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我国胆石症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解析

我国胆石症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解析

我国胆石症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解析
我国胆石症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解析

胆石症中医护理查房

胆石症护理查房 胆石症:指胆道系统(包括胆囊和胆管)的任何部位发生结石的疾病。 临床症状 1、腹痛:呈绞痛,为持续性发作。阵发性加剧,常伴有右肩背部放 射痛。 2、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胀、腹部不适等症状。 3、高热寒战:体温高达39℃~40℃,呈弛热。 4、黄疸:黄疸多呈间歇性和波动性变化。 辨证:肝郁气滞证、肝胆湿热证、脓毒壅滞症。 护理诊断 1.疼痛与胆道结石有关 2.体温过高与胆道结石梗阻导致急性胆管炎有关 3.营养失调与疾病消耗,摄入不足及手术创伤等有关 4.潜在并发症:黄疸,出血,胆漏,感染等。

护理措施 1.病情观察:观察病情变化情况,有无体温增高,寒战高热以及黄疸情况,如出现以上症状,及时报告医生,遵医嘱进行处理。 2.缓解疼痛: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发作时间及缓解因素,疼痛剧烈的情况下遵医嘱以与解痉镇痛药物 3.降低体温:根据病人体温变化情况,采取物理或药物降温;遵医嘱运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恢复正常体温。 4.营养支持给予低脂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高维生素普通饮食或半流质饮食,禁食者通过肠外营养方式给予补充。 常见并发症护理 黄疸 (1)观察黄疸的进退情况及大小便的颜色,若黄疸不减退反而加重,可能为胆汁引流不畅或肝功能受损。及时报告医师,遵医嘱肌注维生素k1每日保证充足补液,以利黄疸消退。 (2)修剪患者指甲,以防抓破皮肤,温水擦洗皮肤,以保持皮肤清洁(忌肥皂水)。 出血 (1)观察引流的血量,如每小时出血量大于100ml,持续2h以上者,应立即报告医师处理。 (2)出现血压下降、脉细速、面色苍白、肢冷、汗出等休克征象时,应立即报告医师,并配合抢救。

胆结石诊治指南

胆结石诊治指南 Final approval draft on November 22, 2020

胆结石的诊治 疾病简介: 胆结石(Gallstones)是指发生在胆囊(Gall bladder)内的结石所引起的疾病,是一种常见病。随年龄增长,发病率也逐渐升高,女性明显多于男性。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习惯的改变,卫生条件的改善,我国的胆石症已由以胆管的胆色素结石为主逐渐转变为以胆囊胆固醇结石为主。 胆囊结石是指发生在胆囊内的结石所引起的疾病,是一种常见病。随年龄增长,发病率也逐渐升高,女性明显多于男性。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习惯的改变,卫生条件的改善,我国的胆石症已由以胆管的胆色素结石为主逐渐转变为以胆囊胆固醇结石为主。 发病原因 胆结石的成因非常复杂,有些是不可更改的因素,例如:逐渐增长的年龄、女性、种族、基因和家族史;有些是后天因素,部分是可以逆转的,例如:妊娠、肥胖、低纤维、高热卡饮食结构、长时间禁食、某些药物如头孢曲松,降脂药、口服避孕药、快速体重丧失(>wk)、代谢综合征、特殊疾病等等。 不可逆因素: 发病年龄:胆囊结石的发病率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的。如果在儿童期发病,多与溶血或先天性胆道疾病有关。发病的高峰年龄都在40~50岁。 发病性别差异:超声诊断研究结果男女发病之比约为1∶2,女性胆囊结石以胆固醇结石多发,女性胆固醇结石高发可能与雌激素可以增加胆汁中胆固醇分泌、降低总胆汁酸量和活性,以及黄体酮影响胆囊收缩、致使胆汁淤滞有关。 发病与基因、家族史胆囊结石发病在种族之间的差异明显,提示遗传因素是胆石病的发病机制之一。 可逆因素: 发病与妊娠的关系妊娠可促进胆囊结石的形成,并且妊娠次数与胆囊结石的发病率呈正相关。由于孕期的雌激素增加使胆汁成分发生变化,可增加胆汁中胆固醇的饱和度;而妊娠期的胆囊排空缓慢;孕期和产后的体重变化及饮食结构也影响胆汁成分,改变了胆汁酸的肠肝循环,促进了胆固醇结晶的形成。 发病与肥胖的关系临床和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肥胖是胆囊胆固醇结石发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肥胖人发病率为正常体重人群的3倍。 发病与饮食因素饮食习惯是影响胆石形成的主要因素,进食低纤维、高热卡食物者胆囊结石的发病率明显增高。因为这类食物增加胆汁胆固醇饱和度。我国随着生活水平提高,胆囊结石发病已占胆石病的主要地位,且以胆固醇结石为主。 其他因素某些药物可以导致胆囊结石的形成,但如果用药时间短,结石可以消失;快速体重丧失(>wk),例如不合理的减肥方法,可以导致胆囊结石的形成;代谢综合征如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胆囊结石的发病率是升高的;还有一些特殊疾病,例如甲状旁腺疾病导致的钙磷代谢异常等等也可以引起胆囊结石的发病。 按照结石的化学成分可以把胆囊结石分为胆固醇结石、胆色素结石和混合结石三类。大多数胆囊结石患者都是以胆固醇结石为主的混合型结石。而胆囊结石的具体形成原因至今尚未完全清楚,目前考虑与脂类代谢、胆固醇过饱

胆石症术后护理

胆石症术后护理常规 一、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术前向患者介绍手术目的、方法及手术效果,消除病人的紧张、恐惧、焦虑心理、配合术前的各种治疗、检查及护理 2、指导病人戒烟、烟酒,尽量少吃酸辣多渣食物,饮食少量多餐,多吃富含维生素、营养易消化的食物。 3、术前的常规检查、备皮 4、术前准备: (1)术前一天了解病人无过敏史的基础上,做好过敏试验,按需准备交叉配血 (2)术前晚流食,术晨禁食水 (3)病人进手术室后根据麻醉及手术类型铺好麻醉床,按病情预备好各种引流装置、氧气,血压计,听诊器,吸引器及必要的急救药品和仪器 二、术后护理 1、患者返回病房,协助将患者安顿于床上给予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吸入气管,苏醒后根据病情改变卧位。 2、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尤其是心率和心律的变化,按医嘱测量并记录,如有异常立即通知医师。 3、保持呼吸道通畅,根据医嘱持续低流量给氧。分泌物过多时可用吸引器吸出;如呕吐时应随时清除,防止阻塞呼吸道。 4、全麻恢复过程中出现躁动者,应防止其拔除各种引流管、输液管或坠床。术后4小时还未清醒应报告医生。 5、妥善固定好胃管、导尿管、腹腔引流管等各种引流管,密切观察并保持通畅,尤其是腹腔引流管:保持导管通畅,及时更换引流袋,注意无菌操作,观察并记录胆汁的量、颜色、性状 6、皮肤护理:观察全身皮肤黄疸程度及消退情况,注意切口处敷料是否干燥,如有渗液,渗血,立即更换敷料,并观察切口情况如有出血,立即通知医师。 7、做好基础护理:口腔,膀胱,尿道口及压疮预防护理等。

8、术后6~12h后可协助病人翻身,24小时鼓励病人早下床活动,增加肠蠕动,促进肠蠕动的恢复 9、肠道功能未恢复时应禁食少量饮水,肛门排气后可进清淡流质,排大便后由半流质逐渐转为低脂饮食,避免油腻食物及饱餐 10、做好心理护理:勤巡视,关心病人,多与病人交流沟通,消除病人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以树立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

肝癌肝切除术后肝衰竭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肝癌肝切除术后肝衰竭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尹天圣,易亚阳,毛熙贤,李德卫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我国肝癌肝切除术后肝衰竭(PHLF)发生的危险因素Z 为预测和预防术后肝衰竭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 务系统、维普、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并辅以手工检阅相关论文及其参考文献,收集我国自1990年1月至2013年6月期间公开发表的有关PHLF危险因素的相关文献,运用Meta分析方法进行合并分析。结果共纳入11项研究Z2859例肝癌手术切除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术前ChiId-PUgh A级PHLF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合并OR值为6.28, 95%CI: 4.55 ~ 8.65 );术前前白蛋白水平低于170 mg/dl组患者术后肝衰竭发生率增高(合并OR值为4.96 Z 95%CI: 3.03-8.10);合并肝硬化组术后肝衰竭发生率高于未合并肝硬化组(合并OR值为4.14,95%CI: 2.46 ~ 6.98);术中失Un≡<1000 ml组术后肝衰竭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合并OR值为5.62 , 95%CI: 3.46-9.11);肿瘤直径VIo Cm 组(合并OR值为2.69 , 95%CI: L58~4?57)及切肝范围V半肝组(合并OR值为1.64 Z 95%CI: 1.12-2.40 )肝衰竭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年龄≥60岁(合并OR 值为1.73,95%CI: 1.25 ~ 2.39)、术中输血(合并OR 值为3.79 f 95%CI: 2.20 ~ 6.51)增加术后肝衰竭发生率。性别、术中是否阻断入肝血流与术后肝衰竭发生无相关性(P>0.05)°结论年龄、术前Child-PUgh分级、前白蛋白水平、术中失血量、肿瘤直径、切肝范围、合并肝硬化、术中输血等是影响PHLF发生的危险因素。 [期刊名称]临床肝胆病杂志 【年(卷),期]2014(000)010

胆结石健康指导

胆结石的健康指导 1、定义 胆结石是在胆囊里,由消化道液沉积后形成的硬化物。您的胆囊是一个小梨形的器官,位于腹部右侧,在肝脏的正下方。胆囊所特有的消化液称为胆汁,可进入小肠。 胆结石可小到一粒沙,大如高尔夫球。有些人只产生一个胆结石,而其他人可能产生多个胆结石。 有胆结石症状的人往往需要进行胆囊摘除手术。若胆结石无任何明显迹象或症状,通常不需要治疗。 2、症状 胆结石可能无迹象或症状。若胆结石在导管中形成,造成堵塞,那么会出现的体征和症状如下: ?右腹部上方突发且迅速的疼痛 ?胸骨下方,腹部中央突发而迅速的疼痛 ?肩胛骨之间的背部疼痛 ?右肩疼痛 ?胆结石疼痛可能会持续数分钟到几个小时。 何时看医生 当您担心某种迹象或症状时,请及时与医生预约。如果您感受到明显的胆结石 并发症症状或迹象时,如:

?腹部剧烈疼痛,导致您坐立不安 ?皮肤发黄和眼睛巩膜黄染 ?高热寒战 3、病因 ?胆汁中含有过多胆固醇正常情况下,胆汁有足够的化学物质以溶解肝脏分 泌的胆固醇。但是如果您的胆汁含有过多的胆固醇,未被溶解的胆固醇则形成晶体,最终变成石头。胆汁中的胆固醇与血液中的胆固醇没有关系。 ?胆汁中含有过多胆红素胆红素是当血红细胞被破坏时,所产生的化学物质, 在肝脏的代产物。特定条件下肝脏会产生过多的胆红素,包括肝硬化,胆道感染和某些血液疾病。 ?您的胆囊没有适时排空如果您的胆囊没有完全排空或经常过饱,胆汁可能 会浓缩,就会促进结石的形成。 胆结石的种类 胆囊中胆结石的类型包括: ?胆固醇结石。胆囊结石的最常见类型,是胆固醇结石,多呈黄色。此类结石 主要由未溶解的胆固醇构成。 ?色素结石。当胆汁中的胆红素过多时,就容易形成深褐色或黑色的石头。 4、风险因素

胆结石.

胆结石 分类 胆结石是胆管树内(包括胆囊)形成的凝结物,是临床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发作性腹痛、急性炎症,如果结石进入胆总管后可出现下列并发症:黄疸、胆管炎和胰腺炎等;但大部分患者可无任何症状。 依据结石发生部位不同,分为胆囊结石、肝内胆管结石、胆总管结石。从我国80年代初全国调查结果看,胆囊结石发生率约为52.8%,肝内胆管结石为36.2%,胆总管结石为11%。 依据结石化学成分不同,结石通常包括胆固醇结石、胆色素结石或二者的混合物(混合型结石)。 胆道是胆汁生成、储存、排送入肠的通道,胆道是人体解剖结构最复杂的区域之一,不仅胆道本身,而且与之邻近的血管也均有众多的变异。 胆囊是含有平滑肌及弹力纤维的囊性器官,它具有储存胆汁,分泌、吸收胆汁成分及通过收缩运动向肠内驱送胆汁的作用。胆囊形似梨状,宽约3~5cm,长约7~10cm,容量约为30~60ml,胆囊内部压力可达4kpa。 胆囊的收缩有三种形式:节律性收缩,每分钟出现2~6次;张力性收缩,由进食或其它排胆刺激引起;蠕动性收缩,发生于胆囊颈部及胆囊管,犹如括约肌样运动。三种形式交替作用,使胆囊内的胆汁间歇地排出。 胆囊可将肝胆汁浓缩5~10倍,浓缩时,90%的水及部分电解质被重吸收。 胆汁由肝脏及胆管持续生成。胆汁是机体的一种极重要的体液,每日的生理分泌量约800~1000ml,也即每小时约30~40ml的生成量。胆汁不仅参与脂质和脂溶性维生素的消化吸收,而且还是体内许多代谢产物的内外源性有害物资的排泄途径。通常肝胆汁色浅、稀薄、偏碱;胆囊胆汁色深、粘稠、相对偏酸。胆汁的主要成分为水,其主要溶质除了与血浆成分相似的电解质、蛋白质外,还有大量经肝脏生物转化等处理后的经胆排泄物,其中有些是被扬弃的代谢尾产物或有害物质。胆汁成分甚为复杂,临床上受到重视的溶质有胆汁酸盐、胆色素、胆固醇、磷脂、脂肪酸以及胆汁中的各种电解质和酶(如碱性磷酸酶、亮氨酸氨基转肽酶、乳酸脱氢酶、-谷氨酰转肽酶等)。 胆汁的流动取决于胆汁分泌率、胆囊和胆道括约肌以及十二指肠第二段的舒缩状态,其流向依存于管腔各处的压力梯度,其流速则与驱动压成正比,与阻力成反比。胆汁的分泌率受生活习性及肝脏功能状态影响,依不同的种属而异,如食草动物一般高于杂食动物。 成因及过程

关于Meta分析中的森林图解析

关于Meta分析中的森林图解析: 1、OR在统计学中是指比值比、优势比,英文全称是(odds ratio).它的具体意思是在病例-对照研究中,描述疾病与危险因素关联的指标。OR通常适用于病例对照研究。由于在病例对照研究中无法获得病例组与对照组的确切发病率,只能获得病例组和对照组的暴露频率,因此不能直接用相对危险度描述疾病与危险因素的关系。如: 病例组暴露某一事件的优势(odds)=a/b 对照组暴露某一事件的优势(odds)=c/d 病例组和对照组暴露某一事件的优势比为OR=(a/b)/(c/d)=ad/bc a表示在病例组中暴露某一事件后得病得人,b表示在病例组中没有得病的人 c表示在对照组中暴露某一事件后得病得人,d表示在病例组中没有得病的人 >1 暴露与疾病的危险度增加正相关 <1 暴露与疾病的危险度减少负相关 =1 暴露与疾病的危险度无关无相关 2、OR,即比值比(odds ratio),是病例对照研究中表示疾病与暴露之间联系强度的指标,又称为比数比,优势比,交叉乘积比。 楼上说描述疾病与危险因素关联的指标是不准确的,因为这个暴露不一定是危险因素,也可能是保护因素或者既不是保护因素也不是危险因素。 暴露史病例对照合计 有a b a+b=n1 无c d c+d=n0 合计a+c=m1 b+d-m0 a+b+c+d=T 从表可见,病例对照研究对比的是病例组的曾暴露率即a/(a+c)和对照组的曾暴露率b/(b+d),如a/(a+c)>b/(b+d),并经统计学检验证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则暴露与疾病有联系(为危险因素);如a/(a+c)

胆囊结石伴胆囊炎病人护理试题

胆囊结石伴胆囊炎病人护理试题 姓名:得分: 一.试题 1 女性,49岁,近半年数次发作性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多为夜间睡眠后发作,并向 右肩部放射,检查;肥胖体质,血压110/80mmhg,p90次/分,右上腹轻度压痛,无腹肌紧张。治疗未缓解,反复持续性疼痛加重,右上腹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体温38.5℃,此时可诊断为 A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B胆总管结石 C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弥漫性腹膜炎 D结石性急性坏疽性胆囊炎 2男性,64岁,进行性无痛性黄疸1月,上腹胀痛,体重减轻。检查;巩膜及周围皮肤黄染,P90次/分,BP140/70mmhg,血清胆红素征阳性。为进一步确诊选用 A ERCP B PTC C CT D MRI E BUS 3 男性,62岁,右上腹阵发性绞痛伴恶心呕吐20小时,急诊入院,寒战高热,明显黄 疸,检查;巩膜及全身皮肤黄染,P120次/分,T40℃,BP90/60mmhg,剑突下压痛,腹肌紧张,WBC20×10的9次方/L。此病人诊断为 A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B 肝脓肿 C急性化脓性胆囊炎 D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4 女性,47岁,胆囊结石病史4年,曾先后发作胆绞痛4次,BUS显示胆囊内充满型结 石,首选的治疗方法是哪一种 A 胆囊切除 B 经皮胆镜取石术 C 口服排石饮液 D口服利胆素片 E 口服熊去氧胆酸片 5 Murphy征出现在 A AOSC B 急性化脓性胆囊炎 C绞窄性小肠梗阻 D 急性坏死性小肠梗阻 6 急性胆囊炎最严重的并发症是 A 细菌性肝脓肿 B 胆囊积脓 C 胆囊坏疽穿死致胆汁性腹膜炎 D 急性胰腺炎

E 胆囊十二指肠内瘘 二·简答题 1 胆囊结石伴胆囊炎术后护理常规 答案一DEDABC ● 1.同普外科术后护理常规。 ● 2.患者清醒后给予半卧位,减轻胆肠吻合口张力,亦有利于引流。 ● 3.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尤其是心律和心率的情况。胆囊术后有无心律不 齐。同时应观察切口渗液情况,如有黄绿色胆汁样引流物,每小时大于5ml,应怀疑胆漏,应立即与医生联系进行处理同时应观察有无出血征象。 ● 4.术后3日,患者体温逐渐恢复正常,如仍高于39℃应查找感染源,给予抗感 染治疗。 ● 5.对胆囊造瘘者,应密切观察其引流性质和量并保持通畅。 ● 6.“T”形管护理,同“T”管护理常规。 ●7.患者肠蠕动恢复后,可进低脂全流饮食,逐步过渡到普通饮食,并限制脂肪 和刺激性食物的摄入。 8..严密观察术后并发症,如出血、黄疸、胆漏等。

胆石症护理措施

胆石症护理措施 2014-07-16 21:14:24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1.手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胆道疾病的检查方法复杂,治疗后也易复发,要鼓励病人说出自己的想法,消除焦虑、恐惧及紧张心理,树立增强恢复健康的信心;向病人讲解医院的环境和病房的管理,及时与家属沟通,使病人能愉快地接受治疗;对危重病人及不合作者,要专人护理,关心体贴。 (2)病情观察:密切观察病人病情变化,若出现寒战、高热、腹痛加重、腹痛范围扩大等应考虑病情加重,要及时报告医师,积极进行处理。 1)生命体征及神志变化:胆道感染时,体温升高,呼吸、脉搏增快。此时应每4h测量并记录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如果血压下降,神志改变,说明病情危重,可能有休克发生。 2)腹部症状、体征变化:观察腹痛的部位、性质、有无诱因及持续的时间,注意黄疸及腹膜刺激征的变化,观察有无胰腺炎、腹膜炎、急性重症胆管炎的发生。 3)及时了解实验室检查结果。 4)准确记录24h出入液量。 (3)缓解疼痛1)针对病人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诱因、缓解和加重的因素,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以缓解疼痛。先用非药物缓解疼痛的方法止痛,必要时遵医嘱应用镇痛药物,并评估其效果。 2)指导病人卧床休息,采取舒适卧位。 (4)改善和维持营养状态1)入院后即准备手术者,禁食、休息,并积极补充液体和电解质,以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非手术治疗者根据病情再决定饮食种类。 2)营养不良会影响术后伤口愈合,应给予高蛋白、高糖、高维生素、低脂的普通饮食或半流质饮食。不能经口饮食或进食不足者,可经胃肠外途径补充足够的热量、氨基酸、维生素、电解质,以维持病人良好的营养状态。 (5)对症护理1)黄疸病人皮肤瘙痒时可外用炉甘石洗剂止痒,温水擦浴。

胆石病的流行病学和危险因素_张中文

胆石病是最常见的胃肠道疾病之一。我国在上世纪开展过两次全国范围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1989年第1次调查显示,胆石病住院病人占普外科的10.05%,1994年第2次调查的胆石病收治率约相当于普外科的11.53%[1]。在讨论其流行病学和发病危险因素之前,有必要先分析胆石分类。胆石病根据发生部位分为胆囊结石、肝内胆管结石及胆总管结石[2];根据发病机制分为胆囊结石和肝内胆管结石两大类,前者为胆固醇代谢紊乱所致,后者与胆道蛔虫症及胆道感染相关。胆总管结石有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胆管结石病因与肝内胆管结石相似,继发性胆管结石则来自于胆囊结石,显然其病因与胆囊结石相同。国际文献的胆石病流行病学大多指胆囊结石,肝内胆管结石多发生于东南亚地区以及中国;国内文献根据地区报道有胆囊结石与肝内胆管结石两种,大部分城市以及华东、华北和西北等地区以胆囊结石为主,南方以及西南、东南地区则有较多肝内胆管结石[1]。本文所讨论的胆石危险因素重点是胆囊结石,本文所述的胆石病主要是指胆囊结石病。 大部分胆石病病人无症状,常在体检或其他疾病检查时被发现[3]。随着国内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胆石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其发病与年龄、性别、种族、遗传、地理、饮食、活动、快速减轻体重等因素有关。与胆石病有关的主要危险因素也称为“5F”,即fat(肥胖)、fertile(多产次)、female(女性)、forty(四十岁)和family(家族史)[4]。本文对全世界的胆石病发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综述。 全球人群调查中胆石病发病率 表1和表2分别为迄今为止国际和国内一些较大样本胆石病人群调查研究,可显示胆石病的发病率在不同时间段、不同地区存在差异,其中以西方欧美国家为高。1999年美国的调查显示[5]:胆石病发病率在白种人中,男性为8.6%,女性为16.6%;在墨西哥裔美国人中,男性为8.9%,女性为26.7%。欧洲的发病率约为20%,也有调查结果为11%。亚洲的胆石病发病率为4%~15%。非洲的苏丹发病率最低,为5.2%[6]。 在我国,胆石病发病率为3%~11%。但是,一些研究所选择的研究对象、年龄分布存在一定的偏倚,目前尚未见全国范围内的大样本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报道。 胆石病形成的危险因素 一、种族 胆石病发病率在一些种族特别高,例如美国印第安人[32],在1970年对15~74岁的Pima印第安人调查发现其胆石病总的发病率为48.6%。2002年对美国13个州的印第安人调查发现,年龄>47岁的人群中,胆石病的发病率男性为29.5%,女性为64.1%[7]。 二、年龄 随着年龄的增长,胆石病的发生率显上升趋势[33]。Einarsson等[34]认为,这是由于年龄与胆汁中胆固醇饱和度呈正相关,与胆汁酸合成及胆汁酸池的大小呈负相关。胆石病很少发生于婴幼儿和青少年。美国一个大型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在儿童中,采用B超诊断和尸检获得的胆石病发病率分别为0.13%和0.28%[35]。 三、性别、女性激素和生育史 大部分研究表明胆石病以女性为多,是同年龄男性的2倍[36]。尸检发现,男性的胆石病发病率为19.1%,女性则高达29%[37]。性别因素可能与女性特有的生理因素和激素水平有关,生育期内口服避孕药的妇女胆石病发病率较高,绝经后妇女使用激素替代疗法的胆石症发病率增高,使用激素替代疗法时,胆囊排空延缓,这可能与女性的雌激素有关。首次怀孕与胆石病发生无相关性,但随着怀孕次数增多,患病危险性增加。可能是妊娠时,孕激素导致胆囊平滑肌松弛、胆囊张力降低,导致胆囊中的胆汁排空延迟,致使胆汁淤积,形成胆石。近年来,随着我国计划生育的实行,女性妊娠次数减少,胆石病的发病率升高幅度比男性小。女性从生育期到绝经期前患胆石病的概率高,之后与男性相当。 四、肥胖和快速减轻体重 反映肥胖的一个常用指标是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BMI≥25定义为肥胖[38]。中央型肥胖是形成胆石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在女性尤为突出,男性与肥胖的关系没有女性明显[39]。Panpimanmas等[33]的研究发现,高BMI、高脂肪饮食与胆石病有相关性。肥胖者常有胆固醇代谢障碍,进而导致胆汁胆固醇过饱和,促进结石形成。胆囊收缩功能异常也是肥胖病人胆石病发生危险性增加的因素之一。肥胖者多伴有高胰岛素血症,可通过促进肝脏合成胆固醇,导 ·综述· 胆石病的流行病学和危险因素 张中文综述蒋兆彦,韩天权,雷若庆审校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外科上海消化外科研究所,上海200025)关键词:胆石病;流行病学;危险因素 中图分类号:R657.4+2文献识别码:C文章编号:1007-9610(2011)04-0408-0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00310,81070367) 通讯作者:蒋兆彦,E-mail:zhaoyanjiang@https://www.sodocs.net/doc/2d18164003.html,

胆石症超声检查及其危险因素调查分析

胆石症超声检查及其危险因素调查分析 DOI:10.16659/https://www.sodocs.net/doc/2d18164003.html,ki.1672-5654.2017.01.158 目的使用超声检查筛选出患有胆石症的患者,并研究可引发胆石症的危险因素。方法该院对1200人进行了集体体检,使用超声对胆石症患者进行筛查,对所有人进行一般资料收集,将患有胆石症的患者设为A组,将其他人设为B 组,对比两组人中存在差异的资料。结果A和B两组人群在年龄、早晚餐规律、胆石症家族史、高脂血症有较大差异,将上诉有差异资料带入回归方程中分析,结果发现,年龄、早晚餐不规律、胆石症家族史、高脂血症均是胆石症的影响因素。结论超声检查胆石症,可引发胆石症的影响因素较多,尤其对于老年、早晚餐不规律的人群加强健康宣教,对于患有高脂血症或有胆石症家族史的人群,应加强饮食习惯护理干预,以降低临床胆石症发病率。 标签:危险因素;超声检查;胆石症;调查分析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Ultrasonic Examination and its Risk Factors in Patients with Gallstone Disease TAN Xing-li Department of Ultrasound,Qingpu Branch of Zhongshan Hospital Affiliated to Fudan University,Shanghai,2017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creen out the patients with cholelithiasis by the ultrasonic examination and research the risk factors of cholelithiasis. Methods 1200 cases in our hospital were given the group physical examination,and the patients with cholelithiasis were screened out by the ultrasound,and the general data of all people were collected,and all patients with cholelithiasis were used as the group A,and the others were used as the group B,and the data with difference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re were big differences in the age,breakfast and supper irregular,cholelithiasis family history and hyperlipoidemia,and the analysis showed that all of them were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cholelithiasis. Conclusion The ultrasonic examination of cholelithiasis can lead to multiple influence factors of cholelithiasis,especially for the senile group and group with irregular breakfast and supper,we should enhance the healthy education,and for the group with hyperlipoidemia or cholelithiasis family history,we should enhance the dieting habits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order to reduce the mobility rate of cholelithiasis in clinic. [Key words] Risk factors;Ultrasonic examination;Gallstone disease;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膽石症患者一般无较明显的的临床表现,大部分为体检过程中发现,而胆石

老年胆结石危险因素分析与预防措施

老年胆结石危险因素分析与预防措施 发表时间:2016-03-08T13:40:13.543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18期作者:邸茹杰刘燕陈中渠刘辉 [导读] 武警总部机关门诊部保健科西藏总队医院老年人胆结石患者临床症状常不典型,且多病共存,高脂饮食及久坐少动均为其发病率增加的危险因素。 1.武警总部机关门诊部保健科 100089;2西藏总队医院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胆囊结石病人发病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部参加体检的89例老年人按有无胆石症分为发病组与对照组,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老年人胆道系统结石以胆固醇结石多见;胆结石组与对照组相比,在BMI、高TG、高TC以及血清CAl99水平之间有显著性差异,空腹血糖水平、冠心病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结论:老年人胆结石患者临床症状常不典型,且多病共存,饮酒、肥胖、高脂饮食及久坐少动等均为其发病率增加的危险因素;合理饮食、营养平衡,适当运动和控制体重等是预防胆结石发生、发展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危险因素;预防;胆结石 近年来胆结石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已成为常见的临床老年病。本文追踪回顾了自2011年以来我部体检检出的老年胆结石患者资料,探讨其发病特点、危险因素以及预防措施,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入选人员为2011至2014年体检资料完整者,共233例,年龄65~81岁,检出胆道系统结石患者36例,发病率为15.45%,男31例,女5例,平均年龄(68.3土12.9)岁。其中胆囊结石24例,胆总管结石3例,肝内胆管结石4例,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3例,胆囊合并肝内胆管结石2例。 对照组为无胆石症的体检者,选取性别、年龄相匹配的41例,男33例,女8例,平均年龄(69.7士14.5)岁。合并脂肪肝35例,同时合并高血压27例,脂代谢紊乱6例,糖尿病5例,冠心病5例,心律失常6例。 1.2检查方法:所有受检者,记录身高、体重,了解家族史、饮食习惯和运动情况。抽血统一送检生化检查、血脂全项及消化道肿瘤标记物检查。统一采用GE公司的Logiqe9型二维超声诊断仪行超声检查,探头频率为1—5MH。检查前12小时禁食,患者取仰卧位常规行肝胆B超检查,观察并记录胆囊形态、大小、囊壁情况、囊内异常、胆管内及肝内外胆管内异常等。 I.3统计学方法:用SPSS13.0统计软件。组间比较用T检验,率的比较用卡方检验。 2结果 2.1病史及症状:病史4-25年,均有喜食肉类习惯,其中,,4例转氨酶增高,15例既往有明确胆囊疾患,7例有反复发作史,行胆囊切除术,其中1例术后扩张的胆总管里仍有泥沙样结石形成。l0例无明显症状,均为体检发现,3例有一过性腹胀、上腹部不适,其中1例曾伴恶心、呕吐,2例有胸闷、胸痛表现。合并代谢综合症4例,高血压8例、糖尿病5例,脂代谢异常6例,冠心病2例,心律失常2例。 2.2 胆道结石组患者甘油三脂、总胆固醇以及低密度脂蛋白当固醇水平、空腹血糖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表1); 3讨论 胆结石是世界范围内的常见病,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发病率呈增加趋势,老年胆结石以胆囊结石多见,其发生是多种危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胆固醇代谢在胆结石发生及病理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1]。发病的主要原因与可能机制如下:(1)与老年人消化道器官功能减退与运动减少[2]有关。老年人胆管运动功能逐渐降低,胆囊的排空能力下降,胆汁中的胆固醇容易从胆汁中沉积,形成胆结石;(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人体过多的摄入高脂肪类食物,造成血液中胆固醇增多.胆固醇可经肝细胞浆膜转运分泌进入胆汁。使胆汁中胆固醇浓度增加。胆固醇在胆汁中呈过饱和状态而在胆囊内结晶,逐渐形成胆结石;(3)血脂异常导致过量脂肪在肝脏积聚,影响肝细胞功能.胆汁酸分泌减少.也易形成胆结石。(4)肥胖患者血液内脂肪含量过高.能从多方面影响胆固醇代谢,促进胆结石的形成。(5)胆结石的发生与遗传和细菌感染等因素有关。 本研究结果表明:患者以胆固醇结石多见,胆结石组与对照组相比,在BMI、高TG、高TC之间有显著性差异,空腹血糖水平、冠心病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可能与长期用药治疗有关,有待扩大样本,进一步观察。 老年胆结石多发,与多种危险因素共存有关,并且肥胖可能是胆石症的一个更强的危险因子[3]。本组研究对象均为生活富裕、条件优越、生活质量较高的老年人群,其胆结石发病率为15.45%,比相关报道(10%左右)增加,可能与所选研究对象饮酒多、超重肥胖,喜食肉食习惯等因素有关,其中反复发作患者有餐后久坐习惯,提示老年人胆结石发病增加可能与运动少有一定关系。 老年人胆结石患者临床症状常不典型,且多病共存,危害极大,应该综合防范。合理饮食、多食富含植物纤维素和维生素的食物,既要减少高蛋白、高脂肪类的食物摄入,又要避免饮食过素而导致营养失衡,增强机体抵抗力,适当运动和体重控制是预防胆结石发生、发展的重要举措。 CAl99属糖类抗原,主要分布于胎儿胰腺、胆囊、肝脏、肠等组织和健康成人胰腺、胆管上皮等处,健康人血液中含量较低。血清CAl99测定主要用于消化道肿瘤的筛选诊断,特别是胆管癌、胰腺癌的诊断,文献报道胆管癌患者敏感性为83.3%~93.75%[4]。近年有文献报道血清CAl99 在某些非癌性疾病(如2型糖尿病、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等)中有0.90%~53.57%的患者有增高[5]。本研究发现胆道系统结石组患者血清CAl99水平轻度增高,但其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其发生与胆道结石时胆道梗阻、肝细胞损害有关,并非肿瘤组织分泌引起。提示我们在日常临床工作中对肿瘤标记物的判读应谨慎而全面。 参考文献: [i] 韩天权.蒋兆彦。张圣道.胆同醇结石形成机制的基因研究现状与展望[J].外科理论与实践.2009.14(2):125—127. [2] 肖爽.调整饮食结构预防胆结石[J].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08,(t2). [3] 刘涛.牟俊英.恩施地区胆结石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07,24(4):52-55.

胆石症的有关知识

胆石症的有关知识 胆结石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作为结石形成的一般规律,它们具有胆汁成分的析出、沉淀、成核及积聚增长等基本过程。其发病机理包括几种要素,首先,胆汁中的胆固醇或钙必须过饱和;其次,溶质必须从溶液中成核并呈固体结晶状而沉淀;第三,结晶体必须聚集和融合以形成结石,结晶物在遍布于胆囊壁的粘液,凝胶里增长和集结,胆囊排空受损害有利于胆结石形成。 胆固醇结石----胆固醇结石形成的基础为胆汁中胆固醇、胆汁酸以及卵磷脂等成分的比例失调,导致胆汁中的胆固醇呈过饱和状态而发生成晶、析出、结聚、成石。大部分胆汁中的胆固醇来源于肝细胞的生物合成,而不是饮食中胆固醇的分泌。胆固醇结石的形成,主要是由于肝细胞合成的胆汁中胆固醇处于过饱和状态,以及胆汁中的蛋白质促胆固醇晶体成核作用,另外的因素则应归因于胆囊运动功能损害,它们共同作用,致使胆汁淤滞,促发胆石形成。此外,目前还有一些研究显示,胆囊前列腺素合成的变化和胆汁中钙离子浓度的过高也可能促发胆石形成。在部分患者中,胆石形成的前提条件是胆泥生成。所谓胆泥,是由含胆固醇晶体的粘滞的糖蛋白组成。这种胆泥在超声下可以查见,并且可能是胆绞痛、胰腺炎或胆管炎患者进行辅助检查所能发现的唯一异常处。 胆色素结石----包括黑色结石和棕色结石两种。黑色结石主要在患有肝硬变或慢性溶血性疾病患者的胆囊内形成,而棕色结石则既可在胆囊,又可在胆道内形成。细菌感染是原发性胆管结石形成的主要原因。原发性胆管结石在亚洲十分常见,感染源可能归咎于寄生虫如华支睾吸虫或其它不太清楚的病因。 胆结石患病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并且好发于女性。育龄妇女与同龄男性的患病比率超过3:1,而七十岁以后则下降到2:1。怀孕、肥胖、西化的饮食、全胃肠外营养等因素可增加胆结石的患病风险。另外,人种因素亦与发病相关,如美国西部印第安人患病率超过75%,是全球胆石最高发的人群。 1983~1985年对我国26个省市11342例胆石患者调查显示,胆石的分布、类型与地域、饮食、职业、感染相关。在饮食习惯中,凡蛋白质、脂肪、或糖类其中任何一类吃得多者,其胆囊结石或胆固醇结石发病率较高,而普通饮食或蔬菜吃的多得则胆管结石和胆色素结石增高。城市胆管结石:胆道结石约为3~5:1,农村为15:1。职业中职员胆囊结石接近70%,胆管为20%;工人中胆囊结石接近60%,胆管为30%;农民中胆囊结石仅25%,胆管占65%。胆固醇结石73%在胆囊,17%在肝内外胆管;胆色素结石62%在肝内外胆管,27%在摇T诿拦 加?0%~20%的男子和20%~40%的女子患胆石症,后者每年造成约10000人死亡。因与胆石有关的疾病而每年都有50多万人的胆囊被切除,其费用超过60亿美元。 造成胆结石“重女轻男”的主要原因可能有: 1.喜静少动。许多女性尤其是中年女性,往往呆在家里的时间多,运动和体力劳动少,天长日久其胆囊肌的收缩力必然下降,胆汁排空延迟,容易造成胆汁

胆结石术后患者的护理个案

病人个案护理 一例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胆道镜探查取石术后患者得护理姓名:邓贺文科室:普外科 目录 1、简介 (2) 2、病例介绍 (4) 3、护理评估……………………………………4 4、护理措施 (5) 5、讨论 (5) 一例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胆道镜探查取石T管引流术后 患者得护理 作者:邓贺文工作单位:东莞市厚街医院 ㈠简介: 胆囊结石与多种因素有关。任何影响胆固醇与胆汁酸浓度比例改变与造成胆汁淤滞得因素都能导致结石形成。个别地区与种族得居民、女性激素、肥胖、妊娠、高脂肪饮食、长期肠外营养、糖尿病、高脂血症、胃切除或胃肠吻合手术后、回肠末段疾病与回肠切除术后、肝硬化、溶血性贫血等因素都可引起胆囊结石。在我国西北地区得胆囊结石发病率相对较高,可能与饮食习惯有关。 胆囊结石主要见于成人,女性多于男性,40岁后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结石为胆固醇结石或以胆固醇为主得混合性结石与黑色胆色素结石。 临床表现 大多数病人无症状,仅在体检、手术与尸解时发现,称为静止性胆囊结石。少数病人得胆囊结石得典型症状为胆绞痛,表现为急性或慢性胆囊炎。主要临床表现如下: 1、胆绞痛 病人常在饱餐、进食油腻食物后或睡眠中体位改变时,由于胆囊收缩或结石移位加上迷走神经兴奋,结石嵌顿在胆囊壶腹部或颈部,胆囊排空受阻,胆囊内压力升高,胆囊强力收缩而引起绞痛。疼痛位于右上腹或上腹部,呈阵发性,或者持续疼痛阵发性加剧,可向右肩胛部与背部放射,可伴恶心、呕吐。部分病人因痛剧而不能准确说出疼痛部位。首次胆绞痛出现后,约70%得病人一年内会复发。 2、上腹隐痛

多数病人仅在进食过量、吃高脂食物、工作紧张或休息不好时感到上腹部或右上腹隐痛,或者有饱胀不适、嗳气、呃逆等,易被误诊为“胃病"。 3.胆囊积液 胆囊结石长期嵌顿或阻塞胆囊管但未合并感染时,胆囊黏膜吸收胆汁中得胆色素。分泌黏液性物质,形成胆囊积液。积液呈透明无色,又称为白胆汁。 4.其她 (1)很少引起黄疸,较轻; (2)小结石可通过胆囊管进入胆总管内成为胆总管结石; (3)胆总管得结石通过Oddi括约肌嵌顿于壶腹部导致胰腺炎,称为胆源性胰腺炎; (4)因结石压迫引起胆囊炎症并慢性穿孔,可造成胆囊十二指肠瘘或胆囊结肠瘘,大得结石通过瘘管进入肠道引起肠梗阻称为胆石性肠梗阻; (5)结石及长期得炎症刺激可诱发胆囊癌。 5.Mirizzi综合征 Mirizzi综合征就是特殊类型得胆囊结石,由于胆囊管与肝总管伴行过长或者胆囊管与肝总管汇合位置过低,持续嵌顿于胆囊颈部得与较大得胆囊管结石压迫肝总管,引起肝总管狭窄,反复得炎症发作更导致胆囊肝总管瘘管,胆囊管消失、结石部分或全部堵塞肝总管而引起。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胆囊炎及胆管炎,明显得梗阻性黄疸。胆道影像学检查可见胆囊或增大、肝总管扩张、胆总管正常。 诊断 根据临床典型得绞痛病史,影像学检查可确诊。首选B超检查,可见胆囊内有强回声团、随体位改变而移动、其后有声影即可确诊为胆囊结石。仅有10%~15%得胆囊结石含有钙,腹部X线能确诊,侧位照片可与右肾结石区别、CT、MRI也可显示胆囊结石。但不作为常规检查。 治疗 1。首选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 比经典得开腹胆囊切除损伤小,疗效确切。无腹腔镜条件可作小切口胆囊切除。无症状得胆囊结石一般不需积极手术治疗,可观察与随诊,但下列情况应考虑行手术治疗: (1)结石直径≥3cm; (2)合并需要开腹得手术; (3)伴有胆囊息肉>1cm; (4)胆囊壁增厚; (5)胆囊壁钙化或瓷性胆囊; (6)儿童胆囊结石; (7)合并糖尿病; (8)有心肺功能障碍; (9)边远或交通不发达地区、野外工作人员; (10)发现胆囊结石10年以上。 2、行胆囊切除时,有下列情况应行胆总管探查术 (1)术前病史、临床表现或影像检查证实或高度怀疑胆总管有梗阻,包括有梗阻性黄疸,胆总管结石,反复发作胆绞痛、胆管炎、胰腺炎。

系统精讲-消化系统-第十八节胆石症病人的护理

1.夏柯三联征表现是 A.腹痛,畏寒发热,呕吐 B.腹痛,黄疸,胆囊肿大 C.腹痛,寒战高热,黄疸 D.腹痛,寒战高热,低血压 E.腹痛,黄疸,休克 【答案】:C 【解析】:考察胆石症的临床表现。胆管结石病人常伴非特异性消化道症状,如上腹部不适、呃逆、嗳气等。当结石阻塞胆管并继发感染时可致典型的胆管炎症状:急腹痛、寒战高热和黄疸,成为Charcot三联症。 2.女,54岁。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形管引流术18天拔除T形管。拔除后观察病人食欲,大便色泽和黄疸消退情况外,同时应注意的是 A.血压,脉搏 B.有无恶心,呕吐 C.神志 D.有无腹痛和发热 E.尿量 【答案】:D 【解析】:考察T形引流管的护理。拔管前1~2天全日夹管,如无腹胀、腹痛、发热及黄疸等症状,说明胆总管通畅,可予拔管。所以应注意观察有无腹痛、黄疸、发热。 3.女,37岁,行胆总管切开取石加T管引流术。术后T形管护理下列哪一项不妥

A.更换引流瓶要注意无菌操作 B.保持引流通畅 C.观察记录胆汁的性质及量 D.T形管一般留置2周 E.T形管造影通畅即可拔管 【答案】:E 【解析】:考察T形引流管的护理。T造影通畅,还要继续引流几天,排出多余造影剂后拔管。 4.典型的夏柯(Charcot)三联征常提示 A.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B.急性胆囊炎 C.急性胰腺炎 D.胆总管结石 E.胆道蛔虫病 【答案】:D 【解析】:考察胆管结石临床表现。当结石阻塞胆管并继发感染时可致典型的胆管炎症状:急腹痛、高热寒战和黄疸,称为Charcot三联征。 5.对胆道梗阻者,既可明确梗阻部位、又可暂时缓解梗阻性黄疸的检查是 A.口服胆囊造影 B.静脉胆道造影 C.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