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关于经济增长_收入分配与贫困之间关系的理论述评

关于经济增长_收入分配与贫困之间关系的理论述评

关于经济增长_收入分配与贫困之间关系的理论述评
关于经济增长_收入分配与贫困之间关系的理论述评

市场论坛MARKET FORUM

改革发展

2009年第11期(总第68期)

关于经济增长、收入分配与贫困之间关系的理论述评

玛依拉 米吉提

(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北京 100081)

摘 要 最近几十年以来,经济增长、收入分配与贫困之间的关系被经济学界热烈地讨论。文章通过搜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简要介绍经济学家们对经济增长,收入分配与贫困之间关系的研究成果。虽然讨论还在继续,但学者们基本上一致地认为经济增长对收入分配不产生系统性的影响,经济增长能减少贫困,但初始的收入分配情况会影响经济增长减少贫困的能力。

关键词 经济增长 收入分配 贫困 关系 中图分类 F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8777(2009)11-0012-03

收稿日期 2009-09-09

作者简介 玛依拉 米吉提(1977-),女,新疆维吾尔族,新疆乌鲁木齐人,新疆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讲师,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2007级在读博士,2007-2008学年在美国范德堡大学(V ander bilt U niv ersity )学习一年。

减少贫困是最重要的发展目标,而这目标是通过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来实现的。因此经济增长、收入分配与贫困之间的关系引起了经济学家们的关注。目前,对于此问题的探索已经获得了很有理论和实践价值的研究成果。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摆脱贫困方面获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使贫困发生率从 改革开放初期的30 7%下降到2007年的1 6% ,,对全球反贫困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目前仍然有1400多万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因此,反贫困仍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发展目标之一。为了制定使贫困人口从经济增长中获得更大收益的,有效的反贫困政策,我们需要了解经济增长,收入分配与贫困之间的关系,要明白贫困如何受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的影响。为此,文章简单地回顾经济学家们对经济增长、收入分配与贫困之间关系的理论研究成果,为以后的反贫困研究提供理论参考。文章的第一部分介绍了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之间关系的研究状况;第二部分阐述了经济增长与贫困之间关系的理论成果;第三部分简要地讲述了人们对经济增长是否对穷人好的争论;最后部分做出了结论。

一、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

Simon K uznets 1955年发表的论文中研究经济增长与收入不均等之间的关系,提出了著名的收入分配 倒U 假说。该假说的主要含义是经济发展初期收入分配情况恶化,但这种状况随着工业化的实现逐步改善。库兹涅茨假说的前提条件是经济中低收入和收入分配相对平等的乡村农业与高收入和收入相对不均等的城市工业并存,且劳动力可以自由的流动。当时该假说可以解释工业化国家直到1970年的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之间的关系,因此得到了经济学界的认可。随后的多数研究证明 倒U 假说的真实性。比如: K r avis (1960),Oshima(1962) 确认 了库兹涅茨假说。A delman and M or ris(1971)、Pauker (1973)、A hluwalia(1974 1976)认为它是象征性的事实,Ro binso n(1976)和Ram(1988)提出收入分配

倒U 假说是经济规律 。但是到上世纪80年代,人们对库兹涅茨假说开始提出质疑。A nand 和Kanbur (1984)指出库兹涅茨假说是在运用有缺陷的数据和可疑的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成立的。随后O shima(1994)通过研究得出这样的结论:库兹涅茨假说可以解释其他国家的情况,但它不能用于研究当代亚洲国家的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的变动关系。Deininger 和Squir e(1998)用范围更广、质量更高的数据对于此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他当时用的数据包括108个国家关于基尼系数的682个观测值。用这高质量的数据,Deining er 和Squire 研究发现分析的90%的国家的情况与 倒U 假说是相反的,因此他们得出结论说不存在支持库兹涅茨假说的事实。然后,他们继续研究高的经济增长率与扩大的分配差距之间是否存在关系并指出他们之间没有存在系统性的关系。他们观察到的数据表明迅速的经济增长有的时候伴随着缩小的收入分配差距、有些时候伴随着恶化的收入不均等,而有些时候经济迅速增长,但收入分配情况不变。这结论与Field(1998)的研究结论是一致的,即经济增长率与收入分配之间不存在任何系统性的关系。

经济学家们找不到支持随着经济的增长收入分配恶化的强硬的证据。Rav allio n 和Chen(1997)对64个样本从1981年到1994年的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情况进行研究并发现他们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但他们指出如果从样本中排除处于经济转型期的东欧和中亚国家,这种关系会消逝。最近的研究用基尼系数来衡量诸多国家在不同时期的收入不平等,结果收入分配情况随着时间的变化保持不变。这表明经济增长没有对收入分配产生影响。

收入分配如何影响经济增长呢?对此问题,经济学家们多年来也进行次多的研究。起初的研究认为收入分配不均等的国家比均等的国家发展得更快。这种观点的主要来源是主流经济学关于富人的边际储蓄倾向高于穷人的理论。基于此理论,在收入分配差距较高时,储蓄率也高,高的储蓄率可变

12

成高的投资率,进而推动经济的增长。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对这种关系给予相似的解释。该理论认为储蓄的回报率决定人们积累收入或财富的积极性,这会影响收入分配。因此一个社会如果采用递减税,便可刺激富人储蓄或积累财富的积极性,从而推进经济的增长。但同时,递减税导致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对于描述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之间正相关关系的另一种观点认为对人力和物理资本的高成本投资往往带来高风险,而只有富人才能冒这高风险获得高收入,从而推动经济增长,并且同时拉开与低收入者之间的收入差距。

然而,上述观点在最近的实证研究中遭到批评。事实表明,过去的三十多年来韩国经历了人均GDP迅速增长但收入分配差距基本不变的发展阶段。于此相反,泰国过去惊人的经济增长却是伴随着高的收入分配差距。总的来说,人们越来越一致地认为高的收入分配差距会放慢经济增长速度。Deininger和Squir e(1998)提出如果以土地分配作为财产分配的话,土地分配差距大对于未来的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由于缺乏财产,穷人上学或进行其他投资的可能性很低。没有足够的财产,他们很少有机会参加政治和获取其他的资源。Deininger和Squir e指出一旦国家变得足够的繁荣和强大,高的收入分配差距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这种关系会消失。(Fr ank and Webb1977,L ipton and Rav allion1993,Ag hion et al 1999)认为收入分配与人均G DP的增长之间的关系取决于初始人力与物理资本的平等分配,经济增长影响财产报酬的过程以及税收和转移收入的再分配政策的有效性。这种观点越来越被经济学界所接受。但是收入不均等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实证关系的争论还没有结束。Fobr es(2000)不考虑国家之间的差距,研究收入分配的变化如何影响经济增长,并且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着与以前的研究结果相反的关系即非常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因此,明确收入不平等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之前,该题目需要进一步地研究。

二、经济增长与贫困

经济增长与贫困之间关系的说明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和60年代在发展经济学中流行的涓滴理论。根据该理论,经济增长首先让富人受益,然后随着富人花所获的收益,穷人便获得利益。因此,穷人间接地从经济增长中受益,而这种收益总是少于富人得到的利益。无论如何人们认为经济增长可以迅速地减少贫困。最近的多项研究对不同国家之间的横截面数据进行分析并且表明经济增长与贫困的减少之间有着正相关关系。比如,Rav allion和Chen(1997)根据消费均值与贫困率的变动方向把观测值分配于四个不同的区域,并且发现所有的观测值要么落在贫困增加和收入均值减少的区域,或者落在贫困减少和收入均值增加的区域。这表明人均收入增长与贫困减少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人们认为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贫困。而经济增长在多达程度上能减少贫困至少取决于两个因素:第一是经济增长速度。90年代经济学家们(Adams, 2003;Br uno,Rav allion,&Squir e,1998;Ravallio n&Chen,1997)计算贫困的增长弹性是在-2和-3之间,即经济增长10%可以使贫困减少20%到30%。Bhalla(2002)提出以收入的样本均值作为经济增长的衡量标准会导致低估贫困的增长弹性。他把人均GD P的变化作为经济增长的衡量标准估计贫困的增长弹性是-5。为了验证Bhalla的观点,Adams(2004)运用60个发展中国家的126个样本,估计贫困的增长弹性。他把东欧和中亚国家从样本中剔除,并且以样本的收入均值的变化作为经济增长的衡量标准计算的贫困的增长弹性是-

2 79。这个值刚好落在经济学家们以前提出的弹性区间-2和-3之间。但如果把人均G DP的变化作为经济增长的衡量标准,贫困的增长弹性便是-2 27,而且统计上不显著。可以看出,以Bhalla建议的方法估计,贫困的增长弹性更低,而不是像他说的那样-5。如果把样本的收入均值的变化作为经济增长的衡量标准,而且不把东欧和中亚国家从样本中剔除的话,贫困的增长弹性才会是-5 0。通过上述分析,Adams 指出Bhalla虽然用覆盖面很广的数据,但他在研究中没有很好地实施限制性的质量控制,而且Bhalla关于以样本的收入均值作为经济增长的衡量标准会导致低估贫困的增长弹性的观点也没有得到证实。

第二个影响经济增长对减少贫困程度的因素是收入不平等程度。当收入差距缩小时,经济增长减少贫困的效应更大。Rav allion(1997)运用横截面数据对初始收入分配不同国家的贫困的增长弹性进行估计。他发现初始的收入分配差距大,贫困的增长弹性就小。基尼系数为0 25的国家的贫困的增长弹性是-3 3。这表明经济增长1%,贫困减少3 3%。而基尼系数为0 6的国家的贫困的增长弹性是-1 8。Bruno等人(1998)把贫困率的变动作为因变量把经济增长的变化与收入分配的变化作为自变量对20个国家的数据进行回归得出经济增长变量的系数为-2 28,收入分配变量的系数为3 86,并且都是统计上显著。A dr iaan Kalw ij和Ar jan V erscho or (2007)运用58个发展中国家从1980年到1998年的面板数据进行研究并发现国家之间经济增长减少贫困的能力的差异是在很大程度上由各个国家初始的收入分配情况和贫困的增长与收入分配弹性的不同决定的。

目前经济学界越来越一致地认为经济增长可以减少贫困,但它减缓贫困的能力受到收入分配状况的影响。如果经济增长伴随着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会导致贫困群体从增长中获益少于非贫困群体。因此,经济学家们研究经济增长与贫困之间的关系时考虑收入分配的影响,且并提出 亲贫式 增长的概念。严格意义上的 亲贫式 增长是指使贫困人口获得比非贫困人口更大收益的增长,它是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差距的缩小同时出现的结果。

三、关于经济增长是否有对穷人好的争论

Do llar和K raay(2000)运用80国家40年的数据研究穷人的收入与人均GDP增长之间的关系,得出以下结论:穷人的收入是与经济增长率一样的速度增长的。在他们研究的时间段中,经济增长没有导致相对收入分配的变化,因此贫困人口从经济增长中获得与非贫困人口同样比例的利益。根据这样的结论,作者们提出因为经济增长使贫困人口得到实惠,所以政府没有必要实施 亲贫式 的增长,在避免高通过膨胀率和维持财政秩序的前提下,实现经济增长最大化就可以。

Do llar和K raay的这项研究的发表引起了经济学界关于经济增长减缓贫困的作用的热烈讨论。O x fam在其工作论文(2000)中严厉地抨击Dollar and K raay的政策建议。论文中提出经济增长对穷人好的观点反应在意识上要回到上世纪80年代自由市场经济的渴望,它是要试图根本上改变经济发展政策的方向。N anak Kakw ani,Brahm P rakash,H yun Son (2000)对Do llar和Kr aay的研究从方法上给予以下客观的评价:第一、如果1%的经济增长能给贫困人口带来1%的收入提高,现在东亚国家不应该存在贫困。因为过去的30多年,这些国家迅速的发展。但事实并不是如此。研究中,作者们在系统方程里同时运用水平方程和差分方程。根据对误差项的相关性假设的不同,应该要么用水平方程或者用差分方程。如果系统方程的误差项是白噪声,要用水平方程。如果是误差项是随机漫步,那么应该用差分方程。两种假设不能在同

13

样的数据中成立。第二、国家之间人口的差异导致误差项的方差增大。所以进行回归时根据人口的不同对不同的国家应该给予不同的权重。但是Do llar和K raay不管各个国家的人口多少都给予同样的权重。第三、Do llar和K raay的研究中使用的因变量是最贫困20%的人口的人均收入的对数。这个变量是通过把最贫困20%的人口的收入比例乘总人口的收入均值除于0 2来计算的。这项研究中运用的数据是Deining er-Squire数据,而该数据中包含各个国家的基尼系数,但不包含很多国家有关最贫困20%的人口的收入比例的数据。因此,在收入的对数正态分布给定的前提下,他们运用以下方程估计最贫困20%的人口的人均收入:

y=- G+x

方程中y是收入最低20%的人口的人均收入的对数,x 是一个国家所有人口的人均收入的对数,G是基尼系数。基尼系数取值是0和100之间, =0 036。双参数的对数正态分布不太适合于收入分配,因此回归的结果有可能是贫困的增长弹性的有偏估计值。

James E Foster和M iguel Szekely(2000)运用与Do llar 和K raay不同的方法验证了贫困人口的收入是否与经济增长率一样的速度增长。Dollar和K raay研究中采用收入最低的20%的人口作为相对贫困线。但,James E F oster和M iguel Szekely认为绝对贫困线(如一天2美元)会低估富国的贫困,而高估穷国的贫困状况;如果运用相对贫困线(如收入最低的20%的人口),富国的中等阶层的一些人都被列为贫困行列,而穷国的不少贫困人口排除在外;如果采用第三种方法即各个国家自己的贫困线,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因国家之间贫困线制定的差异而受到影响。因此他们研究中采用强调低收入的方法,它是基于A tkinso n(1970)提出的 平等分配的等值收入 的函数度量组,在这里它被称为 一般平均值 。

x* =1

n

n i=1x x11 <1, 0

x* = n i=1x2n i =0是一般平均值,参数 是对不同的收入群体给予的权重。当 =1时,一般平均值等于算术平均值,表明社会上的每一个人得到相同的权重。如果社会要更多地关注贫困人口, 的值应该低于1。 越小表明贫困人口获得越大的权重。反之,则反。如果采用绝对贫困线和相对贫困线(如收入最低的20%的人口),非贫困人口会被忽略。James E F oster和M ig uel Szekely通过运用一般平均值,不仅对贫困人口给予足够大的权重,而且也没有忽略非贫困人口,对他们给予小的权重。他们运用34个国家从1976年到2000年的188个住户调查资料,把收入的算术平均值的增长率作为自变量,计算当 =0,-1,-2,-3,-4时的收入的一般平均值的增长弹性。他们得到的结果是当 =0,-1,-2,-3,-4时的弹性分别是1 03,0 97,0 81,0 55和0 33。当 =-1时,弹性值等于0 97,这是略少于1并统计上显著。但 的值越小,弹性值也越小且统计上并不是显著地异于0。该结果表明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穷人的收入与社会平均收入至少同比例增长。当对最贫困群体给予更大的权重时,经济增长与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增长之间的关系变得很微妙。这项研究对Do llar-Kr aay 的研究结果提出质疑并且建议要重视收入分配政策的作用。

四、结论

经济增长、收入分配与贫困之间的关系是成为最近几十年以来经济学界热烈讨论的一个问题。通过大量研究,对于经济增长如何影响收入分配的问题目前已经基本上形成一致的观点,即经济增长对收入分配不产生系统性的影响。关于收入分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问题,虽然仍然存在争论,但大多数学者认为高的收入差距会递减经济增长速度。而对于经济增长与贫困之间的关系,经济学界目前一致地认为经济增长能减少贫困,但其减少贫困的效应会受到初始的收入分配情况的影响。对于一个初始的收入分配相对平等的国家而言,经济增长减少贫困的效应比初始的收入分配相对不平等的国家更大。比如,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高的经济增长使贫困人口迅速地减少,因而对世界贫困人口比例的减少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虽然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我国消除贫困方面获得伟大成就的原因,但其中的主要原因是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收入分配相对平等。因此经济学家们建议制定减少贫困的经济发展政策时,不仅要重视经济增长的重要性,而且也要注重收入分配差距的缩小。

参考文献

[1]Shor rocks,A nthony F ;H oev en,R olph Van Der, 2004 Gr ow th,Inequality and P over ty P ro spects for P ro-P oor Eco no mic D ev elo pment O xfo rd;N ew Yo rk:O xfo rd U niv ersity Pr ess

[2]Slo ttjie,Daniel Jonathan and Raj,Baldev,1998 In-come Inequalit y,Po ver ty,and Eco nomic Welfa re H eide-l berg;N ew Y or k:Phy sica-Ver lag.

[3]Nanak K akwani,Brahm Prakash,and H y un So n, 2000 G row th,Inequalit y,and P over ty:an Intro ductio n Asian Dev elopment Review,V o l 18,N o 2pp 1-21.

[4]Do llar,D ,and A K r aay,2000 G row th is g oo d for the poor Wo rking paper,W or ld Bank,W ashing ton,D C

[5]F oster,J E ,and M Szekely,2008 Is Eco no mic

G row th Goo d Fo r the P oor?T r acking L o w Inco me U sing G en-eral M eans Internatio nal Economic Review,Vo l 49,N o 4, 1143-1172.

[6]K uznets,S ,1955, Economic Gr ow th and Income I ne-quality A merican Economic Rev iew XL V:1:28.

[7]Deininger,K ,and L Squire,1996 M easuring In-come Inequalit y:A N ew Data-base Wo rld Bank Eco no mic Rev iew10(3):565-591.

[8]Deining er,K ,and L Squir e,1998 N ew Ways of Lo o-king at O ld Issues:Inequality and G ro wth Jo urnal of Dev e-l opment Eco no mics Vo l 57:259-287.

[9]Fields,G S ,1989 Chang es in Po vert y and Inequality in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W or ld Bank Resear ch Observer V ol 4:167-85.

[10]R avallio n,M ,1997 G ood and Bad G row th:T he

H uman Development Report s Wo rld Develo pment25(5, M ay):631-638.

[11]R avallio n,M ,S H Chen1997 What Can New Surv ey Data T ell U s About Recent Changes in Dist ribution and P over ty? W or ld Bank Eco no mic R eview Vo l 11N o 2:357-382.

[12]Richard H A dams JR ,2004 Eco nomic Gro wt h, Inequality and Pov erty:Estimat ing t he Gro wt h Elasticit y o f P over ty W or d Development Vo l 32No 12:1989-2014

[13]Adr iaan K alwij,A rjan Ver schoo r ,2007 N o t by

g ro wth alone:the ro le of the distr ibution of inco me in reg io nal diver sity in pov erty reduction Euro pean Economic R ev iew51 (2007):805-829.

14

中国经济增长的地区差异分析综述

中国经济增长的地区差异分析 【摘要】:由于几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取得的巨大的发展,但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地区间的经济差异现象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中国东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越来越大。人均消费东部要高出许多,而西部有的甚至还停留在解放前的状态。由于地理文化的差异造成现在的现象。正文更加充分揭示了差异的原因以及实证分析。 。 【关键词】经济增长经济差异区域经济差异 引言: 中国20多年经济改革所取得的绩效已经被很多人视为“中国的奇迹”,而近些年来出现的一些地区间差距的扩大迹象,正在成为理论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们注意的焦点。与此相平行的是,大多数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成果或问题的早期研究,一般是将中国经济视为一个同质的整体,而近来的理论研究则越来越注重各个地区之间的差距。 由于研究目的不同和数据可得性的差异,已有研究中对地区的划分,按划分程度的粗细,通常包括:按行政单位划分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地区,沿海和内陆,城镇和乡村。少数研究中也有按华北、东北、东南、南部和西部五大区划分,以及以长江为界划分的南北。 地区差距是指经济、社会以及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方面要素差距

组成的“集合体”,即地区间社会经济综合实力水平的差距。在经济学研究中,衡量地区差距的指标,主要集中在人均或者劳均GDP、GNP,人均收入,人均消费等,少数研究中也涉及其他一些社会指标,如平均受教育年龄、人均卫生支出,有的甚至构造了系统的指标体系。本文关注的核心是各地经济增长水平的差距及其形成原因,所采用的指标大多是反映地区产出或收入差距的指标,如人均GDP、不同省份的有效人口增长、人均消费等。 中国的学者对我国的经济增长差距的研究还是相当多的,不管是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方面都有很多的文献去查。笔者基于今年9月份2006年的统计年鉴,从实证方面做一个时间上的跟进,以及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差异的原因做进一步的分析和探讨。 正文:(—)开放对经济增长的空间影响 我国地区对外开放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即随着开放进程的推进,开放与经济增长正相关关系逐渐凸现出来,同时地域差异被放大。在开放的第一个阶段,全国开放程度相对较高的地区,相对生产增长率,也即相对人均产出增长率并不必然位于全国前列,如相对开放度较高的广东、浙江、海南、江苏、福建、山东等地,劳动生产率排在全国前10名之内,而同样是相对开放度较高的北京、天津、辽宁和上海的劳动增长率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很显然,在这个时期内,开放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增长,同时也为下一阶段各地的进一步开放做了准备,但总的来说,开放对各地经济的推动作用并不显著,地方优势并未随着开放得到充分发挥,此时开放的地域性差异不显

对外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

论文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获得了快速发展,货物进出口总额由 1978年的 206.4亿美元增加到 2010年的 29740.0亿美元,增长了144倍,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大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本文运用数量经济学的测算方法,对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对更好发挥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对外贸易经济增长贡献

目录 一、理论研究综述 (3) 二、我国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数量分析 (4) (一)对外贸易的增长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增长 (4) (二)对外贸易依存度增长明显 (5) (三)对外贸易对 GDP增长的贡献率 (6) 三、充分发挥对外贸易对全国经济增长促进作用的建议 (8) (一)适度扩大进口,提高进口增长率 (8) (二)推动先进技术的进出口,加速经济增长的转型 (9) (三)实施科教兴贸,加快出口产业的技术进步 (10) (四)做好产业规划,大力发展服务贸易 (11) 参考文献: (12) 致 (13)

对外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对外贸易经营者队伍不断壮大,民营企业进出口迅速发展,外贸规模不断扩大,出口质量不断提升,形成了一批支柱性出口产品。 2010年全国进出口总额为29740.0亿美元,同比增幅为34.7%。这一对外贸易的增速已远远高于 GDP增速,这对全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一、理论研究综述 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历来都受到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的重视。对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理论探讨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1776)的绝对贸易理论,上个世纪30年代Roertson就提出了“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的说法;随后凯恩斯提出了对外贸易乘数理论。Quah和 Rauch(1997)在生增长模型的框架论述了国际贸易能提高一国的专业化水平,进而使该国通过有效利用动态规模经济实现生产力和经济的更快增长。 Balassa(1978,1984)、Feder(1981)、Moschos(1989)、Sachs Warner(1995)等人的研究结果发现对外贸易促进了经济增长;Feder(1983)认为出口产业会通过各种因素对非出口产业产生正外部性,Helpman和 Krugman(1985)也指出出口扩可以产

新经济增长理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新经济增长理论力求以一种与传统新古典经济学相当不同的思路来解释各国经济增长率的差异,为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开拓新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思路,因而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和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当中。当今发展中国家及新兴工业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新经济增长理论恰好为它们的经济发展带来新的理念和开拓新的道路。 一、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几点严重问题 (一)贫富差距急剧拉大,“三农”问题日趋严重 城乡差距、贫富差距急剧拉大,三农问题日趋严重、社会不稳定因素在增多加大。至今仍有2500万农村人口生活在绝对贫困中,吃不饱、穿不暖。按联合国设定的日均1美元的贫困线基准,中国目前的贫困人口则达2亿多。据世界银行测算,2001~2003年间,中国10%的最富裕人口的收入增加了16%,而10%的最贫困人口的收入却降低了2.4%,这一差距于今更大。按官方统计,20012年,中国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已达0.474,业已超过了国际公认的0.4的警戒线;城乡人均收入的差距为3.10:1,这一差距已超过国际公认的严重程度。若按专家学者的测算,中国的基尼系数和城乡收入差距数据都远远超过官方的统计。 (二)社会保障体系薄弱,消费水平下降 中国社会保障薄弱,国内储蓄过高,导致消费下降,也严重影响扩大内需消费为主的经济增长。中国的经济改革和增长,虽然迅速而成效显著,但却未能在其发展过程中相应配套地建立起社会保障体系。应与经济改革和增长同步发展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不仅严重滞后,而且在农村和贫困人口中甚至欠缺。由此而造成人们普遍感到经济上无保障和社会安全网的缺失,因而不得不压缩开支、节制消费,增加预防性储蓄,这导致中国家庭储蓄率高达30%,而且总体消费水平20年来一直在下降。据官方统计,政府和公众总体消费从20世纪80年代占GDP 的62%,下降到2012年的43%;公众消费占GDP的比例已从1991年的48.8%下降到33%。这一比例大大低于亚洲国家50%~60%的水平。 (三)投资过度,污染严重 中国经济连续保持8%左右增长,主要依赖于国内投资持续不断地高涨和进出口贸易的连年高速增长。从理论上来说,长此下去,过热过快的投资增长必将造成生产力过剩和通货紧缩,而出口贸易的过速持续增势必将造成贸易摩擦和经济的不平衡。中国现在已经面临这种严峻的问题,必须加以有力的调控。中国一直在进行经济结构的调整,宏观经济调控,实施紧缩政策,但成效不大,第一二三产业投资比重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 另外,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过度投资是以能源、资源的高耗费和环境的严重污染为代价换取的。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已经到了必须彻底改变的时候了。中国中东部大地的水系、土壤、空气大都被严重污染,废气、废水、废物的排放一直未得到有效治理。 二、新经济增长理论的基本思想 纵观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过程, 从哈罗德多马模式到现在, 经济增长理论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从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到哈罗德模式是第一个发展阶段, 索洛模式和丹尼森模式是第二个发展阶段, 舒尔茨模式是第三个发展阶段, 目前出现的新经济增长理论是第四个发展阶段。新增长理论强调特殊的知识和专业化的人力资本积累所引起的递增收益对经济增长重要作用,它不仅对发达国家, 对发展中国家也具有借鉴意义。 (一) 罗默的经济增长理论

经济增长--文献综述

请大家查阅2014年《经济研究》中有关经济增长的论文,写一份有关经济增长的文献综述。字数在1000内,格式为“主题+主要结论+主要研究方法”。 对经济增长理论的一个贡献 本文基于哈罗德-多玛模型,主要谈论的是一个长期增长模型,在模型中接受除不变要素比例之外的所有哈罗德-多玛假定。与哈罗德-多玛模型相反的是,我认为在新古典中比较标准的条件下,单个复合商品由劳动和资本生产的。其中将比较详实地考察体系如何去拟合一个作为外生变量的既定的劳动增长率,从而看一看哈罗德所谓的不稳定是否出现。除此之外,还要分析价格-工资-利息之间重要作用的反应,然后,我会稍微将一些假定予以放松,看看会有什么变化。最后考虑更加“凯恩斯化”的关系和刚性后果。这些分析首先建立一个长期增长的基本模型K=sF(K,L0ent)上,该方程决定了在所有劳动力都就业下资本积累的时间轨迹。它的解给我们一个关于共同体的资本存量的唯一时间轮廓,资本存量将使全部可供劳动都实现就业。在可变化要素比率和不可变规模收益时,自然的增长率和有保证的自然增长率之间就有可能不发生简单对立,或许根本没有。然后提出要素固定比例不变、柯布道格拉斯以及规模报酬不变等三种情况来分析要素对经济增长的关系。然后确定价格工资利率行为,并利用中兴技术变化、劳动供给、可变储蓄率、税收及人口的视角对理论进行一些拓展,和对工资刚性、灵活偏好、政策含义和不确定性进行修正。通过上述的分析,说明储蓄、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如何影响一个经济的产出水平及其随时间推移而出现的增长。 2014年1月-10月《经济研究》有关经济增长方面的论文还是比较多的,基本上每一期都有1-2篇关于经济增长方面的论文。我根据学者们在经济增长中

应用文-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非物质原因理论研究综述--当代发展经济学理论的前沿问题研究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非物质原因理论研究综述--当代发展经济学理论的前沿问题研究'迄今为止,学术界缺乏对思想、道德、精神等非物质原因在 增长和经济 中重要作用的认识,很少将人的思想、道德、精神等非物质素质作为人力资本或劳动力素质的重要方面,缺乏对人的思想、道德、精神等非物质素质与家庭收入、贫富、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相关性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在反贫困 中,缺乏思想、道德、精神等非物质反贫困或非物质扶贫措施(如思想反贫困或思想扶贫)的 。探索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的非物质原因,既是重大的学术关怀,又是经济发展和反贫困的需要,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思想原因 (一)思想 人的经济行为与其他行为一样,受其思想观念支配,受其思想 驱使。思想是中性的,先进思想对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反之则反。发展经济学家的论述已经涉及到人的思想观念及其转变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其“研究项目把‘发展’和‘不发达’的现实与思想观念结合起来”。佩雷菲特指出:“贫穷国家赶上富裕国家是可能的。追赶,首先是思想上的追赶。日本如果没有思想上的转变,还会是一个被贪婪的西方蹂躏的封建 ”,尤其是“竞争信念的思想主导着日本的发展。”而“满清的墨守成规、固守传统、敌视创新,无政府主义,内战使中国在3/4的世纪里与资本主义的发展失之交臂。但在10年或20年之后,随着国民思想的解放,轮到把中国奇迹列入经济发展的历史不是不可能的。”刘易斯也认为,思想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要大于物质的力量并指出:“人是由他们应该如何生活的思想所激励的,这些思想能影响社会经济变化,并且是社会经济变化的首要力量。”“在不发达国家里,一个引人注目的事实通常是,这些国家如同缺乏资本和自然资源一样,在社会领域里缺乏各种思想以及实现这些思想的人。”赫希曼指出,思想观念的转变成为经济变革的障碍,经济发展需要转变思想观念。吴碧英指出:“扶贫要先扶思想,改变观念,在制定扶贫方针政策时重在唤起贫困者脱贫意识”。叶普万认为思想观念贫困是导致贫困的重要原因,众多国内学者揭示了解放思想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指出国民从“左”的、姓“社”姓“资”的、姓“公”姓“私”等思想困惑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促进了各种所有制经济成分的发展。 (二)新思想 刘易斯认为,新思想是人们对创新、冒险等新事物的认可、接受的态度。具有某种新思想的人即为“新人”,新人善于抓住经济机会,在影响经济增长变化方面起最主要作用。第一,经济增长源于经济机会,“一旦人们抓住经济机会是可能的,经济增长就会发生”,或者“新机会引起了新的富裕”,“对于经济增长来说,基本问题是抓住机会。因此,经济增长的加速可能是由于新机会的出现,也可能是由于制度的变化允许抓住业已存在的机会,或者也可能是由于两者兼有。第二,经济机会又源于冒险、创新等新思想。“经济增长要求人们有冒险思想,要求有适量的创新者”。因为,冒险、创新等新思想一旦转变为人的行动,将永远激励人去奋斗,是人们抓住经济机会的根本前提,“经济机会和新思想的这种积累性作用是相互

经济增长理论

第十章 经济增长理论 例题讲解: 例1 名词解释: (1)经济增长:为一国生产能力的增长,或者实际产量的增加。它以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额或增长率为指标来衡量。 (2)实际增长率:是指实际上所发生的增长率,即事后统计的增长率,它是根据储蓄率与实际资本—产量比而计算出来的,用G A 来表示: v s G A = (3)有保证的增长率:也称合意的增长率,是出自人们的意愿并愿意维持下去的增长率,用G W 表示:r W v s G = 其中v r 为意愿的资本—产量比。 (4)自然增长率:是自然资源、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所允许达到的最大、“最适宜的”增长率,以G N 来表示,显然G N =n 。 (5)不稳定原理:哈罗德认为在现实生活中, 实际增长率G A 并不必然等于有保证的增长率G W ,二者的相等只能是偶然的事情。而一旦实际增长率与有保证的增长率之间出现偏差,经济活动不仅不能自我纠正,反而还会产生更大的偏离,这个结论被称为哈罗德的“不稳定原理”。 例2 假设资本—产出率为3,一国的国民收入为1000亿美元,消费为700亿美元,而该年的储蓄全部转化为投资,按照哈罗德增长模型,第二年的增长率应该为多少? 解:根据题意,%301000 70011=-=-=y c s ,4=v 据哈罗德增长模型基本公式, %103 %30===v s G 所以第二年的增长率应为10%。 单元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 1、经济增长的标志是( )。 A 、社会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 B 、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 C 、城市化步伐的加快; D 、工资水平的提高。 2、经济增长在图形上表现为( ) A 、生产可能性曲线内的一点; B 、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内移动; C 、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移动; D 、生产可能性曲线外的一点。 3、可持续发展指的是( )的经济增长。 A 、没有过度的技术进步; B 、没有过度的人口增长; C 、没有过度的资本投资; D 、没有过度地使用自然资源。 4、资本深化是指( )。 A 、增加每单位资本的工人数; B 、增加人均资本量; C 、减少人均资本量; D 、将资本从低效部门重新配置到高效部门。 5、在哈罗德—多马模型中,刻画投资需求效应的是( )。 A 、乘数; B 、资本边际效率; C 、加速数; D 、以上都不对。

第八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理论

第八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理论一、经济增长 (一)经济增长的含义及其与经济发展的区别 1.经济增长的含义 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总产出与前期相比所实现的增长。通常用国内生产总值(GDP)或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来衡量。对一国经济增长速度的度量,通常用经济增长率来表示。用现行价格计算的GDP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规模用不变价格计算的GDP可以用来计算经济增长速度 经济增长率并不能全面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 2.掌握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区别 (1)经济发展是一个比经济增长含义更广的概念。 (2)从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来看,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没有一定的经济增长,就不会有经济发展。但经济增长并不简单地等同经济发展。 【例题1·多选题】下列关于GDP(国内生产总值)指标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用现行价格计算的GDP可以用来计算经济增长速度 B.用不变价格计算的GDP可以用来计算经济增长速度 C.GDP包含了伴随经济增长而来的生态与环境变化的影响 D.通常用国内生产总值(GDP)或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来衡量经济增长 E.用现行价格计算的GDP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规模『正确答案』BDE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GDP、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的关系。【例题2·单选题】(2007年)当使用国内生产总值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规模时,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应采用( )。A.不变价格 B.现行价格 C.平均价格 D.预期价格『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用现行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额可以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规模。(二)决定经济增长的基本因素 1.劳动的投入数量 2.资本的投入数量 资本的投入数量受多种因素制约,其中最重要的是资本的利用率或生产能力利用率。 3.劳动生产率 4.资本的效率 【例题·多选题】一个国家的长期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 )。 A.消费需求 B.政府支出和净出口 C.生产要素的投入量 D.生产要素的效率 E.投资需求『正确答案』CD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 (三)经济增长因素分解 1.两因素分解法(熟悉) 假定其他因素不变,把经济增长率按照劳动和劳动生产率两项因素进行分解。 经济增长率=工作小时数的增加率 + 每小时产出的增加率 2.三因素分解法(掌握) 就是运用生产函数,把经济增长按照劳动投入、资本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等三个因素进行分解,计算这三项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经济增长率=技术进步率+(劳动份额×劳动增加率)+(资本份额×资本增长率) 全要素生产率(简称TFP):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即将劳动、资本等要素投入数量等因素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扣除之后,技术进步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由于是由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索罗首先提出的,因此也叫“索罗余值”。 【例题1·单选题】( )是将劳动、资本等要素投入数量等因素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扣除之后,技术进步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 A.两因素分解法 B.三因素分解法 C.经济增长率 D.全要素生产率『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全要素生产率的概念。 【例题3·单选题】(2007年)如果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年均经济增长率为8%,劳动增长率为2%,资本增长率为4%,劳动产出弹性和资本产出弹性分别为0.75和0.25,根据索洛的余值法,在8%的经济增长率中,技术进步的贡献约为( )。

新经济增长理论

新经济增长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一、新经济增长理论的内涵 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罗默、卢卡斯等人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在新古典增长理论重新思考的基础上,讨论了经济增长的可能前景,它全力解决经济增长根本原因这个问题。新经济增长理论强调经济增长不是外部力量,而是经济体系内部力量作用的产物。它重视对知识外溢、人力资本投资研究和开发、收益递增、劳动分工专业化、边干边学、开放经济等问题的研究。新经济增长理论的“新”是区别于新古典增长理论而言,将经济增长源泉完全内生化,因此,这一理论又被称为“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二、新经济理论的发展历程 20世纪40年代以来,英国经济学家哈罗德和美国经济学家多马根据凯恩斯收入决定论的思想,将凯恩斯理论动态化和长期化,推演出“哈罗德-多马”模型。这个模型突出了“资本积累”在经济增长中的决定性作用。它假定资本-产出比不变,则经济增长决定于储蓄率,即资本积累率,从而为经济增长找到了一种似乎合理的持久动力和源泉。该模型的重大作用是指出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匮乏从而阻碍经济增长这一要害,也指明了只要资本持续形成,经济便会持续增长。但这一模型存在不少缺陷,受到后来很多经济学家的批评:资本-产出比不变是不可能的,这意味着资本和劳动的不可替代性。其次,该模型过分强调“资本积累”作为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却忽略了技术进步的作用,且具有“刀锋”性质,即经济增长是不稳定的,因此不被认为是经济增长的正统模型。 由于它的不足,后由索罗、斯旺等经济学家从理论和实证方面,不断修改前人的经济模型,20世纪50年代掀起了新古典增长理论大潮。新古典增长理论指出了经济增长不仅在于劳务和资本,还取决于技术进步等。然而,新古典增长理论无法解释经济长期增长问题,它以收益递减为前提,而长期增长必然以收益递增为前提,虽然引入了技术进步,但技术进步本身是外生决定的、不确定的资源,难以对经济长期增长作出合理而有说服力的解释。并且由于新古典增长理论假设市场是完全竞争的,要素报酬递减和规模收益不变,这意味着市场信息充分,产品同质,不存在技术壁垒、知识产权等问题。但是这种过于理想的市场环境却不能带来理想的收益。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国各地区工资率和资本-产出比率会趋同,政府和政策变化等对产出和消费却没有长期影响,且在现实的经济发展历程表明:富裕地区与贫困地区经济差距在不断拉大。 在此基础上,罗默、卢卡斯等人建立在收益递增和不完全竞争假设上提出了新经济增长理论。罗默的知识积累增长模型把知识作为一个独立的新要素引入生产函数中,认为知识积累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提高经济增长率即努力增加研究与开发部门的资源投入以提高知识积累率。卢卡斯的专业化人力资本增长模型

经济增长质量理论述评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1f10534926.html, 经济增长质量理论述评 作者:黄一笑 来源:《现代商贸工业》2010年第21期 摘要:对国外经济增长质量理论,主要从增长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及绿色GDP和低碳经济的相关研究等方面进行了述评;对国内经济增长质量理论,主要从经济增长质量内涵、决定因素、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和评价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述评。 关键词:经济增长;质量;述评 中图分类号:F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21-0015-02 人类历史上长期极度的物质匮乏使得人类特别关注经济增长的速度,然而现代经济增长在 给人类带来丰富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许多不幸与灾难。那种单纯追逐经济增长 速度的做法日益引起人们的质疑和批评,人们开始更关注经济增长的质量,希望经济增长在给人类带来更丰富的物质财富的同时,还带来生活品质的改善,带来社会的和谐,带来人类自身的发展。相对来说,国内研究经济增长质量的文献要多于国外,国外的文献主要研究的是与经济增长质量相关的一些课题。 1 国外研究述评 自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西方一些学者开始对传统发展观和发展模式进行批判、反思和 总结。发展经济学家迈耶(1984)认为:“发展经济学家不再朝拜于GNP的圣坛,而是全神贯注于经济发展过程的质量。”巴基斯坦政府的一位官员说:发展问题必须定义为对最恶劣的贫困形式的一种选择性进攻,发展目标必须根据疾病、文盲、贫穷和不均等不断的减少和最终消除来确 定。 萨缪尔森(1999)认为,经济增长代表一国潜在GDP或者国民产出的增加,是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PPF)的向外推移。这是对经济增长这个概念最初的定义,从量的角度即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定义经济增长。 库兹涅茨(1971)是这样定义“经济增长”的:“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可以定义为给居民提供种类日益繁多的经济产品的能力长期上升,这种不断增长的能力是建立在先进技术以及所需要的 制度思想意识的相应调整基础上的。”这一定义不仅规定了经济增长的内容、基础和条件,包含量和质的因素,而且把制度、思想意识等社会条件的改变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方面。这有些接 近于经济发展的概念。

中国经济发展概述

小结: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是由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是该社会的经济结构,经济制度。上层建筑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系统。它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这句话表明经济基础对社会的基本构成方式起决定的作用。这句话间接证明了经济的重要性。 我们在这篇报告中详细说明的正是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我们将中国经济史分为农业,商业,手工业,力图从这些历史冰山一角展望中国未来经济的发展方向。 中国经济的发展史是人类经济发展史的一个缩影,一个重要的部分。 每一个时期的经济发展都有一定的特点,也都遵循着中国传统文化和农业经济的共同规律。社会经济的发展是由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决定的,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主要是具有生产能力的人的发展,包括人口的增殖、人口素质的提高与科学技术的进步;此外,还有生产工具的发明与改进、劳动对象的发展与改变。从先前至民国。历朝历代都出台了不同的经济政策,其目的都是为了国富民强,稳定政权。一个好的经济政策所必需要具备的条件即是适应当下的国情,符合未来的发展趋势。 中国从以个体小农经济为主的自然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其间历经了漫长而艰辛的发展过程,详细的在报告中已写出,以下是一些总结:

秦朝的经济制度是由商鞅变法打下的基础,其目的是在于加强中央集权,经济发展始终处于政治的控制之下。它的不利影响是因其集中经济力量创造人间奇迹的盲目干预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人民的不满以及社会的动乱。但他在经济上所做的“同一”模式又为中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一国家的经济制度奠定了基础。汉袭秦制,自不必详述。 跳过魏晋南北朝,隋唐的经济发展达到了一个鼎盛的阶段。首先南方的经济发展逐渐达到了与北方齐肩的程度,成为中国经济的主要支柱。再者,随着唐代与外国的交流日益繁密,中国的两条丝绸之路也形成了往来车马川流不息的热闹场面。中国的对外贸易快速发展。并且,唐代的生产力也有了巨大的发展,农业的曲辕犁,筒车。手工业诸如丝绸,唐三彩也各有发展,还出现了银行的雏形柜坊。 宋代完成了经济中心南移的漫长过程。。在宋朝特别是南宋的统治下,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的浙西平原,社会生产高度发展,经济极其繁荣,不仅在中国经济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在当时的世界上也明显地居于前列。有历史学家说宋朝时藏富于民,应当不差。讲到宋代,不能不提王安石变法,青苗法的推行最终以失败告终,是因为王安石只是一味的想着扩大政府的收入,从商人地主手中获取利益,在无形中增加了农民的负担。王安石把改革的内容单纯的依靠理论来建立,有悖实际反而动摇了宋朝的根基。 在明初社会经济的恢复中,强调召军移民开荒屯田的重大经济效益及其对改变全国人口与土地布局和缩小边区与内地经济差距的巨大

评述教育与经济发展的理论

教育学原理课后思考题 思考题:评述教育与经济发展的理论 教育通过开发人的潜能、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社会化、引导人的社会实践,不仅使人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而且能推动社会的改革和发展。 在此基础上,教育的经济功能表现为:使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使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生产率、使科学知识再生产、生产新的科学知识。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教育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日渐提高,人们研究教育与经济之关系的兴趣日浓,相继形成了一系列的理论流派。 1. 人力资本理论 1960年,舒尔茨在《人力资本的投资》的演说中指出,传统的古典经济学单纯从自然资源、土地和资金的角度出发,不能解释生产力提高的全部原因。舒尔茨认为,二战以来,一些战败国如西德、日本以及一些自然资源贫乏的国家如瑞士、丹麦其经济都高速增长;而一些资源丰裕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却不尽人意。其根本原因在于被人们乃至众多经济学家所忽视了的重要因素——人力资本的不同。舒尔茨进而得出结论:人力资本是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原因;一国人力资本存量越大,质量越高,其劳动生产率就越高。同时,人力的取得并非是免费的,它的形成是投资的结果。而且只有那些掌握了知识与技能的人力资源才是一切生产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另外,人力资本

具有收益递增的特性,也能改善物质资本的生产效率。对此,舒尔茨采用收益率法测算了美国1929-1957年间人力资本投资中最重要的教育投资在经济增长的贡献的比例竞高达33%,这一数据足以证明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 在我看来,人力资本理论解释了一些传统经济理论无法解释的问题:比如资本—收入比率为何随经济增长不断下降;国民收入的增长为何远大于投入的土地等,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学的发展与完善。 然而,人力资本理论的许多研究都夸大了人力资本的作用;人力资本理论仅阐述了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而忽视了它在经济发展目标实现中的地位,而经济发展又具有比经济增长更为丰富的内容; 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方法也存在许多问题。 首先,人力资本理论存在计算上的难点。人力资本理论强调人力资本的大量投入才能保证人力资源质量和经济增长的目标实现。然而,人力资本投入的范围却十分广泛,其产出间接地由人力资本投入到具体的生产实践中所从事的经济活动结果中体现出来。因此,要评价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目标实现中的贡献率将力不从心。 其次,人力资本理论必然带有某种片面性。因为单纯的人力资本投入不可能成为单独的生产能力,还必须同非人力资本结合起来,才能对生产活动产生影响。因此,把人力资本同非人力资本的作用从这“集体产品”中分离出来,必将夸大或缩小一些因素的作用。 再次,人力资本存在着不稳定性。人力资本的载体是社会中的个

经济增长理论与中国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理论与中国经济发展作业 题目: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问题研究 姓名:郝飞飞 学号: 2014822012 专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目录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提出及涵义 (1)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提出 (1)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涵义 (1) 二、科学发展观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系 (1) (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1) (二)发展观念的模式的统一 (2) (三)现代化建设总体目标的统一 (2) 三、现阶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 (2) (一)有助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2) (二)有利于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 (三)有利于推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3) (四)有利于推进可持续发展 (3) 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3) (一)转变经济发展观念,落实科学发展观 (3) (二)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科技水平 (4) (三)建设“两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4) (四)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 (5) 参考文献: (5)

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问题研究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同时也伴随着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经济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当下我国正处于提速增效、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这些问题严重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遵照党的十八大指出的“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的伟大部署,从而推动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本文指出科学发展观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关系,立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出发构思出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途径与方法。即转变经济发展观念,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科技水平;建设“两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新古典增长理论与新增长理论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新古典增长理论与新增长理论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经济增长(economic growth)就是社会物质财富不断增加的过程,是一般社会再生产动态过程的共性实质。它代表的是一国潜在的GDP或国民产出的增加。对于一个国家而言,经济增长是宏观经济中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状况的重要指标。无庸置疑,没有谁不希望经济增长,但是,用什么方法实现经济增长,人们却有不同的看法。一些经济学家强调投资的重要性,还有一些人则提倡提高劳工素质。 长期以来,经济学家们一直致力于研究经济增长中各种决定因素的相对重要性,从而提出了种种经济增长理论。诞生于20世纪早期的新古典增长理论对世界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随着近年来新的经济现象的不断出现,新古典增长理论在某些方面的局限性日益明显,于是,新经济增长理论产生了。 在接下来的讨论中,我们将对这两种经济增长理论进行简要的比较。 ◎新古典主义增长理论 新古典增长理论(neoclassical growth theory)是人均实际GDP的增长是由于技术变革引起人均资本增加的储蓄和投资水平的观点。如果技术进步停止,增长就结束。 一、代表人物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创立者是美国的经济学家、MIT的罗伯特·索洛(Robert M. Solow)以及英国的经济学家斯旺(Swan)。早在1956年,他们就分别提出了他们的经济增长模型。但是剑桥大学的弗兰克·拉姆(Frank Ramsey)在上世纪20年代就第一次提出了这种理论后来,英国经济学家米德又进一步发展了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并对其作了系统的研究。美国的经济学家萨缪尔森(Paul A. Samuelson)等在他们的经济增长理论中也提出了与索洛基本相同的观点。 二、假定条件 索落在其著作中提出了以下假设: (1)萨伊定理:供给可以创造自身的需求。 (2)I=S,即储蓄永远等于投资。 (3)工资取决于劳动的边际生产力,利息取决于资本的边际生产力。 由以上假定条件,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社会上不会出现失业和通货膨胀。

1.评述新古典增长理论。

1.评述新古典增长理论 答:(1)新古典增长理论放弃了哈罗德-多马模型中关于资本和劳动不可替代的假设。模型的假设前提大致是:①全社会只生产一种产品;②储蓄函数为S =sY ,s 是作为参数的储蓄,且0社会的人均储蓄量在用于为新增人口n 配备人均资本所需要的资本量nk 后仍有余额,则意 味着每个人都可以继续增加人均资本量,即K >0。 这表明,人均资本量将会进一步增加,从而缩小储 蓄与新增人口配备资本的需要量之间的差距。相反, 如果()sf K nK <,意味着现在的储蓄不够为新增人 口配备资本,从而人均资本倾向于下降。因此,当K =0时,经济实现稳定增长。在稳定增长状态下,人均产量保持不变,因而经济将会以人口增长率增长。新古典增长模型图形如图8—l 。 从新古典增长模型中可以得出结论,经济可以以人口增长率实现稳定增长。 此外,模型也包含着促进人均收入增加的政策含义。事实上,实现人均产出量增加有三 种途径:一是提高总产量,即提高技术水平;二是提高储蓄率;三是降低人口出生率。这对图8—1 新古典增长模型

文献综述 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综述

第1章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综述 区域经济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撑点和主要载体。随着近些年来我国采取的区域经济政策,特别是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等战略的实施,区域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影响越来越重要。学术界也相当重视区域经济方面的理论和实战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本文的研究就是以目前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为基础的。 1.1 国外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综述 目前国外关于区域经济学方面的研究著述颇丰,也产生很多与区域经济学相关的分支学说。目前关于区域经济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大的方面,即区位理论分析及定位、区域经济模型的建立和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分析。西方经济学研究中关于区域经济学的这三个方面的研究文献有很多。 1.1.1 区位理论分析及定位 区位理论分析及定位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首要问题,在这方面很多西方经济学家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传统的区位论在进行区位分析时把空间看做是一个连续的空间体,认为在此空间内的经济活动都与空间内的某一中心城市的空间距离相关。伴随着数学规划模型的发展,西方的区域经济学研究者开始建立相关的空间资源配置模型来使得经济物品和经济活动之间的联系达到最优。国外区域经济学关于区位分析及定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厂商区位、居住区位、公共设施区位、空间均衡分析、空间动态变化分析等方面。 区位理论通常以达到空间均衡为其研究重点。在厂商区位分析方面,达到空间均衡一般来说是不现实的。因此,空间均衡的分析研究重点都放在单个行业的生产均衡上。居住区位分析方面,主要与居住区位的选择和与此相关的迁移模式相联系,尤其是住房市场以及市场中的交易问题。从动态的角度看,包括住房的买卖、出租;从静态的角度看,主要涉及到区域空间范围内的居民及其居所的分布。公共设施区位研究方面,在西方国家大量的公共服务是由政府的行政部门控制的。不同类型的公共服务所受到的公共干预的原因和程度都各不相同。这就涉及到公共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在这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专家有蒂伯特(1961)、阿诺特(1979)、施韦策(1983)等。在空间均衡分析方面,恩克(1951)在《空间分离市场之间的均衡:电子模拟解》首次把空间均衡理论应用于众多领域;萨

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文献综述的文献综述

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文献综述 当前的中国出现了一种奇特的宏观经济景观:一方面是货币过量供应,流动性泛滥,一些商业银行因为存差过大而发愁;另一方面是企业借钱难、筹资难,许多很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因为资金不足而得不到充分的发展。他认为问题症结在于,由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机构组成的金融体系发展严重滞后,使富裕的资金无法流入最有效率的产业和企业,资金流通不畅的必然会阻碍经济的发展。综观各个发达国家,几乎毫无例外的拥有发达的金融市场,而且似乎经济程度与金融市场的深度、广度也呈现出一定的正相关关系。究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怎样的一种关系呢?关于这个问题,国内外的诸多学者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1912 年,Schumpeter 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被认为在经济理论史上第一次论述了创新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他认为金融机构满足新兴企业信贷要求是经济发展的核心所在,并强调银行的功能在于甄别出最有可能实现产品和生产过程创新的企业家,通过向其提供资金来促进技术进步。继熊彼特之后,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研究观点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两类: 1.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没有相关关系对于货币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西方古典经济学家根据萨伊定律提出了货币中性和信用媒介论,该理论认为货币供给量的变化不影响产出、就业等实际的经济变量。后来的一些经济学家如K.Wicksell,虽然认识到了货币在经济增长中具有重大的、实质性的影响,但主要强调的是消除货币对经济的不利影响。货币学派的代表人物 Friedman 认为“货币至关重要”只是就短期而言,在长期中货币供给的变化只会引起物价水平的变动,而不会影响实际产出。 Joan Robinson 也认为金融体系的出现和发展仅仅是对经济增长的被动反应。新古典学派同样认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没有什么关系。Robert Lucas 根据理性如预期学派的分析,认为经济学家过分强调了金融因素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因为理性的人们往往可能会在货币供给量变化之前就已调整了自己的行为,故货币供给量的变化不会对产出和就业产生影响,所以菲利普斯曲线即使在短期内也是垂直的。 2.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一定的因果和互动关系 20 世纪 70 年代,Mckinnon 和 Shaw 以发展中国家的金融问题为研究对象,认为在发展中国家存在

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_理论评述

人类的进步和文明,是建立在不断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基础之上的。自然资源,是由人发现的有用途和有价值的物质,主要包括土地、矿藏、森林、水等天然禀赋。根据它们的自然生产潜力的不同,人们通常把自然资源划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自然资源的储存总量是有限的,随着人们活动的复杂化和消费需求的扩张,资源终将变得相对稀缺。而且,在生产技术既定的时期内,一个地区拥有的自然资源是不可循环使用的,属于不可再生的资源,是经济增长的限制因素。现代经济学主要研究如何在相互竞争的终极目的之间配置稀缺资源,它过于关注经济增长却忽略了自然资源的作用。 一、主流经济学忽视自然资源的作用 为何有的国家发展较快,有些国家发展较慢,这是困扰经济学家们的一个古老而年轻的话题。从亚当?斯密到索洛,到诺斯、罗默,他们都分别探讨了分工、资本、技术、制度等影响发展的基础条件。但自然资源问题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17世纪中叶,古典经济学家在劳动价值学说中奠定了人的劳动在财富创造中的重要地位:威廉?配第关于“土地为财富之母,劳动为财富之父和能动的要 素”的论断,把劳动看作经济增长的主要 源泉,认为一国财富的规模取决于人口 数量、勤勉程度和技艺水平;亚当?斯密 从富国裕民的目的出发,提出财富不是 金银货币,而是由生产性劳动所生产出 来的有用物品,认为国民财富增长的首 要原因是生产性劳动者人数的增加及他 们之间的社会分工,资本积累只是经济 增长的必要条件和必然结果;大卫?李嘉 图断然确定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 定商品的价值,这种劳动既包括体现在 生产资料的过去劳动,又包括在劳动过 程中耗费的工人的直接劳动,认为财富 的增加可通过增加劳动者和提高劳动生 产率来实现,并指出了资源的有限性对 经济增长具有约束作用。19世纪30年 代,工业革命在西欧各资本主义国家已 经或即将完成,资本的积聚和集中也达 到了空前的规模。一些经济学者据此认 为,资本积累率决定了经济增长率,资本 较之劳动要素对增长具有更大的影响。 于是,关于经济增长的研究逐渐走上了 资本决定论的道路,其典型的表达形式 是哈罗德—多马模型。资本决定论是西 方增长理论中统治最久、影响最大的流 派,对资本的盲目崇拜导致了人类在追 求工业文明时忽视了自身的存在而寄希 望于本应作为被统治物的物质资料的解 放,正如马克思指出的那样:他们“把生 产的物的要素提到首位,并且同主观要 素即活的、直接的劳动相比,过高地估计 物的要素的意义。” 20世纪50年代,索洛等人以新古典 经济增长模型对资本决定论提出了挑 战。该模型表明,资本—产量比率或资 本—劳动比率是可以通过市场上的价格 调节而改变的,当资本相对丰富而劳动 稀缺时,通过发展资本型技术来发展经 济,而当资本相对稀缺而劳动丰富时,则 通过劳动密集型技术来发展经济。索洛 认为:短期内的经济增长率取决于技术 进步率、资本增长率和人口增长率;长期 来看,资本增长取决于资本折旧和新投 入的资本量,随着资本存量增加,折旧额 也会增加,但比率递减,从长期看将趋于 零,人口增长虽能增加总产量,但长期内 资本增长率往往小于劳动增长率,致使 人均增长率会下降为负数。因此,一国经 济增长中的决定性因素是技术进步。后 来,丹尼森等人通过实证分析证实了索 洛模型。技术进步论是对资本决定论的 否定,也是西方增长理论的一次革命,然 而该理论未能突破外生经济增长理论的 框架,仍把技术进步视为由体系外的因 素决定的,未能提出影响技术进步的因 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理论评述 文/马子红胡宏斌 2006?7经济论坛4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