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霾和雾的区别

霾和雾的区别

霾和雾的区别
霾和雾的区别

霾和雾的区别

雾和霾是两种不同的视程障碍现象。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组成,使水平能见度低于1km的空气浑浊现象。能见度在1~10km的称为轻雾。霾是大量微小尘粒、烟粒或盐粒等均匀浮游空中,使水平能见度低于10km的空气普遍混浊形象。

雾霾形成有三个要素:一是生成颗粒性扬尘的物理基源。我国有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平

高原地区,其土壤质地最易生成颗粒性扬尘微粒。二是运动差造成扬尘。例如,道路中间

花圃和街道马路牙子的泥土下雨或泼水后若有泥浆流到路上,一小时干涸后,被车轮一旋

就会造成大量扬尘,即使这些颗粒性物质落回地面,也会因汽车不断驶过,被再次甩到城

市上空。三是扬尘基源和运动差过程集聚在一定空间范围内,颗粒最终与水分子结核集聚

成霾。目前来看,在我国黄土平高原地区350多座城市中,雾霾构造三要素存量相当丰裕。

雾与霾的区别主要包括:

1.能见度范围不同。雾的水平能见度小于1公里,霾的水平能见度小于10公里。

2.相对湿度不同。雾的相对湿度大于90%,霾的相对湿度小于80%,相对湿度介于80-90%是霾和雾的混合物,但其主要成分是霾。

3.厚度不同。雾的厚度只有几十米至200米左右,霾的厚度可达1-3公里左右。

4.边界特征不同。雾的边界很清晰,过了“雾区”可能就是晴空万里,但是霾与晴空

区之间没有明显的边界。

5.颜色不同。雾的颜色是乳白色、青白色,霾则是黄色、橙灰色。

6.日变化不同。雾一般午夜至清晨最易出现;霾的日变化特征不明显,当气团没有大

的变化,空气团较稳定时,持续出现时间较长。

干霾、湿雾是雾和霾的显著区别

干气溶胶粒子和有气溶胶粒子参与的云雾滴是霾和雾的主要成分,也是二者最主要区别。通俗来说,霾比较“干”,而雾比较“湿”。

判断雾和霾哪个偏多,空气湿度是重要的依据。一般说来,在雾—霾现象中,当大面

积观测到的空气相对湿度大于90%时,雾—霾中以雾为主导;当大面积观测到的空气湿度低于80%时,以霾为主导。

之所以用空气湿度作为雾和霾区分的依据,是因为水汽在雾—霾变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当空气中水汽较多时,某些吸水性强的干气溶胶粒子会吸水、长大,并在过饱和的气

象条件下最终活化为云雾的凝结核,在气溶胶粒子之外,产生一些云雾滴,从而推动由霾向轻雾和雾的转化。而当空气湿度降低时,雾向轻雾、轻雾向霾的转变也会发生。

值得说明的是,雾和霾原本是自然界的两种天气现象。在历史上人类活动对大气影响较弱的年代,雾和霾也会不时出现,因为自然的循环过程中也会产生气溶胶粒子,只不过这些气溶胶粒子被视为背景气溶胶,而那时的雾-霾也主要受空气中水汽变化来控制。但是,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这一现象在我国近三十余年出现了显著变化,当今的雾—霾不仅受到空气中水分多少和分布的影响,还受到主要源于人为排放的大气气溶胶显著增加的影响。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雾霾》阅读答案本

《雾霾》阅读答案 ①雾霾是雾和霾的统称,是将两种相似且难以区分的天气现象共同提及的概括性说法。 ②雾是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导致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000米以内的天气现象;水平能见度在1000-10000米的这种现象被称为轻雾。由于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雾散射的光与光的波长关系不大,因而雾看起来呈乳白色或青白色。 ③霾是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使大气浑浊,并导致水平能见度小于10000米的现象。由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组成的霾,其散射波长较长的光比较多,因而,霾看起来呈黄色或橙灰色。 ④雾和霾常常相伴出现。区别雾和霾,空气相对湿度是重要依据。一般相对湿度小于80%时的空气能见度恶化主要是霾造成的,人们习惯上称此时的天气为霾天;相对湿度大于90%时的空气能见度恶化主要是雾造成的,通常被称为雾天;相对湿度介于80-90%之间时的空气能见度恶化是霾和雾的混合物共同造成的,一般被统称为雾霾天。 ⑤在雾霾天气中,PM2.5是“罪魁祸首”。其主要来源有多个:一是道路扬尘和建筑施工扬尘;二是汽车尾气;三是工厂制造出的废气污染;四是冬季取暖时燃烧煤炭低空排放的污染物;五是生物质(秸秆、木柴)的燃烧以及垃圾焚烧产生的烟尘。 ⑥这些污染颗粒和细菌、病毒等一起附着在水滴上,对人体的呼吸道产生影响,可能会引起急性 危害的例子,更多的情况是雾霾在不知不觉中危害着人的健康。 ⑦雾霾天应减少开窗,减少外出,外出时避免骑车,戴正规合格的口罩、多食清肺润肺食品。但最根本的还是要从源头上采取“减排消尘”的措施。此法既能减少由温室气体引发的空中水汽,又能减少空气中的凝结核,从而达到控制雾霾频发的现象。这方面伦敦做出了榜样:1956年英国颁布了“清洁空气法案”,在“减排消尘”上大做文章,如今已见成效,原来每年有几十个雾霾天,现已降至5天, 19.根据文章第①-④段内容,结合下列两张图表,判断徐汇区12月5日、6日、13日的天气,将相应选项填在横线上:(6分) A.雾天 B. 霾天 C. 雾霾天

雾霾是什么意思

精选阅读(1): 雾霾,顾名思义是雾和霾。但是雾和霾的区别很大。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等颗粒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视觉障碍的叫霾。霾就是灰霾(烟霞)。 雾是由超多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多出现于秋冬季节(这也是2013年1月份全国大面积雾霾天气的原因之一),是近地面层空气中水汽凝结(或凝华)的产物。雾的存在会降低空气透明度,使能见度恶化,如果目标物的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000米以内,就将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或凝华)物的天气现象称为雾(fog)。 雾霾天气是一种大气污染状态,雾霾是对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的笼统表述,尤其是pm2。5(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阴霾天气现象出现增多,危害加重。中国不少地区把阴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齐作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 精选阅读(2):福楼拜的名言 雾霾是雾和霾的统称。霾是一种天气现象,也称灰霾(烟霞),指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超多极细微的干尘粒子均匀的浮游在空中,使空气浑浊,视野模糊并导致能见度恶化,如果水平能见度小于10000米时,将这种非水成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的视程障碍称为霾(haze)或灰霾(dust-haze)。当水汽凝结加剧、空气湿度增大时,霾就会转化为雾。正因空气质量的恶化,雾霾天气现象便会增多,危害加重。中国不少地区把阴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齐作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1]。2013年12月9日,一场罕见的大范围雾霾笼罩着中国,陆续有25个省份、100多座大中城市不一样程度出现雾霾天气。2014年1月4日,国家减灾办、民政部通报2013年自然灾情,雾霾天气首次纳入。 霾雾区别 雾霾下的天安门雾和霾相同之处都是视程障碍物。但雾与霾的构成原因和条件却有很大的差别。雾是浮游在空中的超多微小水滴或冰晶,构成条件要具备较高的水汽饱和因素。爱情过后

雾和霾的区别

中国城市中渐行渐远的雾和越来越重的霾(组图) 文章来源: 中国国家地理于 2012-11-18 12:51:13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打印本新闻 中国人有着赏雾的传统,在中国古代的诗词绘画中,雾是重要的审美意向。神秘、迷离、缥缈、空寂雾的美妙难以描摹却令人神往。可不知从何时起,美好而纯净的雾,离我们却越来越远,再难寻觅;取而代之的,变成了“雾霾”、“灰霾”。那么我们常说的“雾都”中笼罩的究竟是雾还是霾?从2011年底开始,一直被公众热议的PM2.5和雾霾又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撰文/汪韬董棣 大雾中的浙江瑞安,平日里平凡规整的城市,被装点得如同梦幻仙境一般,低一些的建筑物在浓雾的遮蔽下,时隐时现;突出于雾海之上的高楼,又犹如云端上的海市蜃楼一般。如果在中国古代,这样的场景一定会引得文人墨客争相歌咏;可是发生在现在,我们看到后的第一反应却往往是:这是雾还是霾?它会不会对我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摄影/苏立锁 在我儿时的记忆里,雾是无比新奇和神秘的:在某天清晨,它悄然而至,上学路上原本非常熟悉的景物就突然变得陌生起来,一切都是模模糊糊、朦朦胧胧的,看不到远处小伙伴的身影,却能清楚地听到大家的笑闹声:“我们变成神仙了!我们都在天宫中了!”受图画、电影和神话故事的影响,我们这些孩子总把雾与仙境联系在一起,偶然一场雾的到来,就像是一场天赐的仙缘,给我们带来无限的遐想和快乐。

在中国古代,雾是重要的审美意向,“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晓雾忽无还忽有,春山如近复如遥”无数与雾有关的诗词佳句千古流传;在中国大地上,也有诸多的地方以雾而著称:河北兴隆有雾灵山,顾炎武有言“其山高峻,有云雾蒙其上,四时不绝”;云南兰坪有雾湖,每当天气变化时湖中就会“喷雾”,最为神奇的是有时雾会像一条白龙一样从湖面上盘旋升起;还有新安江上的“白沙奇雾”,天柱山上的“雾潮云浪”,至于泰山、黄山、庐山、峨眉 山似乎没有哪座名山不以雾为奇绝;而在吉林的雾凇岛,你还能欣赏到“夜看雾,晨看挂,待到近午赏落花”的江雾团涌和雾凝琼花的绮丽景观。 除了这些以雾闻名的风景胜地,在中国还有一座城市也以雾而著称,这就是“雾都”重庆。我曾向一位重庆的朋友打听重庆什么时候会有雾,他想了想笑着说:“其实我想知道的是重庆什么时候会没有雾。”然后他略带一点自豪地说:“夜上海,秋北京,雾重庆,雨桂林。重庆最美就在于雾,中国最美的雾也就在重庆。”他描绘道:大雾之时,城内山色尽消,江岸不分,整个山城进入了“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神秘境界。雾让重庆褪去了平日斑斓的色彩,又起到了微妙的调光和柔化的效果,还原出本真的宁静和婉约,仿佛一幅意境悠远、气韵绵长的水墨山水画卷。 重庆多雾的原因可以从地理环境中找到解答,因为它地处四川盆地的东部,四面群山环抱,长江、嘉陵江在此交汇,空气温暖湿润,地面风速很低,江水蒸发不易扩散,是雾形成的有利条件,潮湿的空气很轻易就会达到饱和状态而凝结成雾。

雨雪雹露霜雾霾的区别和联系

雨雹霜露雾 联系:都是与水汽有关 区别: 雨、雪、雹是大气降水,都有从高空降落到地面的过程; 露、霜是水汽在地面的凝结物; 雾、霾则是悬浮在空中。 下面就详细谈谈它们之间的区别。 雨:由雨滴组成,大部分雨滴的直径大于0.5 毫米。雨是云质粒经各种物理过程长大到不能为上升气流支托时降落到地面的水分。在水云中,雨是云滴通过凝结——碰并过程形成的。在混合云中,雨滴主要由冰晶效应和碰冻过程长成的大冰晶在降落到正温层中融化而成的。 雪:云的上端一旦冰晶化,冰晶就会吸收周围过饱和水蒸气而成长,形成雪降落地面。雪是白色结晶体,多为六角形。 雹:形成于强对流云中的固态降水,直径一般在0.5—5 厘米,可大到10 厘米以上,大多呈球形、圆锥形或不规则形体。主要形成于特别强盛的积雨云中,云层下部气温较高,多合水滴;上层气温很低,飘浮冰针和雪花,在低处冻成半透明的冰珠,形成多层冰雪相间的冰雹。中国降雹多在春、夏、秋三季。 可见,雨雹虽都属于降水,但它们的形态不同,颗粒大小不同,成因也不同。

露:贴近地面的空气受地面辐射冷却的影响而降温到露点以下,所合水汽的过饱和部分在地面或地物表面上凝结而成的水珠。大多在暖季的夜间到清晨的一段时间内形成,形成条件一般是晴夜静风,近地气层湿度较大,上层空气较干燥。 霜:贴近地面的空气受地面辐射冷却的影响而降温到霜点以下,所合水汽的过饱和部分在地面一些传热性能不好的物体上凝华而成的冰晶。结构疏松。大多在冷季夜间到清晨一段时间内形成,形成时一般是静风。 可见,露霜都属水汽在地面的凝结物,但它们凝结的形态不同,形成的季节不同,形成的条件不同。 雾:近地面空气中总浮的大量水滴或冰品微粒的集合体,使水平能见度小于 1 千米的物理现象。近地面空气中水汽充沛,水汽压大于其饱和水汽压时,水汽即凝结或凝华为雾。形成过程有三:(1)降低气温(2)增加水汽,提高空气的湿度(3)两个湿度很高且温差很大的气团混合。 霾:出现霾时空气则相对干燥,空气相对湿度通常在60%以下。大量烟、尘等微粒(肉眼无法分辨)均匀地悬浮在空中使有效水平能见度小于10KM的空气混蚀的现象。霾的核心物质是空气中悬浮的灰尘颗粒,气象学上称为气溶胶颗粒。当空气团较稳定时,

雾、轻雾与霾区分的概念模型与经验公式

雾、轻雾与霾区分的概念模型与经验公式 Fog、mist and haze to distinguish between the conceptual model and empirical formula 燕建军 民航华北空管局北京气象中心,100621 摘要:为了使气象观测预报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合理、准确的区分雾、轻雾与霾,最大限度的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气象服务。本文在学习和分析雾、轻雾与霾的组成、特点、标准及变化趋势的基础上,改进原有的概念模型和经验公式,重新建立了雾、轻雾与霾区分的概念模型和经验公式。而且,实际天气过程的检验效果十分理想,为今后气象观测预报人员区分雾、轻雾与霾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霾气溶胶概念模型经验公式 1引言 轻雾是指空气层中悬浮着微小水滴或吸湿性潮湿粒子,使地面水平能见度在1-10km的天气现象。雾是指近地面的空气层中悬浮着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使水平能见度降到1km 以下的天气现象。霾是指悬浮在空中肉眼无法分辨的大量微粒,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km的天气现象。[1][2][3][4][5][6] 它们虽然都是漂浮在大气中的微小粒子,都能使能见度恶化从而形成灾害性天气,但其组成成分和形成过程以及对人们的危害是完全不同的。随着近年来对大气气溶胶物理化学性质的深入了解和有关部门拓展气象服务的需要,在观测预报业务上越来越需要明确的区分轻雾、雾与霾现象。 2雾霾的发展趋势 雾、轻雾、霾现象是近年来影响我国中东部大气能见度最主要的天气现象,对人们的生产生活特别是航空运输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在对北京首都国际机场2000年至2013年的气象观测数据统计中也证实,雾、轻雾和霾现象在人们现在生活中的出现频率非常高,特别是霾,有明显逐年增加的趋势。见表1首都国际机场2007年1月至2013年12月视程障碍天气日数统计表。 表1 首都国际机场2007年1月至2013年12月视程障碍天气日数统计表 年份HZ(天)BR(天)FG(天)DU(天)FU(天)SA(天) 2000 1 180 24 16 209 20 2001 1 202 18 20 174 20 2002 0 183 20 20 173 18 2003 1 212 27 4 183 1 2004 1 193 21 10 173 11 2005 61 175 20 17 144 18 2006 74 188 27 23 161 21 2007 156 190 18 6 80 7 2008 157 194 7 6 50 9 2009 195 181 9 4 9 6 2010 175 199 8 13 19 12 2011 162 185 13 8 27 9 2012 194 192 15 9 13 5 2013 215 183 19 2 1 3 3雾、轻雾与霾的特征和标准 3.1易于混淆的视程障碍现象

雾和霾的区别

阅读精选(1): 雾和霾的区别是什么 组成不一样:雾是空气中的水汽冷却后凝结成的细微水滴悬浮于空中,水分含量达90%以上;灰霾是悬浮在大气中的超多微小尘粒、烟粒或盐粒的集合体,水分含量低于80%。 阅读精选(2): 雾和霾的区别 雾 1雾是悬浮于空气中的水滴小颗粒。 2相对湿度(含水量)大于90%的空气悬浮物。 3雾在空气中分布不均匀,越挨近地面密度越大。 4能见度很低,一般在1公里之内。 5雾是悬浮在空中的微小水滴,过一段时间会降落到地面,对人们生活、健康影响不大。 霾 1霾是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小颗粒,包括灰尘、硫酸、硝酸等各种化合物。

2相对湿度(含水量)小于80%的空气悬浮物。 3霾的粒子较小,质量较轻,在空气中均匀分布。 4能见度较低,一般在十公里之内。 5霾是各种化合物的小微粒,对人体健康和植物都有害。 阅读精选(3): 雾和霾的区别 秋冬时节,随着冷暖空气交替出现,出现雾和霾的几率也大大增高。许多人都会把能见度低的天气叫做雾天,但对霾却不甚了解。其实雾和霾是有区别的。 雾是悬浮在贴近地面的大气中的超多微小细水滴(或冰晶)的集合。雾和云的区别仅仅在于是否接触地面。雾使水平能见度显著降低。 按国际气象组织规定,使能见度降低到1km以下的称为雾,能见度在1-10km的称为轻雾。由于这样的分档不能满足气象服务的需求,因此气象部门在服务工作中,可根据雾天对交通运输等人类活动的影响程度,将雾分为轻雾、雾、大雾、浓雾及强浓雾等几个等级。一般将水平能见度在1km以上的叫轻雾,对交通运输无大影响;将水平能见度在1km以下的统称为雾,对交通运输有较大影响;将水平能见度为500-1000米,称作大雾。 霾的气象定义是悬浮在大气中的超多微小尘粒、烟粒或盐粒的集合体,使空气浑浊,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0km以下的一种天气现象,霾一般呈乳白色,它使物体的颜色减弱,使远处光亮物体微带黄红色,而黑暗物体微带蓝色。 组成霾的粒子极小,不能用肉眼分辨。当大气凝结核由于各种原因长大时也能构成霾。在这种状况下水汽进一步凝结可能使霾演变成轻雾、雾和云。霾主要由气溶胶组成,它可在一天中任何时候出现。 霾和雾都会对人们的视程产生影响,给生活带来不便,而且他们核心物质都是灰尘

大班教案雾和雾霾

大班教案雾和雾霾

大班教案雾和雾霾 【篇一:幼儿园大班综合活动《雾霾天气》】 幼儿园大班综合活动《雾霾天气》 活动目标: 1.了解灾害天气对人们生活的健康的影响,了解环境不一样空气是不一样的,引导幼儿关注人类共有的生存环境--地球,使幼儿懂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树立环保意识。 2、鼓励幼儿大胆运用语言表达情感,对保护大自然,保护地球的美好愿望。 3、培养幼儿自觉的环保意识,文明习惯。 活动准备: 1.课前已经让幼儿绘画了各种能冒烟的图画(公交车、汽车的排出的尾气,工厂里锅炉排出的废气,放鞭炮的烟,建筑工地上的扬尘,农田烧草的烟、等等),小实验(塑料袋、玻璃缸场景:汽车树林房屋打火机、废纸数张,ppt、天气视频 活动过程: 一、谈话活动:感受空气的重要性 1、说说天气记录观察 ------今天,陈老师来到你们幼儿园,老师发现你们幼儿园十分漂亮,之前我让你们记录了今天的天气情况。 --谁愿意说说的? --老师这里有几个天气标记,晴天应该用哪个来表示?

--那其他的标记又表示什么天气呢? 二、观看各种有关雾霾天气的挂图和卡片,了解各种雾霾天气对人类的影响--老师这里有几张照片,你们看看都是在什么样的天气?(在下雾的时候拍的)这种天气用什么天气标记来表示呢? 这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天气呢?那我们一起来听听气象专家是怎么说的?--刚刚小朋友听到了什么? --那这种天气是用以上的天气标记表示吗?(晴天、阴天、雨天) --原来以前是没有这种天气了,是最近刚刚有的,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天气呢?(幼儿回答) --那我们一起来看下图片究竟是哪些因素造成的? 教师小结:这种烟对我们的环境有没有影响呢? ------我们生活在一个美丽的城市里,蓝蓝的天,白白的云,我们呼吸着干净的空气。空气在哪儿(空气在我们的周围)当我们有了更多的工厂,汽车,对树木,秸秆的焚烧,我们呼吸的空气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吗? --那这些颗粒我们容易吸入身体里吗? --我们用鼻子来呼吸,鼻子里有鼻毛,而呼吸时这些鼻毛可以阻隔大的颗粒物,而小颗粒的就容易被呼吸到身体里。 --一旦被人吸入对人体又有什么危害呢? (就会出现呼吸道刺激,咳嗽,呼吸困难,诱发许多疾病) 教师小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颗粒物易被鼻腔、咽喉阻隔拦截。但是,由于pm2.5是较小颗粒物,一旦被人吸入,就会出现呼吸道刺激,咳嗽,呼吸困难,诱发许多疾病。 【篇二:博雅幼儿园关于当前雾霾天气和春节期间环境 保护】

地面观测中霾与雾的识别

地面观测中霾与雾的识别 郑都华吴云向勇 (巴东县气象局,444300) 摘要:随着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的最强,霾与雾的观测和识别越来越重要。本文通过文献综述的方法,结合观测实际,认为可以通过相对湿度、四周能见度分布、颜色和大气要素变化等来区分霾和雾,并认为以80%作为区分霾与轻雾的相对湿度标识也符合山区观测实际。 关键词:霾雾相对湿度识别 1 雾和霾的定义 根据《地面气象观测规范》,雾是大量微小水滴浮游空中,常呈乳白色,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Km。轻雾指微小水滴或已湿的吸湿性质颗粒所构成的灰白色的稀薄雾幕,使水平能见度大于等于1.0Km至小于10.0Km。霾是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0Km的空气普遍混浊现象。 雾和霾的形成机理相似但又不同,相同的是都要求大气层结稳定,不同的是雾的形成需要增加水汽,而霾的形成需要增加霾粒子。雾是空气中水汽凝结(凝华)的产物,由水滴或冰晶组成,雾滴是少见或者罕见的,尺度范围是3~100μm,其相对湿度应该是饱和的,但由于凝结核的存在和仪器测量误差,测得的相对湿度不一定达到100%。在空气中雾形成的关键是水汽要能够达到过饱和。在一定温度下,空气能容纳的水汽是有限度的,超过了这个限度,空气中的水汽就达到了过饱和;或者水汽不增加,温度下降到一定程度,空气也可以达到过饱和。也就是说空气过饱和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增加水汽,一种是降温,在天气图上有水汽输送、冷平流或者地面辐射降温。雾或者轻雾与锋面、冷暖平流和辐射降温等有关,有明显的天气学指示意义 近地层大气中每时每刻都有霾粒子存在,主要有悬浮在大气中的大量微小尘粒、烟粒或盐粒等,粒子尺度范围是0.001~10μm,霾中空气较干燥。霾的形成需要霾粒子的大量增加,天气形势上就需要近地层大气有较长时间的逆温存在,水平方向上静风多。霾的出现有重要的空气质量指示意义,与废气排放等大气污染密切相关。 吴兑等论证认为[1],在自然环境中,硫酸盐、硝酸盐、铵盐、海盐等吸湿性气溶胶粒子没有可能单纯通过湿度增加吸湿增长成为雾滴,虽然大气中可能存在的吸湿性气溶胶的相变湿度比较低,但那是在曲率非常小的情况下试验的结果,任何吸湿性物质的相变湿度都与粒子直径有关,粒子越小,相变湿度越大,气溶胶粒子的实际相变湿度比室内实验值还有大的多。相对湿度增加超过100%和相对湿度的降低,在自然界中促成了霾和雾的相互转化。吴兑等认为湿度较高,霾粒子吸湿后会使能见度恶化,但仅仅是吸湿长大的灰霾粒子,不是雾滴,要形成雾滴要有像凌晨辐射降温那样的过程使有液态水析出才行。 2 轻雾和霾的辨识 轻雾和霾都是视程障碍现象,根据定义观测中实质是判断是由雾滴还是霾粒子组成,但受观测手段的影响不可能去直接区分组成颗粒,问题就转化为根据形成机理和外观来判定雾和霾。形成雾时相对湿度接近100%,90%甚至95%以上,并且这时能见度低于1.0Km,雾或霾的特征更加清晰,易于区分。雾与霾的辨识,关键就是轻雾与霾的区分。 2.1 根据相对湿度判定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指出,有轻雾时空气较潮湿、有霾时较干燥。对潮湿和干燥的认识是一个发展的过程,80年代时多数人将很低的相对湿度作为区分轻雾和霾的标准,张凤林认为相对湿度达到70%左右时,霾不在以其本来的面貌存在,而是变成轻雾的凝结核了;

雾霾的简述与危害

雾霾天气的成因、危害及综合防治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的过快增长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雾霾已成为一种环境污染,甚至是环境灾害。它对人体健康、生产生活、交通安全等方面带来诸多危害,因此,笔者通过对雾霾天气的成因、危害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应对措施,希望能够为我国治理雾霾现象建言献策。 关键词:雾霾危害综合防治 引言 雾,本来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自然现象,然而随着我国人口的增加、经济社会以及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大气气溶胶污染日益严重。雾霾天气严重影响空气质量、危害民众健康、引发交通事故,进而危害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近来我国部分地区大都遭受雾霾天气影响,雾霾现象已成为当前的热点焦点问题,中国长江河谷、四川盆地、黄淮海地区和珠江三角洲是目前我国存在的4个霾天气比较严重的地区。因此,本文通过对雾霾天气进行研究,指出其含义、原因及危害,提出控制措施,以预防雾霾天气的发生,减少雾霾天气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对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雾霾天气的相关知识介绍 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显然雾和霾是两种不同的天气现象,世界气象组织以及中国观测规范对此也都有明确规定。雾是指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能见度降低到1千米以内的自然现象。而在中国气象局的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中,灰霾天气被这样定义:“大量极微细的干性尘粒、烟粒等(气象学上称为气溶胶颗粒)均匀悬浮于空中,使空气混浊、视野模糊并导致能见度恶化,当水平能见度低于10.0km、相对湿度小于80%时,排除降水、扬沙、浮尘、烟雾、吹雪、雪暴、沙尘暴等天气现象造成视程障碍空气普遍混浊现象。”霾使得远处光亮物略微带黄、红色,使黑暗物微带蓝色,以上即为雾霾的气象学定义。 雾霾天气是雾和霾的混合产物,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出现雾时,空气相对湿度很大、水汽充足,风速较小且能见度小于1km时;而出现霾时,其相对湿度一般小于60%、天气较为干燥且能见度小于10km时出现。由此可见雾霾现象是在不同的天气条件下行成的。它与空气湿度、水平能见度和凝结核半径有着直接的关系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另外,雾霾主要是由氮氧化合物、二氧化硫以及可吸入颗粒物这三项组成,前两者为气态污染物,而颗粒危害物才是加重雾霾天气污染的罪魁祸首。 二、雾霾天气的成因及危害 从国内来看,一方面据有关数据表明,2010年,我国燃煤和重化工业造成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均超过2200万吨,位居世界第一,烟尘、粉尘排放量为1446.1万吨,均远超出承载能力。冬季取暖北方大部分地区燃煤量大幅增加,导致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急剧上升。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另一方面,我国目前进入机动车快速增长期,每年机动车增加的绝对量和增长速度都位居全球第一。在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机动车排放的污染物已经占到空气污染物的20%-25%。同时还在不断增长。

雾霾的主要成分有三种

雾霾的主要成分有三种 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是特定气候条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 雾霾天气通常是多种污染源混合作用形成的,主要由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这三项组成,它们与雾气结合在一起,让天空瞬间变得阴沉灰暗。其源头有汽车尾气、工业排放、建筑扬尘、垃圾焚烧、火山喷发等。 雾霾,顾名思义是雾和霾。但是雾和霾的区别很大。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等颗粒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视觉障碍的叫霾。霾就是灰霾(烟霞)。 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多出现于秋冬季节(这也是2013年1月份全国大面积雾霾天气的原因之一),是近地面层空气中水汽凝结(或凝华)的产物。雾的存在会降低空气透明度,使能见度恶化,如果目标物的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000米以内,就将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或凝华)物的天气现象称为雾(Fog)。 霾(mái),也称灰霾(烟雾)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也能使大气混浊。将目标物的水平能见度在1000~10000米的这种现象称为轻雾或霭(Mist)。形成雾时大气湿度应该是饱和的(如有大量凝结核存在时,相对湿度不一定达到100%

就可能出现饱和)。由于液态水或冰晶组成的雾散射的光与波长关系不大,因而雾看起来呈乳白色或青白色和灰色。 雾霾天气是一种大气污染状态,雾霾是对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的笼统表述,尤其是PM2.5(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阴霾天气现象出现增多,危害加重。中国不少地区把阴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 霾是由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组成的。它也能使大气浑浊,视野模糊并导致能见度恶化,如果水平能见度小于10000米时,将这种非水成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的视程障碍称为霾(Haze)或灰霾(Dust-haze),香港天文台称烟霞(Haze)。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可吸入颗粒物这三项是雾霾主要组成,前两者为气态污染物,最后一项颗粒物才是加重雾霾天气污染的罪魁祸首。它们与雾气结合在一起,让天空瞬间变得灰蒙蒙的。颗粒物的英文缩写为PM,北京监测的是PM2.5,也就是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污染物颗粒。 雾霾主要由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这三项组成,它们与雾气结合在一起,让天空瞬间变得阴沉灰暗。颗粒物的英文缩写为PM,北京监测的是细颗粒物(PM2.5),也就是空气动力学当量直

雾霾是怎么形成的,雾和霾的区别

雾霾是怎么形成的,雾和霾的区别 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雾霾常见于城市。中国不少地区将雾并入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现象进行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 雾霾是特定气候条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高密度人口的经济及社会活动必然会排放大量细颗粒物(PM2.5),一旦排放超过大气循环能力和承载度,细颗粒物浓度将持续积聚,此时如果受静稳天气等影响,极易出现大范围的雾霾。 雾霾的来源 第一、是汽车尾气。使用柴油的大型车是排放PM10的“重犯”,包括大公交、各单位的班车,以及大型运输卡车等。城市有毒颗粒物来源:首先是汽车尾气。使用柴油的车子是排放细颗粒物的“重犯”。使用汽油的小型车虽然排放的是气态污染物,比如氮氧化物等,但碰上雾天,也很容易转化为二次颗粒污染物,加重雾霾。 机动车的尾气是雾霾颗粒组成的最主要的成分,最新的数据显示,

北京雾霾颗粒中机动车尾气占22.2%,燃煤占16.7%,扬尘占16.3%,工业占15.7%。但随着汽车技术进步以及油品质量的上升,环境管理者发现机动车尾气对雾霾天气形成并不起决定性作用,但作为一些汽车拥有量较大的城市,管理者依旧需要控制机动车排放标准,避免雾霾天气的形成。 第二、北方到了冬季烧煤供暖所产生的废气。 第三、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比如冶金、窑炉与锅炉、机电制造业,还有大量汽修喷漆、建材生产窑炉燃烧排放的废气。 第四、建筑工地和道路交通产生的扬尘。 第五、可生长颗粒,细菌和病毒的粒径相当于PM0.1-PM2.5,空气中的湿度和温度适宜时,微生物会附着在颗粒物上,特别是油烟的颗粒物上,微生物吸收油滴后转化成更多的微生物,使得雾霾中的生物有毒物质生长增多。 第六、家庭装修中也会产生粉尘“雾霾”,室内粉尘弥漫,不仅有害于工人与用户健康,增添清洁负担,粉尘严重时,还给装修工程

雾和霾的区别与联系

雾霾”是雾和霾的统称,是将两种相似且难以区分的天气现象共同提及的概括性说法。由于雾和霾都伴随着能见度下降,所以公众和媒体也经常将二者混为一谈,合而论之。针对“雾-霾”现象和有关科学问题,中国气象局专家指出,雾和霾常常相伴出现,并可相互转化,成分不同且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也有所不同。 雾和霾相伴而生并能相互转化 根据气象学的定义,凡是大气中因悬浮的云雾滴(即水滴)导致的能见度低于1公里时,这种天气现象就称为雾。当能见度在1~10公里时则被定义为轻雾。 霾则是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公里的空气普遍混浊现象,这里的干尘粒指的是干气溶胶粒子。 一般情况下,当能见度在1~10公里时可能既有干气溶胶的影响(即霾的影响),也可能有水滴的贡献(即轻雾的贡献),且不易区分,所以就被称为“雾-霾”现象。由于在实际的大气中没有气溶胶粒子作为云雾的凝结核(或冰核),无法形成雾,所以雾和霾的背后都与气溶胶粒子有关。 雾和霾在一天之中可以变换角色,甚至在同一区域内的不同地方,雾和霾也可能各有侧重。譬如一天中清晨的空气中湿度比较大,水滴含量较多,则出现轻雾和雾的几率就大一些;到了中午空气湿度下降,干气溶胶粒子比重增多,则霾就偏多一些。总之,“雾-霾”现象通常会相伴出现并可以转换。 干霾、湿雾是雾和霾的显著区别 干气溶胶粒子和有气溶胶粒子参与的云雾滴是霾和雾的主要成分,也是二者最主要区别。通俗来说,霾比较“干”,而雾比较“湿”。 值得说明的是,雾和霾原本是自然界的两种天气现象,在历史上人类活动对大气影响较弱的年代,雾和霾也会不时出现,因为自然的循环过程中也会产生气溶胶粒子,只不过这些气溶胶粒子被视为背景气溶胶,而那时的雾-霾也主要受空气中水汽变化来控制。但是,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这一现象在我国近三十余年出现了显著变化,当今的雾-霾不仅受到空气中水分多少和分布的影响,还受到主要源于人为排放的大气气溶胶显著增加的影响。 霾中的PM2.5粒子更易入肺 在干气溶胶粒子中,存在着较多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粒子,即是我们俗称的PM2.5,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因此在以霾为主导的雾-霾天气中,可入肺的PM2.5更多。 研究发现,粒径在10微米以上的颗粒物,会被挡在人的鼻子外面;粒径在2.5微米至10微米之间的颗粒物,能够进入上呼吸道,对人体健康危害相对较小;而粒径在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即PM2.5),能够直接进入肺泡并被巨噬细胞吞噬,可以永远停留在肺泡里,不仅仅对呼吸系统,对心血管、对神经系统等都会有影响。由于雾中的水滴粒子直径通常在几十微米,和 PM2.5相比不易直接进入肺部。 至于PM2.5对健康的影响到底有多大,目前尚无定论,这是因为PM2.5 对人体的影响是一个长期过程,不是短期内就可以表现和评估出来的。同时,

雾和霾的区别有哪些

雾和霾的区别有哪些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近日,全国多地遭遇严重雾霾天气的消息不断地流传开来。这雾霾天气对人的健康有很大的伤害,所以我们必须要对这雾霾天气有所了解。那么什么叫雾霾天气呢?下面小编为你介绍什么叫雾霾天气。 近日,全国多地遭遇严重雾霾天气的消息不断地流传开来。这雾霾天气对人的健康有很大的伤害,所以我们必须要对这雾霾天气有所了解。那么什么叫雾霾天气呢?下面小编为你介绍什么叫雾霾天气。 什么叫雾霾天气 霾,也称灰霾,指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使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并导致能见度恶化,如果水平能见度小于10000米时,将这

种非水成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的视程障碍称为霾或灰霾,香港天文台称烟霞。霾与雾的区别在于发生霾时相对湿度不大,而雾中的相对湿度是饱和的。一般相对湿度小于80%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霾造成的,相对湿度大于90%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雾造成的,相对湿度介于80-90%之间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霾和雾的混合物共同造成的,但其主要成分是霾。霾的厚度比较厚,可达1-3公里左右。霾与雾、云不一样,与晴空区之间没有明显的边界,霾粒子的分布比较均匀,而且灰霾粒子的尺度比较小,从微米到10微米,平均直径大约在1-2微米左右,肉眼看不到空中飘浮的颗粒物。由于灰尘、硫酸、硝酸等粒子组成的霾,其散射波长较长的光比较多,因而霾看起来呈黄色或橙灰色。 雾 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

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是近地面层空气中水汽凝结的产物。雾的存在会降低空气透明度,使能见度恶化,如果目标物的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000米以内,就将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凝结物的天气现象称为雾;而将目标物的水平能见度在1000-10000米的这种现象称为轻雾或霭。形成雾时大气湿度应该是饱和的。就其物理本质而言,雾与云都是空气中水汽凝结的产物,所以雾升高离开地面就成为云,而云降低到地面或云移动到高山时就称其为雾。一般雾的厚度比较小,常见的辐射雾的厚度大约从几十米到一至两百米左右。雾和云一样,与晴空区之间有明显的边界,雾滴浓度分布不均匀,而且雾滴的尺度比较大,从几微米到100微米,平均直径大约在10-20微米左右,肉眼可以看到空中飘浮的雾滴。由于液态水或冰晶组成的雾散射的光与波长关系不大,因而雾看起来呈乳白色或青白色。 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阴霾天气现

地理专题:与雾霾相关的知识点

地理专题:与雾霾相关的知识点 冬天,又到了雾霾“肆虐”的时候。从十一月中旬随着气温渐渐变低,雾霾出现的频率也越来越高。被寒气侵袭的各大城市,时不时的也被雾霾包围着。霾,也称灰霾(烟雾)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也能使大气混浊。雾霾天气是一种大气污染状态,PM2.5(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阴霾天气现象出现增多,危害加重。不少地区把阴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 然而,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莫过于 你就站在那里,我却看不见你 身在人间 便能感受“仙界”的变幻莫测 一不小心就变成了师徒4人取经归来 网友调侃道:“跑毒吧。” “雾霾天出行的我们都是绿萝。” 在白色的穹顶笼罩之下 我们置身雾霾之中 看不清马路上灯是绿是红

近些年雾霾在我国出现,而到了2019年的今天,雾霾依然存在!到底什么是雾,什么是霾?它们都是从何而来?我们应该如何应对雾霾天气呢? 【答案在这里】 1. 什么是雾,雾是怎么形成的? 雾是水汽凝结成的小水滴,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天气现象,或者说雾是近地面层空气中水汽凝结成的透明度差的空气和微小水滴混合物。雾的存在会降低空气透明度,使能见度恶化,如果目标物的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000米以内,就将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或凝华)物的天气现象称为雾(Fog)。 2. 什么是霾? 霾是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在空气湿度相对较低的情况下,将目标物的水平能见度在1000-10000米的空气普遍混浊现象。这种现象称为轻雾或霭(Mist)。 霾和雾的区别有三个: ①雾是液态水滴,霾是固态灰尘微粒; ②雾的形成必须湿度大,而霾的形成必须是空气相对湿度较小;

《中国城市的雾与霾》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中国城市的雾与霾 ①在我儿时的记忆里,雾是无比新奇和神秘的。受图画、电影和神话故事的影响,我们这些孩子总把雾与仙境联系在一起,偶然一场雾的到来,就像是一场天赐的仙缘,给我们带来无限的遐想和快乐。 ②在中国古代,雾是重要的审美意象,“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晓雾忽无还忽有,春山如近复如遥”,无数与雾有关的诗词佳句千古流传。在中国大地上,也有诸多的地方以雾而著称,如“雾都”重庆。雾让重庆褪去了平日斑斓的色彩,又起到了微妙的调光和柔化的效果,营造出本真的宁静和婉约,仿佛一幅意境悠远、气韵绵长的水墨山水画卷。 ③在20世纪50年代,重庆年平均雾日数是103天,最多的一年达到了148天,将近一半都是雾天。不过,重庆气象部门统计发现,近50年来,重庆的雾在减少,20世纪70、80年代重庆年平均雾日数在50天左右,到90年代就减少到30~40天了。可如果你去问重庆的朋友:“你觉得重庆的雾减少了吗?”他们的回答是这样的:“没有呀,重庆几乎每天还都是雾蒙蒙的。”气象部门说雾少了,为什么人们却感觉不到呢?统计分析表明,重庆浓雾呈逐年减少趋势,强霾呈逐年上升趋势。 ④_______?气象学上对雾的定义是: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大量悬浮在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导致水平能见度低于一千米的天气现象。而201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则对霾给出了这样的定义:“当能见度小于十千米,排除了降水、沙尘暴、扬沙、浮尘等天气现象造成的视程障碍,且空气相对湿度小于80%时,即可判识为霾。”所以雾与霾最大的区别是相对湿度:相对湿度达到95%以上的低能见度现象称为雾,低于80%的为霾。80%~95%之间的,是雾和霾的混合物,但主要是霾。如此看来,重庆这个浪漫缥缈的“雾都”是不是正在向“霾都”演变呢?“雾都”,其实是一个美丽的误解。 ⑤2013年,由亚洲开发银行和清华大学发布的《迈向环境可持续的未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分析》报告数据显示,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有7个在中国,全国500个城市中,空气质量达到世卫组织推荐标准的城市不到

略谈轻雾、霾、浮尘、烟幕

略谈轻雾、霾、浮尘、烟幕 易仕明 自1981年第4期起,《气象》刊载了一些讨论轻雾、霾、浮尘、烟幕如何分辨的文章。《气象》编辑部希望我谈些看法。作为一个老观测员,我很愿意参加这一讨论。本文中将涉及三个问题:1.大气中各种质点对光线的散射;2. 轻雾、霾、浮尘和烟幕的成因和特征;3.复杂情况的处理。 一、大气中各种质点对光线的散射 大气中各种质点对光线的散射作用,与其大小有关。随着质点大小不同,可有三种情况。 1. 分子散射(或称瑞利散射):当质点远小于光波波长时对光线的散射称为分子散射。空气分子和极小的爱根核和冰核均属于这类情况,它服从瑞利定律:(可见光波0.4-0.7微米) (1) 式中,为对波长的散射系数,为与质点半径大小有关的系数,为光波波长。从上式可以看出,分子散射与波长有密切关系;当波长小1倍时,散射系数增到16倍。由此可见,波长愈短的光,被散射得愈强。这一方面最常见的例子就是天空的蓝色。由于波长较长的红、橙等色光线在大气中被散射得较少,而波长较短的蓝、紫等色光线被散射的就多得多,所以天空才带了蓝色。但是,本文所讨论的这四种天气现象的粒子都大于分子散射所要求的尺寸,所以瑞利定律对它们很少起作用。 2. 米散射:当大气悬浮的质点和光波波长相近时,瑞利定律已不适用。米(Mei)对此问题作了一般的理论上的解答,所以称为米散射。如果简单地用类似于瑞利定律的公式来大概地表示,则可以写为: (2) 此处为散射系数,为与质点半径大小有关的系数;n为指数,在米散射中n与质点大小(半径r)有关(在瑞利散射中n等于4),如表1。 表1 在米散射中n与质点大小的关系 2r(微米)<0.42 0.52 0.59 0.64 0.68 0.71 n 4 3.5 3 2.5 2 1.5 由式(2)和表1可知,当大气中质点的大小与光波波长相近时,它们对不同波长的光的散射仍然是不同的,但是这种差异要比分子散射小得多。有霾时远处暗色物体微带蓝色而又不像天空的蓝色那样鲜明,就是因为它是服从米散射而不是服从瑞利散射的缘故。

大气雾霾和vocs的关系

大气雾霾与VOCs的关系 近年来,大气污染防治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尤其是PM2.5、VOCs治理:说到大气雾霾,然后首先要了解一下什么是雾霾。雾霾它的定义在气象学上的定义,它是定义成这样的:霾天气的定义是大量及细微干尘粒均匀浮游在空气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十千米的空气普遍有浑浊现象,使远处光亮物微带黄色、红色,使黑色微带蓝色,它也成为大气金色云。但是在我们环保当中,对霾的定义是这样子的,它说的是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盐、硝酸盐等颗粒物组成气溶胶系统造成的视觉障碍我们叫做霾。经常说雾和霾联在一起,大家一说就是雾霾,但是雾和霾是有区别,最大的区别在于水分的含量,但水分含量达到90%以上,我们叫做雾,水分含量低于80%的时候我们叫做霾,在80和90之间是雾霾的混合物。雾和霾有一些肉眼看得见的东西,雾的颜色是乳白色、青白色,霾的颜色是黄色呈灰色,雾的边界非常清晰,过了雾区可能大家就能看到晴空万里,霾与周边环境边界看不清楚,霾的原因是城市化、工业化一个主要因素。当出现雾霾天气的时候,天空会呈现阴灰色,能见度不够,霾与城市空气污染相关联,当霾严重的时候,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和身体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我们北京地区霾天气雾霾等级分为三级,轻度霾、中度霾、重度霾。轻度霾指相对湿度小于80%,能见度大于5公里,小于10公里,中度霾空气湿度小于80%,能见度在2公里到5公里之见,重度霾指能见得要小于2公里的情况。这几张照片北京从去年下半年到今年年初典型雾霾天气的照片,大家都感同身受,从去年下半年好今年上半年雾霾天气爆发频率是比较多。 说到雾霾,雾霾和PM2.5经常联系在一起,其实雾霾天的情况下PM2.5经常超标,PM2.5指大气中空气动力学直接小于或者等于2.5微米颗粒物,也称之为可吸入颗粒物,他的直径不要人体头发丝20分之一,可吸入颗粒物进入到人体系统以后可以进入到人体的血液参与全身的循环,对人体的健康是有非常严重的影响。空气中PM2.5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直接排放一次源,他有自然源,交通扬尘、农田扬尘,风的扰动下造成排放。另外就是人为源,我们通常是固定源和移动源。固定源的来源通过燃烧,工业生产生产过程排放。移动源指机动车行驶

谈谈对雾霾的认识

宁波大学答题纸 (20 14 —20 15 学年第1 学期) 课程名称:环境科学原理学号:126030019 姓名:唐健得分: 谈谈对雾霾的认识 摘要:近年来,我国多次出现大范围的雾霾天气,已成为当今市民广泛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各地纷纷出台措施强化雾霾治理。霾又称雾霾,是由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尘埃、烟粒、盐粒等细小颗粒物构成,以PM2.5为主。雾霾中常混杂着有害物质,如果人长期暴露在雾霾环境中,将对健康造成较大伤害,故有人将雾霾称为健康的“隐形杀手”。① 关键词:雾霾的成因、雾霾的影响、雾霾的治理、雾霾的自我防护 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但雾与霾的形成原因和条件却有很大的差别。雾是悬浮在空气中的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形成条件要具备较高的水汽饱和因素。出现雾时空气相对湿度常达 100%或者接近 100%。雾有随着空气湿度的日常变化而出现早晚较常见或加浓,白天相对减轻甚至消失的现象。而随着空气质量恶化,阴霾天气现象增多,危害加重。中国不少地区把雾霾天气现象并入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其实雾与霾从某种角度来说有很大区别。譬如:出现雾时空气潮湿;出现霾时空气则相对干燥,空气湿度相对在 60%以下。其形成原因是由于大量极细微的尘粒、烟粒、盐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有效能见度见低的空气浑浊现象。霾的日变化一般不明显。当气团没有大的变化,空气团较稳定时,持续出现的时间较长,有时可达数十天之久。 “雾霾”一词已从陌生快速走入普通人民的视野,并伴随我国近几年雾霾天气的加重,越来越多受到国家、媒体和民众的关注。霾是空气污染的一种,对人体有很大的危害性,特别是对呼吸系统有很大的危害性。同时霾又可以又发多种

环境化学霾与雾的识别和资料分析处理

第27卷 第3期2008年 5月环 境 化 学ENV I RONME NT AL CHE M I ST RY Vol .27,No .3May 2008  2007年10月16日收稿.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U0733004,40375002,40418008,40775011);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033029);广东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2004A30401002,2005B32601011)资助项目. 霾与雾的识别和资料分析处理 3 吴 兑1,2(1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广州,510080;2 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大气科学系,广州,510275)摘 要 在排除降水、吹雪、雪暴、沙尘暴、扬沙、浮尘和烟幕等视程障碍现象的情况下,通过调试相对湿度,使得雾与轻雾反映自然的年际与年代际气候波动,而霾反映由于人类活动而引起的趋势性变化,其限值大体在90%左右,初步给出了霾与雾区分的概念模型. 关键词 霾,雾,识别. 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大气气溶胶细粒子污染日趋严重,使得霾现象有着重要的环境意义.但在现实的观测实践中,区分造成视程障碍的天气现象是霾还是轻雾或雾,长期以来存在不同认识.霾与雾的区分成为一个非常现实,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通过调查和理论分析,提出了区分霾与轻雾或雾的建议,给出了霾与雾区分的概念模型.1 雾与霾的定义 雾和霾都是飘浮在大气中的粒子,但其组成和形成过程完全不同.随着人类活动的影响,近年来霾的出现频率愈来愈高,而霾出现时,能见度明显恶化,空气质量明显下降. 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是近地面层空气中水汽凝结(或凝华)的产物.如果目标物的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000m 以内,就将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或凝华)物的天气现象称为雾;而将目标物的水平能见度在1000—10000m 的这种现象称为轻雾;如果水平能见度小于10000m 时,将这种非水成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的视程障碍称为霾. 霾与雾的区别在于发生霾时相对湿度不大,而雾中的相对湿度是饱和的(如有大量凝结核存在时,相对湿度不一定达到100%就可能出现饱和).霾的厚度比较厚,可达1—3k m 左右,一般霾的日变化不明显.霾与雾和云不一样,与晴空区之间没有明显的边界,霾粒子的分布比较均匀,因而在霾 中能见度非常均匀;而且霾粒子的尺度比较小,从01003 μm 到10μm ,平均直径大约在013—1μm 左右,肉眼看不到空中飘浮的颗粒物.由于矿物尘、硫酸盐、硝酸盐、有机碳氢化合物、黑碳、硫酸和硝酸微滴等粒子组成的霾,其散射波长较长的可见光比较多,因而霾看起来呈黄色或橙灰色.在城市严重空气污染地区,霾可以频繁出现,而且城市污染大气气溶胶中有许多黑碳粒子,因而主要呈橙灰色.霾天气已经成为我国东部城市群区域一种严重的灾害性天气现象. 2 雾与霾的形成机理 近地层大气中每时每刻总是有霾粒子存在(当然要达到形成“霾”的天气现象需要粒子浓度累积 到一定水平,导致能见度下降到10km 以下),而雾滴的存在是少见或罕见的[1],降温是大气达到饱 和形成雾滴的重要机制.由于霾粒子非常细小,受曲率约束,在自然界中的霾通过吸湿过程增长成雾 滴几乎是不可能的[2]. 在自然界,霾和雾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当相对湿度增加超过100%时,比如说辐射降温过程,霾粒子吸附析出的液态水成为雾滴,而相对湿度降低时,雾滴脱水后霾粒子又悬浮在大气中. 霾的出现有重要的空气质量指示意义.而雾或轻雾的记录有明确的天气指示意义,与特定的天气系统相联系.区分霾和轻雾(雾)应该根据影响天气系统的变化和台站所处相对位置,结合宏观特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