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第4课时 认识图形 薛城 杜家福

第4课时 认识图形 薛城 杜家福

第4课时 认识图形 薛城 杜家福
第4课时 认识图形 薛城 杜家福

认识图形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107页右下角认识图形情境图及本册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在情境再现中,进一步认识和了解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形四边形和圆等常见的平面图形,知道这些图形的名称,能根据这些图形的特点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2、在练习和操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发展形象思维,提升空间观念。

3、在观察和操作活动中,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事物的意识,感受这些平面图形在生活中的无处不在;在欣赏和实践中,让学生体会、感受、欣赏数学美。

教学重点:进一步认识和了解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形四边形和圆等常见的平面图形,知道这些图形的名称,能根据这些图形的特点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教学难点:能正确区分和辨认长方形和正方形。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袋、展板、圆柱、正方体、长方体等立体图形。

学生准备:彩色卡纸,圆柱、正方体、长方体等立体图形,剪刀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再现、回顾知识

◆教师讲述: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带

来个好朋友,我们来认识一下。

这个小人是不是很熟悉呀?它的什么

地方让你感到熟悉?

学生回答后,教师讲授:这个小人是由

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拼组而成的。

◆这个小人由哪些图形组成的?你对这些图形有哪些了解?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

你能分别说一说这些图形的特点吗?同位互相说一说。

学生汇报后,教师讲述:

长方形:长长方方的,面平平的。四条边,上下两条边相等,左右两条边相等。(你再仔细看看,要不要把红色的特征也让学生掌握?)

正方形:方方正正的,面平平的。四条边相等。

三角形:三条边,三个角,面平平的。角尖尖的。

圆:圆圆的,没有角。

◆数一数:小人分别由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组成?

预设:圆:1个长方形:3个正方形:6个三角形:2个。

◆我们还认识过一个平面图形,回忆一下,是什么图形?它又有哪些特点

呢?学生回答后,教师出示:

学生回答后,教师讲述:对,就是平行四边形,

它的面也是平平的,角也是尖尖的,也有四条边和四

个角。

2、这个小人有几个熟悉的老朋,我们来看一看。(课件展示)

◆这些图形是什么图形?

◆在这些图形上面能不能找到我们刚刚复习的图形?

长方体的面有长方形或正方形。正方体的面都是正方形。

圆柱的底面是圆形。三棱柱的面是长方形和三角形。

3、小人来到了游乐园。

小人到了游乐园,看到了许多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你能找的到吗?

学生观察回答及时地给予反馈。

【设计意图:设计学生熟悉的情境导入新课,在情境中,唤起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能调动学生复习的兴趣,积极参与到对知识的梳理和复习中去,提高课堂的效率。】

二、梳理知识,形成网络

刚刚我们本册学过的平面图形的知识进行了回顾和分类整理,下面我们一起来整理一下吧!

师生共同整理,形成知识体系:

平面图形直

线

长方形:长长方方的,面平平的,

正方形:方方正正的,面平平的,

有四条边,四个角。

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

面平平的,角尖尖的。

平行四边形:有四条边,四个角,

面平平的,角尖尖的。

:圆圆的,没有角。

线

【设计意图:学会梳理知识是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一年级的学生自己梳理尚有困难,教师引导学生对知识回顾整理,使学生进一步理清所学的知识,构建知识网络,形成知识系统。】

三、分层练习,巩固提高。

1.基本练习,巩固知识,

(1)连一连

温馨提示:

1、想想各种图形的特点,然后独立连一连。

2、学生独立完成,全班反馈,反馈时重点说一说各种图形是怎么辨别的,尤其是长方形和正方形。

(2)画一画

在钉子板上画出学过的图形。

温馨提示:

我们学过了哪些图形?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你打算怎么画?

学生能画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形四边形。但是画不出圆。 为什么画不出圆?

让学生讨论,学生汇报交流后,教师强调:

圆是曲线图形,其余图形是直线图形,所以画不出圆来。

三角形

平行四边形 圆 长方形 正方形

有4根长小棒和4根短小棒,选择小棒摆出你喜欢的图形。

预设:

学生可能摆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形四边形。

学生独立完成后,在实物展台进行展示。

【设计意图:通过基本练习,帮助学生巩固知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起学生的思维高潮,让学生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2.综合练习,应用知识

(1)分一分

(2)拼一拼。

预设:学生可能拼成三角形、长方形、平形四边形。

追问:如果用4个一样的三角形的又能拼成哪些图形呢,同学们再试一试吧。

用一张正方形纸折1次,你能折出什么图形?

预设:

可能得到三角形、长方形、梯形(点到为止)

追问:折2次,你又能折出什么图形?

生试折,集体反馈交流。

【设计意图:让学生动手操作,既可以巩固知识,又能培养学生动手能力。】3.拓展练习,发展新知。

(1)找一找

地震是可怕的,地震房起到了很大的保护作用。请在地震房中,找出我们学过的图形。(渗透防震知识,进行安全教育)

教师讲述:刚刚我们在地震房中,找到了很多的三角形,同学们指导为什么人们在建造地震房时,大量的使用三角形吗?这个问题我们会在四年级时再深入研究,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提前上网查询,或者像家长请教一下!

(2)再找一找身边我们学过的图形,说一说,填一填。

【设计意图:练习设计努力体现针对性、层次性、综合性、开放性等特点,加深同学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而且在不时变式的过程中,引导同学学习有趣的数学、有用的数学、智慧的数学。】

四、梳理总结,提升认知。

同学们,今天我们和小人一起对学过的平面图形的知识进行了整理与练习。在摆一摆、折一折、找一找等活动和练习中,我们,进一步认识和了解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形四边形和圆等常见的平面图形,知道这些图形的名称,能根据这些图形的特点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其实这些图形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播放课件)配上课件。

关于这些图形我们不仅要认识它们,还要知道它们在生活中还有很大的作用,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还会继续研究!

板书设计

认识图形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形四边形圆

使用说明:

回味课堂,亮点如下:

1、用趣味情境帮助学生回顾知识,深化学生对基本平面图形的认识。

课始创设了用基本图形拼成的小人的情境,在这个情境中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平面图形的知识,再次回归生活,将数学与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价值,深化学生对平面图形知识的认识,并调动学生进行复习的积极性。

2、引领学生回顾梳理知识,形成知识网络。

教师在情境中,引领学生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分析,回顾所学知识,顺利地形成合理的认知结构;教师再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理清脉络,形成知识网络,构建知识体系,掌握复习方法,培养空间观念。

3、、练习设计有特点,有深度、有趣味。

练习设计努力体现针对性、层次性、综合性、开放性等特点,基础练习帮助学生巩固知识,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找到自信心,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拓展练习,增强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思维灵活性,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在不时变式的过程中,引导同学学习有趣的数学、有用的数学、智慧的数学。

困惑:课本没有将平面图形分成两类:直线图形和曲线图形,但是在练习中,出现了让学生在钉子板上围学过的图形的练习,因为圆是围不出来的,所以我给学生补充了这部分知识,这样处理是否超纲?另外,对于各种图形的特点的教学,要不要对边和角的特点进行适当的讲解,应该怎样把握这个度,也是我在教学时遇到的困惑。

(作者:薛城区常庄镇埠岭联校杜家福)

认识图形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认识图形》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页例1有关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能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能正确辨认和区分这些图形。 2.通过拼、摆、画、折、找等活动,使学生能直观地初步感知平面图形的特点和平面图形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3.在经历观看、比较,描画活动过程中,让学生感悟到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区别。丰富学生的直观体验,进展空间观念。 4.在亲身经历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看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体会到到生活中处处存在着数学,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探求新知的爱好。

教学重点: 能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从立体图形中“拓”出面、借助“拓”出的面认识平面图形; 教学预备:多媒体课件、积木、立体图形物体和平面图形卡片、钉子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一)课件出现主题图:小朋友,你们喜爱搭积木吗? (二)哪位小朋友来讲一讲:你们都分别有哪些形状的积木呢?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从学生平常喜爱的积木入手,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探知的学习过程,进一步提升学习的主动性、主动性和学习数学的爱好。】 二、动手操作,认识平面图形 (一)师生互动: 1.你有什么方法能在纸上得到这些立体图形的“面”呢? 2.学生动手操作,利用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本子上描、画、印、拓出各种平面图形,小组交流自己画图的过程与方法。 3.点明课题:认识平面图形 (二)认识长方形 1.课件出现长方形:你是从哪一种形状的物体得到这种图形的? 2.让学生在长方体物体上找一找,摸一摸,讲一讲。

第四章 图形的初步认识

第四章图形的初步认识 第一课时§4.1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教学内容:P120_123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能认识常见的图形,并能对常见的图形进行分类、 分辨; 2、能够对实际中的物体进行抽象化为图形; 3、能了解多面体中的欧拉公式。 教学分析: 重点:基本图形的认识与分辨; 难点:欧拉公式的应用与认识。 教具准备: 每个小组准备相关的立体图形及实际生活物品。 教学设想: 强调几何学与实际生活的理论联系实际。 教学过程: 一、知识导向: 本节从学生的生活周围入手,通过观察认识到生活以生活的周围存在着规则的和不规则的物体,规则物体是我们进一步学习和研究的对象。对于教材中出现的一些概念,如圆柱、棱柱等,都不是定义,仅是描述性的说法。教学中不要求学生掌握严格的概念,只要求能通过具体图形进行识别或判断。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观察、体验数学概念的抽象和形成的过程。 二、新课拆析: 1、知识基础: 我们都知道,我们的生活空间是一个三维的世界,我们生活中的生活中的物体都是立体的物体,而这些物体中有一部分是较有规则的,如:

2、知识形成: 图1 图5 在上面的图形中: (1) 图1所表示的立体图形是柱体(圆柱体); (2) 图2所表示的立体图形是柱体(棱柱体); (3) 图3所表示的立体图形是锥体(圆锥体); (4 ) 图4所表示的立体图形是球体; (5) 图5所表示的立体图形是锥体(棱锥体); 另外,棱柱有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六棱柱……等; 棱锥有三棱锥、四棱锥、五棱锥、六棱锥……等; 如: 三棱柱 四棱柱 五棱柱 六棱柱 三棱锥 四棱锥 五棱锥 六棱锥

图形认识知识点大全

第四章 图形认识初步 4.1多姿多彩的图形 ▲几何图形:我们把从事物中抽象出的各种图形统称为几何图形。 ▲立体图形:几何图形上的各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这种图形叫做立体图形,又称空间图形。 ▲平面图形:几何图形上的各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这种图形叫做平面图形。 ▲平面展开图:有些立体图形是由一些平面图形围成的,将它们的表面适当剪开,可以展开成平面图形。这样的平面图形称为相应立体图形的展开图。 ▲几何图形的形成:几何体简称为体,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球等都是几何体。包围着体的是面。面有平的面和曲的面两种。体和体相交的地方形成面,面和面相交的地方形成线,线和线相交的地方是点。点、线、面、体经过运动变化,组合成各种几何图形。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几何图形的结构:点、线、面、体组成几何图形。点是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 4.2直线、射线、线段 ▲点:表示一个物体的位置,通常用一个大写字母表示,如点A 、点B 。 ▲直线的表示方法:①可以用这条直线上任意两点的字母(大写)来表示;②用一个小写字母来表示。 ▲直线的基本性质: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简述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直线的特征:①直线没有端点,不可量度,向两方无限延伸;②直线没有粗细;③两点确定一条直线;④两条直线相交有唯一一个交点。 ▲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①点在直线上,也可以说这条直线经过这个点;②点在直线外,也可以说直线不经过这个点。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两种:①相交,当两条不同的直线有一个公共点时,我们就说这两条直线相交,这个公共点叫做这两条直线的交点。②不相交(即平行)。 ▲射线:直线上一点和它一旁的部分叫做射线。 ▲射线的表示方法:①用两个大写字母表示,表示端点的字母写在前面,在两个字母前加上“射线”;②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 ▲射线的性质:①射线是直线的一部分;②射线只向一方无限延伸,有一个端点,不能度量、不能比较长短;③射线上有无穷多个点;④两条射线的公共点可能没有,可能只有一个,可能有无穷多个。 ▲线段:直线上两点和它们之间的部分叫做线段。 ▲线段的特点:线段是直的,它有两个端点,它的长度是有限的,可以度量,可以比较长短。 ▲线段的表示方法:①用两个端点的大写字母表示;②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 ▲线段的基本性质:两点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简称,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两点的距离:连接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的距离。 ▲线段的中点:把一条线段分成两条相等线段的点,叫做线段的中点。 如图,点M 将线段AB 分成AM=BM 两段,M 即为线段AB 的中点。 判定M 为中点: 中点M 的性质: ∵ AM =BM (或AM =BM=2 1AB , ∵M 是线段AB 的中点,

最新苏教版数学小学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公开课教学设计(1)

认识图形 教学目标: 1、经历有体到面的抽象过程,体会平面图形源于相应物体的面,感知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主要特征,直观认识相应的图形,知道这些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和区分这几种图形。 2、在画一画、认一认、围一围等数学活动中体会图形的抽象过程,初步积累认识形体的一些经验,感受相关形体间的联系,形成相应图形的空间表象。 3、在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初步体会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教学难点:把“面”从“体”中提取出来,并能清晰地识别这些“面”。 教学准备:挂图,钉子板,水彩笔,适量的积木 教学过程 一、复习激趣 谈话:上学期我们学过哪些立体图形,你能来介绍下它们吗? 二、搭一搭,画一画 1、出示情境图 谈话:小朋友,你们喜爱搭积木吗?今天每组同学都准备了一些积木,我们一起来搭一搭,好吗?请每组的同学一起搭一搭,搭好后互相说一说:你们用了哪些形状的积木? 学生分组活动。 全班交流:每组汇报用了哪些形状的积木。(教师适时把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柱的积木各粘一个在黑板上) 2、出示主题图,谈话: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你也想试一试吗?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小组交流:你画的图形分别用了哪一种形状的积木?画的是哪个面? 全班交流:你的图形是怎么画的?把你画的图形贴到黑板上相应的位置。(学生把图形贴在相对应的立体图形的后面) 3、揭示课题,谈话:同学们刚才画了这么多的图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些图形。(板书课题:认识图形) 二、摸一摸,认一认 1、认识长方形。 教师指着贴在长方体后面大小不一的长方形问:这些图形都是用哪一种形状的积木画出来的?在积木的面上还能找到这样的图形吗?请同学们自己找一找、摸一摸。 学生活动后反馈:指名说一说、摸一摸。 提问:你们知道这样的图形叫什么吗?(在图形后面板书:长方形) 2、认识正方形和圆。 教师指着贴在黑板上的正方形和圆形问:这些图形又分别是用哪一种积木的面画出来的?在积木的面上,还能找到这样的图形吗?请在小组内指一指、说一说、摸一摸。 提问:像这样的图形又分别叫什么呢?(在相应图形后面板书:正方形、圆)3、认识三角形。 教师指着贴在三棱柱后面大小不一的长方形问:这些图形都是用哪一种形状的积木画出来的?在积木的面上还能找到这样的图形吗?请同学们自己找一找、摸一摸。 学生活动后反馈:指名说一说、摸一摸。 提问:你们知道这样的图形叫什么吗?(在图形后面板书:三角形) 三、辨一辨,说一说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四章图形的认识测试卷

七年级上数学第四章图形的认识测试题 (时限:100分钟 总分:100分) 班级 姓名 总分 一、 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下列图形中是柱体的是( ) 6() 5() 4()3()2() 1()A . (2)(4) B . (1)(2) C .(5)(6) D .(3)(6) 2.如图,将五角星沿虚线折叠,使得A ,B ,C ,D ,E 五个点重合,得到的立体图形是( ) A .棱柱 B .圆锥 C .圆柱 D .棱锥 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1)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线段; (2)连结两点的线段叫做两点的距离; (3)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4)AB =BC ,则点B 是线段AC 的中点; (5) 射线比直线短.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4.两个锐角的和( ) A .一定是锐角 B. 一定是直角 C. 一定是钝角 D. 可能是钝角、直角或锐角 5. 一个角的补角为158°,那么这个角的余角是( ) A.22° B.68° C.52° D.112° 6. 5点整时,时钟上时针与分钟之间的夹角是( )

A.120° B.30° C.150° D.60° 7. 如图所示,OC 平分∠AOD ,OD 平分∠BOC , 下列等式不成立的是( ) A. ∠AOC =∠BOD B. 2∠DOC =∠BOA C. ∠AOC = 2 1 ∠AOD D. ∠BOC =2∠BOD 8.将一正方体纸盒沿下右图所示的粗实线剪开, 展开成平面图形,其展开图的形状为( ) A B C D 二、 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9. 三棱柱有 条棱, 个顶点, 个面. 10. 如图,若D 是AB 中点,AB =4,则DB = . 11. 42.79= 度 分 秒. 12. 如果2935'α∠=?,那么α∠的余角的度数为 . 13. 点A ,B ,C 是数轴上的三个点,且BC=2AB . 已知点A 表示的数是-1,点B 表示的数是3,点C 表示的数是 . 14.如图,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OA 平分∠EOC , ∠EOC =76°,则∠BOD = °. 15. 已知α∠为锐角,则它的补角比它的余角大______度. 16. 在右图中,线段的条数是_______. 角共有_______个. 三、解答题(本题共6小题,共36分) 17.(本小题满分4分) 已知a ,b 求作线段AB 使2AB a b =-(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 纸盒剪裁线 A B D A C B D E F

(完整版)2017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知识点总结知识点7平面图形的认识

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知识点总结 知识点7:图形的认识测量 姓名记忆情况 一、线和角 1、线 ?直线:直线没有端点;长度无限;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过两点只能 画一条直线。 ?射线:射线只有一个端点;长度无限。 ?线段:线段有两个端点,它是直线的一部分;长度有限;两点的连线 中,线段为最短。 ?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两条平行线之间的垂线长度都相等。 ?垂线: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垂直,其中一条 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相交的点叫做垂足。 o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线的长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2、角 (1)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计量角的大小的单位是度。记着“a°”。 (2)角的分类 ?锐角:小于90°的角叫做锐角。 ?直角:等于90°的角叫做直角。 ?钝角:大于90°而小于180°的角叫做钝角。 ?平角:角的两边成一条直线,这时所组成的角叫做平角。平角180°。 ?周角:角的一边旋转一周,与另一边重合。周角是360°。

二、平面图形 1、长方形 b(宽) a(长) 特征:对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有两条对称轴。 2、正方形 a(边长) 特征: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有4条对称轴。 3、三角形 h(高) a (底) 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1)特征: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内角和是180度。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三角形有三条高。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2)分类按角分: ?锐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 ?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各为45度, 它有一条对称轴。 ?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 按边分: ?不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长度不相等。 ?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长度相等;两个底角相等;有一条对称轴。 ?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长度都相等;三个内角都是60度;有三条对称轴。 4、平行四边形 (1)特征: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 相对的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相邻的两个角的度数之和为180度。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

《认识图形(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认识图形(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平面图形的拼组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页例2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特征。 2.通过拼一拼、摆一摆,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 3.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感知所学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课件、各种平面图形的图片;学具袋中的平面图形。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一)课件出示:几个美丽的图案,都是由平面图形拼组成的,让学生说出这个组合图形是由哪些平面图形组成的。 (二)点明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平面图形的拼组。 【设计意图: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 二、操作感知: (一)折一折: 1.长方形的边的特征; (1)将手中准备好的长方形对折,你是怎么对折的? (2)学生交流汇报。有左右对折与上下对折的。你有什么新发现? (3)引导学生发现:通过对折,上下两条边能完全重合,左右两条边也能完全重合。同时教师指出:上下两条边是一组对边,左右两条边也是一组对边。

(4)板书归纳:长方形对边相等。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在操作中感知长方形的边的特点,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2.正方形的边的特征、。 (1)猜测:观察一下手中的正方形,猜测一下正方形的边会有什么特征?可能会有学生说:对边相等,也可能会有学生说:所有的边长都相等。 (2)讨论:我们怎么去证明你的猜测呢?学生可能会说:用尺子量,也可能会说:通过对折来证明。 (3)验证:让学生通过对折的方法来证明正方形各边的关系。 (4)汇报;通过上下对折,左右对折证明对边相等;通过对角线对折证明邻边也相等。 (5)板书归纳:正方形4条边都相等。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猜测、讨论、验证、汇报等过程,感受学习数学知识的方法,同时更有效地促进学生对正方形边的特征的掌握。】 (二)拼一拼: 1.引导探究长方形拼组; (1)想一想:用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能拼成什么平面图形? (2)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拼组; (3)展示学生的拼法:一种是将长边对接,一种是将短边对接。 (4)为什么有的同学能拼出正方形,而有的同学却不能呢?学生回答后,教师利用课件演示说明。 (5)小结:利用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可以拼成长方形,也可能可以会拼成正方形。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引导,给予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为后面学生的自主探究做必要的的方法铺垫。】 2.自主探究正方形的拼组: (1)想一想:你准备用几个相同的正方形拼一拼?拼成一个什么样的图形?

1认识图形教案公开课

第1课时认识平面图形 教学内容 教材P2~3例1。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能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能正确辨认和区分这些图形。2.通过拼、摆、画、折、找等活动,使学生能直观地初步感知平面图形的特征和平面图形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能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从立体图形中“拓”出面,借助“拓”出的面认识平面图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一)课件呈现主题图:小朋友,你们喜欢搭积木吗? (二)哪位小朋友来说一说:你们都分别有哪些形状的积木呢? 二、动手操作,认识平面图形 (一)师生互动 1.你有什么方法能在纸上得到这些立体图形的“面”呢?

2.学生动手操作,利用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本子上描、画、印、拓出各种平面图形,小组交流自己画图的过程与方法。 3.点明课题:认识平面图形。 (二)认识长方形 1.课件呈现长方形:你是从哪一种形状的物体得到这种图形的?2.让学生在长方体物体上找一找,摸一摸,说一说。 3.谁能帮这样的图形取个名呢?(板书:长方形) (三)认识正方形和圆 1.教师指着贴在黑板上的正方形和圆问:这些图形又分别是用哪一种物体的面画出来的?在这些物体的面上,还能找到这样的图形吗?像这样的图形又分别叫什么呢?(在相应图形处板书:正方形、圆) 2.在初步认识新知的基础上,说说自己生活中见过的正方形和圆。 (四)认识三角形 1.你能把一张正方形或长方形的纸对折成同样的两部分吗?有几种折法?谁愿意介绍自己是怎么折的?利用展台展示学生的折法。 2.你能沿着折痕剪一剪,分一分吗?学生分组动手操作、归类、观察,并在组内交流、反馈。然后运用多媒体展台选择性的展示

第4章 图形的认识

第4章图形的认识 4.1几何图形 1.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大量图片或实物,体验、感受、认识以生活中的事物为原型的几何图形,认识一些简单几何体(长方体、正方体、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的基本特性,能识别这些几何体.2.知道什么是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能够认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重点) 阅读教材P112~114,完成下列问题. (一)知识探究 1.几何图形包括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 2.有些几何图形(如线段、角、三角形、长方形、圆等)的各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这样的几何图形叫做平面图形. 3.有些几何图形(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球等)的各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这样的几何图形叫做立体图形. (二)自学反馈 1.如图是交通禁止驶入标志,组成这个标志的几何图形有(A)

A.圆、长方形 B.圆、线段 C.球、长方形 D.球、线段 2.下列图形不是立体图形的是(D) A.球B.圆柱 C.圆锥D.圆 3.下列图形是正方体表面积展开图的是(D)

活动1小组讨论 例观察图中的图形,它们分别与下列哪种立体图形对应?解:图中的(1),(2),(3)分别与图中的(a),(d),(e)对应. 图中的(4),(5),(6)分别与图中的(b),(c),(f)对应. 活动2跟踪训练 1.下面几种几何图形中,属于平面图形的是(A) ①三角形;②长方形;③正方体;④圆;⑤四棱锥;⑥圆柱.

A.①②④B.①②③ C.①②⑥D.④⑤⑥ 2.将下列几何体与它的名称连接起来. 解:如图所示: 3.(1)收集一些常见的几何体的实物;(2)设计一张由简单的平面图形(如圆、三角形、直线等)组合成的优美图案,并写上一两句贴切、诙谐的解说词. 解:略. 活动3课堂小结 1.常见的立体图形有哪些?常见的平面图形有哪些? 2.生活中很多图案都由简单的几何图形构成,我们也有能力设计美观、有意义的图案.

图形的初步认识知识点

? ? ? ? ? ?图形的初步认识 一、本章的知识结构图 一、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 立体图形: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 1、几何图形 平面图形:三角形、四边形、圆等。 主(正)视图---------从正面看 2、几何体的三视图侧(左、右)视图-----从左(右)边看 俯视图---------------从上面看 (1)会判断简单物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的三视图。 (2)能根据三视图描述基本几何体或实物原型。 3、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 (1)同一个立体图形按不同的方式展开,得到的平现图形不一样的。 (2)了解直棱柱、圆柱、圆锥、的平面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判断和制作立体模型。 4、点、线、面、体 (1)几何图形的组成 点:线和线相交的地方是点,它是几何图形最基本的图形。 线:面和面相交的地方是线,分为直线和曲线。 面:包围着体的是面,分为平面和曲面。 体:几何体也简称体。 (2)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例1 (1)如图1所示,上面是一些具体的物体,下面是一些立体图形,试找出与下面立体图形相类似的物体。 (2)如图2所示,写出图中各立体图形的名称。 图 1 图2 解:(1)①与d类似,②与c类似,③与a类似,④与b类似。 (2)①圆柱,②五棱柱,③四棱锥,④长方体,⑤五棱锥。 例2 如图3所示,讲台上放着一本书,书上放着一个粉笔盒,指出右边三个平面图形分别是左边立体图形的哪个视图。 图3 解:(1)左视图,(2)俯视图,(3)正视图 练习 1.下图是一个由小立方体搭成的几何体由上而看得到的视图,小正方形中的数字表示该位置小立方块的个数,则从正面看它的视图为()

小学数学一下教学设计:认识图形第一课时

学案 一、学习内容:认识图形(第一课时) 二、教材与学情分析 本单元是学生正式学习平面的开始。由于平面图形是二维图形,学生难以在现实的三维空间中找到对应原型。因而,学生学习平面图形要比学习立体图形困难一些。也正因为如此,教材在修订中将这部分内容放到了一年级下册。教学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在由立体图形描画出平面图形并分类的活动中,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二是通过用同样的平面图形进行拼组的活动,初步体会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三是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学习目标 1、认识三角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等平面图形,会对各类平面图形进行区分。 2、经历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的过渡,理解面在体上。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会发现生活中的平面图形,体会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联系。 四、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三角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等平面图形。难点:理解面在体上。 五、核心学习任务 1.初步认识平面图形的特点,能辨认和区分平面图形。 2.理解面在体上。

七、学导过程

八、作业设计 作业本P1 九、板书设计 认识图形 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圆 十、教学反思 这节课让学生经历了从立体图形上描画出平面图形的操作过程,学生对于面在体上有较深的体验,因而很好的突破了教学的难点。但对于平面图形的特点,教参上建议是直观感知,能够辨认和区分平面图形即可,并没有要求提炼平面图形的特点。但在课堂的巩固练习中,需要判断辨认和区分图形时,感觉没有特点作为依据,学生辨认图形时缺乏抓手,说理也没有准确地理由。因此,我在第二班的教学中,我加入了特点的归纳环节,改进后的教学,学生在判断时更加有理有据。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4章图形的初步认识本章复习教案华东师大版.doc

第4章图形的初步认识 【基本目标】 1.使学生理解本章的知识结构,并通过本章的知识结构掌握本章的全部知识; 2.对线段、射线、直线、角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 3.掌握本章的相关概念和图形的性质; 4.理解本章的数学思想方法; 5.了解本章的题目类型. 【教学重点】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互相转化及一些重要的概念、性质等. 【教学难点】建立和发展空间观念;对图形的表示方法,对几何语言的认识与运用. 一、知识框图,整体把握 【教学说明】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章知识点,边回顾边画出本章知识框图.使学生对本章知识有一个总体把握,了解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为后面的运用奠定基础. 二、释疑解惑,加深理解 1.通常画一个立体图形要分别从正面看、从左面看、从上面看.如从不同方向看图1就可得到图2中的三个图形.同样由图2的三个图形也可以画出图1.如果不能认真的观察分析

立体图形的特征,就不能正确画出相应的平面图形. 图1 图2 2.在研究直线、线段、射线的有关概念时,容易出现延长直线或延长射线之类的错误.在用两个大写字母表示射线时,容易忽视第一个字母表示的是这条射线的顶点. 3.直线有这样一个重要性质: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即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线段有这样一条重要性质:两点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简单说成: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两个性质是研究几何图形的基础,应抓住性质中的关键性字眼,不能出现似是而非的错误. 4.注意线段的中点是指把线段分成相等的两条线段的点;而连结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的距离.这里应特别注意线段与距离的区别,即距离是线段的长度,是一个量;线段则是一种图形,它们之间是不能等同的. 5.角的表示方法中,当用三个大写字母来表示时,顶点的字母必须写在中间,在角的两边上各取一点,将表示这两个点的字母分别写在顶点字母的两旁,两旁的字母不分前后. 6.在研究互为余角和互为补角时,容易混淆这两个概念.常常误认为互为余角的两个角的和等于180°,互为补角的两个角的和等于90°. 【教学说明】教师引导学生对本章重点知识和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回顾,使学生对本章知识进行进一步的理解,形成知识网络. 三、典例精析,温故知新 例1如图1所示,上面是一些具体的物体,下面是一些立体图形,试找出与下面立体图形相类似的物体. 解:①与d类似,②与c类似,③与a类似,④与b类似. 例2如图2所示,讲台上放着一本书,书上放着一个粉笔盒,指出右边三个平面图形分别是左边立体图形的哪个视图.

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二)教案

认识图形二教案 单元学情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上学期“认识物体和图形”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辩论和区分所学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了,这里主要是通过一些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图形间的立体图形间以及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一些关系。本单元教学的关键是把握好教学要求,既不能在上学期的基础上简单重复,又要能拔高教学要求,上学期在认识物体和图形时,也有拼摆,但那时只是用所学的形状拼搭一引起有趣的图案和事物,使学生加深对所学图形的认识,从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同时体会图形的显著特征。而本单元“图形的拼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摆、拼、剪等活动体会平面图形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和立体图形间以及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以及正方体的形状,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辨别和区分这些图形。 2、培养学生初步发展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3、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单元重点: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 单元难点:初步感知图形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单元课时安排:约3课时 第一课时:认识图形(1) 教学内容:认识图形(1) 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使学生知道长方形、正方形的形状和边的特点。 2、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加深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能辨别、区分这两种图形。 教学重点:通过操作让学生明白长方形和正方形各自的特点。 教学难点:能够根据各自的特点进行简单区分与判断。 教学方法:观察法、操作法 教学准备:长方形、正方形纸片、剪刀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出示长方形,请学生说一说长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两条长边相等,两条短边相等) 再出示正方形,也请学生说一说正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四条边长度都相等) 二、新课。 1、拿出每人事先准备好的长方形、正方纸,师生共同操作。 (1)引导学生先看正方形,先上下对折,边要对齐,看上下两部分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上下两条边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再左右对折,方法同上。然后把正方形纸的两个斜对着的角对齐,折后观察折痕两旁的部分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再继续对折一次,观察折出的几部分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四条边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得出结论)(2)用长方形纸折一折,看一看长方形的边长怎么样。 要求学生先思考:怎样折长方形的纸,就能使分成的两部分完全合在一起?然后,自己动手折一折,以四人一小组进行讨论,再翻开课本进行核对。 (3)区分长方形和正方形。

第一单元第一课认识图形(二)第一课时-教案

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认识图形(二)(1)教学设计课题认识图形(二)(1)单元第一单元学科数学年级一年级 学习目标1.通过直观使学生知道长方形、正方形的形状和边的特点。 2.通过实物让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 3.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重点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 难点认识平面图形并区分正方形、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出示机器人图形,让同学们辨认都由哪些图形 组成。 思考:小朋友们,你们看到的这个机器人是由 什么形状组成的呢?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吧。 小结:圆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 四边形。 导入新课:你们想不想认识这些图形呢?接下来 我们一起学习《认识图形(二)》第一课时。 通过出示机器 人图形,让学 生从中自己发 现都有哪些图 形。 让学生通过简 单的机器人模 型,让学生认识 图形。 讲授新课(一)认识图形 1.认识长方形 出示长方形图片,可以让学生感觉或者让学生摸纸面地感觉,然后再看一看它有什么特点,一起说一说。 交流讨论:挑选出长方形 状地积木挑选 出来, 让学生自己通过 手摸、眼看,发 现问题。锻炼学 生自主学习的能 力。

巩固提升 (1)思考:你们觉得圆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2)摸一摸圆柱两边的平面你们有什么感 觉? (3)那我们用前边的方法把圆画下来吧。(指 导学生在纸上画圆)。 (4)指导学生将圆柱的一面放在纸上,然后 沿着圆柱画圆。 (二)做一做 1.说一说 举例说一说,你身边哪些物体的面是你学过的 图形? 2.练一练 (1)同学们,你们数一数下面的蜻蜓图形里 每种图形分别有几个? (2)小鸟丢饼干啦,快帮它拣一拣,分一分 (3) 给房子涂上漂亮的颜色,记得看要求,别涂错 了哦! 我们漂亮的房子涂好了! 没有尖尖的 角,都是圆圆 的。 让学生通过举身 边的例子来说自 己平时看到的可 以画出的图形的 样子。 通过练习让学生 加深对新学的几 种图形的认识。

第4章图形的认识试卷

湘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第四章图形的认识 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6分) 1.如图,OA⊥OB,若∠1=55°,则∠2的度数是() A.35°B.40°C.45°D.60° 2.如图是一个长方体包装盒,则它的平面展开图是() A.B.C.D. 3.如图,OB是∠AOC的角平分线,OD是∠COE的角平分线,如果∠AOB=40°,∠COE =60°,则∠BOD的度数为() A.50°B.60°C.65°D.70° 4.利用一副三角板上已知度数的角,不能画出的角是() A.15°B.135°C.165°D.100° 5.某同学用剪刀沿直线将一片平整的银杏叶剪掉一部分(如图),发现剩下的银杏叶的周长

比原银杏叶的周长要小,能正确解释这一现象的数学知识是() A.两点之间线段最短B.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C.垂线段最短D.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6.下列说法: ①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②在数轴上与表示﹣1的点距离是3的点表示的数是2; ③连接两点的线段叫做两点间的距离; ④2.692475精确到千分位是2.6924; ⑤若AC=BC,则点C是线段AB的中点; ⑥一条射线把一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这条射线是这个角的平分线. 其中错误的有() A.2个B.3个C.4个D.5个 7.点C在线段AB上,下列条件中不能确定点C是线段AB中点的是()A.AC=BC B.AC+BC=AB C.AB=2AC D.BC=AB 8.如图,一根长为10厘米的木棒,棒上有两个刻度,若把它作为尺子,量一次要量出一个长度,能量的长度共有()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4认识图形(一)第二课时

认识平面图形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我会拼图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感知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能根据它们的特征,并从具体的情景中辨别出这四种图形,初步运用这些图形进行拼图。 过程与方法:培养操作、观察、表达及思维能力学会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空间观念,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从物体表面抽象成平面图形。 教学难点 从物体表面抽象成平面图形。 教学方法 动手操作法、小组合作法。 教学准备 各种平面图形的实物、ppt 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 一、 活动一:摸物体,说形状。 (将各种大小不一的平面图形放在一个袋子里) 摸一摸,说说你手里拿的物体是什么形状的? 学生自由回答。 同桌互相交流自己的感觉 全班交流。 揭示课题:认识平面图形。 二、活动二:感知“面”是从“体”得到的。 出示长方体,讣学生试试能从长方体上找出什么图形:学生回答后,课件演示、再让学生从桌面上的物体找出长力形、师问:“你还能找到其他的图形吗? 请大家4人一组,找找看。“让学生自主活动,通过观察、探索、合作、交流,从其他物体上找出其他图形。结合学生汇报小组活动结果进行课件演示: a)方体上分离出正方形,揭示名称。 b)柱上分离出圆,揭示名称。 c)从三棱柱上分离出三角形,揭示名称。 一起出示四种图形,让学生说出它们的名称并板书。 三、活动三:用“体”描“形”。 小熊猫说:“小朋友真能干,已经能从不同的物体找到不同的图形了,那我们能不能自己想办法用桌上 观察与交流中初步认识。 从实物图中直观地抽象出各种平面图, 用实物体描画出各种平面图形,加深认识。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认识图形(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认识平面图形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页例1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能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能正确辨认和区分这些图形。 2.通过拼、摆、画、折、找等活动,使学生能直观地初步感知平面图形的特征和平面图形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在经历观察、比较,描画活动过程中,让学生感悟到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区别。丰富学生的直观体验,发展空间观念。 4.在亲身经历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体会到到生活中处处存在着数学,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从而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探求新知的兴趣。 教学重点: 能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从立体图形中“拓”出面、借助“拓”出的面认识平面图形;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积木、立体图形物体和平面图形卡片、钉子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一)课件呈现主题图:小朋友,你们喜欢搭积木吗? (二)哪位小朋友来说一说:你们都分别有哪些形状的积木呢?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从学生平时喜欢的积木入手,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探知的学习过程,进一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动手操作,认识平面图形 (一)师生互动: 1.你有什么方法能在纸上得到这些立体图形的“面”呢? 2.学生动手操作,利用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本子上描、画、印、拓出各种平面图形,小组交流自己画图的过程与方法。 3.点明课题:认识平面图形 (二)认识长方形 1.课件呈现长方形:你是从哪一种形状的物体得到这种图形的? 2.让学生在长方体物体上找一找,摸一摸,说一说。 3.谁能帮这样的图形取个名呢?板书:长方形。 (三)认识正方形和圆 (1)教师指着贴在黑板上的正方形和圆问:这些图形又分别是用哪一种物体的面画出来的?在这些物体的面上,还能找到这样的图形吗?像这样的图形又分别叫什么呢?(在相应图形处板书:正方形、圆)

精选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图形的初步认识4-4平面图形作业(新版)华东师大版(1)

4.4平面图形 1.如图是由下面五种基本图形中的两种拼接而成,这两种基本图形是() A.①⑤B.②④C.③⑤D.②⑤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几条线段首尾顺次相连所组成的封闭图形叫多边形 B.一条弧和经过弧的两条半径围成的图形叫做扇形 C.三角形是最简单的多边形 D.圆的一部分是扇形 3.已知如图,则不含阴影部分的矩形的个数是() A.15 B.24 C.25 D.26 4.下列几何图形中,不能一笔画成的是() 5.以下图形中,不是平面图形的是() A.线段B.角C.圆锥D.圆 6.用六根长度相等的火柴棒搭等边三角形,最多搭成_________个. 7.一个长方形锯去一个角,可以得到的图形是_________. 8.图形所表示的各个部分不在同一个平面内,这样的图形称为_________图形. 9.下图是一个三角形,现分别连接这个三角形三边的中点将这个三角形分割成4个较小的三角形(即分割成四部分)得到图①,再连接中间这个三角形三边的中点继续将它分割得到图②;再继续连接最中心三角形三边的中点将它分割得到图③. (1)图②中大三角形被分割成几个三角形;图③中大三角形被分割成几个三角形.

(2)按上面的方法继续分割下去,第10个图形分割成几个三角形?第n个图形呢(用n 的代数式表示结论)? 10.如图所示,正方形的边长为a,以各边为直径在正方形内作半圆,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11.如图所示的图形中有哪几个是四边形? 12.如图,你能数出多少个不同的三角形,多少个不同的四边形? 参考答案: 1.D 2.C 3.D 4.C 5.C 6.4

7.三角形,梯形和五边形 8.立体 9.解:(1)图②中大三角形被分割成7个三角形;图③中大三角形被分割成10个三角形.(2)图⑩有4+3×9=31个, 第n个图形有4+3(n﹣1)=(3n+1)个. 10.解:S阴影=π×()2=πa2. 11.解:由四边形的定义可知,只有(2)是四边形. 12.解:由所给图形及三角形和四边形的定义可知:图形中有5个三角形,6个四边形.

七年级数学几何图形的初步认识知识点电子教案

第二章 几何图形的初步认识 2.1 从生活中认识几何图形 知识点: 一、认识几何图形 几何图形 二、几何图形的构成 1、面与面相交成___,线与线相交成___。 2、点动成___,___动成面,面动成___。 3、___、___、___是构成几何图形的基本要素,体是由___围成的。 4、面有___面和___面,线有___线和___线。 引申探讨:n棱柱有几个顶点、几条棱、几个面

2.2 点和线 知识点: 1、点的表示: A B 用一个大写的字母,例如:点A、点B 2、线段的表示: 方法一 :用表示端点的两个大写字母(没有次序). 例如:线段AB、线段BA. 方法二:用一个小写字母.例如线段a. 3、射线的表示: 用表示端点的大写字母和其余任一点的字母(表示端点的大写字母必须写在前). 例如:射线AB 4、直线的表示: 方法一 :用表示任两点的两个大写字母(没有次序). 例如:直线AB、直线BA. 方法二:用一个小写字母.例如直线a. 5、线段、射线、直线的比较: 6、直线的性质: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简记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7、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点在直线上(直线经过点);点在直线外(直线不经过点) 引申探讨:1、一条直线上有n个点,会有几条线段? 2、握手问题、票价问题、车票问题。

2.3线段的长短 知识点: 1、线段长短的比较方法:(两种) (1)度量法:是从数量的角度来比较 (2)叠合法:是从图形的角度来比较 另外了解估测法:依据已有的经验来判断 2、线段的画法: 3、线段的性质: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简记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引申探讨:蚂蚁爬行问题 2.4 线段的和与差 知识点: 一、线段的和与差的概念及作图方法 二、线段的和与差的计算 三、线段的中点 2.5 角以及角的度量 知识点: 一、角的概念 二、角的表示方法: 1、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 (1)用三个大写英文字母表示(此时要把表示顶点的字母写在中间)。 (2)用一个大写字母表示(只有在某个顶点处只有一个角,而且这个字母必须用顶点的字母表示)。 2、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3、用小写希腊字母表示。 三、角的度量

【优质】认识图形二教案

认识图形(二)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在一年级上册中学生已经直观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这部分教材以此为起点,首先安排学生认一认这些积木,然后通过描一描、印一印、摁一摁等多种方法引出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从物体上“分离”出面以后,为了引导学生进一步研究面的形状,感受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特点,形成有关图形的正确表象,教材在“想想做做”中安排了丰富的学习活动,如画一画、找一找、围一围等。在这些活动中,学生手脑并用,不仅在知识层面上得到巩固和深化,而且在活动中进一步体会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发展了数学思考,激发了进一步学习的愿望。这部分教学内容还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平面图形重要基础。 在生活中,学生已经接触过一些平面图形,并具有一定的认知经验,这些经验重要包括两个方面:意识在上学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时,所形成的一些对常见几何形体表面的感性认识;二是学生在日常生活(特别是平时做的手工和游戏)中所积累的对一些物体表面形状的感性认识。尽管已经有了一些感性认识,学生对于这些图形是模糊的,而且是“体”“面”部分的。 基于以上认识,本课在教学设计中力图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思想,不仅仅满足于让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更注重让学生主动参与图形知识的探索过程。教师给学生足够的自主空间,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一系列活动,发现并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让他们经历一次知识的“再创造”过程。使其成为真正的学习者。 教学内容: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46-~48页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观察长方体、正方体的一个面、棱柱和圆柱的底面,用这些几何形体的面画图形等活动,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知道这些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初步知道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初步感受几何形体的面的特征,体会“形”与“体”的联系。 3、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与同学的交往、合作的意识。 教学准备:圆钟、笔筒、课件、积木(长方体、正方体、棱柱、圆柱)、水彩笔、方格纸、印泥、白纸(长方形、正方形、圆)、皮筋(3根)、水彩笔(红、绿、蓝) 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从物体中分离出来的面,再从表面抽象出平面图形,这也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过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