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知识问答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知识问答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知识问答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知识问答

高二(9)班传统文化节智力过关题目

编辑:S.B.、阿毛

版权所有盗版必究

注:部分题目有重复,制作时注意分开。

蓝色题目不建议使用,红色字体为答案。

选择题

1.春节历史悠久,起源于

A夏朝B商朝C周

朝D春秋

2.以下哪个少数民族不过春节

A回族B藏族 C 彝

族D苗族

3.自汉朝的哪个皇帝开始以夏年(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即“年”),年节的日期由此固定下来,延续至今。

A汉高祖B汉元帝C汉武帝D汉景帝4.中国人民过春节有多少年的历史?

A4500年B4000年C3500

年 D 3000年

5.春节有很多别称,下列选项不是春节的别称的是

A岁日B元日C正

旦D元首

6.第一届春节联欢晚会是在那一年举办的?

A1982年B1983年C1984年D1985年

7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这一习俗源于

A 春秋B汉朝C唐朝D 宋朝

8.我国废除农历,采用阳历是在什么时候?

A.1912年

B.1937年

C.1949

年 D.1951年

9.下列选项不是元宵节的习俗的是

A吃元宵B赏花灯C舞龙、舞

狮D贴窗花

10.元宵节最早可追溯到

A秦朝B西汉C东

汉D三国

11.元宵节的兴起与哪个宗教有关?

A道教B伊斯兰教C基督

教D佛教

12.元宵节又被称为

A上元节B中元节C下元

节D灯谜节

13. 下列传说与元宵节无关的是

A 东方朔与元宵姑娘B汉文帝纪念平吕

C点彩灯D 敖年守岁

14.猜灯谜是元宵节的一项重要习俗,猜灯谜源于

A周朝B春秋战国C秦

朝D汉朝

15.元宵是元宵节必不可少的食物,元宵流行于

A唐朝B五代十国C宋

朝D元朝

答案1-5BACDA 6-10CDABD 11-15DADCC

清明

1.下列哪项描绘的不是清明

A.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B.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C.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D.远上寒山十近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2.扫墓活动通常是清明的什么时候

A前十五天 B.前二十天 C. 前十天或后十天 D.前五天

3.以下不属于清明的风俗的是

A.扫墓

B.踏青

C. 门旁插柳和戴柳枝帽

D.种花

4. 下列传统节日中,哪个来源于二十四节气。

A.元宵节

B.中秋节

C.端午节

D.清明节

5.中国有多少个名族过清明节

A15 B.50 C.25 D.30

6.以下不是清明节的别称的是

A 鬼节B扫坟节C冥节D中元节

7下列说法与清明不符的是

A 清明前后,点瓜种豆

B 忽如一夜春风来

C 植树造林,莫过清明 D.清明时节雨纷纷

8.清明节不吃的是

A青团子B馓子C粽子D粥

9.古时,清明是农历几月几?

A4三月初三B三月初四C三月初五D三月初六

10. 古代寒食节的传统食品没有

A糯米酪 B麦酪 C杏仁酪扬D汤圆

答案DDDDC DBCAD

端午节

1、屈原是我国春秋时期哪国人?()

A 、秦国 B、楚国 C、魏国 D、赵国

2、古人流行端午日涂饮雄黄酒的主要意义是()。

A、幸福吉祥

B、祛瘟解毒

C、避邪驱瘟

D、纪念白蛇

3、端午节有为小孩佩香囊的习惯,大人在香囊内放朱砂、雄黄、香药等代表的意义是()。

A、避邪驱瘟

B、一种装饰

C、治病防身

D、吉祥如意

4、你知道最早的粽子是产于哪个时期吗?()

A、晋代

B、春秋时期

C、南北朝时期

D、商周时期

5、最早的粽子并不是端午节的特产,而是在什么时期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

A、晋代

B、春秋时期

C、南北朝时期

D、商周时期

6、粽子多是做成角形的,一般有正三角形、尖三角形等形状。为什么粽子的形状大多以角为主?()

A、象征牛祭祖

B、象征剑勇猛

C、象征果实丰收

D、象征塔健康

7、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其实,“龙舟竞渡”早在()就有了。

A、春秋时期

B、商周时期

C、战国时期

D、南北朝时期

8、()年,赛龙舟被列入中国国家体育比赛项目,并每年举行“屈原杯”龙舟赛。

A、1979

B、1980

C、1982

D、1985

9、在中国端午节吃粽子最广泛的说法是为了纪念屈原,其次,吃粽子还表示()。

A、幸福吉祥

B、治病防身

C、避邪驱瘟

D、阴阳相合

10、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人们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被称为()。

A、粽子

B、米果

C、角黍

D、香黍

11.下列哪项不是端午节的习俗? ()

A 吃粽子

B 赛龙舟

C 登高采菊

D 饮雄黄酒

12.在江淮地区,端午节家家都悬钟馗像,这是为什么? ( )

A 纪念屈原

B 驱邪捉鬼

C 驱除疾病

D 求财祈福

13.屈原投()江而死。

A、珠江

B、金沙江

C、长江

D、汨罗江

14.端午节灯谜:小时头青青,老来发白白,远看似棉花,风来起白浪。()

A、棉花

B、芦苇

C、高粱

D、杜鹃花

15.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的意义。()

A、以祭祀屈原

B、喂鱼

C、风俗习惯

D、为了保护屈原

16. 下哪些不是制作粽子的材料?( )

A、竹叶

B、糯米

C、香蕉

D、竹筒

17. 端午节不吃下列哪种食品?()

A、馒头

B、粽子

C、栗子

D、雄黄酒

18你认为以下四种活动,不属于端午节的传统习俗:()

A、和父母一起外出旅游

B、和同学一起到游乐场游玩

C、佩戴香囊

D、欣赏中央电视台转播的春节联欢晚会

19. 下列属于端午节意义的是:()

A、纪念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诗人屈原

B、伍子胥的忌辰

C、为纪念东汉孝女曹娥救父投江而死

D、纪念现代革命女诗人秋瑾

20. 下列属于每年的五月初五各地开展的活动是:()。

A、龙舟竞渡

B、吃粽子

C、喝雄黄酒

D、吃包子

21. 端午节这天,古人在日出前为孩子们系五彩丝,俗称五色丝,代表意义是:()

A、避除兵鬼

B、不染病瘟

C、祝贺祝寿

D、女性劳作功绩

22. 南宋词人辛弃疾《青玉案》中“东风夜放花千树”、“风萧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描绘的是()晚上的狂欢情景。

A、中秋节

B、元宵节

C、七夕节

D、端午节

23.古人称五月为:()

A、红五月

B、恶五月

C、毒五月

D、百毒之月

24. 端午节是个驱邪防灾的节日,主要活动围绕除五毒、驱病灾而产生的。请问下列哪个选项不是五毒?( )

A、蛇

B、蝎

C、眼镜蛇

D、蟾蜍

25. 下列属于每年的五月初五各地开展的活动是:()。

A、龙舟竞渡

B、吃粽子

C、喝雄黄酒

D、吃包子

答案1~5.ACACC 6~10.AADCC 11~15.CBDBD 16~https://www.sodocs.net/doc/0315011648.html,DAB 21~25.ADCCB

七夕

1.七夕传说与下列哪对人物有关:

A 后翌、嫦娥

B 梁山伯、祝英台

C 牛郎、织女

D 周杰伦、侯佩岑

2.以下哪种物品与七夕节风俗有关?

A巧果,花瓜,双七水,拜仙禾 B 抄手,柳木,冷食,角黍 C 香囊,菊花,花糕,桂浆

3.下列不是七夕节的别称的是

A.女儿节B七月七 C.乞巧节情人节

4.下列哪项描绘的不是七夕

A.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B. 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C. 木兰桨子藕花乡,唱罢厅红晚气凉。

D.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5. "乞巧果子"是七夕节的传统祭品和美点,它的原料没有

A.面B枣 C.糖和蜜D芝麻

6. 2010年6月至7月,人民日报陆续刊发了知名作家陈建功、梅洁、王剑冰赞美郧西瑰丽山水和“七夕”文化的美文,它们分别是:

A. 《好山好水好安家》、《天河》、《五龙河神韵》

B. 《好山好水好安家》、《白发上津城》、《天河》

C. 《白发上津城》、《五龙河神韵》、《天河在郧西》

7.七夕节,中国人通常吃什么

A,蒿饼 B.巧果 C.汤圆 D.竹筒饭

8.关于七夕的诗句,“七月七日长生殿”下一句是?

A夜深无人私语时B相逢何必曾相识

C夜半无人私语时D相见时难别亦难

答案CADDB CBC

中秋节

一、选择题

1、中秋节被固定的节日是在()

A 秦朝

B 汉朝

C 唐朝

D 宋朝

2、中秋节盛行于()

A 隋唐

B 宋朝 C元朝 D 明清

3、月饼作为中秋节的必吃食品是在()

A 唐朝

B 宋朝

C 元朝

D 明朝

4、中秋节人们必吃月饼,吃月饼主要是因为月饼代表着()

A 团圆

B 甜蜜爱情

C 生活美满

D 远大前程

5、“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这是一首描写中秋之夜的诗《十五夜望月》请问其作者是唐代诗人()

A 李白

B 杜甫

C 白居易

D 王建

6、中秋节被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

A 2004年

B 2005年

C 2006年

D 2007年

7、中秋节()被定为我国的法定节假日。

A 2006年

B 2007年

C 2008年

D 2009年

8、玩花灯也是中秋节的重要习俗,中秋节玩花灯的范围是()

A 家庭、儿童之间

B 亲戚邻里之间

C 全国范围

D 少数民族

9、香港中秋节最富传统特色的习俗是()

A祭月拜月 B 猜灯谜 C 团圆赏月 D 舞火龙

10、“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即是描写中秋节的千古名句,它出自()

A 苏轼《水调歌头》

B 苏轼《中秋月》

C 王建《十五夜望月》

D 辛弃疾《太常引》

11、中秋节传到日本是在( )

A 隋唐

B 五代十国

C 宋元

D 明清

12、中秋节在亚洲其他国家也很盛行,在(),中秋节也叫感恩节。

A 日本

B 韩国

C 新加坡

D 马来西亚

13、中秋节前后会有潮汐,这也是一年中潮汐最大的时候,潮汐与什么有关?()

A太阳 B星星 C月亮 D风

14、在典故中,吴刚伐的是什么树?()

A槐树 B桂树 C柳树 D杨树

15、以下哪个不是中秋节传说?()

A嫦娥奔月 B吴刚伐桂 C玉兔捣药 D迎涛神说

16、以下哪个国家中秋节不吃月饼?()

A美国 B日本 C意大利 D英国

17、在古代月圆和月缺一般形容什么?()

A悲欢离合 B天气的好坏 C凶吉的象征 D身体是否健康

18、“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是谁的佳作?()

A王安石 B李白 C杜甫 D白居易

19、月饼最初是用来做什么的?()

A祭奉月神的祭品 B馈赠亲友的礼物 C节日食品 D地方小吃

答案:1C 2B 3D 4A 5D 6C 7C 8A 9D 10A 11B 12B 13C 14B 15D 16B 17A 18A 19A

重阳节

1、重阳节又称()

A 团圆节

B 迎亲节

C 祭祀节

D 老人节

2、重阳节形成于()

A 战国时期

B 秦朝

C 唐朝

D 宋朝

3、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是在()

A 秦朝

B 唐朝

C 宋朝

D 明朝

4、在古代,重阳节目的是()

A 团圆

B 探亲

C 祭祖 D敬老

5、重阳节的象征性鲜花是()

A 玫瑰

B 海棠 C百合 D 菊花

6、“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就是描写重阳节的诗句,其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王维 D白居易

7、重阳节人们喜欢佩带茱萸,是因为人们认为茱萸有()的功能

A 辟邪

B 带来好运

C 消暑驱蚊 D清火止痛

8、我国政府在( )年把农历九月九号定为“老人节”,为重阳节增加了“敬老”这一新的含义。

A 1988年

B 1989年

C 1990年 D1991年

9、重阳节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

A 2005年

B 2006年 C2007年 D 2008年

10、吃重阳糕是重阳节的重要习俗,这个习俗主要在我国的()广为流传。

A 西北

B 南方

C 东北

D 华北

11、在古代,重阳节这天喝的主要饮料是()

A 茶

B 米酒

C 菊花酒 D普通的酒

12、重阳节登高这一习俗源于()

A 战国

B 魏晋

C 秦汉 D隋唐

13、重阳节和哪个教派有关?()

A 佛教

B 伊斯兰教

C 道教

D 基督教

14、爱国诗人屈原在他的什么诗中有描写重阳的诗句( )

A 离骚

B 九歌 C天问 D 远游

15、茱萸是一种中药,它有什么作用( )

A 清火 B清肝明目 C止咳 D理气、止痛,避虫叮咬

16、喝菊花酒是重阳节的重要习俗,菊花泡酒有什么作用()

A 消火

B 明目 C理气 D化痰

1D 2A 3B 4C 5D 6C 7A 8A 9B 10D 11C 12B 13A 14D 15D 16B

寒食节、盂兰盆节

1.下列不是寒食节的别称的是()

A禁烟节 B冷节 C百五节 D祭扫节

2.下列选项不是寒食节的习俗的是()

A祭扫 B踏青 C秋千 D扫墓

3.寒食节的起源与下列哪个自然事物的崇拜( )

A火 B风 C水 D雷

4.寒食节的发源地是哪个省()

A湖北 B山西 C陕西 D河南

5.寒食节最早可追溯到什么时候()

A周朝 B春秋 C战国 D秦汉

6.下列选项不是寒食节的习俗的是()

A上坟 B荡秋千 C扫地 D拔河

7.寒食节曾经是我国最大的祭祀节,后来被清明节取代。下列哪个国家的祭祀节仍然在寒食节()

A日本 B越南 C新加坡 D韩国

8.寒食节又称“冷节”,是因为这天()

A人们要禁火 B天气很冷

C人们要禁食 D以上都不是

9.寒食节的起源与哪个诸侯有关()

A楚襄王 B楚怀王 C晋文公 D越王

10.寒食节是为了纪念()的伟大爱国主义情怀

A屈原 B介之推 C晏子 D俞伯牙

11.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出自《寒食》,其作者是()

A韩愈 B白居易 C刘禹锡 D韩翃

12.寒食节是哪一天?()

A清明的前两天 B清明的前一天 C清明的后一天 D清明的后两天

13.寒食节被清明节所取代是在()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

14.盂兰盆节又称()

A 上元节 B中元节 C下元节 D祭扫节

15.盂兰盆节是哪个宗教的节日()

A佛教 B伊斯兰教 C道教 D基督教

16.下列哪个国家非常看重盂兰盆节()

A 韩国

B 越南

C 马来西亚 D日本

17.盂兰盆节又称“鬼节”,其时间是农历()

A三月初三 B四月初四 C七月十五 D七月二十

18.在中国,盂兰盆节始于()

A唐朝 B梁代 C宋朝 D 明朝

19.道教把“天、地、水”称为“三元”,“上元”为我们所熟知的元宵节,请问这里的中元对应哪个节日()

A清明节 B端午节 C盂兰盆节 D重阳节

20.盂兰盆节又叫鬼节,请问民间的“鬼月”指的是农历的哪个月?()

A七月 B六月 C五月 D四月

答案1~5.DDABB 6~10.CDACB 11~15.DAABC 16~20.DCBCA

冬至、除夕

一、选择题

1.冬至是中国古代一个重要的节日,请问冬至是在什么时候?()

A12月1日或2日 B12月14或15日 C12月21日或22日 D12月的最后一天2.以下选项中不是冬至的别称的是()

A冬节 B长至节 C 亚岁 D腊至

3.冬至人们要吃什么食物()

A饺子 B汤圆 C饼子 D粥

4.祭祀冬至最早可追溯到()

A 周朝 B春秋 C秦汉 D隋唐

5.在古代,除夕这天人们要驱逐“疫疬之鬼”,请问驱逐时使用的工具是什么?()

A 锣 B鼓 C锤 D笙

6.除夕向来有守岁的习俗,守岁源于什么时候?()

A秦汉 B南北朝 C隋唐 D宋朝

7.下列哪个选项不是除夕的重要习俗()

A 吃团圆饭 B贴年画 C 吃汤圆 D然爆竹

8.下列哪个选项不是除夕时团圆饭上必不可少的菜肴()

A鱼 B年糕 C平安水饺 D糍粑

9下列传说与春节无关的是()

A敖年守岁 B七郎射“夕” C万年创历法 D迎门神

10.除夕起源于什么时候?()

A周朝 B春秋 C战国 D秦朝

11.“跳火堆”是除夕时流传较广的一大习俗,请问“跳火堆”源于哪个省份()

A山东 B浙江 C福建 D广东

12.除夕这天要贴年画,请问这一习俗源于什么时候()

A宋朝 B五代十国 C唐朝 D汉朝

答案CDAAB BCDDB CA

腊八节、小年

一、选择题

1、腊八节是哪个民族的传统节日?()

A回族 B 朝鲜族 C汉族 D 满族

2、古人庆祝“腊八”是为了()

A 庆祝丰收 B祭祀祖先 C表达美好希望 D团圆

3、下列选项中不是腊月的别称的是()

A嘉平 B 清祀 C大蜡 D 蜡日

4、腊八节是为庆祝丰收、祭祀诸神的节日,很久之前,此节日的日期不是固定的,那么它什么时候才固定在腊月初八呢?()

A春秋战国 B秦汉 C隋唐 D南北朝

5、腊八节传承到后来受宗教影响很大,南北朝颇甚,请问哪个宗教对其影响最大?()A道教 B佛教 C伊斯兰教 D 犹太教

6、我国喝腊八粥的习俗最早开始于()

A 唐朝 B五代十国 C宋朝 D 明朝

7、腊八粥的主要材料是()

A谷类 B面粉 C杂粮 D干果类

8、根据各地习俗,下列哪种食物不是腊八节吃的()

A腊八粥 B 干果 C 蒜 D冰

9、下列哪个选项不是腊八节的别称?()

A腊八祭 B王侯腊 C佛成道日 D腊月祭

10、小年的特定风俗是()

A祭灶 B祭祖 C庆丰收 D团圆

11、各地过小年的日期不是全都相同的,在我国大多数地区,小年是在什么时候?()A腊月初五、初六 B腊月十五

C腊月二十三、四 D腊月二十五、六

12、过小年要祭祀灶神,灶神与哪个宗教联系最为密切?()

A佛教 B伊斯兰教 C道教 D基督教

13、下列选项不是小年的习俗的是?()

A剪窗花 B洗浴 C写对联 D吃团圆饭

14、下列选项不是小年的别称的是()

A祭灶节 B 谢灶 C 扫灶 D灶王节

15、人们在小年这一天都会打扫房屋,这是寄予了人们()的美好心愿。

A清洁卫生 B驱魔祛病 C除旧迎新 D新年迎新

答案 CADDB CABDA CCDCC

问答题

1.春节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什么活动?祭神祭祖

2.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始于朝代?宋朝

3.古时候,妇女们会在七夕那天晚上摆下香案,向织女乞求智慧和巧艺,因此七夕节又被称作什么节?乞巧节

4.中秋节吃月饼的民间传说与哪位皇帝有关?朱元璋

5.王摩诘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提到了哪些重阳节习俗?登高、插茱萸

6.寒食节源于春秋时代晋文公纪念哪位臣子?介子推

7.除夜,是一年最后一天的夜晚,又称除夕、岁除、大年夜等。那天,北方人会做什么吃的?南方人会做什么吃的?北方饺子,南方年糕

8.中国三大鬼节?清明、中元(七月半)、寒衣(十月初一)答出前两个即可

9.农历腊月二十三夜又被称为“小年夜”,这天晚上,哪位神祗要上天言事?灶神//灶王爷

10.传说中,腊月二十三夜灶王爷上天言事,完毕后,何时返回凡间?除夕夜

11.人们希望灶神“上天言好事”,便用什么食物送灶,让灶神“张不开嘴”?饴糖

12.《白蛇传》中,端午那天,白娘子误喝什么酒,现出了原形?雄黄酒

13.三国时期,什么人把“百日寒食”改成了一天?曹操

14.清明插柳,端午插什么?艾草、菖蒲

15.“上元佳节”是指什么节?元宵节

16.一般认为的中国八大传统节日中,哪两个与节气有关?清明、冬至

17.腊八喝粥的习俗一般认为来自谁的故事?释迦摩尼苦修悟道成佛

18.冬至吃饺子与哪位我国神医有关?张仲景

19.“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描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元宵节

20.为纪念目连罗汉救母,中元节在佛教中又被称作什么?盂兰盆节

21.有关中秋节的传说?嫦娥奔月、吴刚砍桂、白/玉兔捣药等(答出两个即可)

22.中国传统节日中,有两个情人节,它们是?七夕节、元宵节

23.春节时,国家法定休假几天?三天

24.傣族的泼水节在傣历六月(农历四月)举行,被认为与农历四月初八的什么佛教节日有关?佛诞日(浴佛节)

25.中国传统节日最重要的特征、中国人的终极关怀是?团圆

26.我国政府在哪一年把农历九月九号定为“老人节”,为重阳节增加了“敬老”这一新的含义?1988

27.在古代,重阳节这天喝的主要饮料是什么?菊花酒

28.上元(正月十五)、中元(七月十五)、下元(十月十五)的叫法,起源于哪一宗教?道教(只可答一次)

29.元日即指新年的第一天,农历正月初一。“元”为开始开端的意思,这一天被称之为“三元”是指哪三元?年、季、月

30.传说每在“七夕”这天都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那么牛郎织女第一次相遇的地点在?碧莲池

31.清明与哪一个节日的日期接近以至于后来合二为一?寒食

32.一般认为的中国传统节日是哪八个?春节、端午节、冬至节、重阳节、七夕节、中秋节、清明节、元宵节

33.我们熟悉的易安居士词《醉花阴》中有提到哪个节日?重阳节

34.中秋节在亚洲广泛流传,请至少写出三个现代庆祝中秋节的亚洲国家?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菲律宾,东亚国家都算。

弘扬中国传统节日演讲稿

弘扬中国传统节日演讲稿 弘扬中国传统节日演讲稿【一】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珍惜传统节日,弘扬传统美德。五千年的斗转星移孕育出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历史的背影虽已渐行渐远,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却传承至今,散发着永恒的魅力。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节日被保留到现在。然而,一个严峻的现实正摆在我们面前,近年来“洋节热”现象层出不穷,而许多人对我们的传统节日却有些冷漠,了解甚少。20xx年xx月xx日,韩国成功申请端午节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消息传来,举国震惊,但同时也为我们敲响了抢救中国传统文化的警钟。 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节日,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情怀,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是民族的自豪和心结。xx月xx日,是今年的清明节,国家将其定为法定节假日的意义并不是简单的放假休息,而是通过扫墓、祭拜等活动来追忆祖辈,传承文明,弘扬美德,从而使我们更加珍惜先辈已为我们创造的美好生活,心怀感恩,继往开来,奋力拼搏。 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的瑰宝,是中华文明给予我们每一位炎黄子孙的宝贵财富,不要等它湮没在时代的潮流中才追悔莫及。今年春节以来,中国大江南北都在发起“光盘”行动——吃“光”你“盘”子里的东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作为未来社会的栋梁,我们南中学子更应多了解传

统文化,并有责任坚守传统文化的阵地,时刻牢记: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为此,我号召全体师生:从我做起,从生活中的点滴做起,节约水电,珍惜粮食,爱护公物,用实际行动来弘扬祖国的传统美德,真正做到“勤以修身,俭以养德”。最后,让我们以男生公寓楼的对联共勉:日新其德仁智修双,三省吾身知行合一。 谢谢大家! 弘扬中国传统节日演讲稿【二】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下面列举的这些节日,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过来的,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 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潜移默化地完善,慢慢渗入到社会生活的过程。它和社会的发展一样,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我国古代的这些节日,大多和天文、历法、数学,以及后来划分出的节气有关,这从文献上至少可以追溯到《夏小正》、《尚书》,到战国时期,一年中划分的二十四个节气,已基本齐备,后来的传统节日,全都和这些节气密切相关。 节气为节日的产生提供了前题条件,大部分节日在先秦时期,就已初露端倪,但是其中风俗内容的丰富与流行,还需要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最早的风俗活动是和原始崇拜、迷信禁忌有关;神话传奇故事为节日凭添了几分浪漫色彩;还有宗教对节日的冲击与影响;一些历史人物被赋予永恒的

中国传统节日习俗【传统节日】中国传统节日习俗大全

中国传统节日习俗-【传统节日】中国传统节日习俗大全 【元宵节】时间:农历正月十五习俗:看灯、吃元宵、踩高跷、猜灯谜【寒食节】时间:清明节前一天习俗:起火烧饭、吃冷食。 【清明节】时间:农历三月初八习俗:扫墓、踏青。 【端午节】时间:农历五月初五习俗:吃粽子、赛龙舟。 【七夕节】时间:农历七月初七习俗:穿针乞巧。 【重阳节】时间:九月初九习俗:登高、插茱萸。 【中秋节】时间:农历八月十五习

俗:赏月。 【腊八节】时间:农历腊月初八习俗:喝腊八粥。 【春节】我国传统习俗中最隆重的节日。此节乃一岁之首。古人又称元日、元旦、元正、新春、新正等,而今人称春节,是在采用公历纪元后。古代“春节”与“春季”为同义词。春节习俗一方面是庆贺过去的一年,一方面又祈祝新年快乐、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多与农事有关。迎龙舞龙为取悦龙神保佑,风调雨顺;舞狮源于镇慑糟蹋庄稼、残害人畜之怪兽的传说。随着社会的发展,接神、敬天等活动已逐渐淘汰,燃鞭炮、贴春联、挂年画、耍龙灯、舞狮子、拜年贺喜等习俗至今仍广为流行。春节,是我国各族人民的传统节日。100多年前,民间艺人“百本张”曾在他的曲本中这样写道:“正月里家家贺新年,元宵佳节把灯观,月正圆,花盒子处处瞅,炮竹阵阵喧,惹得人大街小巷都游串。”这是历史上关于岁首春节的生动写照。相传尧舜

时期,我国就有了这个节日。殷商甲骨文的卜辞中,亦有关于春节的记载,有庆祝岁首春节的风俗。但当时的历法,是靠“观象授时”,是否准确,尚难确定。到了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太初元年,我国人民创造了“太初历”,明确规定以农历正月为岁首。从这时起,农历新年的习俗就流传了2000多年。直到新中国成立,改用公元以后,这个节日就改为春节。 【元宵】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正月半、上元节、灯节。元宵习俗有赏花灯、包饺子、闹年鼓、迎厕神、猜灯谜等。宋代始有吃元宵的习俗。元宵即圆子,用糯米粉做成实心的或带馅的圆子,可带汤吃,也可炒吃、蒸吃。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节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悬,地上

弘扬中国传统节日演讲稿7篇

弘扬中国传统节日演讲稿7篇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要演讲的内容是保护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 清明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它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在昨天我们刚愉快地度过了这个法定节假日,但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在得知韩国端午祭在xx年11月25日申 遗成功时的愤慨。中国五千年的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竟被他国争先抢夺,亦或跃跃欲试。从“端午祭”申遗到“汉字之争”,“中医之争”,再到近期的“风水之争”,文化摩擦在中韩坊间蹭出不少火花,而结果,绝大部分,中国的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都被韩国成功申遗了。 中国人在责怪韩国人的恬不知耻的剽窃行为时,是否有理性地看待这一系列事件,反省自己呢?遥想当年,中国软弱,帝国主义侵占中国领土,如今韩国的一些政客正在大规模抢占中国文化时,有一些从洋媚外的人正在风风火火地哈韩,韩国的二流肥皂剧和服饰潮流都备受国人的追捧。还没有到12月25日,大城市的各大商场,甚至政府出资在筹备平安夜、圣诞节,很多年轻人不知道中国古老而美丽的七夕节,却很早就翘首以待2月14日的情人节,或许现在就不奇怪为什么韩国可以一直申遗成功了,不要老是怪罪于政府的无能,也不要怪罪于韩国的无耻,因为是我们自己把我们的文化丢弃了。 所以,我们要做的,不是盲目的愤怒,而是要自己首先重视自己的东西,更重要的是我们要一直对祖国的文化保有高度的热情。利

用各种媒介,多多的宣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对国人从儿童时期起就教导他们重视,让更多中国人重视自己的传统文化,而非盲目吸收别人的东西。政府也应该重视传统文化,重视“抓精神文明建设”的起步。加大传统文化在民间的教育宣传。这种高度重视的意识,从官府传递到民间,从我们这一代传递到下一代,我们国家的文化还会丢吗?小小韩国还可以这样张扬跋扈却可以屡屡得逞吗?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让我们刻苦学习,顽强拼搏,时刻准备着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珍惜传统节日,弘扬传统美德。五千年的斗转星移孕育出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历史的背影虽已渐行渐远,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却传承至今,散发着永恒的魅力。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节日被保留到现在。然而,一个严峻的现实正摆在我们面前,近年来“洋节热”现象层出不穷,而许多人对我们的传统节日却有些冷漠,了解甚少。xx年11月24日,韩国成功申请端午节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消息传来,举国震惊,但同时也为我们敲响了抢救中国传统文化的警钟。 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节日,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情怀,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是民族的自豪和心结。4月4日,是今年的清明节,国家将其定为法定节假日的意义并不是简单的放假休息,而是通过扫墓、祭拜等活动来追忆祖辈,传承文明,弘扬美德,从而使我们更加珍惜先辈已为我们创造的美好生活,心怀感恩,继往开来,奋力拼搏。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内涵

一、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文化学认为,文化的结构可以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层面。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自然也不例外。 (一)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物质层面 1,传统节日中的饮食文化 众所周知,中华民族的节日里蕴藏着丰厚的“吃”文化。在某种程度上,我们的节日就是一路“吃”过来的。如:春节吃饺子,正月十五吃元宵,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等等。而且,绝大多数传统节日都是在古老祭祀仪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些伴随着祭神、祭祖以及节日饮食而逐渐形成一种习俗的食物,都负载着一种深厚的民俗情感。它们不仅为后来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且,节日食品的献祭、馈赠与集体分享,构成了中国节日物质生活的重要传统, ① 体现着中国人处理天人关系与社会关系的表达方式。 2,传统节日中的服饰文化 每逢节日来临,人们都会穿上节日的盛装,这在春节时候体现得尤为明显。可以说,节日是一个民族的特色盛装的展示舞台。与便装相比,盛装雍容、典雅、庄重、讲究、繁琐,它更注重节日文化内涵的表达与展示,是我们研究一个民族历史、文化、艺术、工艺的重要参照,具有更为重要的历史认识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和科学价值。比如唐装的演变和发展就是很好的例证。 2,传统节日中的节日仪式文化 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最早起源于祭祀。发展到今天的节日庆典活动大多都与古老的祭祀仪式、迎神赛会、驱邪免灾等活动有密切关系。保留到现在的民俗活动,如安塞腰鼓、端午龙舟、上元花灯等,不仅增添了中华民众的节日乐趣,也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独特的一部分。 另外,作为与节日仪式相关的民间文艺,如祭神神词、神话、传说、故事等民间文学样式,祭神歌舞、戏剧等表演艺术以及搭建神棚、扎纸结彩等民间工艺,也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宝库。 (二)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精神层面 1.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和谐、美满:贵和尚美 贵和尚美作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在传统节日中常有流露,传统节日是人们期盼和谐思想的具体体现。如:通过团拜、探亲等仪式活动密切了与周围人的关系;通过节日化装的巡游、节日锣鼓的敲打、节日竞赛的开展,释放内心的情感、期望,加强村落社区成员之间的情感依赖和精神交流,从而使这里的人际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秩序更加安定。 节日也调节了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关系。一方面,通过节日,一个民族可以用和平的方式向其他民族展示自己的强大,弘扬本民族精神;另一方面,不同民族的人聚在一起庆祝节日,能增进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

中国传统文化之传统节日

中国传统节日 除夕(农历十二月廿九或三十)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 龙头节(农历二月初二) 上巳节(农历三月初三) 寒食节(清明节前一日) 清明节(公历4月5日前后)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 七夕(农历七月初七) 中元节(农历七月十四或十五)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 寒衣节(农历十月初一) 下元节(农历十月十五) 腊八节(农历十二月初八) 其中,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为中国七大传统节日。 一、除夕: 农历十二月大年三十晚上叫除夕。 来历:除夕最早源于先时期的“逐除”。据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击鼓的方法来驱除“疫疠之鬼”,来年才会无病无灾。这就是“除夕”节的由来。“除”意思是“交替”;“夕”意思是“夜晚”。故除夕之夜,含有“旧岁到此而除,明日另换新岁”的意思。“除”乃除旧布新之意。“除夕”有“送旧迎新、祛病消灾”的意思。 风俗活动:守岁、放烟花、吃团圆饭。 诗句:(唐)成大《卖痴呆词》:“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卖。” 二、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是农历的一岁之首,俗称“大年”。是我国民间最热闹、最隆重的一个传统节日。 来历:古代的春节,是指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中的“立春”时节,南北朝以后才将春节改在一年岁末,并泛指整个春季,这时回春,万象更新,人们便把它作为新的一年的开始。到了辛亥革命后的民国初年,改农历为公历(阳历)后,便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直到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上才正式把正月初一的新年定为“春节”,至今仍有许多人将过春节叫过年。 年:人们常把过春节说成“过年”,而“年”的最初含义与今天根本不同。

【实用】弘扬中国传统节日演讲稿3篇

【实用】弘扬中国传统节日演讲稿3篇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珍惜传统节日,弘扬传统美德。五千年的斗转星移孕育出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历史的背影虽已渐行渐远,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却传承至今,散发着永恒的魅力。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节日被保留到现在。然而,一个严峻的现实正摆在我们面前,近年来“洋节热”现象层出不穷,而许多人对我们的传统节日却有些冷漠,了解甚少。xx年11月24日,韩国成功申请端午节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消息传来,举国震惊,但同时也为我们敲响了抢救中国传统文化的警钟。 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节日,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情怀,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是民族的自豪和心结。4月4日,是今年的清明节,国家将其定为法定节假日的意义并不是简单的放假休息,而是通过扫墓、祭拜等活动来追忆祖辈,传承文明,弘扬美德,从而使我们更加珍惜先辈已为我们创造的美好生活,心怀感恩,继往开来,奋力拼搏。 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的瑰宝,是中华文明给予我们每一位炎黄子孙的宝贵财富,不要等它湮没在时代的潮流中才追悔莫及。今年春节以来,中国大江南北都在发起“光盘”行动——吃“光”你“盘”子里的东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作为未来社会的栋梁,我们南中学子更应多了解传统文化,并有责任坚守传统文化的阵地,时刻牢记: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为此,我号召全体师生:从我做起,从生活中的点滴做起,节约水电,珍惜粮食,

爱护公物,用实际行动来弘扬祖国的传统美德,真正做到“勤以修身,俭以养德”。最后,让我们以男生公寓楼的对联共勉:日新其德仁智修双,三省吾身知行合一。 谢谢大家! 女生们先生们,大家早上好: 我的父亲是一名中医。做外一个访问学者他怀着一个伟大的梦想去了美国,让全世界更多的人受惠于中国传统医学。但在那期间,他遇到了些中国同胞,他们不但主张废除中医,还说我父亲缺少国际公民的素质。 听了这个,我感到特别惊讶!这种话怎么会从我们自己的同胞嘴中说出呢?他们的话不禁让我深思:什么是国际公民?怎么又才能成为一个国际公民呢? 难道全球化就意味着我们舍弃自己的传统节日而盲目地过圣诞吗?或是在好莱坞电影前我们传统京剧的黯然失色吗? 当然不是!在我看来,国际公民身份意味着对世界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巨大尊重,但这种心态是建立在我们民族身份基础上的,只有我们充分地表现出我们的民族身份,才有可能成 为国际公民!换句话说,国际公民从家里做起!要成为国际公民,我们在意识到自己的民族文化身份,正是有了民族身份,我们才知道自己到底是谁,要做些什么,向哪个方向前进; 正是有了民族身份,我们才能被世界铭记与尊重。比如说孔子,他可是什么外语都不会说,但凭着对人类智慧做出的巨大贡献,他成了一个无人不知的中

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的文化内涵讲稿13页

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的文化内涵一^讲稿(13 页) 一、春节:中华民族最大的节日春节之大,大在什么地方?第一,大在节期之长。我们通常说的春节不是一天,而是一段时间,其大幕在腊八粥的香味中徐徐拉开,过了正月五元宵节才结束,甚至北方不少地区将“二月二龙抬头”视为春节真正的落幕。如此,春节持续了近两个月的时间。第二,大在内容之多。民间流传当今一首童谣,以大人劝慰小孩的口吻叙述了春节的活动:“小孩小孩你别谗,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三。二三,祭灶官。二四,扫房子。二五,磨豆腐。二六,去割肉。二七,杀只鸡。二八,贴花花。二九,蒸馒头。三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满街走。”这首童谣提到的活动不可谓不丰富,若与真正的节日生活相比,却又逊色得多了。第三,大在过节者之众。过春节的人,仅国内就有几亿之多,而伴随着春节文化的传播,其他国家也有不少民众成为春节的实践者。第四,大在受重视程度之高。春节是中国人在行动和情感上都绕不过去的“纽”。平时再拮据,到了春节也要买件新衣、割几斤肉;平时再慵懒,到了春节也要把屋子打扫干净、整洁;平时再忙碌,到了春节也要放下手头的活轻松轻松;风雪再大、路途再遥远,也阻止不了与亲人团聚的脚步;实在无法团聚的,心头定然升起

难以言传的孤独与寂寞,并一定不会忘记送一句祝福、报一声平安。 二、春节的符号系统及其表意手法 (一)春节是复杂的符号系统经过几千年的历史积淀,春节形成了一套复杂的符号系统,具有很强的文化识别功能、文化传播功能和文化认同功能,体现在语言、活动和实物等方面。 1、语言符号系统(1)节日名称正月初一的“一"在我们的 传统文化中有着特别的含义,如“一生 二、二生 三、三生万物”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等。正月初一又称元旦、正旦、元日、元正、元辰、元朔、岁旦、岁首、岁朝、新正、三元之日,包含着开端之意。在中国传统的时空一体的宇宙 观中,春节所在的孟春之月、春季,位属东方,五色属青,是阳 气生长的季节,象征着生机与活力。(2)春节传说故事这些传说故事,主要围绕着春节及其诸多节俗活动而形成,如灶王爷的传说、春节的来历以及过年为啥贴对联、放鞭炮、规矩多等,广为 流传的年兽的传说故事就是其中的典型。这些传说故事,主要解 释了春节习俗的来历与意义,总是在春节期间得到更多的讲述, 是传承春节习俗知识和意义的重要方式。(3)春节歌谣谚语春节还有很多歌谣或谚语,主要包括节俗歌谣谚语、仪式歌谣谚语、 游艺歌谣谚语、苦情歌谣谚语、时令歌谣谚语等。比如腊月二三 祭灶,北京就有这样一首《祭灶曲》:“腊月二三,呀呀哟,家家

浅谈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浅谈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及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学院: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姓名:夏茹 学号:2009110224

浅谈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 及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摘要:中国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态,它以一种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的形式来展现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弘扬民族精神,对丰富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提高民族素质,增强民族自信心都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关键词:传统节日文化思想政治教育 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全球化,世界交流不断加强,许多西方节日逐渐在我国流行起来。加上商家的利益驱使,许多洋节日在中国华丽地登场,受到年轻人的热烈追捧。反观中国的传统节日,一些传统习俗逐渐流于形式,连承载着厚重历史的端午节也不知怎么变成了“舌尖上的粽子”,其中的那些深层次的文化的厚重的东西却被渐渐遗忘。对此,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知,公布对国家法定节假日进行调整,明确清明、端午、中秋三个传统节目为法定假日。笔者认为此举是及时而有效的。中国传统节日作为一种行为层面的传统文化,它根植于古代农业社会文明,有着丰富而厚重的文化内涵。其中的许多优秀的精神内容为我国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而思想政治教育如果可以吸收传统节日文化的优秀资源,也必定会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民族素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一、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体系的精神内涵 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潜移默化地完善,慢慢渗透到社会生活的过程。它和社会的发展一样,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中国传统节日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节日文化的生成是一个不断演进,多种文化元素综合与提炼取其精华的过程。构成了一个完整而和谐的节日体系。我国古代的这些节日,大多和天文、历法、数学,以及后来划分出的节气有关,这从文献上至少可以追溯到《夏小正》、《尚书》,到战国时期,一年中划分的二十四个节气,已基本齐备,后来的传统节日,全都和这些节气密切相关。大部分节日在先秦时期,就已初露端倪,但是其中风俗内容的丰富与流行,还需要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最早的风俗活动是和原始崇拜、迷信禁忌有关;神话传奇故事为节日凭添了几分浪漫色彩;还有宗教对节日的冲击与影响;一些历史人物被赋予永恒的纪念渗入节日,所有这些,都融合凝聚节日的内容里,使中国的节日有了深沉的历史感和丰富的精神内涵 1、贵和尚美,团结统一 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以和为贵,这种和谐思想贯穿整个历史,而传统节日是人们期盼和谐思想的具体体现。春节从过小年到大年三十除夕夜,从初一到初七再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春节有开始有尾声,有思想有仪式,无一不表达了人们期盼合家团圆,和谐美好的愿望。整个传统节日体系中,通过探亲、团拜等仪式活动,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密切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透出追贤思孝、认祖归宗的家族民族认同感,这些都能够使人际关系更加和谐,社会更加安定。节日也调节了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关系。一方面,通过节日,一个民族可以用和平的方式向其他民族展示自己的强大,弘扬本民族精神;另一方面,不同民族的人聚在一起庆祝节日,能增进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

中国各民族传统节日和风俗习惯

有关周总理的资料 周恩来(1898~1976),字翔宇,曾用名伍豪等,浙江绍兴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人之一。1917年天津南开学校毕业后,留学日本。1919年回国。五四运动中,在天津组织觉悟社,从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活动。1920年去法国勤工俭学,发起组织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青年团旅欧支部书记、中共旅欧支部领导人。1924年回国。1927年8月1日领导了南昌起义。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直担任政府总理,兼任过外交部长,并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主席。是中共第五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六届中央政治局常委,第七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兼书记处书记,第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委,第八届、第十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 1946年11月从南京返回延安。 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陕甘宁边区时转战在陕北,同年8月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兼代理中央军委总参谋长。 1948年9月,参加领导和指挥了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同年11月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为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武装夺取政权、创建社会主义新中国,建立了不朽的功绩。 建国后,历任政府总理、外交部长(兼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第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二、三届主席。是中共五届中央委员,中共六至十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六届、七届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共八至十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八届、十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一至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在担负处理党和国家日常事务的同时,和毛泽东一起制定了党的社会主义建设的路线、方针、政策;几个发展国民经济的五年计划都是他亲自主持制订和组织实施的。1960年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并采取一系列措施,使国民经济顺利地得到恢复和发展。还提出了中国知识分子绝大多数已经是劳动人民的知识分子,科学技术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关键性作用等观点,对社会主义建设都有重大意义。在国际事务中,参与制定并亲自执行了重大的外交决策,提出了外交工作中一系列具体的方针和政策,创造性地贯彻执行了党的革命外交路线。1954年,倡导了著名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5年4月,率中国代表团出席第一次亚非会议,使会议通过了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万隆会议十项原则。1961年,出席苏共二十二大,对赫鲁晓夫集团分裂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行为,进行了坚决斗争。在“文革”中,顾全大局,任劳任怨,为继续进行党和国家的的正常工作,尽量减少损失,为保护大批的党内外干部,费尽心血,并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阴谋进行了各种形式的斗争。在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代表党提出:在本世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前列的宏伟规划。1972年患病以后,一直坚持工作。 1976年1月8日在北京逝世,终年77岁。 周恩来是新中国重要的缔造人之一,他为中国革命和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无私贡献了一生,为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主席、中国***中央委员会副主席等重要职务。故居为周恩来祖父与二伯父从浙江祖籍迁居淮安后,共同买下的东西两个宅院。两院中间有一块很狭长的空地,有隔墙和腰门相连。原来有房屋31间,其中东院共三进12间,西院三进19间。1898年3月5日,周恩来在西院北屋靠西的第三间诞生,并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少年时代,西院北屋靠东两间是周恩来读书之处,在这里受到最初的启蒙教育。1910年,12岁的周恩来离开淮安去东北求学。 中国各民族传统节日和风俗习惯 一、传统节日 1.泼水节——傣族的新年称为“泼水节”,时间为傣历六月(清明节前后)举行,一般为3-4天。节日清晨,人们穿着盛装,采摘鲜花到佛寺供奉,听佛经,中午挑来清水为佛像洗尘,礼毕拥出大街小巷,用象征吉祥的清水互相泼撒嬉戏,以示祝福。其间举行划龙舟比赛、跳象脚舞和孔雀舞,放升高,节日气氛达到高潮,青年男女则进行丢包活动,谈情说爱,选择配偶。 2.三月街——是大理白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也是云南省和全国少有的规模最大的物资交流盛会。据史料记载,三月街始于唐代,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最初带有浓厚的佛教庙会色彩,后来逐渐发展成交易货物的集市,而且规模越来越大,内容也更丰富,除集市经贸外,还有唱大本曲、打霸王鞭等传统文艺活动和赛马、赛龙舟、射箭、田径等民族体育表演或竞赛。 3.火把节——彝、白、纳西、基诺、拉祜等民族共同的传统节日,通常在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日举行。其中以彝族和白族的火把节最为隆重,最具代表性。到了火把节之夜,村村寨寨都要竖起一个高丈余的大火把,各家的小火把放在大火把周围,以示团结齐心。人们穿上节日盛装,围着火把唱歌跳舞。高潮时,人们还要举着熊熊燃烧的火把,绕住房和田边地头巡游,边走边唱,并发出阵阵宏亮的歌声的吼声;火把相连,形成条条火龙,蔚为壮观。火把节期间的白天,人们将参加摔跤、赛马、斗牛、爬杆等活动和比赛。

【推荐】弘扬中国传统节日演讲稿四篇

【推荐】弘扬中国传统节日演讲稿四篇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要演讲的内容是保护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 清明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它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在昨天我们刚愉快地度过了这个法定节假日,但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在得知韩国端午祭在xx年11月25日申 遗成功时的愤慨。中国五千年的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竟被他国争先抢夺,亦或跃跃欲试。从“端午祭”申遗到“汉字之争”,“中医之争”,再到近期的“风水之争”,文化摩擦在中韩坊间蹭出不少火花,而结果,绝大部分,中国的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都被韩国成功申遗了。 中国人在责怪韩国人的恬不知耻的剽窃行为时,是否有理性地看待这一系列事件,反省自己呢?遥想当年,中国软弱,帝国主义侵占中国领土,如今韩国的一些政客正在大规模抢占中国文化时,有一些从洋媚外的人正在风风火火地哈韩,韩国的二流肥皂剧和服饰潮流都备受国人的追捧。还没有到12月25日,大城市的各大商场,甚至政府出资在筹备平安夜、圣诞节,很多年轻人不知道中国古老而美丽的七夕节,却很早就翘首以待2月14日的情人节,或许现在就不奇怪为什么韩国可以一直申遗成功了,不要老是怪罪于政府的无能,也不要怪罪于韩国的无耻,因为是我们自己把我们的文化丢弃了。 所以,我们要做的,不是盲目的愤怒,而是要自己首先重视自己的东西,更重要的是我们要一直对祖国的文化保有高度的热情。利

用各种媒介,多多的宣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对国人从儿童时期起就教导他们重视,让更多中国人重视自己的传统文化,而非盲目吸收别人的东西。政府也应该重视传统文化,重视“抓精神文明建设”的起步。加大传统文化在民间的教育宣传。这种高度重视的意识,从官府传递到民间,从我们这一代传递到下一代,我们国家的文化还会丢吗?小小韩国还可以这样张扬跋扈却可以屡屡得逞吗?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让我们刻苦学习,顽强拼搏,时刻准备着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珍惜传统节日,弘扬传统美德。五千年的斗转星移孕育出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历史的背影虽已渐行渐远,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却传承至今,散发着永恒的魅力。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节日被保留到现在。然而,一个严峻的现实正摆在我们面前,近年来“洋节热”现象层出不穷,而许多人对我们的传统节日却有些冷漠,了解甚少。xx年11月24日,韩国成功申请端午节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消息传来,举国震惊,但同时也为我们敲响了抢救中国传统文化的警钟。 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节日,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情怀,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是民族的自豪和心结。4月4日,是今年的清明节,国家将其定为法定节假日的意义并不是简单的放假休息,而是通过扫墓、祭拜等活动来追忆祖辈,传承文明,弘扬美德,从而使我们更加珍惜先辈已为我们创造的美好生活,心怀感恩,继往开来,奋力拼搏。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内涵讲解学习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内 涵 一、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文化学认为,文化的结构可以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层面。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自然也不例外。 (一)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物质层面 1, 传统节日中的饮食文化 众所周知,中华民族的节日里蕴藏着丰厚的“吃”文化。在某种程度上,我们的节日就是一路“吃”过来的。如:春节吃饺子,正月十五吃元宵,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等等。而且,绝大多数传统节日都是在古老祭祀仪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些伴随着祭神、祭祖以及节日饮食而逐渐形成一种习俗的食物,都负载着一种深厚的民俗情感。它们不仅为后来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且,节日食品的献祭、馈赠与集体分享,构成了中国节日物质生活的重要传统, ① 体现着中国人处理天人关系与社会关系的表达方式。 2, 传统节日中的服饰文化

每逢节日来临,人们都会穿上节日的盛装,这在春节时候体现得尤为明显。可以说,节日是一个民族的特色盛装的展示舞台。与便装相比,盛装雍容、典雅、庄重、讲究、繁琐,它更注重节日文化内涵的表达与展示,是我们研究一个民族历史、文化、艺术、工艺的重要参照,具有更为重要的历史认识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和科学价值。比如唐装的演变和发展就是很好的例证。 2,传统节日中的节日仪式文化 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最早起源于祭祀。发展到今天的节日庆典活动大多都与古老的祭祀仪式、迎神赛会、驱邪免灾等活动有密切关系。保留到现在的民俗活动,如安塞腰鼓、端午龙舟、上元花灯等,不仅增添了中华民众的节日乐趣,也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独特的一部分。另外,作为与节日仪式相关的民间文艺,如祭神神词、神话、传说、故事等民间文学样式,祭神歌舞、戏剧等表演艺术以及搭建神棚、扎纸结彩等民间工艺,也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宝库。 (二)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精神层面 1. 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和谐、美满:贵和尚美 贵和尚美作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在传统节日中常有流露,传统节日是人们期盼和谐思想的具体体现。如:通过团拜、探亲等仪式活动密切了与周围人的关系;通过节日化装的巡游、节日锣鼓的敲打、节日竞赛的开展,释放内心的情感、期望,加强村落社区成员之间的情感依赖和精神交流,从而使这里的人际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秩序更加安定。 节日也调节了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关系。一方面,通过节日,一个民族可以用和平的方式向其他民族展示自己的强大,弘扬本民族精神;另一方面,不同民族的人聚在一起庆祝节日,能增进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 此外,元宵吃汤圆,中秋吃月饼等,这些都表达了人们希望生活团团圆圆、和谐美好的愿望。清明折柳,端午采艾叶,重阳遍插茱萸,这些驱恶辟邪的习俗也显

中国传统节日的来源及风俗习惯

中国传统节日的来历及风俗习惯 [大] [中] [小] 中国的传统节日自汉以后基本定型,有一定增减,民国以后,由于正式西化而发生了较 大的变化,但民间仍然坚持其中一些政府未法定的少数。直至文革,政府更削减了宣传除春 节以外的传统节日,即使对于春节,也被宣传成“过革命化的春节”。改革开放以后,民间开 始庆祝一些传统节日,报刊上也相应作了些介绍宣传。目前,包括法定假日以外,民间庆祝 的传统节日大约占传统节日的三分之一。 传统节日里包含了许多民俗文化和传统人文观念,以及宗教因素,对于研究古代社会的 文化、历史和社会生活,有一定的意义,下面罗列主要传统节日,以饷对这方面感兴趣的朋 友。 一。正月拜年 正月,又称元旦,或称正月初一。正月初一是一年、四季、十二个月起始的一天。《春 秋传》上将正月叫做端月。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因此,正月是从自有 历法以后,上古就有的节日。 正月有很多习俗,如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这项风俗至今还保持,饮椒酒,就是用 花椒花做成的酒,或者柏酒。但一些具体活动现已废弃,包括汉晋时期,如周处在《风土记 》里所说:“正旦,当生吞鸡子一枚,谓之练形。”《东京梦华录》载北宋政府在正月要举行 大朝会,皇帝和百官要举行大型团拜活动,并宴请各国使节,特别重视对辽、高丽使团的赐 宴待遇。此项活动保留至今。 辛亥革命以后,民国政府法定保留的传统节日仅有正月,但改名为“春节”,并将元旦放 在西历一月一日,唯政府和民间都更重视春节,人民共和国政府法定春节放假四日,但目前 许多私人企业都不同程度将春节做了适当延长,有的甚至包括周末算在内,延长至元月十五 。 二。立春祭农 立春在元月一日至元月十五之间,这是古代传统的祭农节日,按东汉应劭《风俗通义》 ,祭农本在四月间开展,汉文帝改到二月,而在晋时,再改到立春。立春这天,官员要亲自 穿戴庆祝,坐小春牛表示支持和重视开春后的农事,民间也相应有庆祝活动,这个节日其实 才是真正的迎春。西晋傅咸《燕赋》说:“四时代至,敬逆其始。彼应运于东方,乃设燕以迎 至。〔羽军〕轻翼之歧歧,若将飞而未起。何夫人之功巧,式仪形之有似。御青书以赞时, 著宜春之嘉祉。” 、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高中资料试卷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中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中调试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 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 ,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传统民俗节日在现实中已悄然渐变为单纯的消费假日,传统民俗节日的文化意蕴在国人的心中已渐渐趋于淡漠。因此,把传统民俗节日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必须对传统民俗节日所蕴藏的文化内涵具有高度的自觉,才能使之真正成为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载体。中国传统民俗节日文化体现为一种一贯的民族文化心理,这种民族文化心理蕴藏着中华文化的层层积淀和累累成果,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情感和民族性格,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作为一名大学生,对我们的传统文化不能只停留在怎么过这个层面上,还要深入到“为什么”的层面上,真正地知道它们的内涵。这才是最重要的。 现在许多人都说,中国人缺乏一种信仰,眼中有的只有权力和金钱。诚然,作为传统,我们中国人民亦有自己虔诚的信仰,只不过在当今社会中被忽视掉罢了。 首先,在古代甚至近代,民间崇拜和信仰其实是民间至高无上的精神情感,也是一般百姓日常生活的精神支柱。在传统民俗节日中,对天地、祖先和诸神表达虔敬,给节日蒙上一层庄严而神秘的色彩,这最真切地显示了人性深处所固有的“有所敬、有所畏”的朴素宗教情感。在汉民族的传统民俗节日中,以祭祀为主要内容的节日占有很大的比重。这种祭祀主要包括对日月天地神灵的崇拜、对祖先的虔敬、对民族英雄的追思。对日月天地神灵的崇拜,是上古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据《周礼》所示,在周代普遍流行在节日里祭天祀地、祭日祭月等活动。沿袭到现在,日月天地崇拜在节庆活动中的印记仍旧或隐或显地保留着,如,中和节焚香祭日、中秋节赏月、春节扎天地棚祭祀“天地三界十方万灵”等,无不体现出人们对日月天地神灵的敬畏。对祖先的虔敬是在古老的灵魂信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人们最早敬拜的祖先往往是生前为氏族或部落立有功勋的“保护神”。延至后世,对部族保护神的敬仰逐渐演化为对家族祖先的祭祀。春节、清明节、中元节和十月初一等节日,家家户户都隆重地举行祭祖敬宗、上坟扫墓等仪式,表达对先祖的思念和虔敬之情。除了敬神(天地日月神灵)、敬鬼(祖先)之外,对神圣的崇拜还包含有对一些集中体现本民族价值观的民族英雄的纪念和敬仰,如寒食节纪念“居功无争、自敛隐

中国传统节日研究性学习论文

中国传统节日研究性学习论文 翻开日历,总能看到一些传统节日,但又有多少人去留意,并加以重视。而如今人们格外热衷一些外来节日,如圣诞节,愚人节,特别是青少年。针对这一现象,本小组各成员对青少年对中国传统节日态度进行了研究与调查。我们对学校的3000多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令人咋舌。调查表明,对于中国传统节日,55%的青少年对部分传统节日已遗忘,全部了解的更是只占38.3%,而外来节日已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更热衷过外来节日。由此可见,青少年不重视甚至遗忘中国传统节日而热衷于外来节日,对其情有独钟。 那么,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呢?经研究调查发现,导致这一现象的一些原因如下:其一,调查中40.8%的同学认为外来节日新奇好玩,这一新鲜感,促使青少年的好奇心,而且有节日气氛,能收到礼物,赶得上时代潮流。其二,中国是多民族国家,许多传统节日多为地域节日,地域文化差异性很大。而西方节日是宗教文化发展的产物,覆盖所有基督教地区,可以跨国家、跨地区同时举行,相比之下更易于传播,西方文化与工业文明相接轨,与现代经济融合度高,更容易包装,更适应现代社会。其三,外来节日代表的是一种新生文化,契合当代生活,更有吸引力,加上国家的不太重视、中国对外来文化保有兼收并蓄的态度以及一些人的崇洋媚外心理,使得外来节日更受青少年的热衷。 作为祖国的一部分,我们应该重视传统节日,珍惜这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什么呢?中华传统节日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态,千百年来经久不衰,历久弥新。它以一种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的形式,展示着对美好的理想、智慧与伦理道德的追求和向往,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载体。如,端午节,吃粽子是这节日的象征物,而龙舟竞渡则是其最具活力的体现,展示的是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本质上蕴含着屈原强烈的爱国主义和忧国忧民的情怀,包含着人们对屈原所代表的民族品格的追求;中秋节,它体现了当时的人们对于自然界的尊敬,表明了人们对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认识,几千年来,人们由天上的月圆联想到人事的团圆。因此,中秋节就代表了一种特别的期盼。中秋团圆,家园和谐是中秋节俗的中心意义,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价值理念和永恒追求;春节,传统节日的开篇之作,是我们全世界华人心中最重要、最隆重的节日。从过小年开始到大年三十除夕夜,从初一到初七再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每一天都有它独特的内涵。在这个过程中,春节有开始、有尾声,有思想、有仪式,有对遥远过去的追忆,也有对美好愿景的展望,通过无数形式和内容的统一,谱写了合家团圆、辞旧迎新的篇章。这样的节日在世界上都是罕见的,它揭示着中华民族的传统和传统的力量。所以说,在当今世界多元文化并存、东西方文化交融的形势下,我们用现代社会的理念和视角,揭示传统文化的内在价值,发挥、拓展和强化其功能,对于保持民族特色,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重大意义。因此,作为青少年的我们更应该重视,弘扬中华传统节日。 那么,应该怎样做呢?首先,要让全社会,特别是年轻人,深入了解传统文化,借以认识民族的根,认识文化的意义,自觉地关心传统文化。第二,传播媒介要担负起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向公众推介优秀的文化成果,有意识地地抵制低劣、腐朽的东西。第三,国家和民间力量要齐心协力鼓励、赞助传统文化事业,把优秀文化一代代传承下去。 在全球化的条件下,中国以文化为核心的软实力受到严峻挑战,如在外来节日文化冲击下,中国的一些传统节日文化被青少年所遗忘。虽然我们要在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开放,但在吸收外来节日文化的同时,我们不应该迷失自己的精神家园,所以作为文化代表之一的传统节日,更应该值得我们去学习,弘扬,而不是遗忘。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传统文化以及传统节日的发扬和传承

传统文化以及传统节日的发扬和传承 城市学院082班严春兰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成语等;传统节日(均按农历)有:正月初一春节(农历新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四月五日清明节、五月五日端午节、七月七七夕节、八月十五中秋节、腊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种民俗等;包括传统历法在内的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以及生活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各地区、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节日是人类日常生活中的精华,它区隔出一个生活周期中的各个阶段,集中地展现了各个阶段的含义,并在节日活动中,保留了该民族文化中最精致、最具代表性的一面。中国历史悠久,所蕴育的节日活动十分多采多姿,无一不是代代相传的文化资产,个别的节日形式虽然风格迥异,但都保留了一定程度的先人智慧及经验成果。它们反映了民族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和宗教观念,寄托着整个民族的憧憬是千百年来一代代岁月长途中欢乐的盛会。传统节日,即是一个名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是传统文化的集中展示和对传统文化情感的集中表达。 “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文化的进入,对中华传统文化形成了冲击。现在很多人热衷于过情人节、圣诞节等西方节日,而对中国传统节日显得很冷淡,甚至忽略或者忘记了很多传统节日。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也往往被元宵、粽子、月饼等食品所代表,对于传统节日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传递出的民族精神,大家却知之甚少。”王习三委员的一席话,表达了他对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关注 传统节日内涵深刻,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民族精神在特定时间的集中体现。 把传统节日作为法定节假日,显示出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对中华民族的复兴、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我们要利用好传统节日,大力弘扬民族文化和传递民族精神。首先,要在全社会对传统节日进行宣传,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