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高一语文新教材教案全集 第一课 沁园春 长沙

高一语文新教材教案全集 第一课 沁园春 长沙

高一语文新教材教案全集

第一课沁园春长沙

上海市金山区金山中学方德平

教学目标

1、品读诗词,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

2、感受诗人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情怀和革命壮志,背诵课文。

3、引导学生品味用词的精当、巧妙和形象。

说明:

对于生活在今天的中国青年学子,要真切感受到一个屹立于天地之间对革命理想执著追求的伟岸青年主席形象是有一定困难的,如果立足于文本辅以一定的背景介绍,在反复诵读中、在对关键语句的反复咀嚼中,借助具体的语言文字来体验分析,应该是可行的。本文语言精当、巧妙和形象的特点很明显,老师可以有意识的范读、点拨,然后学生在教师引领下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势必逐渐加深对作者情感的理解和对文章语言特点的感悟。

教学重点与难点

1、从词中对湘江秋景的描写和少年同学的描写,感悟本词中阔大的意境。

2、以分析结尾的两大问题为抓手,领会诗人主宰大地沉浮的宽广胸襟和革命气概。

说明:

词的上阕侧重于写景,描绘了美丽壮观的湘江秋景。正是壮观的景象,阔大的意境激起了诗人的满怀豪情,于是历史、现实、未来情不自禁的变成了“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感叹。词的下阕运用联想,引发了对往事的回忆,其中主要是对于少年同学的描写,这些人青春年少、热情奔放、干劲十足、豪迈自信,心胸阔大。也艺术的回答了上阕提出的问题。通过这样的分析,本词的解读基本是流畅、清晰的。

教学过程

思路点拨

本文是整套教材的第一课,教师可根据学校具体情况安排教学。如果生源条件较好,可以设计为比较阅读。与初中已学的《沁园春雪》来作比较。可以设计为异同的比较。其中有一个问题可以考虑作为中心提问,“《沁园春雪》中的“风流人物”什么人?《沁园春长沙》中的“同学少年”可算是“风流人物”吗?为什么?从此可见,本词上、下阕是一种怎样的关系?”

练习举隅

1、读了文章,谈谈你对个人的理想与梦想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2、课外品读主席的更多诗词。

第二课《跨越百年的美丽》

曹杨二中郑秀云

一、教学目标:

1、感受居里夫人超凡脱俗的美丽。

2、品味文中一些富含哲理的语言。

3、体会经典细节的表现力。

4、启迪学生思考人生目标,实现自我价值。

说明:

本单元的主题是表现个体生命的成长轨迹和意义。梁衡的《跨越百年的美丽》是在纪念居里夫人发现“镭”元素一百周年有感而发写下的一篇文章,这是一篇充满激情的散文,选取居里夫人长达67年生命的人生中的几个具有典型性的片断,由表及里地来塑造她从外形、人格、心灵到精神境界都具有的“跨越百年的美丽”的感人形象,给读者留下“什么是真正的美丽”的深刻思考。文章大气,意蕴丰瞻,颇有新意。关于居里夫人发现镭,是唯一两次荣获若贝尔奖的女性,学生都已了解。而本文作者写此文的真正用意是为了揭示居里夫人身上的一种伟大的人格魅力;美丽的居里夫人不被上帝所给的美形所累,她有大志,有大求,追求永不衰败的美丽。但对于这一点的理解不能仅仅停留在简单的外形美与内心美的层面上理解,而应更深入地理解,这就是居里夫人与众不同之处——一种超凡脱俗的人生追求。为了能引导学生感受居里夫人道德力量和理想光辉,渐渐靠近她那高贵心灵,所以,将教学目标定为:感受居里夫人超凡脱俗的美丽。而居里夫人超凡脱俗的美丽又是通过文中一些经典细节和一些富含哲理的语言的表现出来的。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感受居里夫人超凡脱俗的美丽。

难点:品味文中一些富含哲理的语言。

说明:

居里夫人的美丽可以说一种对美丽的完美诠释,她将美这一人生价值升华到了精神的境界。因此,感受居里夫人超凡脱俗的美丽必定是这篇文章的教学重点,文中一些颇含哲理性的的句子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例如:“玛丽〃居里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可以说是一句“牵一句而动全文的句子”,只要将此句理解了全文的内容也就差不多理解了。

所以,将它们作为教学的难点。

三、教学过程

四、思路点拨

这一教学思路比较适合于重点中学的学生或是预习比较充分的学生使用,因为这是从哲学的层面上来理解居里夫人的“美丽”。有难度,所以建议:

1、学生课前对课文的预习一定要充分。

2、学生对于居里夫人的介绍最好能事先做好ppt演示文稿。

3、课文第六段富有哲理性语句比较难理解,要带领学生多读、多感悟。在语言反复的涵咏和咀嚼中来理解。

如果学生基础比较一般或是预习的不是很充分的,建议可以从解题入手,然后引导学生从“外表美”与“内在美”两个方面来理解居里夫人跨越百年的美丽。

五、练习举隅

居里夫人的美丽给以我们什么样的启迪?我眼中的美是怎么样的?以《我眼中的美》为题写一篇短文。

附:

板书:

献从根本上改变物理学的基本原理

身伟大的发现促进了科学理论在实际中的运用

科导致了原子时代的到来

学,

艰辛炼镭

造不为美形所累

福超凡脱俗青春换镭

人不为美誉所负

第三课生命本来没有名字

上海市敬业中学兰保民

教学目标

1.感受文章字里行间渗透的对生命本色的感悟,自觉抗拒金钱世故、权势名位等对纯真生命的侵扰,从而充满挚诚地爱己爱人。

2.学会抓住关键语句,通过文本意义与生活积累的结合,深化对文章理解的阅读方法。

说明

在当今功利化、物质化的社会背景下,人们对生命的思考日益稀缺。周国平的这篇文章,就如同一剂良药,可以预防学生年轻的心灵受到虚华浮躁的社会风气的熏染。因此,本文的教学,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情感目标的重要性要高于知能目标。而要达成情感目标,又绝不能离开具体阅读方法的引导。离开了有效的阅读方法,脱离了对文本的体验,情感目标也就成了空中楼阁。作为说理性散文的阅读,把握关键语句是准确理解文本意义的重要途径;而作为一篇有鲜明现实针对性的文章,激活阅读时的现实体验,让文本与生活对话,无疑是深化理解,丰富文本意义空间的有效方法,也是情感目标能够高质量达成的重要保证。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抓住关键语句,通过文本意义与生活积累的结合,深化对文章理解

2.难点:对生命本色的理解。

说明:

生命是一个笼统宽泛的名词,既可以是生物学意义上的自然生命,也可以是人格学意义上的精神生命。在本文中,“生命”的具

体内涵到底是什么,作者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界定和诠释。这一方面使文章获得了一个自由阐释的空间,但同时也给学生对文章意义的理解造成了障碍。如果学生对生命的内涵缺乏比较清楚的理解,文章绕来绕去就都是一个空,整堂课也就架空蹈虚了。因为“生命”在本文中是一个核心词语,必须把这一词语的意义内涵吃准吃透,才可能达成对生命意义的理解和生命体验的升华。

教学过程

思路点拨

这篇文章还可以运用读写结合的方法来教读。文章属于即事说理的写法,可以从分析结构的角度入手,赏析文章由一件事生发开来,由浅入深,环环相扣生发议论的特点。在学生对文章的思路形成明确的把握后,提供一定的情境,让学生仿写。还可以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将本文与《我很重要》放在一起,从立意、结构和语言风格等方面进行比较,然后抓取文章重点段落或语句加以深入品读领悟。

练习举隅

1.阅读周国平的其他散文,摘录要点或关键语句,并结合自身体会分别作一下点评。

2.设若你是那个曾经写信给周国平的年轻女孩,在读了这篇文章之后,想给周国平写一封信。请你把这封信写出来。

第五课合欢树

上海市继光高级中学胡凌

教学目标

1、反复阅读,捕捉细节、品味细节,体验母子深情。

2、通过语言的品味,理解细节描写在写人时所起的细致、传神的作用,体会作品平淡深沉的风格。

3、通读全篇,理解合欢树在文中所起到的象征作用,理解作者对亲情的感悟。

说明:

这篇课文是本单元中非常独特的一篇。初读感觉理解上没有难点,但细细品味却觉得回味无穷,是一篇看似平淡却内涵深刻、情感深沉的作品。对于高一学生来说,写母爱的文章读过很多,这使得学生很容易忽略文章深刻的内涵。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往往将母爱挂在嘴边,但究竟怎样去感受母爱,同时表达出自己对母亲的爱,很多同学没有思考过,从这点上来说,本文很有启示的作用。所以,品味文中细节的内涵能够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学会感受爱、表达爱、珍惜爱。而作者在对往事的追叙中,也完成了自己对亲情的感悟,这种感悟除了通过细致的细节来表现之外,都集中在合欢树这一象征物上。所以,要把握文章深刻的内涵,就必须理解合欢树在文中的内涵,这样也能帮助学生感悟亲情的美好。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品味细节描写的作用。

2、难点:结合全文内容,理解合欢树在文中的象征意义。

说明:

要学会品味平淡深沉的文章,就要从品味细节的内涵入手,所以,阅读写人叙事类的散文,品味细节是一个重点。学生在初中就已接触到象征手法,但是对象征意义的理解,是必须结合具体的文本才能够落实的,对于学生来说,这是一个难点。所以,学生只有通读全篇,瞻前顾后,才能准确的理解象征义。

教学过程

思路点拨

首先对文章内容有个整体的把握,通过梳理的形式来完成。然后要求学生散读并品味语言,这个环节是后面品味重点细节和理解合欢树内涵的基础,只有学生有了感性的认识,才可能发现细节、进一步品味细节,从而理解文章的主旨。对细节的品味是最重要的环节,在课堂交流的教师点拨中应注重理性的归纳,可以从手法运用的层面上作个提炼,重点落在细节所传递的情感内涵的品味上。在交流中,学生可能会流于表面地空谈母爱,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情感积累,要求学生通过想象的思维去感悟亲情的美好。针对程度一般的学生,只要学生能够感悟到亲情的美好即可,不强求对合欢树在文中的作用以及母爱的内涵有完整的理解。针对程度较高的学生,也可请同学先仿照《合欢树》的写法写写自己的母亲,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不断修改习作,从而体验生活中的亲情,体会文章平淡质朴的风格。练习举隅

1、说说下列句子的内涵。

?30岁时,我的第一篇小说发表了,母亲却已不在人世。过了几年,我的另一篇小说侥幸获奖,母亲已经离开我整整

七年。

?母亲去世后,我们搬了家。我很少再到母亲住过的那个小院去。小院儿在一个大院儿的尽里头,我偶尔摇车到大院儿去坐坐,但不愿意去那个小院儿,推说手摇车进去不方便。……我心里一阵抖,还是推说手摇车进出太不易。

?我摇着车在街上慢慢走,不急着回家。人有时候只想独自静静地呆一会儿,悲伤也成享受。

2、续写:在我们的生活道路上,母亲绝不仅仅给我们带来温暖的生活。________________。

3、史铁生是中国当代文坛一位颇具影响力的作家。如果你是《鲁豫有约》的嘉宾主持,有机会采访史铁生,你最希望向他提一个什么问题,他又会如何作答,请写一段你与史铁生的对话,注意对话双方的角色,语言要得体,200字左右。

4、课外阅读史铁生的一些作品,摘抄一些自己喜欢的句子,选择其中一篇写一份读后感。

教学反思:

1、在阅读教学时要舍得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

2、在品味细节内涵的时候,要适时地点拨学生调动自身的情感积累。

3、在理解合欢树的象征义时,允许学生有比较开放的认识。

第五课合欢树

上海市崇明中学李建生

教学目标

1、在“平凡岁月”的回忆中,理解母爱的内涵。

2、在合欢树的描绘中,感受“爱母”的思绪。

3、在母爱的体悟中,获得自己对人生的思考。

说明:

《合欢树》是一篇情真意深的怀人散文,是一首颂扬母爱的抒情乐章,同时也是一篇思考人生、感悟生命的哲理之作。本课的

教学,以“读出韵味”、“读出问题”、“读出自己”为逻辑顺序,让学生体验并感悟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母子深情,引导学生理解母爱的内涵,感受爱母的思绪,学会去爱,学会感恩,学会珍惜,从而获得自己对人生的思考。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在“平凡岁月”的回忆中,理解母爱的内涵;在合欢树的描绘中,感受“爱母”的思绪。

2、难点:在史铁生对母爱的体悟中,获得自己对人生的思考。

说明:

《合欢树》是一篇情真意深的怀人散文,感受并理解其中蕴含的真挚情感是这类抒情散文教学的永恒目标,当然也应是教学重点。当然,史铁生是在怀念母亲,怀念以前的生活,但是母亲的去逝又使他更为理性地去面对生活,思考生活,感悟人生和生命,因此,《合欢树》是情真同时也是意深的一篇散文佳作,它蕴藏着作者对人生与生命的冷峻的思索。学生小学时学过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同样为写母爱的文章,高一学生理应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在史铁生对母爱的体悟中,获得自己对人生的思考。所以,本课教学的难点便基于此。教学过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