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企业实地核查条款解读

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企业实地核查条款解读

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企业实地核查条款解读
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企业实地核查条款解读

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企业实地核查要求

本章通过对企业实地核查办法审查方法和要点进行介绍,使生产许可证审查人员能够对企业实地核查办法有正确、一致的理解。为审查人员客观、准确进行企业生产现场实地核查,正确做出企业实地核查报告,提供帮助和指导。

第一节、《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企业实地核查办法》介绍

生产许可证制度实行以来,由于管理体制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对企业生产条件的评价一直处于多种评价体系并存的局面。2002年,国家质检总局全国许可证办公室组织力量在吸取了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和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核心内容的基础上,制定了《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企业生产条件审查办法》,并在审查员培训教材及部分产品实施细则中采用。《管理条例》和《实施办法》颁布以后,国家质检总局全国许可证办公室总结了该办法应用过程中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对其进行了补充、修改和完善后,提出了适合新要求的《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企业实地核查办法》,并以此作为产品实施细则模板的组成部分,要求在所有产品实施细则中应用。至此,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领域建立了统一的企业实地核查评价体系。

由于实行生产许可证管理的产品种类较多,各类产品的生产工艺特点各异,因此允许各产品实施细则在企业实地核查办法统一的评价体系内作小幅的增删。

《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企业实地核查办法》将核查项目分为:一、质量管理职责;二、生产资源提供;三、人力资源要求;四、技术文件管理;五、过程质量管理;六、产品质量检验;七、安全防护及行业特殊要求,共7章27条40款。

核查项目结论的判定分为两大类:

(1)否决项目结论分为“合格”和“不合格”,否决项目为2.1生产设施、

2.2设备工装的2.2.1款、2.3测量设备的2.

3.1款、6.3出厂检验、7.3行业特殊要求共5款;

(2)非否决项目结论分为“合格”、“一般不合格”、“严重不合格”。其中“一般不合格”是指企业出现的不合格是偶然的、孤立的现象,并是性质一般的问题;“严重不合格”是指企业出现了区域性的或系统性的不合格,或是性质严重的不合格。非否决项目共35款。

核查结论的确定原则:否决项目全部合格,非否决项目中无严重不合格且一般不合格不超过8款,核查结论为合格。否则核查结论为不合格。

《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企业实地核查办法》的第七部分中的“行业特殊要求”,用以填写对生产某种产品的企业审查时需增加的条款。

《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企业实地核查办法》中的“此项不适用”一栏,用以写明对生产某种产品的企业审查时可删减的条款。但无论增加条款或删减条款,均需在制定产品实施细则时加以论证和规定,并报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办公室批准后实施。

第二节、《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企业实地核查办法》条款解释及核查要点本节中的名词术语主要采用GB/T 19000-2000 idt ISO 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的解释。本章将按名词术语出现次序,给出相关名词术语的解释。

本节关于评判原则的描述仅供培训教学时的示例,企业实地核查时应按照具体产品实施细则及企业实地核查作业指导书执行。

一、质量管理职责

1.1组织机构

(1)条款要求

企业应有负责质量工作的领导,应设置相应的质量管理机构或负责质量管理工作的人员。

(2)名词解释

①组织: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得到有序安排的一组人员及设施。

注1:安排通常是有序的。

注2:组织可以是公有的或私有的。

②质量: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注1:术语“质量”可使用形容词如差、好或优秀来修饰。

注2:“固有的”(其反义是“赋予的”)就是指在某事或某物中本来就有的,尤其是那种永久的特性。

③质量管理: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

(3)条款解释

①企业最高领导层应有一名专门负责质量工作的负责人,以确保建立和实施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对生产许可证产品实物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

②企业健全的组织机构,是企业实施质量管理的根本保证。企业应按照产品质量控制的要求设置相应的质量管理机构或人员负责质量管理工作。企业规模较大、组织结构复杂时,没有相应的质量管理机构则不能保证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和产品质量得到有效控制,企业应设置管理质量的机构。企业规模较小,产品比较单一时,则可以由专门人员负责质量管理。企业无论是独立设置专门的质量管理机构还是与其他机构合并设置,无论是设专门的人员全职负责质量管理还是兼职管理,都必须保证相应机构或人员能够履行质量管理的职责,而不能用质量检验来代替质量管理。

(4)核查要点

①是否指定领导层中一人负责质量工作;

②是否设置了质量管理机构或质量管理人员。

(5)核查方法

查看企业的质量工作负责人的授权书或岗位职责以及企业的组织结构框图,组织相关人员座谈,检查企业质量工作框架是否已设置。

(6)核查关注点

企业无专业人负责质量工作或以质量检验工作取代质量管理工作。

(7)评判原则

合格:有文件明确指定,且职权明确。

一般不合格:有文件,但职权不明确;或虽无文件,但能提供证据表明领导层中一人履行质量领导职权。

严重不合格:领导层中无人负责企业的质量工作。

1.2管理职责

(1)条款要求

应规定各有关部门、人员的质量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

(2)条款解释

①企业应采用适当的文件形式对包括最高领导层在内的与取证产品相关的所有部门和人员的质量职责作出明确规定。不管企业规模的大小,不论设置的是

机构、专职人员还是兼职人员,对其质量管理职能必须予以充分的明确和沟通,以保障质量管理的各项职能得到具体落实。

质量管理职责中必须明确管理、执行和验证工作人员的职能。这些人员应能依照规定的职责、权限独立开展工作。

管理人员是指从事与质量有关的各管理部门的人员。如:主管质量、技术、工艺、生产、供销、设备等部门的人员。

执行人员是指从事生产过程中的具体操作人员。如生产加工、半成品转运、库存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人员。

验证人员是指对质量进行监控或提出证据的有关人员。如:质量管理体系方面的核查员、原辅材料进厂的验证人员、半成品和成品的检验人员、计量器具的检定等人员。

②其相互协调关系可用相应的组织机构图表述,也可用质量职能分配表描述。组织机构图中须包括取证产品所涉及的具有质量职能的所有领导和部门。

企业内各部门间的接口必须清晰、明确,工作关系相互协调,有效行使所赋予的职权,以保证企业内部的各项质量活动能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正常、有序地开展。从而实现从采购原辅材料、生产加工装配、原辅料、半成品、成品的检验验收,到包装、贮存等整个产品形成过程的质量控制。

示例7-1各部门、工作岗位、各级人员职责的基本要求

a)总经理(厂长)质量职责:

—批准和颁布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和质量管理手册或质量管理制度;

—配置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所需的物力和人力资源;

—建立质量管理需要的组织机构,规定部门和各级人员的职责权限;

—对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中的重大问题进行决策;

—对产品质量负全面责任;

—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对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效果进行评价和改进。

b)质量副经理(副厂长)质量职责:

—负责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和保持,不断改进产品质量;

—负责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制、修订和贯彻实施;

—负责重大质量问题的分析和处理;

—定期向企业最高管理层汇报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及产品质量状况;

—负责对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进行审查。

c)质管科(科长)质量职责:

—负责质量管理制度的编制和质量计划的编制工作;

—负责质量管理制度考核办法的编制和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及考核;

—负责不合格品评定与处理;

—负责质量责任的认定与处理;

—负责纠正和预防措施的组织和实施;

—负责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管理;

—负责质量信息、数据分析及统计技术应用的管理。

(3)核查要点

①是否规定与产品质量有关部门、人员的质量职责。

②有关部门、人员的权限和相互关系是否明确。

(4)核查方法

查看企业制度的质量管理制度是否对涉及质量的管理、执行、检验人员规定

了职责、权限,其相互接口关系是否明确,能否确保及产品形成过程的每一项质量活动都有人管。

(5)核查关注点

企业制定的质量管理制度是否结合企业的组织机构的实际构成,是否照抄搬他人及教科书内容。

(6)评判原则

合格:制定了质量管理制度,且明确规定了各部门、人员的质量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

一般不合格:制定了质量管理制度,各部门、人员的质量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规定不够明确。

严重不合格:无质量管理制度

1.3 有效实施

(1)条款要求

在企业制定的质量管理制度中应由相应的考核办法并严格实施

(2)条款解释

企业应制定适量管理方面的考核办法,考核办法中应规定:考核的组织部门、考核的频次、考核的内容、考核的工作程序、考核结果的评定等。

②企业在进行质量管理考核时,应把全部质量管理活动的综合情况与结果联系起来,

对照分析,对各项质量目标值的完成情况(达到的程度)进行评价,并将考核结果与质量经济责任制挂钩。

③考核可以采用集中或分散的多种形式,一般应采用适宜的定期考核方式。无论采用何种考核方式,均应该能证实考核的效果,并应建立和保留实施考核的记录。

(3)核查要点

①是否有相应的考核办法;

②是否严格实施考核并记录。

(4) 审查方法

查看企业质量管理工作考核办法及考核过程的记录、考核结果的评价,检查企业是否能对管理制度确定的职责及质量活动要求进行定量考核,对考核中的问题是否采取相应纠正措施。

(5)核查关注点

质量管理制度满足于一般形式的规定,考核结果只有原则性的评价。

(6)评判原则

合格:考核记录中可查看到质量管理制度有考核办法,能严格实施。

一般不合格:质量管理制度有考核办法,但考核记录不全。

严重不合格:质量管理制度无考核办法。

二、生产资源提供

2.1生产设施

(1) 条款要求

企业必须具务满足和检验所需要的工作场所和设施,维护完好。

(2)条款解释

企业必须具备满足生产和检验需要的工作场所和设施。因企业生产的产品不相同,对各企业满足产品加工、制造和检验所必需的工作场所和设施的要求也不

相同。这些要求在相关法律法规(如:食品卫生法、环境保护法)、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产品标准中有明确规定的,企业必须配备与之相适应的工作场所和设施。

①强制性要求

如GB 8951-1988《白酒厂卫生规范》中要求:“灌装室应与洗瓶室、外包装室分开”。即白酒生产企业的生产车间(场所),要满足洗瓶、灌装、成品包装加工工序分隔开的要求,三个加工工序不能在同一房间内。企业必须具备灌装室与洗瓶室、外包装室分开的生产车间。

②与生产和检验相适应的工作场所和设施

企业的生产和检验工作场所和设施,应与规定的生产能力相适应。避免因生产加工场地的紧张,致使加工工艺流程不合理,工序之间相互干扰,从而形成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和安全事故的隐患。

③应进行必要的维护

所有的场所和设施应进行维护和保养,以保证其持续满足生产许可证产品生产要求。

(3)核查要点

①是否具备满足申请产品的生产和检验设施及场所。

②生产和检验设施是否能正常运转。

(4)核查方法

按企业申报材料填写的申证范围,现场核实其现有工作场所和生产设施。通常是在首次会议后,审查组全体成员根据具体产品的不同,对照实施细则规定要求,对企业的产品形成过程进行观察(包括其支持性的过程,如运输和通讯),从原材料仓库到加工车间、到组装车间或包装车间、到成品仓库查看产品形成的全过程,查证是否满足生产要求;到检(化)验室查看是否满足检验条件。

(5)核查关注点

工作场所的设定及要求可能涉及多个政府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如卫生许可证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核发,审查过程应注意不要因审查组的原因,干预其他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责或否定其他行政管理部门的核准。

(6)评判原则

合格:工作场所和生产设施能满足生产和检验需要。

不合格:工作场所和生产设施任意一处不能满足生产和检验需要。

2.2 设备工装

2.2.1

(1)条款要求

企业必须具有实施细则5.2中规定的必备生产设备和工艺装备,其性能和精度应能满足生产合格产品的要求。

(2)条款解释

企业必须具有产品实施细则中第5.2条规定的必备的生产设备和工艺装备,这是企业按标准组织生产所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生产条件,也是考核企业是否具备许可证产品生产能力的最低条件。当企业不具备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中规定的某种生产设备和工艺装备,在企业生产现场核查时,则判定该企业不具备生产某种产品的生产能力。

例如《机动脱粒机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中规定:企业生产机动脱粒机产品,必须具备以下生产设备和工艺装备。

a)生产设备:车床、刨床、钻床、铣床、磨床、焊机和板金加工设备。

b)工艺设备:幅盘加工工装、滚筒轴键槽加工工装及机架、滚筒、凹板焊合用模具。

如实施细则规定允许取证产品某工艺过程可采用外协加工或零件采用外购件,则企业可不具备完成该工艺过程所需要的生产设备和工艺装备。

(3)核查要点

是否具有本实施细则中规定的必备生产设备和工艺装备;设备工装性能和精度是否满足生产要求。

(4)核查方法

按照产品实施细则的要求,对照企业申报材料填写内容逐一核对必备的生产设备、工艺装备是否具备;性能和精度是否满足要求。

(5)核查关注点

①应根据企业产品的工艺流程核查必备的生产设备和工艺装备,生产同一产品的不同企业针对自己的加工能力和需求,可能工艺流程不同,应避免对工艺流程不同的企业采用统一要求的情况。

②生产设备及工艺装备精度和数量只要满足产品生产质量要求就应予认可,而不应按审查员的个人感觉,要求企业去配置其生产设备和工艺装备。

(6)评判原则

合格:具有本实施细则中规定的必备生产设备和工艺装备,且满足生产要求。

不合格:缺少本实施细则中规定的任意一项必备生产设备和工艺装备,或任意一项必备设备不能满足生产要求。

2.2.2

(1)条款要求

企业的生产设备和工艺装备应维护保养完好。

(2)条款解释

企业应对生产设备和工艺装备进行有效的管理。设备和工装台账、说明书、履历、档案应保管齐全。设备和工装维修计划、维修记录齐全。设备和工装维护保养完好,运行正常。

(3) 核查要点

检查生产设备和工艺装备的维护保养情况。

(4)核查方法

现场检查生产设备和工艺装备维护保养情况,查看设备维护保养记录。

(5)评判原则

合格:生产设备和工装维护完好,维护保养记录齐全。

一般不合格:生产设备和工装维护尚好,维护保养无记录。

严重不合格:生产设备和工装维护不好,不能保证正常使用。

2.3测量设备

2.3.1

(1)条款要求

企业必须具有本实施细则5. 2中规定的检验、试验和计量设备,其性能和精度应能满足生产合格产品的要求。

(2) 名词解释

①测量设备:为实现测量过程所必需的测量仪器、软件、测量标准、标准物质或辅助设备或它们的组合。

②计量特性:能影响测量结果的可区分的特征。

注1:测量设备通常有若干个计量特性。

注2:计量特性可作为校准的对象。

(3)条款解释

在产品加工制造的过程中,为能测量和判定采购品、半成品、成品是否合格,为改进产品质量提供科学的依据,企业必须具备满足生产能力要求的检验、试验和计量设备。

本条款要求企业应具有产品实施细则中第5.2条所规定的检验、试验和计量设备。产品实施细则中规定企业必须具备的检验、试验和计量设备,企业必须配置。

例如:《泵类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中规定:企业生产井用潜水电泵,必须具备以下检测设备;

①水(气)压试验设备;

②动平衡试验机;

③静平衡装置;

④电泵综合性能试验台(含电机试验);

⑤电机绕组耐电压试验设备。

“动平衡试验机”是用来校验“井用潜水电机”的转子平衡,“转子平衡”作为“井用潜水电机”生产的重要过程,因此企业只要生产“井用潜水电机”就必须具备“动平衡试验机”,但若企业并不自己生产“井用潜水电机”而是外部采购,则可不配备“动平衡试验机”。企业配备的检验、试验和计量设备,其性能和精度应达到产品实施细则、产品标准、检验方法中的规定要求。包括检验、试验和计量设备的测量范围、性能、精度等都应满足规定的要求和企业生产的需要。

例如:JB/T9822.1—1999《锤片式饲料粉碎机技术条件》中6.2规定“每台饲料粉碎机出厂前应进行空运转试验,时间不少于15min”。企业虽然按照《饲料粉碎机械产品生产许可证发(换)证实细则》第5.2条的规定配备了一台“整机空运试验装置”,但与其年生产两万台锤片式饲料粉碎机产品的生产规模不相适应,即不能满足其生产的需要,仍然认定为此项不合格。

(4)核查要点

是否有实施细则中规定的检验、试验和计量设备,其性能、准确度能满足生产需要。

(5)核查方法

按照产品实施细则的要求, 对照企业申报材料填写内容逐一核对是否具备必备的检测设备;查看企业检测设备台账,抽样审查检测设备的检测精度能否满足产品加工、装配检测要求。

(6)核查关注点

检测设备数量和精度是否能满足生产需要,应按照实施细则中规定来判定。

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核查方法,如查看购置发票,核对检测设备出厂编号等方法,切实防止一些小企业为应对审查从其他单位借用设备仪器的行为。

对产品实施细则允许的委托检验,企业应提供委托协议或合同。

(7)评判原则

合格:全部具备实施细则中规定的必备检测设备,且满足检验要求。

不合格:缺少实施细则中规定的任意一项必备检测设备,或任意一项必备设

备不能满足检验要求。

2.3.2

(1)条款要求

企业的检验、试验和计量设备应在检定或校准的有效期内使用。

(2)条款解释

检验、试验和计量设备应在检定或校准的周期内使用,包括企业新购置的检验、试验和计量设备,也应经检定合格方可投入使用。检定应符合我国计量管理规定,确保仪器设备的量值溯源性。必要时应进行检验设备的运行检查。检验设备应具有表明其经检定合格的状态标识,并应保留其检定和校准证书。

(3)检查要点

在用检验、试验和计量设备是否在检定有效期内并有标识。

(4)抽查检测设备检定或校准的记录或检验证书,查证检测过程是否在检测设备的检定或校准周期内使用。

(5)核查关注点

检测设备的使用只要在检定或校准周期内,就应给予认可。

(6)评判原则

合格:在用检验、计量设备均在检定有效期内。

一般不合格:个别在用检验、计量设备未在检定有效期内。

严重不合格:在用检验、计量设备均未检

定。

三、人力资源要求

3.1企业领导

(1)条款要求

企业领导应具有一定的质量管理知识,并具有一定的专业技木知识。

(2) 条款解释

根据《管理条例》第九条的规定,申请企业应当有与所生产产品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企业的人员素质是决定企业能否生产合格产品的重要因素之一。这一条包括了对企业领导的质量管理素质和专业技术素质的要求。

在这里所说的企业领导是指企业领导班子成员,即在企业中参与决策的人员。作为企业领导,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对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保持、对所生产产品质量的持续稳定与提高起至关重要的决定作用。因此,企业领导应具备以下方面的知识:

①了解产品质量法规和企业应承担的产品质量责任,包括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的了解;

②了解企业领导在质量管理中的职责与作用;

③了解本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和产品质量水平;

④了解本企业产品生产过程和产品标准、主要技术工艺要求及检验要求。

(3)核查要点

①企业领导是否有基本的质量管理常识,即是否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和《管理条例》对企业的要求(如企业的质量责任和义务等),是否了解企业领导在质量管理中的职责与作用。

②是否有相关的专业技术知识,即是否了解产品标准、主要性能指标等,是

否了解产品生产工艺流程、检验要求。

(4)审查方法

与企业领导进行交谈,分析其对相关知识了解的情况。

(5)评判原则

合格:比较熟悉和了解基本的质量管理常识和相关的专业技术知识。

一般不合格:不太清楚和不够了解基本的质量管理常识和相关的专业技术知识。

严重不合格:不了解“三法”和强制性标准对企业的要求。

3.2 技术人员

(1)条款要求

企业技术人员应掌握专业技术知识,并具有一定的质量管理知识。

(2)条款解释

一个企业有没有自下而上分展能力,要靠产品、靠技术、靠质量,而产品的技术要靠人才,良好的技术人才素质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的关键。这些专业技术人员应掌握申请产品的专业基础知识,熟悉生产产品的质量特性和生产加工工艺技术要求,掌握该产品的检验方法,具备一定的质量管理知识和经验,并应具有从事取证产品设计开发活动的相关学历和工作经历,能够满足相关岗位的专业能力要求等。

在这里所说的技术人员是指企业内技术工作岗位从事技术工作的专业人员,包括产品设计、工艺、设备工装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技术人员对所生产产品质量的持续稳定与提高起至关重要作用。因此应具以下方面的知识:

①熟悉自己的技术岗位职责和质量职能;

②掌握相关的专业技术知识,并能解决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难题;

③掌握行业产品技术质量水平和发展动态;

④熟悉产品生产流程和产品标准、主要技术工艺要求及检验要求;

⑤熟悉主管业务相关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要求。

(3)核查要点

①是否熟悉自己的岗位职责;

②是否掌握相关的专业技术知识;

③是否有一定的质量管理知识。

(4)审查方法

抽查5~10名(不足5名全抽)技术人员(必须包括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座谈,或查阅有关档案文件和培训记录。

(5)核查关注点

不应要求企业相关技术人员达到审查员的水平,只要他们的能力能满足工作需要即应予认可。

(6)评判原则

合格:抽查的技术人员中有80%以上的人员掌握专业技术知识较好,且参加过质量管理知识的培训,具有一定的质量管理知识。

一般不合格:抽查的技术人员中有20%~79%的人员专业技术知识掌握不足,且未参加过质量管理知识的培训,质量管理知识不足。

严重不合格:抽查的主要专业技术人员或有80%以上技术人员对专业技术知识掌握不足,且未参加质量管理知识的培训,对质量管理知识不了解。

3.3 检验人员

(1)条款要求

检验人员应熟悉产品检验规定,具有与工作相适应的质量管理知识和检验技能。

(2)条款解释

检验人员是一个企业对其所生产产品进行体检发现质量问题的诊断师,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必须具有一支保证产品质量计量检验人员队伍。检验人员应熟悉所申请产品的专业基础知识,掌握生产产品的质量特性和生产加工工艺技术要求,掌握该产品的标准和检验方法,具备一定的质量管理知识和经验,并能正确熟练地操作检验仪器设备等。

在这里所说的检验人员是指企业内从事检验活动的专(兼)人员,包括外购外协件进货检验、生产过程中的工序检验、半成品检验、完工产品的最终检验、出厂检验人员。检验人员应具备以下方面的知识和基本技能:

①熟悉自己的检验岗位职责和质量职能;

②熟悉相关的专业技术知识;

③熟悉检验的业务知识和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④掌握产品标准、检验规程和技术质量指标要求;

⑤能熟练地按规定进行检验仪器设备的操作,并能对检测结果作出准确判定。

(3)核查要点

①是否熟悉自己的岗位职责;

②是否掌握产品标准和检验要求;

③是否有一定的质量管理知识;

④是否能熟练准确地按规定进行检验。

(4) 核查方法

抽查1~3名检验人员进行提问,现场观察其检验操作,查阅有关档案文件和培训记录。

(5)评判原则

合格:抽查的检验人员较好掌握产品标准、检验要求等专业技术知识和质量管理知识,熟练掌握检验技能。参加过质量管理知识的培训。

3.4 生产工人

(1)条款要求

工人应能看懂相关技术文件(图纸、配方和工艺文件等),并能熟练地操作设备。

(2)条款解释

①熟悉自己的生产岗位职责和质量职能;

②熟悉相关的技术文件和操作规程;

③具备生产加工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按照设计图纸、工艺规程、作业指导书进行生产加工;

④能正确熟练地操作设备和维护设备,并能开展产品的自检和互检工作。

(3)核查要点

①是否熟悉自己的岗位职责;

②是否能看懂相关图纸、配方和艺文件;

③是否能熟练地进行生产操作。

(4)核查方法

现场抽查3~5名工人(重点抽查关键工序、特殊工序操作工人)进行实际操作和提问考核。

(5)评判原则

合格:抽查的工人能看懂相关技术文件(图纸、配方和工艺文件等),并能正确熟练地操作设备。

一般不合格:抽查的一般工序操作工人未能全部看懂相关技术文件(图纸、配方和工艺文件等),或操作设备时有差错。

严重不合格:抽查的关键、特殊工序操作工人未能全部看懂相关技术文件(图纸、配方和工艺文件等),或操作设备时有差错。

3.5 人员培训

(1)条款要求

企业应对与产品质量相关的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和考核。

(2)条款解释

企业应有目的、有计划地采取多种形式对员工进行必要的培训,提高人员素质满足生产需要,如上岗培训、在职培训、脱产培训、专业培训、院校代培等方式。要注意对与产品质量相关的各类人员的培训,包括对企业的厂级领导、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检验试验人员和操作工人等进行行之有效的培训。特别是要加强对操作工人的培训,因为操作工人工作在生产第一线,其知识水平和操作技能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的产品质量。通过培训,应使每个岗位的工人都熟悉自己的职责和操作规程,会正确熟练地使用和维护设备,能看懂图纸和相关技术文件,能按技术标准进行生产。

国家对从业人员或岗位有相应职业资格要求或其他方面规定的,还应符合相关规定。

如焊工、无损检测等,均需经过相关专业技术培训和资格考试并应持证上岗。

为提高培训工作的质量,保证培训的有效性,企业应制定人员培训与考核制度,明确考核要求,对培训活动及其效果进行必要的考评。并应保留培训记录,建立人员培训档案。

(3)核查要点

①与产品质量相关的人员是否进行了培训和考核,并保持有关记录;

②法律法规有规定的必须持证上岗。

(4)审查方法

查看企业培训记录及有关人员(重点查看关键工序、特殊工序工人)上岗资格证书。

(5)核查关注点

检验员和关键特殊工序操作者的培训、能力认可、上岗资格;国家有从业人员上岗要求的必须经相关培训并取得资格证。

(6)评判原则

合格:对与产品质量相关的人员进行了培训和考核,有相应职业资格要求的人员持证上岗。

一般不合格:对与产品质量相关的人员培训不够。

严重不合格:未对与产品质量相关的人员进行培训,焊工、无损检测等工种工人未持证上岗。

四、技术文件管理

4.1技术标准

4.1.1

(1)条款要求

企业应具备和贯彻实施细则5.1中规定的产品标准和相关标准。

(2)条款解释

产品标准是对产品应满足的要求作出规定,以确保其适用性的标准。产品标准是企业组织生产及企业产品交付的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对企业依照产品标准进行生产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企业生产许可证产品必须具备和贯彻产品实施细则中规定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如:企业生产“锤片式饲料粉碎机”产品,就必须按照《饲料粉碎机械产品生产许可证发(换)证实施细则》中第5.1条的规定,应具备GB 10395.1-2001《农林拖拉机和机械安全技术要求第1部分:总则》、GB 10396-1999《农林拖拉机和机械、草坪和园艺动力机械安全标志和危险图

形总则》、NY 644-2002《饲料粉碎机安全技术要求》、JB/T 9822:1-1999《锤片式饲料粉碎机技术条件》标准,并能够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贯彻实施。

企业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除具备必备的产品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还应具备产品检验、测试、产品设计、工艺及原辅材料等相关标准。

如《饲料粉碎机械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中规定,生产“饲料粉碎机”产品应具备以下相关标准:GB/T 9239—1988《刚性转子平衡品质许用不平衡的确定》、GB/T 6971—1986《饲料粉碎机试验方法》、JB/T 5054.1~6—2000和JB/T 5054.7~10—2001《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JB/T 5058—1991《机械工业产品质量特性重要度分级导则》、JB/T 9169.1~14—1998《工艺管理导则》、JB/T 9170—1998《工艺流程图表用图形符号》、GB/T 221—2000《钢铁产品片号表示方法》、GB/T 6414—1999《铸件尺寸公差与机械加工余量》、GB/T 12467.1~4—1998《焊接质量要求金属材料的熔化焊》、JB/T 8828—2001《切削加工件通用技术条件》、GB 13955—2005《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安装和运行》、GB 14050—1993《系统接地的型式及安全技术要求》等。

产品实施细则发布时,所引用的标准均为现行有效标准,但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企业应采用各种方法寻求使用标准的最新版本,确保企业所使用的标准为有效标准。

(3) 核查要点

①是否有产品实施细则中所列的与申请产品有关的标准;

②是否为现行有效标准并贯彻执行。

(4)核查方法

调阅标准文件清单,按产品实施细则的要求,查证企业是否具备产品现行有效的标准,对产品标准中引用的标准,凡涉及产品重要质量特性、产品出厂检测技术要求的均应具备。

(5) 核查关注点

产品标准的修订是动态的,应要求企业提供具有和使用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是否现行有效的客观证据。

(6) 评判原则

合格:申证产品有关标准齐全,并能贯彻。

一般不合格:相关标准贯彻不彻底。

严重不合格:缺少申证产品标准或未贯彻。

4.1.2

(1)条款要求

如有需要,企业制定的产品标准应不低于相应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要求,并经当地标准化部门备案。

(2)条款解释

有的产品属于企业为满足市场需求而开发研制的新型产品,其产品的技术要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难以完全对应时,企业应针对其产品制定相应的企业标准。企业制定的企业产品标准的主要安全和质量性能指标应不得低于相应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要求,该企业标准必须符合标准化法的有关规定,必须经标准化管理部门备案。实地核查和产品检验时均须对企业明示标准进行复核,符合要求者方可作为产品检验的依据。

(3)核查要点

①企业制定的产品标准是否经当地标准化部门备案;

②企业产品标准主要技术和性能指标不应低于相应的国家标准或行业

标准的要求。

(4)核查方法

企业制定的企业标准,凡作为产品交付出付依据的,应核查其是否备案。

(5)核查关注点

如企业制定的企业标准仅作为内部控制使用,则不需经标准化管理部门备案。

(6)评判原则

合格:企业标准已备案,且其主要指标不低于相应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要求。

一般不合格:企业标准已备案,但有一般指标低于相应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要求。

严重不合格:企业标准未备案,或其主要指标低于相应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要求。

4.2 技术文件

(1)条款要求

1.技术文件应具有正确性,且签署、更改手续正规完备。

2.技术文件应具有完整性,文件必须齐全配套。

3.技术文件应和实际生产相一致,各车间、部门使用的文件必须完全一致。

(2)条款解释

这里所说的技术文件是设计文件、工艺文件、检验文件的统称。技术文件是产品加工制造和工人进行操作的主要依据,是生产过程中保证产品质量的技术基础,是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企业实地核查的重要内容之一。

①设计文件包括图纸、配方、产品标准、工艺规程、检验规范等。有的企业的产品没有图纸,而使用工艺规程、配方等,但对其设计文件的正确性要求是一样的。

a)设计文件应具有正确性,签署、更改手续正规完备。设计图纸的绘制、标注、编号、图面质量等符合有关标准和规定要求。图纸、配方、工艺规程等文件的更改,必须按规定的程序进行,更改、审查、批准手续必须完备。

b)设计文件应具有完整性。如:机械产品需要有总图、零部件图、装配图、零部件明细表、原材料、外购外协件明细表、产品的验收规范、产品使用说明书、产品合格证书等。设计文件的完整性要求,可根据行业规定、产品特点等确定。当产品实施细则中提出明确规定时,应满足产品实施细则的规定要求。

c)设计文件应具有统一性,企业各部门正在使用的文件必须一致和有效,且应与所生产的产品实物相一致。

②工艺文件是企业生产中的重要技术文件,是使各种原材料、半成品成为成品的方法和过程的文件,也是指导工人进行生产操作和企业进行工艺管理的各种技术文件。尽管行业企业不同,工艺名称各不一致,但只要是决定产品制造、实现产品技术指标和完成产品质量检验的方法和过程的文件,以及选择确定必要的工艺装备,制定工时定额和原材料消耗定额等方面的文件,都可以称为工艺文件,都应按本条款要求进行工艺文件管理。

a)企业的工艺文件应具有正确性,工艺文件规定的方法和过程应正确、经济、合理;执行了该工艺文件应能达到产品技术指标要求并能保证产品质量;工艺文件内容应符合产品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的规定;工艺文件的审批、发布、更改应符合规定要求。

b)工艺流程中各工序必需的工艺文件应齐全;可以能够满足企业生产、检验、交付等全过程的工作需要。企业的工艺文件主要应包括:工艺流程图、工艺路线表;工艺过程卡、工序

工艺卡、加工工艺卡、装配工艺卡;工艺守则、工艺附图、工艺消耗定额卡;作业指导书、操作规程、工序检验指导书;其他工艺文件等。

c)有关部门使用的工艺文件应一致;工艺文件的蓝图与底图应相同;各种工艺文件规定的参数应统一等。

③检验文件是指导检验人员正确完成检验活动的检验作业指导书,主要有:工序检验指导书,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各检验过程的检验、验证标准或规程等。

检验文件应具有可操作性,应能指导检验员正确完成检验工作,应对检验的依据、检验的项、检验的频次、检验的方法、检验的仪器设备、检验数据的处理、检验结果的判定等作出明确的夫定。

④某些中小企业生产的产品,其图纸、配方等技术文件是其他单位提供的,但必须转化为本企业自己的技术文件(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并且该技术文件应具有正确性、完整性和统一性。

(3)核查要点

①技术文件(如设计文件和工艺文件等)的技术要求和数据等是否符合有关标准和规定要求;

②技术文件签署、更改手续是否正规完备;

③技术文件是否完整、齐全;

④技术文件是否与实际生产和产品统一一致,各车间、部门使用的文件是否一致。

(4)审查方法

抽查企业的产品设计及工艺文件是否经编制、审核,且发布前是否经批准,且经批准的设计及工艺文件能否满足产品标准规定的性能、指标要求和指导生产的要求。

分层次抽取设计、管理、执行部门的现行使用文件,核查是否一致,有无不同部门使用不同版本的情况。

调阅企业文件更改规定,抽查更改的设计文件和工艺文件,查证更改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查证产品设计及工艺文件是否与实际生产的产品实物相符。

(5)核查关注点

企业的设计文件应包括产品的包装、标识及顾客使用说明等相关要求。

企业对确定的关键、特殊过程进行的控制,企业工艺文件的繁简程度应与企业的实际相一致,只要能进行有效的控制即可,而不应要求一定如何如何。但工艺流程和工艺卡片则是需要的。

(6)评判原则

合格:技术文件符合有关标准和规定要求,且签署、更改手续正规完备,齐全配套。各部门在用的技术文件完全一致,与实际生产的产品实物相符。

一般不合格:技术文件基本符合有关标准和规定要求。但少数签署、更改手续不够完备;缺少个别项目技术文件;个别在用技术文件存在不一致或与实际情况有细小出入。

严重不合格:技术文件存在严重错误,且任意更改,有严重缺失,抽查的在用技术文件与实际情况完全不符。

4.3 文件管理

(1) 条款要求

1.企业应制定技术文件管理制度,文件的发布应经过正式批准,使用部门可随时获得文件的有效版本,文件的修改应符合规定要求。

2.企业应有部门或专(兼)职人员负责技术文件管理。

(2)名词解释

①文件:信息及其承载媒体。

示例:记录、规范、程序文件、图样、报告、标准。

②信息:有意义的数据。

③规范:阐明要求的文件。

(3)条款解释

①技术文件是企业有效组织生产、指导生产,保证生产过程处于良好的受控状态所必须具备的技术依据。技术文件是企业生产必备条件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如果没有一套正确、统一的技术文件,就不可能稳定地生产出合格产品。因此,企业必须有相应的文件管理制度,规定设计文件的审批、发布、发放、存档、更改、作废、收回等文件控制程序,加强企业技术文件的统一管理。

企业技术文件主要包括:

——标准文件;

——设计文件;

——工艺文件;

——检验文件;

——包装、贮存、运输等文件;

——其他文件。

②企业的技术文件应有识别其修订状态的科学有效的方法,如文件控制清单,以保持文件的有效性。文件的编制、审核、发布应按规定要求进行,

经过正式批准后使用。

③在企业里使用的技术文件应是文件的有效版本,企业应重视和加强技术文件管理,以保证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无效版本的技术文件。

无效版本的技术文件指:

——作废的技术文件(原有标准、文件已修订为新的版本);

——技术文件内容未按规定变更或变更了未经审核批准;

——未经审核批准和未按规定审核批准的技术文件。

④技术文件的修改应符合规定要求。企业技术文件的管理制度中应对文件的修改做出规定,包括:文件修改内容的提出,修改内容的审核、批准,原有文件的收回及修改后文件的发放等。

⑤企业应设部门或专(兼)职人员负责技术文件管理。有的企业由档案室管理技术文件,有的企业管理性文件和技术性文件由一个部门统一管理或由两个部门分别管理。不论是由部门进行管理还是专(兼)职人员进行管理,其职能和责任是一致的,都应按以上要求对

技术文件进行控制。

⑥CAD设计文件的管理

本教程所称的CAD文件是指由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编制的用以规定产品制造、验收及使用等必要信息的有关技术文件。CAD文件按记录信息的媒体介质可分为CAD电子文件和CAD纸质文件两类。

企业的CAD文件除应符合《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企业实地核查办法》中4.1~4.3条各项要求外,还应符合GB/T 17825.1~10-1999《CAD文件管理》标准有关规定:

——CAD文件的签署应执行GB/T 17825.7-1999《CAD文件管理签署规则》,纸质CAD文件进行手工形式的签署,CAD电子文件应在确保密级或安全的情况下,一般采用光笔或数字化仪进行签署。

——CAD文件的更改应执行GB/T 17825.6—1999《CAD文件管理更改规则》,应采用更改通知单并经审批后方可进行更改,并应对所有相关的设计文件进行相应的更改。

——CAD文件的在存储与维护应执行GB/T 17825.10—1999《CAD文件管理存储与维护》,CAD文件须存放在磁盘中,并定期备份;磁性文件应与纸质文件内容一致、一起归档;文件签署单位与CAD文件一起保存;磁性文件应存放在环境温度为14℃~24℃、相对湿度45%~65%、并应远离磁场、热源及酸碱等有害气体的场所。

(4)核查要点

①是否制定了技术文件管理制度;

②发布的文件是否经正式批准;

③使用部门是否能随时获得文件的有效版本;

④文件的修改是否符合规定;

⑤是否有部门或专(兼)职人员负责技术文件管理。

(5)核查方法

查看企业的人员任命书或职能配置文件,查证是否有部门或专(兼)职人员对技术文件进行管理;

查看企业技术文件控制清单,查证是否能识别企业技术文件的现行修订状态;

查看企业文件发放、收回记录,抽样审查,查证企业有在部门能否得到并使用文件的现行有效版本;

查看文件管理制度,并抽3~5种文件,检查文件批准、有效性和修改情况,验证技术文件管理制度执行情况。

(6)核查关注点

工艺文件应经批准,应建立识别技术文件修订状态的控制清单及文件的发放、收回及处置记录。

(7)评判原则

合格:技术文件管理有制度,执行有效。

一般不合格:技术文件管理有制度但不够完善,执行不够严格。

严重不合格:技术文件管理无制度,管理混乱。

五、过程质量管理

5.1 采购控制

(1)条款要求

1.企业应制定采购原、辅材料、零部件及外协加工项目的质量控制制度。

2.企业应制定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原、辅材料、零部件的供方及外协单位的评价规定,并依据规定进行评价,保存供方及外协单位名单和供货、协作记录。

3.企业应根据正式批准的采购文件或委托加工合同进行采购或外协加工。

4.企业应按规定对采购的原、辅材料、零部件以及外协件进行质量检验或者根据有关规定进行质量验证,检验或验证的记录应该齐全。

(2)名词解释

①质量控制: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

②产品:过程的结果。

注1:有下述四种通用的产品类别;服务、软件、硬件、流程性材料。

注2:服务通常是无形的。

③供方:提供产品的组织或个人(如制造商、批发商等)。

④相关方:与组织的业绩或成就有利益关系的个人或团体。

示例:顾客、所有者、员工、供方、银行、工会、合作伙伴或团体。

⑤检验:通过观察和判断,适当时结合测量、试验所进行的符合性评价。

⑥试验:按照程序确定一个或多个特性。

⑦验证:通过提供客观证据对规定要求已得到满足的认定。

⑧记录:阐明所取得的结果或提供所完成活动的证据的文件。

(3) 条款解释

①采购质量控制是指企业为保证原、辅材料、零部件以及外协件、对外委托项目的质量符合要求所进行的一系列质量活动。

a)采购过程的控制

在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外购的原、辅材料、零部件是企业最终产品的组成部分,它们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成品的质量,因此,应对采购过程进行控制。

采购质量控制一般包括:

——采购文件的控制;

——对供方的评价及控制;

——采购合同的控制;

——采购产品的验证控制。

企业应在采购质量控制制度中体现上述控制要求,以确保所采购产品的质量满足生产加工的需要。

b)委托服务项目的控制

采购质量控制一般包括:

——采购文件的控制;

——对供方的评价及控制;

——采购合同的控制;

——采购产品的验证控制。

企业应在采购质量控制制度中体现上述控制要求,以确保所采购产品的质量满足生产加工的需要。

b)委托服务项目的控制

条款中的“委托服务项目”:包括外协零部件的委托加工;某一加工工序的外部协作;产品的委托检验;产品的委托运输等委托服务项目。“委托服务项目”的实施,必须符合产品实施细则中规定要求。除产品实施细则另有规定外,一般企业产品的加工工序不能采用对外委托服务。企业的对外委托服务项目合同中应明确委托服务项目在质量方面的技术要求和责任。

②供方评价的目的是企业在签订采购合同前,选择合格的供方。通过建立供方的评价准则,实施供方的控制,使购进的原、辅材料、零部件、外协件等满足合同及产品技术标准的要求,以达到满足最终产品质量的要求。

a)供方评价准则

企业制定供方评价准则时,应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供方的产品质量和产品信誉;

——供方的质量管理体系的质量保证能力;

——供方的生产能力、供货能力;

——供方的供货历史业绩。

企业应建立供方的供货质量记录,供方的供货质量记录实际上也是评价供方产品质量状况和质量保证能力的一种证实材料。

企业必须从评价合格的且经过批准的供方处进行采购。

b)供方质量控制

对供方质量控制的类型和程度,取决于供方产品对企业最终产品质量的影响程度。有些企业根据采购产品对企业最终产品质量影响的大小,将采购产品分类为A类、B类、C类。对提供A类产品的供方控制程度较高,不仅要求供方提供产品质量检验证明,还要对其产品进行质量检验以及要求其提供企业质量保证能力证明等。

对供方进行质量控制的方法:可以是签订产品技术要求和质量要求的协议和合同;可以是签订包括要求供方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协议或合同;可以是要求供方进行100%产品检验/试验或批次产品抽样检验/试验的协议或合同;还可以是企业派人到供方的生产现场进行巡查检验或驻厂查验的协议或合同等。

③采购文件是指用以规范采购人员行为,指导其正确地采购满足要求产品的作业文件,一般有:采购计划、采购清单、采购协议、采购合同、采购品技术标准、采购验收方案等。

a)采购文件的内容应能反映所采购产品的具体要求,采购文件的内容一

般包括:原、辅材料、零部件及外协件的名称、规格型号、精度等级、技术要求、质量标准、交货日期、交货方式及相应的质量控制方法等;

b)企业制定的采购文件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c)企业制定的采购文件应经审核、批准;

d)企业采购员应按批准后的采购执行。

④对采购产品实施质量检验或验证,可以确保采购产品满足规定的需要。

对采购产品的质量检验或验证的方式有多种,可以是在企业里进行采购品的检验、试验、查验供方提供的合格文件等,也可以在供方处进行采购品的检验或验证。企业可根据采购品的重要性、供方的质量保证能力、检验成本等具体情况,规定实施采购品检验或验证的方式和内容。如有采购品,企业要进行严格的抽检,并送化验室检验或进行相关试验。有的只需进行简单的外观检查和查验合格证就可以了。

企业应保存采购产品的检验或验证的有关记录。

(4)核查要点

①是否制定了外购外协件采购质量控制制度,其内容是否完整合理;

②是否制定了外购外协件供方评价准则,是否按规定对供方进行了评价;

③是否在合格供方范围内进行外购外协件的采购;

④是否保存供方及外协单位名单和供货、协作记录;

⑤是否有采购或委托加工文件(如:计划、清单、合同等)采购文件是否明确了验收规定并经正式批准;

⑥是否按采购文件进行采购;

⑦是否对采购或外协件的质量检验或验证作出规定;

⑧是否按规定进行检验或验证并保留检验或验证的记录。

(5) 审查方法

①调阅企业采购或外协加工管理制度或相应的控制程度,查其规定能否满足控制要求;

②从经批准的合格供方名单中,抽取3~5个供方评价资料,查是否按企业规定要求进行评价;

③调阅采购文件并抽样审查采购文件是否经批准,采购文件是否对采购的相关要求进行规定;

④调阅采购产品的入库单,从中抽取样本,查是否从批准的合格供方处采购产品;

⑤调阅采购产品的出库单及采购产品的检验或验证规程,抽样查证采购产品是否经检验或验证合格后投入使用和加工。

(6) 核查关注点

①采购的控制范围,应限定在供方—企业—顾客的供应链内,对企业生产的不属于生产许可证管理的产品采购活动,不应按本款要求审查。

②对供方的评价,原则上应按其对最终产品的影响程度进行分级控制。审查时应注重控制的重点,不应要求企业按某一模式对供方评价。但某供方涉及国家强制性要求的规定未能满足时,不得将该供方列入合格供方名单之中。

(7)评判原则

合格:制定了内容齐全的采购原材料、外购件的质量控制制度和有关的质量管理控制办法;规定了供方评价准则,对所有供方进行了评价,并从合格供方中进行采购;原、辅材料和外购件供方及外协单位的名单和供货、协作质量记录齐全,对供方及协作质量控制有效。

一般不合格:制定了采购原材料、外购件的质量控制制度和有关的质量管理控制办法,但内容不够完善;一般件未从合格供方中采购的未超过10%,供货、协作质量记录不全;有文件,但质量要求不明确,或个别文件未批准,或个别外购外协件未按采购文件进行采购。规定不够完善;或检验、验证有缺漏项,记录不齐全。

严重不合格:无采购原材料、外购件的质量控制制度和有关的质量管理控制办法;未制定供方评价准则或未对供方进行评价,或关键、安全件采购未从合格供方中选择,或一般件未从合格供方中采购的超过10%;无进货检验、验证规范,未按规定对采购的原材料、零部件以及外协件进行质量检验,或者根据有关规定进行质量验证但无检验或验证的记录。

5.2 工艺管理

(1) 条款要求

1.企业应制定工艺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并严格进行管理和考核。

2.原辅材料、半成品、成品、工装器具等应按规定放置,并应防止出现损伤或变质。

3.企业职工应严格执行工艺管理制度,按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等工艺文件进行生产操作。

(2) 条款解释

工艺管理是企业生产过程控制的核心内容,企业生产产品从原材料到成品的过程是通过一系列工艺活动来实现的。工艺过程是否受控是产品质量持续稳定的关键。因此,必须严格工艺管理。

①企业应制定工艺管理制度和制度执行情况的考核办法,并严格进行考核。制定工艺管理制度应考虑以下内容:

a)工艺文件管理部门、编制部门和执行部门的职责、权限及其相互关系;

b)操作工人应严格按工艺规程、作业指导书等工艺文件进行生产、操作的纪律要求;

c)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工装、新设备时应采取的工艺分析、审查、试验的要求;

d)工艺管理制度的考核、奖励办法;

e)工艺操作记录及工艺纪律检查记录的要求。

②厂区、车间应保持整洁,工艺布局合理,工序衔接紧凑,人流物流分开,生产场地道路畅通,原辅材料、半成品、成品、工装器具等应按规定位置摆放整齐有序。

企业应根据产品特点,规定从原辅材料、半成品到成品的全过程的搬运要求、方法,使用适当的搬运工具、特殊防护用具等,防止因搬运不当而造成产品的损坏。

企业应对原辅材料、半成品、成品的贮存做出规定。在库房管理时应考虑以下要求:

——按规定办理原辅材料、半成品、成品的入、出库手续;

——库房管理应做到账、卡、物相符;

企业用工需求情况调查报告

企业用工需求情况调查报告 企业用工需求情况调查报告充分开发人力资源是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前提和基础。为准确掌握我区当前用工状况及培训需求,分析判断当前就业形势,切实解决单位用人需求问题,确保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芙蓉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于年3月在全区重点企业开展了一次用工需求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我区企业用工总体环境较好,从业人员流动率较低,用工需求总量较大,并呈逐年增长趋势;但用工需求与劳动力供给存在结构性失衡,企业用工难问题日益突显,就业压力持续加大,就业形势复杂,存在招工、求职;两头难;现象。 一、基本情况本次调查采用重点调查方法,重点调查单位为全区境内第二、第三产业的工商企业不含行政机关和社会团体、产业活动单位和规模个体户年营业收入在200万以上的个体户。共抽取重点调查单位7873家,进行入户调查,收回有效调查问卷7870份。 被调查的户企业,企业法人单位家,占总数的78;产业活动单位;企业法人单位分支机构1245家,占总数的16;规模个体户家,占总数的6。 企业类别比例所涉及的行业有1、工业;2、建筑业;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4、批发和零售业;5、住宿和餐饮业;6、房地产业;7、金融保险证券业;8、现代服务业。其中工业有441家,

占总数的6;建筑业220家,占总数的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350家,占总数的4;批发和零售业有家,占总数的15;住宿和餐饮业有393家,占总数的5;房地产业有302家,占总数的4;金融保险证券业有270家,占总数的3;现代服务业有家,占总数的60。 行业比例图被调查的户企业,从业人员共万人,规模最小的2人,最大的5500,上年度离职人数2.9万人,从业人员流动率9.6。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就业人员为人,占总人数的12;现代服务业就业人员为人,占总数的62.9。 被调查企业预计年用工需求4万人,其中现代服务业占67;批发和零售业占10。 万人,用工需求率为12。从年需招用人员职业工种要求来看,用工需求人数集中在一些重点职业工种,主要为第二产业中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和第三产业中传统服务业企业,其中现代服务业和批发零售业需求尤为凸显,分别为23730人和2541人,占全区企业需求的77。 一岗位薪酬在不断提高调查结果显示,企业拟定年新招用员工平均月薪为2758元,其中在3000元以上的占到45.8,2500-3000元占,2019-2500元占7.2,1500-2019元占26.7,1500元以下占14.9。年较年月薪有所提升,且出现了很多高薪职位,有48.8企业在2500元以下,有企业在2500元以上。可见,年很多企业都在积极提高薪酬,招揽各地英才。

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申请书

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 申请书 产品类别: 产品名称: 企业名称:(公章) 联系人: 联系电话: 申请类别:发证□延续□许可范围变更□名称变更□补领□其他□集团公司□申请日期:年月日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印制 企业承诺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本企业承诺如下: 1.所提交的申请材料真实有效,无隐瞒情况。 2.已按照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通则和申请的产品实施细则规定完成各项准备,随时接受生产许可证企业实地核查和生产许可证产品检验。 3.严格按照《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通则和产品实施细则等规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持续保持应当具备的生产许可条件。 4.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内,本企业不再从事获证产品的生产活动后,及时向企业所在地省级或省级委托的下一级许可证主管部门报告,并办理注销手续。 5.企业符合国家法律法规、产业政策的要求。 企业法人代表(负责人)签名 年月日 (单位公章)

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申请书 填写说明 1 适用范围 1.1《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申请书》(以下简称《申请书》)适用于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证书(以下简称证书)的发证、延续、许可范围变更、名称变更、补领、其他、集团公司等类别生产许可证的申请。 2 申请类别 2.1发证包括:企业首次申请提出生产许可、不符合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延续要求且需要重新申请发证或证书有效期满后重新提出申请生产许可的情形。 2.2延续指企业在证书有效期界满前6个月提出生产许可证延续的申请。 2.3许可范围变更包括: 2.3.1迁址指证书有效期内企业生产场所搬迁后提出生产许可证重新审查的申请。 2.3.2增项指证书有效期内企业增加许可产品范围及增加生产线、生产厂点的生产许可证申请。 2.3.3减项指证书有效期内企业减少许可产品范围及生产厂点的生产许可证申请。 2.3.4 生产条件重大变化指证书有效期内企业重要生产工艺和技术、关键生产设备和检验设备发生变化后提出生产许可证申请。 2.4名称变更指证书有效期内因企业名称、住所名称、生产地址名称变化而提出生产许可证变更申请。 2.5补领指证书有效期内因生产许可证证书遗失或者损毁提出申请补领生产许可证的申请。 2.6其他是指上述情况之外的生产许可证申请。 2.7集团公司是指集团公司与其所属子公司、分公司或者生产厂点(以下统称所属单位)共同申请办理发证、延续、许可范围变更、名称变更、补领等情形。 2.8申请书必须打印或用钢笔、签字笔填写,字迹要清晰工整。内容要正确、完整、真实。需要修改的,在修改处对原内容划双线删除、增加修改内容后,加盖本单位公章。 3 封面 3.1 产品类别:填写实行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管理的产品目录所列的产品名称。

企业用工情况调研报告(精选5篇)

企业用工情况调研报告(精选5篇) 企业用工情况调研报告1 为了解我县园区企业用工现状,进一步做好企业招工工作,近日,县政府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业园组成联合调研组,就道州工业园企业招工情况开展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园区用工基本情况 经过多年来不遗余力地招商引资办工业,我县园区工业有了较大发展,截至目前,道州工业园已投产(含即将投产)企业51家,现有员工5000人。尽管县委、县政府及有关部门高度重视招工工作,不断加大招工服务力度,但企业缺工的现象仍然十分严重。据统计,共有29家企业存在用工缺口,缺工企业占总数的57%,目前共缺员工4456人,占企业员工需求量的%,主要缺少生产一线的普通工人以及部分技术工人和少量管理、科研、营销人员。缺工最严重的企业为电子类、制衣制鞋类劳动密集型企业,其中,道县晶石电子有限公司用工缺口1100人,道县建溢鞋业有限公司用工缺口600人,道县德祥运动用品有限公司用工缺口600人。春节前后,道州工业园仅新招录员工1021人。 目前的企业“招工难”,不仅影响到企业的正常开工生产,而且影响了一些企业主加大投资的积极性。部分企业负责人表示,由于严

重缺工,将慎重考虑未来是否在我县扩大生产规模。随着我县园区新增投产企业和一部分有意扩大生产规模企业用工量的增多,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势必对我县“工业强县”战略的实施和招商引资工作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 二、园区企业缺工原因分析 我县劳动力资源丰富,全县农村劳动力总数达30万,但却不能满足本地企业用工需要,这一情况值得深思。调查发现,我县企业“招工难”问题的出现,存在企业、劳动力本身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原因。 1、从企业方面来看。一是薪酬待遇不合理。在全国出现“用工荒”的情况下,沿海企业普遍通过提高工资来吸引或留住员工,以东莞市为例,最低工资标准为1100元/月,月平均综合实际工资达到1500-1800元左右。而我县园区企业受利润空间不大的影响,无论是技术工种,还是后勤文员,大部分工作岗位的工资没有明显的增加,企业最低工资标准仅有600元/月,普通生产员工月平均综合实际工资仅在800-1100元左右,比沿海发达地区的同类企业低500-600元,与求职者的期待还有一定的差距,对员工产生不了吸引力。此外,绝大部分企业每月工作时间在26天以上,部分企业甚至长达28天,每天工作时间为10-12小时,如遇加班,时间还会延长。部分企业法定节假日要求员工加班,却没有按照劳动法规定付给员工2倍至3倍的加班费。 二是用工条件较苛刻。企业普遍对劳动力有年龄、技能、工作经历、性别等方面的要求,个别企业的用工要求甚至脱离实际。如电子

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办理须知

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办理须知 1.什么是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 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是为了保证直接关系公共安全、人体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工业产品的质量安全,贯彻国家产业政策,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协调发展,国务院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主管部门对涉及人体健康的加工食品、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关系金融安全和通信质量的产品、保障劳动安全的产品、影响生产安全和公共安全的产品,以及法律法规要求依照《管理条例》的规定实行生产许可证管理的其他产品的生产企业,进行实地核查和产品检验,确认其具备持续稳定生产合格产品的能力,并颁发生产许可证证书,允许其生产的一种行政许可制度。该制度规定,生产企业必须具备保证产品质量安全的基本条件,并按规定程序取得生产许可证,方可从事相关产品的生产活动。任何企业未取得生产许可证,不得生产实行生产许可证制度管理的产品。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销售或者在经营活动中使用未取得生产许可证的产品。取得生产许可证的企业,需要每年度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主管部门提交企业自查报告;县级以上地方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主管部门组织定期、不定期的监督检查,要求生产企业保证产品质量稳定合格,不得降低取得生产许可证的条件。 目前,国务院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主管部门为国家质检总局;省、自治区、直辖市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主管部门为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县级以上地方工业产品生产许可

证主管部门为县级以上地方质量技术监督局。 2.实行生产许可证制度管理的产品范围? 根据《管理条例》第二条的规定,国家对生产下列重要工业产品的企业实行生产许可证制度: (1)乳制品、肉制品、饮料、米、面、食用油、酒类等直接关系人体健康的加工食品; (2)电热毯、压力锅、燃气热水器等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 (3)税控收款机、防伪验钞仪、卫星地面接收设备、无线广播电视发射设备等关系金融安全和通信质量安全的产品; (4)安全网、安全帽、建筑扣件等保障劳动安全的产品; (5)电力铁塔、桥梁支座、铁路工业产品、水工金属结构、危险化学品及其包装物、容器等影响生产安全、公共安全的产品; (6)法律、行政法规要求依照《管理条例》的规定实行生产许可证管理的其他产品。 目前实行生产许可证制度的产品包括6大类78小类。 3.工业产品生产许可的产品目录是如何管理的? 根据《管理条例》第三条的规定,国家实行生产许可证制度的工业产品目录(以下简称目录)由国家质检总局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并征求消费者协会和相关产品行业协会的意见,报国务院批准后向社会公布。 国家质检总局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适时对目录进行评价、调整和逐步缩减,报国务院批准后向社会公布。 凡是生产列入目录产品的生产企业,必须遵守《管理条例》,

2020工商年检网上申报]企业年检网上申报

[工商年检_2020工商年检网上申报]企业年检网上 申报 网上年检申报流程: (一)登录 企业通过工商网站进入网上年检平台,选择登录方式。 方式一:企业无营业执照电子副本的,输入企业营业执照上的企业标识和企业名称,网上年检系统(以下简称系统)显示企业名称和注册号,企业确认后登录用户界面。 方式二:企业持有工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电子副本的,将其插入电脑USB接口并输入密码。系统自动匹配,确认企业身份,企业登录用户界面。 (二)填写年检报告书 企业登录用户界面后点击“填写年检报告书”按钮。系统将根据登录企业的类型自动匹配相应的年检报告书。企业在网上填写年检报告书的过程中,可点击“暂存”按钮暂时保存所填写的内容,并可重复登录,对错漏的内容进行补充修改,直至确认所有填写内容准确完整。 (三)申报 企业确认填写内容准确完整后点击“提交”按钮。系统将根据网上年检报告书中设置的必输项和表间平衡进行判断和计算,不符合

要求的,自动提示企业进行补充修改;符合要求的,将提示企业申报结果。 (四)预审 工商部门在企业申报网上年检后5个工作日内对其申报内容进行预审。 工商部门认为企业申报内容不完整或者有错误的,网上告知预审结果,并退回企业修改;认为企业申报内容完整且符合年检规定的,网上告知其预审结果;认为企业涉嫌违反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网上告知预审结果,并要求企业在规定时间内到指定工商年检窗口办理年检相关事宜; (五)预审结果查询 查询结果为“退回修改”的,点击“修改年检报告书”按钮,根据工商部门退回修改的意见对网上年检报告书内容作补充修改。 (六)复核 (七)年检付费和年检戳记加盖 企业缴纳工商年检费后,工商部门在企业营业执照正、副本(原件)上加盖年检戳记。 工商部门依法对其申报材料进行审查。

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第号 安全生产规范化资料

第654号   《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已经2014年7月23日国务院第57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4年10月1日起施行。 总理李克强 2014年8月7日 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  第一条  为了保障公平竞争,促进企业诚信自律,规范企业信息公示,强化企业信用约束,维护交易安全,提高政府监管效能,扩大社会监督,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企业信息,是指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的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形成的信息,以及政府部门在履行职责过程中产生的能够反映企业状况的信息。  第三条 企业信息公示应当真实、及时。公示的企业信息涉及国家秘密、国家安全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应当报请主管的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或者国家安全机关批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公示的企业信息涉及企业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应当报请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第四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领导本行政区域的企业信息公示工作,按照国家社会信用信息平台建设的总体要求,推动本行政区域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的建设。

第五条 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推进、监督企业信息公示工作,组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的建设。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依照本条例规定做好企业信息公示相关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依照本条例规定做好企业信息公示工作。 第六条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公示其在履行职责过程中产生的下列企业信息:  (一)注册登记、备案信息;  (二)动产抵押登记信息; (三)股权出质登记信息; (四)行政处罚信息; (五)其他依法应当公示的信息。 前款规定的企业信息应当自产生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予以公示。  第七条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以外的其他政府部门(以下简称其他政府部门)应当公示其在履行职责过程中产生的下列企业信息: (一)行政许可准予、变更、延续信息; (二)行政处罚信息; (三)其他依法应当公示的信息。 其他政府部门可以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也可以通过其他系统公示前款规定的企业信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其他政府部门应当按照国家社会信用信息平台建设的总体要求,实现企业信息的互联共享。

企业用工情况分析总结

**县企业用工情况分析总结 随着我县经济发展、进驻我县的企业数日益增多,据统计规模企业已达一百四十多家,主要分布于竹木制品、制衣、针织、矿业、食品、制造等行业;为更好的服务于企业用工,充分了解并帮助企业解决好问题,实实在在为求职人员和用工需求企业提供有效服务。今年来,我们通过走访、电话联系、问卷调查等方式深入企业进行调研,了解企业的用工情况,分析问题的成因,并提出相应意见建议,现总结如下: 一、企业用工的现状 我县共**个乡镇,以第四季度规模企业用工调查结果为例,有33家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剩余114家企业,其中*科技、***福建**等企业在职企业人员多且用工需求比较大,这些企业大多数位于经济开发区,为此这区域企业缺工较为严重;而地处乡镇的企业缺工较少,周边地区就能解决劳动力问题。据统计,规模企业缺工总数达1800人,较去年同期变化不大,其中经济开发区缺工达1200余人,从工种结构上看,最紧缺的岗位人员是车工和普工,缺工总数超过800余人,然后依次是技术工人、管理人员。 二、企业用工的突出问题及原因 1、招工难 ①招工难现象依然存在。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有些企业的普工岗位因设备比较落后、上班时间较长致使待遇不高,一些工种不受欢迎、没有发展前景,当地高新企业不多、行业面偏窄,在就业选择方面存在局限性等因素造成缺工现象。 ②技工招收难。有技术的劳动力全部往沿海发达城市就业,有返乡创业或就业意愿的人员甚少。而企业为了减少培训成本,只愿意招收有技术的熟练工人,也限制了一部分劳动力的就业需求。 ③招年轻劳动力难。我县年轻劳动力外出务工的较多,本地就业

的年轻劳动力进入工业企业的也相对较少。企业用人需求中,18-35岁年龄组劳动力始终供不应求。 2、留工难 ①部分企业主为了更大的盈利,想方设法降低用人成本,没有及时签订劳动合同,也没有为员工缴交社保,有时工资还不能及时兑现。 ②部分企业虽然待遇、条件不错,但某些岗位比较辛苦,工作时间较长等制约着企业招工。 ③部分企业缺乏一定的企业文化和人文关怀,难以留住员工。 3、季节性用工短缺 我县大部分企业都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企业的生产受到产品特点和订单的影响。因同行业之间淡旺季时间基本一致,并不适合淡旺季用工调剂,另一些企业许多技术工,和其他企业不好调剂;还有企业家顾虑担心员工借出去后,是否会准时回来等因素,我县开展淡旺季用工调剂并不顺利,所以企业旺季时大多数会采取加班弥补人力资源的不足。 三、解决企业用工问题的对策建议 1、强化公共就业服务 ①拓宽信息发布的渠道,便于农民工在内的广大求职者及时、全面了解到企业的用工信息。 ②举办好各类人力资源招聘洽谈活动,全年将组织各类招聘活动不少于10场,其中大型专场招聘活动不少于3场,其中针对农民工在内的困难就业群体举办“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春风送岗位”等专项活动; ③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一方面针对用工企业所需用工条件,对进城农民进行专门的技能培训,培训后推荐到企业就业,适当缓解企业用工紧缺。 2、引导企业加强内部管理 ①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为契机,引导我县企业逐步提升职工的工资福利待遇,借以提高我县整体的薪资水平,增强对外出人员的吸引

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办法

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办公室 文件 全许办(2002)86号 关于印发实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办法》 有关规定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办公室,各产品审查部: 为了贯彻落实《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办法》(总局第19号局长令),进一步规范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工作,确保工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办公室经认真研究,在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有关管理规定(见附件),现予公布。望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办公室、各产品审查部、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认真执行。 附: 实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办法》有关规定 二○○二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实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办法》有关规定 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办公室 二00二年十二月

目录 一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工作管理规定 0 二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产品审查部管理规定 (8) 三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产品质量检验机构管理规定 (21) 四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年度监督审查规定 (32) 五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办证程序 (52) 六生产许可证工作人员守则 (61)

一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工作管理规定 第一条为了保证地方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工作的质量,规范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以下简称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工作,根据国家质检总局第19号局长令发布的《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对本行政区内生产许可证工作进行日常指导、监督和管理,履行《办法》第七条规定的七项职责。生产许可证管理的日常工作由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生产许可证办公室(以下简称省级许可证办公室)承担。 第三条《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 规定由省级许可证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宣贯的,省级许可证办公室应当根据以下规定做好宣贯工作: (一)《实施细则》规定由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审查的,省级许可证办公室应当在批准后2个半月内完成宣贯工作。 (二)《实施细则》宣贯过程中,应当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及要求进行宣讲,除法律、法规规定的要求外,不得违背《实施细则》的要求,另行增加任何其他考核条件。 (三)宣贯《实施细则》会议结束后,应当及时总结会议有关情况,并形成书面材料上报全国许可证审查中心,由全国许可证审查中心将材料汇总后报全国许可证办公室。 第四条省级许可证办公室负责受理企业申请:

企业信息公示知识竞赛题及答案

企业信息公示知识竞赛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90分) (A)1.《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自()起施行。 A.2014年10月1日 B.2014年7月23日 C.2014年8月7日(C)2.企业信息公示应当()。 A.真实、有效 B.有效、及时 C.真实、及时 (A)3.制定《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的原则是()。 A.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B.强调企业社会责任 C.实现企业信息的互联共享 (C)4.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将有经营()的企业列入经营异常名录,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公示,提醒其履行公示义务。 A.亏损B.范围中涉及高危行业C.异常情形(A)5.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应当按照公平规范的 要求,根据企业注册号等随机摇号,抽取辖区内不少于()的企业,确定检查名单。 A.5%B.3%C.10% (C)6.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未依照《企业公示信息抽查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履行职责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 A.市级B.省级C.上一级 (A)7.()部门负责制定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的技术规范。 A.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B.省级工商行政管理C.市级工商行政管理(A)8.工商部门进行登记注册最重要的社会功能是()。 A.信息公示 B.方便监管 C.方便社会公众查询

(B)9.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行政处罚当事人登记机关在同一省、自治 区、直辖市的,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自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或者行政处罚决定改变之日起()个工作日内将行政处罚信息通过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进行公示。 A.30B.20C.10 (B)10.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依法开展抽查或者根据()进行核查,企业应当配合,接受询问调查,如实反映情况,提供相关材料。 A.企业公示的信息;企业经营情况B.企业公示的信息;举报C.企业经营情况;举报 (B)11.个体工商户未按照规定报送年度报告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在当年年度报告结束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将其标记为经营异常状态,并于本年度()至()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 A.7月1日;本年度12月31日B.7月1日;下一年度6月30日C.7月1日;本年度10月31日 (B)12.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可以通过邮寄专用信函的方式与企业联系。经向企业登记的住所或者经营场所两次邮寄无人签收的,视为通过登记的住所或者经营场所无法取得联系。两次邮寄间隔时间不得少于()日,不得超过()日。 A.10;30B.15;30C.15;45 (B)13.政府部门发现其公示的信息不准确的,应当()更正。 A.限期B.及时C.在10个工作日内 (A)14.《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的核心内容是()。 A.建立企业信息公示制度 B.建立社会诚信体系 C.加强企业社会责任(B)15.农民专业合作社年度报告不含下列哪项内容()。

XX工业园区企业用工情况调查报告

XX工业园区企业用工情况调查报告 为深入分析我市园区企业用工趋势,积极主动地为企业提供服务,近日,市人社局组成调查小组,对全市各工业园区企业展开了用工情况调查。连日来,调查小组深入各地工业园区,通过发放填写调查表、问卷表、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开展现场调查,对企业用工数量、用工需求、劳动合同签订情况、工资和福利待遇、参加社会保险情况和劳动生活条件等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统计,较全面地掌握了园区企业用工情况。接下来,将在此基础上,形成专题调研报告,针对企业用工需求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对企业改进自身条件,增强吸引力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一季度扶持就业困难对象就业成效明显 今年以来,我市继续加大就业困难对象就业帮扶工作力度,开展了“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等一系列就业服务专项行动,积极落实就业扶持政策,着力解决就业困难人员就业问题。通过调查摸底,充分掌握就业困难人员的动态,具体了解其面临的实际困难和就业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政策咨询、职业指导和就业信息服务,帮助其就业。一季度,共计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752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其中,实现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1866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

市就业局以作风整肃力促经办能力提升 广安市就业服务管理局近日组织召开了干部作风整肃工作会议,认真学习了中共广安市委、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继下发的《关于开展干部队伍作风整肃工作的实施意见》,并对开展干部作风整肃工作作了重要部署。会议强调,XX年是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经办能力提升年,全市就业服务系统要以干部作风整肃工作为抓手,围绕“庸、懒、软、散、浮、奢、梗”七个方面的着力整治,深化延伸“创先争优”和创建优质服务窗口活动,促进干部职工始终保持脚踏实地、勤勉敬业、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始终发扬使命为责、实干为本、奉献为荣的优良作风,树立作风清新、服务优质、执法文明、廉洁高效的部门形象。 我市失业保险基金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截止4月15日,我市各区市县失业保险基金存款余额已全部上解到市级收入户,失业保险基金统筹层次实现真正意义的市级统筹,基金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 去年以前,我市失业保险基金统筹层次为县级,统筹层次低、基金规模小、调剂能力弱,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失业保险制度功能的发挥。为进一步规范失业保险工作,切实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增强基金抗风险能力,去年底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印发广安市失业保险市级统筹办法的通知》,失业保

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

桂工商办发〔2014〕262号 自治区工商局办公室关于做好 《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贯彻落实 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各市、县工商行政管理局: 根据国家总局《关于贯彻落实〈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有关问题的通知》(工商外企字〔 2014〕166号)精神,经自治区工商局同意,为确保《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顺利实施,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做好公示过度系统的使用工作。自治区工商局按照总局广 西 壮 族 自 治 区 工商行政管理局办公室文件

的标准规范和统一规划,将在2014年10月1日之前,完成企业信用信息公示过渡系统的建设,确保信息公示工作平稳过渡。为确保企业信息公示工作的开展,各级工商部门要做好企业公示信息的数据同步工作,确保本辖区内企业公示信息的真实性、及时性。 二、规范企业信息公示内容。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根据《条例》规定和相关要求及时公示企业信息。除企业登记、备案信息外,《条例》实施前形成的其他企业信息不纳入公示范围。《条例》实施前已被吊销营业执照的企业,公示其名称、注册号、吊销日期,并标注“已吊销”。 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已经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公示的2014年2月28日前已设立公司的实收资本及股东(发起人)认缴和实缴的出资额、出资方式、出资期限等公司股东(发起人)出资信息发生变动的,从之前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向社会公示转为由公司向社会公示。 公司的实收资本及股东(发起人)认缴和实缴的出资额、出资方式、出资期限等公司股东(发起人)出资信息在2014年3月1日至9月30日期间发生变动的,公司应当于2014年12月31日之前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2014年10月1日以后发生变动的,公司应当按照《条例》第十条的规定向社会公示。 除上述规定外,《条例》第十条规定的企业信息公示情形,

企业用工情况调查报告范文

企业用工情况调查报告范文新修订的《劳动合同法》和“两税合一”(指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的所得税率统一为25%)开始正式实施;同时出口退税政策调整,节能减排等改革措施不断深化;人民币持续升值等新情况不断出现。为调查这些新举措(新情况)对我市企业用工的影响和作用,我们选择了部分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共收到33家企业的调查表反馈,其中:国有企业17家,集体企业3家,私营企业8家,外资企业5家。现报告如下: 一、企业高度重视《劳动合同法》并深入贯彻 所调查的33家企业均组织学习过新的《劳动合同法》。企业用工的管理方法正走向依法管理、规范管理、合同式管理。33家企业的在岗职工为30946人,已经签订劳动合同为25767人,占的比重为%; 276人因职工或企业的原因未签劳动合同而离开企业, 占的比重为%;尚有4903人在待签过程中,占的比重为%。未签劳动合同而离开的现象主要出现在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其中:私营企业270人,外资企业6人。 二、企业的用工方式以“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用工”为主。本次调查企业主要用工方式时允许有复选项,企业选择频次最高的为“签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用工方式”选项,共计24次,占总选择频次的%;其次为“签订无固定期限

劳动合同用工方式”选 项,共计17次,占%;第三为“签订劳务派遣劳动合同用工方式”选项,共计3次,占%;第四为“签订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的用工方式”选项,共计2次,占%。 三、企业遵守《劳动合同法》的意识得以强化 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将使企业用工成本增加。我市企业选择频次最高的选项为“办理社会保险的成本增加”,共计19次,占总选择频次的%;其次为“合同终止时经济补偿金的成本增加”选项,共计11次,占%;第三为“不签劳动合同的成本增加”选项,共计8次,占%;第四为“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成本增加”选项,共计8次,占%。前两项为守法成本增加,认同率高,说明通过深入学习贯彻《劳动合同法》,企业认同劳动者社会保险的重要性,遵守法律的意识增强。后两项为违法成本增加,也有相当部分企业认识到它的重要性,但认同率不如前两者高,说明大多数企业基本不做违法的前提假设,故而未把违法成本增加当主要成本支出的首选项,这也从另一侧面说明企业守法意识加强。 四、某些行业出现劳动力短缺现象。 33家企业中出现劳动力短缺现象的8家,占%,劳动力充足甚至过剩的24家,占%,其他情况(经营者正办理交接,无法判断)1家。占%。

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通则

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通则 2018- XX-XX公布2018-XX-XX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申请与受理 第三章审查与决定 第四章证书与标志 第五章后置现场审查 第六章企业及其子公司、分公司、生产厂(场)点等单位取证第七章附则 附件1 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申请单 附件2 保证产品质量安全承诺书 附件3 企业申请生产许可证延续免于实地核查承诺书 附件4 撤回行政许可申请书 附件5 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受理决定书 附件6 企业实地核查计划 附件7撤销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决定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以下简称《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4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原质检总局令第156号)、《质量监督检验检疫行政许可实施办法》(原质检总局令第149号)、《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压减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目录和简化审批程序的决定》(国发〔2018〕33号)、《国务院关于在全国推开“证照分离”改革的通知》(国发〔2018〕35号)制定本通则。 第二条本通则适用于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的申请、受理、审查、决定、送达、后置现场审查等事项,应与相应的产品实施细则一并使用。 第三条市场监管总局负责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统一管理

工作。 市场监管总局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司负责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日常工作。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主管部门(以下简称省级生产许可证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监督管理工作,承担企业申请受理和部分列入实行生产许可证制度管理的产品目录(以下简称目录)的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查、审批和后置现场审查工作。 市、县级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生产许可证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条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查中心(以下简称全国许可证审查中心)受市场监管总局委托承担生产许可证有关技术性和事务性工作。 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查部(以下简称全国许可证审查部)受市场监管总局委托承担相应产品生产许可证有关技术性工作。

公司企业年检表

公司年检报告书 (年度) 公司名称:(盖章)注册号: 组织机构代码: 电子信箱: 登记机关: 山东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制

企业须知与填写要求 1、年检对象:凡是在上一年12月31日前在各级工商登记机关登记注册,领取营业执照的内资、私营企业法人及其分支机构、其他经营单位和个人独资、合伙企业,均应到领取营业执照的工商登记机关办理企业年检手续。 2、年检期限:每年3月1日至6月30日。 3、本年检报告书适应于依照《公司法》和《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登记注册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4、本年检报告书应使用黑色或蓝黑色钢笔正楷填写,字迹应清晰工整。 5、填写年检报告书时,某些栏目的内容如果没有,应当填写“无”;栏目内填写不下的内容应另附纸,并粘贴在相关页后面。 6、标明“□”的选项,选填时应将“□”涂黑“■”。 7、经营情况和相关表中的金额的填写,小数点后保留一位数。 8、第7页“经营情况”中的产值、出口创汇额、从业人员、安置下岗职工栏内容,由个体处(科)登记的私营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填写。 公司年检提交的材料 1、公司年检报告书; 2、企业年检指定代表或者委托代理人的证明; 3、营业执照副本; 4 、经营范围中有属于企业登记前置行政许可经营项目的,加盖 企业印章的相关许可证件(副本)、批准文件的原件和复印件; 5、由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以当年度企业年检须知为准) 6、设立分公司的,提交分公司的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注:各种副本复印件须加盖本单位印章,经办人须签署“姓名”。

登记事项情况 标明“□”的选项,选填时应将“□”涂黑“■”。

登记事项情况

青海企业信息公示最新动态

青海注册公司===邹先生:l3l-O978-O258 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 第一条、为了保障公平竞争,促进企业诚信自律,规范企业信息公示,强化企业信用约束,维护交易安全,提高政府监管效能,扩大社会监督,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企业信息,是指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的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形成的信息,以及政府部门在履行职责过程中产生的能够反映企业状况的信息。 第三条、企业信息公示应当真实、及时。公示的企业信息涉及国家秘密、国家安全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应当报请主管的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或者国家安全机关批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公示的企业信息涉及企业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应当报请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第四条、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领导本行政区域的企业信息公示工作,按照国家社会信用信息平台建设的总体要求,推动本行政区域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的建设。 第五条、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推进、监督企业信息公示工作,组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的建设。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依照本条例规定做好企业信息公示相关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依照本条例规定做好企业信息公示工作。 第六条、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公示其在履行职责过程中产生的下列企业信息: (一)注册登记、备案信息; (二)动产抵押登记信息; (三)股权出质登记信息;

(四)行政处罚信息; (五)其他依法应当公示的信息。 前款规定的企业信息应当自产生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予以公示。 第七条、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以外的其他政府部门(以下简称其他政府部门)应当公示其在履行职责过程中产生的下列企业信息: (一)行政许可准予、变更、延续信息; (二)行政处罚信息; (三)其他依法应当公示的信息。 其他政府部门可以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也可以通过其他系统公示前款规定的企业信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其他政府部门应当按照国家社会信用信息平台建设的总体要求,实现企业信息的互联共享。 第八条、企业应当于每年1月1日至6月30日,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报送上一年度年度报告,并向社会公示。 当年设立登记的企业,自下一年起报送并公示年度报告。 第九条、企业年度报告内容包括: (一)企业通信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电子邮箱等信息; (二)企业开业、歇业、清算等存续状态信息; (三)企业投资设立企业、购买股权信息; (四)企业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的,其股东或者发起人认缴和实缴的出资额、出资时间、出资方式等信息;

关于我市企业用工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市企业用工情况的调研报告 对于我市企业用工事情的调研报告 为了解我市企业在经济企稳回升后所遇到的用工咨询题,进一步促进就业、进展经济。我们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了对于企业用工事情的调研,分别从8个县区中各选取2个对本县区有代表性的企业走访调查,此次调查共涉及16家企业,其中国有企业6家、私营10家。被调研企业覆盖到的行业有采矿业、创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造业、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业等企业用工要紧行业,就企业用工现状、是否存在“招工难”咨询题和成因等几方面内容开展调研。 一、企业的用工现状 金融危机给我市别同企业带来别同妨碍,在经济企稳回升的事情下,预计20xx年春季会增加52个技术性工作岗位,同比增长4.5%。 我市以电厂、自来水公司为主的国有企业,在用工上受金融危机妨碍较小,用工事情稳定,在受访的国有企业中,末与末单位从业人员基本无变化。在是否存在“招工难”方面,由于我市国有企业大多属于垄断行业,待遇好、福利高,对一般工人很有吸引力,企业在招工用工上有很大的选择余地。 而私营企业在经济企稳回升的事情下,企业用工波动较大,且依据行业的别同而体现出别同程度的“招工难”咨询题。被调查的10家私营企业,末单位从业人员为2111人,较末单位从业人员增加13.43%,预计20xx年春季会新增250个新增岗位,同比增长11.84%。新增岗位要紧集中在建造领域和技术性岗位上,而目前我市劳务市场以普工和年纪偏大的下岗职工为主,因为年龄结构、知识结构的错位而浮现劳务输出地的“招工难”现象。 采矿业受金融危机的妨碍较大,目前企业用工人数较上年有所减少,在经济企稳回升后有望增加。以亨通矿业为例, 三季度时,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为5234万元,单位从业人员为98人,受金融危机妨碍锌价的持续走低,市场的别景气和新《劳动法》的实施使企业用工成本增加,农民工工资浮动较大;生产时刻相应减少、销售下落,在企业生产别饱和的事情下,用工的数量迅速萎缩,底单位从业人员减少为56人,在随着国家储备政策、贴息政策的相继出台和经济形势的逐步好转,企业从二季度起逐渐浮现回暖迹象,企业从业人员基本稳定在85人。 创造业技术人员紧缺。调查的天成丝业、昊华公司、旬阳烟厂、开源建材等企业,尽管也受经济形势的妨碍,有的企业处于减产、半停产状态,但是与采矿业相比受国际价格因素妨碍较小,由于生产原料属当地农副产品,产品销售市场也是周边地区,加之企业采取多种措施,使职工队伍相对稳定,但是由于这些企业产品技术含量相对较高,要求职工具备一定的职业素养,造成企业对技术性岗位相对紧缺。 住宿餐饮业和建造业浮现用工短缺。受我市经济进展和高速路建设的妨碍,我市住宿餐饮业和建造业进展迅速,别同程度浮现用工短缺,尤其缺乏年轻的务工者。 预计,私营企业随经济形势的好转20xx年春季用工有望增加,但是“招工难”咨询题尚待解决。 二、企业用工短缺的成因 经过对企业的调查走访,能够看出,随着市场经济的纵深进展,人力资源的供需矛盾凸显,企业“招工难”与求职者“就业难”咨询题并且显现,要紧表现: 一是招用的青壮年劳动力短缺,目前我市劳务市场上求职的工人多数年龄在35岁以上。而用工最为短缺的建造业、住宿餐饮业由于行业特点,希翼聘请18-30岁之间的少年务工者。如此造成供需方年龄结构的错位。 二是工资待遇同求职者愿望有差距。一方面企业受金融危机的妨碍,利润空间有限,情愿支付的用工成本相对较低,而另一方面随着日子费用的上涨,求职者的预期薪金增加,

企业信息公示条例

企业信息公示条例 (修订征求意见稿) 第一条为规范企业信息公示,强化企业信用约束,促进企业诚信自律,扩大社会监督,提高政府监管效能,维护公平竞争,保障交易安全,优化营商环境,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企业信息,是指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和政府部门在履行职责过程中产生的,能够反映企业状况的信息。 第三条企业信息公示应当真实、及时、准确。企业信息涉及国家秘密、国家安全的,不予公示。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公示的企业信息涉及企业商业秘密、个人隐私或者可能影响社会公共利益的,应当报请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第四条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领导本行政区域的企业信息公示工作,推动本行政区域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的建设运行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依照本条例规定做好企业信息公示工作。 第五条国务院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推进、监督企业信息公示工作,组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的统一建设运行管理。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依照本条例规定做好企业信息公示相关工作。

第六条政府部门应当统一企业信息数据标准,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实现企业信息统一归集公示和互联共享,记于企业名下,形成企业信用档案,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第七条政府部门在履行职责过程中产生的下列企业信息,应当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公示: (一)登记注册信息; (二)行政许可、备案、资质资格认证信息; (三)财产权利抵押、质押登记信息; (四)适用一般程序的行政处罚信息; (五)各类失信名单的列入、移出信息; (六)抽查检查结果信息; (七)司法协助执行信息; (八)其他依法应当公示的信息。 前款规定的企业信息应当自产生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予以公示。 第八条企业应当于每年1月1日至6月30日,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上一年度年度报告。 当年设立登记的企业,自下一年起公示年度报告。 第九条企业年度报告内容包括: (一)企业通信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电子邮箱等信息; (二)企业投资设立企业、购买股权信息; (三)企业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的,其股东或者发起人认缴和实缴的出资额、出资时间、出资方式等信息; (四)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股权转让等股权变更信息; (五)企业从业人数、资产总额、负债总额、对外提供保证担

公司人力资源状况分析报告

公司HRM分析报告 本次HRM分析主要采用了员工代表面谈、员工行为观察、整理汇总历史资料等方法。通过这些方法基本清晰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并对公司在HRM各个环节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重点分析,形成了以下报告: 一、公司HR的结构情况与分析 1.各层级人员比例:截至到2016年5月12日,公司在册员工2163人(含人事代理员工131人)。其中,高层管理人员人中层管理人员人,基层人员人。 2.干部与工人比例:干部1093人,工人1070人。

51% 49% 干部1093人 工人1070人 79% 21% 在岗1705人非在岗458人 84% 16% 男职工1817人女职工346人

6.人员年龄结构:50~60岁的有889人,46~50岁的有375人,41~45岁的有149人,36~40岁的有168人,31~35岁的有334人,30岁及以下的有248人。 7.公司所属各单位人员分布情况:机关及二级机构212人,分公司387人,项目部1042人,助勤人员64人,非在岗人员458人。

8.干部队伍专业技术职称结构:高级职称109人,中级职称384人,助理级职称405人,员级职称106人,没有技术职称的干部89人。 9.工人队伍技术等级结构:高级技师50人, 技师145人,高级工608人,中级工215人,初级工52人。 二、公司HRM的现状诊断 总体上,公司具有一定的人力资源管理观念,管理水平也在不断改善,但是由于历史原因、企业文化、体制等企业自身的原因,人力资源管理仍存在着观念滞后、结构不全、功能不到位、

职能未充分发挥的问题,且已严重影响和制约着公司未来的发展。 (一)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方面存在的问题 1.公司对人力资源管理没有足够的认识 公司管理层缺乏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观,未完全树立人力资本观念,人力资源管理对于公司的发展战略来说,只是事务性职能工作而已,还没起到为企业高层战略决策提供依据、充当助手的作用。 2.公司管理层未形成参与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 人力资源管理不仅仅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工作,而应该是所有中高层管理者的一项日常性工作,但目前公司管理层对此认识不足,认为人力资源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事,因此,公司管理层很少有人力资源管理意识,很难主动地将本职工作与人力资源管理结合考虑问题。 (二)目前还未形成动态的人力资源规划 人力资源规划是一项持续的、动态的工作,随着公司不断的改革发展,需要平衡人力资源的供给和需求,使公司对环境适应能力更强,更具有竞争力。但从公司目前的情况来看,没有进行人力资源的中、长期战略规划,没有做好分专业类别的人才储备计划,常常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依据职位空缺或临时紧急任务招人、聘人,往往造成人员与职位匹配度不高,产生“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