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血型鉴定

血型鉴定

血型鉴定
血型鉴定

ABO、Rh及MNSs血型鉴定用抗体研究进展

来源:本站原创作者:陈琦1张嘉敏2李厚达1朱自严2(1.扬州大学医学院生理教研室,江苏扬

州 225001; 2.上…发布时间:2009-12-2

红细胞血型系统非常复杂,ABO血型之后,目前已发现了29个血型系统,700余种血型抗原。血型抗原的正确鉴别在保证输血安全、调查人种分布、建立稀有血型库及许多疾病的诊断、分型甚至治疗方面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1]。抗原的鉴别有赖于相应抗体的获得。血型鉴定用抗体的制备也经历了多克隆、单克隆及基因工程抗体3个发展阶段。现将ABO、Rh及MNSs血型鉴定用抗体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ABO血型鉴定用抗体

1.1ABO抗血清人源抗血清即多克隆抗体是人体内天然存在的或免疫反应检测到的抗体,ABO血型抗血清属于天然抗体,于出生后2—8个月开始产生,8—10岁达高峰。将通过全血制备的抗血清用于ABO血型的鉴定,方法简单、血凝明显、特异性强,长期以来一直是国内外血型检测机构及医院使用的ABO定型试剂。但它们存在的突出问题是:需耗费大量血液、不能做到标准化、难以规模化生产[2]。基于以上原因,科学家们一直希望找到可代替人抗血清用于ABO血型鉴定的理想试剂。杂交瘤技术问世,使这一愿望成为现实。

1.2ABO mAbs 1975年杂交瘤技术发明以后,Voak(1980)和Sachs (1981)等先后建立了能分泌抗 A和抗 B mAbs的杂交瘤细胞株,并将其成功用于ABO系统的血型鉴定。此后,其发展十分迅速,各国均建成了多株能稳定分泌抗 A、抗 B mAbs的瘤株细胞,为保证不同来源的ABO血型mAbs定型试剂质量的稳定性、结果判断的统一性及使用有效性,1987年,国际输血协会(ISBT)在第一届“红细胞及相关抗原单克隆抗体国际专题会议”中,对ABO 血型mAbs制品的生产、使用提出了明确的质量标准和规范[3]。2000年,我国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法规,加强了质量管理与监督。目前高效价、质量稳定的ABO血型mAbs定型试剂,已完全取代抗血清,广泛用于ABO血型的临床鉴定[4]。值得注意的是:用mAbs 进行ABO血型鉴定时会有漏检、假阳性、假阴性现象的发生,对此,国内外文献均有报道。1996年,Garatty等[5]报道了1例使用mAbs定型试剂,误将含获得性B抗原的A型患者错定为AB型,导致患者因错输AB型血死亡的病例;国内孙爱农等[6]也有类似发现。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不同个体的红细胞A、B抗原,尤其是亚型决定簇的结构和数量存在不均一性,1个mAb只识别1个抗原结合位点,因此用单一mAb制品进行复杂血型鉴定时,可能导致误判。因此专家建议:可将抗原结合部位不同的mAbs混合组成检测试剂盒,进行复杂血型的鉴定,以确保输血治疗的安全性。

1.3基因工程抗体近年来,基因工程抗体的制备成为抗体工程的重要发展方向。Siegel 等[7]用噬菌体抗体库技术获得了针对ABO血型抗原的Fab和ScFv抗体,国内王长军等[8]也制备出A抗原的ScFv抗体。与mAbs相比,这些基因工程抗 A、抗 B在反应亲合力和效价等方面均未达到临床使用的要求,因此,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进展不大。

2 Rh血型鉴定用抗体

在Rh血型系统中,常见的有D、C、E、c、e5种抗原,其中D抗原性最强,因此,一般制备的Rh抗体以抗 D为主。

2.1Rh抗血清与ABO血型系统不同,Rh阴性个体血清中没有天然的Rh抗体。只有在接受了Rh阳性血后,Rh抗体才能产生。传统的Rh抗体以Rh阴性志愿者为主要来源,即

通过反复注射Rh阳性红细胞以获得高效价的抗血清。此方法有悖于伦理道德,且获得的抗体来源极其有限,因此,人源Rh抗血清在绝大多数国家已被禁止使用。

2.2Rh mAbs 1975年杂交瘤技术的建立,为Rh抗体的研制带来了极大的希望,但小鼠免疫系统并不识别Rh抗原,这使用传统的杂交瘤技术制备Rh mAbs的种种努力均以失败告终。经过对单克隆技术的改进,20世纪80年代末,研究人员终于通过3条途径获得了Rh mAbs。1)人 人、人 鼠杂交瘤技术:将分泌Rh抗体的人B细胞,用杂交瘤技术与小鼠骨髓瘤细胞或人淋巴母细胞融合,可获得人 鼠或人 人杂交瘤细胞。人 鼠杂交瘤比人 人杂交瘤的融合率高,细胞生长快,可在裸鼠腹腔内得到高滴度抗体的腹水;但人 人杂交瘤细胞是纯正的人源性mAbs,更适于进行人体治疗。Boucher等[9]建立的人 鼠杂交瘤细胞系分泌Rh抗体,可用于Rh血型的鉴定。2)EB病毒转化: 20世纪70年代,Bruggemann等[10]发现EB病毒能感染人B淋巴细胞,使其转化为B淋巴母细胞,并无限期传代。1987年Dominique等[11]利用此方法获得分泌Rh mAbs的分泌细胞系;Kumper[12]用EB 病毒转化人B淋巴细胞获得了BRAD 3、BRAD 5 2株人源性Rh mAbs,可用于新生儿溶血病的预防。3)EB病毒转化联合杂交瘤技术:用上述方法制备Rh mAbs的共同缺陷是:瘤株不稳定,易丧失抗体分泌能力。为此,人们尝试将这2种技术结合,用经EB病毒转化的B 细胞与人或小鼠骨髓瘤细胞系融合,建立可稳定分泌mAbs的瘤株细胞。Prasad等[13]用该方法获得的1株杂交瘤细胞可稳定分泌Rh mAb,将该抗体注射Rh阴性怀孕妇女用于预防新生儿溶血病时,抗体在体内维持时间较长,疗效稳定,有较大的应用价值。以上Rh mAbs 制剂必须通过改良技术获得,瘤株的稳定性和效价均较低,这导致其生产成本昂贵,产量有限,远远不能满足临床使用的需要,尤其在我国,目前所用试剂全部依赖进口,输血前无法进行Rh血型的常规检测,这是导致目前临床严重输血反应及新生儿溶血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因此,寻找新途径、新方法制备Rh抗体对保障生命安全十分重要。基因工程抗体技术的出现为低成本、大规模生产Rh抗体提供了可能。

2.3Rh基因工程抗体技术上,Rh基因工程抗体的制备绕过了单抗制备中动物免疫这一环节,只需Rh抗体阳性人提供少量白细胞,通过单纯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即可获得。而在实际应用方面,此类抗体一般为Fab或ScFv形式,它们比mAbs分子量小,能更好地与Rh 抗原结合,因而作为检测试剂它们比mAbs更优越;此外,基因工程抗体的制备周期短、成本低,可实现大规模、标准化生产,以上种种优势促使欧美等国自20世纪90年代起开始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开展此项研究,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在国外,Chang 等[14]先后研制出可溶性RhD的Fab抗体;Miescher等[15]通过筛选,挑出2个表达Fab的高亲和性噬菌体克隆,它们能识别D抗原的变异体,表现出新的抗 D反应形式,并首次在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中表达,此技术可中试规模生产,有效缓解了Rh抗体极为短缺的压力。为增强Rh基因工程抗体对红细胞的亲和力,提高其凝集效价,Furuta等[16]利用细菌碱性磷酸酶(BAP)与获得的RhD scFv分子聚合构建(ScFv)2 BAP分子,在BAP抗体存在下, 该分子比带有C myc肽标签的ScFv更易于与红细胞表面的D抗原结合。Asvadi等[15]则将Rh scFv中的连接肽缩短, 使不同scFv分子间VH 和VL 配对, 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出的RhD双链抗体能特异结合D抗原, 在交联抗体存在下,它们能凝集木瓜蛋白酶处理过的Rh(+)红细胞, 其结合性能优于ScFv抗体。在国内:岳建华等[16]获得了1株RhD的ScFv抗体,该抗体用免疫斑点实验证实其与Rh抗原的结合,未做进一步序列分析、可溶性抗体表达和纯化研究。本实验室则与上海市血液中心血型参比室合作,首次从5个Rh抗体强阳性人的白细胞中,通过噬菌体抗体库技术获得了1株Rh Fab抗体,该抗体与Rh阳性红细胞的凝集活性达2+,其VH属VH3 23亚群家族,Vκ属VκⅢ亚群Ⅸ家族,此抗体可经过基因改造,进一步提高其特异性和亲和力,为最终将Rh基因工程抗体用于临床打下基础。综上所述,经过近20年的努力,目前文献报道的Rh基因工程抗体已达200余种,其中,一些亲

和力高、特异性强的品种已在临床使用。需要指出的是,Rh基因工程抗体因缺乏Fc段,不能有效参与机体免疫反应,只能用于Rh血型检测,而不能输入母体预防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

3 其它血型鉴定用抗体

除上述ABO及Rh血型系统外,对其它27个血型系统的mAbs及基因工程抗体的制备多集中在MNSs、Diego、kell、Duffy、Gerbich、cromer等几个系统,它们制备方法及手段相似,这里简单介绍MNSs血型抗体的制备。MNSs血型系统涉及GPA、GPB 2种蛋白,它们是人红细胞膜上的主要糖蛋白,两者有60%的同源性。GPA根据其第1和第5位氨基酸的差异分别形成M和N抗原,而GPB则根据其第48位氨基酸的不同形成S和s抗原,故该血型系统被称为MNSs血型系统[17]。GPA、GPB是红细胞膜上数量最多,抗原性最强的蛋白,据报道:在用红细胞直接免疫小鼠获得的血型mAbs中,70%以上属于此血型mAbs,其中获得的GPA mAbs数量远多于GPB,但没有作用于GPA、GPB蛋白同源部分的GPA/GPB mAbs的报道[18]。本实验室[19]在前期工作中获得了1株GPA/GPB mAb,它与红细胞凝集反应达4+、小鼠腹水效价为1×2-12,其特异性强、效价高,有很好的临床使用及进一步研究的价值。MNSs血型mAbs的应用虽然在临床输血方面意义不大(由该血型不合引起输血反应及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率远小于ABO及Rh血型系统),但它们在鉴别MNSs稀有血型、判断辐射损伤、基因突变监测及法医鉴定等方面则有很重要的应用价值。此外,获得了MNSs血型mAbs后,还可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进一步构建双功能分子,用血凝反应进行病原或抗体的快速检测,其原理为:通过对表达MNSs血型mAb的杂交瘤细胞进行RNA抽提测序,获得其重、轻链基因,将其组装成ScFv后与某个抗原或抗体分子基因融合表达双功能蛋白,因GPA、GPB存在于所有红细胞膜上,这样,可通过简单的血凝反应实现病原体或抗体的快速检测。Lilley等[20]将GPA的ScFv基因与HIV抗原基因融合表达,产生的双功能蛋白能通过红细胞凝集实验快速进行HIV的临床诊断。陈宇萍等[21]根据此原理构建的抗红细胞 抗HBsAg双功能分子,可使红细胞在与HBsAg 混合时产生肉眼可见的血凝现象。本实验室在前期工作中用GPA/GPB mAb的ScFv抗体与人乳头瘤病毒基因片段(HPV16 E7)拼接获得了具有红细胞凝集活性的双功能分子,为HPV 病毒的检测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4 结语

血型抗体的研制对保障生命安全、建立稀有血型库,了解人种分布、起源及迁徙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目前我国能自主生产的血型mAbs制品只限于抗 A、抗 B、抗 MN 几种,特别是没有用于血型鉴定和新生儿溶血病治疗的Rh mAbs。比较而言,血型基因工程抗体的研究多处于实验研究阶段,但它们具有mAbs所不具备的明显优势,相信经过努力,会有更多的质优价廉的血型基因工程抗体制品用于临床。

abo血型鉴定及分析()

实验8 ABO血型鉴定及分析 1 实验原理 血型通常是指红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的类型,其分类的依据是红细胞表面是否存在某些可遗传的抗原物质。若将血型不相容的两个人的血液滴加在玻片上并使之混合,则红细胞可凝集成簇,这一现象称为红细胞凝集。造成凝集的机制是抗原-抗体反应。红细胞表面还有特异性糖蛋白抗原物质统称为凝集原(Agglutinogen)。在血浆中则含有与之相应的特异性抗体,称为凝集素(Agglutinin)。其中常用血型系统有ABO系统和Rh系统。 在ABO血型系统中,红细胞上只有凝集原A的为A型血,其血清中有抗B 凝集素;红细胞上只有凝集原B的为B型血,其血清中有抗A的凝集素;红细胞上A、B两种凝集原都有的为AB型血,其血清中无抗A、抗B凝集素;红细胞上A、B两种凝集原皆无者为O型,其血清中抗A、抗B凝集素皆有。具有凝集原A 的红细胞可被抗A凝集素凝集;抗B凝集素可使含凝集原B的红细胞发生凝集。 2 实验结果 从下表和图1可知:人血与标准A血清(含抗B抗体)混合后不发生凝集(反应10分钟后,仍然没有发生凝集);人血与标准B血清(含抗A抗体)混合后发生凝集(反应迅速)。因此可以判定我的血型为A型血。 图1 血型检测实验结果 表1 实验情况 标准A血清(抗B)标准B血清(抗 A) 人血凝集情况不凝集凝集

3分析与讨论 红细胞凝集的本质是抗原-抗体反应。红细胞膜上抗原的特异性取决于抗原决定簇,这些抗原在凝集反应中被称为凝集原。能与红细胞膜上的凝集原起反应的特异抗体则称为凝集素。凝集素为γ-球蛋白,存在于血浆中。发生抗原-抗体反应时,由于每个抗体上具有2~10个抗原结合位点,因此抗体可在若干个带有相应抗原的红细胞之间形成桥梁,使它们聚集成簇,从而发生凝血。根据红细胞膜上是否存在A抗原和B抗原可将血液分为四种ABO血型:红细胞膜上只含有A抗原者为A型;只含B抗原者为B型;含有A与B两种抗原者为AB型;A和B两种抗原均无者为O型。不同血型的人的血清中含有不同的抗体,但不会含有与自身红细胞抗原相对应的抗体。在A型血的血清中,只含有抗B抗体;B型血的血清中只含有抗A抗体;AB型血的血清中没有抗A和抗B抗体;而O型血的血清中则含有抗A和抗B两种抗体。 表1 ABO血型中的抗原和抗体 血型红细胞膜上所含的 抗原 (凝集原)血清中所含的抗 体 (凝集素) A A 抗B B B 抗A AB A、B 无 O 无抗A、抗B 正确鉴定血型是保证输血安全的基础。常规ABO血型的定型包括正向定型和反向定型。正向定型是用抗A与抗B抗体检测来检查红细胞上有无A或B抗体;

ABO血型鉴定的方法步骤与注意事项

ABO血型鉴定的方法步骤与注意事项 一. 原理 根据红细胞上有或无 A抗原或B抗原,将血型分为A型、B型、 AB型及O型4种。可利用红细胞凝集试验,通过正、反定型准确鉴定ABC血型。所谓正定型,是用已知抗一 A和抗一B分型血清来测定红细胞上有无相应的A抗原或B抗原;所谓反定型,是用已知A细胞和B细胞来测定血清中有无相应的抗一 A或抗一B。 二. 试剂和材料 1.抗一A(B型血)、抗一B(A型血)及抗一A十B(O型血)分型血清(制备方法见本节附注) 2.5%A B及O型试剂红细胞盐水悬液,制备方法见本节附注; 3.受检者血清; 4.受检者 5%红细胞盐水悬液,制备方法见本节附注。 三. 方法 1 .试管法 (1)取洁净小试管3支,分别标明抗一A、抗一B和抗一A十B,用滴管分别加抗一A抗一B和抗一A十Bo分型血清各I滴于试管底部,再以滴管分别加入受检者 5%红细胞盐水悬液 1 滴,混和。 (2)另取洁净小试管3支,分别标明A、B和O细胞。用滴管分别加入受检者血清I滴于试管底部,再分别以滴管加入A B和O型5% 试剂红细胞悬液I滴,混和。 (3)立即以 1000r /min 离心 1mino

(4)将试管轻轻摇动,使沉于管底的红细胞浮起,先以内眼观察有无凝集(或溶血)现象。如内眼不见凝集,应将反应物倒于玻片上,再以低倍镜检查。 (5)观察结果时既要看有无凝集,更要注意凝集强度,此有助于A、 B亚型、类B或cisAB的发现。 (6)凝集强度判断标准 2.玻片法 (1)取清洁玻片1张(或白瓷板1块),用蜡笔划成方格,标明抗 -A、抗-B和抗-A十B,分别用滴管滴加抗-A、抗-B和抗-A十B分型血清I滴于标明的方格内,再各加受检者2%红细胞悬液1滴,混和。 (2)另取洁净玻片一张(或白瓷板1块),用蜡笔划成方格,标明 A 细胞、B细胞和0细胞,用滴管各加受检者血清1滴,再分别用滴管

血型鉴定

ABO血型试验(正反定型) 一原理 利用红细胞凝集试验,通过正反定型准确鉴定ABO血型。 二试剂和材料 1.抗-A(B型血),抗-B(A型血)及抗-A+B(O型血)分型血清。2.5%A、B及O型试剂红细胞盐水悬液。 3.受检者血清。 4.受检者5%红细胞盐水悬液。 三操作(玻片法) 1.取清洁玻片一张,用蜡笔划成方格,标明抗-A、抗-B和抗-A+B,分别用滴管滴加抗-A、抗-B和抗-A+B分型血清1滴于方格内,再加受检者2%红细胞悬液1滴,混合。 2.另取清洁玻片一张,用蜡笔划成方格,标明A细胞、B细胞和O细胞,用滴管各加受检者血清1滴,再分别用滴管加A、B和O型试剂红细胞悬液1滴。 3.将玻片轻轻转动,使血清与细胞充分混匀,连续约15min,以肉眼观察有无凝集反应。也可用低倍镜观察结果。 四结果判定:见表1 表1 ABO血型正反定型结果 五注意事项 1.试管、滴管和玻片必需清洁干燥,防止溶血。 2.操作中应先加血清后加红细胞悬液,以便容易核实是否漏加血清。 3.为防止冷凝集现象的干扰,一般在室温内进行试验。

4.标准抗血清必须符合标准,不要长期放在室温,以免污染和孳长细菌,等渗生理盐水必须等渗、新鲜、无微生物孳生。 5.观察结果要仔细,微弱凝集、或肉眼观察未凝集的标本,要用显微镜观察。 注意特异性凝集与继发性血液凝固、串钱状形成和异物的区别。 六血型鉴定中常见的假阳性反应 1.红细胞串钱形成:红细胞相互重叠,连接成串,象一串重叠的钱币,称为串钱形成,又称假凝集。可见于血浆蛋白紊乱、血沉加快的各种病例或实验中温度过高,作用时间过长,致水分蒸发,血清浓缩。可在观察结果前,再加等渗盐水1滴,彻底混匀,串钱状红细胞因血液稀释而散开。也可用高倍镜仔细观察凝集块的形态和用洗涤后和红细胞配制悬液。 2.寒冷凝集:在较低温度出现的凝集称为寒冷凝集。多数正常人的血清在0~2oC 时能凝集本人的红细胞,又称自家凝集。这种凝集是可逆的,在0-2oC时作用最强,20oC时可消失。但在支原体肺炎、自免溶贫、肝硬化、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患者血清中,可以出现高效价的病理性自身冷凝集抗体,能与本人及其它各型人的红细胞发生凝集。其最适反应温度是低温,一般在25-30oC凝集作用即减弱。克服方法:被检红细胞在配制悬液前,先用37oC等渗生理盐水洗涤,必要时试验操作可在37oC条件下进行,或在37oC水浴中反复观察几次,报告时要注明有寒冷凝集现象。 七血型鉴定中常见的假阴性反应 1.标准血清效价太低亲和力不强: 抗血清保存方法不当或贮藏时间过长而致 效价减弱是最常见原因。 2.被检红细胞敏感度过低: 如新生儿红细胞抗原形成不足,老年人红细胞敏 感性下降,或红细胞标本贮藏时间过久(红细胞敏感性在血块中下降相对较快),易将A亚型错定为O型。 3.红细胞悬液过浓或过淡: 抗原抗体比例适当时反应最明显。如红细胞悬液 液过浓时,标准血清中的抗体全部被吸收,呈后带现象,以致凝集不明显或不凝集。红细胞浓度太淡,抗体浓度相对增高,呈前带现象而不易凝集,或凝集很弱,未被发现。克服方法: 按规定配制红细胞悬液,悬液太浓时可多加1滴血清,转动玻片,增加红细胞接触的机会.微弱凝集必须用显微镜观察。 4.溶血反应: 红细胞抗原与相对应的免疫抗体相遇,在补体存在时就可发生 溶血。溶血反应与凝集反应在血型鉴定上意义相同,都是抗原抗体反应。克服方法: 玻片法看结果时,片底最好衬以白纸,溶血时液滴边缘呈透明红色,试验前后两次镜下观察,可发现红细胞减少或消失。作血型发现溶血,要换好的等渗盐水和洗涤后红细胞重新配制悬液来作血型鉴定。

ABO血型鉴定(生理盐水法).

ABO血型鉴定(生理盐水法) 1. 原理 根据红细胞上有或无A抗原或/和B抗原,将血型分为A型、B型、AB型及O型四种。A型红细胞膜上含有A抗原,B型红细胞膜上含有B抗原,AB 型红细胞膜上含有A、B抗原,抗A、抗B试剂是分别针对A抗原和B抗原的特异性抗体。可利用红细胞凝集试验,通过正、反定型准确鉴定ABO血型。所谓正定型,是用已知的抗A、抗B试剂与受检者的红细胞混合时,与抗A 试剂发生凝集者即为A型,与抗B分型试剂发生凝集者即为B型,与抗A、抗B试剂均发生凝集者即为AB型,与抗A、抗B试剂均不凝集者即为O型。所谓反定型,是用已知A细胞和B细胞来测定血清中有无相应的抗-A或/和抗-B。 2. 标本采集 2.1 标本种类:新抽取的抗凝血或手指末梢血和血清。 2.2 标本要求: 2.2.1 抗凝剂:如用抗凝血,多主张用EDTA K2(㎎/dL)抗凝。 2.2.2 用手指末梢血作血型检测时,最少样品量为100ul,如手指有 冻疮,则主张采耳垂血。 3. 标本储存:2小时内完成实验,室温放置下不超过8小时,4℃-8℃ 保存不超过48小时。 4. 标本运输:室温运输 5. 标本拒收标准:细菌污染、溶血标本不能作测定 6. 试剂 6.1 试剂名称:ABO血型检测试剂 6.2 试剂生产厂家:长春博德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上海血液生物医药有限责任公司 6.3 试剂组成 试剂1:抗A分型试剂(蓝色),效价1:128,2℃-8℃避光保存,室温放置不宜过久。 试剂2:抗B分型试剂(黄色),效价1:128,2℃-8℃避光保存,室温放置不宜过久。 试剂3:5%A、B及O型红细胞盐水悬液,自制。配制方法:分别采取已知A、B、O三种血型的红细胞,经盐水洗涤3次,以压积红细胞配成不同浓

血型自我鉴定

血型自我鉴定 篇一:血型鉴定 人类血型与血型鉴定 一、目的 1、了解人类血型的遗传特性及其遗传方式;掌握人体血型(aBo型)的检验方法。同时了解自己的血型。 2、观察红细胞凝集现象,掌握aBo血型鉴定的原理。二、原理1、血型 通常所说的血型就是红细胞的血型,是根据红细胞表面的抗原特异性确定的。已知人类的红胞有15个主要血型系统,其中最主要的是aBo 血型系统(1901年Landsteiner发现的第一个血型系统),其次Rh血型系统。 血型是指红细胞的血型,是根据红细胞膜外表面存在的特异性抗原(镶嵌于红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和糖脂)来确定的,这种抗原或凝集原是由遗传决定的。抗体或凝集素存在于血清中,它与红细胞的不同抗原起反应,产生凝集,最后溶解,由于这种现象,临床上在输血前必须注意鉴定血型,以确保安全输血。通常输血反应中大多数注意aBo 血型系统。 2、aBo血型系统 人类aBo血型抗原是根据红细胞膜上有无特异性抗原(凝集原)a或

B来划分的血液类型系统,将血型分为a型、B型、aB型、o型四种。 a、B抗原的特异性决定于糖蛋白上所含的糖链。在人类的血液里含有凝集原(又称抗原)a、B和凝集素(又称抗体)a、B。凝集原附着在红细胞表面,凝集素存在于血浆(或血清)中。同名的凝集原和凝集素相遇(如凝集原a和凝集素B)会发生红细胞凝集现象(凝血反应)。所以在人体的血液中,所含的凝集原和凝集素的类型不同,可分为a、B、aB、o四种血型。所谓a型指红细胞膜上只存在a抗原,其血清中存在抗B抗体(凝集素),B型指红细胞膜上只存在B抗原,其血清中存在抗a抗体,aB型指红细胞膜上同时存在a和B抗原,其血清中没有抗a或抗B抗体,o型则红细胞膜上没有a和B抗原,血清中同时存在抗a抗B抗体。 父母的血型与子女的血型关系: 人类血型有数十亿种之多。人类除同卵双生子女外,再也找不到两个血型完全相同的人。Rh是恒河猴(Rhesusmacacus)外文名称的头两个字母。兰德斯坦纳等科学家在1940年做动物实验时,发现恒河猴和多数人体内的红细胞上存在Rh血型的抗原物质,故而命名的。 凡是人体血液红细胞上有Rh抗原(又称d抗原)的,称为Rh阴性。这样就使已发现的红细胞a、B、o及aB四种主要血型的人,又都分别一分为二地被划分为Rh阳性和阴性两种。 随着对Rh血型的不断研究,认为Rh血型系统可能是红细胞血型中最为复杂的一个血型系。Rh血型的发现,对更加科学地指导输血工作和进一步提高新生儿溶血病的实验诊断和维护母婴健康,都有非常

ABO血型鉴定的方法步骤与注意事项

ABO血型鉴定的方法步骤与注意事项 一.原理 根据红细胞上有或无A抗原或B抗原,将血型分为A型、B型、AB型及O型4种。可利用红细胞凝集试验,通过正、反定型准确鉴定ABO血型。所谓正定型,是用已知抗—A和抗—B分型血清来测定红细胞上有无相应的A抗原或B抗原;所谓反定型,是用已知A细胞和B细胞来测定血清中有无相应的抗—A或抗—B。 二.试剂和材料 1.抗—A(B型血)、抗—B(A型血)及抗—A十B(O型血)分型血清(制备方法见本节附注) 2.5%A、B及O型试剂红细胞盐水悬液,制备方法见本节附注;3.受检者血清; 4.受检者5%红细胞盐水悬液,制备方法见本节附注。 三.方法 1.试管法 (1)取洁净小试管3支,分别标明抗—A、抗—B和抗—A十B,用滴管分别加抗—A、抗—B和抗—A十B。分型血清各l滴于试管底部,再以滴管分别加入受检者5%红细胞盐水悬液1滴,混和。 (2)另取洁净小试管3支,分别标明A、B和O细胞。用滴管分别加入受检者血清l滴于试管底部,再分别以滴管加入A、B和O型5%试剂红细胞悬液l滴,混和。 (3)立即以1000r/min离心1min。

(4)将试管轻轻摇动,使沉于管底的红细胞浮起,先以内眼观察有无凝集(或溶血)现象。如内眼不见凝集,应将反应物倒于玻片上,再以低倍镜检查。 (5)观察结果时既要看有无凝集,更要注意凝集强度,此有助于A、B亚型、类B或cisAB的发现。 (6)凝集强度判断标准 2.玻片法 (1)取清洁玻片1张(或白瓷板1块),用蜡笔划成方格,标明抗-A、抗-B和抗-A十B,分别用滴管滴加抗-A、抗-B和抗-A十B分型血清 l滴于标明的方格内,再各加受检者2%红细胞悬液1滴,混和。 (2)另取洁净玻片一张(或白瓷板1块),用蜡笔划成方格,标明A 细胞、B细胞和O细胞,用滴管各加受检者血清1滴,再分别用滴管

血型鉴定

A B O血型试验(正反定型) 一原理 利用红细胞凝集试验,通过正反定型准确鉴定ABO血型。 二试剂和材料 1.抗-A(B型血),抗-B(A型血)及抗-A+B(O型血)分型血清。 2.5%A、B及O型试剂红细胞盐水悬液。 3.受检者血清。 4.受检者5%红细胞盐水悬液。 三操作(玻片法) 1.取清洁玻片一张,用蜡笔划成方格,标明抗-A、抗-B和抗-A+B,分别用滴管滴加抗-A、抗-B和抗-A+B分型血清1滴于方格内,再加受检者2%红细胞悬液1滴,混合。 2.另取清洁玻片一张,用蜡笔划成方格,标明A细胞、B细胞和O细胞,用滴管各加受检者血清1滴,再分别用滴管加A、B和O型试剂红细胞悬液1滴。 3.将玻片轻轻转动,使血清与细胞充分混匀,连续约15min,以肉眼观察有无凝集反应。也可用低倍镜观察结果。 四结果判定:见表1 表1 ABO血型正反定型结果 注:+ =凝集;- =不凝集

五注意事项 1.试管、滴管和玻片必需清洁干燥,防止溶血。 2.操作中应先加血清后加红细胞悬液,以便容易核实是否漏加血清。 3.为防止冷凝集现象的干扰,一般在室温内进行试验。 4.标准抗血清必须符合标准,不要长期放在室温,以免污染和孳长细菌,等渗生理盐水必须等渗、新鲜、无微生物孳生。 5.观察结果要仔细,微弱凝集、或肉眼观察未凝集的标本,要用显微镜观察。注意特异性凝集与继发性血液凝固、串钱状形成和异物的区别。 六血型鉴定中常见的假阳性反应 1.红细胞串钱形成:红细胞相互重叠,连接成串,象一串重叠的钱币,称为串钱形成,又称假凝集。可见于血浆蛋白紊乱、血沉加快的各种病例或实验中温度过高,作用时间过长,致水分蒸发,血清浓缩。可在观察结果前,再加等渗盐水1滴,彻底混匀,串钱状红细胞因血液稀释而散开。也可用高倍镜仔细观察凝集块的形态和用洗涤后和红细胞配制悬液。 2.寒冷凝集:在较低温度出现的凝集称为寒冷凝集。多数正常人的血清在0~2oC 时能凝集本人的红细胞,又称自家凝集。这种凝集是可逆的,在0-2oC时作用最强,20oC时可消失。但在支原体肺炎、自免溶贫、肝硬化、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患者血清中,可以出现高效价的病理性自身冷凝集抗体,能与本人及其它各型人的红细胞发生凝集。其最适反应温度是低温,一般在25-30oC凝集作用即减弱。克服方法:被检红细胞在配制悬液前,先用37oC等渗生理盐水洗涤,必要时试验操作可在37oC条件下进行,或在37oC水浴中反复观察几次,报告时要注明有寒冷凝集现象。 七血型鉴定中常见的假阴性反应 1.标准血清效价太低亲和力不强: 抗血清保存方法不当或贮藏时间过长而致效价减弱是最常见 原因。 2.被检红细胞敏感度过低: 如新生儿红细胞抗原形成不足,老年人红细胞敏感性下降,或红细胞

血型测定实验报告

. ..血型测定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学习ABO型血的鉴定原理和方法。观察红细胞凝集现象,了解抗原抗体反应。 二、实验原理: 血型就是红细胞膜上特异抗原的类型。在ABO血型系统中,红细胞膜上抗原分A和B两种抗原,而血清抗体分抗A和抗B两种抗体。A抗原加抗A抗体或B抗原加抗B 抗体,则产生凝集现象。血型鉴定是将受试者的红细胞加入标准A型血清(含有抗B抗体)与标准B型血清(含有抗A抗体)中,观察有无凝集现象,从而测知受试者红细胞膜上有无A或/和B抗原。在ABO血型系统,根据红细胞膜上是否含A、B 抗原而分为A、B、AB、O四型。(见表4-3-1-1) 三 消毒采血针;载玻片;消毒棉签;抗A、抗B血型定型试剂;75%乙醇;受检者血液四、实验步骤 (1)取双凹玻片一块,用干净纱布轻拭使之洁净,在玻片两端用腊笔标明A及B,并分别各滴入A及B标准血清一滴。 (2)细胞悬液制备从指尖或耳垂取血一滴,加入含1ml生理盐水的小试管内,混匀,即得约5%红细胞悬液。采血时应注意先用75%酒精消毒指尖或耳垂。 (3)用滴管吸取红细胞悬液,分别各滴一滴于玻片两端的血清上,注意勿使滴管与血清相接触。 (4)竹签两头分别混合,搅匀。 (5)10~30min后观察结果。如有凝集反应可见到呈红色点状或小片状凝集块浮起。先用肉眼看有无凝集现象,肉眼不易分辨时,则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如有凝集反应,可见红细胞聚集成团。 (6)判断血型根据被试者红细胞是否被A,B型标准血清所凝集,判断其血型。 五、实验结果: 我们组本次实验中,载玻片1左边为抗B型定型试剂,呈淡红色,未发生凝聚;右边为抗A 型定型试剂,血液在试剂中凝结,试剂较清亮。该受试者1血型为A。 载玻片2左右边的试剂内的血液皆不出现凝结现象,受试者2为O型血。 六、实验讨论: 1.实验中要分清牙签,不要用一牙签一端同时在抗A血清和抗B血清中搅拌,以免造成抗体试剂不纯。 2.实验中我们组发现15分钟后没有出现血凝现象,可用牙签轻轻搅拌一会儿,有些载玻片上就不现了血块,但有些经搅拌后仍不出现血凝现象,表示确实不含相应的抗原。

ABO血型鉴定的方法步骤与注意事项

一.原理 根据红细胞上有或无A抗原或B抗原,将血型分为A型、B型、AB型及O型4种。可利用红细胞凝集试验,通过正、反定型准确鉴定ABO血型。所谓正定型,是用已知抗—A和抗—B分型血清来测定红细胞上有无相应的A抗原或B抗原;所谓反定型,是用已知A细胞和B细胞来测定血清中有无相应的抗—A或抗—B。 二.试剂和材料 1.抗—A(B型血)、抗—B(A型血)及抗—A十B(O型血)分型血清(制备方法见本节附注) 2.5%A、B及O型试剂红细胞盐水悬液,制备方法见本节附注;3.受检者血清; 4.受检者5%红细胞盐水悬液,制备方法见本节附注。 三.方法 1.试管法 (1)取洁净小试管3支,分别标明抗—A、抗—B和抗—A十B,用滴管分别加抗—A、抗—B和抗—A十B。分型血清各l滴于试管底部,再以滴管分别加入受检者5%红细胞盐水悬液1滴,混和。 (2)另取洁净小试管3支,分别标明A、B和O细胞。用滴管分别加入受检者血清l滴于试管底部,再分别以滴管加入A、B和O型5%试剂红细胞悬液l滴,混和。 (3)立即以1000r/min离心1min。 (4)将试管轻轻摇动,使沉于管底的红细胞浮起,先以内眼观察有

无凝集(或溶血)现象。如内眼不见凝集,应将反应物倒于玻片上,再以低倍镜检查。 (5)观察结果时既要看有无凝集,更要注意凝集强度,此有助于A、B亚型、类B或cisAB的发现。 (6)凝集强度判断标准 2.玻片法 (1)取清洁玻片1张(或白瓷板1块),用蜡笔划成方格,标明抗-A、抗-B和抗-A十B,分别用滴管滴加抗-A、抗-B和抗-A十B分型血清 l滴于标明的方格内,再各加受检者2%红细胞悬液1滴,混和。 (2)另取洁净玻片一张(或白瓷板1块),用蜡笔划成方格,标明A 细胞、B细胞和O细胞,用滴管各加受检者血清1滴,再分别用滴管滴加A、B和O型试剂红细胞悬液1滴。

血型鉴定原理)

A型:滴血前,我们在双凹玻片的左侧滴加了A抗体,右侧滴加了B抗体,将患者的血液分别滴入双凹玻片内,观察可见该患者的血液和左侧的A抗体发生了凝集反应,说明该患者的红细胞膜表面含有A抗原,患者的血液未与右侧的B抗体发生反应,说明该患者的红细胞膜表面未含B抗原,综上所述,患者红细胞膜表面只有A抗原没有B抗原,则该患者为A 型血,因为血型的定义为红细胞膜表面含有什么抗原就称之为什么血型。 B型:滴血前,我们在双凹玻片的左侧滴加了A抗体,右侧滴加了B抗体,将患者的血液分别滴入双凹玻片内,观察可见该患者的血液和右侧的B抗体发生了凝集反应,说明该患者的红细胞膜表面含有B抗原,患者的血液未与左侧的A抗体发生反应,说明该患者的红细胞膜表面未含A抗原,综上所述,患者红细胞膜表面只有B抗原没有A抗原,则该患者为B 型血,因为血型的定义为红细胞膜表面含有什么抗原就称之为什么血型。 AB型:滴血前,我们在双凹玻片的左侧滴加了A抗体,右侧滴加了B抗体,将患者的血液分别滴入双凹玻片内,观察可见该患者的血液和左侧的A抗体发生了凝集反应,说明该患者的红细胞膜表面含有A抗原,患者的血液和右侧的B抗体发生了凝集反应,说明该患者的红细胞膜表面含有B抗原,综上所述,患者红细胞膜表面既有A抗原也有B抗原,则该患者为AB型血,因为血型的定义为红细胞膜表面含有什么抗原就称之为什么血型。 O型:滴血前,我们在双凹玻片的左侧滴加了A抗体,右侧滴加了B抗体,将患者的血液分别滴入双凹玻片内,观察可见该患者的血液未与左侧的A抗体发生了凝集反应,说明该患者的红细胞膜表不含A抗原,患者的血液未与右侧的B抗体发生了凝集反应,说明该患者的红细胞膜表面不含B抗原,综上所述,患者红细胞膜表面既不含A抗原也不含B抗原,则该患者为O型血,因为血型的定义为红细胞膜表面含有什么抗原就称之为什么血型。

血型鉴定操作规程

血型鉴定操作规程 一.玻片法(仅适用于正定型) 1 .原理: 1.1根据红细胞上有无A抗原或(和)B抗原,可以将红细胞血型分为A型、B型、AB型和O型。根据抗-A和抗-B抗体与对应红细胞的凝集反应,可以鉴定ABO血型。 1.2根据抗-D抗体与对应红细胞抗原的凝集反应,区分RhD阳性和RhD阳性。 2 .标本采集: 用EDTA抗凝管采集被检对象静脉血,充分混匀,确保抗凝充分。紧急情况下可以使用抗凝动脉血。婴幼儿及其他不便于真空管采血的患者,如不进行反定型试验可采集末梢血。 3. 标本运送与储存: 采集好的标本与申请单同期尽快(一般2小时内)送往输血科。标本采集后和检测后,应置于2~8℃环境下。检测后的标本应至少保存7天,以备结果查对。 4 .仪器与材料: 抗-A/B血型定型试剂(单克隆抗体)、RhD(IgM)血型定型试剂(单克隆抗体)、载玻片、试管架、一次性塑料滴管、记号笔。 5. 操作步骤: 5.1用标记笔在载玻片上划分成A、B、D三个区域; 5.2在标记好的玻片上分别加1滴抗-A、抗-B和抗-D血型定型试剂; 5.3再各加1滴10%患者红细胞悬液(该红细胞悬液可以是盐水悬液,也可以 是悬浮于自身血浆或血清中的红细胞); 5.4用干净的搅拌棒将红细胞悬液和试剂充分混合,并把混合物均匀涂开, 使其覆盖大约直径20mm的面积; 5.5缓慢连倾斜摇动玻片1-2min,观察结果并记录。 6. 结果判定: 6.1凝集或发生溶血为阳性结果; 6.2细胞混匀2min后仍呈悬液状态的为阴性结果; 6.3对结果有怀疑,应用试管法或微柱凝胶法重复实验。 二、纸板法 1 .原理: 1.1根据红细胞上有无A抗原或(和)B抗原,可以将红细胞血型分为A型、B型、AB型和O型。根据抗-A和抗-B抗体与对应红细胞的凝集反应,可以鉴定ABO血型正定型。A1细胞上含有A和A1抗原,B细胞上含有B抗原。用已知的A、B细胞检测被检者血清中有无相应的抗-A或抗-B抗体,即反定型。综合正反定型结果确定受检标本ABO血型。 1.2根据抗-D抗体与对应红细胞抗原的凝集反应,区分RhD阳性和RhD阳性。 2 .标本采集: 用EDTA抗凝管采集被检对象静脉血,充分混匀,确保抗凝充分。紧急情况下可以使用抗凝动脉血。婴幼儿及其他不便于真空管采血的患者,可采集末梢血。 3. 标本运送与储存: 采集好的标本与申请单同期尽快(一般2小时内)送往输血科。标本采集后

血型鉴定方法有哪些

血型鉴定方法有哪些 血型鉴定方法有哪些?血型就是红细胞上特异抗原的类型。在ABO血型系统,根据红细胞膜上是否含有A、B抗原而分为A、B、AB、O型。血型系统对输血具有重要意义,以不相容的血型输血可能导致溶血反应的发生,造成溶血性贫血、肾衰竭、休克以至死亡。血型鉴定方法有哪些?让我们通过下文来了解一下吧。 实验材料 人;显微镜、离心机、采血针、玻片、滴管、1ml吸管、小试管、试管架、牙签、消毒注射器及针头、碘酒、棉球、消毒棉签;标准A、B型血清、生理盐水、75%酒精。 实验步骤 1.玻片法 (1)将标准A型与B型血清各一滴,滴在玻片的两侧,分别标明A与B。

(2)用75%酒精棉球消毒左手无名指端,用消毒采血针刺破皮肤。滴1滴血于盛有 lml生理盐水的小试管中,混均制成红细胞悬液(浓度约5%)。 (3)用滴管吸取红细胞悬液,分别滴一滴于玻片两侧的血清上,用两支牙签分别混匀(注意严防两种血清接触)。 (4)15分钟后用肉眼观察有无凝集现象。根据图40判定血型。 血型检查结果判断 2. 试管法 取小试管 2支,分别标明 A、B字样。分别加入A、B型标准血清与受试者的红细胞悬液各1滴,混匀后离心1分钟(100转/min)。取出试管后用手指轻弹试管底,使沉淀物被弹起,在良好的光源下观察结果。轻弹管底时,若沉淀物成团漂起,表示发生凝集现象,若沉淀物边缘呈烟雾状逐渐上升,最后使试管内液恢复红细胞悬液状态,表示无凝集现象。 【注意事项】

1.试管法较玻片法结果准确。 2.吸A型、B型标准血清及红细胞悬液时,应使用不同的滴管。 3.肉眼看不清凝集现象时,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 4.红细胞悬液及标准血清须新鲜,因污染后产生假凝集。 5.红细胞悬液不能太浓或太淡,否则可出现假阴性反应。 血型鉴定方法有哪些?看了上文,想必你已经知道答案了吧。产检测定血型的重要性,目前,一些医院将测定孕妇血型列为产前检查中一项常规项目。血型测定内容有ABO血型及Rh血型。测定血型也有便于及时发现母儿血型不合,及早了解血型,便可做好孕期中的监测,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在适宜的时间终止妊娠,并做好新生溶血症的各项监测及处理,以减少其危害。

ABO血型鉴定正反定型试验方法

ABO血型鉴定正反定型试验方法 一、试剂和材料: (一)单克隆抗A、抗B试剂(由试剂厂家提供) (二)显微镜、载玻片 (三)A型、B型红细胞(本实验室制备的5%混悬液) (四)EDTA抗凝的待测红细胞全血 (五)竹签 二、方法(玻片法): (一)正定型: 1.在一块干净的玻片上,间隔一定距离做好标记,分别滴一滴抗A和抗B试剂; 2.在每滴试剂中加一滴待测红细胞全血; 3.用竹签混匀试剂和红细胞,并使混合物直径>15mm; 4.轻摇玻片,两分钟内观察结果,必要时可以在低倍镜下观察; 5.判读、解释并记录反应结果。 (二)反定型: 1.在玻片上间隔一定距离标明Ac和Bc字样。分别滴加5%的A型红细胞悬液、B型红细胞悬液各一滴; 2.在玻片每滴红细胞悬液上滴加待测血清各一滴; 3.混匀(同正定型); 4.轻摇玻片,两分钟内观察结果,必要时可以在低倍镜下观察; 5.判读、解释并记录反应结果。 6.结合正反定型反应结果、判定血型,见表1 表1 ABO血型正反定型试验结果判定 正定型反定型 血型抗体试剂+红细胞标本红细胞试剂+血清标本 抗A 抗B A细胞B细胞 + O O + A O + + O B O O + + O + + O O AB 三、附注: (一)表中“O”表示无凝集,“+”表示凝集,一般都是3-4个+的强凝集反应; (二)2分钟后红细胞仍呈均匀混悬状态是阴性反应; (三)若得到弱的或可凝集反应结果,该标本应用试管法重新试验; (四)由于新生儿在出生4~6个月内,血浆中的ABO抗体活动太弱,并且含有来自母亲的抗体,故新生儿血型只能由检测红细胞抗原的正定型来测定其ABO血型; (五)做正定型时,还可加一抗A、B血清(O型人血清),以检测ABO弱抗原;做反定型时可以加试一O型红细胞,借以证实是否有不规则抗体的存在。

ABO血型鉴定

昆明医科大学机能学实验报告 实验日期:2015.11.18 带教教师:冯老师 小组成员:田媛,张冉,段元鹏,李保红,曹芳 专业班级:2014级临床九大班 ABO 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及人体动脉血压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ABO 血型的测定:学会用玻片法测定ABO 血型,掌握血型鉴定原理。 人体动脉血压的测定:学习间接测量法(听诊法)测定人体动脉血压原理,并实际测定人体肱动脉的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正常值。 二、实验原理 1.ABO 血型是根据红细胞表面存在的凝集原决定的。存在A 凝集原的称为A 血型,存在B 凝集原的称为B 血型。而血清中还存在凝集素。当A 凝集原与抗A 凝集素相遇或B 凝集原与抗B 凝集素相遇时,会发生红细胞凝集反应。一般A 型标准血清中含有抗B 凝集素,B 型标准血清中含有抗A 凝集素,因此可以用标准血清中的凝集素与被测者红细胞反应,以确定其血型。在ABO 血型系统,根据红细胞膜上是否含A 、B 抗原而分为A 、B 、AB 、O 四型。 2.间接法测量动脉血压原理是用血压计的袖带在所测动脉外施加压力,再根据血管音的变化来测定血压。通常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听不到声音,但如果在血管外施加压力使血管变窄,则血流通过狭窄处形成涡流可发出声音。当缠于上臂血压计袖带内压力超过收缩压时,完全阻断了肱动脉的血流,此时在肱动脉的远端(袖带下)听不到声音,也触不到肱动脉的脉搏。当徐徐放气减小袖带内压,在其压力减低到低于肱动脉收缩压的瞬间,血液在血压达到收缩压时才能通过被压迫变窄的肱动脉,形成涡流,此时能在肱动脉的远端听到声音和触到脉搏,此时袖带内压力的读数为收缩压。若继续放气,当袖带内的压力越接近于舒张压,通过的血流量也越多,血流持续时间越长,听到的声音也越清晰。当袖带内压力等于或稍低于舒张压的瞬间,血管内血流由断续的流动变为连续流动,此时声音突然由强变弱或消失,脉搏也随之恢复正常,此时袖带内的压力为舒张压。 三、实验仪器设备 标准A,B 型血清,双凹玻片,一次性采血针,滴管,小试管,竹签,生理盐水,棉球,碘酒,显微镜,记号笔。 听诊器,水银血压计。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ABO 血型的测量:1 .取干净双凹玻片一块,用记号笔在两端分别标明A 、B 字样。2.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