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赏析

《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赏析

《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赏析
《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赏析

《论语》

《论语》这部书,主要是记述孔子的言谈行事的一部书,但它以记言为主。虽然这部书也记载了孔子的某些活动,但他主要是记载孔子的言,所以它是一部语录体著作。

孔子,名丘,宇仲尼,春秋时代的鲁国人。她生于公元前五百五十一年,也就是鲁襄公二十二年,死于公元前四百七十九年,也就是鲁哀公十六年。我们知道,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我国古代的一位思想家和大教育家。他生活在所谓:?礼崩乐坏?的奴隶制度的末期,曾经周游列国想用自己的一套学说来挽救所谓天下的危亡。

孔子学说的基本核心是讲?仁?,同时也讲?礼?。他对?仁?字曾经作过许多解释,但是?仁?的基本的意思就是?爱人?的意思。在《论语》的《颜渊》这一篇里面,有一次,孔子的学生樊迟问:什么叫仁?孔子回答说?爱人。?孔子说:?仁?就是?爱人?。他还说过:?仁者,人也。?这句话不见子《论语》里面,而是在《礼记〃中庸》篇。就是说,?仁?,也就是人的意思,人就是要讲做人的道理,也就是要同情人,要爱人。因此,他主张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要讲什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谓?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思,就是说我自己不愿别人怎样来对待我,我也就不要用来对待别人。他还要统治者能够,?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就是说,他主张让统治者能够节约用度,要爱惜财力,而且同时也要爱人、爱护劳动力’、爱护人力。?使民以时?,意思是说役使人民的时候,要按一定的时候。古代是以农业为主,?使民以时?,就是不要在农忙的时候去

役使老百姓,实际意思就是说,让他们能够顺利地生产,让他们衣与食有所保证。同时,他还反对横征暴敛,认为?苛政猛于虎?,就是沉重的剥削、残酷的政令害人比猛兽老虎还要厉害,这是谴责暴政。他还反对奴奴隶殉葬的制度。他曾经说:?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句话也不见于《论语》,是《孟子》的《梁惠王上》弓I的。?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1’?仲尼就是孔子。?始作俑者?,第一个作俑的人。俑,是用木头或者用陶、用石头做的假人,做的偶像。孔子说用这个东西来殉葬的人,?其无后乎?,是没有后代的,实际上是说断子绝孙的。他是很恨这种人的。我们知道,在奴隶社会用奴隶殉葬是一种非常残酷的制度。后来,,这种殉葬制度渐

渐少一些了,就开始用俑来代替活人埋在地下,象征殉葬。但是孔子也是不赞成的,所以他说:?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由此可知,他所主张的?仁?的思想,是包含着一种把人当作人的思想,有一定的人道主义精神的。因为奴隶社会是把奴隶看作是一种会说话的工具,是可以任意出卖甚至任意杀害的,是不把人当作人看待的。从孔子的一些话来看,他是要求把人当作人。由此出发,孔子就要求对当时的奴隶制度政治作某些改良。从这方面来看,孔子的关于?仁?的思想,在当时说来,还是有开明的一面,具有进步性的。但是,孔子除了主张?仁?的思想以外,他也提倡?礼?。?礼?的基本作用就是要维护1日有的等级制度。他不想彻底破坏旧有的奴隶制度,当他把?仁?的思想具体化到君臣人伦关系上去的时候,就产生了很大的局限性。孔子既讲?仁?,但是同时又讲?礼?。在≤论语〃颜渊》篇里面,有一句话是很有名的,这就是?克己复礼为仁?。所谓?克已?,就是要约束自己的意思。?复礼?,是说把不合于礼制的言行纳入礼的觌范。因此,他讲?仁?、?仁者爱人?,但他也并

不是讲人人平等的意思,而是要在维护1日的等级等级制度种大前提下,要统治者能够行一点?仁政?。也就是说,反对苛政,反对过分的横征暴敛,反对草菅人命。任意杀害百姓。但是人民也要守礼,人民也不能犯上作乱。所以他要求?臣事君以忠?,在下的人对于君主还是要忠的。所以说穿了,这个?礼?也就是要各守本分。我们说,他这样的思想,实际上是想缓和当时的阶级矛盾,在政治上有一定的改良色彩,但也有保守的一面。但是,孔子的这种思想和主张,主张?仁?,主张?礼?,在当时是行不通的。腐朽透顶的奴隶制,在当时已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了,历史要前进,就要摧毁奴隶制度。可是孔子却认识不到到这一点,因此他就周游列国,但是又到处碰壁。他说:?知其不可而为之?(《论语〃宪伺》篇);就是他采取的态度,叫做?知其不可而为之?,就是他明明知道他的学说很难被人接受,但是他还是要?为之?,还是要去宣传,还是要去推行。他的态度是很积极的,而且应该说还是很感动人的。但是他在政治遭遇上确实是个失败者,他一生除了仅仅在鲁国做丁几个月的司寇(管司法的官)以外,一辈子都是以讲学授徒来度其一生。他在政治上并没有完全施展他的抱负,他的主张并没有被当时的诸侯国家所接受。但是,孔子在当时文化的发展上,是作出了很大贡献的。首先,他是一个大教育家,他曾经提出?有教无类?,就是说凡是到他这里来跟他学习的,他就一律教,无论是什么人,不管是贵族还是非贵族,只要你肯学,他就教。他是第一个以学者的身份来聚徒办学的人,这样就使从前掌握在宫府的文化普及下来了。因为孔子以前,只有贵族子弟才有受教育的机会,他以私人的身份聚徒讲学,?就不局限在贵族子弟,这样就使贵族垄断的文化得到一定的普及机会。孔子一生的弟子是非常多的,据说他曾经有过弟子三千多就是听他讲过学的人一共有三千人,

其中与他关系密切而又比较有名的一共有七十个人,七十个大弟子。另外,孔子还认真地整理和研究过古代文化,在这方面也作过很大的贡献。《论语》这本书所记述的,就是他平时跟弟子们一起讲学论道的一些言论。在班固《汉书〃艺文志》这篇文章中,曾经有这样的记述:?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就是说,在孔子讲学的时候,听他讲学的弟子都曾经对他的言论进行过一些记录。?夫子既卒?,夫子是指孔子,孔子死了以后,他的门人就?相与辑而论纂?,把这些言论编在一起。?故谓之《论语》?,所以这本书就叫做《论语》,实际上,《论语》就是论学的语录的意思。《论语》这本书,从内容性质上说,它是属于一部语录体的思想学术著作。但是,由于这些语录的记述者们,就是他的弟子们,在记录孔子以及他的弟子和其他一些人的话的时候,是用当时基本上—接近口语的—语言来记载的,因此就比较生动,有一定的生活气息。而且在记载的时候,对于某些仪态举止、说话时的感情口吻、以至于说话时的音容笑貌,也都作了一定的描绘,因此,就很能够显示出这些人物的性格以至于他们的感情。

《论语·季氏将伐颛臾》赏析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於孔子曰:“季氏将有事於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於柙,龟玉毁於椟中,是谁之过

与?”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於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当作贫而患不均,不患贫当作寡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於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注释】①颛臾——鲁国的附庸国家,现在山东省费县西北八十里有颛臾村,当是古颛臾之地。

②有事——《左传〃成公十三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这?有事?即指用兵。

③尔是过——不能解作?尔之过?,因为古代人称代词表示领位极少再加别的虚词的(像尚书康诰?朕其弟小子封?只是极个别的例子)。这里?过?字可看作动词,?是?字是表示倒装之用的词,顺装便是?过尔?,?责备你?、?归罪於你?的意思。

④东蒙一即蒙山,在今山东蒙阴县南,接费县界。

⑤周任——古代的一位史官。

⑥费——音bei,鲁国季氏采邑,今山东费县西南七十里有费城。

⑦舍——同?舍?。

⑧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一当作?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贫?和?均?是从财富着眼,下文?均无贫?可以为证;?寡?和?安?是从人民着眼,下文?和无寡?可以为证。说详俞樾《群经平议》。

⑨萧墙之内——?萧墙?是鲁君所用的屏风。人臣至此屏风,便会肃然起

敬,所以叫做萧墙(萧字从肃得声)。?萧墙之内?指鲁君。当时季孙把持鲁国政治,和鲁君矛盾很大,也知道鲁君想收拾他以收回主权,因此怕颛臾凭藉有利的地势起而帮助鲁国,於是要先下手为强,攻打颛臾。孔子这句话,深深地刺中了季孙的内心。

【译文】季氏准备攻打颛臾。冉有、子路两人谒见孔子,说道:?季氏准备对颛臾使用兵力。?

孔子道:?冉求!这难道不应该责备你吗?颛臾,上代的君王曾经授权他主持东蒙山的祭祀,而且它的国境早在我们最初被封时的疆土之中,这正是和鲁国共安危存亡的藩属,为什么要去攻打它呢??

冉有道:?季孙要这么干,我们两人本来都是不同意的。?

孔子道:?冉求!周任有句话说:‘能够贡献自己的力量,这再任职;如果不行,就该辞职。’譬如瞎子遇到危险,不去扶持;将要摔倒了,不去搀扶,那又何必用助手呢?你的话是错了。老虎犀牛从槛里逃了出来,龟壳美玉在匣子里毁坏了,这是谁的责任呢??

冉有道:?颛臾,城墙既然坚牢,而且离季孙的采邑费地很近。现今不把它占领,曰子久了,一定会给子孙留下祸害。?

孔子道:?冉求!君子就讨厌「那种态度」,不说自己贪心无厌,却一定另找藉口。我听说过:无论是诸侯或者大夫,不必着急财富不多,只须着急财富不均;不必着急人民太少,只须着急境内不安。若是财富平均,便无所谓贫穷;境内和平团结,便不会觉得人少;境内平安,便不会倾危。做到这样,远方的人还不归服,便再修仁义礼乐的政教来招致他们。他们来了,就得使他们安心。如今仲由和冉求两人辅相季孙,远方之人不归服,却不能招

致;国家支离破碎,却不能保全;反而想在国境以内使用兵力。我恐怕季孙的忧愁不在颛臾,却在鲁君哩。?

《论语》的许多章节,记录的全是孔子的一些只言片语。相对而言,在?季氏将伐颛臾?一章里,孔子说了最多的话。在这一章里,孔子一共讲了三次活,一次比一次讲得多。若把孔子讲的这三次话连缀在一起:可算是孔子发表的一篇长篇演说。这篇?长篇演说?,深刻反映出孔子的立场和观点;充分表现出孔子的雄辩才能;集中代表了《论语》的语言风格。

公元前492年,鲁国大贵族季桓子死,季康子取代父亲季桓子的地位,在鲁国执政。季康子上台后,首先派人把正跟随孔子?周游列国?的冉有召回鲁国,任命为自己的家臣。接着,如子贡、樊迟、有若等孔门弟子,也在鲁国谋得一官半职。当孔子晚年回到鲁国定居后,又有许多孔门弟子相继在鲁国政坛上露面,他们是子路、子游、子夏、冉雍、宓子贱、公西华等。

从表面上看,孔子到了晚年,其心境?淡乎若深渊之静?,他把主要精力用于教学与整理古代文献的工作上。其实,他比以往更加关心鲁国的现状。另外,由于他的弟子不断登上鲁国的政治舞台,因此,客观上为孔子提供了通过弟子们间接干预鲁国政治的条件。据有关记载,当时,活跃在鲁国政坛的孔门弟子,遇事后,一般都要和孔子取得联系,向他征求意见。

大约在孔子回鲁国定居不久之时.冉有、子路都在做季康子的家臣。有一次,冉有、子路来向孔子报告重要消息。这一章就是从这次冉有、子路来向孔子报告重要消息的事写起的。

首先,作者秉笔疾书:?季康子准备攻打小国颛臾?。这句话恰如现在

报刊上的一则最简短的新闻,它醒目地报道了可能会发生的事件。作者的这笔描写,又犹如演奏者弹琵琶时,在弹正式曲调之前,先?转轴拨弦三两声?,以期引起听众的注意一样,使读者立刻警觉起来,密切注视事态的发展。接着,作者写道:?冉有、子路见到孔子后说,季康子将要对颛臾使用武力?。就这样,消息向飞驶的光线,一下子透露到孔子这边来,以上作者写明将要发生的事件和将要发生的事件传到孔子耳边的经过。其文笔十分洗炼,其语言风格明快。

消息传来,孔子有何反映,这才是上一章所要记叙的中心问题,作者写道,两弟子说完,孔子气愤极了,他首先并不问个青红皂白,而是大声说,?冉求:这难道不该归过于你吗??孔子先声夺人,话语斩钉截铁,施加给冉求的是一种摄服力量。然后,孔子才陈述了不该伐颛臾的一些理由,即:?颛臾,从前的君王曾令其主持东蒙山的祭祀工作;况且地处鲁国最初被封的七百里疆土之中;又是向鲁国称臣的小国?。孔子首先列举颛臾是先王所封的国家这一历史事实,表明很早以前,那里的人们就世世代代在那块土地上生活。其次摆出颛臾所处的地理位臵这一事实,表明颛臾是鲁国的领土的一部分。就是说,鲁与颛臾,山水相连、互为表里。再次举出鲁国与颛臾之间的关系这一事实,证实颛臾是鲁国的依靠力量。紧接着,孔子向冉有提出?凭什么攻打颛臾?的反问,语调铿锵有力。这里,孔子主要通过摆出三方面事实,并以此为依据,来论证?不该伐颛臾?这一观点的正确性。从而显得理由充分,有说服力。

以上孔子所讲的一些活,有对冉有的责备;有对不该伐颛臾的理由的叙述;有对冉有的反问。其感情色彩鲜明、强烈,从而表现出一种刚健的语言风格。

作者写道,听到老师的严厉质问后,冉有推托说,?季康子想要那么做,我们两人都是不同意的?。冉有表明,?准备攻打颛臾?的点子,是季康子想出来的,这与他们两人没有丝毫关系。他和子路没有任何过失。冉有拉出季康子作为挡箭牌,并想以此避免老师继续追究他的责任。

作者又写道,冉有的推托之辞,引起孔子对他的进一步斥责。孔子开始叫了一声?冉求?!提醒他好好听着。接着,孔子指出,?(古代史官)周任说过这样的话:‘(在某一位臵上)能尽到自己的力量,则就位;不能(尽到自己的力量),则停止(就位)?。如果以古人所说的话为准绳,那么,身居要职的冉有,应该努力地打消季康子准备攻打颛臾的念头,从而尽到自己的一份力量。而事实上,冉有当时未能使季康子放弃邪念,从而未能尽到自己应尽的力量,他理应辞掉自己的职务。由此可见,孔子引用古人的话,目的在于让冉有以此来衡量一下自己的行为。古人的话象一面镜子,孔子拿到这面镜子,一下子照出了冉有?玩忽职守?的原形。孔子又指出,?如果瞎子就要跌跤了,也不去搀一下;摔倒在地,也不去扶起来,那么,何必用这样的向导呢??孔子把冉有不能劝止季康子准备攻打颛臾的做法,形象地说成是如不管盲人要跌跤、也不管盲人已摔倒的那种向导的做法一般,再次严厉地谴责了冉有严重失职的行为。孔子进一步对冉有说,?你的话是错误的?,孔子全盘否定了冉有的?季康子想要那么千,我们两人都是不同意的?这一说法。最后,孔

子向冉有反问道,?老虎、犀牛从槛中逃了出来,龟形美玉在柜子里毁坏了,这是谁的过失呢??这回孔子又将冉有比做看守槛中虎、兕的人、管理柜里的龟玉的人,马融说得好:?失虎毁玉,岂非典守之过邪??孔子第三次指责了冉有严重失职的过错。

以上孔子所说的一段话,尽管一次引用古人名言,两次巧设譬喻,两次运用反诘形式,但只是反复强调了一个意思——冉有严重失职。作者继续写道,冉有遭到孔子的严厉指责后,心慌意乱,言辞无措,只好合盘托出老底。冉有说,?如今的颛臾,城郭坚固、兵甲充足,离费地(季氏的采邑)很近。现在不把它攻占下来,日后必然成为子孙的隐患?。冉有陈述了应该攻打颛臾的理由。这说明他当时是站在季康子的立场上的,准备攻打颛臾的计划,是他与季康子合谋炮制出来的。这也就完全证实了他刚才所谓?季康子想要那么干,我们两人都是不同意的?云云,纯属不实之辞。

孔子并不是抓住了弟子的过错,就不肯放过的人。作者最后写道,当冉有口吐真情后,孔子首先对他提出了诚恳的批评。孔子说,?冉求!君子讨厌那种专门舍弃说自己的欲望(暗指冉有舍弃说自己同意季康子攻打颛臾的事),而一定为之找借口的做法?。孔子要求冉有以后要做到讲实话这一点,不要文过饰非。孔子这时的语调明显地舒缓下来。紧接着,孔子基本上一改前两次说话时那副令人可怕的面孔,摆出他旧有的?循循然善诱人?的风致,针对冉有所抱有的必伐颛臾的错误观点,对他进行了耐心细致的说服工作。孔子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冉有改变原来的观点,并通过冉有进一步说服季康子,使季康子立即消除攻打颛臾的念头。孔子说,?我听说王侯、公卿,不忧虑财富少而忧虑不均分财富;不忧虑人口少而忧虑局势不稳固。财富分均,就谈不上生活贫苦;人人和睦相处,谁也不会觉得孤独;局势安稳,国家什么时候也不会倾覆。如果这样,远方的人不归服,就加强自身的文化、政权等方面的建设,并以此使他们仰慕。他们已经来了,就使他们有个安稳的居处?。这就是孔子为了使冉有改变原来的观点,而要向他灌输的全部思想。在这里,孔子首先提出了均分财富的经济

思想;其次提出了努力造成安定团结局面的政治思想,即要求有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融洽。再次提出了一条对远方人施以恩德的外交路线。这是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在外交方面的运用。总之,孔子讲了一个中心问题,即任何人都不得蓄意制造流血事件,当然也包括反对季康子准备对颛臾发动侵略战争。孔子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使人们的生活得到保障;才能使人们之间的关系得到逐步改善;才能使社会环境安定下来;也才能使国与国之间加强友好来往。墨翟说过这样的话:天之意,不欲大国之攻小国也,大家之乱小家也,强之暴寡,诈之谋愚,贵之傲贱:此天之所不欲也!不止此而已,欲人之有力相营,有道相教,有财相分也。

墨子在?天意?的幌子下所提出的这些主张同孔子的主张,基本上是一致的。两者又可以互相补充。在当时那种战乱频仍的年代,孔子与墨子的主张,对于安定人民生活、维护社会正常秩序,具有一定的进步作用。据说,由于孔子出面干涉,季康子未能实施攻打颛臾的计划。可以肯定地说,如果当时孔子怂恿季康子向颛臾发动战争,谁也不会说孔子那样做是正确的。除此之外,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孔子并不是在任何时候都反对使用武力的。如他曾说过,?有文事者必有武备?。公元前500年,齐、鲁两国在夹谷举行了一次会谈,当时孔子就力劝鲁定公以将军为随从。再如,子贡问政,孔子便对他说,?足食、足兵、民信之矣?。由此可见,孔子还是主张推行?富国强兵?的政策的。我们应该再次强调指出,孔子向冉有灌输那些思想或主张,其目的只是为了通过冉有,制止季康子对颛臾发动的那种?不义?战争。孔子又说,?如今仲由和冉求两人,辅助季康子理政,远方人不归服,却不能招他们来(投奔);国家处于分崩离析的状态,却不能加以挽

救。反而图谋在境内挑起战争?。这回,孔子首先强调了子路、冉有的身份或地位,意在使两位弟子充分认识到自己所肩负的重大责任。接着分析了鲁国所处的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其一,孔子所谓?远人不服?者云云,实际指的是鲁国之外的一些强大诸侯国,已构成了对鲁国的严重威胁。如,就在孔子晚年回鲁国定居前的几年内,鲁与南方的吴国、北方的齐国,都接连发生了战

事。鲁国随时都有被一些大国吞掉的危险。其二,孔子所谓?邦分崩离析?者云云,实际上指的是鲁国国内自从发生两次?三桓瓜分公室?的事件(详见前面有关题目)后,其四分五裂局面便一发不可收拾的事实。与此同时,孔子似乎把未能改变鲁国内忧外患的局面的责任,都推到了两个弟子的头上。其实,孔子是在提醒他们要认清当前的形势,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然后向他们表明,在此严重的历史关头,若?谋动干戈于邦内?,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正所谓?夫以一缕之任,系千钧之重,上悬之无极之高,下垂之不测之渊,虽甚愚之人,犹知哀其将绝也?。孔子最后说,?我恐怕季康子的后顾之忧不在颛臾一方,而在萧墙之内?。一些学者对?萧墙之内?一词,作了很好的解释:萧之言肃也。墙谓屏也。君臣相见之礼,致屏而加肃敬焉,是以谓之萧墙?。萧墙之内何人?鲁哀公耳。不敢斥君,故婉言之。据说季康子拟定攻打颛臾计划的背景是这样的:斯时哀公欲去三桓,季氏实为隐忧。……君臣既已有隙,一旦作难,……(季氏)畏颛臾世为鲁臣,与鲁犄角以逼己,惟有谋伐颛臾。根据这一说法,我们便可知道,一方面季康子为了消除异己,准备攻打颛臾;另一方面鲁哀公为了夺回主权,准备干掉季康子等人。孔子正是鉴于鲁国当时存在的这两种情况,警告季康子:、不要只想消灭颛臾,要当心鲁哀公收拾自己。俗语说得好,?螳螂

捕蝉,黄雀在后?。颛臾、季康子、鲁哀公三者之间的关系,就如蝉、螳螂:黄雀三者之间的关系那样、我们可以断言,当冉有把孔子的这一警告转述给季庚子时,季康子会如大梦初醒,悔恨下该起邪念。

总之,孔子诚恳地批评了冉有说假话的错误做法;针对季康子准备攻打颛臾的事件,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及时提醒两位弟子要认清形势,保持清醒头脑;对季康子发出警告。以上孔子所说的一段话,有对偶句:

不患寡而患不均,

不患贫而患不安。

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

有排比句:

均无贫,

和无寡,

安无倾。

有短到一字的句子;有长到十三字的句子。这些句子,其音调舒缓多于急促,并显得顿挫和谐,基本上表现出一种柔和的语言风格。

这一章共由如下三部分组成:

开头一句叙事句;

冉有、子路的先后三次讲话;

孔子的先后三次讲话。

这三部分以孔子的先后三次讲话为重点;孔子的先后三次讲话又以最后一次讲话为重点。孔子在最后一次阱话中,就季康子准备攻打颛臾的事件,

借题发挥,详细地阐述了自己的经济思想、政治思想和外交思想。鲜明地流露出自己反对任何人发动不义战争的态度。反映孔子的这些思想、态度,无疑是这章的作者的核心任务。

下面我们再重点分析、归纳一下孔子三次讲话的语言风格。

在第一次讲活中,孔子首先急促地呼叫着冉有的名字,这犹如从冉有耳边传来一声晴天霹雳;孔子接着向冉有发出?这难道不该归过于你吗?的谴责声,这又如劈面打了冉有一闷棍;孔子后通过列举事实,讲清不该伐颛臾道理-铁证如山,使冉有无法辩驳。在第二次讲话中,孔子开始仍然急促地呼叫着冉有的名字,这又犹如从冉有的耳边传来一声晴天霹雳;孔子然后接连三次强调冉有犯有严重失职的错误,这犹如在冉有的身上泼了三瓢冷水。孔子的两次讲话,除了都以呼叫冉有其名开头而外,还各运用了两个反问句。孔子在短短的两次讲话中,竟然发出两次呼叫声和四次反问声,这又使冉求如同走进埋伏圈,身陷重兵的重重包围之中。总而言之,孔子的前两次讲话,其言辞犀利,可说是锋芒所向,无不披靡,表现出一种刚健的语言风格。

在第三次讲活中,孔子开始虽然也呼叫了冉有的名字,但是,紧接着对他提出了诚恳的批评,其语调也较为舒缓。孔子然后不厌其烦地阐述了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其语调更加舒缓。孔子接着虽然指责两个弟子未能为振兴鲁国尽心尽力,但讲话时的态度和蔼可亲。孔子最后向季康子提出警告,言辞虽稍显激烈,但对对方晓之以利害,其语调也较舒缓。总而言之,孔子的最后一次讲话,基本上表现出一种柔和的语言风格。

既然孔子的前两次讲话,表现出一种刚健的语言风格,后一次讲话,表现出一种柔和的语言风格,那么,他的三次讲话则构成一种刚柔并蓄的语言

风格。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教案(附译文及板书)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教案(附译文及板书) 教学目标:1. 理解诗歌内容2. 熟读成诵,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意思和情感3.学会赏析重点:揣摩诗歌语言,品味诗意难点:感受我国古代诗歌的独特魅力,提高诵读和欣赏的能力。教学过程:1、出示作者名片孟浩然(689—740),唐代著名诗人。襄阳(今属湖北)人,唐代诗人,世称“孟襄阳”。和王维齐名,并称“王孟”。代表作有《过故人庄》《春晓》等。古今对译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秋水大涨,几乎与岸平,涵虚混太清。水天含混迷茫,水与天空浑然一体。气蒸云梦泽,云梦大泽水气蒸腾白茫茫,波撼岳阳城。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欲济无舟楫,我想渡湖却没有船只,端居耻圣明。闲居在家,却又因有负太平盛世而感到羞愧。坐观垂钓者,闲坐观看别人辛勤临河垂钓,徒有羡鱼情。只能白白地产生羡鱼之情了。张丞相:指张九龄(678—740),唐玄宗时为相。涵虚:指水映天空。虚:天空。混太清:与天空浑然一体。太清:天空。云梦泽:古代大湖,在洞庭湖北面。撼:撼动。济:渡。端居:闲居、平常家居。圣明:指太平盛世。坐观:坐视,旁观。主旨归纳此诗是一首投赠之作,诗人通过面临烟波浩淼的洞庭欲渡无舟的感叹,以及临渊而羡鱼的情怀,曲折地表达了希望张九龄给予援引之意,表现了诗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重点赏析作为投赠之作,诗人却没有直说。诗的前四句写洞庭湖壮丽的景象和磅礴的气势,后四句是借此抒发自己的政治热情和希望。首先点明时令,时值“八月”,湖水泛溢,可见当年秋汛汹涌,一个“平”字,可见湖水涨漫,已溢出堤岸,造成湖水与湖岸相平的景象。一个“蒸”字,一个“撼”字,力重千钧,自然的湖泊一下子具有了自觉的意识,静态的景物由此取得了飞扬的动势,足见其非凡的艺术表现力和撼人心魄的艺术效果。诗歌后面四句,转入抒情。“欲济无舟楫”,触景兴怀,就近设喻。诗人面对浩浩湖水,想到自己满怀壮志,却无人知赏,不禁悲从中来。“端居耻圣明”,意谓在这个伟大光明的太平盛世,自己却是闲居无聊。这两句是正式向张丞相表白心志,说明自己心向神往出仕求官,却找不到门路。最后两句,诗人借了谚语来暗喻自己有出来创一番事业的愿望,只怕没有人引荐,所以这里说“徒有”。“钓鱼者”暗指当政掌权的人物,其实是专指张丞相而言。板书设计:临渊羡鱼渴望援引作业:背诵并默写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赏析、练习题及答案

一、诗文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二、译文

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 月光照耀着春江,随着波浪闪耀千万里,所有地方的春江都有明亮的月光。 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在闪烁。 月色如霜,所以霜飞无从觉察。洲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合在一起,看不分明。 江水、天空成一色,没有一点微小灰尘,明亮的天空中只有一轮孤月高悬空中。 江边上什么人最初看见月亮,江上的月亮哪一年最初照耀着人? 人生一代代地无穷无尽,只有江上的月亮一年年地总是相像。 不知江上的月亮等待着什么人,只见长江不断地一直运输着流水。 游子像一片白云缓缓地离去,只剩下思妇站在离别的青枫浦不胜忧愁。 哪家的游子今晚坐着小船在漂流?什么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楼上相思? 可怜楼上不停移动的月光,应该照耀着离人的梳妆台。 月光照进思妇的门帘,卷不走,照在她的捣衣砧上,拂不掉。 这时互相望着月亮可是互相听不到声音,我希望随着月光流去照耀着您。 鸿雁不停地飞翔,而不能飞出无边的月光;月照江面,鱼龙在水中跳跃,激起阵阵波纹。 (此二句写月光之清澈无边,也暗含鱼雁不能传信之意。) 昨天夜里梦见花落闲潭,可惜的是春天过了一半自己还不能回家。 江水带着春光将要流尽,水潭上的月亮又要西落。 斜月慢慢下沉,藏在海雾里,碣石与潇湘的离人距离无限遥远。 不知有几人能趁着月光回家,唯有那西落的月亮摇荡着离情,洒满了江边的树林。 三、作者简介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赏析题(附答案)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对诗句解说不当的一项是( B ) A 涵虚句中太清指天,混字写出水天相接的景象。 B 欲济句中的济即渡,这句是说湖大浪高,欲渡不能。 C 端居句中端居即闲居,圣明指当时的太平盛世。 D 最后两句中借用了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古语。 2、对此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C ) A 前四句写景,扣望洞庭湖之题,后四句抒情,表赠张丞相之意。 B 二联是描写洞庭湖的名句。上句以气蒸显浩阔,下句以波撼显气势。 C 三、四联以欲渡无舟、欲钓不能抒发了有心出世却无人赏识的忧愤不平。 D 这首诗意在表达希望能得到张九龄引荐,但在语言运用上却十分委婉、含蓄。 3、首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八月秋高,湖水盛涨,圆圆满满,与岸齐平;远远望去,烟波浩渺,水天一色,浑然一体。景象极其壮阔。 4、品味颔联中“蒸”和“撼”字。 蒸字意思是蒸腾,给人以蒸蒸日上的动态感;撼字犹如万钧雷霆,炸得岳阳城天摇地动,这两句锤炼词语,以静衬动,描写了洞庭湖雄浑壮阔和气势博大的特点 5.赏析尾联“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意思是说,看着人家垂钓,自己只能白白地产生羡鱼之情了。运用典故,这里隐喻自己想做官而没有途径,言外之意是希望张丞相能助一臂之力。” 6、这首诗主要的艺术特色是什么?请具体分析。 这首诗主要的艺术特色是运用了比兴的手法。诗前半首写洞庭湖,既是为了扣题,写洞庭湖的壮丽,也是为了起兴,为表现求荐出仕的主题做铺垫。后半首主要用比,以舟楫喻引荐,喻出仕的途径;以垂钓者隐指官吏;以羡鱼喻对仕途的向往;又有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弦外之音,隐含求仕之意。 7.本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诗人借洞庭湖有感,婉转地向张九龄表明了自己的心愿.衬托诗人积极进取的精神,暗喻诗人正当年富力强,愿为国家效力,做一番事业. 中考赏析(一)(3分)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8.(1)诗歌颔联着一“蒸”字,从视觉角度写出洞庭湖水汽弥漫的样子;着一“撼”字,。(1分)(2)诗人是如何表达自己情感的?请结合诗句予以简析。(2分) 答案:8.(1)示例:从听觉或触觉角度写出洞庭湖波浪汹涌(汹涌澎湃、博大、雄浑壮阔等)的气势。(1分)(未答出角度,只答出“波浪汹涌的气势”可得全分,意近即可)

张若虚及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及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约660—约720),唐代诗人。扬州(今属江苏)人。曾任兖州兵曹。生卒年、字号均不详。事迹略见于《旧唐书·贺知章传》。中宗神龙(705~707)中,与贺知章、贺朝、万齐融、邢巨、包融俱以文词俊秀驰名于京都,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玄宗开元时尚在世。张若虚的诗仅存二首于《全唐诗》中。其中《春江花月夜》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它沿用陈隋乐府旧题,抒写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语言清新优美,韵律宛转悠扬,洗去了宫体诗的浓脂艳粉,给人以澄澈空明、清丽自然的感觉。 人物生平 在唐代,似乎没有张若虚的诗集传世。明嘉靖年间,李攀龙选编的《古今诗删》收录了张若虚的《春江》诗。是金子总有闪光时。等待了将近一千年,张若虚及其杰作的命运才开始扭转。 张若虚这个名字,对于当今的诗歌爱好者来说,并不陌生。他的《春江花月夜》(以下简称《春江》诗),更是令人耳熟能详。然而,对于张若虚其人其事,人们知之甚少,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史料只有清《全唐诗》第117卷26个字的介绍:“张若虚,扬州人,兖州兵曹。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号吴中四士,诗二首。”而在《旧唐书·艺文志·贺知章传》中也只附带了6个字:“若虚,兖州兵曹。” 张若虚的生卒年不详,有些典籍(如余冠英、王永照作序的《唐诗选》),将他的生卒年定在约公元660~720年,即唐高宗龙朔至玄宗开元初,大约活了六十岁。至于《全唐诗》所说他与贺知章(越州永兴人,今浙江萧山)、张旭(苏州人)、包融(润州延陵,今丹阳人,一说湖州人),号“吴中四士”,只能说明他们诗名相当而驰名京师,籍地相邻而并称四士。 张若虚,不仅他的生平事迹少之又少,而且他的诗作也长期湮没无闻。在唐代,似乎没有他的诗集传世。从唐至元,他的《春江》诗几乎无人所重。据文史学家程千帆先生考证,今存唐人选唐诗十种、唐人杂记小说,宋代《文苑英华》、《唐文粹》、《唐百家诗选》、《唐诗记事》,元代《唐音》等唐诗选本,均未见他的诗作。不仅唐诗选本无载,而且在由唐至明的二十余种诗话中也无一字提及。最早收录他的《春江》诗的本子,是宋人郭茂倩的《乐府诗集》卷四十七,共收《春江花月夜》同题诗五家七首,张若虚一首也在其中。然而这仅仅是作为乐府宫体诗收录的。直至明人杨高棅《唐诗正声》选本,仍然没有把他的诗选在“正声”之列。然而幸运的是,张若虚的《春江》诗总算从唐代起被保留下来了。 是金子总有闪光时。但等待了将近一千年,张若虚及其杰作的命运才开始扭转。明嘉靖年间,李攀龙选编《古今诗删》收录张若虚的《春江》诗以后,万历年间的三种选本《唐诗所》、《唐诗解》、《唐诗归》,崇祯年间的《删补唐诗脉笺释会通评林》七言古诗、《石仓历代诗选》,明

观《美丽中国》有感-心得体会模板

观《美丽中国》有感 沃土中原,黄河之水,培育出这般珍贵的美景,在这一集我们看到了美丽的自然和人类之间的关系,动物之家以及生活在这里的人类奇妙而又繁杂,我从中发现了许多,收获了许多。 第一个视角取自北京,从一个首都开始,介绍我们伟大的中国,北京是一个古老而又充满现代化的都市,从描述北京人从早上聚集在一起让鸟儿相聚的习俗中,间接体现了我们中国是个注重传统的民族,眼观当下的美好生活现状,不禁让我们想起了毛主席当年的丰功伟绩,也客观评价了主席后来主观上的错误给大自然带来的巨大灾难。 然而在这片沃土之上,到底存在着哪些可爱的动物和珍奇异宝呢?黄土高原,水源侵蚀的壮观景色,在这里的人,安定而又顽强,就像桃源中人,黄河,有着它的柔性,养育了子孙后代,是人类的起源河流之一,也有无情泛滥夺走无数百姓的一面,还有壮观雄伟的一面,然而这条河流正面临着源头危机,常年耕作使得水土流失,导致至今北部平原还在忍受着沙尘暴的侵蚀,还记得当年的奥运会,正为此而感到头疼,真正意识到,我们人类已经严重伤害到自然了。 除了美丽壮观的奇景,那里还有中国著名动物金丝猴,这种动物我只知道它有名,属于珍稀动物,却不知道它因何出名,今日一见果然非同一般,北部平原的秦岭中,有着深山雪人,那如婴儿般的啼叫声而闻名,可爱的外表和朴素的本性深受大众的喜爱,然而,由于人类对资源的贪婪对他们的生存造成了毁灭性打击,它们没有合适的聚居地,没有足够的食物,我很担心,那一天会不会到来,这么可爱的生物就此不再出现在茂密的丛林里了,只能在保护自然区看着他们不自由地苟且生活着。还有最能代表中国的,其实它不单只是熊,而是一种特别的熊,爱吃竹子,熊界里的奇葩和卖萌高手,天生的可爱黑眼圈,圆滚滚的笨拙的身材,深得全国男女老少的喜爱,它象征着和谐,是我们的宝贝和吉祥物。可别小瞧了他,虽然看起来柔弱,但是在大自然里它的生命力很顽强,孤独的他们很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翻译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翻译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的章法结构,以整齐为基调,以错杂显变化。接下 来小编搜集了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翻译,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帮助到大家。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注释 (1)滟(yàn)滟:波光闪动的光彩。 (2)芳甸(diàn):遍生花草的原野。 (3)霰(xiàn):雪珠,小冰粒。 (4)流霜:飞霜,古人以为霜和雪一样,是从空中落下来的,所以叫流霜。 这里比喻月光皎洁,月色朦胧、流荡,所以不觉得有霜霰飞扬。 (5)汀(tīng):沙滩 (6)纤尘:微细的灰尘。 (7)月轮:指月亮,因月圆时象车轮,故称月轮。
1/7

(8)穷已:穷尽。 (9)但见:只见、仅见。 (10)悠悠:渺茫、深远。 (11)青枫浦上:青枫浦 地名 今湖南浏阳县境内有青枫浦。这里泛指游子 所在的地方。浦上:水边 (12)扁舟:孤舟,小船。 (13)明月楼:月夜下的闺楼。这里指闺中思妇。 (14)月徘徊:指月光移动。 (15)离人:此处指思妇。 (16)妆镜台:梳妆台。 (17)玉户:形容楼阁华丽,以玉石镶嵌。 (18)捣衣砧(zhēn ):捣衣石、捶布石。 (19)相闻:互通音信。 (20)逐:跟从、跟随。 (21)月华:月光。 (22)文:同“纹”。 (23)闲潭:安静的水潭。 (24)潇湘:湘江与潇水 (25)无限路:言离人相去很远。 (26)乘月:趁着月光。 (27)摇情:激荡情思,犹言牵情。 翻译 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 一起涌出来。 月光照耀着春江,随着波浪闪耀千万里,所有地方的春江都有明亮的月光。 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 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 细密的雪珠在闪烁。 月色如霜,所以霜飞无从觉察。洲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合在一起,看不分明。 江水、天空成一色,没有一点微小灰尘,明亮的天空中只有一轮孤月高悬空 中。 江边上什么人最初看见月亮,江上的月亮哪一年最初照耀着人? 人生一代代地无穷无尽,只有江上的月亮一年年地总是相像。 不知江上的月亮等待着什么人,只见长江不断地输送着流水。 游子像一片白云缓缓地离去,只剩下思妇站在离别的青枫浦不胜忧愁。 哪家的游子今晚坐着小船在漂流?什么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楼上相思? 可怜楼上不停移动的月光,应该照耀着离人的梳妆台。 月光照进思妇的门帘,卷不走,照在她的捣衣砧上,拂不掉。
2/7

纪录片《仲裁在中国》观后感

纪录片《仲裁在中国》观后感 “仲裁是什么”?10年前,如果问起还在大学学习的我,我会回答,“仲裁”是国际经济法课上老师不足20分钟的讲解;8年前,如果问起刚刚加入仲裁大家庭的我,我会回答,“仲裁”是一个年轻又充满吸引力的领域;现在,如果问起刚刚观看完纪录片《仲裁在中国》的我,我会回答,“仲裁”是与国同行的成长,是崛起之路的探索,是公信天下的坚持,是中国智慧的贡献,更是仲裁时代的追寻! 这种追寻,最初凭借的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正如《崛起之路》中展现的,靠着一腔热忱,仲裁人们在宣传推行制度、制订完善规则、审理沟通案件、选聘培训人员的各个环节中,从不停歇地像海绵一样提升和反馈着对仲裁文化、理念、规则和技巧的理解与运用。这其中,有成功,也有挫败,有喜悦,也有失意。不会忘记第一次听到仲裁员宣读誓词时的庄严与敬畏;不会忘记第一次完成笔录和裁决初核时 的忐忑与希冀;不会忘记第一次见证当事人握手言和时的满 足与欢欣;也不会忘记第一次反查撤裁案件时的不解与无力。 随着工作的深入,总会不时的问自己,仲裁的优势在哪里?问题在哪里?差距在哪里?渐渐地,在不断的学习交流和总

结反思中明白,要让仲裁时代的梦想照进现实,热情固然重要,仲裁文化的修养提升则更加宝贵。要体现出仲裁的优势,就必须在机构、仲裁员、秘书与当事人和社会的互动中,全方位的展示仲裁区别与其他争议解决机制的灵魂与特色,正如中国政法大学仲裁研究院秘书长姜丽丽在片中提到的,“仲裁从仲裁法的立法宗旨和立法本意来说,它是一个商事的保障法,所以它的价值导向更强调于妥善地把当事人的问题解决掉,帮当事人想出解决的方案。它的重点不在裁判,而在于解决问题”。 这种追寻,现在凭借的是初心与创新。仲裁在中国,有着悠久延续的东方文化基因,化解纷争追求和谐,更追求公信。“和”作身,站在当事人的角度,为各方进行多维度的分析和推演,借力打力,往往就让双方对立的情绪逐渐散去,让巨大的分歧消弥于无形。“公”为魂,和谐并不是“和稀泥”,而是要让各方当事人都能在仲裁的过程和结果中获得公正与公平。因公而生,以信而立,公信天下正是仲裁在中国发展的关键与初心。这颗初心,让仲裁员面对复杂案情和多方压力时,仍能坚守公正的底线,认真研究案件,独立地、充分地、认真地、谨慎地发表意见;这颗初心,让仲裁秘书们接过每个卷宗时,不论大小,都心存敬畏,尽责管理;这颗初心,让仲裁机构面对外部干扰时,有底气讲出“我不管你是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教案 孟浩然 扶沟县曹里乡第一初级中学

王新雨 教学目标:一、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二、体会诗句的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 三、了解诗人“含蓄、委婉地自我推荐”的精神,鼓励学生“勇敢地亮出自己、勇敢地展示自己的才华”。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歌大意,尤其是对“委婉地自我推荐”的四句诗句的理 解把握。 教学设想 1、学生说说他们见过的湖。引出孟浩然对洞庭湖的描写。 2、学生自读三次,参照注释理解每句诗歌的意思。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师:同学们,“诗言志,歌咏情”,诗歌以凝练的笔墨,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给我们以美的享受,给我们以美的熏陶。作为一个炎黄子孙,只要谈起祖国的诗歌,总会有一种止不住的豪情涌上心头。今天呀,老师邀请同学们去遨游我国古代诗歌的海洋。首先请大家欣赏、回顾我们在小学四年级学过的古诗《寻隐者不遇》。 一、作者介绍及写作背景 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孟子第33代。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这首诗写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当时孟浩然仍是一名隐士。他西游长安,不甘寂寞,想出来做事,苦于无人推荐,于是写了这首诗

赠给当时居于相位的张九龄,希望得到张丞相的赏识和录用。因而这一首干谒诗,诗的前半部分写的是“望洞庭湖”,后半部分写的“赠张丞相”,“赠”为“望”而起,为感兴之作。 二、词语释义 ?湖水平:八月长江水涨,湖水漫溢,与岸齐平。 ?平:此指秋天湖水上涨,水面与岸齐平。 ?涵:包涵,包容。 ?虚:虚空,即天空。 ?太清:道家称天为太清。 ?气蒸:水气蒸腾。 ?云梦泽:此指洞庭湖。 ?撼:撼动。此为拍击之意。 ?欲济:想渡过(洞庭湖)。济:渡。 ?楫:船桨。 ?端居:指隐居,因为上有圣明之君而不去报国,感觉有愧,故曰“耻”。 ?垂钓者:钓鱼的人。 ?圣明:指升平时代。古人皆认为皇帝圣明则天下太平。 ?羡鱼情:比喻自己有出仕的愿望。这意思是希望得到张九龄的援引。 《淮南子·说林训》:“临渊羡鱼,不若归家织网。”又《汉书·董仲舒 传》;“古人有言曰,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三、学习《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思考问题: <一>、这首诗的首联和颔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首联:秋水盛涨,八月的洞庭湖水装得满满的,水面与湖岸相平,[近看]远 远望去,水天一色,洞庭湖与天空相接,混而为一,是水?是天?已经分不清了。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原文及翻译.doc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原文及翻译 一曲春江传千古,让我们一起来回味一下这篇脍炙人口的名篇吧!下面是由我精心为大家整理的“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原文及翻译”,更多优秀的文章尽在,欢迎大家阅读,内容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原文及翻译 作者介绍 张若虚(约647年—约730年),字、号均不详,扬州(今属江苏扬州)人。初唐诗人。以《春江花月夜》著名。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为“吴中四士”。 原文: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字词解释: (1)滟(yàn)滟:波光闪动的光彩。 (2)芳甸(diàn):遍生花草的原野。 (3)霰(xiàn):雪珠,小冰粒。 (4)流霜:飞霜,古人以为霜和雪一样,是从空中落下来的,所以叫流霜。这里比喻月光皎洁,月色朦胧、流荡,所以不觉得有霜霰飞扬。 (5)汀(tīng):沙滩 (6)纤尘:微细的灰尘。

(7)月轮:指月亮,因月圆时象车轮,故称月轮。 (8)穷已:穷尽。 (9)但见:只见、仅见。 (10)悠悠:渺茫、深远。 (11)青枫浦上:青枫浦地名今湖南浏阳县境内有青枫浦。这里泛指游子所在的地方。 浦上:水边 (12)扁舟:孤舟,小船。 (13)明月楼:月夜下的闺楼。这里指闺中思妇。 (14)月徘徊:指月光移动。 (15)离人:此处指思妇。 (16)妆镜台:梳妆台。 (17)玉户:形容楼阁华丽,以玉石镶嵌。 (18)捣衣砧(zhēn ):捣衣石、捶布石。 (19)相闻:互通音信。 (20)逐:跟从、跟随。 (21)月华:月光。 (22)文:同“纹”。 (23)闲潭:安静的水潭。 (24)潇湘:湘江与潇水。 (25)无限路:言离人相去很远。 (26)乘月:趁着月光。 (27)摇情:激荡情思,犹言牵情。 解释: 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 月光照耀着春江,随着波浪闪耀千万里,所有地方的春江都有明亮的月光。 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在闪烁。 月色如霜,所以霜飞无从觉察。洲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合在一起,看不分明。 春江花月夜,怎不叫人流连忘返。 江水、天空成一色,没有一点微小灰尘,明亮的天空中只有一轮孤月高悬空中。 江边上什么人最初看见月亮,江上的月亮哪一年最初照耀着人? 人生一代代地无穷无尽,只有江上的月亮一年年地总是相像。

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教案

注: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每次授课均应填写一份。重复班授课可不另填写教案。 第十一单元亲和自然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张若虚生平及创作;

2、体会本诗“哀而不伤”的情感基调,领悟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3、理解这首诗以月光统摄群像,诗情画意、哲理交融的艺术特色; 4、认知并体会这首诗语言优美自然、声韵流畅的特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哀而不伤”的情感基调; 2、以月光统摄群像,诗情、画意、哲理交融的艺术特色。 难点:1、理解“月”在本篇中的核心意义; 2、联系《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把酒问月》(李白) 等古典诗词的意蕴,充分理解把握写景记游类诗词的深层含义。【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方法与手段】 多媒体课件讲授、配乐朗诵、古筝演奏及舞蹈视频欣赏 【教学内容】 1、了解张若虚其人及创作; 2、引导学生欣赏诗中所描绘的月夜春江花林的美妙景色; 3、启发学生领悟诗中抒写的离人相思之情和诗人对人生哲理、宇宙奥秘的沉思遐想,为传统闺情题材注入了新内容; 4、营造氛围,引领学生陶醉于诗情、画意、哲理的水乳交融之中;陶醉在词清句丽,韵律悠扬的朗诵、音乐、舞蹈的优美意境之中。 主要教学内容: 一、作者介绍 张若虚,唐初诗人。扬州(今属江苏)人。曾任兖州兵曹。生卒年、字号均不详。玄宗开元时尚在世。开元初,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张若虚的诗仅存二首于《全唐诗》中。其中《春江花月夜》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有“以孤篇压倒全唐”之誉。清人王(门内岂)运《论唐诗诸家源流》中说:“孤篇横绝,竟为大家。”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宫体诗的自赎》)。另一篇为《代答闺梦还》。 其诗描写细腻,音节和谐,清丽开宕,富有情韵,在初唐诗风的转变中有重要地位。但受六朝柔靡诗风影响,常露人生无常之感。 二、《春江花月夜》解题

美丽中国纪录片观后感

美丽中国纪录片观后感 《美丽中国》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对外文化联络局主办,北京中视雅韵文化传播中心承办的一档人文自然纪录片电视栏目。以下是XX精心准备的美丽中国纪录片观后感,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内容哦!观《美丽中国》有感【1】 又看了一遍《美丽中国》,再次感慨万千,不得不为摄影师的独特视角和中国博大的人文情怀所折服。冰清玉洁的雪山,雄奇秀丽的山川,一望无际的草原,诗情画意的湖泊,波澜壮阔的大海,层次分明的梯田,一切都美得令人窒息。机灵可爱的金丝猴,憨态可掬的大熊猫,威风凛凛的东北虎,亭亭玉立的丹顶鹤,珍贵稀有的扬子鳄,如此丰富的多样性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这是一部从各个角度全面反映中国人文地理的极为罕见的优秀纪录片。纪录片的内容涵盖整个中国的辽阔疆域:从北到南,从西到东,无一遗漏。整部片子的背景音乐、画面、解说词配合得简直是令人无可挑剔。尤其是里面的解说词,简直是令人拍案叫绝。它时而俏皮,时而深沉,不经意间非常自然地引出一段哲理,启迪着我们的思想。《美丽中国》实在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极为优秀的纪录片。 除此之外,更多的是被中国的魅力所吸引,还有为国家今后的发展的担忧,这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文明史时间是最古老的,其人口是世界上最庞大的,十三多亿的人口,五

十六个名族,各型各色的传统生活方式。虽然中国面临着巨大的社会及环境保护问题,但还是有它最美的一面。中国有世界上最高的山脉----海拔米的珠穆朗玛峰,中国有宽广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仅次于撒哈拉沙漠,是世界第二大沙漠,其温差可以从灼热高温降到令人麻痹的寒冷,中国有云雾迷茫的丛林庇护者稀有动物,一望无际的旷野草原及丰饶的热带海洋。 而如今的中国面对的是怎么样的环境问题?令人瞩目的全世界三大酸雨区,其中之一就在中国的长江以南地区,而全国酸雨面积占国土资源的30%;土地沙漠化,世界上沙漠正已每年600万公顷的速度侵蚀土地,而中国每天都有500公顷的土地被沙漠吞食;森林面积减少,全世界每年有1200万公顷的森林消失,而中国年均消失天然林40万公顷,;水资源危机,作为世界21个贫水国之一的中国,全国600多座城市中,缺水的就有300多座;水土流失面积已达367万平方公里,每年至少有50亿吨沃土付之东流;与日俱增的工业垃圾、生活垃圾已包围了我国三分之二的城市;大气污染已使中国600多座城市的大气质量符合国家标准的不到1%。 中国虽然地大物博,但是更需要我们去精心呵护,有很多稀有物种已经永远的消失,我们就不能让现在还存在着的东西消失,所以我们要做好自己,让我们国家越来越美丽。《美丽中国》观后感【2】 说真的,《美丽中国》给人的绝不仅仅是视觉上的震撼,更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赏析习题及答案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赏析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下】 班级:姓名: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原诗】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译文】秋水胜涨,几乎与岸平,水天含混迷茫与天空浑然一体。云梦大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我想渡水苦于找不到船与桨,圣明时代闲居委实羞愧难容。看着那些垂钓的人钓得鱼儿上钩,只能白白羡慕被钓上来的鱼。 【习题】 1、对《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D ) A、"八月湖水平"写出了洞庭湖的水面平静. B、"波撼岳阳城"描写了岳阳城摇摇欲坠的景象. C、后两联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愿望. D、全诗委婉表达了作者希望一展才华的政治抱负. 分析:A、不是湖水平静,而是水涨与岸齐平。B、是气势磅礴。C、希望引荐自己,施展政治抱负。 2、对《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 颔联“气蒸”写出了湖的广阔浩大,蓄积丰厚。“波撼”衬托湖的澎湃动荡,力量巨大。这两句写出了洞庭湖的广大与活力。 B. 这是一首干谒诗,目的是为了得到对方的赏识和录用,但其写景有独到之处,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C.“欲济无舟楫”写诗人想渡湖水投靠张丞相却没有渡湖的车辆和船只。 D. 尾联两句是比喻诗人想做官而没有途径。 分析:C、想让张丞相为自己引荐,让自己做官。 3、对诗句解说不当的一项是:( B ) A、涵虚句中太清指天,混字写出水天相接的景象。 B 、欲济句中的济即渡,这句是说湖大浪高,欲渡不能。 C、端居句中端居即闲居,圣明指当时的太平盛世。 D 、最后两句中借用了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古语。 分析:B缺少渡水的舟船。 4、下列诗句中描写洞庭湖景象的是:(C) A.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B.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生日向西

张若虚及春江花月夜(精)

张若虚及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约 660—约 720 ,唐代诗人。扬州 (今属江苏人。曾任兖州兵曹。生卒年、字号均不详。事迹略见于《旧唐书·贺知章传》。中宗神龙 (705~707中,与贺知章、贺朝、万齐融、邢巨、包融俱以文词俊秀驰名于京都,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玄宗开元时尚在世。张若虚的诗仅存二首于《全唐诗》中。其中《春江花月夜》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它沿用陈隋乐府旧题,抒写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语言清新优美,韵律宛转悠扬,洗去了宫体诗的浓脂艳粉, 给人以澄澈空明、清丽自然的感觉。 人物生平 在唐代,似乎没有张若虚的诗集传世。明嘉靖年间,李攀龙选编的《古今诗删》收录了张若虚的《春江》诗。是金子总有闪光时。等待了将近一千年,张若虚及其杰作的命运才开始扭转。 张若虚这个名字,对于当今的诗歌爱好者来说,并不陌生。他的《春江花月夜》(以下简称《春江》诗,更是令人耳熟能详。然而,对于张若虚其人其事,人们知之甚少,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史料只有清《全唐诗》第 117卷 26个字的介绍:“张若虚,扬州人,兖州兵曹。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号吴中四士,诗二首。”而在《旧唐书·艺文志·贺知章传》中也只附带了 6个字:“若虚,兖州兵曹。” 张若虚的生卒年不详, 有些典籍 (如余冠英、王永照作序的《唐诗选》 , 将他的生卒年定在约公元 660~720年,即唐高宗龙朔至玄宗开元初,大约活了六十岁。至于《全唐诗》所说他与贺知章 (越州永兴人,今浙江萧山、张旭 (苏州人、包融 (润州延陵, 今丹阳人, 一说湖州人 , 号“吴中四士”, 只能说明他们诗名相当而驰名京师,籍地相邻而并称四士。 张若虚,不仅他的生平事迹少之又少,而且他的诗作也长期湮没无闻。在唐代,似乎没有他的诗集传世。从唐至元,他的《春江》诗几乎无人所重。据文史学家程千帆先生考证,今存唐人选唐诗十种、唐人杂记小说, 宋代《文苑英华》、《唐文

美丽中国纪录片观后感

美丽中国纪录片观后感 说真的,《美丽中国》给人的绝不仅仅是视觉上的震撼,更是一种心灵上的淘洗。 对于纪录片,贯彻的宗旨就是客观,客观是纪录片的本质。《美丽中国》创作者富有理性与关怀,执著追求真相与探索心灵,并且能够开启这一项打动世人内心的工程。 《美丽中国》中充满了太多看似简单而被我们忽视了的事物。一部好纪录片不在于把一个事物诠释得多么全面,挖掘得多深,而在于如何把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东西深入浅出地表现出来。 《美丽中国》是成熟的记录片,它是用镜头说话的,而激发了纪录片探索与发现的乐趣。 《美丽中国》远离现代城市的浮华,把镜头瞄准了自然中的生物与沿袭了几千年传统生活的人们,表现出中国历史长河中根深蒂固的和谐淳朴与天人合一的观念。这个定位是十分准确且适时的,因为在现代都市的快生活中,中国的古典

特质已经日渐湮灭了。 很多事物是我第一次得以如此近距离观赏,有时候真的内心在疑问,这真的是中国嘛? 看到在巨大的洞穴中的小学校,既有同情也有羡慕。西藏几千年的对自然的敬畏,保护了当地原始的自然生态。那里的人们贴靠着大地,向着朝圣路,他们一心向善,信仰今生保护关爱这片圣洁之土与万物,定会有美好的来生。而如今我们大部分人类生活在物欲横流、人心冷漠的城市,没有想到中国很多地方,人与自然还是那么融洽,他们可能在世俗眼中是穷苦贫乏的,但事实是这些人的心灵才更为澄澈与充实。 镜头展现了奇趣的动物与绝伦的景色后总会加上诸如此类的解说:此物种已经濒临灭绝,此环境带已经严重缩减。这沉重的事实令我不禁生出无限忧心纪录片目的是记录,更是留给大众以思考。 中国面临的不止是环境危机、还有文化危机,我很难想出代表现代中国的符号是什么?看吧,外国人没有把镜头对准拔地而起的高楼,真正的中国不在大都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赏析习题及答案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赏析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班级:姓名: 资料内容:【原文】【课下注释】【翻译】【作者】【背景】【主题思想】【赏析】【精品习题及答案】 【原诗】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译文】 秋水胜涨,几乎与岸平,水天含混迷茫与天空浑然一体。云梦大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我想渡水苦于找不到船与桨,圣明时代闲居委实羞愧难容。看着那些垂钓的人钓得鱼儿上钩,只能白白羡慕被钓上来的鱼。 【作者】 孟浩然(689~740) 唐代诗人,汉族。本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世称“孟襄阳”。以写田园山水诗为主,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并陈称“王孟”。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 孟浩然生于盛唐,早年有用世之志,但政治上困顿失意,以隐士终身。少年主要在家闭门苦读,四十岁时,前往长安,渴望出仕,但长安之行,求官失败,除赢得诗坛盛名之外,失意而归,游历与于吴越。 【背景】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写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当时孟浩然仍是一名隐士。他西游长安,不甘寂寞,想出来做事,苦于无人引荐,于是写了这首诗赠给当时居于相位的张九龄,希望得到张丞相的赏识和录用。因而这是一首干谒诗。

【主题思想】 这是一首借观洞庭湖而脱意的干谒诗.诗中描写洞庭湖的浩荡气势,寄托着希望张丞相援引的心情,表现出作者积极用世的思想。 【赏析】 诗人选取洞庭湖为切入点,首联描写洞庭湖全景。“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八月秋高气爽,浩阔无垠的湖水轻盈荡漾,烟波飘渺。远眺碧水蓝天,上下浑然。一个“混”字写尽了“秋水共长天一色”的雄浑壮观,表现了一种汪洋恣肆、海纳百川的意境。 颔联描写湖水声势。“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写云梦泽水汽蒸腾,岳阳城受到洞庭湖波涛的摇撼。句式对仗工整,意境灵动飞扬,表现出大气磅礴的气势。一个“蒸”字写出了云蒸霞蔚、龙腾虎跃、万马奔驰之势;一个“撼”字,笔力千钧,如同巨澜飞动、“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场景,然而,“岳阳城”又被壮阔的湖水所拥抱。这使读者比物联类:一座古城与浩淼的湖水相比尚且如此渺小,更何况是一个人的力量。如果没有湖的涵养、滋润,就不会有百草丰茂、万树花开的美景。这里妙笔生花,一语惊人,是千古名句。 颈联转入抒情。“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这两句采用了类比的手法,先说诗人自己本想渡过洞庭湖,却缺少舟和桨,诗人以“无舟楫”喻指自己向往入仕从政而无人接引赏识。后一句中一个“耻”字,道出躬逢盛世却隐居无为、实在感到羞愧的心情,言下之意还是说明诗人自己非常希望被荐举出仕。“欲济”而“无舟楫”,比喻恰当,婉曲传旨。 尾联化用典故,“卒章显志”。“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化用《淮南子?说林训》的古语:“临河而羡鱼,不若归而结网。”喻指诗人空有出仕从政之心,却无从实现这一愿望,这是对“颈联”的进一步深化。“垂钓者”比喻当朝执政的人,这里指张九龄,恳请他荐拔;“羡鱼情”喻从政的心愿,希望对方能竭力引荐,使诗人的愿望得以实现,活灵活现地表达了诗人既慕清高又想求仕而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鉴赏要点解析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鉴赏要点解析 一、诗歌结构 第一部分八句:描写皓月当空,光华流泻,天地空明的春江花月夜幽美景色。 第二部分八句:转向宇宙、人生的哲理思考。礼赞自然的同时礼赞生命。 第三部分十句:一唱三叹,写孤独的思妇与月光作伴,托明月千里寄相思。 第四部分十句:写游子思家,表达对重逢的期盼。 (一)写明月照耀下的江水花林的绚丽景观。为下面对景抒情打下基础。自然美 (二)由写景转向观照人生,思索茫茫人生与漫漫宇宙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明月长照对照人生短暂,抒写心中的感叹。哲理美 (三)由感叹人生进而抒写思妇游子的离愁别绪,讴歌人们对爱情的向往和对幸福的憧憬。情感美

二、情感内容 《春江花月夜》诗人将这些屡见不鲜的传统题材,注入了新的含义,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凭借对春江花月夜的描绘,尽情赞叹大自然的奇丽景色,讴歌人间纯洁的爱情,把对游子思妇的同情心扩大开来,与对人生哲理的追求、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结合起来,从而汇成一种情、景、理水乳交溶的幽美而邈远的意境。 三、艺术特色 1、紧扣诗题,月笼全篇。 以江月为中心,创造出兴象玲珑、清明澄澈的诗歌意境。 “月”是全诗的灵魂,具体表现为: (1)“月”是全诗起止的外在线索。

(2)“月”是景物描写的主体。 (3)“月”是哲理思考的凭借。 (4)“月”是抒写离情别绪的依托。 2、情中有思,哀而不伤 “孤”是暗线索。诗情随着月轮的生落而起伏曲折,从春潮着笔而以情溢于海作结。由月之孤,引发人之孤。游子思妇的离愁别绪写得缠绵柔婉、情思袅袅,却又充满了美好的憧憬和脉脉温情。 此诗的感情基调是“哀而不伤”。 3、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 在诗歌内容上,《春江花月夜》超越了以往那些单纯模山范水的景物诗,“羡宇宙之无穷,哀吾生之须臾”(谈玄说理)的哲理诗,抒写儿女离愁别绪的爱情诗。诗人将这些屡见不鲜的传统题材,注入了新的含义,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尽情描绘春江花月夜的奇丽景色,

美丽中国纪录片观后感

美丽中国纪录片观后感 美丽中国“创造和利用现实” ,以自己的人文精神与思想来指导纪录片中视觉语言的运用,而绝不是为纪实而纪实,做呆板、机械的原生态记录。下面品才网小编为您整理了美丽中国纪录片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和参考。 美丽中国纪录片观后感 《美丽中国》是表现中国野生动植物和自然人文景观的大型电视纪录片,看过之后给了我深深的触动。 纪录片作为“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的电影电视艺术形式” ,其手段在于对真实素材进行艺术加工与展现,其目的在于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但是,自然类纪录片因为较少有人的参与,缺少人与人之间一目了然的矛盾冲突和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 与社会类的纪录片相比, 它更多地表现为单纯的猎奇与对真实镜头的捕捉,在思维品格上难以胜出。 在纪录片创作中,创作观念是非常重要的,创作者在拍摄纪录片之前,先要对所表现的事物进行思考。任何一部纪录片都或多或少地体现作者对艺术和生命的态度, 纪实的品格上升为思维的品格, 才能使创作进入审美的层次。国际自然类电视节目主席帕萨`萨拉斯曾说, “自然类影片绝不只是动物、树和昆虫等非常近的镜头和放大镜头,还有被称为自然精神的东西。也就是说拍摄自然类纪录片,首先需要摄制者对自然的热爱和了解,要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 它需要一种人文精神,而绝不只是为了追求感官刺激。”他同时还说, “现今社会强调的人文精神,并不是单纯的指对人的价值、人的个性、人的尊严、人的地位、人的发展与人的自由的关怀、看护和尊重,还有我们所在的这个大自然,包

括自然中的一切生命。人文精神就是一种关怀,真诚的对自然世界的一种关 怀。” 《美丽中国》是一部反映中国自然生态的纪录片。由 BBC 环球公司与中国中 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拍摄,英文名称为”WILD CHINA” ,也有译为《野性中国》《锦绣中华》, 历时三年拍摄,共六集。与其说这是一部纪录片,不如说它是一场视觉的盛宴。诗一般的画面、伴之纯粹大自然的声音、独具中国气质的磅礴之声相结合的美丽画面„„都给我们带来了一种久违的震撼,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带给我们的是全新的视听完美享受。然而,不仅如此,纪录片《美丽中国》中更有一种陷于画面和音乐背后的、厚实的浓浓的情怀,一种博大警世的人文关怀流淌其中,它不仅给我一种视觉的震撼,更让我有了对自然的震撼与敬畏。《美丽中国》中的人文精神。在整部纪录片中,没有清晰的人物对白,解说词只是展示性的, 可以说主要是在用视觉语言和影像的力量展示着自然, 更展示着不朽的人文主义精神, 这些精神深深地打动着我。张家界深山溪水中的娃娃鱼,贵州山间的叶猴,茫茫雪山中被呼为“山中野老”的滇金丝猴,迁徙途中在鄱阳湖歇脚的浩荡鸟群,上海郊区寺庙中 400 余岁高龄的斑点龟,贵州岩洞中的蝙蝠。傍晚时分, 古老爹倚在窗前, 仰头远眺, 看着遮天蔽日从北方飞来的成群雨燕, 计算着它们南来的日子,并以此盘算着插秧的日期。金腰燕飞来的第二天,各家各户就一同忙着把秧苗移到山间的梯田之中,而头上的雨燕也在忙着建筑新巢。如此清晰逼真的视觉语言让我在体味生命力量的挣扎的同时, 更让我深深地感受到在这部 6 个小时的纪录片中,所展示的动物、植物是与我们人类一样平等而珍贵的生命。在优美的摄像的引导下, 渐 渐走进了大自然的世界, 逐渐用一颗平等的心态感受着自然中生命的起起伏伏。这部纪录片带给我们的不单单是美的享受,更融入了一种生命的整合,当我们知道在拍摄后的几周后 400 余岁高龄的斑点龟死了时会遗憾; 在蛇岛上, 当我们看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公开课教案】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教学目的】 1.激发学生阅读和欣赏诗词的兴趣,引导学生初步把握欣赏诗词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整体感悟作品的能力。 2.了解五首诗词所表现出的诗人情怀,学习诗词中一些不同的表现手法,领会这些诗词所具有的深厚的艺术感染力。 3.了解与这些诗词有关的文学常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整体把握和感悟诗词的方法。 2.语感的培养和表现手法的学习。 教学难点: 学生对作品的写作背景缺乏一定的了解,给作品的整体感悟带来某种困难。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陶渊明的《饮酒》诗,好比我们这个旅游团观赏了陶渊明经营管理的一处田园风光,领略了它特有的风味。今天我们继续旅行来到我国文学史上的两座高峰--唐诗和宋词。这两座高峰郁郁葱葱,蔚然深秀,美丽的景色令游赏者目不暇接。由于时间紧,我们在这两处景观中,重点欣赏孟浩然和范仲淹,走马观花看一看李白和白居易。同学们,同意吗? (解说:这个导语既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交代了这一课的教学安排,同时引发大家的思考和想像。) 二、解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写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当时孟浩然仍是一名隐士。他西游长安,不甘寂寞,想出来做事,苦于无人引荐,于是写了这首诗赠给当时居于相位的张九龄,希望得到张丞相的赏识和录用。因而这是一首干谒诗。“干谒”的意思是:对人有所求而请见。 范仲淹所处的北宋时期,其主要边患是辽和西夏。1040年到1043年,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等职,抵抗西夏侵扰。其间他作了《渔家傲》词数首,写边镇劳苦,今只存这一首。词中着力渲染了边塞的悲壮气氛,抒写了思念家乡的情绪和抗击侵扰、巩固边防的意志。此词首开边塞词之作,其格调苍凉悲壮,感情沉挚抑郁,一扫花间词派柔靡无骨、嘲风弄月的词风,成为后来苏轼、辛弃疾豪放派的先声。 三、研习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将三首唐诗和一首宋词的录音听一遍,之后再将《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和《渔家傲》的录音各听一遍。然后给6分钟时间让学生读背这两首诗词,看谁背得既快又准确。 (解说:这样做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快速读背的兴趣,并在熟读的基础上背,学生一般能较快背出。) (2)教师范背这两首诗词(学生注意教师是否有背错的地方),然后与学生共背一遍。 (解说:教师作出读背的表率,既激发大家学习的兴趣,又营造一种读背诗词的氛围,师生共学,融为一体。让学生注意教师是否背错,是为了使学生听得更认真。)(3)补充注释。 涵虚:指水映天空。 济:渡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