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向家寨隧道区测报告

向家寨隧道区测报告

向家寨隧道区测报告
向家寨隧道区测报告

新建高速铁路成都至贵阳客运专线

乐山至贵阳段向家寨隧道工程地质区测报告

(CK370+210~CK375+462)

贵州省地矿局第二工程勘察院

二ΟΟ九年六月

新建高速铁路成都至贵阳客运专线

乐山至贵阳段向家寨隧道工程地质区测报告(CK370+210~CK375+462)

项目负责:刘武

编写:刘爱昌张抽勇冉宇进

审核:

审定:

总工程师:

院长:

提交报告单位:贵州省地矿局第二工程勘察院

提交报告时间:二ΟΟ九年六月

目录

一、概况 (2)

(一)任务依据 (2)

(二)项目概况及工作范围 (2)

(三)目的与任务 (2)

(四)完成工作量统计 (2)

(五)执行规范与参考资料 (2)

二、自然地理概况 (3)

(一)地理位置及交通 (3)

(二)地形地貌及经济 (3)

(三)气象 (3)

(四)水文 (3)

三、地层岩性 (3)

(一)第四系(Q4) (4)

(二)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2l) (4)

(二)二叠系下统(P1) (4)

四、地质构造 (4)

(一)区域构造特征 (4)

(二)褶皱 (4)

(三)断裂 (4)

五、水文地质 (5)

(一)地下水类型 (5)

(二)含水岩组富水特征 (5)

(三)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特征 (5)

(四)水文地质条件评价 (5)

六、隧道涌水量预测 (6)

(一)涌水量计算 (6)

(二)涌水量计算结果评价 (6)

七、区域稳定性评价 (6)

(一)新构造运动 (6)

(二)地震动参数............................................................................................................................... 7八、不良地质及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7)

(一)岩溶 (7)

(二)煤层瓦斯及采空区 (7)

(三)断层破碎带 (7)

九、隧道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7)

(一)隧道进口 (7)

(二)隧道洞身 (7)

(三)隧道出口 (8)

十、隧道工程地质问题预测及防治措施意见 (8)

(一)洞身涌水 (8)

(二)地下水的侵蚀性 (8)

(三)地表水的漏失 (8)

(四)瓦斯突出 (8)

十一、工程措施建议及岩土设计参数 (8)

(一)岩土设计参数建议值见下表 (8)

(二)工程措施建议 (9)

十二、下阶段工作建议 (9)

附图

1、向家寨隧道区测工程地质平面图

2、向家寨隧道全纵断面图

向家寨隧道工程地质区测报告

(CK370+210~CK375+462)

一、概况

(一)任务依据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地勘岩土公司(以下简称为甲方)委托贵州省地矿局第二工程勘察院(以下简称我院)承担“成都至贵阳客运专线乐山至贵阳段长隧道1:10000区域地质测绘”技术服务工作。我院于2009年3月15日接到铁二院关于乐山~贵阳段“CK线向家寨隧道”1:1万区域地质测绘的“技术任务书”及相关图件。我院于2009年3月组织人员对CK线向家寨隧道进行1:1万的区域地质区测工作,5月初完成外业工作。

工作中着重对影响隧道施工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岩溶及地下水、采空区、地质灾害等进行了调查测绘。

(二)项目概况及工作范围

向家寨隧道进口里程为CK370+210,隧洞进口高程1510.630m;出口里程为CK375+462,洞口高程1580.343m,全长5252m。

本隧道1:1万的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测绘工作区范围:长度以隧道进、出口各外推500m为界,宽度以线路中线向两侧外推2km为界,遇对隧洞影响较大的地下河等,则适当扩大调查面积。该隧道调查面积约25.0km2。

(三)目的与任务

遵照甲方提供的“成贵线隧道1:1万区域地质测绘技术任务书”的要求,本次工作的目的任务是:查明隧道通过区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控制线路方案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为方案比选及工点地质勘测提供正确可靠的依据。(四)完成工作量统计

本次完成工作量见表1—1

表1—1 完成工作量表

内容数量单位备注

1/1万地质测绘25 km2

观测点、井泉点及摄影点170 个

水样 1 组

隧道工程地质纵断面 5.25 km

(五)执行规范与参考资料

1、执行的规范、规程:

(1)《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TB10012-2001;

(2)《铁路工程水文地质勘察规范》TB10049-2004;

(3)《铁路工程不良地质勘察规程》TB10027-2001;

(4)《铁路工程岩土分类标准》TB1007-2001;

(5)《铁路工程特殊岩土勘察规程》TB10038-2001;

(6)《铁路工程水文勘察设计规范》TB10017-99;

(7)《铁路工程隧道技术规范》TB1020-2002;

(8)《铁路工程制图标准》TB/T10058-1998;

(9)《铁路工程制图图形符号标准》TB/T10059-1998;

(10)《中国地震动参数数区划图》GB18306-2001;

(11)《铁路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图例图式》院颁-1989;

(12)《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规范》TB10210—2001。

2、参考资料

(1)《贵州省区域地质志》贵州省地质矿产局(1987.07)

(2)《贵州省水文地质志》贵州省地质矿产局(1996)

(3)1:20万《毕节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贵州省地质局一0八地质调查大队(1976、12);

(4)1:20万《毕节幅区域水文地质调查报告》中国人民解放军00九三二部队(1978.7);

(5)1:20万区域水文地质图。

二、自然地理概况

(一)地理位置及交通

向家寨隧道位于贵州省大方县东关乡东七家田至穿洞之间,行政区划属大方县东关乡、五凤乡所辖,线路经过七家田、五步台、冷家麻窝、仓边、消灰洞。G321国道从测区西测通过。洞身段一公里范围内均有通村公路相互连通,交通较为方便;隧道进出口距离公路较近,交通方便。

(二)地形地貌及经济

测区位于贵州高原西北的斜坡地带,具有山高谷深坡陡的特点,隧道由西向东穿越关应山山脉。山脉走向近南北,其走向与构造线走向基本一致。山脊高程一般1600~1700m,最高峰1723m,相对高差约200m,属条形中山。全段为二叠系地层分布,大部分为二叠系下统栖霞茅口组可溶岩分布,地貌组合形态为峰丛洼地,多发育溶蚀洼地、落水洞、竖井等岩溶形态;二叠系上统龙潭组在中部呈条带状分布,多为侵蚀脊状山。

区内主产玉米、小麦、马铃薯等,经济作物有考烟、油菜、花生、黄豆等,经济林以核桃、生漆为主。已发现的矿藏主要有煤炭、硫铁矿等。(三)气象

测绘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盛行东南风,冬春季盛行西北风,具有低纬度、高海拔高原山地气候区的特点。多年平均气温15.7?C。一月平均气温3.627?C,七月平均气温23.31?C。极端最高气温35.4?C(1958年4月23日),极端最低气温为-10.0?C (1977年2月9日),全年平均日照时数1300小时左右,多年平均蒸发量1234.90mm;多年平均相对湿度80%,最大92%,最小69%,多年平均降水量954mm(1969~1999年),最大年降水量1265.10mm(1996年),最小年降水量718.20mm(1981年)。年内降水量时空上分布也不均匀,雨季为四月至十月,降雨量达834.76mm,占全年降水量的87.42 %,一月至三月以及十一至十二月为枯季,降雨量为120.13 mm,占全年降雨量的12.58 %。见表1-1

表1-1 毕节地区多年月平均降雨量表(1969-1999年)

单位:mm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多年降雨量19.29 17.89 26.35 76.97 139.66 177.55 146.61 113.39 114.42 66.16 33.19 23.4 954.88

比例(%) 2.0 1.87 2.76 8.1 14.62 18.60 15.35 11.87 11.98 6.93 3.47 2.45 100 灾害性气候主要有干旱、暴雨、冰雹、霜冻、倒春寒等。

(四)水文

测区为长江流域乌江水系,隧址区内无地表河流,在工作区的北面,发育地表河流干纪河,该河流由西向东径流。

三、地层岩性

隧址区出露地层主要为二叠系下统栖霞茅口组(P1q-m),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2l),区内第四系不发育,仅零星分布于山间洼地、槽谷地带,厚度一般小于5m。各组岩性特征简述如下:

(一)第四系(Q4)

1、坡崩积层(Q4dl+col):为块石土、碎石土及少量粘土组成,石质为灰岩,厚度0-2m。零星分布于斜坡中下部,或溶洞口附近。属Ⅲ级硬土,填料级别B组。

2、坡残积层(Q4dl+el):为粉质粘土、红粘土和中密细角砾土等组成,厚0-3m。沿隧道轴线有少量分布,范围及厚度均较小,但在溶蚀槽谷地带厚度相对较大,且集中。属Ⅱ级普通土,填料级别D组。

(二)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2l)

3、龙潭组(P2l):呈条带状、以“戴帽”的形式分布于隧道中段。隧道由其下方地层通过。岩性为灰黄、灰色中厚至薄层细砂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夹菱铁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泥岩、炭质泥岩、及硅质灰岩、泥灰岩,含煤层,厚40-70m。属Ⅳ级软石,填料级别C、D级。

(二)二叠系下统(P1)

4、栖霞茅口组(P1q+m):呈面状分布于测区,隧道洞身段全部由该地层中穿越。岩性为浅灰色块状灰岩、白云质灰岩夹燧石结核灰岩,厚196-404m。属Ⅴ级次坚石,填料级别A、B级。

四、地质构造

(一)区域构造特征

隧址区处于新华夏系构造带,黔北台隆,遵义断拱贵阳复杂构造变形区。主体构造为石关口背斜东翼,向家寨向斜,区内断裂构造以近南北向断裂为主,主要断裂与褶皱为同期形成,与山体走向大致相同。(二)褶皱

1、石关口背斜

背斜总体呈NNE走向,为一条形构造,为长轴宽缓背斜。核部地层为下二叠下统栖霞茅口组(P1q+m),两翼依次为二叠系上统至三叠系下统各组地层。其轴线从测区西侧的东关一带经过,与隧道轴线近垂直,受一棵树断层的影响,两翼岩层产状不对称,西翼岩层产状N10°~30°W/12°左右;东翼岩层产状N55°E/7°SE。该背斜两翼岩层较完整,断层带岩石破碎,工程地质条件较差。

2、向家寨向斜

向斜总体呈SN走向,为宽缓向斜,核部地层为下二叠上统龙潭组(P2l),其两翼地层为二叠下统栖霞茅口组(P1q+m),向斜东翼受断层的破坏而不完整,其轴线与隧道轴线在CK372+800处大角度相交,其两翼岩层基本对称,西翼岩层产状N55°E/7°SE;东翼岩层产状N40°W/15°SW。向斜轴部岩层缓倾,岩石完整,工程地质条件好。

(三)断裂

测区发育有大方断裂、一棵树断层。现分述如下:

大方断裂为高角度逆冲断层,其断层倾角为70°,走向为近南北向,断层破碎带宽度约100m,破碎带见角砾岩、方解石脉、硅质胶结,断层附近岩溶发育强烈,见较多的岩溶洼地及落水洞分布,由隧道CK373+410横穿隧道轴线,对隧道施工的影响大,主要表现为突水、掉块、洞顶坍塌等不良工程地质问题。

一棵树断层,区域上总体走向为南北向,为逆断层,受构造应力的变化,在测区内走向向北西偏转约20度,该断层在隧址区内为同层错断,破碎带宽度约90m,见角砾岩,小扰曲、方解石脉等。断层附近岩溶发育强烈,见较多的岩溶洼地及落水洞分布,由隧道轴线CK371+210处与隧道轴线大角度相交,对隧道施工的影响大,主要表现为突水、突泥、掉块、洞身失稳等不良工程地质问题。。

五、水文地质

(一)地下水类型

区内主要为碳酸盐岩分布,根据地层岩性及其组合特征、地下水赋存条件、水理性质和水力特征,将区内地下水类型分为碳酸盐岩岩溶水、基岩裂隙水和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水,以碳酸盐岩岩溶水为主。

(二)含水岩组富水特征

1、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水

主要赋存于山间槽谷、坝子内的第四系冲洪积、残坡积层中,基本为透水层,该类地下水分布面积小,富水性差,水量贫乏,对隧道影响较小。

2、基岩裂隙水

含水岩组为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2l),主要为泥岩,泥质粉砂岩,含水介质为风化裂隙及构造裂隙,富水性弱,地下径流模数0.94-2.37L/s.km2,区测范围内未见泉水露头。为隧道洞身穿越地层的上覆地层,其所含地下水可能沿岩石裂隙向下渗流进入隧道内,该层所含地下水对砼具有强腐蚀性,对隧道的施工影响小,但在其下的洞身段应用防腐材料。

3、碳酸盐岩裂隙溶洞水

含水岩组为栖霞茅口组(P1q+m),浅灰色块状灰岩、白云质灰岩夹燧石结核灰岩,含水介质为溶洞裂隙、管道,富水性强,但极不均一,地下水径流模数枯季为8.17-8.85 l/s·km2,年平均8.03-25.0l /s·km2。含水岩组岩溶强烈发育,溶蚀特征以地表岩溶槽谷和溶蚀洼地、落水洞等垂直溶蚀形态为主,其补给及径流均有集中的特点。对隧道施工影响大,可能发生突水、突泥等不良工程地质问题,特别是在雨季施工,发生突水、突泥的可能性大。(三)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特征

隧址区内地下水类型主要为碳酸盐岩类岩溶水,主要靠大气降水入渗补给,但本区的降水特点是雨量大、雨时短、雨期集中,栖霞茅口组(P1q+m)地层分布区地表岩溶强烈发育,岩层较平缓,有利与地下水的补给。地下水的径流受地质构造及岩性控制,总体上沿地层走向由南向北径流,以地下河出口的形式排泄于地表,该出口为干纪河的源头;干纪河谷为该区的侵蚀基准面,高程为1402m。调查区为该地下河的补给区,地表岩溶形态呈网状分布,暗河管道不明显,无固定地下水位。

(四)水文地质条件评价

区内主要褶皱石关口背斜、向家寨向斜,隧道轴线与构造线近垂直,且穿越栖霞茅口组(P1q+m)碳酸盐岩岩溶水含水地层。地下水沿走向由南向北径流,该区为地下水的补给区,无固定地下水位,隧道全洞身段处于该区地下水的垂直渗流带内。隧道轴线两侧附近地表有大量岩溶洼地、落水洞发育,地下可能有岩溶裂隙、岩溶洞穴发育,隧道施工可能揭露地下岩溶裂隙、岩溶洞穴,有发生掉块、洞身失稳等工程地质问题的可能,而雨季施工时,地表水在雨后沿落水洞等直接灌入地下,隧道揭露与地表直接贯通的岩溶裂隙时,发生涌水、突水、突泥的可能性大,对隧道施工的影响大。

中部CK372+200m-CK372+550m段,为向家寨向斜的轴部,出露龙潭组覆盖于栖霞茅口组可溶岩之上,形成“戴帽”的构造特征,以基岩裂隙水为主,大气降水补给,含水层富水性弱。隧道处于其下伏地层的灰岩中穿过,地下水可通过岩石裂隙向深部渗流,其地下水的侵蚀等级为H2,对隧道施工的影响小,但在其下的洞身段应用防腐材料。

六、隧道涌水量预测

(一)涌水量计算

1、预算原则

经对隧址区水文地质条件的调查、结合区域水文地质资料的综合分析,大气降水、地表水的直接入渗是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隧道穿越2个不同性质的含水岩系,但龙潭组地层在该区出露面积小,且表现为戴帽的构造特征,其地表汇集的坡面流也从附近的落水洞等汇入地下,故把整个测区全部归划为P1q+m地层计算。因此,本次根据隧址区地形地貌、地层岩性、构造及水文地质条件等进行隧道涌水量预算,并采取岩性预算方法。此次勘查属预可行性研究阶段。隧道各段涌水量采用大气降水入渗法和地下水径流模数法进行预测,并进行对比。

2、预算方法及公式的选择

根据隧址区水文地质条件、地层岩性及含水层特征对其进行分段计算。

(1)大气降水入渗法

根据隧址区水文地质条件、地层岩性及含水层特征对其进行分段计算,计算公式:Q=2.74a×X×F

Q—隧道正常涌水量(m3/d);

F—汇水面积(km2),根据隧道地下水汇水范围,在1:1万地形地质图上量测;

X—年平均降雨量(954mm);

α—入渗系数,根据区域数据采用经验值。α—入渗系数,根据区域数据采用经验值及隧址区水文地质条件。P1q+m地层岩溶发育a= 0.6。

Q=2.74×0.6×954×25

隧道正常涌水量为39209.4d

m/3。降雨洪期,本隧道动态系数采用2,则预测最大涌水量为78418.8d

m/3。

2、地下水径流模数法

计算公式:Q = 86.4×M×F

其中:M——为地下水径流模数(l/s.km2),按年平均径流模数计算,

F——为隧道通过含水体的地下汇水面积(km2)。

根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及隧址区水文地质条件,对区内各含水层地下水迳流模数进行取值:P1q+m地层地下水径流模数25l/s.km2。

地下水量计算如下

Q = 86.4×25×25

=54000m3/d

隧道正常涌水量为54000m3/d降雨洪期,本隧道动态系数采用2,则预测最大涌水量为108000d

m/3。

(二)涌水量计算结果评价

从上述计算可知,大气降水入渗法未包括侧向补给因素的排泄量,其值偏小;其结果不予采用;地下水迳流模数法依据的参数则包括垂向和侧向的补给因素,并考虑区内地下水和地表水转化频繁,基本符合本区水文地质条件,建议采用迳流模数法计算结果作为隧道设计参考依据,即正常涌水量:Q总=54000m3/d,最大涌水量Q=108000m3/d。

七、区域稳定性评价

(一)新构造运动

本区构造形态主要形成于燕山期及前燕山期,构造格局已基本定型,区内新构造运动主要表现为整体间歇性抬升为主。

(二)地震动参数

根据1/400万《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小于

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

八、不良地质及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隧址区不良地质及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有岩溶、煤层瓦斯及采空区及断层破碎带。现分述如下:

(一)岩溶

二叠系下统栖霞茅口组(P1q+m)为岩溶强烈发育,据现场地质调查资料,地表多发育岩溶洼地、落水洞等垂直岩溶形态。隧道处于垂直渗流带内,隧道施工可能会遇见各种类型、规模的岩溶裂隙、洞穴、等溶蚀形态,易造成岩溶塌陷、围岩失稳等工程地质问题。雨季施工发生涌水、突水、突泥,的可能性大,对隧道施工的影响大。(二)煤层瓦斯及采空区

区内含煤地层有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2l)。经现场地质调查:隧道里程桩号CK372+830m-CK373+260m段处于该地层的下方约80m穿越,煤层瓦斯突出及采空区对隧道的影响小。该段地下水含硫酸根离子,对混凝土有腐蚀性,侵蚀级别(H2)。硫铁矿为露天开采,对隧道无影响。

(三)断层破碎带

断层破碎带往往形成不稳定结构面,导致岩石松弛、岩石强度下降,岩体的完整性及均一性极差,隧道围岩稳定性变差,且断层破碎带岩质软硬不均,易破碎,强度低,手锤敲击易碎,类似中密碎石土或胶结一般的角砾土,遇水后物理力学性质差。隧道施工时可能发生突水、突泥、掉块、塌方、围岩失稳等工程地质问题。九、隧道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一)隧道进口

隧道进口位于落雁塘北侧,里程为CK370+210,洞口高程1529.421m。进口地貌为峰丛洼地(坡度约12°),隧道轴线与地形等高线大角度相交。

隧道进口地表基岩裸露,出露地层为二叠系下统栖霞茅口组(P1q-m),岩性为灰—深灰色生物灰岩,白云质灰岩夹燧石结核灰岩。地层走向N10°W-N30°W,倾向SW,倾角10°—15°,岩层向洞外倾斜,与隧道轴线呈大角度相交。进口处于浅埋的岩石溶蚀裂隙发育,岩体表面风化裂隙发育,岩体较完整,围岩级别较低(Ⅳ级),稳定性较好,开挖时洞顶可能掉块。

经现场地质调查:进口上部坡度缓,岩体总体上较完整,但仍可能存个别块石掉块。进口处目前未见滑坡、崩塌、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坡体处于稳定状态。

(二)隧道洞身

该隧道洞身穿过地层为二叠系下统栖霞茅口组(P1q-m),岩体完整性较好,岩溶强烈发育,可能存在较大岩溶裂隙、管道,雨季施工时可能发生突水、突泥;隧道通过封闭溶腔也可能产生突水、突泥。洞身段围岩整体稳定性较好;断层附近岩体较破碎,围岩整体稳定性差;综上,该隧道工程地质条件差。

依据《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TB10012-2001;围岩基本分级,结合地下水、及环境条件等影响因素进行修正。隧道各段围岩级别见下表:

表8-1洞身围岩级别分段统计表

序号段落里程围岩级别围岩长度(m)

1 CK370+210~CK371+80 Ⅳ870

2 CK371+80~CK371+200 Ⅴ120

序号段落里程围岩级别围岩长度(m)

3 CK371+200~CK371+300 Ⅳ100

4 CK371+300~CK371+940 Ⅲ640

5 CK371+940~CK372+060 Ⅳ120

6 CK372+060~CK372+400 Ⅲ340

7 CK372+400~CK373+300 Ⅳ900

8 CK373+300~CK373+540 Ⅴ240

9 CK373+540~CK373+700 Ⅳ160

10 CK373+700~CK375+180 Ⅲ1480

11 CK375+180~CK375+360 Ⅳ180

12 CK375+360~CK375+462 Ⅴ102

(三)隧道出口

出口位于消灰洞一带,里程为CK375+462 m,洞口高程1588.685m。出洞口地貌为峰丛洼地,相对高差小于100m,隧道轴线与地形等高线近垂直相交。

出口处地表基岩裸露,出露地层为二叠系下统栖霞茅口组(P1q+m),岩性为灰—深灰色生物灰岩,白云质灰岩夹燧石结核灰岩。地层走向N20°W-N45°W,倾向SE,倾角8°—23°,岩层向洞内倾斜,与隧道轴线呈大角度相交。出口处于浅埋的岩石溶蚀裂隙发育,开挖时洞顶可能发生掉块。

经现场地质调查:出口岩体总体上较完整,自然坡度角较缓,但仍可能存在个别块石掉块。出口段目前未见滑坡、崩塌、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坡体处于稳定状态。

十、隧道工程地质问题预测及防治措施意见

(一)洞身涌水

隧道洞身穿过地层主要为二叠系下统栖霞茅口组(P1q-m),该地层岩石较完整,但岩溶强烈发育,可能存在较大岩溶裂隙、管道,隧道在雨季施工时可能发生涌水、突水、突泥。断层附近岩体较破碎,导水性好,可能为地下水的通道或富集大量的地下水,工程地质条件差,隧道穿越时易造成突水、突泥,掉块、坍塌等洞身失稳不良工程地质现象。

综述:可溶岩地段、断层破碎带易出现较大涌水、突水、突泥、掉块、坍塌。在施工中一定要加强地下防水工作,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二)地下水的侵蚀性

按照《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判定,隧道CK372+830m-CK373+260m上方煤系地层上覆,所含硫酸根离子将对施工材料产生强腐蚀作用,侵蚀级别H2。建议对CK372+500m-CK373+800m隧道段采用防腐蚀性材料,并对全隧道在详勘阶段和施工阶段进一步查明各地段地下水侵蚀性。

(三)地表水的漏失

隧址区地下水主要为碳酸盐岩溶蚀裂隙溶洞水,其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隧道开挖将形成较大的集水廊道,势必对隧址区水文地质条件产生影响。在影响范围内可能出现地表部分井、泉干枯等现象,进而影响隧道上方当地村民的生产及生活用水。(四)瓦斯突出

隧道从煤系地层下方通过时,隧道顶板于煤系地层底板厚度约80m,不存在瓦斯突出问题。

十一、工程措施建议及岩土设计参数

(一)岩土设计参数建议值见下表

岩性层及编号岩层风化程度

密度

ρ(g/cm3)

综合摩擦角φ°

基本承载力σ0

(Kpa)

永久边坡率

基底摩擦系

数f

残坡积层(Q dl+el) 1.9 12 180 1:1.25 0.30 灰岩W2 2.67 70 800 1:0.75 0.7 断层角砾35 300 1:1.25 0.35

(二)工程措施建议

1、进出口路堑,配合路基作好排水工作

2、断层破碎带岩体破碎,围岩级别低,易突水、突泥、垮塌,应加强超前地质预报,加强衬砌支护和封、堵。

3、预计CK372+500m-CK373+800m段地下水具有对砼具腐蚀性,侵蚀级别H2,应采取相应的防腐措施。

4、可溶岩地段易突水、突泥,应加强超前地质预报,加强衬砌支护和加强初期直排水;对于溶蚀沟槽、洞穴应进行嵌补。

5、隧道弃渣应综合利用,妥善处理,不可乱弃

十二、下阶段工作建议

1、建议定测时布置一定数量的物探,着重查明断层破碎带、围岩接触带、浅埋地段、构造软弱带的工程地质条件,进一步评价拟建隧道的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2、布置一定数量的深孔,进行综合测井及水文地质试验。包括地温、地应力、放射性、电阻率、波速、地下水量等参数。

控制网复测成果报告

引黄入冀补淀工程衡水冀州段控制网复测加密成果报告一、概述 本标段位于河北衡水冀州境内,大型建筑物三座(东羡节制闸、冀马渠引水闸、东羡涵洞),桥梁四座,大小建筑物总共7座。 二、测量时间及作业依据 1、我项目部于2015年12月12日进行外业观测并作数据校核,并与2015年12月24日进行内业计算。 2、施测依据 本次对施工控制网的复测及加密,依据业主、监理提供的《引黄入冀工程河北直管段E级GPS网成果表》。引用的技术要求依据: 1、《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DL/T5173-2003 2、《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1 3、《水利水电工程模板施工规范》DL/T5110-2000 4、《国家三、四等水准规范》GB12898-1991 三、平面及高程系统 平面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统,3°分带。 高程采用1985高程基准。 四、控制测量 1、平面控制测量

(1)、我项目部测量队在工区内共复测业主、监理提供的《引黄入冀补淀工程河北直管段衡水冀州段E级GPS网成果表》中的6个控制点,并根据现场情况做了24个GPS加密控制点。 (2)、平差处理 1)、平差软件:平面控制E级GPS网采用南方公司的南方GPS数据平差软件进行解算,技术指标按《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执行。 2)、基线统计:外业观测结束后首先对观测基线进行处理,当基线满足限差要求时,说明组成基线向量网的所有基线解算质量合格、成果可靠。否则,需删除不好的卫星、时间段,并剔除含有粗差的基线边,不让其参与平差。 3)、平差首先在WGS84坐标系下,进行控制网三维无约束平差,以评定网的内部附合精度。 4)、约束平差以E023、E028两个点为起算数据,在1954年北京坐 标系下,采用克拉索夫斯基椭球参数,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二维约束平差。 2、高程控制测量 (1)、高程控制测量采用四等水准导线测量。 五、测量仪器设备

控制网复测报告(定稿)

xxxxxxxx工程 工程控制网测量报告批准: 审核: 编制:

xxxxxxx经理部二O一八年六月

目录 一、任务目的................................................................................................................................................................... - 1 - 二、测区概况................................................................................................................................................................... - 1 - 三、已有资料................................................................................................................................................................... - 1 - 四、编制依据................................................................................................................................................................... - 1 - 五、控制网复测任务...................................................................................................................................................... - 1 - 六、控制复测................................................................................................................................................................... - 2 - 七、新增加密点测绘...................................................................................................................................................... - 2 - 八、成果及控制点点位图............................................................................................................................................. - 3 -

控制测量成果报告

石家庄市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裕华路110kV地铁站输变电工程 控制测量技术成果报告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石家庄地铁1号线14标段项目经理部 2014年12月 测量技术成果报告 项目负责人: 技术负责人: 校核: 编写: 主要参加人员:刘晓亭张凯凯张进财张航天 报告编制单位: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石家庄地铁1号线14标段项目经理部

目录 1 概述1 1.1工程概况1 1.1.1地理位置1 1.1.2新建电力隧道及施工井概况1 2 技术依据及平面坐标系统2 2.1技术依据2 2.1.1 测量技术依据2 2.1.2 现有成果资料2 2.2平面及高程坐标系统3 2.3测量仪器3 3 导线控制网测量3 3.1导线控制网简介3 3.2导线控制网数据处理4 3.3导线控制网坐标成果表4 4 高程控制网测量5 4.1高程控制网简介5 4.2高程控制网数据处理6 附件1 控制点平面布置图7

1 概述 1.1工程概况 1.1.1地理位置 裕华路110kV地铁站输变电工程电力隧道为裕华路110kV主变电站配套电缆通道,裕华路110kV主变电站由留村、仓丰两座城市电网高压变电站引入两路110kV电源。 220kV留村站出线,留村站至闽江道已有隧道160米。沿闽江道向西至京珠高速东侧新修暗挖隧道,留村—珠峰大街2.2×2.45隧道1415米,断面为2.2×2.45米;珠峰大街—京珠高速隧道1035米,断面为1.9×2.2米;由闽江道沿京珠高速东侧至裕华路主变电站,新修1回预制直埋沟,长约1170米。 220kV仓丰站出线,仓丰站出线沿仓丰路、裕祥路、南二环至雅清街为已有隧道,长度约4900米,自雅清街沿南二环北侧、东二环西侧至槐安路新修隧道长约2830米,断面为2.2×2.45米;沿槐安路北侧、至京珠高速东侧新修隧道长度约1540米,1.9×2.2米;施工井及通风井采用旁引式。由槐安路与京珠高速交口向北沿京珠高速东侧至海世界变电站,新修1回预制直埋沟,长约1570米。 电力隧道路径平面位置图见图2.1。 1.1.2新建电力隧道及施工井概况 留村-闽江道:已有隧道长约160米在建。 闽江道-京珠高速东侧:新修隧道长约2450米,以珠峰大街为界,珠峰大街以东至留村站口隧道断面2.2×2.45米,长约1415米,珠峰大街以西至高速公路东侧隧道断面1.9×2.2米,长约1035米。 闽江道-海世界(留村直出):新修隧道直埋沟(跨路预埋直径2米混凝土管)共计1170米。宽:1.0米高:0.4米。 仓丰-雅清街:已有隧道长约4900米,直墙高约2.6米,净宽2.2米,已有电缆支架,仅敷设电缆。 雅清街-槐安路:新修隧道长约2830米,直墙高2.45米,净宽2.2米。 槐安路-京珠高速:新修隧道长约1540米,直墙高2.2米,净宽1.9米。 京珠高速-海世界(仓丰直出)新修预制直埋沟(跨路预埋直径2米混凝土管)共计1570

隧道检测报告

附加声明 1、本报告出现下述情况时,将会导致报告无效: a、报告无本公司“检验检测专用章”无效。 b、未经公司批准,不得复制检测报告,复制需重新加盖“检测专用章”,否则无效。 c、报告无审核人、批准人签字无效。 d、报告数据有手写或涂改现象无效。 2、对报告若有异议,应于收到报告15日内向我公司提出,逾期不予受理。 3、对于委托检验,样品的代表性由委托单位负责。 地址: 邮政编码:

目录 1.概述 (1) 1.1.工程、地质概况 (1) 1.1.1.工程概况 (1) 1.1.1. 地质概况 (1) 1.2.隧道设计及施工完成情况 (2) 1.2.1.隧道施工完成情况 (2) 1.2.2.隧道支护设计参数 (2) 1.3.检测内容 (3) 1.4.检测依据及评定标准 (4) 1.5.检测仪器 (4) 2.检测结果 (5) 2.1.锚杆施工数量、长度及锚固密实度 (5) 2.1.1.锚杆施工数量 (5) 2.1.2.锚杆施工长度及锚固密实度 (5) 2.2.锚杆抗拔试验 (8) 2.3.初衬喷射混凝土厚度、缺陷 (9) 2.4.隧道初衬后净空断面 (9) 2.5.防水层施工质量 (11) 3.检测结论与建议 (13) 3.1.检测结论 (13) 3.2. 建议 (15)

受XX高速公路项目办委托,xxx工程质量检测咨询有限公司于2018年10月18日对XX 高速公路第11合同段XX隧道进口左洞ZK71+820~ZK71+880段、进口右洞YK71+605~YK71+645段进行施工质量检测。 1.概述 1.1 工程、地质概况 1.1.1 工程概况 XX隧道左幅隧道起讫桩号为ZK70+238~ZK74+010,长3772M,最大埋深约为154M;右幅隧道起讫桩号为YK70+235~YK74+035,长3800M,最大埋深约168M。隧道进口高程约2036971M,出口高程约2090.359m,隧道进口位于R=1200的圆曲线上,接A-400的缓和曲线、直线和A-400的缓和曲线,出口位于R=1150圆曲线上,右线进口位于R=1200的圆曲线上,接A-400的缓和曲线、直线和A-400的缓和曲线,出口位于R-1100的圆曲线上。 1.1.2 地质概况 隧址区位于黔西北高山去,山脊由南向西北横亘,山脊两侧为面积较小的山湾,形成山丘、山脊于鸿沟相见形态,地形起伏较大,山高坡陡,沟壑纵横。拟建隧道轴线处地面高程介于2218.07~2486.41米之间最低点位于隧洞进口,最高点位于隧道洞身段K123+340的山脊顶部。隧址区地貌形态为熔岩、剥蚀低中山地貌单元。隧道进口段为溶蚀侵蚀曹谷边一自然斜坡,坡向91~108°,左洞坡角约为68°,右洞破角约为37°,灰岩裸露,地表多为灌木丛;出口段也为一自然斜坡,坡向285°,坡角约13~24°,地表多为耕地,斜坡上部为陡坡,局部灰岩、泥质灰岩直接露出,地表多为灌木丛。 覆盖层:第四系残坡积层(Q el-dl)灰白色,稍湿,稍密,碎石为灰岩,含量60%,磨圆分选差,表层含植物根茎。 基岩:二叠系中统峨眉山组(P β)深灰,暗绿色隐晶至细晶玄武岩、杏仁、拉斑玄武 2 岩、夹粗玄岩、火山角砾岩、泥岩。区内分为上下两段:下段为深灰、暗绿色隐晶至细晶玄武岩、杏仁、拉斑玄武岩、夹粗玄岩、火山角砾岩;上段为粉砂岩、泥岩夹炭质页岩或煤线和薄煤层。

控制点复测报告

一、工程概况 1、工程总体概况 本工程在重庆市万州区属于三峡库区中心,东经107°55′22〃-108°53′25〃,北纬30°24′25〃-31°14′58〃。设计修建位于万州江南新区联合坝立交与五桥立交之间,北接机场路,南接万川大道,交通较便利。江南新区位于万州城区以东,东依毡帽山,西傍长江,南起五桥河,北至晒网坝,江南新区以行政文化、旅游服务、商务商贸及港口物流为核心职能的新城区。其规划面积约为15.62平方公里,远期规划人口达到12万人。 联合坝立交至五桥立交是联系江南新区与百安坝片区的重要交通干道。经万州区政协委员调查,此段道路(莲花寺公园路段,以下简称主线道路)在高峰时段交通压力较大,尤其是五桥立交拥堵明显。此外,莲花社区居民出行不便,绕行较远,故建议增设分流道,以解决近期居民出行不便、缓解机场路(莲花寺公园路段)与立交节点的交通拥堵现象。并打造由北滨路、长江二桥、南滨路、万川大道以及长江大桥组成的“环湖路”,形成万州特有的城市交通景观新格局。 2、现状道路情况介绍 五桥立交位于万州五桥移民新区,立交分两层,上层为立交桥主体桥梁系,包括环形匝道、匝道桥、高架桥;下层为万川大道,环形匝道内环半径20米。五桥立交通过莲花寺公园路段与联合坝立交衔接,联合坝立交是喇叭形立交,立交主线上跨南滨大道上段。两个立交的连接主线宽14米,双向4车道,无中分带,主线道路由桥梁段及路基段组成,其纵坡为0.3%+8%,其中五桥溪桥梁纵坡是0.3%,五桥立交高架桥梁纵坡8%。五桥立交、主线道路、联合坝立交现状路面结构均为沥青混凝土。 本次拓宽改造位于江南新区联合坝立交与五桥立交之间,主要改造内容是现状道路和桥梁拓宽。根据项目内容分为拓宽改造A段 拓宽改造A段:长约934.669米,此段改造范围是联合坝立交经五桥立交最后至万川大道,拓宽宽度主要分为10米(主线段)、6.25

某隧道二衬检测报告范本

. 示范报告检测项目名称:某某隧道二次衬砌质量检测 委托单位地址: 检测单位名称: 检测类别:委托检测 报告日期:二0一四年七月三十日

某某隧道检测报告 检测人员: 项目负责: 审核人: 批准人: 检测单位: 附加声明: 1. 本检测报告无检测专用章或检测单位公章无效。 2. 复印本检测报告未重新加盖检测专用章或检测单位公章无效。 3. 本检测报告无检测人员、项目负责人、审核人、批准人签字无效。 4. 本检测报告涂改无效。 5. 对本检测报告有异议,应于收到报告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向检测单位提出,逾期不予受理。

目录 1. 前言 (4) 2. 工程概况 (4) 3. 检测内容 (4) 4.检测依据 (4) 5.检测方法 (4) 6.测试仪器 (6) 7.检测结果 (6) 8.结论及建议 (9)

1. 前言 2. 工程概况 3. 检测内容 3.1、二次衬砌厚度; 3.2、二次衬砌背后的空洞及欠密实情况; 3.3、钢拱架间距(抽检); 3.4、隧道断面。 4.检测依据 4.1、《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4.2、《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 50086-2001); 4.3、《铁路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检测规程》(TB10223-2004); 4.4、由隧道施工单位提供的隧道设计参数表。 5.检测方法 采用地质雷达法对隧道衬砌缺陷情况进行检测,检测衬砌的空洞、欠密实等缺陷的分布,并同时检测衬砌的厚度。

地质雷达是采用无线电波检测地下介质分布和对不可见目标体或地下界面进行扫描,以确定其内部结构形态或位置的电磁技术。其工作原理为:地质雷达是以高频电磁脉冲波,由发射天线以宽频带短脉冲形式向地下发射电磁波,当遇到有电性差异的界面或目的体时通常产生一定强度的反射波,并被地面接收天线所接收,根据接收到波的旅行时间(双程走时)、幅度频率与波形变化资料,可以推断介质的内部结构以及目标体的深度、形状等特征参数,具有高分辨率、无损性、高效率、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地质雷达的工作原理,如图5-1所示;地质雷达的反射测试系统及反射剖面,如图5-2所示。 图5-1 地质雷达工作原理及其基本组成示意图 检测时采用剖面法,即发射天线(T )和接收天线(R )以固定间距沿测线同步移动的测量方式。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在地面沿测线均匀移动,反射回来的电磁波信息即可把地下电磁差异界面的分布特征及形态反映出来,就能得到其内部介质剖面图像。依据地质雷达图像,通过对时域波形的采集、处理和分析,进行时深换算获得异常界面或目的体的情况。其结果可用地质雷达时间剖面图像表示,其中横坐标记录了天线在地表的位置,纵坐标为反射波双程走时,表示雷达脉冲从发射天线出发经地下界面反射回到接收天线所需的时间,这种记录能准确描述测线下方各反射界面的形态,同时结合施工资料,可确定隧道衬砌厚度以及有无空洞等缺陷。 信号 收发转换开关 发射机 接收机 噪声 主机 发射 接收 目标体

控制点复测成果实例

贵州省余庆至安龙高速公路 望谟至安龙段 施工控制网精密测量成果报告 第1合同段 (K1+900~YK9+600) 独立坐标系-1

中铁航空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精测队2013年11月贵州册亨

项目名称:贵州省余庆至安龙高速公路望谟至安龙段第1合同段测量人员:张亮程刚改少轩闫骁恺杨君杰项鑫 成果编制:改少轩 计算: 复核: 审核: 成果编号:工程测字[2013]10号 测量单位:中铁航空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精测队 日期:二○一三年十一月二十日

目录 一、测量说明 (5) 1.1任务来源 (5) 1.2测区情况 (5) 1.3复核测量范围和内容 (6) 1.4复核测量方法及依据 (6) 1.5测量人员、仪器设备及组织安排 (6) 1.6坐标高程系统 (7) 1.7施工控制网平面实测概况 (7) 1.7.1施工平面控制网GPS测量精度及技术要求 (8) 1.7.1.1 GPS控制网复测构网 (8) 1.7.1.2 GPS控制网外业观测技术要求 (8) 1.7.1.3 GPS控制网观测数据后处理及其精度分析 (9) 1.8注意事项 (11) 二、施工控制网复测成果 (12) 2.1施工控制网复测成果表 (12) 2.2高程拟合成果表 (13) 三、平差报告 (14) 3.1平面控制网GPS控制网复测平差报告 (14) 3.1.1平面控制网复测环闭合差计算结果 (14) 3.1.2 重复基线长度差值比较 (22) 3.1.3 平面控制网三维网平差结果 (24) 3.1.4 平面控制网二维网平差结果 (49) 3.1.5 高程拟合平差结果 (76) 附录一:仪器鉴定证书 (80) 附录二:测绘资质 (93)

施工复测报告

施工复测报告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乡道改造工程 施工复测报告审查批复单 施工单位:*****************工程有限公司合同段: 监理单位:*****************监理有限责任公司编号:001 *****************乡道公路改造工程 施工复测报告建设单位(公章): 监理单位(公章):*****************监理有限责任公司施工单位(公章):*****************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负责人:

项目经理: 编制: 日期:2013年12月3日 目录 1、施工复测情况 2、导线点一览表 3、逐桩坐标表 4、平、纵、横复测图 5、复测路基土石方数量表 一、施工复测情况 我项目部按合同要求,于2013年11月20日组织专业测量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前期工作主要是恢复道路中桩、线路横断面的复测。测量组由一名测量工程师及两名测量员组成,测量仪器使用南方(GPS)s82c。测量时先对导线点逐一进行复测,导线点全部符合设计。沿线导线点密集,满足施工控制要求。且根据设计的逐桩坐标表进行中桩放样,复测原地面线高程和横断面。 测量外业工作于11月24日结束,现将外业成果整理并形成内业资料上报驻监办进行复查。 复测主线土石方数量与设计相符,复测沿线有部分路基因垮塌和与设计不相符路段需增设挡土墙,具体桩号为: K14+400—410左(高3.5m) K14+505—513左(高5m) K14+800—830左(高3m) K16+800—815右(高7m)

某某X工程隧道实体交(竣)工检测报告材料

目录 一、前言 (1) 二、工程概况 (2) 三、检测依据 (3) 四、检测要求 (4) 五、检测结果汇总表 (5) 附录1 衬砌回弹强度 (10) 附录2 衬砌厚度 (11) 附录3 衬砌大面平整度 (12) 附录4 总体宽度 (13) 附录5 总体净空 (14) 附录6 水泥混凝土路面厚度 (15) 附录7 水泥混凝土路面强度 (16) 附录8 水泥混凝土路面平整度 (17) 附录9 水泥混凝土路面构造深度 (18) 附录10水泥混凝土路面横坡度 (19) 附录11水泥混凝土路面相邻板高差 (20)

一、前言 按照交通部《公路工程竣(交)工验收办法》(交通部令2004年第3号)和《公路工程竣(交)工验收办法实施细则》(交公路发[2010] 65号)的有关规定,受XXX委托,XXX于20XX年XX月XX日至20XX年XX月XX日对XX高速公路XX合同段隧道工程进行交工验收前的实体质量检测,现将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二、工程概况 XX高速公路XX合同段由XX承建,XX负责监理,XX负责设计。 隧道起止桩号为Kx+xxx~Kx+xxx,全长xxm,路面结构层厚度设计为xx mm,设计弯拉强度为xx MPa。 三、检测依据 (1)《公路工程竣(交)工验收办法》(交通部令2004年第3号) (2)《公路工程竣(交)工验收办法实施细则》(交公路发[2010] 65号) (3)《公路水泥砼路面施工技术规》(JTG F30-2003) (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5)《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 (6)《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 E60-2008) (7)经批准的施工设计图纸及变更设计文件 (8)《公路工程交工验收前检测合同》 四、检测要求

GS控制点复测成果报告

四川省武都引水第二期灌区工程 西梓干渠第九标段 控制点复测、加密成果报告 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武都引水灌区工程西梓干渠项目部 二〇一四年五月十日

目录 第1章工程概况 0 第2章复测依据 0 第3章控制点复测成果 (2) 第4章附合水准复测记录 (3) 第3章测量仪器 (6) 第4章施测方法 (6) 4.1施测程序 (6) 4.2施测规划 (6) 4.3施测原则 (6) 4.4准备工作 (7) 第5章成果精度评定 (9) 第6章控制点平差成果 (9) 6.1输入的基线及标准差 (10) 6.2控制点坐标 (11) 6.3平差后的基线及标准差 (11) 6.4基线改正数及标准差 (13) 6.5平差后站点WGS84坐标(XYZ) (14) 6.6平差后站点WGS84坐标(BLH) (14) 6.7平差后站点目标坐标系坐标(NEU) (15) 6.8基线最弱边和平面最弱点.......................................................................... . (16) 第7章控制点布置图 (16)

武都引水灌区工程西梓干渠第九标段 控制点复测、加密成果报告 第1章工程概况 武都引水灌区工程西梓干渠第九标段起讫桩号为K35+500~K49+890,本工程渠道总长14390m,其中隧洞总长12037.76m。总体施工程序以隧洞工程施工为主线,穿插进行渡槽、明渠以及明渠辅助构筑物的施工。 本工程共有7条隧洞,9段明渠以及2个渡槽。其中,有两条隧洞较长,其长度均超过4km;另有一条隧洞中长,其长度近2km;其余四条隧洞长度较短,长度均不超过500m。本工程以两条长隧洞为施工主线,兼顾中长隧洞施工,其余四条隧洞穿插进行。 西梓干渠九标段位于盐亭县和南部县境内,沿渠线附近有乡村公路相连,各重点建筑物也有公路直达,对外交通较方便;场内交通需要从现有交通干道上“T”接,局部修建进场公路即可满足场内施工的交通要求。 因此,本工程两条长隧洞:金子岭隧洞和伞柏桠隧洞挖工序是本工程的关键工序。 本标段控制点复核和加密工作自2014年3月1日开始,4月15日完成全部外业实测工作,紧接着完成了成果分析、计算和整理工作。 第2章复测依据 (1)平面高程控制资料采用甲方提供的《西梓干渠及金峰水库施工控制测量技术报告书》。 (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3)《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9)。

控制网复测及控制点加密复测报告

控制网复测及控制点加 密复测报告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兖州区泗河综合开发一期工程(堤防部分)控制网复测报告 山东菏泽水利工程总公司 兖州区泗河综合开发工程项目经理部 二〇一六年九月

一、工程概况 1、泗河是南四湖湖东地区最大的山洪河道,属淮河沂沐泗流域的南四湖水系,发源于泰安市新泰市太平顶,流经济宁市的泗水县、曲阜市、兖州区、邹城市、微山县和济宁高新区、太白湖新区七县市区,于太白湖新区辛闸村入南阳湖,干流全长159公里,流域面积2357平方公里,其中济宁境内干流总长146公里,流域面积2030平方公里。 2、工程施工范围:兖州区泗河综合开发一期工程(堤防部分)主要为 37+800~43+600右岸堤段复堤工程,河道中泓线长。 二、复测的目的 按照监理部的指示和有关规定要求,为了检验勘察设计单位所提交的现场控制网的精确度是否达到设计及有关规范要求,保证施工测量所采用的测量控制网的可靠性,我标段将在施工前对设计单位提交的控制点进行复测。 三、复测的内容 我项目部主要复测范围为桩号:自金口坝至G327国道田村大桥,河道桩号 40+595-43+600。 本次复测内容为平面控制网测量和高程控制网测量,其中需校核设计单位移交的平面控制点6个。 四、复测控制点工作量 根据测区情况和采用的控制测量方案,预计此次平面复测的工作量为外业数据采集1天,内业数据处理1天。高程控制网复测工作量为外业数据1天,内业数据处理1天。

五、测区情况 1、测区踏勘情况 6个控制点全部找到,没有控制点被破坏。 2、测区已知点的资料如下: 3、坐标和高程系统

测量成果报告

某某工程 测 量 控 制 点 复 核 报 告 编制单位: 编制人: 审核人: 日期:年月日

某某工程 测量控制方案和测量报告 一、工程概况 1、施工单位:8888建设有限公司 2、工程名称:88888工程 3、建设地点:广西南宁 4、工程范围:工程概况 二、测量的技术依据 1、《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 2、《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8--2009) 3、《城市测量规范》(CJJ 8-99) 4、业主提供的平面控制成果资料及施工图纸等资料 三、施工测量的目的 本次施工测量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站房、仓库、航标保养场工程施工放线定位的需要,布设施工平面控制网、控制基线和高程控制网用于整个工程的施工放样。内容有: 1、地基及基础施工测量放样; 2、上部结构施工测量放样; 四、复测校核及使用仪器 1、站房、仓库、航标保养场工程 采用业主提供的图根等级导线控制点为A1、A3、A4、A5、A6、航测8903、9502、0219。我司进行复测后用于的施工放样。复测控制点结果见附表。

2、使用仪器一览表 五、高程控制测量 1、根据设计施工图纸要求,坐标系统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高程系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2、高程控制以业主提供的BM319、BM319-1、HH2、HH3高程为基准点。 七、施工过程中的测量质量保证措施 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对外业和内业资料进行自检和复核检查,施工放样据数事前事后必须检查无误。外业放样必须有多余方向点检校。所设测站作业前必须进行已知点校核,放样结果必须符合规范要求。 1、定期在监理工程师的协同下,对建立的平面、高程控制网进行复核,对每次复核的测量成果,严格按照规范要求,保证各控制点在所要求的精度范围内,从而保证码头各部位的精确施工。 2、主管工程技术人员根据监理移交的控制点、水准点,测量所需的资料、图纸,并对测量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3、测量工程师负责内业计算及现场测量工作; 4、主管技术人员负责审核现场测量成果及内业计算结果; 5、对须经监理工程师复测确认的测量工作,应按合同及规范要求将测量方法和详细说明等有关资料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6、对所有施工用的测量仪器按计量要求定期到指定单位进行校正,施工过程中,如发现仪器误差过大,即送去修理,并重新校正,精度满足要求之后,方可使用。 7、对设计单位和业主交付的测量资料进行检查、核对,如发现问题进行补测加固,重新测校,并通知设计和业主及现场监理。 8、施工放线水准点、测量控制点,应定期半月校核一次。各工序开工的,应校核所有的测量控制点。 八、结论

工程控制点复测报告

工程控制点复测报告

世行贷款福建渔港建设项目 三沙中心渔港扩建工程 控制点复测成果报告 编制: 审核: 批准: 中运建设控股有限公司世行贷款福建渔港建设项目三沙中心渔港扩建工程项目经理部 二零一七年九月二十日

目录 一、编制依据 (4) 二、工程概况 (4) 三、复测方法 (4) 四、复测成果及精度评定 (6) 五、误差分析 (7) 六、附件 (7)

一、编制依据 1.1 《水运测量规范》(JTJ203-2001); 1.2 《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 1.3 《国家三角测量和精密导线测量规范》(GB/T 19942-2000); 1.4 《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 12898-91); 1.5 《中丶短程光电测距规范》(GB/T 16818-1997)。 1.6 业主提供的已知控制点成果表。 二、工程概况 2.1工程概况 本工程项目位于福建省霞浦县三沙镇内,濒临东海,面向闽东渔场,工程建设主要内容包括:两座防波堤、一座码头及一栋渔民安置所,工程建成后,港内水域将达到63万㎡,港内有效避风水域41.57 万㎡。南防波堤工程780m、西防波堤工程545m、码头工程300m、栈桥工程80m、码头及后方平台工程7227㎡、渔民安置所2498㎡、港池疏浚以及堤头灯、水电、环保等配套设施项目;施工海域坐标: A: 26:54:47.7N,120:12:43.6E B: 26:54:42.3N,120:12:43.1E C: 26:54:40.3N,120:13:12.6E D:26:54:38.6N,120:13:16.6E E:26:54:40.7N,120:13:23.8E F:26:54:44.9N,120:13:24.5E 2.2测区概况 测区内有已知控制点4个:GT7、GT6、GT2、GT3 三、复测方法 3.1平面位置复测方法 根据已知控制点点位分布实际情况及施工控制区特点,采用附合导线按四级导线精度要求进行复测,导线布置时以GT7-GT6为起始边附合到GT2-GT3

隧道检测报告

目录 第一章概述 (3) 1.1 工程、地质概况 (3) 1.2 隧道设计及施工完成情况 (3) 1.3 检测内容 (4) 1.4 检测依据及评定标准 (4) 1.5 检测仪器设备 (5) 第二章隧道施工质量检测技术 (7) 2.1 检测方法及原理 (7) 2.1.1 锚杆、小导管及管棚的施工质量检测 (7) 2.1.2 锚杆拉拔试验检测 (7) 2.1.2 初衬喷射混凝土强度、厚度及缺陷检测 (7) 2.1.3 初衬后隧道断面净空量测 (9) 2.1.4 初衬钢支撑榀数及间距 (9) 2.2 隧道施工质量检测项目检测频率汇总 (9) 第三章隧道施工质量检测结果 (10) 3.1 锚杆及管棚的施工质量检测 (10) 3.1.1 锚杆数量检测 (10) 3.1.2 管棚数量检测 (11) 3.1.3 锚杆施工质量检测 (11) 3.1.3 锚杆抗拔力试验检测 (13) 3.2 初衬喷射混凝土强度、厚度及缺陷检测 (14) 3.2.1 初衬喷射混凝土强度检测 (14) 3.2.2 初衬喷射混凝土厚度及缺陷钻孔检测 (16) 3.2.3 初衬喷射混凝土缺陷雷达检测 (18) 3.3 钢支撑榀数及间距检测 (18) 3.4 隧道初衬断面检测 (19) 第四章检测结论与建议 (23) 4.1 检测结论 (23)

4.2 建议 (27)

第一章概述 1.1 工程、地质概况 1.1.1地质概况 ***隧道以白云质灰岩为主,少量第四系残破积碎石土,碎石土厚度不大,结构松散,围岩稳定性一般。岩层产状较平缓,风化中等,节理裂隙发育,岩层较破碎,岩质较软。坡面现状基本稳定,洞口开挖后,岩层易产生垮塌、掉块等现象。 地处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四川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隧区地形较简单,为单座山丘,山体总体呈向北东走向,属丘陵地貌。 测区中风化基岩出露情况较差,大部分地区被第四系地层及全、强风化岩层所覆盖。地层主要为第四系粉质黏土、碎石土,元古界板溪群变余粉砂岩。 隧道穿越区无断层,但隧道进洞口以南约240m发育有红石-太平区域性大断层,出口西北约20m沟谷间发育有局部断层。受断层构造影响,隧道区节理裂隙较发育。地下水为第四系空隙睡及风化裂隙水为主,水量受大气降水影响明显,围岩富水性不均一,含水性中等,隧道开挖时呈点滴或淋雨状出水。丰水期易涌水。 1.2 隧道设计及施工完成情况 1.2.1 隧道围岩支护设计

平面控制网复测报告

河南省南水北调受水区漯河供水配套工程施工(11标段) 平面控制网复测报告 批准 审核 编制 河南省南水北调受水区漯河供水配套工程 施工(11标段)项目部 二O一三年三月十三日

1 概述 (2) 1.1 复测目的 (2) 1.2复测内容 (2) 1.3复测工作量 (2) 2作业技术要求 (2) 2.1作业的技术依据 (2) 2.2坐标系统 (3) 2.3作业的技术方案 (3) 3控制网复测 (3) 3.1复测测量方法 (3) 3.2数据处理 (4) 3.3.质量检测 (4) 4数据分析 (5) 4.1 复测数据可靠性分析 (6) 4.2 复测与设计成果比较及复测结论 (6) 5 复测结论 (6) 附表1 17-2测量人员名单 (7) 附表2 17-2 控制点成果表 (8)

河南省南水北调受水区漯河供水配套工程 施工(11标段)控制网复测测量报告 一、概述 1.1复测目的 按照监理部的指示和有关规定要求,为了检验河南省水利勘测有限公司所提交的现场控制网的精确度是否达到设计及有关规范要求,保证施工测量所采用的测量控制网的可靠性,我标段将在施工前对河南省水利勘测有限公司提交的控制点进行复测。 1.2复测内容 我标段主要复测范围为桩号:L14+554.527处,终点为临颍县一、二水厂。该标段管线长7.59km,即“河南省南水北调受水区漯河供水配套工程施工(11标段)”。本次复测内容为平面控制网测量,其中校核河南省水利勘测有限公司移交的高程控制点共13个。. 1.3复测工作量 根据测区情况和采用的控制测量方案,此次平面复测由测量工程师带队,共投入测量技术人员5人,汽车1部,外业数据采集1天,内业数据处理1天。测量人员名单见附表1。 二、作业技术要求 2.1作业的技术依据 (1)《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SL52-93 (2)《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 18314-2009。 (3)控制网复测技术方案。

地铁GPS控制点复测成果报告

贵阳市轨道交通1号线剩余土建结构工程 控制网复测及加密控制点复测技术总结 编写: 复核: 审核: 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 第五工作段中铁二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二〇一五年一月

目录 一、测区工程概况 (1) 1.1测区概况 (1) 1.2已有资料情况 (1) 1.3资源配置 (2) 1.3.1人员配置 (2) 1.3.2仪器设备配置 (2) 二、技术依据及坐标高程系统 (2) 2.1技术依据 (2) 2.2坐标高程系统 (3) 三、控制网复测 (3) 3.1控制网复测 (3) 3.2二等水准网复测 (5) 四、加密控制点复测 (8) 4.1加密控制网复测 (7) 4.2二等加密水准点复测 (10) 五、质量控制和生产安全 (11) 5.1质量控制 (12) 5.2保证测量设备安全 (12) 5.3测量人员的安全 (12) 附件1:平面控制网及加密控制点复测联测示意图 附件2:二等水准网复测联测示意图 附件3:加密二等水准点复测联测示意图 附件4:加密二等水准测量平差计算表 附件5:仪器鉴定证书 附件6:测量人员资质证书

一、测区工程概况 1.1测区概况 贵阳市轨道交通1号线第五工作段包括:北京路站(长289m)、北京路站~延安路站区间暗挖隧道长634.9m、延安路站(1号线车站长180m、2号线车站长181.5m)、延安路站~中山路站区间暗挖隧道(左右隧总长1178.292m)。 北京路站为1号线换乘车站,与3号线北京路站换乘,小里程端接安云路站,大里程端接延安路站。该站位于安云路、环城北路与北京路交叉路口下,1号线车站沿安云路、环城北路呈南北方向布置,3号线车站沿北京路呈东西方向布置。延安路站为1号线换乘车站,与规划中的近期2号线延安路站实现站厅换乘。该站地处贵阳市老城区商业中心喷水池商圈,位于云岩区合群路、公园北路与延安中路的十字交叉路口下方,1号线车站沿合群路呈南北方向布置,2号线车站沿延安中路呈东西方向布置。1、2号线车站为同步设计、同期施工。1号线车站与2号线车站脱开布置,通过站厅通道进行付费区换乘。北京路站~延安路站暗挖区间隧道,线路设计起讫里程为:YCK22+101.2~YCK22+736.1,全长634.9 m。本区间暗挖隧道除左隧配线段ZCK22+101.2~ZCK22+309(207.8 m)为单洞双线隧道外,其余为双洞单线隧道(1062 m)。线间距为13m~19m,隧道轨面埋深14m~27m。采用暗挖矿山法施工(台阶法、CD法),结合北京路站组织进洞施工。延安路站~中山路站区间暗挖隧道,线路设计起止里程为:右隧YCK23+19.596~YCK23+634.200,左隧 ZCK23+70.391~634.079,左右线隧道线路总长1178.292m,线路水平 线间距约为12m~18m。本隧从YCK23+105处竖井组织进洞施工,主体结构采用台阶法施工。 1.2已有资料情况 根据2015年1月7日业主组织交桩纪要及设计院提供的平面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所交平面控制点12个:D1083、D1084、D1085、

标控制网复测报告

呼和浩特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土建01标01标段控制网复测 编制: 复核: 审核: 审定:

中国中铁十局集团有限公司 2017年4月

目录 1、工程简述 (1) 2、采用的规范及标准 (1) 3、控制网情况 (2) 4、人员配置与仪器设备 (2) 5、复测方法及精度要求 (4) 平面控制网复测 (4) 高程控制网复测 (6) 6、控制网复测精度评定及平差计算结果 (9) 精密导线控制网复测 (9) 高程控制网复测 (11) 复测结论 (13) 7、数据处理及平差计算 (14) 8、控制网复测成果及其结论说明 (14) 9、控制点成果表 (16) 10、附件 (18) 附件一、控制网复测平差报告 (18) 附件二、仪器检定证书复印件 (32) 附件三、控制网示意图 (39) 附件四、外业测量记录薄 (40)

1、工程简述 呼和浩特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土建01标段主要施工内容包括3站3区间,即金海工业园区站、孔家营站和呼钢东路站,三间房车辆段(不含)~金海工业园站~孔家营站~呼钢东路站区间,线路沿新华西街呈东西走向布置,线路全长。 金海工业园区站中心里程为YDK6+,车站位于西二环快速路与新华西街交口处,沿新华西街东西向布置。采用地下两层单柱两跨的结构形式。车站主体长度,标准段宽度,结构底板埋深约,小里程端头宽度,大里程端头宽度,中心里程处顶板覆土厚约。 孔家营站中心里程为YDK7+,车站沿新华西街东西向布置,车站周边环境较好,道路开阔。北侧为空地及民宅,南侧为呼市热电厂及大福星饭店。孔家营站采用地下两层单柱两跨的结构形式。车站主体长度,标准段宽,结构底板埋深约,小里程盾构端头段宽度,底板埋深约,大里程盾构端头段宽度,底板埋深约。中心里程处顶板覆土厚约。车站共设4个出入口(北侧2个,南侧2个),2组风亭设置在车站两端头。车站采用明挖顺做法施工,根据总体筹划,车站两端头同时预留盾构始发接收条件。 呼钢东路站位于呼钢东路与新华西街交叉路口处,车站长,采用明挖顺做法施工,标准段宽度为,基坑深度约18m,盾构端头宽度为,本车站设有四个出入口、两组风亭。基坑支护采用地下连续墙+内支撑,车站结构型式为地下二层单柱双跨箱形框架结构。 2、采用的规范及标准 ①《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 50308-2008); ②《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7-2006); ③《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

隧道雷达检测正式结果报告

建设单位: 委托单位: 设计单位: 监理单位: 施工单位: 检测单位: 主要检测人: 审核人: 批准人: 检测单位地址: 电话(传真): 邮政编码: 目录 一、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工程地质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检测项目及测线布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检测仪器设备、基本原理和标准.................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隧道设计资料.................................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检测结果.....................................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检测结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八、检测的不确定因素.............................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前言 受××××委托,XXXXX有限公司于2012年××月××日对×××隧道进行衬砌质量检测。检测目的是探明混凝土衬砌厚度、衬砌背后密实、脱空程度及衬砌钢筋情况。 本次检测的位置为××××隧道,检测×条测线,起讫里程为××××××××。隧道的衬砌基本参数详见设计图纸。 二、工程地质概况 介绍该结构工程名称,工程部位,结构混凝土强度设计等级,施工日期。地质概况详见地质勘察报告。 三、检测项目及测线布置 1、检测项目 ⑴二次衬砌厚度; ⑵衬砌背后是否存在脱空或不密实; ⑶仰拱厚度; ⑷钢架及钢筋排布; 2、测线布置 根据检测部位的不同布置不同的测线 图1 隧道测线布置图 四、检测仪器设备、基本原理和标准 1、仪器设备 检测仪器设备采用××生产的××地质雷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