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液体内部的压强教案

液体内部的压强教案

液体内部的压强教案
液体内部的压强教案

液体的内部压强

浦城三中吕新梅

一、教学内容分析

《液体的压强》选自沪科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八年级第八章《压强》的第二节。其主要内容包括体会液体内部存在压强及液体内部压强的方向;通过探究了解液体压强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它是在学习第一节压强的知识后来学习液体的内部压强特点,如何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呢?我在这节课中采用了让学生自己连接微小压强计的方法,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再利用自己的器材来探究液体的内部压强特点。同时我给学生足够的器材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探究,总结归纳得出液体内部的压强规律。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实验,认识液体内部存在压强及液体内部压强的方向。

(2)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液体压强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2、过程与方法

(1)能联系生活实际,感知液体压强是一种客观存在。

(2)根据固体压强的概念,设计出证明液体压强存在的方法。

(3)能通过实验探究体会到液体压强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整堂课的学习中,能经过发散式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乐于参加探究的态度,敢于把想法说出来与大家交流的勇气。

(2)在观察实验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能对学习的过程、知识和方法进行总结,梳理所学知识,学会反思。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初中阶段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强,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弱,注意力不能持久集中,每个学生的智力发展、认知水平、兴趣爱好各不相同,但是喜欢看实验和做实验,并有一定的生活积累,他们对液体压强会有一定的认识,但只停留在感性认识的阶段。如果直接让他们想办法设计出证明液体压强存在的实验来,未免难度过高。然而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求知欲强,而固体、液体的压强具有共性,又有其自身的特性,因此,本节设计是安排在学生学习了固体压强概念之后,再根据固体压强的特点,通过类比,进一步探究设计出证明液体压强存在的方案。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节课是一节很好的探究素材,因此在设计这节课时,力求体现探究过程,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学习中自主的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使学生从“学会”转化成“会学”,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沪科版教科书对于本节课的设计理念非常在乎对学生的启发,着重让学生通过实验现象探究得出液体压强的特点来。然而,由于课时的安排,学生常常处于被动接受状态,而对于为什么能想到用这样的实验证明液体内部存在压强等问题并不明确。本节课的设计正是从学生现有的知识和经验入手,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出证明“液体内部存在压强”的实验来,通过小组讨论自主设计实践出来的知识往往比较深刻。

在教学过程中,先通过大量事例引入课题,创造一个物理情境,让学生能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到流体压强的存在。然后利用已有的固体压强的概念,引导学生设计出证明液体压强存在的方法,包括用橡皮膜的形变代表液体压强的存在,用形变的程度代表液体压强的大小等问题。然后通过对各种方案的归纳总结,使学生认识体会到液体内部存在压强及液体内部压强的方向特点。然后利用设计最优的方案去探究同一深度液体各个方向的压强特点及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在整个探究过程中更强调对学生的启发和引导,而不是盲目的赶课时。使学生在整个探究过程中处于主动,发挥主体地位,同时也在知识的获得过程中充满成就感。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水、盐水、橡皮膜、U形管压强计、底部和侧壁带橡皮膜的容器、大可乐瓶、塑料袋、水槽、形状不同的容器等。

学生自备:矿泉水瓶、塑料袋、皮筋、锥子、水槽

六、教学过程

(一)、设置疑问,激发兴趣

思考1:展示人在才不同深度处潜水时的情景(1)无器具潜水(2)潜水至20米深处(3)潜水至500米深处。指导学生思考:三幅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思考2:展示带鱼和潜水艇。指导学生思考(1)带鱼生活在深海中,为什么我们没有见过活带鱼?(2)潜水艇为什么要用抗压能力很强的厚钢板制作?水下的压强大吗?

(从学生所熟知的生产生活中的现象入手,让学生认识到液体有压强,进而引出课题。这不仅能引起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同时也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这一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二)、设计实验,探究新知

一、液体压强的特点

1.液体对容器的压强

师:我们知道,放在桌面上的书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而对桌面产生压强,盛放在容器中的液体(出示一杯水)也受到重力的作用,同时液体还具有流动性,那么液体对盛放它的容器是否有压强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下面的实验。

演示实验1:将水倒入上端开口、下端扎有橡皮膜的玻璃圆管内。(边演示,边提问)

师:玻璃管中倒水之前,橡皮膜的情况是怎样的?

生:橡皮膜的表面是平的。

师:将水逐渐倒入玻璃管中后,同学们观察到皮膜有什么变化呢?

生:橡皮膜向下凸起,并且随着水的深度增加,橡皮膜凸起的程度越来越大。

演示实验2:将水倒入侧壁有三个开口的玻璃圆管内。(边演示,边提问)

师:同学们看到了什么现象?

生:水从侧壁向外射出,而且开口越在下面,水射出的距离越远。

师:请同学们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思考:液体对盛放它的容器是否有压强呢?

生: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都有压强,且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对液体内部压强有一个粗略的认识,并为下面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做好铺垫。)

2.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

(1)实验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存在

师: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有压强,液体内部有没有压强呢?下面我们将进一步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为了更好地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我们先来认识测量液体压强的工具

——压强计。

演示实验3:压强计的结构、原理和使用方法(边演示,边提问)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压强计的结构:探头(上面蒙有橡皮膜)、U型管和橡胶管。

师:老师用手指轻轻按探头上的橡皮膜,请同学们观察压强计U形管两边液面发生什么变化?

生:U形管两边液面出现高度差。

师:老师用力大些,U形管两边液面又有什么变化呢?

生: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变大了。

师:由此可见,橡皮膜表面受到的压强越大,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越大。所以,我们可以根据U型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来判断橡皮膜表面受到压强的大小及变化情况。

下面,我们使用压强计来看一下液体内部是否有压强呢?

学生实验1: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边实验,边提问)

师:探头放入水中以后,压强计U形管两边的液面出现高度差了吗?生:出现了。

师:这说明了什么?生:液体内部有压强。

(2)实验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

师:很好!同学们通过实验发现了液体内部有压强。那么,液体内部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呢?(提出问题)

生:液体内部的压强可能与液体的深度有关、可能与方向有关、可能与液体的密度……

(讨论、猜想)

师:液体内部的压强可能跟这些因素有关,要研究跟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应该采用什么方法进行研究?

生:保持其他因素不变(即控制变量法)。

师:请同学们根据自己选择的课题设计实验及实验数据表格,完成实验后,写出探究报告和其他组的同学交流。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并及时发现问题给予纠正。)

学生实验2: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

课题组一:保持压强计探头所在的深度不变,改变橡皮膜所对的方向,如:朝上、朝下、朝任何侧面,观察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探究液体内部压强是否与方向有关。

课题组二:使压强计探头进入液体的深度由浅到深,观察U型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探究液体内部压强是否与深度有关。

课题组三:控制压强计探头进入清水和盐水的深度相同的,观察U型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探究液体内部压强是否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师:我们将各个课题小组的结论归纳一下,液体内部压强有什么规律?(分析论证)

生: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各方向压强相等;深度增大,液体的压强增大;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通过学生自己实验探究出问题的结论,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还可以让学生体验一种成功感,从而增强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液体压强的大小

师:通过探究实验,同学们不仅验证了自己的猜想,还学会了研究问题的方法。现在我们一起来解决开始的两个问题:(1)带鱼生活在深海中,为什么我们没有见过活带鱼?(2)潜水艇为什么要用抗压能力很强的厚钢板制作?

生:(1)深海中的压强很大,带鱼已适应深海中的压强。带鱼在被捕捉时,不断上升,随着深度的减小,带鱼受到的压强减小,带鱼内脏破裂而亡。(2)随着潜水艇下潜深度的增加,潜水艇受到的压强也增加,所以潜水艇要用抗压能力很强的厚钢板制作,防止被海水压坏。

师:很好!从实验探究知道:液体的压强与深度、密度有关,液体的压强与方向无关。那么,液体在某一深度的压强有多大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82页,采用物理模型的方法推导液体压强大小的计算公式。

生:认真阅读、推导公式。

师:从公式p=ρgh可知:液体压强的大小只与密度和深度有关,而与受力面积无关。

例题:工程师们在三峡工程中设计大坝时,为什么要大坝设计成下宽上窄的形状?

学生讨论: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三.课堂练习:<<名师学案>>

四.小结:

1.本节课上同学们学到了哪些知识?通过实验探究活动同学们又有什么收获?

2.师生小结本节内容。

五.板书设计教学流程图

七、教学评价设计

学习评价表

基本评价项目

八、总结与反思

这是一节实验探究课,在实验室教学。通过学生们自己的动手探究,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学习的能力,使学生能从实验中发现问题,并能想法解决问题,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本节课在压强计的组装上我课前没有认真检查,导置有的小组组装好后不能用,本来目的是培养学生动手参与能力,但出现组装不好的现象,我又拿了几个来换,突然想让学生自己想法解决问题,我把压强计换成了气球和橡皮管,让学生自己更换,使学生都能主动的参与学习中来。探究液体的内部压强有序进行。由于组装压强计多用一些时间,课堂练习未能完成,学生在这节课中学会了“检查”的意义,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有很好的作用。家的意见提出反驳,为自己的某些做法进行合理的辩护。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液体的压强》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液体的压强》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液体压强的特点。 2.掌握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 3.能运用液体压强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 1.学会运用控制变量法。 2.培养学生提出猜想设计实验分析数据归纳总结等多方面的能力。 情感态与价值观 1.密切联系实际,提高了科学技术运用于实际的意识。 2.科学探究方法的教育,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感悟研究物理的过程和方法,享受学习的愉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学生探究实验理解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学会 分析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连通器模型。 【教学难点】如何指导学生通过实验验证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及密度的关系。 教学工具 两端开口的塑料瓶、一端开口的塑料瓶、侧壁开孔的塑料瓶、橡皮膜、U形管压强计、刻度尺、水、盐水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利用多媒体展示情景: 1:潜水员在水下心跳和肺为什么会发生变化? 2:为什么水坝总是上窄下宽? 固体由于重力对支撑它的物体有压强,那么液体也受到重力,对支撑它的物体也有压强吗? 演示实验一:上端开口,下端蒙有橡皮膜的塑料瓶中缓缓加水,观察橡皮膜的形状是否变化以及怎样变化,说明了什么? 现象:橡皮膜向下鼓起` 二、新课教学 实验探究:方案一:向侧壁开孔并蒙有橡皮膜玻璃管中加水,观察橡皮膜的形状 现象:橡皮膜形状发生变化 方案二:向上端开口的塑料瓶中加水,并在侧壁扎上小孔,观察是否有水从小孔流出 现象:水从侧壁小孔喷出 提出问题:液体内部压强有什么样的特点?为了让学生提出合理的猜想,我设计了两个演示实验:(鼓励学生大胆猜想) ①在学生的手上套上塑料袋深入水中,请同学们说出感觉(塑料袋紧贴手上有压力的感觉) ②将两侧扎孔,分别装有红色的盐水和水的两个矿泉水瓶放入水槽中,使瓶内、外液面相平时,松开堵在小孔的手指可看见红色的盐水从小孔喷出,而红色的水没有喷出 通过这两个实验学生很容易猜想到液体的压强可能与深度和密度有关。

初中物理_初中八年级物理压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九章第1节教学设计课题第九章第1节压强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探究实验,知道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2.理解压强的概念、公式和单位,能应用压强知识进行有关的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进一步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2.通过实验探究、初步理解物理中的研究问题的常用方法—控制变量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学生认识科学方法的重要性;2.通过对日常生活、生产中压强现象的解释,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日常用品中的物理学原理的精神和将物理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生产的意识。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压强概念。 教学难点:比值定义法定义压强。 教学 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演示实验法、列举实例法、多媒体课件演示法 教具 学具 多媒体课件、一头削尖的铅笔、四角小桌、海绵、钩码两个 教学过程 引入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引入课题教师引导学生实验 用手用相同的力把气球按压在 钉子和钉床上,观察效果参与实验 思考回答 让学生亲身感受,提 高学生分析问题的 兴趣。

提出问题 两个手指的受力有什么不同? 两个手指的感受有什么不同? 观察两个手指的凹陷有什么不 同? 和这个实验类似的情况生活中 还有很多,我们再看一个图片。 两个人对雪地的压力是差不多 的,但压力的效果相同吗? 你觉得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 因素有关呢? 带领学生分析 引导 上面这些现象都与我们今天要 学习的内容有关。 板书 第九章压强 第一节压强 根据力的平衡,两个手指 受力相同。 尖的一端手指觉得更疼。 尖的一端手指凹陷的更 多。 不相同。 与压力作用面积、压力大 小有关。 聆听 进一步展示现象,说 明这种现象的普遍 性。锻炼学生的分析 能力。 引出课题。 引导学生设计实验 首先让我们用实验来探究影响 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根据刚才的分析,你觉得影响压 学生思考,并回答: 压力的大小; 锻炼分析能力。

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一个好的教学设计是一节课成败的关键,要根据不同的课题进行灵活的教学设计。首先对每一个课题的教学内容要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物理《液体的压强》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液体的压强》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液体压强的特点。 2.掌握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 3.能运用液体压强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 1.学会运用控制变量法。 2.培养学生提出猜想设计实验分析数据归纳总结等多方面的能力。

情感态与价值观 1.密切联系实际,提高了科学技术运用于实际的意识。 2.科学探究方法的教育,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感悟研究物理的过程和方法,享受学习的愉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学生探究实验理解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学会分析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连通器模型。 【教学难点】如何指导学生通过实验验证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及密度的关系。 教学工具 两端开口的塑料瓶、一端开口的塑料瓶、侧壁开孔的塑料瓶、橡皮膜、U形管压强计、刻度尺、水、盐水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利用多媒体展示情景: 1:潜水员在水下心跳和肺为什么会发生变化? 2:为什么水坝总是上窄下宽?

固体由于重力对支撑它的物体有压强,那么液体也受到重力,对支撑它的物体也有压强吗? 演示实验一:上端开口,下端蒙有橡皮膜的塑料瓶中缓缓加水,观察橡皮膜的形状是否变化以及怎样变化,说明了什么? 现象:橡皮膜向下鼓起` 二、新课教学 提出问题:液体对容器侧壁有压强吗?liuxue86 实验探究:方案一:向侧壁开孔并蒙有橡皮膜玻璃管中加水,观察橡皮膜的形状 现象:橡皮膜形状发生变化 方案二:向上端开口的塑料瓶中加水,并在侧壁扎上小孔,观察是否有水从小孔流出 现象:水从侧壁小孔喷出 提出问题:液体内部压强有什么样的特点?为了让学生提出合理的猜想,我设计了两个演示实验:(鼓励学生大胆猜想) ①在学生的手上套上塑料袋深入水中,请同学们说出感觉(塑料袋紧贴手上有压力的感觉)

初中物理压强复习教案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学案(09) 课题:固体压强、液体压强、大气压强 一、固体的压力和压强: (一)压力: ⑴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⑵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体放在桌面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他力,则压力 F = 物体的重力G ⑶固体可以大小方向不变地传递压力。 ⑷重为G 的物体在承面上静止不动。指出下列各种情况下所受压力的大小。 ⑸重力与压力的区别:(二)、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_____、________ (三)、压强: ⑴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⑵ 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⑶公式 p=F/ S 其中各量的单位分别是:p :帕斯卡(Pa );F :牛顿(N )S : 米2(m 2 )。A 、使用该公式计算压强时,关键是找出压力 F (一般F=G=mg )和受力面积S (受力面积要注意两物体的接触部分)。F F F F F

B、特例:对于放在桌子上的直柱体(如:圆柱体、正方体、长放体等)对 桌面的压强p=ρgh ⑷压强单位Pa的认识:一张报纸平放时对桌子的压力约0.5Pa 。成人站立 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5×104Pa 。它表示:人站立时,其脚下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脚的压力为:1.5×104N (四)、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五)、一容器盛有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求压力压强问题: 处理时:把盛放液体的容器看成一个整体,先确定压力(水平面受的压力F=G 容+G液),后确定压强(一般常用公式 p= F/S )。 例1:三个质量均为2千克的物体,如图放置,处于平衡状态,试分析它们对接 触面的压力和重力的关系?(实物投影,请同学们作出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 例2、海淀区图1中,采用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增大压强的事列是()

初中物理液体压强教案侯继泉

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 一、中考说明要求 1.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 2.运用液体内部压强公式解决有关问题 二、本节主要物理研究方法的渗透 1.控制变量法:实验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规律 2.理想模型法(“液柱法”):推导液体压强的公式 三、本节两个重要的演示实验 1.通过观察图1的实验认识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有压强 2.通过观察图2的实验认识液体内部存在压强 四、用微小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规律 1.用图3介绍微小压强计的原理并提出猜想 2.设计实验方案: 3实验器材:微小压强计、水槽、水、盐水、刻度尺五、探究实验过程

1.利用图4的装置研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 探究的结论:。 2. 利用图5的装置研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方向的关系 探究的结论:。 3. 利用图6的装置研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探究的结论:。

六、用“假想液柱法”推导出液体内部压强公式: “假想液柱法”的建立抽象不易理解从固体圆柱体对桌面的压力---- “假想液柱”对小液片的压力。利用图7的“假想液柱法”推导出液体压强公式: 液体内部压强公式为:。 七、小结: 1.液体内部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与液体的多少、(液体的重力、液体的质量、液体的体积)容器的形状等因素无关。 2.利用压强的定义公式推导出液体对某截面积的压力公式为。并结合公式分析图8所示的帕斯卡实验: (1)为什么用不了几杯水就能把很结实的木桶 撑破? (2)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讨论 九、课堂练习:

例1、如图9一密封的圆台容器内装一定量的水,若把它倒置在水平桌面上,则水对容器底面的作用情况是() A.压强减小,压力增大 B.压强减小,压力减小 C.压强增大,压力增大 D.压强增大,压力减小 例2、计算水面下10m深处,水产生的压强为多少Pa? 十、中考链接: 例1:如图10所示,放在水平地面的容器,侧壁上有一开口弯管,弯管内的液面高度h1=0.8m;其顶部和底部的面积均为0.1m2,顶部到底部的高度H2=0.6m,容器中的液体密度为 1.2×103kg/m3,则液体对容器顶部的压力为_____N。(g=10N/kg) 分析:理解自由液面、深度的含义、自由液面在何处。 例2:实验桌上有两只大烧杯,其中一杯盛有纯净水,另一杯盛有盐水。老师告诉小敏盐水的密度大于纯净水的密度,希望她用压强计将它们区别开。如图19所示,小敏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探头)先后浸没到甲、乙两杯液体中,分别记下压强计U形管两侧的液柱高度差h甲和h乙。她发现h甲小于h乙,于是认为乙杯子中盛的是盐水。老师指出小敏的实验过程是不正确的。小敏认真思考后发现自己在实验过程中没有控制变量,并提出了新的实验思路如下: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探头)先后浸没到甲、乙两杯液体中,压强计U形管两侧的液柱高度差分别用hˊ甲和hˊ乙表示,使hˊ甲与hˊ乙, 比较,则的一定是盐水。请你将小敏的实验思路补充完整。 分析:液体压强看两度,深度相同比密度,密度相同比深度,两度不同再寻路,善于寻找不变量。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案:液体的压强教案

液体的压强 ★整体设计说明★ 通过复习放在水平面上的固体的压强产生的原因,提出新问题:液体也受重力,在容器中的液体对容器底有没有压强呢?继而用实验来直观地观察液体产生的压强,再对液体的压强产生的原因及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展开讨论与探究,最后进行整理总结。这样的安排使知识学习过程过渡自然,不是突兀地提出液体的压强,并能自然地了解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对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的实验探究,使学习过程成为在探究中学习的过程,既学到知识,又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协作精神。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压强在液体中的表现。学生在生活中体验较少,已有的感性认识少,使得本节知识比较抽象,加上学习本节内容需要用到密度和重力的知识,对学生来说难度较大。液体压强是固体压强知识的延深,并是浮力产生的原因,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因而要重视本节的教学。 ★教法建议★ 探究、实验、分析讨论法。

★学情分析★ 学生已学习了固体压强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压强的因素,并具有密度知识,这为学习液体压强打好了基础。 在我们的生活中,能体验到液体压强的事件很少,就是游泳,由于水不会太深,也难以觉察到水的压强的存在,造就了液体的压强这一知识比较抽象。教学过程中多用现象比较直观的实验,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就容易接受新的知识。 ★学法引导★ 自学与互学总结归纳实验探究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及液体内部压强的方向。 (2)了解液体压强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知道计算液体压强的公式。 (3)认识液体压强的实际应用——连通器,了解生活和生产中的连通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串联、并联电路电压的关系,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领会科学研究的方法。 (2)能运用实验法、数据分析法归纳总结物理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利用实验,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接受科学态度的培养。 (2)培养学生爱科学、用科学的意识。 (3)通过船闸的学习,激发爱国情怀。 ★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实验认识液体压强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利用物理模型推导公式。 难点:液体压强与深度及密度的关系。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约2分钟) 1.如下图所示,木块放至杯底,木块因受重力作用,对杯底有压强;若向杯中倒入水,水对杯底有压强吗?__________,方向,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液体内部的压强教案

液体的内部压强 浦城三中吕新梅 一、教学内容分析 《液体的压强》选自沪科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八年级第八章《压强》的第二节。其主要内容包括体会液体内部存在压强及液体内部压强的方向;通过探究了解液体压强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它是在学习第一节压强的知识后来学习液体的内部压强特点,如何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呢?我在这节课中采用了让学生自己连接微小压强计的方法,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再利用自己的器材来探究液体的内部压强特点。同时我给学生足够的器材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探究,总结归纳得出液体内部的压强规律。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实验,认识液体内部存在压强及液体内部压强的方向。 (2)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液体压强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2、过程与方法 (1)能联系生活实际,感知液体压强是一种客观存在。 (2)根据固体压强的概念,设计出证明液体压强存在的方法。 (3)能通过实验探究体会到液体压强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整堂课的学习中,能经过发散式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乐于参加探究的态度,敢于把想法说出来与大家交流的勇气。 (2)在观察实验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能对学习的过程、知识和方法进行总结,梳理所学知识,学会反思。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初中阶段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强,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弱,注意力不能持久集中,每个学生的智力发展、认知水平、兴趣爱好各不相同,但是喜欢看实验和做实验,并有一定的生活积累,他们对液体压强会有一定的认识,但只停留在感性认识的阶段。如果直接让他们想办法设计出证明液体压强存在的实验来,未免难度过高。然而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求知欲强,而固体、液体的压强具有共性,又有其自身的特性,因此,本节设计是安排在学生学习了固体压强概念之后,再根据固体压强的特点,通过类比,进一步探究设计出证明液体压强存在的方案。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节课是一节很好的探究素材,因此在设计这节课时,力求体现探究过程,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学习中自主的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使学生从“学会”转化成“会学”,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沪科版教科书对于本节课的设计理念非常在乎对学生的启发,着重让学生通过实验现象探究得出液体压强的特点来。然而,由于课时的安排,学生常常处于被动接受状态,而对于为什么能想到用这样的实验证明液体内部存在压强等问题并不明确。本节课的设计正是从学生现有的知识和经验入手,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出证明“液体内部存在压强”的实验来,通过小组讨论自主设计实践出来的知识往往比较深刻。

初中物理压强教学设计

《认识压强》教学设计 吉隆中学吕伟新 【设计思想】 本设计在引导学生探究物理知识的同时,渗透以人为本的培养理念,让“研究性学习”走进课堂,增强课堂教学的开放性、民主性,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理解压强的概念、公式、单位,并通过实验操作的方法加深理解。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了观察法、探讨法、演示实验法、训练法,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课书.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一节压力和压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压力的概念和方向,理解压强的概念、公式、单位,并能应用压强知识进行有关计算,知道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制定计划、设计实验、操作实验、观察实验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论证、概括出规律性结论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探究实验中,体会到客观规律的可认识性和有效的利用规律,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积极研究探索科学知识的精神。 【学情与教材分析】 1.学情分析 对于初中二年级的农村学生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都不相同,这年龄段的学生具有好奇好动好胜心理特点,且大多思维活跃,可塑性强,学习积极性高,平时由于注意激发学生的认识需要,使学生对物理有兴趣,学习有信心,且课堂气氛好,师生配合融洽。 2.教材分析 压强的概念是贯穿本章的核心概念,是本章后三节的基础,教材的编写采用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思路. 压力和压强的概念及培养学生研究问题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本节的教学重点, 用压强知识解释和解决问题和制定计划、设计实验、分析、论证、交流、评估、最后概括出规律的方法的掌握, 是本节的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钢直尺、小凳子盒、砝码盒、棉花、气球、小桌等。

(完整)初中物理、液体的压强教案

《液体的压强》教学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 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以及液体内部压强的方向。 ◎ 了解液体压强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 认识压强的实际应用----连通器,了解生活和生产形形色色的连通器。 2.过程与方法 ◎ 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的事实,知道液体内部不同深度处压强 的大小和方向。 ◎ 尝试采用不同实验方法探究问题,增强创新意识和相互合作的团队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在观察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 能联系生活、社会实际,解释相关现象,提高科学技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鼓 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 2.难点:正确理解液体的深度,能从题设条件中分析出隐含条件。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 准备好实验器材:薄塑料袋、盛水的容器、、矿泉水瓶两个(一个瓶身扎竖直方向扎三个小孔,各异底部挖空、侧壁扎一小孔、瓶底瓶盖包上橡皮膜的各一只)。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通过展示有关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水坝上窄下宽,为什么潜水需要不同的装备,还有海洋馆的潜水员,被压扁的深海带鱼,看起来非常厚重的潜水艇,是不是在水里面存在一双无形的打手对这些东西有压力作用呢?是不是就可以说明液体内部存在压强呢?)引出本节课的课题-----------§13.2 液体的压强 二.新课教学 ( 上节课我们学过固体的压强,一物体由于对另一物体表面有压力作用,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压力大小我们把它叫做压强,满足公式S F P ,那液体的压强有什么特点呢?接下来,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做几个实验,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 (一)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 演示实验(做实验前可想让学生猜想实验现象,明确观察目的,做好观察的思想准备。) 1.用封膜的矿泉水瓶做实验: ①竖直放置,装入水,发现下端的橡皮膜向下突出,说明液体由于重力作用,对容器下方有压强。 ②水平放置,装入水,发现两端的橡皮膜向外突出,说明液体由于流动作用,对容器侧面有压强。 ③用塑料袋装水时,它会胀起来,让学生感知液体会产生压强,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 用扎了孔的矿泉水瓶做实验 ①矿泉水瓶装有水,让学生观察到水从小孔流出来,且处于不同位置的小孔流出来的的射程

液体的内部压强教案

第二节液体的内部压强 【预习提示】 1.由于液体受到的作用,容器内的液体对容器压强。 2.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________,且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_______,同一液体内部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_______,另外液体内部的压强还与有关,在不同液体的同一深度处,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_______。 3.计算液体压强的公式是__ ______,其中液体密度的单位是_______,深度的单位是______,压强的单位是________。 4.由液体压强的公式可知,液体压强与和有关。 【教学流程】 一、学生展示 二、目标定向 手上带上一次性塑料袋,放入水中,有何感觉? 放在水平面上的固体,由于受到重力作用,对支承它的物体表面有压强。液本也受到重力作用,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能流动,盛在容器内对容器底部、侧壁和内部有没有压强?如果有压强,会有哪些特点呢? 三、学生自学

1.思维启动 (1)压强的公式:。 (2)压力的作用效果可以使物体发生,压力作用效果的大小用表示。 2.液体的压强 (1)演示实验:有一两端开口的玻璃圆筒,下端扎有橡皮膜,让学生 观察橡皮膜表面与筒口相平;将少量红色的水倒在平放 在桌上的玻璃板上,水在玻璃板上散开:将红色的水倒 入玻璃圆筒,请同学们说一说,观察到什么现象?(橡皮 膜向下凸出),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2)容器加入水后,蒙在容器底的橡皮膜会(凸起或凹陷),表明水对产生了压强也可以看到侧壁的橡皮膜向(凸起或凹陷),说明了水对容器的产生了压强。 (3)演示:把水倒入侧壁在不同深度开有三个小孔的圆筒,观察水是否会从小孔流出,能流出说明什么问题? 总结:根据以上实验表明,液体由于受作用,对容器部有压强;对阻阻碍液体散开的容器也有压强。 3.仪器操作须知 (1)压强计构 造: 。

九年级物理上册 研究液体的压强教案 沪粤版

2 研究液体的压强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⑴.知道液体内部存在压强,了解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知道液体压强的大小跟什么因 素有关。 ⑵.认识连通器,了解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连通器。 ◆过程与方法 ⑶.经历模仿帕斯卡裂桶实验的过程,体会帕斯卡裂桶实验的意义。 ⑷.经历用U形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的过程,发展分析实验数据、概括物理规律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⑸.经历用选取“液柱”方法来推导液体内部压强公式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引导学生领会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⑹.通过液体压强公式的推导,让学生感受物理学逻辑推理的严密。 2.教材说明 本节内容主要是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学习液体内部压强的计算及液体压强应用的一个重要实例——连通器。虽然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内容没有具体的要求,但由于本节内容与生产生活联系密切,并且液体的压强特点是学习大气压强和浮力等知识的基础,是后续学习必备的知识,因此本节内容仍是初中学生必学的知识。 本节是按照“体验→探究→应用”的顺序编写的。首先通过“活动1:模仿帕斯卡的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体会液体压强的“神奇”,从而激发学生探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的强烈愿望。然后通过实验说明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有压强,介绍U形压强计,安排“活动2:探究液体内部压强”,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在定性探究的基础上,教材利用选取液柱这种建立理想模型的方法,根据压强的定义公式推导液体压强公式,加深对液体内部压强特点的理解,并通过例题加深对液体压强公式的理解和应用,使学生的思维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连通器是液体压强的典型应用,通过对茶壶、过路涵洞、锅炉水位器、船闸的认识,使学生体会到连通器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最后,通过“STS”栏目介绍三峡船闸的原理和工作过程,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动机。

人教版物理《液体的压强1》教案、教学设计

《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及液体内部压强的方向。 (2)了解液体压强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3)会使用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等自己亲身体验的学习活动,引导和培养学生猜想与假设的能力;(2)培养学生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养成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让学生感受到液体压强的存在,并探究液体压强的规律,在探究过程中体验科学的研究问题的方法。 难点:实验探究过程中假设的建立及检验假设方案的设计,只要能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液体压强的存在,就比较容易突破难点。 三、教学方法 学生亲身感受、讨论法、课件展示、实验探究教学法 四、教学用具 老师仪器:侧壁开孔的试管、底部带橡皮膜的容器、水、橡皮膜、、塑料袋、水槽、U 形管压强计、底面积不同的大小烧杯等。 学生仪器:矿泉水瓶(侧壁扎孔)、塑料袋、橡皮膜、水槽、烧杯、水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维,导入新课。 师:在讲课之前,首先跟大家做一个小游戏——猜猜看。老师这里有一个侧壁开孔的试管,在里面注入水,打开橡皮塞水流出(教师演示) 问:如果把试管放入水中再打开橡皮塞水还会不会流出?

师:(播放对比实验视频)同样的实验出现不同现象,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学习今天的内容——液体的压强。(板书课题) (二)新授 一、液体压强的方向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可以知道老师因为受到重力,对地面有向下的压强。瓶中的液体受到重力对瓶底也有向下的压强吗?(生回答有) 问:如何把压强显现出来?(引导思考,如果把瓶底换成有弹性的橡胶膜会怎样?) 教师演示实验一:液体对容器底有向下的压强 学生观察现象,交流看到的现象:橡皮膜向下凸起。 得出结论:(屏幕同步显示) 液体对容器底有向下的压强。 学生探究实验一:探究液体压强的方向 问:液体除了对容器底有向下的压强,对容器壁有没有压强?液体内部有没有压强? 设计实验: 师:在同学们桌上给大家提供了一些器材:矿泉水瓶、塑料袋、橡皮膜、水、水槽等,同学们可以尝试着通过不同的实验器材具体感受一下液体压强的存在,并注意观察液体压强有哪些特点,看哪个组想到的办法更多、更好,注意先讨论后实验。 (学生讨论后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并发现学生好的做法。) ①:往塑料瓶中注入水,会发现水从小孔中喷出来,证明水对侧壁有压强,而且我们还发现,下面的小孔比上面的喷得远,说明越深的地方压强越大。 ②:把塑料袋中注入水,发现塑料袋鼓起来了,同样说明水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而且方向是向四面八方的。 ③:同样也是用塑料袋,把它套在手上,用皮筋固定住上面,然后放入水中,这时就会感觉到塑料袋紧贴在手上,这说明水的内部有压强,这个压强的方向是向四面八方的。 (这个实验不但利用了视觉,而且同时还调动了感觉,证明水的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④:利用瓶子,把它按入水中,发现水从小孔流了进去,同样也证明水的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⑤: 把橡胶膜封到瓶口倒压入水中,发现橡皮膜被向上压入瓶内,证明水的内部有向上的压强。交流评估: 找几组交流展示做法并得到结论。

最新八年级物理下册 9.2 液体的压强复习教案

液体的压强 课标解读与 教材分析【课标要求】 因为液体压强较抽象,不像固体压强那样容易理解。其中本章的第一节压力和压强及第二节研究液体压强的实验是学习本节内容的基础,本节课的内容又是以后学习大气压强、浮力一章的基础,本节课可以说起着一个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所以学好本节课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教学内容分析: 液体压强的知识比较抽象,是初中物理教学难点之一。学生学习这部分需要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同时由于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感性经验较少,所以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时感到困难较大。主要表现为: (1)较难理解液体压强的特点:液体对容器的底部和侧壁都有压强,而且液体能产生向上的压强,液体内部也有压强等。 (2)液体压强公式的推导时液柱的选取及讨论处受压面的选取较为抽象。 (3)液体压强公式中的深度的认识(深度的起点选取)。 教学目标 知识 与 技能 1、知道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 2、掌握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能用液体压强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3、掌握液体内部压强公式。 过程 与 方法 1、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了解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有压强的事实。 2、通过分组实验,经历探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的过程,进一步了解控制变量法 和转换法。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1、在观察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2、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 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对设计出来的实验方案进行归类并 得出影响液体压强大小因素的结论。 媒体教 具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修改栏

教学内容 师生互动 1.液体有重力,同时具有 。所以,液体对 、和 有压强, 2.在液体的内部同一深度, 相等; 3.液体越 ,压强越 ; 4.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还跟液体的 有关,在 深度相同时, 压强越大。 5.液体的压强公式是: ; h 的物理意义: 6. 叫做连通器。她的特点是:当液体不流动时, 。 7.船闸是利用 的原理制成的。 9.如图所示,容器中盛有一定量的水,并静止放在斜面上,容器底部A 、B 、C 三点的压强PA 、PB 、PC 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 10.如图所示,容器内的液体对底面的压强为P1,当把它倒过来时,液体对底面的 压强为P2,则它们的关系是( ) A P1>P2 B P1=P2 C P1

初中物理压强教案

压强教案 知识目标 1.了解压强的概念.理解什么是压力,什么是物体的受力面积. 2.理解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 3.了解压强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名称、单位及符号.知道压强单位的物理意义和由来. 4.了解压强的增大和减小的主要方法. 能力目标 1.观察生活中各种跟压强有关的现象.了解对比是提高物理思维的基本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知识回顾: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 2.播放视频《踩气球》 从同学们看到的、感觉到的这些现象中,大家会想到什么问题吗? 二、进行新课 (一)压力: 让学生观察3幅图片,总结出压力的定义 2.投影] a.粉笔盒对桌面的压力.b.物体对斜面的压力.c.按图钉时图钉对墙的压力. 结合3道组图题,强化学生对压力的定义理解 3.通过分析,学生应明确,有些压力是由于重力的作用产生的.但大小并不一定都等于重力,只有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大小才等于重力.在很多情况下压力和重力无关,压力不是重力 (二)压强: 1.同学们自己分别用笔尖和笔帽扎手,体验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2.观察图片雪地里的两个孩子 学生讨论:笔尖和笔帽扎手时的感觉为什么会不一样?体重差不多的两个人为什么一个,深陷雪地,一个没有呢?

生]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呢? 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和什么因素有关? 师]同学们可以大胆猜想.[生]力越大产生效果越明显.因此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大小有关.生]用笔尖和笔帽扎手时.用的力差不多大.可用笔尖扎得很痛.而笔帽则没有什么感觉, 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大小无关。而是和力作用的面积有关.生]我们认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压力作用的面积可能都有关系.[师]研究物理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实验.同学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大家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请同学们根据老师提供的器材自己选择,设计并进行实验.同学们分组活动.教师巡视并参与学生们的活动.最后进行交流) [师]大家利用“练习三”中的数据,计算两种情况下每平方米面积上所受的压力;根据实验现象说明每平方米上受的压力和压力作用效果的关系. (学生计算,一名同学板演) 生]也可以说压力的作用效果跟物体压力与受力面积大小的比值有关系。 师]物体所受压力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做压强 生]可以说压强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投影] 压强的计算公式:符号的意义及单位: 教师说明,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N),面积的单位是平方米(m2).由公式确定压强的单位就是牛顿每平方米(N/m2).人们给压强规定了一个专门的单位叫帕斯卡,简称帕(Pa),这是为了纪念法国科学家帕斯卡在物理学方面作出的杰出贡献. [师]帕斯卡是一个很小的单位,实际中还常用千帕(kPa),兆帕(MPa) .一张报纸平放时对桌面的压强约0.5Pa .一颗西瓜子平放在桌面上,对桌面压强约20Pa 成年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1.5×104Pa (三)压强的应用: 投影在大屏幕上让学生分析. 练习1.一本重2.5N的教科书平放在水平桌面上,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4.7×10-2m2。试计算书对桌面的压强 练习2.芭蕾舞演员的体重是475N。接地面积为9.5cm2,一只大象体重60000 N.每只脚掌面积600 cm2,比较芭蕾舞演员足尖对舞台的压强和大象四脚着地时对地面的压强哪个大. (学生练习,两名同学板演,教师讲评) 强调:(1)在计算的过程中各单位一定要换算成国际单位。(2)要弄清受力面积的大小.(3)还要注意题中压力的大小等于重力的大小.但不是任何情况下,压力的大小都等于重力。 [师]同学们对压强已有了一定的了解。是不是可以解释本节课开头照片中看到的现象呢? [师]任何物体能够承受的压强都有一定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物体就会被损坏.因此生产、生活中,有时需要增大压强,有时又需要减小压强.如何改变压强的大小呢? [师]观察几幅图片,讨论人们是要增大压强还是减小压强,用的是什么办法? 师]同学们一定还可以举出生活中许多增大压强或减小压强的例子.大家可以互相讨论.

液体内部的压强教案(北师大版)

液体内部的压强教学课题液体内部的压强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⑴.知道液体对器壁以及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⑵.通过实验探究活动,知道液体内部压强规律. ⑶.在实验探究活动中学会使用微小压强计. 2.过程与方法: ⑴.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⑵.通过用微小压强计对液体内部压强的实验探究活动,让学生体会物理实验是研究问题的重要方法.发展学生由实验数据分析概括物理规律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⑶.经历用“理想液柱法” 推导液体内部压强公式,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初步学习假想模型法的思路,并使学生了解它是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之一.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⑴.通过各个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使学生体会由探究得到物理规律的喜悦. ⑵.通过对液体内部压强公式的推导,让学生认识到物理学逻辑性强、科学严密. ⑶.通过对帕斯卡实验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物理的情感. 教学重点 1.液体对容器底及容器壁有压强; 2.液体内部压强规律; 3.液体内部压强公式 教学难点 1.用微小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由实验数据分析概括物理规律. 2.利用“理想液柱法”推导液体内部压强公式. 3.液体内部压强与所取的底面积大小没有关系,与液体重力没有大小关 系. 4.利用液体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仪器材料微小压强计、适量的水、盐水.在两侧有开口直玻璃管,橡皮膜、盛水的方形玻璃鱼缸,电脑、 教学方法探究启发式 板书设计液体压强的计算 一、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二、液体内部压强规律: 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它的密度有关系. 三、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 ⒈公式推导: 在容器中装有密度为ρ的液体,要计算液体在深度为h处的压强p,可在液体中取底面积为S、高为h的一个圆柱体的液体为研究对象,液体 静止时,这个液柱也处于静止状态,所以液柱底面积所受的竖直向上的

初中物理教学案例之压强教案

初中物理教学案例之压强教案 比较三块橡皮泥的形变情况.和第一组的结论相同. 师]两组同学选择了不同的材料进行实验.两组实验有没有相同的地方呢? 生]他们研究问题的方法相同,都用了控制变量法. 师]其他组的同学还有不同的做法可以补充吗:生]我们组分别用完全相同的两块橡皮泥.三根木条时挂4个钩码;一根木条时挂2个钩码模拟了教材中“猜一猜”的内容.发现一根本条挂2个钩码时橡皮泥的压痕较深,形变较大,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更明显. [师]大家利用“猜一猜”中的数据,计算两种情况下每平方厘米面积上所受的压力;根据实验现象说明每平方厘米上受的压力和压力作用效果的关系. (学生计算,一名同学板演) 生]也可以说压力的作用效果跟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力有关系。师]物体在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力叫做压强生]可以说压强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投影] 压强的计算公式:符号的意义及单位: 教师说明,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N),面积的单位是平方米(m2).由公式确定压强的单位就是牛顿每平方米(N/m2).人们给压强规定了一个专门的单位叫帕斯卡,简称帕(Pa),这是为了纪念法国科学家帕斯卡在物理学方面作出的杰出贡献. [师]帕斯卡是一个很小的单位,实际中还常用千帕(kPa),兆帕(MPa) .一张报纸平放时对桌面的压强约0.5Pa .一颗西瓜子平放在

桌面上,对桌面压强约20Pa 成年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1.5×104Pa 三、小结: 1.压力: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压力不是重力。 2.压强:是反映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单位是Pa. 四、活动与探究: 第2课时 一、教学过程: [例题]将教材中例题投影在大屏幕上让学生分析. 练习1.一个质量是40 kg的中学生,他每只脚着地的面积为120 cm2,他走路时对地的压强是多少帕?(g=10 N/kg) 练习2.芭蕾舞演员的体重是475N。接地面积为9.5cm2,一只大象体重60000 N.每只脚掌面积600 cm2,比较芭蕾舞演员足尖对舞台的压强和大象四脚着地时对地面的压强哪个大. (学生练习,两名同学板演,教师讲评) 强调:(1)在计算的过程中各单位一定要换算成国际单位。(2) 要弄清受力面积的大小.例1中学生行走时始终有一只脚着地.故受 力面积为一只脚的着地面积.而大象四只脚站立时,受力面积则考虑

液体的压强 初中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案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人教版

液体的压强 【教学目标】 1.知道微小压强计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2.知道流体的概念和流体压强的基本特点; 3.通过实验探究,知道液体内部压强规律,发展学生由猜想到实验设计、现象分析的能力,由现象概括结论的归纳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液体压强的特点。 【教学难点】 液体内一点各个方向上压强大小相等。 【教学器材】 侧面有开口并配有橡皮膜的容器一个、微小压强计、烧杯每组各一个。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咱们一起看这样一个实验。 (教师演示,用一个塑料袋装满水,用一个钉子从底部扎一小孔,水就会从底部流出。)生:观察,思考。 师:请大家讨论一下,这个实验说明什么? 生:讨论,回答。水对底部有压强。 师:请大家继续看。 (教师用钉子从袋子的四周扎上一些小孔,水就会从四周喷出。) 生:观察,思考 师:请大家再思考一下,这又说明什么? 师:讨论,回答。水对侧面有压强。 (说明:现在生活中,时常用塑料袋子装液体,如在青岛用塑料袋子盛啤酒、豆浆等。从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得到启发,设计的实验更加贴近生活,学生会觉着亲切,学生更加乐于思考,乐于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3)液体压强的大小计算。 1.提出问题设计方案。 2.挑选方案,推导公式。 画出烧杯、玻璃管的结构图,带领学生对橡皮膜进行受力分析,画出受力图,分析F水柱=G水柱=ρ水gh水柱S。 由受力分析得:P=F水柱/S=ρ水gh水柱。 能正确分析橡皮膜的受力,推导出液体压强公式。 3.推广结论:液体内深度为h处的压强为:P=ρgh。 意识到公式中的h是液体的深度,该公式适合于任何密度均匀的液体。 (4)连通器。 1.定义: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叫做连通器。 2.连通器里的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高度总是相同的。 3.举例分析连通器:茶壶、锅炉的水位计、花洒、水塔与自来水管。 4.介绍连通器的应用之一——三峡船闸。 四、板书。 1.液体压强规律: (1)液体内部各个方向上都有压强。 (2)在液体的同一深度,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 (3)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4)结论:液体内深度为h处的压强为:P=ρgh 2.连通器。 定义: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叫做连通器。

液体压强教案

《液体的压强》教案 教者:王士杰教学目标: 1.知道液体压强的产生,了解液体压强与固体压强的区别; 2.理解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学会使用压强计; 3.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会在实验中记录必要的数据,能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认识液体压强的特点 教学难点:液体压强的规律探索实验 教学方法:实验探索法、讨论法 教学用具:两端开口的玻璃筒、侧壁开口的玻璃筒、橡皮膜、压强计、水、盐水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复习提问 a)什么叫压强?写出压强大小的计算公式。 b)压强的单位是什么?15帕斯卡表示什么意思? 以上问题,由学生回答,回答有错的请另外的学生纠正或补充,然后由教师评讲。 2.新课引入 放在水平面上的固体,由于受到重力作用,对支承它的物体表面有压强。液体也受到重力作用,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能流动,盛在容器内对容器底

部、侧壁和内部有没有压强?如果有压强,会有哪些特点呢? 新课教学 1.研究液体对容器的压强 演示实验:将少量水倒在平放在桌上的玻璃板上,水在玻璃板上散开;将水倒入上端开口、下端扎有橡皮膜的玻璃圆筒内(倒水前,让学生观察橡皮膜表面与筒口相平),请同学们说一说,观察到什么现象?(橡皮膜向下凸出);把水倒入侧壁开口处扎有橡皮膜的圆筒(倒水前,也让学生观察橡皮膜表面与侧壁筒口相平),又请同学说一说,观察到什么现象?(橡皮膜向外凸出)。 根据以上实验表明,液体由于受重力作用,对容器底 部有压强;由于液体具有流动性,对阻碍液体散开的容器 壁也有压强。 演示:实验装置如右图,指导观察,得出实验结论。 液体对容器侧壁的压强随着深度增加而增大。 2.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 介绍压强计:介绍时,用手指轻轻按一按金属盒口的橡皮膜(不宜重按,避免U形管中的水冒出管口),请同学们观察压强计U形管中两管液面出现的高度差,力稍大点,两管液面的高度差也增大,表明:U形管两管液面的高度差越大,橡皮膜表面受到的压强也越大。 实验步骤: 将水倒入水槽,观察U形管两边的液面,将金属盒放入水中,再观察液面的变化情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