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历史课的审美教育与学生和谐人格的发展

历史课的审美教育与学生和谐人格的发展

历史课的审美教育与学生和谐人格的发展
历史课的审美教育与学生和谐人格的发展

历史课的审美教育与学生和谐人格的发展

导读:本文历史课的审美教育与学生和谐人格的发展,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历史课的审美教育与学生和谐人格的发展

广西梧州市藤县藤州中学詹日兰

【摘要】在历史教学中,加强美育的渗透,通过培养正确的审美价值意识,可以帮助学生追求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提高,引导他们的人格健康和谐地发展。首先,应当全方位、多角度地去发掘历史教学中的美育内容,抓住学生的情感和思想,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其次,进一步挖掘和扩展与学科有关历史美学的因素。再次,创立师生之间的审美关系。

【关键词】历史教学;审美教育;和谐人格;审美情趣;审美价值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12-0065-02

审美教育是审美与教育的结合物。它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人们的审美意识,倡导审美的人生境界。加强历史课中的审美教育,既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又有助于净化学生们的心灵,正如席勒在他的《美育书简》中所言:“要使感性的人成为理性的人,除了首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没有其他途径。” 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加强美育的渗透,通过培养正确的审美价值意识,可以帮助学生追求内心世界的丰富与

提高,引导他们的人格健康和谐地发展。那么在历史教学中蕴涵着哪些审美因素?以及如何发掘和运用它们呢?

首先,应当全方位、多角度地去发掘历史教学中的美育内容,抓住学生的情感和思想,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中学历史课有着丰富的美育内容,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好教材。人们通常把美育划分为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三类。这同样也适用于历史学科,只是历史学科的社会美和艺术美占居主要地位;而历史学科的自然美常和社会美、艺术美融为一体,并通过社会美和艺术美来体现出来。

自然美是自然景物所显示的美。历史课本中如李白的诗句:“弧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描写了长江的浩渺无际;“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描写了黄河的奔腾咆哮、一泻千里;“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描写了庐山瀑布飞泻直下的壮观。北魏时期民歌《敕勒歌》中“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底见牛羊”所描写的阴山的美景等等,都属于自然美。然而这些自然美,绝大多数师生都不能亲目所睹,直接感受,而是通过艺术美(诗、词、歌)来表现,给人以间接感受。不过,它却能陶冶性情,开阔胸怀,激发学生对祖国壮丽河山的无限热爱。

社会美是以历史人物为中心。这类审美教育常和德育结合在一起,表现为美德教育。中学历史课中,多如繁星的历史人物的活动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审美教育内容。仅就中国史而言,有像孙武、屈原、司马迁、祖冲之、李时珍等那样的军事家、政治家、史学家、数学家、医学家,尽管他们所处时代不同,所从事的事业千差万别,但他们都

有一个共同之点,那就是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热爱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他们为了阐明一个真理,突破一个难题,或置个人安危而不顾,或刻苦钻研、坚韧不拔,或吸取经验教训,虚心向劳动人民学习。他们表现了勇于探索、努力进取的美德,他们所创造的绚丽多姿、雄奇壮美的文化,给后人留下了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也有像苏武、岳飞、文天祥、林则除、邓世昌、谭嗣同、林觉民、孙中山这样的爱国者、改革家和革命家,他们把理想、信念看得比生命还要宝贵,为实现理想、信念而英勇斗争,宁死不屈,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不怕牺牲的传统美德,给后人树立了学习的榜样。更有像李大钊、方志敏、林祥谦那样的共产党人和像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等这样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他们选择了为人类求解放,谋幸福的革命道路,并为实现人类的美好理想而奋斗不息。他们的精神境界是何等的崇高,他们是心灵美的光辉典范,他们对美好理想--实现共产主义的追求和献身精神,永远激励着青少年向前奋进,成为青少年学习的楷模。

艺术美是指各种建筑、雕塑、工艺、舞蹈、绘画、书法、文学戏剧等,它是社会存在的集中反映,是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统一,塑美和审美的统一。它不仅显示自然和社会的美,而且表现了艺术家的心灵美。在历史课中,表现较多的艺术美可分为“视觉艺术美”包括建筑美(如长城、故宫、大成殿、金字塔、佛塔、雅典卫城等)、雕塑美(如云风石窟、莫高窟、秦皇陵兵马俑、雅典娜塑像等)、工艺美(如半坡人网纹盆、唐三彩、宋孩儿枕等)、舞蹈艺术美(如敦煌飞天)

和绘画美(如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画、唐代花鸟纹绵、清明上河图,步撵图,敦煌壁画和拉美印第安人博帕克庙的壁画等)。

“语言美”主要指古典文学。诗歌(如《诗歌》,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散文(如韩愈柳宗元等"唐宋八大家")、戏剧小说(如关汉卿,罗贯中、施耐庵、吴承恩、曹雪芹)。

可见,历史课所涉及的艺术美范围极其广阔,内容极为丰富,是我们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好教材。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时就要考虑如何利用历史教学中所涉及到的人、物和事之中可供美育的因素来引导学生人格的和谐发展。

其次、进一步挖掘和扩展与学科有关历史美学的因素。历史与其他许多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主要体现在历史再现了这些学科的发展轨迹。比如建筑方面:埃及金字塔雄伟奇特;古巴比伦空中花园奇异瑰丽;北京故宫富丽庄严;还有雄伟壮阔、气势磅礴的万里长城;轻盈匀称、美丽大方的赵州桥等。工艺方面:中国青铜珍品:凝重雄浑的司母戊方鼎;奇巧富丽的四羊方尊;极具民族特色的陶瓷杰作—唐三彩、珐琅彩;被誉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的秦始皇兵马俑等。这种种建筑奇迹、工艺精品无不蕴含着呼之欲出的生命感,无时不在默默地述说着岁月与变迁,不仅给人们以美的享受,而且能激起人们对先人勤劳睿智的的敬仰。另外,书法、绘画、音乐等作品,都给人想象和审美的感动,都有丰富的历史美学价值。历史与文学的关系最为密切,自古以来就有“文史不分家”的说法。历史在介绍各个时代的文学作品、作家时,总是从历史的角度出发,挖掘时代对作家、作

品的影响,提示作品所蕴含的深刻内容。可以说如果作品是果实,作者是树,那么历史就是它的根。《离骚》是怎么创造出来的?《桃花源记》体现了作者怎样的内心世界?辛弃疾的词为什么有强烈的战斗精神和悲壮、慷慨的气势?《人间喜剧》为什么堪称是人类精神文明的奇迹。这些都只能从历史角度、时代的背景上找答案。历史教育教学虽然不能以评价分析作家、作品为主要目标,但引导学生结合时代背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对作家、作品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也是历史教学的一个目的。在提高学生审美情趣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再次,创立师生之间的审美关系。师生之间的审美关系是一种遵守审美原则的对话关系即是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没有读者和观众的积极反应和共鸣,任何艺术创造都是难以为继的,艺术品的价值也是无法最后实现的。所以,艺术家总是把艺术接受者当作朋友,平等地与他们进行对话。他们需要了解艺术接受者的需要、能力、观念和潜能,尽可能把自己的表现与艺术接受者的内心联系起来。这种艺术交往的审美精神应该在历史教学的课堂上得到充分体现。同样,师生间的交流应当是一种平等的、体现艺术交往审美精神的心灵交流。只有创立师生之间的这种审美关系,才能创造和谐的课堂教育气氛,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自由充分的发展,大大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也只有创立师生之间的审美关系,教师才能触及学生的内心深处,开启他们的心扉,与他们真正实现心灵的沟通。在此基础上,历史教学中的艺术魅力和审美感染力才能得到淋漓尽致地发挥,学生才能充

分接受教师的教育。当然,这种师生之间的审美关系,绝非是放弃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管理,放弃对学生不当行为的矫正与批评。因此,建立师生之间的审美关系,是历史教学活动中顺利进行审美教育的基础。

总之,在历史教学活动中,蕴藏着丰富的审美因素,恰到好处地利用它们,不仅能够“寓教于乐”,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而且还会对学生的和谐人格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小学生教育自主管理系统实施方案设计

小学生自主管理实施方案 学生自主管理是学生在教师的激励、指导及帮助下,自己处理日常生活、活动与学习方面事物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体现出了一种新型的学生观:把学生放在学校教育的主体位置,以学生为中心,能力为本位,通过尊重、信任、引导和激励等影响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内在动力,激发学生的热情,为每个学生都提供表现自己个性和才能的机会与环境,促进学生主动修身、主动修心、主动求知、主动劳动、主动协作、主动交流、主动参与,最后达到主动发展的目的。 一、指导思想 在班集体建设中,学生是主体,而且应当承担起主要角色。为进一步提高我校学生自我管理水平,培养学生们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切实提升班级管理的效率与质量,确保学生们能拥有文明卫生、安静有序、安全和谐的生活环境,帮助同学生实现自主管理、自我服务、自身完善,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学习和生活习惯,积极创建和谐班集体。为使我们班级自主化管理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我校特制定本方案。 二、培养目标

1、突破传统教育中“保姆式”、“警察式”管理的局限,实现科学管理与人文管理相结合的管理理念,探索出适合我们新九小学学生自主管理班集体、学校事务的途径、方法,有效转变教师教育管理理念,为学生的自主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2、培养学生: (1)主人意识。使学生清楚自己是班级的主人,学校的主人,学习的主人,成长的主人。 (2)民主意识。使学生明白自己对班级和学校事物的话语权,监督权,决定权,管理权。 (3)责任意识。使学生懂得自己的行为要对自己负责,对小组负责,对班级负责,对学校负责。进而达到对社会负责。 (4)荣誉意识。使学生愿意为小组添荣誉,为班级争光彩,为学校树形象。 3、提高学生 (1)自控能力。通过变他控为自控,变他律为我自律,从而提高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2)处事能力。通过管理过程的磨炼,提高交往能力,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合作能力。 (3)学习能力。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和互相帮助,提高学习能力。 (4)组织能力。通过对管理事务管理的思考、策划、协调、实施,提高组织能力。

中小学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模拟题及答案

中小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 考前练习题二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在本题的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把你认为正确的题 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多选不给分。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 品德测评反馈功能的反向发挥,表现为()。 A误导作用 B抑制作用 C排斥作用 D 束缚作用 2、根据学生成绩,划分为优、良、中、可、差五个级别,体现了品德测评的()。 A 评定功能 B 区分功能 C 教育功能 D 反馈功能 3、儿童(青少年)能够借助于自身的道德判断、情感等因素自觉体认道德价值与规范,进行道德行为的发展阶段是()。 A. 无律阶段 B. 他律阶段 C. 自律阶段 D. 自由阶段 4、班杜拉认为,影响儿童道德学习的因素很多,但是,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 行为主体的观察 B 先天的遗传 C 后天的环境影响 D 教育者的说服教育 5、道德评价能力最初是在()的影响下形成起来的。 A.家庭教育 B.学校教育 C.自我评价 D.别人评价 6、针对个体时,教师抓住个别学生表示某种态度、志向、目的、兴趣及活动的时机,做出适当而简短的言语反应,以促使学生对自己的所说所为作进一步的反省与探讨,达到辨析并形成自己的价值观的目的,这种道德判断能力培养的方法称为()。 A.有效的说服—单、双面论据 B.价值澄清 C.价值辩论 D.群体约定 7、中小学道德情感教育的目标包括对象目标、功能目标和()。 A.政治目标 B.教育目标 C.成效目标 D. 阶段目标 8、伦理性道德情感逐渐占据优势,而由道德形象引起的道德情感体验也不断地受到自我意识的自觉调控,直觉的道德情感体验则逐渐减少。这是指的()。 A.初中生 B.高中生 C.大学生 D.小学生 9、小学儿童道德行为的发展水平形成一个“()”型。 A. 马鞍 B.抛物线 C.倒U D.直线

人格教育的含义与特征

人格教育的含义与特征 人格教育是近几年一些专家学者提出的一种教育理念,目前我国对“什么是人格教育”的理解,分歧还比较大。 一些观点主要是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角度入手来谈人格教育,认为人格教育是一种着眼于发展受教育者心理品质的教育,人格教育的宗旨是使受教育者形成一个健全的、日趋完善的人格,把知、情、意统一协调起来,建立一种完整和健全的心理结构;人格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切入点,培养健康人格是实现心理健康的途径之一;人格教育的心理学意义是要培养一个能适应环境和周围人的心理健康的人。 另有一些观点则是从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谈人格教育,认为人格教育是着眼于个体的社会自我的生成与塑造的教育;它的基本任务就是培养人的健全人格;现代人格教育的实质是对青少年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应具备的道德、情感、意志、信念等方面人的本质能力和力量的养成,其根本目的是使青少年成为具有主体精神的现代中国人。教育史上的泰斗夸美纽斯认为,人是一个小小的宇宙,“人是造物中最崇高、最完善、最美好的”,人有无尽的潜能,“人的心理在天外天内都张不出一个界限”。但是人只有提高教育才能使他们的潜能得到发展。他指出,“人不是良善的,是变良善的”,“事实上只有受过一种合适的教育,人才能成为一个人。”在他看来,人格教育的目标就是帮助人成为一个人,使受教育者的那种处于劣势的东西能够成为更充分、更真实的东西。一切教育行为的目标与最高追求,必须为塑造健康人格这一课题服务。 上述观点尽管表述不一致,但对人格教育的价值取向的把握基本是一致的,即着眼于每个受教育者的身心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而要真正达到发展的全面与和谐,就不能不着眼于每个人的人格塑造与提升。因为在哲学的层面上,人格作为人的本质的存在状态或生存样式是人的最高生存方式的表征。它表示着人之为人的现实历史规定,标示着人之所以如此这般生存的意义与价值依据所在。基于此,笔者试图这样来定义“人格教育”:人格教育是一种着眼于发展受教育者心理、道德、精神品质,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心理影响、心理训练、心理建构、品性培养等方式与方法提高学生整体心理发展水平,培养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观念,使受教育者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适应社会和改造社会的巨大潜力,把个人价值的最大体现和对社会的最大影响作为人生的追求与乐趣,使每个受教育者的人格都得到塑造与提升,最终形成健全优良的人格为目的的一种教育活动。它包括自我教育与外界教育两个方面,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强调自我调节与控制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人格的塑造过程,实质上是个体心理结构

中小学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模拟题及答案

中小学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模拟题及答案 Document number:BGCG-0857-BTDO-0089-2022

中小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 考前练习题二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在本题的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 确的,请把你认为正确的题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多选不给分。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 品德测评反馈功能的反向发挥,表现为()。 A误导作用 B抑制作用 C排斥作用 D 束缚作用 2、根据学生成绩,划分为优、良、中、可、差五个级别,体现了品德测评的()。 A 评定功能 B 区分功能 C 教育功能 D 反馈功能 3、儿童(青少年)能够借助于自身的道德判断、情感等因素自觉体认道德价值与规范,进行道德行为的发展阶段是()。 A. 无律阶段 B. 他律阶段 C. 自律阶段 D. 自由阶段 4、班杜拉认为,影响儿童道德学习的因素很多,但是,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 行为主体的观察 B 先天的遗传 C 后天的环境影响 D 教育者的说服教育 5、道德评价能力最初是在()的影响下形成起来的。

A.家庭教育 B.学校教育 C.自我评价 D.别人评价 6、针对个体时,教师抓住个别学生表示某种态度、志向、目的、兴趣及活动的时机,做出适当而简短的言语反应,以促使学生对自己的所说所为作进一步的反省与探讨,达到辨析并形成自己的价值观的目的,这种道德判断能力培养的方法称为()。 A.有效的说服—单、双面论据 B.价值澄清 C.价值辩论 D.群体约定 7、中小学道德情感教育的目标包括对象目标、功能目标和()。 A.政治目标 B.教育目标 C.成效目标 D. 阶段目标 8、伦理性道德情感逐渐占据优势,而由道德形象引起的道德情感体验也不断地受到自我意识的自觉调控,直觉的道德情感体验则逐渐减少。这是指的()。 A.初中生 B.高中生 C.大学生 D.小学生 9、小学儿童道德行为的发展水平形成一个“()”型。 A. 马鞍 B.抛物线 C.倒U D.直线 10、()是一个人由不经常的道德行动转化为道德品质的关键因素。 A.道德信念 B.利他行为 C.道德情感 D. 道德行为习惯 11、同伴关系是()产生的必要条件。 A.道德观念 B.道德信念 C.他律道德 D. 自律道德 12、在儿童道德判断由他律到自律阶段之间,有一个称之为()的阶段。 A.中间律 B.过渡律 C.社会律 D.教育律

初中学生自主教育初探(贺德利)

初中学生自主教育探究 夹河镇初级中学贺德利 在当今学校的教育管理中,学校领导、班主任、任课教师等管理者为学生制定了一系列既严密而又严格的规章制度及日常行为规范等。可是往往事与愿违,既辛苦又得不到学生的理解和配合,学生制造的违规、违纪、犯法事件屡有发生。传统的学生教育模式是自上而下的强制教育,是管束、管制,扼杀了孩子们的天性。初中学生处于自我意识萌芽阶段,渴望表现自我价值,但自我控制力较差,对外界的约束有逆反心理。如果我们能够抓住这一契机,培养学生自主教育能力,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自主教育是以人为本,不断提高中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有效途径。 自主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的自主性和能动性,达到个人全面素质的构建,而并非消极被动地接受教育。 1、开展自主教育是中学生自身发展的主观要求。 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有各种需要,即生理、安全、归属关系与爱、自尊、自我实现等需要,我们的学生也有同样需要。当学生步入初中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有强烈的自主意识,渴望自己解决问题。据我校调查统计,学生对遇到困难,“自己想尽一切办法解决”的占40%,“与朋友、家长、老师共同解决”的占45%,两项总和85%。可见,中学生从主观意识上希望自己被别人关注、被人尊重,渴望民主、平等、自由。如果我们采取一味的说教教育,使他们被动接受,势必造成他们有逆反心理,而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就会产生不良后果。 2、开展自主教育是教育追求的目标,也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深信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这是教育追求的最高目标,是我们教育工作者追求的最高境界:“教是为了不教”。开展自主教育就是使学生养成自我教育习惯,形成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让学生个性心理、人格正常健康地发展。智慧潜能和才干才会在有计划有步骤地挖掘下得以发挥,各个方面的素质才能得到逐步提高。这样扩大了教育的时间、空间范围,使学生走出校园、踏入社会后都能感受到教育的深远影响,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财富,实现了人的可持续发展。 3、开展自主教育是符合“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新一轮课程改革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其实在对学生教育中就是“以学生为本”。开展自主教育就是在尊重、理解、宽容、相信学生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积极主动接受教育,实现自我,彰显人生的光辉,获得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真正实现教育是为了发展人的终极目标。 二、自主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转变学生观念,培养学生自主教育能力。 初中学生处于自主意识萌芽阶段,自控能力较差,参与欲望不高。这就要求教师要采取措施对学生加以引导:(1)要让学生知道自主教育的含义,合理引导学生的自主意识,使他们主动参与自主教育。(2)让学生感悟到自主教育能充分展现自我价值,人格、尊严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这是一个自我意识发生和发展的重要理论。 埃里克森(e.h.erikson,1902)是美国著名精神病医师,新精神分析派的代表人物。他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他把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这八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是每一阶段能否顺利度过却是由环境决定的,所以这个理论可称为"心理社会"阶段理论。每一个阶段都是不可忽视的。 埃里克森的人格终生发展论,为不同年龄段的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教育内容,任何年龄段的教育失误,都会给一个人的终生发展造成障碍。它也告诉每个人你为什么会成为现在这个样子,你的心理品质哪些是积极的,哪些是消极的,多在哪个年龄段形成的,给你以反思的依据。 ⑴婴儿期(0~1.5岁):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 此时不要认为婴儿是一个不懂事的小动物,只要吃饱不哭就行,这就大错特错了。此时是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期,因为这期间孩子开始认识人了,当孩子哭或饿时,父母是否出现则是建立信任感的重要问题。信任在人格中形成了"希望"这一品质,它起着增强自我的力量。具有信任感的儿童敢于希望,富于理想,具有强烈的未来定向。反之则不敢希望,时时担忧自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埃里克森把希望定义为:"对自己愿望的可实现性的持久信念,反抗黑暗势力、标志生命诞生的怒吼。" ⑵儿童期(1.5~3岁):自主与害羞和怀疑的冲突 这一时期,儿童掌握了大量的技能,如,爬、走、说话等。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怎样坚持或放弃,也就是说儿童开始"有意志"地决定做什么或不做什么。这时候父母与子女的冲突很激烈,也就是第一个反抗期的出现,一方面父母必须承担起控制儿童行为使之符合社会规范的任务,即养成良好的习惯,如训练儿童大小便,使他们对肮脏的随地大小便感到羞耻,训练他们按时吃饭,节约粮食等;另一方面儿童开始了自主感,他们坚持自己的进食、排泄方式,所以训练良好的习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时孩子会反复应用"我"、"我们"、"不"来反抗外界控制,而父母决不能听之任之、放任自流,这将不利于儿童的社会化。反之,若过分严厉,又会伤害儿童自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如果父母对儿童的保护或惩罚不当,儿童就会产生怀疑,并感到害羞。因此,把握住"度"的问题,才有利于在儿童人格内部形成意志品质。埃里克森把意志定义为:"不顾不可避免的害羞和怀疑心理而坚定地自由选择或自我抑制的决心"。

公共心理学第六章 青少年品德发展与教育

第六章青少年品德发展与教育培养学生优良的道德品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不是自发形成的,它的形成有其自身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研究和掌握学生品德发展的规律,将有利于我们在品德教育中提出恰当的教育措施和方法以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本章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品德的心理实质,品德的形成过程及其规律,阐明品德教育途径和措施的心理学依据。 第一节品德概述 一、品德的涵义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在我国又称为德性或品行、操行等等。它是指人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倾向。例如,某个学生一贯诚实友爱、热爱集体、乐于助人、勤奋学习、遵守纪律、热爱劳动,我们则认为这个学生具有良好的品德。与品德密切相关的是道德,道德是指由社会舆论力量和个人内在信念系统驱使支持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人们按照这些行为规范来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言行,并以此来要求和评价他人的举止。品德和道德固然都受社会发展规律所制约,但是却不能相互等同,它们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一)品德与道德的区别 1.品德与道德所属的范畴不同 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是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各种行为规范和准则。人们依据规范来辨别是非、善恶、美丑,指导或调节行为。遵守它们会受到舆论的赞许并感到心安理得;否则,会受到舆论的谴责并感到内疚。它是以行为规范的形式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它的产生、发展和变化服从于整个社会的发展规律,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范畴。而品德是一种个体现象,是社会道德在个体头脑中的主观映象,其形成、发展和变化既受社会规律制约,又受个体的生理、心理活动规律制约。品德支配和调节着个体的道德行为,属于个体意识形态范畴。 2.品德与道德所反映的内容不同 道德的内容是社会生活的总体要求,是对一定经济基础的反映,它是调节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的完整体系。而品德的内容则是社会道德规范局部的具体体现,是社会道德要求的部分反映。可见,从反映内容上看,道德反映的内容比品德反映的内容广阔得多,概括得多。 3.品德与道德产生的力量源泉不同 道德产生的力量源泉是社会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人们为了维护共同的利益,协调物质利益关系、人际关系等社会关系,以保障社会的稳定、和谐的发展而制定了共同遵守的道德行为规范,正是这种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赋予了道德的力量。品德产生的力量源泉则是个人的需要。个人为了归属于一定的社会群体,为社会所接纳,就必须遵守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协调个人与社会、个人与集体、个人与他人的关系,正是人的这种社会性需要(归属、交往与尊重的需要)促使人们的自觉地按照道德要求发展与完善自我品德。 (二)品德与道德的联系 品德与道德的发展是互动的过程,他们之间的联系十分紧密,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品德是道德的具体化 品德是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在个体头脑中的反映和在个体实践活动中的具体体现。 2.社会道德风气影响着品德的形成与发展 品德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个体在社会化的 过程中、在社会道德舆论的熏陶和道德教育的影响下,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因此,社会道德风气的发展变化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个人品德面貌的变化,品德的形成、发展以一定的社会道德为前提。可以说,离开了社会道德,品德就无从谈起。 3.个体的品德对社会道德状况有一定的反作用 即众多的个人品德能构成和影响着社会的道德面貌和风气。某些具有代表性人物的品德可以作为社会道德的典范,对社会风气产生深远的影响。如果离开了社会中具体人的道德品质表现,道德就只能成为无实际意义的行为规范了,也就失去了其应有的作用,更谈不上发

中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

中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是以品德心理学和德育原理为基础,以中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为重点,揭示品德形成发展的一般规律,掌握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的一门新设课程。 第一讲品德· 道德· 德育 一、品德、道德与德育 (一)道德的内涵: 道德是一种社会约定俗成的行为准则; 道德的职能是抑恶扬善。 道德的作用是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的形式发挥出来的。 道德的定义: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的社会意识形态。它以善恶为评价标准,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维系的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 (二)品德的内涵 品德是个体有别于他人的一种个性特征; 品德是最具社会评价意义的个性特征; 品德是一种较稳固的个性特征; 品德具有外化的行为表现; 品德的定义:品德是指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固的个性特征。 二、德育的概念与德育本质 什么是德育 简而言之,德育即培养学生品德的教育 德育概念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狭义的德育专指道德教育。 广义的德育概念:相对于智育和美育来划分的,包括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质。 (一)德育的定义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德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德育的本质

道德转化品德 德育 德育是道德教育的简称,其本质是将社会道德转化为个体品德。 如何使学校德育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 1.德育内容注重思辩性。 2.德育过程突出实践性。 3.德育活动讲究品牌性。 (三)德育的特征 从活动的目标指向看----培养品德 从活动的内容看——传输社会道德 从活动的方式看——强调亲身体验、感悟 从解决的特殊问题看——是态度、情感、价值观 (四)衡量德育活动的三个基本标准 标准1教育必须包含善良的意图或道德的目的 标准2教育必须包含有价值的内容或产生有益的影响 标准3教育必须采取合乎道德的方式或在道德上可以接受的方式 第二讲品德形成的一般特点、规律与教育 一、品德的结构 (一)品德的构成要素(心理形式)——知、情、意、行 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和道德行为习惯 (二)品德各要素的表现形式及作用 1、道德认识 概念——是人们对社会规范的理解、掌握。 表现:道德概念(知识)的理解;道德观念的形成;道德信念的确立, 作用:其它几要素形成发展的基础;行为的先导; 2、道德情感 概念:是人们根据一定的社会规范评价、体验对象时所产生的情感。 表现: 直觉性的情感体验;想象性的情感体验;伦理性的情感体验, 作用:影响人的选择;调节人的行为——中介 3、道德意志 概念:是人们按照一定的社会规范进行道德抉择和行动时克服困难的能力和毅力。 表现: 完成动机斗争;选择行为方式;执行道德决定 作用:控制、调节人的行为——调控 4、道德行为(习惯) 概念:是人们按照一定的社会规范要求作出的外部反映活动。 表现: 顺从行为(他律);认同行为(模仿);信奉行为(自律), 作用:品德形成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对其它要素起着巩固、提高的作用——标志 (三)品德的构成要素(社会内容) 社会公德;公民道德;职业道德;家庭道德

自主教育心得体会

自主教育心得体会 篇一:自主学习心得体会 自主学习心得体会 人的价值高于一切。学校的意义、教育的意义就在于关心人、培育人,满足人的发展需要。有效研修坚持以教师为本,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本,教师发展是目标,学校和学生的发展是教师发展的结果 把教师专业发展作为研修活动的重要目标,需要研修活动组织者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始终把教师专业发展放在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不断激发教师专业发展满足的内在动机,满足教师自我实现的愿望。 为了加强自己的业务能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从各个方面不断提高完善自己在学习中我有以下心得体会:1要树立优良学风,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新规律。钻研教材,写好每一个教案,上好每一堂课,多听同组同事的课,多学习别人的优点和长处。 2在课改的课堂教学中,不断探索适合学生愉悦学习的好的教学模式,向同组的老师学习她们的先进教学方法。尤其在阅读教学中,注意学习其他老师的先进经验,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提高阅读能力。 3培养学生课堂上会静下心来思考的能力 4、善于总结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点点滴滴,严以律己,

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方式。 5积极参加各项教育教学学习活动,提高自己的教研能力。 6多和同组的老师一起备课,一起商量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尤其在阅读教学中,多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在课堂中怎样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怎样培养学生探究性的阅读能力,最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7勤于动笔,勤反思,积累经验,对于不好的做法及时改正。以此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教师引导的方法的好坏对学生的成长,甚至于对其以后的各个方面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因而我们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我们在教育教学中起的是引导作用,而不是填鸭式灌输。教师应该的重视学生存在,以情感去开启学生的心智。 (2)我们应以身作则,潜移默化地把中国传统美德传授给学生。 (3)在教学过程中,多鼓励、赞美学生,培养学生积极性的同时,培养他们对挫折的容忍能力。了解学生的感受,观察学生的反应,聆听学生的心得。 (4)利用各种机会和家长取得联系,适时的提供教育子女的咨询与方法,共同为学生的未来而努力。 (5)用“爱”来感化学生。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 埃里克森是美国现代著名的精神分析理论家。他认为,个体发展是持续一生的,而不是在成年早期就结束了。他提出了著名的心理社会性发展的八个阶段理论,认为在心理发展的每一阶段,个体都会面临着一个需要解决的心理社会问题,该问题引起个体心理发展的矛盾与危机。如果个体能顺利解决每一阶段所面临的矛盾与危机,就会对个体心理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相反,则会产生消极影响。具体内容如下表所示。 埃里克森心理社会性发展的八个阶段

埃里克森关于人格发展的八个阶段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个体每一阶段危机的解决方式对其自我概念和价值观念有着重要影响。后一阶段发展任务的完成依赖于前一阶段

(或前几阶段)冲突的解决,而早期冲突也可能推迟到后期发展阶段中得到完全解决。如果个体发展的阶段性危机没有得到较好解决,就会影响个体的人格和社会性发展。 人格发展理论的教育含义 人格发展理论揭示了人格发展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特别是埃里克森的理论从个体出生到青春期、成年期直至晚年,体现了人的全程发展观,对转变教育观念具有重要意义。适当的教育能够培养学生解决发展危机的能力,促进个体的发展,不适当的教育则会阻碍个体的发展,因而,教育就是要了解学生人格发展不同阶段的独特性。特别是中小学生和大学生,正处于人格发展最为重要的第四、第五、第六阶段,更需要教师在了解这三个阶段的主要矛盾与危机的基础上,通过设置大量的问题情景,在活动和交往中,因材施教,帮助学生解决好每个阶段的问题,顺利渡过危机,以免儿童的人格发展出现障碍或者迟滞。 四、性别差异与教育性别差异指性别的心理差异,即男女学生在个性、智能和成就等方面的差异。 性别角色的发展是以儿童性别概念的掌握为前提的,男女儿童通过对同性别长者的模仿而形成的自己这一性别所 特有的行为模式,即性别行为。 学前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知道自己的性别,并初步掌握性别角色知识;自我中心地认识性别角

浅谈学生人格发展与学校教育

浅谈学生人格发展与学校教育 学生的人格发展问题是当今教育所面临的严峻问题之一。学生如果出现人格障碍,小而言之,对学生自身的健康发展不利;大而言之,会引发诸多的社会问题,甚至造成社会悲剧。 对学生的教育,不外乎两个方面:做人和学习。而做人应该是第一位的,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以德为先,德实际上就是对学生人格的培养。如果没有其良好的品德,高智商和强健的体魄往往会成为犯罪的帮凶,对社会造成的危害远远高于一般的犯罪。例如,近几年来的以网络犯罪为代表的高智商犯罪案件对社会造成极大的危害,其犯罪人员大多具有大学以上学历。所以说,人格教育对学生来说其意义是何等的重要,我曾听到有几位老人在闲谈时,谈到教育子女时说:“我们对子女要求并不高,不求对社会有多大贡献,只要不危害社会就行。”其实,这就是对人格重要性最简单、最朴实的看法。 人格教育实际上就是对人的心灵改造和品格塑造的教育,对学生的人格教育首先就是促进其人格系统健康发展的教育,重视对学生人格健康的教育是现代社会的一项特殊而急迫的任务。现代社会是一个高速发展的社会,而国际间的竞争主要突出在国民素质的竞争,其本质上是要求学校的教育,培养现代的人才,不仅仅局限于知识能力还具有更高的要求,那就是要具有更高的人格素养,即“授业的本质是通过其学历的形成过程去积极谋求人格的形成”。只有具有高素质的人格的人才,在未来社会发展和竞争中才会有稳固的基础,才会立于不败之地。2008年的“5?12”大地震震垮了房屋,震碎了人们的心灵,但在电视画面上有一显著的镜头,有一学校的校训:“人情、人性、人格、人才”始终屹立着。这充分地说明必须先塑造人格,在人格塑造的基础上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从当今社会发生的诸多学生问题中我发现,学生人格障碍的形成有多方面深层次的原因: 1.家庭教育不当,对学生人格的养成有一定影响。当今社会,对经济利益的追逐使得一部分家长认为只要让子女吃好、穿好就尽到了做父母的责任。我曾遇到这样一件事情,有一位学生王某上课经常迟到、不爱学习、说话也比较粗鲁,老师所布置的作业也经常不完成。有次我问他:“你为什么不喜欢学习呢?”他说:“学习有什么用呢?我的父母说,你们当老师的一个月工资才一千多块钱,他挖煤炭一个月的工资都有四五千!”我当时听到这话心里很不是滋味,心想:有父母这样教育自己的孩子的吗?答案是肯定的。父母的一句话也许会改变孩子的一生。我想在这样的父母的教育下,其孩子怎么可能有一个健康完整的人格啊!其实,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一言一行都将影响孩子的一生。 2.社会环境中的不利因素对学生人格障碍的形成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的了惊人的成就,物质文明丰富了,但精神文明的建设却并不尽如人意。各种思潮相互激荡,原有的价值观人生观逐渐丢失,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颓废思潮开始在家长、老师、学生之中有不同程度的表现。一些学生接触新事物但并不知道如何去甄别,如在网上接触的并不是知识而是一些低俗的东西,颓废的文化、黄色的网站迷住了缺乏甄别能力的学生,网络游戏让不谙世事的孩子沉迷于其中而无法自拔……毕竟他们只是孩子不可能“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他们往往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看到这种现象,不禁感叹:校园多年的教育抵不上社会这个“大染缸”几天的“染色”。 3.学校教育片面地追求升学率,重智能,轻人格的培养也是一个误区。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统领着学校,升学率和高分数成了各学校的追求目标也成了考核老师的尺度。学校和老师追逐眼前的利益,忽视了对学生的人格培养。重视智育,轻视德育。德育及音体美等对学生人格塑造的课程却成了课程表上的装饰之物,大都被所谓的主课挤占殆尽。许多学生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无法形成,在分数的重压之下学生的心理疾病愈发严重,考试失利者为逃避现实离家出走、甚至自杀等事件屡有发生。不良的教育方法成了学生人格健全的绊脚石。 学生人格障碍的形成有诸多因素。而学生人格发展教育则贯穿在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要以做人的教育为突破口,引导学生与社会生活不断调适,实现个人从“有机体生物人”即自

中小学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模拟题 及答案

中小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 考前练习题一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在本题的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把 你认为正确的题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多选不给分。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 针对一定的价值测评目标进行差异程度的评定,体现了品德测评的()。 A 评定功能 B 区分功能 C 反馈功能 D 预测功能 2、道德信念的确立是从()开始。 A 幼儿园 B 小学低年级 C 小学高年级 D 初中 3、作为道德人生的最高境界,道德主体对道德的认知已经达到了所谓的“化境”,对自我与世界、绝对与相对、道德判断与决策等等的对立统一的认识都已达到炉火纯青境界的发展阶段是()。 A.无律阶段 B.他律阶段 C.自律阶段 D.自由阶段 4、作为个人品德的重要外部表现形式和客观标志,是衡量一个人品德水平高下的重要标志的是()。 A. 道德认识 B. 道德情感 C. 道德意志 D. 道德行为

5、道德信念形成的重要时期是()。 A.中学阶段 B.小学阶段 C.大学阶段 D.青年初期 6、反映着人们在道德活动中的各种关系以及如何处理这种关系的行为准则被称为()。 A.道德认识 B.道德观念 C.道德信念 D.道德准则 7、受教育者对他人的“良言、忠告,显示温存或者责备的目光这类极精细而纯人性的教育手段”保持着一种高度快速反应的心理状态,这称为()。 A.定势 B.道德敏感性 C. 心灵敏感度 D.移情 8、依恋感、安全感、自我认同感、归属感、秩序感等情感属于()。 A.自然情感 B.高级情感 C.低级情感 D. 集体主义情感 9、中小学生的道德行为发展具有不一致性,有时候会表现出言行不一等等。这反映出中小学生道德行为发展中存在着()。 A.不协调性 B.不平衡性和可变性 C.不均匀性 D.主观性和可变性 10、前苏联心理学较重视研究道德行为,特别是提出了青少年时期道德意志行为具有()的特点。 A.逆反 B.协同 C. 矛盾 D.两极性

自主教育理念、方案范文

实施“双自主发展”教育造就自主发展的人教师的自主发展服务于学生的自主发展。 1、学生的自主发展学生自主发展的价值取向是:适应社会需要,养成自主养德、自主学习、自主健体、自主管理的意识,并逐渐提高相应的能力。 学生自主发展的外显特征: 第一是自主意识,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和主动进取精神,并为实现目标积极拼搏的能力; 第二是自立行为,具有生活上的自立、自理,学习上的自觉、自主,行为上的自由、自律能力; 第三是自主学习,具有合理地安排学习活动并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能力; 第四是自我调控,具有较强的自审意识、自省能力和独立判断事物的能力。 2、教师的自主发展教师自主发展的价值取向: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养成在职业道德上自省和专业发展上走研究之路的意识和习惯。 教师自主发展的外显特征: 第一,有追求教育职业生涯成功的强烈愿望和工作热情; 第二,有不断自塑师德形象,形成优良人格修养的职业精神; 第三,有不断再学习接受新知的进取精神; 第四,有不断研究探索、反思实践,不断获得专业成长的敬业精神。 3、“双自主发展”中学生和教师的关系

“双自主发展”确定为是一种办学理念、办学模式、办学特色,而非办学目标、育人目标。我们只是在理念、模式、特色的环境中强调师生“双自主发展” 的平行关系。办学目标和育人目标是高位的,是相对刚性的。而对办学理念、办学模式、办学特色的认识和实践可以是多元的、灵活的、创造性的,能够体现学校特点的。在“双自主发展”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的认知和实践环境中,学生和教师都被确定为学校的主体,两者都需要获得健康发展,学校办学必须为学生和教师的“双自主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双自主发展”中学生和教师关系的基本论述: 一是学生的自主发展,对教师的自主发展提出了要求,教师只有在不断自觉接受新知识、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的前提下才能有效指导学生的自主发展; 二是学生的自主发展,为教师的自主发展提供了舞台,教师的自主发展是基于教师职业前提的专业化发展,教师自主发展的成果必须通过学生的自主发展得以体现; 三是教师的自主发展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使学生的发展有了更多的可能性,也为学生的自主发展提供了榜样。 二、学校发展定位: 我校的发展定位是:实施“双自主发展”教育,创办德育特色学校。 (一)总目标:未来五年,四十二中践行“双自主发展”教育的理念,促进师生共同发展,全力创建学生自主管理的德育特色学校。学校发展目标: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对小学教育的启示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对小学教育的启示 一、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 埃里克森把人格的发展看作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一定要通过几个顺序不变的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个普遍的发展任务,这些任务都是由成熟与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期望间不断产生的冲突或矛盾所规定的。如果儿童解决了冲突,完成了每一个阶段上的任务就能形成积极的个性品质,完成得不好就会形成消极的品质。他把人格发展分为八个阶段:第一阶段,婴儿期(0-1.5岁),此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信任感和克服不信任感。儿童体验着希望的实现。 第二阶段,儿童早期(1.5-3岁),此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自主性和克服羞怯感和疑惑感,体验着意志的实现。 第三阶段,学前期(或称游戏期)(3-6岁),此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取主动感,克服罪疚感,体验着目的的实现。 第四阶段,学龄期(6-12岁),主要是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 第五阶段,青年期(12-18岁),此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自我同一性(或称同一感)和防止同一性混乱,体验着忠诚的实现。 第六阶段,成人早期(18-25岁),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克服孤独感,体验着爱情的实现。 第七阶段,成人中期(25-50岁),发展任务是获得繁殖感而避免停滞感,体验着关怀的实现。 第八阶段,成人后期(50岁以后直至死亡),主要是获得完善感和避免失望和厌恶感,体验着智慧的实现。 二、埃里克森心理发展理论对小学学校教育的启示 (一)多给小学生表扬与鼓励 根据埃里克森的发展阶段论,小学生所面临的主要危机是“勤奋与自卑”之间的冲突。该阶段儿童已经进入学校,第一次接受社会赋予他并期望他完成的社会任务。为了完成这些任务,为了不落后于众多的同伴,他必须勤奋地学习,但同时又渗透着害怕失败的情绪。这种勤奋感和自卑感的矛盾就构成了本阶段的危机。如果儿童在学习上不断取得成就,在其他活动中也经常受到成人的奖励,她们的学习会变得越来越勤奋。如果儿童在学习中屡遭失败,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就容易形成自卑感。所以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懂得承认学生的特别努力,

里考纳的完善人格道德教育与大学生道德培养_蒋旻.pdf

2009年 12月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Dec.2009 第10卷第4期Vol.10No.4 里考纳的完善人格道德教育与大学生道德培养* 蒋旻 (湖南师范大学, 湖南长沙 410081) 摘要: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社会竞争压力的加大,现代大学生出现了人格缺失、道德下滑的现象,制约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和谐进步。大学生这一现象也引起各国对人格道德教育的重视,里考纳的完善人格道德教育理论,能够为我国大学生道德教育和培养提供借鉴之处,有利于培养道德人格健全、知行合一的现代大学生。 关键词:完善人格道德教育;大学生;道德培养 完善人格道德教育理论于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兴起,是当代西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流派之一,影响深远。托马斯·里考纳是完善人格道德教育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 他认为完善人格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缺一不可,共同构成了人的完善的人格。道德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人的完善人格,而这种人格的完善既要求个人的个性、动机和行为的综合,又要求有教育者的教育作用。健全人格教育近年来也成为各国大学生道德教育凸现的重要内容。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多元文化的冲击,我国大学生人格缺陷甚至人格扭曲现象的增多,道德教育也需要注重完善人格,培育大学生良好道德。 一、社会进步对大学生完善道德人格的呼唤 (一)大学生道德人格缺陷呼唤完善道德人格大学生是祖国 的未来和希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 业的主力军。要承担起这一历史重任,大学生不仅应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必须拥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但是新旧体制的交替,思想观念的转换,利益格局的重组以及我国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长期以来重视教育对人社会化的功能,而忽略教育对人个性发展的效用,一定程度上削弱和阻碍了大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导致了我国大学生道德观念的多元化和个体人格道德冲突的加剧。当代大学生的道德人格和思想状况主流是好的,体现了社会发展和进步的趋势,但是现代社会生活环境的影响导致部分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扭曲。 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现代社会竞争的加剧、压力的增大,以及心理发展的不成熟,不少大学生产生了严重的拜金主义思想,他们崇尚“有钱能使鬼推磨”,很多青年是一种浮躁心理和失衡心态,缺乏脚踏实地、吃苦耐劳、刻苦钻研、坚持不懈的精神。这种道德人格缺陷往往使他们无法对自身和他人进行客观正确的评价,目空一切或急于求成,而稍有挫折,往往就悲观失望,一蹶不振。 (二)大学生全面发展要求完善道德人格现代社会是一个日 趋开放和多样化的社会,培养青年健 全人格是适应当代社会发展对新型人才的需要。一个人的全面发展,不仅与他的知识和智力水平有关,而且与他的人格特征有着更为密切的关系。有优良的品质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可*收稿日期:2009-10-30 作者简介:蒋旻(1985-),女,湖南衡阳人,硕士研究生。

小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

第一章德育与德育理论的发展 1.了解道德的含义;了解道德与品德、德性概念之间的区别。 “道”表示事物运动的规律和规则,含有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又被赋予社会理想或道德理想等意义。 “德”同“得”,是个体在实践中成就的一种内在品格,即所谓善心善行。人们认识了“道”,转化为思想感情,然后外化为行为,施与人,便称之为“德”。 日常生活中,“道德”既可以指调整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也可以指人的思想品质或德行修养,也指对人们行为的善恶评价。 道德:内在品质+外在行为规范和原则 主体不同,可分为个体道德和社会道德 品德:个体道德品质,是个体现象,它是社会道德现象在个人身上的反映 道德反映整个社会的要求,内容全面完整,品德只是其中一个部分。 德性:内在品质 2.识记潘菽先生的“四要素说”中的品德结构。 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 道德认知:是指如何获得是非观念、如何进行道德判断与推理,从而作出道德决策。 道德情感:指对正确或错误行为的感受(如内疚、同情、自豪等),以及激发道德思想或行动的情感因素,如移情。 道德意志:是指个体在一定的道德观念指导下,自觉地调解内心矛盾、克服内外困难,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道德要求的心理过程。 道德行为:是指人们面对欺骗、攻击等违反道德规则的诱惑,或者他人需要帮助时实际采取的行为方式。 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者是什么关系? 道德认知对其他各要素起着理性调节作用。道德情感是道德行为产生的重要推力,是维持人们自觉行为的重要支撑力量,也是道德行为的调节和维持力量,道德行为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外在表现,也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得以发展的实践基础。品德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构成一个人整体的品德面貌。品德各要素的统一性和协调性,决定了品德发展的质量与倾向。 3.理解德育内涵、以及我们应持的态度;了解德育概念泛化的弊端。 西方: moral education,即道德教育 与宗教教育、政治(公民)教育有明显区别 中国: 狭义:指道德教育 广义: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 更广义:法制教育、心理教育、青春期教育、 性教育、环境教育、安全教育等 德育概念界定——内涵的角度 1、转化说 在我国,许多德育定义都认为德育只是一种由外向内向学生施加影响的过程,认为思想道德等纯粹是从外部“转化”进学生头脑的。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将人一生的发展分为八个阶段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将人一生的发展分为八个阶段,其中前三个阶段与学前儿童相关。这三个阶段分别是基本信任对不信任的阶段、自主对害羞和怀疑的阶段、主动对内疚的阶段。这些阶段依次出现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但个体能否顺利度过每个阶段,形成相应的良好品质则是由环境决定的,其中家庭、学校、社会都会对个体人格的健康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为帮助学前儿童顺利度过人生的前三个阶段,形成良好的基本人格特征,成人应重视早期和谐亲密的亲子关系的建立,在尊重孩子、为孩子提供独立做事机会、鼓励孩子与他人交往、让孩子体验成功中培养其自信、独立的心理品质,通过创设适宜的家庭环境和家园共育,让孩子在游戏中发展创新精神与能力。培养具有乐观、协作、独立、自信等健全人格特征的儿童,是早期教育的重要目标。与传统弗洛伊德主义相区别,新精神分析学派理论家强调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不是由动物本能和生物因素决定的,而是取决于各种社会文化因素,其代表便是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它对我们如何培养儿童的自信作出了回答。 埃里克森最早提出了"终生发展"和"终生教育"的观点,他认为,整合人格的过程是由贯穿一生的八个发展阶段组成的,每个阶段都有一个特定的发展任务在

等待解决,每一个阶段又都在为下一阶段作准备,以便去适应社会组织以"某种传统方式"为他准备好了的社会任务。在他的理论中,人的发展是持续一生的,每一个阶段中都存在着一种本质性的危机,如果这种危机解决得好,人就可以顺利地进入下一个阶段,如果这个危机没有解决好,儿童就会产生各种各样心理健康的问题,诱发各种各样的心理疾病。 在儿童期,埃里克森这样描绘儿童所面临的心理--社会危机: ⑴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婴儿期):这个阶段儿童对成人的依赖性最大,如果护理者能以慈爱和惯常的方式来满足儿童的需要,他们就会形成基本信任感,如果他们的父母拒绝他们的需要或以非惯常的方式来满足他们的需要,儿童就会形成不信任感。得到信任的儿童会对未来充满希望,缺乏信任的儿童则不可能怀有希望。 ⑵自主性对羞怯和疑虑(幼儿期):由于社会要求幼儿学会自我控制,因此儿童迅速形成许多技能,这些活动使他们增强了自我欣赏感,减少了自我怀疑感,但同时也使儿童从此便介入了自我与父母相互冲突的矛盾之中。如果父母具有的忍耐精神,保证儿童发展其社会许可的行为,则儿童就会形成自主性;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