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物流软件的模块结构图

物流软件的模块结构图

物流软件的模块结构图
物流软件的模块结构图

物流软件的模块结构图

各系统功能简述

配送管理信息系统以最大限度的降低物流成本、提高运作效率为目的,按照实时配送(JIT)原则,在多购买商并存的环境中,通过在购买商和各自的供应商之间建立实时的双向链接,构筑一条顺畅、高效的物流通道,为购买、供应双方提供高度集中的、功能完善的和不同模式的配送信息服务。

货代管理信息系统

按照资源最大化和服务最优化的原理,满足了代理货物托运、接取送达、订舱配载、联运服务等多项业务需求,完成物流的全程化管理,包括代理航空和船务,实现门对门,一票到底的最佳物流方式,成为托运人和承运人之间电子化的桥梁和纽带。

仓储管理信息系统

可以对所有的包括不同地域、不同属性、不同规格、不同成本的仓库资源,实现集中管理。采用条码、射频等先进的物流技术设备,对出入仓货物实现联机登录、存量检索、容积计算、仓位分配、损毁登记、状态报告等进行自动处理,并向系统提交图形化的仓储状态。

运输管理信息系统

可以对所有可以调度的运输工具,包括自有的和协作的以及临时的车辆信息进行调度管理,提供对货物的分析,配载的计算,以及最佳运输路线的选择。系统支持全球定位(GPS)和地理图形系统(GIS),实现运输的最佳路线选择和动态调配。

结算管理信息系统

充分利用现有的业务信息管理系统和计算机处理能力,以达到自动为客户提供各类业务费用信息、大幅降低结算业务工作量、提高结算业务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为目的,从而为广大物流企业(仓储、配送中心、运输等企业)的自动结算提供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

客户管理信息系统

通过对客户资料的全方位、多层次的管理,使物流企业之间实现流通机能的整合,物流企业与客户之间实现信息分享和收益及风险共享,从而在供应链管理模式发展下,实现跨企业界限的整合。

决策支持信息系统

及时地掌握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所产生的信息并加以科学地利用,在数据仓库技术、运筹学模型的基础上,通过数据挖掘工具对历史数据进行多角度、立体的分析,实现对企业中的人力、物力、财力、客户、市场、信息等各种资源的综合管理,为企业管理、客户管理、市场管理、资金管理等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从而提高管理层决策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报关管理信息系统

集报关、商检、卫检、动植物检疫等功能于一体,满足用户进出口电子报关的需求,增加联机报关功能,真正使跨境物流成为无缝物流,使报关业务迅速、及时、准确,为物流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报关服务。

数据交换信息系统

系统提供EDI数据交换服务,通过电子商务网站,提供EDI交换表单,可以为自身的商务数据交换以及客户或合作伙伴提供WEB形式的数据交换(WEB-EDI)功能。

行政管理信息系统

以最大限度的降低办公成本、提高办公效率为目的,在包含基本业务信息管理(配送、仓储和运输等)和财务信息管理(结算)的基础上,通过对客户、人力资源、质量管理、决策支持等信息的管理,为物流企业的管理决策层提供统一、全面、高效的办公平台,以实现无纸化办公。

统计管理信息系统

统计工作作为企业管理的基础,按照物流行业的标准,针对物流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实行统计监督,从而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及经营状况进行量化管理。

财务管理信息系统

结合成熟的财务管理理论,针对物流企业财务管理的特点,根据财务活动的历史资料进行财务预测并通过专门的方法进行财务决策,然后运用科学的技术手段、有关信息、特定手段和数量方法进行财务预算、财务控制,并进行财务分析,最终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合同管理信息系统

合同是业务开展的依据,系统通过对合同的数字化解析,充分理解甲方的需求,拟订物流服务的实施方案,并以此为依据,分配相应的资源,监控实施的效果和核算产生的费用,并可以对双方执行合同的情况进行评估以取得客户、信用、资金的相关信息,交调度和决策部门作为参考。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一、系统设计的原则 1、系统性 从整个系统的角度进行考虑,系统的代码要统一,设计规范要标准,传递语言要尽可能一致,对系统的数据采集要做到数出一处、全局共享,使一次输入得到多次利用。 2、灵活性 系统应具有较好的开放性和结构的可变性,采用模块化结构,提高各模块的独立性,尽可能减少模块间的数据偶合,使各子系统间的数据依赖减至最低限度。 3、可靠性 可靠性是指系统抵御外界干扰的能力及受外界干扰时的恢复能力。一个成功的管理信息系统必须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如安全保密性、检错及纠错能力、抗病毒能力等。 4、经济性 经济性指在满足系统需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小系统的开销。一方面,在硬件投资上不能盲目追求技术上的先进,而应以满足应用需要为前提;另一方面,系统设计中应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复杂化,各模块应尽量简洁,以便缩短处理流程、减少处理费用。 二、系统设计的主要内容 1、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系统网络结构设计; 系统模块化结构设计。 2、代码设计 代码设计就是通过设计合适的代码形式,使其作为数据的一个组成部分,用以代表客观存在的实体、实物和属性,以保证它的唯一性便于计算机处理。 3、数据库(文件)设计

根据系统分析得到的数据关系集和数据字典,再结合系统处理流程图,就可以确定出数据文件的结构和进行数据库设计。 4、输入/输出设计 输入/输出设计主要是对以纪录为单位的各种输入输出报表格式的描述,另外,对人机对话各式的设计和输入输出装置的考虑也在这一步完成。 5、处理流程设计 处理流程设计是通过系统处理流程图的形式,将系统对数据处理过程和数据在系统存储介质间的转换情况详细地描述出来。 6、程序流程设计 程序流程设计是根据模块的功能和系统处理流程的要求,设计出程序模框图,为程序员进行程序设计提供依据。 7、系统设计文档 系统标准化设计是指各类数据编码要符合标准化要求,对数据库(文件)命名、功能模块命名也要标准化。 描述系统设计结果是指系统设计说明书,程序设计说明书,系统测试说明书以及各种图表等,要将他们汇集成册,交有关人员和部门审核批准; 拟定系统实施方案设计是在系统设计结果得到有关人员和部门认可之后,拟定系统实施计划,详细地确定出实施阶段的工作内容、时间和具体要求。 另外,为了保证系统安全可靠运行,还要对数据进行保密设计,对系统进行可靠性设计。 三、系统设计的步骤 1、系统总体设计 包括:系统总体布局方案的确定;软件系统总体结构设计;数据存储的总体设计;计算机和网络系统方案的选择。 2、详细设计

系统功能模块详细介绍

江苏省招标代理信用管理系统 操作使用手册

目录 第1章系统功能模块详细介绍 (3) 1.1 代理机构用户功能 (3) 1.1.1 代理机构登录 (3) 1.1.2 如何下载并安装加密狗驱动程序? (4) 1.1.3 新代理机构资质申请 (5) 1.2 代理机构信息变更 (9) 1.2.1 机构信息变更 (10) 1.2.2 法人变更 (11) 1.2.3 技术负责人变更 (12) 1.2.4 专职人员变更 (12) 1.3 信息查询 (13)

第1章系统功能模块详细介绍 省招标代理机构信用管理系统主要分为三大块: 1、招标代理机构用户功能模块 2、管理机构用户功能模块 3、系统管理员后台管理功能模块。 其中整个信用管理系统主要定义了以下角色名称:如下表格所示: 1.1代理机构用户功能 代理机构用户功能模块包括:新代理机构资格申请、代理机构信息变更、信息查阅、考试报名等。 1.1.1代理机构登录 代理机构用户领到管理机构授予的加密狗后,在电脑上插入加密狗,打开浏览器在地址栏输入本信用管理系统的网址后回车。便成功进入系统登录界面如下图所示:

参照上图:新代理机构进行资格申请时,要通过管理机构授予的加密狗(usb 接口设备)来登录进入系统。系统通过直接读取加密狗中的编码信息,从而替代再次输入“登录名、密码”的方式,直接进入系统。(前提条件是已安装加密狗驱动程序,系统并检索到插入的加密狗) 注意事项:在新代理机构进行资质申请第一次使用本系统时,首先要下载安装加密狗的驱动程序,只有成功安装了加密狗的驱动程序,计算机才能识别代理机构操作人员插入的加密狗设备,信用管理系统才能正确的读取其中的编码数据。从而确保新代理机构操作人员能顺利使用本系统进行资质申请。 1.1.2如何下载并安装加密狗驱动程序? 在信用管理系统登录界面的底部区域,系统给出的红色提示信息中,鼠标右 键点击的“下载”,系统弹出保存对话框,然后选择驱动程序保存到用户的本地计算机盘符中,选择完毕点击按钮,成功将加密狗驱动 程序保存到计算机对应的路径中,变完成了驱动程序的下载。如下图所示:

PLC模块结构图和工作原理

PLC结果框图 PLC的基本工作原理 一.PLC采用“顺序扫描,不断循环”的工作方式 1.每次扫描过程。集中对输入信号进行采样。集中对输出信号进行刷新。 2.输入刷新过程。当输入端口关闭时,程序在进行执行阶段时,输入端有新状态,新状态不能被读入。只有程序进行下一次扫描时,新状态才被读入。 3.一个扫描周期分为输入采样,程序执行,输出刷新。 4.元件映象寄存器的内容是随着程序的执行变化而变化的。 5.扫描周期的长短由三条决定。(1)CPU执行指令的速度(2)指令本身占有的时间(3)指令条数6.由于采用集中采样。集中输出的方式。存在输入/输出滞后的现象,即输入/输出响应延迟。 二.PLC与继电器控制系统、微机区别 1.PLC与继电器控制系统区别

前者工作方式是“串行”,后者工作方式是“并行”。 前者用“软件”,后者用“硬件”。 2.PLC与微机区别 前者工作方式是“循环扫描”。后者工作方式是“待命或中断” PLC 编程方式 PLC最突出的优点采用“软继电器”代替“硬继电器”。用“软件编程逻辑”代替“硬件布线逻辑”。 PLC编程语言有梯形图、布尔助记符语言,等等。尤其前两者为常用。 PLC的输入/输出过程 1、PLC的工作方式是周期扫描方式,所以其输入/输出过程是定时进行的。对用户程序而言,要处理的输入信号是输入信号状态暂存区的信号,而不是实际的信号。运算处理后的输出信号被放入输出信号状态暂存区中,而不是直接输出到现场的。 2 .扫描循环时间循环时间(Cycle Time )是指操作系统执行一次循环操作所需的时间,包括执行程序段和中断该循环的系统操作的时间,循环时间又称为扫描循环时间(Scan Cycle Time )或扫描周期。循环时间与用户程序的长短、指令的种类和CPU 执行指令的速度有很大的关系。当用户程序较长时,指令执行时间在循环时间中占相当大的比例。循环时间会因为下述事件而延长:中断处理、诊断和故障处理、测试和调试功能、通信、传送和删除块、压缩用户程序存储器、读/写微存储器卡MMc 等。 3.输入/输出滞后时间 输入愉出滞后时间又称为系统响应时间,是指PLC的外部输入信号发生变化的时刻至它控制的外部输出信号发生变化的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它由输入电路滤波时间、输出电路的滞后时间和因扫描工作方式产生的滞后时间这三部分组成。 输入模块的RC滤波电路用来滤除由输入端引入的干扰噪声,消除因外接输入触点动作时产生的抖动引起的不良影响,滤波电路的时间常数决定了输入滤波时间的长短,其典型值为l0ms左右。 输出模块的滞后时间与模块的类型有关,继电器型输出电路的滞后时间一般在10ms左右;双向晶闸管型输出电路在负载通电时的滞后时间约为lms,负载由通电到断电时的最大滞后时间为l0ms; 晶体管型输出电路的滞后时间一般在lms以下。 由扫描工作方式引起的滞后时间最长可达两三个扫描周期。 PLC总的响应延迟时间一般只有几毫秒到几十毫秒,PLC周期性的输入/输出处理方式对一般控制对象而言是能够满足的,但是对那些要求响应时间小于扫描周期的控制系统则不能满足,这时可以用智能型输入/输出单元或专门的软件指令,通过与扫描周期脱离的方式来解决。 PLC的中断输入处理过程 PLC的中断输入处理方法同一般计算机系统是基本相同的,即当有中断申请信号输入后,系统要中断正在执行的相关程序而转向执行中断子程序;当有多个中断源时,它们将按中断的优先级有一个先后顺序的排队处理。系统可以通过程序设定允许中断或禁止中断。 PLC的中断源信息是通过输入单元进入系统的。 PLC的中断源有优先顺序,一般无嵌套关系。 PLC的工作原理 1、PLC的工作原理与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是基本一致的。PLC执行的任务是串行的,与继电器逻辑控制系统中控制任务的执行有所不同。 2、从PLC的工作过程可以看到,整个工作过程是以循环扫描的方式进行的。循环扫描方式是指在程序执行过程的周期中,程序对各个过程输入信号进行集中采样,对采样的信号进行运算和处理,并把运算结果输出到生产过程的执行机构中。 3、逻辑运算 在数字量(开关量)控制系统中,变量仅有两种状态。可以分别用逻辑代数中的0和1表示。 使用继电器电路或PLC的梯形图都可以实现数字量的逻辑运算。下面是PLC的梯形图对应的数字门电路

很详细的系统架构图-强烈推荐

很详细的系统架构图--专业推荐 2013.11.7

1.1.共享平台逻辑架构设计 如上图所示为本次共享资源平台逻辑架构图,上图整体展现说明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应用系统建设 本次项目的一项重点就是实现原有应用系统的全面升级以及新的应用系统的开发,从而建立行业的全面的应用系统架构群。整体应用系统通过SOA面向服务管理架构模式实现应用组件的有效整合,完成应用系统的统一化管理与维护。 2 应用资源采集 整体应用系统资源统一分为两类,具体包括结构化资源和非机构化资源。本次项目就要实现对这两类资源的有效采集和管理。对于非结构化资源,我们将通过相应的资源采集工具完成数据的统一管理与维护。对于结构化资源,我们将通过全面的接口管理体系进行相应资源采集模板的搭建,采集后的数据经过有效的资源审核和分析处理后进入到数据交换平台进行有效管理。 3 数据分析与展现 采集完成的数据将通过有效的资源分析管理机制实现资源的有效管理与展现,具体包括了对资源的查询、分析、统计、汇总、报表、预测、决策等功能模块的搭建。 4 数据的应用 最终数据将通过内外网门户对外进行发布,相关人员包括局内各个部门人员、区各委办局、用人单位以及广大公众将可以通过不同的权限登录不同门户进行相关资源的查询,从而有效提升了我局整体应用服务质量。 综上,我们对本次项目整体逻辑架构进行了有效的构建,下面我们将从技术角度对相

关架构进行描述。 1.2.技术架构设计 如上图对本次项目整体技术架构进行了设计,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本次项目整体建设内容应当包含了相关体系架构的搭建、应用功能完善可开发、应用资源全面共享与管理。下面我们将分别进行说明。 1.3.整体架构设计 上述两节,我们对共享平台整体逻辑架构以及项目搭建整体技术架构进行了分别的设计说明,通过上述设计,我们对整体项目的架构图进行了归纳如下:

学生管理信息系统功能结构图

郑州华信学院学生信息管理系统 课程名称: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项目名称:学生信息管理系统 报告名称:功能结构图 指导老师:王国君老师 专业班级: 08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小组编号:第6组

系统功能结构 1.结构设计 根据对系统进行的需求分析,本系统将分为4个模块: 1>学生管理 管理学生的基本信息,包括个人信息的添加、修改、删除,以及选课信息的添加。 2>课程管理 管理课程的基本信息,包括课程信息的添加、修改和删除。3>成绩管理 管理学生选课的成绩信息,包括成绩的登记与修改。 4>信息查询 查询已经登记的信息,包括学生的基本信息、课程的基本信息成绩信息。 2.功能结构图 2.1系统功能结构如图所示:

2.2功能流程及工作流描述 1>增加学生信息 系统操作人员打开学生信息增加界面,输入相关信息(姓名、民族、籍贯、出生日期、入学年份、专业和学院等),在数据库中添加相关数据。

2>修改学生信息 根据学生学号查询出该学生的相关信息,修改相关条目后保存在数据库中。 3>删除学生信息 根据学生学号查询出该学生的相关信息,确定删除后,在数据库中删除该信息。 4>学生选课 根据学生学号与需要选择的课程,确认无误后保存,数据库中将自动添加新的选课记录。 5>增加课程信息 系统操作人员根据打开的课程信息增加界面,输入相关信息(课程名称、授课教师、上课时间、上课地点和课程类型等),在数据库中添加相关数据。 6>修改课程信息 根据课程号查询出课程的相关信息,修改相关条目后保存在数据库中。 7>删除课程信息 根据课程号查询出该课程的相关信息,确定删除后,在数据库中删除该信息。 8>登记成绩 根据学号以及该学生所选择的课程,进行成绩登记,未选课的学生无法进行登记

第一章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结构

第一章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结构 1.基于管理层次的系统结构 (1).事务数据处理系统 (2).操作控制系统 (3).管理控制系统 (4).战略计划系统 2.基于组织职能的系统结构(横纵) 4.管理信息系统的软件结构:事务处理部分管理控制部分战略决策部分数据库部分借口部分 5.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1.决策支持系统 2 电子商务3.电子政务4农业信息化——电子农务5电子法务 6.管理的概念(职能和特征) 特征:管理是一种社会现象或者文化现象,本质上是一个过程 管理的载体是组织 管理的目的是有效地实现组织的目标 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 管理的客体是管理对象,即组织所拥有的资源和管理环境 管理的核心是协调 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7.信息的概念和特征星系是经过采集,记录处理并以可检索的形式储存的数据,这种数据对接收者会产生某种影响 特征:1事实性2可识别性3可处理性4可存储性5可共享性6可传递性 8.数据,信息与知识 数据:数据是计算机处理的基本对象,从管理信息系统的角度来看,数据是对客观事物的性质,状态以及相互关系等进行记载的物理符号或者是这些符号的组合。 信息:是数据加工的结果,对接收者产生一定的影响。 只是:是以某种方式把一个或者多个信息关联在一起的信息结构,是客观世界规律性的总结。 8.信息化的主要特征和范围 范围:经济军事社会生活和科技文化5个层次产品企业国名经济产业社会生活信息化 智能化数字化一体化人性化 9系统的含义和具备条件 含义:系统是一组相互关联作用和配合的部件为完成特定的目标,按一定结构组成的整体条件:1要有2个以上的要素 2要素之间要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3.要素之间的联系和作用必须产生整体的功能 10.系统的一般模型一个图输入输出处理环境边界什么的

数据库的体系结构

数据库的体系结构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数据库的体系结构 1.三级模式结构 数据库的体系结构分为三级:外部级、概念级和内部级(图),这个结构称为数据库的体系结构,有时亦称为三级模式结构或数据抽象的三个级别。虽然现在DBMS的产品多种多样,在不同的操作系统下工作,但大多数系统在总的体系结构上都具有三级结构的特征。 从某个角度看到的数据特性,称为数据视图(Data View)。 外部级最接近用户,是单个用户所能看到的数据特性,单个用户使用的数据视图的描述称为外模式。概念级涉及到所有用户的数据定义,也就是全局性的数据视图,全局数据视图的描述称概念模式。内部级最接近于物理存储设备,涉及到物理数据存储的结构,物理存储数据视图的描述称为内模式。 图三级模式结构 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是对数据的三个抽象级别。它把数据的具体组织留给DBMS去做,用户只要抽象地处理数据,而不必关心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和存储,这样就减轻了用户使用系统的负担。 三级结构之间往往差别很大,为了实现这三个抽象级别的联系和转换,DBMS在三级结构之间提供两个层次的映象(Mapping):外模式/模式映象,模式/内模式映象。这里的模式是概念模式的简称。 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即数据库系统的体系结构如图所示。 图数据库系统的体系结构

2.三级结构和两级映象 (1)概念模式 概念模式是数据库中全部数据的整体逻辑结构的描述。它由若干个概念记录类型组成,还包含记录间联系、数据的完整性安全性等要求。 数据按外模式的描述提供给用户,按内模式的描述存储在磁盘中,而概念模式提供了连接这两级的相对稳定的中间点,并使得两级中任何一级的改变都不受另一级的牵制。概念模式必须不涉及到存储结构、访问技术等细节,只有这样,概念模式才能达到物理数据独立性。概念模式简称为模式。 (2)外模式 外模式是用户与数据库系统的接口,是用户用到的那部分数据的描述。外模式由若干个外部记录类型组成。 用户使用数据操纵语言(DML)语句对数据库进行操作,实际上是对外模式的外部记录进行操作。有了外模式后,程序员不必关心概念模式,只与外模式发生联系,按照外模式的结构存储和操纵数据。 (3)内模式 内模式是数据库在物理存储方面的描述,定义所有内部记录类型、索引和文件的组织方式,以及数据控制方面的细节。 (4)模式/内模式映象 模式/内模式映象存在于概念级和内部级之间,用于定义概念模式和内模式之间的对应性。由于这两级的数据结构可能不一致,即记录类型、字段类型的命名和组成可能不—样,因此需要这个映象说明概念记录和内部记录之间的对应性。 模式/内模式映象一般是放在内模式中描述的。

10 BTS设备结构及各模块面板图

BTS结构及各模块面板图A. BTS标准架结构图: E.BTS的体系 A9100BTS包括4个不同的部分。 电信部分: ●作用:无线信道的管理。 Abis link 管理。 The EVOLIUM BTS能管理最多12TRX。 操作维护部分: ●作用:配置管理。 故障管理。 性能管理。 各硬件单元的安全显示。 Abis接口的传输部分: ●作用:传输配置 外部的映射配置 数据信令的复用 无线接口的天馈部分: ●作用:耦合 双工 滤波 放大 功分 图2.1:B T S的功能体系 Abis BTS-BSC接口 SUM 站单元模块 TRANS 传输 Clock 时钟 OMU 操作维护单元 TRE 收发信设备 AN 天线网络模块 BTS_TE BTS本地维护终端

SUM电路板的类型确定了BTS的类型(SUMP用于G3 BTS,SUMA 用于EE BTS)。 此外,G3 BTS和EE BTS的区别还在于天馈网络,EE BTS开始使用ANC。 EE BTS的硬件体系中包括3个基本的物理实体: ●SUM. 一个BTS只有一块SUM板。它提供BTS和BSC之间的接口。支 持: 传输的端口和Abis 映射的控制。 所有BTS模块的同步。 数据帧的产生。 中心化BTS的操作与维护特性。 本地维护终端的接口。 ●TRE. 执行GSM的收发信机的功能。 ●ANC. 对等于G3的ANX 和ANY的组合。每个物理扇区一定配一个 ANC,一个ANC能处理带分集功能的最大4个TRX。 所有的模块有它们自己的电源。所有的基本模块支持热插拔。 一.SUM板面板图: SUMP的前面板上有8个LEDs;SUMA的前面板上有6个LEDs。他们多是用来提供SUMA/SUMP的操作状态的指示。 ABIS1灯:2M传输灯。常亮表示传输通,闪,未通。ABIS2状态同ABIS1 OML灯:ABIS1灯常亮前提下,正常情况常亮状态。O&M灯:OML灯常亮前提下,正常情况常亮,闪表示正下载数据或未下载数据。PS1,PS2电源灯常亮。 二.TRGM硬件面板图: 5V, 3.3V灯常亮。RSL灯,OP灯常亮。用户占用时,TX灯常亮,未占用,闪。 一个小区只有一块载频板BCCH灯常亮,其他BCCH灯灭掉。 FAULT灯:告警红灯,正常灭掉。 未加频点参数时,RSL灯,OP灯闪烁。TX灯,BCCH灯灭掉。 三.CA单元面板图: 各种告警信号被直接连接到XIOB板,其它的信号通过SUM 板进行收发。 电源开关:从左而右,有5个标识为SR1-SR5的空气开关,分别为各层子架供电,最底层分架对应SR1,另有一个标识为BTS INT(5A)的开关,用以控制顶部风扇。 SUMP(基站控制单元):无论扇区和载频的数量是多少, 每个基站只有一块SUM板; SUM板的总控制功能也叫做站单元共享。SUMA板具有支持高功率板(TRAG)的功能 主要的基站控制功能如下: -为基站其他模块生成时钟; 时钟要么与外部时钟参照物同步-如Abis接口, GPS或其他基站-要么通过一个内部频率生成器以纯粹自由运转的方式生成. -确保基站中心的维护保养应用; -处理Abis发射链路(两个Abis接口),

模块图和结构图

结构化设计方法使用的描述方式是系统结构图,也称结构图或控制结构图。它表示了一个系统(或功能模块) 的层次分解关系,模块之间的调用关系,以及模块之间数据流和控制流信息的传递关系,它是描述系统物理结构的主要图表工具。 系统结构图反映的是系统中模块的调用关系和层次关系,谁调用谁,有一个先后次序(时序)关系.所以系统结构图既不同于数据流图,也不同于程序流程图.在系统结构图中的有向线段表示调用时程序的控制从调用模块移到被调用模块,并隐含了当调用结束时控制将交回给调用模块。 如果一个模块有多个下属模块,这些下属模块的左右位置可能与它们的调用次序有关.例如,在用结构化设计方法依据数据流图建立起来的变换型系统结构图中,主模块的所有下属模块按逻辑输入,中心变换,逻辑输出的次序自左向右一字排开,左右位置不是无关紧要的. 系统结构图是对软件系统结构的总体设计的图形显示。在需求分析阶段,已经从系统开发的角度出发,把系统按功能逐次分割成层次结构,使每一部分完成简单的功能且各个部分之间又保持一定的联系,这就是功能设计.在设计阶段,基于这个功能的层次结构把各个部分组合起来成为系统.处理方式设计:确定为实现软件系统的功能需求所必需的算法,评估算法的性能.确定为满足软件系统的性能需求所必需的算法和模块间的控制方式(性能设计).确定外部信号的接收发送形式. 系统功能模块结构图,是什么 1.功能结构图就是按照功能的从属关系画成的图表,图中的每一个框都称为 一个功能模块。功能模块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分的大一点或小一点,分解得最小功能模块可以是一个程序中的每个处理过程,而较大的功能模块则可能是完成某一个任务的一组程序。 2.功能结构图是对硬件、软件、解决方案等进行解剖,详细描述功能列表的 结构,构成,剖面的从大到小,从粗到细,从上到下等而描绘或画出来的结构图。从概念上讲,上层功能包括(或控制)下层功能,愈上层功能愈笼统,愈下层功能愈具体。功能分解的过程就是一个由抽象到具体、由复杂到简单的过程。图中每一个方框称为一个功能模块。功能模块可以根据

很详细的系统架构图

很详细的系统架构图 --专业推荐 1.1.共享平台逻辑架构设计 1.2. 如上图所示为本次共享资源平台逻辑架构图,上图整体展现说明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应用系统建设 本次项目的一项重点就是实现原有应用系统的全面升级以及新的应用系统的开发,从而建立行业的全面的应用系统架构群。整体应用系统通过SOA面向服务管理架构模式实现应用组件的有效整合,完成应用系统的统一化管理与维护。 2 应用资源采集 整体应用系统资源统一分为两类,具体包括结构化资源和非机构化资源。本次项目就要实现对这两类资源的有效采集和管理。对于非结构化资源,我们将通过相应的资源采集工具完成数据的统一管理与维护。对于结构化资源,我们将通过全面的接口管理体系进行相应资源采集模板的搭建,采集后的数据经过有效的资源审核和分析处理后进入到数据交换平台进行有效管理。 3 数据分析与展现 采集完成的数据将通过有效的资源分析管理机制实现资源的有效管理与展现,具体包括了对资源的查询、分析、统计、汇总、报表、预测、决策等功能模块的搭建。 4 数据的应用 最终数据将通过内外网门户对外进行发布,相关人员包括局内各个部门人员、区各委办局、用人单位以及广大公众将可以通过不同的权限登录不同门户进行相关资源的查询,从而有效提升了我局整体应用服务质量。 综上,我们对本次项目整体逻辑架构进行了有效的构建,下面我们将从技术角度对相关架构进行描述。 1.3.技术架构设计 如上图对本次项目整体技术架构进行了设计,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本次项目整体建设内容应当包含了相关体系架构的搭建、应用功能完善可开发、应用资源全面共享与管理。下面我们将分别进行说明。 1.4.整体架构设计 上述两节,我们对共享平台整体逻辑架构以及项目搭建整体技术架构进行了分别的设计说明,通过上述设计,我们对整体项目的架构图进行了归纳如下: 综上,我们对整体应用系统架构图进行了设计,下面我们将分别进行说明。

数据库的体系结构

数据库的体系结构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数据库的体系结构 1.三级模式结构 数据库的体系结构分为三级:外部级、概念级和内部级(图),这个结构称为数据库的体系结构,有时亦称为三级模式结构或数据抽象的三个级别。虽然现在DBMS的产品多种多样,在不同的操作系统下工作,但大多数系统在总的体系结构上都具有三级结构的特征。 从某个角度看到的数据特性,称为数据视图(Data View)。 外部级最接近用户,是单个用户所能看到的数据特性,单个用户使用的数据视图的描述称为外模式。概念级涉及到所有用户的数据定义,也就是全局性的数据视图,全局数据视图的描述称概念模式。内部级最接近于物理存储设备,涉及到物理数据存储的结构,物理存储数据视图的描述称为内模式。 图三级模式结构 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是对数据的三个抽象级别。它把数据的具体组织留给DBMS去做,用户只要抽象地处理数据,而不必关心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和存储,这样就减轻了用户使用系统的负担。 三级结构之间往往差别很大,为了实现这三个抽象级别的联系和转换,DBMS在三级结构之间提供两个层次的映象(Mapping):外模式/模式映象,模式/内模式映象。这里的模式是概念模式的简称。 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即数据库系统的体系结构如图所示。

图数据库系统的体系结构 2.三级结构和两级映象 (1)概念模式 概念模式是数据库中全部数据的整体逻辑结构的描述。它由若干个概念记录类型组成,还包含记录间联系、数据的完整性安全性等要求。 数据按外模式的描述提供给用户,按内模式的描述存储在磁盘中,而概念模式提供了连接这两级的相对稳定的中间点,并使得两级中任何一级的改变都不受另一级的牵制。概念模式必须不涉及到存储结构、访问技术等细节,只有这样,概念模式才能达到物理数据独立性。概念模式简称为模式。 (2)外模式 外模式是用户与数据库系统的接口,是用户用到的那部分数据的描述。外模式由若干个外部记录类型组成。 用户使用数据操纵语言(DML)语句对数据库进行操作,实际上是对外模式的外部记录进行操作。有了外模式后,程序员不必关心概念模式,只与外模式发生联系,按照外模式的结构存储和操纵数据。 (3)内模式 内模式是数据库在物理存储方面的描述,定义所有内部记录类型、索引和文件的组织方式,以及数据控制方面的细节。

常用的系统架构图

常用的系统架构图 2014年冬

1.1.共享平台逻辑架构设计 如上图所示为本次共享资源平台逻辑架构图,上图整体展现说明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应用系统建设 本次项目的一项重点就是实现原有应用系统的全面升级以及新的应用系统的开发,从而建立行业的全面的应用系统架构群。整体应用系统通过SOA面向服务管理架构模式实现应用组件的有效整合,完成应用系统的统一化管理与维护。 2 应用资源采集 整体应用系统资源统一分为两类,具体包括结构化资源和非机构化资源。本次项目就要实现对这两类资源的有效采集和管理。对于非结构化资源,我们将通过相应的资源采集工具完成数据的统一管理与维护。对于结构化资源,我们将通过全面的接口管理体系进行相应资源采集模板的搭建,采集后的数据经过有效的资源审核和分析处理后进入到数据交换平台进行有效管理。 3 数据分析与展现 采集完成的数据将通过有效的资源分析管理机制实现资源的有效管理与展现,具体包括了对资源的查询、分析、统计、汇总、报表、预测、决策等功能模块的搭建。 4 数据的应用 最终数据将通过内外网门户对外进行发布,相关人员包括局内各个部门人员、区各委办局、用人单位以及广大公众将可以通过不同的权限登录不同门户进行相关资源的查询,从而有效提升了我局整体应用服务质量。 综上,我们对本次项目整体逻辑架构进行了有效的构建,下面我们将从技术角度对相

关架构进行描述。 1.2.技术架构设计 如上图对本次项目整体技术架构进行了设计,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本次项目整体建设内容应当包含了相关体系架构的搭建、应用功能完善可开发、应用资源全面共享与管理。下面我们将分别进行说明。 1.3.整体架构设计 上述两节,我们对共享平台整体逻辑架构以及项目搭建整体技术架构进行了分别的设计说明,通过上述设计,我们对整体项目的架构图进行了归纳如下:

软件系统架构图参考案例

软件系统架构图-参考案例

————————————————————————————————作者:————————————————————————————————日期: ?

各种软件开发系统架构图案例介绍

第一章【荐】共享平台架构图与详细说明 1.1.【荐】共享平台逻辑架构设计 (逻辑指的是业务逻辑) 注:逻辑架构图--主要突出子系统/模块间的业务关系, 这里的逻辑指的是业务逻辑如上图所示为本次共享资源平台逻辑架构图,上图整体展现说明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应用系统建设 本次项目的一项重点就是实现原有应用系统的全面升级以及新的应用系统的开发,从而建立行业的全面的应用系统架构群。整体应用系统通过SOA面向服务管理架构模式实现应用组件的有效整合,完成应用系统的统一化管理与维护。 2 应用资源采集 整体应用系统资源统一分为两类,具体包括结构化资源和非机构化资源。本次项目就要实现对这两类资源的有效采集和管理。对于非结构化资源,我们将通过相应的资源采集工具完成数据的统一管理与维护。对于结构化资源,我们将通过全面的接口管理体系进行相应资源采集模板的搭建,采集后的数据经

过有效的资源审核和分析处理后进入到数据交换平台进行有效管理。 3数据分析与展现 采集完成的数据将通过有效的资源分析管理机制实现资源的有效管理与展现,具体包括了对资源的查询、分析、统计、汇总、报表、预测、决策等功能模块的搭建。 4数据的应用 最终数据将通过内外网门户对外进行发布,相关人员包括局内各个部门人员、区各委办局、用人单位以及广大公众将可以通过不同的权限登录不同门户进行相关资源的查询,从而有效提升了我局整体应用服务质量。 综上,我们对本次项目整体逻辑架构进行了有效的构建,下面我们将从技术角度对相关架构进行描述。

常用的系统架构图

常用的系统架构图

1.1.共享平台逻辑架构设计 1.2. 如上图所示为本次共享资源平台逻辑架构图,上图整体展现说明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应用系统建设 本次项目的一项重点就是实现原有应用系统的全面升级以及新的应用系统的开发,从而建立行业的全面的应用系统架构群。整体应用系统通过SOA面向服务管理架构模式实现应用组件的有效整合,完成应用系统的统一化管理与维护。 2 应用资源采集 整体应用系统资源统一分为两类,具体包括结构化资源和非机构化资源。本次项目就要实现对这两类资源的有效采集和管理。对于非结构化资源,我们将通过相应的资源采集工具完成数据的统一管理与维护。对于结构化资源,我们将通过全面的接口管理体系进行相应资源采集模板的搭建,采集后的数据经过有效的资源审核和分析处理后进入到数据交换平台进行有效管理。 3 数据分析与展现 采集完成的数据将通过有效的资源分析管理机制实现资源的有效管理与展现,具体包括了对资源的查询、分析、统计、汇总、报表、预测、决策等功能模块的搭建。 4 数据的应用 最终数据将通过内外网门户对外进行发布,相关人员包括局内各个部门人员、区各委办局、用人单位以及广大公众将可以通过不同的权限登录不同门户进行相关资源的查询,从

而有效提升了我局整体应用服务质量。 综上,我们对本次项目整体逻辑架构进行了有效的构建,下面我们将从技术角度对相关架构进行描述。 1.3.技术架构设计 如上图对本次项目整体技术架构进行了设计,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本次项目整体建设内容应当包含了相关体系架构的搭建、应用功能完善可开发、应用资源全面共享与管理。下面我们将分别进行说明。 1.4.整体架构设计 上述两节,我们对共享平台整体逻辑架构以及项目搭建整体技术架构进行了分别的设计说明,通过上述设计,我们对整体项目的架构图进行了归纳如下:

数据库结构设计-模板

XXX有限公司数据库结构设计

*变化状态:A——增加,M——修改,D——删除

目录 1前言 (1) 1.1目的 (1) 1.2适用范围 (1) 1.3读者对象 (1) 2约定 (1) 3数据库概念模型设计 (1) 3.1数据实体-关系图 (1) 3.2数据实体描述 (1) 3.3实体关系描述 (2) 4数据库逻辑模型设计 (2) 4.1数据实体-关系图 (2) 4.2关系模型描述 (2) 5物理实现 (3) 5.1数据库安排 (3) 5.2保密设计 (3) 6数据库维护和备份 (3) 7附录 (3) 7.1引用文档/参考资料 (3) 7.2术语表 (3) 7.3附录一 (3) 7.4附录二 (3)

1前言 1.1目的 [说明编写此文档的目的与目标。] 1.2适用范围 [说明此文档的适用范围。] 1.3读者对象 [说明此文档的预期读者。] 2约定 [数据库中各种元素的命名约定。例如表名,字段名的命名约定。] 3数据库概念模型设计 3.1数据实体-关系图 [画出数据库实体-关系图(ER图)。] 3.2数据实体描述 [描述数据库中实体。如下: 数据实体中文名、数据库表名

3.3实体关系描述 [描述数据库中每个实体的关系。] 4数据库逻辑模型设计4.1数据实体-关系图 [画出数据库实体-关系图(ER图)。] 4.2关系模型描述 [描述数据库关系模型,如下: 数据库表名:同义词(别名): 主键;外键;索引;约束:如下表例]

5物理实现 5.1数据库安排 [说明是否采用分布式数据库,数据库表如何分布;每个数据库服务器上建立几个数据库,其存储空间等安排;数据库表的分配方法,例如:如何创建段,或表空间。] 5.2保密设计 [用户角色划分方法,每个角色的权限。] 6数据库维护和备份 [说明数据库的维护和备份方案。] 7附录 7.1引用文档/参考资料 [本小节应完整地列出该文档所引用的所有文档(这里的文档包括内部的其他过程定义文件或者是外部的参考资料)。每个文档应标有标题、报告号(如果适用)、日期和出版单位。列出可从中获取这些参考资料的来源。这些信息可以通过引用附录或其他文档来提供。] 7.2术语表 [本小节应提供正确解释该文档所需的全部术语的定义、首字母缩写词和缩略语。这些信息可以通过引用组织或项目《术语表》来提供。] 7.3附录一 7.4附录二

数据库逻辑结构图

数据库逻辑结构图 一、实体的关系模型 1)、管理员(用户名,密码) 2)、个人(帐号,密码,姓名,年龄,出生日期,电话号码)3)、备忘录(时间,地点,事件) 4)、通讯录(姓名,城市,备注,工作地点,联系方式) 5)、日记(日期,地点,人物,事情) 6)、财务(标志,消费项目,消费时间,消费金额,剩余金额,总收入) 其中有下划线的是主键。 二、关系模型合并 1)、管理员(用户名,密码) 2)、个人(帐号,密码,姓名,年龄,出生日期,电话号码)3)、备忘录(时间,地点,事件) 4)、通讯录(姓名,城市,备注,工作地点,联系方式) 5)、日记(日期,地点,人物,事情) 6)、财务(标志,消费项目,消费时间,消费金额,剩余金额,总收入) 三、关系模型的函数依赖关系 1)、用户名——>密码 2)、(帐号,密码)——>姓名,(帐号,密码)——>年龄,(帐号,密码)——>出生日期,(帐号,密码)——>电话号码

3)、时间——>地点,时间——>事件 4)、姓名——>城市,姓名——>备注,姓名——>工作地点,姓名——>联系方式; 5)、日期——>地点,日期——>人物,日期——>事情 6)、标志——>消费时间,消费时间——>消费项目,消费时间——>消费金额,标志——>总收入,标志——>剩余金额。 其中6不是第一范式其他都是第一范式,且6为第二范式. 四、优化 1)、管理员(用户名,密码) 2)、个人(帐号,密码,姓名,年龄,出生日期,电话号码)3)、备忘录(时间,地点,事件) 4)、通讯录(姓名,城市,备注,工作地点,联系方式)5)、日记(日期,地点,人物,事情) 6)、财务(标志,消费时间,剩余金额,总收入) 消费(消费时间,消费项目,消费金额)

数控系统的基本结构

第二讲数控系统的基本结构 数控系统由基本硬件与控制软件组成。目前各数控厂家的产品可以归纳为两种风格:一种是采用专用硬件,其控制软件简单;另一种是采用通用硬件,其控制软件复杂。 一、基本硬件构成 数控系统()基本硬件通常由微机基本系统、人机界面接口、通信接口、进给轴位置 控制接口、主轴控制接口以及辅助功能控制接口等部分组成,如图—所示。 图—数控系统总体结构示意图

数控装置构成框图如图—所示。 数控装置构成框图如图—所示。 图—数控装置构成框图 ㈠、微机基本系统 通常微机基本系统是由、存储器(、)、定时器、中断控制器等几个主要部分组成。 、 是整个数控系统的核心,常见的中低档数控系统基本上采用位或位,如/、等。随着系 统向高精度方向发展,要求其最小设定单位越来越小,同时又要求系统能满足大型机床的需要,当最小设定单位是μ时,位二进制数所表示的最大坐标为-~+32.767mm,这显然是不够的,而采用位二进制数时,最大坐标范围约为-~+2000m,因此数控系统一般采用位 二进制数,其坐标范围为-~+8388.607mm。因此选用位就需要三个或四个字节运算,这 就严重影响了运算速度,当最小设定单位为μ时,这个问题将更加严重。因此现代数控系统大多采用位或位的,以满足其性能指标,如采用位,则为多结构。例如、、等系统均为位,而系统则采用位多结构。 、 用于固化系统控制软件,数控系统的所有功能都是固化在中的程序的控制下完成的。在数控系统中,硬软件有密切的关系,由于软件的执行速度较硬件慢,当功能较弱时,则需要 专用硬件解决问题或采用多结构。现代数控系统常采用标准化与通用化总线结构,因此不同的机床数控系统可以采用基本相同的硬件结构,并且系统的改进与扩展十分方便。 在硬件相对不变的情况下,软件仍有相当大的灵活性。扩充软件就可以扩展的功能,而且软件的这种灵活性有时会对数控系统的功能产生极大的影响。在国外,软件的成本甚至超过硬件。例如与3M的差别仅在中的软件,3M二轴半联动变为三轴联动也仅需要更换中 的软件。

(完整版)物流软件的模块结构图

物流软件的模块结构图 各系统功能简述 配送管理信息系统以最大限度的降低物流成本、提高运作效率为目的,按照实时配送(JIT)原则,在多购买商并存的环境中,通过在购买商和各自的供应商之间建立实时的双向链接,构筑一条顺畅、高效的物流通道,为购买、供应双方提供高度集中的、功能完善的和不同模式的配送信息服务。 货代管理信息系统 按照资源最大化和服务最优化的原理,满足了代理货物托运、接取送达、订舱配载、联运服务等多项业务需求,完成物流的全程化管理,包括代理航空和船务,实现门对门,一票到底的最佳物流方式,成为托运人和承运人之间电子化的桥梁和纽带。 仓储管理信息系统 可以对所有的包括不同地域、不同属性、不同规格、不同成本的仓库资源,实现集中管理。采用条码、射频等先进的物流技术设备,对出入仓货物实现联机登录、存量检索、容积计算、仓位分配、损毁登记、状态报告等进行自动处理,并向系统提交图形化的仓储状态。 运输管理信息系统 可以对所有可以调度的运输工具,包括自有的和协作的以及临时的车辆信息进行调度管理,提供对货物的分析,配载的计算,以及最佳运输路线的选择。系统支持全球定位(GPS)和地理图形系统(GIS),实现运输的最佳路线选择和动态调配。 结算管理信息系统 充分利用现有的业务信息管理系统和计算机处理能力,以达到自动为客户提供各类业务费用信息、大幅降低结算业务工作量、提高结算业务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为目的,从而为广大物流企业(仓储、配送中心、运输等企业)的自动结算提供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 客户管理信息系统

通过对客户资料的全方位、多层次的管理,使物流企业之间实现流通机能的整合,物流企业与客户之间实现信息分享和收益及风险共享,从而在供应链管理模式发展下,实现跨企业界限的整合。 决策支持信息系统 及时地掌握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所产生的信息并加以科学地利用,在数据仓库技术、运筹学模型的基础上,通过数据挖掘工具对历史数据进行多角度、立体的分析,实现对企业中的人力、物力、财力、客户、市场、信息等各种资源的综合管理,为企业管理、客户管理、市场管理、资金管理等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从而提高管理层决策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报关管理信息系统 集报关、商检、卫检、动植物检疫等功能于一体,满足用户进出口电子报关的需求,增加联机报关功能,真正使跨境物流成为无缝物流,使报关业务迅速、及时、准确,为物流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报关服务。 数据交换信息系统 系统提供EDI数据交换服务,通过电子商务网站,提供EDI交换表单,可以为自身的商务数据交换以及客户或合作伙伴提供WEB形式的数据交换(WEB-EDI)功能。 行政管理信息系统 以最大限度的降低办公成本、提高办公效率为目的,在包含基本业务信息管理(配送、仓储和运输等)和财务信息管理(结算)的基础上,通过对客户、人力资源、质量管理、决策支持等信息的管理,为物流企业的管理决策层提供统一、全面、高效的办公平台,以实现无纸化办公。 统计管理信息系统 统计工作作为企业管理的基础,按照物流行业的标准,针对物流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实行统计监督,从而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及经营状况进行量化管理。 财务管理信息系统 结合成熟的财务管理理论,针对物流企业财务管理的特点,根据财务活动的历史资料进行财务预测并通过专门的方法进行财务决策,然后运用科学的技术手段、有关信息、特定手段和数量方法进行财务预算、财务控制,并进行财务分析,最终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合同管理信息系统 合同是业务开展的依据,系统通过对合同的数字化解析,充分理解甲方的需求,拟订物流服务的实施方案,并以此为依据,分配相应的资源,监控实施的效果和核算产生的费用,并可以对双方执行合同的情况进行评估以取得客户、信用、资金的相关信息,交调度和决策部门作为参考。

软件系统架构图-参考案例

各种软件开发系统架构图案例介绍

第一章【荐】共享平台架构图与详细说明 1.1.【荐】共享平台逻辑架构设计 (逻辑指的是业务逻辑) 注:逻辑架构图--主要突出子系统/模块间的业务关系,这里的逻辑指的是业务逻辑如上图所示为本次共享资源平台逻辑架构图,上图整体展现说明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应用系统建设 本次项目的一项重点就是实现原有应用系统的全面升级以及新的应用系统的开发,从而建立行业的全面的应用系统架构群。整体应用系统通过SOA面向服务管理架构模式实现应用组件的有效整合,完成应用系统的统一化管理与维护。 2 应用资源采集 整体应用系统资源统一分为两类,具体包括结构化资源和非机构化资源。本次项目就要实现对这两类资源的有效采集和管理。对于非结构化资源,我们将通过相应的资源采集工具完成数据的统一管理与维护。对于结构化资源,我们将通过全面的接口管理体系进行相应资源采集模板的搭建,采集后的数据经过有效的资源审核和分析处理后进入到数据交换平台进行有效管理。 3 数据分析与展现

采集完成的数据将通过有效的资源分析管理机制实现资源的有效管理与展现,具体包括了对资源的查询、分析、统计、汇总、报表、预测、决策等功能模块的搭建。 4 数据的应用 最终数据将通过内外网门户对外进行发布,相关人员包括局内各个部门人员、区各委办局、用人单位以及广大公众将可以通过不同的权限登录不同门户进行相关资源的查询,从而有效提升了我局整体应用服务质量。 综上,我们对本次项目整体逻辑架构进行了有效的构建,下面我们将从技术角度对相关架构进行描述。 1.2.【荐】技术架构设计 注:技术架构图--主要突出子系统/模块自身使用的技术和模块接口关联方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