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人文地理学专业英语

人文地理学专业英语

人文地理学专业英语
人文地理学专业英语

引言Introduction

人文地理学,作为科学王国中一支较小的学科,尽管常常不被人们关注和重视,然而它却是一支最具活力的学科,它的研究主题——社会的空间组织和人与环境的关系——为许许多多形式的研究和朝气蓬勃的地理学者提供了机遇和挑战。在最近30年来,西方人文地理学可以说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人文地理学家不断地接受他们以前很少遇到的其它学科的新思想、新观念,这样就给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带来无限的生机。

Human geography is such a subject full of vitalities despite of being neglected sometimes.Its research themes, the social-spatial structure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and environments, have brought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o both various forms of research and geographers.In recent 30 years, the western human geography has so many variegated theories and ramifications.Human geographers have kept absorbing new ideas and opinions from many other subjects, which gives tremendous vital for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geography.

一、人文地理学的性质

Characters of human geography

1、地理学形成及分化

Form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of geography

地理学(geography)是希腊语中关于地球和书写两个词复合词,主要研究人类生活空间的地球表面(Haggett,1990)。

Geography mainly studies the earth sphere that people live in.

大学地理学的发展一开始就受到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两大类学科分化的影响,研究自然环境的地理学称为“自然地理学”,研究人工环境的称“人文地理学”。

Geography studied in university had ramifications about “physical geography”and “human geography”because its development had been affected by the differentiation of natural science and social science from the beginning.

随着科学的进步和社会需求的出现,地理学的定义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通过英国和美国地理学家学会研究组对大多数地理学系课程和学科体系的调查发现,1990年代的地理学主要由人文地理学、自然地理学、混合人文和自然地理学和其它领域四个方面所组成。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s and the emergence of social demands, the definition of geography has been evolving continuously.

As shown in a survey about the curriculum and the subject system of geography, in the 1990s, geography was consisted of four branches: human geography, physical geography, human- physical geography together with other geography fields.

2、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Progress of human geography

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早期,德国和法国的人文地理学萌芽

From late 1800s to early 1900s, human geography germinated in German and France.

1918-1939,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处在早期调查阶段

From 1918 to1939, the progress of human geography was in the period of early survey.

二战后,主要从1960年代起,人文地理学与其他社会科学互动与接轨,实现了从区域描述到诠释人与社会、人与环境、及人与地点或地方关系的转变。

After the world War II, especially from the 1960s, human geography had interacted and linked up with other social sciences. It changed into interpre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and society, human and environment, human and site or place, while in the early time, it mainly aimed to describe region and place.

20世纪60-70年代,地理学的数量革命涉及到“社会经济”的诸多主题,为后来的诸如人口、社会、城市、经济、工业和农业地理学等一些专门人文地理学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From 1960s to 1970s, quantitative revolution in geography stepped into many themes of social sciences.It contribu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many human geography specialties such as population geography,social geography,urban geography,economic geography,industrial geography and agricultural geography.

20世纪70-80年代,世界人文地理学出现了两个主要趋势:内部的专门化和哲学上的多元化。

From 1970s to 1980s, two important trends of the world human geography, inner specialization and philosophical diversity, had come into being.

20世纪80年代,实证主义地理学、人文主义地理学和激进地理学成为人文地理学三种非常不同的学科方法。

In the 1980s, positivistic geography, humanist geography and radical geography had become three distinct subject methods.

在过去20年里,其它学科思想给人文地理学科带来了新的增长点。人种地理学、人口地理学、聚落地理学、文化地理学、政治地理学、商业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工业地理学、农业地理学、交通运输地理学等都是在此阶段形成并发展壮大起来。

In the past 20 years, various thoughts from other sciences have brought new growth points to human geography. Ethnic geography, population geography, settlement geography, cultural geography, political geography, commercial geography, economic geography, industrial geography, agricultural geography, transportation geography and so on have developed during the time.

二、当代人文地理学研究内容

当代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主要涉及空间、全球化、城市化、人口、迁移、文化、景观、发展和地缘政治等。

The basic theories of contemporary human geography refer to space, globalization, urbanization, population, migration, culture, landscape, development, geopolitics and so on .

其内容主要包括:(1)社会经济发展的全球化特征与地区差异之间的关系;(2)人类与其周围生活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3)不同空间尺度(包括世界、国家、地区和城市)的政治、经济演化特征与趋势;(4)与民族、种族、性别、年龄、阶级等因素相联的社会文化特征及其对空间发展的影响。

The main contents include: (1)the relation between globalization and regional differences;

(2)the relation between human and circumstances; (3)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evolution of different-scale space(including the world, state, region and urban). (4)the social-cultural characters of factors relating to nationality, race, gender, age, class, and their effects on spatial development .

1、经济地理学Economic geography

以阐释人类生产和生活资料的生产、流通和消费分配等人类经济活动的地域分布和空间组织为主要任务。

Main task: study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arrangement of human economical activities, such as production, circulation and consumption.

传统的经济地理学关心各种资源、生产及商业的分布同自然环境的关系,以生产布局、区位分析为研究核心。

Traditional economic geography was concerned with the connections between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the arrangement of resources, production and commerce. Its research highlighted production distribution and location analysis.

现代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开始注意政府决策以及人们的行为决策对经济布局的影响,出现了国土经济学,重视国土整治问题。

The contemporary economic geography has began to focus on the effects that the decision of government and people imposed on economic distribution and then territory renovation has been regarded.

2、城市地理学

Urban geography

许多国家重建城市的需要、新的城市的迅速增加、城市规模日益扩大的趋势,促使城市化进程加快,使城市地理学在人文地理学中逐渐居于重要的地位。

Many factors,such as demands of urban reconstruction in many countries, the emergence of more and more new cities as well as growth of the urban scale, have accelerated the urbanization. Hence, urban geography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in human geography category.

3、旅游地理学

Tourist geography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旅游业蓬勃发展,旅游收入对于国民经济收入的重要性日益提高,使得旅游地理学发展很快,成为人文地理学的一个新分支。

After the second world war, tourism industry developed vigorously and tourist income became increasingly important to the national income. Then, tourist geography developed quickly and became a new branch of human geography.

4、政治地理学

Political geography

1897年拉采尔出版的《政治地理学》,将国家当作附着于地球上的有机物,并提出“生存空间”的概念。以后,麦金德于1904年提出陆心说。由于他们及其他学者的努力,政治地理学成为人文地理学的重要分支。

In 1897,拉采尔published POLITCAL GEOGRAPHY, in which the state was regarded as organism attached to the earth, he also proposed the concept of EXIETENCE SPACE. After that 麦金德raised the concept of “陆心说” in 1904. With their and other scholars’ efforts,political geography became an important branch of humanity geography.

5、人口地理学Population geography

很早以来,地理学的著作中已注意到种族和民族的分布,以及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鲍曼分析了中欧的人口地域分异现象,瑞典地理学家德·耶尔深入研究瑞典人口分布并制出人口分布图。据此,人口地理学成为人文地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

人口普查、人口分布、迁移、人口问题等都是人口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The distribution of race and folk, together with the effects nature took on human had been referred to in early geography works. After the first world war, 鲍曼analyzed the phenomena about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differences. Sweden geographer 德·耶尔drew maps of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pattern. From then on, population geography has become a ramification of human geography. the Census,population migration and distribution,population problems are all included in the categories of population geography.

6、社会地理学

Social geography

社会地理学分析空间中的社会现象,研究各种社会类型的区域分布并分析比较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Social geography analyzes the social phenomena in the space, studies regional distributions of kinds of social forms and compares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m.

研究内容包括人口、聚落、民族、宗教、语言行为和感应等方面的地理问题,并致力于解决社会问题。

It studies such geography issues as population, settlement, nationality, religion, language behavior and response, and aims to resolve social problems

7、文化地理学

Cultural geography

从人类文化的空间组合的角度,解释各种文化要素如何使不同地区具有各种区域特征。

From the aspect of cultural-spatial combination, explain how various cultural factors generated different regional characters.

不同于社会地理学研究人类不同社会集团的地域特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文化地理学主旨是研究人类创造的文化地域。

Contrast to social geography studying the spatial characters of different social groups and their relation to environment, cultural geography aims to study cultural region human creates.

8、行为地理学

Behavioral geography

70年代,行为研究在地理学中十分盛行,通过研究不同人类社会集团、阶层、阶级对不同环境的反应和行为决策这一过程,使地理学为解决实际问题的决策发挥更大的作用。

During 1970s, behavioral study was prevailing in geography. By studying responding and behavior-deciding of different social groups, hierarchies and classes to different environments, geography has exerted better effects in solving practical problems.

9、区域地理学

Regional geography

传统的人文地理学以小区域研究、经济区划和文化景观类型为其主要论题,现在则转向分析解决现实社会问题为主,涉及国土整治、环境保护、贫穷和饥饿、种族歧视、资源合理利用以及改善人民生活等问题。

Traditional human geography’s main issues are research of small areas, economic zoning and cultural landscape types. Now it has changed to analyze and solve realistic social problems, concerning about territory renovati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overty and hunger, racial discrimination, rational use of the resources and improving people’s life.

10、历史地理学

Historical geography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与历史学关系密切。英国的学者达比等自20世纪30年代以后,开始研究历史自然地理,使历史地理学不仅研究历史时期人文地理现象的变化,也研究历史时期自然地理现象的变迁,从而成为地理学的一门独立分支。

After 1930s, English scholar 达比began to study historical physical geography. From then

on, historical geography studied not only changes of human geography phenomena but also physical geography phenomena in history. Hence it became a independent ramification of geography.

11、应用地理学Applied geography

人文地理学同经济学、人口学、政治学以及环境科学、生态学、区域科学、行为科学结合,可以为解决世界性的资源短缺、人口危机、自然灾害、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以及城市问题等作出贡献,尤其是对于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规划起到重要作用。

Human geography combined with economy, demology, politics, environment science,ecology, regional science and behavior science can contribute to solve world resource shortage, population crisis, natural disasters, pollution,ecological balance and urban problems, especially useful to the the planning of state and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人文地理学的主要应用领域有:(1)城市与区域规划;(2)制图与遥感;(3)工业区位与市场营销;(4)公共设施规划与管理;(5)土地开发与管理(6)公共卫生与疾病生态研究。

Main application areas: (1)Urban and Regional Planning; (2) Cartography and Remote Sensing; (3) Marketing and Location of Industry; (4) Location and Management of Public Facilities; (5) Land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6) Disease Ecology

三、当代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

Contemporary human geography research approaches

(一)研究方法论Research approaches

人文地理学是研究社会、空间、地方和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在不长的时间内形成了很多思想学派,尤其当代人文地理学的十分多元化,不仅在调查研究课题上,而且在探索的方法上也十分多样,概括起来,主要有如下12种地理思想中常用的方法。

Human geography is the science study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ety, space, place and environment. It hasn’t taken long time to form various theory-ramifications. Contemporary human geography is very diverse both in research themes and approaches. There are 12 kinds of common approaches in geographic thoughts, as shown below:

1、经验主义方法

Empirical approach

经验主义者坚持科学只能关心世界的客观事物并寻求其本来的真实面目。人们的价值观和意图的规范问题被排除在科学研究之外,因为它认为我们无法对此进行测度。术语“经验主义”是一种思想学派,认为事实会为自己说话,而无需理解进行解释(梅尔,1993)Empiricist insists that science can only care for impersonal matter in the world and seek its original features. Human values and purposes are excluded from scientific research because they can’t be measured. The term “empiricism”refers to such a school which believes that reality speaks itself and we need not to understand and explain it (May,1993).

2.实证主义方法

Positivistic approach

实证主义认为,通过详细和客观的收集与社会现象有关的数据,我们能够确定一些规则来预测和解释人类行为的原因和效用。当代实证主义主要可分为两类思想:以证实为基础的逻辑实证主义和以证明为基础的批判理性主义。在人文地理学研究中,与实证主义最接近的方法是数量分析方法的应用。

Positivism believes that we can make sure some principles to forecast and explain the reasons

and effects of human behavior through objectively collecting detailed data about social phenomena. Contemporary positivism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branches: logical positivism and critical rationalism. The application of quantitative statistical approach is most close to positivism.

3、行为主义方法

Behaviorist approach

行为主义者寻求通过解释空间选择来模拟空间行为,通过对人类记忆能力、处理和评价地理信息的测度模拟决策过程。行为主义研究方法的原始数据的来源是有确定答案的调查表和专门的以知识为基础的心理学测试为主体。1970年代,行为地理学具有两种形式:(1)在空间模式中综合入行为的变量,称为分析行为主义;(2)彻底放弃空间分析,对价值、心理和现象进行探索。

Behaviorists sought to simulate space behavior through explaining spatial choices and decision-making process through measure of human memory capacity and handling and valuing geographic information. Throughout the 1970s, there were two forms of behaviorist geography: (1) analytical behaviorism, which introduced the factor of behavior into spatial mode; (2) the one which entirely abandoned spatial analysis and explored values, mentalities and phenomena instead.

4、现象学方法

Phenomenological approach

现象学拒绝实证主义和行为主义的科学的数量分析的方法。现象学认为,我们应该集中理解而不是解释客观世界。现象学的目的是重新构建个体及其行为以及客观世界中的现象的意义,以便认识个体的行为,不必提出假设的理论。在本质上,该方法强调“地方的社会构建、考虑了感情、审美的和象征主义的感觉等方面”,并寻求反应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Phenomenology refused the quantitative analytical approach empiricist and behaviorist science employed. Phenomenology thought that we should focus on understanding the world instead of explaining it. The purpose of phenomenology is to reconstruct the meaning of individuals and their behavior as well as phenomena in the objective world, thus understanding individual behavior without proposing assuming theories.

5、存在主义方法

Existentialist approach

存在主义方法主要关注个体如何产生和支配他们的世界的意义,以及如何认同客体和其它事物的价值。存在主义研究的原始数据来源是深入的访谈、人种志、以及参与观测。

现象学主要考虑意义,而存在主义则考虑价值观。萨缪尔(1981年)是人文地理学中最著名的采用存在主义方法的学者。

Existentialist approach was mainly concerned with the meaning of how individuals form and control their world and how did they identify with the values of object and other things. The original data of existentialist research came from penetrating interviews, ethnics records and observation. It focused attention on V ALUES. Samuel(1981) is the famous human geographer to utilize it.

6、理想主义方法

Idealist approach

理想主义本体论假定,真实世界不外于个体的观察和表达而存在。不同于存在主义关注的是真实世界的存在,理想主义认为真实世界是心灵的构建。理想主义通过认识隐藏于

行为背后的思想而解释行为的类型。其研究的原始数据来源于深入的访谈和人种志。吉尔科(1974年,1981年)是地理学中应用理想主义研究方法的主要倡议者。

Idealist assumed that the real world wasn’t beyond individual observation and expression.

Different from existentialism, idealism regarded the real world as construction of mind and explained behavioral types through cognizing thoughts beneath behavior. Its original data came from profound interview and ethnical records. Guelke (1981) is the primary advocator to employ idealist approach in geography.

7、实用主义方法

Pragmatist approach

实用主义的创始者是北美作家沛尔斯(1839—1914年),杜威(1859—1952年)以及詹姆斯(1842-1910年),这个学派提倡通过实践活动来构建对现实世界的认识。实用主义提出不应关注个体,而应该关注社会和个体在社会中的相互作用。并认为,认识必须从根植于经验的行为中获得,而不是从知识中获得。

The father of pragmatism is沛尔斯(1839—1914),杜威(1859—1952)and 詹姆斯(1842-1910). They suggested understanding the real world by practice. Pragmatism proposed that we should focus on the inter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ety and individuals and that cognition should be gained from behaviors embedded in experience instead of knowledge.

8、马克思主义方法

Marxist approach

地理学中马克思主义方法是为了反对空间科学的实证主义而出现的。马克思主义者认为:空间科学不能认识到社会运作强加在空间类型上的经济和政治的约束。马克思主义地理学家寻求辨别空间和时间上的社会关系,以便重新产生和维持生产和消费方式,提出其替代模式。

In geography, Marxist approach was first used to oppose pragmatism of spatial science.

Marxists believed that spatial science couldn't recognize the economical and political restraint that the society forced on spatial types. Marxist geographers sought to distinguish temporal and spatial social relationships in order to reproduce and maintain producing and consuming patterns and propose their substitution.

9、唯物主义方法

Materialist approach

唯物主义者关心社会关系之下的机制和结构的调查研究,以及辨识真实世界的“建筑方块”。唯物主义者不是研究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相互作用,而是寻求政治和实践的机制以及使这些可能性首先发挥作用。唯物主义关心事件如何发生的辩识(原因机制)以及现象的扩展(经验规则)。塞耶尔(1985,1992年)是地理学中唯物主义方法的积极倡导者。

the “constructing blocks “to recognize the real world. Materialists, not studying the communication and interaction among people, searched for the mechanism of politics and practice and tried to make the possibility work immediately. Materialism concerned more about the mechanism of an occurrence and expanding or generalizing the phenomena and regulations.

10、后现代主义方法

Postmodernist approach

后现代主义以没有任何一个答案,任何一个论述是超越于众的或对另外一个占统治地位

的,以及没有一种声音必须排除在对话之外这种观点为基础。后现代主义者认为没有绝对的真理,没有任何真理是不可以解释的。后现代主义,提供“解读”而不是“观察”,提供“解释”而不是“发现”,寻求相互的关系而不是因果联系。

Postmodernism held it essential that neither one answer nor one argument could surpass anything else or took an overwhelming position and no one sound must be excluded.

Postmodernist held that there was no absolute truth and every truth was explainable.

Postmodernism provided not “observation”but “read”, concerned more about not “discovering” but “explanation”, and sought for not causality but interrelation.

11、后结构主义方法

Poststructuralist approach

后结构主义者认为,社会与空间之间的关系通过语言文化性加以调解。与后现代主义相反,后结构主义比较关注个体,方法论和认识论的问题,而不是社会文化批判(罗素诺,1992年)。后结构主义者认为,认识是形成我们的生活环境因素的方式,是解构我们所遇到的客观事物的多种信息。

Poststructuralist held that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society and space was mediated by language culture. Contrast to postmodernism, post structuralism attached more attention to individual, methodology and epistemology, nor social-culture criticism(Rosenau,1992).

Poststructuralist also thought that it was cognition that helped form our living circumstance and analyze what we meet.

12、女性主义方法

Feminist approach

女性主义者认为:地理学研究极大地忽视了妇女的存在和社会的父权制。在现阶段,女性主义方法,其观念和实践正运用于从事其它受压迫群体如残疾人及精神障碍的少数人的研究工作中。

Feminist held that the research of geography greatly overlooked the female being and the patriarchy in society. Recently the opinion and practice from feminist approach has been adopted by the research of the minorities such as the underdog and handicapped and so on. (二)分析方法Analysis approach

1. 宏观分析方法Macro analytical approach

该方法注重于对全国范围和区域范围的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的增长率以及它们的国际、区际的差异同工业区位形成的关系的考察,重点分析全国范围和区域范围资本形成的特征和投资率的差异,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的地区差异,从而探讨这些因素对区位移动的影响。同时,它还注意诸如环境经济、生态平衡等问题。

Contemporary macro analytical approach paid attention to study the growth ratios of GNP and national income in national and regional dimension, investigat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international & interregional differences and the forming of manufacture location. It mainly analyzes the character of the capital’s engendering and the investment-ratio gaps in the national & regional areas, the regional differences of unemployment and inflation. It thus discusses these factors’effects on the location’s shift. Besides, environmental economy and ecological balance are also included in its research

2.微观分析方法Micro analytical approach

微观分析方法经历了从工业区位研究到成本因素分析的发展,以及对信息成本分析的重视。除了传统的关于供给弹性、需求弹性分析、关于平均成本、平均收益、边际成本、边际收益和规模经济的分析;关于不同收入水平下家庭消费支出的形式以及市场上商品

价格波动条件下家庭消费结构变化的分析仍在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Traditionally, micro analytical approach mainly analyzed supply elasticity, demand elasticity, average cost and profit, marginal cost and profit as well as scale economy. Nowadays, the research about expenditure’s patterns of different families at every level of income and the changing expenditure structure caused by price’s change in the market is being further scrutinized.

3.计量方法

Quantitative approach

数学方法在观察和分析方面的应用促进了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地理学者对一些空间规律的研究采用新的统计方法和技术手段,进行精确的度量,并用数字形式表达人地关系,说明区域差异及其变化。国外现代区位已采用投入产出分析、成本效益分析、经济增长模型、最优化模型、仿真模拟模型等数学方法。计量研究方法,实质上是宏观经济分析和微观经济分析的共同手段之一。

The quantitative application in the areas of observation and analysis greatly contributed to the progress of the human geography. By means of new statistic methods and techniques, geographers can measure with greater precisions and present man-land relationship with formula, explaining the regional differences and transformations.

结语Epilogue

中国的人文地理学与西方国家相比要逊色许多。总体水平始终停留在西方国家60-70年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水平上。中国需要发展人文地理学,而且也已具备了人文地理学发展的肥沃土壤。

在过去的20多年里,人文地理学并没有明确表现出标志其时代来临所应具有的成熟特征,与此相反,代之而起的是它所展示的旺盛的生命力和科学领域的异常活跃。

可以肯定地说,近几十年来,世界人文地理学发生了许多变化,而且这种变化还将继续下去。

Compared with western countries,human geography is less developed in China. The overall level of human geography in China is at the stage of 1960-1970’s of western countries .China needs to develop human geography and the environments here are good enough to develop human geography.

The past twenty years failed to see the mature characters which could mark the age of human geography was coming. Nevertheless, human geography showed strong vitality and the other scientific areas were also very active.

In recent years, many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human geography in the world and this kind of change will go on.

自然地理学专业英语

Lecture 1 INTRODUCTION TO EARTH Major Concept (I) The planets in our solar system, including Earth, began to form out of a rotating disk of gas and dust about 4.6 billion years ago. Related or supporting concepts: The present view of the beginning of the solar system suggests that a cloud of gas and dust was flattened into a disk by rotation. The density of the matter in the disk was greatest at its center and decreased toward the edges. The sun formed at the center of the disk where the temperature was highest and the planets formed at greater distances away from the center. The compositions of the planets differ because of a natural sorting of elements in the cloud with distance from the center. The temperature of the early Earth was probably quite high due to: a. the gravitational capture of particles that released heat on impact, b. the increased pressure on the interior of the planet as it continued to grow, and c. the capture of radioactive elements that gave off heat when they decaye d. During the first few hundred million years, the internal temperature rose high enough to melt iron and nickel. These heavy metals sank to form the core of the planet and displaced lighter material that rose to form chemically differentiated shells. Major Concept (II) Earth’s oceans originated early in the planet’s history. There are two proposed sources of the water in the oceans. Related or supporting concepts: The oldest sedimentary rocks found that required water for their formation are 3.9 billion years old. This suggests that there are been oceans on Earth for roughly 4 billion years. Traditionally scientists have believed that the water in the oceans and atmosphere originated in Earth’s mantle and was brought to the surface by volcanism. Most magmas contain from 1% to 5% dissolved gas by weight, most of which is water vapor. If we assume that the current rate of release of water vapor in volcanic eruptions has remained essentially constant for the past 4 billion years, then the volume of water expelled(put out) during that time would be roughly 100 times the volume of today’s oceans. A relatively new proposal is that a significant amount of water is added to Earth from space when small icy comets(彗星)enter Earth’s atmosphere. The early atmosphere did not have any oxygen. The oxygen released from the interior of the planet would have combined with metals at the surface to produce oxides. It wasn't until large amounts of oxygen were produced after plants formed that it began to accumulate in the atmosphere. Major Concept (III)

人文地理专业排名

考研人文地理学研究生院排行榜 2010年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其中包括中国研究生教育按31个省、市、自治区(未含港澳台地区),按56个研究生院,按476所高校(含分省、分类型),按11个学科门类分高校,按81个一级学科和373个专业等8个方面的508个排行榜。 排名学校名称星级重点学科博士点开此专业学校数 1 北京大学5★ 1 1 52 2 华东师范大学5★ 1 1 52 3 中山大学5★ 1 1 52 4 北京师范大学4★ 1 1 52 5 南京大学4★0 1 52 6 武汉大学4★0 1 52 7 安徽师范大学4★0 1 52 8 福建师范大学4★0 1 52 9 南京师范大学4★0 1 52 10 辽宁师范大学4★0 1 52 11 兰州大学3★0 1 52 12 华中师范大学3★0 1 52 13 河南大学3★0 1 52 14 西北大学3★0 1 52 15 西北师范大学3★0 1 52 16 陕西师范大学3★0 1 52 17 东北师范大学3★0 1 52 18 湖南师范大学3★0 0 52 19 浙江师范大学3★0 0 52 20 宁夏大学3★0 0 52 人文地理学人气院校 1.南京师范大学人气:88100 2.华中师范大学人气:64115 3.中山大学人气:106618 4.湖南师范大学人气:38318 5.华东师范大学人气:90743 6.南京大学人气:121405 7.西南大学人气:587438.北京大学人气:133538

9.武汉大学人气:15667810.上海师范大学人气:31089 11.华南师范大学人气:2751712.东北师范大学人气:57634 13.华东师范大学人气:9074314.中国科学院人气:41819 15.兰州大学人气:5283616.西北大学人气:46088 17.辽宁师范大学人气:2420318.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人气:12196 19.陕西师范大学人气:4179120.四川师范大学人气:19982 21.华侨大学人气:1979522.北京师范大学人气:91865 23.宁波大学人气:2000424.西北师范大学人气:19090 25.延边大学人气:1462026.南昌大学人气:41526 27.天津师范大学人气:3283528.陕西师范大学人气:41791 29.首都师范大学人气:4100630.西安外国语大学人气:16317 31.贵州师范大学人气:1433532.福建师范大学人气:24722 33.中国科学院人气:4181934.河北师范大学人气:23862 35.哈尔滨师范大学人气:1726736.湖北大学人气:22249 37.浙江师范大学人气:2116338.内蒙古师范大学人气:16566 39.山西师范大学人气:1657840.山东师范大学人气:27782 41.曲阜师范大学人气:1714042.广州大学人气:15853 43.宁夏大学人气:1481644.青海师范大学人气:12452 45.华东师范大学人气:9074346.重庆师范大学人气:15366 人文地理学 一、专业介绍 1、概述: 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发展到一定阶段兴起的一门交叉性很强的学科,日益成为地理学的研究重点,是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是地理学的两个主要分支学科之一。 2、研究方向: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向主要有: 01区域发展与旅游规划 02区域发展与城乡规划

人文地理考研学校分析

人文地理考研学校分析 人文地理学传统厉害的学校和研究院所: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 在这里北京大学的地理学就不要说了,拥有地理学一级国家重点学科。北京师范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也是拥有地理学一级国家重点学科。中山大学的人文地理学也是国家重点学科。中国科学院虽然没有国家重点学科,但是其地理学在全国的地位可想而知。这五个是人文地理学的最高学府,也是考研难度最大的学校和研究院所。 拥有人文地理学博士点的学校:安徽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河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兰州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武汉大学、西北大学、西北师范大学。这些学校拥有人文地理学的博士点,其中安徽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河南大学、辽宁师范大学虽然不是“211”高校,但是这几个学校的人文地理学的难度并不小,热度可想而知了。在这些高校里,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兰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的难度应该相差不大,都是211的院校,而且人文地理学综合实力并不差,具体排名可以参考上面的网站,其中南京师范大学是有国家重点(培育)学科的。南京大学和武汉大学估计是这批学校里最难的,原因大家都知道。 拥有人文地理学硕士点且是211工程的学校:湖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南昌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云南大学、延边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浙江大学。其中湖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的人文地理学可以说是一个档次上次的,报考人数和报考难度相差不大,但是华南师大因为地处广州,而且学校公费比例大,所以相对比较热门。浙江大学虽然没有博士点,但是由于是全国知名大学,所以报考人数并不低,而且由于招生人数少,难度非常大。云南大学虽然地处偏远,但是学校是211,而且人文地理学还可以,报考虽然不如湖南师大、华南师大、西南大学,可是并不会差到哪去,但是2011年人文地理学需要调剂的。南昌大学虽然是211,可是人文地理学只有一个硕士点,而且是挂靠在南昌大学的经济管理学院,综合实力相信大家都知道,排名在全国不怎么样。所以并不是很热门,难度也不是很大。前几年因为有个方面不考数学,导致了很多学生的报考,最激烈的一次就是2008年。不过从2009年开始要考数学后,难度就大大降低了,每年都需要调剂,不过2011年没有调剂。延边大学在吉林延吉,地处偏远,不过由于是211,所以并不需要调剂。 拥有人文地理学硕士点的一般学校:江西师范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广西师范学院、四川师范大学、宁夏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宁波大学、山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山西师范大学、新疆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青海师范大学、湖北大学、广州大学、华侨大学、徐州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河南财经学院、浙江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这些学校就不要多说了,由于本身实力和地理位置等相关原因,并没有上面的学校那么热门。不过西安外国语大学、宁夏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湖北大学、华侨大学、广州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基本是不需要调剂的,一志愿报考人数一般都能录满。 不过今年教育部公布了新一批的学科学位点,增加了不少新的学校,但是现在因为没有招生,所以实际的效果并不知道。 可能还有一些科研院所招收人文地理学的研究生,但是一般都属于中国科学院的分支科研机构,这里就不多说了,难度大家应该知道。

人文地理学专业英语

引言Introduction 人文地理学,作为科学王国中一支较小的学科,尽管常常不被人们关注和重视,然而它却是一支最具活力的学科,它的研究主题——社会的空间组织和人与环境的关系——为许许多多形式的研究和朝气蓬勃的地理学者提供了机遇和挑战。在最近30年来,西方人文地理学可以说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人文地理学家不断地接受他们以前很少遇到的其它学科的新思想、新观念,这样就给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带来无限的生机。 Human geography is such a subject full of vitalities despite of being neglected sometimes.Its research themes, the social-spatial structure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and environments, have brought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o both various forms of research and geographers.In recent 30 years, the western human geography has so many variegated theories and ramifications.Human geographers have kept absorbing new ideas and opinions from many other subjects, which gives tremendous vital for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geography. 一、人文地理学的性质 Characters of human geography 1、地理学形成及分化 Form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of geography 地理学(geography)是希腊语中关于地球和书写两个词复合词,主要研究人类生活空间的地球表面(Haggett,1990)。 Geography mainly studies the earth sphere that people live in. 大学地理学的发展一开始就受到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两大类学科分化的影响,研究自然环境的地理学称为“自然地理学”,研究人工环境的称“人文地理学”。 Geography studied in university had ramifications about “physical geography”and “human geography”because its development had been affected by the differentiation of natural science and social science from the beginning. 随着科学的进步和社会需求的出现,地理学的定义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通过英国和美国地理学家学会研究组对大多数地理学系课程和学科体系的调查发现,1990年代的地理学主要由人文地理学、自然地理学、混合人文和自然地理学和其它领域四个方面所组成。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s and the emergence of social demands, the definition of geography has been evolving continuously. As shown in a survey about the curriculum and the subject system of geography, in the 1990s, geography was consisted of four branches: human geography, physical geography, human- physical geography together with other geography fields. 2、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Progress of human geography 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早期,德国和法国的人文地理学萌芽 From late 1800s to early 1900s, human geography germinated in German and France. 1918-1939,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处在早期调查阶段 From 1918 to1939, the progress of human geography was in the period of early survey. 二战后,主要从1960年代起,人文地理学与其他社会科学互动与接轨,实现了从区域描述到诠释人与社会、人与环境、及人与地点或地方关系的转变。 After the world War II, especially from the 1960s, human geography had interacted and linked up with other social sciences. It changed into interpre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云南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云南师范大学 人文地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深厚专业基础、较高思想品德,得才兼备的人文地理学高级专业人才。具体体现在: 政治与思想品德目标: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学校,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树立良好的思想道德体系;坚持真理,献身科学事业,具有高尚的科学职业道德、崇高的敬业精神、团结友爱的科学合作境界; 业务目标:本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应具有较高的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清楚地了解当今人文地理学研究领域的国际前沿问题和最新科研动态;熟练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当今人文地理学的最新理论,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熟练掌握相关科研实验技能,对所从事的研究课题有一定的独立见解和创意;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书刊,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 本专业硕士学位获得者应具有融宽广的知识、深厚的理论、全面的素质于一体,成为对社会有用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具有从事人文地理学及其相关学科科学研究和相应专业的本科、研究生的教学工作的能力。具有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培养方式与学习年限 1、培养方式 脱产方式培养。通过以下教学环节来培养学生:(1)课堂授课与讨论;(2)撰写读书报告;(3)学术交流,包括学术讲座、学术报告、学术会议等形式;(4)科研实践。 2、学习年限 学习年限为三年。一年到一年半时间学习硕士学位课程,通过考试。一年半到两年从事科学研究,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视学位课程学习及学位论文完成情况,经本人申请、导师同意、学校批准,可适当提前或延长(半年至一年)毕业。 三、研究方向简介 1.区域旅游开发与规划 该研究方向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研究: (1)区域旅游规划的理论与“范式”建构研究;(2)旅游目的地开发规划与管理研究;(3)旅游地形象策划与营销管理;(4)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5)基于3S技术的区域旅游决策支持系统研究。 2.区域经济开发与管理 本研究方向主要从事以下领域的研究:(1)区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实践研究;(2)企业区位选择和区位结构问题研究;(3)区域形象策划与营销管理研究;(4)区域经济规划及发展

云南师范大学中国地理历年真题

中国地理 2000年中国地理 一、简答题(32分) 1、略述中国早涝及其形成原因(8分)。 2,简述中国地貌对自然景观形成的作用(8分)。 3,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特点及其对策如何(8分)。 4,解释并评价基塘生态系统(8分)。 二、比较分析题(24分) 1.比较分析北疆与南疆在自然景观上的异同及其成因(12分)? 2.比较分析东北区与西南区的区域经济特征(12分)。 三、论述题(44分) 1、试述青藏高原对中国西北地区干早气候形成的作用(20分)。 2,试述面向21世纪的中国工业经济发展战略布局(24分)。 2001年中国地理 一、简答题:(共40分) 1.简述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10分) 2.简要分析我国气候基本特征及其形成原因。(10分) 3.简述我国铁路网分布的基本格局及今后发展设想。(10分) 4,简述西南区自然环境与经济发展现状的特点。C10分). 二、论述题:(共60分) 1.分析攀枝花钢铁基地的布局条件与布局特点。(15分) 2.对比分析我国南、北方农业生产发展与布局的地域差异。(25分) 3.试评价中国西部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20分) 2002年中国地理 一、名词解释(每个5分,共20分) 1、梅雨; 2、黄土高原; 3、楚文化;4,首都经济圈 二、简答题(4小题,共40分) 1、简述我国季风气候的特点、成因及其墓响。(10分) 2,简述中国矿产资源的基本特征。(10分) 3、简述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与布局特点。(10分) 4、简述大西南经济区的范围、区域特点和专业化部门。(10分) 三,论述题(3小题中任选2题,共40分) 1、试论述我国农业开发的战略构想。(20分) 2,试论述中国自然景观的地域分异规律。(20分) 3,试论述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其对今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20分) 2003年中国地理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我国第二级、第三级地形阶梯的分界线为:大兴安 岭、______、_______、雪峰山。

华师人文地理学期中期末试题

华南师范大学人文地理专业《人文地理学》2003 1.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 1.1 地理学的特性主要是()、(); 1.2 文化由()、()|和()三个层次组成。 1.3 第一产业指(); 第二产业指(); 第三产业指()。 1.4 高新技术产业主要指() 1.5 原始宗教主要指(),民族宗教主要有 (), 世界三大宗教是()。 2. 解释下列术语:(每个2分,共10分) 2.1 文化 2.2 拉采尔 2.3 人口容量(人口承载力) 2.4 综合国力 2.5 领土 3.辨析下列术语(指出相互区别,每个2分,共18分) 3.1 形式文化区、功能文化区、与乡土文化区 3.2地理环境决定论、文化决定论,可能论 3.3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石油农业、生态农业) 3.4种族、民族、国民 3.5旅游的客源地与目的地 3.6文化景观与文化区 3.7城市化与逆城市化 3.8环境、资源、能源 3.9传统文化与流行文化

4. 辨析题(每个2分,共11分) 4.1指出下列问题研究基本属于那种研究方法,为什么? (1)中国的地方志;传统的区域地理学 (2)中心地理论、区位论; (3)一批激进地理学家研究认为城乡地域差别是资本主义本身造成的;(4)行为地理研究,文化地理研究、历史地理研究 (5)利用数理模型说明区域发展的社会经济结构 (6)通过研究人的行为偏好,探讨生产力布局特点 (7)通过调查研究找出某一区域与其他区域的不同 4.2 指出下列现象属于那种扩散,说明原因 (1)传染病的扩散 (2)巴黎、罗马发布新时装的流行趋势,之后在香港、东京、上海开始流行,在以后在各省会大城市开始流行;最后在中小城市乃至农村流行。(3)在没有现代媒介以前,新生产技术新生产工艺的流行。 (4)中国饮食文化在欧美、东南亚的流行。 5. 论述下列各题(88分) 5.1 利用文化整合的思想论证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性。(6分) 5.2利用人口地理理论说明我国改革开放后人口“孔雀东南飞”的现象的 原因,对中西部发展的影响。谈谈你对解决西部人才匮乏的办法(12 分)。 5.3 我国为什么南方的方言比北方的方言多。? 5.4分析中东地区和欧洲巴尔干地域冲突的潜在宗教影响因素。(8分) 5.5分析上海社会经济发展的地理优势。(10分) 5.6试论保护文化多样性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12分) 5.7为什么说种族、民族没有优劣之分?为什么各种族、民族之间经济发 展状况、文明程度又有很大差别?(12分) 5.8全球化将产生怎样的社会影响?反全球化的社会动因是什么?(12分)

云南师范大学_陈慧琳_人文地理学考研核心复习资料

第一章人地关系 1.人文地理学:是以研究人地关系的地域系统为核心,研究人文现象的分布演变、传播及其空间结构的形成过程、特点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学科。 2.人地关系: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动态关系,以地域为单元,着重研究人地关系地域系统。 3.人地关系论:是人们对人地关系认识的理论概括,是对人地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程度的哲学观讨论。 4.协调:是指各种物质运动过程中内部各种质的差异部分、因素、要素在组成一个整体协调一致时的一种相互关系和属性,表现为一致性、对称性和有序的特点。 5.人地系统:由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两个各不相同,但又相互联系的子系统交错构成的复杂、开放的巨系统,其内部有一定结构和功能机制。 一、人地系统中的人与地 “人”:指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下,在一定区域空间从事生产活动或社会活动的人,即社会性的人。 “地”:指空间上存在地域差异的地理环境,一是指与人类活动有密切关系的,由自然诸要素有规律结合的自然环境,包括作为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二是指在人类作用下已经改变了的或在其影响力之下的地理环境,即经济、文化等人为环境。具备以下属性: (1)数量上的有限性。 (2)地域上的差异性 (3)制约性和可变性 (4)有限的稳定性 (5)层次性和复杂性 (6)整体性

人地关系中的“人”与“地”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人口的发展、分布和密度受到地理环境优劣的影响,适度人口是开发利用环境的基本动力;过量的人口对环境是一个压力,是造成人地系统失调的主要原因;而无一定数量的人口,也谈不上利用环境。 二、简述当前人地关系的新课题 1.人地关系中道德关怀概念下的课题 (1)区域之间的贫富差距和空间演变 (2)区域资源调配中的人地关系问题 (3)生态足迹的研究 (4)社会质量的研究 2.全球化以后的人地关系 (1)空间的网络化 (2)全球性环境演变对人类区域社会经济的关系 3.传统文化的区域性和现代文化的全球性关系 (1)传统区域文化被改变 (2)矛盾和互补的关系

辽宁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专业考研

辽宁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专业考研 我院人文地理学科是辽宁省重点学科,是我校六个重点学科之一。 一、学科建设的概况 入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0年1月,我校组织申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1年9月28日该研究中心通过教育部专家组的检查,辽宁师范大学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入选教育部省属院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全国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基地目前已经确定106个重点基地(相当于理科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我校的重点基地是全国唯一与海洋经济研究有联系的基地,也是唯一的以人文地理学为基础申报的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基地。 ●研究方向稳定――目前已经形成海洋产业发展与布局研究、滨海旅游空间结构研究、海洋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等三个稳定的研究方向,并逐步开拓海洋地缘政治与海洋地缘经济(海洋权益)的新方向。由韩增林、张永维、栾维新、张耀光、李悦铮、李靖宇等六位教授,和雷磊、安筱鹏等一批青年科研骨干共同组成了老、中、轻结合的学术梯队。 ●研究成果丰硕――先后承担"六五"期间《全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七五"期间《辽宁省海岛调查》、"八五"期间《海南省海洋功能区划》、"九五"期间《辽宁省集装箱运输环境研究》等国家、省、部委海洋开发方面重点研究课题十几项;完成地方政府海洋和区域经济方面研究课题数十项;主持完成《辽宁省区域海洋经济布局机理与可持续发展》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六项(到目前为止承担的地理学科海洋经济地理研究方向的基金课题是全国最集中的),主持完成《海洋产业高技术化的“瓶颈”与对策研究》等两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目前在研的课题41项,经费总额近百万元。研究成果获国家、部、委、省、市科技进步奖和社会科技成果奖等多项奖励。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区域海洋经济地理理论与实践》等学术专著十余部。 ●建立了较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1981年开始招收海洋经济地理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初步建立了以海洋经济地理、沿海港口城市、滨海旅游空间结构等课程为主干的课程体系,先后培养了50余名硕士研究生。历届毕业生中有12人分别考取北大、南大、中科院地理所和日本千叶的博士研究生,还有一批毕业生分配到国家海洋局、省市计委等研究和管理机构。 ●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和人均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陆域所承受的粮食、资源、水源和环境等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人类逐渐把拓宽生存空间的方向转向占地球表面71%的海洋成为必然趋势。未来学家和经济学家预测,21世纪将是海洋经济

地理科学学院-华南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学院 华南师范大学是我国特别是在华南地区地理学基础教育人才、科研及应用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拥有很好的声誉。地理学院办学历史悠久,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师52名,其中90%的专任教师拥有博士学位,超过60%专任教师有海外学习和进修经历。教师中现有博士生导师9人,教授17人,副教授16人,其中教育部新世纪人才1名,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国家级和省级培养对象4人,广东省教学名师1人,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2人。学院教师在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和遥感与地理信息科学领域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近年来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 学院已形成了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拥有地理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地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设地理科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地理信息科学等4个本科专业。地理学一级学科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和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地理科学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和广东省名牌专业,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为广东省特色专业。 目前学院拥有广东省智慧国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区域环境分析与信息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地球空间信息学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地理学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和智慧国土与旅游发展交叉平台、华南师范大学热带与亚热带灾害地貌与环境演变重点实验室、华南师范大学文化产业与文化地理研究中心、区域与城镇规划研究中心、空间信息技术与应用研究中心、旅游研究所、地貌与区域环境研究所、热带地貌研究室、行为地理空间规划研究中心、《热带地貌》编委会等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平台。拥有“土地规划”甲级资质和“旅游规划”乙级资质。学院资料室常年订购《中国科学》、《科学通报》、《地理学报》、《地理研究》和《地理科学》等多种专业期刊,藏书达3万多册。 学院高度重视本科生课外实践技能的培养,现有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3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6个校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自然地理学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学院教师编著的多部教材获得国家级精品教材和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先后获得多项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我院学生课外实践成果丰硕,并多次获得全国和广东省地理师范技能大赛特等奖和一等奖等奖项,在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华南地区高校地理文化Presentation大赛和广东省“挑战杯”等各级各类大赛中屡获佳绩。学院与美国、英国、德国和港澳台等境外高校和科研机构有良好的合作关系。 学院设师范和非师范专业,师范专业为地理科学本科专业;2008年开始学院在非师范专业中实行大类招生,2016年将继续实行,设地理科学类,该大类包括了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地理信息科学三个本科专业。考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只需在专业志愿栏中写大类名称:地理科学类及其代码。入学后,前三学期按照地理科学类修读学校平台课程和地理科学类基础课程,第四学期按规定的专业分流原则和流程选择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地理信息科学专业进行专业培养。达到毕业和学位要求者,按所选专业颁发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地理科学(师范)专业 国家特色专业,广东省名牌专业。主要培养专业扎实、技能娴熟,身心健康、人格健全,富有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卓越中学地理教师。主要开设学科导论、地球概论、地图学、测量学、地质学、地貌学、气象学与气候学、水文学、土壤地理学、植物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人口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概论、遥感概论、环境学概论、中国区域地理、中国经济地理、世界自然地理、世界经济地理、综合自然地理学、地理教学论、心理学、教育学、应用统计学等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本专业传

云南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历年真题

云南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历年真题(2000-2012年) 1999年 一、问答题(68分) 1、试述中地论的基本内容 2、试述现代文化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3、在地缘政治学的发展过程中提出过哪些理论 4、试述影响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二、综合题(32分) 从全球所面临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阐述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主要内容和重要意义。 2000年 一、名解:(20分) 人口合理容量、美国苏尔所提出的文化景观、世界岛、历史地理学(侯仁之观点)、国界及其三种职能 二、简答(40分) 1.试述中心地理论的主要观点 2.影响城市内部地域分化的主要因素及关于城市地域结构的主要学说 3.地缘政治学的基本理论及对其的评价 4.试述文化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三、综合(40分) 1.试述人文地理学的三种基本理论,并对它们进行评价 2. 试述可持续发展思想与人文地理学的关系 2001年: 一、名解:(15分) 人本主义、区位论、地缘政治学、可持续发展、城市化 二、简答:(60分) 1.试分析人口迁移产生的原因、类型和影响 2.如何分析城市的地域结构 3.试述文化地理研究的领域 4.试述你对行为地理学的认识 5.旅游地和客源地之间相互作用的三个条件是什么 三、综合题:(25分) 如何理解人地关系是人文地理学的理论基础(提示:从人地关系的内涵,人文地理学的对象内容等方面分析) 2002年: 一、名解:(20分) 文化景观、行为空间、政治地理单元、人口移动、城市体系 二、简答:(40分) 1.简述影响人口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 2.简述旅游开发对区域的社会影响。 3.简述影响人们购物活动行为空间的主要因素。 4.试述生物适应与文化适应的异同点。 三、论述:(40分) 1.论述并评价地缘政治学的基本理论。 2.运用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 2003年: 一、名解:(30分) 文化扩散与文化整合、城市景观与城市形象、政治空间结构与政治实力结构、地理物象与意境地图、旅游动机与旅游决策 二、简答:(60分) 1.简述知识经济对区域发展带来的影响(12)

华南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考研初试历年真题参考答案

华南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考研初试历年真题参考答案

华南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考研初试历年真题 参考答案 2002年 一、名词解析(20分) 1、性比列: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两性人口数的比例关系。 2、种族:即人类的种族,是指具有共同起源并在体质形态上具有某种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 3、聚落:是指人类各种形式的居住场所,在地图上常被称为居民点。聚落不仅是房屋的集合体,还包括与居住地直接相关的其他生活设施和生产设施。是人类活动的中心,可以分为乡村和城市两大类。 4、地理物象:是指地理环境及其事物通过知觉、认知过程反映在人们头脑中的形象。它是知觉判断、地理优选、以及决策行为形成的基础。 5、政治地理单元:是指在一定地理环境及社会文化条件下形成的,由具体的政治组织或集团支配的,具有一定范围的地理区域。 二、简答题(40) 1、比较生态适应与文化适应的异同 生物适应是人类在其发展中,为适应环境而获得更好的生存条件而在体质方面发生的变化,这种变化具有遗传性。文化适应是人类在其发展中,通过文化的发展而对自然环境和环境变化的长期适应。既意味着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限制,也意味着人类社会对环境的利用和利用的可能性。相同点:这两种适应都是人类为获得生存发展而产生的改变;不同点:生物适应是人在体质方面作出改变,所需要的时间相对较长;文化适应是通过文化发展而在起作用的。

②们逐步形成了稳定的统一体,所以任何民族 的形成都有其形成的共同地域。 ③共同的经济生活——长期生活在某地,使用 同种语言,相互间交往频繁,从而形成了共 同经济生活和生活习惯。 ④共同的心理素质——是形成并保持民族共 同体的重要纽带,是最稳定的民族特征。 2、世界三大宗教的分布 佛教:主要分布于东亚、东南亚地区; 基督教:欧洲、美洲、亚洲北部大部分地区、南非、大洋洲。 伊斯兰教:亚洲、欧洲、美洲,信奉者以西南亚、东南亚居多。 3、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 主要体现在经济、环境、社会、文化这个四个方面 (1)旅游开发对区域经济的影响:①与经济发展:旅游开发在不同地区所需要 的成本和取得的效益取决于开发区的 资源状况、经济结构、地理位置。发展 旅游业赚取外汇是实现工业化的一种 手段。②与收支平衡:发展旅游业是可 以赚取外汇,改善收支平衡状况。③与 就业:旅游业是一项劳动密集型行业, 游客的直接消费产生了旅游业的直接 就业,同时还会带动其它旅游业相关的 行业就业。④与税收:旅游业通过本身 的经营活动,在增加外汇的同时还能带 来盈利,政府可以从旅游业中获得税收 收入。⑤与经济结构:旅游业的发展能 够促进旅游目的地区域产业经济结构 发生改变。游客的各种消费需求,成为 推动生产发展的新动力,为其他部门和 其它行业开辟新的生产门路提供了可

地理专业词汇英语翻译(M)

地理专业词汇英语翻译(M) 地理专业词汇英语翻译(M) maar 低平火山口 macedonite 方假象橄玄岩 maceration 浸渍 machine proof 开印样 macro aggregate 大团聚体 macroclimate 大气候 macroclimatology 大气候学 macrometeorology 大气象学 macromolecule 大分子 macrophage 巨噬细胞 macrophyte 大型植物

macroplankton 大型浮游生物macroporosity 大孔隙度 macrorelief 大区地形 macrotherm 高温植物 maelstrom 大涡流 mafite 镁铁矿物 magazine 暗匣 magenta contact screen 品红接触网目片maghemite 磁赤铁矿 magma 岩浆 magma chamber 岩浆储源

magma reservoir 岩浆储源 magmatic assimilation 岩浆同化酌magmatic differentiation 岩浆分异酌magmatic evolution 岩桨进化magmatic migration 岩浆迁移magmatic rock 岩浆岩 magmatic segregation 岩浆分结酌magmatic water 岩浆水 magmatism 岩浆酌 magnesian limestone 含镁石灰岩magnesian skarn 镁质夕卡

magnesioferrite 镁铁矿magnesite 菱镁矿 magnesite deposit 菱镁矿床magnesium 镁 magic action 磁酌 magic amplifier 磁放大器magic anisotropy 磁力蛤异性magic anomaly 地磁异常magic attraction 磁吸引力magic axis 磁轴 magic azimuth 磁方位角

云南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必背70简答题(陈世超)

云南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研究生初试科目人文地理学必背70道题 (70道题=100分!) 河北大学工商学院编辑出版学陈世超 2015.11.07

【绪论】 1.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征(2013) (1)地域性——地理学科的灵魂 (2)社会性——由学科研究对象所决定 (3)综合性——由学科属性所决定 (4)复杂性——学科体系构建的基本特征 【第一章:人地关系】 2.人地关系理论(2009) (1)地理环境决定论 (2)可能论 (3)适应论 (4)生态论 (5)文化景观论 (6)生产关系决定论和唯意志论 (7)环境感知论 (8)文化决定论 (9)“天人合一”观 3.“地”的属性(2012) (1)数量上的有限性 (2)地域上的差异性 (3)制约性和可变性 (4)有限的稳定性 (5)层次性和复杂性 (6)整体性 4.人地关系的新实践特征 (1)人地关系的网络化 (2)资源条件发生区域性变化 (3)区域性生存条件的限制性在降低 (4)全球的生存条件的限制性在提高 (5)区域因素由静态转变为动态 5.传统文化的区域性和现代文化的全球性关系(2010)(1)传统区域文化被改变 (2)矛盾和互补的关系 【第二章: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 6.地理环境对农业经济活动的影响 (1)自然环境对农业经济活动的影响 ①土地②地形③土壤④气候⑤水 (2)人文环境对农业经济活动的影响(2008、2013) ①农业劳动力的数量与素质 ②农业科学技术进步 ③生产力水平高低 ④市场需求 ⑤交通运输 ⑥农业政策

7.工业经济活动的基本特点 (1)无明显的季节性 (2)专业化与协作化 (3)技术性强,精密程度高 (4)分布集中 8.工业集中分布的主要原因 (1)工业生产离不开能源和原材料 (2)工业集中分布有利于形成适度规模,提高经济效益。 (3)工业生产过程易于分解,易于形成众多小部门乃至生产零部件部门。(4)工业各部门之间有着紧密的生产和技术联系。 (5)工业集中分布,可以产生集聚效益。 9.劳动密集型工业的特点 (1)就业机会多 (2)单位就业人口固定资产投资少 (3)产品以生活消费品为主,科技含量不高 (4)能源、原料消耗少,原料来源广泛,可以就地取材,产品成本低 10.资本密集型工业的特点(2015) (1)单位产品所需要的固定投资较多 (2)技术装备程度较高 (3)用人较少的工业部门 (4)具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 (5)物资消耗较少 11.工业布局原则(2013) (1)尽可能接近原料、燃料动力产地和产品市场。 (2)确定工业基地的合理规模,防止工业过度集中或分散。 (3)正确处理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矛盾,推动落后地区的开发。 (4)加强地区间的经济联系,确定各自合理的工业部门结构,实现优势互补。(5)充分考虑国家安全,合理布局工业。 12.工业布局类型 (1)资源型布局 (2)河湖水域型布局 (3)临海型布局 (4)临空型布局 (5)智力型布局 13.地理环境对工业经济活动的影响 (1)自然环境对工业经济活动的影响 ①工业资源的地域组合②水③土地④动力⑤原料 (2)人文环境对工业经济活动的影响 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②交通运输业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关联产业。 ③一定数量的劳动力是工业布局的前提。 ④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消费,市场需求影响工业布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