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混合型学习在高校实践类课程的应用模式研究与实践

混合型学习在高校实践类课程的应用模式研究与实践

混合型学习在高校实践类课程的应用模式研究与实践

摘要:混合型学习是课堂教学与数字化学习的优势组合,结合当前高校实践类课程学时数不足、实践力度不够、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无法深度融合的现状,该文通过课堂讲授、网络自主与协作学习、课外任务式实训3个模块,以摄影技术课程为例,介绍了混合型学习在实践类课程中的具体应用模式与方法。

关键词:混合型学习;模式研究;实践;摄影技术

混合型学习是国外对E-Learning反思基础上形成的新术语,它将面对面传统学习和数字化、网络化学习进行优势融合。该类学习关注学习个体风格和步调,强调采用合适的学习技术满足不同学习个体的需求。混合型学习既发挥了教师的引导、启发和监控教学的作用,又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面对当前高校学生就业的严峻形势,培养和发展学生专业技能,提高高校实践类课程的教学成效,已成为当前高校教育面临的一个新问题。混合型学习的实践探索,早期就曾在企业培养雇员专业技能和提高雇员工作效率上发挥效能,现在同样对高校培养满足未来工作岗位需求具有一定就业竞争能力的学生发挥着重要作用。

1 混合型学习在高校实践类课程中应用的现实意义

1.1 弥补当前高校实践类课程设置和面授教学的缺陷

由于高校课程设置对市场需求变化的不敏感性,我国高校课程存在重理论、轻实验的现状,虽为适应就业需求,许多高校也大面积开展实验教学改革,加大实验教学内容在课程中的比重,但学时数和实验配套却维持不变,导致教师理论讲解不透,学生实践赶鸭子上架,理论和实践无法透彻融合。

混合型学习是传统面授教学与E-Learning的有效融合,E-Learning既能提供丰富学习资源,弥补教学学时不足、资源传授有限、知识内容难于展开等缺陷,也能通过网络交流功能和教师合理的活动设计,拓宽教学面和师生互动面,提高教学广度与深度。

1.2 提高实践类课程教学质量,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创新思维能力

混合型学习包含3种教学组织形式,一为教师讲授为主的集体授课制,可通过课堂面授、网络视频授课和拓展知识讲座展开,目的在于扩充知识受众面和课程内容质量;二为合作式小组学习,可在面授和网络学习中同时展开,该形式对于实践类课程的小组实验项目实施,实验协同讨论和学生协同学习能力培养具有很大优势;三为自主学习,主要在网络上展开,学生可自定步调,利用丰富网络资源,拓宽学习广度和深度,同时利用E-mail、BBS、聊天工具和Web2.0相关技术,可有效开展学生个别辅导,实验成果展示和探讨等教学活动,这对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有不容忽视的作用。

2 混合型学习在高校实践类课程中的具体应用模式

实践类课程是指理论和实践并重的课程,该类课程知识涉及面广,内容实践性强、技术要求高,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又有一定要求,因此,有限的学时内,既让学生吃透必备知识和技能,又能在能力上有所提升,是该类课程解决的重点之一。Jennifer Hoffman在其《Blended Learning Case Study》一文中提出,混合式学习是教学设计人员将一个学习过程分成若干模块,然后再用最好的媒体将各模块呈现给学习者的过程。然而这个过程并不是模块的简单拼合,其强调模块元素的互相影响与作用,最终实现效果最大化

的目的。为此,印度国家信息学院(NIIT)将混合型学习划分为技能驱动(Skill Driven)、态度驱动(Attitude Driven)和能力驱动(Competency Driven)三个维度,技能驱动强调学生自定步调学习和教师/促学者(instructor/facilitator)来支持发展的一定知识和技能;态度驱动强调通过不同学习事件和媒体的混和发展一定的行为和态度;能力驱动则强调混合不同的媒体和学习事件,以及知识管理和指导(mentoring)来发展工作能力(workplace competencies)。

综上所述,并结合实践类课程特点,实践类课程可采用课堂讲解、网络自主与协作学习和课外任务式实训3个模块展开混合型学习,为实现混合型学习的3个维度驱动,整个学习注重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课堂讲授以问题引入、讨论思考和案例分析为主;网络自主与协作学习通过在线阅读、协作讨论和在线测评开展自定步调的学习,并以此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课外任务式实训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发展技能的重要环节,该模块强调学生实训任务的设计能力与实训任务完成的协同能力培养,并以此达到技能驱动和能力驱动的目的。实践类课程混合型学习的具体应用模式如图1所示。

图1 实践类课程混合型学习应用模式

3 实践类课程混合型学习模式应用案例分析

为探讨实践类课程混合型学习模式的具体应用效果,本研究选择了课时数偏少,实践能力要求较强的摄影技术课程进行了实证研究,此课程同样采用课堂讲授、网络自主与协作学习、课外任务式实训3个模块开展教学,教学过程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作用,并力求在技能、态度和能力驱动3个维度上对学生知识和能力进行优化和提升。

3.1 课堂讲授

课堂讲授是学生开展网络学习和课外实训的基础,由于课内时数有限,教学内容又相对庞杂,因此,课堂教学要尽量做到内容精、效率高的特点。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认知基础,从零散到整体,将内容按专题划分,教学方法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并充分发挥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每个教学主题都在理论掌握的基础上,结合典型作品进行小组互动讨论,教师通过适时引导,让学生展开对自己作品的分析与评价。此教学模式的开展,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强化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深度,同时也为学生课外网络自主、协作学习和任务式实训的小组协作进行了前期培训和方法引导。该模块具体内容如图2所示。

图2 课堂讲授流程

3.2 网络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

网络自主与协作学习是课堂扩展的重要模块,通过该模块,学生不仅能将课堂知识扩充和深化,而且网络同步和异步交流功能,还为学习自定步调提供了条件。网络自主与协作学习模块的内容如图3所示。

图3 网络自主与协作学习模块

该模块主要由3个部分组成:课堂内容拓展、教学论坛和学习测评。课堂内容拓展以大量网络扩展学习资源扩充学生知识面与知识深度,为保证自主学习效能,教师通过学生学习记录及知识考核进行监控与调整。教学论坛是学生展开深度讨论的重要基地,教师将课堂上无法深度挖掘的学习内容和学生拍摄作品,以讨论专题方式在此发布,并通过帖子主题引导、讨论引导和适当评价机制,调控学生回帖内容与质量,讨论以个人和小组两种方式参与,提倡挖掘学生创新观点和小组协作能力。学习测评是对学生课堂学习、

网络学习和实践能力的考核,考核分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和网络学习能力3部分进行,理论知识以网上作业提交、知识模块测验获取评定;实践能力通过上传作品,作品论坛互评的方式进行考核;网络学习能力则通过学习记录、发帖数量与质量及小组合作互动的效果进行一个综合的表现性评价。

为监控网络学习进度和效度,教学网站通过教学通告,学习提醒和学习指导小纸条,讨论引导,作业、论坛和测验提交时间限制等手段,监控课外网络学习的进展与效能。

3.3 课外任务式实训

课外实训是课堂实训力度不足的有力补充,摄影技术课程在原课时基础上增加了约20个学时的开放性实验,为在缺乏教师监督情况下提高开放实验的效果,实验采用任务驱动和小组协作的形式开展,组长负责组织成员开展任务设计、教师联系、小组作品网评等各项工作。为提高学生作品分析与创作能力,小组作品将上传到教学论坛中,以异组互评的方式讨论评定,作品最终成绩将参考互评和教师评价的结果共同得出。为保证实训顺利完成,理论教师及实验指导教师将在任务设计、协作学习方法指导、实训技能等方面提供面授和网络辅导,为学生完成高质量实训任务提供学习支持。课外任务式实训具体流程如图4所示。

图4 课外任务式实训流程

4实践类课程应用混合型学习存在问题及对策

经过一个学期实践研究,混合型学习对学生理论知识掌握、实践能力提升和创新思维培养均起到不错效果,但初期学习过程中也存在学生网络学习意识不强、自主与协作具有被动与盲目性、实训作品质量不高等问题,因此,激发学习动机、提供学习指导和制定合理评价机制成为混合型学习有效落实的重要调控手段,为此,本研究提出以下几点应对措施:

4.1 提高课程内容的兴趣度和实用性,并以适当反馈机制强化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激发和维持学习活动的内部驱动力。学习动机分为内源性动机和外源性动机两种,内源性动机源于兴趣、好奇心和求成的需求,外源性动机则是由学习奖惩和分数诱发的。因此,本研究通过提升课程内容的兴趣度和社会实用性激发学生学习内部需求,然后再通过学习提示、作业、测验、讨论评价、学习表现评价等手段,提高学生学习意识与竞争意识,从外源条件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4.2 提供充分的自主与协作学习指导,提高自主与协作学习效能

由于缺乏网络学习锻炼和意识培养,大部分学生对于自主与协作意识不强,能力欠缺,如不加以指导,学习效果明显欠佳。因此,完善的自主与协作学习方法指导和详尽评价指标体系,教师适时进行学习动员,对提升学生自主与协作学习意识和网络学习能力极有帮助。协作学习则强调组长责任制,利用作品自评与互评机制,提高协作小组成员的责任感与成就感,从而提高小组协作的效率与质量。

4.3 细化实训任务,合理设计实训评价机制,提升实训成效

课外任务式实训由于在缺乏监督的情况下展开,因此,合适的实训指引和恰当的评价机制将是实训任务成败关键,为保证实训完成质量,本研究在兼顾实训任务完整性的同时,将实训任务根据知识点进行细项划分,每个细项依据知识内容的重要程度给出相应评分标准。为发挥小组协作作用,实训成绩评定由教师评定、成员互评和组间互评综合得出。

5结束语

混合型学习在实践类课程中的应用有效提高了理论知识,在实践创作中的升华迁移,利用混合型学习的网络自主与协作学习,不仅扩充了课堂,而且对于学生的自主、协作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均起到良好效果,但如何实现有效学习监控,提高学生元认知能力和网络信息素质,仍然是影响混合型学习效能的重要因素之一,这有待于未来对此进一步深入开展研究。

参考文献

[1]黄荣怀,周跃良,王迎.混合式学习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Jennifer Hoffman.Blended Learning Case Study[J/OL]. https://www.sodocs.net/doc/086692198.html,/

[3]北京大学教育技术学院教育技术系.深入理解混合型学习[J].中国远程教育,2004,6

[4]皮连生.教育心理学(第三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混合式学习在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整合中的应用研究

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电视摄像》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