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计算机网络》复习提纲

《计算机网络》复习提纲

《计算机网络》复习提纲
《计算机网络》复习提纲

《计算机网络》复习提纲

任课教师:汪学明

第1章概论(基本概念)

1.计算机网络发展过程(四个阶段)

答:1、以主机为中心的联机终端系统(“计算机-终端”系统)

2、以通信子网为中心的主机互联(分组交换网络)

3、体系结构标准化网络(层次化结构,并对每层进行了精确定义)

4、局域网的兴起和分布式计算的发展

2、协议(掌握协议的定义,并知道Internet网中使用的通信协议是TCP/IP协议)

答: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称为网络协议

组成:1、语法

2、语义

3、组成

2.网络的定义

3.网络的分类(按覆盖范围来分:LAN、MAN和W AN)

4.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分为两个子网)

5.网络拓扑结构及其分类

第2章数据通信基础

1.数据传输的几种方式

2.多元调制及其作用

3.P CM(脉冲编码调制、抽样定理及其计算)

4.曼彻斯特编码和差分曼彻斯特编码

5.数据通信中的几个重要性能指标(比特率、波特率、出错率和信道容量)

6.香农公式及其应用(计算题)

例1 某信道带宽4000HZ,设信噪比为30dB,计算该信道的最大传输速度

(或信道容量)。

解:∵ 10lg(S/N)=30dB lg(S/N)=3 S/N=103

∴ C=Hlog2(1+S/N)=4000×log2(1+103)=39868.90bps

7.多路复用技术分类及其定义(FDM各TDM)(名词解释)

8.数据交换技术分类及其特点

9.串行通信的方式(单工、半双工、全双工)

10.差错控制及编码(本章重点)

(1)差错控制定义及其分类

(2)海明码及其计算

例1 a的ASCII码为1100001,构成Hamming 码为ab1c100d001。其中a、b、c、d

为冗余位,求a、b、c、d。

例2 收到一个海明码字为00111000100,请判断哪一位出错?

(3)循环冗余码(计算并验证)(必须熟练掌握)

例1 已知CRC系统的g(x)=1+x2+x3+x4,求信息110的冗余码部分。

例2 某传输系统采用CRC校验,g(x)=x4+x3+1,计算信息1011001和1101001时各自的冗余码,并进行验证。

11.常用的网络接口标准(RS-232C、RS-449和X.21)

12.文件传输协议分类(发送并等待ARQ协议、连续ARQ协议)

13.XON/XOFF协议(软件流量控制方式)

14.网络适配器的基本功能及参数配置(IRQ中断号、I/O端口地址)

低层(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通信协议一般固化在网卡的ROM 上的

第3章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一、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定义

二、OSI/RM(七层)及其各层的基本功能

三、OSI有关术语(SDU、PDU、IDU及SAP)

四、物理层的主要功能(填空)

五、数据链路层(本章的重点,题目份量较重)

1.数据链路层的基本功能

2.面向比特型的通信控制规程-----HDLC(高级数据链路控制规程)

(1)HDLC的帧格式

(2)零比特插入、删除技术(位填充、删除技术)见笔记

练习:HDLC的帧格式是怎样的?设有一比特串101111100011111110010,经“0”比特插入后是什么样子?

(3)HDLC的三种帧类型:

信息帧(I帧)、监控帧(S帧)、无编号帧(U帧)

3.数据链路的通信过程(用图表示)(必须掌握)

(1)链路的建立(2)数据帧的传输(3)链路的拆除

练习:假设在HDLC规程中,主次站数据传输模式采用正常响应模式,信息帧的发送情况如下:主站先向次站发送3帧,然后次站向主站发送3帧,最后主站向次站发送2帧。请画图表示该数据链路的整个工作过程。图中要求标注明帧类型、N(S)、N(R) 和P/F等值。

4.滑动窗口协议(连续发送流量控制方法)(画图表示窗口的滑动过程)见笔记

练习:窗口滑动协议的作用是什么?假设n=3,发送窗口和接收窗口尺寸大小一样,W=3。画图表示其窗口滑动过程。

六、网络层

1.设置网络的目的及网络层的基本功能

2.适应式路由算法(求最短路由算法)(要求能计算并画出路由树)见笔记

七、传输层

1.传输层的作用

2.试述传输层的协议与网络层的服务质量(QOS)之间的关系。

第4章局域网技术

1.局域网的定义及其特点

2.决定LAN特性的三个主要技术:

传输介质、拓扑结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MAC)其中MAC最重要

3.在IEEE802系列标准中,MAC层和LLC层对应OSI/RM中的哪个层次?为什么如此设置?

答:对应OSI/RM中的数据链路层。

由于LAN采用的拓扑结构和介质很多,相对应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也有多种,为了使数据帧的传送独立于所采用的物理介质和介质访问控制方法,IEEE802标准特意把LLC 独立出来形成一个单独子层,使LLC子层与介质无关,MAC子层则依赖于物理介质和拓扑结构。MAC子层的设立使得IEEE802标准具有可扩充性,有利于将来接纳新的介质和新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4.CSMA/CD 带有碰撞(冲突)检测的载波监听多路访问控制方法及其特点先听后说,边说边听

5.Token Ring(令牌环介质访问控制方法)及其特点

6.Token Bus (令牌总线介质访问控制方法)及其特点

令牌总线的特点:物理上是总线结构,逻辑上是令牌环。

7.FDDI(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

8.异步传输模式(A TM)

9.几种常见的以太网(Ethernet) 标准高速以太网

10.智能大厦与结构化布线技术系统的组成

第5章网络互联技术

1.网络互联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答:(1)解决不同的网络及主机之间通信问题(2) 解决不同网络操作系统之间的互相访问

及资源共享问题。

3.常用的网络互联设备有哪些?它们分别在什么层次实现网络互联?

4.试述TCP/IP网络体系结构与OSI/RM之间的对应关系。

5.IP地址的分类(A类、B类和C类)

6.Internet(国际互联网或因特网)提供的常用服务有哪些?

答:WWW、FTP、Telnet、Email和gopher等。

第6章下一代因特网(NGI)

1.基本概念

NGI 下一代因特网NGN 下一代电信网P2P 对等网(Peer to Peer)

IPv6(IPng) 下一代网际协议MPLS 多协议标记交换

2.IPv6报文格式IPv6地址长度(128位) IPv6地址表示方法(冒号十六进制记法)

IPv6地址零压缩表示Ipv6目的地址类型(三种) P.398

3.IPv4向IPv6过渡的两种方式(双协议栈和隧道技术) P.403

4.MPLS协议的基本原理和MPLS的基本工作过程P.408

第7章无线网络与移动网络

1.基本概念WLAN 无线局域网CSMA/CA 碰撞避免的载波侦听多点接入

DS 分配系统AP 接入点BSS 基本服务集ESS 扩展服务集SSID 服务集标识符

2.无线局域网分类(两类) 有固定基础设施的和无固定基础设施的

3.移动自组织网络(Ad hoc) 无线传感器网络(WSN)

4.无线通信中的暴露站和隐蔽站问题

《计算机网络》(第五版)期末复习资料

计算机网络复习要点 第一章 概述 1、计算机网络向用户提供的最重要的功能是连通性与共享性。(P1) 2、连接在因特网上的计算机称为主机(host )(P3) 3、网络(network )由若干结点(node )和连接这些结点的链路(link )组合。(P2) 4、简述Internet 和internet 的区别(P4) (1) internet (互联网或互连网):是一个通用名词,它泛指由多个计算机网络互连而成的网络。在这些网络之间的通信协议(即通信规则)可以是任意的。 (2)Internet (因特网):是一个专用名词,它采用 TCP/IP 协议族作为通信的规则。 区别:后者实际上是前者的双向应用。 5、因特网服务提供者是什么?(P4) ISP ,Internet Servvice Provider ,是一个进行商业活动的公司,又通常译为因特网服务提供商。 6、在网络边缘的端系统中运行的程序之间的通信方式通常可划分为两大类?(P8) 客户服务器方式(C/S 方式)和对等方式(P2P 方式) 7、路由器是实现分组交换的关键构件,其任务是转发收到的分组,这是网络核心部分最重要的功能。(P10) 8、分组交换网以分组作为数据传输单元。(P12) 9、定义:计算机网络是一些互相连接的、自制的计算机的集合[TANE03]?(P17) 10、速率即数据率(data rate )或比特率(bit rate ),是计算机网络中最重要的一个性能指标,速率的单位为b/s(比特每秒)或bit/s ,有时也写为bps 等。(P18) 11、计算机网络中“带宽”是数字信道所能传送的“最高数据率”的同义语,单位是“ 比特/秒”(P19) 12、掌握传输(发送时延)发送数据时,数据块从结点进入到传输媒体所需要的时间公式:(P19~20) ) 发送速率(比特数据块长度(比特) 发送时延s / 13、协议是控制两个对等实体进行通信的规划的集合。(P30) 14、协议是“水平的”,控制对等实体之间的通信的规则。(P30) 15、服务是“垂直的”,是由下层向上层通过间接提供的。(P30) 16、同一系统的相邻两层的实体进行交互的地方,称为服务访问点(Service Access Point )(P30) 第二章 物理层 1.单工,半双工,全双工通信的区别。P38 (1)单工:单向通信,即只能有一个方向的通信而没有反方向的交互。 (2)半双工:双向交替通信,即通信的双方都可以发送信息,但不能双方同时发送(当然 也就不能同时接收)。 (3)全双工通信:双向同时通信,即通信的双方可以同时发送和接收信息。 2. 最基本的二元制调制方法有哪几种。P38 (1)调幅(AM):载波的振幅随基带数字信号而变化。

计算机网络第七版

计算机网络第七版答案 第一章概述 1-02 简述分组交换的要点。 答:(1)报文分组,加首部(2)经路由器储存转发(3)在目的地合并 1-03 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1)电路交换:端对端通信质量因约定了通信资源获得可靠保障,对连续传送大量数据效率高。(2)报文交换:无须预约传输带宽,动态逐段利用传输带宽对突发式数据通信效率高,通信迅速。(3)分组交换:具有报文交换之高效、迅速的要点,且各分组小,路由灵活,网络生存性能好。 1-08 计算机网络都有哪些类别?各种类别的网络都有哪些特点? 答:按范围:(1)广域网WAN:远程、高速、是Internet的核心网。 (2)城域网:城市范围,链接多个局域网。 (3)局域网:校园、企业、机关、社区。 (4)个域网PAN:个人电子设备 按用户:公用网:面向公共营运。专用网:面向特定机构。 1-10 试在下列条件下比较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要传送的报文共x(bit)。从源点到终点共经过k段链路,每段链路的传播时延为d(s),数据率为b(b/s)。在电路交换时电路的建立时间为s(s)。在分组交换时分组长度为p(bit),且各结点的排队等待时间可忽略不计。问在怎样的条件下,分组交换的时延比电路交换的要小?(提示:画一下草图观察k段链路共有几个结点。) 答:线路交换时延:kd+x/b+s, 分组交换时延:kd+(x/p)*(p/b)+ (k-1)*(p/b),其中(k-1)*(p/b)表示K段传输中,有(k-1)次的储存转发延迟,当s>(k-1)*(p/b)时,电路交换的时延比分组交换的时延大,当x>>p,相反。 1-14 计算机网络有哪些常用的性能指标? 答:速率,带宽,吞吐量,时延,时延带宽积,往返时间RTT,利用率 1-15 假定网络利用率达到了90%。试估计一下现在的网络时延是它的最小值的多少倍? 解:设网络利用率为U。,网络时延为D,网络时延最小值为D0U=90%;D=D0/(1-U)---->D/ D0=10 现在的网络时延是最小值的10倍

计算机网络作业及答案

《计算机网络》作业 一、填空题 1.光纤通讯中,按使用波长区的不同可分光纤通讯方式和光纤通讯方式。单模,多模 2.网络互连设备按照它们执行协议和功能转换的不同,可以分为中继器、网桥、路由器和网关,其中只负责数据链路层,而专门用于高层协议的转换。网桥,网关 3 4 5 6.ISDN 7 8.Internet中的URL是指,IP地址的网络号是。统一资源定位器, 9.在OSI 10 11.ISDN 12(FSK) 13 14 15.Internet中的SNMP PPP 16 17 18.ISP是专业从事于Interne 19.当数据报在物理网络中进行传输时,IP 20.局域网协议把OSI的数据链路层分为MAC子层和 21 22.根据的编码规则,Integer 48 23.ARP 24 25 二、选择题 1.在计算机网络中,互相连接的结点之间赖以互相通信和交换数据的基础是 B 。 A.网络语言 B.网络协议 C.网络接口 D.网络标准 2.想要组成一个网络,对于服务器的要求,正确的说法是 D 。 A.必须有服务器 B.可有可无 C.不需要服务器 D.根据网络类型的要求而定 3.计算机网络通信采用同步和异步两种方式,但传送效率最高的是 A 。 A.同步方式 B.异步方式 C.同步与异步方式传送效率相同 D.无法比较 4.电缆可以按照其物理结构类型分类,目前计算机网络使用最普遍的电缆类型有同轴电缆、双绞线和 C 。 A.电话线 B.输电线 C.光纤 D.天线 5.关于OSI参考模型陈述正确的是 B 。 A.每层之间相互直接通讯 B.物理层直接传输数据

C.数据总是由应用层传输到物理层 D.数据总是由物理层传输到应用层 6.在TCP/IP协议集中, B 协议是每个应用程序必须使用的。 (传输控制协议)(Internet协议) (用户数据报协议)(地址解析协议) 7.Ethernet LAN采用的媒体访问控制方法为 D 。 CA CD 8.ISDN的基速接口提供了 B 。 +D +D +D +D 9.网络协议主要要素为 C A.数据格式、编码、信号电平 B.数据格式、控制信息、速度匹配 C.语法、语义、同步 D.编码、控制信息、同步 10.SNMP是 D 协议的一部分,用来监视和检修网络的运行情况。 SPX IP 11.下面不属于网络拓朴结构的是 C 。 A.星形结构 B.总线结构 C.层次结构 D.网状结构 12.两台计算机利用电话线传输数据信号,其必备的设备是 C 。 A.网卡 B.中继器 C.调制解调器 D.同轴电缆 13.通过改变载波信号的相位值来表示数字信号1、0的方法叫 B 。 14.关于以太网网卡地址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在世界范围内唯一 B.在世界范围内不唯一 C.在一定范围内唯一 D.在一定范围内不唯一 15.物理层采用 D 手段来实现物理连接。 A.物理设备 B.物理媒体 C.传输差错控制 D.物理层协议规定的四种特性16.PCM调制中T1链路的标准速率是 A 。 A.1.544M B.3.096M C.2.048M 17.在ATM网络中,ATM结点 A 。 A.只做信头的CRC校验,不做差错控制 B.不做信头的CRC校验,不做差错控制 C.既做信头的CRC校验,也做差错控制 D.不做信头的CRC校验,只做差错控制18.TCP/IP应用程序中 C 用于测试网络中主机是否可达。 19.一座大楼内的一个计算机网络系统,属于 B 20.计算机网络中可以共享的资源包括 A A.硬件、软件、数据、通信信道 B.主机、外设、软件、通信信道 C.硬件、程序、数据、通信信道 D.主机、程序、数据、通信信道 21.在OSI七层结构模型中,处于数据链路层与运输层之间的是 B A.物理层 B.网络层 C.会话层 D.表示层 22.Intranet技术主要由一系列的组件和技术构成,Intranet的网络协议核心是 C SPX IP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紧密结合的产物,是利用通信线路和设备,把地理上分散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或多个计算机系统相互链接,按照网络协议进行数据通信,由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进行管理,实现资源共享的计算机系统。 2、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1)通信子网: a. 传输介质:双绞线、电缆、光纤、无线电波 b. 通信设备:交换机、网关、路由器 功能:承担数据的传输、转接和变换等通信处理工作 2)资源子网: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 功能:负责数据处理业务,为用户提供各种网络资源和网络服务 3、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1)网络通信协议:计算机网络中用于规定信息格式和传输时序的一套规则。 2)层次结构模型 原因:可以对负责问题采取分而治之的模块化方法,每一层都建立在原来基础上,低层为高层服务,每层都有相应的协议约定。 优点:各层之间相互独立; 当任何一层发生变化时,不会影响到其它层; 各层可以以采取自己最合适的技术来实现; 整个系统分解成若干个易于处理的部分,使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实现和维护 变得更加方便 4、OSI网络体系结构模型 物理层、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 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5、TCP/IP协议的主要功能 链路层:规定各种物理网络和TCP/IP协议之间的接口 网络层:选择路由,传输数据分组。IP协议 传输层:提供端到端的可靠通信、TCP协议 应用层:网络和用户的界面,提供各种服务。 1、信号的分类: 定义:信号是数据的电磁编码或电子编码 分类:模拟信号:随时间连续变化的电信号,通过电压或电流的变化进行传输数字信号:离散变化的电信号,由二进制代码的1和0组成的信号优缺点:模拟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会衰减,受噪声影响大,容易发生畸变。 数字信号——即使受到噪声干扰也易于恢复,信号更真切。 2、通信方向: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全双工通信。 优缺点:单:效率低 半:效率低,可节省传输线路,用于局域网 全:效率高,结构复杂,成本高 3、基带传输和频带传输 基带传输:基本不改变信号波形的情况下直接传输方波信号。 频带传输:数字信号在模拟信道上传输时,将数字信号调制成模拟信号进行发送和传输,到达接收端后再把模拟信号解调成原来的数字信号。 4、数据交换技术:通信网络要为所有进入网络的数据提供一条从进网第一个结点到离开网

计算机网络复习

作业一 1.简述OSI/RM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中的七个层次模型及其主要功能。 自上而下: 应用层:为用户使用网络提供接口 表示层:实现通信程序数据到网络传输数据的信息格式转换、数据加密、解密。 会话层:通过建立会话实现应用程序进程间的连接。会话管理与数据传送同步。 传输层:通过差错控制、流量控制、顺序控制等,实现应用程序之间的连接。 网络层:在通信的源节点和目的节点间选择一条路径。 数据链路层:通过差错、流量控制可控制的数据“帧”,使有差错的物理线路变成无差错的数据链路。 物理层:物理连接标准、数据传输率、监控数据差错率。 2.简述OSI/RM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中数据流流动方向的特点。 整套通信协议的实现称为栈.数据从发送方向下通过协议栈的每一层,又从接收方向上通过协议栈的每一层.每一层把数据传送到低一层之前在数据前面附加一些控制信息,称为协议头部,接收方收到数据之后分析相应头部的信息,然后卸掉头部提交上一层。 3.简述三种数据交换技术的特点及其优缺点 电路交换: 优点:数据传输可靠、迅速,不易丢失。 缺点:线路专用——线路的利用率不高;高峰时没有空闲线路。 电路建立、释放——通信量小时,链路建立拆除占用时间比例过大。 报文交换: 特点: 以报文为单位的存储转发的传输方式。无须建立一条专用的传输线路,只需在已存在的网络中择一条到达目的结点的路径。报文交换不适于实时性要求高和交互性应用。 优点: ●充分利用线路; ●报文可在中间结点缓存; ●可实现一对多传输; ●可实现报文的优先级传输; ●在中间结点的存储转发中实现差错校验和纠错 缺点: ●数据传输过程中可能延时较大; ●由于报文大小不定,所以每个中间站点都必须有足够的缓存,通常采用 硬盘作缓存。 分组交换: 特点: ●与报文交换相似,只是将报文分为若干个定长的分组,每个分组为一个 子报文 ●线路的利用率较高、传输速度提高 ●由于分组小固定,所以每个中间站点的缓存通常是内存,无需外存储设 备,大大提高存储交换速度

1什么是计算机网络

1.什么是计算机网络?有哪些类型?各有哪些特点和研究重点? 答: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及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计算机系统。 计算机网络主要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 (1)局域网的特点是:连接范围窄、用户数少、配置容易、连接速率高。 IEEE的802标准委员会定义了多种主要的LAN网:以太网(Ethernet)、令牌环网(Token Ring)、光纤分布式接口网络(FDDI)、异步传输模式网(ATM)以及最新的无线局域网(WLAN)。 (2)城域网这种网络一般来说是在一个城市,但不在同一地理小区范围内的计算机互联。这种网络的连接距离可以在10-100公里,它采用的是IEEE802.6标准。 城域网多采用ATM技术做骨干网。但ATM的最大缺点就是成本太高。 (3)广域网这种网络也称为远程网,所覆盖的范围比城域网(MAN)更广,它一般是在不同城市之间的LAN或者MAN网络互联,地理范围可从几百公里到几千公里。因为距离较远,信息衰减比较严重,所以这种网络一般是要租用专线,通过IMP(接口信息处理)协议和线路连接起来,构成网状结构,解决循径问题。 2.为什么要研究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不同的网络拓扑结构对网络影响有哪些? 答:网络的拓扑结构反映出网中个实体的结构关系,是建设计算机网络的第一步,是实现各种网络协议的基础,它对网络的性能,系统的可靠性与通信费用都有重大影响。 总线拓扑结构 这种结构具有费用低、数据端用户入网灵活、站点或某个端用户失效不影响其它站点或端用户通信的优点。缺点是一次仅能一个端用户发送数据,其它端用户必须等待到获得发送权;媒体访问获取机制较复杂;维护难,分支节点故障查找难。 环型网络拓扑结构 每个端用户都与两个相临的端用户相连,因而存在着点到点链路,但总是以单向方式操作,于是便有上游端用户和下游端用户之称;信息流在网中是沿着固定方向流动的,两个节点仅有一条道路,故简化了路径选择的控制;环路上各节点都是自举控制,故控制软件简单;由于信息源在环路中是串行地穿过各个节点,当环中节点过多时,势必影响信息传输速率,使网络的响应时间延长;环路是封闭的,不便于扩充;可靠性低,一个节点故障,将会造成全网瘫痪;维护难,对分支节点故障定位较难。 星型拓扑结构 种结构便于集中控制,因为端用户之间的通信必须经过中心站。由于这一特点,也带来了易于维护和安全等优点。端用户设备因为故障而停机时也不会影响其它端用户间的通信。同时它的网络延迟时间较小,传输误差较低。 树型拓扑结构 树型结构是分级的集中控制式网络,与星型相比,它的通信线路总长度短,成本较低,节点易于扩充,寻找路径比较方便,但除了叶节点及其相连的线路外,任一节点或其相连的线路故障都会使系统受到影响。 网状拓扑结构 在网状拓扑结构中,网络的每台设备之间均有点到点的链路连接,这种连接不经济,只有每个站点都要频繁发送信息时才使用这种方法。它的安装也复杂,但系统可靠性高,容错能力强。有时也称为分布式结构。

计算机网络复习大纲

1、计算机网络的分类:电信网络、有线电视网络、计算机网络 2奈氏准则,波特和比特率的关系:实际的信道所能传输的最高码元速率,要明显地低于奈氏准则给出上限数值。波特(Baud)和比特(bit)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波特是码元传输的速率单位(每秒传多少个码元)。码元传输速率也称为调制速率、波形速率或符号速率。比特是信息量的单位。若1 个码元只携带 1 bit 的信息量,则“比特/秒”和“波特”在数值上相等。若1 个码元携带n bit 的信息量,则M Baud 的码元传输速率所对应的信息传输速率为M n b/s。 3香农公式:信道的带宽或信道中的信噪比越大,则信息的极限传输速率就越高。只要信息传输速率低于信道的极限信息传输速率,就一定可以找到某种办法来实现无差错的传输。若信道带宽W 或信噪比S/N 没有上限(当然实际信道不可能是这样的),则信道的极限信息传输速率 C 也就没有上限。实际信道上能够达到的信息传输速率要比香农的极限传输速率低不少。对于频带宽度已确定的信道,如果信噪比不能再提高了,并且码元传输速率也达到了上限值,那么还有办法提高信息的传输速率。这就是用编码的方法让每一个码元携带更多比特的信息量。 4常见的物理传输媒体: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缆、 5双绞线的应用:同种设备使用交叉线,非同中设备使用平行线。 6信息复用的种类及特征:最基本的复用是频分复用(FDM)和时分复用(TDM)。频分复用的所有用户在同样的时间占用不同的宽带资源,用户在分配到一定的频带后,在通信过程中自始至终都占用这个频带。时分复用的所有用户在不同的时间占用同样的频带宽度,每一个用户所占用的时隙是周期性地出现。STDM统计时分复用,波分复用WDM,码分复用CDM。 7宽带接入技术:xDSL技术,光纤同轴混合网(HFC网),FTTx技术。 其他:物理层的作用是要尽可能的屏蔽掉差异,是物理层上面的数据链路层感觉不到这些差异,这样就可使数据链路层只需考虑如何完成本层的协议和服务,而不必考虑网络具体的传输媒介是什么。物理层的特性:机械性,电气特性,功能特性,过程特性。信息交互的方式:单向通信(单工通信),双向交互通信(半双工通信),双向同时通信(全双工通信)。传输媒体不属于物理层。 8点到点协议PPP及透明传输的实现:PPP协议是计算机和ISP进行通信时所使用的数据链路层协议。PPP协议只支持全双工链路。PPP协议应满足的要求:封装成帧,透明性,多种网络层协议,多种类型链路,差错检测,检测连接状态,最大传送单元,网络层地址协商,数据压缩协商。PPP协议的三个组成部分:一个将IP 数据报封装到串行链路的方法。PPP即支持异步链路,也支持面向比特的同步链路。链路控制协议LCP (Link Control Protocol)。用来建立、配置和测试数据链路连接。网络控制协议NCP (Network Control Protocol)。可支持IP、OSI网络层、DECnet,AppleTalk等。PPP 有一个 2 个字节的协议字段。当PPP 用在同步传输链路时,协议规定采用硬件来完成比特填充。当PPP 用在异步传输时,就使用一种特殊的字符填充法。O比特填充:在发送端,只要发现有5 个连续1,则立即填入一个0。接收端对帧中的比特流进行扫描。每当发现5 个连续1时,就把这 5 个连续1 后的一个0 删除。 9以太网的拓扑类型:星形网,环形网,树形网,网状结构。现在常用的以太网为星形(在物理上星形,在逻辑上总线型)。以太网协议标准:DIX Ethernet V2(正规标准)和IEEE 802.3(定义总线型)。 10CSMA/CD协议的工作过程:多点接入、载波监听、碰撞检测。(先听先发,边听边发,冲突停止,等待重发)。多点接入表明此协议为总线型,载波监听指在发送数据之前先监听,检测一下总线上是否有其他站在发送数据,如果有则暂时不要发送数据。碰撞检测是边发送边监听,即配适器在发送数据的同时监听总线上是否有其他站也在发送数据,如果有则停止发送。争用期(Contention Period)就是以太网端到端往返时间2τ。经过争用期这段时间还没有检测到碰撞,才能肯定这次发送不会发生碰撞。传统以太网的争用期:51.2us,可发送512bt 即64字节。信道利用率的公式:Smax=To/(To+τ)=1/1+a。以太网在发送数据时,如果帧的前64字节没有发生冲突,那么后续的数据就不会发生冲突,做一以太网的最短有效帧长即为64字节。凡长度小于64字节的帧都是由于冲突而异常终止的无效帧。 11网桥和交换机的基本工作原理,转发过程:网桥工作在数据链路层,它根据MAC帧的目的地址对收到的帧进行转发和过滤,当网桥收到一个帧时,并不是向所有的接口转发此帧,而是先检测此帧的目的MAC地址,然后再确定将该帧转发到那个接口,或者把它丢弃。网桥是通过内部的接口管理软件和网桥协议实体来实现操作的。P92。12、集线器和交换机对带宽的影响:集线器不管有多少个端口,所有端口都共享一条带宽,在同一时刻只能有两个端口传送数据,其他端口只能等待;同时集线器只能工作在半双工模式下。而对于交换机而言,每个端口都有一条独占的带宽,当两个端口工作时并不影响其他端口的工作,同时交换机不但可以工作在半双工模式下也可以工作在全双工模式下。集线器是一种广播工作模式,所有的端口都可以接受到信息,而交换机只有当某端口发送请求时才工作,只发送到目的端口。 13VLAN的概念及应用:虚拟局域网VLAN 是由一些局域网网段构成的与物理位置无关的逻辑组。这些网段具有某些共同的需求。每一个VLAN 的帧都有一个明确的标识符,指明发送这个帧的工作站是属于哪一个VLAN。虚拟局域网协议允许在以太网的帧格式中插入一个4个字节的标识符,成为VLAN标记。用来指明发送该帧的工作站属于哪个虚拟局域网。 其他:数据链路层使用的信道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点对点信道,广播信道。以帧为单位进行传输。 字符填充:在发送端的SOH或EOT前面插入一个转义字符"ESC",而在接收端的数据链路层再将数据送往网络层之前删除这个插入的转义字符,这种方法成为字节填充或字符填充。 CRC运算就是在数据M的后面添加供差错检测用的N位冗余码,然后构成一个帧发送出去,一共发送(k+n)位。 零比特填充:在发送端,先扫描整个信息子顿,只要发现5个连续1,则立即填入一个0,因此不会出现连续地6个1,接收端在收到一个帧时,先找到标志字段F以确定一个帧的边界,接着再用硬件对其中的比特流进行扫描。每当发现五个连续1时,就把这5个连续1后边的一个0删除,以还原成原来的信息比特流,这样就保证了透明传输;在所传送的数据比特流中可以传送任意组合的比特流而不会引起对帧边界的错误判断。MAC地址:48比特,6字节 扩展的以太网仍然是处于同一个网络。 虚拟局域网只能建立在交换机上。 14 IP地址和硬件地址的关系:IP地址放在IP数据报的首部,而硬件地址则放在MAC 帧的首部。在网络层和网络层以上使用的是IP地址,而数据链路层及以下使用的是硬件地址。数据链路层看不见数据报的IP地址。 IP地址的特点:1)每一个IP地址都由网络号和主机号两部分组成。2)实际上IP地址是标志一个主机和一个链路的接口。3)按照因特网的观点,一个网络是指具有相同网络号的主机的集合。4)在IP地址中,所有分配到网络号的网路都是平等的。 15子网的划分:划分子网的方法是从网络的主机号借用若干位作为子网号当然主机号也就相应的减少了同样的位数,于是两级IP地址在本单位内部就变为三级IP地址:网络号、子网号和主机号。IP地址=网络号,子网号,主机号。A类地址的默认子网掩码是255.0.0.0,B类是255.255.0.0,C类是255.255.255.0。P133例4—2 例4—3 16无分类编址CIDR(构造超网)的基本概念和应用:CIDR 消除了传统的A 类、B 类和C 类地址以及划分子网的概念,因而可以更加有效地分配IPv4 的地址空间。CIDR 把32位的IP地址划分为两个部分,前面的部分是“网络前缀”,用来指明网络,后面的部分则用来指明主机,因此CIDR使IP地址从三位又回到了两级编址。CIDR 把网络前缀都相同的连续的IP 地址组成“CIDR 地址块”。一个CIDR 地址块可以表示很多地址,这种地址的聚合常称为路由聚合,它使得路由表中的一个项目可以表示很多个(例如上千个)原来传统分类地址的路由。CIDR 地址块中的地址数一定是 2 的整数次幂。地址块的分配:P137。P138图4—25 求地址数: 17ICMP:网际控制报文协议。为了提高IP 数据报交付成功的机会,在网际层使用了网际控制报文协议ICMP。ICMP 允许主机或路由器报告差错情况和提供有关异常情况的报告。ICMP 不是高层协议,而是IP 层的协议。ICMP 报文作为IP 层数据报的数据,加上数据报的首部,组成IP 数据报发送出去。ICMP 报文的种类有两种,即ICMP 差错报告报文和ICMP 询问报文。ICMP的应用:PING应用:PING 用来测试两个主机之间的连通性。P143图4—29.Traceroute应用:P144 图4—30。 18路由器的转发分组流程:(1) 从数据报的首部提取目的主机的IP 地址D, 得出目的网络地址为N。(2) 若网络N 与此路由器直接相连,则把数据报直接交付目的主机D;否则是间接交付,执行(3)。(3) 若路由表中有目的地址为 D 的特定主机路由,则把数据报传送给路由表中所指明的下一跳路由器;否则,执行(4)。(4) 若路由表中有到达网络N 的路由,则把数据报传送给路由表指明的下一跳路由器;否则,执行(5)。 (5) 若路由表中有一个默认路由,则把数据报传送给路由表中所指明的默认路由器;否则,执行(6)。(6) 报告转发分组出错。 19路由算法的含义和应用(RIP和OSPF):理想的路由算法:1)算法必须是正确的和完整的。2)算法在计算上应简单。3)算法应能适应通信量和网络拓扑的变化,这就是说,要有自适应性。4)算法应具有稳定性。5)算法应是公平的。6)算法应是最佳的。RIP内部网关协议:是一种分布式的基于距离向量的路由选择协议,最大的优点是简单。RIP对直接连接的路由器的距离定义为1,然后经过其他非直接连接的路由时加1。一条路径最多只能包含15个路由器,因此距离等于16相当于不可到达,所以只适用于小型互联网。RIP协议只关心路由器个数,不关心时延问题。RIP算法中路由表更新的原则是找出到每个目的网络的最短距离。算法:P149 例4—5。OSPF开放最短路径优先协议。OSPF协议不仅要考虑最短路径,还需要考虑时延,费用,距离,带宽等。 20 VPN和NA T的含义:VPN:利用公用的因特网作为本机构各专用网之间的通信载体,这样的专用网又称为虚拟专用网VPN。VPN只是在效果上跟专用网一样,它用的还是公用网。VPN包括全球地址(即公用地址)和私有地址(专有地址)。网络地址转换NA T:所有使用本地地址的主机在和外界通信时,都要在NA T路由器上将本地地址转换成全球IP地址,才能和因特网(公用网)连接,NA T既是从私网到公网的转换。 其他:网际IP协议是用来使互连起来的许多计算机网络能够进行通信,因此TCP/IP体系中的网络层常常称为网际层,或IP层。 IP地址为32位,全球唯一。 A类地址前一位网络号为0,B类为10,C类为110。 所有经过因特网传送的数据都必须加密。 21运输层的两个主要协议的特点:用户数据报协议UDP和传输控制协议TCP。TCP的特点:1)TCP 提供面向连接的运输层协议。2)每个TCP 只能有两个端点。3)TCP 提供可靠交付的服务4)TCP停工全双工通信5)面向字节流。UDP的特点:1)UDP 是无连接的。2)UDP使用尽最大努力交付3)UDP是面向报文的4)UDP没有拥塞控制。5)UDP支持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和多对多的交互通信。6)UDP的首部开销小,只有八个字节。 22、端口,套接字,网络中通信一端的标识:端口只具有本地意义,在网络中用IP地址+端口号。套接字:TCP连接的端点叫套接字或插口。每一个TCP连接唯一地被通信两端的两个端点(套接字)所确定。 23、流量控制的含义和方法:所谓的流量控制就是让发送方的发送速率不要太快,要让接收方来的及接受。 24、TCP的流量控制与确认机制:利用滑动窗口机制可以很方便的在TCP连接上实现对发送方的流量控制。发送方的发送窗口不能超过接收方给出的接受窗口的数值。TCP 的窗口单位是字节,不是报文段。具体流程:P203图5—22。确认机制:确认TCP基本的传输单元是TCP段,而这些段的长度是可变的.由于TCP要进行可靠的数据传输,所以TCP在接到数据段后要对其进行校验,并且向发送方反馈确认消息.如果发送方没有接受到这样的确认消息,TCP将尝试重新发送数据.TCP接受方发送的确认信号ACK是对其已经接受的、连续的最后一个字节的确认。ACK信号包含在TCP段的头信息中,发送方将从序号的ACK+1开始发送后面的数据。

计算机网络单元测试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局域网:用于有限地理范围,将各种计算机外设互连起来的网络。 2.通信子网:通信子网由通信控制处理机、通信线路与其他通信设备组成,他负责完成网络数据传输。转发等信息处理任务。 3.广播/点对点通信:广播式网络中,所有联网计算机共享一个公共通信信道。当一台计算机利用共享通信信道发送报文分组时,所有其他计算机都会接受到这个分组。点对点式网络中的每条线路连接一对计算机。假如两台计算机之间没有线路直接连接,则他们之间的分组传输就要通过中间节点转发。分组存储转发与路由选择机制是点对点式网络与广播式网络的重要区别之一。 4.有连接/无连接网络:有连接是电话系统服务模式的模型,即每一次完整的数据传输都要经过建立连接,使用连接,终止连接的过程。无连接是邮政系统服务的模型,把每个报文划分为一个个更小的数据段,在每个数据段前面加上一些必要的控制信息组成首部,就构成了一个分组,每个分组都携带完整的目的地址,报文本身并没有完整的目的地址。 5.带宽:用来表示网络的通信线路所能传送数据的能力,表示在单位时间内从网络中的某一点到另一点所能通过的最高数据率,即每秒多少比特。Or 指信号具有的频带宽度。信号的带宽是指该信号所包含的各种不同频率成分所占据的频率范围 6.曼彻斯特编码:是一种自含时钟的编码方式,利用电平的跳变来表示0或1, 每比特的周期T分为前T/2与后T/2两部分,通过前T/2传送该比特的反码,通过后T/2传送该比特的原码。 7.误码率:指二进制码元在数据传输系统中被传错的概率,它在数值上近似等于:Pe=Ne/N,其中N为传输的二进制码元总数,Ne为被传错的码元数。 CRC:循环冗余编码,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检错码,检错能力很强的一种检错码编码方法,它利用除法及余数的原理来作错误侦测 8.协议:是一种通信规则,网络协议是为网络数据交换而制定的规则、约定与标准;网络协议的三要素:语义、语法与时序; 9.服务:某一层的服务就是该层及其以下各层的一种能力,低层的服务是通过接口向上一层提供的,各层所提供的服务与这些服务是如何实现的无关,定义了层与层之间的接口与各层使用的原语,但不涉及接口是具体实现的。 10.接口:接口是同一结点内相邻层之间交换信息的连接点。 11.FCS:在数据后面添上冗余码称为帧检验序列FCS 12.滑动窗口:一种流量控制技术,协议用来改善吞吐量的一种技术,即容许发送方在接收任何应答之前传送附加的包。接收方告诉发送方在某一时刻能送多少包(称窗口尺寸) 13.CSMA/CD:随机争用型介质访问控制方法,即带有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方法,用来解决多个结点共享公用总线的问题。 14.VLAN:虚拟局域网,建立在局域网交换机之上,以软件方式实现对逻辑工作组的划分与管理;逻辑工作组的结点组成不受物理位置的限制,交换式局域网技术是实现虚拟局域网的基础。 15.以太网:Ethernet,是一种具体的网络,是一种技术规范,是当今现有局域网采用的最通用的通信协议标准,使用CSMA/CD(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及冲突检测技术)技术,并以10M/S的速率运行在多种类型的电缆上。以太网与IEEE802·3系列标准相类似。 它不是一种具体的网络,是一种技术规范。以太网是当今现有局域网采用的最通用的通信协议标准 二、简答 1.分组交换、报文交换、虚电路与电路交换的异同。 电路交换:在数据传送开始前必须首先建立一条端到端的物理连接,这种物理连接需要独占电路资源,在释放连接前只能由两个端点所使用。因此,电路利用率低,通信费用高。 报文交换:数据传输采用存储-转发方式,不需要建立连接,在传送报文时,可以共享线路资源。中间节点根据报文中的目的端地址选择适当路由来转发报文。在转发报文过程中,产生较大的网络延迟,引起网络性能的下降。因此,报文交换不能满足实时通信和交互式通信的要求。 分组交换:报文被分成若干分组进行传输,并规定了最大分组长度。在数据报方式中,中间节点必须为每个分组选择路由,目的端需要重新组装报文;在虚电路方式中,中间节点只是建立虚电路时选择一次路由,在数据传输时将沿着该路由转发各个分组,而无需再为每个分组选择路由。分组交换技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网络中的交换技术。 虚电路方式试图将数据报方式与线路交换方式结合起来,处分发挥两种方法的优点,以达到最佳的数据交换效果;数据报方式在分组发送之前,发送方与接收方之间不需要预先建立连接。虚电路方式在分组发送之前,需要在发送方和接收方建立一条逻辑连接的虚电路;虚电路方式与线路交换方式相同,整个通信过程分为以下三个阶段:虚电路建立、数据传输与虚电路释放阶段。 2. 解释差错控制,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的涵义。 差错控制: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可能变得紊乱或丢失。为了捕捉这些错误,发送端调制解调器对即将发送的数据执行一次数学运算,并将运算结果连同数据一起发送出去,接收数据的调制解调器对它接收到的数据执行同样的运算,并将两个结果进行比较。如果数据

计算机网络复习资料

《计算机网络》复习大纲 第一章概论 1.计算机网络得定义与组成,几种常见得网络拓扑结构得名称。 (1)定义:把分布在不同地点且具有独立功能得多个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与线路连接起来,在功能完善得网络软件运行环境下,以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为目标得系统。 (2)组成:通信子网-网络信息得传输与交换 终端系统-负责信息得处理 (3)网络拓扑: 星形结构、层次结构或树形结构、总线形结构、环形结构 2.计算机网络得体系结构概念 概念: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就是计算机网络得分层及其服务与协议得集合,也就就是它们所应完成得所有功能得定义,就是用户进行网络互连与通信系统设计得基础。 3.协议得概念、协议三要素与服务访问点得概念。 (1)协议概念:协议就是指通信双方必须遵循得、控制信息交换得规则得集合,就是一套语义与语法规则,用来规定有关功能部件在通信过程中得操作,它定义了数据发送与接收工作中必经得过程。协议规定了网络中使用得格式、定时方式、顺序与检错。 (2)三要素:语法:指数据与控制信息得结构或格式,确定通信时采用得数据格式,编码及信号 电平等,回答“怎么讲”。 语义:协议得语义就是指对构成协议得协议元素含义得解释“讲什么” 同步:规定了事件得执行顺序 (3)服务访问点:SAP实际上就就是(N)层实体与上一层(N+1)层实体之间得逻辑接口。 4.OSI七层模型名称,物理层(传输得基本单位:比特)、数据链路层(传输得基本单位:帧)、网络层(传输得基本单位:分组)、传输层、应用层得基本功能。 物理层:利用传输介质为通信得网络节点之间建立、维护与释放物理连接,实现比特流得透明传输,进而为数据链路层提供数据传输服务。 数据链路层:在物理层提供服务得基础上,在通信得实体间建立数据链路连接,传输以帧(frame)为单位得数据包,并采取差错控制与流量控制得方法,使有差错得物理线路变成相对无差错得数据链路。 网络层:为分组交换网络上得不同主机提供通信服务,为以分组为单位得数据报通过通信子网选择适当得路由,并实现拥塞控制、网络互连等功能。 传输层:向用户提供端到端(end-to-end)得数据传输服务,实现为上层屏蔽低层得数据传输问题。 会话层:负责维护通信中两个节点之间得会话连接得建立、维护与断开,以及数据得交换。 表示层:用于处理在两个通信系统中交换信息得表示方式,主要包括数据格式变换、数据得加密与解密、数据压缩与恢复等功能。 应用层:为应用程序通过网络服务,它包含了各种用户使用得协议。 5.TCP/IP体系结构(知道各个协议在哪一层),OSI与TCP/IP得比较。

(完整版)计算机网络答案

1.4从逻辑功能上看,计算机网络由哪些部分组成?各自的内涵是什么? 答:根据定义我们可以把一个计算机网络概括为一个由通信子网和终端系统组成的通信系统 终端系统:终端系统由计算机、终端控制器和计算机上所能提供共享的软件资源和数据源(如数据库和应用程序)构成。计算机通过一条高速多路复用线或一条通信链路连接到通信子网的结点上。终端用户通常是通过终端控制器访问网络。终端控制器能对一组终端提供几种控制,因而减少了终端的功能和成本。 通信子网:通信子网是由用作信息交换的网络结点和通信线路组成的独立的数据通信系统,它承担全网的数据传输、转接、加工和变换等通信处理工作。网络结点提供双重作用:一方面作终端系统的接口,同时也可作为对其他网络结点的存储转发结点。作为网络接口结点,接口功能是按指定用户的特定要求而编制的。由于存储转发结点提供了交换功能,故报文可在网络中传送到目的结点。它同时又与网络的其余部分合作,以避免拥塞并提供网络资源的有效利用。 1.7什么是网络体系结构?为什么要定义网络的体系结构? 答: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是计算机网络的分层及其服务和协议的集合,也就是它们所应完成的所有功能的定义,是用户进行网络互连和通信系统设计的基础。因此,体系结构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只从功能上描述计算机网络的结构,而不涉及每层的具体组成和实现细节。 计算机网络由多个互连的节点组成,节点之间要不断地交换数据和控制信息,要做到有条不紊地交换数据,每个节点就必须遵守一整套合理而严谨的规则,才能实现网络的互连,网络的体系结构包含了各个层次的服务及协议规程,为软件和硬件的具体实现提供了统一的规范。 1.8什么是网络协议?由哪几个基本要素组成? 答:简单地说,协议是指通信双方必须遵循的、控制信息交换的规则的集合,是一套语义和语法规则,用来规定有关功能部件在通信过程中的操作,它定义了数据发送和接收工作中必经的过程。协议规定了网络中使用的格式、定时方式、顺序和检错。 一般说,一个网络协议主要由语法、语义和同步三个要素组成。 1.9试分析协议分层的理由。 答:在设计和选择协议时,不仅要考虑网络系统的拓扑结构、信息的传输量、所采用的传输技术、数据存取方式,还要考虑到其效率、价格和适应性等问题。因此,协议的分层可以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通信协议可被分为多个层

计算机网络(第五版·谢希仁)知识点

第一章概要 1、网络是指“三网”,即电信网络、有线电视网络和计算机网络。 2、计算机网络向用户提供的最重要的功能: (1)连通性:计算机网络使上网用户之间都可以交换信息,好像这些用户的计算机都可以彼此直接连通一样。(2)共享:就是指资源共享,如:信息共享、软件共享、硬件共享。 3、因特网的组成: (1)边缘部分:有所有连接在因特网上的主机组成。用户直接使用 ·在网络边缘的端系统中运行的程序之间的通信方式:客户服务器方式(C/S方式)和对等方式(P2P方式)。·客户服务器方式主要特征:客户是服务请求方,服务器是服务提供方。 (2)核心部分:由大量网络和连接这些网络的路由器组成。为边缘部分提供服务 ·主机的用途是为用户进行信息处理的,并且可以和其他主机通过网络交换信息。路由器的用途则是用来转发分组的,即进行分组交换的。 ·路由器是实现分组的关键构件,其任务的转发收到的分组,这是网络核心部分最重要的功能。 4、电路交换:电路交换必定是面向连接的。 ·电路交换的三个阶段:建立连接(占用通信资源)、通信(一直占用通信资源)、释放连接(归还通信资源)。·电路交换的重要特点:在通话的全部时间内,通话的两个用户始终占用端到端的通信资源。 5、分组交换:(面向无连接的) ·分组交换采用存储转发技术。路由器收到一个分组,先暂时存储下来,在检查其首部,查找转发表,按照首部中的目的地址,找到合适的接口转发出去,把分组交给下一个路由器。当路由器满了以后采用丢弃处理。 ·主机和路由器都是计算机,但作用不一样。主机是为用户进行信息处理的。路由器则是用来转发分组的,即进行分组交换的。 6、三种交换方式在数据传送阶段的主要特点:(因特网中三种核心交换方式?概念、特点) (1)电路交换:整个报文的比特流连续地从源点直达终点,好像在一个管道中传送。 (2)报文交换:整个报文先传送到相邻结点,全部存储下来后查找转发表,转发到下一个结点。 (3)分组交换:单个分组(这只是整个报文的一部分)传送到相邻结点,存储下来后查找转发表,转发到下一个结点。 7、几种不同类别的网络:(这几种方式是什么?) ·不同作用范围的网络: (1)广域网W AN (2)城域网MAN (3)局域网LAN (4)个人区域网PAN ·不同使用者的网络: (1)公用网(public network)(2)专用网(private network) ·用来把用户接入到因特网的网络: 接入网AN (Access Network),它又称为本地接入网或居民接入网。 注:由ISP 提供的接入网只是起到让用户能够与因特网连接的“桥梁”作用。 8、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各自含义) (1)速率:指的是连接在计算机网络上的主机在数字信道上传送数据的速率,也称为数据率或比特率。 (2)带宽:用来表示网络的通信线路所能传送数据的能力。因此网络带宽表示在单位时间内从网络中某一点到另一点所能通过的“最高数据率”。 (3)吞吐量:表示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或信道、接口)的数据量。 (4)时延(delay 或latency)是指数据(一个报文、分组,甚至比特)从网络(或链路)的一端传送到另一端所需的时间。 ·发送时延(传输时延) ——是主机或路由器发送数据帧所需要的时间,也就是从发送数据帧的第一个比特算起,到该帧的最后一个比特发送完毕所需的时间。 ·传播时延——电磁波在信道中需要传播一定的距离需要花费的时间。 注:信号传输速率(即发送速率)和信号在信道上的传播速率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处理时延——主机或路由器在收到分组时要花费一定的时间进行处理。(交换结点为存储转发而进行一些必要的处理所花费的时间。)

《计算机网络(第四版)》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四版) 习题答案

第1 章概述 1-3 The performance of a client-server system is influenced by two network factors: the bandwidth of the network (how many bits/sec it can transport) and the latency (how many seconds it takes for the first bit to get from the client to the server). Give an example of a network that exhibits high bandwidth and high latency. Then give an example of one with low bandwidth and low latency. 客户-服务器系统的性能会受到两个网络因素的影响:网络的带宽(每秒可以传输多少位数据)和延迟(将第一个数据位从客户端传送到服务器端需要多少秒时间)。请给出一个网络的例子,它具有高带宽和高延迟。然后再给出另一个网络的例子,它具有低带宽和低延迟。 答:横贯大陆的光纤连接可以有很多千兆位/秒带宽,但是由于光速度传送要越过数千公里,时延将也高。相反,使用56 kbps调制解调器呼叫在同一大楼内的计算机则有低带宽和较低的时延。1-4 Besides bandwidth and latency, what other parameter is needed to give a good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quality of service offered by a network used for digitized voice traffic? 除了带宽和延迟以外,针对数字化的语音流量,想要让网络提供很好的服务质量,还需要哪个参数? 声音的传输需要相应的固定时间,因此网络时隙数量是很重要的。传输时间可以用标准偏差方式表示。实际上,短延迟但是大变化性比更长的延迟和低变化性更糟。 1-6 A client-server system uses a satellite network, with the satellite at a height of 40,000 km. What is the best-case delay in response to a request? 一个客户-服务器系统使用了卫星网络,卫星的高度为40000km。在对一个请求进行响应的时候,最佳情形下的延迟是什么? 答:由于请求和应答都必须通过卫星,因此传输总路径长度为160,000千米。在空气和真空中的光速为300,000 公里/秒,因此最佳的传播延迟为160,000/300,000秒,约533 msec。 1-9 A group of 2n - 1 routers are interconnected in a centralized binary tree, with a router at each tree node. Router i communicates with router j by sending a message to the root of the tree. The root then sends the message back down to j. Derive an approximate expression for the mean number of hops per message for large n, assuming that all router pairs are equally likely. 在一个集中式的二叉树上,有2n-1个路由器相互连接起来;每个树节点上都有一个路由器。路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