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天津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概要)

天津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概要)

天津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概要)
天津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概要)

xx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概要)

国务院对《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年)》的批复,确立了将天津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科教发达、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

落实科学发展观,体现规划的时代性、前瞻性和指导性,本规划突破了传统的通过旅游资源的梳理来决定旅游发展格局的资源主导型旅游开发模式,从天津市定位为“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的战略高度来审视未来天津旅游的地位和作用,提出天津旅游的发展要从“资源主导、遍地开花”的旅游现状走向“目标驱动、产业集聚”的发展模式,并以此确定天津旅游发展目标和发展格局。

一、发展定位

以山河湖海泉为载体、近现代历史文化为主脉、国际港城规划建设为依托,以都市观光、休闲度假和商务会展为支撑的中国北方独具特色的国际滨海旅游城市。通过旅游资源整合、旅游产业培育、重点项目建设、旅游品牌打造,将天津建设成为浓缩近代文化、凝聚现代文明、体现生态海洋、最具北方特色的中国旅游强市、国际旅游目的地和集散地。

二、形象定位

xxxx活力xx

三、发展战略

1.xx同城、互补发展

突出天津特点,与北京旅游产品错位发展,整合线路各具特色,客源互补联合营销。国务院批复的《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中指出,要注意加强与京津冀地区发展的协调,特别是北京与天津两大城市的功能定位协调,实现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随着京津城铁的开通,京津城市一体化的进程逐步加快,同城效应形成了旅游的融合模式,京津旅游也进入了品牌竞合发展的时代。为此,把北京作为

天津的主要客源市场,在旅游产品上错位发展,在线路整合上联合设计,在综合服务上联动整合,在功能配套上特色互补,将京津两城共同打造为一体化的国际旅游目的地。

2.城旅一体、整体发展

旅游依托城市发展,城市建设体现旅游功能,把城市作为旅游吸引物整体打造,将城市旅游变为旅游城市。

为此,旅游业与商贸、金融、科技、港口、工业等功能进行整合,同时整合各种社会经济资源投入旅游发展,以旅游为纽带促进城市功能的全面发挥,在整整个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服务功能配套、工农业生产等方面,全面融入旅游功能。

3.项目带动、集聚发展

通过龙头项目带动旅游市场开发、旅游产业集聚和城市载体功能建设,激活市场人气,带动相关产业的全面发展。

为实现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和中国旅游强市的发展目标,必须加强项目建设,打造具有震撼力的世界级旅游吸引物。突出龙头项目的带动和引领作用,形成强烈的市场吸引力,并且通过龙头项目,促进产业集聚和升级。同时按照大力发展都市型旅游的要求,加强城市载体功能方面的大项目建设,形成城市的吸引力,促进旅游与相关产业的全面发展。

四、空间布局

按照“目标驱动、产业集聚”的重点突破战略,将天津市近中期旅游发展格局划分为“一带、三区、九组团”。一带:

海河旅游发展带。是连接天津市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的发展轴线,是天津旅游的主打旅游品牌之一;

xx:

中心都市旅游区;东部滨海旅游区;北部山野旅游区。中心都市旅游区是集中展示近代中国文化的窗口、天津都市旅游的核心区域,也是天津市旅游的

服务中心和集散中心;东部滨海旅游区是天津市旅游产业新的增长极,是发展滨海旅游、海洋旅游的蓝色休闲度假基地;北部山野旅游区是以山野生态和风景名胜为特色的,面向京津的城市后花园和绿色休闲度假基地。九组团:

东丽湖商务休闲组团、京津新城温泉度假组团、七里海湿地度假组团、大黄堡生态休闲组团、官港生态游乐组团、杨柳青民俗文化组团、团泊湖国际休闲博览组团、葛沽-小站民俗风情组团、天嘉湖-鸭淀水库商务休闲组团。

九组团构成了环天津双城的休闲带,它们既是城郊休闲带的组成部分,又是连接市区到滨海新区和北部山区的休闲廊道。

五、分区规划

4.“一带”:

xx旅游发展带

xx旅游发展带规划

定位:

xx旅游纽带,xx观光载体

发展方向:

通过活跃水面、繁荣两岸、上伸下延、近接外连,进一步丰富海河水上项目。开通海河的水上交通,设计独具天津特色的游览船,成为连接两城的水上巴士;两岸增加休闲、餐饮、购物、主题公园等综合服务业态,打造成为天津市的黄金旅游线和休闲产业带。

分区结构:

分为上游段、中游段和下游段三段。

(1)上游段:

xx口至外环线

核心支撑项目:

大悲院、津卫摇篮、古文化街、意奥风情、和平路——滨江道、金融名街、洋务溯源、莱茵小城、海河水上运动大世界。

(2)中游段:

外环线至xx二道闸

核心支撑项目:

中央湿地公园、海河音乐广场、水城嘉年华、大型会展设施、高档酒店。

(3)下游段:

二道闸至xxxx

核心支撑项目:

海河外滩公园、响螺湾、于家堡、大沽烟云、意奥风情、扶桑市井、莱茵小城、洋务溯源、津湾广场、潞河督运园

5.“xx”

xx主要指:

中心都市旅游区、东部滨海旅游区、北部山野旅游区

(1)中心xx旅游区

定位:

xx观光、文化体验、特色商贸、综合服务

目标:

北方休闲都会,旅游集散中心

发展方向:

依托城市现代化建设和近代历史文化内涵,发展都市观光和文化休闲旅游。深度开发天津历史文化内涵,推进“近代中国看天津”文化主题板块的完善,依托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增强旅游服务功能和旅游载体功能,将天津中心城市建设成为展示天津都市风貌的窗口和旅游综合服务中心。核心支撑项目:

水西庄文化名园、天津西站商贸区、子牙河旅游休闲带、津卫摇篮、大悲院商贸旅游区、老城津韵、南京路商贸经济带、文化宫古建筑群、金融名街、中心公园、小白楼商务区、五大道风貌区、天津乐园、天塔、水上公园、奥体旅游商贸区。

(2)东部xx旅游区

定位:

xx生态、时尚娱乐、xx度假、商务会展

目标:

港城旅游目的地,滨海旅游产业集聚区和生态科技示范区

发展方向:

以海滨为主线、以海河、古海岸、湿地、高新技术产业为基础,在旅游开发方向和规划布局方面,突出体现亲海性特点,深度开发建设滨海休闲、度假、娱乐板块,将滨海新区打造成海上旅游集散地和环渤海旅游门户枢纽。

核心支撑项目:

中心渔港滨海休闲旅游区、国际生态环保论坛、侏罗纪主题公园、发现王国主题乐园、基辅号航母主题公园、国家海洋博物馆、北塘生态度假区、滨海国际论坛、临空产业高新技术展示区、极地海洋世界、SOHO水上酒汇、于家堡商务休闲区、东疆港休闲度假基地、国际邮轮母港、大沽船坞遗址、潮音寺、海滨浴场康体旅游区。

(3)北部xx旅游区

定位:

生态观光、休闲度假、乡村体验、商务会议

目标:

xx旅游枢纽、绿色休闲基地

发展方向:

以蓟县北部山区和东部水域为主体,打造一个集名山、幽林、秀水、雄关、古刹于一地的生态休闲度假基地;实现森林养生、山水休闲、名胜观光、文化体验、乡村旅游五位一体,将其建设成为贯通京津冀的旅游枢纽,成为环渤海地区生态休闲中心。核心支撑项目:

长城文化旅游集聚区、环秀湖国际会议中心、九山顶、梨木台、八仙山、九龙山、毛家峪文化农家院、盘山北少林寺恢复工程、盘山金碧国际度假中心、盘龙谷文化城、盘山风景名胜区、独乐寺。

6.“九组团”

(1)xxxxxx度假组团

主体功能:

商务休闲、xx养生

发展方向:

开发各类温泉相关的旅游、休闲、度假、康体产品,规模化和品质化开发,依托京津两大市场,构建功能复合、产业联动的综合温泉旅游区,打造京津共享的城际型休闲旅游目的地。

核心支撑项目:

锦绣香江、广济寺、玉佛宫、京津新城温泉度假区。

(2)大xx生态休闲组团

主体功能:

湿地观光、康体休闲、工业科普

发展方向:

保护性开发大黄堡湿地,发展生态康体旅游产品,结合北运河的开发整合和串联周边休闲、运动、度假和特种旅游资源,形成武清区的休闲度假旅游集聚区。

核心支撑项目:

港北森林公园、东篱生态城、大黄堡燕王湖生态度假区、天狮国际健康产业园、第六城-国际淘宝城滑雪MALL。

(3)七xx湿地度假组团

主体功能:

湿地观光、生态度假

发展方向:

通过修复生态系统,突出和保护原始自然湿地环境,打造以生态观光、湿地游乐和水乡体验为主体,以红色旅游、古迹旅游和生态度假为辅助的天津最大的国家湿地生态公园。核心支撑项目:

七xx湿地公园、“北方水城”。

(4)xxxx商务休闲组团

主体功能:

商务会展、康体娱乐

发展方向:

依托东丽湖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区位优势,开发高品质的休闲和商务产品,打造成为天津市的重要休闲度假基地和生态宜居区。

核心支撑项目:

东丽湖温泉度假区水上欢乐谷、滨海国际马戏城、东丽湖游乐中心。

(5)xx民俗文化组团

主体功能:

民俗文化、精武文化、生态休闲

发展方向:

以悠久和深厚的民俗文化资源为基础,以大运河为主线,以千年古镇杨柳青为龙头,以民俗文化体验为主导,以精武文化为品牌,建设以民俗文化为主的旅游组团。

核心支撑项目:

杨柳青庄园、杨柳青菜博园、石家大院、千尊玉佛寺、辛口生态农业观光示范区、大运河开发项目、国际精武总坛旅游度假区、峰山药王庙、大院区、元宝岛。

(6)xx国际休闲xx组团

主体功能:

商务休闲、游憩体验、大型展会

发展方向:

依托团泊新城良好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交通条件和完善的配套设施,面向环渤海地区,集中发展以温泉度假、生态休闲、商务会展为核心的城市体验旅游休闲产业,迎合目前都市假日休闲游的市场需求,提供家庭休假、商务聚会、展览展示、会议培训、团体游憩、康体运动以及特色餐饮和购物等多方位、多层次、多体验的旅游休闲、康体度假和会议会展服务。核心支撑项目:

国际休闲博览园、北华路设施农业、团泊体育水城。

(7)xx-xx水库商务度假组团

主体功能:

休闲娱乐、会议度假

发展方向:

依托天嘉湖和鸭淀水库两大水体资源,开发“一静一动”功能互补的旅游休闲区。天嘉湖主要开展商务会议型、静养观光型、高端接待型商务休闲旅游产品;鸭淀水库主要面向大众市场开展水上运动、滨水休闲、风情体验等特色服务旅游产品,打造成为天津水上旅游乐园。

核心支撑项目:

鸭淀水库旅游风景区、天嘉湖生态商务休闲集聚区。

(8)xx-小站民俗风情组团

主体功能:

民俗体验、历史文化

发展方向:

以小站练兵史实和葛沽民俗文化为基础,结合小站镇和葛沽镇的历史文化名镇建设,构建具有近代文化和民俗特色的旅游组团。

核心支撑项目:

天津宝成北石林园、葛沽文化风情集聚区、小站练兵观光园。

(9)xx休闲游乐组团

主体功能:

生态度假、休闲游乐

发展方向:

有效融合生态、科技、游乐要素,打造成一个自然生态与高端游乐完美结合的的欢乐组团。

核心支撑项目:

官港生态游乐园、大港水库湿地生态园。六、构建三大旅游支撑体系

xx观光体系

近代历史文化

xx娱乐休闲

购物餐饮美食

工业园区观光

工业遗产旅游

红色旅游

民俗文化

科普考察

主题公园

宗教文化

节庆活动

体育赛事

七、打造五大旅游品牌

1.海河牌:

海河风韵

海河是天津市最具特色的旅游资源,通过活跃水面,繁荣两岸,上伸下延,近接外连,使海河旅游观光带成为串接旅游各要素的重要纽带和都市观光的重要载体,成为与巴黎塞纳河相媲美的天津市主打旅游产品。

2.文化牌:

津沽百年

挖掘近代历史文化底蕴,把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市场优势,打造“近代中国看天津”的城市旅游品牌,把天津塑造成浓缩近代文化、凝聚现代文明的滨海旅游名城,是天津旅游个性化发展的主攻方向。

3.滨海牌:

活力滨海休闲度假体系

滨海度假

滨海娱乐

滨海运动

游船旅游

游艇旅游

湿地旅游

湖泊旅游

温泉休闲

山野游憩

生态度假

乡村休闲

运动休闲商务会展体系

商务旅游

会展旅游

奖励旅游

商务休闲

科教交流

总部基地

研发基地

以“浓缩中国近代史、展示海滨新经济、饱览津沽河海港、感悟滨海新风光”为形象标志,塑造蓝色海洋、繁忙港口、生态海滨城市、优美旅游景观、休闲度假胜地的整体形象,发展成为生态环境良好,集都市观光和海洋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区域旅游目的地。

4.生态牌:

生态天津

按照天津生态城市建设规划,依据天津特有的山、河、湖、海、泉、湿地等生态资源,营造大生态品牌。

5.会展牌:

休闲会展

依托天津市经济大发展的有利契机,依托天津大型工业企业和高科技企业集聚优势及日益完善的区位空间优势,通过建设大型商务会展设施,提高商务服务接待水平,大力发展商贸旅游,提高商务旅游在旅游行业中的比例,打造商务旅游、会展旅游、奖励旅游、体育旅游等多种旅游形式。树立天津作为滨海城市的动感、时尚、科技、文化的会展旅游品牌形象,全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会展旅游品牌。

八、规划效果评估

评审委员会专家一致认为:

《天津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工作技术路线合理,编制思想明确。立意高远、创意科学、布局合理、重点突出、内容丰富、体系完整,强调了天津近代历史文化丰富的特点,强调了津京同城、环渤海旅游合作的重要意义,挖掘较深、立意较高、视野较宽阔,符合《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和中央关于滨海新区建设纳入国家战略的要求,对天津市旅游发展具有指导意义,并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是一项高水平规划。

某景区旅游总体规划课件(doc 72页)

第一章规划总则 一、规划性质 本规划是行唐县牛王寨景区旅游总体规划,是该景区范围内旅游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二、规划范围 本次牛王寨景区的规划范围为:东至寺庄村,西连牛下口、程家庄村,北至王下口村,南与邢家庄村相连。总规划面积为6.20平方公里。 三、规划依据 (一)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二)部门规章、标准规范 ?国家标准GB/T18971-2003《旅游规划通则》 ?国家标准GB/T18972-2003《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 ?国家标准GB/T17775-2003《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 ?《旅游厕所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18973-2003 ?《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管理办法》 ?《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2000年报10月26日国家旅游局第12号令发

布)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HZB 1-1999》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WF D5-2000》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9-1996》 ?《机动车辆允许噪音标准GB1495-7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UDC613.3GB 5749-85》 ?《景观娱乐用水标准GB12941-91》 ?《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 (三)相关文件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 ?《河北省旅游条例》(2004) ?《河北省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2007) ?《河北省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发展规划》(2008-2020) ?《石家庄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2002) ?《行唐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06) ?《行唐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9-2020) ?《行唐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 ?《行唐县志》 ?行唐县旅游与文史资料 ?牛王寨旅游开发相关资料 ?其他相关资料 四、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生态为本,保护优先,因地制宜,统筹兼顾,合理安排规划,注重可持续发展。依托本规划区内丰富的生态资源和人文资源,加大旅游开发的力度,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为动力,以独特性为卖点,“发展大旅游、建设大市场、形成大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本规划区旅游

全域旅游信息化建设方案

全域旅游信息化建设方案 2016年 一、旅游行业现状 2015年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为21966元,增速达8.9%,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业已步入大众消费时代。2015年我国旅游投资首次突破了万亿元大关,加速了旅游景区建设步伐,以景区为主体的企业在资本市场表现活跃,近百家景区追逐新三板,2016年一季度入境旅游622。3万人次,同比增长10.9%,有力促进了国内景区旅游。 2015年我国私家车保有量达到1.24亿辆,随着私家车的普及和自驾游趋势的发展,周边旅游景区人气爆棚,2015年底中国高铁运营里程达到1。9万公里,基本覆盖50万以上人口城市,四通八达的铁路网改变了国内景区旅游格局. 互联网大数据的逐渐普及和应用,使景区旅游产品定位更加准确,能够更好地帮助景区精准营销,提升用户体验。智慧景区的普及和推广,使景区的配套服务和设施(景区WIFI覆盖、快速入园、电子导览等)更加完善. 二、建设基本原则 全域旅游信息化的建设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系统的设计和建设实施必须有一个统一的思想,统一的原则,按照统一的步骤进行。应该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管理,资源整合,先易后难,分步实施”的实施策略进行建设,并有效继承历史建设成果。 全域智慧旅游平台项目建设要遵循以下原则: (1)面向游客需求提供全程服务 平台建设以游客需求为导向,充分利用面向大众的多种现代信息化手段,打造最便捷、最开放、最实惠的应用平台及工具,满足游客在栾川旅游的全程需求。 (2)全局统筹安排分步落地实施 统筹安排与分步实施相结合;既要从全局出发,加强领导、统筹协调、规范管理,又要突出重点,分阶段推进实施计划,促进栾川县乡村游智慧旅游建设深入持续开展。 (3)继承建设成果避免重复建设

南通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南通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2006~2020年)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规划目的 为了科学、合理、有序地开发利用南通市的旅游资源,促进旅游业的快速增长和持续发展,尽快把南通建成旅游整体形象鲜明、产业结构优化、服务设施齐全、综合效益较高的旅游强市,依照《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和《旅游规划通则》,编制《南通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本规划”)。本规划是南通市旅游发展宏观指导性文件,辖区内各区、县(市)和旅游区在编制旅游发展或旅游开发建设规划时,原则上均应符合本规划的要求。 第二条规划范围 本规划范围为南通市行政区域所辖范围,包括南通市区(港闸区、崇川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通州市、海门市、启东市、如皋市、如东县、海安县,总面积8001平方公里。 第三条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2006~2020年,分近期、中期、远期三个发展阶段。近期:2006~2010年,为重点突破期;中期:2011~2015年,为全面提升期;远期:2016~2020年,为持续(成熟)发展期。 —1 —

第四条规划依据 1.国家旅游局《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2005; 2.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旅游规划通则》GB/T18971-2003 2003; 3.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 4.《江苏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2; 5.《江苏省旅游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及到2020年远景目标纲要》2005; 6.《江苏省沿江旅游发展规划》2005; 7.《江苏省海洋功能区划》(修订)2005; 8.《南通市城市总体规划调整》2004; 9.《南通市城镇体系规划》(2000~2020)2002; 10.《南通市旅游业发展“十一五”规划》2005。 第五条规划原则 注重效益,重点推进原则;市场导向,持续发展原则;强化特色,打造品牌原则;系统整合,创新经营原则;因地制宜,协调发展原则;适度超前,运作可行原则。 —2 —

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导则DB52∕T 1507-2020

目 次 前言................................................................................II 引言...............................................................................I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总体要求 (2) 5 工作程序 (2) 6 规划要点 (3) 7 规划成果 (7) 附录A(资料性附录) 规划文本参考提纲 (8) 参考文献 (10)

引 言 贵州省是全国“全域旅游示范省”之一,是西南地区唯一的示范省。为规范贵州省全域旅游发展编制工作,提升全域旅游规划编制的引领性、创新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适应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验收工作要求,促进地方全域旅游发展,特制定本文件。 本文件是指导贵州省各级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编制的规范性文件。 本文件的制定,是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要求,结合贵州省全域旅游发展实际,在充分体现地方特色的同时,创新和规范了贵州省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编制工作。

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导则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贵州省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编制的总体要求、工作程序、规划要点、规划成果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指导贵州省各级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的编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4308 旅游饭店星级的划分与评定 GB/T 17775 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 GB/T 18971 旅游规划通则 GB/T 18973 旅游厕所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 GB/T 26354 旅游信息咨询中心设置与服务规范 GB/T 26356 旅游购物场所服务质量要求 GB/T 26358 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 GB/T 26361 旅游餐馆设施与服务等级划分 GB/T 26362 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与运营规范 GB/T 31380 旅行社等级的划分与评定 GB/T 31381 城市旅游集散中心等级划分与评定 GB/T 31382 城市旅游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设置原则与要求 LB/T 024 旅游特色街区服务质量要求 LB/T 025 风景旅游道路及其游憩服务设施要求 LB/T 035 绿道旅游设施与服务规范 LB/T 064 文化主题旅游饭店基本要求与评价 LB/T 065 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评价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广州市白云区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

广州市白云区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旅游策划方案 第一章现状与发展条件分析 一、白云区概况 白云区是广州市10个城区之一,因其境内有白云山风景名胜区而得名。位于广州市城区的北部,东邻增城区市,西界南海市,南连荔湾、越秀、天河、黄埔等4个城区,北接花都区和从化市。全区面积1042.7平方公里,2000年末全区常住人口84万,流动人口约90万,行政区辖12个镇,15条行政街。 白云区地处北回归线以南,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年平均气温为21.8度,年均降雨量为1655毫米,境内兼具有多种地貌,东部和东北是丘陵地区,有广州市(原八区)最高峰帽峰山(海拔534.7米)和著名的白云山风景名胜区,山丘坡度平缓,林木茂盛,果树如海,大小水库山塘遍布,湖光山色。风景宜人。中部为广花平原,西部是珠江水系,河网交织,珠江西航道,巴江河及流溪河流经境内,既得灌溉之便,更得航运之利,其中流溪河更是广州市民主要的饮水源。 改革开放以来,白云区凭借锐意进取的开拓精神、优越的区位和丰富的资源条件,经济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2000年,全区GDP127.53亿元人民币,比1995年翻了一番。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业经营从单家独户的分散经营,向龙头带动的集约经营转变,产业化、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工业整体素质进一步提升,新一代企业群体逐步成长,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带动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主要力量。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各类商贸专业市场不断发展壮大,旅游业、房地产、金融保险、信息中介等行业兴旺发达,第三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骨干。目前,全区三大产业比例为16:38:46。 二、旅游发展评价 (一)现状评估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全国和广州市旅游业的蓬勃发展,白云区立足优越的区位、便利的交通、宽广的地域空间和组合良好的旅游资源等优势,积极开拓旅游业务,建设酒店宾馆,开发景区,拓展旅游市场,走上了旅游发展之路.经过20多年的发展,尤其是"九五"时期的大发展,白云区旅游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初步形成旅游产业体系,进入初步发展到加速发展的转变时期。 1、旅游接待设施日益完善,旅游产业体系初步形成。 经过20多年的奋斗,白云区旅游业已经初步形成产业体系。标志是旅游接待设施日益完善,旅游产业规模逐步扩大,旅游要素逐步发育。到2000年底,全区共有住宿设施195家,客房11000间,床位22000张,纳入旅游统计范围的酒店80座,其中星级酒店15家。旅游餐饮方面,随着经济及广州市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区内餐饮资源得到利用,现有各类酒家、餐馆网点2000家,较具规模和档次的60家,其中定点餐馆4家,近年形成的新广从公路饮食长廊最具特色,该区域聚集了20多家上规模上档次的特色餐馆,成为"食在广州"的旅游强势产品的组成部分。旅游购物方面,随着广清路综合批发市场、黄石路汽车汽配市场、梓元岗皮具市场、机场路化妆品市场等商业街和专业批发市场的建成,日渐形成独具特色的旅游消费市场。以南湖国家旅游度假区、东方乐园和广州新体育馆、白云山风景区为代表的众多游乐场所,可满足市民和游客的娱乐要求.目前,全区"行、游、住、吃、购、娱"旅游六要素基本配套,产业体系初步形成。 2、各类旅游资源得到初步利用和开发,旅游产品开发正在从观光产品为主向观光与休闲度假、生态相结合过渡。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九十年代以来,白云区逐步开发了以白云山风景名胜区、南湖国家旅游度假区、东方乐园、萝岗香雪公园等为代表的一批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旅游和游乐场所,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观光、游乐和休闲度假的旅游产品系列。农业生态旅游项目也得到-定发展,并成为适应现代旅游发展的特色旅游产品,亲亲农庄,广州绿田野生态教育中心、明兴农业基地、广州水果世界等,经过包装和推介,已成为新的旅游热点。具有白云区特色的山野蔬菜和田园风味等也逐渐发展成为吸引广州市民及四方游客的

山西省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

山西省“十一五” 旅游产业进展总体规划 (审定稿) 山西省人民政府 托付单位:山西省旅游局

编制单位:国家发改委国土地区经济所旅游规划中心 北京中科景元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请山西省旅游局填写) 编制组专家成员名单: 总顾问:魏小安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国家旅游局原司长组长:石培华国家发改委国地所旅游中心主任、教授、博士助理:江五七国家发改委国地所旅游中心访问学者、硕士、讲师 杨宏伟山西大学商学院旅游系主任助理、讲师、硕士 毛成刚山西财经大学讲师、硕士 魏诗华北京中科景元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助理专家:李南中国旅游协会常务理事、报刊协会秘书长全华东北财经大学旅游系主任、博士后、教授 董恒年北京联合大学都市与环境学院,博士,副教授 丁刚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助理,博士,研究员 郭亚军西北大学旅游系,讲师,主任助理

张豪禧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付磊北京同和时代旅游进展研究院,院长,博士 宋建军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所,研究员,博士 陈龙桂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所,研究员,博士 朱世铭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所,研究室副主任 鲜宏利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所,访问学者,高工 专项规划组 组长:石培华国家发改委国地所旅游中心主任、教授、博士常洪林北京中科景元城乡规划设计院总规划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成员:邱于皙北京中科景元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规划师 常华北京中科景元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规划师 王振清北京中科景元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师 贺素雯北京中科景元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规划师 方磊北京中科景元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规划

全域旅游规划范本

全域旅游规划范本 导读 “发展全域旅游,壮大旅游产业” ——作为持续释放内需潜力的发力点,全域旅游再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随着《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标准(试行)》的公布,全域旅游再掀热潮。《标准》制定了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这就需要各地在规划体系上体现验收文件的要求。 绿维文旅基于多年经验与研究,提出了四大关键思维、六大要点与五大规划体系,可为各地提供全域旅游规划与创建辅导全程全链服务。 01 全域旅游规划要体现验收文件要求 从2015 年原国家旅游局出台《关于开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的通知》,到近期《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标准(试行)》的公布,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创建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 新发布的《标准》制定了一个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涵盖了旅游规划的各个方面。面对 1000 基础分和200 创新分,如何准确理解评分标准?如何正确利用验收标准?这就需要从规划体系上体现验收文件的要求。绿维全域旅游与景区综合研究院院长王志联认为,要抓住全域旅游验收文件的要点,根据各地发展现状补短板,然后基于验收标准进行科学规划与创建辅导。 在《标准》中,公共服务(230 分)和供给体系(240 分)是验收的两大要点,二者的分值和占总分值比例接近50%:一,要求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健全,厕所、停车场、旅游集散中心、咨询服务中心、智慧旅游平台、安全救援、自驾游、自助游等设施完

善,运行有效;重点通过交通体系的完善,带动全域旅游公共服务的提质升级。 二,要求旅游供给要素齐全,布局合理,结构良好,假日高峰弹性供给组织调控有效。在旅游供给体系中的各项二级指标的分值均排名前列,尤其是旅游吸引物和融合产业,所占分值远超其他。在旅游吸引物体系中,城市与特色村镇的分值超过了景区与度假区的分值,要重点拓展景区以外的城乡旅游发展空间,提高全域旅游供给水平。 02 全域旅游规划四大关键思维 自主旅游时代,全域旅游是对我国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的再定位。全域旅游规划非传统规划, 需要规划宽度与深度,需要以“打破边界”的思维,提出适当的解决路径与方案。即,运用简化降维思考,辨析错综复杂的资源信息,形成条理清晰、严密扎实的规划,并实现规划的落地。 王志联院长认为应重点关注四个关键思维角度——“解构”“整顿”“降维”“贯穿”。 在历时一年完成的《厦门市全域旅游专项规划》中,绿维文旅专家及项目团队正是从上述四个思维角度,形成了厦门独特的全域旅游模式。 以“问题导向”为出发点,对厦门市旅游资源现状进行分析与解构,融合生态红线、城市总规、土地利用等情况,探索实施战略及路线,围绕发展限制条件与空间突破,最终解决当地特有的问题,形成“重点发展城市、海洋与山乡三个层次”的厦门市旅游新格局。 绿维文旅《厦门市全域旅游专项规划》获得了魏小安教授和专家组的高度好评,认为规划基础工作扎实,资料丰富翔实,成果体系完整,符合中国文化和旅游部相关规划的技术规范要求。厦门市旅游委杨琪主任表示,这是她多年主持编制的几十个规划中最好的规划、是一个创新性的规划!这个规划的创新性在全国上可以称得上是一个示范性样板规划,要求绿维文旅继续深入项目之中,持续辅导,深入设

安徽省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

省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 2012—2020 省旅游局 北京同和时代旅游规划设计院

目录 第一章规划总论 (5) 一、规划背景 (5) 二、规划围 (5) 三、规划期限 (5) 四、规划依据 (5) 五、规划原则 (6) (一)全局化视野 (6) (二)差异化定位 (6) (三)市场化导向 (6) (四)可持续发展 (7) (五)协调化发展 (7) 第二章基础分析 (8) 一、资源分析 (8) (一)资源丰富,组合度好 (8) (二)生态良好,尺度丰富 (8) (三)文化突出,主题鲜明 (8) (四)利用不够,转化不足 (9) 二、市场分析 (9) (一)总量快速增长 (9) (二)结构稳中有变 (9) (三)消费形式多元 (9) (四)区域发展不平衡 (10) 三、产业分析 (10) (一)统筹力度持续加大 (10) (二)基础设施显著改善 (10) (三)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10) (四)一体化程度相对较低 (11) 四、机遇与挑战 (11) (一)发展机遇 (11) (二)面临挑战 (11) 五、分析结论 (12) 第三章战略与目标 (13) 一、总体思路 (13) (一)发展思路 (13) (二)发展任务 (13) 二、发展战略 (14) (一)加快产业资本聚集 (14) (二)实施目的地升级 (15) (三)完善旅游公共服务 (16) (四)强化旅游形象推广 (17) (五)遗产保护与创造 (17) (六)区域旅游一体化 (18)

(一)总体目标 (18) (二)分期指标 (19) (三)产品建设 (19) 四、分区目标 (20) (一)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区 (20) (二)皖江城市带旅游区 (20) (三)经济圈旅游区 (21) (四)皖北旅游区 (21) 第四章布局与产品 (23) 一、空间布局 (23) (一)三心引领 (23) (二)四片联动 (24) (三)十区聚集 (25) (四)六环联通 (30) 二、旅游产品 (31) (一)旅游精品体系 (31) (二)重点旅游线路 (36) (三)产品支撑体系 (39) (四)产业融合发展 (49) 三、各市发展指引 (50) (一)市 (50) (二)市 (51) (三)市 (52) (四)市 (54) (五)市 (55) (六)市 (56) (七)亳州市 (57) (八)市 (59) (九)市 (60) (十)市 (61) (十一)市 (62) (十二)市 (64) (十三)池州市 (65) (十四)市 (66) (十五)市 (67) (十六)马市 (68) 第五章服务要素 (70) 一、旅行社业 (70) 二、旅游交通 (70) 三、旅游住宿 (71) 四、旅游餐饮 (72) 五、旅游娱乐 (73) 六、旅游购物 (74)

广饶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广饶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作者:未知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1056 更新时间:2008年07月28日规划总论 一、规划功能与性质 为促进山东省广饶县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推进广饶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带动全县第三产业及社会经济各项事业健康发展,创建节约型和谐社会,促使广饶县成为我国文化旅游先进地区,特制订本规划。 本规划为县级旅游业宏观战略性发展规划,作为广饶县旅游业发展与旅游项目开发建设的指导性文件。 二、规划指导思想 在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指导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山东省内旅游市场及各类专营市场为依托,以打造孙武文化体验旅游品牌为核心,以开发孙武湖文化体验旅游产品为关键,以完善旅游综合服务功能为重点,以营造全县旅游综合环境为支撑,大力挖掘文化及产业旅游资源。 “面向大市场、开发大旅游、发展大产业”,将广饶旅游业发展成为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引领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优化,主导地方形象塑造的绿色节约型产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融的绿色节约型产业。把广饶县建设成为拥有一定国际知名度、全国著名的文化体验旅游目的地。 三、规划基本任务 广饶具有旅游区位、地脉和文脉优势,拥有深厚的人文底蕴、良好的生态背景,拥有“孙武故里”这一独特突出资源和具有一定特色的地方民俗风情。本规划的基本任务,就是要回答这样的命题:如何发挥广饶县旅游业发展的优势,特别是挖掘与发挥“孙武故里”的资源优势,在旅游业刚刚起步的广饶县,实现旅游业健康、快速、跨越式发展,促进广饶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旅游资源分析评价

广饶资源本底条件较薄弱,自然类旅游资源稀少,人文类旅游资源较丰富,非物质旅游资源较丰富。 一、旅游资源构成分析 五级旅游资源1个(孙武),四级旅游资源2处(刘集支部旧址、吕剧),三级旅游资源6处,二级旅游资源15处,一级旅游资源10处。 二、旅游资源定性评价 1、拥有高品位旅游资源,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2、文脉深厚,唯一性强 3、人文遗迹资源丰富,但挖掘开发不够 4、哑铃式分布格局总体分布不均、南北部相对集中 5、局部资源独特性强 6、孙武湖条件极好,易于打造精品景区 三、周边旅游资源比较分析 (一)周边旅游区 1、齐文化旅游区 2、黄河口旅游区 3. 民俗文化旅游区 (二)关联性特征分析 1. 总体特征:交汇性多于边缘化、合作性多于竞争性 2. 优势分析 广饶旅游资源较为丰富,各种文化的交汇使广饶在未来的旅游发展中能与周边旅游文化区左右逢源。对境内黄河口文化、齐文化和民俗文化相关旅游资源的开发即可以走联合发展之路,也可以走依附式发展的路子。

全域旅游信息化建设设计方案

全域旅游信息化建设方案 2016年 一、旅游行业现状 2015年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为21966元,增速达8.9%,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业已步入大众消费时代。2015年我国旅游投资首次突破了万亿元大关,加速了旅游景区建设步伐,以景区为主体的企业在资本市场表现活跃,近百家景区追逐新三板,2016年一季度入境旅游622.3万人次,同比增长10.9%,有力促进了国内景区旅游。 2015年我国私家车保有量达到1.24亿辆,随着私家车的普及和自驾游趋势的发展,周边旅游景区人气爆棚,2015年底中国高铁运营里程达到1.9万公里,基本覆盖50万以上人口城市,四通八达的铁路网改变了国内景区旅游格局。 互联网大数据的逐渐普及和应用,使景区旅游产品定位更加准确,能够更好地帮助景区精准营销,提升用户体验。智慧景区的普及和推广,使景区的配套服务和设施(景区WIFI覆盖、快速入园、电子导览等)更加完善。 二、建设基本原则 全域旅游信息化的建设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系统的设计和建设实施必须有一个统一的思想,统一的原则,按照统一的步骤进行。应该按照“统一

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管理,资源整合,先易后难,分步实施”的实施策略进行建设,并有效继承历史建设成果。 全域智慧旅游平台项目建设要遵循以下原则: (1)面向游客需求提供全程服务 平台建设以游客需求为导向,充分利用面向大众的多种现代信息化手段,打造最便捷、最开放、最实惠的应用平台及工具,满足游客在栾川旅游的全程需求。 (2)全局统筹安排分步落地实施 统筹安排与分步实施相结合;既要从全局出发,加强领导、统筹协调、规范管理,又要突出重点,分阶段推进实施计划,促进栾川县乡村游智慧旅游建设深入持续开展。 (3)继承建设成果避免重复建设 充分重视智慧旅游综合服务平台服务的规划工作,同时对已有建设成果进行有效继承,有效整合进来。坚持规划、继承发展,避免出现偏离规划方向或重复建设的情况。 三、全域旅游服务云平台总体建设目标 全域旅游服务云平台项目建设内容可以概括为“1 3 5”工程,即“一个平台、三大对象、五类应用”。 一大平台:乡村旅游云服务平台 三大对象:

海南红色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概念方案

海南红色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概念方案 地域:海南 时间:2013 年 类型:红色旅游 项目介绍 一、项目背景 海南省的旅游资源遍布全省,是我国唯一的热带岛屿,境内汇集了阳光、海水、沙滩、气候、森林、动物、温泉、岩洞、田园、风情等风景资源。在2012年10月海南省共接待国内外过夜游客291.27万人,其中接待国内过夜游客285万人次,2012年1-10月海南省共接待国内游客2580.44万人次,2012年1-10月份海南省累计实现旅游收入285.44亿元。 同时,海南省的红色旅游资源也遍布全省,并且许多都是红色奇迹,在中国革命史中占据重要地位,但海南红色旅游启动多年来,至今没有一条成熟的红色旅游线路和一个稳定的红色旅游产品。众所周知,海南最吸引游客的资源有三样:海湾沙滩,热带雨林,民族风情。目标是以休闲度假为主体,成为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胜地,红色旅游很难进入海南旅游的主流轨道。因而要提出一个合理的方法,解决海南红色旅游所面临的这一难题。 二、存在问题 1、地位边缘化 海南省地处南疆,隔海相望,使海南红色旅游在全国红色旅游和海南省旅游的版图上都处在边缘地位。虽为全国30条红色精品线之一,国家级经典红色景区中海南有7个,但分区未列入、重点没突出是不争事实。中国红色旅游资源有5大资源板块、12大区,缺少海南红色旅游区,是中国红旅的缺憾,海南旅游的遗憾。 2、资源点散弱—满天星、平无奇、孤无援、才不遇 分布“满天星” 海南红色资源遍布全省,每个市县均有革命遗址分布。共有501处革命遗址,110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其中9个国家级基地,27个省级基地。 景区“平无奇” 已开发的资源点中,现代感不强、景区分散、规模偏小、吸引力弱。文化内涵提炼、整理不够,展示形式单一,多为橱窗式陈列,基础设施都不全。 线路“孤无援” 从全国范围来看,海南红色旅游“孤岛奋战”,无法与大陆“红线”连接。海南的红色旅游资源多在偏远地区,道路环境较差。 处境“才不遇”

湖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简要本)1020文档

湖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2006-2020) (征求意见简要本) 二零零六年十月

规划概要 一、规划技术说明 (1)规划编制指导思想 目标导向:基于湖南旅游资源实力与市场潜力,本规划锁定将湖南“从资源大省向旅游强省转化”的目标,面向存在的问题,以目标为导向制定相应的规划措施并进行各项统筹安排。 问题导向:本规划在专题研究的基础上,拟重点解决湖南旅游业未来发展中可能遇到的几个关键问题,即:与产业地位建设相匹配的支持体系建设问题、与新交通格局和区域形势变化相适应的发展战略问题、旅游产品转型、旅游产业升级与提质增效益问题、进一步拓展入境游市场优化三大旅游市场格局的问题。 强调可操作性:本规划在专题研究的基础提出理论上的最优方案,并将这些措施转化为省级旅游管理部门可操作的工作抓手,强调规划的可操作性。 (2)规划对关键问题解决所使用的理论依据 区域经济学与产业集群理论。根据湖南省内外区域合作与竞争特征和建设旅游产业大省的目标,考虑到湖南旅游生产力布局零散的特征,提出集群式发展战略,并据此进行全方位规划。 旅游产业经济学理论。根据旅游产业的内在运行规律,立足于本土经济,统一协调与安排湖南旅游产业的发展规模与时序。 旅游市场营销学理论。根据客流规律和目的地选择规律规划配套与营销湖南省的旅游产品及其相应的旅游服务设施。 可持续发展理论。根据湖南省的旅游资源承载力、旅游环境容量可接受极限以及经济基础条件进行旅游产品的开发和建设,保证项目实施和产品建设的可持续性。 (3)规划措施制定的技术分析框架 本规划提出的措施所依赖的分析路径是:现状分析与建设产业大省的差距问题诊断理论上的解决措施省级旅游管理部门可操作的措施(即工作抓手),具体可以用下图表示:

广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纲要

广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 发布时间:2017-02-15 来源:中国网 全域旅游是广西加快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方向,是新时期广西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是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的全新发展模式。 广西壮族自治区 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纲要(2017-2020) (征求意见稿) 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发展委员会 2017年1月 目录 一、背景分析 (1) (一)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5) (二)国内全域旅游的探索与实践 (7) (三)广西全域旅游发展探索与实践 (8) 二、总体思路 (14) (一)指导思想 (14) (二)基本原则 (15) (三)发展目标 (17) (四)发展思路 (20) 三、主要任务 (22) (一)双创融合,同步推进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22 (二)党政主导,构建现代旅游治理体系 (22) (三)产业互融,促进旅游产品体系融合发展 (24) (四)补齐短板,提升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水平 (34)

(五)破除壁垒,促进旅游消费提升 (38) (六)强化监管,促进市场规范有序 (41) (七)精准施策,推进乡村旅游扶贫富民 (43) (八)全域整合,构建开放的旅游营销体系 (46) (九)外引内联,培育市场主体和龙头企业 (48) (十)全面开放,实现旅游外交突破 (49) 四、保障措施 (51) (一)加强组织领导 (51) (二)完善利益机制 (51) (三)部门协调推进 (52) (四)推动多规合一 (52) (五)加大财政投入 (52) (六)强化政策扶持 (53) (七)加强队伍建设 (55) (八)强化监督考核 (55) 一、全域旅游概念 (一)全域旅游基本内涵 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 专栏1 全域旅游的内涵特征 五个鲜明特征: ◆全域优化配置经济社会发展资源,充分发挥旅游带动作用 ◆全域按景区标准统筹规划建设 ◆围绕适应旅游发展“两个综合”需求,构建全域大旅游综合协调管理体制

河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详述

2 旅游业在全国的比较地位及发展目标 以旅游综合素质的提升和要素整合推动河南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提高旅游业在全国的地位,规划期末使河南旅游业在全国的位置提高到上游水平。国内旅游接待人次和旅游收入 第三个层次主要是大众游客,这一层次的产品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最为突出,其作用是充当文化旅游的拳头产品,包括:五千年文化(特别是武术文化)、中原古都文化(郑州、洛阳、安阳、开封)和现代都市娱乐。 图3 河南省旅游发展模式图解 图5 河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层次结构图

3 旅游文化开发要点 (1)历史文化名城游首先要把文化旅游项目纳入到城镇规划中去,对于古城社区进行保护式开发;项目尤其要注意与名城、名镇的历史文脉相一致;充分利用历史街区,选择重点做大文章;河南的古都年代久远,要表现远古文化,应当注意运用现代技术,增加表演效果,同时注意与民间文化及其他文化的开发相结合。重点开发:开封宋都文化旅游区、洛阳古都文化旅游区、安阳殷商古都文化旅游区、郑州商代古都遗址、商丘古城旅游区、淮阳和浚县古城旅游区等。 (2)祖根文化游祖根文化旅游以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并重;依托太昊陵、轩辕故里和二帝陵,建设祖根文化旅游区,形成常年活动的文化载体;策划大型文化活动,使祖根文化活动与节事旅游活动相结合。各地的姓氏文化节和恳亲联谊活动要通过策划提高文化档次,结合地方经济文化建设项目共享相应的常规活动载体。重点开发:太昊陵和太昊文化园,黄帝故里旅游区,二帝陵园旅游区等。 (3)红色文化游坚持寓教于游,红色文化与绿色文化相结合、与山水田园风光相结合、与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革命传统教育、时代精神相结合的原则,推动红色旅游产业化。近期内重点打造大别山“红色圣地,将军摇篮”和太行山“民族脊梁,时代精神”两个红色旅游区;配套完善大别山红色圣地游、罗山何家冲长征精神游、竹沟革命根据地、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红旗渠精神和现代英雄人物时代精神游等5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建设好新县鄂豫皖革命首府红色旅游景区等24个红色旅游区。 (4)宗教文化游正确区别宗教文化旅游与封建迷信活动,让宗教发挥积极的经济与文化作用。坚持培育宗教地位、历史地位、文化地位和信仰地位高的大庙,反对和控制主要进行迷信活动的小庙;发掘河南祖庭级和圣地级的宗教文化项目,重点培育几个有影响力的大庙;宗教项目的建设应该以经济文化项目为内核,反对单纯的建庙行为。开发重点:白马寺佛教祖庭、少林佛教寺禅宗祖庭、鹿邑和函谷关道教圣地、香山寺观音菩萨圣地,太昊陵祖庙等。 (5)商业文化游包括饮食文化游、贸易文化游和产品文化游等。配合中原崛起工程,寻找一个载体(如郑州或商丘、安阳)炒作“中国商源”,举办现代商业论坛;发扬光大中原传统商业精神,塑造现代河南商业文化形象。立足于做大商、做文明商,树立现代文明商贸形象;除了做大流通文章,建商务旅游区之外,更重要的是从微观着手,将现代形象理念、文明经商的商业文化贯穿其中;要制定商业文明规范,实施形象工程,树立“文明商贸之邦”

北京市通州区休闲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

北京市通州区休闲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 DAVOST INTELLIGENCE 北京达沃斯巅峰旅游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在中国文化旅游产品中,长城旅游是标志性产品之一。与长城具有同等价值的中国大运河,在中国文化旅游产品中一直是一个弱项。只是在江苏、浙江部分城市中推出片断的“运河旅游线”。在整体上,运河旅游并没有形成品牌、形成规模。通州是运河的龙头和北部起点,是运河文化的源头,是运河历史遗存最丰富的地方。通州开发运河文化旅游,将对推动整个运河文化旅游起到关键性的作同,通州应该而且能够建设成为中国大运河文化旅游的首要目的地。旅游目的地发展目标定位据达沃斯巅峰智业旅游规划设计院介绍通州在运河古城、河网纵横的优势资源基础上,以运河文化为主题,休闲旅游为主导产品,建成自然环境优美、文化内涵深厚、休闲旅游产品体系完整,具有中国乃至国际吸引力的运河文化旅游胜地和北京东部亲水休闲度假基地。 通州旅游的发展目标是:中国运河文化旅游第一目的地北京东部滨水休闲度假基地或者说:中国运河文化旅游龙头京东休闲水都空间布局 一、旅游业发展总体布局 1、总体布局原则以运河文化为魂、水为体,以运河为主脉络进行总体布局; 与通州新城构建“一河两翼,南拓东进,组团发展”及通州区“一城两轴三点四镇”的城乡空间结构相适应; 突出各个乡镇特色、互不雷同,体现功能互补、全区联动的战略思想,实现个体效应和群体效应的统一; 整合资源、突出重点,特色旅游资源与已建和待建重点旅游项目的分布相衔接; 全面布局、统筹安排、分期开发、留有余地。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具体开发项目在实施时需在符合总体布局的前提下适当进行调整。 2、总体布局结构 以北运河和运河文化为主线,依托新城建设带动各乡镇旅游发展,形成“一心、一带、四片区”,即114的总体空间布局。 一心:城市中心旅游区。一带:北运河文化旅游带; 四片区:北部康体时尚文化休闲片区;东部生态农业与郊野湿地休闲片区;中南部运河文化与农业休闲片区;西南商 务物流与产业观光片区。以运河文化为主线,依托中心城区带动北部康体时尚文化休闲片区、中南部运河文化与农业休闲片区的发展,推进东部生态农业与郊野湿地休闲片区、西南商务物流与产业观光片区的建设,全面推进通州区的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思路 (一)发展要点配合新城建设,改造运河景观、提升文化休闲功能、完善旅游配套设施。促进运河沿线景区的合作,从不同侧面向游客展现、供游客体验通州区悠久、璀璨的文化。与运河两岸正在开展的城市化建设相互渗透,构建通州区的TBD(旅游商务区)。紧密结合都市农业建设,以运河沿岸都市乡村休闲旅游的发展,带动全区乡村休闲旅游业的开展。 (二)主题定位体验运河古城风情观赏通州新城风貌 (三)重要节点按照《通州新城运河城市段规划》,以“岛影、塔影、楼影和树影”的设计现念,自上而下分为运河河源段、运河古韵段、运河时风段、运河山水段,高水平建设好旅游度假片区、文化商业区、商务金融区和生态居住区,构建通州新城的核心旅游带。运河水系还清工程的进展,运河两岸道路交通设施不断完善,为运河沿线旅游景区(点)的串联、合作提供了便利条件。本规划选取部分有代表性、发展潜力较大的

关于镇江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2013-2020)

关于镇江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征求意见稿) 编制情况的说明 一、规划概况 本规划的期限为2013—2020年,其中近期为2013—2015年,中远期为2016—2020年。按照《旅游规划通则》共分11个章节。 本规划是地级市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是宏观性战略规划。根据《旅游规划通则》规定,本规划只认定旅游项目的功能与方向,不对旅游项目的土地使用面积进行详细界定,其具体地块在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时遵照本规划的总体布局框架选定。 二、规划核心内容说明 (一)对镇江旅游现状的分析 1、基础分析。规划认为镇江区位优势突出,水陆交通发达,旅游发展机遇和优势明显。但对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标准,镇江旅游单体资源知名度不高、承载力不强、特色不够鲜明,缺乏区域垄断性,目前还没有形成国内有重要影响力的著名、知名景区。 2、产业分析。规划认为镇江旅游具备了较好的发展基础,且发展势头强劲,发展潜力十分巨大。但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镇江旅游产业面临着产业要素内部联动不足、与关联产业融合度不高、跨区域协作力度不够等问题。 3、市场分析。通过第三方调查分析,国内市场对镇江旅游关注度排名前十二位的省市分别是江苏、上海、北京、浙江、天津、安徽、山东、河南、湖北、辽宁、广东及河北。规划认为南京、上海等地是镇江游客重要的客源分布区,京津地区为新兴潜力区,拓展空间很大;从入境客源分布来看,日韩等东亚地区、东南亚、南亚、北美、西欧等地区潜在客群较多,东欧、南美、南非等市场可适时拓展和培育。 (二)镇江旅游发展总体思路 1、规划思路 一是生态江山。彰显山水花园城市内涵,把城市资源转换为旅游资源,丰富城市的旅游功能。 二是五音六律。加快历史文化、生态山水资源优势向旅游魅力产品转换,奏响镇江旅游“福、闲、爱、道、乐”五个特色音符,细化“吃住行游购娱”等“六律”旅游服务保障措施,构建出镇江旅游“五音六律”的立体化产品体系。 三是满眼风光。突出镇江旅游景观功能的提升,建设景观视觉识别系统,使镇江具备游客过目不忘的景观记忆。 四是一个美得让人吃醋的地方。通过精细化的游线设计,使镇江成为游客流连忘返、令人向往的旅游生活目的地。 2、发展战略 一是江山联动战略。规划认为江山河岛是镇江最具特色的优质旅游资源。江山旅游的发展决定着镇江旅游的成败。

全域旅游发展工作方案(最新)

全域旅游发展工作方案 为了进一步推进全域旅游发展进程,推动我县旅游创新、快速、健康发展,确保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X大精神为指导,紧扣全域旅游示范县目标,瞄准“四项优先验收指标”和“六项考核标准”,进一步明确目标方向,找准思路定位,把握景区建设这个工作着力点,突出旅游要素及功能的配套提升,加快特色乡村旅游开发,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加大宣传营销力度,创新工作机制和激励机制,严格监督考核,确保顺利实现创建目标。 二、目标任务 紧扣X旅游核心区建设,以打造全景X,全域旅游发展为目标,加快推进X森林公园等景区开发,不断提升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开展“旅游厕所革命”,大力培育“旅游+”、乡村旅游等新业态,带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努力把我县建设成为集X湿地生态游、民俗文化体验游、休闲养生度假游于一体,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知名旅游目的地,成为生态宜居、文明和谐的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 三、工作重点 (一)创新旅游发展机制。

制定鼓励和扶持全域旅游发展的政策意见,积极落实县财政对旅游发展的专项资金投入,用于旅游形象宣传、规划编制、旅游品牌创建、人才引进和培训、奖励和补助等。同时,整合扶贫、移民、水利、城建、交通、文化等各类资金,加大旅游投入,吸引民营资本加盟景区开发,让利发展。 (二)健全旅游规划体系。 聘请国内外旅游行业专家团队做为我县旅游产业发展策划顾问,加快编制《X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和重点镇区域旅游发展规划,进行全域整体策划,打造全景X、全域旅游,真正做到创意独特、策划新颖、大手笔、高品位。 (三)加快旅游项目建设。 全力推进以X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工作为重点的X旅游核心区建设,加快X森林公园景区开发。同时,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推进X艺术庄园、X湿地公园、X故居、印象X田园综合体等建设,不断丰X村旅游产品结构。 (四)做大旅游宣传营销。 深入挖掘和包装历史文化资源,抓好全县旅游宣传营销的整体策划,策划举办好诗经文化节、荷花节、七夕爱情节、X祈福节、X祭拜仪式等旅游活动,不断扩大我县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与央视、知名旅游门户网站等媒体合作,营造名诗、名人、名篇效应,提升X 旅游知名度。

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宁波市鄞州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项目名称:宁波市鄞州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委托客户:宁波市鄞州区旅游发展公司 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范围即为鄞州区行政管辖区域,包括鄞州区辖4个街道办事处、17个镇、1个乡的全部行政区域,总面积1381平方公里。 规划期限 根据鄞州区旅游业发展情况,结合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五年计划,将规划期限(2006~2020年)分为三期,分期年限如下: 近期(2006-2010年),五年,重点开发建设阶段; 中期(2011-2015年),五年,全面建设发展阶段; 远期(2016-2020年),五年,系统建设完善阶段。 目标和战略 总体目标 鄞州区旅游业的总体发展目标为: 具有宁波本土文化特征的城市与城郊休闲旅游目的地 战略和措施 (一)发展战略 1、政府主导战略 2、现代化战略

3、市场化战略 4、社会化战略 5、城市旅游战略 (二)战略措施 措施1:从旅游产业外部入手,形成鄞州区工业、农业、交通、商贸、科技、文化和教育发展与旅游业良性互动的局面,配合宁波市产业结构“退二进三”的实施。 措施2:杜绝低质量景点建设,扶持高质量旅游产品开发。严格项目的开发论证、审批、开发过程管理。 措施3:保护和提升鄞州旅游的品牌——梁祝故里、东南佛国。 措施4:建设和完善鄞州城市旅游。 措施5:建立政府、社区、企业的合作伙伴关系。 措施6:加强政府机构协调和管理力度。 措施7:全面提高行业的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 措施8:加强旅游与科技的结合,利用现代的网络信息技术等科技手段,增加旅游业的科技含量。 总体空间布局 空间布局 (一)布局结构 鄞州旅游业的总体发展将以鄞州新城区发展为核心,沿鄞县大道和建设中的鄞州大道向两翼辐射,围绕梁祝文化旅游品牌、以天童—阿育王寺为代表的宗教旅游品牌、四明山旅游品牌,并主动接受东钱湖旅游品牌影响,构建一个重点突出、空间均衡、发展有序的旅游发展格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