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冯月霞)新课改中的困惑和思考

(冯月霞)新课改中的困惑和思考

(冯月霞)新课改中的困惑和思考
(冯月霞)新课改中的困惑和思考

新课改中的困惑和思考

冯月霞

走进校园步入讲台已有十个年头了,我也经历过旧课程的教学,那时候,我最头痛的就是课堂上学生们总像霜打了的茄子,默不作声。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犹如一场世纪春雨,洒向了广大教师的心田,为语文课堂注入了生机与活力,催生了学生的灵性与智慧。身为第一线的任课老师,很庆幸能与新课改风雨兼程一路走来,从课改理念的学习到深入课堂进行课改实验,我受益匪浅。这可以用一句话来描述:与新课改一同成长,我痛苦着,成长着,快乐着。

一、课改之初我痛苦着。

走进新课程,我们品尝了焦虑,经历了徘徊,同时也感受到了迷茫。我不是课改年纪的老师,所以我更难把新课程的理念熔入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但真正的成长伴随着痛苦,机遇与挑战同行,我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洗脑”“充电”“换水”,在不断的提高中,我才明白:关闭孩子们求知心窗的不是别人,恰是我自己!是我工作到深夜、近乎完事的课堂教学设计堵住了孩子们泉涌的思想之流;是我滔滔不绝、规范细致的讲解浇灭了孩子们自由驰骋的想象;是我连篇累牍、整齐划一的练习、测试造就了孩子们的单调乏味;是我小心翼翼、惟恐越雷池一步的护理折断了他们奋飞的翅膀!是我,是我自以为是的教育扼杀了他们求知的欲望,学习的自主!

只有允许孩子们的“针锋相对”、善待他们的“天马行空”、保护他们的“桀骜不驯”、鼓励他们的“各领风骚”,才能听到花开的声音、天籁般的心语,走进一片莺歌燕舞的广阔天地,造就出富有生机、充满活力的学习氛围。时不我待,我必须义无反顾投身于改革的大潮。备课时,我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研讨日,和实验老师聚在一起听课、评课,学习领会新的教学方式;研读理论书籍,大胆加以实践。我也常常为了上好一节课而忙于设计教案,准备教具,

挑灯夜战。一学期下来,学生们逐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真正成了课堂学习的主人。

二、新课改中我成长着。

1、新课改让我感到腹中空空,急需“充电”。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对此,我深有体会。在以前的教学中,有时因为某种原因而忘了备课,第二天只要粗略的看看课本,就可以在课堂上尽情表演;可是这种方法却不能适应新课改教学。作为教师必须运筹帷幄,成竹在胸,随机应变,教育的智慧与魅力便融化在教育机智之中。课改之中,我更真切地意识到: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自己再也不能坐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于是我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和业务进修,以丰富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为此我放弃了休闲娱乐的时间,认真学习课改的有关文章,与老师们广泛交流,经常在网上查阅相关资料,整理学习笔记。借他山之石以攻玉,让自己在新课改的风口浪尖上锻炼成长。

2、新课改让我找准了师生的定位,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新课改让我深深懂得,新时代的教师不再是课堂教学的主宰,教师的角色是做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者,做学生自主探究、讨论交流的组织者,做学生释疑解难的点拨者,做创设情景唤醒学生情感的激发者,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在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时,我采用了分层梯级教学,首先将学生分为六个学习小组,把每一小组的六名同学按兴趣、爱好、性格和智能从A到E进行了“分号化”,把需要解决的问题由易到难“分割化”,小组讨论时,那些比较简单的问题,小组长就责承能力较差的同学回答,其他同学再做补充完善;比较难的问题就让表达能力较好的同学发言,优劣互补,小组长再做小结。每一个学生对号入座,给他们均等的表现机会。为了激发每一个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对进步幅度较大的同学,我实行了“序号前移化”。即在某一阶段哪位同学进步较快,他的号数就可以前移一号。如此以

来,学生们再进行小组学习时,总能做到全员参与,兴趣盎然。新课改让我进一步领悟到,倘若能将生生互动方式加以科学利用,便能充分开发和利用教学中的人力资源,为语文课堂教学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新课改让我倍加关注学困生。新课改之前,我往往忽视了班级里的学困生,总认为他们无可救药了。新课改后我对那些学困生始终抱一颗宽容之心,仁爱之心,理解之心,给他们搭建一方展示自我的舞台。学困生们的头都抬起来了。课改让我深深体会到:学生本来并无好坏之分。每个孩子的头脑里都沉睡着一位创造大师。即使是学困生只要我们巧引善导,用创造性的活动激活他们的创造因子,他们中就会涌现出许许多多新的“爱迪生”、“爱因斯坦”、“贝多芬”。

3、课改使我敢立潮头,勇挑重担。本来我总认为搞教育科研那是专家学者的事,自己思想旧,观念老,水平低,能力差,没有心力去搞课题研究,学校让写教育教学研究论文,都是随便应付。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施,我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科研兴校,科研兴教。教育教学必须以教育科研为龙头,新课改必须以教育科研为指导,边教边研,边研边教。只有这样才能将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提升到理论的高度。因此我积极投入到了教育科研活动中来。

三、课改中我快乐着。

课改中的学生们是快乐的,而作为课改实验老师更是幸福的。“活”是语文课堂的灵魂,也是语文课堂的生命。让语文课堂真正“活”起来,才能使每一堂语文课都让学生如沐春风,乐此不疲。新课改过程中,我在教法和学法上做着大胆的探索与尝试。课堂上我通过情景教学法、课前三分钟演讲、今天我来当老师、擂台赛等多种多样的活动,撩动起了学生的情思,激发起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激情,点燃起了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入,我欣喜的发现,学生们的心灵放飞了,个性张扬了,脸上的笑容绽开了,他们兴致勃勃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了。学生终于把我当成了他们

的姐姐和朋友,扳着手指盼着上我的语文课了。新课改让我与学生的心贴得更近了。这种感情,是妙不可言的。快乐着学生的快乐,幸福着学生的幸福,我感到了由衷欣喜与快慰。新课改,带给我们新的问题和困惑。

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思维定势和陈旧滞后的教学观念、教学习惯、教学方法等很难使教师对新课程、新教法获得全新的认识。因此课改中又出现了让教师陷入迷惘的一面。就我个人在日常教学中的实践来说,新教材在实施、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大好处理的地方,如:

(1)课堂上针对某一有兴趣的问题,学生们积极参与讨论,教师是不忍心打断,有时教学任务难以如期完成。试问,这样的讨论合作有实效吗?

(2)走进新课改,如何对学生、教师进行科学性评价,避免教师追寻的盲目性。

(3)走进新课改,如何将教育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更和谐地交织于一体。

(4)走进新课改,如何以注重学法的指导和能力的培养为主,打破学业成绩的枷锁。

面对如此复杂的课改,在经历长期传统教育的一线老师究竟该怎样来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呢? 我们千万次地追问,不停的思考着。其实,在日常工作中每一位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经验,在教学中难免会碰到一些问题或困惑,我们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反思来发现自己的不足,找到问题的症结。

对新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精)

对新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 一、新课程改革要改变的最迫切最重要的只有一点,那就是教师、家长乃至全社会的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思想观念是人们行为的先导,每一个大变革的时代,都是从思想观念方面开风气之先,诸子百家争鸣的时代是这样,盛唐是这样,五四运动也是这样,观念变则行动变,行动变则成效显。现在要搞新课改,有些学校已经实施了六七年,但真正的教育的新时代并没有到来。我觉得全社会并没有形成一种办全新教育的思想,还是在穿新鞋走老路。教育还是教育者的事情,是校长的事情,是老师的事情,人们只是站在河岸边看水涨船高,看落水的人在里面扑腾挣扎,从而比比划划,横加指责。社会上的拜金狂潮、追星风云此起彼伏,节假日补习班热火朝天,风生水起。网吧丑恶,网络暴力、色情屡禁不止,校园周边安全隐患难以消除,学校大门紧闭,保安肃立,这样的环境怎能办开放的教育、创新的教育?新课改实施之前照例要举行各种形式的培训班,组织考察学习,但人们往往得到的是点石成金的金块,而非点石成金的手指头。校长们都在匆忙地展示自己的办学成果,但对怎样做却闭口不谈,或者谈得很少。德国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说:“我站在地面上步行,不在云端跳舞。”教育最主要的是行动而非研究。最近我们欣喜地看到,北京十一中学的李希贵校长倡导的“新学校行动研究”开始开花结果,我们期待着教育的大丰收。 二、教育最忌讳的是折腾,干扰,搞运动。中国人最大的爱好是搞运动,心里明白教育是慢活,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但大家都等不及,都迫不及待,领导想在自己短短的任期内出教育政绩,校长也想,老师也想,最后带动的学生家长乃至全社会都在轰轰烈烈地办教育,今天一个名词,明天一个花样,大家都学,结果东施效颦,邯郸学步,学到最后成了“四不像”。教育名词多,教育名人多,教育行为多,教育督查多,教育折腾多,真正办教育的一线老师茫然无措,只好等着在适当的时机鼓掌,叫好。均衡教育来了,我们办均衡教育,特色教育来了,我们办特色教育,现在全国上下都在呼喊教育家,于是校长和老师又纷纷出思想争当教育家,这样一个浮躁的时代怎能办好教育?怎能平心静气地教好学生?而且这样做的坏处是千校一面,千篇一律,名义上在办特色教育,结果大家都成为一样。理想的教育特色应该是“大家都不同,大家都很好”。理想的教育状态是社会很宽容地平静地等待教育自身的变化,教育内部很儒雅地很大气地传授知识,

我对公开课几点看法

我对公开课的几点看法 公开课,长期以来一直被我国中小学当作促进教师交流、溶化教学研究,传递先进理念、推广教学经验的有效载体,而今,公开课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正不断变味,也不断面临着被质疑甚至“打假”的命运。著名特级教师李镇西曾在多个场合大声疾呼:我们的公开课正在变味,正在成为束缚教师的绳索,成为某些功利的工具,甚至成为教育腐败的载体!为了改进公开课,必须“清算”“公开课”!本文就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对公开课的几点看法,以期抛砖引玉,为推进新课程改革尽自己微薄的力量。 一、当前公开课存在的问题 症状一:表演化。公开课是“演课”而非“讲课”,已成为心照不宣、无需公开的游戏规则。在公开课中,课堂等同于舞台或剧场,上课变成了“教案剧”。某市一教师在公开课前嘱咐学生,当老师提问时,会与不会回答的同学都举手,会的伸5个手指,不会的伸出4个手指。 症状二:形式化。其一是为活动而活动。不管是什么科目,也不管是否必要,只要上公开课,就必须有三四人小组讨论,常常是老师抛出一个问题,几个学生立刻围成一团,教室里讨

论声顿时雀起,待几分钟后,再听老师的一声击掌,于是讨论嘎然而止。至于学生讨论是否有效,讨论是否充分,往往就忽略不计了。其二是为多媒体而多媒体。公开课活动中的多媒体手段有滥用之嫌,似乎不用多媒体就不能完成教学任务,就不能显示教师的水平。 症状三:道具化。教学根本任务是促进学生的成长。然而,在公开课的课堂上,学生往往沦为教师教学表演的配角。在这样的课堂里,教师关注的是如何展示自己的高超技艺。学生已不再是具体的、有个性的人、有生命的个体,他们仅是教学场景中的若干道具而已。公开课成了“目中无人”的教学。 症状四:商业化。借新课改的东风,市场化运作,采用“听课加专家点评欣赏会”的方式,使公开课沦为某些部门和个人的生财之道。组织者通常会打着教研的幌子,出高价请专家、特级教师上课,收取广大与会者的活动费。这种公开课往往没有具体的研究主题,没有说课、评课等研究性的环节,是不折不扣的发“教改财”…… 上述病症严重败坏了公开课的声誉,降低了公开课的实效。那么,还要不要公开课?什么是公开课? 二、公开课及存在的必要性

谈我对中学语文新课改的几点思考

谈我对中学语文新课改的几点思考 发表时间:2013-05-08T08:41:11.950Z 来源:《未来教育家》2013年第4期供稿作者:吴建钢 [导读] 强调师生交往,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关系,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 河北省大名县旧治乡旧治中学吴建钢 056900 【摘要】: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师生间、学生间的动态信息交流,这种信息包括知识、情感、态度、需要、兴趣、价值观等方面以及生活经验、行为规范等,通过这种广泛的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关键词】:中学语文、新课改、两个优化、 强调师生交往,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关系,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因此,当课程方案一旦确定,课堂教学改革就成了课程改革的重头戏了。语文教改势在必行。那么,语文教学应该如何适应课改精神呢?笔者认为语文教学走向"素质教育",必须实现"三转变二优化一体现"。 一、努力实现三个转变 1、教师内涵的转变:教书匠→教育家。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过:“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但在语文实际教学中,人们往往走入单纯“老师教,学生学”的误区。采用“一刀切”“齐步走”大运动量的办法“孜孜乐教”,固守着一套陈旧的教学观念,教师架空分析教材,照本宣科,成了教材的奴隶,为教而教的机器,毫无艺术性可言。这貌似对学生的关心负责,实则是对其身心和智力的极大压抑与摧残,是严重违背教育的初衷的。新形势下的教师,应成为科研型、专家型的教师。他不仅“能”教,而且“会”教;不仅要精通本专业知识,还要了解相关的边缘知识;不仅要钻研新的理论、新的思想,还要善于总结在教育实践中获得的经验与体会,并力求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指导自己更好地实践。正如马卡连柯所言:“离开教育理论我是不能工作的。”这一精辟见解,启示我们要认清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我们应从根本上实现由机器型的教书匠到艺术型的教育家的转变。 2、教学模式的转变:课堂教授型→指导策划型。 孔子曾说过:学而不思则罔。古今中外的大学问家都十分强调思考在学习中的作用。在旧的模式下,语文教学大都采用“保姆式”教学方式,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不放手”。大到篇章,小到字词,全是老师说了算,“满堂灌,满堂问,一言堂”的局面随处可见。学生毫无独立性可言,只是一个个记忆的机器,它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我们必须打破旧的传统模式,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掌握材料(包括教参书),省去机械传输所造成的大量时间的耗费。课下自己吃、课上谈味道,课上应该成为学生各种理解碰撞、质疑创新的一方舞台。“随文成形,随课成形”,可以是“启发式”、“自学式”、“讨论式”,也可以是传统的“讲授式”,但完全可以让学生轮流过把“教”瘾,当然准备必须充分,教师指导、集中小组智慧是少不了的。 3、教学思维的转变:机械模仿→创造性思维。 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不是被动地机械复制,而是积极地对客观世界能动反映。这就决定了学生的学习应该是一种满足内在需求的主动探索过程,而不是简单地把学生视为加工对象,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意识。授之以渔,把学习知识的规律和方法教给学生,通过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方式获得知识。语文教学无非要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然而这几种能力的提高,无一不是靠学生自己的反复实践活动。老师要推学生一把,让他们下水自己游,告诉要领,还要随时把握水中情况,以便指导;而学生之间互相纠正与彼此丰富,更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进一步做好两个优化 1、优化教学实施及反馈体系。一个完整的教学系统一般包括教学实施和反馈两个相互依存的过程,它们都是以学生为主体的。针对这两个过程的不同特征,我们应分别遵循“好生吃得好——中生吃得饱——差生吃得了”和“差生做得了——中生做得好——好生做得巧”的分层次教学原则。应坚决摒弃“大锅饭”式的平均主义,针对不同层面的学生,制订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课堂结构、教学情景,使全体学生人人有压力,个个有动力,激发他们的成就感、自信心;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才能在愉快融洽的气氛中完成自己的教学全过程。 2、优化教学评价体系。在应试教育中,对教学评价的主要依据是升学率的高低,学校评价学生的惟一标准就是分数。于是考试成了老师的指挥棒,分数成了学生的存在价值。这样,人为地加大了师生的双方心理负担,严重违背教育发展规律。因此,在教学评价中应彻底摒弃惟分论、惟升学率论,由看谁的课讲得好,到看谁对学生指导得好;由看谁对问题分析上得透,到看谁的学生学习效率高。这样才能使教学过程得到最优化的过程。 三、学生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的体现 语文的动态特征使学生的参与、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尤显重要。教师要充分创设条件,刺激学生动眼看、动脑读、动笔写的能力。强化学生的读写过程、听说过程、读与写、听与说的训练可以相互结合。从学生的阶段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出发,精心设计、选择导学方法与课堂结构,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求知的最佳教学情境,使所有学生都能参与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我们应该坚决摒弃那种“老师讲课照本宣科洋洋洒洒口干舌燥,学生听课埋头笔录手忙脚乱头昏脑胀”的局面。还学生一个真正的自我,还学生一片洁净的天空。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一个"导"字上,即导学、导问、导思、导法、导行,做一个学生学习的出色策划者、组织者,做一个导演。学生必须进行大量语言实践,这是老师的讲授哪怕是精讲所代替不了的,老师要为学生的这种实践多创造契机、提高效率。当然,素质教育是一个全新的系统工程。要寻求一个最优化的教学模式,还有待广大语文界同仁的共同努力。

对新课程改革的几点认识与看法

对新课程改革的几点理解与看法 新课程自实施课改两年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暴露了一些问题,联系我校的实际情况和本人的教学实践,也形成了自己的一些理解与看法:这个问题也许广大教育工作者都是满头雾水,到底什么是新课改谁也说不出一个头道来,综合各种对新课改的释义也只能归纳出一个模糊的概念即:通过新课程改革促使教师的教育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使教育教学真正进入素质教育的轨道。它讲究的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位一体的教育功能。 众所周知某种教育方式的确立是受社会经济发展的因素制约的,传统的教学方式也许适合当时的经济发展,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体制的变化,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的更新越来越短,面对这些新情况,传统的教学方式必然有其不适合的地方。 过去的教学是有很多弊病的。如强调共性,忽视个性,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水平的培养,重视学习结果,忽视学习过程。 我们现在强调的是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要求学生实质性地参与教学过程,自主地实行反思与总结,而不是被动的应试,要把育人放在第一位,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 教育是培养人的,是要培养社会需要的人的。所以,新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三、新课程改革在我校推行过程中所出现的新情况 现今,在新课改口号的推动下,学校的课堂教学有了明显的变化:教师启发式教学多了,学生提问和发言多了,课堂气氛也变得活跃起来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和手段也被大量使用,课堂“满堂灌”的现象减少了。但伴随着这些繁荣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否认的新的问题: 1、新课改的教育观点没有真正树立起来。学校订阅了很多相关新课改的书籍,但这些书籍不能转化成老师们的思想武器。对于如何样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没有一套完整的清晰思路,仍停留在以前的我教,你学。认为在课堂上师生互动了,老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了,或学生提出了问题,教师解答了就是课改的新模式。在课改教研课中,经常能够看到学生分组讨论,自主学习的形式,这确是推动课改的学习方法,因为老师知道新课程改革要培养学生自主性、探究性,合作学习的水平。但效果如何,调查学生,问他为什么这样做?学生说:老师要我们这样做的,问他你们讨论出了什么结果没有?学生无言以对,空有其名,而无其实。 2、“穿新鞋,走老路” 打起了新课程改革的大旗,实行的是旧有的教学模式。要课改,学校大会、小会天天讲,落实上,组织几堂公开课,组织教师听一听课,评一评课,管它是否符合新课改精神,讲完了,任务完成了。新课程改革又能够暂告一段落,此为一。班级是原来的班级,班额过大,试想一个教学班学生人数70多人,甚至80人,还谈何去引导学生控究性学习、自主性学习,既便是分组讨论,四人一组,也达20组,教师无法即时掌握学生学习的反馈信息,此为二。教学设备是原来的设备,教学场地也是原来的场地,硬件变化不大,此为三。教师是原来的教师,我认为新课程改革应是一项系统工程,单纯地在会上强调几次其重要性,就能让广大教师实行角色的转变,是行不通的。应该要有一个教师培训机制来促使教师角色的转变,否则仅靠让教师自己摸着石头过河,这个实验的重任我们的老

对新课程改革的思考

-对新课程改革的思考 -----听田保华《课程改革是一种信仰》有感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改革,现在学校里最流行的词是新课程改革,每个人都挂在嘴上,可为什么要进行新课程改革?这个问题需要我们好好思考与研究。现将本人近几年的想法浅谈如下。 一、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现在社会最需要的人才是富有开拓创新思想的人才,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才。而在传统模式教育下的学生是不能满足当前社会需要的,这就要求老师要改变传统教育模式,培养适应当前社会需求的人才。 新课程改革给我们每一位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本次课程改革,不仅要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而且要改变老师们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新课程能否顺利实施,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能否适应要求。因此,当务之急是加深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新课程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在教学中,个别学习、同桌交流、小组合作、教师引导、全班交流等都是新课程中经常采用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这些组织形式就是为学生创设了合作交流的时间,同时教师还必须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

充足的时间 二、课程改革中存在问题。 首先是过于形式化。在部分教师的课堂上,只流于形式,缺乏实质性改变。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学生间的合作不够主动,教师不能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忽视对学生技能的训练与培养。有些教师组织学生讨论流于形式,为讨论而讨论。有些不需要讨论的问题,也在组织讨论。有些问题需要讨论,但只给不到一分钟时间,学生还没有说上两三句话,就草草收场。 其次是过于追求教学的情境化。大部分教师过于注重教学的情境化,为了创设情境可谓是“冥思苦想”,好像数学课脱离了情境,,就不是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事实说明,有些教师辛辛苦苦创设的情境,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往往因为被老师创设的情境所吸引,而久久不能进入学习状态。教学情境的创设要符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有所变化,创设的情境还应该赋予一定的时代气息。情境的表现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如问题情境、活动情境、故事情境、竞争情境等。对于低、中年级的儿童,可以通过讲故事、做游戏、模拟表演、直观演示等形式创设情境;而对于高年级学生,则要侧重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问题情境,用数学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

我对课改的几点建议

我对课改的几点建议 新课程改革首当其冲的就是一种观念的转变,传统教育模式是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是以老师教,学生学的单向传输的过程。随着教育实践的发展,这种认识受到了挑战,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还包括学生对学习过程的理解、学习方法的掌握,以及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熏陶。教师要创造性选择和应用教学材料,而不能跟在资源后面跑,受其所困。新教材大力提倡自主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学生理解、学会和掌握新的知识并不是像填鸭般地被填塞,而是一种重构,在他已有知识、经验和观点上的重构。所以我个人认为应从以下几点注意: 1.教学准备要充分。为了实现《标准》所提出的课程目标,所有知识的学习,都力求从学生实际出发,以他们熟悉或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引入学习主题,并进行探究。因此教科书中创设了丰富的问题情境,引用了许多真实的事列、图片和学生喜爱的卡通形象,所以要求教师必须要有充分的教学准备。教师不仅要把教材处理好,课备好,而且要准备好一些教具,条件好的学校要准备课件。 2.要提高课堂的驾驭能力。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强调让学生“动”起来,可当学生真的“动”起来以后,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课堂气氛空前活跃,学生提出各式各样的问题,有些甚至是令人始料不及的,部分教师课堂纪律难于控制,教学任务难于完成。其实,教学任务完不成,并不是新课程结构有问题,而是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没有很好地把握教学策略。教学不再是预先设计的课程方案的执行过程,而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它需要教师在课程预先设计的基础上,循着学生思维的起伏、情感的波澜,随时地调节整个教学环节。对课堂不能调控,主要是教师的知识储备不足。为此,教师应提高对本学科知识的理解和整合能力,提高对课堂教学的驾驭能力。 3.要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具有重要意义。学习方式的转变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他主学习要不断地转向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学习、独立学习、元认知监控的学习;另一方面是改变传统的被动接受学习,把学习过程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凸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转变学习方式,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合作学习为主要目的。 总之,时代在进步,教育在发展,只有教师真正改变多年来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工作方式,才能稳健地推进课程改革。教师只有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不断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才能真正走进新课程,才能真正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素质教育才会落到实处。

对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08364391.html, 对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思考 作者:韩晶晶 来源:《文学教育》2011年第02期 内容摘要:时下,教改、课改成为主题,到底如何改,改成什么样,无数专家学者前赴后继探讨研究。本文仅从一门新开发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的几点与众不同之处入手,谈谈笔者对于教改、课改的一点探索与思考。 关键词:大语文实践测试作业 《语文素养》课程是顺应我校教改大潮而生,于2005年开发校本教材,在若干班级进行试点,近两年已在全校普遍开设。 何为《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建立在《语文》学科基础之上,在学生拥有了阅读、书写、表达等基本能力基础之后,重视学生的素质养成,培养学生的内在修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为学生的人生发展提供营养素。 相对于其他课程,《语文素养》仍为一门崭新的课程,既为新,就应当有朝阳的魅力,理所应当带给学生全新的感受。如何新?以下是笔者在本课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思考和探索。 一.树立“大语文”教学观 首次接触这门课程,无一例外,所有学生仍然将概念停留在“语文”上,读读课文,分分段落,背背诗词,如此而已。待翻看教材之后,茫然了,这是一门什么样的课程啊?我觉得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向学生解释这是一门多么与众不同的学问。 我一再告诉学生,学习《语文素养》就是在学习怎样生活,通过学习《语文素养》来改变自己,改变现今无聊乏味的生活状态,提升自我,提高生活质量。空洞的说教毫无作用,如何实现这个目标呢?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必须树立“大语文”教学观,不拘泥于讲授、课本、教室这些传统的教学方法、材料与空间,要改变学生,首当其冲改变我们自己。 教与学的形式也不是讲授、作业、考试,而是游戏、交流、比赛、欣赏。任何束缚性的、压制性的教学形式只能给学生套上枷锁,结果只会导致学生逃离。我们要的是身心的放松,平等的交流,自主的发展。 教与学的材料不仅仅是教材中的知识,甚至教材只是一个辅助材料,更多的学习材料在身边,在生活中,如书刊报纸,如电影电视,如自然社会,如人情世态,我们要走出死板的课本,走入精彩的生活中。

现在很多学校都进行新课程改革

现在很多学校都进行新课程改革,每个人都讲新课改,似乎成了一种时尚。可为什么要进行新课程改革呢?很多家长不能理解,误认为减轻了老师的负担。甚至一些教师也有困惑,总觉的现在的学生素质反而下降了,而且越来越难教。难道是新课改本身存在问题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新课程改革绝不仅只是一种流行,我们也绝不仅只是在赶时髦。我们要深刻理解什么是新课程,新课程的标准又是什么。这些疑问都需要我们好好思考与研究。本人从去年开始在数学方面进行新课程改革尝试,现就这一年的体会,浅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当前社会是科技社会,数字社会,教育社会。现在社会最需要的人才是富有开拓创新思想的人才。而在传统模式教育下的学生是不能满足当前社会需要的,这就要求我们学校要改变传统教育模式,培养适应当前社会需求的人才进行新课程改革。 二、新课程改革的关键。 新课程改革首当其冲的就是一种观念的转变,这种转变不但在于新课程本身,更重要的是让任教的老师真的运用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去实施教育教学活动。传统教育模式是以知识传授为主的、单向传输的过程。随着教育实践的发展,这种认识受到了挑战,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还包括学生对学习过程的理解、学习方法的掌握,以及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熏陶。教师要创造性选择和应用教学材料,而不能跟在资源后面跑,受其所困。教材大力提倡自主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学生理解、学会和掌握新的知识并不是像填鸭般地被填塞,而是一种重构,在他已有知识、经验和观点上的重构。以上这些变化,必然引起教学评价体系的转变,而在现行教育体制下对学生的正确全面评价,又能体现教育的客观性,达到教育的量化标准。因此适时的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是我们面对新课程改革首先必须理清的关键。 三、新课程改革的存在问题。 1.教学准备不够充分。为了实现《标准》所提出的课程目标,所有数学知识的学习,都力求从学生实际出发,以他们熟悉或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引入学习主题,并展开数学探究。因此教科书中创设了丰富的问题情境,引用了许多真实的数据、图片和学生喜爱的卡通形象,并提供了众多有趣而富有数学含义的实际问题。所以要求教师必须要有充分的教学准备。教师不仅要把教材处理好,课备好,而且要准备好一些教具、投影仪等,条件好的学校要准备课件。但是,由于有些农村中学的硬件条件跟不上,教材的配套教具也不多,而教师的自制教具又相当缺乏,从而造成教学准备不够充分。上课只能让学生看课本或在黑板上绘画,失去了实物形象的效果。其实,教师自己制作一些教具,或让学生自己课前准备一些学具,学生会很感兴趣的,同样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谈对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改革的思考

谈对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改革的思考 学号:0903040004 姓名:陈章龙 一、课程改革教学中的三大重点:实现课程功能、教学目标、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 (2) (一)课程功能:注重知识传授向注重学生综合素质提高转变。 (2) (二)教学目标:实现三维目标的统一。 (2) (三)教与学的方式:“自主、合作、探究”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 (3) 二、课程改革教学中的三大难点 (3) (一)课程改革的最大阻力:来自旧观念的束缚。 (3) (二)课程改革的最大困难: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评价与考试制度。 (3) (三)课程改革的最大挑战:研究性学习活动成为学生的必修课程,教师要指导研究性学习,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 三、课程改革教学中容易产生的三大误区 (4)

摘要:新课改给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注入了一支强生剂,但现代教育的理念及方法尚处于探索之中,目前中学思想政治新课改教学现状与其应有的地位和作用远不相称,教学改革必须不断深入推进,在新课改教学实践中不断思考。随着越来越多的同行加入到新课改教学实践的行列,思想政治新课改教学一定会有更美好的明天。 关键词:思想政治;新课改;教学;思考 面对着信息化和国际化高度发展、国际竞争空前激烈、基础教育作为核心竞争能力的基石作用更加凸显的时代,面对着物质生产的高速发展而精神生产相对薄弱的时代,面临着现代高科技给人类带来的精神、道德、生态、知识压迫危机以及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种种困境,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教育思潮风起云涌,全球教育改革迅速发展,各国都在积极应对努力培养适应未来生活的全面发展的人。面对如此的国际形势和我国现阶段的国情,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新世纪之初,我国建国以来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直接领导下,正以令世人瞩目的迅猛之势在全国顺利推进。 新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是:更新观念、转变方式、重建制度。即更新教与学的观念;转变教与学的方式;重建教与学的评价和管理制度。因此,我认为高中思政教学推进新课改的重难点和容易产生的误区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课程改革教学中的三大重点:实现课程功能、教学目标、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 (一)课程功能:注重知识传授向注重学生综合素质提高转变。 新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新课程改革深刻分析了基础教育存在的弊端和问题,鲜明地提出了:“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二)教学目标:实现三维目标的统一。 新旧课程的最大区别在于课程目标从单维向多维的转变。旧分科课程的特点是:强调不同学科之间的相对独立,学科的逻辑体系的完整性;强调学科知识的优先性;以学科知识的逻辑体系为线索,强调本学科自成一体;新课程的特点是:新课程的内容更具基础性、时代性、实用性和综合性;教材内容多为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课程内容强调了“五性”特征――即科学性、社

谈谈我对新课程改革的感受与看法.doc

谈谈我对新课程改革的感受与看法 顺德龙江城区中心小学王业宏 新课程改革已经深深进入我们这个时代的教育步伐,同时我们也一点一点的开始适应。顺德区使用北师大新教材已经第六个年头,我们对教材的使用可以说是从陌生走到熟悉的区域。这六年以来我们感受到新教材带给我们的新鲜、变化、惊喜,最主要的还是通过新教材的使用,令到我们教师不断的与现代教育相接轨,这一点无疑是我们这六年最大的收获与进步。本人是一名前线教师,接触新教材已经第四个年头,下面来谈谈对新教材的一些体会与感受。 一、感受新教材的特点。 我也是从使用人教版数学课本过渡到使用北师大课本的一名前线教师,刚刚接触北师大的教材,最大的感受就是,新教材里面采用孩子们都比较容易接受的卡通人物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在很大篇幅上采用图片来表示各种情景,呈现形式上生动活泼,图文并茂,在叙述上力求简明,清晰,富有启发性,同时也给学生有思考的空间。相比以往的书本以文字为主,这样比较令到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形象、直观,这一点最小学低年级阶段对学生的审题、理解题意尤为有特出的作用。同时在高年级阶段教材插入的图片与时代接轨,同时也增加联系生活、社会的实际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具有很大的帮助。 北师大教材相比以往使用的教材有个很大的突破——让学生学生活中的数学,学有用的数学。以往的教材给学生的感受几乎都是“学了就是应付考试”。北师大教材采用的题材都是贴近学生的生活,教材每节的新课都尽量以学生日常生活中见到的事物或现象引入,如教材从生活中的购物、旅游、住房、坐车等等引入新课,引发学生的共鸣,也能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同时由于这些数学

当前新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当前新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摘要随着21世纪的到来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正顺应世界教育改革的浪潮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到目前为止课程改革已全面铺开进入具体实施阶段各项制度措施方法也将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而不段调试和完善。但在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中我们既有着对已有经验的惊喜也有着对新出现问题的迷惘与困惑这是一个矛盾的过程。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课程改革中最新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 关键词基础教育改革新课程改革. 对策与思考 一、新课程改革中出现的问题 1、观念重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面对基础教育课程的重大变革相当多的教育管理者和教师思想准备不足特别是在观念上不适应。在很多教师的头脑中简单灌输、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根深蒂固已经形成一种难以扭转的巨大惯性。老教法不灵了新的教法又找不到于是就隐入到了行动的“盲区”当中。于是就“旧瓶装新酒”“穿新鞋走老路”自觉不自觉地把新课程装进了“应试教育”的“笼子”里使新课程实施的效果大打折扣。在学生观上一部分教师在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负面影响下仍然看不到学生间存在的个体差异看不到学生身上多向度发展的潜质看不到学生自我发展的可能也有部份教师虽然形式上接受了课程改革新理念但在实质上还远未以新的学生观指导教学结果导致言与行不吻合的被动局面还有一部分教师他们有对新课改的热情但思想偏激容易陷入新的误区认为新课改是对旧课程的全盘否定如把

学生自我发展的可能理解为自我发展的现实把学生多向度的发展理解为单向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把对学生个体差异的认识推向极端误将学生身上的毛病当着学生的个性化加以纵容等。 2、新课程改革中教学方式转变中存在的问题新课程改革实验以来学生在学习方式.学习态度.情感与兴趣上有了很大改观。.我们学校做了个有关这方面的调查表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都有不同程度的改进.但是由于课程推进中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学生学习方式转变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的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教学方式流于形式一些教师在课堂上运用或鼓励学生采纳新的学习方式从整体上看合乎教学方式或学习方式的要求实质上却与课程改革所要求的教学质量相差很大有的甚至没有效果.在最近几次研讨课中我发现有些教师引导下的课堂教学气氛表面上十分热烈但当一堂课结束后学生到底学了什么教师教给学生哪些知识完成了哪些目标学习效果究竟如何却很难评估。其次教师在教学中过于重视新的学习方式忽视或者抛弃传统的接收学习方式。.新课程改革的目的之一是转变学生过于接受的学习方式但必须注意的新课程并不是单纯地否定或抛弃传统的接受学习方式这就是说我们不是全盘否定传统的接受学习方式. 再次课堂过于吵闹教师缺乏课堂调控的技巧.在新课程实施中教师往往一宣布讨论或探究开始学生便开始大声讨论.在课堂上根本听不不到学生在说什么说的内容与学习有关还是无关讨论一段时间后教师再问几个问题就算结束。有的往往一节课都在讨论学生都在说课堂上乱哄哄的处于一

关于语文新课改的几点看法

关于语文新课改的几点看法 发表时间:2013-05-29T14:06:59.670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3年7月总第140期供稿作者:王连海孙玉美王连周 [导读]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王连海1 孙玉美2 王连周3 1、山东省青州市实验初中262500; 2、山东省青州市黄楼办事处沙营小学262500; 3、山东省青州市黄楼办事处黄楼初中262500 语文课改什么,这是一个值得探究的话题,在搞清这个问题之前先得弄明白什么是语文、它具备什么特点。简单地说,语文就是语言文字,从泛式角度来讲它包括两部分内容,即语言和言语。语言即人说的话,且理解为口语;言语即语言的理式表达,且作书面语讲。从这二者身上人们不难发现语文具有工具性、人文性的特征,那么人们怎样把语言和言语结合起来,把人文性和工具性联系起来以充分发挥语文的作用,就成为语文课改的目的和关键。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并不是用简单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取代传统语文教学中的接受性学习方式。就语文学习而言,“自主、合作、探究”不是语文学习方式的全部;结合语文自身的特点及学生的语文学习实际,在教学中让学生多种学习方式并用,是语文学科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真正内涵,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基本保证。新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很长时间,在教学中,我们要继承传统教学方式的优点,又要不断探索,改变不适应新课改要求的教学方式。 一、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统一 从教学的角度讲,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只是一种形式上走捷径的教学,把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变成了单调刻板的条文背诵,它从源头上剥离了知识和智力的内在联系。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排斥了学生的思考和个性,把教学过程庸俗化到无需智慧努力只需听讲和记忆就能掌握知识的那种程度,于是便有了掌握知识却不思考知识、诘问知识、评判知识、创新知识的“好学生”。这实际上是对学生智慧的扼杀和对个性的摧残。 二、学习知识和情感倾向的统一 传统的教学,重知识结果,不重视学生的情感发展,学生在枯燥乏味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实际上,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是同时发生、交互作用的,它们共同组成了学生学习心理的两个不同方面,从不同角度对学习活动施予重大影响。如果没有认知因素的参与,学习任务不可能完成;同样,如果没有情感因素的参与,学习活动既不能发生也不能维持。 三、自主、合作、探究,转变传统教法 “自主”指学生有学习的主动权和选择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过程,按照自己的意愿去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方式。例如,学习《济南的冬天》时,我让学生自己选择学习方式,有的学生建议老师范读,有的学生要求自学,有的要求同学之间互帮互学等。这时,我提议,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课文,然后全班交流。学生积极性很高,自主学习意识很强,按照自己的意愿主动地参与学习。 “合作”是指学习的组织形式,在以班级授课制为主的教学形式下,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改善了传统的师生单向交流的方式。我把它理解为生与生、生与师、生与家长、生与一切人的合作,通过多向互动的交流,使每个学生拥有语言实践和自我表现的机会,既让每一个学生都发表自己的学习心得,也养成注意听取别人意见的良好的习惯,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启迪、互相帮助,以解决信息中的各种问题,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四、拓展延伸,教会学生创新 拓展是凭借“自悟”、“交流”、“探究”时所产生的灵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模仿运用。拓展是对前三步阅读教学的知识的迁移、能力的提高、效果的检验,是自悟、交流、探究之后的必然结果,而自悟、交流、探究的成功与否又直接影响到拓展质量的好坏,它们环环相扣,环环重要。拓展一般分两种形式:一是在完成一篇文章的阅读教学后,再阅读一篇跟课文类型相同的其它文章,可用提问形式,也可采用试卷测试的形式,进行阅读分析的拓展训练;二是在完成一篇课文或一单元阅读教学之后,进行模仿写作的拓展训练,中国传统的模仿写作教学,在今天仍有现实指导意义。 五、应当警醒语文课改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 1.泛语文,没有语文的语文课,比如把语文上成历史、地理、艺术课等。 2.反文本,新课改倡导多元化、批判性、个性化解读文本,但有些教者不顾文本的原始意义,忽略了当时的文化背景乱解一通,这是万不可取的。如有老师提出《背影》中父亲翻越月台围栏是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表现。要正确解读文本,必须从恢复文本的原始意义开始,然后发挥人的主体性,联系当时的文化背景,创设情境氛围。 3.教师不作为——无设计,不活动,无立场,教师角色消失。 另外还有像无中心拓展、无效讨论、去知识化等不应该发生的问题。 最后一点,新课改下语文教师的正确走向可简单概括为三句话:做一个读书人,把握两个规律,树立三种意识。分别指明:初读感知——精读品味——深读理解——朗读提高;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学科自身特点的规律;树立以人为本的意识、核心性问题的意识和创新思维意识。同时要做到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应该是学生灯盏的拨亮者,是学生思想迷途的引路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是学生学习的顾问、助产士。 总之,语文教学目标的转变,必然意味着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师在教学中就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教学过程还给学生,让学生参与到“教”和“学”的全过程,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以及自我探索中学习知识、形成能力、获得情感体验。

谈谈我对新课程改革的感受与看法

谈谈我对新课程改革的感受与看法 新课程改革已经深深进入我们这个时代的教育步伐,同时我们也一点一点的开始适应。顺德区使用北师大新教材已经第六个年头,我们对教材的使用可以说是从陌生走到熟悉的区域。这六年以来我们感受到新教材带给我们的新鲜、变化、惊喜,最主要的还是通过新教材的使用,令到我们教师不断的与现代教育相接轨,这一点无疑是我们这六年最大的收获与进步。本人是一名前线教师,接触新教材已经第四个年头,下面来谈谈对新教材的一些体会与感受。 一、感受新教材的特点。 我也是从使用人教版数学课本过渡到使用北师大课本的一名前线教师,刚刚接触北师大的教材,最大的感受就是,新教材里面采用孩子们都比较容易接受的卡通人物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在很大篇幅上采用图片来表示各种情景,呈现形式上生动活泼,图文并茂,在叙述上力求简明,清晰,富有启发性,同时也给学生有思考的空间。相比以往的书本以文字为主,这样比较令到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形象、直观,这一点最小学低年级阶段对学生的审题、理解题意尤为有特出的作用。同时在高年级阶段教材插入的图片与时代接轨,同时也增加联系生活、社会的实际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具有很大的帮助。 北师大教材相比以往使用的教材有个很大的突破——让学生学生活中的数学,学有用的数学。以往的教材给学生的感受几乎都是“学了就是应付考试”。北师大教材采用的题材都是贴近学生的生活,教材每节的新课都尽量以学生日常生活中见到的事物或现象引入,如教材从生活中的购物、旅游、住房、坐车等等引入新课,引发学生的共鸣,也能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同时由于这些数学知识都是贴近他们的生活,学生有这方面的感性认识,这些生活的认知必会迁移到课堂中来,新课中教师可以根据生活中的情景逐步引导学生探究事物或者知识的本质规律。相比以往的教材,北师大新教材显得更适合学生的年龄阶段的智力发展规律,体现了“以人为本”“人性化”教育理念。 教材在具体内容的编排上,采用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和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领域的内容同时混编的方式,即一册教材中同时安排四个领域的内容,而在整个小学阶段,这四部分是一年紧扣一年,一年比一年深入,呈现知识的阶梯式、跳跃式。适合小学生的年龄、智力发展特点。虽然北师大的教材的

我对新课改的认识

我对新课改的认识 我通过多年来的教学积累,对我校新课改有一些浅浅浮的认识.下面我就针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谈一点心得体会.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向学生充分提供学习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思想与方法,获得了广泛的学习活动经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学习是学生的主体,教师必须转变角色,充分发挥创造性,依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设计探索性和开发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猜测、归纳、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去理解一个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一个概念是如何形成的,一个结论是怎样探索和猜测的,以及这个结论是如何被应用的。通过这样的形式,使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得到落实。下面我从五个方面来谈。 一、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创设宽氛围,竞争合作的班风,营造创造性思维的环境。 首先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控求知识,发挥创造性,必须克服课堂上老师是主角的旧教学模式。因为这种课堂教学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教师应以训练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保留学生自己的空间,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学生在教育过程中能够与教师一起与教和学,做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创造想象的能力,其次,班集体能集思广益,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取长补短。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搞好合作教学,使教师、学生的角色处于随时互换的动态变化中,设计集体讨论,分组操作等内容,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特别是一些不易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这也是营造创新环境发扬教学民主环境的表现,学生在轻松环境下,畅所欲言,各抒已见,学生敢于发表独立的见解,或修正他人的想法,或将几个想法合为一个更佳的想法,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集体创新能力。值得注意的是,任何合作,都不要让有的学生处于明显的从属地位,责任确定到每个学生,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潜 二、创设良好的导入情景,激发学生探索动机。 在导入阶段应当弱化复习作用,强化情景创设功能,创高好奇、疑惑、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进而产生主动探索的强烈愿望。在创设情境时应遵循以下的几个原则: 1.导入要有生活性,要关注学生的生活背景。以学生的背景出发,设计生活

关于对新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1(精)

对新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 新一轮课程改革之风, 吹开了课堂教学模式革新之幕, 在教学实践中 , 我们既有体验新课程的兴奋和喜悦 , 也有感到理论与实际不好统一的矛盾与困惑,通过深入思考和认真研究 , 对于相关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 , 希望能够对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一、注重课程形式,忽视课改精神。 新课程改革就是要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建构一种对话、合作与探究的新型课程文化。而在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探索中, 很多学校只注重课程的形式, 例如考察“许市中学” 模式后,各乡镇都有课改实验校、实验班,而很多学校只是模仿“许市中学”的课程形式,多挂几块黑板、将学生分组、设计导学案等, 却忽视了课改精神。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自主的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只有学生参与体验、自主探索交流,才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现行的教改模式, 都过分的强调预习和自学, 如洋思中学的课改把学生由传统的接受型变成思考型, 这是教学理念的重大变革, 但教师预设很多的问题,学生被动地思考, 实际上却框定了学生的学习思路,同时又让学生购买许多教辅工具, 其内容十分广泛, 从背景资料到习题答案 一应俱全,让学生“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洋思中学教学模式 ,学生在工具书上找教师在导学案中设计的问题, 对教学内容缺乏自己的见解,不能锻炼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与探究能力。 黑田铺中学的幸福教育模式与大部分的名校教改模式不同,幸福教育注重调控学生的学习情绪,对课堂各个环节的情绪进行预设, 提倡学习过程中学生“成功感”的制造,着力培养学生对学科本身、学习过程的兴趣,来驱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达到“乐学”的目的。 二、注重课程实施,忽视农村实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