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島外打魚船一片汪洋都不見知向誰邊往事越

千年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

新中国60年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 历经四次转折

【关键词】教育变革■方晓东李玉非/文“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新中国成立以后,以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和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始终把发展人民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作为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项根本任务。为了实现这个战略任务,党和国家针对各个历史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教育指导思想和方针政策,开辟和探索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发展道路。60年来,我国教育实现了四大转折并坚持了一条主线,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仍任重而道远。 四大转折 纵观新中国教育发展历程,教育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四次历史性转折,反映了中国教育在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变革。 第一次转折:实现从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向新民主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性转变。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建立是中国教育发展史上一次质的飞跃,我国开始独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新中国的教育是在一个经济落后、文化教育很不发达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建国初期,为了从根本上改变旧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确定了在全国范围内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教育的文化教育政策。教育建设的重点是,接收、接办原国民党统治区的公立学校、外资津贴学校和私立学校;建立各级教育行政机构,并在各级各类学校里建立共产党、青年团、教育工会、学生会、少先队组织;贯彻团结、教育、改造知识分子政策,发展师范教育,建立新型人民教师队伍;坚持教育向工农开门,确保了工农干部和工农群众及其子女受教育的权利;建立新型大学,调整高等学校院系、专业结构和布局;颁布新学制,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有计划地发展教育事业,各级各类教育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大力扶持和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使许多少数民族结束了没有学校教育的历史。 1956年教育的社会主义改造顺利完成,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教育制度,并确立了社会主义教育方针。教育建设与发展的重点是,实行“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在教育制度、教育教学、师资队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展开全面建设和改革,加快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但由于缺乏建设社会主义教育的经验,也由于党的指导思想出现了左倾错误,导致教育发展出现了失误。在“反右”扩大化和“反右倾”等运动中,教师队伍受到冲击;1958年至1960年的教育大跃进,造成教育发展的大起大落。然而,党和国家及时总结经验教训,通过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调整了各级各类教育的规模,制定了学校工作条例和一系列规章制度,使我国的教育事业重新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但由于党的左倾思想并没有得到彻底清理,以致后来教育领域被卷入文化大革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遭受严重破坏。1976年,党中央一举粉碎了“四人帮”,以党自身的力量纠正了错误。在邓小平的亲自领导和推动下,教育战线率先拨乱反正,以恢复高考制度为标志,开始恢复和整顿教育教学秩序。 第二次转折:实现教育为阶级斗争服务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转变。这是教育工作重点的转移,是教育地位作用的提升,我国走上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道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党全国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由此拉开了教育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序幕。党的十二大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确立了教育的战略地位。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从战略高度为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教育改革从局部到全局,取得突破性进展。在1985年以前,教育战线以全面恢复和调整为中心,对教育进行一些局部的改革。其重点是普及小学教育;改革中等教育单一结构;完善高等教育内部层次结构,建立学位制度;建立高、中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兴办广播电视大学。为把我国沉重的人口负担尽快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1985年,党中央决定从教育体制改革入手,着

中国语文教材历史发展轨迹综述

中国语文教材历史发展轨迹综述 作者:李晓宏文章来源:转载 点击数:1125 更新时间:2006-4-17 中国的语文教育, 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我们的语文教材伴随着语文教育的发展而发展。今天,在我们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促进教材建设的科学化、民族化健康发展的同时, 我们重新审视语文教材发展的历史, 从而更好地借鉴先人留下的宝贵经验和历史教训, 以更审慎的态度推进教材建设健康和理性的发展, 也许不无益处。下面我们就对教材的历史发展轨迹作一粗线条勾勒, 以求对教材的发展能有一个更为清晰、全面的认识。 一、我国古代的语文教材 在我国古代, 虽在夏、商、周时期就已有学校教育, 但是没有单独的语文学科, 语文教育是与经学、史学、哲学、伦理学等教育融合在一起的。因此,专门为传授语文知识、技能而编写的教材尽管有,但并不多。这些教材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供少年儿童习读的识字课本, 其中包括一些字书, 早期的如周秦时期的《史籀篇》、《苍颉篇》,两汉时期的《凡将篇》、《急就篇》、《元尚篇》、《训纂篇》等; 后期的, 则有流传久远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以及清代的《文字蒙求》等。重视识字、写字教学, 是中国传统语文教育的一条重要经验。 值得注意的是,“三、百、千”在我国语文启蒙教育中的成功, 并不仅仅在于它们作为教材各自的个体优势, 更重要的是它们是优势互补的配套教材, 发挥的是整体的优势。这是因为: 首先, 如果只学三本中的任何一本, 其识字量不够, 达不到阅读所必须的二千余字的基本要求。其次,从内容看,它们不仅通俗易懂, 琅琅上口, 而且能使儿童增长知识和增进日常运用。再次,每本书字数不多,少则四百多字,多则千余字, 儿童学一本换一本, 新鲜有趣, 不觉乏味; 而三本书合起来,去除重复的,单字也在二千字左右,刚好达到初级阅读所需的基本识字量。这种典型的优势互补的配套教材,在中外教育史上都是极为罕见的。 中国古代的另一类教材是供青少年读的诗文选本, 早期的如梁朝昭明太子所辑《昭明文选》, 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自唐初李善加注释后,此书流传更为广泛,几乎成为学校教育的必修教材。《昭明文选》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也是我国古代语文教材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后期的如宋代真德秀的《文章正宗》、清代吴楚材的《古文观止》、姚鼐的《古文辞类篆》、曾国藩的《经史百家杂》以及著名的《唐诗三百首》等。重视各种典范文章的研读、诵读,也是中国传统语文教育的一条重要经验。 二、我国近现代的中学语文教材 鸦片战争以后, 我国的学校教育逐渐走上近代化的道路。1904 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语文始独立设科。这是我国语文近代化的标志, 意味着语文学科开始创建自己独立的教学体系。应当指出的是, 现代意义上的中学语文教

5.6中国历史发展概述

春秋战国时期为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时期。 三、封建社会 (一)秦朝和汉朝为中国封建社会第一个鼎盛时期 ◆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中国第一个中央集权制封建王朝,称始皇帝(统一度量衡、文字等) ◆前206年,秦被农民起义推;楚汉之争 ◆刘邦建汉(前202年,四汉:文景之治: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王莽改制 ◆公元25年,刘秀建东汉 ◆汉族、汉字、汉人由汉朝而来 (二)三国两晋南北朝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

(三)隋唐时期为封建社会的第二个鼎盛时期 ◆581年,北周杨坚夺权,建立隋(科举制;京杭大运河) ◆618年,李渊建唐(“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四)五代十国、宋元 ◆907年,朱温废掉唐朝皇帝,建立梁朝(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合称五代。 ◆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史称“北宋”;辽、西夏; ◆金灭辽、北宋;南宋 ◆成吉思汗灭西夏:1271年,忽必烈建元:灭辽、南宋 (五)明清 ◆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南京)称帝,建立明朝:1421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郑和七下西洋) ◆1644年,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推翻了明朝的统治。 ◆努尔哈赤于1616年建立后金,其子皇太极于1636年称帝,国号为清:1644年清军入关。 (六)民国时期(1912) (七)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 中国朝代顺序如下:夏、商、周[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西汉、新朝、玄汉、东汉、三国时期(魏、蜀、吴)、晋(西晋、东晋)、南北朝[南朝(宋、齐、梁、陈)、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十国[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宋(北宋、南宋)、辽、西夏、金、元、明、清、中华民国、

从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看现代化(历史轨迹)

从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看现代化(历史轨迹) 把握概念沿革、理论演变、现实状况 从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看现代化(历史轨迹) 何传启 《人民日报》( 2019年01月17日 05 版)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把实现国家现代化作为民族复兴的奋斗目标。2020年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新征程。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现代化研究、 探索现代化建设规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现代化是一个世界现象 从世界范围来看,现代化体现为各国追赶、达到和保持世界发展前沿水平的行为与过程。它像一场国家发展的马拉松比赛,跑在前面的成为发达国家,其后的属于发展中国家,最后的则成为最不发达国家。当然,发达国家可能掉下来,发展中国家也可以赶上去,其 位置转换具有一定规律性。 16世纪,欧洲社会发生巨大变化,欧洲人相信一个新时代已来临,那就是“现代”。18世纪中叶,欧洲人发明了一个新词“现代化”。现代化用作动词,指实现现代化的行为和过程,就是成为现代的和满足现代需要的行为和过程,如工业现代化等。现代化用作名词,指实现现代化之后的状态,就是具有现代特点、满足现代需要的状态,通常指世界先 进水平,如国家的现代化等。现代化用作形容词,指具有现代特点和满足现代需要的。从 这个意义上说,最新、最好和最先进的就是现代化的。 现代化的主要理论形态 多年来,国内外一批学者不断深化对现代化的研究,形成了经典现代化理论、后现代 化理论和第二次现代化理论等重要成果。 经典现代化理论。这是20世纪50—60年代形成的现代化理论。它不是单一理论,而 是关于现代化现象的理论集合。不同领域学者的研究方法各有特色,对现代化的理论阐释 也有所差别。美国社会学家本迪克斯等认为现代化是一种社会变迁,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 社会的转变。我国历史学家罗荣渠强调,从广义上讲,现代化是一个世界性的历史过程, 指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全球性大转变;从狭义而言,现代化是落后国家迅速 赶上先进工业国家的过程。欧美学者指出,现代性是现代化结果的抽象表述,包括政治民 主化、经济工业化、社会城市化、文化理性化等。 后现代化理论。该理论在20世纪70—80年代登上学术舞台。后现代化理论不是完整 的理论体系,而是关于后工业社会、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化研究的思想集合。美国学者贝

城乡关系演变:历史轨迹及其基本特点

城乡关系是我国经济社会关系中最重要的关系之一。城乡关系是否协调,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社会能否健康发展。目前城乡二元结构还没有从根本上破除,城乡关系走向协调、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许多制度性障碍依然存在。60多年城乡关系的演变表现出五个基本特点,其变迁轨迹给我们许多重要启示。 城乡关系演变之历史轨迹 (一)改革开放前的城乡关系 1.1949—1952年:开放的城乡结构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2年,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恢复时期。新中国成立后,面对长期形成的相互对立的畸形的城乡关系,如何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成为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中央要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中央政府采取了在经济上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政策,允许富农经济存在,允许农村土地、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城乡私营工商业可以自由发展[1]。同时,在农村实行土地改革,广大农民无偿分得了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整个农业生产得以迅速恢复和发展。这一时期有较多的农村人口迁入城市,城市人口的比重由10.64%上升到12.46%,城市人口从5765万增加到7163万,增加了1398万人。在这一时期,城乡结构是开放的,城乡之间的迁移相对来说比较自由,城乡关系的发展基本上是正常的。 2.1953—1957年:城乡二元结构初步形成 1953年,我国开始大规模经济建设,中央政府开始限制农村劳动力、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流动合作化从组织上配合统购统销制度,城乡二元结构初步形成。 1953年中国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大规模经济建设后,由于国家投资增长过快,积累与消费、市场与计划(实质上是个体农民与国家)、农业与工业的矛盾突然以农副产品供应短缺的形式表现出来[2]。从1953年起,我国出现了粮食供应紧,人口的迁移出现了一定的盲目性,“盲流”造成了对城市稳定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出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工业化建设的需要,1953年11月19日政务院通过《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命令》,从12月初开始在全国对粮食等农副产品实行统购统销,国家规定农民消费和积累的定额后,其余的全部征购走,也就是从农民手中收购“余粮”,造成农民种粮没粮吃,乡村粮食不足问题史加严重,同时也加速了城乡隔离的制度设计。 1956年秋天,农业合作化运动加上自然灾害的影响,全国许多地区出现了粮食歉收的情况。山于粮食严重短缺,大批生活困境的农民,从农村流到城市寻找生存空间。1956年以后,在全国围出现了史为严重的“盲流”问题。为了防止农村人口过多“盲流”到城市,减少对城市的冲击,维护社会稳定,1956年12月,周恩来总理签发了《国务院关于防止农村人口盲目外流的指示》,但这一规定并没有有效解决农民大量外流的问题。 到1957年春天,农村人口盲流的情况仍十分严重。于是中共中央、国务院于1957年连续下发通知,规定企业、事业、机关、学校等单位不能随意招工用

基辛格眼中的中国历史发展轨迹

基辛格眼中的中国历史发展轨迹——《论中国》 一、天朝上国外交观念在近代的演变: 在读这本《论中国》之前,自己对这本书还是产生过一丝疑问的。首先,作者并不是一个中国人,他对中国的理解是否与中国的现状相符呢,还有他论述的中国历史的发展轨迹是否仅仅是引述中国人的一些历史著作。其次,我在想作者身为美国资深的外交家,就其思维来说应该是典型的西方精英主义思维,是否其论述就是以这种西方的思维来解析中国历史呢? 带着这两个问题,我进入了这本由美国前国务卿、国家安全顾问亨利基辛格编写的这部《论中国》。在这本书的一开始,作者首先为我们介绍了中国的独特性。在这一部分作者以赞扬的笔锋书写了中国古代政治的发展轨迹,古老文化的沿袭与演变、中国天下一统的国家观念、以及中国历史上长期坚持的“中国版光荣孤立”。这些都对中国近现代以来的对外交往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中,对中国影响最深远的当然是儒家文化。甚至在当下天下大同思想仍然是许多中国人追逐的梦想,和谐社会和和谐世界正是大同思想在今天的外化。由于中国古代较于周边地区拥有更为先进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中国的国际关系观念明显是一种不平等的外交观念,极高的社会发展水平使得中国人对周边国家长期保持这一种居高临下的疏远。而非像欧美那样宣扬一种自己的普世价值观。中国要做的不是与邻国敌对,也不是主动地向邻国传播自己的价值观,而是欢迎他国来华学习中华的文明教化。 此外对中国文化一直有重要影响的就是孙子兵法,它体现中国人特有的一种文化和策略上的智慧。孙子倡导的更多的是一种战略包围,是一种攻心战,更强调心理与政治因素。而不同于西方战略学家们那些局限在军事上的战略思想。 之后本书又介绍了鸦片战争之前中国与西方交往的案例。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马嘎尔尼访华的事件,双方为利益上的事情争论不休,同时双方对这次外交往来的看法也有着本质的不同,中国认为外夷来贡,英方则认为是一场平等地以通商为目的的外交往来。结果当然是中国的狂妄自大沉重打击了英国人谋求交往的热切心理,同时也在英国人心中埋下了仇恨。四十年之后,中国的虎门销烟为英国提供了一个敲开中国大门的借口。中国的三位官员虽然采取的交往策略各有不同,但毫无例外地汲取了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一些思想,但是掌有主动权的一方是英国,并且这个国家并不如之前的草原部落一样思想文化落后,这个国家拥有着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自然和社会科学的发展水平。中国已经不能像之前一样去同化这个民族的思想。 面对中国前所未有的危局,中国的知识分子中纷纷起来寻求救国之良方。先是魏源提出以夷制夷,师夷长技以制夷。后是清政府中的先进分子提出了要中体西用,均主张向西方学习物质军事层面的成就。这些人中李鸿章是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他既具有中国传统知识分子那种特有的儒雅气质,同时又接触了西方先进的外交思想。而面对积贫积弱的国情,李鸿章也不得不经常采用所谓以夷制夷之法,这些方法显然暂时帮助清政府挽回了颜面,但是同时却留下了无穷的后患。此时的中国有识之士已经意识到中国的真正威胁并非来自美国和西欧列强,而来自身边的两个强邻日本和沙俄。中国在屡次欧美列强入侵过程中,曾多次求助于沙俄,虽然借助沙俄之手勉强挽回了些许利益,但却因为报偿沙俄,割让了大片东北和西北

南昌城市发展历史与发展轨迹

中外城市建设史 期末作业 论文题目南昌市城市发展轨迹 系院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08城市规划(景) 姓名严鹏 学号 2008101293 Nanch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010—2011 学年第 1 学期

一:南昌市城市简介 南昌是一座具有2200多年历史的世界性历史文化名城,曾作为南唐国都,在这里,你可以悠然遐想,你可以回忆曾今。城中主要有十湖一江流动于南昌这座江南城市。南昌市位于东经115°27′-116°35′,北纬28°09′-29°11′。2006年被美国《新闻周刊》杂志(Newsweek)国际版选为全球十大动感都会(The Ten Most Dynamic Cities)之一,世界百大摩天楼城市。五代南唐南都,国家重要性历史文化名城,驰名中外的红色革命根据地,新中国第一面军旗升起之地,国家重要综合交通枢纽、中国重要制造业基地,长三角、珠三角,闽东南经济地区国外大型产业与总部转移对接基地。中国“未来都市,绿色之都”。 (下图为南昌摩天轮)

二:南昌市的城市发展轨迹 距今5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中晚期,原始先民在南昌繁衍生息。进入新石器时代的南昌,人类活动更加频繁,人口增加,生产得到发展。约在公元前21世纪,禹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奴隶制王国——夏朝,南昌当时的土著居民有“三苗”之称,三苗为炎帝神农氏后裔,即后来的古越族。在唐、虞、夏、商、周时期,南昌地域属古扬州之域。春秋战国时期,南昌地域先后为吴、越、楚势力范围。战国时期,南昌先民已掌握熔铁、铸铁技术和使用耐火材料等先进工艺。秦代南昌地属九江郡。秦代广修驰道,南征北越时,修筑从京师咸阳经南昌直达岭南的驰道,沟通中国南北的联系。 (图为--先秦时期南昌周边风貌) 汉兴,高祖刘邦在南昌地置豫章郡,郡地面积相当于今江西全境,约16万平方公里,人口为351965人,平均每平方公里2.2人。公元前202年,刘邦在垓下打败项羽之后,派大将灌婴率兵平定江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