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初三化学第四章测试

初三化学第四章测试

初三化学第四章测试
初三化学第四章测试

初三化学第四章测试

班级姓名学号成绩

本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Mg-24 O—16 C—12 H-1

一、选择题:

2.将下列反应既是氧化反应的,又是化合反应的是()

(A)(B)

(C)(D)

3.下列物质分别在氧气中燃烧,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的是()

(A)木炭(B)硫(C)石蜡(D)磷

4.赛跑发令枪中的“发令纸”被打响后,产生的白烟要紧成分是()

(A)二氧化碳(B)氧化镁(C)二氧化硫(D)五氧化二磷

5.下列用途,不属于氧气的用途的是()

(A)炼钢(B)医疗(C)填充灯泡(D)宇航

6.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时,不记得加入二氧化锰,其结果是()

(A)不放出氧气(B)放出氧气的速度慢

(C)放出氧气总量会减少(D)放出氧气总量会减少且速度慢

7.要收集纯洁的氧气,最好选用的收集方法是()

(A)排水法(B)向下排空气法(C)向上排空气法(D)都能够

10.下列物质中存在游离态氧元素的是()

(A)空气(B)二氧化碳(C)氯酸钾(D)二氧化锰

11.下列化合物中是氧化物的是()

(A)H2CO3(B)HClO3(C)CO2(D) NH4HCO3

12.下列组成空气的气体中,最不爽朗的是()

(A)氮气(B)氧气(C)氖气(D)二氧化碳

13.酸雨的形成要紧是由于()

(A)汽车排放大量的尾气(B)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

(C)自然界中火山的喷发(D)大量二氧化硫的随意排放

14.下列属于氧气的化学性质的是()

(A)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氧气能支持燃烧

(C)氧气是难溶于水(D)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16.用氦气代替氢气填充探空气球是因为()

(A)氦气比氢气还要轻(B)氦气的化学性质极不爽朗

(C)氦气的沸点低(D)氦气通电显示颜色

17.下列各组气体混合物,点燃后不可能发生爆炸的()

(A)氮气、氧气(B)氢气、空气(C)汽油蒸汽、空气(D)面粉、空气18.某物质在纯氧中燃烧后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的组成是()

(A)可能是化合物,可能是单质(B)一定含有C、H、O三种元素

(C)含有C、H元素,也可能含有O元素(D)无法确定

19.依照已配平的反应式:4K2Cr2O74K2CrO4+2R +3O2,可估量R的化学式为()

(A)CrO (B)Cr2O3(C)CrO2(D)CrO3

20.对化学方程式,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铁在氧气中燃烧时生成四氧化三铁

(B)铁加氧气点燃时变成四氧化三铁

(C)3个铁原子加2个氧气分子,生成1个四氧化三铁分子

(D)3个铁分子跟2个氧分子在点燃时,生成1个四氧化三铁分子

21.X克氯酸钾与y克二氧化锰混合后加热,完全反应后残留的固体物质为z克,则生成气体()克

(A)x-y (B)z-x (C) x+z-y (D)x+y-z

18.在常温下一氧化氮是一种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它能跟空气中的氧气迅速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收集一氧化氮的正确方法是()

(A)向上排空气法(B)排水法(C)向下排空气法(D)排水或向上排空气法

19.在反应中,依照质量守恒定律,下列各组数值中正确的是()(A)Mg 1克,O2 4克,MgO 5克(B)Mg 4克,O2 1克,MgO 5克

(C)Mg 3克,O2 2克,MgO 5克(D)Mg 2克,O2 3克,MgO 5克

20.有反应,3.4克A跟4.8克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8克D,则A、B、C 三物质的质量之比为()

(A)17:24:32 (B)17:24:9 (C)17:16:32 (D)17:16:9

二、填充题:

1.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运算,大约是占21%,占78%。

2.人为的大气污染源可为、、三大类。

3.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先将空气降温加压变为液态,然后升高温度,由于液氮的沸点比液氧,因此氮气第一蒸发出来,剩下的要紧是液氧。这是一个(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5.在氧气中进行铁丝燃烧实验时,在集气瓶底要先放少量水或一层细纱,这是因为

6.在一切化学反应里,反应前后原子的没有变化,原子的没有增减,因此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必定相等。

7.在空气中点燃硫化氢气体,有二氧化硫和水生成,写出硫化氢的化学方程式

8.配平下列反应方程式

(1)Fe+H2O Fe3O4+H2

(2)C+WO3W +CO2

(3)FeS2+ O2Fe2O3+ SO2

(4)NH3 + O2 NO+ H2O

9.已知:在同温同压,任何气体的体积和分子数成正比。

如图,甲乙二瓶的燃烧匙内分别盛有适量的红磷和硫粉,

在盛有空气的集气瓶中燃烧,冷却至室温,再同时打开

两边的弹簧夹,能够看到水进入

(填“甲”或“乙”)瓶中。

化学反应化学方程式现象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生成色

的固体。

硫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明亮的色,生成

有性气味的气体。

氢氧化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色的溶液中生成了

色的沉淀。

镁带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光,生成色

的粉末。

二、如图是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装置图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

(1)(2)

(3)(4)

(5)(6)

2.指出图中的错误

(1)

(2)

(3)

(4)

3.写出试管中所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二氧化锰在这反应中起作用。

5.当实验终止时,应先将导气管移出水槽,然后。

缘故是。

6.证明用如图收集方法得到的氧气已集满的简单方法是。

运算题:

将4.4克含碳化合物与足量的氧气反应生成13.2克二氧化碳和7.2克水,求该化合物含有哪些元素?并运算出该化合物的化学式。

初三化学上册第一章 测试卷

九年级化学练习2016-9-4 姓名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变化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光合作用B.矿石粉碎C.食物腐烂D.蜡炬成灰 2、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镁条易折断B.武德合金的熔点约为69℃ C.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D.镁能在氧气中燃烧 3、右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计算),其中“a”代表的是 A.氧气B.氮气 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 4、科学实验中,药品和仪器的存放应符合一定的规范。下列物质存放在对应的容器中, 符合规范的是 5、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通常使用的是 A.硫B.木炭C.蜡烛D.红磷 6、下列关于氮气用途的叙述中,不正确 ...的是 A.食品防腐B.制成各种电光源 C.医疗冷冻麻醉D.制化肥的重要原料 7、下列仪器不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是 A.试管 B.烧杯 C.燃烧匙 D.蒸发皿 8、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矿泉水B.空气C.液氧D.加碘食盐 9、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D.取少量氯化钠 10、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A、镁粉用于制作照明弹 B、金刚石用来制作玻璃刀 C、氢气用于作清洁燃料 D、氮气用作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 11、下列有关仪器使用或用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试管:加热时所盛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2/3 B.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应将胶头滴管伸入试管内 C.酒精灯:熄灭酒精灯时可用嘴吹灭 D.玻璃棒:常用作搅拌、过滤或转移液体 12、某同学加热2~3 mL蒸馏水,操作的正确顺序应该是

①点燃酒精灯;②加热;③用试管夹夹好试管;④往试管里加2~3 mL 蒸馏水; ⑤将试剂瓶盖好,放回原处,标签朝外。 A、①④③②⑤ B、④⑤③①② C、①③④②⑤ D、④③⑤①② 13、某同学称量9.5克食盐时,在称量过程中,如果发现指针偏左,他应 A.增加食盐 B.减少食盐 C.向左移动游码 D.向右移动游码14、下列实验中,仪器之间不允许接触的是 A.将试剂瓶中的液体药品倒入试管B.将试剂瓶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量取 C.用胶头滴管向试管内滴加试剂D.过滤时滤液由漏斗流入接受的烧杯内 15、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吹灭蜡烛后的瞬间,烛芯处产生大量黑烟 B. 点燃红磷后,产生大量的白雾 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氧化镁 D.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 16、某学生量取液体,仰视读数为40mL,将液体倒出一部分后,俯视读数为10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为 A.等于30mL B.小于30ml C.大于30mL D.无法确定 1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配制食盐溶液时,如果量取80ml水时仰视读数,则实际所量取的偏多 B.固体受热变成气体不一定是物理变化 C.发光发热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电灯通电光发热就没新物质生成 D.氧气在空气中的含量约占空气质量的五分之一 18、暖宝宝中的发热剂是铁粉、水和食盐等,发热剂能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装置见如图).以下对此改进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此实验的原理是利用铁生锈消耗氧气 B.实验前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此实验中发热剂的多少不影响测量结果 D.此实验测出氧气的体积分数约是18.3% 19、用如下图所示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对该实验认识错误的是 A.铜粉用量的多少,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B.实验结束后冷却到室温才能读数 C.气球的作用是调节气压,使氧气完全反应 D.在正常操作情况下,反应结束后消耗氧气的总 体积应该是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体积的1/5 二、填空题 20、从①物理变化、②化学变化、③物理性质、④化学性质四项中选择适当的序号填空。 (1)镁是银白色固体,密度是1.7 g/cm3,属于_________。 (2)镁具有可燃性,属于_________。 (3)汽油挥发属于_________。 (4)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属于_________。 (5)铜绿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属于_________ 。 21、请将体现下列实验操作目的的正确选项,填在对应的横线上。 A.防止药品污染 B.防止试管破裂 C.防止实验误差 D.防止液体溅出 ⑴加热试管时,先均匀加热,后集中加热。 ⑵滴管使用后,及时清洗并放在试管架上。

九年级化学第三章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九年级化学第三章单元测试题(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 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Fe-56 S-32 Ca–40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答案,每题3分,共30分) 1、市场上销售的食盐种类有加钙盐、加锌盐、加碘盐等,这里的钙、锌、碘是指( )。 A.原子 B.元素 C.分子 D.单质 2、下列说法没有 ..科学性错误的是() A.纯天然物质酿成的食品中绝对不含化学物质 B.水和油可以进行相互转化 C.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D.气功可以使铝变成金 3、春暖花开季节,人们站在紫丁香树旁,常闻到怡人的香味。这一现象说明( )。A.分子很大 B.分子分裂成原子. C.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分子之间有空隙 4、下列化学符号表示两个氧原子的是( )。 A.20 B.2O 2 C.CO 2 D.O 2 5、对于m个SO 3分子和n个SO 2 分子,下列相应的结论正确的是 ( ) A、氧原子个数比为3m:2n B、氧元素质量比为m:n C、硫原子个数比为6m:5n D、硫元素质量比为3m:2n 6、新型净水剂铁酸钠(Na 2FeO 4 )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 )。 A +2 B. +3 C. +6 D. +5 7、下列物质的化学式和名称相符合的是( )。

A.氧化镁(MgO 2) B.干冰(H 2 O) C.锰酸钾(KmnO 4) D.五氧化二磷(P 2 O 5 ) 8、下图是表示物质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含有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则图中表示单质的是() A、 9、分子与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 A.分子大,原子小 B.分子能直接构成物质,原子不能 C.分子之间有间隙,原子之间没有间隙 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能分,原子不能分 10、维生素C(C 6H 8 O 6 )主要存在于蔬菜和水果中,它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 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近年来科学家还发现维生素C有防癌作用。下列关于维生素C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维生素C是氧化物 B.维生素C是由6个碳元素、8个氢元素和6个氧元素组成的 C.维生素C中C、H、O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9:1:2 D.青少年应多吃蔬菜水果,切勿偏食 把选择题的答案写在下表中: 二、填空题(49分)

人教版初三化学第一阶段第一二单元综合测试题

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及空气氧气中考模拟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把正确答案序号填入下表)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 ) A.有颜色变化B.有其他物质生成C.有气体生成D.有发光、放热现象 2、空气中氧气和氮气的体积比约为() A、1:5 B、5:1 C、1:4 D、4:1 3、下列反应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 A.水——氧气+氢气B.硫+氧气——二氧化硫 C.氧化钙+水——氢氧化钙D.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 4、随着“绿色奥运”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空气质量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下列物质中, 未计入监测空气污染指数项目的是() A.二氧化碳B.二氧化硫C.一氧化碳D.可吸入颗粒物 5、实验室中,不小心将酒精灯碰倒在桌子上燃烧起来,合理简单的灭火方法是( ) A.用水冲灭B.用书本扑打扑灭C.用嘴吹灭D.用湿抹布盖灭 6、某密闭容器内盛有氧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体,采用燃烧法除去其中的氧气,且不能混入新的气体,最好采用的可燃物是 A、硫磺 B、红磷 C、铁丝 D、木炭 7、下列各组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变化,全部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A、煤气燃烧水变蒸气 B、瓷碗破碎剩饭变馊 C、菜刀生锈水果腐烂 D、灯泡发光冰块熔化 8、下列有关蜡烛燃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可观察到蜡烛燃烧产生明亮的火焰,火焰分三层B.蜡烛熔化产生“烛泪”C.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层水雾D.用燃着的火柴去点燃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蜡烛不能被点燃 9、在探究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活动中,其中有一操作如右图,则该操作说明该气体是( ) A.极易溶于水B.不易溶于水C.易溶于水D.与气体是否溶于水 无关 10、下列仪器可以直接用酒精灯火焰加热的是( ) ①量筒②试管③燃烧匙④集气瓶⑤烧杯⑥ 烧瓶A.⑤⑥B.②③C.②③④D.② ⑤⑥ 11、蜡烛(主要成份是石蜡)燃烧时,发生的变化: A.只有物理变化 B.只有化学变化 C.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D.只是状态发生了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章测试题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测试 (满分:60分考试时间: 6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2分,计30分。)请把答案填在下面的表格里。 1.最早通过实验测定出空气成分的科学家是 A.法国的拉瓦锡 B.英国的汤姆生 C.瑞典的舍勒 D.意大利的阿伏加德罗 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白磷燃烧 B.汽油挥发 C.水遇强冷变成冰 D.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3.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A.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 B.冰水混合物,五氧化二磷 C.矿泉水,河水 D.净化后的空气,受污染的空气 4.下列物质在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集气瓶底部应放少量水或细沙的是 A.木炭 B.硫粉 C.铁丝 D.红磷 5.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错误的是 A.化学反应前后它的质量不变 B.化学反应前后它的化学性质不变 C.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 D.可增加生成物的质量 6.下列关于氧气物理性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液态氧是一种淡蓝色液体 B.氧气难溶于水 C.氧气在通常状况下是一种无色气体 D.氧气的密度略小于空气

7.某密闭容器内盛有氧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体,采用燃烧法除去其中的氧气,且不能混入新的气体,最好采用的可燃物是 A.硫磺B.红磷C.铁丝D.木炭 8.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正确的是 A.硫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雾,放出大量的热 C.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倒入瓶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物质 9.下列关于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B.有的氧化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氧化反应全不是化合反应D.所有燃烧都是化合反应 10.下列物质中含有氧气的是 A.双氧水B.空气C.氯酸钾D.氧化汞 11.在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忘记加二氧化锰,其后果是 A.加热时无氧气产生B.加热时产生氧气少C.产生氧气缓慢D.没有影响 12.常温下,某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略小,不易溶于水,其水溶液有挥发性,该气体泄漏时对人体有严重危害.收集该气体的最适宜方法是 A.排水集气法B.向上排空气法C.向下排空气法D.用气球泡收集 13.检验集气瓶内氧气有无集满的方法是 A.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B.向带火星的木条伸到瓶口 C.用燃烧的木条伸入瓶中D.将鼻子伸到瓶口闻一下气味 14.在试管中装入少量碘和锌粉的混合物,没有什么明显的化学反应.向其中滴入几滴水,则迅速发生反应,且水的质量未改变.则上述变化过程中水充当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章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九年级化学第一章单元检测题 姓名成绩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把正确答案序号填入下表。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下列各组变化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铜变成铜锈,自行车胎爆炸 B.灯泡发光,澄清石灰水久置变浑浊 C.蜡燃烧,纸撕成碎片 D.矿石粉碎,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2.下列四种性质中,有一种与其他三种有本质区别,这种性质是 A.颜色 B.硬度 C.氧化性 D.熔点 3. 通过观察和使用食盐,得出以下不属于食盐性质的是 A.白色固体B.调味品 C.易溶于水D.在空气中很容易变硬 4. 在取用液体药品时,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取用的最少量是 A.0.5mLB.1mL~2mL C.3mL~4mLD.5mL~6mL 5. 实验室中,不小心将酒精灯碰倒在桌子上燃烧起来,合理简单的灭火方法是 A.用水冲灭B.用书本扑打扑灭 C.用嘴吹灭D.用湿抹布盖灭 6. 给50mL液体加热,需要使用的仪器是下列中的 ①试管②烧杯③试管夹④酒精灯⑤蒸发皿⑥石棉网 ⑦铁架台(带铁圈)⑧玻璃棒 A.①③④B.②④⑦C.②④⑥⑦D.④⑤⑧ 7. 下列有关蜡烛燃烧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可观察到蜡烛燃烧产生明亮的火焰,火焰分三层 B.蜡烛熔化产生“烛泪” C.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层水雾 D.用燃着的火柴去点燃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蜡烛不能被点燃 8. 振荡试管内的液体时,正确的操作是 A.用手紧握试管,用臂晃动B.用手捏住试管,用腕摇动 C.用手紧握试管,上下晃动D.用拇指堵住试管,上下晃动 9.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把鼻子凑到容器口去闻气体气味 B.要节约药品,多取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 C.块状而又无腐蚀性的药品允许用手直接取用 D.使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时,砝码要用镊子夹取 10. 在探究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活动中,其中有一操作如右图,

沪教版初三化学第三章测试题

初三化学第三章教学测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 C~12 , N~14 , S~32 , O~16 , Fe~56 , Na~23 , P~31,Cl~35.5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40分) 一、 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约五、六千年前,半坡原始居民所从事的生产活动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 A 、建筑房屋 B 、烧制陶瓷 C 、磨制石器 D 、用麻织布 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空气 B、澄清石灰水 C、液态氧 D、矿泉水 3、下列微粒中,能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是 ( ) A、H B、H+ C、2H D、H2 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 、氮是空气中含量最高的非金属元素 B 、氧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非金属元素 C 、铁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D 、水是人体内含量最高的物质 5、人体通过摄取各种不同的食物以补充人体所缺乏但必需的各种微量元素。下列微量元素对人体有害的是 ( ) A 、铁 B 、碘 C 、硒 D 、铅 6、Y 2O 3(Y 是钇的元素符号)是合成某种高温超导物质的原料之一。Y 2O 3中Y 元素的化合价为 ( ) A 、+1 B 、+2 C 、+3 D 、+6 7、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中表示的是阳离子的是 ( ) A 、 B 、 、 836 ( A 、50 B 、86 136 D 、222 9、导致老年人骨质疏松的主要原因是人体骨骼缺少下列元素中的 ( ) A 、 Ca B 、 Na C 、 Fe D 、 K 10※、下图是表示物质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含有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则图中表示单质的是 ( ) A 、 B 、 、 、 11 ( A B C 、单质 12、下列化合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 ) A 、FeO B 、Fe 2O 3 C 、Fe 3O 4 D 、FeS 13、距地球15~35km 处,有一个臭氧层。关于臭氧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臭氧是一种单质 B 、臭氧与氧气性质完全相同 C 、臭氧和氧气混合后形成的是混合物 D 、臭氧转化成氧气发生了化学变化 14、下列物质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 、FeSO 4(硫酸铁) B 、HCl (盐酸) C 、Mg 2O 2(氧化镁) D 、AgCl 2(氯化银)

初三化学第六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化合物 一、选择题:(本题有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 A.石墨导电 B.金刚石切割金属 C.用铅笔写字 D.用焦炭冶炼 2. 含硫煤如果发生不完全燃烧,会排放出污染空气的有毒气体是 ( ) A.二氧化硫 B. 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 C. 硫和二氧化碳 D.一氧化碳 3.下列表示二氧化碳的几种用途,其中既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的是( ) 4. 金刚石、石墨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化学性质相同而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 ( ) A .同种元素组成,但原子排列不同 B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C .都是碳元素组成 D .原子的相对质量相同 5. 某化合物4.6g 完全燃烧,生成8.8g 二氧化碳和5.4g 水,该化合物中 ( ) A.只含碳、氢两种元素 B.只含碳、氧两种元素 C.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D.无法确定 6. 除去CO 2中混有的少量CO ,可使混合气体通过 ( ) A.石灰水 B. 灼热的碳层 C.水 D. 灼热的氧化铜 7. 除去CO 中混有的少量CO 2,下列方法正确的是 ( ) A. 将混合气体点燃 B. 通入炽热的氧化铜中 C. 将混合气体通入到盐酸溶液里 D. 将混合气体通入到澄清的石灰水中 8.“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首于谦的《石灰吟》蕴含着一定的科学知识,诗句“烈火焚烧若等闲”形象地描述了化学反应: CaCO 3 CaO 十CO 2↑,该反应的类型是 ( ) A .化合反应 B .置换反应 C 分解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9. 为了控制温室效应和改善生存环境环境,下列措施中切实可行的是 ( ) ①减少煤等燃料的使用;②禁止使用煤等燃料;③禁止乱砍乱伐;④开发氢能源;⑤利用水力发电;⑥种植花草树木。 A. ①③④⑤⑥ B. ①②③④⑤⑥ C.③④⑤⑥ D.①②④ 10. 试管中盛有黑色粉末,将其加强热,粉末变为红色,同时产生无色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该黑色粉末可能是 ( ) A.木炭粉 B.四氧化三铁 C.氧化铜 D.木炭粉和氧化铜 11. 已知实验室制取气体D 的表达式为:A(固)+B(固) C+D ↑,气体D 易溶于水,D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则应选择下列何种发生装置和收集方法 ( ) A. 制CO 2的装置和向下排空气法 B.高锰酸钾制氧气的装置和向下排空气法 C.高锰酸钾制氧气的装置和排水集气法 D.高锰酸钾制氧气的装置和向上排空气法 12. 实验室制取CO 2有以下几个步骤:①按要求装好仪器;②向漏斗中注入盐酸;③向反应器中加入块状石灰石;④检查装置气密性;⑤收集生成的气体。以上操作正确排列顺序为( )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④③⑤ C.①④③②⑤ D.①②④③⑤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28分 ) 高温

人教版初三化学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 空气 一、空气成分的研究史 法国科学家拉瓦锡最早运用天平作为研究化学的工具,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 气的成分,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的结论。 二、空气中氧气成分的测定: 1、装置图 2、实验现象:A、红磷燃烧发出黄白色火焰,放出热量,冒出白色浓烟 B、装置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烧杯内的水倒流入集气瓶,约占瓶子容积的1/5。 3、实验结论:说明空气不是单一的物质;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4、原理:化学方程式: 4P + 5O 2 点燃 2P 2O 5 5、注意事项:A、所用的红磷必须过量,过少则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 B、要等集气瓶(装置)冷却后才能打开弹簧夹, C、装置的气密性要好,(否则测量结果偏小), D、要先夹住橡皮管,然后再点红磷(否则测量结果偏大)。 思考:1、可否换用木炭、硫磺等物质?如能,应怎样操作? 答:不能,因为硫、木炭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气体,生成的气体抵消了消耗的氧气,集气瓶内的的压强基本不变,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不能用铁(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2、在实验中如果进入水的体积小于集气瓶总体积的1/5,会有什么原因呢?答:(1)红磷熄灭后未冷却到室温;(2)装置漏气;(3)红磷的量不足;(4)有部分水留在管中未进入集气瓶(5)燃烧一定程度时,瓶内氧气含量小,红磷不能继续燃烧。(6)点燃红磷后燃烧匙未立即伸入集气瓶中 3、在实验中如果进入水的体积大于集气瓶总体积的1/5,会有什么原因呢?答:燃烧匙伸入集气瓶后,向瓶口塞入胶塞过慢,导致瓶内气体溢出弹簧夹没有夹紧或没有夹弹簧夹导致红磷燃烧时瓶内部气体溢出 4、为什么要在集气瓶里放少量的水?答:防止燃着的红磷溅在集气瓶上,将集气瓶炸裂。让P2O5溶于水中。 5、为什么点燃的红磷要立即伸入集气瓶中? 答:防止白烟污染空气 三、空气的主要成分(按体积分数):氮气(N2)78%,氧气(O2)21%(氮气比氧气约为4: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CO2)0.03%,其它气体和杂 1、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如:N 2、O2、CO2、P、P2O5、H2O 2、混合物: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的,这些物质相互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各物 质都保持各自的性质。 五、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1、氮气: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溶于水,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 化学性质不活泼。 2、稀有气体:无色、无味的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化学性质很不1、造成空气污染的物质:有害气体(一氧化碳(CO)、二氧化氮(NO2)、二 氧化硫(SO2))和烟尘。 2、污染来源: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石油化工厂排放的废气及汽车排放的尾气。 3、被污染的空气带来的危害: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存在的环境问题:温室效应(二氧化碳含量过多引起)、臭氧空洞(飞机的尾气、氟里昂的排放)、酸雨(由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引起)。 4、防止空气污染的措施: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态、植树造林、使用清洁能源。 点燃

初三化学第一章测试题含答案

化学检测题 姓名成绩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把正确答案序号填入下表。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下列各组变化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铜变成铜锈,自行车胎爆炸 B.灯泡发光,澄清石灰水久置变浑浊 C.蜡燃烧,纸撕成碎片 D.矿石粉碎,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2.下列四种性质中,有一种与其他三种有本质区别,这种性质是 A.颜色B.硬度C.氧化性D.熔点 3.通过观察和使用食盐,得出以下不属于食盐性质的是 A.白色固体B.调味品C.易溶于水D.在空气中很容易变硬 4.在取用液体药品时,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取用的最少量是 A.mLB.1mL~2mLC.3mL~4mLD.5mL~6mL 5.实验室中,不小心将酒精灯碰倒在桌子上燃烧起来,合理简单的灭火方法是 A.用水冲灭B.用书本扑打扑灭C.用嘴吹灭D.用湿抹布盖灭 6.给50mL液体加热,需要使用的仪器是下列中的 ①试管②烧杯③试管夹④酒精灯⑤蒸发皿⑥石棉网 ⑦铁架台(带铁圈)⑧玻璃棒 A.①③④B.②④⑦C.②④⑥⑦D.④⑤⑧ 7.下列有关蜡烛燃烧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可观察到蜡烛燃烧产生明亮的火焰,火焰分三层 B.蜡烛熔化产生“烛泪” C.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层水雾 D.用燃着的火柴去点燃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蜡烛不能被点燃 8.振荡试管内的液体时,正确的操作是 A.用手紧握试管,用臂晃动B.用手捏住试管,用腕摇动 C.用手紧握试管,上下晃动D.用拇指堵住试管,上下晃动 9.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把鼻子凑到容器口去闻气体气味 B.要节约药品,多取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 C.块状而又无腐蚀性的药品允许用手直接取用 D.使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时,砝码要用镊子夹取 10.在探究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活动中,其中有一操作如右图,则该操作说明该气体是 A.极易溶于水B.不易溶于水 C.易溶于水D.与气体是否溶于水无关 11.下列仪器既可以盛放固体又可以盛放液体做加热实验的是 ①量筒②试管③燃烧匙④集气瓶⑤烧杯⑥烧瓶 A.⑤⑥B.②③C.②③④D.②⑤⑥ 12.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的质量,大致可分为以下几步:①把称量物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②调整零点③读出砝 码和游码的读数后,砝码放回盒中,游码移回零处.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①②③B.②①③ C.③①②D.①③② 13.下面使用试管夹夹取试管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A.试管夹从试管口往下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B.试管夹从试管口往下套,夹在试管的上部

九年级化学第三章单元测试题及试卷答案

九年级化学第三章单元测试题及试卷答案 (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 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Fe-56 S-32 Ca –40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答案,每题3分,共30分) 1、市场上销售的食盐种类有加钙盐、加锌盐、加碘盐等,这里的钙、锌、碘是指( )。A.原子B.元素C.分子D.单质 2、下列说法没有科学性错误的是() A.纯天然物质酿成的食品中绝对不含化学物质 B.水和油可以进行相互转化 C.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D.气功可以使铝变成金 3、春暖花开季节,人们站在紫丁香树旁,常闻到怡人的香味。这一现象说明( )。A.分子很大 B.分子分裂成原子. C.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分子之间有空隙 4、下列化学符号表示两个氧原子的是( )。 A.20 B.2O2 C.CO2 D.O2 5、对于m个SO3分子和n个SO2分子,下列相应的结论正确的是( ) A、氧原子个数比为3m:2n B、氧元素质量比为m:n C、硫原子个数比为6m:5n D、硫元素质量比为3m:2n 6、新型净水剂铁酸钠(Na2FeO4)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 )。 A +2 B. +3 C. +6 D. +5 7、下列物质的化学式和名称相符合的是( )。 A.氧化镁(MgO2) B.干冰(H2O) C.锰酸钾(KmnO4) D.五氧化二磷(P2O5) 8、下图是表示物质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含有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则图中表示单质的是() A、 B、C、D、 9、分子与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 A.分子大,原子小 B.分子能直接构成物质,原子不能 C.分子之间有间隙,原子之间没有间隙 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能分,原子不能分 10、维生素C(C6H8O6)主要存在于蔬菜和水果中,它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近年来科学家还发现维生素C有防癌作用。下列关于维生素C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维生素C是氧化物 B.维生素C是由6个碳元素、8个氢元素和6个氧元素组成的 C.维生素C中C、H、O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9:1:2 D.青少年应多吃蔬菜水果,切勿偏食 把选择题的答案写在下表中:

化学必修二第二章测试题

化学必修二第二章测试题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5分)(2016?晋江市校级模拟)下列变化中,一定不存在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的是() A.干冰气化B.金属冶炼C.炸药爆炸D.食物腐败 2.(5分)(2016?金山区一模)类推是化学学习和研究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类推正确的是() A.CO2与SiO2化学式相似,故CO2与SiO2的晶体结构也相似 B.晶体中有阴离子,必有阳离子,则晶体中有阳离子,也必有阴离子 C.检验溴乙烷中的溴原子可以先加氢氧化钠水溶液再加热,充分反应后加硝酸酸化,再加硝酸银,观察是否有淡黄色沉淀,则检验四氯化碳中的氯原子也可以用该方法,观察是否产生白色沉淀 D.向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铵会有碳酸氢钠晶体析出,则向饱和碳酸氢钾溶液中加入氯化铵也会有碳酸氢钾晶体析出 3.(5分)(2016?淮安校级模拟)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燃烧属于放热反应 B.中和反应是吸热反应 C.形成化学键时吸收能量 D.反应物总能量与生成物总能量一定相等 4.(5分)(2016?石景山区一模)下列反应中能量变化与其它不同的是() A.铝热反应B.燃料燃烧C.酸碱中和反应D.Ba(OH) 2?8H2O与NH4Cl固 体混合 A.A B.B C.C D.D 5.(5分)(2016?新干县模拟)未来清洁能源﹣﹣纳米金属.如纳米铁可作为发动机的燃料,那时我们将迎来一个新的“铁器时代”.有一些专家也曾经指出,如果利用太阳能使燃烧产物如CO2、H2O、N2等重新组合的构想能够实现(如图),那么,不仅可以消除大气的污染,还可以节约燃料,缓解能源危机,在此构想的物质循环中太阳能最终转化为() A.化学能B.热能C.生物能D.电能 6.(5分)(2016?巴中校级模拟)2015年8月12日23时,天津港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发生火灾爆炸,造成人民群众的公安消防战士的重大伤亡.据悉,瑞海公司在前期出口量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章第一节学案及习题

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 第1节化学给我们带来了什么(一课时) 【学案】 一、化学帮助我们正确认识物质 【实验探究】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的实验(过程见教材) 拓展知识:碳酸氢铵是农村常用的氮肥,俗称,化学式,色体, 有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若用图中装置进行实验,其现象是:色固体逐 渐,产生有气味的气体,试管口有生成,同时产生能使澄清 石灰水变的气体。 文字表达式 符号表达式 ^ 化学方程式 如何保存碳酸氢铵 如何使用碳酸氢铵 补充:二氧化碳(CO2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常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化学方程式: 二、化学指导人类合理利用资源 (一)人类在衣、食、住、行方面离不开化学; ! (二)氮气的性质及用途 1性质:常温下,氮气(化学式)是一种色味的气体,早期一直是“默默无闻”的,因为它的化学性质,在常温下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但在高温下,也能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2氮气的用途 (1)氮气可以作粮食、瓜果的保护气,是因为; (2)氮气可用作灯泡的填充气,防止; (3)液氮用于; (4)氮气可用于制氮肥。 > 3铁的锈蚀实验 光亮的铁丝放在盛有食盐水的锥形瓶中,一段时间后可以观察到下列现 象:⑴铁丝表面,(这是由于铁跟、同时接触 发生了复杂的化学变化的缘故)。⑵右侧导管中,(这是由于铁生锈时消耗了锥形瓶中的氧气,使得瓶内气压(增大、减小),烧杯中的水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入导管中。) 实验说明了: 化学方程式

思考:生活中如何保存铁制品 三、化学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 古代:、、 / 近代: 第1节化学给我们带来了什么(一课时)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技术成就与化学无关的是() \ A.瓷器的烧制B指南针的发明C火药的发明D青铜器的制造 2.薯片等易碎食品宜采用充气袋包装,下列气体中最不适宜充入的是() A.N2 B. O2 C. CO2 D.空气 3.下列物质属于气体并有刺激性气味的是() A.水 B. CO2 C. NH3 D. NH4HCO3 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化学研究领域的是() A.开发新能源 B. 合成新医药 C. 设计电脑程序 D. 防止环境污染 5. 化学已经渗透到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在①环境保护;②能源开发利用;③新材料研制; ④生命过程探索等领域中,与化学科学发展密切相关的是() ] A.只有①②③B.只有②③④C.只有①②④D.①②③④6.下列不属于氮气用途的是() A.制氮肥 B. 作粮食瓜果保护气 C.填充探空气球 D. 灯泡填充气7.化学使世界变得绚丽多彩,社会的文明和进步离不开化学,下列事实与化学无关的是()A.发展低碳经济,保护环境B.日环食、日偏食的产生 C.开发新能源,研制新材料D.药物和保健品的研制 年,媒体不断宣传预防肝炎病传染的方法,从防疫和环保考虑,你认为下列一次性餐具最有发展前景的是() A.瓷器餐具B.淀粉餐具C.塑料餐具D.银质餐具 … 9.为纪念化学学科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对人类文明的贡献,联合国将20XX年定为“国际化学年”。下列对化学学科的认识错误的是() A.化学为人类研制了新材料B.化学的发展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C.化学为人类提供了新能源D.化学已成为生命科学的重要基础 二、主观题 年,科学家在内蒙古齐纳河岸旁的一座汉代古烽火台废墟下发现了一张写有文字的纸。这张纸可以上溯至公元110年,是迄今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纸。造纸是我国发明较早的化学工艺之一,请写出其他四项化学工艺、、、。11.常温下,氮气是一种色味的气体,早期一直是“默默无闻”的,因为它的化学性质,在常温下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但在高温下,也能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

人教版初三化学第三章测试题

人教版初三化学第三章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1分) 1、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物质是 A、液态空气 B、二氧化硫 C、二氧化锰 D、水 2、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 A 、氢原子 B 、氧原子 C 、水分子 D 、水原子 3、1803年,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原子学说,其主要论点有:①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②原子是微小的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③同类原子的性质和质量都相同。从现代观点看,这三点不正确的是 A、② B、①② C、②③ D、①②③ 4、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一切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再发生改变 C、分子可以直接构成物质,原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D、原子、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隙 5、一个离子转变为原子,发生的变化是 A、失去一定数目的电子 B、得到一定数目的电子 C、不得电子也不失电子 D、可能得到电子也可能失去电子 6、一种微粒的原子核内含有n个质子,核外共有n+1个电子,则该粒子一定属于 A、原子 B、分子 C、阴离子 D、阳离子 7、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科索沃战场上投下了至少10吨的贫铀弹,不少当地人因此患上了“巴尔干综合症”。贫铀弹的主要成分是低放射性的铀。这种铀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38,核电荷数为92,则中子数应为 A、146 B、92 C、136 D、23

88、碳12原子的实际质量为a克,则实际质量为2a克的一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24克 B、24 C、2a D、 29、道尔顿的原子学说曾经起了很大作用,他的学说中,包含有下述三个论点:⑴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⑵所有氢原子的各种性质和质量都相同,⑶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体。从现在的观点来看,你认为这三个论点不正确的是 A、只有⑶ B、只有⑴⑶ C、只有⑵⑶ D、有⑴⑵⑶ 10、人们常用形象的图式来描述物质世界( ) 例如:水的电解可表示为:可见,化学反应前后,下列各项中可能有变化的是 A、原子的数目 B、分子的数目 C、原子的种类 D、分子的种类

初三化学阶段性测试

初三第二次阶段性化学练习卷2011-12 说明:1.本试卷共6页,满分为l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Ar(H)=1 Ar(C) =12 Ar(O)=l6 Ar(Fe)=56 Ar(Zn)=65 Ar(Mg)=24 Ar(S )=32 Ar(Cl )=35.5 Ar(K )=39 Ar(Na)=23 Ar(Ca) =40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成语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 .滴水成冰 B .百炼成钢 C .沙里淘金 D .花香四溢 2、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A 、铁锈 B 、天然气 C 、蔗糖 D 、石灰石 3、打火机给人们生活带来方便,右图是普通电子 打火机的实物照片。下面可以做到符合燃烧条 件能打火的组合是 A .①③⑤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4.为增强市民环保意识,变废为宝,人们正逐渐采用垃圾分类回收。在某些市区街道的垃圾箱中, 绿色箱用来装可回收再利用垃圾,黄色箱用来装不可回收的垃圾。以下能放入绿色垃圾箱的是①废 旧报纸②废铜丝③一次性塑料餐盒④口香糖⑤果皮⑥空矿泉水瓶⑦废铁锅 A .①③⑤⑦ B .③④⑤⑥ C .①②⑤⑦ D .①②⑥⑦ 5 .烟花爆竹专运车辆要悬挂或喷涂相关危险货物运输标志,该标志应是下列中的 6.下列课本中研究微粒特性的化学实验与其主要实验目的不相符...的是 选项 实验名称 主要实验目的 A 高锰酸钾溶于水的实验 证明物质是可分的且都由细小的微粒构成 B 氨水挥发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的实验 证明微粒是不断运动的 C 水和空气的压缩实验 证明微粒之间有空隙 D 酒精与水混合的体积变化的实验 证明不同的微粒化学性质不同 7、下列混合气体点燃可能会发生爆炸的是 ②塑料 ③通风口 ①压电陶瓷 (产生电火花) ④铁皮 ⑤燃料(丁烷)

初三化学第二章练习题

初三化学第二章练习题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课题1《分子和原子》练习题 一、填空题 1、分子是保持_______________的最小粒子。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是_______。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物质的_________没有变化,物质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_。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________发生了变化,变成别的物质的______,原物质的__________不能保持了。 2、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如果是由_________构成的就是混合物,由__________构成的就是纯净物。 3、碘能使淀粉变蓝,碘蒸气也能使淀粉变蓝,这一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分子的性质解释下列现象: ⑴酒精灯不用时必须把灯帽盖上,否则不易点燃,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每段铁轨之间要留有一定的缝隙,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空气与我们朝夕相处,我们却看不见它,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 5mL水和5mL酒精混合体积小于10mL,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①氯酸钾②二氧化锰③空气④氯化钾中存在氧分子的是________。 6、①洁净的空气②混有冰的水③从液态空气中蒸发出氮气后的剩余物④二氧化碳中,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___。 二、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番号填入题后括号内) 1. 下列关于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是小粒子 B. 原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粒子 C. 原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上的最小粒子 D.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 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B. 分子一定比原子大 C. 在化学变化的前后,分子和原子的种类保持不变 D. 分子能构成物质,而原子也能直接构成物质 3. 原子和分子的根本区别是 ( ) A. 大小和质量不同 B. 是否能保持物质的性质 C. 分子能直接构成物质而原子不能 D.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4.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氧分子是保持氧气性质的最小粒子 B. 氯酸钾中含有氧分子,故加热时能放出氧气 C. 氮气和氧气混合后,它们的化学性质都会改变

初三化学第一章测试题含答案完整版

初三化学第一章测试题 含答案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化学检测题 姓名成绩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把正确答案序号填入下表。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下列各组变化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铜变成铜锈,自行车胎爆炸 B.灯泡发光,澄清石灰水久置变浑浊 C.蜡燃烧,纸撕成碎片 D.矿石粉碎,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2.下列四种性质中,有一种与其他三种有本质区别,这种性质是 A.颜色 B.硬度 C.氧化性 D.熔点 3. 通过观察和使用食盐,得出以下不属于食盐性质的是 A.白色固体B.调味品C.易溶于水D.在空气中很容易变硬 4. 在取用液体药品时,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取用的最少量是 A.mLB.1mL~2mLC.3mL~4mLD.5mL~6mL 5. 实验室中,不小心将酒精灯碰倒在桌子上燃烧起来,合理简单的灭火方法是 A.用水冲灭B.用书本扑打扑灭C.用嘴吹灭D.用湿抹布盖灭 6. 给50mL液体加热,需要使用的仪器是下列中的 ①试管②烧杯③试管夹④酒精灯⑤蒸发皿⑥石棉网 ⑦铁架台(带铁圈)⑧玻璃棒 A.①③④B.②④⑦C.②④⑥⑦D.④⑤⑧ 7. 下列有关蜡烛燃烧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可观察到蜡烛燃烧产生明亮的火焰,火焰分三层 B.蜡烛熔化产生“烛泪” C.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层水雾 D.用燃着的火柴去点燃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蜡烛不能被点燃 8. 振荡试管内的液体时,正确的操作是 A.用手紧握试管,用臂晃动B.用手捏住试管,用腕摇动 C.用手紧握试管,上下晃动D.用拇指堵住试管,上下晃动 9.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把鼻子凑到容器口去闻气体气味 B.要节约药品,多取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 C.块状而又无腐蚀性的药品允许用手直接取用 D.使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时,砝码要用镊子夹取 10. 在探究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活动中,其中有一操作如右图,则该操作说明该气体是A.极易溶于水B.不易溶于水 C.易溶于水D.与气体是否溶于水无关 11. 下列仪器既可以盛放固体又可以盛放液体做加热实验的是 ①量筒②试管③燃烧匙④集气瓶⑤烧杯⑥烧瓶 A.⑤⑥B.②③C.②③④D.②⑤⑥ 12.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的质量,大致可分为以下几步:①把称量物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②调整零 点③读出砝码和游码的读数后,砝码放回盒中,游码移回零处.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①② D.①③② 13. 下面使用试管夹夹取试管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3-初三化学第三章测试题及答案(人教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 个小题) 1、能闻到花香的原因是() A.分子的质量很小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由原子构成 2、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 A. 分子的质量大,原子的质量小 B. 分子的体积大、有间隔,原子的体积小、无间隔 C. 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D.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粒子 B.物质热胀冷缩是由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发生改变 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D.氧气是由氧原子构成的 4、下图实验不能说明的是() A.分子很小 B.分子不停地运动 C.构成物质的微粒不同,性质不同 D.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破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新分子 5、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 B. 一切物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C. 一切原子的原子核都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D. 原子核内质子数必等于核外电子数 6 、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最先确立了原子学说,他的中心论点主要有:①原子是不能再分的 粒子;②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体;③同种元素的原子,其性质和质量都相同。而现代科学实验表明同种元素的原子内部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不一定相同的中子数。从现代的观点看,你认为道尔顿的三个论点中,不确切的是() A. ①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②③ 7 、已知铯-137的质子数为55,中子数为82,下列有关铯-137的说法正确的是() A.铯-137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82 B.铯-137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37 g C.铯-137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5 D.铯-137属于非金属元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