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生物药剂防治黄瓜霜霉病的药效试验

生物药剂防治黄瓜霜霉病的药效试验

生物药剂防治黄瓜霜霉病的药效试验
生物药剂防治黄瓜霜霉病的药效试验

生物药剂学与药代动力学复习资料

1.生物药剂学(Biopamaceutics)是研究药物及其剂型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过程,阐明药物的剂型因素和人体生物因素与药效的关系的一门科学。 吸收(Absorption):药物从用药部位进入体循环的过程。 分布(Distribution):药物进入体循环后向各组织、器官或者体液转运的过程。 代谢(Motabolism):药物在吸收过程或进入体循环后,受肠道菌丛或体内酶系统的作用,结构发生转变的过程。 排泄(Excretion):药物或其代谢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 影响药物疗效的因素 一剂型因素 狭义普通剂型:片剂、胶囊剂、注射剂等 广义: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剂型及用药方法、辅料性质与用量、配伍及相互作用,工艺过程、操作条件及贮存 二生物因素种族性别年龄、生理和病理、遗传 2.生物膜 结构:主要是脂质、蛋白质和少量糖类组成。细胞膜经典模型,疏水在内亲水在外的脂质双分子层;生物膜液态镶嵌模型,镶嵌有蛋白质的流体脂双层;晶格镶嵌模型,流动性脂质的可逆性变化 性质:①.不对称性②.流动性③.半透性 3. 药物的跨膜转运途径与机制(细胞通道转运和细胞旁路通道转运) 转运机制: ⑴被动转运passive transport从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扩散,都不需载体,不耗能,无膜变形。 单纯扩散浓度差一级速率过程,服从Fick’s扩散定律:dC/dt=DAk(C GI-C)/h。 膜孔转运大分子药物或与蛋白质结合药物不通过,孔内为正电荷,利于阴离子通过。 被动转运特点①顺浓度梯度②不需要载体③膜对药物无选择性④不消耗能量⑤扩散过程与细胞代谢无关⑥不受细胞代谢抑制剂影响⑦不存在转运饱和现象和同类物竞争抑制现象 ⑵载体媒介转运carrier-mediated transport借助生物膜上的载体蛋白作用,使药物透过生物膜而被吸收的过程 ①促动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特点a特殊蛋白帮助b高浓度到低浓度c饱和d 竞争 ②主动转运active transport特点a逆浓度梯度b消耗能量c有载体参与d有竞争现象e结构特异,受代谢抑制剂影响 ⑶膜动转运入胞作用(胞饮和吞噬)出胞作用 4.小肠是药物吸收的主要部位,也是药物主动转运吸收的特异部位。小肠的PH是5~7.5是弱碱性药物吸收的最佳环境。原因:环状褶皱、绒毛和微绒毛的存在,和小肠绒毛内的很

水蛭素开发利用与专利技术大全

水蛭素开发利用与专利技术大全 【册数】: 16开精装全一卷(附光盘) 【日期】: 2010年12 【作者】: 国家专利局组织编写 【出版社】: 中国知识出版社 【定价】: 580 【现价】: 380 详细目录介绍 1 CN01141415.4 高效表达重组水蛭素及其生产方法 2 CN03113566.8 菲牛蛭的养殖方法及水蛭素的提取技术 3 CN01121593.3 水蛭素口服缓(控)释剂型 4 CN01133773.7 重组水蛭素口服肠溶缓释制剂 5 CN94194897.8 水蛭素与亲脂化合物的水蛭素结合物 6 CN96101995.6 用水蛭素和乙酰水杨酸治疗未溶栓的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的方法 7 CN91101687.2 含水蛭素衍生物的分泌物 8 CN91103025.5 水蛭素的重组体制备方法 9 CN92114142.4 具有改善稳定性的新的合成的异水蛭素 10 CN92107076.4 医用天然水蛭素的提取方法

11 CN92111829.5 重组水蛭素及其复合物用于制备预防和治疗血栓病药物 12 CN94190578.0 高分子量的脱硫水蛭素 13 CN95117701.X 用亲合色谱法提纯水蛭素的方法 14 CN96193457.3 基于水蛭素氨基酸序列的凝血酶抑制剂 15 CN97114426.5 水蛭素 16 CN01113526.3 新型分泌表达载体及其在重组水蛭素表达技术中的应用 17 CN01105798.X 一种新型双功能水蛭素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18 CN00129747.3 水蛭素基因hv2-47k及其合成与表达 19 CN00812955.X 用于由大肠杆菌向培养基中分泌来制备Leu-水蛭素的信号序列 20 CN01107807.3 用酵母分泌表达重组水蛭素 21 CN03132224.7 重组水蛭素的新用途 22 CN03109244.6 水蛭素突变体的一种编码基因与高效表达菌株 23 CN03125104.8 酶性止血剂拮抗水蛭素出血作用的用途 24 CN200410034671.6 用于由大肠杆菌向培养基中分泌来制备Leu-水蛭素的信号序列 25 CN200410037695.7 一种水蛭素冻干粉针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生物实验室常用试剂毒性说明

生物实验室常用试剂毒性说明 (1 ) Tris 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戴好手套和护目镜。 (2 ) 氨基乙酸: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戴好手套和护目镜。避免吸入尘埃。 (3)X-半乳糖(X-gal):对眼睛和皮肤有毒性。使用粉剂时遵循常规注意事项。应注意的是,X-gal溶液是在一种有机溶剂( DMF )中制备的。 (4)B-半乳糖苷酶:有刺激性可产生过敏反应。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戴好手套和护目镜。 ( 5 )苯二胺 :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在通风橱内操作。 (6)苯酚:有剧毒性和高度腐蚀性,可致严重烧伤。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戴好合适的手套和护目镜,穿好防护服,在通风橱内操作。若有皮肤接触药物,可用大量清水冲洗,并用肥皂和水清洗,不要用乙醇洗。(7)苯甲基磺酰氟化物(PMSF) :为一有剧毒的胆碱酯酶抑制剂。对上呼吸道的黏膜、眼睛和皮肤有极大损害。戴好合适的手套和护目镜,在通风橱内操作。万一眼睛或皮肤接触到此药品,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丢弃被污染的衣物。 ( 8 )苯甲酸:有刺激性。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戴好手套和护目镜,不要吸入。 (9)苯甲酸苄酯:有刺激性。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避免接触眼睛。戴好合适的手套和护目 镜。 ( 10)苯乙醇:有刺激性。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戴好手套和护目镜,远离火源、火花和明 火。 ( 11 )丙烯酰胺(未聚合的) :为一种潜在的神经毒素,可通过皮肤吸收(有累积效应) 。避免吸入尘埃。称量丙烯酰胺和亚甲基双酰胺粉末时,戴好手套和面罩,在化学通风橱内操作。聚合的丙烯酰胺是无毒的,但是使用时也应小心,因为其中可能喊有少量未聚合的丙烯酰胺。 (12)蛋白酶K:有刺激性。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戴好手套和护目镜。 ( 13 )碘化丙锭: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刺激眼睛、皮肤、黏膜和上呼吸道。可诱导突变并可能致癌。戴好手套和护目镜,穿好防护服,在通风橱内小心操作。 (14)碘乙酰胺:能碱基化蛋白质上的氨基,从而影响抗原的氨基酸序列分析。有毒性。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在通风橱内操作,勿吸入尘埃。 (15)叠氮化钠:有剧毒性,可阻断细胞色素电子转运系统。含此药物的溶液要明确标记。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并小心使用。此药品为氧化剂,故保存时要远离可燃物品。 ( 16)多聚甲醛:有剧毒。易通过皮肤吸收,并对皮肤、眼睛、黏膜和上呼吸道有严重破坏性。避免吸入尘埃。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在通风橱内操作。多聚甲醛是甲醛的未解离形式。 (17) 3,3'-二氨基联苯胺四氢氯化物:为一种致癌剂,操作时要非常小心。避免吸入气体。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在通风橱内操作。 ( 18)二甲苯:可燃,高浓度有麻醉作用。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在通 风橱内操作。始终远离热源、火花和明火。 ( 19 )二甲苯蓝:见二甲苯。 ( 20)二甲次胂酸钠:可能为致癌剂,并含有砷,有剧毒性。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只在通风橱内操作。 ( 20)二甲次胂酸钠:可能为致癌剂,并含有砷,有剧毒性。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只在通风橱内操作。 (21 ) N , N-二甲基酰胺(DMF):刺激眼睛、皮肤和黏膜。可通过吸入,摄入,和皮肤吸收发挥其毒性。慢性吸入可导致肝、肾损害。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在通风橱内操作。 (22)二甲亚砜(DMSO) :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在通风橱内操作。DMSO 为可燃物保存于密封容器中。远离热源、火花和明火。 ( 23 )二硫苏糖醇(DTT) :为一强还原剂,有恶臭味。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当使用固体形式或高浓度溶液时,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并在通风橱内操作。

高中生物实验方法与常用试剂

高中生物实验方法与常用试剂 1.实验方法 实验方法是整个实验设计的精髓,是做好实验设计的关键所在。现将与中学实验有关的一些最常见的经典的实验方法汇总如下: (1)化学物质的检测方法: ①淀粉——碘液(蓝色) ②还原性糖——斐林试剂、班氏试剂(砖红色) ③CO2——Ca(OH)2溶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或酸碱指示剂 ④乳酸——pH试纸 ⑤O2——余烬复燃无O2——火焰熄灭 ⑥蛋白质——被蛋白酶水解、双缩脲试剂(紫色) ⑦脂肪——苏丹Ⅲ染液(橘黄色)、苏丹Ⅳ染液(红色) ⑧DNA——二苯胺(蓝色) ⑨染色体——龙胆紫溶液(紫色),醋酸洋红溶液(红色) (2)实验结果的显示方法: ①光合速率——O2释放量或CO2吸收量或淀粉产生量 ◆水生植物可依气泡的产生量或产生速率; ◆离体叶片若事先沉入水底可依单位时间内上浮的叶片数目; ◆植物体上的叶片可依指示剂(如碘液)处理后叶片颜色深浅。 ②呼吸速率——O2吸收量或CO2释放量或淀粉减少量 ③原子途径——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 ④细胞液浓度大小——质壁分离和复原 ⑤细胞是否死亡——质壁分离的复原 ⑥甲状腺激素作用——动物耗氧量,发育速度等(饲喂法) ⑦生长激素作用——生长速度(体重变化,身高变化) ⑧胰岛素作用——动物活动状态(切除、移植胰腺) ⑨菌量——菌落数或亚甲基蓝溶液褪色程度 ⑩大肠杆菌——伊红—美蓝琼脂培养基 ⑴生长素作用——向光性 (3)实验条件的控制方法: ①增加水中氧气——泵入空气或吹气或放入绿色植物 ②减少水中氧气——容器密封或油膜覆盖或用凉开水 ③除去容器中CO2——NaOH溶液 ④除去叶片中原有淀粉——置于黑暗环境 ⑤除去叶片中叶绿素——酒精隔水加热 ⑥除去光合作用对呼吸作用的干扰——给植株遮光 ⑦如何得到单色光——棱镜色散或彩色薄膜滤光 ⑧血液抗凝——加入柠檬酸钠 ⑨线粒体提取——细胞匀浆离心 ⑩骨的脱钙——盐酸溶液 ⑴灭菌方法——微生物培养的关键在于灭菌,对不同材料,灭菌方法不同:培养基用高压蒸气灭菌;接种环用火焰灼烧灭菌;双手用肥皂洗净,擦干后用75%酒精消毒;整个接种过程都在实验室无菌区进行。 (4)实验中控制温度的方法:

(完整版)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名词解释大全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名词解释大全 ①生物药剂学:是研究药物极其剂型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的过程,阐明药物的剂型因素,机体生物因素和药效之间相互的科学。 ②治疗药物监测(TDM)又称临床药动学监测,是在药动学原理的指导下,应用灵敏快速分析技术,测定血液中或其他体液中药物的浓度,分析药物浓度与疗效及毒性间的关系,进而设计或调整给药方案。临床意义:1.使给药方案个体化,2.诊断和处理药物过量中毒3.进行临床药动学和药效学的研究 4.探讨新药给药方案 5.节省患者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成功率 6.降低治疗费用 7.避免法律纠纷。 ③分布(distribution):药物进入循环后向各组织、器官或者体液转运的过程。 ④代谢(metabolism):药物在吸收过程或进入人体循环后,受肠道菌丛或体内酶系统的作用,结构发生转变的过程。又叫生物转化。 ⑤吸收:是药物从用药部位进入人体循环的过程。 ⑥排泄(excretion):药物或其代谢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 ⑦转运(transport):药物的吸收、分布和排泄过程统称转运。 ⑧处置(disposition):分布、代谢和排泄的过程。 ⑨清除(elimination):代谢与排泄过程药物被清除,合称为清除。 ⑩BCS: 是依据药物的渗透性和溶解度,将药物分成四大类,并可根据这两个特征参数预测药物在体内-体外的相关性。 11 表观分布容积(apparent volume of distribution):是体内药量与血药浓度相互关系的一个比例常数,它可以设想为体内的药物按血浆浓度分布时,所需要体液的理论容积。Dn::溶出数。Do:计量数。An:吸收数 12 清除率:是单位时间内从体内消除的含血浆体积或单位时间丛体内消除的药物表观分布容积。 13 体内总清除率:是指机体在单位时间内能清除掉多少体积的相当于流经血液的药物。 14 生物利用度(Bioacailability,BA):是指剂型中的药物被吸收进入体循环的速度和程度。是评价药物有效性的指标。通常用药时曲线下浓度、达峰时间、峰值血药浓度来表示。(它的吸收程度用AUC表示,而且吸收速度是以用药后到达最高血药浓度的时间即达峰时间来表示。)评价指标AUC,Tmax,Cmax。 15 绝对生物利用度(absolute bioavailability, Fabs):是药物吸收进入体循环的量与给药剂量的比值,是以静脉给药制剂为参比制剂获得的药物吸收进入体循环的相对量。 16 相对生物利用度(relative bioavailability,Frel):又称比较生物利用度,是以其他非静脉途径给药的制剂为参比制剂获得的药物吸收进入体循环的相对量,是同一种药物不同制剂之间比较吸收程度与速度而得到的生物利用度。 17 生物等效性(Bioequivalence,BE):是指一种药物的不同制剂在相同试验条件下,给以相同剂量,反映其吸收程度和速度的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无统计学差异。 18 药学等效性(Pharmaceutical equivalence):如果两制剂含等量的相同活性成分,具有相同的剂型,符合同样的或可比较的质量标准,则可以认为它们是药学等效性。 19 首关效应:药物在消化道和肝脏中发生的生物转化作用,使部分药物被代谢,最终进入体循环的原型药物量减少的现象。 20 药代动力学:应用动力学原理和数学模型,定量的描述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随时间变化的动态规律,研究体内药物的存在位置、数量与时间之间的关系的一门科学。。 21 速率常数:是描述速度过程重要的动力学参数。速率常数越大,该过程进行也越快。单位为min-1或h-1。 22 生物半衰期:是指药物在体内的药物量或血药浓度通过各种途径消除一半所需要的时间,用t1/2表示。特点:一级速率过程的消除半衰期与剂量无关,而消除速率常数成反比因而半衰期为常数。 23 滞后时间:有些口服制剂,服用后往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吸收,滞后时间是指给药开始只血

低分子肝素及水蛭素在抗凝治疗中的应用

第20卷第9期 2012年9月 Vol.20 No.9 Sep,2012 中国医学工程 China Medical Engineering ? ? 187 综 述 ? ?低分子肝素及水蛭素在抗凝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王艳春 (航空总医院,北京 100012) 中图分类号:R 973.2 文献标识码:A 抗凝疗法是使用抗凝剂对血栓栓塞性疾病进行治疗或者是预防的一种方法,其起效的主要原理是通过使用抗凝剂对纤维蛋白原的转化起到阻止的效果,避免其向纤维蛋白转化,从而防治了血栓的最终形成与发展。目前较为常用的抗凝剂为香豆类和肝素等口服抗凝剂,两者都有着较长的使用历史,并且已经有了相对成熟的经验。本文将另述两类相对较新的抗凝药物,极为水蛭素(HRD)和低分子肝素(LMMH\LMWH)。 1 低分子肝素(LMMH/LMWH) 低分子肝素又可称之为未组分肝素,其是一种经过化学处理或者是酶解法处理后得到了分子量相对较小的一种组分制品。低分子肝素的分子量平均为5000道尔顿。目前我国已有多种低分子肝素在市场上出现,但是由于不同的制备方法,导致不同厂家所生产的低分子肝素的分子量的分布、药代动力学以、平均分子量以及药效的动力学互相之间都有着一定的差异[1]。目前国内上市的低分子肝素主要有速避宁、法安明等[2]。 1.1作用机理与特点 低分子肝素通过皮下注射后,其生物利用度可以达到90%以上,比普通的肝素要高出15%左右,所以前者多采用皮下注射的方式给药。低分子肝素的半衰期较长,每天注射2次便可发挥抗凝作用,其还具有促进释放内源性的纤溶酶活化物、促进TFPI释放、增加前尿激酶和t-PA的活性等。 1.2用途与适应症 低分子肝素最早于高危患者的血栓预防中使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有效的降低了血栓形成的发病率,治疗效果明显比普通的肝素预防方法优秀。近年来根据相关文献报道,对于长期进行抗凝治疗的患者来说,若其难以耐受香豆素类抗凝剂的口服或者是难以耐受其所带来的明显的出血的并发症,便可以选择低分子肝素进行替代。随着低分子肝素在血栓预防方面的成功,人们逐渐的将低分子肝素用于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方面,并且获得了较好的结果[3]。 1.3用法与用量 目前对于低分子肝素的使用并没有一个国际统一的标准,因此计量常难以进行标准的规划。目前常采取皮下注射的方式使用低分子肝素,注射次数为每日1-2次即可。目前国内治疗和预防血栓栓塞性的疾病用量为:法安明的预防用量为2500-5000u术前于皮下注射,其后每天药量同上,连续一周;治疗为每千克200U,每日皮下注射一次。速避宁预防时40-60U/(kg.d)的用量,通常治疗时的用量比预防用量多[4]。 2 水蛭素(HRD) 水蛭素是一种抗凝蛋白肽类的物质,其是由医用的水蛭中所提取出来的[5]。水蛭我国属于一味历史悠久的中药,但是水蛭中所提取之物也是直至1884才被HAYCRAFT确定有抗凝血的作用。其于1995年被MARKWARDT确定其为一种蛋白物质,并命其明为水蛭素。在一些品种水蛭的口器中可以提取出天然的水蛭素,并且此中水蛭素的产量较为有效,通常只可于研究中使用,难以在临床中被满足应用。但是由于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逐渐的开始有人克隆出了水蛭素的基因,并且于1986年将r-HRD制备出来[6]。 2.1r-HRD作用机理 r-HRD与天然水蛭素的分子结构极为相似,其抗凝血的作用机理是通过和凝血酶结合后形成的复合物具有不可逆的特性,使得凝血酶失去了作用。其是一种凝血酶特异性的抑制剂,目前在临床中处于观察阶段,且体内的半衰期与肝素相比较短[7]。 2.2适应症和用途 临床中常使用r-HRD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其中主要包括对急性心机梗塞,血栓形成、不稳定性心绞痛等的治疗,同时还可用于血液透析、体外循环以及血管成形术中。在对术后血栓形成的方面,有学者将其和普通肝素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r-HRD在降低DVT方面明显比固定的低剂量肝素疗效好[8]。 2.3用法和用量 r-HRD可采取皮下注射和静脉注射两种方式进行,其剂量在10-30mg之间每天[9]。 2.4副作用 r-HRD可引起的主要并发症状便是出血,但是对其所引起的并发症的发生率报道不同,因此与其剂量无关。r-HRD 虽然是一种蛋白质物质,但是由于其分子量相对较小,其免疫原性则相对较弱,所以难以产生抗体,但是随着其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仍要密切观察其副作用[10]。 r-HRD在临床中的应用时间相对较短,其在各种用途中的效果都在早期的观察之中。r-HRD对凝血酶所起到的有效的特异抑制作用是极为重要的,但是其在预防和治疗血栓栓塞性的疾病方面的地位目前却难以确定。 参 考 文 献 [1] 薛玉文,王均玲,杜以明,等.肝素与低分子肝素对急性肺动脉 栓塞症抗凝治疗的作用比较[J].新医学,2005,36(3):149-150. [2] 焦华波,乔治,谭向龙,等.低分子肝素对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 的改善作用[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4,16(12):712-714. [3] 姚娓,刘勇,张红,等.水蛭素对肝癌H22荷瘤小鼠的抑瘤作 用及对C-met表达的影响[J].中国肿瘤临床,2011,38(23):1427-1429. [4] 陈华友,黄静,蒋芝君,等.抗凝良药水蛭素的研究进展[J].生 物学通报,2003,38(3):3-5. [5] 秦海娜,修志龙,张代佳,等.水蛭素聚乙二醇化及其体外抗凝 活力分析[J].中国化学工程学报(英文版),2007,15(4):586-590. [6] 池小凤,许平辉,张晓莺.单剂量低分子肝素在血液灌流中抗 凝问题的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5):1412-1413. [7] 赵志权,磨红,蒙洁英,等.阿加曲班与低分子肝素在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抗凝中的对比研究[J].实用医学杂 收稿日期:2012-08-11

高中生物实验试剂配制方法

高中生物实验试剂配制方法 1、斐林试剂 试剂甲:将34.5克结晶硫酸铜溶于500亳升水中,加0.5亳升硫酸,混合均匀。 试剂乙:将125克氢氧化钠和137克酒石酸钾钠溶于500毫升蒸馏水中。(贮于带橡皮塞的瓶中) ※临用时试剂甲与试剂乙等量混合 ※斐林试剂是由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0.1 g/mL的溶液和硫酸铜的质量分数为0.05 g/mL的溶液配制而成的。它与可溶性的还原性糖(葡萄糖、果糖和麦芽糖)在加热的条件下,能够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 因此,斐林试剂常用于检测可溶性的还原性糖的存在与否。2、双缩脲试剂 取10 g氢氧化钠放入量筒中,加水至100 mL,待充分溶解后倒入试剂瓶中,配成质量浓度为0.1 g/mL的氢氧化钠溶液,瓶口塞上胶塞,贴上标签,写上试剂A。 取1 g硫酸铜放入量筒中,加水至100 mL,待充分溶解后倒入试剂瓶中,配成质量浓度为0.01 g/mL的硫酸铜溶液(蓝色)。瓶口塞上胶塞,贴上标签,写上试剂B。

※双缩脲试剂使用时,先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2mL),振荡摇匀,然后再加入3~4滴CuSO4溶液,与蛋白质发生紫色反应,因此,双缩脲试剂常用于检测蛋白质的存在与否 注意∶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都由NaOH溶液和CuSO4溶液组成,但二者有如下三点不同: (1)溶液浓度不同 斐林试剂中NaOH溶液称为斐林试剂甲,其浓度为0.1g/ml,CuSO4溶液称为斐林试剂乙,其浓度为0.05g/ml;双缩脲试剂中NaOH溶液(双缩脲试剂A)的浓度为0.1g/ml,CuSO4溶液(双缩脲试剂B)的浓度为0.01g/ml。 (2)使用原理不同 斐林试剂是新配制的Cu(OH)2溶液,它在加热条件下与醛基反应,被还原成砖红色的Cu2O沉淀,可用于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存在。用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溶液的颜色变化过程为:浅蓝色→棕色→砖红色(沉淀)。 鉴定生物组织中是否含有蛋白质时,常用双缩脲法,使用的是双缩脲试剂,发生的是双缩脲反应。双缩脲反应实质是在碱性环境下的Cu2+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的紫色反应。而蛋白质分子中含有很多与双缩脲(H2NOC-NH-CONH2)结构相似的肽键,所以蛋白质都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可以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的存在。

高中生物实验方法及试剂总汇

高中生物实验方法及试剂汇总 1.实验方法 实验方法是整个实验设计的精髓,是做好实验设计的关键所在。现将与中学实验有关的一些最常见的经典的实验方法汇总如下: (1)化学物质的检测方法: ①淀粉——碘液 ②还原糖——斐林试剂、班氏试剂 ③CO2——Ca(OH)2溶液或酸碱指示剂 ④乳酸——pH试纸 ⑤O2——余烬复燃 ⑥无O2——火焰熄灭 ⑦蛋白质——双缩脲试剂 ⑧染色体——龙胆紫、醋酸洋红溶液 ⑨DNA——二苯胺试剂 ⑩脂肪——苏丹Ⅲ或苏丹Ⅳ染液 (2)实验结果的显示方法: ①光合速率——O2释放量或CO2吸收量或淀粉产生量 ②呼吸速率——O2吸收量或CO2释放量或淀粉减少量 ③原子途径——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 ④细胞液浓度大小——质壁分离 ⑤细胞是否死亡——质壁分离 ⑥甲状腺激素作用——动物耗氧量,发育速度等 ⑦生长激素作用——生长速度(体重变化,身高变化) ⑧胰岛素作用——动物活动状态 ⑨菌量——菌落数或亚甲基蓝溶液褪色程度 ⑩大肠杆菌——伊红—美蓝琼脂培养基 (3)实验条件的控制方法: ①增加水中氧气——泵入空气或吹气或放入绿色植物 ②减少水中氧气——容器密封或油膜覆盖或用凉开水 ③除去容器中CO2——NaOH溶液 ④除去叶片中原有淀粉——置于黑暗环境 ⑤除去叶片中叶绿素——酒精隔水加热 ⑥除去光合作用对呼吸作用的干扰——给植株遮光 ⑦如何得到单色光——棱镜色散或彩色薄膜滤光 ⑧血液抗凝——加入柠檬酸钠 ⑨线粒体提取——细胞匀浆离心 ⑩骨的脱钙——盐酸溶液 ⑩灭菌方法——微生物培养的关键在于灭菌,对不同材料,灭菌方法不同:培养基用高压蒸气灭菌;接种环用火焰灼烧灭菌;双手用肥皂洗净,擦干后用75%酒精消毒;整个接种过程都在实验室无菌区进行。 (4)实验中控制温度的方法: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习题及答案1-15章

第一章生物药剂学概述 【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以下关于生物药剂学的描述,正确的是 A.剂型因素是指片剂、胶囊剂、丸剂和溶液剂等药物的不同剂型 B.药物产品所产生的疗效主要与药物本身的化学结构有关 C.药物效应包括药物的疗效、副作用和毒性 D.改善难溶性药物的溶出速率主要是药剂学的研究内容 2.以下关于生物药剂学的描述,错误的是 A.生物药剂学与药理学和生物化学有密切关系,但研究重点不同 B.药物动力学为生物药剂学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研究手段 C.由于生物体液中药物浓度通常为微量或痕量,需要选择灵敏度高,专属 重现性好的分析手段和方法 D.从药物生物利用度的高低就可判断药物制剂在体内是否有效 二、多项选择题 1.药物及剂型的体内过程是指 A.吸收 B.渗透C.分布 D.代谢E.排泄 2.药物转运是指 A.吸收 B.渗透C.分布 D.代谢E.排泄 3.药物处置是指 A.吸收B.渗透C.分布 D.代谢E.排泄 4.药物消除是指 A.吸收B.渗透C.分布 D.代谢E.排泄 三、名词解释 1.生物药剂学;2.剂型因素;3.生物因素;4.药物及剂型的体内过程 四、问答题 1.生物药剂学的研究工作主要涉及哪些内容? 2.简述生物药剂学研究对于新药开发的作用。 【习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C 2.D 二、多项选择题 1.ACDE 2.ACE 3.CDE 4.DE 三、名词解释 1.生物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及其剂型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过程,阐明药物的剂型因素、机体的生物因素与药理效应三者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2.剂型因素主要包括: (1)药物的某些化学性质:如同一药物的不同盐、酯、络合物或衍生物,即药物的化 学形式,药物的化学稳定性等。 (2)药物的某些物理性质:如粒子大小、晶型、晶癖、溶解度、溶出速率等。 (3)药物的剂型及用药方法。 (4)制剂处方中所用辅料的种类、性质和用量。 (5)处方中药物的配伍及相互作用。 (6)制剂的工艺过程、操作条件和贮存条件等。 3.生物因素主要包括:

10张表搞定高中生物实验中的试剂使用分享

10张表搞定高中生物实验中的试剂使用 生物学是一门注重实验的学科,每个实验中涉及到各种不同的试剂,这部分内容比较散,有些具有相似性,常常出现在高考选择题的选项、简答题中实验设计题的基础题及选修题中。由于种类多,相似性强,极易混淆,在这里对这部分内容进行整理,便于大家掌握。 颜色反应、染色类 注:比较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的区别

冲洗、漂洗类 使用酒精的实验

使用NaOH溶液的实验 使用NaCl溶液的实验

其他试剂

选修一中的试剂

赠送一篇美文,舒缓一下心情: 1) 有一种情,相濡以沫温馨处处在,有一种意,海枯石烂温暖处处开,有一颗心,沧海桑田温情永不变,有一句话,相知相守爱你一万年,老婆我爱你永不变! 2) 你好象生气了,我心里也不好受,如果是我酿成了此错,希望你能原谅,如果不能原谅,我自己也无法原谅自己了。 3) 你负责貌美如花,我负责赚钱养家,你负责轻松悠闲,我负责工作挣钱,你负责开心幸福,我负责操持家务,你负责快乐天天,我负责爱你永远! 4) 家有娇妻真温馨,知心相爱常厮守,贤慧温柔知我意,相守一世真幸福,一生至爱是我妻,甜蜜短信送我妻,永不改变爱你意。 5) 家中红旗永不倒,外面野花不会采。春光明媚花朵艳,不及老婆温柔剑。服侍双亲多辛劳,相夫教子令人敬。烧的一手好饭菜,贤良淑德惹人羡。 6) 今天是“要爱妻”,但是这个日子对我来说无关紧要。你在生气?亲爱的,因为与你在一起的每一天对于我来说都是“要爱妻日”,我爱你!愿用我一生让你开心幸福。 7) 就数老婆好,美女都不要;打骂不还手,见面就告饶;化妆你称道,购物掏腰包;逛街不斜视,乖乖跟好了。 8) 孔雀最美,你是我的孔雀,我为你开屏;百灵最俏,你是我的百灵,我为你鸣叫。我的妻,爱你是我唯一的语言,疼你是我仅有的表现。愿我们幸福百年。 9) 浪漫在起舞,甜蜜在微笑;温馨在荡漾,喜悦在心头;内心在狂喜,心情在澎湃;真情在涌动,真爱在表白:老婆,爱你没商量,爱你永不变! 10) 爱老婆要做到两个不要:不要问老婆能够为额做些什么,而要问额可以为老婆做些什么;不要问老婆喜欢些什么,老婆喜欢些什么对额而言应该是常识! 对老婆煽情的话

高中生物实验常用的试剂总结

高中生物常用的试剂及其作用 1.斐林试剂:成分:ml NaOH(甲液)和ml CuSO4(乙液)。用法:将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混合,再将混合后的斐林试剂倒入待测液,水浴加热,如待测液中存在还原糖,则呈砖红色。 2.双缩脲试剂:成分:ml NaOH(甲液)和ml CuSO4(乙液)。用法:向待测液中先加入2ml甲液,摇匀,再向其中加入3~4滴乙液,摇匀。如待测中存在蛋白质,则呈现紫色。 3.苏丹Ⅲ:用法:取苏丹Ⅲ颗粒溶于95%的酒精中,摇匀。用于检测脂肪。可将脂肪染成橘黄色(被苏丹Ⅳ染成红色)。 4.二苯胺:用于鉴定DNA。DNA遇二苯胺(沸水浴)会被染成蓝色。 5.甲基绿:用于鉴定DNA。DNA遇甲基绿(常温)会被染成蓝绿色。 6.吡罗红:检测RNA,呈红色 7、50%的酒精溶液:用于洗去苏丹Ⅲ在脂肪上的浮色。 8、70%的酒精溶液:用于医学临床上的消毒灭菌。 9、95%的酒精溶液:冷却的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可用于凝集DNA 10、15%的盐酸:和95%的酒精溶液等体积混合可用于解离根尖。 11. 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碱性染料,用于染色体染色时,前者呈深蓝色,后者呈红色 改良苯酚品红染液:检测染色体,红色健那绿:检测线粒体,专一性让线粒体染色呈蓝绿色。活体染色剂 %的肝脏研磨液、3%的过氧化氢、%的氯化铁:用于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新鲜的肝脏中含有过氧化氢酶) 13、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3%的蔗糖溶液、2%的新鲜淀粉酶溶液:用于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实验。

14.碘液:用于鉴定淀粉的存在。遇淀粉变蓝。遇糖原变红 15.丙酮:用于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 16.层析液:(成分:20份石油醚、2份丙酮、和1份苯混合而成,也可用93号汽油)可用于色素的层析,即将色素在滤纸上分离开。 17.二氧化硅:在色素的提取的分离实验中研磨绿色叶片时加入,可使研磨充分。 18.碳酸钙:研磨绿色叶片时加入,可中和有机酸,防止在研磨时叶绿体中的色素受破坏。 19、mL的蔗糖溶液:相当于30%的蔗糖溶液,比植物细胞液的浓度大,可用于质壁分离实验。 20、氯化钠溶液:①可用于溶解DNA。当氯化钠浓度为2mol/L、 L时DNA的溶解度最高,在氯化钠浓度为 mol/L 时,DNA溶解度最低。②浓度为%时可作为生理盐水。 21、胰蛋白酶:①可用来分解蛋白质。 ②可用于动物细胞培养时分解组织使组织细胞分散于。 22、秋水仙素:人工诱导多倍体试剂。用于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可使染色体组加倍,原理是可抑制正在分裂的细胞纺缍体的形成。 23、氯化钙:增强细菌细胞壁的通透性,可用于基因工程。 24、NaHCO3/ Na2CO3 Na2HPO4/ NaH2PO4:酸碱缓冲对→调节PH 25.NaCl:配制生理盐水(%)或用于提取DNA(或2M) 26.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检测CO2,由蓝变绿再变黄 27.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检测酒精,橙色变为灰色 常用的实验方法

生物药剂学和药物动力学重点总结

1.生物药剂学(biopharmaceutics,biopharmacy)——研究药物及其剂型在体内的吸收、 分布、代谢与排泄过程,阐明药物的剂型因素,机体生物因素和药物疗效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2.生物药剂学的剂型因素和生物因素. 1剂型因素: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剂型及服法、辅料、药物配伍、工艺条件等。 2生物因素 3.口服药物消化道吸收的因素、解离度、脂溶性和分子量2、溶出速率3、药物 4.影响体内药物分布的主要因素:体内循环与血管透过性的影响、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能力、药物的的理化性质与透过生物膜的能力、药物与组织的亲和力、药物相互作用对分制的影响。 5.影响药物代谢的因素给药途径对药物代谢的影响、给药剂量和剂型对药物代谢的影响、药物光学异构性对药物代谢的影响、、酶抑制和诱导对药物代谢的影响、生理因素对药物 入体循环的过程。分布(Distribution):药物进入体循环后向各组织、器官或者体液转运的过程。代谢(Motabolism):药物在吸收过程或进入体循环后,受肠道菌丛或体内酶系统的作用,结构发生转变的过程。排泄(Excretion):药物或其代谢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转运(transport):分布和排泄过程统称为转运。处置(disposition):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称为处置。消除(elimination):代谢与排泄过程药物被清除,合称为消除。 5片剂口服后的体内过程有:片剂崩解、药物的溶出、吸收、分布、代谢、排泄。 7生物膜的结构:细胞膜的组成:①膜脂:磷脂、胆固醇、糖脂②少量糖③蛋白质。 生物膜性质:膜的流动性;膜结构的不对称性;膜结构的半透性。 8膜转运途径。细胞通道转运:药物借助其脂溶性或膜内蛋白的载体作用,透过细胞而被是小分子水溶性的药物转运吸收的通道。细胞旁路通道转运:是指一些小分子物质通过细胞间连接处的微孔进入体循环的过程。是脂溶性药物及一些经主动机制吸收药物的通道。 9药物通过生物膜的几种转运机制及特点: (一)、被动转运(passive transport)是指药物的膜转运服从浓度梯度扩散原理,即从高①.单纯扩散(passive diffusion) 又称脂溶扩散,脂溶性药物可溶于脂质而通过生物膜. 绝大多数有机弱酸或有机弱碱药物在消化道内吸收.1)药物的油/水分配系数愈大,在

水蛭素生产创新工艺流程,水蛭素制备新方法新技术应用手册

水蛭素、蚂蝗素生产创新工艺流程与制备新方法新技术应用手册 主编:专利编写组 出版社:国家专利局内部发行资料2011年 规格:全一卷16开精装+1张CD光盘 定价:680元优惠价:550元 详细目录 1、2010.08.25 / 靶向血小板的水蛭素聚离子胶束组合物 2、2010.08.25 / 水蛭素的聚离子胶束组合物 3、2010.08.18 / 一次性软连接并联多管水蛭素抗凝采血连接器 4、2010.08.18 / 一次性硬连接并联多管水蛭素抗凝采血连接器 5、2010.07.28 / 一次性软连接水蛭素抗凝横式真空采血套件 6、2010.07.28 / 一次性硬连接水蛭素抗凝横式真空采血套件 7、2010.07.28 / 一次性水蛭素化瘀热敷贴及其应用 8、2010.07.21 / 水蛭素真空采血管 9、2010.06.30 / 一种水蛭素的双水相-反胶束提取法 10、2010.06.30 / 水蛭素的生理盐水-聚乙二醇双水相提取法 11、2009.11.25 / 一种水蛭素口服微球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12、2008.10.08 / 一种利用阴离子交换柱辅助聚乙二醇修饰水蛭素的方法

13、2008.08.27 / 一种重组水蛭素编码基因与应用 14、2008.07.30 / 一种以菲牛蛭唾液为原材料的水蛭素生产工艺 15、2008.07.30 / 一种以菲牛蛭冷冻新鲜体为原材料的水蛭素生产工艺 16、2008.05.14 / 一种重组双功能水蛭素口服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17、2008.04.16 / 一种测定人血浆和/或血清中重组双功能水蛭素的方法 18、2008.04.09 / 一种有利于减少水蛭素降解的重组毕赤酵母菌株及其构建方法 19、2008.04.02 / 重组水蛭素的药物组合 20、2008.01.23 / 一种天然水蛭素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 21、2007.09.19 / 水蛭素的制取方法 22、2007.03.14 / 以油体蛋白作载体在转基因大豆中生产重组水蛭素的方法 23、2007.01.03 / 水蛭素抗血栓气雾剂制造技术 24、2006.12.27 / 一种以吸血水蛭为原料制备水蛭素的方法与应用 25、2006.12.06 / 水蛭素鼻腔给药制剂及其用途 26、2006.10.04 / 天然水蛭素舌下含片 27、2006.10.04 / 天然水蛭素软膏 28、2006.08.09 / 水蛭素干粉吸入剂及其制备方法 29、2005.03.16 / 天然水蛭素复方药用保健品 30、2005.01.26 / 一种水蛭素冻干粉针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生物】高中生物实验中的常用试剂

高中生物实验中的常用试剂 1.斐林试剂 成分:0.1g/ml 的NaOH溶液(甲液)和0.05g/ml 的CuSO4溶液(乙液)。 用法:将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混合,再将混合后的斐林试剂倒入待测液,水浴加热,如待测液中存在还原糖,则呈砖红色。 2.班氏糖定性试剂:为蓝色溶液,和葡萄糖混合后沸水浴会出现砖红色沉淀。用于尿糖的测定。 3.双缩脲试剂 成分:0.1g/ml 的NaOH溶液(甲液)和0.01g/ml 的CuSO4溶液(乙液)。 用法:向待测液中先加入2ml甲液,摇匀,再向其中加入3~4滴乙液,摇匀。如待测中存在蛋白质,则呈现紫色。 4.苏丹Ⅲ染液 用法:取苏丹Ⅲ颗粒溶于95%的酒精中,摇匀。用于检测脂肪。可将脂肪染成橘黄色(被苏丹Ⅳ染成红色)。 5.二苯胺:用于鉴定DNA。DNA遇二苯胺(沸水浴)会被染成蓝色。 6.甲基绿:用于鉴定DNA。DNA遇甲基绿(常温)会被染成蓝绿色。 吡罗红:检测RNA,呈红色。 7、50%的酒精溶液:用于洗去苏丹Ⅲ染液在脂肪上的浮色。 8、70%的酒精溶液:用于医学临床上的消毒、灭菌。 9、95%的酒精溶液:冷却的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可用于凝集DNA 10、15%的盐酸:和95%的酒精溶液等体积混合可用于解离根尖。 11. 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碱性染料,用于染色体(质)染色,前者呈深蓝色,后者呈红色。 改良苯酚品红染液:检测染色体(质),呈红色。 健那绿:检测线粒体,将活细胞中的线粒体染色的专一性染料,呈蓝绿色。 12.20%的肝脏研磨液、3%的过氧化氢溶液、3.5%的氯化铁溶液:用于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新鲜的肝脏中含有过氧化氢酶)。 13、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溶液、3%的蔗糖溶液、2%的新鲜淀粉酶溶液:用于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实验。 14.碘液:用于鉴定淀粉的存在。碘遇淀粉变蓝。 15.丙酮:用于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 16.层析液:可用于色素的层析,即将色素在滤纸上分离开。 17.二氧化硅:在色素的提取的分离实验中研磨绿色叶片时加入,可使研磨充分。 18.碳酸钙:研磨绿色叶片时加入,可中和有机酸,防止在研磨时叶绿体中的色素受破坏。 19. 0.3g/mL的蔗糖溶液:比植物细胞液的浓度大,可用于质壁分离实验。 20. 0.1g/mL的柠檬酸钠溶液:与鸡血混合,防凝血。 21、NaCl溶液:①可用于溶解DNA。当NaCl溶液浓度为2mol/L、 0.015mol/L时DNA的溶解度最高,在NaCl溶液浓度为0.14 mol/L时,DNA溶解度最低。②浓度为0.9%时可作为生理盐水。 22.胰蛋白酶:①可用来分解蛋白质。②动物细胞培养时可使组织细胞分散开来。 23.秋水仙素:人工诱导多倍体的试剂,用于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可使染色体组加倍,原理是可抑制正在分裂的细胞纺缍体的形成。 24.氯化钙:增强细菌细胞壁的通透性,可用于基因工程。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考试复习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 第一章 生物药剂学概述 1、 生物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及其剂型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过程,阐明药物的剂型因素,机体生物因素和药物疗效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2、 研究生物药剂学的目的:为了正确评价药物制剂质量,设计合理剂型、处方及制备工艺,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使药物发挥最佳的治疗作用并确保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3、 影响剂型体内过程的剂型因素 药物的某些化学性质、药物的某些物理因素、药物的剂型及用药方法、制剂处方中所用的辅料的性质及用量、处方中药物的配伍及相互作用 4、 影响剂型体内过程的生物因素:种族差异、性别差异、年龄差异、生理和病理条件的差异、遗传因素 第二章 口服药物的吸收 1、被动转运的特点: (1)从高浓度侧向低浓度侧的顺浓度梯度转运; (2)不需要载体,膜对药物无特殊选择性; (3)不消耗能量,扩散过程与细胞代谢无关,不受细胞代谢抑制剂的影响; (4)不存在转运饱和现象和同类物竞争抑制现象; 2、膜孔转运中分子小于微孔的药物吸收快,如水,乙醇,尿素,糖类等。大分子药物或与蛋白质结合的药物不能通过含水小孔吸收。 3、主动转运的转运速率可用米氏(Michaelis-Menten )方程描述: 4、主动转运的特点 ①逆浓度梯度转运;②需要消耗机体能量;③需要载体参与;④速率及转运量与载体量及其活性有关;⑤存在竞争性抑制作用;⑥受代谢抑制剂影响;⑦有结构特异性和部位特异性 5、被动转运与载体媒介转运速率示意图,如右图 6、胃排空:胃内容物从胃幽门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 7、胃空速率:胃排空的快慢用胃空速率来描述。 8、影响胃空速率的因素:①食物理化性质的影响;②胃内容物黏度、渗透压; ③食物的组成;④药物的影响。 9、肝首过效应:透过胃肠道生物膜吸收的药物经肝门静脉入肝后,在肝药酶作用下药物可产生生物转化。药物进入体循环前的降解或失活称为“肝首过代谢”或“肝首过效应”。 答:①静脉、肌肉注射;②口腔黏膜吸收;③经皮吸收;④经鼻给药;⑤经肺吸收;⑥直肠给药。 11、避免首过效应的剂型:①贴剂皮肤给药;②气雾剂和粉雾剂经呼吸道或经鼻黏膜吸收;③口腔粘附片黏膜吸收。 12、肠肝循环:指经胆汁排入肠道的药物,在肠道中又重新被吸收,经门静脉又返回肝脏的现象。肠肝循环现象在药动学上表现为药时曲线出现双峰现象。 13、引起肠肝循环的因素:现象主要发生在经胆汁排泄的药物中,有些由胆汁排入肠道的原型药物如毒毛旋花子苷G ,极性高,很少能再从肠道吸收,而大部分从粪便排出。有些药物如氯霉素、酚酞等在肝内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后,水溶性增高,分泌人胆汁,排入肠道,在肠道细菌酶作用下水解释放出原型药物,又被肠道吸收进入肝脏。 14、pH-分配假说:药物的吸收取决于药物在胃肠道中的解离状态和油/水分配系数。 胃肠液中未解离型与解离型药物浓度之比是药物解离常数pKa 与消化道pH 的函数,可用Henderson-Hasselbalch 方程表达: 弱酸性药物: 弱碱性药物: 式中,分别为未解离型和解离型药物的浓度。 转运速率 浓度 载体媒介被动转运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必做题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课程习题 第一章 1.什么是生物药剂学它的研究内容是什么 答:研究药物极其剂型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过程,阐明药物的剂型因素,机体生物因素和药物疗效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研究内容:研究药物的理化性质与体内转运的关系;研究剂型、制剂处方和制剂工艺对药物体内过程影响;根据机体的生理功能设计缓控释制剂;研究微粒给药系统在血液循环中的命运,为靶向给药系统设计奠定基础;研究新的给药途径与给药方法;研究中药制剂的溶出度和生物利用度。 2.药物在体内的排泄、消除与处置指什么 答:药物或其代谢产排出体外的过程称排泄。代谢与排泄过程药物被清除合称为消除。药物的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称为处置。 3.简述片剂口服后的体内过程 答:片剂口服后的体内过程包括片剂崩解、药物的溶出、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 第二章 一、填空题 1. 生物膜具有流动性、不对称性和半透性特点。 2.药物的主要吸收部位是小肠。 3. 膜孔转运有利于水溶性小分子药物的吸收。 -pH= ㏒(Ci/Cu)。 4. 根据Henderson-Hasselbalch方程式求出,碱性药物的pk a 5. 固体制剂溶出度参数可通过单指数模型、 Higuchi方程和 Ritger-Peppas模型等拟合方程求算。 二、名词解释 1. pH-分配假说:药物的吸收取决于药物在胃肠道中的解离状态和油/水分配系数的学说。 2. 肠肝循环:经胆汁排泄的药物在小肠移动期间返回肝门静脉,经肝脏进入体循环,然后再分泌直至最终排出体外的过程。

3. 肝首过效应:药物透过胃肠道膜吸收经肝门静脉入肝后,在肝药酶作用下药药物可产生生物转化,导致药物进入体循环量减少的现象。 4. 被动转运:药物的生物膜转运服从浓度梯度扩散原理,即从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扩散的过程,分为单纯扩散与膜孔转运 三、问答题 1. 简述载体媒介转运的分类及特点 答:载体媒介转运分为促进扩散与主动转运。促进扩散过程需要载体,顺浓度梯度转运不消耗能量,存在结构类似物的竞争和载体转运饱和。主动转运过程需要载体,逆浓度梯度,消耗能量,与细胞代谢有关,受代谢抑制剂的影响,结构转运的速率与数量受载体量与活性影响,结构类似物转运抑制,存在结构特异性和部位特异性。 1.简述促进口服药物吸收的方法 答:促进口服药物吸收的方法:(1)增加药物的溶出速度:①增加药物溶解度,包括将药物制成可溶性盐,制成无定形药物,加入表面活性剂,制成亚稳定型状态,采用亲水性包合材料如HP-β-环糊精、二甲基-β-环糊精等制成包合物;②增加药物表面积,减小粒径:制成固体分散体、采用微粉化技术等。(2)加入吸收促进剂促进药物透膜吸收。 第三章 一、填空题 1. 药物经肌内注射有吸收过程,一般脂溶性药物通过毛细血管壁直接扩散, 水溶性药物中分子量小的可以穿过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膜上的孔隙快速扩散进入毛细血管,分子量很大的药物主要通过淋巴系统吸收。 2. 蛋白质多肽药物经黏膜吸收是近年研究的热点,主要给药途径包括经肺部、经直肠、经鼻腔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