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宋词四首教案

宋词四首教案

宋词四首教案
宋词四首教案

《宋词四首》教案

教学目标:

1、熟练背诵四首宋词。

2、初步了解词的体裁特点。

3、理解四首词所表达的内涵。

4、了解作者的朝代、代表作品。

教学重点:背诵四首宋词

教学难点:理解四首词所表达的内涵。

教学方法:探究、指导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字音、字形

骤.海棠.麾.下炙.的.卢霹雳

..弦.了.却赢.

2)、解词

1、雨疏风骤:

2、浓睡:

3、卷帘人:

4、绿肥红瘦:

5. 永昼

6. 瑞脑销金兽

7. 消魂

8、社林

9、梦回

10、吹角连营

11、八百里

12、麾

13、炙

14、点兵

二、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约1155)号易安居士,南宋杰出女文学家,山东济南人,婉约词宗。生于北宋元丰七年,山东章丘,逝于临安,享年七十一岁。历史上与济南历城人辛弃疾并称“济南二安”。其父李格非,北宋齐州历城县人,齐鲁著名学者、散文家。母王氏,知书善文。夫赵明诚,为吏部侍郎赵挺之之子,金石考据家。李清照早年生活优裕,工书能文,通晓音律。婚后与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整理,编写了《金石录》。中原沦陷后,与丈夫南流,过着

颠沛流离、凄凉愁苦的生活。明诚病死,境遇孤苦。幼承家学,早有才名。以词著名,兼工诗文,并著有词论的李清照,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文有李清照,武有秦良玉。”早年生活安定、优裕,词作多写相思之情;金兵入侵后,遭遇国家巨变,词作多感慨身世飘零。她的诗文感时咏史,与词风迥异。她还擅长书画,兼通音律。现存诗文及词为后人所辑,有《漱玉词》等。主张“词,当别具一家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名字被用作外太空环形山的女性。

作者辛弃疾【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但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于江西上饶、铅山一带。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在苏轼的基础上,大大开拓了词的思想意境,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后人遂以“苏辛”并称。有《稼轩长短句》。

三、写作背景:

《如梦令》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早期的词作之一。词中充分体现出作者对大自然、对春天的热爱。这首小令写的是春夜里大自然经历了一场风吹雨打,词人预感到庭园中的花木必然是绿叶繁茂,花事凋零了。因此,翌日清晨她急切地向“卷帘人”询问室外的变化,粗心的“卷帘人”却答之以“海棠依旧”。对此,词人禁不住连用两个“知否”与一个“应是”来纠正其观察的粗疏与回答的错误。“绿肥红瘦”一句,形象地反映出作者对春天将逝的惋惜之情。

《醉花阴》宋徽宗大观二年重阳节,赵明诚至仰天山罗汉洞观月,流连忘返;李清照独居青州归来堂,重阳赏菊,无人相伴,故作此词,以抒发思念、寂寞、无聊之感。《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是李清照早期的代表作之一。在这首词里词人叙写了重阳当日的情事,抒发了佳节怀人的情思。

《破阵子》写作背景

辛弃疾21岁时,就在家乡历夸(今山东济南)参加了抗金起义。起义失败后,他回到南宋,当过许多地方的长官。他安定民生,训练军队,极力主张收复中原,却遭到排斥打击。后来,他长期不得任用,闲居近二十年。这首词,抒写了他梦寐以求、终生不变的抗敌救国的理想,抒写了壮志难酬的悲愤心情。该词是作者失意闲居信州时所作,无前人沙场征战之苦,而有沙场征战的激烈。词中通过创造雄奇的意境,抒发了杀敌报国、恢复祖国山河、建立功名的壮怀。结句抒发壮志难酬的悲愤心情。整首词抒发了作者壮志未酬,英雄迟暮的悲愤

之情。

《西江月》这是辛弃疾中年时代经过江西上饶黄沙岭道时写的一首词。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 ),辛弃疾因受奸臣排挤,被免罢官,开始到上饶居住,并在此生活了近十五年。在此期间,他虽也有过短暂的出仕经历,但以在上饶居住为多,因而在此留下了不少词作。词中所说的黄沙岭在上饶县西四十里,岭高约十五丈,深而敞豁,可容百人。下有两泉,水自石中流出,可溉田十余亩。这一带不仅风景优美,也是农田水利较好的地区。辛弃疾在上饶期间,经常来此游览,描写这一带风景。

四、翻译

《如梦令》昨夜雨点稀疏,晚风急猛,我虽然睡了一夜,仍有余醉未消。试问卷帘的侍女:海棠花怎么样?她说海棠花依然如旧。知道吗?知道吗?应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

《西江月》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动喜鹊飞离树枝。清凉的晚风中传来远处的蝉叫声。一阵阵浓浓的稻花香扑鼻而来似乎在告诉(行人):“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这时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欢叫声。

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在往日土地庙附近树林旁的茅屋小店那里,拐个弯,小溪忽然出现在眼前。

《醉花阴》薄雾弥漫,云层浓密,烦恼白天太长,香料在金兽香炉中烧尽了。又到重阳佳节,洁白的玉枕,轻薄的纱帐中,半夜的凉气刚刚浸透。

在东篱饮酒直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香溢满双袖。别说不忧愁,西风卷起珠帘,闺中少妇比黄花更加消瘦。

《破阵子》醉梦里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梦里回到响彻号角声的军营。把八百里(牛名)分给将士们烤肉,让乐器奏起雄壮的军乐鼓舞士气。这是秋天在战场上阅兵。

战马像的卢马一样跑得飞快,弓箭像惊雷一样,震耳离弦。(我)一心想完成替君主收复国家失地的大业,博得天下生前死后的美名。只可惜(现在)已白发丛生!

五、作业

默写四首宋词

高一语文-17课《宋词四首》教案

十七课《宋词四首》 《雨霖铃》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柳永婉约词的特点。 2.理解词意,感受词中浓浓的别情,把握词的意境。 3.掌握虚实结合、情景交融、铺叙、白描的手法。 二、能力目标 1.掌握鉴赏词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2.提高学生理解和鉴赏词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2.正确认识该词的情调,培养积极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 1.理解词意,把握词的意境。 2.学习该词虚实结合、情景交融、铺叙、白描的手法。 教学难点: 把握词的意境。 教学方法: 朗读法、点拨法、探究法 教具准备: PPT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初中毕业的时候,你们经历了一次人生的聚散。人生没有不散之筵席,离别是在所难免的。正因为如此,古往今来,“离别”成为多少文人笔下书写的话题。在众多离别的作品中,宋代词人柳永的《雨霖铃》堪称离别词中的绝唱。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词。 二、介绍作者 柳永(约987——1053约),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耆卿福建崇安人,晚年任屯田员外郎,后人称他为柳屯田。柳永才情卓著,但一生仕途坎坷,多次应进士不第,生活穷困潦倒。其词多是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尤其善于抒写离情别绪。创作慢词,铺叙白描,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是婉约词派的代表之一。他的词,在当时流传很广,对宋词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著有《乐章集》。 2、简介写作背景 当时,词人由于仕途失意,心情十分压抑,决定离开京城到外地去。这首词就是抒写他和一位红颜知己的离情别绪。 三、整体感知 (一)朗读感知 1、录音朗读 (1)提醒学生注意:听准字音;听出节奏;听出感情。 (2)提问:录音的感情基调怎样?

愚溪诗序阅读练习及答案.doc

愚溪诗序阅读练习及答案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愚溪诗序阅读练习及答案》的内容,具体内容:《愚溪诗序》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创作的一篇散文。《愚溪诗序》作者借述愚溪而对自我的写照,表达自己济世之愿不能实现的满腔孤愤郁结。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希望能帮到你。《愚溪诗序》文言...《愚溪诗序》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创作的一篇散文。《愚溪诗序》作者借述愚溪而对自我的写照,表达自己济世之愿不能实现的满腔孤愤郁结。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希望能帮到你。 《愚溪诗序》文言文阅读材料原文 愚溪诗序 柳宗元 灌水之阳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予以愚触罪,谪潇水上。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古有愚公谷,今予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土之居者犹龂龂然,不可以不更也,故更之为愚溪。 愚溪之上,买小丘,为愚丘。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买居之,为愚泉。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合流屈曲而南,为愚沟。遂负土累石,塞其隘,为愚池。愚池之东,为愚堂。其南,为愚亭。池之中,为愚岛。①嘉木异石错置,皆山水之奇者,以予故,咸以愚辱焉。 夫水,智者乐也。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盖其流甚下,不可以灌溉;又峻急多坻石,大舟不可入也。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

利世,而适类于予,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 宁武子"邦无道则愚",智而为愚者也;颜子"终日不违如愚",睿而为愚者也。皆不得为真愚。②今予遭有道而违于理,悖于事,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夫然,则天下莫能争是溪,予得专而名焉。 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清莹透澈,锵鸣金石,能使愚者喜笑眷慕,乐而不能去也。予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自慰,漱涤万物,牢笼百态,而无所避之。以愚辞歌愚溪,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超鸿蒙,混希夷,寂寥而莫我知也。于是作《八愚诗》,纪于溪石上。 《愚溪诗序》文言文阅读题 6.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今予家是溪家:安家 B.今是溪独见辱于愚愚:我 C.漱涤万物,牢笼百态牢笼:涵盖 D.寂寥而莫我知也寂寥:孤独 7. 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可以染也 / 予以愚触罪。 B.予虽不合于俗 / 纪于溪石上 C.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 / 灌水之阳有溪焉 D.睿而为愚者也 / 昏然而同归 8.翻译画线语句(8分) (1)嘉木异石错置,皆山水之奇者,以予故,咸以愚辱焉。 (2)今予遭有道而违于理,悖于事,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

宋词四首练习及答案

《宋词四首》练习 【雨霖铃】 “念”字在全词中起何作用? 答案:“念”在结构上是上承“凝噎”而自然一转,下启“千里”以下而一气贯通;在内容上,“念”是眼前景与别后情的分水岭,它把实与虚巧妙地联结起来。 【踏莎行】 1、简析词中“失”“迷”“闭”“砌”任一字的好处。 答案: “失”“迷”二字,既准确地勾勒出月下雾中楼台、津渡的模糊与朦胧,又用被动的笔法,恰切地写出了作者无限凄迷的意绪。“雾失”“月迷”,皆为下句“望断”“无寻处”埋下伏笔。 “闭”字,是对袭人春寒的逃避,是对杜鹃哀鸣的阻止,是对落日夕阳的阻挡,而究其实质,不过是作者自己心灵之门的紧锁。表达了作者对政治环境及自己遭遇的深沉怨愤。 “砌”,堆积之意,表现了怨愤情绪的由来已久,也突出了怨愤的沉重严密,无可疏泄无可排遣。 2、苏轼认为这首词末两句“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最好,王国维却更激赏“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这两句,你赞同谁的观点?请结合词作具体分析。(4分) 示例一:赞同苏轼的观点。这两句表面上是词人在对郴江说,郴江啊,你本来是围绕着郴山而流的,为什么却要老远地向潇湘而去呢?实则借以自叹身世:自己好端端一个读书人,本想为朝廷做一番事业,正如郴江原本是绕着郴山而转的呀,谁会想到如今竞被卷入政治斗争的漩涡中去了呢?” 这两句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显得山水有情,(或答“以诘问的形式结尾,意蕴丰富”)表达了词人被贬谪异乡的孤苦凄清,深长怨恨,显得意味深远。 示例二:赞同王国维的观点。这两句是正面实写词人羁旅客馆的生活:怎能

忍受在春寒料峭中一个人孤独地客居旅馆,更加上此时此刻,杜鹃正阵阵悲鸣,夕阳正徐徐落下。作者借“孤馆”“春寒”“杜鹃”“夕阳”等意象,营造了凄清冷寂的气氛,(分析原句内容及意境,2分) 融情于景的手法,表达了作者谪居他乡的寂寞孤独和强烈的怨愤情绪。(手法和感情的分析,1分) 【苏幕遮】 “五月渔郎相忆否?”表示动作偏指一方。是从故乡的朋友(渔郎)对自己的想念来写思乡之情,请例举以前我们学过的诗词中的相似句。 柳永的《八声甘州》: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好处:自我思念对方,设想对方思念我,构成了多重空间结构,留给人想象空间。“五月渔郎相忆否”,不言自己思家乡友朋,却写渔郎是否思念自己,这是从对面深一层写法,反衬自己对家乡朋友的浓烈思念。 《声声慢》 词中多处运用叠词,找出来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答案:本词中多处运用叠词,将词人的愁绪表达得淋漓尽致。又将朴素清新的语言谱入新声,体现出不事雕饰的本色。如“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起首三句形象、委婉、细致地表达了作者在遭受深创巨痛后的愁苦之情。七组十四个叠字,犹如信手拈来,看似平平淡淡,实则显示了作者高超的文字功底。十四个字无一愁字,却写得字字含愁,声声蕴愁,创造了一种如泣如诉的音韵效果。 又如“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主要写声音,以声衬情,尤其是“点点滴滴”一词,极富“顿挫凄绝”之感。一滴滴,一声声,它敲击着、震颤着作者的心扉,不能自抑!

粤教版-语文-高一-创新课堂粤教版必修3 宋词四首 学案2

◆17宋词四首 宋词和唐诗一样,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好诗在唐代已被诗人们写尽了,宋代文人就另辟蹊径,使词这种文学形式臻于完善,达到了空前的繁荣,使宋词成为我国文化宝库中又一颗璀璨的明珠。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宋词的天地,去细细品味它们的动人之处。 两只青蛙的故事 从前有两只小青蛙,溜到农民的房子里玩。它们站到一个坛子沿儿上跳舞时,不小心掉到了坛子里面。坛子里装的是黏糊糊的黄油,它们想跳出来,油太黏;想爬出来,壁太滑。几经尝试,没有结果。青蛙A边游边想,看来今天是没希望了,怎么也出不去了。反正也没希望了,还游什么呢?这样想着,四肢越发划不动了。 而青蛙B呢?它想,今天真糟糕,怎么都出不去。可是,还是继续游游看吧,也许会找到办法。四肢虽然很累了,可它还是坚持游着。边游边想,只要还有力气,不管怎样,我都要游下去。就在它几乎划不动了的时候,后腿碰到了坚实的固体。原来,黄油在它的不停搅动下,凝固了。于是,这只青蛙踩在黄油上跳出了坛子,独自回家了。 如果你不坐以待毙,结果常常是曲径通幽,柳暗花明,峰回路转,雨过天晴。 微感言: 1.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 2.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苏轼《浣溪沙》 3.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清照《一剪梅》 4.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一、作者视窗 婉约柔情美佳人——李清照 你的身影,在伤感中飘过,“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你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战乱与离散没有抑制你的情感,反而抒出了丽处直参片玉之班、直欲压倒须眉的柔情。 纵观古今,唯有你是真正氤氲在水墨之间的婉约女子,柔情似水,盈盈一掬。但是,你那看似浅浅的豪气也在柔弱中发酵壮大,令世人更增一份敬仰。

高二语文宋词四首

宋词四首 【教学目标】1、掌握词的文体知识,了解词的发展阶段和两大流派的不同特点。 2、了解宋词代表作家的创作风格和主要代表作。 3、掌握鉴赏词的基本步骤和主要方法。 4、品味词的语言,理解词的思想内容。 5、体悟作者的思想感情,赏析词的意境。 6、赏析词的艺术手法。 一、导入新课 宋词和唐诗一样,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好诗在唐代已被诗人们写尽了,宋代文人就另辟蹊径,使词这种文学形式臻于完善,达到了空前的繁荣,使宋词成为我国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宋词的天地,去细细品味它们的动人之处。 二、讲授新课 雨霖铃 1、知识简介 (1)关于柳永:柳永,原名柳三变,字耆卿,排行老七,世称柳七。他少年时代到汴京应试,但屡试不第,就流连于秦楼楚馆,常为歌妓填词作曲。由于流传的轶事和词中所表现的内容,人们都把他看作是一个风流浪子,以致不为时人所重,潦倒一生,功名不扬。尝有《鹤冲天》词云:“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宋仁宗闻而使之落榜,曰:“何要浮名,且去填词。”由是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最后,他在饱受世态炎凉,“怪胆狂情”逐渐消退时,才改名柳永,考取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 柳永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对北宋词的发展有重要的贡献和影响。由于他遭遇坎坷,较多地同中下层市民接触,因此他的词语言比较朴素,接近口语。他精通音律,又吸取了民间新声的优点,写的词不仅音律和谐,美妙动听,而且创制了大量乐调繁复的慢词,大大扩充了词的体制容量,对词的发展有一定的贡献。在表现手法上他善于铺叙,尽情描绘,把写景、叙事、抒情融为一体;在内容上,柳词大都是反映大都市中的繁华风光,体现市民阶层的思想意识,抒发离愁别恨的痛苦,表现妇女不幸的遭遇和自身沉沦的哀怨,但也曲折地流露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因而他的词曾传唱一时,甚至“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足见柳词深受当时市民的喜爱。

(完整版)宋词四首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念奴娇?赤壁怀古》理解性默写 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2015新课标卷1) 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借古伤怀抒发理想幻灭、人生失意的两句是“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2015石家庄二模) 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用“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两句表达了词人对坎坷身世的无限感慨,借酒抒情,思接古今,是全词余音袅袅的尾声。(2015西藏拉萨中学高三月考) 4.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将自己对人生的思索寄托于江水和明月的句子是“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四川省资阳市2016届高三模拟1) 5.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描绘了周瑜的英气勃发。6.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运用比喻修辞描写赤壁古战场的险要形势的一句: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7.本文中既点题,又为周瑜出场营造声势的句子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8.具体描写“江山如画”之意的句子是: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9.《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写周瑜指挥赤壁之战时正值青春年少的英雄形象的语句是: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10.《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赤壁战场上,周瑜从容娴雅,沉着应战,指挥若定的儒将风度形象: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理解性默写 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写登临所见又处处关合古人古事,紧紧扣住题序中的“怀古”二字,首先想到孙权在建都南京以前曾建都京口,因此作者登高望远,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位著名的历史人物不禁感叹:,。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感叹东吴那个强盛的局面,孙权那个英雄、风流余韵,都经历了无数的风雨,一去不返了,只留下京口供后人欣赏凭吊而已的句子是:,。 3.刘裕曾在京口起兵北伐,征讨桓玄,平定叛乱,先后消灭了南燕、后燕、后秦等国,并收复洛阳、长安等地,也是一个跟京口有关的历史上的风流人物,辛弃疾赞叹刘裕北伐的赫赫战功的两句是:,。 4.在下阕中,辛弃疾提到了另外一个人物,刘裕的儿子刘义隆轻率举兵北伐,妄想追求汉代大将霍去病追击匈奴在狼居胥山筑坛祭天那样的功业,结果吃了败仗,张皇南逃,狼狈不堪的句子是:,,。 5.辛弃疾描写南宋时老百姓常在宋文帝元嘉北伐失败之后,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率军追击击败王玄谟的军队后,在长江北岸的瓜步山上修建的一座行宫迎神赛会,词人借历史影射现实,说南宋的失败,金人的南侵,国家的耻辱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渐渐地被人们淡忘了的句子是:,,。 6.他借用廉颇的典故,表明自己显然年老却还是壮志犹存,希望能够为国立功的句子是:,,? 1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2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3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愚溪诗序(人教版高二必修)

愚溪诗序(人教版高二必修) 愚溪诗序》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柳宗元,把握本文的写作特色。 学生能挖掘“愚”字的深刻含义,剖析作者思想感情和文章主旨。 (二)过程与方法 从“愚”字入手,找出“愚”的表象,挖掘“不愚”的实质,弄清“愚”字的深意。 本文是自读课文,课前学生以自学和合作学习的方式完成对文意的梳通。课堂上老师启发点拨、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被贬后不得不愚的悲愤。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学生结合课文注释和参考资料自读课文,疏通课文大意。 二、播放动画:学生欣赏一组永州及其附近山水风光图片放松心情并带来美的享受。

三、导入 苏轼曾说:“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好文章需反复诵读,细细咀嚼,方能悟出它好在哪里,妙在何处。我们同学现在手头拿的就是一篇好文章,课前已要求大家结合资料去梳理课文,相信每个同学都已读过。这是柳宗元被贬于永州第六年时写的。当年他曾围绕愚溪及周围景物写了一组山水诗《八愚诗》,本文是为这组诗写的序。 四、出示本文的两则评价材料: 评价资料A:《唐才子传》称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天才绝伦,文章卓伟,一时行辈,咸推仰之。”评价资料B:通篇就一“愚”字点次成文,借愚溪自写照,愚溪之风景宛然,自己之行事亦宛然。前后关合照应,异趣沓来,描写最为出色。——《古文观止》 五、亮出本节课的研习内容: 《古文观止》里的这句话告诉我们:“愚”字可视为本文的一条线索。如果我们细细地数一数,会发现“愚”字竟多达27处。短短的一篇文章,竟有如此之多的“愚”字,绝非偶然。柳宗元为何对“愚”字如此情有独钟呢? 今天我们就来解读柳宗元笔下的“愚”。 六、挖掘“愚”字的含义。 1、学生自由放声地朗读课文,注意文中用“愚”处,找找文章用“愚”字形容哪些事物?

(完整word版)高中语文课内文言文文化常识总结必备),推荐文档

课内文言文文化常识汇编 必修一 《诗经》两篇? 1、《诗经》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原本只称《诗》、《诗三百》,汉代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是我国古代诗歌现实主义的源头。它共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表现手法是赋、比、兴三大类。“风”有15国风,大都是民间歌谣;“雅”分大雅、小雅,是宫廷乐歌;“颂”分周颂、????鲁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2、古代少年男女把头发扎成丫髻,叫总角,后来指代少年时代。 3、卜筮是古代民间占问吉凶的两种方法,是古代巫术的一种表现。指用龟甲,筮草等工具预测某些事项,不同的时代使用的方法有不同,历代也有创新。 《离骚》? 1、考:指已故的父亲。 2、三后:三个君主或诸侯。古代天子﹑诸侯皆称后。“三后”一般指夏禹、商汤、 周文王。 《孔雀东南飞》? 1、“箜篌”古代的一种弦乐器,23弦或25弦,分卧式、竖式两种。? 2、诗书:古代常指《诗经》和《尚书》,有时泛指一般的诗经。 3、初阳岁:农历冬末春初,即冬以后,春之前。? 4、初七:乞巧节,指农历七月七,旧时妇女在这天晚上在院子里陈设瓜果,向织女星祈祷,祈求提高刺绣缝纫技巧,称为“乞巧”。? 5、下九:古人以农历每月的二十九为上九,初九为中九,十九为下九。在汉代,每

月十九日是妇女欢聚的日子。? 6、六合:指结婚选好日子,要年、月、日的干支都相合适,这叫“六合”。?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总称为十天干。?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 7、青庐:用青布搭成的帐篷,举行婚礼的地方,东汉至唐有这种风俗。? 8、黄昏:十二个时辰之一,是戌时。?人定:是亥时。? 9、12个时辰: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 10结发:束发。古时人到了一定的年龄(男子20岁,女子15岁)把头发结起来,算是到了成年,可以结婚了。也指成婚之夕,男左女右共髻束发。? 11、罗敷:指古代美女的通名。 12、床:是古代的坐具。 13、城郭:古代内城叫做城;外城叫做郭。 《汉魏晋诗三首》 1、《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集最早见于《文选_》。? 2、河汉:银河。 3、长歌、短歌:是指歌词音节的长短而言。 4、行: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 5、杜康:相传古代发明造酒的人,后用作酒的代称。 6、周公吐哺:周公:周武王之弟姬旦。相传周公求贤若渴,凡有士人来访,立即接待,以至于“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 7、双鲤鱼(鱼书):指代书信。古人常把两块刻有鲤鱼图形的木板合在一起制成木

高中语文《愚溪诗序》文言文知识归纳

高中语文《愚溪诗序》文言文知识归纳 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阳:灌水之阳有溪焉(北面,名词) 2、龂龂然:土之居者,犹龂(yín)龂然。(争论不休) 3、适:而适类于予(恰好) 4、睿:睿而为愚者(明智、通达) 5、漱涤:漱涤万物,牢笼百态(洗涤) 6、鸿蒙:超鸿蒙,混希夷(宇宙形成以前的混沌状态) 二、通假字 1、于是作《八愚诗》纪于溪石上。(纪通“记”) 三、一词多义 1、名: ①名之以其能(命名,动词) ②而名莫能定(名称,名词) 2、居: ①冉氏尝居也(居住,动词) ②得泉焉,又买居之(占有,拥有,动词) 3、类: ①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予(像,好象,动词) ②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种类,物类,名词) 4、得: ①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发现,动词)

②皆不得为真愚(能,动词) 5、能: ①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功能,名词) ②而名莫能定(能够,动词) 6、乐: ①夫水,智者乐也(喜爱,动词) ②乐而不能去也(高兴,动词) 7、以: ①予以愚触罪,谪潇水上(因为,介词) ②盖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用,介词) ③予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自慰(凭) 8、于: ①东流入于潇水(到,介词) ②予虽不合于俗(与、跟,介词) ③纪于溪石上(在,介词) 9、凡: ①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共,副词) ②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凡是,副词) 四、词类活用 1、东:东流入潇水(名作状,向东) 2、南:合流屈曲而南(名作动,向南流去) 3、家:得其尤绝者家焉(名作动,安家)

4、愚: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形作意动,以……为愚,把……当作愚) 5、名:名之以其能(名作动,命名) 6、上: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名作状,向上) 五、古今异义的词 1、可以:盖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 ①古义:可以用来。 ②今义:能够。 2、牢笼:牢笼百态 ①古义:包罗。 ②今义:关鸟兽的东西。 六、句式 1、莫我若也(宾语前置句) 2、今是溪独见辱于愚(被动句) 3、溪虽莫利于世(介宾结构后置) 4、夫水,智者乐也(判断句) 5、今予家(于)是溪(省略句) 七、难句翻译 1、灌水之阳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 译:灌水的北面有一条小溪,向东流入潇水。 2、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 译:可以用来染色,用它的功能命名它,所以叫它染溪,

宋词四首 知识点总结

一、宋词四首 1.词的知识 1.词兴起于唐,盛行于宋,是一种和乐可唱、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始称“曲子” 或“曲子词”;又称“长短句”“诗余”。 2.《花间集》是最早的词选集。 3.词的基本特点是:调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 4.每首词都有一个词调名称,叫“词牌名”,如《宋词四首》的四个词牌名是“雨 霖铃”“踏莎行”“苏幕遮”“声声慢”。词牌名规定这首词的句数、字数和平仄、押韵等。 5.词牌名后多另立标题,如《宋词四首》中的“郴州旅舍”,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 现。 6.按字数的多少,词可分为小令(58字以下)、中调(59至90字)、长调(91字以上)。 7.词从结构上看多数是分段的,一段叫作“一片”或“一阕”。词从片数上来分有 单调(不分片)、双调(两片,上下阕)、三叠(三片)、四叠(四片)等。 2.作者 柳永,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人称“柳七”;官至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创作了较多慢词,在当时流传很广。《雨霖铃》、《八声甘州》等颇有名,有《乐章集》。 秦观,字太虚、一字少游,号淮海居士,北宋文学家。他与黄庭坚,晁补之、张耒并称为“苏门四学士”,颇得苏轼赏识,有《淮海词》。 周邦彦,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是继苏轼之后北宋中后期词坛领袖,有《清真集》。周邦彦开宗立派,是继柳永之后北宋最有影响力的婉约派词人。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父亲李格非。李清照在《论词》中提到了词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的特点和创作标准:“别是一家”,认为词在表现形式、思想内容和审美特点上,都应该与诗、文区别开来。 3.雨霖铃 ①《雨霖铃》的词牌名源于唐玄宗: ②内容理解 上阕:离别时的难分难舍。 下阕:离别后的孤寂凄清。 主旨表达了与恋人难以割舍的离情。 ③艺术手法: 1情景交融(【思考与练习】一) 抓住典型意象,如寒蝉、长亭、烟波、暮霭、杨柳、晓风、残月等渲染了凄清冷落的气氛,烘托了离别时的惆怅痛苦之情,情景交融。 2 虚实结合: 上阕:实景→实情→虚景 下阕:实情→虚景→虚情 3 细节描写:抓住人物离别时动作、神态的细节进行描摹,将离人内心的痛苦与感 情的缠绵表现得淋漓尽致。 4.踏莎行·郴州旅舍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 ①修辞手法:对偶、互文、用典。 ②三句中最传神的三个字及表达效果?

高三语文:愚溪诗序(教学设计)

( 语文教案 )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案设计 / 精品文档 / 文字可改 高三语文:愚溪诗序(教学设计) Chinese is known as the "Mother of Encyclopedias", which is the best interpretation of it, so learning Chinese is very important.

高三语文:愚溪诗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以借景抒情的文笔,分析作者叙事怎样逐层深入,准确反映笔者思想境界。 2、思想教育目标:“不得不愚”情感的展示。 3、能力培养目标:指导学生体味其用词的精练准确和生动形象。 教学重点: 本课主要是借景抒情,在指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之后,让学生找出叙述作者心志的语句,进而分析作者怎样逐层深入,达到达意的目的。 教学难点:用典的意义。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

《愚溪诗序》是柳宗元为他的“八愚诗”写的序。 首段叙述愚溪得名的由来,顺笔交代“余以愚触罪,谪潇水上”的经历。 第二段紧扣诗题“八愚”叙述愚溪八景的方位和其他特征,点明八景称愚乃“以余故,咸以愚辱焉”。 第三段进一步说明何以“是溪独见辱于愚”的原因,引出“凡为愚者莫我若也”的一番议论。作者自言“无以利世”,又引宁武子、颜子作陪,一味责己之愚,反话正说,沉痛至极。最后一段由溪虽“无利于世”却自有清溪本色转入“余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自慰”。继而写到作者创作八愚诗时,精神意趣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境界,使结言落在“八愚诗”上。 通篇文章以“愚”字贯彻始终。时写愚溪,时写“愚”人;写愚溪之景,抒“愚”人之情。文中愚溪的形象正是作者的化身。人们由愚溪的“见辱于愚”,自会想到作者故作旷达而以“愚”人自居,他对贤愚颠倒的现实是多么愤恨。作者把牢骚不平隐含在写景叙事之中,辞语用意虽十分怨愤,不隐锋芒,但却并没有显露一点痕迹。

最新宋词四首教案

《宋词四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课前资料搜集与课堂相关背景知识的介绍,了解词的发展阶段和两大流派的不同特点,了解宋词代表作家的创作风格和主要代表作;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讨论,填写对比表格,初步掌握对比阅读诗词的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品味诗词,感受柳永与李清的哀愁,体会苏轼与辛弃疾的壮志未酬的苦闷。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词的思想内容,体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赏析词的艺术手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课前预习】 1.查找婉约派、豪放派、柳永、苏轼、李清照及辛弃疾的相关资料; 2.疏通作品中字、词的含义,大致了解每首词的内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王国维《人间词话》王先生以三句宋词精炼地概括了治学的三种境界。词,又称诗余”长短句” 起源于唐,大盛于宋,中衰于元明,复兴于清,绵延一千余年,始终是中国仕人最重要的抒情手段。而宋词在古代文学的阆苑里,更是一块芬芳绚丽的园圃。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丰神,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妍,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胜。 二、相关背景知识介绍 1.关于婉约派 婉约派是词的风格流派之一。婉约”一词古已有之,魏晋六朝人用它来形容文学辞章,有_________ 或 __________ 的意思。名人徐师曾在《文体辩》中说:论词有婉约者,有豪放者。__________ 欲其词情蕴藉,____________ 欲其气象恢弘。”于是,文学史家论宋词 便有_________ 和___________ 之分。婉约派题材比较窄,多写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词风_________ 、___________ ,追求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创造出一种柔美的意境。 婉约派以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

愚溪诗序教案(网友来稿)教案

《愚溪诗序》教案(网友来稿)教案 武汉光华学校高中部张金昌[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 2、继续学习并积累一些文言实词,掌握几个文言虚词的用法。 3、培养学生借助文本材料体会作者思想情感及剖析文章主旨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主动积累文言词语的意识和培养自渎文言文的能力。 2、“正话反说”的理解。 3、典故的作用及对典故的正确理解。这也是本文的一个难点。 [教法构想]: 1、本文语言浅显,不必多讲,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渎能力。 2、教学要突出重点,围绕“愚”来理解、学习本文。 3、引入研讨法,在学生自主探索中拓展学生知识和提

高自学能力。 4、提高阅读文言文的兴趣,教法要灵活多变,放手学生自渎,并适当拓展。 [教学课时]: 1、拟用两个课时。 2、第一课时,读熟读懂,理清思路,归纳内容,画出“八溪”; 第二课时,抓住“愚”,作深入分析,体会作者的思想,完成训练。 [分课时教案]:第一课时一、引入: 从唐代的“古文运动”谈起:有唐以来,为了扫除齐梁遗留下的浮华文风,陈子昂为先声,韩愈、柳宗元倡导并推行了文学革新运动,由于创作上注重思想内容和文学的社会作用,效仿先秦古文,故称“古文运动”。韩愈和柳宗元既是运动的倡导者,也是运动的实践者,他们写下了许多优美的“古文”(韩柳二人文学成就卓著,并列于“唐宋八大家”之中)。同学们刚刚学过韩愈的那篇“至情之文”━━《祭十二郎文》,今天,我们再读一读柳宗元的风格清新的诗序《愚溪诗序》。

1、作者:(小黑板或其他形式)[补充材料]: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世称柳河东。唐中期著名文学家。因和刘禹锡参与王叔文的政治革新运动失败,被贬为永州司马。后仕官柳州,人又称之为柳柳州。其代表作是大家都熟悉的《永州八记》。 2、题解:《愚溪诗序》是作者被贬为永州司马时所作。文章题为“愚溪”,实际上,所记内容是当时作者心境的反映。文章借愚溪风景抒发了自己被埋没受屈辱、不得不愚的悲愤心情。从题目上看,这篇文章是一篇诗序,再看课文结尾,我们知道这是为《八愚诗》写的序言。 问:序是什么?序是著作、诗文集子前面的说明性文字。古代有文序、宴集序、赠序等,本文属于诗序,是文序的一种。 [补充]:宴集序,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赠序,如韩愈的《送李愿归盘谷序》等。 三、检查预习情况(早自习教师已范读了原文):阅读。 1、个读: 正音;提示节奏和情感的把握。

宋词4首雨霖铃学案

语文学案序号 18 高一年级 1、3 班教师学生________ 宋词四首1 雨霖铃 【导学目标】 1、深刻体会《雨霖铃》的融情入景、虚实相生的艺术特色。 2、通过理解词句,分析意境,提高学生理解和鉴赏词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 学习分析词的表现手法。 【学法指导】诵读探究法 【导学过程】 一、知识链接: 1、作者介绍: 柳永,原名,字耆卿,排行第七,世称。本热心功名事业,但仕途坎坷,曾以词诣宰相晏殊,却不为晏殊所喜,失意无聊流连坊曲,尝有《鹤冲天》词云:“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宋仁宗闻而使之落榜,曰:“何要浮名,且去填词。”由是自称“奉旨填词”以白衣卿相自居。改名后方中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他是北宋时代大量制作慢词的第一个词人,通晓音律又善于运用民间生动活泼的语言和铺叙手法,使慢词发展成为与小令双峰并峙的成熟的文学样式。著有《乐章集》,时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 2、词调简介 “雨霖铃”一作“雨淋铃”相传唐玄宗入蜀,到斜口,霖雨连日,他经过栈道耳闻铃声勾起往事,于是创作此曲悼念杨贵妃寄托哀思。大家可以想见这一词调悲怆低回、凄楚欲绝的情味。 3、写作背景 当时柳永由于仕途失意,心情郁闷,决定离开京城到外地去,于是与恋人痛别。本词正是他当时心境的体现。 二、思考鉴赏: (一)、鉴赏语言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二)、体会本词的表现手法。 三、达标反馈: 阅读《雨霖铃》(节选),完成1~3题。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1.“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渲染了什么样的气氛?2.“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表现了人物何种心态?3.“念”字在全词中起何作用? 四、课后作业 《雨霖铃》读后感。 要求: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作文。

宋词四首导学案

《宋词四首》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宋词的基本特征; 2.品鉴意象体味词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会通过背景知识,探寻作者在词中表达的情感。 学习重点: 品鉴意象体味词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过程: (一)背景介绍 1.《踏莎行 郴州旅舍》 作者:秦观,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被苏轼誉为“屈宋之才”,有《淮海集》《淮海居士长短句》。秦观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其余三人是黄庭坚、晁补之、张耒lěi)。秦观是北宋后期著名婉约派词人,其词大多描写男女情爱和抒发仕途失意的哀怨,文字工巧精细,风调凄迷幽婉,清丽曲雅,音律谐美,情韵兼胜。代表作有《鹊桥仙》等。 背景:北宋后期,王安石变法失败后,新旧两党争斗激烈,由政见的不合而发展为意气用事,甚至出于一己私利,而互相倾轧,党同伐异。元祐间新党重新执政,苏轼因为旧党而坐罪,秦观受牵连同遭贬谪,他先贬杭州通判,再贬监处州酒税,最后又被人罗织罪名,贬徙郴州,并削去了所有的官爵和俸禄。接二连三的贬官,理想破灭,前途渺茫,万分哀怨,悲愤交加,他到郴州后写下了这首词,以委婉曲折的笔法,抒写了谪居之凄苦与幽怨,成为词坛的千古绝唱之一。 2.《声声慢》 作者:李清照(1084-1151),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南宋杰出的女词人。父亲李格非很有学问,母亲王氏知书能文,文学气氛浓厚的士大夫家庭造就了李清照多方面的文学艺术成就。公元1101年,李清照18岁时和太学生赵明诚结婚。赵明诚爱好金石学,且能诗词。婚后夫妻恩爱,在学术上互相切磋,艺术上共同砥砺,共同的爱好和兴趣,使他俩成为“志同道合”、“相敬如宾”的爱侣,过着平静的富于诗意的幸福生活。靖康之变后,重新立国,史称南宋。从此,李清照的个人命运也随着国家命运的改变而改变。夫妻二人被迫逃离山东青州故乡,仓皇南渡到建康。二年后,(公元1129年8月18日)在赵明诚奉诏赴湖州太守任的途中,因中暑不治身亡。此后,李清照孤身一人,同南渡流亡的难民一样,漂泊在杭州、绍兴、台州、温州、金华一带,始终无安身之所,过着动荡无定,孤苦伶仃的寡居生活,最后在颠沛流离中死于杭州。 背景:《声声慢》是李清照的一首震动词坛的名作。靖康之难以后,词人的丈夫已故,他们精心收集的金石书画,都已散失。词人飘泊江南,由一个无忧无虑的贵妇人,一变而为流落无依、形影相吊的寡妇。国破家亡,引起的国恨家愁,像铅一样压在她的心头,在这位女词人的心里点燃了爱国思想的火花。这是女词人在一个秋天的黄昏里的生活感受,一行行写的都是冷冷清清的秋景,一行行反映的都是孤独凄凉的境况。全词所写,不外一个“愁”字,但与她南渡以前所写的“愁”相比,有了全新的内容,感情更深沉也更博大。 (二)巩固积累 1.“词”这种文学样式起源于__ ___,盛行于__ ___,是一种配乐歌唱的诗,每首词都遵循一种格式,叫__ ___。词因为句子长短不齐,又称__ ___;初始时词是文人用来娱乐的游戏之作,历来有“诗庄词媚”之说,所以词又称为___ ___;按照篇幅的长短,可以分为___ ___、___ ___、___ ___三种,按其风格不同,分为___ ___和___ ___两派。 2.秦观,字___ ___,一字__ ____,号__ ____,___ ___(朝代)词人。向来被认为是_ _____派的代表作家之一。是___ ___之一。 3. 周邦彦(1056—1121),字,号,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有词集《》,又名《》。 (三)理解分析

高一语文宋词四首

17.宋词四首·课文精讲 1 、文本全解。 雨霖铃 (1) 作者与写作背景简介。 柳永( 约987 — 1053) ,原名柳三变,字耆卿,宋代崇安( 今福建崇安) 人。他出身于书香仕宦之家,早年生活放浪,仕途长期不得志,多次应试进士不第。到了晚年才考上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又因其排行第七,也称“柳七郎”。柳永是北宋的第一个专业词人,他的词作创调之多,超过其他词人,而且大都为长调。从他开始,慢词始盛,打破了令词垄断词坛的局面,使词体的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柳永长期置身于歌楼妓馆,与歌妓关系非常密切,所以写男女风情、反映歌妓等下层市民生活的词作较多。宋都汴京( 今河南开封) 是柳永逗留时间较长的地方。《雨霖铃》就是他离开京城, 所写。在倾吐深深的离愁时,也抒发了对自己遭遇的感慨和受压抑的愤懑。 (2) 基本解读。 词作分两阕。 告别恋人时 上阕叙别情别景,表达与恋人难以割舍的离情。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词作开篇就交代了分别的时间、地点和景色,融情人景,以景衬情,造就离别的情调和气氛。日暮雨歇,京城郊外长亭,暮色苍茫,蝉声凄切,一对恋人在此时此地、此情此景中,即将挥泪告别。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这里写饯别帐饮。郊外的饯别筵上,由于分别在即,离愁别绪尽在心头,吃不香,饮不畅,食欲、酒兴皆索然。虽然依依不舍,但又不得不走。“留恋”是主观情状,“催发”是客观形势,主客观的矛盾冲突,使别情达到高潮。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虽欲留,却不能留,分别的时刻终于到来。此时此刻,二人竟然喉咙堵噎,说不出一句话来,只有泪眼相对,默默作别,恋人间的情爱,离别的无奈与哀伤,尽在不言中。这两句把离别之际,两人极其复杂微妙的内心活动,难分难舍、缠绵悱侧的情景,描绘得相当生动细腻,如在目前。“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虽然没有说话,但心中却是思绪万千,其中想得最多的,恐怕就是分离后的孤凄:我这一走,只有孤单一人在千里烟波迷雾中前行,且与你距离越来越远。此去的南方,天空辽阔,却愁云密布,似乎也暗示着前程不容乐观,吉凶难料,更使人觉得抑郁和孤冷。这两句写想像中的行程和景物,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情绪。一个“念”字,既紧扣上句的“无语”,又领出结句,由现实引向设想将来,由实人虚,且贯通下阕的描述,在手法上以情带景,在结构上有结有领。 下阕写想像中的别后相思。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过片两句紧承上阕的“念”字,由自身推展开去,泛写此情此恨自古皆然,自己与古人同;但;更那堪”句,又立即翻进一层:离愁别恨,本已不堪,离别的时刻,又恰恰在冷落凄清的秋季,就使人倍感忧伤,从这一点来说,他又比古人、他人更加不幸。这里是加倍形容法。“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这两句是千古名句,设想次日酒醒时的景况,虚景实写:在愁醉恍惚之中,兰舟夜发,忽然醒来,想必是已经拂晓时分,恐怕见到的只有杨柳岸边的晓风残月——意中人却不在身边了! “酒醒”遥接上片的“帐饮”,虽然“无绪”,但借酒浇愁,还是喝下了不少。“杨柳岸晓风残月” 句用极简练的笔墨,勾画出拂晓江岸的秋景,把词人强烈的思想感情融化在景物描写中,景中含情。“杨柳”、“晓风”、“残月”这些意象,在古人心目中,都具有离别或相思的意味,用以描绘凄清孤寂的秋景,和词人此时此刻的处境、心情都非常恰当,耐人寻味,妙不可言。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这四句既照应前面词意,又总结全词,设想别后相思的景况。此后将年复一年,孤处寡欢,意中人不在,纵有良辰美景,谁与为欢? 纵有千种风情,可以向谁倾诉? 由于意中人不在身边,即使良辰美景,也无心欣赏,其他平常日子,可想而知该是一种怎样的煎熬! 设想细腻,出语辛酸,词人百无聊赖的心绪和执著缠绵的情思,溢于言表。 (3) 精华鉴赏。 ①本词善于用情景交融的手法,把离情别绪的感受,通过景物描写表现出来,使主观思想感情与客观形象和谐统一,意与境会,创造出完美的意境,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愚溪诗序》里的“愚”指什么

不以简单而弃之,寻找联系破难点 ——《愚溪诗序》教学案例 八桥中学杨军 [案例描述] 《愚溪诗序》这篇课文的字面意思容易梳理,作者的思想感情却很难把握;因为学生的生活和作者的生活相去太远,他们不易和作者产生共鸣。如果找不到有效的突破口,学生就很难走进作者的感情世界。第一次教这篇课文的时候,虽然翻遍了相关资料,自以为对这篇课文已经十分熟悉;但是到了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环节,学生的反应竟十分冷淡,无论如何启发,情形丝毫不见好转。 在第二次教这篇课文的时候,一个小小的问题给了我一个重新认识如何突破这个难点的机会。 当时,我已经按部就班地带领学生讨论完“作者给冉溪改名的三点理由”,正准备探究愚溪的特点来为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蓄势。一名学生忽然站起来问:“老师,我们现在明白了‘冉溪’为何要改名为‘愚溪’,但是我不清楚,这里的‘愚’究竟指什么。是只是指‘愚蠢、愚笨’的意思,还是还有什么别的含义?”这个问题一提出,底下叽叽喳喳的声音多了起来,瞧情形,这个问题还蛮有普遍性的。备课的时候,脑子里也曾闪过这个问题,当时就觉得太简单了,而且几乎所有的参考资料上都没有讨论这个问题,可能也是认为它太简单了,没有谈的必要;我也就没把它备到新课的环节中去。现在既然提出来了,就姑且让他们讨论一下吧! 学生讨论得异常热烈,几分钟后开始有学生起来发表见解。 生甲:“我认为‘愚’就是‘愚蠢、愚笨’的意思,所以文章里才会有‘咸以愚辱焉’‘今是溪独见辱于愚’这样的句子,连作者都认为

用‘愚’称呼冉溪是一种侮辱,可见‘愚’不是什么好词。” 生乙:“我也认为‘愚’有‘愚蠢、愚笨’的意思,但决不应该只有这一层意思,因为柳宗元并不是愚蠢、愚笨的人,否则他就无法名列‘唐宋八大家’。” 接下来的回答都在这两名学生的意见之间徘徊,讨论一时间陷入低谷。而我借这段时间迅速理清了思路,引导道:“文中第一段有句‘余以愚触罪’,如果按字面理解,作者是因为愚蠢、愚笨才犯罪被贬的。这种理解有没有揭示作者被贬的真实原因?” 学生又讨论起来,没多久就有人起来回答。 生丙:“我认为这种理解没有揭示作者被贬的真实原因。我们知道,作者被贬是因为‘永贞革新’失败,那么作者的‘愚’应该是指他参加王叔文集团,直接投身‘永贞革新’这件事。但我不明白为什么参加王叔文集团,投身‘永贞革新’就是‘愚’呢?‘永贞革新’毕竟打击了宦官和大官僚的利益,是符合老百姓利益的呀?” 生丁:“我知道了。当时宦官和大官僚的势力十分强大,而作者参加的王叔文集团只是一个由中下层知识分子组成的组织,势单力薄。这样一个势单力薄的组织却要跟势力强大的宦官和大官僚集团斗实在是自不量力,太愚蠢了。” 但生丙立即反驳:“像你这样说,我们的革命先辈们岂不都是愚蠢的了?” 生丁:“你等我说完呀!我认为这里的‘愚’是作者故意站在明哲保身的庸人立场上说的。作者表面上在说自己愚蠢,实际上是说自己在那个腐化、黑暗的社会中既不满于现实,又不愿同流合污、投机逢迎。我认为文中的‘愚’有两层含义。表层的意思就是‘愚蠢、愚笨’,它是作者的自嘲之语,也是作者遭打击、被埋没后的愤激之语;里层

宋词四首语文教案

宋词四首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四首词的内容,了解豪放词和婉约词在写景抒情方面的特色。 2.掌握鉴赏词的简单方法。 3.熟读成诵。 课时安排:一课时(这篇课文学生已经提前自读背诵并掌握了大致内容,所以这堂课 的重点是再强调重点难点,就不想花太多时间了。) 教学步骤: 一.课前背诵(检查作业) 二.内容回顾 提问:四首词的中心内容是什么? 《雨》:离愁别绪 《念》:这首词是苏轼谪居黄州期间游赤壁,引起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怀念,借咏史抒 发了自己壮志难酬的郁闷心情。 《声》:通过写残秋的景色,以景衬情,倾诉出夫亡家破、饱经忧患和乱离生活的无 限哀愁。 《永》:表现作者抗金救国、恢复中原的热切愿望和愿望不能实现的苦闷,也表现了 对南宋统治者屈膝求和、不重用抗金志士的愤慨。 比较:《念》与《永》都是怀古之作,两词中表现的怀古之情有什么不同? 《念》的怀古之情,主要是对历史与现实、古人与自己的联想。赞美周瑜的丰功伟业,表明自己对建公立业的渴望与向往,但现实抱负难以舒展,苏轼的怀古之情,较多表现为 惆怅与无奈。 《永》追怀刘裕驰骋中原,而刘义隆草率北伐、溃不成军的史实,痛感山河沦陷,南 宋统治者无北伐复国之志,有苟且偷安、弄全谋私之实,英雄无用武之地,自己报国无门,辛的怀古之情,更多的表现为悲愤不平与忧心如焚。(需要解释内容,参看用书) 三、重点点拨: 1、文学常识与背景

2、《雨》――情景交融,虚实结合 3、《念》怀古、咏史、写景、抒情熔为一体,视野开阔,境界宏大、气势磅礴、豪迈。 概写与特写结合、概貌与细节结合、虚实结合。 重点句:小乔初嫁 人生如梦 4、《声》――十四个叠字 1)寻寻觅觅:写外在动作,表现作者非常空虚怅惘,迷茫失落的心态。 2)冷冷清清:写所处环境气氛,表现作者的孤单寂寞的处境和心境,由此反映作者晚景凄凉。 3)凄凄惨惨戚戚:直接写内心感受,表达作者的忧愁苦闷。 这样把诗人的惆怅迷惘、凄清寂寞、哀愁忧伤的内心感受层层揭示、逐层加深,真切地反映了特定环境下的思想感情。 5、《永》内容巩固 四、比较 五、作业 1、准备默写 2、18课思考与探究 感谢您的阅读。 祝语:一壶老酒,绵香醇厚;一首老歌,情意悠悠;一人段岁月,天长地久;一句祝福,伴随左右;一群朋友,知心牵手;一条短信,伴着春风送去问候!

相关主题