网和变电站的自动化控制,如图1所示。 图1 电力自动化系统图 通过对电力自动化技术的使用,实现了对传输和管理的电能生产、自动化管理和调度、自动化的控制。电力系统是一个复杂庞大综合的系统,是由输电网、配电网、变电站、发电厂和用户等组成的。为了保证电力电能质量的不断提高和系统电压、电流频率的持续稳定性,并且使电力系统不断发展,实现电力系统自动化是目前最好的举措。 2 电力系统自动控制的基本要求 电力系统不仅包含对于线路连接情况的管理,还包含对各种设备和仪器的运行状况的控制和管理,面对上述各项问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实现电力系统的自动控制: 2.1从设备运行状况进行管理 实现对电力系统中正在使用和进行的各种元件和设备的运行状况的管理和监控,是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必须要完成的。通过系统的控制仪器可以对其进行运行监测,可以及时的搜集相关设备的运行数据及出现的问题,保证系统的安全有序运行。 2.2保证仪器设备稳定运行 保证系统中的仪器设备及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也就是说系统要配备安全防护体系,是能够实现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的保障。由于电力系统是一项由设备和路线组成的庞大的电力系统,这就要求系统能实现对各种设备和线路进行分工管理,所以首先要在管理中做好分工工作,才能实现管理的有机协调。 2.3尽量减少人工操作 从操作的步骤上看,电力系统的自动化管理系统要能够尽量的简化人工操作和控制,实现简便的管理形式。另外对电力系统进行自动化统管理,要做到尽量的减少人工的操作,更大程度实现自动化,保证人力资源的最优运用。 3电力系统中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3.1电力系统光互连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在机电保护装置与自动控制技术的生产应用中,往往会运用到光互连技术。光互连技术不仅具有状态估计、网络建模、电网分析、人机界面的处理以及高级应用等方面的功能,还能够提供传统技术的基本操作要求,光互连技术致使该技术能够为电力工作人员提供更加准确的定位,能够使得工作人员对装置操作时更加简便易行,节省劳动力和工时,同时,操作画面更加清晰,大大降低了错误率。根据更加准确的操作参考信息,工作人员可以做出更加准确的分析与处理,做出更加准确及时的判断,大大提高工作质量。 此外,传统的机电保护装置和自动化控制技术存在很大程度的弊端,电容和电容负载对工作干扰一直得不到解决。光互连技术的应用,大大改善了以上弊端,使得工作效率得到更大程度的提高。光互连技术的应用,排出了电容干扰的影响,保证了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还对相应的支持了继电保护装置。光互连技术在生产中的大批量应用,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经济和社会效益,还可以将设备运行不当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正是由于其具有上述众多优点,使得光互连技术在电力自动化中得以广泛应用。 3.2电力系统现场总线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现场总线技术涉及到网络通信技术的全方位,其内部控制中心不仅包含实际的施工现场,还包括两个场地的装置与仪器。相关电力工作人员对采集来的信息根据系统内部相应的计算方式进行整理分析,将主机发出的指令整合后的传送到相应操作位置中。

电力工程中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60

电力工程中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摘要:电力工程中,自动化技术已担任非常关键的角色。现代社会在飞速的进步,很多技术也慢慢地被创新和替代。该种变化,为自动化技术的普及和推广提 供了诸多的良机。所以,为改善电力系统本身的可靠性以及稳定性,我们应当引 入电力自动化技术,扩大电能产量,促进电力企业自身的均衡发展。 关键词:电力工程;自动化;技术应用 引言 电力自动化技术在我国电力建设行业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尤其是 信息技术的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电力自动化技术应运而生,该技术的出现,不仅取代了传统技术,而且,还为电力系统的运行奠定了基础。由此可见,电力 自动化技术在提高系统安全运行的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电力单位的经济 效益。虽然,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是一项极为复杂且繁琐的工作,但只要科学 运用,势必会提高供电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同时,还能为电力建设行业的发展 创造有利条件,最终为老百姓谋福利。 1电力自动化技术概述 科技在持续地进步,电网技术获得了较好的运转。配电网技术,日渐地走向 网络化。该形势下,自动化技术同样也有广阔的发展空间。电力自动化技术,集 电子、信息处理或是网络通信等多项技术为一体,属于典型的综合技术。电力系 统中,它能够通过远程的方式完成监控,并进行动态管理。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引入,为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创造了不错的条件。相应地,电力系统同样也享受不 错的服务。自动化技术,应当遵循下列不同的要求:(1)电力系统不同的部分 应当达到相应的技术标准,保障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将设备运行当作前提, 确保操作人员得到统筹地控制;(2)运用自动化技术来对安全系数作出优化, 预防各类事故,减少人力,防止出现紧急事故;(3)对电力系统中的全部数据 或是参数作出检验,同时对其进行搜集,使系统能够维护运行;(4)提高电力 系统自身的安全性。 2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运用 2.1现场总线技术 在电力工程的施工现场,应提前将电力运行设备与其他装置连接起来,让其 可以朝着多样化与综合化的方向发展,同时,还可将通信技术与传感器等相结合,使其可以成为一整套技术方法,这样一种技术,被称为总线技术。现如今,从电 力建设行业的发展形势来看,总线技术已被运用到我国电力工程中,当该技术收 集到信息后,就会立马发出信号,紧接着,计算机就应借助数学模型来进行计算,为正确做出判断,科学运用电力自动化技术。除此之外,总线技术的运用还不需 要对现场进行监督和管理,只需将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即可。据调查显示,总 线技术的应用,不光能协调好上位机和前置机,而且,还能控制电力系统,使其 可以正常运行,顺利完成电力工程的既定目标。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只要设备一 出现问题,就可立即进行处理,关键是,还能提供技术支撑。 2.2数据库技术 所谓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主要是对电力系统进行监督,并借助计算机技术来 提高运行系统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最终,为电力系统的发展奠定基础。由于传统 数据库技术已无法再满足社会时代的发展要求,所以,电力单位必须不断进行创新,并同时对数据库技术展开探讨。这是因为数据库技术具备多种优势,不光有

2021新版变电运行安规试题及答案

2021新版变电运行安规试题 及答案 Work hard to learn and master all kinds of safety production business technical knowledge,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business level, and do your job well. ( 安全试题)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文字可以自由修改

2021新版变电运行安规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倒闸操作必须根据值班调度员或值班负责人命令,受令人复诵无误后执行。 2、为防止误操作,高压电气设备都应加装防误操作的闭锁装置。闭锁装置的解锁用具(包括钥匙)应妥善保管,按规定使用,不许乱用。 3、操作票由操作人填写并自审无误后,在最后一项的空白下盖“以下空白章”并签名,交监护人审核。 4、工作票要用钢笔或圆珠笔填写一式两份。不得任意涂改以保证其严肃性,个别错漏字的修改,应字迹清楚且改错字不超过3个字,防止模糊不清造成意外事故。但对涉及设备名称、编号、时间、动词等关键字不得涂改。

5、一个工作负责人只能发给一张工作票。不准一个工作负责人在同一时间内担任两个及两个以上工作任务的工作负责人,不准工作班成员在同一时间内参加两个及两个以上的工作任务。 6、第一种工作票的有效时间,以正式批准的检修期限或办理延期手续后的期限为准。 7、《继电保护安全措施票》由工作负责人填写,继电保护班技术负责人审批。与工作票同步填写、执行和保存。没有经审批的《继电保护安全措施票》,变电站值班人员不得办理工作许可手续。由运行人员操作的压板、开关等均不填入“安全措施票”内,工作票上已填写的安全措施,安全措施票上可不再填写。运行值班人员不承担“安全措施票”的复核责任。 8、触电者触及高压带电设备,救护人员应迅速切断电源,可用适合该电压等级的绝缘工具解脱触电者。救护人员在抢救过程中应注意保持自身与周围带电部分必要的安全距离。 9、开放性骨折,伴有大出血者,先止血,再固定,并用干净布片覆盖伤口,然后速送医院救治。切勿将外露的断骨推回伤

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现状及方向 马瑞斌

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现状及方向马瑞斌 发表时间:2019-09-19T11:46:14.90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作者:马瑞斌贾红军 [导读] 摘要:在现阶段,电力自动化系统正在逐渐将单一化的系统功能向多样化的方向发展,渐趋智能化和协调化。 河南正大工程管理服务有限公司 摘要:在现阶段,电力自动化系统正在逐渐将单一化的系统功能向多样化的方向发展,渐趋智能化和协调化。在后续的发展当中,也应该逐渐将此系统发展完善,在保障其安全性与稳定性的基础上,对其功能进行改进,在运行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与安全性,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各界。由此可见,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以及发展有着显著的研究价值。本文就此展开了论述,以供参阅。 关键词:电力自动化技术;发展现状;方向 引言 电力系统实现智能态控制将成为我国电力系统从稳态控制转向动态控制的必然发展趋势,实现智能态控制已经被作为电力系统实现完整控制时代的重要标志。要想实现电力系统的开发就离不开电力自动化技术,可见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之重要。而且电力自动化技术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产物,市场对电力的需求不断扩大,这种技术的发展显然提高了电力故障处理的效率,避免了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过多损失。电力自动化技术的质量越高,电力系统的运行能力也会提高且更加稳定。 1 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的优势及问题 电力系统由众多系统组成,要实现电能的输送,需经历诸多环节,因而存在着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在电力系统运行中,一次设备、二次设备相对较多,需要电力企业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以实现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然而,在电力运行中,具有许多安全风险隐患,可能威胁电力运行的安全性。所以,电力企业有必要应用电力自动化技术。首先,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运用,能够确保电力系统正常运转和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其次,电力系统中应用自动化技术,能够对电力运行状况进行实施监控,并以数据形式而传递,为电力工作人员提供工作依据。由此可见,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优势。 自动化技术综合了信息处理、网络通信、电子等多种技术,综合性比较强。电力自动化行业在实践中存在着比较高的技术壁垒,其涉及到诸多技术领域,比如说,计算机、通信和电力传输等技术,经广泛研究证明,实践中可以进入到电力自动化行业的企业技术研发队伍的能力都比较强,基于此,这种企业的数量也比较少。电力系统规模比较大,其结构也比较复杂,所以对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都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在运行中一旦出现故障即可能引发比较严重的不良后果。针对这一问题,对电力自动化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可靠性和安全性必须能够经得起实践的检验。电力自动化企业所生产的产品需要经过层层检验和运行成功案例,才能被用户所信任,企业才能真正进入到市场所认可的区域当中,在市场竞争中取得胜利。 2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现状 2.1 电网调度中的应用 对于电网调动自动化技术来讲其主要就是采用其信息的智能化实现相关数据和信息的记录以及统计,以此来实现对于电网的运行情况有效监控,这样电网工作人员都能够按照电网的相关信息对其内部资源实施调整和调度,以此来确保电网效率的最大化。在当前的电网当中对于其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很普遍,特别在当前随着电网负荷的增长,人们对于其稳定性有着一定的要求,因此对于电网调度的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也是越来越普遍。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的有效应用能够在一定意义上实现人力的解放,并且还能够确保电网的高效以及稳定。 2.2 配电网络中的应用 配电网络的自动化是指智能化设备的规模和数量有所增加,还可以通过改变配电网络的环境和设置来达到自动化的目的,在配电网运行中可以实现日常任务的自动处理、危险故障的自动报警、电流量的自动调节以及监控设备的自动运行等工作,保证配电网电力供应的质量。在这种技术的支持下,工作人员不需要辛苦的实地勘察监测就可以获得配电网的运行数据,掌握时时的动态情况,将电力供需的平衡关系调节到最佳状态,尽可能的满足电力用户的需求,实现电网的平稳、高效运行。 2.3 变电系统中的应用 在电力自动化技术的新发展现状中,变电系统中的自动化技术越来越重要,尤其是对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未来发展,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变电系统中的自动化技术有利于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在电力系统中,电力的运输需要通过高压运输电线来执行,而将运输的电能转变为日常可用交流电需要通过复杂的变电系统来实现,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电力系统不断地完善,传统变电站实际操作已经不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也不能满足电力系统的需要,在传统变电站实际操作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问题,对变电系统很难做出系统性控制,变电系统中的自动化技术能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在变电系统中,通过计算机技术,与通信及网络技术有效的结合,促进电力系统的工作,有效的管理与监控电力系统相关设备。要大力支持变电系统中的自动化技术,完善电力系统,促进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发展。 2.4 变电站与电力调动的应用 在当前电力系统中,电力调度自动化是发展速度较快的一个方面,利用电力调度自动化技术,可以实时收集电力系统中各种运行数据,可以提高电力调度的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同时可以提供参考数据给电力市场,是电力系统自动化的重要技术,可以保障整个电力系统的稳定生产。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具有复杂的结构,中间涉及很多方面,主要有通信技术、信号处理技术、计算机计算功能等,控制层面涉及信号检测、电力远动终端装置、故障录入等方面。而变电站是当前电力系统能源消耗最大的部门,加强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全面应用,可以有效控制运行成本,提高电力系统的经济效益,保障供电能源质量。 3 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方向 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为电力自动化技术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电力自动化技术以计算机设备和通信技术为重要依托,应用于电力系统中,能够对电力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进而为电力工作人员提供数据信息,有助于工作人员更好开展工作。现阶段,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大大提升电力运行效率,为电力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就电力自动化技术未来发展趋势而言,其发展前景良好,且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为电力企业发展提供安全性保障。(1)在电力自动化技术的作用下,我国电力自动化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且自动化系统逐渐形成规模化趋势。一方面,基于电力自动化技术的管理效率提升,电力部门工作人员能够对电力运行实际状况进行有效监测,并及时核对相对数据信息,为有效开展工作提供依据。另一方面,基于自动化技术的电力系统,其运行更具安全性、稳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