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

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

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
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浅析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发展,人才供需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应用型人才需求增加,在这种形式下,给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改革方向。计算机基础的教学要配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这一要求对现有的教学方法是一种挑战。本文就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初步探讨分析,如何进行教学改革才能更好的配合培养应用型人才。首先提出差异化教学,其次要求教师能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再次要求课堂习题能起到很好的岗位衔接作用。

关键词:差异化教学,计算机基础,自主学习,教学改革

1引言

20世纪末,国际高教界都普遍重视实践教学、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而国内,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用人单位主要从成本和效益出发,更多地考虑招聘的大学生能否带来更大的效益,更注重学生的应用能力,因此应用型人才需求增加,许多高校也逐步在教学改革的探索中注重强化实践环节。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应用的重要方法,也是提升学生的岗位衔接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为了使计算机基础教学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结合起来,需要将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融入课程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置身于实际应用的真实环境,完成具有岗位应用特色的习题,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触到相关领域模拟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2 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的问题

现今计算机基础的教学模式仍是以老师讲解,学生听讲并做相应的习题为主。这种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比较被动,不能主动思考,不会迁移知识,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不匹配。为了更好地配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课程教学也需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下面对现在的教学模式进行分析,找出其主要存在的问题。

2.1教材不能与时俱进

众所周知,计算机领域发展得非常快,硬件在不断升级改进,软件在不断地更新换代。而通常我们使用的教材都至少是两三年前编写的,里面的有些内容就落伍了。虽然计算机基础的教学并不要求掌握最前沿的信息,但是主流信息应保持更新,教材过于陈旧影响学生对知识判断。

2.2教学习题陈旧

每年计算机基础教学大纲的变化不大,甚至没变化,因此教学中的习题,不及时更新也能应对基本的教学,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需求和关注点都不同,现在的学生(年龄在1997年左右)对几年前的习题内容一点也不感兴趣,没有共鸣,他们只会觉得枯燥无趣,提不起兴趣,也难以保持学习热情。很多学生反映考完计算机等级考试后,在实际应用中要用WORD、EXCEL、PPT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感觉无从下手。

2.3 学生的差异

计算机基础是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全校性专业基础课,即文科和理科都要上这门课。学生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文理差异:文理科学生的思维方式不同,对计算机的理解力和认知不同,一个老师可能同时教文科和理科班的学生,但通常都是一套课件讲课,如果理科学生能接受,那么对文科学生来讲就相对难了一些。

(二)接受知识的快慢差异:由于先前的基础不同,同一个班的学生接受知识的快慢也不同,有些同学能跟上老师的思维,很快理解,但有些同学跟不上老师的思路,就卡住了。

(三)习题需求差异:不同层次的学生对习题的需求也不同,我们常用同一套练习给他们,就会出现问题,会做的同学很快做完,不会做的同学慢慢摸索着做,一般都是做的快的同学等慢一些的同学,这样掌握好的同学就浪费了一些学习时间。

(四)地区差异:发达地区的学生在中小学均有接触计算机,他们对计算机不陌生,有些还比较熟悉;但是农村及一些偏远地区的学生直到上大学才刚开始接触计算机,他们对计算机陌生并觉得很难学会,在学习时会产生自卑退缩心理。

2.4 课后辅导的缺失

一般计算机基础课程都是在机房进行教学,下课后,学生一般都联系不到老师,更别说辅导了,如何弥补这块的缺失非常急迫。

2.5 教学方法单一

计算计基础的教学模式仍是老师演示文稿演示讲解,学生听讲并做相应的习题。多媒体教学方法虽然比较生动,但由于方法单一机械,学生易产生厌烦情绪,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教学。

3 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初步探讨

为提高应用型人才的质量,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综合性、实用性人才,针对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计算机基础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教材选择、课程习题、课后辅导和差异化教学等方面提出解决方案。

3.1 选择强调实用性的教材

尽可能选择强调基础和实用性的教材,方便学生在课后自学,或者编著符合自己学校教学目标的教材。

3.2 定期更新教学中的习题

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加强对理论的理解。很多学生只停留在能听懂教师授课内容、能顺利完成习题和作业得阶段,却不能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缺乏举一反三的能力。而应用型人才是围绕着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而提出的,在能力培养中特别突出对基本知识的熟练掌握和灵活应用,因此在习题的设计上,要注意以下两点:

(一)以实际问题为习题背景:要了解各个专业的就业范围,分析可能在工作岗位中会遇到的实际问题,以这些可能会遇到的具体问题做为习题背景,增强学习的目的性。这样学生就业上岗时,切换到实际应用的时候就相当于回忆并巩固原有的知识,岗位衔接能力也随之提升。

(二)以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作为习题背景:每一届新生都带有一些共同的特征,他们特有的人生观、价值观都有他们那个时代的特色。无趣的习题会削弱练习效果。要多了解学生,用他们感兴趣的话题作为习题的背景资料,可以吸引眼球,事半功倍。每道习题中要有亮点:比如加入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名人、动漫角色、时尚话题等等,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

比如,WORD中的邮件合并功能,常规习题为制作录取通知书、通知、信函等等比较枯燥,我们可以加入一些多媒体元素(如图片)使习题变得更生动一些。例如,下面图1

和图2都是邮件合并的练习,学生更喜欢图2中的习题,他们会主动去思考在邮件合并中图片数据是如何实现合并的。这时再介绍方法就能很快掌握,可见有亮点的习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能判断这个习题中的内容是否喜欢,好的习题能使学生联想到了掌握之后可以应用在那些地方,潜移默化的实现了知识的迁移,加强了理论与实际问题的对接。

图2 笔试通知图2 工作证

根据以上两点,要常审视教学中的习题,发现落伍的习题及时更新,保持学生的学习热忱。

3.3 差异化教学

随着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要求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使差异化教学成为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改革的新增长点。

导致学习的能力和效果都不同,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思路做出调整,

释题目并观察其操作过程,及时纠正出现的问题,从而做到讲解有重点。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容易发觉学生操作的不当之处,他的错误可以代表一部分人群,做到讲解目标明确。

另外还可以加入视频辅助教学,即在给学生的习题中配备教师提前录制好的教学视频,供学生在课后练习时参考。也适用于人数过多的班级,当教师无法给每位有疑问的同学答疑时,提高教学效率。

4 结束语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必须关注学生,以学生为主体,以“实用、有趣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为指导方针,建立贴近岗位就业的题库,探索学生愿意学、自主学习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改革方案。本文就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进行初步探讨,并提出初步改革方案,方案初步实施后还可以根据具体使用情况,在实践中继续完善,甚至增加一些辅助功能,如,在网络教学平台的基础上搭建课后自测平台,可以让学生测试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利于修正学习目标。

参考文献

[1] 王超.关于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思考[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9

[2] 姜漓.计算机等级考试对计算机基础教学影响的探讨[J].福建电脑,2009,(02)

[3] 徐造林.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与探讨[J].航海教育研究,2000,1:30-34

[4] 胡西川.计算机基础教学环境因素及教改策略的探讨[J].高等理科教育,2006(1):58-60

[5] 朱勇.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4):363-364

刘芳(198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程硕士

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广州,增城,511325

全国一级计算机知识点总结

第一部分计算机基础知识 一、硬件 1、世界上第一台公认的电子计算机ENIAC:产生年代(1946年)、诞生的国家,冯·诺依曼存储程序控制思想。 2、计算机发展历史中,每一代电子计算机采用的元器件,电子计算机最早的应用领域。 3、计算机的物理组成,主机与外设的构成。 4、CPU的组成、功能,控制器、运算器的功能,CPU的性能指标。 CPU时钟频率的单位MHz(GHZ)。 5、指令的功能、组成(操作码+地址码)。 6、计算机的性能指标。 度量计算机运算速度常用的单位是MIPS。 在微机的配置中常看到"P42.4G"字样,其中数字"2.4G"表示处理器的时钟频率是2.4GHz。 7、存储器:内存的功能、分类,常见的外存,内存与外存的特点对比,存储单位,存储速度排序。 CPU与内存直接进行数据的交换。 RAM和ROM的特点。 优盘的特点。 磁道的概念。 磁盘读写操作的含义,操作系统对磁盘进行读/写操作的单位 8、CD光盘和DVD光盘的分类。 9、地址的概念。 10、常见的输入设备及性能指标,常见的输出设备及性能指标。 11、常见的接口。 二、软件 1、计算机软件的概念(程序+数据+文档)、分类。 2、系统软件有哪些? 3、应用软件有哪些? 4、操作系统的地位、作用,操作系统的功能有哪些?

三、多媒体技术 1、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的算术运算规则,基数、权值的含义。 2、二、八、十、十六进制之间的转换方法及其相关计算。 3、无符号二进制数的表示范围。 例如5位无符号二进制数可表示的范围:00000~11111B,十进制数值范围是0~31。 4、西文字符编码ASCII码:个数(128个),表示位数(7位),学会推算字母的ASCII 码值。 相同字母ASCII码值(十进制):小写-大写=32。 5、GB2312:汉字总数,一级、二级汉字分类依据和字数。 6、区位码、国标码、机内码之间的转换方法。 任意一个汉字的机内码均>A0A0H 7、点阵字形存储空间的计算。 存储一个24×24点的汉字字形码需要72字节。 四、网络 1、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分类,通信协议,组网的目的或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2、常见的局域网有哪些?Novell网等 3、网卡的作用,调制解调器的作用。 4、IP地址(IPV4)的正确表示形式。 5、域名的概念,域名系统的作用。 识别域名中各个子域的含义。 6、E-mail地址的格式,收发邮件的注意事项。 7、计算机病毒的概念、特点、防范方法,感染计算机病毒的途径,常用的杀毒软件。 8、通信系统的技术指标。 9、能保存网页地址的文件夹是收藏夹。 五、程序设计 1、程序设计语言分类 2、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的概念。 3、高级程序设计语言有哪些? 4、什么是可移植性? 5、编译,解释,链接。

大学计算机基础期末考试题

一、选择题 1.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于(B )年 A.1945 B.1946 C.1971 D.1972 2. 第一代计算机的主要元器件采用的是( C )。 (A)晶体管 (B)小规模集成电路 (C) 电子管 (D)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3. 存储容量的基本单位是(B )。 (A)位 (B) 字节(C)字 (D)ASCII码 4.利用计算机对指纹进行识别、对图像和声音进行处理属于的应用领域是( D)。(A)科学计算 (B) 自动控制 (C)辅助设计 (D)信息处理 5.微型计算机中运算器的主要功能是进行(C)。 (A)算术运算 (B)逻辑运算 (C) 算术和逻辑运算 (D)初等函数运算 6.中文Windows XP的“桌面”指的是(C )。 (A)整个屏幕(B)某个窗口(C)全部窗口(D)活动窗口 7.决定微型计算机性能的核心硬件是( D ) A CD-ROM B UPS C BBS D CPU 8. 一台微机的型号中含有486、586等内容时,其含义是__A_ __。 A. 运算控制单元的档次 B.软盘容量大小 C. 主存储器容量大小 D.硬盘容量大小 9.计算机硬件的五大基本构件包括: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 B ) A. 显示器 B. 控制器 C. 磁盘驱动器 D. 鼠标器 10.在计算机内部,所有信息的表示法都是采用( C ) A 十进制 B 八进制 C 二进制 D 十六进制 11.第四代计算机的主要逻辑元件采用的是(D ) A.晶体管 B.小规模集成电路 C.电子管 D. 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12.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包括:(A) A、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B、主机、键盘、显示器 C、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D、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 13."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英文缩写是:(A) A、CAD B、CAM C、CAE D、CAT 14.微型计算机中,ROM的中文名字是:(B) A、随机存储器 B、只读存储器 C、高速缓冲存储器 D、可编程只读存储 15.计算机能够直接执行的程序是( B) A、应用软件 B、机器语言程序 C、源程序 D、汇编语言程序 16.存储器分为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两类 ( A) A、它们中的数据均可被CPU直接调用 B、只有外存储器中的数据可被CPU调用 C、它们中的数据均不能被CPU直接调用 D、其中只有内存储器中的数据可被CPU直接调用 17.当已选定文件后,下列操作中不能删除该文件的是( D ) A.在键盘上按Delete键 B.用鼠标右击该文件,打开快捷菜单,然后选择删除命令 C.在文件菜单中选择“删除”命令 D.用鼠标双击该文件夹 18.在WindowsXP操作系统中一个文件的属性包括(B ) A.只读、存档 B.只读、隐藏 C.只读、隐藏、系统 D. 只读、隐藏、系统、存档19.Windows XP操作系统属于( C ) A. 单用户单任务操作系统

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浅析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发展,人才供需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应用型人才需求增加,在这种形式下,给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改革方向。计算机基础的教学要配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这一要求对现有的教学方法是一种挑战。本文就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初步探讨分析,如何进行教学改革才能更好的配合培养应用型人才。首先提出差异化教学,其次要求教师能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再次要求课堂习题能起到很好的岗位衔接作用。 关键词:差异化教学,计算机基础,自主学习,教学改革 1引言 20世纪末,国际高教界都普遍重视实践教学、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而国内,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用人单位主要从成本和效益出发,更多地考虑招聘的大学生能否带来更大的效益,更注重学生的应用能力,因此应用型人才需求增加,许多高校也逐步在教学改革的探索中注重强化实践环节。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应用的重要方法,也是提升学生的岗位衔接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为了使计算机基础教学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结合起来,需要将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融入课程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置身于实际应用的真实环境,完成具有岗位应用特色的习题,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触到相关领域模拟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2 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的问题 现今计算机基础的教学模式仍是以老师讲解,学生听讲并做相应的习题为主。这种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比较被动,不能主动思考,不会迁移知识,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不匹配。为了更好地配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课程教学也需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下面对现在的教学模式进行分析,找出其主要存在的问题。 2.1教材不能与时俱进 众所周知,计算机领域发展得非常快,硬件在不断升级改进,软件在不断地更新换代。而通常我们使用的教材都至少是两三年前编写的,里面的有些内容就落伍了。虽然计算机基础的教学并不要求掌握最前沿的信息,但是主流信息应保持更新,教材过于陈旧影响学生对知识判断。 2.2教学习题陈旧 每年计算机基础教学大纲的变化不大,甚至没变化,因此教学中的习题,不及时更新也能应对基本的教学,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需求和关注点都不同,现在的学生(年龄在1997年左右)对几年前的习题内容一点也不感兴趣,没有共鸣,他们只会觉得枯燥无趣,提不起兴趣,也难以保持学习热情。很多学生反映考完计算机等级考试后,在实际应用中要用WORD、EXCEL、PPT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感觉无从下手。 2.3 学生的差异

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标准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计算机应用基础 课程类别:公共基础课 适用专业:各专业通用

说明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各专业计算机公共课。它的应用水平直接反映了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在国家信息化发展的进程中,计算机应用基础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了适应信息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计算机应用基础”是许多非计算机专业,如航空、财会、数控、电子、建筑等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本课程正是以立足于培养21世纪高素质人才为目标,以提高学生自身素质为重点,着重满足各类专业学生的培养需要而开设的。 本课程采用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项目式教学法,利用任务驱动的教学理念,将学习活动过程的设计融入教学过程中,以使学生借助教师的指导能够独立地完成学习活动,《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的内容比较杂、多,但中专的学生有一定的基础,根据课程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单元为主,按照教学内容设立单元项目,把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关于计算机应用技能的掌握,分为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操作系统、文字处理、电子表格应用、演示文稿制作、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网络交流、等七个单元项目,涵盖了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应该掌握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知识点,同时确定了每一个单元项目学生应该掌握的基本能力,根据能力的要求,将每个单元项目又划分为若干个工作任务。项目划分好后,教师要进行课前教学准备工作。在每一个单元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自己先将项目设计开发出来,为项目教学法的实施做好案例的准备工作。 在项目实施前,教师可以向学生作简要的实施动员工作,向学生说明项目的意义与作用,引导学生上网欣赏优秀的作品,收集相关资料,从而激发学生完成项目开发的兴趣。针对项目的难度不同,文字处理、电子表格、演示文稿、基础知识、操作系统等项目的实施由每个学生独立完成,而针对网络技术、网络交流等稍大的项目成立项目小组,推选小组负责人,制定计划,并落实分工,参考项目的难易程度以及学生的个人能力,确定小组成员(一般4-5人)。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并且进行过程性评价,帮助学生在独立研究的道路上探索前进,教会学生怎样应付大量的信息,引导学生如何在实践中发现新知识,掌握新内容。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独立完成项目任务把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理论水平和实操技能,而且又在教师有目的地引导下,培养了合作、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 总之,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的的基本理论和实际操作技能,本课程不是单一机械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而是同时向学生传授着对工作任务的理解方法,对完成工作任务流程的设计方法和完成工作任务时知识和技能的综合应用技巧;它不再是一种向学生灌压式传授知识的过程,而是一种启发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学习,总结、体会知识和技能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和技术是会老化的,本课程力求从思想方法、思维方式,知识和技术自我再生、自我创新方面塑造学生,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学习、如何创造、如何生存,着力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级《计算机应用基础》期末试题

5. 依据[ ]可以识别文件的类型。 A.文件的大小 B.文件的路径 C.文件的扩展名 D.文件的修改日期 6. 在Windows 7资源管理器中[ ]菜单提供了文件夹设置功能。 A、文件 B、编辑 C、工具D:查看 7. Windows 7中,显示3D桌面效果的快捷键是[ ]。 A.Alt+Tal B.Win+Shift C. Ctrl+Tab D. Win+Tab 8. 计算的主机由( )构成。 A、CPU、内存储器及辅助存储器 B、CPU和内存储器 C、存放在主机箱内部的全部器件 D、计算机主板上的全部器件 9. 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现形式是( )。 A、八进制 B、十进制 C、二进制 D、十六进制 10. 下列( )文件是压缩文件 A、财务.doc B、财务.exe C、财务.zip D、财务.txt 11. 外存储器中的信息,必须首先调入( ),然后才能供CPU使用 A、ROM B、运算器 C、控制器 D、RAM 12下列“不合法”的文件名是( )。 A、.txt B、 C、 D、 二、填空题(本题共12个空,每空2分,共24分)

是由()公司开发的操作系统。 14. PDP是指( )显示器。 15. 二进制数1110转换成十进制数为()。 16.磁盘碎片主要是在对硬盘的频繁写入和删除中产生的,可以用()来整理。 17. 计算机软件系统中最重要、最基本的系统软件是()。 18. 为了减少文件传送时间和节省磁盘空间,可使用()软件对文件“瘦身”。 19. 初次安装系统后,可以使用WIN7的()功能为该系统创建一个系统映象,以便系统被破坏后恢复。 20.批量搜索文件时所用的通配符有()和()。 操作系统中,Ctrl+X是()命令快捷键。 22.文件或文件夹通常有只读、()和()三种属性。 三、判断题(本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23.睡眠状态是一种省电状态。() 24. WIN7属于多用户、桌面操作系统。() 25.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缩写是CAD。() 26. 所有被删除的文件都是放在回收站中。() 27. 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构成。() 28.“库”只是“包含”不同文件夹的位置。 ( )29. 在Windows 7中,菜单命令的前面带有符号√,表示该命令当前无效 ( ) 30. 安装杀毒软件是保障缉计算机安全的唯一措施。()。 31. 避免文件和文件夹丢失或被破坏,可以对重要的文件和文件夹进行备份。 ( ) 32.按下shift键的同时按下字母键,输入大写字母() 33. 对话框是系统提供给用户输入信息或选择内容的界面() 34. 语言栏可以浮动显示在屏幕上,也可以显示在任务栏上。() 四、解答题(本题共5小题,其中35题5分,36题5分, 37题6分,38题6分,39题6分,共28分) 35.简述WIN7操作系统的特点。 36.列举CPU的性能指标。 37.把下面4个数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B (275)8 191D 1F3H 38简述计算机病毒有什么特征 39.简述窗口切换的方法(两种以上)。

计算机基础教学实验中心改造升级项目建议书 2017年

附件1 计算机基础教学实验中心改造升级项目 一、总论 1、项目名称 计算机基础教学实验中心改造升级项目(基于云计算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的建设项目) 2、申报单位概况 计算机基础教学实验中心下设计算机公共基础实验室、计算机软件实验室、计算机多媒体实验室、教科研实验室。中心现分布于不同的教学楼的3个楼层,实验室建筑面积1200多平方米,设备总值280余万元。中心面向全校各二级学院,承担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实验、计算机专业课程实验、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类课程实验及业余时间面向全校学生的开放性实验等任务,平均每学年开设实验课程接近100门,实验人数6500人以上,实验人时数25万次以上。 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等新计算机专业技术的开展与应用都在对机房建设、实验环境、教师教学、实验室管理等都带来模式的革新。基于云计算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的建设被越来越多的院校采纳,为打造我校数字化虚拟实验教学环境,建构学校实验教学云计算基础平台,加快推进数字化虚拟实验室建设,创新实验室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建立学校特色实验课程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加强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应用,

探索数字化实验教学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创新;推动课程教学与信息资源的有机整合,完善工程化实验教学体系等要求,我中心现申请升级改造基础教学实验中心设备及环境、建设基于云计算数字化教学资源管理与考试平台,创建考试中心,提升学校实验实训教学面貌,加强教师人员培养档次。 3、拟建地点 拟建在综合楼5--6层,规模15间实验室、1个数据服务中心 4、建设内容与规模 建设内容包含三个方面: (1)改造和升级原有计算机机房设备。 实验中心现有计算机600余台,实验室布局分散,该方案实施应前先搬迁现在所有实验室进行集中建设(搬迁方案见原提交的搬迁报告:综合楼或重型楼)。目前实验室有335台为2012年以前购置,故障率高,维护成本增加,在两年内需要进行更新换代。因此在此基础上利旧建设350点的智能云桌面平台,实现机房设备升级。建设内容:实验数字服务中心机房1间、数据存储服务器2台、网络管理服务器2台、云平台管理服务器8台、云终端控制器350台、移动管理平台5个、网络布线及实验室装修等。 (2)建设网络无纸化考试平台 目前无纸化考试平台的应用在许多高校中逐渐取代纸质试卷考试模式,今年全国英语四、六级考试也开始在部分省市高校试点,而今年计算机工程学院的中职对口高考技能测试的考核中已经开始试

中职计算机基础知识整理教学内容

中职计算机基础知识 整理

计算机基础知识 (初稿 2011/10/5) 1、计算机发展简史 第一代(1946-1957年)电子管 第二代(1958-1964年)晶体管 第三代(1964-1970年)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第四代(1971年至今)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2、我国计算机发展 我国电子计算机研究工作起步于1956年 1958年试制成功了第一台电子管数字计算机DSJ-1 3、计算机的特点 (1)运算速度快 (2)精确度高 (3)具有“记忆”功能和逻辑判断功能 (4)具有自动运行能力 4、计算机的性能指标 (1)字长 (2)主频 (3)运行速度 (4)内存储容量 5、计算机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 (1)科学计算

(2)数据处理 (3)过程控制 (4)计算机辅助系统 (5)人工只能 (6)网络应用 (7)多媒体应用 6、计算机的分类 (1)从计算机规模来分,有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和微型机。 (2)从信息表现形式和被处理的信息来分,有数字计算机(数字量、离散的)、模拟计算机(模拟量、连续的)、数字模拟混合计算机。 (3)按照用途来分,有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 (4)按采用操作系统来分,可分为单用户机系统、多用户机系统、网络系统和实时计算机系统。 (5)从字长来分,有4位、8位、16位、32位、64位计算机。 7、计算机的基本结构 冯·诺依曼体系模型计算机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部分组成。 8、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既为冯诺依曼原理,计算机体系设计思想是“程序存储和程序控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计算机硬件设备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部分组成。

计算机基础期末考试卷

2017—2018学年度计算机期末考试卷班级姓名学号 一、填空题(12*2分) 1.微型计算机通常由______和______组成。 2.字长是计算机______次能处理的______进制位数。 3.1KB=______B;1GB=______B。 4.计算机中,中央处理器CPU由______和______两部分组成。 5.计算计的软件系统通常分成______软件和______软件。 6.在断电后,能继续为计算机系统供电的电源称为_______。 7.一个2G的U盘能存放500M的电影最多为________几部。 二.选择题(18*2分) 1.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于( C )。 A.德国 B.日本 C.美国 D.英国 2.计算机技术在半个世纪中虽有很大的进步,但至今其运行仍遵循着一位科学家提出的基本原理,他就是( C )。 A.牛顿 B.爱因斯坦 C. 冯.诺依曼 D.爱迪生 3.断电后会使数据丢失的存储器是(B )。 A.ROM B.RAM C.磁盘 D.光盘 4.在windows中,欲剪切当前文件夹,可以使用的组合键是( C )。 A.ctrl+v B.ctrl+a C.ctrl+x D.ctrl+d 6.在windows中,关闭程序的方法有许多,下列不正确的是( B )。 A 在键盘上,按alt+f4 B.在键盘上按esc键 C.用鼠标单击程序屏幕右上角的“关闭”按钮 D.打开程序的“文件”菜单,选择退出 7.在windows中,欲全选当前文件夹,可以使用的组合键是 B A.ctrl+v B.ctrl+a C.ctrl+x D.ctrl+d 8.下列存储器中,存取速度最快的是( B )。 A.硬盘 B.缓存 C.光盘 D.U盘 9.下列不可能出现在Windows资源管理器窗口左部的是( A )。 A.文件 B.桌面 C.我的电脑 D.(C:) 10.在计算机系统中,指挥.协调计算机工作的设备是___B__。 A显示器, B.CPU, C内存, D打印机,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一、课程内容改革: 目前我校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包含了《计算机基础及应用》、《程序设计基础》、《数据库技术与应用》、《多媒体技术与应用》四门课程。对于大一新生,全校各专业的学生都开设了《计算机基础及应用》,进入大一下学期,根据各专业的特点分别开设了《程序设计基础》、《数据库技术与应用》、《多媒体技术与应用》,从而使计算机公共课程与各专业的计算机课程有机衔接。形成了有序的课程体系。 二、课程教学学时数改革:见机房课表和教学任务书 三、课程教学管理改革 ●2008年成立公共课部,对全校计算机基础课教学进行统筹管理; ●在日常教学管理中,推进课程组建设,成立了四个课程组; ●在学生意见反馈上,利用教学管理QQ群和院系联系人制度保障 信息的沟通和教学中问题的处理; 四、教学师资力量: ●要求全院教师、特别是副高以上的教师带一个班的计算机基础

课程。引导尽量多的优秀专职教师担任计算机基础课程。 ●在校其他部门,挑选、聘用一批计算机专业的在职员工,作为 兼职的计算机基础教师。培养了一批稳定的师资队伍。 ●聘用在读研究生作为兼职教师,严格把关。坚持试讲制度, 不符合要求的,坚决不聘。 五、考核形式改革:采用无纸化考试 六、学生作业提交方式改革:教师在服务器建立班级账户,学生通 过局域网提交作业,教师随时可以查看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完成作业的时间;也方便学生在实验课内无法完成作业可以在其他时间补交。见实验档案文件夹。 七、课程建设: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的四门课程中,《计算 机基础及应用》课程已经通过校级精品课程验收;《数据库技术与应用》课程的建设依托省级教学研究项目,已经成功申报了校级精品课程,目前正在建设中;《程序设计基础》校级精品课程的申报工作也已启动。 八、教材建设: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 员会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关于“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指导意见(2007年),组织有多年计算机基础教学经验、教学效果好的优秀教师编写相关课程的教材;并紧跟社会需求,每三年对教材进行重新编写;

计算机基础精品课程建设实施方案

《现代交换技术》精品课程建设实施方案(规划)交换是整个通信网络的核心,《现代交换技术》课程主要讨论交换基础知识,电路交换技术、信令系统、分组交换和ATM交换技术、IP交换技术以及下一代网络与软交换等技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交换技术与通信网的概念,理解交换技术的分类,掌握交换网络的组成及工作原理;掌握数字程控交换机的硬件结构和软件系统,了解程控交换机的性能指标;掌握信令的概念和功能、信令方式和NO.7信令系统;了解通信工程设计与综合布线技术;掌握分组交换的基本原理和帧中继技术;理解ATM基本原理和体系结构,掌握TCP/IP原理和IP交换技术。掌握下一代网络的体系结构和软交换的工作原理及组网技术,熟悉当今电话通信发展的新技术,为今后各种专业课的学习和从事通信技术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精品课程建设的目标 总结多年课程教学的经验,在分析研究交换技术发展方向的基础上,结合我院实际,建立一套既符合我院学生实际情况,又具备可操作性的课程教学体系。通过课程建设使本课程的教学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形成立体化教学的新模式,培养学生既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功底,能够熟练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在将来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同时使本课程的建设在我院达到先进水平。 二、精品课程建设的整体思路 《现代交换技术》作为一门公共专业课,所涉及的学生人数多、专业面广、影响大。随着通信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掌握必要的现代交换理论已成为我院学生必备的素质要求。 《现代交换技术》课程是面向我院所有高职高专学生的公共专业课。课程内容着重讲解交换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新交换技术,并努力增加最新交换技术如IP交换、软交换技术的比重。其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较全面系统地掌握现代交换技术的基本概念;能对交换网络进行简单的数据配置;具备一定的设备和网管操作能力;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现代交换技术》是一个理论性很强的课程,我们的教学指导思想是在有限的时间内精讲多练,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自学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1. 在教学观念上,要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此利用了吴静老师在2009/2010学年第1学期的教改成果,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分组讨论环节,通过讨论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2. 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课程录像等现代教学资源,注意声、文、图、动有机结合,将抽象内容形象化、深奥内容通俗化。在课堂教学中充分

(整理)全国计算机一级基础知识试题

计算机基础知识试题(答案及详细解释1 选择题 1.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包括____。 A)主机、键盘、显示器 B)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 C)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 D)计算机的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解答: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是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的。计算机的硬件是一个物质基础,而计算机软件是使硬件功能得以充分发挥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对于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这两者缺一不可。 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2.微型计算机的运算器、控制器及内存储器的总称是____。 A)CPU B)ALU C)MPU D)主机 解答:CPU是中央处理器的简称,包括MPU和ALU;MPU是微处理器的简称;ALU是算术逻辑单元的简称;CPU和内存储器的总称为主机,它是微型机核心部分。 本题正确答案为D。 3.“长城386微机”中的“386”指的是____。 A)CPU的型号B)CPU的速度 C)内存的容量D)运算器的速度 解答:CPU的品质直接决定了微机的档次,在奔腾出现之前,微机名称中直接使用微机中的CPU型号,386机表示了它们使用的CPU芯片为80386。 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4.在微型计算机中,微处理器的主要功能是进行____。 A)算术逻辑运算及全机的控制 B)逻辑运算 C)算术逻辑运算 D)算术运算 解答:微处理器是计算机一切活动的核心,它的主要功能是实现算术逻辑运算及全机的控制。本题正确答案为A。 5.反映计算机存储容量的基本单位是____。 A)二进制位B)字节 C)字D)双字 解答:存储容量大小是计算机的基本技术指标之一。通常不是以二进制位、字或双字来表示,因为这些表示不规范,一般约定以字节作为反映存储容量大小的基本单位。 本题正确答案为B。 6.在微机中,应用最普遍的字符编码是____。 A)ASCII码B)BCD码 C)汉字编码D)补码 解答:字符编码是指对英文字母、符号和数字的编码,应用最广泛的是美国国家信息交换标准字符码,简称为ASCII码。BCD码是二—十进制编码。汉字编码是对汉字不同表示方法的各种汉字编码的总称。补码是带符号数的机器数的编码。 本题正确答案为A。 7.DRAM存储器的中文含义是____。 A)静态随机存储器

《计算机应用基础》期末考试试题

《计算机应用基础》期末考试试题 班级:_______学号:姓名:成绩: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分) 1、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诞生于()。 A:1946年B:1949年C:1956年D:1959年 2、关于电子计算机的特点,以下论述错误的是()。 A:运算速度快B:运算精神高 C:具有记忆和逻辑判断能力 D:运行过程不能自动、连续,需人工干预。 3、在微机的硬件设备中,既可以做输出设备,又可以做输入设备的是()。 A、绘图仪B:扫描仪C:手写笔D:磁盘驱动器 4、计算机病毒是一种()。 A:微生物感染B:化学感染C:程序D:幻觉 5、计算机病毒不具有()。 A:寄生性和传染性B:潜伏性和隐蔽性 C:自我复制性和破坏性D:自行消失性和易防范性 6、下列关于存储容量大小换算正确的是()。 A:1KB=1024MB B:1GB=1024KB C:1TB=1024GB D:1TB=1024MB 7、计算机采用的逻辑元件的发展顺序是()。 A、晶体管、电子管、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 B、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 C、晶体管、电子管、集成电路、芯片 D、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芯片 8、Excel所生的文件扩展名是()。 A: .txt B: .doc C: .ppt D: .xls 9、Excel单元格中输入公式必须以()开头。 A:等号B:加号C:单元格地址D:减号 10、在Excel单元格中显示以“0”开头的数字,如学号“01”,则在输入数学 前加()符号。 A:加号B:双引号C:单引号D:等号 11、如果要中止幻灯片的放映可以按()。 A:END键B:ESC键C:回车键D:Ctrl+END键 12、下列4项中,合法的IP地址是()。 A:180.220.5 B:202.53.0.78 C:206.53.392.76 D:202.53.282.22 13、下列域名中,代表教育机构域名的是()。 A: gov B:net C:edu D:com 14、下面E-mail地址中,()是无效的。 A:We@https://www.sodocs.net/doc/063993670.html, B:wang@qun@https://www.sodocs.net/doc/063993670.html, C:zhanghao@https://www.sodocs.net/doc/063993670.html, D:wangqun_77@https://www.sodocs.net/doc/063993670.html, 15、二进制数11110001转换为十进制数是( )。 A:241 B:242 C:240 D:244 16、计算机的三大应用领域是()。 A、科学计算、信息处理和过程控制 B、计算、打字和家教 C、科学计算、辅助设计和辅助教学 D、信息处理、办公自动化和家教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实验方案

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理论教学 及实验教学改革及实施方案 一、课程理论教学改革及实施 1.新生入学伊始,首先对大学一年级新生使用无纸化考试系统进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 摸底考试(学生自愿报名参加考试),经过考核达到教学大纲要求的新生可以免修《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并根据学生个人意愿,确定是否将摸底考试成绩作为该生本课程的A考成绩,系里全体任课教师负责考核并给出成绩。对于参加摸底考试的学生,无论成绩如何,都可以选择参加本课程的正常学习和考核。 2.根据机房条件,部分班级采用直接在机房授课的方式(大约30%的班级),以利于学 生更好地掌握授课内容和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总学时不变,试点班级由任课教师报名,学院和教务处备案。理论课任课教师教学工作量算法不变,实验室教师计实验准备工作量。 二、实验教学改革及实施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学时总计16学时,具体分配见表1。为了提高实验课的教学质量,根据学校相关规定,专职实验教师参与实验指导工作。,实验采取混排方式,即实验由承担实验指导的教师(可以不是本班任课教师)对自己指导的班级给出百分制实验成绩(最终占总成绩的20%),并且按学校要求填写实验授课手册,最后与期末成绩和平时成绩(由任课教师考核,分别按比例70%、10%)合计作为学生的期末总成绩。实验指导教师和理论课授课教师承担各自的职责,出现责任事故按相关规定处理。 根据机房现有条件,准备每次每个实验室同时进行3个班的上机实验,安排实验指导老师方案如下: 3个自然班安排1名任课教师和1名实验室教师同时进行实验指导,任课教师负责2个班级的实验指导和考核任务,实验室教师负责1个班级的实验指导及考核任务,期末均给出百分制考核成绩,并负责填在期末成绩总表中。实验指导教师在实验之前必须给出具体的实验项目名称、实验要求等内容,不能采用大纲上的笼统的项目名称。

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建设方案

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建设方案 目前计算机应用技术涉及到几乎所有的机关、企业、事业、公司单位,任何有关IT行业的单位都需要用到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对计算机以及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工作就变的十分重要,因此,该专业的适用领域非常广泛。由于计算机应用领域对从业人员素质要求高,要求从事该职业的人员要熟悉计算机相关专业的理论知识,具备熟练的专业实践技能,良好的职业道德,一定的文化素养。为此,计算机应用专业现代化建设就成业推动我国各企事业单位发展的重要举措和动力资源。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家培养的是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人才,在全国提升人力资源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的来源依赖于课程这个主渠道。而我们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开设的时间不长,只有短短的几年时间,在校领导和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专业建设不断完善、成熟,教育教学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但是,从市场对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情况来看,我们的计算机教学仍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因此,课程建设是重点,它的建设要从修订教学计划入手,对专业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系统改革,构建素质、能力为主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新模式。课程建设与改革是迫切的,必须的,同时也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 一、计算机应用专业现代化建设的目标 教育目标受某一社会发展阶段对文化优化、对人才就业的现代化影响,而教育既承担人的培养任务,又有文化发展的前瞩性目标。所以,教育目标既是现代化的课题,又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改革。对我国现代化而言,还是一个由中国国情出发,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体转换过程。因而,在专业现代化建设的教育体系里,计算机应用专业对文化整体转换过程。因而,在专业现代化建设的教育体系里,计算机应用专业对文化整体现代化的需求,对教育内部现代化的评价标准,对教育外部赶超世界水平,产业发展优势的定位,都有许多亟待研究的现代目标。 (一)教学目标 1.明确培养目标。 针对当前我校学生基础理论相对薄弱,以及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社会需求较大的特点,对我校计算机应用专业的教学改革,主要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为主。其主要的培养方向是: (1)能熟练使用办公自动化软件、胜任计算机日常维护和保养的电脑操作人员; (2)能进行简单网页制作、网页动画设计、产品演示课件制作的企业Internet维护与应用人员; (3)能熟练使用PhotoShop等图形图片处理软件进行印刷图片、产品广告、网页图片及课件设计与制作的人员。 (4)能熟练运用电路基础及单片机课程的知识。 (5)能进行一定能力的软件设计与开发。

计算机基础知识(全国计算机基础知识)

你不知道的计算机知识 选择题 1.现在较为流行的Pentium微机的字长是(C) A、8位 B、16位 C、32位 D、64位 2.具有多媒体功能的微型计算机系统,通常都配有CD—ROM,它是一种(A) A、只读光盘存储器 B、只读大容量软盘 C、只读硬盘存储器 D、只读存储 器 3.下列不同进制的4个数中,最大的一个数是(C) A、(101010100)2 B、(760)8 C、(690)10 D、(1EF)16 4.某种双面高密软盘片格式化后,若每面有80个磁道,每个磁道有15个扇区,每个扇 区有512个字节,则该种软盘片的容量是(D) A、720KB B、360KB C、1.44 MB D、1.2MB 5.断电后,存储的数据丢失的存储器是(A) A、RAM B、ROM C、磁盘 D、光盘 6.通常所说的486机是指(D) A、内存容量为486KB B、硬盘容量为486MB C、主频为486MHZ D、微处理器的型号 7.机器语言是用二进制代码表示的,它能被计算机(C) A、编译后执行 B、解释后执行 C、直接执行 D、汇编后执行 8.在微机中,3.5in软盘写保护窗口的小滑块移到一侧,使写保护窗口露出时,对该软盘 (A) A、只能读操作不能写操作 B、只能写操作不能读操作 C、既能读操作 D、不起任何作用 9.1SRAM存储器是(A) A、静态随机存储器 B、静态只读存储器 C、动态随机存储器 D、动态只读存储器 注:SRAM是英文Static RAM, DRAM(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 10.运算器的主要功能是(D) A、算术运算 B、逻辑运算 C、关系运算 D、算术、逻辑运算 11.下列字符中,ASCII码值最小的是(A) A、M B、u C、b D、R 12.“32位机”中的32指的是(D) A、微机型号 B、内存容量 C、存储单位 D、机器字长 13.用来表示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英文缩写是(C) A、CAD B、CAM C、CAI D、CAT 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Computer Aided Design); CAM (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计算机辅助制造); 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 Aided Instruction ,简称CAI); CAT:不是计算机熟语; 14.4MB是(A) A、4×1024×1024字节 B、4×1024字节 C、4×1024×1000字节 D、4×1000×1000字节 15.微处理器又称为(D)

2010(2)计算机基础期末考试试卷(A卷) 2

华南农业大学期末考试试卷(A 卷) 2010学年第2学期 考试科目: 大学计算机基础 考试类型:(闭卷) 考试时间: 120 分 钟 学号 姓名 年级专业 考生注意: 1、 答案必须分别写在“机读卡”和“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不得分。 2、 必须在机读卡和答题卷上正确填写班级、学号、姓名等内 容,否则没有考试成绩。 3、 在机读卡的学生代号区只填写学号后10位。 4、 考试不能使用计算器等电子设备。 一、 判断题(本大题共 50小题,每小题0.5分,共(在机读卡上答题,正确选A ,错误选B ) 1. 英国数学家图灵在1936年提出了对数字计算机具有深远影

响的“存储理论”模型。 2.当数据以某种形式被处理、描述或与其它数据比较时,它才 成为信息。 3.设备驱动程序属于支撑软件。F 4.在计算机中,一个浮点数由阶码和尾数两部分组成。 5.现代信息技术以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特 征。 6.最早的计算机程序设计是由冯?诺依曼编写的。 7.在计算机内部用于存储、加工处理汉字的编码称为汉字内 码。T 8.嵌入式计算机是指作为一个信息处理部件嵌入到应用系统 中的计算机。T 9.一台普通的微机只要安装了网络操作系统、网络协议和服务 软件就可以充当服务器。 10.字长是存储信息的基本单位。 11.24×24汉字点阵字库中,表示一个汉字字模需要2字节。 12.外存上的信息可直接进入CPU被处理。 13.在计算机中,8位原码能表示数的范围为0~255。F 14.4位二进制数可表示1位十六进制数。 15.我们将CPU和系统总线之间频率相差的倍数称CPU的倍 率。T 16.PCI总线是现代总线的标准。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建设方案

《计算机应用基础》精品课程建设方案 课程教学是决定学校人才培养、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最基本要素,也是学校综合办学实力的根本性体现。课程的精品化建设是学校教学基本建设的核心内容,是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从过程来看,精品课程建设更是一项系统工程建设。《计算机应用基础》是在全区各中等职业、技工学校各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公共基础课程,也是自治区中职、技工学校进行计算机应用能力技能鉴定和等级考核大纲对应的课程,开设的目的是努力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信息素养,使学生具有信息时代所要求的基本科学素质,并能站在信息时代发展的前列,推动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步伐。该课程虽然多年来在多所学校已被列为省级精品课程,但作为一门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类公共基础必修课,从学校教育培养学生的目标出发,着眼于推动我区信息化建设发展步伐,我们有必要把该课程的精品化建设作为一种社会责任秉承“系统工程建设”的理念,不断地去完善它。 一、课程建设指导思想 坚持党的教育方针;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面向经济;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遵循因材施教原则,突出教学过程的应用性和实践性,推动理论与实践、文化基础与专业技能、学习做人与学习做事的结合。以精品课程建设,带动精品专业建设,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二、课程建设总目标 本课程建设总体目标:一方面,通过建立健全课程标准及课程考核体系、规范教学文件、教学资料和创建适用的实习实训基地,使得

教学条件得到根本改善;另一方面,通过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提高教学质量。达到精品课程建设的要求。 三、课程建设依据 我校承担着我区商贸流通领域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任务,随着国家对少数民族教育的不断重视,近年来学校生源结构变化较大,加上信息化技术更新频繁,信息技术类课程建设任务不断加大,特别是根据自治区教育厅2007年下发的《关于在自治区中等职业学校进行计算机应用能力技能鉴定和等级考核的通知》(新教职成〔2007〕1号)文件和中职、技工学校在能否很好地推动我区信息化建设步伐,促进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工作,提高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技能水平,推行职业资格证书等工作的实施环节,《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精品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四、课程建设思路及步骤实施阶段 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课程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持续改进,长期积累和沉淀。结合本课程特点,建设思路和步骤分如下阶段实施:分析就业需求和课程培养目标-进行课程总 体设计与步骤实施阶段-分析教学任务实施的可行性-明确课程建设 目标-确定课程建设内容-建设保障-实施-总结-持续改进。 (一)分析就业需求和课程培养目标 《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为面向全校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承载着培养全校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和潜在行业技能的双重教学任务,为使学生尽快地适应社会,实现学校与企业“无缝接轨”的教学目标。通过深入学生实习、就业所在的企业进行调查并邀请企业管理人员到学校对学生进行培训,请毕业生返校座谈等与企业沟通方式,了解社会对技工学生的需求,从而使课程的教学目标更加明确,根据教学目标,随时调整教学内容,保持与时俱进。同时,

本科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方案【模板】

本科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方案 按照XX学院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为加强我校学生计算机能力的培养,强化大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技能,从2011-2012学年开始,将进一步深化我校本科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改革计算机应用基础(一级)的教学方式,加强数据库应用和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下称程序设计语言类课程)。 一、改革目标 计算机应用能力已成为社会和用人单位衡量大学生业务素质与能力的突出标志,尤其是学生程序设计语言的应用能力。通过教学改革,将对我校本科生重点加强程序设计语言类课程的教学,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并逐年提高学生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的通过率,以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计算机能力要求。 二、改革方案 1.从2011级开始,本科生的计算机应用基础(一级)由学生根据教学要求进行自学,学校开放机房供学生练习,并在第一学年中组织对学生进行上机操作考试,考试合格者获得1学分,以确保学生掌握计算机应用的基本技能。 本科各专业均开设《软件技术基础》32学时和《数据库及其应用》或《程序设计语言》(语种包括C、C++、VB)64学时两门公共计算机必修课程,《数据库及其应用》或《程序设计语言》由院(系)根据情况在其中至少选择一门,按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要求进行教学。 2.英语系、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法律系、日语系和艺术学院的2009级、2010级本科专业从下学期开始增设《数据库及其应用》课程,课程性质为专业限选课(必选),总学时64,其他院(系)的2009、2010级本科学生继续执行原教学计划中设置的与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相关的课程。 3.修改学校学士学位授予办法中对计算机等级考试成绩的要求,从2008级开始本科生的学士学位授予条件中对计算机等级考试成绩暂不作要求。 4.学校已决定从2012-2013学年开始,将各院(系)本科生的全国或江苏省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的通过率纳入院系二级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各院(系)应组织好学生参加全国或江苏省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的考试工作。 从2011级开始,本科学生可自愿在学校报名参加全国或江苏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