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例谈对学习素材的合理使用

例谈对学习素材的合理使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166355384.html,

例谈对学习素材的合理使用

作者:薛正桧

来源:《小学教学研究》2010年第02期

中部抽象,还原数学的学科价值

[案例一]找规律

为了让学生在生活中体会搭配的价值,教师组织了如下的教学活动:(1)引入:出示周一的菜谱(肉丸子、青菜、南瓜),让学生进行一荤一素的搭配,初步感知搭配的意义。(2)展开:出示周三的菜谱(排骨、黄鱼、白菜、豆腐、芹菜),再让学生一荤一素自由搭配,体验有序搭配的优势。(3)巩固:出示周五的菜谱(肉丸子、虾、白菜、豆腐、冬瓜),让学生思考共有多少种搭配方法,有什么规律。(4)应用:超市购物(从众多商品中选一瓶饮料、两样主食、三样副食)。

[问题与对策]

如此生活化合适吗?整堂课的菜谱,不仅使学生花费了大量时间去认知、书写本该在语文课上学的生疏汉字;而且致命的是,学生因沉浸于美味而丧失了思维的动力,降低了思维的效度。北师大周玉仁教授反复告诫我们:“数学联系生活不是从头至尾,形式化是其固有的一个特征,因为

数学研究的不是事物本身,而是对从事物中抽象出的、概括的、形式化的东西的研究。”曾经有一段时期,我们把数学奉若神灵,高高在上,课堂里找不出一丝我们所认为的低俗的生活化痕迹,似乎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称之为做学问。一番摧枯拉朽之后,却让我们回到了另一个极端(人类文明的第一刻),所有的例题都是生活中的现实问题,所有的讲解都是生活的真实再现,所有的练习都是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仿佛一夜之间,生活成了数学的全部。

面对新的问题如何处理呢?新课标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从生活中引出问题,接着抽象出数学模型进行研究,最后再回到生活中去应用,即走“生活—数学—生活”的路子。数学课堂应是以数学的视角来审视生活,研究生活,服务生活,一节没有数学味的课就不能称之为数学课。

[改进案例]

(1)引入:出示周一的菜谱(肉丸子、排骨、青菜、南瓜的图片),让学生分清荤菜和素菜,并随意说出一些“荤+素”的组合,初步感知搭配的意义。

(2)抽象:用不同的符号区分荤菜和素菜(□表示荤菜,○表示素菜),让学生只对“□●○”进行一□一○的自由搭配,逐步体验有序搭配的优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