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双证融通、能力为本”的高职园林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实践

“双证融通、能力为本”的高职园林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实践

“双证融通、能力为本”的高职园林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实践
“双证融通、能力为本”的高职园林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实践

“双证融通、能力为本”的高职园林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实践

[摘要]职业教育的专业课程体系改革迫在眉捷,以园林专业为例,探讨了高职园林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目标与任务,提出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主要内容,以及必要的保障措施。旨在为高职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园林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课程是教育的重要载体,是把宏观教育思想与微观教学时间联系起来的桥梁。课程设置是按照培养目标对学校教育活动和学生各种学习活动的总体规划和全面安排,是一个由元素制约的复杂系统活动。当前,高职高专园林技术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是课程结构的改革,改造的重点是按照岗位能力需求处理好知识、能力、素质三者之间的关系。

园林专业主要课程

素描、色彩、立体构成 设计初步、风景园林导论、园林树木、花卉、景观生态学 中外园林史、计算机辅助设计、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园林建筑、城市规划原理 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植物造景、风景区规划、园林建筑环境设计 某211工程大学的专业介绍—— 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方向)专业 (本科,学制四年。) 艺术设计专业培养以视觉审美与造型设计为基础,以环境艺术设计为核心,以计算机为主要工具,能掌握艺术与技术相统一的方法从事室内装饰设计、家具设计、室外景观设计、庭院设计、公共设施设计、宾馆设计、餐饮环境设计、商业展示与设施设计等高级艺术设计综合人才。学制四年,毕业生授予文学学士学位。主要专业课程:素描、色彩、速写、风景写生、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设计表现技法、计算机设计、人体工程学、室内设计基础、住宅与办公室内设计、餐饮环境设计、影视及音乐厅设计、旅游度假区设计、宾馆与商用环境设计、家具设计、装饰构造与材料、建筑设计基础、园林艺术、建筑装饰概预算、装饰施工与监理等。毕业生可在城建、科研、设计、教学等单位从事环境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等工作,也可在房地产业、家居装饰设计企业、家具生产业、会展及广告业等范围就业。 园林专业(本科、学制四年) 本专业培养掌握系统的风景与园林科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具有相应领域一定的理论研究、应用技术、科技开发和行政管理能力,能适应园林、城建、旅游、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风景与园林科学高级专门人才。主要课程有美术、园林设计基础、风景园林艺术、园林建筑、园林工程、城市园林绿地规划、风景与园林设计、园林工程概预算、室外场景设计、风景园林计算机图形处理、园林树木学、花卉学、园林植物栽培学等。毕业生适合从事城市园林绿化、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旅游规划与管理、园林植物生产与经营、城市规划与建设、风景园林科学研究与教学、环境保护与管理等工作。 我知道某“211”工程大学本科园林专业课程: 高等数学 植物学 美术 园林测量学 园林工程制图 气象学 大学物理 大学物理实验 园林设计基础 人体工程 园林树木学 CAD辅助设计 园林建筑结构与工程力学 生态学 风景园林艺术 花卉学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 园林建筑 插花花艺设计 3D模型场景建立 风景园林设计 园林管理 专业英语 室内装修与室内园林 园林工程概预算 科技写作 风景旅游区与森林公园规划 园林计算机图形处理 园林植物病害防治 园林植物虫害防治 园林工程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 环境保护 园林史 鲜切花生产技术 园林树木栽培学 工程地质 园林土壤学 植物生理学 室外场景模型设计 钢笔画 园林文学 园林工程招标与投标 园林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 旅游学概论 盆景学 环境保护 以上课程有必修选修,恕不细分,当然还要学公共课程例如英语、体育、思想政治、法律基础、毛概、邓论和三个代表、马哲、马经、就业指导。还有其他人文类、艺术类非专业的选修课。我就学了大概70门。

财务管理“双证融通”专业改革试点实施方案(DOC)

泉州工艺美术职业学院财务管理专业“双证融通”改 革试点实施方案 一、引言 “双证融通”即通过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两类证书内涵的衔接与对应,实现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培训的融通,实现“一教双证”。“双证融通”是在职业教育新形势下应运而生的教学改革举措,是对传统职业教育和职业资格鉴定内涵的调整和充实。 1.目的 为贯彻国家和福建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落实《福建省“十二五”教育发展专项规划》各项任务,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动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融通,使学校能加快培养适应福建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知识型、发展型技能人才。 2.意义 ●优化培养模式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通过“双证融通”改革试点,调整课程结构更新课程内容,实现三个有效衔接, 即专业课程设置与企业的岗位需求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 教学过程与生产、工作过程对接,真正把职业岗位所需知识、技能及其 职业素养要求等融入学校的专业课程体系以及专业教学的全过程。积极 探索人才培养与企业用人需求紧密结合的新途径,努力提高学生综合素 质和职业能力,增强学生就业本领,使学生更加符合行业、企业等用人 单位的需求,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终身发展。 ●改善评价体系 通过财务管理专业“双证融通”改革试点,结合学校课程评价和职业技能鉴定考核的特点,建立两者融通的学业评价机制。优化评价与考核 的方式方法,把职业资格证书的终结性考评转变为学历教育教学过程中

的形成性评价,学生在通过专业课程考核后,达到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要求,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 提升技能水平 通过财务管理专业“双证融通”改革试点,提高我院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取得双证的比例。 。 3.主要依据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19号)提出:要“建立健全课程衔接体系”,衔接的关键是“推进专业设置、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衔接”。由此可见,构建高职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要点就是调整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把职业资格证书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之中,以实现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融通”。 二、 试点目标 1.试点情况 本次试点选用财务管理专业的一个标准班,学制三年,学生入学时间为2016年秋季。 2.试点目标 ● 总目标: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全面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院财 务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与职业标准的衔接,使学院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在完成“双证融通”相关课程后,获得会计从业资格证、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证或助理理财规划师证(三级 )(资格证书。 ● 阶段目标:

浅析高职院校课证融通改革的实施与保障

浅析高职院校课证融通改革的实施与保障 摘要:以我校《连锁店营销策划实务》课程为例,对高职市场营销类课程教学设计中融合教学及职业技能证 书的考试需求的规划、实施、质量保障等环节进行分析,以实现课程与职业技能标准的无缝对接和课证融通的目标。 关键词:高职;课证融通;教学改革;营销策划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10-0013-02 DOI:10.16657/https://www.sodocs.net/doc/98546903.html,ki.issn1673-9132.2018.10.006 《连锁店营销策划实务》是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技能课程。近年市场营销专业的职业技能证书调整较大,所以为适应课证融通改革的新形势,我校市场营销专业特在《连锁店营销策划实务》课程进行课证融通改革试点,因此笔者拟介绍在课程设计中融入新的职业证书教学的思 路和实施保障措施。 一、课证融通的主要环节设计考虑 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要实现“双证”融通,需要抓好以下环节:兴趣引导,明确意义;优化计划,整合课程;考试引导,改革教法;编写资料,强化训练。同时,它还必须有组织保证,以课题为纽带形成研究团队,培养一支素质过

硬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二、我校《连锁店营销策划实务》实施课证融通改革的背景 虽然“双证”毕业在高职场院校早已成为通行做法,但近年职业资格证书的国家政策层面的变化较大,比如2016年国家层面取消了《助理营销师》的职业资格,从而增加了本专业课证融通教育改革工作的难度。一方面,“双证”融通的理念在本专业的具体课程中实施应用对于教研室的很多教师来说还是新鲜事。另一方面,学校层面虽然成立了职业资格证书的鉴定中心,但是却与专业的课程教?W内容存在脱节现象,并且鉴定的专业工种如果没有与专业进行无缝对接,最后肯定无法覆盖主要专业,导致“各拉各的调”。根据我对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调查,学生对考证的关注度非常高,大一新生往往迫切地想要了解营销专业相关证书考试的要求,大部分的营销专业在校生希望报考与所学课程关系最紧密的职业资格考试。 三、《连锁店营销策划实务》课证融通的实施策略 (一)明确“培养学生兴趣为主”的目标 学生是专业课程的最终使用者,他们只有积极地参与到课证融通的教学改革中,才能从中受益。那么,《连锁店营销策划实务》课证融通的实施才有意义。所以,在《连锁店营销策划实务》课证融通改革中的学期初课程认知、专业知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专业所开课程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专业相关信息 主干学科:生物学、林学、建筑学. 主要课程:生态学(包括景观生态、植物生态、城市生态)、观赏植物学、园林植物遗传育种、插花艺术、园林史、绘画、设计初步(包括形态构成设计与表现技法)、环境艺术学、植物造景设计原理、园林建筑设计理论。 教学实践 包括实验、教学综合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等,一般安排25~30周。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生态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等方面的知识,能在城市建设、园林、林业部门和花卉企业从事风景区、森林公园、城镇各类园林绿地的规划、设计、施工、园林植物繁育栽培、养护及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中要学习生态学、园林植物、观赏园艺、园林设计、园林建筑、园林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绘画及表现技法、规划设计,园林植物栽培繁育及插花艺术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城镇绿化、园林建筑、园林工程、园林植物造景等规划设计及园林植物的栽培、繁育及养护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就业方向 1.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基本理论知识; 2.掌握生物学、林学、建筑学、设计艺术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3.掌握风景名胜区规划、森林公园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各类园林绿地规划设计、园林建筑设计、园林工程设计、同林植物造景设计方法、园林植物栽培、繁育及养护管理的技术; 4.具有一定的绘画技法及风景园林表现技法,能应用艺术理论及设计理论对植物材料、自然景观进行艺术设计的基本能力和园林植物栽培繁育的初步能力; 5.了解国内外园林学科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及发展动态; 6.熟悉我国国土绿化、风景名胜区及森林公园建设、环境保

“双证融通,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双证融通,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https://www.sodocs.net/doc/98546903.html, 教务处,湖南长沙410200) 高等教育大众化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得到长足发展,高职院校办学规模逐年扩大,由此所引发的毕业生就业问题和人才培养质量问题,已经成为广为关注和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要彻底解决这一问题,选择什么样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重要突破口。“双证融通,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就是把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与课程教学进行融通,使教学与生产、学校与企业、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的全新人才培养模式,在高职技能型人才培养方面,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 一、“双证融通,产学合作”是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选择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劳动者素质决定着生产、服务、管理的工作质量,产品质量竞争的关键就是劳动者素质的竞争。实践证明,劳动者的素质和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增强竞争能力的瓶颈。根据企业的调研和毕业生的跟踪调查,目前企业严重缺乏的是复合型技能人才、知识型技能人才和技术型技能人才。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应该是面向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等技术技能型人才,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以及经过严格训练的专业技能,这些人才的培养只靠注重学历教育的学科体系是培养不出来的。因此,建立与国家制定的职业分类和职业等级标准相适应,实行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教育本身的特性和培养目标的要求。 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是高职技能型人才知识、技能和素质的综合体现,也是职业院校毕业生增强就业竞争能力的可靠保证。积极稳妥推行双证融通,是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必须长期坚持的方向。双证融通的实施,就是要以职业资格标准作为行业或职业能力需求的风向标,以职业资格标准为导向,以职业道德、职业素质为基础,以职业能力为培养核心,以职业证书、学历证书为纽带,对高职教学计划、课程内容进行重新的改革与整合,实现高职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接轨,为社会培养急需的高技能实用型人才。 双证融通的实施,要求我们必须改革原有的教学内容和结构,改革传统的评价方法,帮助学生在获得毕业证书的同时获得职业资格证书。这个目标将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和职责,是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体现,也是高等职业教育自身发展和完善的一种选择和要求。 二、“双证融通,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推进策略 “双证融通”是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的相互沟通与衔接,是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之间的一种融合、沟通和互认,是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以职业标准为导向的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就高职院校而言,实施双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关键是两个方面:一是如何“融通”,即人才培养方案确保涵盖职业资格证书,课程体系要经过重新组织;二是“融通”的过程,即学校要从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模式、实训基地、师资队伍等诸多方面入手,精心实施双证融通的过程。以下是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在推进“双证融通,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些策略: 1.做好职业能力分析,精心制订涵盖相关职业资格标准的人才培养方案。职业资格标准是由行业专家依据职业分析所得出的从事某一职业活动或完成工作任务时的能力要求,能够完成某一等级全部技能要求中提出的工作任务,就具备了这一等级的职业能力。实现职业资格证书与高职学历证书的融通,就要使高职人才培养方案涵盖职业资格证书中的这些能力要求。因此,紧扣职业标准中职业功能、工作内容(工作单元)、技能要求及相关知识,也就成为我们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与重新建构课程体系的基本策略。 2.按照国家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与构建课程体系时,要深入细致地考虑职业资格证书的内涵要求,坚持以职业资格标准为主线重组课程体系,以职业

“课岗证融通、实境化历练”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98546903.html, “课岗证融通、实境化历练”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作者:许洪龙殷淑英 来源:《新课程研究·中旬》2018年第02期 摘要:本文以德州职业技术学院的山东省技能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建设项目为背景,结 合建设实践,明确了产教融合的背景下如何实践“课岗证融通、实境化历练”人才培养模式。重点研究了如何构建课程、工作岗位(岗)和职业技能标准(证)有机融合的课程体系以及如何构建“实境化历练”教学条件,供同行业教学参考。 关键词:课岗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许洪龙,硕士,德州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教务处教科研科科长。研究方向:职业教育专业及课程建设、应用电子技术;殷淑英,硕士,德州职业技术学院教授,教务处处长。研究方向:电气自动化、职业教育等。(山东德州 253034)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东省2015年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立项项目“基于产教融合的课岗 证融通、实境化历练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编号: 2015028)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8)05-0087-03 当前,我国进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德州职业技术学院适应社会需求,适应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化发展需求,坚持产教深度合作,创新实施了“课岗证融通、实境化历练”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引入行业企业标准、职业资格标准,构建了“3平台+3模块”课程体系和“4层4训”实践教学体系,实施“台站式”顶岗实习管理,推行项目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模式改革,实现了课岗合一、学做合一的教学做一体化。创新实施了“课岗证融通、实境化历练”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融通,与职业资格标准要求融通,开展实境教学,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 1. 以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素质能力为导向构建“3平台+3模块”课程体系。学校各专业通过调研,明确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岗位或岗位群,以岗位为逻辑主线进行工作分析,通过对完成工作任务过程的系统化分析形成的工作项目来设置课程,本着“够用、实用、应用”以及“毕业即能上岗、上岗即能操作”的基本原则,通过课程整合、内容综合,按照“群”的建设理念和“课岗证融通,实境化历练”的基本要求,采用“逆向分析法”,构建基于能力本位的“3平台+3模块” 课程体系。按照基本技能、核心技能、综合技能的能力递进规律编制实践教学体系和岗位实践按阶段性实践要求分别编制“岗位实践指导书”与评价标准。毕业设计全部来自企业实际问题,实行真题真做,由学校教师和企业工程师指导,完成专项技术工作,着重提高学生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

汽修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方案.docx

盘县职业技术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 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方案 一、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迫在眉睫 我国传统的汽修课程教育模式是以“知识为本位”,强调根据汽车维修专业各学科的基础性、系统性、完整性、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向学生传授系统的汽修基础专业知识和基本理论。尽管这一体系考虑了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认知的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表及里的情况, 方便教学管理、节省财力等因素,但由于课程内容的编排,是根据结构庞大且逻辑严密的学科顺序,这对学生来说,虽然学到的知识体系是完整的,但对所要从事的职业行为过程来说却是支离破碎的。 以课程为中心,课程界限分明,各课程之间、理论课与实习课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的授课方式,强调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采用“填鸭式”、“一言堂”的教学法,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其存在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尤其体现在汽车维修专业,操作实习课程将汽车实际维修工作过程分解后再分别进行,无法体现汽车维修过程的完整性,维修技术的掌握周期长。因此,对汽修课程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迫在眉睫。 二、项目式教学法的探索 项目式教学法提倡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开展学习,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其以独立技术为单元的课程体系充分体现了职业工作的行为过程,解决了现有教学模式的不足,更符合现代职业教育的需要。针对传统的汽修课程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我们在项目式教学方面进行了实践性探索,具体做法如下: 1、教材的选用教材,作为教师和学生据以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媒介,它

的选择甚为关键。现行职业教育培训教材的内容结构基本上是普通高等学校教材的“压缩本”,大多数的职业学校仍在按照学科系统化课程和教材按部就班地教学生、考学生,技能人才培养效率低下,中高级技能人才长期供不应求。近年来,不少学校对传统教材进行改革探索,但还是停留在某些章节的“加” 、“减”,或只对版面加以设计,使之生动活泼一些。但是,知识和技能的融合不是简单的机械的拼凑,而是靠教材开发者对职业活动的理解与把握。 目前缺乏与项目式教学相配套的教材,为确保项目式教学的实施,因地制宜开展教学,我们根据项目式教学需要,正组织子模块教师编写《汽车维修实训》、《汽车销售基础》、《汽车发动机与技能训练》、《汽车底盘与技能训练》、《汽车电器基本技能训练》、《汽车新技术与技能训练》等几种项目教材。 2、实训场地的建设 好的教材必须有好的课程实施环境相匹配,才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教材的改革必须与教学的整体改革同步,才能使整个教学资源得到改造和提升。建立设备齐全、现代化的实验室、实训中心,也是搞好项目式教学的根本保证。 我校组织实验实训教学、各项社会实践活动的同时,对多项技能进行了专门训练以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动手操作能力,建设专业教室,实行“讲练一体化” 。每个项目都有专门的专业教室,按照专业环境要求,布置挂图,配备必要设备、工具和教学模型,把理论教学搬到专业教室和实验室里,为项目式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3、师资队伍的提高

园林景观课程标准

《园林景观设计》核心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与定位 本课程属于景观设计专业学生的设计必修课,与学生今后的毕业就业紧密相关。 景观设计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综合学科,融合了美学、建筑学、生物学、材料学、历史学、心理学、地理学等众多学科的理论,并且相互交叉渗透。本课程是在室内外观赏植物及环境设计初步、建筑设计初步、图形图象设计软件等先修课程基础上开设的。课程设置侧重于学生对景观设计领域知识的掌握和专业设计思维的培养,在不同教学阶段分别在设计的范围上从小到大;在专业知识的深度上由浅入深地安排相应的学习内容。 二、课程设计理念 1.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的课程模式 本课程打破了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来组织课程内容,并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景观设计的要素及工作过程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2.教学过程与教学评价 本课程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校企合作、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等多种途径,采取工学结合的形式,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教学效果

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教学做一体化,以学生为主体,重点评价学生职业能力的养成。 3.课程教学理念 本课程设计理念是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根据行业岗位要求,为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针对解决综合实际问题进行学习,培养和提高学生融合各种知识的能力。本课程采用案例教学、任务驱动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自制能力,训练学生团队合作能力。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了解企业项目的整个制作运行流程,强化学生对所从事的工作角色扮演的意识,使学生在掌握园林景观设计技能的同时提升职业素质的能力。共分为六个项目,共设计了十五个工作任务,每一个工作任务都采取典型案例教学法,以项目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以典型案例为基础。 三、课程目标 1.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于景观设计有个初步的认知印象,对景观设计的基本内容有一个大轮廓的认识,为深入学习与研究奠定基础,使学生了解社会和市场对于景观设计职业的要求和作为一个景观设计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2.技能与知识目标 (1)了解景观设计的目的和设计的基本原则,以及改善环境、保护自然生态的重要意义; (2)了解景观设计的基本程序; (3)掌握景观设计表现方式、制图规范以及景观设计所设计到的基本原色的平、立、剖面图以及效果图的表现。 3.能力与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对专业图纸的识读以及按照规范要求制图的能力;通过实地参考,使学生对造景要素的各种常用材料及其特性有一定的认识,并掌握其在环境景观中的合理应用方法;让学生学会如何进行方案的比较与推敲,并掌握设计的基本流程,通过不同的表现手法,完美地展现自己的设计创意。 在教学实践中注意培养学生具有工程技术人员科学、缜密、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激发学生应用现代技术的兴趣和开拓创新的职业精神。

五年制园林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方案

五年制园林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根据现代园林业的职业需求,本专业教学要以就业为导向,走产教结合的办学道路;以能力为本位,通过综合和具体的职业技术实践活动,帮助学习者体验实际工作过程,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采用“宽基础、强技能”的教育方式,提升学生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 1.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综合职业能力为本位 以科学的劳动观与技术观为指导,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技术发展、劳动生产组织变革和劳动活动的关系,充分认识职业和技术实践活动对经济发展和个人成长的意义和价值,使受教育者形成健康的劳动态度、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正确的价值观,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要把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放在突出的位置,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把学生培养成为行业、企业生产服务一线迫切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 2.以行业、企业需求为基本依据,以就业为导向 将满足行业、企业的工作需求作为课程开发的出发点,全力提高教育与培训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关注本行业生产消费需求变化,倾听并吸收业内人士对课程设置及教材建设的意见,根据行业、企业用人需求,调整专业方向,开发、设计实施性教育与培训方案。 3.适应行业技术发展的需要,体现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关注本行业及相关高新技术的最新发展,通过校企合作等形式,

结合行业发展的潜在需求调整课程设置,及时将本领域的较为成熟的、有较大应用潜力的知识和技术融入教材,突出本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流程和新方法,改变过去教材中理论过多,技能操作知识相对较少的现象,强调实践性教学,真正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 4.以学生为主体,体现教学需求的灵活性 根据各地经济技术的发展情况、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知识、技能、经验与兴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应劳动力市场需要和有职业发展前景的、模块化的学习资源。采用“大专业、小专门化方向”的课程组织模式,用本专业职业知识能力结构中通用部分构筑知识能力通用平台,用灵活的模块化课程结构,结合学分制管理制度,以满足学习者的不同需要。职业教育担当着学历教育和培训的双重任务,随着学分制的推广和办学体制的多样化,职业教育课程和教学内容不仅要适应职业技术院校的学历教育,而且要适应在职人员更新知识和技能培训的需要。 二、培养目标与规格 专业名称园林专业 修业年限5年 招生对象初中毕业生 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园林企事业单位,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创业精神,掌握与本专业必备的文化知识,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熟悉园林企业生产流程和组织管理,从事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绿地规划、小型园

“双证融通”专业改革试点实施计划方案(工业技术)

市工业技术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双证融通”改革 试点实施方案 一、引言 “双证融通”即通过学历证书与职业书两类证书涵的衔接与对应,实现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培训的融通,实现“一教双证”。“双证融通”是在职业教育新形势下应运而生的教学改革举措,是对传统职业教育和职业资格鉴定涵的调整和充实。 1.目的 为贯彻国家和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落实《市职业教育“十二五”改革和发展规划》各项任务,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动学历证书和职业书的“双证”融通,使学校能加快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知识型、发展型技能人才。 2.意义 ●优化培养模式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通过“双证融通”改革试点,调整课程结构更新课程容,实现三个有效衔接,即 专业课程设置与企业的岗位需求对接;专业课程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 学过程与生产、工作过程对接,真正把职业岗位所需知识、技能及其职 业素养要求等融入学校的专业课程体系以及专业教学的全过程。积极探 索人才培养与企业用人需求紧密结合的新途径,努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和职业能力,增强学生就业本领,使学生更加符合行业、企业等用人单 位的需求,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终身发展。 ●改善评价体系 通过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双证融通”改革试点,结合学校课程评价和职业技能鉴定考核的特点,建立两者融通的学业评价机制。优化评价与 考核的方式方法,把职业书的终结性考评转变为学历教育教学过程中的

形成性评价,学生在通过专业课程考核后,达到相应职业书的考核要求,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取得相应的职业书。 ●提升技能水平 通过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双证融通”改革试点,使我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学生取得双证的比例不断上升,预期目标如下: 注:平均合格率近年来为数控机床操作工(四级)一次合格率。 3.主要依据 ●按照市教委、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颁布的《市中等职业教育“双证 融通”专业改革试点实施方案》(沪教委职[2012]13号)文件精神为依 据,将试点目标和任务等转化为学校具体的实践活动。 ●根据市职业技能鉴定考核数控车(铣)床操作工(四级)要求,参照市 中等职业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标准,结合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要 求,把“双证融通”试点与打造精品特色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 设精品课程、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以及培养“双师型”教师等工作有机结 合。 ●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是教育部示性(专业点)、市重点专业;学校数 控专业师资队伍强(其中,高级技师5名),实训设备设施优良,具有 丰富的实施试点工作的教学资源;学校每年招生规模稳定(120人以上),并且入学成绩优异;学校的校企合作基础扎实,能把握行业、企业的人 才需求与产业发展趋势,因此,具备进行试点工作的必要基础。 二、试点目标 1.试点情况 本次试点选用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一个标准班,学制四年,学生入学时间为2012年秋季。

课证融通实施方案

《汽车电子电路基础》课证融通实施方案 一、学校概况 建平县职业教育中心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是国家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辽宁省示范专业,目前在校生910人,专业教师19人,是我校办学规模最大、办学实力最强的专业。拥有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专区,总建筑面积达1300余平米,设备总数约310余套件,价值300多万元,共设有11个实训室,其中包括中德诺浩专业实训室4个,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实训室3个,底盘拆装与检修实训室2个,汽车电器实训室2个,主要用于白天的实训日、实习周教学和晚自习实训等。电子电路基础模块教学设施齐全,设备充足,其中教师自主研发电路实训设备6套,能够充分满足教学需求。 二、所学课程 1、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 2、汽车电器与电子系统检查与修理 3、汽车电工电子基础 三、实施方案 总课时=72学时 1.[理论学时]:24学时;前6周对30个项目集中讲解和示范;4学时*6周=24学时。 2.[实训学时]:40学时;10单元,共30个项目,每个项目60分钟,分2大组实训,共进行10轮,每轮4学时;4学时*10轮=40学时。 3.[补救学时]:8学时;第1轮训练进行过程中利用后20分钟开始项目考核,考核没有通过的利用8学时进行补救教学考核,恢复清

理设备和场地。 (一)学员与师资: 1.学生分2大组,每组大15人,每小组5组=3人,教师二位,助理教师2位,每大组3名组长,共6名。组长协助老师指导小组操作并管理设备工具。 2.每个项目提供操作示范学习课件,学生按学习课件步骤操作。 3.培训过程中出现设备问题,由教师或助理教师进行调试。 (二)教学场地规划: 1.规划2个实训区域,每个区域5个工位。 2.每个桌上至少要有1台可使用的电脑,共10台电脑,并能连接无线网络。 3.每个项目的设备和工具至少备用一套,用于强化补救教学考核用。

《植物景观配置》课程标准

《植物景观配置》课程标准 一、课程概述 。 (一)制定依据 本标准依据《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和对《植物景观配置》课程教学目标要求而制定。用于指导其课程教学与课程建设。 (二)课程的性质与地位 本课程主要介绍园林中植物景观的营造方法与原理,以自然植物群落的组成、外貌、季相、结构、物种关系等规律作为原理。针对不同类型园林绿地的性质与特点,从生态学原理与审美学原理出发,提出园林植物景观的营造方法。并介绍各类园林绿地植物景观的维护与管养方法措施。本课程以植物学、园艺植物分类学、植物生态学、美学等课程为先行课程。从而为今后从事实际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并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与学生的顶岗实习作前期准备。 (三)课程设计思路 《植物景观配置》是园林景观设计学生的启蒙课程,是开启他们进入园林景观设计殿堂的第一步。考虑到高职学生以技能为主,因此在尽量减少纯粹的理论知识讲授,而是以主要介绍园林中植物景观的营

造方法与原理关键知识点为基础,以自然植物群落的组成、外貌、季相、结构、物种关系等规律作为原理。针对不同类型园林绿地的性质与特点,从生态学原理与审美学原理出发,提出园林植物景观的营造方法。并介绍各类园林绿地植物景观的维护与管养方法措施。以专题讲座的形式,由教师布置题目,学生自主学习,查找资料并与大家分享,以此来加深学生对植物景观配置的专业性质与专业要求的认识,为后续的课程打下理论基础。 (四)课程内容选取的依据 以知识适度够用为原则,选取关键知识点,以达到让学生知道植物景观配置是做什么的、该怎么做和以后会怎么做即可。更多的知识点将依靠后续的课程设置来逐渐讲授。本课程内容的分为两个模块,一个是植物景观配置设计原理,一个是植物景观配置设计方法。在植物景观配置设计概论模块,将选择植物景观配置设计的性质、后续发展方向以及植物景观配置从业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来讲授。而植物景观配置方法模块则选择几个关键的案例和植物景观配置的基本方法来讲授。 1.学习情境中的知识点与现实密切相关 学习情境中的知识点必须与学生现实生活密切相关,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学习领域课程设计基于认知规律,从简单到复杂 — 学习型的知识点,基于认知规律,从简单到复杂。学习任务在包含前一个任务的基础上增加知识点,难度层层推进,有序实现教学目标。 3.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4.课程结构是静态的,教学载体是动态的、开放的 在确定课程内容时,各个载体包含的知识点是静态的,老师或学校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载体。 二、课程目标

风景园林专业课程

标题:对风景园林专业课程设置及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与建议 前言 2004年“中国园林藤头杯”青年风景园林设计大赛圆满谢幕了,代表着当今在校学生最高设计水准的比赛又告一段落。看着同龄人的作品,心中不免感慨万千。在为他们那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少年老成”的创造力和那些精妙杰伦的表现力震慑的同时,心中也开始有了隐隐的悲哀:我能行吗?为什么我们学校的园林专业不行?在全国农林院校中排第六名的山东农业大学,居然在有43所院校,23个设计单位参赛的“藤头杯”的194件作品中没有一件来自我们学校!真的想问,山东农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怎么了? 从来时的惊喜,到现在的悲哀,使我不得不为我喜欢的专业做点什么。我来自湖北,我的武汉在东部产业结构升级与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沦陷”了;我来自林学院,我的园林专业在学校其他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中“沦陷”了!像武汉市长李宪生,为武汉的崛起而四处奔走呼吁一样,我要为园林专业的崛起吆喝助威。或许,我并不能马上改变什么,但是,只要你听到这样一种不甘沉沦的声音,只要你知道我对园林的挚爱并默默为之奋斗就足够了。 1 园林专业现状及园林人才培养现状 1.1 园林专业现状 我们园林专业的这一代,正处于一个千载难逢的伟大变革时代,祖国蓬勃的发展,日新月异的土地与社会变化,迫切需要以土地设计为己任的风景园林学科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不论从政府领导到地产开发商,从大众百姓到社会媒体,认识正在不断深化,需求更是与日俱增,前景无不令人瞩目。然而,当今中国社会对现代景观需求如此迫切广泛之际,作为园林设计的实践者,大家都准备好了吗?众所周知,园林设计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她囊括了技术,艺术,人文,管理,政策法规等诸多领域的内容。可如今,园林专业的理论研究与专业教育却是步履艰辛,培养的人才更是寥如星辰……因此,对于园林专业教育的落后现状,我们要有充分的危机意识之后,才能有改变的动力和支持改变的社会氛围,是吧! 前景是辉煌的,未来是无限的美好。可毕竟再好的机会也是稍纵即逝。以前是建筑,建材行业,现在是咱园林设计的了! 1.2 园林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对于当前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大陆地区可是众说纷纭,到现在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于是大家先到为君,后到为臣,各占山头,各树门派,现在的景观园林正处于一个典型的诸侯混战时刻,谁稍强大谁就能多分一杯羹,谁就做大哥,接受别人的尊敬。当前园林专业大致面貌分为3类:一是城市规划与设

_双证融通_能力为本_的高职园林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实践

中国校外教育 杂志职教幼教 08/2008“双证融通、能力为本”的 高职园林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实践 ◆ 顾建中李巧云史小玲陈  霞 职业教育的专业课程体系改革迫在眉捷,以园林专业为例,探讨了高职园林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目标与任务,提出专业课程体系 改革的主要内容,以及必要的保障措施。旨在为高职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 高职园林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课程是教育的重要载体,是把宏观教育思想与微观教学时间联系起来的桥梁。课程设置是按照培养目标对学校教育活动和学生各种学习活动的总体规划和全面安排,是一个由元素制约的复杂系统活动。当前,高职高专园林技术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是课程结构的改革,改造的重点是按照岗位能力需求处理好知识、能力、素质三者之间的关系。 常德职业技术学院是一个拥有百年历史的老校,学院自2005年始在全市范围内各园林职能部门、园林企事业、花(苗)圃(场)等100多个单位就园林设计、园林施工、园林绿地养护、种苗培育、花卉生产、植物造型等实际工作项目能力以及园林施工员、园林设计员、花卉园艺师、园林制图员、园林插花员、绿化养护工等职业工种的工作任务、职业能力、职业素质进行问卷调查,在对调查结果分析的基础上,制定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资格鉴定基础、以工作任务和工作流程为框架、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体、以与社会需要零距离为目标的“双证融通、能力为本”的课程体系。 一、课程改革的目标与任务1.课程改革的目标 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指导,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活动为主线,加强工学交替的教学过程,构建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具有鲜明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和运行机制。 2.课程改革的任务 (1)突出课程培养目标的职业性。以培养学生职业岗位能力为目标,以生产环节工艺流程,工作程序为教学环节,以专业课程、教学模块为教学特征,从内容、教学环节、形式上淡化学科性,突出职业性。 (2)突出课程教学中的实践性和实用性:①增加职业性知识应用性技能;②增加实用性知识,成熟的技术和综合性实践;③增加操作性、生产性、顶岗性实训。 (3)突出课程教学中的企业性:①教师角色要有经理味道,贴近企业;②教学组织要有企业味道,贴近岗位;③学生角色要有员工味道,贴近职业;④教学过程要有培训味道,贴近职业资格鉴定。 二、课程改革的内容 1.以就业为导向,将职业资格培训鉴定与学历教育紧密联系,形成双 证融通的课程体系框架。 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能否就业,不仅取决于社会的需要,还取决于这 类人才是否具有从事某种职业的资格。为了把本专业学生培养成既有学历证书又有职业资格证书的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突出园林高职教育的学历性和职业性,课题组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职业技能考证项目目标结合,根据园林专业毕业生从事和行业人才职业能力需求调查结果,确定出园林施工员、园林设计员、园林制图员、花卉园艺师、插花员等五个具有职业资格考证项目特征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并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与职业资格培训目标确定课程体系框架。 2.以职业工种为工作项目,以专业知识、岗位能力、综合素质培养为重点,构建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课程体系。 根据本专业综合能力分析和岗位群对人才职业综合能力要求,在现有基础上建立目标教学体系,将教学总目标(人才培养目标)依次划分为一级目标(知识、能力、素质),二级目标(课程目标),三级目标(大纲目标),直至每门具体课程,每个章节,每堂课,使教师教学目的明确,学生学习目标清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表 2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解表(节选) 3.以园林植物栽培、园林植物应用和园林设计工程技术为核心,构建 能力模块课程体系。通过市场调研、企业参与、专业建设委员会指导等形式,构建以花卉栽培、苗木繁育、绿地养护为核心课程的园林植物生产技术模块,以园林制图、园林设计、园林施工技术为核心的设计工程技术模块,以绿地养护、插花技艺、盆景制作、树木整型为核心的园林植物应用模块。 4.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线,打造工学结合的优质专业核心课程。首先,是课程的重构与整合。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通过企业协会、行业组织共同参与,以职业能力为主线,实施课程重构和改革,将原有的《园林苗圃》《花卉学》中有育苗部分,整合成《园林植物育苗技术》;(下转第1662页) 5 361

课证融通材料

数控技术专业课证融通材料 吉林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数控技术专业的“引产入教、双证融通、四个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已部分实施。而如何将数控车工和数控铣工的国家职业标准融入到核心课程标准中,改革课程评价体系,实现课程评价方式与职业技能鉴定方式的融通,保证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是核心课程改革的关键和难题。 “双证融通”对数控技术专业而言,是指通过高职学历证书与数控职业资格证书的衔接与对应,实现高职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的融通,达到“一教双证”的目的。是数控技术专业高职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统一。“双证融通”的实质是两种标准的融通,即数控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标准与国家职业标准的融通,也就是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融通。但旧的课程体系无法满足“双证融通”的需要,必须改革课程结构模式、课程教学手段与课程评价体系。因此,高职教育改革的核心在于课程体系改革,而课程体系改革的基本思路是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的有机结合。 1 教学标准与国家职业标准的融通 1.1 数控技术专业的职业证书标准 通过到一汽轿车、一汽丰田发动机、一汽解放、一汽丰月、一汽四环、一汽物流、海拉模具、青岛海尔、北京比亚迪、大连中远造船有限公司、大连日立有限公司、大连中方亿鹏设备制造、富维江森自控电子等企业进行调研,完成岗位能力分析和职业资格分析,制订

了数控技术专业教学标准,确定数控技术专业学生的主要就业岗位是:数控机床操作工(包括数控车工、数控铣工和加工中心操作工)、数控工艺员(包括数控程序员)和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这也符合数控技术专业的两个培养方向,即操作加工方向和维护维修方向。专业教学标准要求本专业毕业生需取得如下中、高级证书: 1 )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数控机床操作工(数控车工、数控铣工、加工中心操作工)等。 2 )国家职业技能培训证书:CAD 绘图员等。 一般中级工证书的取得是通过各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而高级工证书的取得是通过国家级、省级、市级和院级数控技能大赛。 1.2 数控技术专业的就业方向 数控技术专业学生主要就业面向工业企业中的现代制造行业,可从事以下工作: 1 )普通机械加工机床操作; 2 )数控机床操作; 3 )数控加工编程; 4 )零件加工工艺方案设计; 5 )各类数控加工设备的安装、调试、维修与改造; 6 )数控产品的质量检验与监督; 7 )数控设备的营销和售后技术服务; 8 )车间生产组织与生产调度、车间技术组织与管理。 1.3 课程体系的架构与说明

《园林景观设计》课程标准

《园林景观设计》课程标准 一、课程概述 (一)制定依据 本标准依据《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和对《园林景观设计》课程教学目标要求而制定。用于指导其课程教学与课程建设。 (二)课程的性质与地位 本课程主要介绍园林园林景观设计的方法与原理。针对不同类型地形的性质与特点,从生态学原理与审美学原理出发,提出园林景观的营造方法。从而为今后从事实际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并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与学生的顶岗实习作前期准备。 (三)课程设计思路 《园林景观设计》是园林景观设计学生的主要课程,是开启他们进入园林景观设计殿堂的关键。考虑到高职学生以技能为主,因此在尽量减少纯粹的理论知识讲授,而是以主要介绍园林景观设计的方法与原理关键知识点为基础,针对不同类型园林的性质与特点,从生态学原理与审美学原理出发,提出园林景观设计的营造方法。以专题讲座的形式,由教师布置题目,学生自主学习,查找资料并与大家分享,以此来加深学生对植物景观配置的专业性质与专业要求的认识,为后 续的课程打下理论基础。 (四)课程内容选取的依据 以知识适度够用为原则,选取关键知识点,以达到让学生知道园林景观设计

是做什么的、该怎么做和以后会怎么做即可。更多的知识点将依靠后续的课程设置来逐渐讲授。本课程内容的分为两个模块,一个是园林景观设计设计原理,一个是园林景观设计方法。在园林景观设计概论模块,将选择园林景观设计的性质、后续发展方向以及园林景观设计从业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来讲授。而园林景观设计方法模块则选择几个关键的案例和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方法来讲授。 1. 学习情境中的知识点与现实密切相关学习情境中的知识点必须与学生现实生活密切相关,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学习领域课程设计基于认知规律,从简单到复杂 学习型的知识点,基于认知规律,从简单到复杂。学习任务在包含前一个任务的基础上增加知识点,难度层层推进,有序实现教学目标。 3. 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4. 课程结构是静态的,教学载体是动态的、开放的 在确定课程内容时,各个载体包含的知识点是静态的,老师或学校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载体。 二、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通过校企合作的任务驱动型项目活动培养学生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专业技能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使学生掌握植物景观配置基础技能,初步形成一定的学习能力和课程实践能力,并培养学生诚实、守信、负责、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团队意识,及其重质量、守规范和安全意识,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并通过理论、实训、实习相融合的教学方式,边讲边学、边学边做、做中学、学中做,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具有设计能力与创新设计知识的、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以适应市场对园林景观设计人才的需求。 (二)分目标 1. 知识目标 (1)知道园林景观设计的营造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