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一:时分秒

一:时分秒

一:时分秒
一:时分秒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设计

第一单元《时、分、秒》

第1课时《时、分、秒》

教学目标:

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体会秒在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观察、体验等活动.使学生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

3.通过教学,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渗透珍惜时间、交通安全等思品教育。

教学分析:

时间单位“秒”学生们并不陌生,在生活中有接触。1分=60秒,学生也有模糊的概念印象,但是,时间单位比较抽象,不像长度、重量单位那样容易用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因此知道并理解1分=60秒是本课教学的重点,而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不仅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亦是难点。教学中,注重联系生活,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注重给足学生观察、发现、探究、体验的时间和空间,注重多媒体课件的有效运用,以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

1.知道时间单位秒,理解并掌握1分=60秒。

2.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

教学难点:

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出示主题图:

同学们,你看到了什么?你们看,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让我们一起倒计时,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

2.揭示: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3.板书课题:秒的认识。

二、操作体验,探究新知

1.谈话:你都知道哪些关于秒的知识?你是怎么知道的?

2.结合学生回答引导探究。

(1)认识秒针。

①出示钟面(没有秒针):你看到了些什么?(时针、分针、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

②出示钟面(有秒针):它与刚才的钟面有什么不同?(多了一根指针。)揭示:钟面上最长最细的针就是秒针。

③观察钟面,秒针还有什么特点?(最细最长走得最快)

④找一找:找一找自己学具钟面上的秒针,指给同桌看看。

(2)认识1秒和几秒。

①揭示:秒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秒。

②秒针走2小格的时间是几秒?走一大格呢?你是怎么想的?秒针走1圈的时间呢?为什么?

(3)理解1分=60秒。

①课件演示秒针走动1圈,学生边观察边说出时间:1秒,2秒,3秒……58秒,59秒,60秒。

②课件演示,学生仔细观察钟面,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

③学生汇报,教师引导:秒针走了一圈用了多少秒?在秒针走一圈的同时,分针走了几小格?也就是几分钟?你发现了什么?(1分=60秒)

④你发现时、分、秒这三个单位间有什么关系?(1时=60分,1分=60秒)

(3)认识秒表和秒的计时方法。

①课件出示。

这是秒表。一般在体育运动中用来记录以秒为单位的时间。

②介绍秒表的计时方法。

③课件出示。

有的电子表可以显示到秒。你知道这个电子表显示的时刻吗?(6时55分57秒)

④读出电子表上的时刻。

⑤你还知道哪些地方、哪些工具记录以秒为单位的时间?

(4)体验1分钟、1秒和几秒

①1分钟有多长?

课件播放《时间像小马车》,猜猜播放多长时间?

课件验证。

②学生闭眼感受1分钟。

③1分钟能做哪些事?

④1秒究竟有多长呢?

出示钟表滴答声,学生闭眼感受。

⑤1秒钟能做哪些事?

学生畅谈,课件出示。

一秒钟,猎豹在草原上可飞奔28米;

一秒钟,蜂鸟振翅55次;

1秒钟,地球绕太阳转动29.8千米,从太阳接收486亿千瓦的能量,太阳系在银河系内运行220千米,宇宙空间里有79个星体发生爆炸结束其“生命”。

⑥感受几秒

师吟诵《明日歌》。猜一猜,老师用了多长时间?你是怎么想的?

计时验证。

师吟诵《长歌行》。估一估,老师用了多长时间?你是怎么估的?

三、课堂练习,巩固新知

1.课本第6页第2题。

2.课本第6页第1题。

3.课本第6页第3题。

4.课本第7页第7题。

四、全课总结,升华新认识

1.课件播放《长歌行》,说说你从中知道什么。

2.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时间的名言警句?

3.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吗?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秒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认识时、分和会读、会写几时几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的知识性目标相对简单,但单位时间比较抽象,不象长度单位、质量单位那样可以借助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本节课的重点是通过一系列的体验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起1秒、几秒及1分的时间观念。在教学设计中,我注意抓住如下几个环节: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利用学生熟悉的场景,使学生直观认识生活中“秒”的存在,帮助学生认识抽象的时间概念。通过让学生参与倒计时的活动,使学生初步感受“1秒”的长短,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由于学生已经认识了“时、分”,因而在教学时,我放手让学生自主进行探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等形式来解决“怎样计量用‘秒’做单位的时间”及“分与秒之间的关系”等问题。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借助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首先通过让学生拍手、数数、写字、画画等活动让学生体验1秒钟、1分钟的长短,在体验1分钟时还让学生体验同样是1分钟做不同事情时的不同感受。由此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爱惜时间的意识。

4、注意让学生收集有关时间的信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5、多给学生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事情所需时间,在头脑中建立表象,在估测其他事情时可借鉴作比较。当然,除了在学习秒的认识是可以这样做,建立其他数学概念也可运用这样一些做法。

第2课时《时间的换算及计算》

教学目标:

1、通过加深学生对时间单位的认识,发展学生的时间观念。

2、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

3、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

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

教具准备:时钟模型、投影仪、课件

教学过程:

一、猜谜游戏引入:

1、猜谜语:矮子走一步,高个走一圈。矮子走一圈,高个走半天。

2、学生猜出谜底后,教师拿出一个钟面模型,提问:

①“矮子指的是什么”?“高个指的又是什么?”

②“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多少”?“分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多少”?“时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

③“1时等于多少分”?“1分等于多少秒”?

3、教师演示课件,拨出不同的时刻,让学生读出时间。如:5时,3时20分,6时,9时50分等。

4、引出课题:我们已经学会看时间,但如何计算经过的时间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时间的计算”。(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1”:2时=()分

(1)教师:1时等于……?(学生答)那2时呢?

(2)学生合作、自主探究。

(3)反馈

a、60+60=120分

b、2时就是2个60分,即60×2=120分

(4)教师小结。

2、完成第4页“做一做”

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订正时,可以指名学生说一说得数是多少?是怎样想出来的?然后教师小结出时间转换的方法。

方法(1)时、分、秒是从大到小的单位,像百位、十位、个位一样;

方法(2)时、分、秒中从小单位向相邻大单位换算,即秒向分换算,分向时换算是满六十进一,进位原理与个位到十位、十位到百位的进位类似。

60秒=1分(10个1=1个10)

60分=1时(10个10=1个100)

反过来也是一样的。

3、教学例2:

(1)教师投影例2的情境图,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图,说说图意:小明7时30分离家,7时45分到校。

(2)师: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呢?

(3)学生讨论回答,试着让学生归纳出计算时间的各种方法:

a、分针从6走到9。走了3大格,是15分钟。

b、45-30=15,是15分钟。

4、小结

5、请一至两名学生说说自己从几点出门到学校是几点。让台下的学生帮忙算一算。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第5页“做一做”。

集体订正时,可以指名到黑板前的钟表上实际操作一下。

2、填空:

(1)50分比1时少()分,1时比45分多()分。

(2)一节课是()分,课间休息()分,再加上()分,就是1时。

3、竞赛:

教师口头报时刻,如:3时至3时45分,经过几分?学生抢答,看谁抢答得快,教师给予奖励。

四、全课总结,回归评价:

教师:现在是几时几分?我们刚才是从9时开始上课,从上课到现在经过了几分?一节课40分钟很快就过去了,“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是啊,时间就像金子那样宝贵,我们要珍惜每一分时间,多学一点本领,长大更好地建设祖国。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能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学生熟知的、感兴趣的计算,用家到学生经过的时间来组织教学。一方面教师要相信学生,给予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时间与空间,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经验得出计算的时间和方法。另一方面教师也要细致引导,通过学生对计算方法的总结和实际应用巩固所学。通过不断地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第3课时《时、分、秒的巩固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充分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

2、通过练习,学生比较熟练地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

3、进一步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

教学难点:用时针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完成“练习一”第3题。

要求学生先估计,再实际进行验证,验证的数据可以由学生和家长一起完成。

2、完成“练习一”第4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让学生说一说每一题是怎么比较的,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比较,

只要说得有道理就行。

3、完成“练习一”第5题。

读读书上的三个例子,并要求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说一说做这些事情需要多长时间。

4、完成“练习一”第6题。

先让学生尝试做一做,分别测量在跑步或跳绳后,1分钟内心跳和呼吸次数的变化情况。

5、完成“练习一”第8题。

学生计算经过的时间。如果部分学生有困难,让他们借助钟面模型加以演示、理解,教师给予适当的帮助。

6、完成“练习一”第9题。

指名说说题意。学生独立列式,说说自己的计算方法。

二、补充题目。

1、 1分=()秒 4时=()分 9分○9秒36分○2时

5分=()秒 150秒○2分400分○4时10分○1时

2、电影《神奇的宇宙》从2:05开始,到2:50结束,这场电影放映了多长时间?

三、全课总结

你现在回算经过的时间吗?计算经过的时间应注意什么?

四、布置作业

“练习一”的第10、11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练习课,通过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等活动,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善于表达的

能力。学生在倾听与表达中,可以学到的时间计算方法,体验到将数学知识应用与生活

时分秒教材分析

《时、分、秒》教材分析 单元学习目标 1.借助对时间长短的感受,初步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可以用时、分、秒描述一些生活现象,感受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结合白己的生活经验与操作活动,认识时、分、秒,能够准确读出钟面上的时刻,能根据钟面说出经过的时间;掌握时、分、秒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时间单位换算。 3.结合具体情境,发展利用拨、数、画图等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 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 单元学习内容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钟表上整时、半时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本单元包括三节内容:认识钟面上的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体验时间的长短,知道1分=60秒;了解“作息时间表”,体会并能说出经过的时间,培养遵守时间的好习惯。 组织本单元学习内容的思路如下。

本单元教科书编写的基本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通过活动帮助学生体会时间的实际意义 由于时间单位比较抽象,不像长度、质量单位那样容易被感知,因此,学生体会起来比较困难。所以,教科书注重结合活动帮助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例如,通过拨钟面表针的活动,体会时与分之间的关系;通过“1分能做什么”的实践活动,不仅能使学生体验时间的长短,而且能体验1分能读能写许多字,能做不少事情,体会时间的价值,把抽象的时间概念变成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并懂得珍惜时间。 2.注重运用多样化的方法和策略帮助学生理解时间单位之间的关系 在时、分、秒的学习过程中,教科书关注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例如,在认识钟面时,教科书安排了拨一拨的活动,让学生借助操作和观察体会时、分之间的关系;在研究分、秒之间的关系时,教科书展示了学生不同形式的示意图;在判断经过时间时,教科书也引导学生利用画一画的方式解决问题。总之,对于时、分、、秒的学习,教科书注重观察、操作、画图等多种方式的融合,避免单一的死记硬背现象。 课时安排建议 内容建议课时数 奥运开幕(认识分) 1 1分有多长(认识秒) 3 淘气的作息时间(经过时间) 本单元建议学习课时数为4课时。教师在理解教科书意图的基础上,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课时进行适当调整。 知识技能评价要点 本单元知识技能的评价主要围绕以下要点。 1.能准确认读钟面上的时刻,并能说出钟面上从一个时刻走到另一个时刻经过的时间。 说明:评价时,教师要结合具体情境和活动,运用多种形式,关注学生对时间的体验,了解学生对时、分、秒的理解情况。求“经过时间”,要适当控制难度,一般是借助钟面进行数或画图的方式得出结果,难度控制在分针指的时间是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1单元时分秒教材分析教案新人教版

第一单元时、分、秒 一、教学内容 1.时间单位“秒”的认识 2.对于一段时间的感受和体验 3.简单的时间计算:时间单位的简单换算及计算经过时间 二、教学目标 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能选择合适的单位和工具对时间进行度量。 2.结合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会用一定的方法估计时间。 3.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体会时刻与经过时间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培养估计意识,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三、编排特点 1.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加深学生对时间概念的理解 对“时间”这个可以计量的量,掌握单位并能选择合适的单位和工具进行测量,是认识时间概念十分重要的两个方面。 在认识了时间单位“秒”之后,安排对分与秒关系的认识,让学生从整体上认识时间单位的系统;在认识单位后,安排对其计量工具的认识,包括钟面、电子表和秒表,了解其使用方法,以便选择合适的工具对时间进行度量。 时间不像长度、质量等概念那样直观,是看不见摸不着的,非常抽象。学生对时间概念的理解是随着经验的不断积累而逐渐深入的,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经历大量的实践活动,而学校教育的时间十分有限,因此,教材充分利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的大量关于时间的经验,设计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理解时间概念。 2.设计丰富的、形式多样的活动,逐步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首先,让学生感知“1秒”“1分”这两个时间单位的长度时,通过听滴答声,眨眼、拍手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调动起学生的多种感观,帮助学生对标准时间单位建立清晰、准确的感知。 其次,设计了“1秒有多长”“15秒有多长”“1分钟有多长”“记录运动前后1分钟内心跳和呼吸的次数”等多种体验活动,将抽象的时间转化为能够具体感知的“量”,帮助学生体验时间的长短,同时渗透估计的方法。 最后,注重体现估计的方法。 3.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注重基本思路的展示和模型思想的建立 教材安排让学生解决生活中与计算时间有关的实际问题,以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关于时间的计算是教学的一个难点,教材通过突出解决问题的步骤和解决问题方法的梳理与引导以突破这一难点。 教材在例题中安排了求经过时间的问题,认识并掌握解决此类问题的数学模型“经过时间=结束时刻-开始时刻”,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

EXCEL中度与度分秒换算

EXCEL中度与度分秒换算 一、度分秒值换算为度 首先要将单位符号都去掉,形成 1112233 的形式,分秒小于十的要在其前补0,必须如此,不然无法判断分与秒的位置。 假设原始数据在A列,第一个数据在A2单元格。 在你需要放入转换结果的一个单元格内(最好是与A2同一行,这样有大量原始数据要转换时,直接下拉就可以转换所有数据),输入: =value(MID(IF(LEN(A2)=6,CONCATENATE("0",A2),A2),1,3))+value(MID(IF(LE N(A2)=6,CONCATENATE("0",A2),A2),4,2))/60+value(MID(IF(LEN(A2)=6,CONCA TENATE("0",A2),A2),6,2))/3600 回车即可。 下面解释转换方法和函数意义。 以 1112233 为例。 算法是111+(22/60)+(33/3600),即把分、秒都算成度后相加。 MID:意为选择指定的字符,具体写法为MID(数据,顺位,字符数),先指定1-3位(度位),再指定4-5位(分位)/60,再指定6-7位(秒位)/3600。value:意为转换成为数值,这样才能进行运算。 关键问题在于,度有可能是2位数,如果这样整个数就是6位,上例算式中的 IF(LEN(A2)=6,CONCATENATE("0",A2),A2) 就是处理这样的问题的。意思为如果整个是6位数,就在其前补个0,若不是6位,就直接用原来的数值(呵呵,在中国及周边没有6位和7位以外的经纬度,现在这个算法适用于6位和7位的经纬度)。 IF:条件函数,用法:IF(logical_test,value_if_true,value_if_false),其中logical_test为判断条件,在本例中为LEN(A2)=6,满足条件执行 value_if_true,不满足则执行value_if_false。 LEN:为返回字符数的函数。 CONCATENATE:为合并字符函数,写法为:CONCATENATE(text1,text2,...),如要直接使用文本字符,就在其上加英文引号。 二、度转换为度分秒 假设原始数据在A列,第一个数据在A2单元格。 在你需要放入转换结果的一个单元格内(最好是与A2同一行,这样有大量原始数据要转换时,直接下拉就可以转换所有数据),输入:

三年级数学上册时分秒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三年级数学上册时、分、秒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2.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第一课时秒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科书P59-61 教学目的: 1、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交流、合作,自主认识新的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通过动手操作等丰富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1秒及1分(60秒)的时间观念。 3、教育学生从小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借助丰富的活动,让学生体验、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时钟 学具准备:每人准备一个时钟、口算卡片等 教学过程: 二、新授 (一)认识钟面上的秒 1、师:你知道怎样计量用“秒”做单位的时间吗?请仔细观察你们所带的钟表,看看有什么发现。 2、学生自主探索,共同探究。 3、学生反馈: ①时钟有3根针,走得最快的那根是秒针。 ②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就是5秒。 ③如果是读取电子表上的时间时,让学生可以利用以前学过的电子表的读取方

法进一步类推,去计数。 4、体验1秒钟 ①师:1秒到底有多长呢?让我们闭上眼睛,仔细听一听。(利用时钟的“滴答声”让学生感受。)钟表发出“滴答”一声所经过的时间就是1秒。 ②学生跟着时钟的“滴答声”,做拍手练习,每一秒拍一下手,看看谁拍得最准。 ③比一比,哪位学生不看时钟,每秒数一个数,看谁数得最准确。 ④小结:刚才,我们听到钟声“滴答”一声就是一秒,我们拍一下手用1秒,数一个数也是用1秒。1秒的时间确实很短,但是有些现代化的工具在这短短的1秒钟里却可以做很多事情呢。(举几个具有说服力的数据说明1秒钟的价值)所以,我们可别小看了这短短的1秒钟,它的作用可大了。我们要珍惜时间,不浪费每1 分、每1秒时间。 5、师:(边拨秒针)秒针从数字12走到数字6,这表示经过几秒?从数字6走到8,表示经过几秒?请相互告诉同桌的同学你是怎么知道的。 6、你还知道秒针从哪儿走到哪儿也是10秒? (二)探索分与秒之间的关系 1、师:如果秒针从数字12起,走一圈,又回到数字12,这时经过多长时间,分针有没有什么变化。 2、让学生小组合作,仔细观察钟面,自主探索。 3、学生反馈。 4、小结:秒针走1圈,就是60秒,这时分针走1小格,也就是1分钟,所以1分=60秒。 (三)练习:体验1分钟 1、让学生看钟表,通过读秒来体验 1分钟的长短。 2、师:1分钟能做什么呢? 让学生分组画画、写字、做口算题、摸脉搏体验1分钟实际的长短。 3、让学生举例,说说1分钟可以做什么事。 (四)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认识时间单位——秒)有了秒针,计时

数学第一单元试卷分析

时分秒试卷分析 一、试题整体情况: 本次考试试卷从总体来看试卷抓住了本年级本单元的重点、难点、关键点。整个试卷注重了基础知识的训练,体现"数学即生活"的理念,让学生用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各种数学问题。 本次试卷不仅考查了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而且考查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技能,还对数学思想进行了渗透。 二、学生测试情况分析: 本次试卷共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基础知识,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的题: 1、填空题,出错率较高的是第 2、3题,第2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日常生活中对时间的观察,能不能将学过的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来。这道题出得很好,但是学生在做题期间没有认真思考,所以错误率比较高。第4题学生对时间的计算不是很正确,方法掌握得不好。 2、判断题、选择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时钟的认识是不是掌握,会不会联系生活实际情况,将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来。 3、看图写出钟面上的时间,部分学生对钟面所表示的时间不能准确的认识常看错时间导致错题非常严重,主要是因为学生的马虎不认真,不细心引起的。 4、计算,这部分学生掌握得很好,出现错误主要是因为学生的马虎不认真不细心引起的。 第二部分是解决问题,主要是如何计算时间和运用所学有关时间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种题型灵活性较强,考验学生的综合素质,很多学生未能理解题意就直接计算导致错率太多。 三、今后的改进措施: 从失败中找教训,在教训中求发展,综观我们这次考试的情况来看,以后要从以下几方面来做: 1、在教学时要多注意知识的前后联系,用最少的时间获得最有效的结果,这样也就可以避免考前没提醒学生也不容易忘记。 2、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注重实际应用,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感受数学的价值,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逐步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经常举行口算、计算等单项竞赛,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4、注重培养学生做事认真的态度,逐步养成良好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

七年级上册度分秒计算练习

七年级上册度分秒计算【练习】 1度、分、秒都是60进制,逢60进1 ; 2.加减法要将度与度、分与分、秒与秒分别加减,分 秒相加逢60要进位,相减时要借1当作60 ; (借1 °作60 借!’作0 〃) 3乘法运算度分秒同时分别乘; 4.除法先从度开始除,除不尽转化为分,再除不尽转化 为秒,直到精确到要求的位数为止; 练习: (1)10.26 ° _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2)0.25 °_________ ' (3)62.3 °= ° ' (4)60 °45 丄° (5)108.8 ° ___________ °' (6)90 ° -45 °23 '32 ” =

(7)77 °42 '+30 °5 ' (8)89 °8 ' -57 °36 '

(9)40 °0 '+30 °0 30 〃= (10 ) 21 °32 ' 4= (11 ) 90 °5 ' 3= (12)36°32325〃46= (13)48.12 ° 6= 2) 46 1 .计算:( 1 ) 48 °39 3+67 °41 3 35 343 2.计算: (1) 18 °5 37 〃4 (2) 109 °4 ' & (3) (90 °毘1 °1 34 " )-2

3 ?计算:① 28 °2 ‘46 〃+15 °6 ‘48 〃 笑(30 ° -23 °5 '40 ")>3 ③108 °8 '36 "-56.5。(结果用度、分、秒表示) ④123 °24‘-60 °36 ‘(结果用度表示) 4.计算:(1 )45.4 °+34 °6' (2)38 °4 ' 4 (3)150.6 °-(30 °26'+59 °48 ')5 ?计算:90 °刁7°54 ‘36 〃―1 °23

时分秒知识点

时分秒 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2、钟面上有( 12 )个数字,( 12 )个大格,( 60 )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 1 )个大格,也就是( 5 )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 1 )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 5 )分钟,走1小格是( 1 )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 5 )秒钟,走1小格是( 1 )秒钟。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 1 )圈,分针走1圈是( 60 )分,也就是( 1 )小时。时针走1圈,分针要走( 12 )圈。 5、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 1 )圈,秒针走1圈是( 60 )秒,也就是( 1 )分钟。 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 1小时)。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 5分钟)。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 5秒钟)。 7、公式。 1时= 60分 1分= 60秒半时= 30 分 60分=1时 60秒=1分 30 分=半时

时分秒 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其中走得最快的是(),走得最慢的是()。 2、钟面上有()个数字,()个大格,()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个大格,也就是()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分钟,走1小格是()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秒钟,走1小格是()秒钟。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圈,分针走1圈是()分,也就是()小时。时针走1圈,分针要走()圈。 5、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圈,秒针走1圈是()秒,也就是()分钟。 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 7、公式。 1时= 1分= 半时= 60分= 60秒= 30 分=

时分秒主题单元学习概述

主题单元学习概述 本主题单元是在一年级(上册)学生初步认识整时和大约几时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已经知道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能说出钟面面上的整时刚过或不到整时的时间,这些都是教学本单元可利用的资源。先编排时、分的教学,然后教学秒。把时和分结合起来教由于1小时的时间比较长,一节课的时间还不足1小时,在课堂上可以借助“分”来体验“时”。另外,认识钟面上的非整时时刻识。 本主题单元我打乱了原来的教学顺序,重新组合成专题,共分为三个专题进行,专题一:时分秒的认识。通过观察钟面,时分秒针认识,联系生活实际,认识生活中经过的时间。专题二:认识几时几分。通过观察钟面,认识几时几分。掌握时间的不同写法。体三:时间的应用。根据时间的长短,判断时间在生活中的应用。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

主题单元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对钟面的观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 2、知道时分秒之间的进率,并能说出钟面上所表示的时刻。

过程与方法: 1、经历用1时、1分和1秒的时间进行各种活动,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 2、根据钟面的时针分针运动,明确经历的时间,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树立在活动中主动探究的意识,增强小组合作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和感受时间在日常生活的应用,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树立时间观念。 对应课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时间,了解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会用时间单位表示生活中经历的时间。 2、结合现实情境感受时间意义,并能根据实际进行估计。 3、进一步体会时间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会运用时间表示,并能进行交流。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1、如何确定时分秒? 2、如何认识钟面上的时间? 3、如何利用时分秒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专题划分(说明:除了说明主题单元将划分成几个专题以及每个专题所用的课时个专题或专题中的哪一个活动将以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形式来开展学习活专题一:认识时分秒( 2 课时) 专题二:时间的计算( 2 课时) 其中,专题 1 作为研究性学习 专题一认识时分秒 所需课时课内共用 2教时,每周6课时;课外共用1课时)

时分秒练习题-(1)

一、填空 1、钟面上有()个大格,有()个小格。时针走一大格是(),分针走一小格是()分。 2、时针走一大格,分针凑巧走()圈。1时=()分,1分=()秒 3、1分10秒=()秒1时30分=()分1分40秒=()秒 1时15分=()分80分=()时76分=()时()分 95秒=()分()秒60分=()时82秒=()分()秒 4、(填上时、分、秒)一节课40(),写15个字大约1(),唱一首歌大约2 (),拍5下皮球6(),淘气跑50米用了15()。 5、在()里填上时间单位。 1.一节数学课上了40()。小红上午在校时间约4()。 2.小芳跳绳20下用了15()。课间休息10()。 3.小明吃饭用了20()。小明做20道口算题用了2()。 4.爸爸每天工作约8()。王艳跑50米用了10()。 5.南京乘火车去上海用了5()。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时间大约是30()。 6.看一场电影用了90()。做一次深呼吸大约7()。 7.从教室前面走到后面用了5()。夏天午睡大约1()。 8.脉搏跳10次用了8()。小强跑100米需要13()。 9.小红下午在学校的时间是2 ()。一集电视剧的播放时间是50()。 10.小惠每天晚上睡觉9()。小芳早晨起床穿衣服大约用了5()。

11.学生一天在校时间大约是7()。运动会上,小明跑60米用了12()。爷爷每天晨练1()。二、填空 12.我们学过的时间单位有()、()和(),其中()是最小的时间单位。 13.钟面上一共有()个大格,每个大格分成了()个小格,钟面上一共有()个小格。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秒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走一大格的时间是()。 14.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小格,分针走了()分;秒针走一圈,分针走()小格,是()分。 15.时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6,经过的时间是();分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6,经过的时间是();秒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6,经过的时间是()。 16. 8:30:25是()时()分()秒。 17.一节课是()分钟,课间休息()分钟,再加上()分钟就是一小时。 18.分针走一小格,秒针凑巧走()小格,是()秒。 19. 3:15:28是()时()分()秒; 20. 11:02:35是()时()分()秒。 21.秒针从12走到3,走了()秒;分针从12走到3,走了()分;时针从12走到3,走了()时。 22.()时整,时针、分针重合。 23.分针从12走到5,走过了()分,从12走到9,走过了()分。 24.时针在钟面上走一圈是()时;分针在钟面上走一圈是()分,等于()时;秒针在钟面上走一圈是()秒,等于()分。 25.分针走半圈是()分,时针走半圈是()时,秒针走半圈是()秒。

时分秒教案

《时分秒》教案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小时、分。知道1时=60分,初步建立小时、分的时间观念。 2、让学生懂得如何珍惜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时间单位的进率和钟点的认识。 三、教学难点:学生对时针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表示1小时,分针走一个小格表示1分,都不易弄清。 四、教具准备: 例1、例2 的模具(钟面);一个能转动的钟面。钟面和时间卡片。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一)出示一个小台钟 问:这是什么?(钟) 它有什么用呢?(能告诉我们时间)对!钟表的作用是可以告诉我们时间。 (二)看图提问 (1).看数学课本的封面。 问:小朋友手里拿着一个钟,你会说出上面的时间吗? (2).出示挂图(三幅作息时间图) 问:这位小朋友叫明明,你能从这三幅图中看出明明的作息时间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时间的有关知识。板书课题:时、分的认识(贴纸) 2、进行新课 (一)认识钟面老师出示并引导学生观察钟面,先看一看,数一数。回答问题: (1)钟面上一共有()个大格。 (2)每个大格分成()个小格。 (3)钟面上一共有()个小格。 学生看完,数完后先填写在<6>(练习纸)上。 订正时加问: ①从数字12到数字3一共有多少格?怎么知道的? ②从数字12转一圈又回到数字12共有多少小格? 出示(贴出)一个钟面: 在括号里填上多少个小格。 问:钟面上有几根指针、一样长吗? (师揭示:较短的一根指针叫时针,它表示多少时;较长的一根指针叫分针,它表示多少分。)(三)认识时、分 关系(进率) (1)演示: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时针走一大格是1时。 (2)放音乐,体会1分时间的长短。 同时指导学生边听音乐边数自己的脉搏和能算出多少道口算题。(提问两三个同学)<教育学生要珍惜课堂里的每分钟时间,认真听讲> (3)现在我们一起来观察,到底时针与分针之间有什么关系。(分两组观察分针和时针的走动情况) 问:分针走一圈是几格,即几分?(60小格,60分)时针走几格,即几时?(1大格,1时)

最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时分秒》单元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时、分、秒》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1.时间单位“秒”的认识 2.对于一段时间的感受和体验 3.简单的时间计算:时间单位的简单换算及计算经过时间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简单的计算;计量以秒为单位的方法及时间的简单计算的多种算法。 2、让学生在具体情境和活动中对时间获得充分的体验。 3、初步感受时间的长短,建立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爱护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1、认识秒,会进行单位之间的进率换算。 2、能够正确求经过的时间。 四、教材分析: (一)编排特点 1.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加深学生对时间概念的理解。 2.设计丰富的、形式多样的活动,逐步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3.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注重基本思路的展示和模型思想的建立。 (二)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时、分的基础上安排的关于时间的新内容,主要是认识时间单位“秒”、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换算、经过时间的计算。时间单位不像长度、重量单位那样容易用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比较抽象,单位之间的进率也比较复杂。但是时间又时时伴随着人们的生活。因此,教材从教学材料的选择到呈现方式,都十分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力求让他们在实际情境中,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掌握有关时间的知识。练习中又编入了一系列与学生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以丰富学生对时间观念的感性认识。在头脑中建立表象。 五、单元教学方法

1、关注学生认识需求,切实开展体验活动,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2、充分发挥钟表模型等直观教具的作用,突破教学难点。 3、注意课内外结合,适当挖掘和拓展教材资源。 六、教学课时(3课时) 1、秒的认识……1课时 2、时间的计算……2课时 后序 亲爱的朋友,你好!非常荣幸和你相遇,很乐意为您服务。希望我的文档能够帮助到你,促进我们共同进步。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术业有专攻,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希望你能提出你的宝贵意见,促进我们共同成长,共同进步。每一个都花费了我大量心血,其目的是在于给您提供一份参考,哪怕只对您有一点点的帮助,也是我最大的欣慰。如果您觉得有改进之处,请您留言,后期一定会优化。 常言道:人生就是一场修行,生活只是一个状态,学习只是一个习惯,只要你我保持积极向上、乐观好学、求实奋进的状态,相信你我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事业节节高。

时间的解决问题

玉环县实验学校小学部备课文档(三号) 主备人:李向莉(金娅)备课日期: 2014-8-27 上课日期2014-09-03 课题第一单元-----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课时安排 第 1 课时(共 1 课时)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归纳、总结等方法,掌握简单的时间单位的换算。2.引导学生从图片中获取有意义的数学信息,找出要解决的问题,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等方式解决问题,掌握解学问题的基本方法。 3.通过教学,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和 难点 解决问题教具学具课件 教 学过程 (板 书设计)一、复习旧知5分 1分=()秒 4时=()分 9分○9秒36分○2时 5分=()秒 150秒○2分400分○4时10分○1时【设计意图】:通过复习让学生再次巩固时分秒之间的进率关系,以及再次巩固比较时间大小的方法 二、探究新知15分 课件出示: 师:你从中获得了哪些有意义的数学信息? 生:小明7时30分离家,7时45分到校 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 师追问: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你有什么方法?先独立思考,然后与小组同学交流你的想法。

教 学过程 (板 书设计)小组合作交流,教师巡视指导,收集信息。 【学情预设】学生汇报,课件出示: (1)直接数一数,7:30到7:45分针走了15分钟。 (2)7:30到7:45分针走了3个大格,是15分钟。 (3)都是7时多,直接用45-30算出用了15分钟。 …… 师: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15分钟对吗?你是怎么想的? 生:7:30过15分钟就是7:45,15分钟是对的。 写上答语。(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15分钟。) 师继续追问: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回顾整理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师:我们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谁来说说?师做整理板书: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从而唤醒学生对经过时间计算的生活经验,想出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从方法的多样化到方法最优化,建立简单的经过时间的计算模型:终点时间—起点时间=经过的时间。 及时练习 电影《神奇的宇宙》从2:05开始,到2:50结束,这场电影放映了多长时间? 可先让学生自主练习,师巡视并及时纠错 师总结:时针减时针,分减分,不够减时借1作60 三、巩固新知13分 1.填一填。 2.做一做。 引导:解决的问题是什么?需要利用的信息有哪些?哪些信息是多余信息?怎么解决这

春二年级数学下册第7单元 时分秒教材分析 北师大版

第7单元时、分、秒 教学目标 1.借助对时间长短的感受,初步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可以用时、分、秒描述一些生活现象,感受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结合白己的生活经验与操作活动,认识时、分、秒,能够准确读出钟面上的时刻,能根据钟面说出经过的时间;掌握时、分、秒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时间单位换算。 3.结合具体情境,发展利用拨、数、画图等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 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 单元学习内容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钟表上整时、半时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本单元包括三节内容:认识钟面上的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体验时间的长短,知道1分=60秒;了解“作息时间表”,体会并能说出经过的时间,培养遵守时间的好习惯。 组织本单元学习内容的思路如下。 本单元教科书编写的基本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通过活动帮助学生体会时间的实际意义

由于时间单位比较抽象,不像长度、质量单位那样容易被感知,因此,学生体会起来比较困难。所以,教科书注重结合活动帮助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例如,通过拨钟面表针的活动,体会时与分之间的关系;通过“1分能做什么”的实践活动,不仅能使学生体验时间的长短,而且能体验1分能读能写许多字,能做不少事情,体会时间的价值,把抽象的时间概念变成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并懂得珍惜时间。 2.注重运用多样化的方法和策略帮助学生理解时间单位之间的关系 在时、分、秒的学习过程中,教科书关注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例如,在认识钟面时,教科书安排了拨一拨的活动,让学生借助操作和观察体会时、分之间的关系;在研究分、秒之间的关系时,教科书展示了学生不同形式的示意图;在判断经过时间时,教科书也引导学生利用画一画的方式解决问题。总之,对于时、分、、秒的学习,教科书注重观察、操作、画图等多种方式的融合,避免单一的死记硬背现象。 课时安排建议 本单元建议学习课时数为4课时。教师在理解教科书意图的基础上,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课时进行适当调整。 知识技能评价要点 本单元知识技能的评价主要围绕以下要点。 1.能准确认读钟面上的时刻,并能说出钟面上从一个时刻走到另一个时刻经过的时间。 说明:评价时,教师要结合具体情境和活动,运用多种形式,关注学生对时间的体验,了解学生对时、分、秒的理解情况。求“经过时间”,要适当控制难度,一般是借助钟面进行数或画图的方式得出结果,难度控制在分针指的时间是5分的倍数,如10:05到10:40经过了多少分?9:00到9:30经过了多少分?不要求列式计算。在一些要求学生画的题目中,二年级只要求学生画分针即可,不要求学生画时针。 2.知道1时=60分,1分=60秒,并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说明:要控制题目难度,单位换算所涉及数据要尽量小(建议最大不超过240),要特别注意降低那些换算后是复式单位的题目难度,如110秒=()分()秒。因为学习

excel里的角度的度分秒与小数点格式互相转换

excel里的角度的度分秒与小数点格式互相转换 一、角度的度分秒与小数点格式互相转换 EXCEL能将角度转换成度"°"分"′"秒"〃"格式吗? 如将:120.999722222222°转换成120°59′59〃. 32.55°转换成32°33′0〃 我知道可以用函数RADIANS将角度转换为弧度,但我们工程测量上用到的角度计算是以度分秒(比如:126°12′36〃)来记录并进行计算的,在Excel中怎样用这些数据进行计算? 1.设定公式“=A1/24”,并将单元格的格式设定为自定义格式:[h]°mm′ss〃 2.直接设定公式=TEXT(A1/24,"[h]°mm′ss〃") 第1种方法,方便于在计算时将度分秒转为度,这时只需乘24即可 第2种方法,度分秒转为度时,需要用公式 =SUBSTITUTE(SUBSTITUTE(SUBSTITUTE(B1,"°",":"),"′",":"),"〃",)*24 (度分秒符号用单位软键盘上的符号) 二、度/分/秒的输入问题 在工程计算中经常要用到度、分、秒,通常的做法就是插入特殊字符来输入。但是在EXCEL 中显示的结果却不近人意,三者之间的字符间距太大,看起来就象刚学会写字的人写的东西。其实这是由字体引起来的,一般情况下系统默认的字体是宋体,在这种情况下输入度分秒的时候,它们之间的间距就会比较大。下面几种字体的效果就比较好: Arial Unicode Ms , Batang , Dotum , Gungsuh , New Gulim , Gulim 。 当然也不只是这几种,大家也可以自己测试一下,找一下其它合适的字体。excel中坐标反算的求方位角的公式,要度分秒表示? 置镜点(X1,Y1)、后视点(X2,Y2) 方位角=(MOD(DEGREES(ATAN((Y2-Y1)/(X2-X1)))+(X2-X1<0)*180+360,360))/24 单元格格式设置成角度。 EXCEL表格中,如何将计算出来的角度值转化为度分秒格式.如:25.789001 =CONCA TENATE(INT(25.789001),"°",INT((25.789001-INT(25.789001))*60),"′",INT((25.7890 01*60-INT(25.789001*60))*60),"″")在EXCEL表格中输入此工式即可 严格地说应该为:=CONCA TENATE(TRUNC(25.789001),"°",TRUNC((25.789001-TRUNC(25.789001))*60),"′",T RUNC((25.789001*60-TRUNC(25.789001*60))*60),"″")这个对负角也适用,用INT在负角时就会出现错误 用时间格式就可以解决了。比如计算方位角 设A点坐标(X0,Y0),B点坐标(X1,Y1),求AB方位角 在excel中,令单元格A1=X0,B1=Y0,C1=X1,D1=Y1,方位角E1=IF(C1B1,(ATAN((D1-B1)/(C1-A 1)))*180/PI()/24,((ATAN((D1-B1)/(C1-A1)))*180/PI()+360)/24))

时分秒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会进行有关时间的简单换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安排自己课余时间的活动,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好习惯。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验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运用时间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准确地进行简单的时间换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时间表。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时间单位有哪些? 时间单位有时、分、秒。 1 时=(60 )分 1 分=(60 )秒 二、主动探究,学习新知 1.学习例1。 (1)2 时=()分 学生自由说一说括号里应该填多少,是怎么想的? 归纳:1 时等于60 分可以推出 2 时就是 2 个60 ,等 于120 分。 (2)练一练。 3 时=()分 4 分=()秒 同桌互相说一说你是怎么填的。 (3) 1 分30 秒=()秒 80 秒=()分()秒 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引导学生得出:第一个题目要先把 1 分转化为60 秒,再用60 秒 加30 秒得90 秒。第二个题目要看80 秒里面有几个60 秒还剩多少秒,有 1 个60 秒就是 1 分,还剩20 秒。 (4)生生之间互相出题,进行抢答比赛。 2.学习例2。 (1)多媒体课件出示主题图。 (2)说一说图上给出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回答:图上告诉我们小明在早上7∶30 从家出发去学校,7∶45 时就到校了。 提出问题:小明从家到学校一共用了多长时间? (3)小组讨论,看哪个组想到的办法好。 交流:①钟面上数格:从7∶30 到7∶45 ,分针走了 3 个大格, 是15 分钟。 ②列算式:45 -30 =15(分) (4)练一练。 ①学校春游,7∶30 出发,8∶50 到达。路上用了几时几分? ②同学们去春游,路上用了 1 时30 分,9 时到达。他们是几时几分出发的? ③一列火车本应11∶20 到达,现在要晚点25 分钟。它什么时候到达? 3.合理设计时间表。 (1) 起床离家到校放学睡觉 (2)学生独立完成,小组内交流,每组推荐一份表格。 (3)小组内学习。 ①了解推荐表格中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②请你在作业纸上提出三个问题。 ③组内同学相互交换解答。 此处放手让学生组内学习,在课堂上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交流,大家在共同学习的过程中,掌握简单的时间计算,在交流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探究过程,使学生的学习活动轻松有趣。

时分秒单元教材分析和教学设计

《时、分、秒》教材分析 安徽省黄山市黟县碧阳小学叶群芳(初稿) 安徽省黄山市教研室高娟娟(修改) 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教研室齐胜利(统稿) 第一学段中“常见的量”关于时间的知识,学生在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认识钟表》中学会了看整时和半时;在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认识时间》中会读写几时几分,初步认识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知道了1时=60分。这个单元主要是学习时间单位“秒”,以及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时间单位不像长度、重量单位那样容易用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比较抽象,单位之间的进率也比较复杂。但是时间又时时伴随着人们的生活。因此,教材从教学材料的选择到呈现方式,都十分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力求在实际情境中,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掌握有关时间的知识。 具体内容的编排顺序如下表: 《时、分、秒》重难点突破 安徽省黄山市黟县碧阳小学叶群芳(初稿) 安徽省黄山市教研室高娟娟(修改) 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教研室齐胜利(统稿) 本章重难点分析: 、

1.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是本单元内容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2.解决简单的计算经过时间的问题,帮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也是本单元的难点。 突破建议: 1.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尽可能使数学学习活动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 (1)初步建立对秒的直观感知 动态出示春节联欢晚会倒计时等待新年钟声敲响的那一刻。让学生体会“秒”是比分还小的时间单位,经常会在“倒计时”中出现,借助这一情境可以导出“秒的认识”这一课题。再依次出示第2、3、4幅主题图,唤醒学生关于时间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体会秒在生活中的运用。 (2)结合前面的情境图,直接说明: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并出示钟面,直观地观察秒针走一小格就是1秒,走一大格就是5秒,8秒就是走了八小格。再通过动态演示3幅连续的钟面,分针走一大格,秒针走了60小格。帮助学生理解分与秒的关系,即1分=60秒。 (3)体验1秒有多长 ) 通过亲身体验:如眨眼、听滴答声、击掌等方式让学生体验1秒的长度。 2.加强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身边,并帮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1)巩固时间单位间的进率。 复习1分=60秒,1时=60分,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归纳得出相邻两个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由于学生没有学习两位数的乘除法计算,所以时间单位的换算只出现数字较小的,以及整十倍数的换算。如600秒=()分 (2)突破“时间的简单计算”这一难点。 ①先复习简单的整时的经过时间的计算。

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时分秒 解决问题 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时分秒 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P5例2 教学目的: 1、通过加深学生对时间单位的认识,发展学生的时间观念。 2、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 3、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 教具准备:时钟模型、投影仪、课件 教学过程: 一、猜谜游戏引入: 1、猜谜语:矮子走一步,高个走一圈。矮子走一圈,高个走半天。 2、学生猜出谜底后,教师拿出一个钟面模型 提问:①“矮子指的是什么”?“高个指的又是什么?” ②“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多少”?“分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多少”?“时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 ③“1时等于多少分”?“1分等于多少秒”? 3、教师拿出钟表模型,拨出不同的时刻,让学生读出时间。 如:5时,3时20分,6时,9时50分等 4、引出课题:我们已经认识了时分秒,学会看了时间,但如何运用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解决问题”。(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2: (1)教师课件出示例2的情境图,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图,说说图意:小明7时30分离家,7时45分到校。

(2)师: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呢? (3)学生讨论回答,试着让学生归纳出计算时间的各种方法: a、分针从6走到9。走了3大格,是15分钟。 b、45-30=15,是15分钟。 4、小结(略) 2、请一至两名学生说说自己从早上几点从家出发,到学校是几点。让台下的学生帮忙算一算。 三、巩固练习: 1、完成P5“做一做” (1)学生独立完成。挑两名学生演板。 (2)集中评讲:9时-8时40分,分钟部分不能直接相减,怎么办呢?根据1时=60分,先从9时中借出1时变成60分,然后再减:9时-8时40分=8时60分-8时40分=20分 (3)指名到黑板前的钟表上实际操作一下。 2、一列火车本应9:15到达,现在要晚点25分钟,什么时候能到达? 提问:晚点25分是什么意思?(在9:15 的基础上再过 25分钟才能到达。)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反馈。 3、竞赛: 教师口头报时刻,如:3时至3时45分,经过几分?7时30分至8时,经过几分?学生抢答,看谁抢答得快,教师给予奖励。 四、全课总结,回归评价: 教师:现在是几时几分?我们刚才是从9时开始上课,从上课到现在经过了几分?一节课40分钟很快就过去了,“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是啊,时间就像金子那样宝贵,我们要珍惜每一分时间,争分夺秒,多学知识,做时间的主人。

时分秒单元教材分析和教学设计

《时、分、秒》教材分析 省市黟县碧阳小学叶群芳(初稿) 省市教研室高娟娟(修改) 省市区教研室齐胜利(统稿) 第一学段中“常见的量”关于时间的知识,学生在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认识钟表》中学会了看整时和半时;在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认识时间》中会读写几时几分,初步认识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知道了1时=60分。这个单元主要是学习时间单位“秒”,以及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时间单位不像长度、重量单位那样容易用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比较抽象,单位之间的进率也比较复杂。但是时间又时时伴随着人们的生活。因此,教材从教学材料的选择到呈现方式,都十分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力求在实际情境中,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掌握有关时间的知识。 具体容的编排顺序如下表: 《时、分、秒》重难点突破 省市黟县碧阳小学叶群芳(初稿) 省市教研室高娟娟(修改) 省市区教研室齐胜利(统稿) 本章重难点分析:

1.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是本单元容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2.解决简单的计算经过时间的问题,帮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也是本单元的难点。 突破建议: 1.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尽可能使数学学习活动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 (1)初步建立对秒的直观感知 动态出示春节联欢晚会倒计时等待新年钟声敲响的那一刻。让学生体会“秒”是比分还小的时间单位,经常会在“倒计时”中出现,借助这一情境可以导出“秒的认识”这一课题。再依次出示第2、3、4幅主题图,唤醒学生关于时间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体会秒在生活中的运用。 (2)结合前面的情境图,直接说明: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并出示钟面,直观地观察秒针走一小格就是1秒,走一大格就是5秒,8秒就是走了八小格。再通过动态演示3幅连续的钟面,分针走一大格,秒针走了60小格。帮助学生理解分与秒的关系,即1分=60秒。 (3)体验1秒有多长 通过亲身体验:如眨眼、听滴答声、击掌等方式让学生体验1秒的长度。 2.加强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身边,并帮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1)巩固时间单位间的进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