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学陶师陶研陶践陶,全面提高学校管理水平

学陶师陶研陶践陶,全面提高学校管理水平

学陶师陶研陶践陶,全面提高学校管理水平
学陶师陶研陶践陶,全面提高学校管理水平

学陶师陶研陶践陶,全面提高学校管理水平

至2016年5月以来,我校以学陶师陶研陶践陶为抓手来提升文化底蕴和学术积淀。发扬“爱

满天下”精神,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依托陶研,积极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让校园充满创造气氛,让教师充满创造智慧,让课堂充满创造活力,让学生充满创造热情。现将这几年开展陶

研工作作如下汇报。

一、健全陶研组织机构,落实陶研工作。

学校组建了陶行知研究小组,将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富有钻研精神和研究能力、愿意追随陶

行知足迹的有关教师集合起来,由朱营校长担任组长,杨贵才副校长任副组长,其他老师任

成员的研究小组。每阶段初认真制订学校陶研工作计划,并按计划认真实施,结束前写好工

作总结。其目的是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弘扬陶行知先生精神,把学陶师陶与实施新课程结合起来,并把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和精神落实到日常的教育工作中,落实到学科教学中,落实到班级管理中,从而提高广大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推动教师的

专业化成长和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而不断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

二、加强理论学习,促进学习交流。

学校鼓励教师学“陶文”,践“陶行”。在广泛学习的基础上,开展陶研活动,要求教师撰写学

习心得,参加征文评比。学校派教师积极参加各类陶研学习交流活动,听取结对学校领导和

教师精彩的报告,及时把他们的经验带回到学校,把他们的成功做法在学校推广。

三、开展学陶师陶活动,促进新课程改革发展。

我校将学陶师陶研陶践陶活动与新课程改革结合起来,并以“陶行知教育思想与当前教改热点”为主题,对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平民教育”、“创造教育”、“民主教育”等教育思想进

行了全方位的学习与研究。在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鼓励教师参与学陶心得体会和论文的撰写,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四、以陶研课题为抓手,努力提高办学质量。

今年,我校的江苏省南通市通州湾东余小学结对的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十三五”规划课《基

于教育均衡视野下陶研项目学校结对共建发展模式的探索研究》即将结题。我们将继续以陶

行知教育思想为指导,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依托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开展教育教学。

五、重视陶研物质文化的营造

校园是每个学生学习生活、锤炼成长和不断实现理想的地方,良好的校园环境能给他们带来

的是温馨、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状态。通过绿化、净化、美化、亮化让校园的一山一石、一草

一物,每堵墙壁、每个角落都能赋人教育功能。比如在走廊上悬挂陶行知的照片,在橱窗里

布置陶行知的名言警句、教育事例,在校园内开辟行知园。这样,让师生成长于校园文化以

学陶师陶践陶为特点的校园文化氛围中,学生才能潜移默化成长。漫步于林荫或浅坐于草地上,低吟名言;立于柱旁,竹简文字悬于头梁;走进图书,五千年浩瀚文字激情飞扬。校园

环境的有效整体布局,优化学子们学习生活环境,为莘莘学子带来温馨、舒适的学习和生活

状态奠定物质基础。

六、注重精神文化建设,丰富师生生活

学校精神文化建设是学校工作的第一要务,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它是一个学校办学特色

的精髓,也是生生不息的学校精神,这也是学校之间最本质的区别。它不像校舍等硬件设施

一蹶而就,是经全体教职工共同努力、积极创造,在一定时间内形成的经验总结。

我们学习陶研文化,最重要的也是精神引领,最主要的方式就是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知行

合一,内化为教师的自觉行为。我校在开展三评三管好、师德教育活动中,引导教师老老实

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与学生真情相处共同成长。以师德师风为主阵地,弘扬教师敬业精神,构筑学校持续发展高地。引导学生尊师重教、孝敬父母、谦让别人,弘扬传统美德。以

学风为主战场,不断划下学校教育教学发展的里程碑。引导家长家校共建,更新教育观念,

共同筑牢学校、家长、社会三位一体教育模式。

七、开展各类文化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活化知识

“教学做合一,谋求手脑相长,以增进自主之能力,获得事物之真知及了解劳动者之甘苦。”

面对当今的学校教育,书面知识是周而复始、滚雪球似地复习,学生的操作能力、实践能力

则被忽略了。提高实践能力必然成为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素质教育发展中强化

的一个问题。例如:开办校园广播、举办书画比赛,开展社团活动,开办田间训练营,让学生

亲自体验春种秋收……通过开展各种动态的陶研文化活动,在活动中锻炼人、培养人。

“牛奋四蹄呈锦绣,虎添双翼会风云”,我校的陶研工作在省、市陶研会的指导下,在江苏省

结对学校的帮扶下,坚持以陶行知先生为楷模,以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推进师德师风建设

为主线,努力学习、宣传和实践陶先生的教育思想,全面提升教师素质,不断转变教育思想,努力激发教育热情,深入开展课程改革。同时,进一步实践行知思想,构建新型民主平等的

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爱、真、美、行”的人文素质和个性特长;进一步营造我校学陶师陶研

陶践陶的浓厚气氛,提高学陶师陶研陶践陶活动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针对性、实效性,

促进了学校办学水平的全面提高。

全面提高学校管理水平

篇一申报青年文明号事迹材料 申报青年文明号事迹材料 妹冢镇中心小学 2010年11月 申报青年文明号事迹材料 几年来,我校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为目标,不断强化学校内部管理,着力推进青年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校办学品位,促进学生健康、活泼发展。现将几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校内部管理,全面提高学校管理水平 1、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学校坚持校长负总责、校班子成员各负其责的领导责任机制。本期学校对每个班子成员的分工重新进行了调整,从而使成员分工更加具体,职、权、责更加明确。努力建设一个同心同德、求真务实、高能高效、凝聚力强的领导集体。

2、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是办好学校之本,为此我校重视对青年教师的政治思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重视对青年教师的业务培训,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坚持以校本培训为主,充分借助利用农远工程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学校领导听课、评课,指导培训青年教师,激励广大教师努力工作。 二、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全面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1、狠抓养成教育。一个人发展是受多种因素制约的,但习惯是其重要的基础。我校以学习贯彻国家教育部重新颁布的《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蓝本,综合学校和学生实际,认真开展《梯队管理模式》、《争星榜》为主题教育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卫生习惯、劳动习惯、生活习惯等。这两项活动开展以来,我校学生自身素质明显得到了较大的提高,赢得了学生家长的一致好评。 2、加强法制教育。学校定期举行法制教育讲座,通过学校、家庭、社会三 位一体的共同教育,强化法制教育内容,进一步增强学生法制观念,提高学生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二)加强教育教学研究,全面提高学科教学质量

简述生活教育理论【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体系】

简述生活教育理论【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体系】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是一个由生活教育的目的、原理、原则和基本途径构成的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表现为一个目的、三大原理,七条原则,七项措施。 (一)生活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生活教育是“为生活而教育”,“为生活的提高、进步而教育”,“为生活的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为“大众为生活解放而办的教育”;是“教民造富”、“教民均富”、“教民用富”、“教民知富”,“教民拿民权以遂民生而保民族”;是“教人做人、教人做好人、做好国民”;是对学生进行“心、脑、手并用”、“学政治、学经济、学文化相结合”的“全面教育”。 所以说:生活教育的目的首先是指向社会的、民族的、整体的、为人民生活向前、向上需要的、为民族、为大众求解放、谋幸福、培养“生活力”的教育; 其次是指向社会个体的,即培养人的多方面的人格道德素质的教育:

总之,生活教育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基本目的,同时对根据社会生活的发展与教育对象的不同规定了具体培养目标,其核心就是启发儿童、青年、 __改造社会生活的觉悟、手脑结合的实践创造能力,去改造生活,创造新的人生,创造新的中国、新的世界。 (二)生活教育三大原理 陶行知生活教育三大原理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1.“生活即教育” “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本体论。 何谓“生活教育”?陶行知指出: “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有目的生活是有目的教育,无目的生活是无目的教育。”“从

陶行知三大教育思想及案例分析

《教育原理》 陶行知三大教育思想及案例分析 ---------11计教王雪旖110124368 一、案例 陶行知是我国近代人民教育家。他有一句名言:“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禀赋。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他非常重视国民教育,认为“教育是共和国的保障”,因此,他把毕生精力都投入到“教育”这一大事中来。以下是我选取的几则案例,以供研习: (1)有一次,陶行知得到了1万多元稿费,拿回家锁在柜子里,承担着所有家务的妹妹看见了,问他:“家里有老有小,钱也不多,能不能留1/4给家里用?”陶行知想了想,温和地说:“我要去南京劳山脚下办晓庄师范,这钱要作为办学的经费。我们家虽穷,粗茶淡饭还能维持。中国34000万农民非但没有饭吃,更没有文化。用这钱去办学校,是为农民烧心香,是尽我们的绵薄之力去帮助他们。你在家里省着点用,算是帮我去办大事吧!”妹妹理解了他,默默地点了点头。1927年,陶行知办起了晓庄师范学校,开展乡村教育活动。1930年4月,国民党反动政府武力封闭了这所学校,还通缉陶行知。 1932年,陶行知在上海先后创办了“山海工学团”、“晨更工学团”、“劳工幼儿园”,继续推行中华普及教育运动。 (2)山海工学团刚成立的时候,农民的孩子有了读书的地方,烧香拜佛的红庙成了教室,可是没有孩子们用的桌椅。上课的时候,同学们带来自己的凳子,有大有小,高低不一。一星期以后,学校请来了木匠师傅,他闷着头做凳子,一天能做好几个。陶行知走过来,看见木匠师傅满身是汗,就递给他一杯水,说:“我们不是请你来做凳子的。”木匠疑惑地望着陶行知:“那叫我来做什么?”陶行知说:“我们是请你来做‘先生’的。”木匠慌了:“我可不识字。”陶行知笑着说:“我是请你来指导学生做木工的。你如果教会一个人,就可得一份工钱。如果一个也没教会,那么就算你把凳子全做好了,还是一文工钱也得不到。”木匠显出为难的样子。陶行知亲切地说:“不要紧,你不识字我们教你。我们不会做木工,拜你为先生。我第一个向你学。”说着,陶行知拿起一把锯,对准木板上划好的线就“吭哧”“吭哧”地锯起来。第二天,广场上摆着木匠工具,老师带着孩子们来学做凳子。有个小朋友嘟囔着:“我们是来读书的,不是来做木匠的。”一个大人看见孩子拿起工具,不小心就很容易弄破手,也皱起眉直摇头。这时,陶行知笑着说:“我有一首诗读给大家听听:‘人生两个宝,双手与大脑。用脑不用手,快要被打倒。用手不用脑,饭也吃不饱。手脑都会用,才算是开天辟地的大好佬。’你们看写得如何?”小朋友都拍手说好,那个大人也不好意思地笑了。 从此,每天孩子们都学做凳子,他们也当“小先生”,教木匠师傅认字。3个月后的一天,教室里的50个孩子,都坐着自己做的凳子。讲台上还有孩子们自己制作的杠杆、滑车等玩具和仪器。家长们挤在窗口、门外,信服地点头叫好。陶行知在讲台前,念起了一首刚写好的诗:“他是木匠,我是先生。先生学木匠,木匠学先生,哼哼哼,我哼成了先生木匠,哼哼哼,他哼成了木匠先生。”孩子们看看坐在他们身边一起听课的木匠,大家都笑了。 (3)1939年,陶行知在重庆创办“育才学校”,这所学校是陶行知创办的成绩最大的学校,学生主要是保育院的难童,对学生不收学费和生活费,因而经费非常困难。有人问陶行知“你何必背着石头过河呢?”,陶先生说“我背的不是石头,是爱人”。这是对学生的爱,对学校的爱,对教育事业的爱,对劳动人民的爱,对中华民族的爱。 陶先生有四个字“爱满天下”。不仅爱人类,而且爱生物,反对把生物弄死来做标本,把生物学变成死物学,这是人世间最伟大的爱。推广这样的爱,可以教导人们不再互相残杀,人

学校管理工作中需要的四种精神与四种能力

学校管理工作中需要的四种精神与四种能力 【摘要】“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管理干部要做好管理工作,除要以身作则,时时、处处起到榜样作用外还必须要具有一定的能力和富有几种精神,这样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好。 【关键词】管理工作;四种精神;四种能力 孔子曾说:“其身异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俗话也有“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之说,这些都是说明干部以身作则的重要性。一个领导干部无论职位高低,不但要自己动脑筋,想办法去领导属下创造性地、全力以赴地做好部门工作,而且还要在各方面时时处处为部门人员做出榜样,起到表率作用。由于有不少下属喜欢模仿上级的言行举止,处处仿效领导的言行,因此,一个领导者或负责人的一言一行对下属的思想、行为和品质都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年轻人来说也可能是一辈子的影响。所以,各个岗位的领导干部必须要严格要求自己,在各方面真正起到带头作用。只有严于律已,以身作则的领导才能让下属心服口服,才能让下属把你当成良师益友,对你尊敬,对你爱戴。 可是,管理干部,特别是学校的管理干部要做好相关管理工作,光有榜样作用,能够吃苦耐劳,埋头苦干还是很不够的,他们还必须要具有一定的岗位工作能力和适当的工作方法以及较高的思想素质和专业水平。 在几十年的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要把学校的管理工作做好除了要各方面起到带头作用外,一个管理干部还必须富有下面的几种精神和具备以下几种能力,才能真正赢得下属的信任,才能在工作中得到大家的支持。 一、五种精神 (一)全心全意为单位和同仁服务的精神。作为一个学校的管理干部,无论管理的部门大、小都必须任劳任怨地为学校、部门和同事服务,为上级领导和部门下属排忧解难,不藏私心,顾全大局,才能赢得大家的信任。 (二)多奉献少索取的精神。一个学校的管理干部,无论在何种岗位都要在各方面起到带头作用,要多为教职工谋利益,多想如何提高部门人员的思想素质和部门的业迹,多想如何把部门工作做出特色;多为学校和属下干实事,干好事;而不能总是躺在别人的功劳薄上偷机取巧,索取荣誉。 (三)要具有勇于吃亏的精神。郑板桥说得好“吃亏是福”。一个好的学校管理干部要善于吃亏。虽然在各个方面管理者总是要比下属付出更多,常常没有节假日,没有休息时间,甚至废寝忘食,但是在评先、评优时还是要发扬风格,主动谦让,把方便、荣誉让给别人,而千万不能和下属争荣誉、争功劳。 (四)自强不息,不断学习的精神。社会在不断地进步,知识在不断地更新。

如何有效提高学校管理水平

如何有效提高学校管理水平 概要:办好一所学校,需要有一位好校长,以及建立合理的管理机构外,还需 要有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完善的学校管理制度是学校高效运行和提高教育质量的保障。一个好的校长在完善学校制度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校长要以现代教育理念和先进管理理论为指导,深刻把握教育发展规律,结合学校实际,完善学校管理制度,形成健全、规范、统一的制度体系,改善教师工作状态和学校育人环境,激发学校活力。 一般地说,“中小学校长是指在中学、小学担任领导职务并具有决策、管理权 的人员,是学校的最高行政负责人,对外代表学校,对内全面负责学校的教育、教学和行政管理各项工作”。这种表述,普遍被社会认可,突出了校长工作的职业属性及行政地位。中小学校长如何履行职责?过往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没有制定明确的工作指引,缺乏具体的指导。为建设高素质中小学校长队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育部制定了《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和《高中教育校长专业标准》,两个标准均指出“校长是履行学校领导与管理职责的专业人员”。所谓专业人员,一般指从事某种专业活动为生的人。他们受过系统的专门教育,掌握了从事特定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从事专业活动,从业人员要符合准入条件,担任校长就要有校长任职资格。中小学校长要明确校长的角色定位,有效践行校长专业标准,提升学校管理水平。 二、学习专业标准,明确专业发展方向 《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高中教育校长专业标准》是对义务教育学校、普通高中合格校长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是制定义务教育学校、普通高中学校校长任职资格标准、培训课程标准、考核评价标准等的重要依据。《校长专业标准》的颁布实施,为校长专业化成长起到了“建章立制”的作用,是校长队伍建设的基本准则,是校长专业化的重要保障。 专业标准强调校长应树立“以德为先、育人为本、引领发展、能力为重、终身 学习”的基本理念,发挥校长在学校发展中的价值领导、教学领导和组织领导作用,从而不断地促进自身专业化发展,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校长只有明晰了校长应具备的基本理念,才会提出先进的学校办学理念和學校发展战略。 校长专业标准是校长专业发展和履行校长职责的重要指南,专业标准强调校长 应履行规划学校发展、营造育人文化、领导课程教学、引领教师发展、优化内部管理、调适外部环境六方面职责,六方面职责细化为60条专业要求。校长的日常工

学校管理提升总结

学校管理提升年总结 一、坚持科学发展,致力改革创新,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深入推进,市属院校办学活力进一步激发 1、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阶段性成效 学校管理中心机关和市属院校党组织分4个批次先后组织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牢牢把握“坚持解放思想、突出实践特色、贯彻群众路线、正面教育为主”原则,紧密结合实际,注重取得实效,切实把学习实践活动办成群众满意工程。一是在深化思想认识上有新提高。中心机关支部集中学习38个学时,市属院校集中学习平均在20学时以上,组织市属院校领导干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专题学习班,组队参加全市学习实践活动“电视知识竞赛”和征文活动。通过学习调研和分析检查,大家拓宽了视野,认清了形势,看到了差距,统一了思想,切实增强了忧患意识、创新意识、大局意识和发展意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不断增强。二是在解决突出问题上有新进展。各校围绕树立科学教育理念、规范办学行为、强化办学特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等主题,着力排查和解决办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进一步增强满足人民群众需求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三是在推进科学发展上有新成效。通过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各校寻找标杆、学习先进、力求超越的意识得到增强,在学校管理、课程改革、教学质量、专业建设、校园文化等方面采取了切实有效的举措,取得了良好成效。 2、学校理事会工作制度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制订了《学校理事会制度建设实施意见》,将理事会制度建设作为年度重点工作目标列入年度办学绩效考核内容,出台相关考评细则。以理事会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为重点,召开了理事会工作经验交流会,开展专题调研,编发交流文集,加强指导,促进提高。结合年度办学绩效考核,对各校理事会工作进行年度考评,发挥激励、导向作用。 3、社会公共服务绩效考核工作规范实施 研究制定了《无锡市属院校办学绩效考核实施细则》和《市属院校社会公共服务绩效考评实施方案》,组织社会公共服务绩效考评工作专题培训,促进各校办学工作与考

中国教育家陶行知的三大教育思想

中国教育家陶行知的三大教育思想 1、“生活即教育”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既然生活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那么是生活便是教育,所谓“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他还指出,“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可见,“生活即教育”的基本含义:第一,“生活即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自有人类生活产生便有生活教育,生活教育随着人类生活的变化而变化。第二,“生活即教育”与人类社会现实中的种种生活是相应的,生活教育就是在生活中受教育,教育在种种生活中进行。第三,"生活即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与人生共始终的教育。 2、“社会即学校” “社会即学校”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另一个重要命题。陶行知认为自有人类以来,社会就是学校,如果从大众的立场上看社会是大众唯一的学校,生活是大众唯一的教育。统治阶级、士大夫为何不承认此,是因为他们有特殊的学校给他们的子弟受特殊的教育。陶行知反对这种特殊的不平等的教育,提出"社会即学校",以此来推动大众的普及教育。陶行知提出“社会即学校”,在于要求扩大教育的对象、学习的内容,让更多的人受教育。他指出:“我们主张社会即学校,是因为在《学校即社会》的主张下,学校里的东西太少,不如反过来主张’社会即学校’,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的增加,学生、先生可以多起来”。陶行知提出“社会即学校”的主张和“生活即教育”一样,也在于反对传统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相脱节、相隔离。他认为“学校即社会,就好象把一只活泼的小鸟从天空里捉来关在笼里一样。它要以一个小的学校去把社会所有的一切东西都吸收进来,所以容易弄假”。而且这种教育在"学校与社会中间造成了一道高墙",把学校与社会生活隔开了。陶行知提出“社会即学校”是“要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天空中使他任意翱翔”,是要拆除学校与社会之间的高墙,"把学校里的一切伸张到大自然里去"。 3、“教学做合一” 这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教学做合一”用陶行知的话说,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方面,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他用种田为例,指出种田这件事,要在田里做的,便须在田里学,在田里教。在陶行知看来,“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的含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方法,“事怎样做便傅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由此他特别强调要亲自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

最新内外兼修、务实创新 努力提高学校管理水平

内外兼修、务实创新努力提高学校管理水平 一、加大投入,优化学校育人环境 学校应当始终把“配备一流的内部设施、创建一流的育环境、培养一流的高素质人才”作为促进学校发展的突破口,积极创造条件,千方百计筹措资金,优化育人环境,提高办学水平。 1、落实均衡发展,改善办学条件 我校以农村中小学校舍改造工程为契机,争取资金支持,维修教学楼,建设标准化学生宿舍楼,建设标准化学生水冲式厕所,建设标准化操场,校容校貌得到了很大的改观。同时,每所教室都装备了高标准的大屏幕多媒体电教设备,促进了学校现代化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在以后的工作中,应当在提高教师办公环境、建设标准化餐厅、建设多功能报告厅上投入资金,加大学校的硬件建设投入,提升学校外在形象。 2、打造美丽校园,营造文化氛围 今年暑假,我校以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严要求施工,对校园进行美化绿化,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学校还发挥走廊和围墙文化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教学楼三个走廊分别以“学习古今中外名人”“珍惜时间,努力奋斗”“争做新时代的优秀人才”为主题布置。校门口围墙重点体现养成教育,涵盖安全教育、日程行为习惯培养等;宿舍楼前围墙体现我校教师教育风采,展示一流的教师队伍。教学楼前围墙体现我校紧跟时代步伐,树立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的信念,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去培养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需要的人才。在今后的校园布置中,我们仍应该以“打造美丽校园,营造文化氛围”为宗旨,彰显学校这一文化主阵地对学生的教育意义。 3、加强安全管理,构筑平安校园 为使学校安全工作能够正常有序的开展,完善了学校安全工作的各项制度,层层签定了安全责任书,强化管理,使学校安全管理网络横到边,纵到底。为了让安全工作更好的落实,我们结合学校实际,严格管理,定期不定期地开展安全工作大排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实行责任追究制并立即整改,确保设施设备和器材的使用安全,为教育教学工作营造了一个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同时,建设校园监控网络和班级监控服务网络,运用现代化工具,手机随时随地查看监控动态。以周为周期,以班级为单位定期不定级对危险物品、电子产品、违禁物品进行搜缴,把危险因素、不健康思想消灭在萌芽状态。一系列安全措施形成常态化的工作机制,确保学生的安全无死角。 我校扎实地开展了以“践行核心价值观,办人民满意教育”为主题的师德建设活动,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水平为重点,集中解决教师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大力弘扬高尚师德,努力提升我校教师师德水平。 1、抓党建,提升境界 教育工作者的根本任务是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身体、有纪律、有开拓能力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十分丰富,这里我们只选择其核心理论加以介绍。 (一)生活教育论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核心,包括三基本观点: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1.生活即教育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观点,有三层含义:(1)教育与人类生活相伴而生。陶行知认为,自从有了人类社会,就有了人类的生活,也就有了人类的教育。教育随着人类生活的变化而变化。生活是不断前进的,教育也要不断进步。他认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2)生活与教育密不可分。陶行知认为,“过什么样的生活就受什么样的教育:过康健的生活便受康健的教育;过科学的生活便受科学的教育;过劳动的生活便受劳动的教育;过艺术的生活便受艺术的教育;过社会革命生活便受社会革命的教育”,“教育不通过生活是没有用的,需要生活的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为生活需要而办教育,教育与生活是分不开的”。(3)教育具有终身性。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教育与个人生活共始终,也就是说,人要活到老学到老。 需要注意的是,陶行知所说的“教育”,不仅指学校教育,而是包括学校教育在内的整个社会生活的广义教育。生活即教育,不是说生活等同于教育,而是说教育与生活经历同一过程,教育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教育。 2.社会即学校社会即学校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另一个重要命题,伴随“生活即教育”而来。陶行知“社会即学校”基本观点:学校要与社会统一,把社会办成一个大学校,形成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在内的大教育体系。这种学校以青天为顶,大地为底,人人都是先生、都是学生、都是同学。他说:“整个生活,整个的教育,都统一在整个社会之中。"“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的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因此,我们又可以说,‘社会即学校’。” 在这里,陶行知把杜威的“学校即社会”翻了半个筋斗,提出“社会即学校”,因为在“学校即社会”的主张下,学生学习的东西太少,而且与社会生活是脱离的,就好像把一只活泼的小鸟从天空抓来关在笼子一样,把社会生活搬进学校,学校的空间并没有扩大。“社会即学校”就大大地增加了教育的素材、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和场所,学生可以获得更多有用的知识。因为凡是生活的场所,都是教育的场所,跨出校门,走向社会,把工厂、农村、店铺、庙宇、监牢都视为学校,成为课堂。陶行知提出“社会即学校”的目的是扩大教育的范围和内容,使广大劳动群众的子女能够接受适合他们生活的教育。 陶行知主张“社会即学校",另一个目的是想改变学校教育只为有权有势阶级服务现状,以此推动大众的普及教育。 3.教学做合一“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用陶行知的话来说,“教学做合一”“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个方面,而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情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 在做上学的是学生”。 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有如下含义:教学做三者不可分割,做是教与学的中心。教学做三者是密切相关的,但是都统一在做上。做是教的中心,也是学的中心,教者学者都要在“做”的实践中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他以种田为例,种田要在田里做,便在田里学,在田里教。教师拿做来教才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才是实学。他特别强调“做”在 获得知识过程中的作用。 “教学做合一”的主张,强调了实践是获取知识的途径,有助于培养年青一代的动手操作能力。但是,我们也必须认识到,陶行知过于强调生活教育的价值,把生活教育看成改造中国教育、中国社会的唯一出路。他把“生活”和“教育”混为一体,从而降低学校教育的特殊作用。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与我们正在进行的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十分吻合,对于我们今天的新课程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二)创造教育的方法——“六大解放”在创立生活教育理论过程中,陶行知又提出了创造教育思想。他的“六大解放”观点对我们培养儿童的创造力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解放儿童的双眼解放儿童的眼睛,就是要摘掉儿童眼睛上的“有色眼镜,使眼睛能看事实”,要破除封建教育使儿童脱离社会实际生活的做法,应培养儿童对自然和社会进行观察和分析的能力,培养他们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儿童的性情得到陶冶,意志得到锻炼。 2.解放儿童的大脑解放儿童的大脑就是把儿童的头脑从固有的迷信、成见、曲解、幻想中解放出来,让儿童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 3.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双手,给孩子以动手的机会,让儿童自己动手操作,使他们在手脑并用中发展创造力。为此,必须打破封建教育不让儿童动手、摧残儿童创造力的旧传统。 4.解放儿童的嘴解放儿童的嘴,是要让儿童言论自由,要让他们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允许他们对事情有疑问。疑问是人类发明创造的起点。儿童只有有了问的自由,才能充分发挥其创造力。1924年,陶行知在《每事问》一诗中写道:“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的巧,愚者问的笨。人工胜天工,只有每事问。” 5.解放儿童的空间解放儿童的空间,就是给儿童提供广阔的创造舞台,为他们进行创造活动打下基础。为此,必

陶行知的学校管理思想及其启示

陶行知的学校管理思想及其启示 摘要:陶行知一生创办和管理过多所学校,在此过程中形成了他的颇具特色的学校管理思想,其中包括重视校长的作用、强调学校规章制度的建设、依靠教师、学生自治、用人之长、勤俭办学以及注重与社会的沟通等内容。深入研究陶行知的学校管理思想,对于我们当前改进中小学学校管理、提高学校领导效能、创新学校管理体制等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陶行知;学校管理思想;启示 陶行知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思想家和教育实践家,他一生从事教育活动,勇于批判和改革旧教育,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之忱,呕心沥血,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陶行知一生积极地投身于教育改革的实践,先后创办了南京晓庄学校、南京安徽公学、上海山海工学团、重庆育才学校、重庆社会大学等学校。陶行知还曾参与了许多教育社团的创办和管理工作。在这些教育实践活动中,陶行知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并逐步形成了他的颇具特色的学校管理思想。本文试图通过研究陶行知的生平及其教育活动,挖掘 和梳理陶行知的学校管理思想,进而阐释陶行知学校管理思想的当代价值。 一、陶行知办学管校的实践活动 陶行知(1891-1946),安徽歙县人,我国现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少时在旧式私塾读书,后赴美留学,师从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1917年,陶行知学成归国,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任教。1923年,陶行知与朱其慧、晏阳初等发起组织中华平民教育促進会,开始推行平民教育运动。1927年,陶行知在南京晓庄创办南京市试验乡村师范学校,后改名晓庄学校。在晓庄办学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他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和“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思想,并希望能从乡村入手,来寻找一条改造中国教育和社会的出路。1930年,晓庄学校遭当局查封,陶行知本人也因受通缉而流亡日本。1931年回国后,陶行知又开始推行“科学下嫁”运动。1932年,陶行知在上海创办山海工学团,力图将工场、学校和社会打成一片,以使教育在中国逐渐能得以普及。1939年,为收容战争中流离失所的难童,陶行知在重庆创办了育才学校,苦心兴学。1946年,陶行知又在重庆创办了社会大学,同时努力推进民主教育运动,为争取和平民主到处奔走呼号。1946年7月25日,因劳累过度, 陶行知突发脑溢血在上海逝世。 陶行知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形成了他的颇具特色的

如何提升学校的管理水平

如何提升学校的管理水平 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深入推进,让学校管理者感受到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如何提升学校的管理水平成为管理者面临的挑战。对提升学校的管理水平我认为应当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一、做一名懂教育、有能力的好校长 校长是一校之魂,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必须具有良好的个人修养和高尚的职业道德,具有决策管理魄力,有组织实践能力,且思路宽广,勇于创新。有强烈的事业心,有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凡认准的事,就一干到底,毫不含糊;凡安排了的工作,就一抓到底,绝不敷衍。有争创一流的雄心壮志,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劲头;能以强大的人格魅力引导、带动师生正直做人,公道办事。 二、建立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体制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管理应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因此,必须在加强科学化、规范学校管理的基础上,重视情感管理的作用。坚持“依法治教”和“以德治教”相结合,在管理中加大情感投入,增强人本意识,用真情为教师创设平等、公正、宽松、和谐的工作气氛。在全面关注学生与家长的需求并使其确保得到落

实的同时,注重发挥教职工的积极性,从而形成“学校无小事,事事是教育;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的教育氛围。 建立民主的参与式决策与管理机制。教师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直接影响着教师民主化教学意识的养成。所以学校领导要改变以往“传统式”的管理模式,建立由教师、学生、家长共同组织的管理机制。 完善各项常规管理制度。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建设是实现学校规范管理、科学管理的重要前提,也是一所学校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因此必须对原有的教学管理制度进行反思和修改,最终形成有利于新课程实施和教师成长的教学管理制度。 学校管理要突出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性格的培养和发展。21世纪需要的是学生整体素质好、有特长、有个性的人才,需要的是具有良好自立性、独立性、责任心强的人才。我们必须遵守人的生活个性,为学生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在创造性的活动中不断发展,在老师的经心指导下实现学生身心向高一级水平发展。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注重学生自学能力及个性发挥的培养,使学生成为社会的主人、生活的主人、学习的主人。坚持以德育人,以生为本,以爱育人,使学生认识自我,增强自信,使学生主动参与管理,学会自律,学当主人,享受承担

关于学校管理提升年总结通用版

单位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 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 期: 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关于学校管理提升年总结通用版 ——Summaring Experience, Carrying Over To Go Forward Striving for More Achievement 。

关于学校管理提升年总结 一、坚持科学发展,致力改革创新,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深入推进,市属院校办学活力进一步激发 1、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阶段性成效 学校管理中心机关和市属院校党组织分4个批次先后组织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牢牢把握“坚持解放思想、突出实践特色、贯彻群众路线、正面教育为主”原则,紧密结合实际,注重取得实效,切实把学习实践活动办成群众满意工程。一是在深化思想认识上有新提高。中心机关支部集中学习38个学时,市属院校集中学习平均在20学时以上,组织市属院校领导干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专题学习班,组队参加全市学习实践活动“电视知识竞赛”和征文活动。通过学习调研和分析检查,大家拓宽了视野,认清了形势,看到了差距,统一了思想,切实增强了忧患意识、创新意识、大局意识和发展意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不断增强。二是在解决突出问题上有新进展。各校围绕树立科学教育理念、规范办学行为、强化办学特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等主题,着力排查和解决办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进一步增强满足人民群众需求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三是在推进科学发展上有新成效。通过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各校寻找标杆、学习先进、力求超越的意识得到增强,在学校管理、课程改革、教学质量、专业建设、校园文化等方面采取了切实有效的举措,取得了良好成效。

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心得体会

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心得体会 作为二十世纪“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将中国传统教育的精华与西方教育的先进理念有机地融为一体,创立了一种既适合中国国情又符合时代潮流的教育理论体系,对我国的现代教育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陶先生无私的奉献精神、崇高的育人目标、创造性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教育方法是留给中华民族的极其珍贵的教育富矿,对于我们今天正在开展的新课程改革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陶行知先生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正是先生一生的写照。陶先生为了“要使全中国人民都受到教育”,他毅然脱下西装革履,抛弃大学教授的优裕生活,穿上布衣草鞋,奔赴乡村,为中国最底层的劳动人民从事着他最神圣的教育事业。他的奉献精神为后人投身教育事业提供了一种巨大的精神动力,激励着一代代热血青年为实现陶先生的未竟目标而不断奋斗。 爱就意味着奉献。从古到今,教育在人们眼中都是充满无私奉献精神的神圣职业。从物质财富上看,教师是清贫的,但在精神上,他们却是富有的。作为一名教师,如果没有崇高的理想和为祖国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是不能担当培养人才、造就人才的重任的。在知识竞争的时代里,我们尤其要向陶行知先生学习,以一种奉献的精神提升自身的职业道德。 二、朴实崇高的育人目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

做真人”。 “真人”是陶行知先生最根本的育人目标, 他告诉我们:“真”比一切都重要。真人最早出现在《庄子·大宗师》一文中,在庄子那里,真人是超然于物欲、名利、生死、自我之外,和自然融为一体的人。从词源学上看,真有真诚、真实、无伪等意思。真人在陶行知先生的思想体系中,指自立立人、求真实干、忘我为公、一心向农,为民服务,为民谋福利的有用之人。 陶先生用一个“真”字廓清了几千年来中国封建教育中存在的虚假伪善的尘垢,指明了现代教育最重要最本质的属性。教师作为现代进步教育思想的实践者,应牢记陶行知先生的话,教学生求真知,学真本领,养真道德,说真话,识真才,办真事,追求真理,做真人。以“真”字作为自己的立教之本,教好书育好人。因此,教人求真,学做真人,必须从教师自身做起,教师要以真教人、以真待人、以真做人。 三、弥足珍贵的创造教育理念——“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陶行知认为,创造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活力,是一个民族文化中的精髓。所谓创造教育,即是培养民族活力的教育,是培养学生“独出心裁”能力的教育。他说“汗干了,血干了,热情干了,僵了,死了,死人才无意于创造。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便是创造之神的行宫,就能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陶行知先生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所以,陶行知创造教

加强学校管理--提高办学水平

加强学校管理提高办学水平 平达乡新中寨小学陈璟 为了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实现学校的精致化管理,学校将在传统德育、教育科研、艺术教育、信息技术教学等方面加大投入,加强管理力度,力争在原有基础上跃上新的台阶,为创建反映有办学个性的特色教育,作出新的要求。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建构校园阅读文化,倡导学生在音乐、棋艺、书法、美术、科技等文化艺术活动中陶冶情操,形成才艺,培养兴趣,发展特长。根据自己的学校管理经历和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我认为应从以下六个优化做起: 一、优化教育思想,塑造办学理念。 我校的办学理念是:为学校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为学生终生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学生成功的人生,源于小学阶段扎实的基础。为此,我们要求全体学生要做到基础扎实,学有所长,全面发展,个性优良,为成功人生作准备;每一位老师要把学生的成功人生看作自己成功的条件,要爱岗敬业,理念超前,博学善教,和睦协作,引导学生健康、快乐成长,来体现教师职业的崇高价值。全校老师在这一理念引领下,采取以下治校方略:健康为先(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言行健康);育人为魂(环境育人、师表育人、体验育人);质量为本(全程优化、全面发展、全体提高);特色为重(特色立校、特色育人、特色强师)。实施素质教育,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推进教育现代化工程,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抓好队伍建设,开展各种活动,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坚实的基础。建设学习型学校,教师专业素质有特色;构建人本化模式,学校组织文化有特色;发展科研型群体,教改实验成果有特色;营造生态型课堂,课堂教学艺术有特色;发展传统项目,学校办学有特色;促进均衡发展,学生素质发展有特色。 二、优化组织管理,关心学校发展。 从学校的办学方向、办学宗旨、办学目标、管理举措等各方面提出严密、细致、具体可行的要求,做到职责明确、制度完善;学校出台的各项具体工作的计划、方案、管理制度等要细致入微。经班子成员会议讨论审议之后再予以实施,尽可能减少具体工作中不必要的失误和损失;学校班子成员平时工作要深入一线,走进师生中去,在检查、督促的同时,要求班子成员强化服务意识,务实增效作表率,努力创设和谐的管理氛围;班子成员着力于既雷厉风行,又精致化的工作作风,做到以人为本、以法治校、科学规范;扎实加大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在执行的过程中,要眼睛向下看,脚步向下走,下深水推进工作,尽可能用各种方法达成执行的目标;班子成员在教师中须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要求教师做到的自己一定要率先做到,要多关心群众生活,做教师的知心朋友,体现管理的人文化。

陶行知先生德育思想浅析

陶行知先生德育思想浅析 马坝初中李必成 陶行知先生是现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也是一名伟大的爱国者。他一生追求真理,坚持教育救国并勤于实践,给后人留下丰富而宝贵的教育思想精神财富。其出中尤其是先生对品德教育的意义和方法的真知灼见对今天的我们如何做好德育工作依然有着莫大的启迪作用。 道德是做人的根本,爱国是品德的灵魂 陶行知先生认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并且,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因此,对学生的教育应以“德育为本”,学校应把“德育”放在首要地位。陶先生还帮我们剖析了品德的层次表现:“在德育上,公德和私德,都不可欠缺的。”“一个集体能不能稳固,是否可以兴旺起来?就要看每一个集体的组成分子能不能顾到公德、卫护公德,来衡量它。……我们在每一个行动上,都要问一问是否妨碍了公德?是否有助于公德?妨碍公德的,没有做的即打定决心不做,已经开始做的,立刻停止不做。若是有助于公德的,大家齐心全力来助它成功。”陶先生认为:最大的公德是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他说:“国家是大家的。爱国是个个人的本分。我觉得凡是脚站中国土地,嘴吃中国五谷,身穿中国衣服的,无论男女老少,都应当爱中国。不过各人年处的地位不同,爱国的方法也不能尽同。小孩们用心读书,用体力操,学做好人,就是爱国。今天多做一分学问,多养一分元气,将来就能为国家多做一分事业,多尽一分责任。”“大德不能小于‘天下为公’。人民是我们的亲人,我们是人民的亲人,是必须近亲,打成一片,并肩作战。”谈到爱国表现,他说:“个人爱国不爱国,只须看他对于公有财产之态度,只须看他对于公有财产有没有不愿取之精神。”“损坏公物,不是公民应有的习惯,这种坏习惯如不斩草除根,让它蔓延出来,渐渐的可以盗卖国权。做公民的一方面要自己爱惜公物,一方面对于损坏公物的人还要一致反对。我们应当爱护公物如己物。”这些观点与党的十八大提出“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是高度一致的。 当前,我国经济建设举得巨大成就,但各种消极腐败的价值观念和社会行为正在侵蚀着广大的青年学生。一些人拜金思想严重,置国家利益社会利益与不顾,为富不仁,一些人已经没有信仰,精神空虚,开车豪车,喊着寂寞…为进一步丰富和巩固我们的精神家园,党的十八大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等不同层次提出了相对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是我们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我们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的内化到每个公民心中去,每个学生心中去。 二、真教育是师生心心相印的活动 办真教育是陶先生一贯的主张和办学宗旨,陶行知先生提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一点,再过一百年也不会过时。 当然,除了有好的宗旨外,陶行知先生认为:办好一所学校,还必须有好的老师,老师是引路明灯。“教育就是教人做人,教人做好人,做好国民的意思。”要当好一名教师,对学生进行好的教育,必须认识自己对国家、民族所担负的责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陶行知教育思想博采古今,兼容中西,理论简约,并自成体系。在教育理想上,他主张“通过四通八达的教育,建立四通八达的民主社会”;在教育准则上,他坚持道德至上的教育原则,奉行“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教育箴言。陶行知的“真”与孔子的“仁”在教育理念和道德目标上一脉相承;在教育策略上,他基于知行关系的深刻理解,提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重要论断,突出实践(“行”)在认识论中的先导地位,认识与实践结合,并由此确立了“行—知—行”的行动策略,使得教育理想和目标能在实践中有效落实。 在教育理论上,陶行知继承发展了杜威的现代教育思想,并从中国国情出发,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三大理论主张,主张教育要与社会生活相联系,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按社会生活的前进的需要实施教育,打破学校与社会之间的藩篱,使教育回归生活,实现从书本的到人生的,从狭隘的到广阔的,从字面的到手脑相长的,从耳目的到身心全顾的彻底转变;在教育实践上,他毕生致力于人民的教育事业,不畏艰险,认真探索,大胆实践,开辟新路,为世人树立楷模,为万民敬仰。 总体而言,陶行知教育思想具有突出的民族性、平民性、大众性和实践性,很多观点与现代职业教育的本质要求和价值追求内在相通,对当代职业教育富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概括起来,主要有几下几点: 一、树立“服务大众,服务就业”的职业教育宗旨 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和服务宗旨是什么呢?这是当前职业教育面对的首要的现实任务。行知先生对此给予了明确的回答——在于“生利”,即能给学生生利的本领,是谓“生利主义”,认为“凡养成生利人物(笔者注,可指学生)之教育,皆得谓之职业教育;凡不能养成生利人物之教育,皆不得谓之职业教育。”生利有两种:一是生“有利之物”,比如制造产品;一是生“有利之事”,比如商贸流通等,生利的目的在于“以利乐群”。 生利主义,作为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与宽泛的“生活主义”相比,揭示出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与狭隘的“衣食主义”的区别在于——前者以“利群”为精神追求,即有利于公

关于长效提升学校管理水平的问题调研报告

关于长效提升学校管理水平的问题调研 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学校管理水平决定学校发展水平,也关系教育发展的质态。近几年,扬州教育质量步步高升,高考在省里的排名不断靠前,这主要得益于扬州推行学校精致管理,牵住教育发展的牛鼻子,迎来扬州教育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今天,全国范围内深入开展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活动,扬州教育如何实现科学发展,走内涵式发展之路,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长效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应是题中之义。 二、基本成绩与经验 (一)思想引领。伟大的理论产生伟大的行动。各个学校都十分重视教育理念的更新,以新理念指导自己的管理。 1、重视理论的学习。校长是一校之魂,什么样的校长就会有什么样的学校。校长们自身十分注重学习,他们订阅专业的教育管理刊物,认真阅读,做学习笔记,并将自己学习的心得体会通过例会等渠道传达给教师。 2、积极参观学习。对于教育教学管理规范,经验独特,业绩突出的学校(如洋思中学、栟茶中学等),学校能够及时组织领导或教师学习取经,回来后,组织讨论,如何针对本校实际,进行移植和改造,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和品味。 3、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学校三风建设,是校园文化的核心,也

学校精神的集中体现。各校都有自己的三风,并在醒目的位置加以突出,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遵循三风的要求,是三风的具体化。校园内,具有各校特色的标语,诗一般提醒语,让全校师生沐浴在美的怀抱中。 4、明确的目标。目标凝聚人心,目标激励人们奋进。各校均能从学校实际,以及长远的发展提出自己的发展目标。如南海中学提出的“坚持走质量兴校、内涵发展之路,把学校建成管理规范,校风严正,教风严谨,学风浓厚,具有创新意识和精神的人才培养基地;基本形成以师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通过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办学品位,把学校建成扬州地区具有办学特色的优质品牌学校。” (二)制度保证。制度和机制建设是提升学校管理水平的基石。正如小平同志所讲“好的制度,可以使坏人变好,坏的制度,可以使好人变坏”。学校管理,如果没有制度和机制作保障,一切都将无从谈起。 1、完善制度建设。以实施精致化管理和提升学校管理水平为目标,在充分学习先进地区、学校科学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校实际和管理工作的新问题、新情况,对现有规章制度不断充实、修改、完善,延伸、拓展,组装配套,形成各具特色的、更加科学规范,可操作性强的、完整的制度体系框架。把制度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规范,用制度管好人、管好事。 2、创新机制。按照“目标明确、任务具体、责任清晰,考核严格,以质论酬,奖罚兑现”的整体思路,着力抓好各项机制的落实。一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