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和田地区果树下小麦稳产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和田地区果树下小麦稳产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和田地区果树下小麦稳产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和田地区果树下小麦稳产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和田地区果树下小麦稳产高产栽培技术研究0引言

1997~2007年,和田地区小麦播种面积在100万(667m2)左右,产量在321.9~402.78 kg/667m2,平均单产362.34 kg/667m2。随着和田地区林果业的发展,果树下种植小麦面积不断扩大。通过《果树下小麦稳产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项目的实施,对小麦的种植模式、栽培管理、灌溉、施肥等关键技术,进行技术攻关,提出相应的技术措施,为和田地区优质小麦生产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1基本情况

2008年和田地区小麦种植面积108.7万(667m2),其中果树与小麦间种面积67.13万(667m2),果树与小麦间种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61.76%,果树下小麦总分蘖54.39万蘖/667m2,穗数37.63万穗/667m2,穗粒数30.59粒,千粒重32.45 g,产量301.35 kg/667m2;果树与果树行间小麦总分蘖55.22万蘖/667m2,穗数37.65万穗/667m2,穗粒数31.86粒,千粒重36.92 g,产量367.15 kg/667m2;大田小麦总分蘖61.41万蘖/667m2,穗数40.46万穗/667m2,穗粒数30.95粒。千粒重38.69g,产量410.23 kg/667m2。大田小麦产量比果树下小麦和果树与果树行间小麦产量高108.88 kg/667m2和43.08 kg/667m2;果树与果树行间小麦产量比果树下小麦高65.8 kg/667m2。

2组织与实施

《果树下小麦稳产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项目是2008年提出,为了项目的顺利实施,有计划、按步骤完成计划任务,根据项目的要求,结合和田实际,将计划任务分解到各县市、各乡镇,并通过现场会、网络、电话、会议等各种形式对调查内容、调查方法进行技术指导、培训和技术宣传,使技术人员对项目实施的目的、内容以及调查方法有了一定的认识,掌握了调查的基本方法,为项目的实施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

3调查内容及方法

(1)果树下种植小麦、果树与果树之间种植小麦(简称果树行间小麦)、大田种植小麦三种种植模式产量结构的调查。

(2)果树下小麦,根据树冠大小在果树冠下进行调查。

(3)果树与果树之间种植小麦,在果树行间进行调查。

(4)大田小麦在没有种植果树的条田进行调查。

春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xx栽培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小麦生产的意义;理解小麦的生长发育和小麦产量形成特点;掌握春小麦播种技术;掌握春小麦田间管理关键技术;理解小麦收获与贮藏技术。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春小麦播种技术;春小麦田间管理关键技术。难点是春小麦田间管理关键技术。 教学内容: 第一节小麦的栽培学基础 麦类作物属禾本科(Gramineae),—年生或越年生草本植物,包括小麦属(TriticumL.)有冬小麦、春小麦;大麦属(HordeumL.)有裸大麦、皮大麦;燕麦属(Avena L.)有裸燕麦、皮燕麦;黑麦属(Secal L.)小黑麦。 小麦属于禾本科(Gramineae)小麦属(Triticum)。目前栽培的主要有普通小麦、硬粒小麦、密穗小麦、圆锥小麦、波兰小麦、东方小麦。我国栽培小麦以普通小麦为主。 1.小麦是世界主要的粮食作物,面积和产量居第一。 2.小麦对温光反应的不同,使小麦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3.可早春播或秋播,提高光能利用率,增加复种指数和土地利用率。 4.营养价值高,含丰富蛋白质(9—18%)、氨基酸(0.3—0.4%)故加工特性好。 5.小麦是许多轻工业及医药卫生的重要原料,副产品麦草与麸皮也是不可缺少的加工原料和精粗饲料。 6.小麦籽粒水分含量低(11—13%),在11%水分下可以较长时间储藏而不霉烂变质,生产过程可以高度机械化,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一、小麦的生育期和生育时期 小麦的一生是指从种子萌发到新种子成熟所经历的时间。 小麦的生育期: 小麦从出苗到成熟所经历的天数。春小麦70~90天,冬小麦270~280天。 以小麦一生各器官形成的顺序和外部形态特征的阶段性变化,可划分为若干个生育时期: 出苗期、三叶期、分蘖期、拔节穗期、抽穗开花期、灌浆成熟期。 黑龙江省小麦不同地区播种期不同,中部和南部较早,北部较晚,各区生育时期出现的时间差异很大。全省播种期为3月中旬~4月下旬。根据播种日期推算出小麦各生育时期的出现时间: 播种到出苗15~25d;出苗期到分蘖期10~15d;分蘖期到拔节期15~ 25d;拔节期到抽穗期为15~25d,再经过2~5d开花;开花期到成熟期30~38d。 二、小麦的生育阶段 1、营养生长阶段: 出苗至拔节,以长根、茎、叶、蘖为主,此阶段决定穗数的关键时期。 2、“两长”并进生长阶段: 拔节至抽穗,是根、茎、叶的生长与幼穗分化 同时进行的并进阶段;此期是穗粒数的决定时期。 3、生殖生长阶段: 抽穗至成熟,以开花受精和籽粒形成、灌浆成熟为主的生殖生长阶段。是决定粒数的关键时期。

果树学知识总结

果树生命周期:指果树个体发育过程中所经历的萌芽、生长、结实、衰老和死亡的过程。 1)实生繁殖果树的生命周期:生命周期可划分为胚胎期、幼年期(童期)、成年期和衰老期4个发育阶段。 2)营养繁殖果树的生命周期:营养繁殖即通过嫁接、扦插、压条、分株、组织培养等方法获得的树体。繁殖时所用接穗或插条一般取已开花结果的树上,是成熟母体的延续,因此严格讲,它们的生命周期中没有真正的幼年阶段,只有以营养生长为主的幼年阶段。 1.童区:指一株实生大树处于幼年阶段表现出童性的区域,不能用任何措施促使其开花。或最低花芽着生部位以下的空间范围,不能形成花芽的区域。 2.转变区:指童期结束,在转变期而尚未形成花芽的区域。 3.成年区:指实生苗最低始花点以上的部位 4.幼年期:又称童期,指从种子萌发起,经历一定生长阶段,到具备开花潜能的这段时期。 5.童性:指处于童期的实生树具有的特殊遗传和生理特性。 6.成年期:指实生果树在具备开花潜能后,在适宜的外界条件下可以随时开花的这个阶段。根据结果数量和状况又可以进一步分为结果初期、结果盛期和结果后期三个不同阶段。 7.结果初期:指从第一次开花坐果到有经济产量的这段时期。 标志:部分枝条先端开始形成少量花芽,花芽质量差,坐果率低,果实品质差,皮厚、肉粗、味酸 特点:书馆和根系仍快速扩展,有较快的离心生长;叶片同化面积增大;芽体较小,质量差,部分花芽发育不完全,坐果率低;枝的顶端优势较强,生长较为直立;部分枝条主要集中在先端形成花芽,结果部位的叶面积逐渐达到定型的大小,但结果部位以下的枝条仍处于童年阶段;所形成的果实一般较大,但果皮厚,果肉粗,风味偏酸,品质较差 8.结果盛期:指从有经济产量到经济产量开始下降的阶段。 标志:花芽多、质量好,结果多,果实品质佳特点:树冠体积达到最大限度,年生长量逐渐稳定;在树冠内部,个别生长旺盛的枝条经常会表现出“复幼”现象;树冠下部仍表现出童性;花多果多品质佳 9.结果后期:指从经济产量开始下降到几无经济产量的这段时期。 标志:大小年现象明显,果实小,品质差特点:树势逐渐衰退,先端枝条及根系开始回枯,出现自然向心生长;果实产量不稳定,大小年现象明显;果实逐渐变小 10.衰老期:指树势明显衰退开始到果树最终死亡之前的一段时期。 衰老期果树的调控主要是通过加强肥水管理和重剪促使潜伏芽萌发,同时控制花芽数量和结果数量以促进新梢生长 11.幼树期:指从苗木定植到开花结果的这段时期。特点:地上部和根系的离心生长旺盛;长枝占比例高而短枝少;枝条多趋向直立,树冠往往呈圆锥形或长圆形,由于生长旺盛而生长期长;往往组织不充实,影响越冬能力 采取措施:为根系的扩大创造条件;做好整形工作;缩短生长期,提早结果;做好冬季防寒工作 12.结果初期:指从开始结果到大量结果的这段时期。特点:根系和树冠可能达到或接近最大的体积;长枝比例减少,中短枝比例增加;树冠逐渐开张;花芽容易成,产量逐渐上升,果实品质渐佳 采取措施:合理供应肥水;继续完成整形;做好花果管理 13.结果盛期:指果树进入大量结果,且产量相对稳定的时期。特点:离心生长逐渐减弱直至停止,树冠达到最大面积;新梢生长缓和,全树形成大量花芽;短果枝和中果枝比例大,长枝量少;产量高,质量好;骨干枝开张角度大,下垂枝多。延长盛果期的措施:加强土肥水管理;合理修剪;精细花果管理;加强病虫害防治 14.结果后期:指从高产稳产到开始出现大小年、产量和品质逐步下降的阶段。 特点:主枝、根开始衰枯并相继死亡;新梢生长量小;果实小、品质差;由于树冠内膛光照不良,致使枝条枯死,引起光秃,造成结果部位外;随着枝组的衰老死亡,内膛光秃 采取措施:加强肥水管理;合理修建;做好花果管理 15.衰老期:指从产量明显降低到几乎无经济效益、树体生命活动进一步衰退的时期。 特点:新梢生长量小,几乎不发生健壮营养枝;落花落果严重,产量急剧下降;主枝末端和小侧枝开始枯死,枯死范围越来越大,最后部分侧枝和主枝开始枯死 16.年生长周期:指果树在一年中随外界环境变化而出现的一系列生理与形态的变化过程。 17.研究果树的年生长周期的意义:可以为调控果树的生长发育提供依据,指导果树生产实践,如制定周年管理历。 18.物候期:年生长周期中,果树生长发育的规律性变化,是通过根、茎、叶、花和果实等各器官的动态变化反映出来的,这种与季节性气候变化相适应的果树器官的动态变化时期称为生物气候学时期,简称物候期。 19.影响物候期进程的因子:树种、品种;气候状况;立地条件(纬度、海拔高度等) 20.物候期的特点:顺序性、重演性、重叠性 21.休眠期:指果树的芽或其他器官生长暂时停顿,仅维持微弱生命活动的时期。 22.果树休眠可分为自然休眠和被迫休眠两个阶段。 23.自然休眠:指果树进入休眠后即使给予适宜生长的环境条件仍不能萌芽生长,需要经过一定的低温过程,解除休眠后才

春 小 麦 的 栽 培 技 术

春小麦的栽培技术 春小麦其生育特点可概括为“三短、三少、一早”。三短即生育期短,冬小麦从播种到收获约260天左右,春小麦仅95天左右,如从出苗期计算,春麦生育期只占冬麦的三分之一;营养生长期短,冬小麦秋播气温由高到低,日照由长到短,通过春化阶段缓慢,除去越冬期,营养生长期长达70天左右。而春小麦春播气温由低到高,日照由短到长,通过春化阶段很快就进入光照阶段,从出苗到单棱期不足20天。因此,就形成了分蘖期也短的发育特点。三少即主茎叶片少,冬小麦主茎叶片10片~13片,春小麦仅7片~9片;分蘖少,由于春小麦分蘖期短,分蘖少,分蘖成穗率也低,主要靠主茎成穗;次生根少,而且根浅根弱,后期易因脱肥、缺水而早衰。一早即穗分化早,一般三叶期生长锥开始分化,进入伸长期,四叶进入二棱期,五叶小花原始体分化。 根据春小麦这些生物学特性,在种植管理上就为前重型栽培体系的确立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春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集中概括为:“两足一早,两浅一密,巧用肥水,治蚜保粒重。” 两足一早:即底墒足,底肥足,早播种。底墒足,是指春麦地均应秋耕冬灌,为早种作好准备。底肥足是指在秋耕前施足有机肥的基础上,播前施足氮磷化肥。春麦田和冬麦地一样,普遍缺氮,严重缺磷,加之施肥习惯上的重氮轻磷,致使当前麦田氮磷失调严重,并已成为春麦生产上的主要限制因素。春小麦比冬小麦对磷素更为敏感,而且春小麦生长发育快,三叶期开始穗分化,又值离乳阶段,生殖生长和营养生长并进,需要吸收大量肥料。此时脱肥,一是容不得时间追补,二是即使追补也不能弥补脱肥所造成的减产损失。所以底肥一定要施足,要增施磷肥,调整氮磷比例,一般公顷产量为4500千克(300公斤/亩)左右,应施二铵300千克(20公斤/亩)左右,混尿素75千克~105千克(5~7公斤/亩)。早播种就是顶凌播种;当日平均温度达2℃~4℃,白天化冻6厘米~7厘米,夜间仍然冻结时播种。天津地区一般应掌握2月20日播种,3月5日前结束。 两浅一密:即浅施肥,浅播种,合理密植。施肥深度以7厘米~

果树学,考研

果树学 果树学是园艺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果树栽培与生理、果树遗传育种、果树生物技术、果品采后生理与保鲜技术等的一门专业学科。太奇考研对果树学考研相关信息进行如下汇总:果树学专业介绍 1、学科简介 果树学是园艺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果树栽培与生理、果树遗传育种、果树生物技术、果品采后生理与保鲜技术等。 2、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品学兼优的果树学专业的高级专门人才,主要要求是: (1)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优良的道德品质,热爱党、热爱祖国,献身农业;具有集体主义观念、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 (2)具有果树学科坚实的理论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实践操作技术;了解所从事研究方向的国内外发展动态;能熟练操作计算机并应用选进的信息工具;能用一门外国语熟练地阅读专业文献,撰写论文摘要和进行一般的专业交流;具有独立地承担果树学科科研、教学、生产管理和技术推广等工作的能力,有严谨的治学态度,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和诚挚的协作精神。 (3)具有健康的体魄。 3、研究方向 (1)果树育种与生物技术 (2)果树生理生态 (3)园产品采后生理及贮藏保鲜 4、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14数学(农)或315化学(农) ④414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 (注:以上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 课程设置 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其课程设置如下: (1)学位课 科学社会主义与实践、自然辩证法、基础外语、专业外语、高级植物生理学、植物生理研究技术、高级生物化学、植物生化研究技术、果树种质资源学、果树学进展讨论; (2)选修课 高级果树生理学、果树生物技术、果树生态学、果实采后生理学、果树分类学、植物激素与果树生长发育、果树病毒与其防治、高级果树栽培专题、高级果树育种专题、植物组织培养、细胞遗传学、细胞生物学、高级生物统计学、植物显微技术、农业生态学、仪器分

中原地区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讲座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讲义 俗话说:“想要小麦产量高,穗多、穗大籽粒饱”。也就是说,小麦要高产,就必须抓住小麦成产的三大因素,即每亩穗数、每穗粒数和千粒重,要夺取小麦高产,这三因素中缺哪一项都不行。今天我们就围绕着这成产三因素,谈谈小麦的高产栽培技术。 一、如何实现穗多 要实现穗多,有三条途径可走,第一条,要依靠分蘖成穗,第二条,主径成穗与分蘖成穗并重,第三条,增加播量,以主径成穗为主。但是无论走哪条途径,都必须打好播种基础。 (一)打好播种基础,实现一播全苗 1、浇好底墒水 小麦是需水较多的作物,全生育期需要多次浇水,但以浇好底墒水最为重要,这是因为浇好底墒水不仅能够保证一播全苗,更为重要的是还能够补充土壤深层的水分,引导根系深扎,扩大根系利用水肥的范围,有利于培育壮苗。壮苗先壮根,根系强大了,自然就提高了小麦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所以足墒下种,对小麦增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浇底墒水的方法,最好是在秋作物(如:玉米等)收获前 7-10天浇一次水,这样既可以满足秋作物(玉米)后期灌浆对水分的需求,又保证了小麦的足墒下种,达到了一水两用。特别是玉米,我市收获普遍偏早,严重的影响了玉米产量,当前,群众普遍是在玉米苞叶还没有完全变白时就急于收获,一般减产10%-20%,据试验,玉米苞叶完全变白时收获,千粒重在270克左右,苞叶干枯膨松时收获,千粒重可达340克左右,从苞叶变白到变枯松约需14天左右,所以,在此期间,特别是当前严重干旱的情况下,如能饱浇一水,在不影响种麦的前提下,适当推迟了玉米的收获期,对提高玉米产量,保证小麦足墒下种,都是非常重要的。 2、秸秆还田,增肥地力 实现秸秆还田,是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地力的一项重要措施,但实行秸秆还田的地块,还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凡是秸秆还田的地块,严禁旋耕后直接下种,必须深耕细耙,否则,秸秆上面盖土层薄,播种时种子播到秸秆上,会影响出苗,形成缺苗断垄,

2017考研专业介绍:果树学总结

2017考研专业介绍:果树学总结 果树学[090201]开设院校: 41所 门类/领域代码:09 门类/领域名称:农学 一级学科/领域代码:0902 一级学科/领域名称:园艺学 二级学科代码:090201 二级学科名称:果树学 果树学专业介绍 果树学是园艺学下设的二级学科之一,它主要研究果树栽培新技术、果树育种新技术、优质高效生态安全果业发展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果树观赏价值开发及观赏植物研究的应用型学科。 果树学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果树栽培学科或果树育种学科的坚实理论基础,系统的专门知识和熟练的实际操作技术;了解所从事研究方向的国内外发展动态;能用一门外国语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书刊和撰写专业论文摘要;具有从事果树栽培和果树育种的科学研究、教学工作能力;且具有指导果树生产和从事技术推广工作的能力;有严谨的治学态度,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和诚挚的协作精神。 果树学就业方向 果树学专业毕业生就业范围不算大,对口工作相对较少。可以进园艺研究所,农业推广站,经济作物工作站,农业研究所从事果树育种、品种改良、新技术研发与推广的工作;此外,该专业的毕业生还可以到高校及科研院所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 果树学就业前景 果树学源于植物学,需要大量应用作物学知识和生物技术。 面对农业结构调整和加入WTO的新形势,果树学将以创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学科的目标,以围绕解决我国果树产业、生态环境和提高农民收入等问题为中心,重点发展高新技

术研究,突出本学科的特色和优势。此外将通过多种手段加大学术交流的力度,使本学科始终保持与国际前沿学科交流与接轨,增强学科的内涵与学术影响。为我国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在国家和区域经济建设及在科学研究生产技术服务方面,作为劳动密集型的果树产业已成为县域经济发展原动力,因此,果树学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与潜力。 果树学推荐院校 开设果树学专业的院校首推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浙江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沈阳农业大学;此外,较好的院校还有河北农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西南大学、湖南农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山西农业大学、北京农学院、新疆农业大学……

最新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一、小麦的生物学基础 (一)小麦的生育期与生育时期 1、小麦的生育期 小麦从出苗到成熟所经历的天数称为生育期。 (1)小麦生育期的长短与栽培地区的纬度、海拔高度、耕作制度及品种特性的不同有很大差异。一般纬度越高、海拔越高,生育期越长。 (2)低纬度地区,冬季较短,小麦播种较迟,越冬期短,所以生育期较短。 (3)在同一地区,不同类型品种生育期长短不同。春性品种生长发育快,成熟早,生育期较短;冬性品种生长发育慢,成熟迟,生育期较长。 (4)同一品种,播期不同生育期也有变化,迟播生育期缩短,早播生育期延长。 (5)我省主要栽培春性、半冬性品种,生育期一般在200-220天左右,鄂东、鄂东南及江汉平原等一般播种较迟,成熟较早,生育期稍短。鄂西北地区,一般播种较早,成熟较迟,生育期偏长。 2、生育时期的划分 小麦的一生要经过种子萌发、出苗、分蘖、拔节、孕穗、抽穗、开花、灌浆、成熟等生育进程。小麦在整个生育过程中要发生一系列形态和生理生上的变化,依次出现和形成各种不同的器官,最后形成作物产量。冬小麦一生划分四个时期:即幼苗期、分蘖期、拔节孕穗期和抽穗结实期。 (二)小麦阶段发育特性

小麦由营养生长转化生殖生长,这种阶段性的质变叫阶段发育。不同的发育阶段都要求一定的外界条件,如温、光、水、空气、养分等,往往是其中某一个因素起主导作用,若缺少主导因素作用,小麦就不能完成阶段性发育,因而就不能开花结实。小麦从一个阶段过渡到另一个阶段,对外界条件要求差异极大。因此,小麦的个体发育可分为春花阶段和光照阶段。 1、春化阶段 春化阶段是小麦第一个发育阶段。冬小麦在发芽出苗后,必须经过一定时间和一定程度的低温才能进入生殖生长时期。温度起主要作用,这一阶段称为春化阶段,又称为感温阶段。如果冬小麦春播,因缺乏春化阶段发育所需的低温,个体发育就停止在分蘖状态而不抽穗。根据小麦春化阶段对温度高低和时间长短的要求不同,小麦品种可分为三个基本类型: (1)冬性品种。这类品种通过春化阶段所要求的温度范围小,时间长。事宜温度为0-3℃,在这种温度下,完成春化阶段的发育需23-50天。 (2)半冬性品种。通过春化阶段的适宜温度为0-7℃,历时15-35天,如果这类品种春播,未经春化处理,则不能正常抽穗。 (3)春性品种。通过春化阶段的适宜温度范围较宽,0-12℃,5-15天即可通过这一阶段发育,这类品种对温度反应不敏感,未经春化处理的种子,春播也可正常抽穗,但耐寒性较弱。 2、光照阶段 小麦通过春化阶段后,必须在一定日照时间才能完成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开花结实。日照长短在这一阶段起主导作用,其次还有较高的温度。小麦是长日照作物,在光照阶段,若延长日照,一般能促进发育,提前抽穗成熟。若长日照条件不

[春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的具体实施]春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春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的具体实施]春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深松与翻、耙、卡相结合,化学灭草与防病健身相结合,氮、磷、钾与微量元素相结合,灌水与化控追肥相结合;指的是耕作、施肥、除草、灌水等项技术措施实施中的方法与技巧。各项措施相互结合,每项措施相互联系,构成了小麦综合配套高产栽培模式。 1 春小麦高产栽培模式的实施 春小麦大面积采用“以松为主,两定三改,多元结合”优质高产栽培模式过程中,豆茬深松秋施肥这一项措施就可以增加产量两成以上。 全程施肥的重点在于叶面肥的应用,全程根外追肥2~3次。根外迫肥的品种有磷酸二氢钾+尿素、强力增产宝、丰产素、络合微肥、多氮液肥、新华液肥、壮丰胺等;特别在干旱年份根外追肥效果更明显。 精量播种、适期灌溉。意思是说在有灌溉条件的地块,要求精量播种,适当加大施肥量,这是该模式的重要内容之―,也是项目推广的一项常规措施。根据旱情掌握适宜的灌溉时期和适宜的灌水量,是灌溉技术的关键。―般应抓好三叶期至拔节期的坐胎水和开花期之后的灌浆水。

春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模式中的重中之重是“深松”,它涵盖了合理轮作、科学耕作和精细整地这三项针对土壤基础的重要内容。它改良了土壤环境、培肥了地力;使得种植小麦乃至轮作中的其它作物持续获得高产。 2 春小麦栽培技术实施方案 2.1 播种前的技术规程及其立体施肥:包括选茬、整地、选种及其种子处、立体施肥技术等。 (1)选茬及整地技术:应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保水保肥且成区连片的地块。选择前茬为有深松基础的豆茬或玉米茬,采用秋耙茬或旋耕,耙深18~22cm,旋耕深度14~16cm;对没有深松基础的地块实行深松,深松深度在35cm以下。整地标准:耕层细碎、疏松,上虚下实,地面平整。l0m内高低差不超过±3cm,地表无大土块,耕层无暗坷垃,10cm土层内每平方米直径大于3cm的土块不超过1块。 (2)选种及其种子处理:当前主选品种龙麦29和龙麦30。种子精选后达到:纯度>99.5%,净度>99%,发芽率>90%。种子包衣:用50%多菌灵种子量的0.3%+50%福美双种子量的0.3%进行湿拌

春小麦栽培技术

春小麦栽培技术要点 1.条施肥,肥托种。在播种前,把肥条施在地下9厘米深处,然后把种子播到3~4厘米深处,麦苗在三叶期麦粒养分耗尽时,恰好肥料供应上。 2.施足底肥。若冬前作准备,每亩施有机肥2000公斤、磷铵15公斤、尿素15公斤,均匀撒到地里,立即进行耕翻,做到“胎里富”,耕深达到20~25厘米。冬前未做准备,每亩施标准氮肥30~50公斤(因地力不同适当增减)、标准磷肥30~50公斤,钾肥及微肥适量。 3.适时早播,缩小行距。春小麦播种越早越好,小麦在春化阶段抗冻能力较好,一般不会出现冻害。春小麦分蘖少,个体较小,采取密植更能获得高产。一般行距17厘米左右为宜,或大小行,大行20厘米,小行13~15厘米。播种量依据种子千粒重、发芽率及亩穗数而定,一般亩穗数35万穗左右为宜,这样播种量20公斤左右为宜,地力差或墒情差可适当增加播量。 4.早管理。春小麦3叶期胚乳养分用尽,又值穗分化和分蘖期,需要大量的养分。春季雨水少,麦苗覆盖不了地面,地面裸露大,跑墒快。因此,春小麦管理要早追肥、早灌水,促进早分蘖。二叶一心灌头水,地力差的结合浇水追施碳铵35~40公斤,或尿素15公斤,地力好的施肥推迟到起身拔节期。原则上头水后二水要紧跟,间隔10~15天。二水后,三水要缓,一般在第二节间定型、无效分蘖死亡后再灌三水。 5.浇好灌浆水。灌浆期注意雨天、大风天不浇水,防止小麦倒伏。小麦扬花后按间隔15天左右浇一水。 6.注意病虫害防治。由于春小麦茎叶较冬枝嫩,更容易遭受病虫害侵袭。因此,春小麦比冬小麦更要加强病虫害防治。 专家建议:麦田应提早追肥抓紧保墒去年冬季天气的特殊性表现为降温之早和雪情之大都打破了历年纪录,北方麦区在“小雪”节气之前,先后下了大雪到暴雪,这使大多数麦苗在弱小和分蘖少的状态下就提前进入了冬眠状态,并使得今年麦田水肥管理有其特殊性。今春麦田苗情长势复杂虽然冬前麦苗有大雪覆盖,不会受冻和受旱,但随着雪融化,年后麦苗处于无覆盖状态,加上春节前后的天气频繁降温,在持续低温条件下,麦苗可能会遭受冻害,尤其是一些晚播麦田和冬性较弱的小麦品种。春节前专家对于北京地区麦田调查已发现,有少部分的死苗现象。但经仔细观察主要是地上部茎死,并非是整株冻死。随着土温上升后根系的活动,这些麦苗还有返青的可能。总之,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麦苗在冬前的生长期普遍缩短,麦田积温不够,麦苗缺乏适当低温(指1℃-5℃)的阶段性锻炼,导致今春北方麦田普遍呈现弱小苗多、壮苗少和基本无旺苗的状况。针对当前麦田的上述特殊情况,专家认为:今春麦田水肥管理,比往年复杂,原则上要比往年适当提早,但是在具体落实时,既不能盲目地过早施肥灌水,又不要采用简单化的“一刀切”作法,而要体现出因地情和因苗情分别制宜的科学性。通过采用适时、适量和适法的水肥管理措施,以达到促进各类麦苗春后复壮和最终实现高产的目的。麦田应按苗情类型分别施肥春后麦苗将进入从返青至开花的中期生长阶段,既长蘖、根、茎和叶,又进行小穗、小花的分化,完成多器官建成,贯穿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时并进,是一段快速生长的时期。这时如何通过适时适量的施肥调控达到增穗、壮秆和穗大穗齐的目标,应该按苗情类型分别施肥。“弱苗”麦田的主要特点是群体较小、总茎数不超过70万;年前营养生长平均不到4片叶;叶色发黄,根系较少;对于这样的麦田要适当早施追肥,提前到起身初期,即返青后期春天第一叶伸长时进行追肥,这次施肥的目的是为了增加穗数。主要施用速效氮肥,有些麦田如果年前底肥未施复合肥的,

果树学试题1

农业大学2010年《果树学》试题 (果树栽培、育种) 注意:所有答案均写在答题册上,写在试题签上无效。一、果实套袋技术是实现苹果无公害生产的重要手段,请你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论述套袋栽培的优缺点。(15分)1、果实套袋会提高果品外观质量。套袋可把果实与外界条件隔绝,使果实不受不良自然环境条件的刺激,防止日晒、风吹、雨打、药害、病虫害及枝叶磨伤果面,使果实表皮细嫩、光洁、无污染,着色快而集中,色泽鲜艳,充分提高果实的外观质量。 2、利于生产无公害果品。套袋后减少了农药使用量,而且不受大气粉尘、农药残毒和工业废气等的污染,是生产绿色无公害果品的主要措施之一。 3、增加经济效益。套袋后虽然增加了投资,但套袋后果实的销售价格也提高了1~2倍,经济效益显著增加。 4、提高果实贮藏品质。 5、防止鸟、兽、虫害。 缺点:1、果实原有风味下降,含糖量低。2、袋内温度高温度大,有蚜虫、细菌等病虫害滋生。 (一、袋种选择。不同色泽的品种应选用不同的果袋。一般红色品种选择外黄白色、内黑色的双层袋;黄色品种选择具有一定透光性的黄色袋;绿色品种以白色袋为主,可用报纸袋代替;所有品种均可用塑

料袋。二、果实选择。一般选择一年生枝基部直径大于0.57毫米,上部直径大于0.36毫米,且枝条呈暗紫红、褐色、暗褐色,色泽中深或深暗,上有绒毛或绒毛较多者为宜。套袋果最好留单果并使呈下垂状态。这样的果个大且高桩,外观品质极佳。 三、苹果果实套袋时期和方法 1、时期:套袋时期最好在桃小产卵前期前及轮纹病侵染期前进行。一般红色和绿色品种应在落花后10-40天内完成,即疏果定果后,越早越好;黄色品种和易感锈品种,为防止产生果锈或使果点变浅、变小,应在果锈发生前即在落花后20天内套袋。套袋前为防病菌侵染,应喷一次杀菌剂,5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50%多菌灵800倍液均可。 2、方法:果实选定后先开袋口,托起袋底,使两底角张开,令袋膨起,手持袋下2-3厘米套上果实。注意不要用力触摸果面,防止人为造成的“虎皮”果。然后从中间向两侧依次按“折扇”的方式折叠袋口,将铁丝撕开旋转90°,沿袋口旋转1周扎紧在袋口上沿下面2.5厘米处。果实在袋内应为悬空,防止袋体磨擦果面,以防日灼。 3、解袋时期和方法:一般黄绿色品种在采收时,可连袋一齐采下,装箱时再解袋。红色品种在采收前30天,先将外袋底口撕开,取出内衬黑袋,过10天后,再将外袋去除。一天之中于袋内外温差比较小时去袋。外围果在晴天上午10小时前,下午4时后去袋;内膛果则在晴天下午4时后或阴天去袋最理想。去袋后再喷一次杀菌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摘要:小麦重要的粮食作物,其产量和种植面积,居于谷物的首位。本文介绍了小麦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播前准备、培育壮苗、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内容,以为小麦高产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1.播前准备 1.1品种选择 选用抗病虫高产优质良种,加快品种轮作。目前,小麦种植品种多、杂乱现象比较严重,多数品种种植时间长,致使品种抗性降低,是近年来小麦病虫害重发的原因之一。因此在同一地区或同一田块,应加快推新品种步伐和品种轮换,避免多年种植同一品种。 1.2播前整地 播种前需要整地。要求地面平整,大不平小平,地面无坷垃,土壤疏松,通透性好,小麦生育期间无局部积水,耕翻深度一致,蓄水保墒。翻地前亩施优质腐熟农家肥2立方米,以提高地力。有灌水条件的地块,整地要求地面高度差不超过3.3厘米,以利于灌水均匀一致。有条件的地区可以作畦栽培,畦宽120厘米,畦高10厘米。 2.适时播种,合理密植,大力推广小麦小窝疏株密植,普及油菜育苗移栽,严格按小麦、油菜高产栽培技术种植。做到深沟高厢,排除湿害,早排水、早开沟,尽量降低水位,降低田间湿度。 2.培育壮苗 一是药剂拌种,用矮苗壮、多效唑、矮壮素、壮丰安等拌种能促根增蘖,用立克秀、纹霉净、辛硫磷等拌种能防治病害虫害,要注意拌种药剂量不能过大,并现拌现播,否则会抑制胚芽鞘出土,影响分蘖优势;二是加强对旺长苗的镇压和对冬春麦苗的覆盖工作。镇压要掌握在晴暖天气,重压旺苗,控蘖促根,控旺促壮,减轻冻害。稻草、有机肥,沟泥等覆盖麦苗,可以起到培肥、增温、防冻、护蘖、除草、壮苗等作用。 3.科学水肥管理

合理施用冬前肥水。冬前肥水是进一步培育壮苗、建立合理群体结构的关键措施。冬前肥水的施用要根据地力、苗情、墒情、气候条件等来决定;重施拔节肥水。具体的追肥时间应根据墒情和苗情而定,一般群体适宜的高产田,宜在拔节初期至中期,对于群体偏大的麦田,宜在拔节中、后期追肥水;浇透孕穗水。孕穗期是小麦一生中需水临界期,此期一定要保证有充足的水分,减少小花退化,提高结实率,增加穗粒数;浇好灌浆水。抽穗灌浆期是小麦需水最多的时期。小麦在扬花后10-15天及时浇灌浆水,以保证生理用水,同时可改善田间小气候,减轻干热风,延缓叶片和根系衰老,增加粒重,提高蛋白质、面筋含量。 3.1施肥管理 施足底肥、增施有机肥。能够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地力,增强土壤保肥保水能力,并能使小麦充分吸收各种生长发育所需的大量元素及其它中、微量元素,促进小麦的增产、增收;合理追肥。根据苗情施拔节肥,小麦分蘖多,苗情好、长势旺,应适当晚追,如果小麦分蘖少,苗情不好,长势弱,应适当早追,有利于拔节并充分提供小麦开花期间磷、钾养分;叶面追肥,每年干热风多发季节,应用0.1%-0.2%磷酸二氢钾叶面喷肥1-2次,每次间隔5-7天,具有抗干热风和补充磷、钾养分的作用,可使小麦增产。 3.苗期化学除草 杂草不仅与作物争水、争光、争肥,导致弱苗,降低抗病力,还是蚜虫、麦蜘蛛等害虫的隐蔽场所,并造成阴暗、高湿环境,利于各种病虫害发生。因此没有进行播前除草的田块应进行苗期除草,苗期除草要注意药剂的安全性,避免伤及禾苗,阻碍其生长。在小麦二叶一心期进行化学除草,可用10%骠马乳油40ml或50%麦乐宁可湿性粉剂150克或20%必除可湿性粉剂100克兑水均匀喷雾。 三、重大病虫危害症状与防治方法 1、小麦条锈病:小麦锈病俗名“黄疸病”,是小麦生产上毁灭性病害,流行速度快,危害大。它属远距离空气传播,河谷、风口地带发生严重,所以要加强田间检查,及时、准确掌握该病发生情况,在发病初期必须封锁消灭发病中心,及时用药防治,控制早期

春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春小麦栽培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小麦生产的意义;理解小麦的生长发育和小麦产量形成特点;掌握春小麦播种技术;掌握春小麦田间管理关键技术;理解小麦收获与贮藏技术。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是春小麦播种技术;春小麦田间管理关键技术。难点是春小麦田间管理关键技术。 教学内容: 第一节小麦的栽培学基础 麦类作物属禾本科(Gramineae),—年生或越年生草本植物,包括小麦属(Triticum L.)有冬小麦、春小麦;大麦属(Hordeum L.)有裸大麦、皮大麦;燕麦属(Avena L.)有裸燕麦、皮燕麦;黑麦属(Secal L.)小黑麦。 小麦属于禾本科(Gramineae)小麦属(Triticum)。目前栽培的主要有普通小麦、硬粒小麦、密穗小麦、圆锥小麦、波兰小麦、东方小麦。我国栽培小麦以普通小麦为主。 1.小麦是世界主要的粮食作物,面积和产量居第一。 2.小麦对温光反应的不同,使小麦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3.可早春播或秋播,提高光能利用率,增加复种指数和土地利用率。 4.营养价值高,含丰富蛋白质(9—18%)、氨基酸(0.3—0.4%)故加工特性好。 5.小麦是许多轻工业及医药卫生的重要原料,副产品麦草与麸皮也是不可缺少的加工原料和精粗饲料。 6.小麦籽粒水分含量低(11—13%),在11%水分下可以较长时间储藏而不霉烂变质,生产过程可以高度机械化,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一、小麦的生育期和生育时期 小麦的一生是指从种子萌发到新种子成熟所经历的时间。 小麦的生育期:小麦从出苗到成熟所经历的天数。春小麦70~90天,冬小麦270~280天。 以小麦一生各器官形成的顺序和外部形态特征的阶段性变化,可划分为若干个生育时期:出苗期、三叶期、分蘖期、拔节穗期、抽穗开花期、灌浆成熟期。 黑龙江省小麦不同地区播种期不同,中部和南部较早,北部较晚,各区生育时期出现的时间差异很大。全省播种期为3月中旬~4月下旬。根据播种日期推算出小麦各生育时期的出现时间:播种到出苗15~25d;出苗期到分蘖期10~15d;分蘖期到拔节期15~25d;拔节期到抽穗期为15~25d,再经过2~5d开花;开花期到成熟期30~38d。 二、小麦的生育阶段 1、营养生长阶段:出苗至拔节,以长根、茎、叶、蘖为主,此阶段决定穗数的关键时期。 2、“两长”并进生长阶段:拔节至抽穗,是根、茎、叶的生长与幼穗分化

黑龙江春小麦的高产栽培技术

黑龙江春小麦的高产栽培技术 黑龙江春小麦的高产栽培技术 小麦是我国粮食系统中的重中之重,是营养比较丰富、经济价值较高的商品粮之一。小麦籽粒含有丰富的淀粉、较多的蛋白质、少量的脂肪,还有多种矿质元素和维生素B。小麦按播种季节分,可分为冬小麦和春小麦。小麦品质的好坏,取决于蛋白质的含量与质量。一般,春小麦蛋白质含量高于冬小麦,尤其是东北地区种植的小麦,由于土壤肥沃,生长时间长,气候温度适宜,春小麦品质优越,下面就对黑龙江省的春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进行简要介绍。 一、小麦的生育特点 1、生育期短,春小麦从播种到收获约90多天。 2、营养生长期短,春小麦春播气温由低到高,日照由短到长,通过春化阶段很快就进入光照阶段,从出苗到单棱期约20天。 3、分蘖期短,从出苗到拔节经历的时间很短,分蘖少,分蘖成穗率非常低。 4、根系浅而弱,后期易因脱肥、缺水而早衰。 5、穗分化早,一般4叶即进入二棱期,5叶小花分化。 二、播前准备 1、选用优良品种:依据市场要求,选择经审定推广的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小麦品种、熟期类型应注意早、中、晚适当搭配,以利于适时收获。选用半矮秆、产量潜力高的品种,黑龙江省北部地区适宜选择:克旱16、垦九10、龙辐麦19、克丰10、克丰12和龙麦33号。 2、选择地块:选择地势平坦、耕性良好、排灌配套、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的地块。示范同时坚持合理轮作,优先选用大豆、芸豆等豆类作物做前茬,其次是阔叶经济作物地。 3、施足基肥:春小麦的播种期早,东北地区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此时底土仍在结冻中,苗期气温低,土壤微生物活动弱,养分分解缓慢,因而苗期常表现为速效养分不足,这就形成了春小麦

果树学实习报告3篇

果树学实习报告3篇 【精华】 在人们素养不断提高的今天,报告的使用成为日常生活的常态,报告包含标题、正文、结尾等。写起报告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xx 为大家整理的果树学实习报告4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果树学实习报告篇1 斗转星移,四季更替,不经意间,这学期的果树生产实习课又结束了。这是一个开阔思想和眼界过程.结合课本所学及时通过实践训练,使我对果树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和全面的了解。这个学期总共上了五次生产实习,内容都不相同,包含了很多专业知识以及专业实践,让我收获颇丰。每次上课都是老师先讲有关的知识与原理,再手把手的教我们如何实践,让我用实践的方式把原理和操作都记下来了。 第一节课上的是嫁接桃。我无法忘记上学期也有嫁接的,但是成活率不高。老师说上学期的嫁接要求很高,所有的程序要求在30秒后进行才可以保证存活,所以嫁接成活率基本为0。而这次的嫁接就不一样了,接穗也不一样,接穗是小甜桃,比较容易成活,我嫁接的成活率是100%,很有成就感.。查资料后知道,影响嫁接成活的主要

因素是接穗和砧木的亲和力, 其次是嫁接的技术和嫁接后的管理。相比之下,嫁接的技术和嫁接后的管理都没什么太大区别,可能是这次嫁接的接穗与砧木的亲和力比较好的缘故吧,成活率高很多。 第二节课上的是梨的春季管理、荔枝春季修剪、龙眼嫁接。相比起上学期,这学期的果树生产实习一节课上的内容比较多,时间也比较紧凑,让我们在同样短暂的5次课里获得了更多的知识,让我很是欢喜。上课的时候老师先和我们讲了关于第二节课的知识,让我知道了梨的春季管理花芽嫁接时,注意看有无花粉;春天,可以用壁蜂辅助传粉。而荔枝春季修剪是要除去植株上部不长花的枝条和细枝弱枝,去内膛枝、阴枝。 第三节课上的是龙眼、荔枝的花序冲梢修剪。冲梢就是花芽出来后,气候温暖,花序上会有花有叶的枝梢。对于龙眼的防治措施:花序出来5-8cm时,打顶,低浓度乙烯利+多效唑(原理:使其提前开花,避免在温度回暖后出花)乙烯利:150-180ppm,/32斤水(40%纯度)多效唑:10-15ml/32斤水。花序6-8节时,去顶,去叶芽(侧花穗下面的芽)具体的处理是:1打叶打顶 2打叶不打顶(5枝)3不打叶打顶(5枝)4不打叶不打顶(5枝)而荔枝的挂果质量与结果母枝长度和末次少抽生时间相关,必须要处理冲梢。品种不同,冲

春小麦栽培技术要点

春小麦栽培技术要点 发布者:[发布者]&郑成云发布时间:2011年2月15日点 击次数:62 一、播种期和播种量:春小麦播种越早越好,最好顶凌播种,土层解冻8~10厘米,日平均温度2—5℃即可播种。一般在3月底4月初,但最迟不得晚于4月20日。行距15厘米,播深3厘米,每亩播种量20公斤,保苗35~38万株。 二、施足基肥:秋翻前,均匀撒施有机肥1.5~2吨,磷酸二胺15公斤/亩,尿素20公斤/亩后耕翻,耕深25厘米。早春耙耱保墒,为适时早播做好准备。 三、选用良种:目前推广春小麦优质高产品种有新春6号、新春11号,新春17号、新春27号。 四、灌好底墒水:春小麦最好在秋翻冬灌地上种植,可提前播种,秋冬灌水量为80~100立方米/亩,灌水要均匀,保证灌水质量。

五、种子处理:播种前用40%拌种双或70%甲基托布津或粉锈宁15%可湿性粉剂(25%乳油)75ml适量兑水拌种50公斤。兼治黑穗病,白粉病和锈病。 六、带肥下种:施磷酸二胺3~5公斤/亩,肥种分箱分施,施肥深度8~10厘米。 七、田间管理 1、苗期管理:(1)轻施苗肥。基肥充足的田块,可以不追肥;基肥、氮肥较少或未施氮肥的田块,结合灌头水追施尿素8~10公斤/亩。(2)灌水,春小麦要早追肥、早灌水、促进早分蘖。二叶一心灌头水,原则上,头水后二水要紧跟,间隔时间10~15天,灌水量为80立方米/亩。(3)化学除草,野燕麦防除。当燕麦草3~5叶时,用骠马50~60ml/亩,或36%禾草灵160~180克/亩喷雾防治。双子叶杂草防除。小麦拔节前,用2,4—D丁酯60~80克/亩,或二甲四氯250克/亩喷雾防治。野燕麦和双子叶杂草混合发生的麦田,骠马和2.4-D丁酯混合使用,两草兼防。 2、拔节孕穗期管理。(1)化控。拔节期,生长过旺的麦田用矮壮素150克/亩进行化控,促进壮苗,防治后期倒伏。(2)追肥。重施拔节肥,结合二水或三水追施尿素10~15公斤/亩。(3)灌水。二水后,三水要缓,一般在第二节间定型、无效分蘖死亡后再灌三水,灌水量为70~80立方米/亩。 3、扬花成熟期管理。(1)灌水。为保证小麦后期开花、授精、灌浆的需要,

果树学

环境因素对果树光合作用的影响 摘要: 环境胁迫是影响当前果树生产的主要的不利因子。这些因子中包括高温、干旱、强光等。文章综述了果树在胁迫作用下, 表现出光合作用下降、光合色素( 叶绿素a 和b、类胡萝卜素) 含量变化、果树叶片叶绿素荧光的变化等;并表现出使叶片干物质积累下降, 影响碳水化合物的组成。 植物光合作用受到很多环境因素的影响, 如光照、温度、水分等。果树的生长、发育对生态因子的需求量也有一定的适应范围。只在一定的环境范围内才有最大的光合生长, 而且光合速率和生长速率随着生态因子的增强而增加。当环境因子超过这个范围则表现为对生长发育的抑制, 构成了环境胁迫。而通过光合作用形成碳水化合物是产量形成的主要物质基础。果树感知胁迫作用后, 通常表现出光合作用下降、光合色素( 叶绿素a和b、类胡萝卜素) 含量降低等。本文分别对果树的高温、光、水分、盐胁迫引起的光合性状的变化及研究进展做以介绍, 并提出今后的一些研究重点和方向。 1 高温的影响 在胁迫因子中, 温度是影响植物生长的主要因子。近年来, 随着温室效应的加剧, 全球气温上升, 直接威胁着农业生产方向。温度逆境对果树光合作用影响很大。高温可以引起生物膜和蛋白质分子构型发生可逆变化。并且破坏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平衡, 使呼吸作用超过光合作用。高温还能促进蒸腾作用的加强, 破坏水分平衡,使果树萎蔫干枯。 植物光合作用与环境温度的关系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植物光合作用 要求一定的温度范围;另一方面作用对环境温度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同一种果树的光合最适温会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一般果树可在10~35℃下正常的进行光合作用, 其中以25~30℃最为适宜, 在35 ℃以上时光合作用就开始下降, 在4 0~50℃时即完全停止。气孔导度与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有密切关系。在非气孔限制时, 光合速率在35~45℃时开始下降; 而在气孔关闭时,光合速率在30~35℃时就开始下降。 从大量研究中总结, 高温下净光合速率的降低主要受非气孔因素的限制。高温对光合作用的抑制是由非气孔因素引起, 因为叶肉细胞气体扩散阻抗增加, CO2的溶解度下降, 是Rubisco对CO2的亲和力降低或光合作用关键成分的热稳定性降低等原因所致。高温伴随着强光胁迫易引起植物蛋白质的变性、膜伤害、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方案

小麦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本规程规定了河南省南阳区域小麦高产优质高效生产的品种选用、种子处理、整地播种、施肥浇水、病虫害防治、收获等配套栽培技术规范。 本规程适用同样适用于豫中、豫中南区域小麦生产。 1术语和定义 1.1 豫中、豫中南补灌区 主要指黄河以南、淮河以北的北纬33度区域的广大麦区。该区是我省小麦主产区、重要的商品粮调出区和增产潜力最大的地区。 1.2 高产 亩产量在500公斤以上。 1.3 优质 种植的强筋或中筋小麦品种,品质指标达到国家标准。 1.4 高效 与常规技术相比,产量提高5%~10%,生产成本与对照麦田持平或有所降低。 2品种选择 按照“专家推荐、市场认可,群众欢迎,但不求新求异”的原则选用品种。所选品种应为通过河南省或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该生态区域种植的小麦品种,且种子质量符合国家标准规定。 该区域适宜种植中筋和中强筋小麦品种,且以半冬性品种为主,弱春性品种为辅。适宜该区域推广的品种主要有矮抗58、周麦18、周麦22、豫麦70-36、豫麦49-198、豫农416、众麦1号、周麦16、新麦18、郑麦9023、郑麦366、西农979等。该区域是晚霜冻害和“倒春寒”易发区,应注意选择抗冻性强的品种。 3主要生育指标和产量结构指标 3.1 各主要生育期壮苗指标 3.1.1越冬期幼穗分化进入单棱末期至二棱初期,主茎叶龄6~7叶,单株分

蘖3~4个,单株次生根5~8条,分蘖缺位率低于15%。 3.1.2 返青期幼穗分化进入二棱末期,主茎叶龄6叶1心或7叶1心,单株分蘖5个以上,次生根10条左右。 3.1.3 拔节期幼穗分化至药隔分化期,主茎叶龄9~10叶,节间总长度5~8厘米。 各生育期小麦植株生长健壮,无病虫。 3.2 群体动态指标 亩基本苗20~25万,越冬期群体70~80万,春季最高群体不超过100万,成熟期亩成穗40~45万。 3.3 产量结构指标 3.3.1多穗型品种高产麦田亩成穗数43~46万,穗粒数35粒左右,千粒重43克以上;中产麦田亩成穗数36~42万,穗粒数30粒左右,千粒重40克左右。 3.3.2 大穗型品种高产麦田亩成穗数30~35万,穗粒数45粒以上,千粒重50克以上;中产麦田亩成穗数30万左右,穗粒数45粒左右,千粒重45克以上。 3.4 各生育时期田间管理目标 4.4.1冬前及越冬期管理目标:在苗全苗匀基础上,促根增蘖,促弱控旺,培育壮苗,保苗安全越冬。 3.4.2 返青—抽穗期管理目标:通过分类肥水管理,促弱控旺转壮,协调群体与个体、地上与地下、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关系,保苗稳健生长,构建高质量群体,培育壮秆大穗,搭好丰产架子。 3.4.3抽穗—成熟期管理目标:搞好“一喷三防”,及时防病治虫,养根护叶,防倒延衰,延长叶片功能期,提高粒重,适时收获,防止穗发芽。 4栽培技术 4.1 播前准备 4.1.1 精选种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