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读书报告

《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读书报告

《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读书报告

正值全球经济危机的阴云尚未完全退去之际,哈耶克与凯恩斯之争纵贯七十年而不衰。前者是新自由主义学派的领军人物,对社会主义计划深恶痛绝,其代表作《通往奴役之路》发人深省;后者是凯恩斯主义的奠基人,对国家干预推崇备至,其代表作《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可谓博大精深。

七十年前,凯恩斯以一句“从长期来看我们都会死亡”,有力地回应了新自由主义学派的反驳。事实上,罗斯福新政也确实采用了凯恩斯主义的主张,并由此成就了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黄金时期”,当时凯恩斯主义似乎占了上风。然而,20世纪70年代的“滞涨”给了新自由主义学派重振旗鼓的机会,凯恩斯主义的诸多弊病逐渐显现出来,此时新自由主义学派又扬眉吐气了。之后,每每发生经济危机,酝酿已久的哈耶克与凯恩斯之争总会形成一个个小高潮,2008年以来的全球经济危机概莫能外,时下畅销的《凯恩斯大战哈耶克》就反映了这样一种趋势。

要了解凯恩斯主义与新自由主义学派之争,读读《凯恩斯大战哈耶克》之类的畅销书无可厚非;然而,要真正理解二者之间的根本分歧,研读各派的经典著作必定大有裨益。经济类专业的学生对“哈耶克”三个字肯定不会陌生,因为老师除日常点名外偶尔也会点到他,但谈及“哈耶克”的主要思想却可能仍是一头雾水。换言之,哈耶克只是停留在我们头脑中的漂浮不定的幻影,远未达到形成一般印象的程度。小学期开了几门名著导读讲座,其中就有哈耶克的《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毫无疑问,何老师的讲授廓清了我头脑中的幻影,我也由此形成了对哈耶克的第一印象。

何老师本人似乎不太喜欢哈耶克。然而,其在讲授过程中尽量克制个人情绪、为学生还原一个真实的哈耶克所作的努力,令人赞赏;另外,其对时下炙手可热的茅于轼、张维迎之流的批判,也有利于警醒学生避免盲从。

讲座主要围绕《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中的两篇文章,即《个人主义:真与伪》和《知识在社会中的利用》进行。哈耶克的基本思想归纳如下:⑴扩大个人选择的范围,严格限制政府干预经济的程度和范围;⑵反对计划经济,美化市场经济,见《通往奴役之路》;⑶反对唯理主义,主张有限理性,见《科学的反革命》;⑷肯定英国古典自由主义,反对法德自由主义,见《自由宪章》;⑸制度、规则、秩序是自发形成的,见《法、立法与自由》;⑹主张方法论个人主义,反对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以上总结的客观性,仅《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一书便可验证一二。

笔者认为,名著导读诚有必要,读书切忌先入为主。听完两次关于哈耶克的讲座,如果头脑中的印象只有“极端个人主义”“右派分子”等若干标签,明显失之肤浅,恐怕也绝非老师之本意。因此,研读《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尤应保持中立的立场、批判的态度。

哈耶克以其经济自由为核心的经济哲学著称,并因“纯经济理论”方面的杰出研究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他的代表作之一。该书收录了他的九篇论文,专业性强,涉及道德哲学论、社会科学的方法、经济政策、纯经济理论和社会主义的计算等诸多问题。

《个人主义:真与伪》追本溯源,为个人主义正名,赞扬英国古典自由主义传统,批评欧洲大陆理性主义传统,并表达了对集中化趋势的担忧。《经济学与知识》厘清了“均衡”、“论据”两个概念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强调了“知识分工”的重要性,批判了经济学越来越正规化的趋势。《社会科学的事实》解释了社会现象与自然界的事实根本不同,社会科学的

方法不同于自然科学的方法和历史方法,并批判了社会科学“科学化”的趋势。《知识在社会中的利用》阐明了信息的不对称问题,强调了价格体系和信息交流的重要性,并指出最好的“计划”应该能使现有的知识得到充分利用。《竞争的含义》阐释了竞争的本质是各种信息逐渐传播、汇集的动态过程,指出了完全竞争理论的政策误导性,批评了竞争必须完全这一惯性思维。《“自由”企业与竞争秩序》聚焦如何才能使竞争有效,讨论了与此相关的产权、契约、工会、税收等一系列具体问题,批评了政府控制不断加强的倾向。最后三章虽然论述的侧重点各不相同,(分别是社会主义计算的性质和问题、1935年争论的真相、“竞争”的解决办法),关心的却都是社会主义计算的问题。

由于个人学力有限,再加上有些篇章确实没读懂,以下章节将重点就《个人主义:真与伪》、《知识在社会中的利用》和《竞争的含义》三章加以论述,中间适当穿插其他章节的思想观点。

按一般理解,“个人主义”似乎是自私自利的同义反复。然而,哈耶克在《个人主义:真与伪》一文中试图为这一久经误解的名词正名。

追本溯源,哈耶克发现,“个人主义”首先由圣西门发明用以描述竞争社会,恰好与描述中央计划的“社会主义”一词对应;只是后来经由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一书把法语中意思确定的“个人主义”引入了英语,由此造成了“个人主义”语义的混乱。在哈耶克看来,“个人主义”表现为一套原则的哲学,一直隐含在绝大多数西方人或基督教徒的政治传统中,“只是它们不能再以一种易于理解的术语明确地表述而已”。

紧接着,哈耶克介绍了“个人主义”的两大传统。第一种个人主义始于洛克,尤其始于曼德维尔和休谟,完成于塔克尔、弗格森、斯密和伯克,而托克维尔和阿克顿勋爵则是这一传统的杰出代表。第二种个人主义主要起源于法国人和其他大陆国家,代表人物有笛卡尔、狄德罗、卢梭、毕丰、魁奈等,其中百科全书派和重农学派为其杰出代表。哈耶克认为,前者才是真正的个人主义,后者是虚假的个人主义,因为后者有演变成为社会主义或集体主义的巨大危险。

那么,如何辨别个人主义的真与伪呢?哈耶克指出,真正的个人主义具有两个本质特征:首先,它是一种旨在理解那些决定人类社会生活的力量的社会理论;其次,它是一套源于这种社会观的政治行为规范。此外,哈耶克在文中的多处对真正的个人主义和虚假的个人主义作了对比,归纳如下:⑴关于理性的观点。前者认为人类只具备有限理性,因而也能做到谦卑;而后者认为人是完全理性的,从而导致自负的心态。⑵关于制度的观点。前者认为许多制度是在没有计划和指导思想的情况下产生出来的,其目标是建立能给所有人以自由的制度;而后者认为绝大多数制度都是人类精心设计的结果,本质上只给少数聪明人以自由。⑶关于国家的观点。前者重视自治团体和惯例的作用,服从社会过程的盲目力量;后者忽视自治团体和惯例,唯上级命令是从。⑷关于个性的观点。前者强调个人应自愿与传统和惯例保持一致,但不否定发展真正的个性;后者本质上痛恨差异性,企图通过集中化消除差异性。⑸关于民主和平等的观点。前者允许少数人的观点存在,不应强迫人民做不喜欢的事;后者信奉少数应当服从多数。⑹关于平等的观点。前者追求的是自由中的平等,后者追求的是限制和顺从中的平等。

此外,哈耶克还指出了个人主义的两个基础和两个基本原则。哈耶克认为,人们之所以不喜欢个人主义是因为他们相信个人主义鼓励自私自利。因此,哈耶克对此作了必要的说明:首先,就伦理层面来讲,“个人”或“自我”一词其实包括了家庭和朋友,及一切人们实际关心的一切事物;其次,就事实层面而言,每个人实际上能够关心的东西只占整个社会成员关心的所有东西的极小部分,而与其自私或善良无关。因此,哈耶克主张,个人主义的真正含义是:人应该要有顺其意愿的自由,应该自由地使用他的知识和技能。个人主义的真正基

础是:任何个人都只有有限的关心,但通过一个社会过程可以使得每个人发现他能够做的事情。个人主义的基本原则则指:⑴确定每个人的责任范围,但这一范围应该由个人依据一定原则自行决定;⑵“两相一致”,即个人能够取得的不同结果对他的相对重要性,一定要符合对与此关系甚小的其他人的相对重要性,并且也要和他的活动的未知结果相一致。其中,第二条原则,即“两相一致”原则有效率的竞争市场需满足的两个条件。

可是,个人主义又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哈耶克指出,人类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激励个人利用其有限的关心,来自愿地为他所不了解的整个社会和他人的需要做贡献。而真正的个人主义恰好能做到这一点,“它相信如果保持每个人都是自由的,那么他们取得的成就往往会超出个人理性所能设计或预见到的结果”。如果说哈耶克在《个人主义:真与伪》一文中关于个人主义作用机制的表述略显抽象和含糊的话,那么,《知识在社会中的利用》和《竞争的含义》两章则对这一问题作了更为具体和深入的阐述。

正如哈耶克所说,从已知假设出发,列出一系列数据,然后根据均衡的条件,进行运算,似乎已经成为我们解决最优化问题的当然模式。然而,问题是:经济运算的“数据”或“知识”,在现实生活中却是分散的,由各自独立的个人掌握。因此,社会的经济问题除了指如何分配被赋予的资源外,还有一个如何充分利用每个社会成员所掌握的知识的难题。紧接着而来的问题是计划有谁制定,有三种方案:一是中央计划,二是竞争,三是垄断。选择的标准是:能否更为充分地利用现有的知识。值得一提的是,种类不同的知识其相对重要性也是不同的,而且知识并不限于科学知识,那些关于特定时间和地点的知识也是重要的。哈耶克显然倾向于第二种方案,这里主要有两个考虑:一是及时性,二是直接性,即只有个人才掌握关于特定时间和地点的知识。

紧接着,哈耶克以价格体系为例,把其作为一种交流信息的机制,清楚地说明了个人主义运作机制本质上是一种信息交流的机制。他举出了一个例子:假设某地发现了锡的新用途,或者某处的锡短缺。对用户来说,这里便产生了一种新的需求,即节约用锡或把锡用到其他的用途上。哈耶克指出,只要其中有些人直接了解到这种新需求,并把资源转移到这种新需求上;只要了解到由此产生的新缺口的人转而寻求其他资源来填补缺口。这不仅会影响到所有锡的使用,还会影响到其替代品,以及锡的替代品的替代品的使用;还会影响锡制品的供应,锡制品的替代品,以及锡制品的替代品的替代品的供应。所有成员的有限视角,通过各种中介,最终会汇合在一起并覆盖整个市场。可见,信息本来是分散的、不对称的,但可以通过价格体系等中介,最终得以传播从而传递到全体成员。正如哈耶克所言,人类的知识不可能是完全的,因此需要一种不断交流和获得知识的途径。

哈耶克认为,竞争的本质是各种信息(或者说是知识)逐渐传播、汇集的动态过程。这正是《知识在社会中的利用》所要说明的第二种制定计划的方案,即由许多单个的个人(或者说是“现场者”)制定分散的计划,也是《个人主义:真与伪》未展开说明的个人主义的作用机制,即个人主义与自由竞争的关系。

完全竞争理论有三大假设:⑴同种商品有大量较小的销售者供应或购买者需要,其中无人能以其行为对价格施加可感受得到的影响;⑵能自由进入市场,并且没有其他限制价格和资源流动的阻碍;⑶所有的市场参与者都完全了解相关因素。完全竞争是完美的竞争状态,然而,哈耶克却一语惊人,“‘完全’竞争实际上意味着没有一切竞争活动”。

哈耶克对完全竞争理论的三大假设一一作了批驳。依次如下:⑴没有两个生产者的产品会完全一样,即使仅仅是因为它们出厂后必定要放在不同的地方;⑵绝对的自由进出市场是不存在的;⑶每个市场参与者完全了解影响市场的每件事这一标准,是不可能达到的。在现实生活中,更多时候,我们面对的不是完全竞争,而是不完全竞争。在这里哈耶克有一个生

动的比喻,“不完全竞争的不可避免,不能作为反对竞争的理由——就像任何其他问题难以有完善的解决,不能作为干脆反对任何解决尝试的理由一样,或者像健康难以完善不能作为反对健康的理由一样”。

哈耶克鼓励竞争,其依据却不是完全竞争理论。他关心的问题是有没有竞争,而不是竞争完不完全,“作为标准的不应是达到不可能达到的目标和毫无意义的理想,而是改进假如没有竞争而会存在的状况”。在他看来,在完全竞争状态下,本身不存在竞争,因为它只是竞争的结果。就竞争的动态意义上说,分散的信息逐渐传递到整个市场的过程,就是竞争的过程,而一旦满足了完全竞争的第三个假设,即所有的市场参与者都完全了解了相关因素,那么竞争也就中止了。《竞争的含义》一文中还有许多零散的观点支持这样一种推论,例如,“竞争主要是一个形成意见的过程”,“竞争是一个涉及数据不断变化的过程”,“竞争所处的环境越复杂或越‘不完全’,竞争就越重要”。或许,文中的这句话颇耐人寻味,“把所有的房屋完全建同一样式以创造一个完全的房屋市场,绝不是一个进步”。

读完《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我对哈耶克有了一些较为实在的印象。首先,他是一个自由主义者。他对理性主义毫不留情的批判,有利于打破自启蒙运动以来人们对理性和科学的迷信。当然其完全否定理性主义确实不足取,即便人的理性有限也不应过分贬低。其次,他对特权和独裁深恶痛绝。“自由”在我国仍是一个敏感的词语,然而哈耶克的思想,正如乔治·奥威尔的《一九八四》一样,无疑将对国人起到一定的政治启蒙作用。最后,个人认为,对待哈耶克的思想,仍应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既不宜一概否定,又不能全盘吸收。当然,以上只是个人的浅陋看法,但愿随着学习的深入和阅历的积累,能够对哈耶克的思想有更深刻的理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